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

第1篇: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设计美学 实题实作 审美修养 教学模式

设计美学是艺术设计专业设计领域内较新的一门课程,具有各学科的交叉性、复杂性、边缘性的特点,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而且设计美学学科起步较晚,没有统一且权威的课程结构,所以课堂教学常常拘泥于常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因此,探索设计美学的教学模式是设计美学课程的需要,也是设计教育的需要。

一、设计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

在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中,设计美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涵盖内容复杂,包括范围广泛,涉及内容深刻,既有设计美的性质、构成的讲述,设计美的类型、风格、文化意蕴的分析,还要深层次讲授设计美的创造性、设计美理想、设计美的境界等。如果教学方式仅限于传统的授课方式,会使学生接受慢、理解难,同时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会使得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理解不了。如果采用实题实作的模式教学,让学生动手搜集相关设计美的作品,动手体验材料的性能美,绘制设计的基本形态,在实际设计作品中分析设计哲学、视觉之美,使设计美学课程变得生动活泼,并能够真正建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表1)。

二、设计美学课程教学实题实作的意义

设计美学课程要使学生在掌握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文化精神和艺术哲学理念为先导,探讨和分析设计美学的基本原理与规律,重点在设计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分析设计作品的审美形式、审美原则、审美价值和审美文化,为学生从事设计实践打下良好的美学理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实题实作”教学模式更能够迅速地把学生带入设计作品分析中去,在实践中迅速掌握设计美的一般法则和原理,培养出适合时展的优秀设计人才。

设计特有的审美规则并不是空穴来风,其背后有着客观的依据和需求,例如人的需求、各种设计尺度(包括设计物品本身的尺度、人体工学的尺度,社会道德尺度等)、设计的外在形式与内容、设计的使用功能与形式美的关系问题等。设计的实用功能直接影响到使用主体对它的审美评价,即使用带来的愉悦而产生的美感。这种在使用中的审美愉悦使人们对功能美产生联系,所以实用甚至可以转化为审美。这种使用上的功能美的现实存在不得不使人们考虑被哲学美学所忽略的“设计美学”。而在课堂上只注重传统哲学美学的讲述和学习是十分偏颇的,“实题实作”就是基于设计美学这种特殊学科特点提出的。

因为设计美学所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十分广泛,也是跨学科的,边缘性、交叉性都很强,而且具有深刻的哲学含义,所以设计美学课程内容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哲学内容。如果说设计是属于哲学范畴,那么其探讨的是关于设计领域美学的实用范畴,不但是设计普遍知识的提炼和深化,也是设计领域的根本观点。

三、设计美学课程教学实题实作的内涵

设计美学是一门复杂、交叉的边缘学科,研究内容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和美学内容。设计美这种特有的审美规则并不是和纯艺术的审美规律相悖,但是背后又有着独特且客观的依据和需求。众所周知,设计之美的依托是其使用价值,而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的需要造就了这一审美趣味。从设计的深层次内涵上讲,“功能美”是设计美学中非常核心的观念,设计美学是一个特殊的哲学范畴,因为其拓宽了传统美学的观念,把“美”这个形而上的哲学概念拓展到实用领域中,并且一定要设计实践领域之内的理解。

虽然设计美学研究的内容包含范围极广,但是功能美的研究应该是设计美学课程首要解决的重点,特别是在本科阶段,应该重视整个设计美学核心理念。设计美学的教学内容不同于普通美学课程,其涉及景观设计的美学哲学原则以及产品设计的美学哲学原则等。这样的功能美实际上包括了设计美的全部内容,比如视觉美观、使用舒适、感觉愉悦等,这正是和设计原则的实用、经济、美观有一致性。这样庞杂的内容,如果只停留在哲学美学的讲述,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在教学模式上,“实题实作”应该是行之有效的:把众多的设计作品按照设计范畴分类,再进行设计美的作品实例分析,把设计中的历史背景、哲学思想、技术分析、视觉美感以及实践方法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地呈现出来,最重要的是,在实际的设计案例中贯穿设计哲学的分析和美学观的渗透,使学生迅速且切实有效地学习到设计美学的精髓。

另外,“实题实作”教学模式中要注意运用相通课程渗透的方法。这也是设计艺术教育教学所要求的的。例如在学习和掌握设计美学中“形态美”的同时,可以设置一节计算机“分形艺术”课程,不但可以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而且可以加强造型基础的认识,特别是对“三大构成”的理解与应用,这样便提高了学生对于形态美的直观认识,还能使其具备较强辅助设计的能力,适应毕业后市场的需求。再如,学习材料美的章节内容时,可以加大材料学的教学力度。设计美学课程的特点就是其学科边缘性以及交叉性。所以,设计美学“实题实作”的教学中要提高、深化学生的文化修养,因为文化传统具有弥散性,是一种内在的强大力量,是深深植根于设计者的精神血液中的。

作为中国的未来设计师,应该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古典文学甚至诗词中汲取大量的营养。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哲学观更是对传统造物之美的影响深远,例如中国园林设计中随处可见的那种满足于模糊的混沌,“因地制宜”的审美观表面上不想触动原始地貌,其背后的哲学思想是“归田退隐”的士大夫理想。我国传统设计中求曲、求藏的美学追求使许多园林景观中展现出有意识的曲径通幽,以及藏而不露的诗意境界。

四、设计美学课程教学实题实作的方法

设计美学课程中有很多内容可以“实题实做”,就是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理论性分析,在实际设计案例中提高理论水平。这种模式的方法是以实际设计成果来完成理论探索,再回到理论,上升到理论。例如在学习“动态设计之美”这一章节中,从实际的设计案例分析入手,展示室内设计中的“虚拟水景”,设计展览中的观众互动等,先启发学生分析什么是动态设计,再通过教师的讲解来理解动态设计之美,最后要追加课下练习,即自己做的动态设计(可以只有方案),这样能够使学生最大程度地理解动态设计之美。另外,“实题实作”的教学模式要加强通过对设计个案的美学分析,使学生直观地体会中西设计美学观念在视觉、结构、空间、色彩等方面的差异,然后再上升到中西方哲学观的分析上,理解哲学观的不同会影响中西方美学的观念,进而对设计的影响十分明显。这样不仅把理论知识变活,而且学生接受起来更有兴趣,使设计美学课程不仅名副其实地成为专业的“基础”,更成为学生专业理论修养的提升课程。

在整个设计美学课程教学中,由于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且复杂,因此设计美学课程的“实题实作”不能面面俱到,这样不仅会使案例庞杂,而且也不适合本科教学的特点。在“实题实作”的教学中,设计案例的选择最为关键。通过“设计美的构成要素、设计美的理想境界,设计美学的发展趋势”这些教学章节的学习,布置一些实践分析环节,比如请学生利用写生实习环节,从中国古典园林入手,配合理论课程,把自己拍摄设计的精彩亮点,其做成幻灯片的形式,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进行设计美学、哲学的理论分析,体会传统美学观在园林设计中的渗透(表2)。这样不仅摆脱了传统理论“枯燥”特点,还配合了实践教学,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设计能力相结合,强调实用性,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设计案例分析中把设计中哲学、技术的视觉之美传达给学生,使传统的设计美学教学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理论课程。这是培养优秀设计师的必要条件,同时其也要具备实际分析能力与审美能力。而这种实题实作的教学模式一定会给设计美学教学带来可喜的明天。

(注:本文为山东科技大学2013年“群星计划”立项资助,项目编号:qx2013267)

参考文献:

[1]张晓玮.设计美学课程结构探索[J].艺术教育,2012(10).

[2]张强,闫育红.艺术教育的得与失[J]. 美与时代2002(4).

[3]刘燕,宋方昊.设计美学[M].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4]张晓玮.设计理论在实践中的效能应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6).

[5]罗伯特・克雷(Robert Clay).设计之美[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

第2篇: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1 通过典型案例,培养医学生对美学重要性的认识

学生在进入临床见习/实习之前,对疾病的认识,例如皮肤及体表器官的创伤修复等往往停留在书本知识及老师的讲述上,缺乏直观的认识。为了让医学生能充分认识医学美学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笔者收集了以往大量的未按照美学原则治疗的病例图片及资料,对其进行视觉冲击,使其认识到未按照美学原则治疗对病患所造成的身心影响,从而在思想上认识到医学美容学习及美学素养养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例如,以皮肤创伤后外科缝合及美容缝合作为对比,收集了常见病例的术前、术中、术后以及长期随访的照片以及患者采访的视频,向学生展示两种不同缝合方法的优劣及对患者的影响,使学生一目了然。同时利用不同的典型病例,逐条列出破坏人体美的医源性因素,比如粗大的缝合针及缝线,术区张力的大小,手术切口的选择等,引导学生总结出破坏人体美的医源性因素。

2 利用自建的数字化模型,灌输美学原则

我科自建的“多层面3D数字化美学模型”是利用数字图形技术,在计算机上模拟3D人体,并以不同的色彩和分隔线明确的将人体的美学单位分隔开来,将美学参考数据(针对东亚人群)录入对应的美学单位,相应的美学单位都设置了扩展项目,包括“实例图片、详细数据等”,学生可以通过旋转人体模型,搜寻感兴趣的美学单位进行该区域的学习。利用该数字化模型,医学生可以比较形象的理解比如人体中的黄金分割之美、女性和男性不同特点的曲线美、对称之美等,从而对人体的美容原则进行系统的学习。该学习模型同时亦带有测试模块,测试内容即美学原则及美学参考数据。该系统的最大特色是拥有交互功能,操作简单,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学生往往更喜欢这种互动模式的学习,对学生掌握美学原则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3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现在的学生相比于过去,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开阔,所以应更多的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2-3]。在课堂上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动画、文字、图像和录像等各种媒体集为一身,并可利用数字通信网络实现信息传输、远程交互、遥感控制等功能。由于教案中有大量图像资料与中外优秀的手术操作影像资料,用多媒体展示能做到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动静结合、信息量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如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BL)[4]。例如在面部肿瘤切除手术时提问:你会选择何种切口?在皮瓣的设计中有多种方式,你选择哪种皮瓣,优点及缺点分别是什么等等。采用这些教学方法既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达到融会贯通,强化记忆,同时也做到知识点条理清晰,重点分明。另外,由于美容医学的学科特殊性,在讲课中将娱乐明星的整形美容案例结合到实际教学中来,更增加了课程的娱乐性与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及氛围中学习到了知识。

4 通过临床见习/实习,巩固学生在治疗疾病时的美学观念

由于大部分学生将来会从事临床工作,所以他们对临床见习/实习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利用见习/实习过程中,对具体病例的分析和学习,能更好的体会在课堂学到的美学原则。门诊教学过程中,由于我科出诊的大多是教授、副教授以及高年资的主治医师,他们均具有较强的教学意识以及较高的医学美学素养,所以无论是对疾病的认识还是手术前的设计,学生均可能得到非常正规的熏陶和训练。在手术室中,学生希望能观摩、特别是参加每台手术,因此可以在手术操作中培养医学美学的审美情趣[5]。一方面通过手术,向学生介绍不同的切口缝合方式的差异,如皮肤的间断缝合、连续缝合、皮内缝合等,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介绍和使用不同的缝合器械和缝线,使学员直观地体会不同缝合方式产生的不同效果。通过具体的治疗过程,形象感性的向学生展示人体美学理念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巩固美学观念贯彻疾病治疗过程这一临床思维在医学生心中的认识。

5 通过考试和问卷调查等形式,评估教学效果

在每一阶段的学习后,安排相关内容的考试,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医学生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需要改进的方面等。我科同时也组建了在线教学论坛,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将感兴趣或不理解的内容在论坛发帖,教员会及时解答。构建一个新型的学习平台,拉近师生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兴趣,为教学更好的完成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

在临床实习中对学生进行医学美学教育,能让医学生从医者和患者的双重角度去体会医学美学的观点带来的医疗成果,同时了解如何在医疗行为中实施。通过对比法、典型病例示教、临床实践操作等具体方法,摆脱了以往抽象的美学教育模式,更易实现医学美学的教学目的,从而取得临床基本技能和医学美学双重教学效果,培养和提高医学生在未来医学实践中的医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曾旸.浅谈医学生的医学美学教育[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 3):28-29.

[2]吴勇.医学美容技术实践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7):859-860.

[3]李春英,刘斌.皮肤科医学美容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美容医学,2004,13(4):465.

[4]徐薇. 皮肤科教学中关于多媒体教学、PBL和双语教学的体会[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8):1434-1435.

第3篇: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产品设计生态美学具体应用

实施工业革命前,当时的人类社会主要以传统手工艺设计为主,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较小,人与自然基本上处于和谐的相处状态,在这一时期,很多产品设计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对生态的追求与指向,暗示人与自然生态和平相处。然而在近代工业文明阶段,在主体中心论的指导下,提出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为美”,人类对自然资源一味索取,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社会结构失衡,自然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前正处于后现代后工业、后现代文明阶段,基于生态环境问题,人们的价值观、哲学观、世界观、人生观都发生了生态化改变,自此,生态美学思想诞生。如何在产品设计中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自觉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当代产品设计师考虑的重点。

1.产品设计中生态美学的基础以及意义

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人类手工设计逐渐转向工业设计,在工业革命初级阶段,由于工业制品造型较为丑陋,英国的约翰-拉斯全就此提出“回归自然”的口号,强调在产品设计中应运用自然形态以及线条,但是由于力量太小,被吞没在历史潮流中,但这一理念的提出对现代产品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是产品产生生态美学意义的重要基础。现代社会的人类生存环境受到工业生产与发展的严重威胁,“生态”这一概念才被正式提出,人们也逐渐理解并接受这一概念。在人们认识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时,人们发现可将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将自然作为产品设计时的审美价值标准,这实际上也就是生态美学的重要意义。

2.生态美学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追求,更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在购买产品过程中,不仅仅看重产品的功能,对于产品的审美体验也更加注重,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现代人们的生活被冰冷的现代科技以及工业产品所充斥,生活压力以及社会压力无法得到排解,精神世界逐渐土崩瓦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回归自然的重要性。但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份子,无可避免的会与产品打交道,因此将生态美学融入产品设计领域,通过产品表象挖掘产品内在的自然美,唤起人们的自然生态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3.生态美学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生态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形态、种类,在人类设计过程中,都可以将它们作为设计材料和基础,根据自己的理解与认知提取这些物质基础的形态、特征,通过自己的设计语言传达自然美。在产品设计应用中,可以从造型形态、技术以及语义层面来实现生态美学与产品设计的完美融合。

3.1造型形态结合

主要是指在产品造型、外观上模仿自然事物,或者在产品形态中融入自然元素,通过产品的组合、质地、色彩来反映自然。比如Tetrarch工作室以花朵的花蕊部分为切入点,借鉴其造型以及概念,设计出品,花蕊的层次感较强,排列繁多且有秩序,给人一种身处大自然、赏心悦目的感觉。

3.2技术的结合

生态美学与产品设计的融合主要强调的是运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新材料、新的加工工艺,提高产品的实用功能,尽可能降低产品对环境的破坏。这种技术上的融合,实质上体现的审美观是以对环境的保护作为美的标准,让人们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体验到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共荣的责任感,以及付诸行动的自豪感。比如日本的陶瓷艺术家――makiko nakamura设计了一种中空双层杯子,主要采用的是陶瓷材质,杯子的外面都设计有小孔,在功能上有利于及时散热,摩擦力增大,也不用担心烫伤;在外观上感觉像土拨鼠钻出来的透气孔一样,设计新颖,更能够吸引消费者眼球。

3.3语义上的结合

第4篇: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文化素质课是众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受“重理轻文”、“重物质,轻精神”等思想的影响,文化素质课的教学普遍追求效率化、客观化和精确化,课程本身所具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却被遮蔽,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并不能落实到实处。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西南科技大学的《美学概论》课程为例,探讨当下文化素质课堂上,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有效激活课堂,最终建构起互动教学的方法,以求能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有意的借鉴。

 

西南科技大学是以理工类为主的高校,课程主要由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和文化素质课等构成,其中文化素质课主要包括《美学概论》、《音乐欣赏》等。《美学概论》共16学时,在2008-2012年间每年约有1500名大一至大三的学生选修,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大型文化素质课。授课内容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少,课程存在着内容封闭、模式单一,抽象说教为主、学生参与较少等缺陷。针对这一课程多年来的“顽疾”,我们认为在授课过程中要将美学理论“中国化”、“生活化”,针对不同专业选择不同内容、不同形式进行授课,选择合适的授课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展示。

 

1.美学理论的“中国化”和“生活化”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世界。”[1]这一世界本来是应当充满生机的,让人兴味盎然,然而国内美学界讲授美学时,却多以理论为主,缺少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可感性操作,在相关教材编纂上多是以建构理论体系为主。因此,当学生一听到“美学”,直觉地就认为该门课程是纯理论的、枯燥的,甚至是“可怕的”,课程还未进行已被“传说中”的理论压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树立起《美学概论》的可爱、可玩等就必须是授课者要考虑的内容。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从两方面着手:其一,将美学进行“中国化”操作;其二,走向美学的“生活化”。

 

先说美学理论的“中国化”。美学一直被视作“洋学问”,然而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审美意识早就有了。如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很明显体现了当时人类的审美意识。美学是审美意识的理论形态,这在中国,也是老早就有了,至少从老子就开始有了。”[2]比较来看,西方美学体系是显体系,而中国美学思想则更多是潜体系。在西方对美进行理性思考与审视时,中国美学则更多以感性方式呈现美的恍惚性,如老子提出和阐发的“道”、 “象”,孔子的 “和”,道家的“自然”,佛家的“色空”观等等,中西方不同文化传统造就了相异的审美形态。但问题在于,当今高校多是依照西方理论体系设计课程,很少考虑中国美学的这一现实,美学课堂尴尬地沦为西方理论的演绎场,成为最晦涩难懂、枯燥无趣的课程之一。这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枯燥无聊,学生的厌学、不专心,文化素质教育却成为空话。因此,要改变这种尴尬境地,激活美学课堂,必然要以中国本土美学文化为基点,有意识地吸收西方美学理论精华。

 

次说美学理论的“生活化”。车尔尼雪夫斯基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美是生活”的概念。但至今为止,我们并没有完全认识到该概念在美学教学上的意义。前几年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口号喊得很响,却多局限于理论界的自说自话,很少向实际的教学、生活迈进。因循“美是生活”的提法,再来看《美学概论》的授课,美学并不复杂,它就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从散文美到诗歌美、外表美到心灵美、从花鸟鱼虫到服饰化妆、校园景点到城市建设,这些都是美的存在方式,体现着人们的审美观点等。而所谓的美学理论也并不复杂,它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美的看法的集中概括。而当把美学理论“生活化” 后,我们将发现一种本真的生活将向我们敞开,而一种意义更是在这里诞生。这种美的心态和追求将成为我们应对生活残酷、异化等的利器,并如海德格尔所说,以 “诗”或“美”的方式,返归到我们人类的故乡,找到回家之路,找到“诗意的栖居地”。将美学理论“生活化”不仅会让学生感觉到美学的可亲,同时也会让他们在“无为而无不为”中感受到美学的无用之用,从而在不自觉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美学概论》课程的目的实现。

 

因此,在《美学概论》课程展开前,首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安排,这种安排要契合于学生的心理、接受习惯,兴趣点,只有在这一前提下,《美学概论》课程才能吸引学生,让只感觉到好玩、好学,并最终实现文化素质中的“美育”目的。

 

2.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设计互动课程内容

 

首先要纠正一个授课的误区。《美学》与《美学概论》不同,前者为专业课,后者为文化素质课,两者的授课对象、课时安排等有着明显差别。但是在当前西南科技大学的《美学概论》课程中,专业和文化素质区分的并不清楚,授课教师大多为专业老师,课程设置也多根据《美学》简化而来,没有体现出二者的区别。《美学概论》的授课对象是来自心理学、园林规划、有机化学等十几个专业的学生,忽略专业差异、一概而论的方法显然不能奏效,并且也无法达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

 

立足于此,《美学概论》课程开始时应针对选课学生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美无处不在,关键的是有没有能够发现美、感悟美的眼睛和心灵。不同学科或专业蕴含着不同的美,因此,可以在互动环节设计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去感悟美、畅谈美,园林美、化学美、数字美、生态美等等,都是美的形态。让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与美亲密接触,与美进行思想上、行动上的交流。在这样一种教师导演、师生参与、积极思考的过程中,通过与美对话,观察美、认识美就不再困难。同时将美学与不同专业背景结合起来,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加强了师生互动,让晦涩的理论不再难懂,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3. 针对课程内容设计互动形式

 

美学知识点较多,对于理论基础薄弱甚至没有理论基础的理工背景学生来说,虽然不必要求他们对美学理论深究,但基础的理论知识还是必须掌握的。因此,教师可针对每个部分的特点设计课堂互动的形式。如在讲崇高这个概念时,可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抛出问题:崇高是什么概念?如此引发中西方对崇高定义不同的探讨。如此互动便可以使课堂内容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晦涩难懂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如在关于美的本质这一讲,可以采取结合生活和学习对美的本质进行分组讨论的方式,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一个代表陈述本组的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回归到美的本质的课题。如此通过学生自己的判断引出教师对于中西方关于美的本质论争的讲解,教学效果显然事半功倍。另外还可以将美学课程更紧密地结合诗歌、绘画、雕刻、园林、等,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课堂互动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4.利用多媒体及网络促进教学互动

 

教师对于《美学概论》互动教学的认识也应该在方式和内容上进行革新,一方面可以突破课堂时间的局限,不仅限于课堂的面对面交流,还可以进行远程网上交流。如向学生推荐一些美学课程视频;另一方面,互动交流的平台、表现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学生进行交流,如建立美学QQ群、讨论组或网站等交流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分享美学学习心得、向老师提问。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答疑、与学生进行互动,如此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用多种渠道进行互动,使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软件、通过师生课堂外的延续互动让难以理解的美学理论变得生动有趣和易于理解, 激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和讨论。最后,可以鼓励学生匿名在网上进行专题讨论,使学生在自由的状态下发表对课程的看法,对学习难度的认识,不因问题的正确性、理解的深度、反应的时间等因素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保证讨论互动的开放性和有效性。

 

以西南科技大学《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为例,可以看到该课程要想达到授课效果,就需要改变授课观念,在教学方式、方法、多媒体应用方面与时俱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互动为条件。只有这采用互动的教育方法,这种文化素质教育课才能得到真正的激活。

第5篇: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美学观点 平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091-01

一、我的设计美学观

通过对设计美学这门课的进一步学习,我对美学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自有了生命起,人们在潜意识下就有了对设计的简单概念,而且都围绕着在满足人们的需求下更好地诠释“美”的概念。也就是说,一切设计都是为了提高生活的质量,而质量的提高应该满足很多方面。美的设计不应该拘泥于形式,更应联系到精神、文化。这样社会的脚步才会走到当代,历史才会逐渐衍变到今天的各种形式。

在艺术设计中,从一开始就创造了独特的美学意识。当今的设计美学是一门融入建筑、平面等多个学科的最终的体现,体现了多个学科的主观与客观的完美即统一。设计美学的思想不仅仅表现了形式的美感,最主要的是保留的历史意义和设计观的价值。

(一)纵向思考

人类漫长的历史中设计美学时刻在经历着各种衍变和流派的洗礼,我们也很难去评论哪种风格是最优秀的,这些风格和流派都因人而异,每种风格都对设计的“美”有着各不相同的理解。我认为也都是从一个简单的平面而引发的思考。每个人对“设计美学观”的理解是什么形式的,决定着你的设计将成为什么样的风格。因为,每种风格或者是流派都是在当时的时代下所诞生的,他们创造了最符合当时人的社会品位的物质。倘若我们置身于那个时代的话,我想他们就是“美”的设计的代言人。或许,正因为如此,设计只是经典,而却不能成为永恒。因为艺术永远包含着设计,所以我们说艺术才是永恒的。但是经典,是指那些具有典型性的东西。它既能表现某一时代的精髓,又在阐述着这个时代的背景。进步永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技术再提高,早些的设计总会被科技、文化的和新意识的思想所更新,从而走上新的设计舞台。

(二)横向思考

在当代,一个形式服从功能的时代,建筑的重要体现了它是一个起搏器,与我们的经济、生活、区域文化等方面联系紧密。各种形式都由建筑功能所决定,可影响人们生存环境的的确是建筑的形式,建筑功能与形式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由此可见,我们想评论建筑的美,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也不在于它能否能影响历史,它的生命有多久,而其功能、意义、文化的“美”更赋予其深深的内涵。内涵中的“美”是设计中的精髓,是一个设计在具备实用功能的条件下,所体现出的对美的解释的内涵。人们都认为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才具有“美”的体现,不仅满足了我们的物质需求,还可以作为“美”的艺术品。在设计中,所说美学则是设计美学中层次最高、联系最紧密的美学,也是我们对设计之中的“美”深层次的领悟。同时,也追求着对美学的重新认识。

二、建筑与平面的关系

建筑与平面,单从词义上这两个词没什么太大联系,而每当我们走近一个建筑的时候,我们每走一步都是由一个平面所构成的,建筑包含平面,平面包含建筑。此时再重新审视,它们的关系就显得非常紧密了。再者,当我们看到一个建筑的平面图时都会让我们一目了然。

建筑与平面,在联系上摆脱的不仅是功能上的设计,也产生了独立而鲜明的审美效果。建筑平面蕴涵着设计之美,同时也体现了强烈的审美意识。但是具体“美”在哪?怎么才能够体现出来?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建筑的功能性来判断建筑的平面在设计中所起到的作用,可是摆脱功能建筑设计和一件艺术品一样,从每个角度的平面上看,获得收获自己对设计美学的价值体现。

三、建筑设计中的平面与设计美学的关系

仅完成了一个建筑平面,并不代表着它鹤立鸡群,它应该体现美学的真正涵义。审美在很多时候超越了功能性。所以,两者在某种场合会产生矛盾。要想作为一个纯粹抽象的建筑作品,首先要给人们展示建筑新的概念,将一个纯粹的建筑平面予以真正的涵义,让这个完整的设计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这个建筑被拆除了几十年后再次被重建起来,其目的依旧是让人们参观充满审美意味的一种形式。

建筑设计应注重人的“使用”,也就是功能,同时注重每个人对其各角度的观察,也就是平面。在心理上,给人们留有重要的位置,人们喜欢什么样的生活,同时就产生了什么样的设计作品。建筑的功能是根据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兴趣爱好等等所做出的各种空间上的延伸。从而产生各式各样建筑的形式。可这“美”的外观又由何而来呢?为什么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形式,又有如此特色的外观?是因为设计是以人为本的,人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建筑设计也是无穷变化的,设计美学也体现了它真的意义与美的理念。

【参考文献】

[1]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河南美术出版社,2007.

第6篇: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城市生态园区;生态美学;和谐共生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生态美学概念的界定

为了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生态城市的建设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这也掀起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再认识与再探索。生态美学是我国学者针对目前国内生态意识提出的新思想,在《生态城市美学》一书中写到“生态城市美学反对自然无价值的观点,主张自然生态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从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关系出发探究美的本质,从自然生态循环系统和自组织形态着眼确认审美价值,坚持自然权利和可持续生存道德原则,以重建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亲缘关系。”具体来说,生态美学思想通过构建具有健康多重性的新生态审美方法来改变人们的生态审美态度,帮助人类建立正确的生态审美价值观、世界观和伦理观,从意识文化的角度来指导生态建设活动正确有效地进行,对城市生态建设活动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为了更好的解析生态美学思想,通过对以往学者对生态美学体系的研究,文章将生态美学思想的基本内涵表示如下。

2.城市生态园区生态美学的营建研究

城市生态园区作为生态城市建设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国内已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发展。基于不同的发展条件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城市生态园区,主要有以生产经济功能与观赏游憩功能为主的城市生态园区例如城市农业生态园和城市工业生态园区,以及以生态景观恢复功能及自然人文保护功能为主的城市生态园区。不论是哪种城市生态园区,其主要建设理念主要包括生态建设层面、经济建设层面、社会人文建设层面以及美学的建设层面,其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园区设计原则、设计要素、设计形态等方面。

2.1 城市生态园区建设理念的生态美学思想营建

生态美学思想以生态学为本体论,以发展生态整体观点、平衡动态发展观点作为基本原则;坚持生态平等观、和而不同观,引导人们建立正确的生态存在价值观,从而实现人、社会与自然三者的和谐共生。城市生态园区的建设理念同样遵循生态学的原理,通过建立区域性的产业生态结构,完成人类、动物、植物间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的城市生态园区。

因此,根据生态美学包含的生态哲学基础理论可以将城市生态园区的建设理念具体理解为生态建设层面上,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建设良好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经济建设层面上,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及现实发展条件,合理选择适合的产业生态园区,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发展效益;社会人文建设层面上,努力发展具有城市文化面貌与历史人文面貌的园区设计主题及园区建筑等内容,在保护与恢复自然资源的同时,展示城市特色并提高城市环境的宜居性;美学的建设层面上,注重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相互融合与发展,增强城市面貌的整体感知性,实现自然的返魅与人的自然化。

2.2城市生态园区设计内容的生态美学思想营建

・设计原则的生态之美

面对城市生态环境日益被破坏以及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城市生态园区以区域性的产业生态学为指导开展了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探索。城市生态园园区本着以保护城市自然环境空间、建立新的区域性生态环境、找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空间以及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相结合为主要建设目标,根据生态美学思想的基本内涵,确立了其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生态哲学为设计思想,坚持生态整体发展原则;以生态理念为设计本体,坚持生态平衡原则;以美学的存在价值观为设计方向,坚持自然生态的美学原则。当然,这些设计原则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支持。

・设计要素的融合之美

生态规划内容的设计离不开对其包含要素的设计。生态美学思想中生态整体性与平衡性的设计原则则要求各要素间的相互协调与发展。因此,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主要建设目标的城市生态园区,在建立人工区域性生态循环系统要素的基础上,考虑以生态恢复为基点实现城市生态园区包含的自然景观资源要素的保护与开发;在自然景观资源得到生态保护与开发的基础上,完成对人工景观要素的生态再设计;而在进行人工景观要素设计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社会历史文化要素对城市生态园区设计形态产生的影响。只有城市生态园区设计要素的相互融合才能打造出具有独特面貌的并具有美感的城市生态园区。

・设计形态的艺术之美

城市生态园区的设计形态展现是人们最为直观的对生态美的体验,也是最能直接地展现其艺术氛围与艺术价值。根据城市生态园区的设计要素可以将其形态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生态面向的形象美。平面表达上的生态园区形态设计主要是对功能区域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探讨。不同的平面组合形式会带来不同的功能形式,也影响到整个园区设计的美感。正如国内的一些城市生态园区根据高低错落的复杂地形,形成中国风景园林式的生态园区;而国外一些城市生态园区则利用广阔的牧场形成开阔的视野,具有纹理感的功能平面组合形式等带给人们不同于国内生态园区的视觉感受。

空间尺度的感知美。城市生态园区一般位于城市边缘地带,与城市周边的乡村距离较近,因此其占地面积较大,所包含的自然景观资源较城市内部更为丰富。根据生态园区的主题定位划分确定主要生产功能区域、科普教育区域、休闲游览区域等功能区域,由于各功能区域不同的设计内容,以风景园林的景观设计思想将建筑密度合理分配、竖向空间与横向空间相搭配,从而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尺度艺术感。

感性思维的情感美。不同于中国传统生态美思想淹没于自然、效仿自然的表达方式,现代生态美思想在崇尚自然的前提下,更注重个人的情感流露与表达。而园区景观设计组成要素,例如功能区域的设计主题、植物的生态配置、公共设施的生态设计等等不仅是对景观生态学的理解,也是对自然生态环境认识与看法的体现。另外,随着高新技术的成熟和运用,也将会出现以新材料、新能源打造出的特殊艺术形态。

结语

生态美学思想的注入为城市生态园区建设打开了新方向。这个新方向是以构建生态美的城市生态园区为目标,将生态美学思想贯彻到城市生态园区的建设理念、设计内容及其过程中,再以城市生态园区的建设实践来不断的帮助人们建立并完善具有生态美的审美价值观和生态世界观,进而更好地实现城市生态园区生态美的营建,最终实现人、社会与自然间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 张伟,《关于生态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思考》,《江汉大学学报》,2006第1期

[2] 田晟源 朱威威,《简论城市景观设计中生态美学的构塑》,《作者杂志》,2009第6期

[3] 刘恒健,《论生态美学的本源性――生态美学:一种新视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第2期

[4] 元颖,《生态美学和生态伦理学原理在景观中的应用》,《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13期

[4] 蒋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美学问题研究》,西南大学,2012.4

第7篇: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从分析一般性理论着作与文学作品的区别着手,考察了文学作品对读者产生效果的特殊方式,认为文学用的是“描写性语言”,其中包含许多“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它们构成了作品的“召唤结构”,这种“召唤结构”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调动自己的经验世界,还要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2]。接受美学理论从期待视野到召唤结构的发展,是对读者能力的更加强有力的肯定,从传播学角度来说,读者并不是只会接受信息,而是参与到信息的构建中来的。该理论与我国当前的高校教育理念也是不谋而合的。只要教师能够很好的理解并运用接受理论中的“审美经验”、“期待视野”“召唤结构”等,就会对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接受美学理论在信息检索课中的实际应用

    借鉴以上理论中的观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转变传统主导式教学的学习模式,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有独立思想的,有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交流,给学生发表自己意愿、心声的方式,使教学变成师生之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2.1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认识。接受美学认为,“审美经验”是“读者在作品接受中积累起来的审美记忆、形象信息等构成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3]。学生在学习信息检索课以前,也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有各自学习的专业,有个人的兴趣。教师要熟悉学生以上的“审美经验”,才能制定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接受美学提出,期待视野潜在地支配着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方式和程度。这就要求作家在创作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期待视野问题,考虑到能否被读者理解与接受问题。作品的内在质性只有和读者的期待视野相融合、一致,才能被读者充分地接受和完全的认同,才能发挥作品的更大的功效,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对教师来说,教师在进行课程设置和备课过程中,心里要时刻装着学生,预想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在二者之间达到一个好的沟通,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的磨合、调整,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

    2.2设计开放性练习题目

    信息检索课是一门理论加实践的课程,在学生实践以前,练习题目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果题目设计的太难,学生不会做,就会大大降低学习兴趣,认为信息检索是一门非常难的科目,就会给学生学习带来障碍。如果题目设计的太简单,学生很快完成以后,就会转移注意力到其他地方。笔者认为在进行题目设置时,要适当的添加一些开放性题目,这样不管计算机水平高或者低,学生都可以自主完成。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进行深一步研究,更好的激发创造力。开放性题目的设置,还有助于教师从学生的答案中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所在,从而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辅导,使学生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2.3加强互动,不断更新期待视野

    教师在进行信息检索课的理论教学时,使用的是多媒体课件,相对于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也更高的特点。多媒体教学就在教师和学生的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中,增加了障碍。教师在使用多媒体上课时,要注意弥补这一点。接受美学认为,“未经过读者阅读的作品只能是第一文本,经过读者阅读后的作品才是第二文本”;“第二文本”“经过了读者主观的润色、加工和改造,渗透着读者的思想感情”[4]。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来进行文本的创造,就成为教师要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提高课件的吸引力。教师可以多在课件中穿插一些音乐、视频、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到与教学有关的教学氛围中,在轻松自由中学习知识。在进行课件制作时,要抓住文理科的不同特点,一般情况下,文科生偏向于形象思维,在教授信息检索课时可以多用一些图像等形象性的元素,来吸引和加深学生的理解。理科生偏向于抽象思维,如果在授课时增加一些逻辑类的符号,就更有助于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在上课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提问学生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要与大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与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会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去。教师还要多留心学生的反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例如根据学生实习题完成时间的长短,调整下一次实习题的内容。如果学生提前完成了,教师可以增加题目的难度和量。

第8篇: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美术;美学思想;美学蕴意

以前,人们对美术课存在偏见,认为中考不考,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都一样。事实证明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改对中学美术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培养、教育学生具备基本美术素养为目标,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应当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息息相关,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这就给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我深刻的认识到,仅仅照本宣科难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必须紧扣教材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美学思想的熏陶教育。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文明,中国传统艺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学教育、中国传统美学得到大力弘扬,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初中学生可塑性强、记忆力好、思维敏捷、头脑活跃,教学中适时把中国优秀传统美学遗产的继承和发扬融入中学美术教育,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中学美术教材分析

美术教师应当立足于教学现状,多角度、多侧面的换位思考,有针对性、目标明确的设计教案:带领学生去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选择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标志性作品。例如:以中国古代山水画为例,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与其他艺术瑰宝交相辉映。又如:中国现代山水画,是历史和时代前进的产物,是在中西文化融合的特定背景下所体现出来的具有时代意义的艺术作品。同时,展开课堂的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对山水画意境的感受和个人看法。教师在选用教材的过程中,要全面、详细的介绍中国山水画作品的创作手法。使学生认识到:追求意境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让学生认识到,山水画中山川河流的秀美,自然风景的瑰丽,带给大家充满艺术风情、独特意境的享受。本节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目的是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花前月下、诗情画意的美好。进而逐步了解、感受和体会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虚实的处理、构图的安排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与处理。对于山水画的学习,力求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技巧、过于强调皴法而无暇顾及在画中表现意境的现象。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并用言简意赅的文学语言――诗(词)记录下来为日后能够学以致用做知识储备。

二、中学课堂的中国传统美术艺术分析

学生在中国的传统教育环境下,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过国画。从一般的绘画技法来讲。诗词、书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互为一体,这是中国传统美学在传统中国画中的一个充分展示和体现。作为国粹、国学的一部分,应该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和领悟到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并以此为契机让他们升华自己的美学情感,加深美学蕴意的领会。

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推进、开展一些鉴赏程度比较深入、需要高度鉴赏能力才能充分体会美学蕴意的课堂分析。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具有代表意义、可以作为典型教学内容的案例进行美学教育和开展课堂鉴赏。中国传统美术艺术浩如烟海,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唐朝诗人、画家王维的朋友赠送给他一幅画《按乐图》,当时,王维跟朋友说画中的内容是《霓裳羽衣曲》第三遍的第一段,王维的朋友对此不置可否。因此,王维邀请乐队、进行即兴演奏和表演,活灵活现的把画中内容展现出来,王维的朋友叹为观止。由此,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好奇心,抓住时机、因势利导给学生渗透、传授美学思想。同时,教会他们进行自我鉴赏和对传统美学的艺术识别。抓住巧妙的课堂时机,可以图文并茂采取幻灯片、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在课堂鉴赏中完成学生的美学认知和解读。

三、将传统美学蕴意融入教学过程中

第9篇: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一、设计美学的认识

要认识设计美学,首先要明确设计定义。设计是有目的的创作行为,是设计师的思想技艺,客户的要求,技术水平的限制等协调后最终的产物。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人。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把设计分为了各个不同的专业,如平面设计、环艺设计、染织设计、服装设计等。但我所认识的设计时不分家的,不同设计之间都是相通的,存在着普遍的共性,因为它们都被艺术所串连,因为设计与艺术原本的渊源关系,使它本身获得了美学价值。其次要认识什么是美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人的天性,美的艺术是人类大脑、心灵和技艺的共同结晶。古往今来人们从没停止过对美的追求,人类有了审美的意识,在一代一代人的精神相濡中不知不觉的形成。美学就是审美意识的流变史,美学就成了研究人们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学科。设计美学是研究设计美的科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认识也不能完全照搬生吞传统的美学理论,因为人的审美的变化和发展,设计是有别于传统的绘画和装饰的。

设计美是人类自由自觉的创造美,是人类为自身的需要,改变自然物质形态而创造出来的,里面包含了很多艺术美的元素。对于服装来说,服装的设计美表现在它的应用当中,服装就作为设计审美价值的承担者。服装设计美的最终目的是在科技文明和现代商品生产的作用下更好的发挥服装的作用,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现代服装设计的特点及其体现的设计美学

(一)方便、自然

归根揭底,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人,好的设计必需体现它的人性化的一面,也就是实用性,这也和设计美学功能性的本质特征不谋而合。最初服装的实用性体现在遮蔽身体、抵抗严寒,并没有过多的设计。然而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今天,这最基本的实用功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服装设计人性化的要求。我们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生活中,每天面对着繁重的工作,强大的压力,远离了最初的生活状态。在忙碌的拼搏环境中,人们开始倾向更加简洁方便的服饰,简洁的服装更方便工作,同时也可以是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个更放松的生活状态。金井政明认为,“现在的社会太注重外表了,我们需要返璞归真的简单和朴素。”简单同样是当今服装设计时尚的风向标,因为设计不是一味的做加法,也可以做减法,减法的设计更具革命性、创新性。另外在钢筋何水泥构建的都市环境下,人们尽管有了宽裕的物质生活,但难以有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条件,因此紫醉金迷的繁华更勾起了人们返璞归真的欲望。我们从现代人们的着装风格上不难看出,休闲风盛行。人们不仅喜好穿起来自然舒适的服装,并且在服装的颜色图案上同样喜爱贴近自然,现代的服装设计中自然色系也就相当流行,摒弃了原本纷繁发杂,种类繁多的色彩。同样还有很多自然图案。这也是人们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来拉近与自然的距离。

(二)大胆、新颖

设计要求新、求异、求变、求不同,否则设计将不能称之为设计。走在时尚前端也是每一个追求潮流的人的向往,Fashion永远是服饰行业的唯一宗旨。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带来的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更加崇尚自由,凸显个性,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每个人都希望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服装正是人们向外人展现自己的最直观的媒介。当然,也不是只是一味的盲目追求个性、新颖,由于数码媒体的发达,人们审美不断提高,每个人对时尚都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对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对服装的审美提高的的同时,人们在对服装设计的新颖度的接受能力上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现代年轻人的族群当中,只有做不到,没有想不到。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创新”,艺术设计的本质就是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是设计师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等。创新需要思想,需要创意,我眼中的思想它能够把设计转变的更为夸张,抽象,简单,大方。没有了创意和思想的设计是没有灵魂的,这样的设计是无法长久存留下去的,更何况是潮流周期更新如此之快的服装设计。

(三)和谐

一个设计之所以被称为“设计”,是因为它解决了问题,设计就是在解决问题,让每一样东西都有变得更好的可能性,在特定的限制条件下用自己的独立思考创新地解决问题。设计是有目的的创作行为,是设计师的思想技艺,客户的要求,技术水平的限制等协调后最终的产物。“和谐”是个大概念,它不仅仅适用于设计上,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在社会上,“和谐”都是最高最理想的状态。就服装设计而言,现代服装设计对“和谐”的诠释又衍生出了新的内容。不仅仅是要求一件服装上各个细节设计之间的和谐,还要讲求着衣者和服装之间的和谐,更讲求着衣后和周围环境的和谐。通俗的讲也就是衣着得体,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穿出合理的衣服。新时代的人们的要求又怎能止步在这里,现代的服装设计人们甚至要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么讲毫无夸张,有个很典型的理念就体现在了这一点,那就是“环保”概念。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文化程度越来越高,价值观念也在相应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注意的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无论在各个领域,“环保”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而在服装设计的领域中,更是将“环保”作为一种潮流时尚。在时尚T台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关“环保”主题的设计,它督促着设计师去寻找更加绿色健康的面料,在最普通的生活材料中创造时尚。我想,这就是现代设计对“和谐”衍生出来的更加有意义的内容。“和谐”不是高高在上笼统的概,而是转化为了一个个细微的实际行动。

在一本书里看到这样一段话:“和谐设计体现了设计成果与设计者、使用者、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艺技术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目的是使设计成果成为一个完美的组合、和谐的统一,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和谐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关乎人类与自然,关乎现在与未来,关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