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幼儿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教育心理特点教育方法幼儿是人生当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想要做好幼儿教育,就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教育特点。
一、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
幼儿阶段是人生旅途的一个初始阶段,这个年龄的孩子有着特殊的心理状态,处于一个对于周围新鲜事务极度好奇和模仿的年龄,而这个时期的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发育也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幼儿对社会的感知和了解较少,大脑和身体的发育还没有完成。所以,对幼儿的教育不应太重视结果,而是培养他的兴趣和爱好。过于追求教育的结果不仅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反而会打击幼儿的兴趣。对幼儿教育应该以鼓励和赞赏为主,从而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合理发展。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一个幼儿都有其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发展特点,应全面考虑这些问题,用鼓励和发现的态度对待每一名幼儿。同时应注意的是,幼儿的自身情况都不相同,发育的程度也不相同,一部分幼儿发育的较快,而一部分幼儿可能智力、能力等发育的较为缓慢。教师不能歧视发育较慢的幼儿,要注重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自尊,多对其进行鼓励照顾,增加他的自信心和兴趣,使他们也能在各个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为他们以后的成长打下基础。
二、重视幼儿的想法和行为
幼儿虽然心理和生理年龄较小,但是他们都具有独立的人格,他们同样需要尊重和爱护。由于幼儿年龄较低,接受知识较慢,一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容易带有情绪,而这种情绪对于幼儿来说是伤害很大的,不仅影响幼儿的自信心,还会影响幼儿在日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点,同时要注重对其心灵的呵护和关爱,像尊重一位成年人一样尊重幼儿的想法和行为。在和幼儿说话时,也要给他们发表意见和想法的权利,并耐心的倾听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要注意说话的语音和语调,不要让幼儿产生畏惧,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说话时尽量和幼儿在同一视线内,如交谈时蹲下来,或是把幼儿抱起来。总之,要让他们感受到平等和尊重。这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够对事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表达,幼儿的想法和状态初期通常是通过肢体行为来进行表达的。当幼儿无法准确的表达自己想说的意见时,教师切忌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了解其真实的意图,对其肢体动作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解释,不能忽视幼儿,更不能置之不理。遇到事情时要对幼儿讲道理,讲清楚为什么,不应以其年龄小听不懂为由,硬性规定条例,让其遵守,这样只会增加幼儿的逆反心理,对其以后的成长发育都很不利。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较为丰富,有时可能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的举动,不要对幼儿的天性一概抹杀,要善于走进幼儿的心中,了解他的想法,对其进行鼓励和引导,对于他们的奇思妙想给予尊重和保护,让他们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三、幼儿教师要有一定的素质
1.要有一定的责任心和爱心
幼儿的心理年龄较小,行为不成熟,且不同的幼儿的性格特点不同,照顾幼儿会比较费心和烦心,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有一定的责任心和爱心,能够从心底里真心喜欢幼儿,教师既要有温柔的一面,能够让幼儿感受到关爱和温暖,还要有严厉的一面,能让幼儿对其听从,能够发现幼儿的问题,耐心的解决,同时平时做事要足够细心,能够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并解决,幼儿由于心理年龄较小,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幼儿教师要有一定的责任心,当好幼儿教师这个角色,从生活上、教学上给与幼儿关注和爱护,把幼儿的健康成长看做是自己的责任,用心去教育幼儿。当幼儿有叛逆心理时和较为顽皮时,教师应细心教导,引导其改掉自身的缺点。这都需要幼儿教师有一定的责任心和爱心,真心喜欢幼儿,去教导幼儿。
2.进行一些必要的常识性教育
幼儿教学是为以后的教学打基础。因此,在对幼儿的教育中,要对其进行一些常识性的教育,要对周围事务有一个初步认知和了解,学习一些基本的常识,能够认识普通的生活事务,如什么是苹果、香蕉;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会伤害自己。同时要对其进行礼貌等方面的教育,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尤其是细小的方面,教师的任何行为都会被幼儿当作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自己自身的小细节,为幼儿做出一个良好的榜样。
3.丰富幼儿的教育形式
幼儿教育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应在幼儿教育阶段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提高幼儿的兴趣,引导其对知识产生兴趣,这些对幼儿的长远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选用颜色鲜艳的物品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耐心地对其进行启发式提问,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引导幼儿表达,耐心倾听,锻炼其表达的能力。幼儿教育的方法应区别于成人教育。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不同于别的年龄的学生,幼儿主要处于一个认知阶段。因此,教学内容主要应以生活中的常识为主,内容应是五花八门、色彩缤纷的。在教学过程中,就更应丰富其形式,不能用对于成人教育的方式来教育幼儿,唱歌、舞蹈、游戏、画画等丰富多彩的形式都应运用到幼儿的教学中,这样教授的知识既形象又生动,同时使幼儿更容易从心理上接受,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自身的情况,尽可能的丰富幼儿教育的形式,解放幼儿的天性,对幼儿进行全面的教育,使其全面发展。
四、多与幼儿的家长进行沟通,更好地沟通和配合,促进幼儿的成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幼儿来说更是如此。每位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希望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而家长的一些言行和做法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远高于幼儿教师的影响力。因此,幼儿教师应该经常与家长沟通,全面的了解幼儿的情况,可以定期开展家长交流会,把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及时的反馈给家长,发现的问题联合家长一起解决。同时,还可以把学校对于幼儿教学的要求准确的传达给家长,让家长辅助学校达到对幼儿教育的目的,和家长建立一个长期良好的联系,对于了解幼儿的特点、开展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红兰.浅议如何搞好幼教工作.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8).
关键词:幼儿英语教育激发英语兴趣培养英语能力
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在正常的教育情况下,此阶段幼儿词汇量已发展到3000个左右。幼儿阶段的语言学习不容忽视。由于此时幼儿对语言的学习完全凭借听、说来发展提高,这为幼儿学习第二种语言提供了可能。因此利用多种渠道,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幼儿的外语学习有着毋庸置疑的作用。
一、 发挥园所优势,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英语
在幼儿园进行英语教育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幼儿从早晨入园到下午离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园所,教师与幼儿一起学习、游戏、生活,使幼儿在教师反复说、反复使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得到自然而然的掌握。如;早上来园,教师用英语问:“Good morning!”幼儿听上几天就学会了,并能模仿回答“Good morning!”每到洗手时,教师用“Please wash your hands!”(请你洗手)。在吃饭时,教师介绍饭菜,告诉幼儿米饭(rice)馒头(steamed bread)鸡蛋(egg)西红柿(tomato)等名称。诸如喝水,请拿水杯,请收玩具,上床睡觉等,幼儿不用刻意去学,在良好的生活氛围中感知体验,自然而然的就会掌握、运用。
二、 注意英语在各项活动中的使用,培养幼儿运用英语的能力
我们注重幼儿在各项活动中对英语的使用与练习。如:户外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是由一群幼儿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请一名幼儿扮演狼说时间,从1点说到12点,然后狼开始追逐幼儿,目的是练习幼儿四散跑的能力。游戏语言就是简单的一句日常用语:“现在几点了?”(What time is it?)。教师可改用英语让幼儿玩《What time is it,wolf》。仅此一句话在一遍游戏中重复12次,轮流扮演狼的幼儿用英语从1说到12报时,这样句型、数字、时间很快都被理解、掌握。
三、 创设情景环境,激发幼儿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
幼儿英语学习主要途径来自说和交往,但是良好的物质环境,在其发展中起着促进作用。这里所讲的物质环境主要指教师根据幼儿英语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安排一定的情景画面、活动道具和动手材料,在观察、操作、游戏中,引发他们对英语的反映使用能力。
1、利用墙面布置。根据不同的场所设置不同的画面,写上相应的英文句子。给幼儿展示一个英语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平台。如:饭后在楼道内散步,我们画上几个小脚印,写上“Go for a walk”,在图书角画有一张嘴,上面竖着一个食指,下面写有“Please be quiet!”, 在洗手池上面画上小朋友洗手和小水滴,水滴上写有“Please wash your hands”,等等。幼儿虽然不认识上面的字,却知道是英语,看到时就会引起对英语的反应和使用。画面都在无声的给幼儿一种提示。在有鲜明主题的大墙面上,教师根据目标和幼儿水平进行设计。如:教育幼儿爱幼儿园,首先是“We go to kindergarten”(我们去幼儿园),然后是“We are in the kindergarten”(我们在幼儿园),其三是“We are happy”(我们快乐)。这样既对幼儿进行了入园、爱园的教育,又教会幼儿用英语表达清楚画面的意思,发挥了墙面环境的多种教育功能。
2、创设英语角。英语角是一个让幼儿通过对图片、实物、头饰、贴绒、立体沙盘等物品的摆弄和操作在游戏中运用英语的一个区域。教师的作用是投放材料进行指导。如:在学过苹果、梨、橘子等水果名称后,教师可设置一棵立体树,在角中放些橡皮泥,未涂色的水果卡片,幼儿捏出或涂色后用曲别针挂在树上,幼儿一边操作,一边说,英语得到反复练习的同时,捏的能力、涂色的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教师应积极回答幼儿的询问,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要学。再如:在学习人体器官后,教师准备几个不同的组合人,在活动角中引导说:“我今天给自己画个像,你们看。”边出示各部分边用英语说:“This is my head, This is my eye. This is my nose.”幼儿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争着来给自己画像,嘴里大声说着“This is my …”由于英语角的有趣和可操作性,所以深受幼儿喜爱,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学习的场所。
3、设置游戏场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英语学习中,寓教于游戏中,发挥幼儿无意注意的优势,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对他们的语言的掌握有很大作用。一次中班学习红、黄、蓝、绿、白、黑几种颜色时,教师组织幼儿玩“汽车展览会”的游戏,幼儿每人手中一辆汽车,听音乐开进展厅,大厅内分不同颜色的汽车展区,幼儿按标记停放,然后教师边引导参观边教颜色和句子,同时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汽车,如:Thisismyredcar。幼儿为了把自己开的汽车介绍给同伴,便努力地去听、去学、去说。这样活动中人人是主角,人人都在参与,在反复地听、说中记忆、学习。
四、利用电化教育手段,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语言刺激,学习英语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游戏多元化 教学方法
在幼儿园中,游戏是一种基本的形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经过长期的调查发现,将游戏多元教学方法应用到幼儿园的教学中,对于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上有着非常巨大的帮助,这是有关教学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借鉴的教学方法。
一、对幼儿教育与游戏之间的关系要正确地进行处理
(一)游戏和教学目标的统一性
为了更好地教育幼儿是将游戏多元化教学方法应用到幼儿教育中目的所在,所以,不管使用何种游戏的手段和方法,游戏要同教育幼儿的目标相同,这就规定教师要根据主要的教学目标对游戏进行合理的选择,第一,对各种游戏的理论上教师要进行熟练地掌握,对游戏多元化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和意义上要清晰地进行认识;第二,对本班级中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要清晰地进行掌握,对于幼儿学习和发展相匹配的游戏方式上进行选择,将一个规范科学预案构建起来。
(二)游戏经过同教学结果的统一性
在对游戏教学方法进行应用的时候,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对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地位上进行明确,这就需要教师要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有效地向游戏的规则和内容中转化,能够有效地结合起游戏过程与教学的内容。不脱离中心,将教学目的真正地予以实现。
(三)幼儿内在需求同游戏兴趣的统一性
在幼儿园教学中对游戏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使用,教师的指导和安排是重点所在,应用游戏教学的兴趣性对教学任务上予以实现是其中的目的所在,教师要利用游戏将幼儿的内在动机有效地激发出来,令幼儿能够自愿加入进来,而且使自己的能力在其中得到彰显,从而将愉快的经验获取出来。
二、游戏多元化教学方式
(一)科学设计游戏,创设游戏情境
在对游戏进行策划的时候,对游戏的内容、场所和时间的规划上要做好,比如,幼儿游戏的质量与游戏时间的长短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只有充足的游戏时间幼儿才有机会寻找伙伴选择自己的角色,并对游戏如何做进行积极的动脑等,一旦没有充足的时间,不但对幼儿的游戏性质上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对游戏当中蕴含的内容也不能充分地吸收。对游戏的材料,教师要认真仔细地去准备,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一些新颖、有教育意义的游戏素材,也可以积极地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借鉴交流,对游戏的方式上要多多地进行收集,对多样化且兴趣浓的游戏进行选择。
(二)对游戏过程进行调控,对游戏要适时地参与
在游戏中教师要对游戏的过程充分地进行掌握,保证幼儿可以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中做游戏,此外,按照在游戏里面的影响方式,教师可以适当加入游戏,例如,在幼儿对正在发展的游戏不感兴趣的时候,教师要立刻给予调整,毕竟同一个游戏不可能被所有的幼儿所喜欢,这时,教师要耐心同幼儿进行交流,或者寻找兴趣浓的游戏来暗示他们,将幼儿的模仿引领起来,进而能够向游戏中涌入。或者教师可以按照游戏的规则和要求等扮演一定的角色,通过角色和角色、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对游戏的气氛上进行指导与调节。当幼儿在游戏中发生违反游戏规则的情况,教师要及时地劝解和引导,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师生间的信任与了解,将师生之间的亲近感和距离拉近,此外,对于幼儿的学习会带来巨大的帮助。
(三)对游戏及时进行评价、对游戏意义进行总结
在游戏做完之后,教师可以把幼儿集合到一块,引领幼儿针对游戏的自身、游戏的经过和游戏的感悟等层面实施讨论,这样不但可以提升教师对幼儿的状态进行掌握,对幼儿的自身想法进行了解,还可以帮助幼儿对游戏当中零散的游戏经验进行总结,对幼儿的思想与行为进行修正与改进,对成功的游戏经验进行分享,将充足的资料为教师的下一次游戏准备出来,从而对游戏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将幼儿的综合能力有效地提升上来。
三、游戏教学法的指导原则
(一)对社会性原则予以坚持
这种原则指的是人的学习活动和生活进行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发生,人的发展与学习的进程就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进行学习。对幼儿的教育,是在幼儿阶段依据相应目的和阶段有目的性构建起来的团体学习,教育幼儿是为了让他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对人类发展的社会化过程的经验进行掌握。所以,教师在对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使用的时候要对社会性原则进行掌握,努力将幼儿的社会生活能力提升上来。
(二)对主体性原则予以坚持
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对幼儿的主体地位越来越重视,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充分地发挥出来。在教学幼儿的时候也是一样,对自身的义务和责任上教师要充分地进行认识,令幼儿变为学习的主体,对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地掌握,要适当地引导那些智力发育较晚的幼儿,对他们的思维能力进行锻炼,对幼儿的学习态度和兴趣进行主动地培养。这就规定在游戏多元化的教学中教师要将想象力充分地发挥出来,并同现阶段的教学情况有效的结合起来,为了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对多种趣味性游戏进行使用,将幼儿自主学习与挖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上来。
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将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培养幼儿的综合发展能力,是现阶段幼儿园教学中正在积极寻求的教学方法。游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各个阶段的教学当中都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很显然在幼儿园教育中也会发挥巨大的功能。所以,这是促进现阶段幼儿学习效率与能力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白雪梅.游戏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J].方法交流.2013(8).
[2]闫霞,杨子华,温树青,等.论幼儿游戏教育与幼儿身心发的关系[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9).
一、感知欣赏法
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观察欣赏事物的审美特征,帮助幼儿积累内在图式,深化幼儿的表象,使他们获得鲜明、深刻、完整的视觉表象,提高其审美感知能力。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感知欣赏时,感知内容上须是事物的造型、结构、色彩、运动模式等审美属性,感知方法上应注意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观察顺序,同时注意用启发性和艺术性两种语言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二、情感体验法
教师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和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使幼儿的内心情感模式与外在事物模式形成同构的方法。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情感体验时,首先应注意为他们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和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对象进行想象和体验,同时对内在的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使之能在头脑中形成视觉形象。
三、游戏练习法
教师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积极愉快的状态下习得美术操作技能,把视觉形象变为视觉运动形象,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游戏练习法的使用灵活多样,教师应注意美术命题的游戏性、操作过程的游戏性、具有可游戏的美术成果以及游戏活动中的美术训练等几个方面。
四、范例演示法
教师直接呈现现成的作品或把美术活动中的重点、难点直接操作给幼儿观摩,以利于他们学习美术活动必需的—些工具与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一般而言,范例演示法不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挥,因此教师应尽量少用它。教师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范例应该多样化、有美感,其创作方法应让幼儿能理解和接受。演示应注意尽量让幼儿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五、儿歌简化训练法
教师将绘画步骤编成儿歌简,让幼儿通过儿歌掌握绘画要领,从而使幼儿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绘画作品。这不仅增强了幼儿绘画的乐趣,也提高了幼儿绘画的兴趣。
六、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法
教师安排幼儿学习的内容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克服幼儿易枯燥厌学,难而知难放弃的特点。从而提升幼儿绘画的信心,为幼儿学习美术开了个好头。
七、兴趣培养法
(一)选材要新颖,形式要多样
幼儿开始学习画画时,教师一定要在选材内容上下一番功夫,一定要选择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题材。假如一开始就教幼儿正规学画,从单调、枯燥、呆板的几何图形入手,势必抑制他们学画的兴趣,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甚至对学画失去信心,产生厌恶感。
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教师一定要采取灵活的、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幼儿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画画的欲望。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在“玩”中学,不但愿意学,而且能起“乐学”之效。
(二)认识幼儿的涂画表现,尊重幼儿的情感表达
三岁的孩子处于涂鸦阶段,他们的画有他们自己的特点,线条不直,歪歪扭扭,比例不正确,造型不完整,画出的物体大致相似,甚至很不像样,但正是那些不太规范的圆圈、点点和线线,以及一些近似于符号的图形,都包含了孩子这一时段的想法和情感,作为教师要正确认识这种现象,这时,我们可以试着去问问孩子,让他们给你讲一讲画中表达的是什么。例如:有个小朋友在画人物时,只是画了几个歪歪斜斜的圆圈及一些线条,而他的回答的确令人吃惊,他说:“我画的是一个人在和别人吵架,你看他正在哭呢。”啊,原来那些在我们看来是乱线条的画,他竟有这么多想法,这时我及时当众表扬了他,说他画的画很好,孩子高兴极了,逢人就说他画的画最好。从此,这个孩子对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进步很快。
我认为,对于孩子的作品,尽管有些很不成熟,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教师应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创作意图,经常问问孩子“你画的是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认真听孩子在绘画中的言谈,帮助他们开拓思路,及时给予技巧上的指导,孩子在得到教师的鼓励和指导后,才会感到他的画是有意义的,画的兴趣就会更浓,进步会更快。
(三)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绘画学习环境
创造良好的绘画学习环境,虽然它不是直接的做法,也不能产生直接的作用与效果,但它对幼儿却是一种极好的熏陶,能引起幼儿共鸣,使幼儿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大自然是美好的,花、鸟、鱼、虫、田野风光,都是幼儿所喜爱的,教师可利用各种机会,使幼儿更多地接触大自然,引导幼儿观察、认识、了解大自然,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知识,充实幼儿的头脑。 我们还经常带幼儿观看大班幼儿作画,欣赏哥哥姐姐的画,定期为幼儿办画展,展出全班幼儿的作品,充分发挥环境的刺激作用,对幼儿绘画兴趣培养同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留守幼儿;情感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一、“留守幼儿”的内涵及成因
(一)概念的界定
所谓“留守幼儿”,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幼儿。
(二)“留守幼儿”的成因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寻找就业机会。如今,外出务工,成了促进人们增收、繁荣城乡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一“打工热潮”的背景下,不少父母为了改善家境,为孩子营造一个更充裕的经济支持环境,双双或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留下幼小孩子,不能随父母一起“走四方”,而留守家中,成了“留守幼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留守幼儿急剧增加,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21世纪的今天,留守幼儿的身心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这些孩子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教育引导和管理,产生的不适应感,严重地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重视“留守幼儿”的情感教育,有责任和义务配合社会和监护人做好留守幼儿情感教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使“留守幼儿”经常保持乐观、稳定、愉快、积极的情绪,让他们获得爱的鼓励,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留守幼儿”的情感特点和不足
“留守幼儿”的情感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性情比较孤僻,感情脆弱,焦虑自闭、不太乐意与人交流,
(二)、依赖性强,独立性差;
(三)、自尊,又缺乏自信,渴望关爱和尊重;
(四)、对周围事物反应敏感,易怒,情感波动性较大;
(五)、学习兴趣不浓,习惯差;
(六)、喜欢攀比享受,好逸恶劳;
三、对“留守幼儿”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
情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外界刺激作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感情,它具体包括情绪的自控性、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挫折的承受力、自我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我们将“留守幼儿”健康情感教育具体分成幼儿自我、环境、他人,并根据三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幼儿园“留守幼儿”在这三方面联系过程的表现,将“留守幼儿”健康情感教育划分为自我、环境、交往、表现四个领域。自我领域重点涉及健康和个性,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身心和自我观念;交往领域重点涉及合作精神,帮助幼儿形成乐于合作的态度;环境领域重点涉及探究精神,帮助幼儿形成乐于认知的态度;表现领域重点涉及创新精神,帮助幼儿形成艺术创造能力。四大领域涵盖了幼儿园“留守幼儿”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既照顾整体,又有侧重。然而,由于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 “隔代教育”或“他人教育”问题在“留守”幼儿群体中最为突出,对留守幼儿情感教育和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留守”幼儿家长——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家中的主要监护人(老人或亲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溺爱思想严重、养育不到位、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家园沟通不够等。因此,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引起幼儿教师对“留守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视,针对留守幼儿存在的情感特点实施教育,促进“留守”幼儿健康成长。
四、“留守幼儿”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一)为“留守幼儿“创设温馨、充满爱的环境
环境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创设一个温馨的情感教育环境对孩子培养健康的情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做到:
(1)、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打造具有高度凝聚力、积极上进、讲文明、关爱他人的团体。倡导教师以民主、平等、善于诱导的态度,向“留守幼儿“传递温暖和热情,为”留守幼儿“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富有安全感、充满爱的心理感受,鼓励”留守幼儿“主动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
(2)、重视班级环境的创设。在墙饰布置上,注重渗透情感教育内容,并做到根据情感教育内容,及时更换。充分利用区域活动区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如,娃娃家——让“留守幼儿”体验长辈的辛苦;生活区——能干的小手等;表演区——自己化妆,自我展示等;自然角——我来照顾你,照料动植物等;运动区——自制体育器械,如瓶盖串珠、抛接球、跳跳球等;手工区——涂色、制作、拼摆等表现美丽的大自然等,使“留守幼儿”时刻沐浴在爱的情感教育环境中。
(二)对“留守幼儿”生活独立性的培养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大多数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老人们一般会溺爱幼儿,他们替代了幼儿们生活上所有的事情。所以这些幼儿在幼儿园时,作为幼儿教师应本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的原则”让孩子们自己去学尝试,抓住生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每个可利用的机会,为他们提供练习的机会,同时与家长保持联系,让他们放心地让孩子承担一些简单的家务,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培养家庭责任感。
(三)培养“留守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教师应从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的点滴做起,不失时机对幼儿进行培养和教育。让孩子走出孤独和封闭自我的空间,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四季交替的自然变化,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有意地安排他们玩各种有趣的游戏,启发引导孩子表达内心想法与要求,这样他们就可以自然的进入到游戏中去,并且和其他孩子建立一种亲情关系而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上课时让他们多回答老师提出的一些简单问题,正确给予表扬、鼓励,回答不正确也不要责怪、讥笑,指出他们为什么不对,这样不仅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也培养了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总之对“留守幼儿”情感的教育,必须从小事做起,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引导幼儿追求更高的精神世界。对留守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做个有心人,用爱作为纽带连接教师和留守幼儿的关系,努力创设教师与留守幼儿、留守幼儿与留守幼儿之间的和谐环境气氛,使留守幼儿的情感得到和谐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申晓燕、陈世联,留守儿童亲子关系残缺的情绪问题及对策 [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05期
[2] 张亚琪,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问题研究,小学科学.教师版,2012年08期
一、活动设计要科学
幼儿园的英语活动设计应做到游戏多、要求少,重复多、内容少。 3-6岁的幼儿正处于学习语言的扩展阶段。有的专家指出:3—6岁的儿童,相当容易学会世界民族语言的发音。可以说,幼儿在学习外来语言上有比较好的先天条件,孩子们很容易接受新的单词。但是幼儿由于其特定的年龄特点,学习英语也存在一些困难因素:如注意力时间短,喜欢重复,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等。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我注意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英语活动。例如:在第一次的英语活动中,我将apple和A作为教学内容,让孩子们的触觉(摸)、嗅觉(闻)、味觉(尝)等多感官参与学习,并让每个孩子上来做“送apple宝宝回家”的游戏,使每个孩子都能练习和重复apple这个单词和发音,我也能为他们个别纠正发音。最后结合短小易学的儿歌(apple黄、apple红、apple圆、apple啧、啧、啧、甜)。一方面让幼儿熟悉apple的发音,另一方面也让他们进一步感知apple的特点。活动下来,孩子们兴趣很高,而且很轻松得就把apple这个词学会、记牢了。
二、要妙用童谣
在英语教学中,我发现让孩子听歌谣、说韵文,在说说唱唱中学英文,是一种非常有趣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首先,悦耳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符合幼儿思维水平。实践证明,极富特色的韵诗、歌谣及儿歌,旋律好听、简单易学,既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有能适宜儿童的喜好。所以,用有节奏的音乐方式来教学,能增加语言的多样化和新鲜感,给孩子创造活泼欢快的语言学习环境。
其次,歌曲童谣大都可以配合手指及肢体动作,不但能增加趣味性,而且也符合孩子爱动及爱玩的心理。更重要的是,运用肢体动作可以帮助孩记忆和理解,对语言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孩子在学习bird(小鸟)时,边学小鸟飞边念儿歌“bird、bird 飞飞”,学习elephant(大象)时,边学大象走边念儿歌“elephant,elephant走走”。
既然歌谣对幼儿英语教学起着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歌谣给儿童呢?我认为,可选择一些内容比较简单、且是幼儿身边常见的事物,如小动物、水果、家庭成员、食物、身体部位等等。另外,可搭配动作以及节奏轻快、有趣易学的都可以选用。如以下动作歌谣: SometimesIam tall(站起来,并将身体向上伸展) SometimesIam small(蹲下来,收缩肢体)SometimesIam very tall(站起来踮起脚尖,更用力将肢体向上伸展)SometimesIam very tall(蹲下来,并尽可能的将肢体缩得很小)Now tall ,now small(站起来,蹲下)Now I am a tiny ball(蹲下双手抱膝,将身体卷成球状)
三、科学耐心纠正发音
3—6岁的幼儿由于生理上不够成熟,不能恰当的支配发音器官,所以他们往往发音不准。幼儿发音的困难主要在不善于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幼儿发元音错误较少,错误往往在辅音,这是因为辅音要依靠唇、舌、齿等运动的细微分化。幼儿由于唇舌的运动不够有力,下腭不够灵活,因而发辅音时往往不够清楚,说出来的常常是两个语音之间的音。这为幼儿学习语言,特别是英语造成很大的阻碍。但是,随着幼儿发音器官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上述毛病是可以改变的。在英语活动中,我就经常碰到幼儿发生以上的发音错误。例如:早上点名,幼儿应该用“I’m here”来回答我,可是一个小女孩却发出“I’m kere”的音来,我对她的发音予以纠正,但是经过三、四遍之后她还是发kere的音。我停下手里的点名工作,把她叫到我的面前,口对口的纠正起来,一遍又一遍,渐渐地我胸中的无名火烧起来,我也感觉到她开始有紧张了,声音因害怕而颤抖,舌头也不听使唤了,嘴里的音越发越含糊。我停止了纠正,强压住内心的急噪,耐心地说:“喝,喝水的喝,说说看。真好,再说一次。”“h h h,h-ere—here。”第一次,她还是说错了,我在纠正了一次,终于我惊喜的听到她的口中发出轻轻的声音“here”,我高兴极了,对她大加赞扬,下面的小朋友们也情不自禁的拍起手来。之后,我开始自省:幼儿一时发错音是很正常的,关键看教师如何纠正,还要想想在教的时候是否忽略了什么。于是我想到,here这个音在听觉上是很容易与kere混淆的,所以在教之前,应该让幼儿搞清h和k的区别,这样就能避免孩子发错音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孩子是否能正确的发音,教师都应该教会孩子正确发音,因为这会给孩子留下很深的影响。
四、挖掘幼儿记忆的潜能
幼儿虽然年龄小,语言发展不完善,但是经过实践,幼儿记忆力并不差,关键是怎样去挖掘。孩子对自己理解的、容易发音的单词记忆特别好。例如:apple、boy、jelly、cat、dog等。孩子对歌曲、儿歌的记忆力特别好。例如:“Hello”、“Round and round”、“I can say my A、B、C”等,平时只要一播放这些歌曲或儿歌,孩子们就会兴高采烈的参与,而且乐此不疲,有的孩子甚至在自由活动中也会唱起来,一个孩子唱错了,其他孩子还会纠正他。这都表明,孩子的记忆力并不差,关键是教师教授内容、设计活动是否是他们感兴趣的,是否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只要是具备这些特点,孩子们就一定会将所学内容牢牢记在心里。
五、注意动静交替
教学互动中的趣味性并不是指幼儿英语教学一定要准备很多游戏,而是指老师要成为多面手,如会扮鬼脸、会学动物讲话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兴奋的欢呼、大叫,玩的开心。因为喧闹的活动容易虏获孩童的心。但是我们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动,幼儿会一直处于兴奋状态,无法潜心到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上面,甚至与如果过于兴奋,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反之,我们如果只是一味地静,又违背了幼儿的天性,很难激发幼儿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掌握情况,注意动静的结合。
关键词:幼儿 语言游戏化 方法
目前教育界普遍认可的一个观点是,语言发展是智力发育的关键因素,而幼儿时期是人脑发育最迅速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时期,在这段时期,如果对幼儿以科学的方法加以教育,可以使幼儿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培养自身独特的思维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和思维领域的全面发展。因此对于幼儿的语言教育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而由于游戏能推动幼儿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语言游戏化教学也逐渐吸引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目光。笔者经过实践的积累,总结了三点幼儿语言游戏化的教学方法。
一、开展区域活动,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
在课堂上创设幼儿同伴间的情境交流模式,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幼儿通过对自身现实生活的再现,在假想的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在这些角色游戏中,幼儿由于生活经验的不足,对于有些事物只停留在表面的印象教师一方面应让孩子进行角色扮演,同时也不能将自己视为局外人,要抓住合适的机会来丰富和拓展幼儿的语言内容。比如在进行“买卖”扮演时,幼儿通过想象的情境来进行角色扮演,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组织词语,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做些简单的动作,同时配合着不同的表情。在“买卖”游戏中,有的幼儿对于超市的印象只停留在卖吃的上面,这时教师就可以询问一句“你们超市还有其他东西卖吗”,通过询问,将幼儿的思维进一步扩散。而这样幼儿纷纷回忆以前去超市的经历,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言语描述出来。
除了“做中说”外,还有“做后说”,比如在看图讲诉《打扫卫生》时,可以先安排几名幼儿表演剧情,在表演完后,让幼儿描述剧情中的内容,这样的方法就比单纯地看图讲诉有效地多。“做后说”,能够让幼儿运用更丰富的词语来更形象地描述剧情。“做前说”,在安排幼儿进行某项区域活动时,可以先让幼儿讲诉自己的计划,打算怎样玩,玩什么,然后按自己描述的去做。
在角色游戏不断开展的过程中,随着幼儿的生活经验不断丰富,能够提供的情境也不断增加,幼儿的角色游戏会逐渐深入,情节也不断丰富,而幼儿置身于这样的情景游戏中,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适当提问,通过语言游戏,打开幼儿思路
在语言教学中,好的提问一方面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打开幼儿的思路,促进幼儿去思考问题。如果教师在语言教学中的提问,仍然停留在“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中,那么幼儿会对这样的提问反感,而且也会以敷衍的方式去回答,完全没有起到有效教学的作用。此外,如果教师的提问没有任何技巧,而且也不注意难度的话,也同样会导致幼儿对回答问题产生抗拒的心理。而在语言游戏中,通过一系列有技巧性、有针对性地提问,丰富幼儿的词汇,使得幼儿在语言表达上更加准确。比如在春天,向幼儿提问,春天来了,在幼儿园中可以看见什么。有的幼儿回答:“小花小草”;有的回答:“蝴蝶”,有的回答:“绿叶”。同时让幼儿从断句开始,慢慢将长句说完,比如“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万物复苏了”等。而针对幼儿在语言表达上的不规范,可以采用“你说我找”的语言游戏。在游戏中中,教师可以挑选幼儿在语言表达中比较容易犯的错误进行表述,让幼儿来寻找这段话中的错误,由于这些错误是幼儿平时经常犯的,而现在自己能够发现,也偏于以后能够纠正。同时可以采用小红花这样一个奖励方式,抽取幼儿来回答问题,答对了奖励小红花。比如提问:“XX小朋友,你知道汽车和什么工具功能差不多吗”,“鱼和虾的共同点吗”,由于小红花存在的激励作用,幼儿往往会争先恐后地要回答。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不仅能够让幼儿关注生活,而且丰富幼儿的词汇,促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将教材贯穿于游戏化教学中
正规、专门的幼儿语言教学活动,是幼儿语言教育的主要途径。在这种正规的语言教学活动中,离不开教材。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选取能激发幼儿兴趣的对象来打到语言教学的母的。
首先,可以通过儿歌来训练幼儿的语音。正确的发音,对于语言学习来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儿歌教学由于其自身有着优美的节奏和韵律,幼儿能够比较容易接受,而平时经常朗诵儿歌,也能够使得语音的纠正见效很快。此外,在日常的语言教学中念绕口令,猜谜语等小游戏都能够训练幼儿准确地发出一些比较困难的易错的音。这些方法能够将正确的语法、词汇与幼儿口语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激发幼儿本身具有的模仿兴趣,而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儿童故事也是幼儿喜爱的题材。幼儿喜欢听故事,是因为故事里有着不同的画面,不同的人物,能够供幼儿自己去想象。此外,通过对幼儿讲解儿童故事一方面能够丰富幼儿的词汇量,使幼儿能够从上下文的语言情景来学习单词,并且能够根据语境,在以后的生活中模仿着使用新的单词。同时通过讲故事能够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技能,通过听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大量的研究表明:只有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而游戏化教学,通过开展区域活动,进行提问,将教材贯穿于其中,为幼儿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发展了幼儿口语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成梅.多样化活动促进幼儿语言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12(02)
一、事件原因
幼儿德育应主要在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层面上发挥作用,主要培养幼儿在人群中生活应有的健康态度和能力,形成与发展幼儿的道德品质。可见,幼儿德育的内容应以亲社会的培养和道德品质教育为主。幼儿存在较强的自我中心,他们的认识属于缺失性的、未成熟的认识,处处着眼于个体的自我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在幼儿的相互交往中,利益冲突与人际紧张普遍存在,如争抢玩具、与同伴闹矛盾、愿望不能满足等。虽然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大多属于鸡毛蒜皮类的小事,但教育者应该明白,正是这些日常生活琐事塑造着幼儿的品性和人格。因此,我们必须把幼儿德育内容定位在基本社会行为的基础上,按照维护和协调双方关系和利益的基本目的和尊重、互惠互利的原则来进行具体的教育。
案例一:2013年9月的一天,我带大三班小朋友做完“泡泡糖”的游戏后,孩子们都拉着小伙伴的手去聊天,唯有政伟小朋友一个人在一边。我问他:“为什么不和朋友去聊天?”他先是表现得紧张、不自在,随即又表露出毫不在乎的神情说:“我就要一个人玩。”聊天活动结束时,我组织全班小朋友围坐在一起说:“小朋友们今天和小伙伴们玩得开心吗?你们谁能告诉老师,政伟怎样没有找到好朋友?”珊珊说:“如果政伟以后不打人了,我就和他做朋友。”波波球说:“排队时他不推我,我就和他做朋友。”这次讨论后,政伟知道了其他小朋友不跟自己一起玩的原因,一点一点的改掉了打人、推人的坏习惯,拥有了很多好朋友。
幼儿的生活世界里存在许多矛盾和困惑,这些往往是教育的契机,我们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要善于把握这些教育的契机。
二、陶冶教育(情境)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幼儿教育学》中所提出的德育方法为:1、说服;2、范例、榜样;3、行为练习;4、行为评价方法(表扬、奖励、批评、惩罚);5、陶冶教育(情境)。
杜威说过,“虽然我们可以把马引到水边,却不能迫使它喝水”,也就是说,教育的可能性最终应归结于教育对象主体本身。幼儿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社会生活需要人们遵守某些特定的规约和许多核心的价值,如:“尊重他人”、“关爱生命”、“文明礼貌”等。但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和所处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不同,这些价值观很难被幼儿认同和接受,需要教育者创设相关生活情境并加以恰当的引导,使幼儿在情境中感悟、理解,从而朝向善的方向发展。“教育性情境”,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的,能够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影响(也就是产生作用,发生意义性关联)的情境。
【关键词】科学教育 教学方法 科学发现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136-02
幼儿从出生就开始探索他们所处的世界,他们运用各种感官来获取有关客观世界的各种信息,然而科学却是较晚进入幼儿园课程领域的。1924年,陈鹤琴先生在《现今幼稚教育之弊病》一文中指出:“孩子与环境的接触太少,在游戏室的时间太多”,并提到“我们的主张幼稚园之课程,可以用自然、社会为中心”。从此“自然”就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出现在我国学前儿童教育体系中。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说:“科学应为大家所了解,而且要从孩子开始。”终身教育的研究表明,生命的最初几年对以后教育过程的成功非常重要,它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虽然不可能直接培养出儿童科学家,但是科学教育越普及、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越浓厚,潜力开发就越有效,最终保证幼儿认知、情感、态度、有关技能的协调发展。
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分别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情感和态度教育目标三个方面明确提出科学教育的五个目标:①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②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③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④能从生活中感受事物的数量的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⑤爱护动植物、关注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下面笔者将从两方面谈一谈对学龄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解: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分解
幼儿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世界里,他们通过感官了解和认识自我与周围世界;通过科技媒介了解他们不可直接接触的事物,这就使得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不断扩大,在幼儿课程中,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主要有:①自然资源与自然现象。认识一些动植物,特别是与幼儿生活相近的,也可以是能够引起幼儿兴趣的动植物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知道动植物是有生命的,也像人类一样需要水、空气和食物维持生命;初步了解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的链条关系;感知和了解与幼儿生活相近的自然现象,如日月星辰、冰川河流、四季交替、冷热等,使幼儿认识到这些自然现象与人类的关系。②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科技产品认识、接触并探索日常生活中经常用的科技产品如:了解现代家用电器的用途与使用方法;认识各种农业和工业机械,理解它们在工农业中的应用;认识交通、通讯工具在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了解自然资源与自然现象使幼儿有感知身边现象的愿望,喜欢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并大胆提问;通过认识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科技产品使幼儿乐意介绍幼儿园、家庭、社会生活中的玩具和生活用品,积极感知各种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教学设计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有:
1.自由发现——观察
幼儿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自由发现是幼儿完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的观察和探索,有助于维持幼儿对周围自然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好奇心,在自由发现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要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实物、实景以保证幼儿观察得到最真实的效果,例如: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可以带幼儿到校园、公园等比较开阔的动植物较多的场地,幼儿通过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去触摸、用鼻子去嗅,甚至是用嘴巴去尝以此来获得真实的印象。
2.动手操作——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可由教师先演示实验,幼儿观察实验过程、现象、变化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例如幼儿在学习认识指纹形状的操作实验中,教师先讲解方法,并示范用放大镜观察指纹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讲解另外几种方法——用胶带粘、用橡皮泥、印泥等进行观察,幼儿自己操作,让幼儿在有趣味性的活动中生动活泼的进行科学探索。
3.种植与饲养
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最喜爱的东西莫过于动植物了,在对动植物的观察中有目的的让幼儿自己种植一种自己喜爱的蔬菜、花卉,例如春天到了可以让幼儿回家与父母一起种植一种常见的蔬菜,可以是白菜、萝卜、蒜苗等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这样既达到了科学教育的目标又增进了亲子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在后期植物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不可代替包办,应要幼儿自己动手,鼓励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
4.分 类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分类的方法是指幼儿把具有某一个或几个共同特征的事物聚集在一起,以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幼儿对物体分类首先要观察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发现物品的共同点是分类的基础,这有助于幼儿探索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使认识活动类化、简化,在教学活动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活动采用不同的分类类型。
5.游 戏
科学与游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游戏精神一直伴随着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知识的传播,常见的科学游戏有:配对游戏、接龙游戏、拼图游戏、看图识物、看图辨物游戏等,教师在科学游戏的选择上一方面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还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以保证游戏的开展;另一方面要给幼儿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当然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如:参观访问、讨论、提出假设、推论等方法,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总之,在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引路人,要不断鼓励幼儿探索的勇气,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 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