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体育教学新课标范文

初中体育教学新课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体育教学新课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体育教学新课标

第1篇:初中体育教学新课标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教学;体质

新课标下我国教育部门出台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初中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和改革,初中体育教学表现出鲜明的特征,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做好初中体育教学改革工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精神,使学生自发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一、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特征

1.统一性。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质教育和竞技体育的观念在人们的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了,这就导致人们对教学的认知过于局限,过分强调体质教育,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新课标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更加注重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调体制教育和体育文化内涵的统一,并对体育教学理论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最终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新课标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更加重视体育实践,强调体育锻炼的健康性,并对体育课程内容、课程方法和课程目标进行整合,有效实现了初中体育教学实用性和可持续性的高度统一。

2.多样性。

新课标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更加关于学生的地区差和个体差异,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从体育课程中受益,教师根据不同地区学生间的差异,针对性的对体育课程内容和和课程目标进行选择,采用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媒介,及时更新体育教育信息,并以自身的工作经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健康培养计划,开展具有趣味性和科学性的多样化文化体育活动,开创了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多样化的新局面。

二、新课标对初中体育教师的要求

1.明确自身职责。

初中体育教材对体育知识、运动技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教师应该以新课标下的初中体育教材为基础,及时向学生进行答疑解惑。新课标下的初中体育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学目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思维活跃、身体健康。教师要明确自身职责,时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使其跟上时展的步伐,在体育教学中要和其他基础学科教学一样,使学生意识到学习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重要性,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重视以身示范。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不断增强自己的知识面,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做到以身示范,突出重点,并确保自己的示范动作标准规范,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新课标下的初中体育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体育教学要重视、集思广益,增强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学习。

三、新课标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方法

1.重视体育教学。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课程大多不受重视,现代教育工作中体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教师应该重视体育教学,努力研究有效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将体育教学活动当作教学的重点内容,有效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2.加大体育教学资金投入。

学校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校方应该加大对初中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结合体育教学和文化教学的特征,根据实际需求,购置必须的体育器材,并安排专人对体育器材进行维护和保养,使其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充分应用,有效实现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

3.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创新。

新课标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必须进行有效的创新,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进行创新,将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针对学生的体育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差异,因地制宜、因人施教,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并掌握扎实的体育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精神。因此,新课标下的初中体育教学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进行创新,使体育教学跟上时展的潮流,并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4.根据教学环境具体探讨备课。

教学环境,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就其内涵来说,包括诸如校际和班际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气氛、课余生活、教学管理等社会性环境气氛。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凝集成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气,也是潜在的教学和教育因素。有人把这种教学和教育因素称为“潜在课程”。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效果是紧密相关,相互制约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取得最优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绝不可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设计的内容和方案要有助于加深和扩大学生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所以,在考虑课的设计时,要充分选择和利用教学环境,并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备好的课发挥其整体功能。在备课时要提倡集体备课,在教学内容、方法、场地、器材等方面允许各持己见,鼓励创新,允许试验,暂时不能统一的意见,通过专门的讨论研究,在此基础上写出教案。另外,教师应集体进行体能训练,保持和提高技能方面的能力,这样以便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集体备课、观摩课是备好课的重要内容,应积极参与。

总结:

新课标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是一项艰巨的教学任务,教师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参照新课标的实际要求,对初中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采用科学健康的方法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从根本上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缪敏杰.新课标下良好体育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以初中体育课堂纪律为视角[J].运动.2011(14).

第2篇:初中体育教学新课标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体育教学 改进策略

步入21世纪,中国的教育事业进入了素质教育新时代,各类从事教育事业的单位都在为做好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做出自己的努力。在新课程提倡的素质教育过程中,体育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渠道,是素质教育改革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已经由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型。怎样才能让体育课的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活泼、快乐,并且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学到知识,得到锻炼,获得健康,已经成为初中体育教学改进的趋向性策略。

一、体育教学的目标

初中的体育教育主要是由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大部分组成,其目标和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的健身知识技能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所以,从广义上来讲,学校开展体育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情趣,在体育锻炼中铸就坚强的意志,并在体育活动中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和发展。因此,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讲,在通对体育课学习的过程中都应当要达到以下四个基本的目标:

首先,体能的提升,让身体拥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不管是面对环境气候改变的差异抑或是面对疾病的预防能力和康复能力,身体适应能力的弹性空间较大;其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正确地掌握运动技能,并学会通过它来提升自己工作或劳动的效率,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再次,科学的运用健身知识,提高智力水平,培养体育素质;最终,培养正确的社会情感,通过对自身的不断深入、不断认识和不断完善,从而形成民主公平的竞争意识。

二、体育教学面临的问题

初中的体育教学分为两个部分:理论课和实践课。其中理论课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并且在知识阐述方面极其的抽象、深奥,让学生难以理解。而实践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有列队、体操和民族传统体育等等。因此,想要根据已有的体育运动器材和学生人数安排教材上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难度是很大的,甚至是没有完成的可能。体育课通俗的来讲就是身体的活动课,它发展的好坏是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而定的,也就是说,学生的基础好坏直接决定了身体活动起点的高低,要让基础不同的学生同时掌握相同的教学内容,这对体育教师而言,其难度可想而知。体育课的随意性很大,体育课主要的教授场所是在室外,条件限制比较多,比如说活动场地的大小、天气的好坏、运动设备的多少、等等。鉴于此类问题,学生的身体在体育课的课堂上并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至于教材的内容更是无法实现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发展 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劳动者的素质对科学技术的应用程度产生直接影响,而提高劳动者素质最重要的阶段就是基础教育阶段。所以,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要与素质教育相适应,体育教学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

三、体育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极大的变化,特别是近些年来,运动健身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新课标所倡导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转化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能够得以有效的实施,其前提条件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民主、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应当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帮助学生,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由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灵活的运用各类教法,做到因材施教

新课程中提到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师生间相互交往、共同进步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对立性和自主性进行培养,并且对于特长不同、基础不同的学生,要灵活慎重的选择教法,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又发展学生的个性。

(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心的教学结构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来自苏联的“四段教学模式”,其表现形式就是: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此类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僵硬死板,其教学的目标也是单一的,完全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和个人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比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都是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做徒手操,而且无论是针对什么样的课题,其形式都没有变。这种模式固定的教学结构限制了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也阻碍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会让学生对上体育课失去热情,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四、结束语

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策略,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挖掘教材的引申意义,培养学生的潜在能力,造就“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任新林. 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J]. 试题与研究:新课标论坛,201214.

第3篇:初中体育教学新课标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所以一定的教学内容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是完成学习目标的决定因素,面对新的学习目标领域的出现,如何抓住新课标的理念实质提炼改造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丰富多彩,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突破传统授课模式

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外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步被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和乐趣为主的新方法所代替,表现在教材由原来的六项运动改为“基本运动”和“比赛”两大类,使教师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教材教法。近些年来随着“音乐舞蹈进课堂”,“激发兴趣教学”、“能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我们体育教育开拓了新的天地。随着新思想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新生事物所代替。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观念的现代化

1.要注重学生良好情感体验的获得。在新课程全面实施条件下,要养成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通过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归根揭底还是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长跑时只是简单的跑,学生就不会主动去练习,但加些人文感情如“迎奥运火炬传递”就会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

2.要提供多种练习方法供学生参考。教学方法应能为学生提出多种练习方法供学生参考使其择优而行,以适应学生因身高、体重、智能、运动动机、运动经历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的运动,在生理上获得,在心理上获得满足、社会适应能力提到提高;都能学到新知识,并在运动技术上有所提高。初中学生大多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及经验,并且自认为有一些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在学习的兴趣上有较高的积极性因而学得更好,如在七年级投准教学中,教师讲授了投准的基本原理并提供了几种投准的方法后,让学生通过选择教师提供的方法及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得到自己希望的结果。

3.要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教学方法不必过分强调行动一致,应提倡“形散神不散”。同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想象的空间,使学生能在现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敢于想象敢于行动的好习惯,在对动作的重点、难点分析时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抒发不同的感受,认可并承认学生能力上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发展空间,促进学习的热情的提高。

4.要与学生的学习方法相结合。初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的技能基础,对于他们来说“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就象我们教会学生运球并不难,但是让学生学会怎样打好篮球却很难,教师应在教授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注重与学的学习方法方式能力等结合,同样,在以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教会学生锻炼比带着学生锻炼更为重要。

三、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方法选择的创新化

1.运动技能教学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运动技能不但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体育与健康学习的重要目标,而且是达成其它学习目标的基本途径。如何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课程标准》的要求呢?北师大学者贾齐老师提出了“曲线式教学”的构想,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运动情境或运动课题,学生表面上看是循着一条曲线学习技能,导致了运动技能获得效率方面的损失,但是这种损失在另一方面,却通过学习能力和学习精神的培养这一教育意义上的价值的实现得到回报。“曲线式教学”为改变传统的传授教学方法,为“启发式”、“发现式”教学方法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以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发展为主旨的自主学习得到了弘扬。也为改革和创新适应学生发展的技能教学方法提供了思路。

2.拓展和改造过的体育运动项目作为教材时教学方法的创新。《课程标准》把教学内容理解为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手段。这就意味着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如在教学中引进软式排球运动作为教学内容时,可根据学生的需要选取不同重量的软式排球,同时规则也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当因传球不好而使比赛经常中断,可以采用球一次着地后再击球的方法;也可以一个人连击两次球。在技能学习上,先从比赛开始,让学生通过比赛理解技术的意义,并自然地掌握技能;当学生的技能没有明显提高时,就通过改变规则的方法对学生技能进行诱导。场地可用羽毛球场地来进行比赛和教学,网高是可以任意改变的。通过这样的创新教学使不擅长运动的学生也能愉快的运动起来,并且体会到人与人、队与队在运动中的关系及规则的意义等。

四、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体育师教学方法运用的个性化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体现学习的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意味着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类型设计教学法,不设上下限,力争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身心的差异,并把它视为一种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在备课中努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使每个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第4篇:初中体育教学新课标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培养

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呢?这是我们广大体育教师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根据新课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应做到互相帮助,乐于参与同伴的活动,愿意将自己的所学教给同伴,向同伴展示,愉快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1 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掌握技能、增强体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望,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并且喜欢学。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组织教法。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的引导和激励,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强烈的参与意识投入到活动中,真真切切感受学习的乐趣。因此,体育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教育学生要全面发展,使学生懂得上好体育课不仅是个人健康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民族素质,将来去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为实现宏伟的理想而积极锻炼身体是自己的责任。通过教育使学生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特点,必须要利用好学生的“四好”心理特点(好奇、好动、好胜、好学)。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习愿望,如在《投掷》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会“拨指”动作,就用实心球来模仿保龄球比赛,学生一下子围了过来,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回答问题时再讲述动作要求,学生在提问中渴望知识,教师在教学中传授技能;合理利用学生的好动天性产生学习兴趣,中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体育课的身体练习最易与学生好动的天性产生“共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体育教材的不同运动方式,因势利导地进行多种不同的练习,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正确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形成学习动机,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常有强烈的好胜心理,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多样地开展各种教学比赛,设计一些趣味较浓竞争较强的游戏,以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使其在乐趣中巩固形成的学习动机;积极利用学生的好学心理,培养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体育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运动本身的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转移,使其明确体育学习的意义,把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与社会需求联系起来。

2 以兴趣为主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学生性别、性格、素质、心理等特点不一,他(她)们的兴趣爱好选择也不一样。男同学喜欢活动量大、竞赛性强的项目,如球类、武术、游戏等;女同学则偏爱于动作强度不大、姿势优美的项目,如韵律舞、体操等。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适当的教学方法,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在教学中采用“小群体”学习法进行组织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自由组合小群体、自由选择练习手段、自由支配练习时间、自由评议教学情况”的“四自”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有创造性地发展自我的兴趣爱好与个性,让他(她)们在练习中发现自我、满足自我,受益于自我。在练习中学生们互教互学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多向交流,既能发挥骨干作用,融恰师生感情,又能区别对待。既增大了课的练习密度,学生又能根据各自的素质能力进行调控学习,发展了特长,互补不足,在自主的时间空间里,学会了动作,掌握了要领,提高了教学效益。在此同时,还针对学生少数几个不重视的项目,如发展身体素质练习、中长跑、队列队形等单调、枯燥的教材,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重视每个学生的差异,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在练习中享受每项不同运动所独有的乐趣。

另外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思考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再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中,改变固定模式的定位徒手操 ,采用行进间徒手操、轻器械操、队列游戏、情景游戏等方法,很受学生的欢迎。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既能提高学生兴趣又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教法,做到教、学两不误。

3 把兴趣全方位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其活动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目标分层化、组织游戏化、学生个性化,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尽情玩耍,享受其中的乐趣。教师尽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灵感,让学生有选择的练习,展示自我风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在教学方法、场地器材、课的各个结构、组织步骤等诸多方面不断更新和变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开阔学生的视眼,获得新的知识,使兴趣更加持久,继而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在课前布置好场地,这一点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是很重要的。良好的场地环境,更容易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心理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如教师用醒目的线条画出各种直线、圆和几何图案,学生一到课堂就感到很新鲜,就处于兴趣的兴起阶段。器材和教具要别具一格,教师要善于根据可的内容自制、美化教具,为上好课创造良好的气氛。

总之,教师只要努力改善教学条件,变被动为主动,设计好教学蓝图,在教学中采用一些新的手段和方法,就能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体育课堂的教学任务。相信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提高教学环节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第5篇:初中体育教学新课标范文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传统体育教学重视师道尊严,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师意愿进行体育学习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是教与被教的被动关系,很多体育教师选择的体育教学内容,学生兴趣并不浓厚,但迫于教师的威严敢怒不敢言,只能听从教师的意愿继续学习,在这一过程中便激化了师生矛盾,使得学生并非主动学习体育,体育学习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新课标实施后强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由原来的教师变为学生,教师变为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指导者与引导者,一切需遵从学生的兴趣与意愿进行体育教学,这样便弱化了师生之间因不同体育兴趣而产生的矛盾。在现实体育教学中为更好地让学生投身于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改变以往严师的形象,即使学生出现一些错误动作也应尽可能减少批评,让学生更好地投身于体育学习。

二、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体育教学由于受到三基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中小学体育教师在现实体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体育课堂上体育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的获得,重视技术的规范性。为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技术,一些体育教师往往采用重教的体育教学方法,手把手地教授,每个动作均要示范,使得体育教学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体育教师进行技术讲授和规范等。这样学生独自练习的时间和体会体育锻炼的热情就会降低,使得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有所降低。

新课标强调重视学生体育兴趣与习惯的培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习惯、探究精神,促使学生感知体育魅力、养成体育习惯,等等。为更好地贯彻与落实新课标精神,体育教师要转变原有落后体育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模式,由重教的教学观念逐渐转变为重学的教学观念。

三、转变传统的评价模式

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对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评,往往采用终结式体育教学评价方法。终结式体育教学评价方法其主要特点是以学期末一次测评成绩对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打分,说明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状况,这样的评价方式虽然简单,但能说明一定的问题,也存在一定弊端,如过于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评价,忽视学生学习态度与进步度,打击部分认真上课但身体素质先天较差的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体育锻炼兴趣与习惯的养成,发挥不了评价对于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等。

新课标实施后,倡导改变传统的终结式评价模式,以发展式评价模式为主要评价手段,在评价内容方面改变以往过于注重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成绩的评价内容,转而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合作精神,倡导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身体素质,并通过进步度对学生进行打分。

四、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

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在学校缴械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教给学生运动技术,增强学生体质。传统体育教师培养体系中由于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多注重体育教师运动技术的培养,注重其身体素质的提高。在四年大学体育科班学习过程中术科的学习所占比重较大,普通文化知识的学习时间相对较少,一些教师的人文素质和文化知识往往相对欠佳。

第6篇:初中体育教学新课标范文

关键词: 初中田径教学 问题 完善措施

一、新课标下初中田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部分初中体育教师缺乏系统的体育教育知识,学历层次与职称不高,决定了他们无论是对田径技术的掌握,还是实际的教课能力都是比较有限的,不能将田径运动以一种容易为青少年所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要么以随意的教学来代替,一味迎合学生兴趣,追求玩得快乐,一些技术要求难、风险性高,较为枯燥的田径教学项目逐渐被一些简单易学、趣味性、游戏性和球类项目所取代,结果学生体质全面下降;要么又回到了枯燥乏味的技能技术教学的传统老模式,一些违背体育教学规律的现象经常出现,影响中学生合理的掌握田径的知识与技能。

2.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体育教师由于自身的能力局限,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不够,不了解或者对新型的教学法了解甚少,田径教学手段及形式单一、重复、陈旧、技术难度大,缺少应有的趣味性,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下练习。有的教师盲目进行分组练习,使本该规范标准的动作变成了三四种样式;少数人做多数人看,多数人迁就少数人的看法和做法;少数学生根本不做,或随意玩耍,蒙混过关;给胆小、保守甚至厌学体育的学生以机会,消极逃避,极易造成练习密度严重不足。

3.田径教学经费和场地设施受限

目前,大部分学校体育经费很少,很多教师认为体育教学场地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体育设备落后,场地器材严重不足,而且由于中学生人数较多,严重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进行。有的器材分量过重,如铅球、铁饼等,学生受身体条件和年龄阶段的限制,难以承受其重量;有的器材不但分量过重,其技术含量和对教学场地要求也较高,如标枪、链球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会遭到技术上的麻烦,而且容易引发一些伤害事故。

4.组织纪律差

初中体育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忽视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如果学生长期在无序自由的状态下学练,所谓的主体性、创造性教学也只是理想化的形式,也只能形成自由散漫的学习风气。

二、新课标下初中田径教学的完善措施

1.优化田径教学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让学生乐于学习,不断锻炼,各方面素质不断提高。田径教学不能拘泥于条条框框,要大胆创新,推出新的田径运动项目,例如将田径竞技运动项目中的原有项目直接加以运用。如将中长跑移植到健身项目中,结合不同练习者的情况,采用相应的强度、锻炼时间,使之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健身跑,自然地形跑。又如掷标枪可以改为投木块、投飞镖,进行投远、投准比赛。再如将竞走降低难度后,可引出许多“走”的健身项目:散步、爬楼梯、踏步走、快步走等。对田径跳跃项目资源的开发,要使跳跃的内容和形式较竞技田径运动的跳跃既更具娱乐性、趣味性,又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协调性与基本跳跃能力,可自编一些跳绳、跳格子、跳橡皮筋、跳小垫子等游戏性项目,也可根据学生人数设置个人的、集体的跳跃内容。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对象不同的水平阶段,制定和灵活运用一些具体的、不同的游戏规则。

2.提高体育教师的田径教学水平

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熟悉田径运动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提高体育教师的文化修养,力求开拓知识面,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许多学生都认为体育课就是玩和休闲,尤其是女生,不愿动、不愿跑;学生缺乏体育学习的意识,不明确体育与身体健康的含义,认为枯燥、运动量大,不愿意去学、去练。教师要引导、启发、帮助和教化学生,体验成功教学的乐趣。提高体育教师的能力水平,提高教师对田径教材的开发能力,通过语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教师要花时间研究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以提高自己的田径教学水平。

3.加大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

体育经费的投入是学校体育的基础和保障。各级体育行政部门都应拨出专款,支持学校开展体育活动。不断改善和提高中学的场地器材条件,为体育教师创造更完善的硬件条件。同时,学校的体育经费应进行科学化管理,规范使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购置必备的体育教学器材与教学设施,并且要对己有的田径器材做好定期检查与维修,提高器材的利用效率。

4.改进田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运用得当与否,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直接原因,而田径运动项目本身比较枯燥无味,更需要教师用丰富多变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情绪,积极实施快乐教学法,如要发展弹跳力和下肢力量,就可以利用台阶或各种地形条件进行多样形式的跳跃练习;为了学习弯道跑技术,体会弯道对身体倾斜度的要求,可在操场上画一个螺旋形的线,让学生沿着弯线的轨迹进行练习。其他诸如系统教学法、分解教学法等新型的教学方法也是体育教师需要掌握的,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以提高田径教学的质量。

三、结语

现阶段的初中田径教学要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加大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优化田径教学内容,丰富田径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极力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和课余锻炼的兴趣,提高田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室编著.体育与健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

[2]廖志锦.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田径教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体育教学,2006.

第7篇:初中体育教学新课标范文

一、初中化学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主体意识淡薄。在农村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进行课堂知识讲授,仅仅注重对学生化学知识的大量灌输,往往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作用。但由于学生主体意识较为淡薄,习惯于化学教师的教学安排,没有自己的主见性,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积极性较差,更无法实现化学课堂中与教师、与其他同学的教学互动,导致化学课堂比较呆板,势必会严重影响到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2.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不适应。教师反应比较强烈的是认为“内容标准”部分叙述得不够明确,例如:课标中要求“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究竟掌握到什么程度没有说明;再就是对“学习目标的水平”中叙述的层次“知道、认识、理解”等提法难以把握,分不清各种提法的层次高低,实验技能要求达到什么程度不甚清楚。3.缺少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虽然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倡导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是,对于初中的化学教学来说,其评价的主要方式还是通过考试和作业。虽然,现在很多学校意识到了这一点,也把学习态度、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等等列入到评价的范围之内。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很难有效的落实。学校对于教师的评价,也主要看的是学生的成绩,这对于初中的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很大的难题。4.教学方式单一、落后。目前,大多数农村的初中化学教师只是一味地沿袭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学观念较为落后,促使化学课堂变得较为枯燥、乏味,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高涨同时,初中化学教师只是讲授化学知识,并未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心态进行良好的教育和指导,也不利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二、新课改背景下改善初中化学教学现状的对策

1.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和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和生活化情境,对于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化学作为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学生学习和理解较为困难,故通过情境设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依据实际教学情况,坚持有效有趣的原则,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标进行设定,从而加强学生动手实验和自主学习的锻炼;其次注重化学教学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化抽象为具体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实验素材,优化实验教学策略。立足教材,注重实验的基础性由于新教材淡化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界限,许多实验都是穿叉在每一个课题中,需要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才能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材中基本实验的教学,对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基本实验及其操作技能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对于很简单常用的操作,可单独练习;对一些稍复杂的操作,可结合具体的实验进行练习;对于抽象的理想实验、难以观察或因易爆、有毒的实验可以用课件或音像资料展示,如:模拟电子的运动、混合气体的爆炸实验等。3.改变教学评价模式。原有的靠成绩来评价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今的初中化学教学了,如果想要提高教学水平,就必须要重新制定一个符合时展的教学评价模式。笔者认为,新的教学评价模式必须要多元化。也就是说不能只从学生的成绩上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授课水平。在这个评价体系中应该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方式、能力以及最后的效果。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更好的提升。4.创新评价体制。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制的创新和发展对于当下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化学本来就是单调、抽象的一门学科,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由于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去传统单一的课堂表扬评价机制也不再适应现代学生追求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求,所以教师应积极创新评价体制,运用多种不同的现代技术手段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符合实际的建议评价,关注学生的身心变化,从而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金辉 单位:阜宁县杨集初级中学

第8篇:初中体育教学新课标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质量 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180-01

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教学的质量是每位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

一、制造宽松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

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老师还应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授WHAT COULOUR IS IT 这一句型时,我不是单纯死板地讲七种颜色,而是把这七种颜色用在学生熟知并感兴趣的七种物体身上,并把他们串成一个既贴近生活实际又有趣的故事。一上课,我就用英语告诉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这时,教室里有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每一个学生都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紧接

着,我拿出了一个棕色的猴子图片,给学生介绍说它便是故事的主人公――Monkey ,a brown monkey。这时便引导学生学习第一种颜色―Brown。出于对故事和猴子的好奇,学生很快就学会了brown 这一生词。然后, 我又介绍说:“The brown monkey is a fruit seller. Do you know what does she sell ? (这只棕猴子是个卖水果的。你知道她卖些什么水果吗?) 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被激活了,抢着要说出自己的猜想。有的同学用中文说:苹果、梨、西瓜,有的用英文

说:apple、banana 等。我一边肯定着学生的回答: Yes , she sells apples ,bananas and water - melons ,一边拿出了苹果、香蕉和西瓜的图片贴在黑板上,自然地引出了red apple ,yellow

banana ,green water melon 三种事物,red ,green ,yellow

这三种颜色学起来也格外地轻松。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由于故事的吸引而记住了其中出现的七个事物以及它们的颜色,这使得原本枯燥又容易混淆的七个颜色的单词具体清晰了起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少做精讲,多读善问的设疑教学模式

所谓的设疑教学模式就是把教师教转化为学生的学,让学生从被动的学到主动的学。“水荡成涟漪,石击行灵光”带学生进入奇妙的问题世界,点燃思维的火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发展智力的过程,目的是努力地转变已往的要求从“学会”到“会学”。

1.适当适时地突击式的概念转换法

例如,在讲完语法形容词转为副词法后,马上在投影仪上打出,让学生纠错:If you don’t careful, a car may hit you. 60%左右的学生都修改成:If you don’t carefully, a car may hit you. 很多学生想不到把don’t 改成aren’t, 正确答案是:If you aren’t careful ,a car may hit you. 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之后,下次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经常通过这样突击式的方法锻炼学生,对学生智力的提高一定有效。

2.适当适时地随机性的复习旧知识。

例如,在讲授五种简单句句型时,学生难辩难记的句型:I think it interesting to go birdwatching. 阅读时偶遇这样的句型:即提问学生此句型属于五种简单句句型中的哪种。第一次60%左右的学生讲不出它属于S+V+DO+OC, 但是第二次再遇到:They proved it right. 提问时已有80%的学生知道,以此方法,学生记忆不断的再现,就不再认为这种句型难了。

3.引导学生将相关类似语言点进行积累

例如,在见到start to do/doing 即会联想begin to do sth/begin doing sth or continue to do/doing sth 见到stop sb/sth from doing 即会联想prevent sb/sth fom doing 见到invitation 即会联想application/operation类似语言点的归纳整理(辨别思考记忆法)如:

Thousands of students are good.

Two thousand of the students are good.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s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

A number of students are working harder and harder.

It has an area of 210,000 hectares.

It is 210,000 hectares in area.

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创新型教学手段

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影合一的特点,能使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形象。科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能明显的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运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外语学习环境和学习情景,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适时拓展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在创意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时也常常将自己的创造力融于其中,从而以教师的教学创新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创新。

第9篇:初中体育教学新课标范文

一、领会精神,改变观念

所谓领会精神,就是所有关心重视学校体育的人,特别是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教育者,都要理解国家出台“体育中考”这个政策的目的性,领会其精神,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的念,从而更好的进行学校体育,特别是体育教学工作。

(一)体育教师要改变观念。

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直接参与者、第一执行人,这种变“应试体育”为“快乐体育”的观念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着体育教师将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体育课,以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去施行每节体育课,从而决定了每节体育课的性质和课堂效果。

在对日常体育课堂教学的调查了解发现,许多体育教师为了片面追求体育中考的最终成绩,从初一开始,就对学生长期进行体育中考的专项训练,有的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三年如一日。从“应试”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方法确实提高了学生的专项运动成绩,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其实是错误的,是我们的某些体育教育者走入了一个“应试”教育的误区。

“应试体育”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有限几个专项运动成绩,但有违国家的教育主导思想、有违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有违体育运动的原则、有违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有违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等等。带给体育教学、带给学生的更多是负面影响,而这种影响是往往是一生的,弊大于利,是一种非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此,体育教师改变“应试体育”教育的观念是必需的,而且是迫切性的。

(二)学校管理者要改变观念。

作为一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的领导者的教育教学理念如何,也就决定了这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方向,如果领导者重视教育教学的过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那么,这个学校的教学氛围必将是愉悦、健康的;如果领导者重视的是最终的学习成绩,仍然实行“应试教育”的模式,那么这个学校的教学氛围必将是枯燥、紧张的。而这些,对体育课堂教学的影响也是明显的。 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都是以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为指导的,在一个“应试教育”的氛围中,产生的只能“应试体育”。要改变这一现状,领导者必须改变“应试教育”的观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而对于体育这门特殊的学科,我们的领导者必须了解这一学科的特点和当前体育教育的现状、形势,多同体育教师交流探讨,同时深入课堂,倾听学生的想法,从而制定学校体育工作,特别是体育课堂的指导意见,让我们的体育的教师在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指导下,使体育课堂教学真正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

(三)学生和家长要改变观念。

“素质教育”已经全面推行,但由于中考、高考的重要性,在学生和家长,特别是农村的学生和家长心目中仍然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这种地位甚至是不可替代的,这就导致学生和家长对“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随着体育中考的实行,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对学校体育关心重视起来,这似乎是个好现象,但这种现象的背后深深地打上了“分数”的烙印。我们看到,学多学生体育课上就要求老师练习那几个中考项目;一些家长利用假期为学生“补体育课”,请人专门指导;每年体育中考,考场外聚集着许多充满期望眼神的家长;考前,部分家长想方设法的通过各种渠道联系所谓能“帮得上忙”的人士,做一些有违教育公平性的事情┈┈所有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教育者的深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学生和家长的思想观念仍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上,如何改变学生和家长的观念,是我们每位教育者应做、必须做的事情。对学生,我们可以利用校会、班会、晨会、课后交流等多种形式,同学生沟通,同时也要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给他们一个“素质教育”下的学习氛围;对于家长,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沟通、小范围也可以是单个的请家长来学校交流探讨,让家长改变观念,同学校一道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当然,这种改变不是一撮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作为教育者,要有做到有耐性、恒心。

二、强化概念,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