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产业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引言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生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产业是在既有产业基础上,以节约、生态、可循环、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贯通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一种新型的产业,主要涵盖了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绿色产品应用、绿色建造、绿色运行,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各类专业服务,包括勘察、规划、设计、检测、认证、研发、建材、设备、构件、施工与安装、建成后物业环境的运营与管理,以及相关的咨询与服务。随着绿色建筑产业内分工的不断纵向发展,传统的产业内部不同类型的价值创造活动更加趋于创新、协调、绿色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分离为多个相互关联的企业活动,相互构成上下游关系,共同创造价值。这些企业服务于某种特定需求或进行特定产品生产,并围绕一系列互为基础、相互依存的上下游链条关系,构成绿色建筑产业链。在绿色建筑产业链的影响和合力作用下,通过持续的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不断改进传统建筑的生产方式,从而以最少的资源获取最有效的成果,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2绿色建筑产业链构成
相对于传统建筑行业,绿色建筑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衍生出了其他相关行业,丰富了建筑行业的内涵。譬如,就技术服务而言,在绿色建筑产业链中包括绿色生态规划、绿色建筑设计咨询与认证、BIM软件、绿色施工、绿色运营以及绿色建筑检验等新型服务。绿色建筑的目标在于使人类的建筑活动符合生态规律,融入自然生态系统。在绿色建筑中,生态环境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研发轻质高效的人工栽培基质,培育浅根、需水量少、适应性强、管理方便的植物,构建完善的排水及浇灌装置等,满足绿色建筑屋顶绿化、立体绿化的要求。②开发新型透水铺装材料和浇筑透水混凝土地面,收集天然雨水,通过人工种殖抗污染和强净化功能的水生动植物、辅以模拟自然的曝气充氧等,达到对景观水体和清洗车辆、路面等水质控制的目标。③应用可再生能源,不直接消耗化石能源,减少电能用量,实现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用能中的比重,达到建筑运行的零能耗或超低能耗。④应用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和工业化建造,以及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大量节约材料减少环境污染。如上所述,相较于一般建筑产业链,绿色建筑产业链各部分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有了新的拓展。主要涉及国民经济行业的7个门类,分别为工程建设、技术服务、建筑材料生产、建筑设备制造、生态环境、运营管理和拆除(循环利用)等,其中主要包含25个大类,约占国民经济产业大类的30%左右;65个中类,约占中类的15%左右,绿色建筑产业链图谱如图1所示。
3绿色建筑产业链社会经济效应分析
绿色建筑产业链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不仅仅是传统建筑产业链的延续,更是以绿色建筑作为上下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具有推动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其对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现就以下几个方面对绿色建筑产业链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应进行阐述。
3.1产业技术效应
绿色建筑技术不是完全独立于传统建筑技术的全新技术,是传统建筑技术和新的相关学科的交叉与组合。所谓绿色建筑技术是指应用这些技术建造的建筑,将产生50%、65%、75%的节能效果,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环境,并与自然环境协调、融合、共生。我国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将原有分散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统一在“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与环境保护”的技术框架之下,使绿色建筑技术从研发到应用有了更明确、更体系化目标。绿色建筑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和提升有其自身特点,其技术效应主要体现在绿色建筑技术的创新推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并通过关联效应影响相当数量产业的新技术发展,其技术效益改进产业发展的模式既是“质量”的有效提升,也推进了“数量”的积极增长。经测算,绿色建筑的总带动效应为1.44,提升效应明显。这其中既包含了建筑产业技术创新带动的效益,也包括对相关的产业技术提升所产生的作用。
3.2生态环境效应
绿色建筑是对高耗能、高耗材、浪费资源建筑的一种反思和改变,其在生产、施工、运营等一系列环节上的突破,使建筑建设和生态建设走向共赢。绿色建筑产业链中的材料生产、施工建造、设备运行、自然能源应用等多方面的创新和转型极大提升了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效应。首先,绿色建筑通过釆用新技术,新能源及环保材料,实现节能环保,提升生态环境价值。譬如依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环境,有效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尽量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有效减少照明和空调的能源消耗;在外部围护结构方面使用高效保温材料和高性能节能门窗,减少建筑运营能耗;通过采用节水器具、雨水(中水)再生回收等措施,减少50%以上的污水排放。与传统旧建筑相比,绿色建筑一般可以降低65%以上的能耗。其次,绿色建筑可以从多方面缓解或消除热岛效应的负面影响。一方面,绿色建筑对新型材料的应用可以改善建筑的热属性,极大地延缓热岛效应的出现。譬如使用新型隔热材料建造的建筑物,使其护结构的热阻得到显著提高,减少建筑外表面对太阳热量的吸收,消除城市热岛形成的能量基础。另一方面,绿色建筑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的热岛排放物,绿色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减少了热污染气体的排放,改善了城市气候环境,并将一部分排放热量转换为其他形式能源,变废为宝。
3.3就业人才效应
绿色建筑及其产业是对传统建筑及其产业的转型和创新,在这过程中,一方面传统的“建筑工人”向“产业工人”转型,提升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就业效应;另一方面在绿色建筑产业持续发展过程中,派生出一些新的行业和人才需求,促进了人才使用效应。绿色建筑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预制装配建筑极大提高了建筑工业化的水平,随着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的普及,大量现场施工工人需要转变为熟悉应用计算机、懂得机械装备操作的产业技术工人,这种转变将极大地提升相关人员的劳动素质和劳动效率。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加速新型职业的出现,如绿色建筑设计、建筑节能审计、环保顾问、智能运营等方面的人才和劳动力需求,对原有的产业技术人员和工人提出新要求,需要社会建立相应的培训机构,提供专业化培育服务,培养出合格的绿色建筑人才。
3.4经济增长效应
根据财政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至2015年,全国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m2,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中国绿色建筑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通过发展绿色建筑,带动绿色建筑产业链的综合发展,中国每年有能力带动约2万亿左右的宏大消费市场行为,由此至少可以拉动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若按绿色建筑附加价值占绿色建筑总投资的5%计算,到2020年,绿色建筑全产业链至少能达到2.5万亿人民币的产值。
4结语
通过引出绿色建筑产业链的概念,从绿色建筑产业的门类等方面分析了绿色建筑产业链的组成架构,并绘制了绿色建筑产业链图谱。分析了绿色建筑产业链对建筑行业的影响,从产业技术效应、生态环境效应、就业人才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绿色建筑产业链在国民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欣,吴晓春,王然良.江苏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研究[J].建设科技,2014(16):33-36.
[2]梁俊,强梁浩,张峰等.发展绿色建筑产业引领绿色经济发展[J].建设科技,2012(17):20-26.
[3]章国美,时昌法.国内外典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比研究[J].建筑经济,2016(8):76-80.
[4]菅卿珍.绿色建筑产业链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城建大学,2013.
[5]姜小明.绿色建筑产业的经济发展策略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6):220.
[6]李蕾,沈云云.建筑工业化产业链整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建筑经济,2016(11):103-108.
关键词:绿色;四川省;产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0.004
1引言
工业文明的传播打破了制约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限制性要素,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与财富积累,随之衍生的负面效应如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对人类的影响也愈加严重。世界各国在此背景下尝试发展绿色经济,从单纯追求量性经济增长转变为追求质性发展,以绿色发展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途径,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位于产业链“微笑曲线”底部的生产加工环节,我国以往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的损坏日益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绿色发展是贯彻落实十确立的建设中国社会两个“五位一体”目标的实现路径,而产业结构转型作为绿色发展的一部分,使绿色发展更具操作性。四川省是西部农业和工业大省,也是全国重要的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清洁能源消费大省,其在“绿色化”时代的自身优势可见一斑。2016年7月,四川省委通过的《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省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抓住经济发展新趋势,打造绿色发展强省。本文将通过借鉴国内外不同地区的相关研究,以及对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对四川省产业绿色发展趋势及路径提供信息反馈,为四川省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2四川省产业结构现状及问题分析
2.1近年来四川省三次产业特征简析
数据来源:①2016年四川省统计年鉴,②2016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表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四川省产业结构发展有如下特征:第一产业占比逐年减少,四川省正从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型;第二产业基础雄厚,发展稳定;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从2008年的36.2%增长至2016年的45.4%,表面上呈良好态势,发展势头较足,但因其基础薄弱,故对产业结构整体的贡献度仍不理想,亟待持续大力推进。
2.2四川省产业结构转型中的问题
2.2.1绿色发展意识薄弱,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不高
过去,四川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发展模式。近年来,有关机构主动奉行绿色发展理念,了一些推进绿色发展的决定,但产业结构转型具体实施进程相对缓慢。工业作为第二产业仍是四川省三大产业发展的主导,其中比重较大的是劳动密集型和原料加工型产业,规模经济利用度不完全;与工业相比,更为绿色环保的第三产业如服务、旅游、金融等的比重不够高,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层次和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
2.2.2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能力较弱,总体创新力不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推进工业进程和优化产业结构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四川省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的突出问题是产业园区总数不足和产业集群能力薄弱。经过多年规划和发展,成都市高新区作为代表性园区发展迅猛,但其他园区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主要表现在企业技术研发基础薄弱、有关机构统筹规划不及时等方面,造成了技术集群难以形成、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科技人才的流失和匮乏等问题,最终导致四川省科研创新总体实力不强。
2.2.3绿色发展政策体系不健全,缺乏低碳环保规划
近年来,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出台了部分规划和政策来提倡和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但仍存在统筹发展力度不强、职能分散、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通常对一个地区的考核集中体现在GDP总量和经济增速上,各地区为推动部分产业发展,完成经济指标,必会大量使用不清洁能源。虽然有关机构提倡节能减排,但对高能耗产业和绿色产业二者协调发展的处理上不够优化,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阻碍了绿色发展政策体系的完善和落实。
2.2.4要素保障机制不完善,产业发展环境不优
从人才要素看,高水平的技术团队相对匮乏,且缺少领军人才;从空间要素看,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自然环境透支严重,引发用地指标紧张和土地使用成本高等问题;从资金要素看,单靠政府的财政收入无法支撑各项产业的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缺乏强有力资金支持,存在融资缺口。
3绿色发展视角下四川省产业结构转型重点及对策
3.1强化绿色发展新理念,构筑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紧密联系绿色发展的国情,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明确发展方向,摒弃传统落后观念,优化升级传统产业:治理生态环境,培育、研发和生产绿色农产品;推广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及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同时,政府须在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起主导作用,引导政策向绿色发展方向倾斜,将理念植根于绿色化,编制中长期规划,树立可持续发展目标,发挥绿色规划的引导作用,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3.2强化科技创新,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
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强调了当前局势下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创新驱动产业结构绿色化战略急需加速制定和实施:应加快打造新能源、智能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大力研发低碳环保的绿色技术,完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吸纳和培育技术型人才;扩大政府和企业的资金投入;对产业园区的职能划分做到准确定位,对其进行完善管理,扩大其规模。采取系列措施引发绿色经济效应,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3完善有关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评价反馈机制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的相关要求、建设美丽四川,需加快完善和规范生态环境标准的实施细则,修订《2017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未来调整方向,建立健全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法律体系。同时,积极借鉴专家学者关于产业结构转型的评价方法,对四川省情况进行评价监测,及时获取信息反馈,发现问题立刻寻求解决路径,为产业结构绿色发展的整体规划提供思路。
3.4突破要素瓶颈制约,强化产业发展要素保障
在人才方面,先通过提升自身实力来增加吸引力,再投入大量资金培育高新技术人才群体,对高素质人才给予配套奖励,加大对其政策扶持力度;在空间保障方面,加快整治生态问题,采取差别化用地政策,降低土地使用成本,为重要项目的用地需求提供保障;在资金方面,在维持财政支撑力度的同时,创新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方式,开辟多种融资渠道,保障资金持续有效供给。
参考文献
[1].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复苏和可持续发展[N].光明日报,2010510.
关键词:红色文化旅游 创意产业 SWOT
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紧跟国家文化产业振兴政策、旅游产业扶贫政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应运而生,是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内容、旅游为载体、创意为根本动力,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创意产业三者有机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为贫困地区发展壮大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提供契机。贫困地区应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创意产业发展优势并将其融入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当中,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
一、红安县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其主要表现为:一是该产业价值链长、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发展是以文化创意和知识创新为核心,其本质上是以知识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功能网链,通过知识的生产、创新和共享,增加旅游产品价值,实现收益递增,通过第一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延伸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价值链。二是该产业创新力强。文化创意产业因绿色环保、高附加值等优点,被誉为朝阳产业、黄金产业,已成为多数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脱胎于传统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将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根植于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通过创意实现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生产、营销等环节的高效运转,将创新机制融贯于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升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该产业就业功能突出。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作为服务型产业,是传统产业与新型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的新型产业,不仅能提供大量传统劳动密集型岗位,有效吸收红安县农村剩余劳动力,也能吸纳大量人才资本,优化红安县旅游产业人力资源结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四是该产业产品需求已成为国民消费的刚性需求,且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特征,有助于贫困地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稳健发展。
政府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红安县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是典型的政府推动型,其直接动力来自于红安县人民政府全方位的支持,湖北省政府、黄冈市政府在红安县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定位、市场规制方面给予了极大地的制度支持。
(二)劣势(Weakness)
规模较小,融资难。与百色、井冈山、淮安等地区红色文化旅游品牌相比,不管是红色文化旅游市场份额,还是品牌知名度,红安县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均有望尘莫及之势。另一方面,融资难是制约红安县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主要体现在:一是难以引入并留住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人才,导致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人才资本存量较低,创新动力不足;二是部分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后,服务质量提高面临压力;三是整合资源力度不够,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标准化建设滞后,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机遇(Opportunity)
宏观产业政策保障。2009年继《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实施以来,各政策不断瞄准井喷式发展的细分行业,仅就文化旅游产业而言,国家先后出台《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在加快文化旅游产业人才队伍培养、继续强化财税和资本支持、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培育规范的市场化行为主体等方面制定较为详细的配套政策支撑体系,这无疑为红安县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依据。可以断言,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影视生产、游戏动漫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产业产品引领时代消费潮流,与第二、三产业融合形成大量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红色文化与创意的深度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也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升级提供全新思路。如何借势于影视等创意产品做大做强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不仅是红安县政府和人民重点关注的问题,更是红安县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机遇。
(四)威胁(Threat)
发展规划、战略定位不明确、政策制度配套建设滞后。对于如何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红安县政府仍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面对国家重点地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大规模发展、毗邻县市同类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如何准确定位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已是迫在眉睫。好的知识产权政策是鼓励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获取知识产权创新,促使技术和智力成果不断提高的重要激励。由于产权制度建设滞后,没有健全的产权体系作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保障,造成了景区建设存在雷同现象,且过分追求大规模、高标准的倾向,陈列布展内容简单重复,降低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价值,也给消费者刻板效应,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失去原有动力,对整个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此外,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宏观层面的市场监管亟待加强,产业规制政策亟待完善。
二、推进红安县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SWOT战略
限于篇幅,仅提出以下由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构成的战略矩阵,以期为促进红安县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思路性建议。四种战略详见表1。
三、结论
通过对红安县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SWOT分析,可以发现红安县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是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多于威胁。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贫困地区旅游扶贫战略、重点支持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好形势下,红安县要充分利用自身特色,挖掘创意产业发展优势并将其融入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当中,促进红安县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优化升级。事实上,贫困地区如何将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契合、与其它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企业增利等多赢局面,仍需政府、学界、企业等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门户网[OL].省略/
②尚涛,陶蕴芳.创意产业的贸易方式与分工格局:国际竞争力视角[J].改革,2011(4)
③李平生.谈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及其产品认定[J].商业时代,2010(8)
④红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OL].省略/2011-01/14/cms496907article.shtml
⑤程蕾,程鹏.创意产业价值链知识整合初探[J].图书情报工作,2010(11)
⑥王兆峰,杨琴.基于产权理论的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0(5)
[关键词]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F426.82 [文献标识码] A
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能力是基于区域要素的比较优势的集成。从当前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条件)来看:产业发展规模化程度、生产要素条件是绿色食品产业竞争力最直接和最关键的因素。同时,由于产业发展环境、管理手段、外部环境等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导致区域间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评价区域间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选择也要考虑多种因素影响,从多方面入手。
一、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一)国际和国内的宏观层面
1.政府行为。由于市场主体、市场机制发展的不成熟,区域政府的产业政策演化成为影响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或国际化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2.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如果一国或区域绿色食品产业存在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供应商、完善的相关与支持产业链,如农产品物流等,则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发展水平及其相互间经常、紧密地协调与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绿色食品产业的国际力发展水平。
3.市场需求。影响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则是国内市场需求和市场需求规模,依照目前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和人民实际消费水平来看,生活消费正处于急剧扩张期,消费市场的潜力很大,远未饱和,所以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要重视国内市场需求。由于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还处于成长阶段(王德章、宋德军,2007),没有能力满足苛刻的、高层次的市场需求,因此市场需求规模对于该产业的发展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宏观产业层面
1.产业组织结构。主要指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结构及其关联性,主要包括产业集中度、市场结构分散度以及产业区域集聚效应等方面,绿色食品随着生产技术要提高、市场竞争加剧、进入门提高、产业制度变迁及收益变化等因素影响,绿色食品产业组织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而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缺的就是产业组织结构优化所带来的竞争优势。
2.产业的生命周期。根据R.Vemon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绿色食品产业也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导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影响绿色食品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不同的。从目前研究来看,2003年以后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已经进入成长期,因此,企业的营销能力、市场需求、产业规模将成为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经过成长期的适度规模扩张后必须积极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向成熟期过渡,政府产业政策的重点不是做“大”而是做“强”,通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绿色食品产业的技术含量与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三)微观企业层面
1.企业资源。包括耕地、水、自然禀赋、土地资源被利用到绿色食品生产上等物质性资源,包括品牌、生产技术、人才等非物质性资源,这些生产要素资源越丰富,技术创新就越快,生产供给量就会呈现正比例增长,产业将获得持久的国际竞争能力。
2.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绿色食品龙头企业拥有的、具有垄断性的、不可模仿的、持久的、高创利性的市场竞争能力。它是建立在绿色特色食品龙头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的企业技术、产品、品牌、管理、文化等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并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
3.企业规模。绿色食品企业规模影响着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地位,其根本原因绿色食品企业规模的扩大,一方面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同时有利于增强产业的技术应用和科技创新能力,由于绿色特色食品开发的特殊性,要求它必须有一个集科研、生产、加工包装、技术检测等环节为一体的独立技术支撑体系,这些都不是小规模企业所能承担和完成的。
二、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鉴于因素评价的直观性和客观性,指标的选择主要覆盖产业发展的潜力、产业的投入、产出以及环境支持等方面。同时考虑到信息的完整性、相关性和数据的可测量性,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以产业要素、需求要素、企业运营与同业竞争要素和相关支持要素作为评价的一级指标,这些要素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动态提升的结果,通过对要素指标的分析判断,可以追溯动态提升问题的不足之处,便于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的制定。
依照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要素的层次结构可以设计出其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见下表)。通过对这些指标评价结果的统计,可以对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整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表
上表中,主准则层B即为基本因素层,也称为一级指标;分准则层C即为具体因素层,也称为二级指标。它们的关系为X=(X1,X2,X3,X4),其中X1=(x11,x12,x13,x14),X2=(x21,x22,x23,x24),X3=(x31,x32,x33,x34), X4=(x41,x42,x43,x44)。
考虑到反映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的单位,为消除单位的影响,应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把所要评价的各项指标分别对照各自的标准,并根据各项指标的权数,通过功效函数转化为可以度量的评价分数,再对各项指标的单项评价分数进行加总,求得综合评价分数。
三、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是通过构造等级模糊子集把反映被评事物的模糊指标进行量化(即确定隶属度),然后利用模糊变换原理对各指标综合。
(一)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论域
P个评价指标,μ={μ1,μ2,……,μp}。
(二)确定评语等级论域
ν={ν1,ν2,……,νp},即等级集合。每一个等级可对应一个模糊子集。
(三)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在构造了等级模糊子集后,要逐个对被评事物从每个因素μi(i=1,2,……,p)上进行量化,即确定从单因素来看被评事物对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R|μi),进而得到模糊关系矩阵:
确定被评价对象的因素(指标)集合评价(等级)集;再分别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及它们的隶属度向量,获得模糊评判矩阵;最后把模糊评判矩阵与因素的权向量进行模糊运算并进行归一化,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参 考 文 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J.H.Dunning The Theor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London:Routledge, 1993
[3]王德章,李翠霞,杜会永.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1)
由于绿色发电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相关的企业还在探索与绿色发电产业相配套的市场营销手段。现有的方式是由地方政府牵头鼓励电力用户参与绿色发电项目,由项目开发商和电力用户签订电力销售协议,实现绿色发电项目的正常运转。这一方式的出发点是鼓励电力用户自愿选购绿色电力,并由地方法规保证电力用户支付的费用能够用于发展绿色发电产业。
2开展绿色电力营销的策略
2.1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努力开展绿色发电产业各地方政府应制定绿色发电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将过去发展绿色发电产业只是满足本地企业的电力需求转变到实现国家能源产业改造升级目标的战略高度上来。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电力产业。地方政府还应加强本地电力市场的调查工作,详细地调查本地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区域和电力市场需求后,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绿色发电产业的科学规划。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多渠道地筹措绿色发电产业的项目开发启动资金。还要规划好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以及工程项目监管等项目准备工作,因地制宜地发展绿色电力产业。
2.2努力拓展绿色电力市场一方面,要加大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想方设法地把绿色发电企业生产的绿色电力输送到广大电力使用者手中。在可再生资源丰富,电力基础设施不健全的少数民族地区,绿色发电产业和电网建设应该同步进行,用绿色发电产业创造的经济效益去进一步推动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才能够形成发展绿色发电产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努力开拓绿色电力市场。国家应该重新制定电力产业政策,根据各地的可再生能源储量,规定绿色电力生产配额(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地区总发电量的比重)和绿色电力销售配额(绿色电力占市场销售电力的比重)。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实力雄厚,绿色电力销售配额应高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促使东部发达省份向中西部省份购买绿色电力,达到拓展绿色电力市场的目标。我国也可以开展探索,建立覆盖全国的绿色电力交易信息管理平台,促进绿色电力的“西电东输”工程。
2.3实现营销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绿色电力的现代化必须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实现。绿色发电企业不应该将目光紧盯着政府的相关部门,要求优惠的扶持政策,而应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技进步、员工职业技能培训以及提高管理水平来进一步地降低绿色电力成本。绿色发电企业不仅要把绿色电力作为产品推向市场,更应该把供电服务作为产品来进行广泛地市场推荐,培育绿色发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树立强烈的绿色电力品牌意识。通过对绿色电力产品的品牌推介,在电力用户心目中树立绿色发电企业的品牌形象,以提高企业在广大消费者中的知名度。
3结论
摘要:石油企业的绿色化物流问题,是本世纪现代石油物流产业发展的趋势,石油企业的绿色物流产业发展起步晚,对绿色物流的认识还很有限,如果石油企业继续保持原有的传统物流产业的做法,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过度的消耗资源、破坏环境,那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所以,了解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找出石油企业发展绿色物流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在石油企业形成绿色化的物流产业是十分重要的,这对发展我国石油企业的绿色物流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石油企业 绿色物流 对策
0 引言
石油企业产品的物流也存在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在石油产品的物流过程中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石油企业产品的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
我国石油企业产品的绿色物流起步较晚,石油企业对其产品的绿色物流重要性认识不足,绿色物流的服务水平也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我国石油企业绿色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同时,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悄然兴起,重视和研究石油企业产品的绿色物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绿色物流产业概述
绿色物流产业是上世纪90年代才被提出来的一个全新的物流思想,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外一些学者对绿色物流产业的定义都有不同的表述,H.J.Wu和S.Dunn(1995)认为:绿色物流产业就是从原料的获取、产品生产、包装、运输、仓储、直接送达最终用户手中的前向物流过程的绿色化,还包括废弃物回收与处置的逆向物流。Jean-paul Rodrigue,Brian Slack&Claude Comtois (2001)认为:绿色物流产业是与环境相协调的物流系统,是种环境友好而有效的物流系统。夏春玉、李健生(2005)认为:绿色物流产业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
绿色物流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 它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活动, 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管理、规范和控制。其主要包括:①集约资源: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②绿色运输:绿色运输是对货运网点、配送中心的设置做合理布局与规划,通过缩短路线和降低空载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绿色运输的另一个要求是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③绿色仓储:绿色仓储要求仓库布局合理,以节约运输成本。④绿色包装,绿色包装要求提供包装服务的物流企业进行绿色包装改造,包括: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质利用率、设计折叠式包装以减少空载率、建立包装回用制度等。⑤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是出于环保考虑的无污染的流通加工方式及相关政策措施的总和。包括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以及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废料,与废弃物物流顺畅对接,降低废弃物污染。
绿色物流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需要。国家环保总局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三分之一的国土已经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五分之二为劣五类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我国是一个世界工厂,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幅度增长,污染负荷也将不可避免的成倍增加,工业的大力发展和资源的过度消耗给我国的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因此,发展绿色物流产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2 石油企业发展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
2.1 石油企业领导的观念问题 石油企业现代绿色物流的运作,是跨越不同的行业和地区,政府职能部门对现代绿色物流产业缺乏统一的协调,没有形成专门的物流部门来规划物流发展。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种种问题。
2.2 石油企业经营者和油品消费者对绿色物流经营消费理念问题 石油企业经营者展现给我们的是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和绿色服务,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却对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关心。甚至有些石油企业认为绿色物流只是一种理念,它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只会增加企业的物流成本等等。
2.3 现代物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与政策问题 现代绿色物流发展离不开相应的制度环境,由于石油企业长期关注传统物流的发展,对现代绿色物流产业存在认识上的问题,因此如何培养我国绿色物流产业人才,改革制度环境,也是根本上促进我国绿色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另外,绿色物流产业的发展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物流的发展不仅需要石油企业改变认识,还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构筑绿色物流产业建立与发展的框架,做好绿色物流产业的政策性建设。
3 国外绿色物流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上世纪末来,美国物流界推行即时(JIT)制造、即时配送。由于物流业务数量巨大,所以就决定了美国对绿色物流的关注。美国政府在物流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不断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确立以现代物流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美国在《国家运输科技发展战略》中,规定了交通产业结构或交通科技进步的总目标是:“建立安全、高效、充足和可靠的运输系统,其范围是国际性的,形式是综合性的,特点是智能性,性质是环境友善的。”一般企业都在实际物流活动中,对物流的运输、配送、包装等方面应用诸多先进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准时制生产、配送规划、绿色包装等。为物流活动的绿色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通过各企业内部部门和各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使整条供应链在环境管理方面协调统一,达到系统环境最优化、绿色化。
欧盟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探索一种新的合作型的物流体系,即综合物流供应链管理。它的目的是实现最终消费者和最初供应商之间的物流和信息流的整合,即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改变原先各企业分散的物流管理方式,通过合作形式实现原来不可能达到的物流效率,从而减少无序物流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欧洲货代组织(FFE)对运输、装卸、管理过程制订出的相应的绿色标准,并加强了政府和企业协会对绿色物流的引导和规划作用,同时鼓励企业运用绿色物流的全新理念来经营物流活动,加大对绿色物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欧盟国家还倡导绿色包装,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倡导商品的“无包装”和“简单包装”,强调包装要无害于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并能循环利用或再生,从而节约资源和能源。
日本上世纪末也特别出台了一些实施绿色物流的具体标准,如:货物的托盘使用率,货物在停留场所的滞后时间等,来减低物流对环境造成的负荷。日本明确规定:①因地球温暖化问题,应加强排放管制措施,以达成“京都议定书”的二氧化碳排出削减目标;促进运输的效率化,到2010年,使长距离杂货运输方面的模块化比率达到50%以上。②因空气污染问题,提出强化排放瓦斯限制、开发及普及低公害车辆等措施。③实践循环型社会,构建静脉型物流系统。探讨循环型社会的有效物流系统等等。
另外,日本政府在1992年起草了《能源保护和促进回收法》,1995年日本政府以“污染者付费”原则为基础提出由消费者负责将包装废弃物分类,市政府负责收集,私有企业获政府批准后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再处理的方法,也大大促进了日本环境的不断优化。
通过分析国外绿色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在制定我国绿色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时,政府起着主导的作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都必须严格执行和不断提高对绿色物流产业的认识,以实现我国物流的绿色化。
4 石油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
4.1 石油企业应该树立的绿色物流观念 石油企业要适应全球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的发展,各级政府在对物流企业进行监管和服务时要树立绿色物流意识;石油企业的各级物流部门要树立绿色经营理念,展现给消费者以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强化绿色营销;同时广大石油产品的消费者也要树立绿色消费意识。
政府要加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石油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为绿色物流的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引导石油企业打破其物流活动主要依靠石油企业内部的自我服务来完成的经营组织模式,鼓励石油企业实行物流外包,以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现代绿色物流应着眼于石油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树立集体协作、节约环保的团队精神,将节约资源、减少废物、避免污染等目标作为石油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4.2 石油企业必须完善绿色物流政策 发展石油企业的绿色物流离不开政策支持,因此,制定适合石油企业绿色物流发展机制的政策,提高对环保程度高的绿色物流企业进行鼓励和扶持,鼓励石油企业物资公司进行改造和升级,支持石油企业物资公司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方式,摒弃粗放的经营模式是发展绿色物流产业的根本出发点。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政府可以制订石油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相关政策,在宏观上对石油企业和石油物资公司发展绿色物流进行管理控制。
4.3 石油企业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控制 石油企业物流活动引起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在于各油品运输量的增加带来的,特别是石油与天然气管输过程中产生的石油与天然气泄漏造成的,如大连的石油管输泄漏产生的大火,造成了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因此石油企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石油物流企业的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车辆的废气排放、促进低公害车的普及、减少油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等等。
4.4 石油企业应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中心 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中心,促进石油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统筹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中心。通过道路、铁路与管线运输等不同方式,建立都市中心环状道路、制订道路停车规则以及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建立石油、天燃气管线网络,实现成品油、天燃气等物资的最优运输,配送方式。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配送效率。
4.5 石油企业应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企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转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动作与管理方式。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提供货主的全部环节的物流服务,包括仓库存货、运输、通关等业务。帮助石油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4.6 石油企业应注重校企合作 石油企业要积极支持各石油院校进行绿色物流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特别是物流网络的研究。要加强石油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绿色物流产业对营运筹划人员和各专业人员要求面广和层次高,要实现绿色物流的目标,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熟悉绿色理论和实务的物流人才是当务之急。各石油院校和科研机构应有针对性的开展绿色物流的培养和训练计划,努力为绿色物流业输送更多合格人才;通过调动石油企业、石油大学以及科研机构相互合作的积极性,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使大学与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基础,提升石油企业物流从业人员的理论业务水平。
5 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和研究,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石油企业绿色物流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石油企业领导和员工对它的认识还很有限。认识一种事物必须有一个过程,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石油企业的绿色物流产业。
第二,在石油企业中发展绿色物流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包括:石油企业领导和政府的观念问题,石油企业经营者和油品消费者对绿色物流经营消费理念问题,现代物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与政策问题等等,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些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第三,解决石油企业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是石油企业必须树立绿色物流的全新观念、制订和完善石油企业的绿色物流政策、控制石油企业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建立现代化的石油企业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注重校企合作。只有这样,石油企业的绿色物流产业才能更健康和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宏岳.国内外绿色物流产业现状和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12).
[2]李慧婷.绿色物流:物流产业发展的新热点.[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2):4-6.
[3]焦文旗.美国物流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4(3):163-163.
[4]张红.云南绿色产业呼唤第三方物流.[J].云南科技管理.2004(5):13-14.
[5]王兴伟.我国绿色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7(29):210.
[6]胡国杰.21世纪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状况分析.[J].商场现代化学术版.2005(2):4.
[7]阎兆万.基于环保化的绿色物流产业发展对策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7(5):24-26.
[8]旺旭晖.日本物流产业发展及对中国物流业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03(02).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政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294-04
引言
建筑是全球主要资源消耗者与污染物排放者之一,其消耗了50%土地矿石资源、40%的能源、70%木制品以及50%以上水资源,同时,人类活动40%的垃圾为建筑垃圾,30%以上的空气污染物也源自建筑[1]。毫无疑问,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建筑势在必行。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源自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展并推广绿色建筑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编制的《绿色节能建筑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新建城镇及农村绿色建筑11 亿m2,对5.7 亿m2建筑进行节能改造[2],并从2017 年起城镇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仅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还需要合理的政策支持,绿色建筑政策理论在很大程度起决定性作用。
一、国内绿色建筑政策理论成果梳理
(一)激励政策
地产商愿意发展绿色建筑,但他们更关心由此带来的成本增加,因此需要适当经济激励政策。在这方面,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积极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设立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以激发承包商积极性;财政部设立了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连同财政部出台了以鼓励建立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办公建筑节能体系的资金管理办法。在理论研究方面,刘玉明分析北京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增加政府对绿色建筑采购、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优惠、信贷优惠、价格优惠等五大主要政策原则[9]。闫瑾等人运用有限理性条件下进化博弈理论,研究政府与开发商群体的非对称博弈问题,建议政府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各种资源优势,保持高度理性,打造诚信政府[8]。金占勇建议中央政府采取以供给端为导向的、“胡萝卜+ 大棒”式绿色建筑经济激励机制,以及分阶段的经济激励方案[7]。
(二)制定推广绿色建筑行业标准
合理科学的行业评价标准对于绿色建筑有着积极指导作用。中国已初步建立了国家和地方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与绿色建筑有关的《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等数十项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住建部还专门成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管理工作。但是,基于中国绿色建筑发展起步晚,相对落后的客观事实,这些标准还不够完善。刘晓娟、王建廷等人通过中外政策对比,指出中国现阶段问题:设计标识多,运营标识少,很多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达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但由于设计变更、施工质量低等问题,无法实现最终效果 [6]。另外,中国还大量采用国外评价标准,由于国情的特殊,这些外来标准难免“水土不服”,例如美国的LEED标准中对于可持续社区的评价涉及人口密度与人均资源这些指标,鉴于中国是人口大国,因此不能照搬美国标准。
(三)强制性政策
推广绿色建筑必须严格整治“三高”工程项目,需要借助法律等强制性手段。中国现阶段已经出台了大量相关法律:国家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这是为发展绿色建筑而制订的法律法规;住建部也先后出台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等文件,从能源利用的角度对建筑的建设和运行提出要求。其中,《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出台,为绿色建筑的实施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法规依据。在此基础上,刘晓天等人建议,限制使用和淘汰落后产品,并形成一种制度,加速新型绿色建材的推广应用[5]。姜伟新在第四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提出,要加强执法监督与可操作性,中国已经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法律体系,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并且存在可操作性低等弱点。随着相关政策不断完善,这一现象必然有所好转。
(四)国外先进政策借鉴
中国绿色建筑政策发展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理念,避免发达国家“先污染再治理”路线。袁镔等人系统梳理澳大利亚相关政策,提出要加强政府的参与性与示范作用,政府带头推广绿色建筑使用,并且建议实现信息公开化,促使开发商提交污染物及能耗相应报告[10]。张扬对纽约州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分析,提出绿色建筑税收政策要符合业主及使用者利益,与此同时,要确保开发商受益的独立性[11]。清华大学方东平对美国绿色建筑主要政策法规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美国现有绿色建筑先关法律、规范,认为强制性标准与自愿性标准要同时建立、互相补充[1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马欣伯研究了日本绿色建筑政策,提出要充分利用市场,同时结合强制政策,互相互补[13]。在充分借鉴西方先进理念同时,要充分结合中国国情,发展自身理论。
(五)产业政策
产业结构决定产业绩效,相应的产业政策要科学合理,这里的产业政策不仅仅包括建筑业也包括其相关行业。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理论研究有了很大进步。刘晓娟、王建廷等人认为,绿色建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用系统的观点制定绿色建筑产业政策,注重产业结构、行为与绩效的关系[6]。闫振林通过研究绿色建材产业,提出整合建材生产企业,正确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形成绿色建材产品大规模生产,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的材料坚决整治、淘汰,壮大绿色建筑产业[1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张建国等人认为,绿色建筑与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绿色建材产业等密切相关,发展绿色建筑,必将拉动建筑工业化、建筑设计咨询服务、绿色建材、可再生能源、节水等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为未来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也有利于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增加就业岗位,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向低碳、节能、环保转型[16]。
二、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理论现状分析
通过对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研究,分别以“绿色建筑政策”、“可持续建筑政策”、“节能建筑政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之后对文献进行筛选、梳理,最终剔除两数据库重复文献,共获得78篇绿色建筑政策相关文献。最后,本文对所有文献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与统计分析,从文献数目时间序列、研究基金支持状况、主要研究刊物、研究层次、研究热点等五个维度分析中国现阶段绿色建筑政策理论研究状况。
(一)文献数目时间序列分析
从文献总数分析两大中文期刊数据库仅78篇绿色建筑政策关文献,系统性研究稀缺,这说明中国现阶段对该领域研究远远不足。从文献数目时间序列分布图(由于2013年尚未结束,因此不将其纳入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研究起始于2004年。这篇文献是于春普在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论坛上发表的,该文章提出通过加强宏观管理、宣传教育、制定行业标准、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等政策来实现绿色建筑推广。从总体分布分析,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研究文献逐年递增,2004—2009年这个时间段,增长速度较慢,2009—2012年增长速度加快。随着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相关研究会不断增加,并且文献增加速度加快。
(二)研究基金支持状况分析
科学研究需要合理的资金支持,其主要来源于科研基金。全部78篇文献中,仅有5篇得到了科研基金支持,支持率为6.4%,这说明中国这一领域研究基金支持明显不足,有理由认为资金不足是造成现阶段研究落后的一个原因。当然,科研基金获得与研究机构的科研能力有关,但从绝对数目上可以看出,现阶段国家对于绿色建筑政策研究重视不足。全部5项基金除两项为国家科研基金外全部为山东省地方性基金,这一方面说明山东省对该领域研究较为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他地区对其重视程度不足,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研究存在区域性不均衡。
(三)主要研究刊物、研究层次分析
对文献来源进行系统梳理后,本文发现《建设科技》、《中国经济导报》两本出版物文献贡献数最多,其中《建筑科技》是由建设部主管,建设部科技司指导,对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理论贡献最大。这些刊物推动了该领域理论研究进步,但其大部分属于新闻报道类刊物,主要起到宣传作用,理论研究深度不足,学术类期刊较少,这反映出中国现阶段研究处于概念理解阶段,今后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全部研究有82.4%属于社会科学研究。从研究层次来分析,18%的研究属于基础研究,9%属于工程技术研究,63%是行业指导性研究,比重最大,这说明中国现阶段该领域研究旨在通过政策制定来指导建筑业主体行为。实现绿色建筑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良好的宣传以及政策导向也起到关键作用。
(四)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对文献系统梳理,本文发现“激励”(15篇文献涉及)与“可持续发展”(20篇文献涉及)为现阶段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研究的热点。其中,“激励”研究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激发各利益相关者参与绿色建筑推广,具体内容在上文有所介绍。而“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从中国宏观发展战略出发,论证绿色建筑政策必要性。可见,中国现阶段研究热点是:合理利用经济杠杆,充分发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活力,推广绿色建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还梳理了影响力最强的研究文献,这些文献被应用次数与下载次数很多,有着广泛的影响。这些文献大多是关于国外先进经验的介绍与引进,在上文有详细介绍。
三、问题与建议
1.中国现阶段对于绿色建筑的法律体系已经建立,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可行性与监管力度不足。建议设置专门的监管部门,保证这些部门的独立性,同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提高其科学性与合理性。
2.大部分绿色建筑标准为设计标准,缺少运营标准,并且过于依赖国外标准(中国为LEED标准世界第二大使用国)。中国必须完善自身标准体系,发展运营标准,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同时结合国情,保持自身独立性。
3.在产业布局上没能充分抑制高污染行业,对于“三高”建筑治理不力。当然,这与中国国情有关,随着中央产业政策的实施,这一局面有望好转。
4.对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重视程度不足,并且存在严重区域性不均衡,具体体现在文献数目少、科研基金少。建议政府提高相关科研支持,加强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中国绿色建筑理论研究水平。
5.中国现阶段绿色建筑理论深入程度不足,过于依赖国外理论。高校与研究机构应该承担这一艰巨责任,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理论,开设相关课程与学科,并且培养与之适应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代德伟.政策牵引市场绿色建材喜迎“春天”——《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亮点解读[J].混凝土世界,2013,(3):10-14.
[2] 李丽辉,韩洁,杜宇.绿色建筑将新增十亿平方米[N].人民日报,2012-05-07(010).
[3] 马驰,丁俊慧.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7):17-19.
[4] 宋雅杰.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模式与政策选择[J].特区经济,2010,(4):237-238.
[5] 刘晓天,任涛,汤洁.议绿色建筑激励政策[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8,(2):62-65.
[6] 刘晓娟,王建廷.国内外绿色建筑激励政策比较研究[J].城市,2013,(1):65-68.
[7] 金占勇,孙金颖,刘长滨,张雅琳.基于外部性分析的绿色建筑经济激励政策设计[J].建筑科学,2010,(6):57-62.
[8] 闫瑾.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激励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10):119-121.
[9] 刘玉明.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6-51.
[10] 袁镔,宋晔皓,林波荣,张弘.澳大利亚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J].建设科技,2011,(6):64-66.
[11] 宋阳.单凭市场机制是不够的[N].中国经济导报,2010-01-16(C03).
[12] 方东平,杨杰.香港台湾地区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J].建设科技,2011,(6):70-71.
[13] 马欣伯,李宏军,宋凌,朱颖心.日本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J].建设科技,2011,(6):61-63.
[14] 林文诗,程志军,任霏霏.英国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J].建设科技,2011,(6):58-60.
[15] 闫振林.绿色建筑材料产业经济政策研究[J].经济师,2012,(4):79-104.
[16] 张建国,谷立静.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挑战及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12,(12):19-24.
[17] 黄献明,黄俊鹏,李涛,康进.2012年中国绿色地产发展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G]//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2012:14.
关键词:黑色失业;绿色就业;就业破坏机制;替代效应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4-0062-03
一般而言,经济发展必须具备资本、劳动力、资源和技术等主要的投入要素,这些要素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不同贡献。理论研究表明,在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三个要素之间存在着替代或互补的关系。如果资源与资本、劳动力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则资源价格提高或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可以通过资源的资本替代或劳动力替代,继续保持行业产出的增长;如果资源与资本、劳动力之间是互补关系,则提高资源利用的环境政策就会减小对资源要素的投入比重,从而降低产出水平。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项对5个欧盟国家的1500家企业的调研表明,企业以削减成本为目标的技术投资会导致就业缩减,但环境友好型的生态革新将对就业产生积极的净效应。
通过对苏州地区黑色失业和绿色就业总量、结构及替代效应进行分析,短期来看,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淘汰钢铁、火电、水泥、重化工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关停并转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清洁能源技术的使用等等,会带来相应就业岗位的缩减,造成一定量的失业;长期来看,能源排放与就业存在着替代效应、结构效应。替代效应表现为,一方面传统能源部门因为生产效率提高,导致对就业岗位的需求减少;另一方面新能源技术使得能源部门产生新的就业机会。结构效应表现为,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创造和破坏效应同时发生,必然导致劳动力在产业、部门间及内部的流动。
一、苏州地区主要行业减排与就业分析
1.黑色行业减排与失业分析
黑色失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新能源的开发、清洁技术的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人们对传统能源依赖程度下降,化石能源领域的现有就业岗位消失而造成的失业;二是在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作用下,产业结构升级、企业关停并转等造成的失业。
“十一五”以来,苏州积极实施节能环保战略,通过狠抓节能技改、能源审计、节能机制建设、淘汰落后产能、“退二进三”、关停并转、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等,推进节能减排任务,坚决有序地淘汰压缩了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有效控制了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过快增长。一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十一五”以来,苏州万元GDP能耗四年累计比2005年末降低约17.77%,形成节能能力350万吨标准煤。其中,截至2009年年底,苏州已经累计关停并转小化工企业952家,实现节能20多万吨标准煤。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黑色失业。权威机构研究表明,减少1吨碳排放,工业部门将有008人失业。据此计算,苏州在“十一五”前四年,由于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实施,造成直接失业约29.6万人(370×0.08)。其中,由于组织实施了重点节能技改项目400多项,累计节能350万吨标准煤,造成累计失业约28万人(350万×0.08);由于关停并转小化工企业952家,节能20多万吨标准煤,造成1.6万人失业。
2.四大新兴产业就业分析
近年来,苏州编制了“6+4”十大产业振兴发展计划,振兴发展石化、轻工、冶金、纺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六大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发展新能源、医药和生物技术、新型平板显示、智能电网等四大新兴产业。截至2009年12月,完成新能源等四大新兴产业的重点项目共98个,总投资648.99亿元;还有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在建项目184个,总投资872.7亿元。美国发展中心和美国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共同研究表明,每1000亿美元的绿色投资能拉动200万人就业。据此计算,苏州累计完成新兴产业项目98个,带动约19万人就业;四大新兴产业的184个在建项目,将带动约26万人就业。
3.六大外包行业就业分析
据了解,苏州的服务外包业已初步形成了软件设计、动漫制作、研发设计、医药研发、金融数据处理、现代物流等六大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园区、新区、昆山、太仓、吴中等服务外包重点集聚区。几年来,苏州一直把发展服务外包作为战略性举措来抓,各服务外包聚集区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等有利条件,对服务外包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自2006年到去年年底,苏州共有各类服务外包企业970多家,其中去年一年新增加的企业就达569家,超过了以往历年的增速,也大大超过了电子和纺织等优势产业的发展速度。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不利局面下,2009年苏州服务外包逆势增长,全市完成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13.98亿美元,同比增长122%;离岸接包执行额8.71亿美元,同比增长93%。据资料显示,2009年苏州新增服务外包从业人员4万余人。
二、苏州地区减排对就业影响的效应评价
节能减排、关停并转以及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导致部分产业及部门日趋衰亡,并排斥出大量劳动者进入失业队伍;另一方面,又促进新产品及新部门的产生,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对就业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两种机制,一是就业破坏机制,一是就业创造机制。从就业创造机制而言,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的收益通过产品价格、工资等的灵活调整转化为产出和就业的增长;而就业破坏机制,使得原先生产的资本品的生产率相对下降,该资本品对应的生产岗位创造的价值相对下降、岗位存续期缩短,企业出于利润最大化目标将提前终止该工作岗位,造成失业增加。
1.减排对就业总量的影响
一般来说,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在长期不存在对失业的挤出效应,仅在短期有可能导致失业水平上升。节能减排、技术进步条件下总体就业水平如何变化,取决于就业创造与就业破坏机制二者中孰占主导。当节能减排、更新技术成本、培训工人所需的费用很低时,企业将选择在职更新技术,而不是破坏现有工作,这样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就表现为创造机制,对就业的影响是就业增加、失业率下降;随着节能减排、更新技术成本、培训工人所需的费用不断上升,企业关停并转,这时破坏效应逐渐增强,就业破坏程度将大于工作岗位的创造,失业率将上升,对就业的影响是破坏效应为主。
苏州在“十一五”前四年,由于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实施,造成直接失业约29.6万人(370×008);随着新兴产业和服务外包业的兴起,绿色就业约50万人,最终形成就业总量的净增加。其黑色失业和绿色就业运动路线为:先期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人数增加;后期就业岗位增加,就业人数增多。从短期来看,由于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淘汰钢铁、火电、水泥、重化工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关停并转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使用清洁能源技术等等,相应就业岗位缩减,造成黑色失业约30万人。其原理就是,实施严格、强制的节能减排、关停并转,增加了工业部门和传统能源部门的投资与就业压力,就业破坏效应逐渐增强,使得就业破坏机制在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就业破坏程度大于工作岗位的创造,失业人数呈增加态势。从长期来看,通过采用先进的能效技术,淘汰了落后产能,从整体上优化了经济结构,促进了新兴产业、绿色行业迅猛兴起及发展,使得就业创造机制逐渐增强,就业创造机制在后期占主导地位,就业创造机制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绿色就业岗位远远多于黑色失业岗位,最终形成了就业总量的净增加。
2.减排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创造和破坏效应同时发生,必然导致劳动力在产业、部门间及内部的流动,这一劳动力的再配置就表现为就业结构的变化。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绿色行业的发展,在产业结构提升过程中将造成结构性失业,一些低端技术人员会失去工作。其理论前提是,各部门的技术进步速度存在差异,因而出现就业创造和就业破坏并存现象,即技术进步快的部门可能创造出更多新的就业机会,而技术进步停滞部门则有可能体现为破坏现有工作岗位。由此,技术进步导致失业和岗位空缺同时上升,加剧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
从绿色就业投资创造率来分析,苏州实现了投资结构的优化,从而实现了劳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转移。2009年苏州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46亿元,增长34.6%,增幅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0.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05.03亿元,比上年增长2.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655.86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增幅比上年提高了8.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长分别远远高于第二产业投资增长第一、第三产业投资对就业的拉动也将远远大于第二产业投资对就业的拉动,因此就业在一二三产业间的再配置运动线路为,第一、三产业就业创造机制大大强于就业破坏机制,呈现出很强的吸纳就业的能力,就业由第二产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第一和第三产业对于劳动力投入的需求远大于对能源投入的需要,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消费型服务业相比生产型服务业具有更高的碳就业率。
从部门内的就业流动配置来分析,劳动力在部门内实现了流动和再配置。“十一五”期间,苏州工业部门内行业间的投入进一步优化。有资料显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的行业的比重提高5-7个百分点,以重化工为代表的冶金、化工、建材、造纸、纺织等能耗相对较高的行业的比重压缩5-7个百分点。重化工等能耗相对较高的行业的比重压缩,失业岗位相对会增长;而能源消耗低的行业的比重提高,则确保了黑色失业在部门内进行的流动和再配置。
3.替代效应对就业的影响
在低碳发展过程中,低碳生产要素逐渐替代高碳要素投入,能源效率高的新技术替代落后技术,使得相关部门对劳动力投入的需求也同时发生变动。就业在创造机制与破坏机制之间的变动,称为就业的替代效应,其表现为,一方面是传统能源部门因为生产效率提高,如大机组替代小机组,导致对就业岗位的需求减少。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技术使得能源部门产生新的就业机会,如风电、太阳能、生物能等。产业升级、新能源开发利用、清洁技术使用都会增加对就业的整体需求,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苏州这几年光伏产业的发展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目前,苏州形成了以常熟阿特斯光伏电子有限公司、吴中区百世德、太仓奥特斯维公司为龙头,大市范围内的光伏产业配套企业60多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的光伏产业格局。到2011年,苏州光伏产业将实现620亿元产值,形成一家销售收入150亿元的集团企业,1到2家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规模企业,4到6家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骨干企业。苏州近一两年,光伏产业已达2000兆瓦的生产能力。欧洲光伏发电行业信息显示,每兆瓦的生产、安装和使用,可提供50个就业机会。按此计算,苏州近一两年仅光伏产业就带动就业达近10万人。今年年初获批的苏州高新区光伏产业园,将用2到3年时间,对现有光伏产业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形成行业领先优势,加速建成新能源千亿级产业集群。该产业园规划年产5GW多晶硅片与5GW电池片及组件,到时候将解决25万人就业。苏州的光伏产业的发展证明,可再生能源绿色领域投资的就业创造比率要大大高于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燃料领域,可再生能源行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将带动大量的就业,不仅弥补了由于节能减排流失的黑色失业,还创造出更多的绿色就业岗位。
三、几点建议
“绿色岗位”往往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岗位,从业人员需要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包括学历背景、知识体系和操作技能等。从这个角度来看,“绿色”从业人员会拥有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不错的薪金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就业前景。“绿色”就业人员从事的工作还不为大家所熟悉,但是代表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绿色岗位能够在保护环境、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基础上扩大就业规模,对政府来说,无疑是诱人的。因此,应通过“黑领”变“绿领”,“存量”变“增量”,创造绿色就业岗位来扩大就业渠道,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1.发展可再生能源
绿色能源主要是指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氢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实践证明,随着绿色投资规模扩大,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就业岗位逐年上升,太阳能等绿色投资的就业创造比例远远高于化石燃料领域,绿色就业岗位远远多于黑色失业岗位。
2.发展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部件和能源效率设备需求的增大,刺激了绿色制造业的发展。比如,使用智能开关,用手机来控制家里的电器,下班之前半小时,手机一按就能打开供热。类似这样的智能开关、智能测量表等的生产企业兴起,不仅直接带来大批绿色就业,而且会增加绿色设计者、绿色工程师、绿色稽查人员、绿色项目经理等等新的职业。
3.发展绿色交通
公交系统、地铁系统和轻轨系统是绿色交通的重要部门,对于发展绿色就业有重要意义。对现有的公交和列车进行能源改造,使用混合动力或者天然气,又会产生大量绿色就业。资料显示,引入6100辆天然气动力汽车,将会增加1.8万个新的工作机会。
4.发展基础行业的回收
在钢铁、铝业、造纸等基础行业,绿色就业机会无处不在。钢铁行业如果对废旧钢铁进行回收,可以节省40%-75%的能源消耗。废旧钢铁的回收不仅可以节省能源,也增加了大量的回收就业岗位,有助于解决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克鲁格曼.亚洲奇迹的神话[J].外交事务(美国),1994.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 商业银行加速发展绿色信贷业务的有利条件及意义
1.1商业银行加速发展绿色信贷业务的有利条件
1.1.1环保产业爆发式发展的条件已逐渐成熟
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正处于量变到质变的前夜,环保产业爆发式发展的条件已逐渐成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环保产业高速成长已成为必然。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紧迫性强,发展的潜力大。环保产业作为全面提升民生的保障,关联建筑业、制造业、化工业、林业、养殖业、农业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关联产业链绵长,具有很强的产业带动效应。
1.1.2资本市场、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为发展绿色信贷提供了新兴业态平台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业态,由于其依托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及移动支付技术,业务办理便捷,运作模式灵活多样,相比传统金融业务,更接地气,发展潜力更大。资本市场与互联网金融的加盟,不仅能为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增添新的动力,而且能拓宽绿色信贷业务的办理渠道,增加盈利模式。
1.2商业银行加速发展绿色信贷业务的意义
1.2.1 体现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发展绿色信贷既是商业银行贯彻产业和监管政策的要求,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客观需要。2013年11月,银行业协会组织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签署绿色信贷共同承诺,就加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授信管理、践行绿色信贷、提升自身环境和社会表现等内容做出了郑重承诺。尽管此承诺书对商业银行来说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它却体现了各家商业银行对社会的诚信。
1.2.2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了关于绿色信贷运用的相关政策,但在当时地方政府追求GDP发展的情况下,部分环评未过关的项目,也可以通过政府的压力,从商业银行中拿到贷款开工建设,造成无法挽回的环境影响。长期以来,商业银行更多地考虑信贷投放收益,较少关注贷款项目所产生的环境和社会影响。在实际中,我们不难看到,不少造成当地环境污染和社会不稳定问题的工程项目,除了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外,也带来了不良声誉,招来民众和环境民间组织的批评和指责。如2010年7月,紫金矿业发生污水渗漏事故,造成大面积水质污染,被当地法院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判处罚金人民币3000万元。因此,发展绿色信贷,对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国策具有重大意义。
1.2.3有利于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发放调查和数据分析,将信贷资金投向收益较佳的绿色信贷项目,从而有效规避因环境问题而导致的声誉风险,间接降低不良贷款的风险,获取信贷项目利润。在环境保护和治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绿色信贷需求,如环境保护部与全国31个省(区、市)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对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6省(区、市),明确了煤炭削减、落后产能淘汰、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锅炉综合整治等工作的量化目标,并将工作任务分解至年度;对于其他省(区、市),提出了原则性要求。这些都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1.2.4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部分生产企业需要进行升级换代,逐步提升污水、废气等处理能力,确保企业生产符合环保要求。这需要商业银行通过发放綠色信贷,助推企业进行绿色转型,最终通过发展绿色信贷,鼓励信贷资源向节能重点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倾斜,帮助企业技术升级,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2 当前绿色信贷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绿色信贷激励不足
绿色信贷项目由于存在外部成本,比普通经济模式高出一部分环保成本,使绿色信贷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的制度设计中,要求商业银行对资源环境有利的项目予以信贷支持,但并没有具体的激励措施。另外,节能环保项目的公共性和长期性导致其收益不高、周期长,即使商业银行有保护环境的良好意愿,但实施绿色信贷可能会导致业绩和利益受损,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有效激励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绿色信贷节能减排效益分析有难度
为量化商业银行贷款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贡献,做到项目环境效益可测量,银监会绿色信贷统计意增加了标准煤、二氧化碳当量、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节水量共7类节能减排数据。但在实际工作中,节能减排数据的获取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是部分项目的环评报告中无节能减排数据,无法直接获取或者通过测算方法计算出节能减排数据。二是部分贷款项目的技术应用等可能发生变化,节能减排数据需要与企业沟通,才能从客户方得到最新的、符合实际的数据。而且在沟通过程中,有可能存在双方理解不一致,导致节能减排数据有误。三是银监会只提供了煤层气利用、污水处理等共计13个节能减排项目测算模板,部分项目无法通过测算获取节能减排数据。
2.3绿色信贷披露信息不具有可比性
目前,上市商业银行已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规定,确定各行的绿色信贷披露口径,并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了绿色信贷相关数据。但由于各行的绿色信贷披露标准不同,披露数据没有可比性,无法准确比较判断各行的实施效果。如兴业银行是基于赤道原则按照项目进行统计披露,工商银行是按自己定义的绿色经济行业进行统计披露,而商业银行是按照银监会监管统计口径进行披露。
2.4环境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
《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 中的信息共享机制只规定了环保部门应将环境违法项目的查处情况通报当地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和商业银行。环保部门与商业银行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机制仍不够完善,商业银行难以完全控制环境风险。如对于环境违法违规整改不达标的企业名单,银监会或当地银监局按半年频度从环保机构获取后发送至商业银行,信息共享频率低,共享内容有限。
2.5尚未建立监管后评价体系
银监会于2015年启动了绿色信贷评价工作,并已要求各商业银行进行了绿色信贷自评,但并未各商业银行的评价结果。虽银监会表示正在探索将评价结果运用至高管履职评价、监管评级等方面,但尚未有实质性进展。
3 商业银行加速发展绿色信贷的对策
3.1强化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加强政策引导与IT系统支持
一是将传统的房地产信贷、小微企业贷款、固定资产贷款、技术改造贷款与绿色信贷相结合,创新出多样化的绿色信贷业务产品,并配套绿色信贷资金池进行统一管理,合理调配信贷资金在不同绿色信贷产品中的配置权重及利率水平。由总行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加强绿色信贷领域的业务研究与实践,利用商业银行“新一代”系统的先进的技术平台及技术力量优势,借助我国高速运算超级计算机技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开发与绿色信贷业务相关的市场分析、客户信用及财务状况分析、快贷等一系列专业的应用系统或组件,为绿色信贷业务打造贷前、贷中、贷后的贷款营销及信贷管理利器,全程进行相关的市场分析、客户信用分析及财务状况分析,全面提升绿色信贷业务的管理水平与效率。二是研发绿色信贷行为预警系统,利用绿色信贷业务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对应的策略要素作为模拟场景,模拟各种问题综合作用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可采取的化解措施,提前介入信贷风险防范与干预,避免风险发生后再进行处置而导致信贷资金损失。借鉴同业在发展绿色信贷方面的先进经验,出台并完善绿色信贷领域的规章制度及指导意见,结合降低贷款利率、优先安排信贷资金、优先安排人力资源、费用、场所等强力组合手段,在全社会形成“要环保,找建行”的品牌形象。
3.2国企与民营并重,多层次发展绿色信贷
可成立专门的绿色信贷部门,对口服务商业银行优选的环保项目。重视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在环保产业集聚的地域,成立专业的绿色信贷分支行。引入环保专业人才,充分利用商业银行长期从事房地产信贷、固定资产贷款、技改贷款的优势,积极介入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的节能环保、智能、抗灾型新型住宅项目的建设,投入信贷资金支持环保企业新建环保項目及旧项目技术改造升级,为这些环保产业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资金封闭式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多渠道为大、中、小、微的环保企业提供相应的绿色金融服务。
3.3绿色信贷投向全产业链覆盖
一是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应介入环保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信贷资金不仅支持环保实体企业的发展,而且支持科研投入及环保人才培养,以抢占绿色信贷市场的制高点,占据有利区域,挖掘优质贷源,储备优质项目,为抢占绿色信贷市场份额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应及早介入高校,开展合作,以绿色信贷方式注入科研专项资金,用于大学的相关环保技术及产品的研发,促进大学以一对多的方式与特定的企业及科研机构结成共生关系,提品创新研发、企业科研技术人员的培训、优质毕业生输送等服务。三是为环保专业的大学生及企业选派深造人员提供更优惠的绿色信贷助学贷款,从环保专业毕业的准人才,直接对口到相关的环保企业、科研机构、国家相关部门及银行绿色信贷部门,实现教育、就业、产业与绿色信贷无缝对接、良性循环。
3.4点面结合,循序渐进,深入发展绿色信贷业务
哈默比原为瑞典工业污染极严重的小城镇,由于应用了先进的环保技术,环境得到重生式蜕变,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环保胜地,成为瑞典的国家名片。从哈默比小镇的成功可得到启示:环保技术的应用可产生超额收益,环境改善后产生的房地产价值增值收益,在短短几年间就能与投资相抵。绿色信贷注入这样的投入、回收、再投入“哈默比小镇”式环保项目建设的良性循环中,就能将成功的经验不断复制下去。绿色信贷应借助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类贷款及个人住房贷款的现有营销及投放渠道,引导我国房地产业向节能抗灾智能化发展转变,促进各类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成熟,不断降低成本,实现所有建筑向节能抗灾智能型建筑的更新换代转变,最终打造出众多“哈默比小镇”式的绿色宜居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