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上市融资的方式范文

上市融资的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上市融资的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上市融资的方式

第1篇:上市融资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上市公司;融资现状;融资方式;选择;完善

一、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现状分析

1.上市公司融资中偏好于股权融资。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成熟和较为完善,上市公司在选择融资方式时也较为谨慎,通常情况下都会根据成本由低到高的顺序来进行融资,即先内部融资,然后再考虑债权融资,最后才会对股权融资进行考虑,这种融资方式的选择较为稳妥,风险性相对较小。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刚刚起步,公司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对资本利得更为重视,而对现金回报则较为忽略,这样就导致上市公司在进行融资时,往往会利用较低的融资成本、低于市场利率甚至是恶意零融资成本来进行股权融资。根据一份对上市公司融资统计分析表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规模远远大于债权融资规模,而且股权融资的增长速度也远远在高于债权融资的增长速度。

2.上市公司负债结构缺乏合理性。对上市公司负债结构进行分析,主要需要对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和资产总额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三者之间的具体关系可以利用公式来进行表示:

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之比其所反映出来的是上市公司的自有资金负债率,也可称为上市公司的投资安全系数,其是对投资者对负债偿还保障程度进行衡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企业负债总额越高,自有资金负债率则越大,这样债权人所得到的保障则越小,反之则债权人得到的保障越高,当债权人得到的保障越大时,上市公司股东及企业外的第三方则会对上市公司的信心越足,则愿意借款给上市公司。当上市公司的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处于相等情况时,这是企业的自有资金负债率则处于最佳值。

资产负债率体现的是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公司负债总额越少,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公司资产对负债的保障程度越高。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都处于较高的水平,而且资产负债率还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表明资产对负债的保障程度在不断的递减,这也间接的表明了上市公司借款安全程度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想通过银行借款或是发行债券进行融资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

我国资本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再加之受到各种融资方式融资成本差异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往往会优先选择股权融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融资方式的选择进行优化,在优先对股权融资进行选择的同时,还要适当的降低股权融资的比例,增加债券融资和银行贷款等多种融资方式,从而进一步促进融资结构的优化。特别是上市公司需要增加内源融资比例,这就需要上市公司要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有效的利用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为企业提升更大的利润空间。同时有效的运作企业内部的资本,加快资本的流通速度,确保企业现金流量的增加。通过内源融资由于不需要进行利息、股息的支付,也没有融资费用,这对于降低融资成本十分有利。另外增加外源融资中债券的融资比例,有利于融资风险的降低。

三、完善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途径

1.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目前上市公司治理过程中实行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机制,所以进一步对职业经理人市场进行完善,从而增强经理人之间的竞争,努力提高经理人工作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为上市公司进行融资,保证公司股东的利益。

2.健全和完善股票市场。目前股票市场还存在着内部人控制、虚假信息、操纵市场和价格等一些现象,所以需要加强对股票市场的完善,证监会应完善各种制度和措施来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管理。加大对股票投资者的宣传和教育,强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合理性,确保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另外还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机制,由市场来主导股票的价格,从而实现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通过对股票市场的完善,可能有效的防止上市公司融资的盲目性和非理性,确保上市公司融资策略的理性化。

3.向内源融资方式倾斜。内源融资主要公司经营活动结果产生的资金,即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它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旧构成。由于在公司内部进行融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因此,上市公司应充分挖掘内部资金,通过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提高效益等手段增加留存收益。向内源融资方式倾斜。

4.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国家应制定制度,减少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限制,减低发行债券的门槛,鼓励上市公司发行债券;制定科学的管理办法,研发新的债券品种,扩大债券上市规模,增强债券流动性和安全性,提高债券平均收益率,吸引投资者投资。最终促使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的共同发展。

四、结束语

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的发展前途,同时还会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进行规范,提高上市公司获取利益的能力,确保上市公司竞争力的提升,利用科学合理的融资方式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形式的规范,首先需要加快其观念的转变,使其尽快树立起清晰的、综合全面的融资观念,确保其融资行为的有计划性,有效的规避风险,从而强化企业内部能力,进行理性化的融资,确保上市公司能够实现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华云.杨喜梅.上市公司融资研究[J].财会通讯,2010(11).

第2篇:上市融资的方式范文

摘要:并购是企业较为重大的决策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并购融资方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不同并购融资方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以期能够对我国的并购融资产生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 :并购;融资方式;融资偏好;并购绩效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并购事件的发生数量也越来越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相关政策的出台规范了我国并购行为,也使企业并购的开展更为迅猛。并购行为会促使大量现金流动,因此并购融资就成为了并购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不同的并购融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融资成本和风险,这些不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购事件的成功。同时对于长期绩效和短期绩效而言,并购融资方式对其具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对国内外并购融资方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充分理解并购融资的相关理论,再充分掌握我国并购融资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并购融资方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最后对我国企业的并购融资进行建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对于不同融资方式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的研究较早。Lubatldn、Singh 和Montgomery (1987)对企业并购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并购前双方的战略是否契合对并购绩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Haspeslagh和Jemison 在1991 年通过协同的角度对并购绩效进行影响,得出了并购双方的资源整合程度是决定企业并购绩效的主要因素。对于并购融资方式与并购绩效的关系的研究虽然不是很多,其中FrederikP. Schlingemann 在2004年利用4年的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股权融资对并购绩效有积极的影响,而对负债融资无显著影响。

(二)国内研究现状

近些年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逐步健全,对于企业并购融资方式对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也渐渐增多。阎达五、刘文鹏和耿建新在2001 年通过实证对企业的融资行为进行分析,得出上市企业应当多渠道进行融资,大力支持债券融资方式。余光,杨荣在2002年通过对目标的并购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并购对目标公司有很大的积极影响。李善民、陈涛(2009)通过研究发现,并购公司的财务状况会影响并购支付的选择。翟进步等人(2011)从并购融资方式出发以2002-2006 年发生的并购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得出了股权融资方式会显著提升并购绩效,而债务融资方式则会降低并购行为的绩效。

三、并购的相关理论

兼并和收购是并购的两个部分。兼并主要是指两个或者更多的公司因为某些原因而吸收合并成为一个整体。而收购主要是指一家公司利用资金去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票,以便能够获得对该公司的某些资产的所有权或控制权。所有企业进行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都需要拥有一定的资金,而通过各种方式取得的资金的过程就叫做融资。并购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和留存收益融资三种。

四、我国公司并购融资现状

在并购融资中,有许多因素是不受企业主观控制的,主要有以下因素会影响企业的并购融资方式。

(一)并购环境

企业进行并购融资是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下进行的,规范的市场环境能够对并购融资产生较好的影响。我国的资本市场并不具备完善的功能,而企业并购融资是在资本市场中进行的。因为资本市场的限制,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于银行借款,而银行的高门槛使得企业资金来源狭窄。法律法规是保障并购融资的重要基础,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等政策都会使企业的融资方式产生不同的偏好,影响企业对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

(二)并购动因

企业的每一项并购行为的发生都具有不同的动因。企业的并购动因不同会对融资选择造成差异。如果企业的并购是为了获取短期的利益,那么企业则会选择较为激进的融资方式。而公司并购的目标是为了长期利益,则企业会选择较为稳妥的融资方式。

(三)并购支付

企业并购的支付方式主要包括现金、股票和资产等。不同的支付方式会促使企业选择不同的融资工具,因而也会对融资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可以说不同的支付方式也会对并购融资方式产生很大影响。

五、并购融资方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

在研究不同的并购融资方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时可知,债务融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并购企业的绩效,而股权融资方式则会明显增加企业的绩效。我国的资本市场形成较晚,各项功能并不十分发达,市场环境也并不十分有效。当前,我国的许多上市公司发放较少股利,甚至并不发放股利,因而股权融资的融资成本较低,而债务融资需要向银行机构借款,银行的融资门槛较高,企业若想融资成本就必须花费大量成本。债务融资方式不仅会增加融资成本还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所以股权融资方式的并购企业绩效大都较好,这样采用股权融资方式能够向市场传达良好的绩效信号。

并购事件是否完整和成功的最为关键的部分在于并购后两家企业的资源整合,而资源整合的关键在于观察企业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此时需要对企业的现金收益的指标进行监控。从长远收益而言,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和留存收益融资方式对长期并购绩效的影响主要是短期内下降,随后上升再下降。但是根据不同并购融资方式的绩效分析,这三种并购融资方式对长期的并购绩效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我国当前的股票市场并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股权融资的发展,企业进行并购时选择股权融资就很难在股票市场上获得并购所需要的资金。而债务融资的资金来源渠道较窄,而我国新兴的民间借贷方式就说明了现行的并购融资方式并不十分畅通。之所以并购融资方式会在短期内对并购绩效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在长远范围内却并无显著影响。在选择融资工具时,企业应当首先考虑进行股权融资,随后才是债务融资,最后再考虑留存收益融资。

六、建议

企业进行并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绩效。根据以上分析,并购融资方式由于成本和渠道的不同会使企业产生融资偏好,不同的并购融资方式会为企业带来不同的融资绩效,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希望获取的利益进行选择。同时,企业并购时应该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寻找新的融资点,进一步发展并购行为;政府增强对证券的限制,并建立证券市场的退出机制;企业应当健全自身的资金和薪酬管理机制,建立以价值为导航的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翟进步,王玉涛,李丹.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式选择与并购绩效“: 功能锁定”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12):100-110.

[2]李杰.融资压力与企业并购绩效—并购融资方式视角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6):108-113.

第3篇:上市融资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上市公司 债务融资能力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一、引言

十提出2020年要建成小康社会,新型城镇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预测,到2030年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因此,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对于房地产业无疑是重大机遇。然而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时间短,投融资体系尚未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房地产行业的自身调整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问题。目前,我国房地产发展所需资金有60%以上来自银行,这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在房地产企业投入的开发资金中,商业银行贷款占到20%左右,但定金及预收款中有一定比例的个人按揭贷款,实际的银行贷款比例达到了60%。而我国当前正处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过程中,短期内商品住宅的投资比重不会大幅下降,因此,房地产企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依赖仍是不可避免的。此外,企业虽然偏好于股权融资,但由于股权融资所受限制较多,再加上企业所有者担心控制权被稀释,因而债务融资仍然是公司融资的主要渠道。本文拟探讨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既为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引,更重要的是为资金供给者保证输出资本的安全性提供一个可参照的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融资能力是造成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而目前对融资能力的研究缺乏一个系统清晰的认识。孙林杰、孙林昭、李志刚(2007)认为,融资能力就是指企业结合社会资金供给状况、自身经营状况以及发展战略,在恰当时机、选择恰当方式和融资对象筹集资金的能力。他们在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模型时选取的23个指标,既包含定量指标也包含定性指标。赵亮(2007)认为,从资金需求方角度,融资能力是通过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获取资金的能力,因而将每股资本公积、资产负债率和再融资占总融资比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中;从资金供给方角度,融资能力即为投资价值,因而从企业的盈利能力、短期偿债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成长能力来评价,并选取了部分常规的财务指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然而,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不同必然会导致对其融资能力的评价指标及方法也不同。根据融资优序理论,企业在筹集投资资金时,相对于外部融资而言首先会选择内部融资,其次在外部融资中,按照先银行借款融资,后发行股票融资的顺序进行。部分国内学者认为,企业所有者担心其控制权受到稀释,一般采取债务融资方式。随后,李定安、周健波等人(2007)深入考察了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决定因素,分析表明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行为除了受其自身的股权融资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外,主要还受到企业成长性、资产流动性、经营力度及内部融资能力的影响。这些学者在构建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选取的是常规的财务指标,并未根据房地产行业的特点对财务指标修正,其构建出的指标体系针对性不强,不具有说服力。基于以上文献分析,本文拟通过界定债务融资能力的内涵,选取代表性的财务指标并结合房地产企业独有的特征对指标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财务指标研究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

三、债务融资能力内涵及影响因素

(一)债务融资能力内涵。融资是企业筹集资金的过程,即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和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利用各种各样的融资方式和渠道,从投资者和债权人手中取得资金,以满足企业正常生产和进一步发展需求的过程。融资能力是指企业依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向资金供给者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能力,而企业所能融通资金的规模大小则取决于融资能力的高低。

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或发行债券等方式融入资金。企业通过债务融资方式筹集资金的能力即为债务融资能力。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负债融资仍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贷款、预收账款(这主要是客户的定金和预售款,这部分资金实际上是个人消费贷款转化而来,主要来源于银行)及应付账款(主要是建筑企业流动性贷款),债券融资比例仍然很低。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公司销售下滑,公司资金链断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就会增大。笔者认为债务融资能力受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较大。

(二)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从房地产企业自身因素分析,企业的规模、企业素质、房地产开发项目、企业财务状况等会影响企业融资能力的高低。但是资金供给者无法深入企业内部了解真实情况,他们了解企业状况的主要方式是经审计后的报表,因此他们对企业融资能力的评价也主要依据企业的财务表现。财务贯穿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始终,对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情况都会产生影响,因此,笔者仅从财务方面深入探讨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

1.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利润的能力。获取利润是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之一,同时也反映了企业的综合素质。盈利能力越强的企业,财务基础越牢固,企业对外筹资的能力和清偿债务的能力也越强,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也越小。根据权衡理论,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内部产生的资金可提供企业日常经营以及发展所需,并随着留存的盈余越高,财务状况趋于好转,使得企业资金需求的总缺口缩小。利润是企业偿债的重要来源,因而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更能获得资金供给者的青睐。

2.资产管理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反映了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及经营管理水平。资金周转状况好,说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高,资金利用效率高。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与供、产、销各个环节密切相关,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因而,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对债务融资能力的高低有一定的影响。

3.成长能力。企业的成长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资金规模的扩张状况,企业成长能力强,内部资金积累多,内源融资能力也就比较强。通过对企业成长能力进行分析,可以判断企业的发展潜力,预测企业的经济前景。为了降低成本,股东也有通过增加债务融资、提高财务杠杆的倾向。所以,企业的成长性越高,越倾向于债务融资,笔者将企业的成长能力纳入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

4.偿债能力。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好,财务风险越低;流动性的下降除了会引起短期偿债能力下降外,还可能导致财务拮据,引发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因而流动性越低的企业,融通资金的迫切性越强。从理论上说,虽然企业的流动资产也可以为企业进行负债融资提供支持,但是考虑到研究对象为资本密集型的房地产公司(属于对流动资金要求较高的高风险行业),笔者认为其对债务融资能力有重要影响。

5.现金回收能力。现金回收能力表现出企业能够从所实现的销售额和利润中回收现金的能力。大多数学者对融资能力研究时忽略了现金流的因素,而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是一个很好的财务表现,它可以使资金供给者很好地观察到其所投入资金的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观察到其资金的安全性是否得到保障。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只有把利润变现才能用于项目再开发,因此本文认为现金回收能力也是企业债务融资能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四、研究设计

(一)数据与样本。考虑到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具体情况和样本数据收集的可行性,本文选用上市房地产企业进行样本分析。研究采用的数据来自新浪网股市行情中各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年报(http:// .cn),以2013年12月31日为截止点,剔除部分业绩很差、企业内部管理不当、净资产为零或以下以及数据不全的公司,最终选取123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二)指标修正与变量设计。

1.指标修正。通过参阅房地产企业的年度财务报表,笔者发现房地产企业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的比重远高于其他行业。结合速动比率的计算机理,应当扣除房地产企业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差的存货和预付账款。此外,流动负债中的预收账款一项数额较大,况且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存货是用来偿还预收账款的。所以,对速动比率的修正结果如下: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流动负债-预收账款)。

2.变量设计。房地产企业年报中披露的财务指标有100多个,理论上这些财务指标都可以直接或间接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但是过多的指标会破环指标体系的预测能力。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力,本文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现金回收能力五个方面,分别选取各指标间相互不涵盖且具有代表性的11个指标(见上页表1)。

(三)分析过程。本文应用SPSS18.0软件中的因子分析对房地产上市公司2013年的原始平均数据直接处理,所得出的KMO检验值为0.637,大于0.5,说明样本量充分。另外Bartlett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为839.339,P=0.000,按a=0.05水准,可认为相关矩阵不是单位矩阵,即意味着变量高度相关,足够为因子分析提供合理的基础。

由表2可看出,第一个因子的特征根为3.655,解释了原有11个变量总方差的33.228%,它刻画的方差最大,累计贡献率为33.228%。第二个因子的特征根为1.853,解释了原有11个变量总方差的16.847%,累计贡献率为50.075。第三、四、五、六个因子的特征根都大于1,前5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5.223%。因此可以选择这5个主成分作为综合评价的公共因子。

由表3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变量在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的载荷分别为0.886、0.977、0.921、0.944,这说明第一主成分对总资产报酬率(X1)、总资产净利润率(X2)、净利润增长率(X8)和净资产增长率(X9)有绝对较大的载荷系数。这个主成分主要概括了房地产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指标,鉴于本文选择的代表成长能力的净利润增长率(X8)和净资产增长率(X9)也可代表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所以将第一因子变量命名为盈利能力因子。

第二个因子变量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回报率和现金流量比率的载荷分别为0.923、0.899,这说明第二主成分主要由经营活动现金回报率(X10)和现金流量比率(X11)决定,这个成分主要概括了企业的现金回收能力,所以第二因子可以命名为现金回收能力因子。

第三个因子变量在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的载荷分别为0.878、0.874,这说明第三主成分主要由速动比率(X3)和现金比率(X5)决定,这个成分主要反映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因此第三因子可以命名为短期偿债能力因子。

第四个因子变量在利息保障倍数的载荷为0.862,这说明第四主成分主要由利息保障倍数(X4)决定,这个成分主要反映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因此第四因子可以命名为房地产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因子。

第五个因子变量在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的载荷分别为0.995、0.354, 这说明该主成分主要由总资产周转率(X7)和存货周转率(X6)决定,这个成分主要反映了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因此第五因子可以命名为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因子。

根据表4,可以得到五个主成分的表达式,如下:

Y1=0.242X1+0.280X2-0.019X3-0.094X4+0.006X5+0.026X6+0.015X7+0.264X8+0.267X9-0.016X10-0.011X11

Y2=0.079X1+0.006X2+0.072X3-0.038X4-0.036X5+0.098X6-0.020X7-0.063X8-0.043X9+0.543X10+0.506X11

Y3=0.115X1+0.015X2+0.548X3+0.062X4+0.520X5+0.021X6+0.025X7-0.083X8-0.055X9+0.113X10-0.089X11

Y4=0.021X1-0.077X2+0.101X3+0.667X4-0.021X5+0.563X6+0.005X7-0.043X8-0.019X9+0.024X10+0.024X11

Y5=0.017X1-0.005X2+0.034X3+0.045X4+0.0074X5-0.045X6+0.984X7+0.027X8+0X9-0.103X10+0.078X11

根据主成分的特征值,运用归一法可以确定每个主成分的权重,如表5所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各项能力对其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企业的盈利能力、现金回收能力、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

五、研究结论

国内外学者对融资能力没有达成统一的、清晰的认识,本文在分析融资能力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不同必然会导致评价企业融资能力的指标体系构建不同,继而提出债务融资能力概念。本文基于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提供的主要指标数据,分析房地产企业独有的特征,即预收款项比重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企业,在设计评价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能力的指标时,对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速动比率这一指标进行修正。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盈利能力是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能力最重要的因素,其次为现金回收能力、偿债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其中偿债能力又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而短期偿债能力对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高于长期偿债能力。X

参考文献:

1.孙林杰,孙林昭,李志刚.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5).

2.赵亮.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融资能力研究[D].陕西:西北大学,2007.

3.刘星,魏锋.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6,(04).

4.杨雪.基于ISM模型的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商贸,2011,(15).

5.李定安,周健波.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影响因素新探[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0).

作者简介:

第4篇:上市融资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资金约束 供应链 商业信用融资 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042-02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化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供应链中往往出现其中一方成员企业面临资金约束的情况,这些企业由于资金约束不仅会影响到自身的运营,而且也会影响到下游或上游成员企业的运营,最终导致供应链各方利润的减少。因此,如何解决供应链中的资金约束问题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供应链商业信用融资模式

供应链中的资金约束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上游的供应商存在资金约束,而下游的制造商或零售商有充足的资金;第二种是下游的零售商存在资金约束,而上游的供应商有充足的资金;第三种是上下游企业都存在资金约束。一般来说,第三种情况只能通过外部融资模式,即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解决供应链资金约束问题;而前两种情况下供应链既可以通过商业信用融资模式,又可以借助银行等外部融资模式来解决资金约束问题,本文主要提出两种供应链商业信用融资模式。

1.针对供应商的预付款融资模式。当供应商存在资金约束时,下游的制造商或零售往往会面临着缺货风险。当供应商无法提供充足的货源时,下游制造商或零售商通常会更换供应商,然而如果更换供应商的成本很高或者在短期内无法找到合适的替代供应商,那么下游制造商或零售商就会面临损失。例如在2011年初,受日本震灾影响,很多日本汽车零部件厂商面临资金短缺的情况,汽车制造商的零部件供应状况恶化,本田、丰田宣布对其北美车厂实行减产或暂停部分品牌零部件供应,据统计由于减停产给日本汽车制造商带来一天200万美元的损失。

预付款融资模式,是指当供应商存在资金短缺时,下游制造商或零售商提前支付给供应商一部分货款帮助供应商解决资金问题的一种融资模式。这种融资方式对于缓解供应商资金压力,防止零部件短缺,保证产品正常生产和供应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相对于依赖于银行贷款的外部融资来说,由于下游企业更了解供应商的信息,所以融资风险更小。预付款融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缩短信用期。当供应商本身就给予下游买方企业一定的信用期时,下游企业可以通过主动缩短信用期,以达到缓解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目的,如通用集团2009年9月23日发表声明表示,为了帮助供应商缓解现金流压力,同时改善供应商关系,通用将缩短供应商货款结算周期,将以往按月结支付形式改为按周结支付形式。另一种是提前采购。下游制造商或零售商在收到供应商的货物之前,提前支付给供应商一部分货款,这就要求下游买方企业提前作出采购决策。由于越靠近销售期市场需求越容易预测,因此这种形式的预付款融资相当于下游企业为供应商承担了部分库存风险。

2.针对零售商的延期付款融资模式。当零售商存在资金约束时,上游供应商的销售将会受到影响,而通常情况下寻找新的客户又是不容易的,因此供应商可以给零售商延期付款融资模式,即供应商先提供零售商一定数量的商品,等到商品销售出去以后再收取货款。延期付款融资可以使得资金不足的零售商增加采购量,从而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益。

延期付款融资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供应商作为强势企业,为了增加销售,以赊销作为优惠条件,刺激零售商的购买力,从而增加供应商自身的利润。例如,2008年美国通用汽车表示,其已经与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GMAC)就一项由GMAC融资下的汽车销售商的延期付款事宜达成协议。根据该协议,由GMAC融资的汽车销售商可以将最多15亿美元的款项延期到年底支付。另一种是零售商作为强势企业,通过占用供应商的资金,实现规模扩张,从而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增加自己的收益。例如国美、苏宁等家电零售企业就使用这种类金融模式实现自身发展。然而第二种融资模式在供应链中并不是一种良性发展的融资模式,因为受益的一方只有零售商,而随着零售商占据更高的市场占有率,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进一步下降,届时一些规模小的供应商可能不得不退出市场,而零售商最终也将失去一些可占用的资金来源,这并不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同时,如果零售商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时,供应商可能会转而向其他零售商供货,零售商会面临既缺乏资金又缺乏货源的局面。

二、供应链商业信用融资的风险分析

供应链中由一方成员企业向另一成员企业提供预付款或延期付款的商业融资模式,虽然可以缓解资金约束一方的资金困难,使供应链整体受益,但是对于提供融资的一方却面临着很多的风险。

1.运营不确定性风险。运营不确定性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企业运营不确定性造成提供融资一方的损失。由于借款企业存在着运营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造成的损失本来应该是由借款企业自己承担的,然而由于借款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应对这些不确定性,转而会用到预付款或延期付款筹集到的资金,致使其最终不能按照合同履行义务,导致提供融资一方的损失。例如,预付款融资中,供应商存在着生产不确定性,如机器设备损坏等情况,一旦出现供应中断,由于供应商没有足够的资金启动应急预案,因此可能无法提供下游企业合同约定数量的商品。同样,延期付款融资中,零售商也可能出现库存损失等情况,从而影响到商品的销售,使得零售商到期不能支付供应商的货款。

2.供需不匹配风险。供需不匹配风险,又称库存风险是指供应链中供大于求引起的超储风险或供小于求引起的缺货风险。由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供应链中的生产企业往往需要在市场需求未实现之前确定生产量,这就可能出现生产量高于未来需求量或生产量低于未来需求量的情况。在推式供应链中,由于需求风险是由零售商承担的,如果供应商提供延期付款融资而未来市场需求较小时,零售商可能无法偿还供应商的货款导致破产,从而供应商也会受到损失。在拉式供应链中,由于需求风险是由供应商承担的,如果零售商提供预付款融资而未来市场需求较小时,零售商持有过多的库存无法销售,也会受到损失。

3.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指借款企业将预付款融资或延期付款融资得到的资金用于其他用途而使提供融资的企业可能产生损失。当借款企业存在资金约束时,往往会更加偏好风险,即借款企业可能会将从供应链商业信用融资得到的资金用于其他风险更高的项目,从而使得提供融资的企业面临更高的风险。此外,从借款企业利润最大化角度来说,由于企业是有限责任人,当其自有资金越小时,通过超额生产或超额采购会得到更大的利润,这是由于超额生产或超额采购会使借款企业在市场环境不好时面临的损失小,而在市场环境好时获得的收益会多,因此借款企业会有超额生产或超额采购的倾向,而这一行为会使提供融资的企业面临损失。

三、供应链商业信用融资风险的防范

供应链商业信用融资模式,虽然会使供应链相关企业受益,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提供融资的企业应该权衡收益与风险,并采取一定的风险防范措施,尽量减少自己的融资风险。一般来说,供应链商业融资风险防范措施有以下几种:

1.要求借款企业购买营业中断保险。当借款企业存在着运营不确定时,提供融资的企业可以要求借款企业购买营业中断风险,将运营不确定性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这种风险防范策略适用于当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如机器损坏、财产损失等风险或零售商在销售过程中存在库存损失等风险情况下。在融资合同中加入保险要素,可以降低由于供应中断导致的供应商违约或库存损失造成的零售商破产等风险。

由于购买保险必须支付一定的保费,于是更增加了借款企业的资金压力,因此在预付款融资中,下游的制造商或零售商需要向供应商提供更多的预付款;在延期付款融资中,上游的供应商需要向零售商提供更多的延期付款比例。由于提供融资的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期望收益损失,因此他们必须要权衡其收益与风险,选择合适的保险水平。

2.设计最优的批发价合同。通过预付款融资或延期付款融资,提供融资的企业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因此可以向借款企业要求更多的价格优惠。在预付款融资中,下游制造商或零售商可以要求供应商给予一定的价格折扣以换取预付款。而在延期付款融资中,上游的供应商可以要求零售商以较高的价格购入商品,以弥补供应商提供赊销的利息损失。当然企业要求的价格优惠必须在借款企业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如果提供预付款融资的企业要求的价格折扣太低或者提供延期付款的企业要求的批发价太高,借款企业通过融资得到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其价格折扣或批发价上涨所带来的损失,此时借款企业会拒绝预付款或延期付款融资。

3.根据借款企业自有资金状况设置贷款限额。针对由预付款融资带来的供应商超额生产问题,下游企业可以根据供应商的自有资金选择合适的预付款额,当供应商自有资金增加时,可以让预付款额与自有资金之和也增加,即让供应商可以生产的产量增加;而当供应商自有资金减少时,可以让预付款额与自有资金之和也减少,即让供应商可以生产的产量减少,从而达到使供应商的生产量同供应商自有资金量变化一致的目的,以控制超额生产的风险。针对由延期付款融资带来的零售商超额采购问题,供应商可以通过设置延期付款的限额,以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

4.完善应收账款和预付款管理手段。对于由借款企业的道德风险引发的违约损失,提供融资的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完善和丰富应收账款管理手段,选择风险分散渠道,进行事前风险控制。比如延期付款融资中,可以要求作为买方的借款企业转让对其下家的债权,从而实现直接从最终用户处收款,避免买方从最终用户处收款后仍不付款而将款项用于其他风险更高的项目。对于预付款融资,可以效仿通用汽车公司绕过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直接向二级供应商付款的做法,以实现向二级供应商融资的目的。这些不同形式的应收账款和预付款管理手段,也将会大大降低供应链商业信用融资的风险。

参考文献:

1.Buzacott J A,Zhang R Q.Inventory management with asset-Based financing[J].Management Science,2004,50(9):1274-1292.

2.Fabbri D,Menichini A C.Trade credit,collateral liquidation,and borrowing constraint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0,96:413432.

3.Lai G M,Debo L G,Sycara K. Sharing inventory risk in supply chain:The implication of financial constraint[J].Omega,2009,37(4):811-825.

4.Luo J W.Buyer-vendor inventory coordination with credit period incentiv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7,108 (1-2):143-152.

5.陈祥锋,朱道立,应雯.资金约束与供应链中的融资和运营综合决策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8,11(3):70-77.

6.陈祥锋.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第5篇:上市融资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股利分配 再融资行为 关系

2008年初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一度引起市场的恐慌,关于提高再融资准入门槛的呼声越来越高。2008年10月,证监会新规提高再融资门槛,规定再融资公司近3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30%,政策制定者从股利人手调控公司再融资行为,那么股利分配方式、股利支付率等因素到底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融资成本及融资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有怎么样的内在联系,本文以辽宁上市公司连续4年的(2005-2008年9月)财务数据为依据,共选取有效样本41家,通过对比其股利分配方案和融资方案,寻找特点并分析关系。本文将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方式分为三种:派现、送股(含转增股本和送股)和混合股利分配方式(同时含派现和送股)。再融资方案分为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两种,股权融资包括配股、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在债务融资中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可转换债券(含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等融资方式。

一、辽宁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与再融资行为关系分析

综合表1、表2、表3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辽宁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与其再融资行为之间关系表现为:

(一)辽宁上市公司的融资方案并不符合股权融资偏好论,2005年-2008年9月辽宁上市公司很少运用股权融资,其配股和增发的比例很低,平均来看。只有0.5家公司进行配股,3家公司进行增发,除去2005年(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后再融资基本停止)。平均只有4家公司进行增发。与此同时,其债务融资比例相当高,不管净资产收益率处于哪个区间,企业短期融资的使用较多。由于辽宁上市公司普遍用的是派现分红,进行股利分配的企业比例相当高,使得企业的内源融资(留存收益)无法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使企业的外源融资成为融资的主要渠道。这种情况会使公司面临以下困境:(1)上市公司没有充分发挥股权再融资功能。股本规模过小会影响企业竞争力。据统计,截至2008年9月,沪深股票总市值12.99万亿,总股本15410.39亿。而辽宁上市公司在2008年9月的总市值为1642.47亿元,约占全国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24%,股本额254.14亿。约占全国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69%。以上数据可知,辽宁上市公司没有很好的利用配股和增发两个主要的股权再融资渠道。(2)债务融资过多导致企业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和财务风险,虽然2008年第3季度辽宁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平均为61%,流动比率平均为61.8%,显示企业偿债能力不强。2005―2008年净利润增长率平均数为-77.94%,平均每股收益从2005年的0.16下降到2008年的0.08元,盈利能力逐年下降。由此可见,企业偿债能力不强:一方面是企业自身负债率较高所致另一方面也受盈利能力下降所限。

(二)为了达到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门槛,上市公司通常会采用不同的股利分配方式来调整净资产收益率,从而使企业顺利地实现再融资。本文中统计,辽宁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方式上,主要采取派现方式,并且随着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采取派现方式的公司比例也在上升。现金股利的发放会减少企业的净资产,从而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使上市公司可以轻易达到证监会规定的再融资资格,实现企业配股或增发的愿望。虽然辽宁上市公司2005_2008年净资产收益率达到再融资资格线的企业平均为18家。占44%。但文中数据表明企业并没有因为派现提高净资产收益率而广泛的运用股权融资方式。一方面说明辽宁上市公司并没有出现“配股热”或“增发热”,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债券融资方式仍然是上市公司外部融资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出辽宁上市公司并不是为了取得再融资资格而分红,而是为了投资者带来实际的利益。

二、辽宁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与再融资现状原因分析

(一)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无论哪一种再融资方式,证券监管部门均对相关的资格条件作了严格的规定,尤其在盈利能力的要求方面。但从前文数据可以看出,辽宁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并不如意,2005―2008年净资产收益率在配股和增发资格线下的公司平均有21家,约占51%,说明有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因为净资产收益率无法达到再融资基本线,导致上市公司无法采用股权再融资方式。

从企业的盈亏情况与净利润的增长率来看,虽然每年有超过80%的上市公司实现盈利,且连续3年盈利的上市公司有35家,约占85.4%。但其4年的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一77.94%。可见,辽宁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不强,利润增长缓慢,无法为其直接再融资提供保证,从而使其再融资受阻。

(二)获取融资的难易程度

融资成本是影响融资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债务融资成本与债权人所要求的收益率相关,股权融资成本与股东所期望的收益率相关。有学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成本。笔者认为2005年――2008年辽宁上市公司出现债务融资偏好,除了考虑融资成本及上市公司自身盈利能力以外,以下因素也对其融资方式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1 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大了对东北地区特别是辽宁上市公司的金融信贷支持力度,拓宽了东北地区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就辽宁而言,国家大力支持重工业、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发展,在辽宁的41家上市公司中有近22涉及到这些产业,国家的金融信贷支持对辽宁上市公司的融资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 上市公司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上市公司往往是本行业的龙头,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推动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正因为这样上市公司往往受到当地金融机构的睛睐,成为金融机构争相贷款的对象。并享受很多的优惠政策,信贷资金向上市公司集中。

第6篇:上市融资的方式范文

1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在融资相状

证券市场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再融资市场的融资规模,再融资制度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到2007年我国证券市场就筹资达8680.17亿元,其中A股首发筹资达4590.62亿元,股权再融资筹资3132.37亿元,是证券市场融资额的36%,相当于首发筹资的68%。截至2008年2月20日,就有44家公司提出再融资预案,融资额达到2599.2亿元。其中,有35家公司提出增发计划,融资金额1791.38亿元;2家公司提出配股计划,融资金额27.3亿元;7家公司提出发债计划,融资金额780.6亿元。如果按43家公司来计划的话,意味着2008年2个月不到的时间内,上市公司再融资总额已经达到2594亿元,平均每家公司融资额为60.32亿元。而2007年全年,有190家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总额达到3940亿元。平均每家公司融资额为21亿元。

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再融资规模已从1998年的338.60亿元增长了近十倍,甚至在2004年、2005年超过了IPO融资的筹资额,我国再融资市场在不断的完善、发展。由图中可以看出,我国A股市场IPO仍然是融资规模最大的融资方式,而股权再融资方式则经历了由配股融资方式成为最大的再融资渠道,到配股、增发、可转债共同发展、从2005年起增发融资在几种融资方式中独占鳌头的局面。

1998年以前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较小,融资方式单一,主要是以配股融资为主。由图中可知,自1998年,增发、可转债就得到了发展,逐年增加,再融资工具从单一的融资方式发展为配股、增发、可转债多种融资工具。2001年,配股开始呈下降趋势,而增发、发行可转债开始呈增长趋势。到2005年,增发融资量已经明显高于配股、可转债的融资量,我国再融资形成以增发为主,配股、可转债为辅的再融资模式。

2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特点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主要表现在:(1)我国股权融资额逐年增加,从1998年仅336.6亿元的融资规模到2006年的3132.37亿元,总体呈上升趋势。在上市公司再融资中,股权再融资所占比重较大,其规模几乎与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规模相当,已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2)符合股权再融资条件的上市公司大多更偏好股权融资方式,不符合股权再融资条件的上市公司也会创造条件进行股权再融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存在,同我国特殊的公司资本结构和证券市场制度有关,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往往呈现以下特点:

①迎合再融资政策。

我国证券市场成立较晚,再融资在西方国家已经是一种成熟的、重要的企业融资方式,很多再融资工具已经发展成熟,再引入我国市场。可以说我国再融资方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国家政策的影响力。

②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为大股东控制,小股东的利益易受到损害。

企业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在理论上遵循企业价值最大化原则。但在我国股权分置的前提下,现实情况是,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会牵涉到非流通股股东、流通股股东利益,而其各自利益往往并不一致甚至相互对立,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在股权融资方式选择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大小不尽相同,最终方式的选择是相关利益者博弈的结果。在我国,股权高度集中在非流通股股东手中,也就是说中国上市公司中非流通股股东具有绝对的控股权,上市公司以非流通股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会不断在市场中溢价进行股权融资,而根本不用考虑是否有投资项目,不用考虑投资项目收益率如何,上市公司募集来的资金较少投资于募集项目中,很多由公司临时寻找项目转投,或用于购买国债和存入商业银行,更有甚者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长期占用。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的恶意融资行为,导致了上市公司的质量不断降低,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不断受到侵害,最终结果将导致公司股价降到每股净资产甚至更低。根据在2002年证监会和经贸委联手进行的“上市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专项检查”显示:“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成为最突出的问题,检查发现1175家上市公司共有676家上市公司存在控股股东巨额占用资金的现象,占上市公司总数57.53%,被占用的资金合计高达966.69亿元,相当于证券市场一年的筹资总额,平均每家被占用1.43亿元。2003年全年共有623家上市公司被大股东占用资金,总额达577亿元:2004年有大量上市公司存在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资金的现象,累计占用资金额仍达509亿元左右;2005年仍有480家上市公司被大股东占用资金,占用金额累计近480亿元。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严重影响上市公司日常经营,侵害了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利益。

③股权再融资受到证券市场较大影响。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证券市场的影响,融资规模、发行时机等,无不带有证券市场的烙印。数据统计,在我国证券市场处于上升阶段,股权再融资融资规模和发行数量也快速增加,

2000年达到我国股权再融资的第一个,再融资筹资额达770.01亿元,这一年,发行数量也达到新高,共有187家上市公司实行股权再融资;当证券市场处于下降阶段,再融资规模和发行数量也相应减少,2005年证券市场持续达到上海A股市场最低指数998.23,在证券市场持续低靡期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数量和筹资规模也相应下降,在2005年也达到历史新低,全年筹资额为281.39亿元,发行数量仅为19家,证券市场的涨落起伏也影响着股权融资的规模与数量

第7篇:上市融资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 新疆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措施

一、新疆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现状

(一)资料准备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来分析新疆上市公司资金来源的总体情况和融资方式的选择。

1. 样本选择及数据资料来源:2001-2006年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新疆公司,为了保证结论的科学性,剔除了ST公司的数据。融资方式的具体构成见下表:

其中:新疆上市公司债权融资主要源于银行贷款,而债券融资所占比例很少,因此我们将债权融资忽略,将银行贷款视为债权融资。

2. 分析程序:统计出各年各融资方式融资总额,通过计算各融资方式所占资金来源总额的比率来分析样本上市公司融资方式趋势和融资顺序。

(二)新疆上市公司总体融资行为的实证分析

新疆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具有以下几大特征:

1.强外源融资,弱内源融资

新疆上市公司的内部融资比率一直在10%以下,保持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新疆上市公司表现出强外源融资,弱内源融资的特征,这与梅耶斯和马伊卢夫(Myers & Majluf)的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不一致,梅耶斯和马伊卢夫认为企业融资的顺序应该先是内部融资,然后才是外源融资。(资料来源:根据新疆上市公司年报整理)

见表1:新疆上市公司融资结构。

2.股权融资高于债权融资

从表1可以看到2001年至2006年,新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比例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每年的股权融资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0%以上;而新疆上市公司债权融资的比重始终保持在30%-40%之间。股权融资长期高于债权融资,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3.债务融资比例不合理(资料来源:根据新疆上市公司年报整理)

见表2:新疆上市公司短期负债占总负债的比率(%)。

公司的债务融资包括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从长远考虑公司多会采用长期负债。从表2可以看出,新疆上市公司的短期负债率很高,从2001年至2006年,短期负债率一直保持在70%以上(2002年除外),这样的负债结构会对上市公司造成极大的流动性压力,不利于企业正常的经营。

综上所述,新疆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特征,不仅与发达国家的融资实践不同,而且也不符合梅耶斯和马伊卢夫(Myers & Majluf)的优序融资理论。

二、新疆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偏好的原因

(一)股权结构不合理使公司大股东偏好股权融资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新疆上市公司的股票分为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两部分,其中非流通股不能在市场上自由转让,由此形成了“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市场制度与结构,表现出股权分置的特征。(资料来源:根据新疆上市公司报表整理)

从表3可以看出,截止2004年12月31日,新疆上市公司流通股占总股本的比重为38.88%,而非流通股则占到了61.12%,非流通股中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的比重接近50%。

(二)资本市场存在缺陷使债券融资停滞不前

相对于股票市场的蓬勃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还不发达,依然存在着规模偏小、品种单一、利率不灵活等情况,这也使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影响上市公司融资的选择,进一步影响了债权融资的公司治理效果。由于种种原因,新疆上市公司鲜有发行企业债券,“股热债冷”的现象非常突出。造成这种现状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债券发行条件和程序的繁琐以及政府干预使上市公司缺乏发行债券的动力;二是由于我国企业债券的安全性差、收益性低以及流动性较弱等原因,投资者对企业债券的市场评价价值较低,对债券投资的需求较弱,纷纷避而远之。

(三)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使管理层逆向选择

上市公司的股东对优化上市公司融资行为至关重要,但新疆的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由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缺位的原因,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国有股东并不真正关心企业价值最大化,明显缺乏监督公司的激励机制;同时缺乏股东对公司的监控,导致对上市公司经理人员的约束机制很不健全,使“内部人控制”成为上市公司权力分配的突出特征。

三、优化新疆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经理人员的选聘和内部激励机制

目前,新疆许多上市公司仍然采用经理人员行政任命制,但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应该逐步摆脱传统的行政任命制,积极培育经理人员市场。现阶段,新疆上市公司经理人员的薪酬以现金激励为主,整体薪酬不高,在短期内无法实现经理人员现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为了更好的反映经理人员的贡献,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必须尽快建立动态、长期的激励机制。一方面适当降低现金报酬中固定收入的数额,相应的引入风险收入,与企业当期经营业绩挂钩,增加经理人员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另一方面积极推行经理人员持股的激励机制,激励他们更好的努力工作,使企业得到长足发展。

(二)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市和破产制度

发挥证券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上市公司不仅要有进,更要有退,通过不断的吐故纳新来优化上市公司的结构,从而发挥其资源配置的作用,同时发挥市场对企业经营者外部约束的作用,使其改善经营管理,减少成本。

(三)加强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

为了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国家应通过改革企业债券发行的审核方式、放松行政管制、逐步实现债券定价市场化等措施,有步骤地推进企业债券发行和流通市场的发展,为充分利用发行企业债券方式来筹集资金提供有利条件,从而提高企业利用企业债券融资的积极性。

(四)必须从观念上重视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的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既不需要支付利息或者股息,又不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其成本远低于外源融资,因此,它应是企业首选的一种融资方式。由于新疆上市公司内源融资比例不到10%,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很低。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新疆上市公司管理层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融资理念,充分认识内源融资的重要性,只有充分利用内源融资才能增强新疆上市公司的活力,拓展企业发展的空间。

(五)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内源融资的资金保证

企业内源融资的源泉是企业不断创造利润。目前新疆上市公司虽然陷入一定的困境,但是,新疆上市公司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只要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依托新疆的资源优势、凭借新疆上市公司良好的质地,抢抓机遇,加速发展,努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从而为内源融资提供资金上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卢福财. 企业融资效率分析.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第8篇:上市融资的方式范文

(兰州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本文通过对28家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2009-2012年的融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计算和分析,浅析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结构现状,然后对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主要从加强企业自身积累,提高企业信用水平,提升企业成长性等六个方面,对创业板上市公司优化财务结构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结构;内部融资;外部融资

中图分类号:F8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104-02

1 引言

2009年5月1日,我国证监会颁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同年10月30日,28家企业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标志着中国创业板市场正式拉开帷幕.创业板市场将会为企业拓宽融资途径,发掘新的可持续融资渠道,有利于企业融资方式的多元化和层次化,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平台,企业原有财务结构的改善,对企业持续经营管理和可持续融资具有积极作用.

2 28家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结构现状

财务结构指企业资产的来源构成及其比例关系.通过自身积累获得企业资本或从企业内部筹集资金属于内部融资;企业向企业之外的其他经济主体筹集资金属于外部融资,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是外部融资的两种方式.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组成财务结构.

2.1 财务结构由内向外转变,留存收益是内部融资的主要来源

28家公司在上市前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所占比例基本保持持平,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在企业筹资活动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2009年到2012年,28家上市企业内部融资所占比例逐年减少,而外部融资所占比例每年以10%的增幅迅速增加,28家公司融资方式由内转向外.而内部融资中留存收益相对于折旧而言,占了绝对比例,折旧四年内变化不大且低于20%,保持基本稳定,说明企业的内部融资始终是以留存收益为主,而折旧对于企业现金流主要起抵税作用,从而间接增加内部融资.

2.2 股权融资成为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方式,短期债务作为债务融资的首选方式.

对数据进行分析,股权融资逐年增加,相比之下,债务融资却大幅度减少,表明创业板上市后股权融资成为主要外部融资方式.而债务融资中又主要以短期借款为主要融资方式,长期债务比重逐步降低,表明企业上市后,短期借款相对容易,上市企业更倾向于短期借款用以周转资金.通过对28家上市公司的长期债务分析,少有公司涉及债券融资,究其原因是我国的债券市场相对于全球债市而言比较滞后,对债券发行有严格的条件和规模限制,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方式筹集企业经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所以债券市场在我国发展较缓,上市企业很少涉及债券.

3 28家首批创业板上市企业财务结构现状分析

3.1 企业自身积累能力薄弱,外部融资成为财务结构重要组成部分

创业板上市公司以中小企业为主,在上市之前,企业资金更多地来源自身内部积累、股东出资和职工内部集资等内部筹资方式.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本实力薄弱,自我积累和盈利能力较差,同时也受到自身经营条件的限制等因素,导致内部融资源头不畅,效果不好,不能获得足够的资金来支持企业的发展需要.同时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对利润分配方案持有不同意见,有的管理人员存在短期化思想,缺乏持续经营的理念,对内部融资也造成了一定得影响.虽然内部融资的资本成本较低,但与外部融资相比,所获得的资金数额较少,因此大多数公司更倾向于通过外部融资方式筹集资金.

3.2 内部融资方式有限,留存收益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内部融资的两种方式.盈余公积按一定得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历年留存的内部积累,这两种属于内部融资的直接方式,也称作留存收益.而折旧每期发生计入费用,形成折旧抵税,虽没有收到现金,但间接的减少了税收流出.就留存收益与折旧抵税而言,折旧受到所得税率的影响,不能直接增加企业内部资金,与留存收益相比,留存收益更加直接.

3.3 融资渠道拓宽,股权成为融资新渠道

28家企业在上市以前,内与外融资比例基本均等,差距不大.这是由于2009年之前,外部融资渠道有限,创业板尚未开启,企业没有机会在创业板上市,无法通过创业板上市进行股权融资.而2009年以后,深交所推出创业板块,旨在为中小企业募集资金提供新平台,拓宽新渠道,通过发行大量股票等股权融资方式募集大量资金.相比债务融资,股权融资显得更加便捷灵活,更为方便有效.

3.4 股权融资不存在固定财务支出,创业板上市企业节约了现金流出

就债务而言,无论以何种方式支付利息,都会成为企业的一种固定财务支出.再有,因为债务人没有决策参与权,所以债务人要求的利息率会比股东要求的股利支付率要高,加重企业财务负担.尤其在上市初期,股利支付方式主要以股票支付为主,包括送股,配股,转股等.企业通过派发股票股利,不会形成固定现金流出,可使企业拥有大量的自由资金,有利于创业板上市公司长期融资.

3.5 28家创业板上市企业品牌和信用得到保障,债务融资更为便捷

企业在创业板上市之前,由于自身规模和经营能力的限制,抗击市场风险能力的差,银行贷款风险高等原因导致银行不愿意为企业贷款.正由于没有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导致企业与债务人信息不对称,债务人难以了解企业的真实请款,使企业的债务融资方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2009年通过创业板上市,不仅能募集大量资金,也能在较健全的资本市场增强自身信用等级,使贷款风险降低.且由证监会把关的企业,在盈利能力、成长空间、抗风险能力等方面都是一种肯定,声誉和知名度也会大大提升,相应的,创业板上市企业会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加信息披露成本以达到增加企业信息透明度与可信度,在企业信誉和企业品牌方面给债务人提供了一定得保障,对企业而言,债务融资更为方便.

4 创业板上市企业财务结构的优化方案

4.1 强化企业自身积累,从盈利上优化财务融资结构

企业内部融资是企业财务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在任何企业制度模式下,内部融资都应是企业融资的首要选择,因为内部融资方便直接,且风险较低;而企业过度依靠外部融资很难可持续发展,并且会使企业抗击风险的能力降低,控制权分散.加强企业自身的积累,首先应当正确处理企业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等流程和改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达到既定的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其次,创业板上市企业应努力增加自身盈利能力,内部融资主要依靠自身积累,盈利是自身积累的源头.所以企业应确保自身的核心优势和盈利模式,进而从源头上优化企业的财务结构.

4.2 提高企业信誉,获取多渠道融资

企业盈利能力和信用形象是获得融资的根本,只有盈利性好、成长性好、信誉高,财务信息透明度和真实度高的优质企业才能得到投资者的认可,获得大量资金.自身信用可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规范的企业财务制度,全面、准确、透明的财务信息来体现,从而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提高创业板上市企业信用水平,首先应当在创业板上市企业内部落实诚信体制,将信誉放在首位.管理层自身应起带头作用,从高层到基层,努力营造一种诚信的企业文化氛围.对外应当保证全面、准确、真实地向相关各方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增加企业信息透明度,提高企业的信用水平.创业板上市公司还应当完善各种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进而加大市场中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的信任度,使企业稳健发展和可持续经营,从而优化企业财务结构.

4.3 提升企业成长性,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成长性是公司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经营模式的可拓展性、企业家的素质和管理团队的控制力、企业技术水平处于行业价值链的位置等等非财务指标.由于市场环境、技术水平、发展前景等都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发展过程中将会受到各种风险的影响,应当不断提升企业的成长性,以增强自身抗风险的能力,针对企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市场风险、经营风险、技术风险应给予充分考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升企业成长性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使企业始终保持技术创新上的领先地位,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依靠科技开发明星类产品,注重无形资产的培养,不断提升自身成长性,以获得更多渠道的融资.

4.4 大力促进金融市场.加速各类金融工具的应用

前文提到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没有涉及债券融资,主要原因是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较全球债市而言相对滞后,没有完善的债券市场, 且由于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对企业发行证券管制较多,监管较严,审批时间较长等原因,且债券发行范围较小,融资有限,难以满足企业经营活动对资金的需求量,限制了我国债券流通和阻挠了企业债券发行.债券融资的资本成本较低,不会稀释股东的控制权,而且具有杠杆作用,通过利息支付来提高企业的息税前利润.所以大力促进国内债券市场发展对优化企业财务结构具有现实意义.发展债券市场,首先应减少审批流程和环节,放宽企业债券规模,其次,减少企业发行证券的发行费用,以增加企业的现金流,达到筹资和优化企业财务结构的目的.最后,加大债券二级市场的建设,使债券更容易流通,激发企业使用债券这个金融工具的需求.

5 结语

企业通过创业板上市,改变了企业的财务结构,将原来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基本均等的财务结构,转变为外部融资占主体地位,其中股权融资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外部融资的主要方式,短期债务成为债券融资的主要方式.创业板市场刚刚开启,市场环境和各种规范制度尚未完善,上市公司应理性对待创业板融资,不断发展自身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探索和优化财务结构,以求达到最合理的融资结构,为企业创造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惠琦.浅析中国创业板[J].企业导报,2012,(5):12-13.

(2)王贵卿.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2,(21):159.

第9篇:上市融资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股权再融资;文献综述;融资效益

一、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的相关研究

很多学者试图找出影响上市公司再融资选择方式的因素,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Smith(1977)和eckbo,Masulis(1992)的研究发现,美国市场的股权再融资并不是选择成本最低的方式进行融资,而相反的热衷于成本相对最高的方式再融资。Smith认为虽然配股的发行成本低于增发,但是上市公司的某些控股人可以通过承销增发新股获得额外的利益,这些看不见的利益来自承销商。Hermano(1981)研究发现美国很多上市公司中有部分来自投资银行的高层,他们可以通过游说或者施加压力的方式使公司通过增发的方式发行新股从而配售一部分股票给董事会成员,且这样的行为并不要求披露,所以美国很多上市公司选择了增发。

(二)国内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研究

对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学者得出的观点不尽一致,主要在于选取的时间和公司业绩的衡量指标不一致。肖娴(2014)通过对三种股权再融资方式的实证研究发现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较越高,公司越有可能选择配股作为再融资渠道。并且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比较而言,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越大越倾向选择定向增发。金刚(2014)发现国外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几本遵循优序融资理论,而我国证券市场的却放好相反,相对内部融资来说,更加依赖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不到十分之一。

二、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益文献综述

(一)国外对再融资后公司业绩的相关研究

传统的财务理论结果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即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的经营业绩总体出现下滑趋势,并从不同方面做出了解释:Kalayand Shimrat(1987)研究发现,1070-1982年通过增发的上市公司新股宣告前10天与后60天的股价明显下滑。Hess and Bhagat(1985)认为,公司股票的增发数量与股价呈现负相关,增发规模越大,在同等需求下的市场反应越消极,可能导致股价的下跌就越明显。Myers and Majluf(1990)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研究,认为公司内部和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并且发行新股会稀释控制权,因此在市场发行新股时可能会下调对公司预期而导致公司股价下跌。

(二)国内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后业绩的研究

我国对于再融资之后企业的业绩研究大部分局限于短期业绩,并且对于股权分置前后公司业绩变化也受多方面的影响,故我国学者的研究与国外经典理论的结果并非完全一样。(1)对配股后公司业绩的研究:王小哈(2002)通过考察1999年的62家上市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发现这些选择配股的上市公司在发行新股之后业绩有下降趋势。(2)对增发后公司业绩的研究:陆满平(2002)的实证研究表示,增发新股使公司业绩获得很大幅度提升。上市公司增发会出现短暂的资产收益率的下降,但随后几年会逐步提高并且趋于稳定。

三、从国内外文献来看我国股权再融资的研究方向

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并不一定都能解释我国证券市场的现象并作出相应指导,所以未来在如何优化企业的再融资结构、建立企业再融资风险预警可能会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在深圳和上海开始股份制改革并且试办证券交易。经过十年改革,中国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但是,股权分置对我国的证券市场影响依然很大,股权分置导致了大小股东的利益不一致,还使国有资产因缺乏流动性而未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对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和金融政策变化等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应该如何选择再融资方式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关于股权再融资后的业绩变化,通过我国证券市场的数据看来,在08年以后选择增发的公司最多,从再融资后的业绩看来,多数学者赞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在融资业绩低下,在短期内公司再融资后的业绩都出现下滑趋势。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是很成熟,无法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之后的长期业绩进行总体的分析。相关的法律制度、监管政策也不是很完善,这可能导致公司再融资前后的评价指标出现误差,无法真实与预测未来市场的偏好和走向,更难以形成适用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经典理论,所以对于我国股权在融资业绩的结论,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框架,这也是今后股权再融资方向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研究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Smith,C.W.Jr.Alternative methods for raising capital:rights & underwritten offer.[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7.

[2] 章卫东.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定向增发新股?[J].经济评论,2008(6).

[3] 李晶.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

[4] 肖楠.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绩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