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范文

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

第1篇: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 键 词:美术 设计 艺术 审美 形式

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把设计理解为艺术设计,甚至理解或解释为艺术本身(纯粹艺术)的做法似乎越来越契合人意,因为这反映了人们无上的审美追求。于是,我们逐渐习惯于把人类几乎所有的生产活动都冠以“艺术的”“审美的”称谓。这一方面,体现了人们审美活动的拓展与深入;另一方面,由于概念的混淆,使得原本非艺术的活动载负了“艺术”的重担而不堪重负。比如,在设计艺术领域,甚至有人直接呼吁“服装进入艺术已有了独立自足的条件”。①还出现了所谓的“艺术服装”,诸如运用花梨木、玻璃、金属片、塑料、麻绳等作为主要服装材料(面料)进行设计。人们都知道,人都是血肉之躯,它天然地需要软性材质的面料来包裹装饰,而上述硬质材料的“新材料服装”必然造成对身体的损伤。再者,由于概念理解的偏差,设计艺术教育中存在着一种“大美术”观点,②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谁都清楚设计和美术是两回事,但中国的工艺美术教育家和设计教育家,坚持用列宾画过的素描、永乐宫画师的白描、欧洲静物画的色彩来培训的设计专业的学生。很明显,仅仅用美术的方法培养设计的造型能力是应该商榷的。本文旨在区分设计、美术及艺术这样一些艺术学的基本学科概念,并试图进一步探索它们的内涵,以便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

一、设计与美术的划分

简要地说,造物活动中,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一种新的外观,设计就是一种造型计划。当然,这种造型计划区别于一般的工作计划、发展规划等,因为设计是对抽象的外观形式的规划,是一种艺术化的计划。而作为发展规划的“计划”仅停留在观念的层面,主要是以社会物质生活的实际发展为目的。而在设计中,这种艺术化的“计划”需通过抽象的形式因素(点线面等)直接实现在产品之中。再者,设计是对具体日常生活方式的设计,是借助艺术化的手法对日常生活的再计划和重组织,从而使整个造物活动不仅满足了物质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且实现了人们对生活艺术化审美化的需求。

对于美术来说,它属于纯粹的艺术活动,主要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为目的。如果说设计是一种造型计划,则美术可理解为一种造型艺术。美术史上,传统造型艺术具象为多,基本上是人、物、自然的再现变化。现代造型艺术则增加了抽象,追求目标也由过去的再现的艺术转变为创造的艺术,但都与实际物质生活无关,目标仅仅在于纯粹形式的创造,从而传播知识及情感。而设计则不同,它是以最终服务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为目的的。

二、设计与美术的关系

设计不排斥美术,它利用美术,也利用美术以外的其他艺术。设计除了采用美术的知识技能作品以外,还要用到音乐、戏剧、诗、电影和舞蹈的知识技能和作品,并且一定要研究观赏之外的听觉和触觉等其他感觉规律。③在与物质生活的关联上,设计直接与物质生活相关,是直接地为物质生活服务,而美术则为纯粹的精神产品。正是由于二者在与物质生活的关联度上的差异,使得二者在共同具有的形式创造的“造型”活动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无论设计还是美术,在“造型”活动上,都是源于一对矛盾——“刺激和秩序”的指引。但是,这一共同的原动力,在具体造型活动领域是有条件限制的,对于“美术”来说,这种造型活动中其形式创造是不受任何物质生活要求束缚的,因为它本身无关物质生活与要求。但对于“设计”来说,情况有很大区别。设计作为一种规划活动,是通过文化对自然物的人工组合,是一种对人类生活方式、生存方式的合理化设计。这种设计体现在对产品的实用功能和形式两方面。这两方面密不可分,不存在一种没有形式的功能,也不存在一种没有功能的形式。设计的起点既在于功能,也在于形式。设计活动中,设计意象的形成是设计师对产品形式构思的过程,也是一个对产品功能选择的过程,选择了什么样的形式就选择了什么样的功能。关键点在于同样的功能要求,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形式表达。产品的形式自由度只能在技术规定的制约下取得。总之,设计活动是以物质生产和生活需要为前提,同时要满足多样的精神需要,比造型艺术有着更为复杂的要求。

设计与美术都可谓人类最为重要的审美创造性活动。诚如上文,不仅在“造型”活动本身存在目的上的差异,而且从审美价值上来看,设计与美术存在不同的审美意义。美术活动是纯粹的精神产品的创造活动,它展现的是人与世界的精神交流。设计活动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设计和组织,它展现的是人与产品或环境的关系。设计活动的“造型”效果最终实现在物质生活的产品里,如果说艺术要展现的是人与一个虚体(精神)的精神交流,那么设计要处理的则是人与一个实体(具体物品)的关系。当然,人与产品的关系,也包含有精神上的交流,但在设计中作为人与产品关系中的另一方面——物质实用关系,则更为根本。一般来说,评价一个产品的物质实用功能,实际上已不是对产品自身物质属性的一种认识,而是把它对人自己的意义加了进去,也就是形成了一种价值关系,从而完成了一种精神交流。

如果说艺术(美术)的审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康德),那么设计则是直接地合目的性,它们二者都以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为宗旨。但方式不同,艺术依靠摆脱实用功利的束缚来追求精神的人格自由,而设计则是在不断满足人对物质的需求,使物质不再成为对精神的束缚的基础上实现真正的实际的自由。

三、什么是艺术

1.艺术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

艺术是一部改变着的历史,在《艺术发展史》的最后一节中,贡布里希说:“我们的历史知识永远不会完备,永远有新的事实尚待发现,它们可以改变我们对往昔的认识。”比如,一直以来,艺术史上我们说西斯廷礼拜堂天花板穹隆上的米开朗基罗的绘画色彩“柔和适度”。而在20世纪50年代,覆盖在这些画面上的烛烟尘垢清除后,却完全改变了这一惊世之作的原貌。那些色彩响亮刺目,强烈有光。④可以想见,我们对于艺术、艺术史的理解,永远没有尽头。

长期以来,艺术功能在于拉开人脑与理解限度间的距离,开阔人的思想境界。在贡布里希看来:“历代艺术家坚持不懈地与妨碍他们准确地描绘视觉世界的知识进行斗争,要获得纯粹的视觉艺术就需要不带成见地看这个世界。”④在贡布里希看来,艺术是在艺术家“所见”与“所知”的矛盾中发展着的。康定斯基认为:“每件艺术品都是它那个时代的孩子,也是我们感觉的母亲,每个文化时代都有自己的艺术,它无法重复,艺术是起源于心灵内在的力量,那种力量像一道道光束透过艺术家的脑手身体又在物质世界呈现了它自己。”⑤这些看法把对艺术的理解还原到艺术活动的底线,即艺术作为一种感觉事实,这是最为直白,却又直指本性的理解。

2.艺术的形式法则与艺术的本性

审美对象的形式因素之所以能对人产生情感激发作用,是由于对象与主体长期的相互作用,这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成果。⑥首先是自然的法则,然后是人处身其中的生活,完成对自然法则的认识与模拟,最终是人在理性的作用下,抽象出形式因素、形式法则。比如作为形式法则的“秩序”是指秩序、常态、规则性的循环反复、条理分明。来源于自然界的替换循环的律动,长期地在人类活动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形成一种惯性。这种惯性即为一种“秩序化”的习惯,长久地和人类交互产生调和的因果关系。我们看重峦叠嶂的井然有序,于是内心就产生一种山峦的秩序美感,使自己在自家的院子里栽花种树时也模仿这种自然的秩序;我们看到四季的春去秋来、夏暖冬寒,而对未来充满憧憬与希望。人类就是在这种律动的环境中跟随自然脉动亦步亦趋,从而悟出自然的秩序之美,而人类理性最终整理出一套形式美的法则。

3.艺术的美学理论与艺术的研究

首先是心理的情感结构与外物的形式结构之间的对应与变化。人心的是最基本的生理,审美的生理与一般的生理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占有对象,而是对对象作形式的欣赏。这种生理是指人对声音空气运动空间形状都有一种生理学的界限,有特定的舒适区和不舒适区,这种生理学界限特征表现为一种超文化的恒常性,是人心的基础,但是人又总是生存于一定的时空和具体的文化之中,因此,生理总是生成为一种文化。文化建立在生理之上又对生理进行着一种组织建构作用。从审美历史的变迁中,可见生理的恒常性,也可以看到文化的多样性。生理主要是一种要素效应,而文化主要是一种组织效应,色声味空间形状会被文化组织成为一定具体的形式。所谓艺术的美学理论,就主要是对艺术作出形式分析,当然,这种形式分析,不是就形式而形式,而是要从形式中分析出与之对立的人心结构和文化精神。

4.从艺术经验与日常经验看艺术的创造性活动

我们今天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中挂的绘画和雕像当初大都不是有意作为艺术来展出的,它们是为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目的而制作的。艺术品并不是什么“神秘行动”的产物,而是一些人为另一些人制作的东西,艺术家在着手工作时,经常发愁的是画面是否“合适”。我们从这个字眼可以试图理解艺术家实际追求的是什么。事实上,在日常活动中,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经验。比如我们整理房间,比如可能我们都会有搭配一束花的经验,比如我们给某件衣服配上一条适合的带子,这些日常经验里,我们都力求“合适”,我们甚至可能觉得增一分减一分就会失去平衡,而其中只能是一种相互关系,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所谓的艺术经验与日常经验在本质上有很大的一致性,只不过在事关形状的协调或者颜色的调配时,艺术家永远要极端地“琐碎”,或者更恰当地说,更极端地挑剔,他有可能看出我们向来无法察觉的色调和质地的差异,而且他们的工作与日常生活中所能遇到那些情形相比,不知要复杂多少倍,要平衡多少种颜色、外形等。

余论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始于20 世纪初期“废科举,兴学堂”及“五四”的影响。然而,艺术学科地位在我国的确立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1997年6月,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颁布了新修订的《学科目录》,艺术学才在其中获得了与其他学科相同的地位,正式被承认。究其姗姗来迟的原因,既有我们对艺术活动理论研究上的困难,也有艺术活动自身的独特性,表现在一些基本概念的不确定性,正如艺术本性所倡导的“创造性”一样,一些支撑学科成立的基本概念一直处在变化发展之中。因此在艺术实践繁荣的同时,厘清这些基本概念、术语对艺术学科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注释:

①张亚珩,试论服装的审美特征.装饰[J].2002(6)

②③尹定邦,平面构成[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

④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天津美术出版社,1992

第2篇: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范文

对后现代体育美学来说,不能仅仅以所看到的视觉形象来评价,需要我们透过形象从本质思想来分析。后现代体育美学是一种在形式上对现代主义进行修正的设计思潮与理念。

一、后现代体育美学定义

1、后现代定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回应,排斥“整体”的观念,强调异质性、特殊性和唯一性。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

2、体育美学定义

体育美学是以体育审美关系为轴心,揭示体育美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并帮助人们形成恰当审美观念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

体育美学是在的指导下,探讨人们在体育领域中如何进行审美活动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科学地揭示体育美的本质特征、体育美的发展过程和规律,阐明人对体育实践的创造与审美关系的学科;是研究现实生活中人与体育审美关系的科学;是为了提高体育效果而研究美的结构、美的规律与美的价值的一门学科;是科学的揭示体育运动中美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对体育运动的审美关系的学科。

二、对后现代体育美学的哲学分析

1、从文化哲学角度对后现代体育美学的哲学分析

后现代体育美学强调体育与美学及相关领域的历史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赋予探索创新思想,集传统与现代、揉大众与行家于一体,对后现代体育美学研究,不能仅仅以所看到的视觉形象来评价,需要我们透过形象从本质思想来分析。后现代体育美学是一种在形式上对现代主义进行修正的设计思潮与理念。

2、从理论基础角度对后现代体育美学的哲学分析

体育美学是建立在哲学和美学基础上,以美学的一般基本原理为指导的学科,而美学又溯源于哲学,始于哲学思辨,没有哲学的理论支撑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理论建树。

3、从世界观、方法论的角度对后现代体育美学的哲学分析

哲学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为体育美学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体育美学只有在哲学的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才能科学地研究体育中的美学问题。

研究体育美学和谐发展,要把历史唯物的方法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体育美学研究的各个范畴和规律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而且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三、从体育学和美学的角度对后现代体育美学的哲学分析

美学分为理论美学和应用美学。理论美学重哲学思辨,应用美学重实证经验和原理的应用研究,各种专业美学则两者兼而有之,并侧重于专业特点,偏重于应用问题。从美学范畴分类来说,特分为研究社会现实美和审美关系的社会美学、研究社会现实的反映的美学问题的艺术美学这两大类别。

体育美学当然应当研究体育美,即人在体育行为上的美学问题,而不是以“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为研究对象,因而不是艺术美学。然而体育美学不同于科学美学、宣传美学、心理美学、生活美学等社会美学,又不同于劳动美学、工程美学、商品美学、工艺美学等。

体育是一个文化范畴,而不仅仅是一个“专业”,体育学和美学是不同性质的学科,体育和美学间不是主从关系,体育是美的一种存在形式,但又非唯一形式。美是体育的属性和追求的对象,但又不是唯一的、也非主要的追求对象,而是体育与美学的交叉地带,即以追求美为任务之一的运动项目。但并非其他项目就不讲究美,例如足球比赛追求的是射门得分、是追求竞赛的胜利,但观众却能从中得到充分的审美享受,即追求“谁是强者”的答案,又追求激动人心的审美心理满足。因此体育美学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

体育美学以一般的美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体育中美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但又要避免把体育与美学机械地拼合在一起,是因为把体育与美学两者的基本概念机械地拼合在一起,并不能构成体育美学的含义。为此,对体育美学的研究,一方面对体育现象要从哲学的角度去研究;另一方面体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又必须把它置身于文化领域进行深入的探索。同时,体育美学与心理学、教育学、哲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体育美学必然要应用这些学科的理论知识。此外,由于体育的审美意识需要建立在充分认识人体潜在能力和人体运动限度的科学基础上,所以在体育美学的研究中,必然涉及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力学、形态学以及运动训练等学科的基本理论。

四、后现代体育美学和谐发展研究方法的文化哲学分析

体育美学的研究方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进行,既不能脱离社会生活实践,又要不断探索,同时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研究体育美学和谐发展要以哲学的基本观点为指导,从审美与体育运动的实践出发。把的哲学理论具体运用到体育美学研究中去,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在大量事实的研究中形成观点,找出规律,逐渐形成概念和理论体系,并用以指导体育实践。体育美学的研究,既不能离开审美和体育实践,从抽象的概念、定义出发,也不能停留在对经验现象的罗列上,要从审美和体育运动的现象中,通过有的放矢观察、分析、概括,使之逐渐上升为理论;再通过审美和体育运动实践来检验理论是否正确,这样经过多次的反复,方能建立体育美学的正确理论。

研究体育美学和谐发展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学科的纵横联系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同时,还要从我国人民的身体特点出发,针对我国人民的身体特点,研究和阐明体育运动美的本质和属性,体育运动美的创造和欣赏,以及体育运动美的美感和审美意识等。

五、后现代体育美学发展趋势的文化哲学分析

体育美学的发展,不仅要运用哲学思想来进行研究,还要应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新的思想方法来探讨,只有这样才能把体育美学的研究引向深入,才能为促进美学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美学和体育运动的发展,从事体育美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体育美学的理论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至目前为止,体育美学尚未形成独立、完善的学科体系。

第3篇: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学习理论

作者简介:宿程远(1981-),男,河北晋州人,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讲师;黄智(1972-),男,壮族,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1JGB01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88-02

“流体力学”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各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技能,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以及开拓新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工程实际意义,具有理论不易掌握、概念和方程较多、对学生高等数学和物理知识要求较高等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只借助于书本、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这些方法难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会因枯燥的理论及公式推导而产生厌学的现象。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情·知·感”理论的“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开发。

一、设计理念

本课题以“情·知·感”为支撑,以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学习理论为指导,将身边问题、工程实例、教学科研成果等有机的融入到“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开发过程中,同时注意“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和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重视“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简约美、和谐美与立体美。以“情·知·感”为支撑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为“流体力学”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为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现实可能,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乐学”、“会学”的能力;[1,2]同时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使学生“闻其生、见其形、入其境”,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流体力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实施措施

1.“情”——以多种学习理论为指导

在设计制作“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时,充分运用多种学习理论为指导,制作出既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也适合“流体力学”课堂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3]

(1)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组织“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内容与目录导航设计。制作“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时,将流体力学基本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模块:流体的物理性质及分析方法、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和流体动力学。这种结构以图示的方式在课件中显示,使学生对课件内容形成清晰的概念,养成“流体力学”课程的思维图式。学习流体力学的关键是理解和掌握核心的基本的概念、原理、态度和方法,抓住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有联系的整体。如在讲解等压面时,可以将等压面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2)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在设计课件时,提供丰富的多媒体情境资源以支持学生的学习。在制作与开发“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时,将北京奥运会“水立方”水面扰动时产生的阻力情况、中央电视台记录片《水问》以及“神舟七号”飞船的资料等,以优美的文字、活灵活现的画面、动听的声音进行展示,能使教师轻松地授课、学生愉快地学习。而且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化难为易,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激发形象思维,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设计与表达流体力学知识的价值与文化。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生学习时的情感需求,主张教育的目的不只限于教授学生知识或谋生技能,更重要的是针对学生的情感需求,从而培养其健全的人格。[3]在“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增加其人文色彩、文化意味,以适时地向学生传达人生哲理,开启他们的心智。在绪论部分,可用古代的诗词引出学生对流水的思索,“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在讲授虹吸原理时,可向学生讲述宋代苏轼《东坡志林》卷四中,四川盐井中用唧筒把盐水吸到地面的故事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被赋予了灵气。

(4)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在课件中设计练习模块。在“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中设计练习模块,以提供覆盖重要知识点的习题及反馈。让学生的学习有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同时也突出了“流体力学”课件的交互性,将更能促进学生的横向思维,延长课件的生命周期;同时设计了部分流体力学的英语题目,实现了双语教学理念的渗透。

2.“知”——以“三引入”与“一结合”为指导

为了结合课程内容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在“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强调“三引入”与“一结合”,以突出“流体力学”教学的宽泛性、时代性和应用性。[4]

(1)将身边问题引入多媒体课件。在“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时,结合具体课程内容,设计具有新颖、独特、能够牢牢抓住学生注意力的问题,力争做到在每一章的“流体力学”课件开讲前都提出一个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避免平铺直叙地讲授。同时在教学中注意收集身边有趣的流体力学问题,比如一滴牛奶的流体力学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其实流体力学离我们并不遥远。

(2)将工程实例引入多媒体课件。为了将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运用流体力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将工程实例引入多媒体课件。如在讲授液体作用在平面上的总静压力和恒定总流动量方程时,补充三峡水坝的视频,让学生对恒定总流动量方程有更为深刻和直观的认识。

(3)将教学科研成果引入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适时地介绍一些教师的研究成果以及正在开展研究的工作,一方面可以调节课堂教学气氛,另一方面也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好课程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当前相关学科的热点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他们对科研的浓厚兴趣。正如张爱玲所说“出名要趁早”,对于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也要趁早。

(4)注意多媒体课件和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实验教学是学习流体力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贯穿于课程始终。采用多媒体方式如录像、Flas等增加演示性实验,既丰富了实验内容、扩展了学生视野,又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讲解流体力学最重要的“伯努利方程”时,除了传统的公式推导之外,可辅以实验、Flash等多种教学手段,从而实现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

3.“感”——以美学理论为指导

教学是一种艺术,课件也应是教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要实现“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中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关键在于设计中美学的运用。[5]

(1)“流体力学”课件制作的简约美。“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开发时,背景画面的设计要做到:简单大方,清新淡雅,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的文字内容应言简意赅,简明扼要。

(2)“流体力学”课件制作的和谐美。首先背景图片应服务于课件内容,不能喧宾夺主,在色调处理上应保持统一性,不出现突跃;其次应根据各种字体的表现力,选择一种与课件内容相和谐的字体;再次应选择与背景色协调的文字颜色;最后应注意文字经投影仪投影后的效果。

(3)“流体力学”课件制作的立体美。图像所表现的内容应围绕课件内容展开,通俗易懂,可将水利工程、航天工程等工程图面以及身边的流体力学图面有机的穿插到多媒体课件中,简洁明快地使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主题。首先动画设计在构图上要做到布局合理,造型优美,以求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其次动画构图要形象且具有鲜明的直观效果,并符合学生的视觉规律,如在雷诺实验、伯努利方程的讲述中,应合理运用动画技巧,以扩大课件的表现力。

三、结语

以“情·知·感”为支撑,以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学习理论为指导,将身边问题、工程实例、教学科研成果等有机的融入到“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开发过程中,同时应注意“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和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重视“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简约美、和谐美与立体美。以“情·知·感”为支撑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为“流体力学”教学提供了较为先进的手段,为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现实可能,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乐学”、“会学”的能力;同时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激发形象思维,以促进“流体力学”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婷婷.情·知教学理论指导下的网络课程之情感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0):47-51.

[2]赵青.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2):153-155.

[3]叶涛,刘传明,章战士.基于多种学习理论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实践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23(2):157-159.

第4篇: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范文

所谓广告学是关于各种社会组织进行成功广告活动的方法和策略的学科,是对广告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相应的广告理论的揭示。广告学具体研究以下问题:

(一)广告发展的历史

在广告学所涉及到的研究领域,要对广告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中每一阶段广告现象进行剖析,以探索广告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二)广告人与广告人培养

广告学要对广告活动中的主体策划者,即广告人的问题进行研究。广告人在广告业中存在了上百年时间,对于广告人的界定、广告人的素质分析和广告人的培养,都与广告发展紧密相联,也是广告学科进一步完善的重要问题。

(三)广告组织

广告组织是进行广告活动的职能性部门和职业性机构的统称。广告组织的性质、设置的必要性和内部运行机制,对于广告活动的开展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如何规范广告组织,使其更好地适应广告活动,为广告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四)广告计划

广告活动的有序化开展,直接依赖于广告活动的计划情况。基于广告调查围绕广告目标所制定的广告计划是广告活动的前提保证,又是检验广告成功与否的标准和依据。界定广告计划的内容和范围,成为广告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五)广告策略

广告策略具体包括广告定位、广告创意、广告文案。这是广告表现中的核心与灵魂。这些问题在广告学的大学科范围,都以重要专题形式加以研究。

(六)广告媒介

广告是一种传播信息的活动,在传播时;不同媒介的优缺点以及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会对广告效果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广告媒介分析研究,就是指对各种大众传播进行分析,以根据不同媒介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媒介或媒介组合策略,有效地传播特定的广告内容。

(七)广告管理法规

广告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传播活动,必须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这既对广告活动本身是约束,又是对广告活动行为合法的正当保护。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都陆续制定了广告法规,从宏观上管理国家的广告行为。我国也于1995年正式实施广告法,从而使广告管理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各国广告管理法规在内容规定上不尽相同,但在具体规定上许多是具有相互借鉴意义的。

二、广告学的性质

广告学是从20世纪初开始出现的一门边缘科学,是一门既涵有社会科学,又涵有自然科学性质和心理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的独立学科。在对广告学与经济学;市场学、,管理学、美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文学艺术等的既联系又独立的分析中,可以勾画出广告学性质的轮廓。

(一)广告学与经济学和市场学

广告学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广告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与成熟。经济学和市场学中揭示的许多规律,广告活动照样适用,也必须遵守。广告现象又是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重要现象,它服务于市场经济,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和市场学的研究成果可直接用于广告学,而广告学理论的发展又影响到经济学和市场学的理论演变,每一次广告学理论的突破都对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经济学和市场学对新问题、新现象的研究。

(二)广告学与传播学

广告学与传播学的联系最为密切,甚至在许多研究成果中,都把广告学视为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广告学不同于传播学。第一,广告学以广告现象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传播学以信息传播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广告的目的是通过传播广告信息而诱导社会公众,传播学中信息传递的目的是与公众进行交流。第二,广告的媒体是大众传播媒介;而传播的媒体既可以是大众传播媒介,也可以是自身传播媒介和组织传播媒介。第三,广告讲究突出重点信息,强化形象,可以采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形象塑造和文案设计;传播讲究的是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第四,广告追求广告效果,注重投入产出效应;而传播追求的是信息到位。第五,在约束机制上,广告信息传播受到广告法规的限制和保护,广告信息一旦失真、失误要受法律制裁;一般的信息传播大多不受到什么约束,即使失真、失误往往并不负任何责任,法律也并不追究。

(三)广告学与管理学

广告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和传播活动的综合,在其活动中必然要求以管理行为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广告学借助于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广告工作,以达到完善广告学的理论体系并指导广告实务。

(四)广告学与心理学

广告作为说服社会公众的艺术,它与心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提供了人的心理构成的机理和心理活动的特点和性质,广告借助于心理学的理论和规律才能达到说服的目的。一则广告从确立主题、构思内容到选择媒介,无不体现广告学与心理学的结合。甚至一则广告的版面设计、文字语言多少、辞义准确度、刊播媒体、背景材料等,都要求心理学理论体现于其中。

(五)广告学与美学、文学和艺术

广告要利用各种文学和艺术手段来达到广告的目的,它与文学和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文学、艺术可以通过其特有的形式去影响、传达、感染,甚至支配人们的感情,有时乃至改变着人的观念和行为。广告作为一种特殊意义的艺术形式,正在吸收美学、文学和艺术的理论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式和规律,不断推动广告美学理论、广告艺术和广告活动的发展。

(六)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广告和公共关系都是运用一定的传播媒介,宣传自身、树立形象。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既相互联系又有一定区别,各自具有本学科存在的质的差异性和规定性。

1.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的差异

首先,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出现的先后时间不同。广告学先于公共关系学而成熟和系统化。广告学产生于20世纪初,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心理学已由普通理论向实验阶段转变而产生,并受到传播手段多样化和现代化趋势的直接推动。而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经济领域高度社会化和商品化、政治领域和文化传播手段现代化的发展而形成。广告学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公共关系学的形成和发展。其次,广告以树立产品形象为核心,目的在于促进产品销售。而公共关系学以树立组织形象;提高组织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核心,目的在于树立组织的整体形象。最后,广告一般是一种单向式的传递诉求信息,以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为。而公共关系活动是呈全方位和双向沟通模式,充分显示组织的宗旨、实力、信誉和社会责任,造成一种全面的社会舆论,影响公众,使其对组织产生良好的总体印象。

2.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的联系

在现代社会中,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出现了诸多领域的融合与交叉。首先,公共关系必须在许多时候利用广告的形式来宣传自身,树立自己的形象,广告也在不断地吸收公共关系的思想来调整、修正、完善传统的广告活动。传统的广告往往直接诉求自己产品信息,而现代广告则开始以树立产品的形象为侧重点。其次,公共关系和广告在传播组织信息时,是从不同角度传递给公认有关组织的不同信息,但目的都是为组织整体目标服务,从而树立组织及产品服务的完整形象。最后,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出现融合趋势。

三、广告学的学科任务

广告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其学科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告学应该以探索框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广告法律

广告学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于我国国内实际,基于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注重我国民族文化实际,探索适合我国现阶段和未来一段历史时期里广告活动的规律,框架符合于我国国情的能够行之有效的广告学体系。

(二)规范广告基本概念和范畴界定广告理论内在逻辑

在我国目前广告活动中,对于广告和广告学中诸多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常常众说纷纭,在广告理论的内在逻辑的界定上,往往各执一辞。在广告实务中,大量存在着“重视觉设计、轻文案创意”的现象,似乎广告活动就是色彩、点、线、面的问题。因此,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使广告学成为一门有严格概念、范畴和严谨理论逻辑的学科,以科学化的理论规范广告行为,从而使广告理论和实务达到有序化和规范化。

(三)抽象成功广告案例和优秀广告艺术

广告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广告学应该时刻注意广告活动实务,从广告实践中抽象、概括和归纳出具有对实践指导意义的广告理论。在广告学的研究上,我们要做到既要宏扬民族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广告表现方法和技巧,又要积极学习国外成功的广告经验和理论。

(四)从理论上指导广告实务提高广告事业的水平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广告业和其他行业一样,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从总体上看,目前从事广告经营活动的广告创作和主创人员,在综合知识背景上、技能素质上,尤其是对于现代广告理论的掌握上,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这必然限制了我国广告业的发展。改变广告界现存的人员素质较差、广告水平较低的现状,应该成为广告学的任务之一。

总之,广告学的学科任务应该是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从广告活动的现实出发,吸收各种成功的广告经验和理论,规范广告学的概念和范畴,完善广告理论体系;探索在我国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期里行之有效的广告规律;推动我国广告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的经济繁荣。

三、广告学的研究方法

根据广告学自身的性质,在学习和研究广告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比较借鉴法

所谓比较借鉴法师把广告学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广告理论,进行比较性研究。借鉴成功的广告和广告思想从而探索出规律性认识的方法。

(二)具象观察评析法

具体观察评析法,就是要对自己所见所谓的广告做到捉摸一番、思考一下分析其优与劣,成功与失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断积累自己对广告的感性认识。

(三)定性与定量结合法

在广告活动和广告理论中,应该在广告的确定与评析上,学会运用定量化的内容来界定其确定性。要把统计的方法应用于广告之中。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就是要尊重广告效果客观事实,尊重社会公众认可标准的观念。

(四)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法

广告理论必须运用于广告实际,在实践中以广告效果来评判和修正、完善。广告理论必须以广告实践来检验,而且只能用广告实践来检验。广告理论的是与非、优与劣绝对不能用纯粹逻辑方法来推论。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研究广告现实,而无视实在的活生生的广告世界的人,其理论往往只能为空中楼宇。坚持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是培养自己广告思想的基准。

第5篇: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范文

传统美学教育中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但这种审美教育似乎出路很小,被局限于德育、素质教育、艺术创作等。高校美学教育必须由学术走向实用,通过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美学教育体系,拓宽美学的研究领域,有效地推动当代应用美学的健康发展。

二、新兴美容整容行业的发展方向

医学美学,作为医学领域中一个新兴的独立的系统科学,是医学和美学原理交叉的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如何实施对人体的美学研究、美学维护、美学修复和再塑人的健康之美”现代医学美学的兴起与和医学审美的更高层次发展,促进了研究与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果。但是目前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出现了很多整容美容事故,主要原因是不了解美学规律,不遵循美学规律地乱动刀子。

三、数字媒体介入前两者结合中的运用前景

(一)、教学中的运用。对整个专业知识体系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创新,结合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工具,利用计算机采集图像数据、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配合摄像机及相应测量用软件,作为测量分析用具,启用医用美学等软件虚拟测查数据结果。使教学更直观更具体化。

(二)是与客户交流的运用,面向特定的群体发展到面向特定的一个人、一个家庭的阶段。即是精确化传播阶段,能和受众(客户)保持一对一互动,受众能较易获得个性化信息,并能通过先进的媒体及传播技术经济地、方便地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三)推广传播的运用。大众传播、分众传播,与精确化传播相对应。在互联网、社交网站中使用网页、广告等媒体市场推广体系,最大化数字媒体的营销效果。

四、数字媒体介入美学教学实践的改革

(一)美学基础知识体系的完善

1、既要了解美学基础知识,又要了解医学基础知识。美学主要包括美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人体整体美学与各部位美学分析评价技能。医学美学主要包括实践指导手册、医学美学概论实训教程等。通过综合课程体系学习,巩固美学和医学美学理论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2、要配有专门的美学与医学美学实践教学画室和实验室,配备各种实践教学器材。

(二)软件与工具的广泛使用

利用图形软件平面与3D结合,有效地进行人体美学测量,分析与评价的技能应用与实施于临床。选用计算机、摄像机、自制摄像用头部固位架、图像采集卡、相应测量用软件,作为测量分析用具,尺子、量角规等,整形美化软件。

(三)课程教学实践改革

在讲解分析中,多与医生交流医学美学的理论与原理,结合临床实际,分析事物与美学的关系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措施或建议,培养学生对美学与医学美学理论原理的应用能力。

1、集体讲解,多媒体播放,与医生共同讲解相关解剖知识,养成科学的观点去看待和解决问题。如头面部的三停五眼分析与测量,对比例不协调除了使用化妆技术可以改变,还需要微整形或者手术整形改变,需要向医生咨询以及完全了解问题的解决。如,瘦脸针、除皱针的恰当使用。

2、素描示范步骤和范例作品讲解。用素描方法描绘照片和写生对象,只有掌握了艺术手段熟练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运用进行计算机图形软件处理出需要的效果。艺术手段和计算机的修改可能更加随心所欲,但是医学要遵循规律,是需要将对象的个性与标准规律反复进行比对。审美的修养显得十分重要。如。教师先分析对象特征,再示范观察方法、比例、结构,表现基本手法,再让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同时进行巡视指导,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利用各种软件分析真实照片和虚拟美容整形效果,比较各种数据在审美的差别,认识解剖知识的重要性突出计算机的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自己动手,使实践教学具有规范的动手能力和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如,打开photoshop软件,将搜集到的照片导入,拉开辅助线,选中钢笔路径作为倾斜铺助线和修改的描画。点击标尺工具进行测量。然后采用人体模型测量或者同学之间互相进行测量,写出实验报告,将最后得出的结果做出虚拟效果图。用VPSS、IFACE等软件,目前这些软件还不够强大,需要结合photoshop软件使用,最强的是韩国的3D整形软件syncromaxplus,需要加强对3D软件的学习,制作出更真实性的3D效果图。可以很有效的帮助整形医生的手术。

4、实践课堂案例式教学。就美学与医学美学课程教学及教育过程中的有关典型问题,或学生关心的现实生活中的见闻,或学生自己容貌方面的忧虑烦恼等,作为实践课堂案例来进行教学。例如,比较典型的东西方数据差别,加强民族审美意识,不盲目整形。

五、专业实践、企业实习

实行产学结合,在全省范围内确立了教学实习基地,让学生到实习基地去见习实习学习,如参与美容医院的各种美容治疗或美容手术的实习见习,实习见习各阶段写出美的切身体会与实验报告。参加美学与医学美学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熟悉美容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工作,为美容第一线职业岗位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打下基础。

六、结论

第6篇: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范文

UI(userinterface)的本意是用户与产品界面的关系,UI设计则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好的UI设计不仅是让软件或web变得具有美感、个性和品味,还能让操作变得舒适、简单、自由。UI真正为人们所提及和重视是基于视窗操作系统的诞生,可见UI设计本身已不再是单纯的视觉设计,而是将视觉设计与人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心理体验等结合在一起的设计。现在人们经历的是图形界面时代,正是这种图形界面催生了我们今天这个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因为它的出现使计算机走出实验室,而且使互联网的出现成为可能。UI设计不仅重视好看,更要体现好用,其中用户体验是UI设计成败的关键。

1.用户体验(UserExperience,简称UE)

用户体验是什么?看起来好像是老调重弹,对于很多从事多年UE工作的同行来说,可能觉得这个基本概念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没什么好说的了。的确,对于一个界定明确的用户群体来讲,其用户体验的共性能够经由良好设计实验来认识到。新竞争力在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中曾提到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使技术创新形态正在发生转变,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越来越得到重视,用户体验也因此被称做创新2.0模式的精髓。在中国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应用创新园区模式探索中,更将用户体验作为“三验”创新机制之首。苹果公司CEO斯蒂芬•乔布斯曾经说过:“任何个性化的前提都是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个需求就是要做好用户体验——让用户因为使用苹果的产品而爽起来。”

二、UI设计与用户体验的关系

1、从苹果的成功看视觉设计中的用户体验UI作为视觉设计的一部分,不仅是美学的范畴,也附加着文化、社会、历史等多角度的复合体验。对一个产品而言,用户所体验的并不单纯是审美与功能的设计。通常来讲,形式(审美)与功能设计得到最恰当的平衡,就会拉近人与机器之间的距离,美丽的外形与易学易用的功能是否配合得当,成为用户体验的一个检验校准,机器离人越“近”,人的满意度就越大,人机交互就更加顺畅。

2、UI设计中用户体验的重要性苹果品牌的成功给视觉设计带来很多的启示,在网页设计中UI设计者承担着用户体验的重要使命。好的网站界面设计应该研究人的上网习惯、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以及审美心理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图形和色彩的搭配、板块栏目的规划等。用户体验不单只是用户界面设计,UI仅是用户体验的一部分,是用户的第一触动面,它不只是流程的一步,而是蕴含在我们整个互联网运营和设计的每一步。总体来讲,作为网页设计的一部分,UI设计应该始终关注人的感受,“以人为本”是用户体验的根本。用户体验不只和价值有关,而是在用户需求和业务目标之间找到平衡。

第7篇: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学习情感 学习动力

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对概念、公式等常常怀有不同的态度,也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如果学习顺利,则会感到愉快、满足和充满自信;如果学习失败,则会产生难过、自责甚至厌恶的情绪。那么,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就要多多关注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和热情。

1.用物理的美使学生获得学习物理的热情

物理学作为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它集理论与实验为一体,当我们抛开了繁琐的物理计算畅游在精妙的物理思想中时,会察觉到它的美。这美,不是简单地让我们获得视觉上的享受,而是一种惊叹,惊叹它的对称美与简洁美等。物理的魅力,促使无数人为它耗尽终生甚至失去生命,也将激励和吸引我们继续前人的事业,所以在教学中向学生注入物理美学的教育不容小视。

在物理学中,有大量对称的概念和规律:如正电荷和负电荷,南极和北极;在物理规律的描述上也有对称的表述:电荷相互作用同磁极相互作用所遵守规律的对称性,杠杆平衡、平面镜成像,等等。物理规律的对称原则在物理研究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奥斯特于1820年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实现了“电生磁”后,法拉第受到对称原则的启发,就想到了“磁也一定能生电”,经过多年艰辛探索,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实现了与“电生磁”对称的一面。

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学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坚信宇宙世界的简单性,他们从纷繁复杂的真实世界中总结抽象出最简单的物理模型:例如光线、磁感应线、质点、理想流体等。这种理想化的方法抓住了本质特征的主要形象,舍弃了次要形象,建立轮廓清晰、主题突出的新形象,从而简化物理问题。给师生学习和研究物理带来简洁美的享受。

物理学中处处充满美,教学中往往缺乏对美的揭示,因此,教师应该尽心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中体味物理的美,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与灵感,对所学知识能有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

2.1体验学习物理的生活价值,拉近物理与学生间的距离。

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使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深入,不能只知道表面含义,不是简单记住物理公式套用公式做题。爱因斯坦曾说:“在建立一个物理学理论时,基本概念起了最主要的作用……所有的物理学理论都是起源于思维与观念,而不是公式。”所以老师在教学时不能只把公式计算当做重点,不能将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变成单纯的数学公式,反而是更应该加强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和理解,让学生知道物理不仅仅是计算,更是对基本现象的理解和诠释,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我们周围,我们时刻都离不开物理,物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物理充斥生活的每个角落。如:教学中重视物理的应用教学,能让学生充分感到物理的作用和魅力,让他们热爱物理,找到生活和物理的焦点,体会物理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增强学习热情和兴趣。

2.2利用历史人物、典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趣的人和事能够吸引人的注意,更何况是初中生呢?在教学中若能在学习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时候,结合有关内容讲述历史上物理学家的故事,则必定会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使学生不只停留在现有的书本知识上,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比如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所经历的艰辛和不懈的奋斗;又如科拉顿跑“失”良机,并没有发现这一重要现象;在介绍阿基米德原理时,可以介绍王冠的故事……了解科学家的事迹,追随科学家寻求真理、勇于探索、敢于实践、艰苦奋斗的足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勇攀高峰的热情。从了解前辈物理学家的成败中获得经验教训,学习他们的重要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反证法、对比法、逆向思维法,等等,培养他们科学创新的精神。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既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了解物理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对物理的亲近感,学习其中的思想和精神,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理解,增强听课效果,启发他们为物理学作出自己的贡献。

3.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认知的基本规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物理中实验是获得感性认识的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实验原理、步骤、数据处理、实验的思路和方法都比较重要,其中更要注重学生实验的方法和思想,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记、背实验而不做实验,更加注重学生对实验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和融会贯通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阅读能力与合作能力。因为对于实验不能只局限于目的、原理、步骤等表面的东西,对实验方法、思路、迁移、创新等不重视,要重视实验的作用,克服目前实验教学的种种困难,在平时教学中加强实验的开展、分析与讨论,学生要提高能力必须拥有更多自主空间,不要总是教师提问题,也要给学生提出问题、自由讨论、发表意见的机会,给学生独立阅读的内容和时间,给学生独立做实验的机会,同时给学生合作完成实验的机会。

4.延伸课堂,让学生获得应用物理的情感体验

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指导我们,物理知识常常在生产中应用、科技发展及一些国内国际重大的社会问题也离不开物理,例如:能源短缺、环境破坏等这些内容往往最贴近现实生活,是学生感兴趣的突破口,同时是命制试题最好的背景材料。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当今的热点问题和学生一起将实际的情景分析清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热点问题接轨,学生学到新知识的同时,可以巩固原有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获得成就感,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避免让学生将众多精力花在机械训练上,让他们能够获得较强的自学能力与钻研精神。

参考文献:

[1]武少文.浅谈物理学中的美育[J].湖南中学物理,2009(6):24-25.

第8篇: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范文

    一、两大体系:中国艺术学科体系内涵

    艺术学科体系由关于人类艺术实践的全部知识构成的。正如马采先生所说:“艺术学就是研究关于艺术的本质、创造、欣赏、美的效果、起源、发展、作用和种类的原理和规律的科学。这是艺术学的目的,同时也是艺术学的意义。”②整个学科体系基本内涵包括艺术史论和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两大体系。

    1.艺术史论体系

    如果把艺术学科比作一幢大厦,那么艺术史论体系则是整幢大厦的基石。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实践活动,艺术属于社会历史范畴。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与消亡。人类艺术史与人类社会史相伴相生。考古学的发现证明,数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就已经开始了早期的艺术实践活动,直到今天,艺术实践在人类社会任何一个发展时期从未间断过,而且正在继续,并将一直继续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人类艺术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超越万年的艺术史为人类社会留下了无比丰厚的艺术遗产,积累了极其宝贵的艺术实践经验,这些都为今天和以后的艺术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营养和思想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因此,艺术史是整个艺术学科体系中的第一块基石。具体说来,中国艺术学科体系中艺术史部分主要包括带有一定普遍性的人类艺术通史,如中国艺术史、外国艺术史等;以及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门类艺术史,如中外音乐史、中国书画史、西方美术史、中外雕塑史、中外建筑史、中外戏剧史、中外舞蹈史、中外电影史等。艺术理论是在梳理和总结人类艺术史和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对人类艺术实践活动的起源、本质、特征、功能等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归纳、概括和抽象。艺术学理论体系主要研究艺术的本质、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分类、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等内容,具体学科包括艺术学原理、艺术美学、艺术哲学、艺术批评学、艺术类型学等。艺术史论体系奠定了艺术学科体系的基础,是整个艺术学科体系的血脉和灵魂。没有艺术史论体系,艺术学科体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

    艺术史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梳理和总结人类艺术实践规律的基础上为艺术创作与实践提供理论借鉴和指导,进一步推动人类艺术实践的创新、发展和繁荣,进而创造出更多、更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让人们在获得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性情得以陶冶,人格更加完善。艺术史论研究最终要回到艺术创作实践中,没有对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的关注,艺术史论研究就成了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如果说艺术史论体系是艺术学科体系建设的基础和逻辑起点,那么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则是艺术学科体系建设的目的和旨归。具体而言,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包括对音乐、舞蹈、美术、书法、设计艺术、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艺术等各门类艺术创作规律、创作技法、创作方式的研究。

    作为一个整体,艺术学科体系内涵包括艺术史论和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两大体系。具体到每一个门类艺术学科,其内涵也主要由这两个部分组成。如美术学科体系里既包括中外美术史、文物鉴定与修复、民间美术研究等史论研究内容,也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雕塑等美术应用研究与实践等部分相关学科。戏剧戏曲学科包含戏剧戏曲发展史论的教学与科研,以及为戏剧戏曲编导、表演舞台实践的教学与科研。前者是戏剧戏曲学的主导、核心部分,侧重于学习、研究中外戏剧史、戏剧理论、戏剧批评、比较研究,兼及剧场建设、舞台设计、戏剧管理,着眼于从案头艺术、舞台艺术、综合艺术等不同角度,对中西戏剧戏曲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后者是前者的衍生与辅助环节,包括剧本编辑理论与实践、戏剧导演理论与实践、舞台设计、灯光技术、化妆技术等具体内容。

    艺术设计学科包括艺术设计史论和艺术设计创作及制作系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前者主要研究艺术设计历史脉络、艺术发展规律、美学流派表现、理论方法呈现等内容。后者主要包括艺术设计思维训练、三大构成规律的学习、设计素描、色彩课程的学习、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设计实践类课程的学习等内容。电影学科包括电影历史及理论与电影创作及制作系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电影历史及理论系统,主要研究电影艺术历史、发展演变规律、美学思潮、理论方法等内容。电影创作及制作系统,主要包含电影艺术创作规律的探索和电影艺术制作技巧的提升两大范畴,涵盖了编剧、导演、摄影、美术、录音、剪辑、动画、管理等全部的电影制作部门。此外,音乐学、舞蹈学、书法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其他门类艺术学学科体系内涵也同样主要由史论体系和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两大部分构成。

    二、四大部类:中国艺术学科体系外延

    艺术学科体系外延包括所有关于艺术史论体系和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的相关学科,主要有一般艺术学、特殊艺术学、边缘艺术学、新兴艺术学四大部类。一般艺术学即探索人类整体艺术实践活动普遍规律的学科,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美学、艺术哲学、艺术批评学、艺术类型学等关于艺术学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的学科。特殊艺术学即门类艺术学,包括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戏剧戏曲学、设计艺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及最具民族特色的书法学等。边缘艺术学即艺术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人类学、文化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形成的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艺术符号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文化学、艺术教育学、艺术传播学、艺术管理学、艺术经济学、艺术考古学、艺术文献学、艺术伦理学、艺术法学、宗教艺术学、比较艺术学等艺术学边缘学科。新兴艺术学即探索和研究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3D、激光全息等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与艺术创作实践相结合产生的诸如计算机艺术、视频艺术、全息摄影艺术、交互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网络艺术、动画艺术、立体电影艺术等新兴艺术的学科。

第9篇: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建筑学教育体系知识主体

教育是由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学思想和教学法构成的,因此关于教育和教学的讨论多半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讨论。对于大多数学科来说,学科本身的定义是清晰的,如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历史学等;但建筑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和上述学科一样,建筑学也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和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并不是非常明确,如建筑是艺术、建筑是建造、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以及建筑是符号象征等,因此建筑学的知识主体既包含了造型艺术的法则又包括了工程技术的知识。从历史发展来看,建筑学学科最初是在艺术院系里,后来又全球性地移至工程学院,接着又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建筑学的基础知识也由于自身概念的拓宽而不断增加。虽然建筑教育和建筑实践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然而建筑学的含义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由于建筑学的学科概念的含混,对其研究对象的讨论一直是建筑理论讨论的重点之一,每一次对建筑学的大讨论都引发了对建筑教育的重新思考。

我国建筑学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并且是在西方建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又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发展,走出了和西方不一样的道路。在当今信息交流十分频繁的年代,建筑教育之间的交流当然也日趋频繁,作为交流和学习的基础应当对建筑教育的特点作一次深刻的探讨。

一、传统建筑概念与建筑学

中国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建筑己有4000多年的历史,并在世界建筑之林中独树一帜。然而,把建筑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和与其相应的建筑教育在中国只有不到80年的历史,其中缘故值得思考。

如果我们认真读一下中国历史和中国建筑史,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和发展脉络,就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现在的概念之间存在着差异。首先,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建筑的角色是“器”,主要存在的价值是“功用”。作为器的建筑产生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内部空间,也就是说,建筑仅是建造活动的客体,内部空间才是整个建造活动的目的。因此,建筑的外形仅是一个媒介或载体,通过载体达到“功用”的目的。其次,作为“器具”的建筑有等级之分,而划定等级的原则取决于“器具”使用者的社会、政治地位。这个等级是建筑形式、类型的基础,通过建筑的平面、屋顶样式、建筑用材和用色等方面体现出来。再者,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为主,建造者主要是木匠。由于建筑形式预先由建筑类型而定,类型直接取决于主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因此,所谓“设计”工作也就是选择类型和解决建造问题。这样的“设计”工作与西方传统概念上的设计工作是不同的。因此,在整个建造过程中,没有建筑师这个角色,起主要作用的是木匠中的大师傅。工地上的参照物是由大师傅根据建筑的类型和所备的建筑材料制作的建筑木构模型;建造过程中如遇问题,现场解决。此外,中国传统建筑的彩画画幅主要取决于结构构件的形状,表现的和西方建筑室内的绘画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的画面和结构构件合二为一,后者绘画具有自身的独立性。

综上分析,从建筑学的意义上看,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西方建筑的概念存在本质的差异。建筑在西方是西方艺术三大门类之一,即绘画、雕塑和建筑;而中国的传统建筑本质上是“器”不是“艺”,没有获得与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同等的地位而成为艺术的一个分支。造房子所需要的“技能”没能作为“学问”,“建筑形式”的美主要源自于技术和构造,而不是源自于以形式为目的的设计,建筑物本身并没有向西方建筑那样成为美学讨论的对象。几千年来直至上个世纪初,中国没有建筑师,因而也就没有为此而专门设立的学校和建筑教育;建筑技术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式的传授体系。中国传统建筑业没有产生出建筑师这个职业,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建筑本身落后,而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意识形态上对建筑的定位不足以产生建筑师。20世纪初,随着国门的打开,许多新事物和新学科也随之进来,“西学东进”是当时的潮流;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也包括了建筑师的职业和建筑设计的概念。因此,尽管中国建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建筑学仍是一个新的学科。

二、回顾建筑教育

众所周知,中国第一所建筑院系正式诞生于1927年,即现在的东南大学建筑系,其教员和系主任都是由回国的留学生组成[1]。上世纪初,清政府有组织地派送中国留学生出去学习,建筑学也是其中之一。据史料记载,在出国留学生中学建筑的有55人;其中40人去了美国[2]。学成之后他们中的大多数返回祖国,开办了事务所,成为中国的第一代建筑师,并建立了中国自己的建筑院系。显然,由于所受建筑启蒙教育的原因,对建筑学的理解一开始就是以西方传统建筑学的观念为基础,以理解西方古典建筑的方法去理解建筑事物,并且以此解释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建筑。因此,第一代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以及“民族特征”的解释和西方建筑师的理解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地道”与否的差异。这一观点无论从他们的作品中或对中国建筑形式的分析上都明显反映出来[3]。

这样,建筑的概念由“器”而转成“艺”,成了学问的对象。建筑是艺术的地位在建筑院系里得到普遍承认,这和西方传统建筑学是一致的。作为艺术的建筑,其形式(外观)就变得尤其重要,所以对形式的研习就成了设计训练中的中心内容,也成了建筑教育的主要内容[4]。由于对建筑概念的理解是西方的,因此学习建筑、认知建筑的手段也是西方的。例如建筑设计初步课,对建筑的理解和学习方法基本上是西方传统建筑学的方法,从研习古典建筑开始,学习的方法是渲染,目的是通过长时间的描绘领会古典建筑精髓的几何关系和形式美的原则。西方古典建筑学由于阿尔伯蒂(Arberti)和帕拉蒂奥(Pladio)的贡献,形成了一整套形式美的生成方法作为设计的原则。然而,有意思的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习也使用了相同的办法,但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产生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在图纸上看到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立面是木构件搭接中空间关系的平面投形,“立面”本身并不存在。因此,所谓立面的比例、几何关系等没有实质意义,这种作为认知的学习方法导致了对中国传统建筑认知的形式化和表面化;也直接导致了建筑设计中对中国传统建筑符号化的设计方法。这种以渲染为基础的形式训练模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其间虽然渲染的对象—建筑形式发生了不少变化,但以渲染作为训练的手段并没有变,从“古典”建筑一直渲染到“现代”建筑[5]。表面上看,渲染作为训练工具并没有影响对新建筑形式的接受,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以这样的方法去理解“现代”建筑和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知,都存在着对“形式”的误解。这种事实道出了在建筑教育中对建筑学的理解和对建筑形式的认识和理解有偏差。以渲染为基础的形式训练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影响很大,而且根深蒂固。它已不仅仅是训练方法,而且直接影响到了对建筑形式认知和对建筑学的理解。教学体系统一化、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等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因此,在中国建筑教育的教学模式普遍大同小异。仔细分析,在建筑教育发展过程中似乎缺少了在建筑学中国化之后对建筑学知识主体的讨论,知识体系和教授方式存在问题。

三、建筑学与建筑教育

建筑教育应该建立在建筑学学科的基础之上,建筑教育模式应取决于对建筑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就西方建筑学而言,自维特鲁威(Vitruvius)开始试图回答建筑学的基本问题,阿尔帕蒂开始把建筑设计纳入学术领域,最后在巴黎美院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科理论和体系。事实上西方建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建筑事物的本体论和建筑设计的方法论,几千年来西方建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在回答“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同时也不断讨论“怎样做”的方法。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最初延生在法国巴黎路易十四皇家学院,首先建筑是被作为艺术门类之一而被学院接受,并要求其有能阐述自身审美原则的理论,即必须有可用于直接教授的理论。巴黎美院是学术型机构,因此,对建筑学也要求要把它纳入可以接受的学术规范[6]。在巴黎美院里,建筑教育被分为两个部分:建筑设计理论和建筑设计训练。这两种不同的训练来自不同的教授群体,学院内的教授和学院外的建筑师。学生们在学院内学习文学、历史、哲学和美学以及数学,同时要到建筑师工作室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并通过设计竞赛获得设计成绩。在学院内,建筑设计理论的美学基础是建筑艺术的普遍原则,即以阿里斯多德的美学原则为基础,形式美被提纯到美的定律,如对称、韵律、和谐和比例等。其中占统治地位的优秀建筑的标准是固定的形式美的原则和范例,它建立在意义利文艺复兴文学和艺术作品之上。根据阿里斯多德形式美的普遍原则把美术从匠人的活动中分离出来,把建筑师从工匠的地位提升到哲学家的地位[6]。

巴黎美院的教学模式之所以在19世纪80年代之后直至1939年逐渐成为美国建筑教育的主流,正是由于它具备完整的理论框架和学术体系[7]。当中国大批建筑学留学生前往美国的时候,正是美国建筑教育盛行巴黎美院模式的时期,而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又是以杰出的巴黎美院模式而著称。中国在美国的建筑学留学生中,比较集中的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2]。尤其是宾大建筑系的建筑设计课,有着完整的训练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了巴黎美院的设计原则。当时是帕尔·克瑞主管建筑设计教程,他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学院派建筑设计师和教师。帕尔·克瑞对建筑形式构件分析的态度实际上是坚信古典的、无时间性和延续性,尽量避免认真地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要学生分析古典建筑的形式构件,并不重视形式的历史意义[7]。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教育模式对中国建筑教育模式的影响较大,严格地说,奠定中国建筑教育基础的是源自美国巴黎美院式的教育模式。

然而,巴黎美院的教学模式通过强调一般的、抽象的理论而不是特殊的、具体的实践,把建筑设计活动理论化,奠定了建筑学学科的理论基础,构成了建筑学的知识主体。这一点作为西方学术传统的一部分始终保留在建筑学的学科之中。建筑理论作为建筑学的知识主体,是建筑设计思想源泉,也主导了建筑设计者的思维方式。但是,作为知识主体的建筑理论始终没有在中国建筑学的学术框架中占有相应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形式”“、风格”和“手法”。因此,也就造成了建筑形式构件的组合成了建筑设计的主要方法,对形式的敏感和反应成了主要的设计能力。形成了重视建筑设计(形式设计),忽视建筑理论的风气,甚至认为建筑理论形同空话,或把设计想法和设计手段与建筑理论混同起来。据此,可以这么说“中国的建筑教育源自巴黎美院”的看法有其不完全性,实际上是建筑“形式”的研习手法源自巴黎美院,但巴黎美院设定的关于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和学术规范并没有真正被中国建筑教育所接受。

所不同的是,美国的建筑教育自1939年以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朝着现代建筑的方向发展,原先巴黎美院古典建筑的研习手法被放弃了,但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学术规范依然保留下来。

这种对建筑学知识主体理解的差异是中国建筑学和西方建筑学本质上的差异,虽然这种差异并不一定反映在建筑物的形式上,甚至也不反映在学院中设计课教学的成果上,但却反映在建筑教育的理论框架上和学术规范上。最终,形成了所谓建筑设计的学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一点是中国建筑教育和西方建筑教育最大的不同点,也就是对建筑学认识的不同点。

四、结语

在中国,当建筑学作为一门学问在大学里教授之时,就已经打破了中国传统上对建筑事物的认识,建筑学不是建筑,建筑学的知识主体也不仅仅是建筑设计。也就是说,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和其他学科一样,有相应的学术规范和理论基础,这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虽然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建筑教育也已放弃了古典学习方法,但并没有开始建构规范的建筑学体系;由于最初对建筑学理解的偏差,导致了思维方式和认识论上的偏差。以这样的视角看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就很容易理解成是一部“风格”变换的历史;用同样的视角去看欧洲的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以及美国的后现代建筑等,就只能感兴趣其形式的差异,或从形式的差异去理解名词的差异,并不能认真地去研究其根源。

因此,当务之急是健全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建立自己的建筑理论框架和学术体系,为建筑学真正的中国化打下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定邦.国内早期建筑教育的开创.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4

[2]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1992.2,18,19

[3]中国建筑史.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80年7月版.182~185

[4]最初建筑作为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在教学大纲里还有许多数学、力学和工程技术等不少课目。张镛森.关于中大建筑系创建的回忆.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3

[5]王文卿.基础教学话从头.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