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产业发展分析范文

绿色产业发展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产业发展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产业发展分析

第1篇:绿色产业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绿色产业 短板问题 应对

所谓“产业”是指,处于同一价值链系统内的各关联产品供应商所构成的集合。从这一定义出发来考察绿色产业化问题可知,在产业化过程中首先需要各关联产品供应商的共同推动,然后还需要从技术上解决绿色产品的生产工艺问题。不难看出,绿色产业化发展中的短板问题是多方面的,也是相对复杂的。但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来讨论本文主题,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绿色产业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为了使问题的讨论更为收敛,本文以绿色物流为考察对象,来解构该产业在发展中的短板问题,并给出应对措施来。从总括层面来看,绿色物流可以从优化物流包装、控制尾气排放、减少噪音污染等多个方面呈现出来。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绿色物流产业化的认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物流企业和物流设备生产企业,都应在自主决策的基础上完成绿色演进的过程,而自主决策的基础在于厂商对于市场供求关系的一种研判。当然作为政府而言仍需要提供“看得见的手”,即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区域内绿色物流产业化的发展。

根据上述逻辑,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认识:

(一)价格参数的引导

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其根本上仍在于建立起价格参数来引导厂商的行为。因此,作为以物流企业和物流设备企业为集合的产业内,它们惟有获得实施比不实施绿色产业化更大的利益回报,才可能自主做出走绿色演进的道路来。

(二)行政机制的推动

不难理解,绿色产业化的发展需要融入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中来考虑。若一味的使微观经济主体依照利益驱动来进行产业化变革,将无法获得最优的整体布局效果。因此,各级政府则需要利用公权力来构建行政机制,从而间接推动绿色物流产业化的有序发展[1]。

以上两个方面的认识,实则为下文的分析提供了切入点。

二、对绿色产业发展中短板问题的分析

目前我国绿色产业在发展中,整体呈现出一翁而上的态势。这种态势使得在有限的市场份额内,难以让各经济主体获得最小有效规模。而对于绿色物流产业化发展而言,问题似乎更为复杂。

从上文对绿色物流产业化的认识引导,短板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得出:

(一)价格参数呈现失真状态

考察物流产业的市场供求关系可知,目前大部分物流服务的消费者仍处于低端需求的阶段,即主要关注物流服务的速度、货损等两个方面的因素。因此,还难以对绿色物流产业化所释放的正外部性效益进行重视。这就意味着,物流企业和物流设备生产企业在绿色演进中的额外资金投入,难以在商品交换中得到补偿和增值。可见,在失真的价格参数下必然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2]。结果便是,绿色物流产业化发展单纯依赖厂商自己的力量将是举步维艰。

(二)行政机制出现隔离状态

上文已经指出,绿色产业化发展中需要考虑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这就要求各区域内的绿色产业化发展应形成互补、关联,甚至耦合的形态。然而,正因各地绿色产业化发展呈现出一翁而上的局面,便使得各区域间更多的体现为雷同和相互替代的尴尬状态。笔者认为,其根源仍在于区域政府间的行政机制出现了相互隔离的状态。

三、促进绿色物流产业化发展的应对措施

不难看出,促进绿色物流产业化发展,需要从政府公权力的释放上下功夫,来克服当前价格参数失真的现状。由此,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分析基础上,应对措施的构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

(一)物流的标准及设施设备租赁方面

车管所等职能部门应根据相应的道路交通运输条例,以及物流运输标准,严格控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入市数量。在物流标准方面具体包括:尾气排放标准、货载饱和度、车量的货载高度及长度等。另外,对于城市某些主要干线交警部门应规定第三方物流的通行时间。

同时,市政府应通过产业扶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本市大中性物流企业,开展物流设施设备的租赁业务。并且,可以通过市政府、物流行业协会出面,整合本市各类中小型单一物流商,使之形成类似于“卡特尔”模式的互助组织,进行物流设施设备的短期租赁,这样也可以降低物流企业的退出门槛。

(二)给予行政及经济租金方面

对于引进物流园区的物流企业,应根据它的“绿色”程度给予区别对待。如,应向“绿色”程度较高(标准待定)的物流企业开放同城配送业务;同时,给其发放特许通行证,可在上述的时间、道路管制条件下享受一定的通行特权。这样,在时间、路线的选择上与其它物流企业相比就降低了运输成本。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应对措施中主要是从政府所构建的行政机制出发来展开的,之所以没有涉及到区域间的协同问题,是因为这是需要中央政府出面承担的任务,已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但本文的应对措施仍可以放大到一个经济区、经济圈的范围。最后需要强调,政府应建立严格的进入门槛,来避免劣质厂商参与到绿色产品的供应之中,而导致整体价格参数失真的问题。

四、小结

本文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商需要对于市场供求关系进行研判,即建立自身的进入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较。作为政府而言仍需要提供“看得见的手”,即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区域内绿色物流产业化的发展。最后,文章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赵奕凌.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滞后性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J].武汉: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

[2]余用定.西方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版

所谓“产业”是指,处于同一价值链系统内的各关联产品供应商所构成的集合。从这一定义出发来考察绿色产业化问题可知,在产业化过程中首先需要各关联产品供应商的共同推动,然后还需要从技术上解决绿色产品的生产工艺问题。不难看出,绿色产业化发展中的短板问题是多方面的,也是相对复杂的。但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来讨论本文主题,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绿色产业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为了使问题的讨论更为收敛,本文以绿色物流为考察对象,来解构该产业在发展中的短板问题,并给出应对措施来。从总括层面来看,绿色物流可以从优化物流包装、控制尾气排放、减少噪音污染等多个方面呈现出来。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绿色物流产业化的认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物流企业和物流设备生产企业,都应在自主决策的基础上完成绿色演进的过程,而自主决策的基础在于厂商对于市场供求关系的一种研判。当然作为政府而言仍需要提供“看得见的手”,即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区域内绿色物流产业化的发展。

根据上述逻辑,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认识:

(一)价格参数的引导

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其根本上仍在于建立起价格参数来引导厂商的行为。因此,作为以物流企业和物流设备企业为集合的产业内,它们惟有获得实施比不实施绿色产业化更大的利益回报,才可能自主做出走绿色演进的道路来。

(二)行政机制的推动

不难理解,绿色产业化的发展需要融入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中来考虑。若一味的使微观经济主体依照利益驱动来进行产业化变革,将无法获得最优的整体布局效果。因此,各级政府则需要利用公权力来构建行政机制,从而间接推动绿色物流产业化的有序发展[1]。

以上两个方面的认识,实则为下文的分析提供了切入点。

二、对绿色产业发展中短板问题的分析

目前我国绿色产业在发展中,整体呈现出一翁而上的态势。这种态势使得在有限的市场份额内,难以让各经济主体获得最小有效规模。而对于绿色物流产业化发展而言,问题似乎更为复杂。

从上文对绿色物流产业化的认识引导,短板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得出:

(一)价格参数呈现失真状态

考察物流产业的市场供求关系可知,目前大部分物流服务的消费者仍处于低端需求的阶段,即主要关注物流服务的速度、货损等两个方面的因素。因此,还难以对绿色物流产业化所释放的正外部性效益进行重视。这就意味着,物流企业和物流设备生产企业在绿色演进中的额外资金投入,难以在商品交换中得到补偿和增值。可见,在失真的价格参数下必然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2]。结果便是,绿色物流产业化发展单纯依赖厂商自己的力量将是举步维艰。

(二)行政机制出现隔离状态

上文已经指出,绿色产业化发展中需要考虑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这就要求各区域内的绿色产业化发展应形成互补、关联,甚至耦合的形态。然而,正因各地绿色产业化发展呈现出一翁而上的局面,便使得各区域间更多的体现为雷同和相互替代的尴尬状态。笔者认为,其根源仍在于区域政府间的行政机制出现了相互隔离的状态。

三、促进绿色物流产业化发展的应对措施

不难看出,促进绿色物流产业化发展,需要从政府公权力的释放上下功夫,来克服当前价格参数失真的现状。由此,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分析基础上,应对措施的构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

(一)物流的标准及设施设备租赁方面

车管所等职能部门应根据相应的道路交通运输条例,以及物流运输标准,严格控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入市数量。在物流标准方面具体包括:尾气排放标准、货载饱和度、车量的货载高度及长度等。另外,对于城市某些主要干线交警部门应规定第三方物流的通行时间。

同时,市政府应通过产业扶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本市大中性物流企业,开展物流设施设备的租赁业务。并且,可以通过市政府、物流行业协会出面,整合本市各类中小型单一物流商,使之形成类似于“卡特尔”模式的互助组织,进行物流设施设备的短期租赁,这样也可以降低物流企业的退出门槛。

(二)给予行政及经济租金方面

对于引进物流园区的物流企业,应根据它的“绿色”程度给予区别对待。如,应向“绿色”程度较高(标准待定)的物流企业开放同城配送业务;同时,给其发放特许通行证,可在上述的时间、道路管制条件下享受一定的通行特权。这样,在时间、路线的选择上与其它物流企业相比就降低了运输成本。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应对措施中主要是从政府所构建的行政机制出发来展开的,之所以没有涉及到区域间的协同问题,是因为这是需要中央政府出面承担的任务,已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但本文的应对措施仍可以放大到一个经济区、经济圈的范围。最后需要强调,政府应建立严格的进入门槛,来避免劣质厂商参与到绿色产品的供应之中,而导致整体价格参数失真的问题。

四、小结

本文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商需要对于市场供求关系进行研判,即建立自身的进入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较。作为政府而言仍需要提供“看得见的手”,即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区域内绿色物流产业化的发展。最后,文章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第2篇:绿色产业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 陕西省;绿色能源产业;对策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血液”,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过程中,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能源的生产和消费规模达到了空前水平。大量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导致了全球变暖,加剧了空气质量的恶化。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规模,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地球环境已经成为当前的迫切需求和世界各国的共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绿色能源产业是指以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为主的产业,它的发展有助于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各个地区竞相发展。本文针对当前陕西省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全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趋势,运用比较分析法,研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陕西省如何快速发展绿色能源产业,以期为陕西省能源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陕西省能源产业的现状

陕西省是我国能源资源富集的省份,是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地质调查资料显示,陕西省有煤炭资源储量1700亿吨,保有资源量居全国第三;石油可采储量23046万吨,居全国第六位,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5752.82亿m3,居全国第三位。[1]陕西省能源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陕北的延安和榆林两市,煤炭资源的分布相对较广,绝大部分分布在延安、榆林以及关中的渭北地区,在陕南有零星分布。

丰富的能源资源赋存为陕西省能源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为主的陕西省能源产业取得了巨大进步,能源生产量由2001年的3034.34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14年的46981.65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速12.74%。[2]能源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同期GDP增速。能源产业结构反映了能源产业内部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长期以来煤炭产量占陕西省能源生产总量的75%以上,在能源生产结构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石油产量比重受资源储量约束,有小幅下滑;天然气的生产量大幅上升。能源产业的发展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能源产业投资每增加1%,可使陕西省GDP增长率提高0.43%。[3]

二、陕西省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能源生产结构不合理,化石能源比重过高

按照能源使用后是否产生温室气体和环境污染,可以将自然界的能源分为化石能源和绿色能源两大类。煤炭,石油、天然气是经过漫长地质年代形成的化石能源,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2、SO2、NOX、粉尘等环境污染物;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物。陕西省化石能源富集,开采条件优越,在市场需求驱动下,大量资金投向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生产。统计数据表明,多年来化石能源占陕西省能源总产量的97%以上,受化石能源的市场份额抵压,水电、光伏、风电等绿色能源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水平低,竞争力差

绿色能源产业是当前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是实施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绿色能源产业对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经济水平的要求很高,落后地区发展绿色能源产业会受到很多制约。陕西省经济不发达,工业化水平低,企业市场前瞻意识不强,加上化石能源储量丰富,因此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动力不强。无论是光伏、风电、地热等典型绿色能源的装机容量、开发规模,还是绿色能源设备制造,陕西省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3、政府支持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力度不足

绿色能源相比传统化石能源的最明显缺点就是单位能源的生产成本较高。因此在传统能源与绿色能源并存的时代,绿色能源产业要想得到发展,必须有政府的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目前,陕西省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是深化传统化石能源产业改造,提高陕北煤化工产业竞争力,绿色能源产业还不是政府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政府支持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市场准入等政策力度还不足以推动绿色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陕西省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有利条件

1、经济增长放缓,为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往经济发展依赖的旺盛需求和成本优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2012年以后经济增速开始下滑,产能过剩日益凸显,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最直观的变化是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增长动力发生转换。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受经济增速减缓的影响,能源需求增长疲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的市场价格大幅下降,生产受到了抑制。这为国家调整能源生产结构,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2、国家新的能源政策为绿色能源产业发展争取了市场空间

为了保证国家的能源供应安全,提高能源产业的竞争力,顺应世界能源产业发展的趋势,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的国际承诺,国家“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中国能源结构要进一步优化,要将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降低到58%以下,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则提高到15%以上。国家能源发展规划为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压缩煤炭能源比重后所腾出的市场空间也为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3、丰富的资源赋存为绿色能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有无丰富、稳定的资源赋存是决定绿色能源能否开发的物质前提。陕北的延安、榆林地广人稀,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且稳定,十分适合光伏发电和风电的发展;关中地区的咸阳、西安、渭南、宝鸡都有丰富的地热能,可以利用地热能解决城市冬季供暖。陕南地区太阳能丰富,可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

四、加快陕西省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1、利用绿色能源开发,推动贫困地区脱贫

陕西省是贫困人口集中区,扶贫工作任务艰巨。在国家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的大环境下,可以将产业扶贫和推广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结合起来。陕南、陕北边远贫困地区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在这些地方可以向农户推广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政府免费提供他们发电设施,贫困家庭通过向电网提供绿色电力获得经济收益。

2、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入绿色能源产业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传统的投融资方式,很难满足需要。解决资金瓶颈就成了绿色能源产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当前,社会上有大量闲散资金,可以大胆利用ppp、众筹等现代融资模式将社会资本引入到陕西省的绿色能源产业。社会资本的进入会对陕西省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积极影响。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扫清体制机制障碍

绿色能源产业项目具有投资成本高、回收期长的特点,与化石能源相比不具有成本优势,因此政府的扶持至关重要。政府可以在项目审批、土地使用、财政补贴等方面对绿色能源产业进行支持,鼓励社会对绿色能源产业投资。对制约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如禁止绿色能源上网销售、限制行业准入等。

4、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

绿色经济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陕西省应当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中化石能源产业比重过大的局面。一方面在能源生产上加快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开发,建设新的能源基地,形成新的清洁能源供应渠道;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生产装备制造业,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耿志成.陕西省能源发展现状及未来预测[J].陕西煤炭,2003(02)4-7.

第3篇:绿色产业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绿色食品资源;政策法规

一、绿色食品资源发展影响因素界定

本文研究内容为绿色食品资源发展的宏观环境,主要涉及发展经济学内容,研究对象为绿色食品资源发展,资源的发展涉及到政府、农户、企业、中介、科研院所等主体,由于主体众多,形成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战略发展系统。本文提出其中之一作为影响因素,政治、法律因素进行分析[1]-[2]。

二、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资源政治、法律影响因素分析

(一)绿色食品资源相关的政策法规现状

通过调研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得到相关数据和资料,经过整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相关的政策法规主要包括:

1、法律法规6部,分别是《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卫生法》,《商标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6部法律法规中的立法重点为绿色食品监管,并没有提到绿色食品资源相关内容,可以说绿色食品资源立法落后。

2、部门规章6部,仅选取了《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6部部门规章中的立法重点为绿色食品标志和标识监管,仅仅在《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中提到了绿色产地环境资源的保护问题。

3、规范性文件一般为针对绿色食品相关的产业文件,并没有包括绿色食品资源相关内容,可以说绿色食品资源相关文件为零。

4、新增出台文件,2014年4月刚刚出台,仅仅选取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规范》。这些新增文件在一定程度上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资源的发展制定了比较详细的规范,从绿色食品发展的源头上提出了可执行的标准。

综上所述,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相关的政策法规相当健全和完备,但是有关绿色食品资源相关内容少之又少,可以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资源立法已经与其发展的情况不匹配,滞后。

(二)绿色食品资源法规执行机构现状

通过调研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得到相关数据和资料,经过整理,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资源进行监管的机构和部门主要由以下部门组成,

1、产业政策与法规处,该机构职能:承办农业和农村经济法规草案及规章的起草和执法监督工作,指导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承担农业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承担机关有关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

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该机构职能:拟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法规;依法实施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的有关工作;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理、质量监测、信息、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机构考核工作。

综上所述,绿色食品相关的政策法规执行机构现状是监管的主要对象为绿色食品,或者严格意义上的绿色食品产业,按照监管的过程,有立法部门,有执法部门,但不存在单独机构对绿色食品资源进行监管,而且在执法过程中,由于绿色食品资源立法的不明确,执法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部门共同负责的现象。

三、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资源政策法规现状产生的原因

通过分析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资源政策法规现状,可以从绿色食品产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角度进行原因分析,

(一)外部环境原因,黑龙江省相关职能部门,尤其是立法部门,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资源的立法重视程度不够。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产业政策与法规处提出相关立法草案,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提出相关标准草案,对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资源的认识程度在以上部门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也受到立法数量的影响,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行业协会也没有将绿色食品资源的发展和开发提高的立法的程度,消费者对立法的重点在于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并不十分重视绿色食品资源。

(二)内部环境原因,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资源发展的主体涉及农户、企业。首先,各主体中并不存在立法主体,因法律具有强制约束性,各主体从自身角度均不会主动诉求立法,其次,绿色食品资源特征不同,进而开发主体行为千差万别,法律的普遍适用性较差,如果要求保持一致性,部分地区可能会阻碍资源的开发和发展,最后,由于立法滞后于资源开发,政策法规执行也具有滞后性,内部主体参与程度比较低。

四、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资源政策法规改善建议

(一)加快制订和出台绿色食品法律法规

虽然黑龙江省相关部门在相关法律修订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这些努力还远远不够,绿色食品资源发展法律规制体系是由众多法律法规共同构成的,我们在颁布新法的同时还要加紧修订已有法律,使之相配套相协调共同构筑高效的绿色食品资源发展法律体系。

省级人大或省级地方政府,要加快制订和出台绿色食品资源生产、加工、运输、贮藏、营销、监督、处罚等全方位的法律和法规。省、市、县要制订相关的可操作的细则和具体的监管办法。同时,明确与工商、质检等其他部门的责任和权力。形成依法监督和管理绿色食品资源的合力。

(二)完善绿色食品资源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

通过立法明确绿色食品资源发展的组织结构和主要责任部门。避免出现绿色食品资源发展问题时各部门相互推诿不愿承担风险责任的现象。通过立法手段加强绿色食品资源发展的保障性控制措施。立法中应明确绿色食品资源发展法律保障监测、评估的详细规定,要求建立起以保障分析、保障控制为核心的法律保障机制,提前预防或避免绿色食品资源发展问题的发生。通过法律制度切实保障绿色食品资源发中有多元主体的参与保障机制,以上各部门形成保障合力。

参考文献:

第4篇:绿色产业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绿色信贷;甘肃实践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3)-0084-04

十以来,走绿色发展之路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G20杭州峰会更是将绿色金融首次纳入会议议题,成为未来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甘肃是全国首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具有发展绿色产业的独特区位优势和良好资源条件,现阶段正面临经济发展绿色化转型的迫切任务。近年来,全省金融部门以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为载体,不断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探索创新绿色信贷服务,为甘肃绿色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大量信贷资金和有效金融服务。

一、甘肃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一)甘肃绿色产业发展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和政策机遇。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通道,承担着欧亚大陆桥、西南和西北战略通道的互联互通,担负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通道建设任务。境内风能、光能资源丰富,风能资源理论存储量2.37亿千瓦,河西地区拥有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光电和风电装机容量分居全国第一和第三位,素有“陆上三峡”美誉。兰州和白银是国家级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张掖和庆阳分别是全国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首批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这些交通、清洁能源项目以及创新改革试点、示范区建设,为甘肃发展绿色产业带来了政策机遇。2009年获批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以来,甘肃建设了7大循环经济基地,发展了16条循环经济主导产业链,以及100户示范企业、36个示范园区、10个示范城市,为发展绿色产业奠定良好基础。

(二)甘肃绿色产业发展面临挑战和压力。甘肃地处西北内陆、黄河上游,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弱,80%以上的区域为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受资源禀赋影响,经济发展过度倚重重化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单一,经济结构不合理,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形态发展较慢,结构优化调整与转型升级压力大,甘肃经济向绿色化转型仍然面临严峻挑战和迫切任务。

二、甘肃绿色信贷发展情况

目前,甘肃省各金融机构执行以《绿色信贷指引》为基础的绿色信贷制度,核心内容体现为“严退出、宽准入、活创新”。在退出政策方面,严格控制“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对“高污染、高排放”企业贷款采取措施逐步退出。在准入政策方面,鼓励金融机构降低门槛,加大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项目和企业的信贷投入。在灵活创新信贷服务方面,注重拓宽融资担保方式,开办项目收益权、知识产权、排污收费权、应收账款等新型抵质押贷款业务,为绿色农业、绿色交通、清洁能源、科技小微企业等绿色产业提供融资便利。据调查,2016年6月末,全省绿色信贷1余额1896.01亿元,占各项贷款的11.52%,比全国绿色信贷占比高2.52个百分点。

(一)绿色信贷行业集中度高,主要支持绿色交通和清洁能源产业项目。近年来,甘肃绿色信贷增长最快的领域是风电、光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项目,以及铁路、公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绿色交通项目,年均增速保持在25%以上,特别是风电贷款2010年前后增速多在50%以上。2015年以来,受政策和市场因素影响,风电、光电产业发展放缓,相关行业贷款增速下降。2016年6月末,绿色交通和清洁能源两类贷款余额分别为898.95亿元和835.16亿元,占比分别为47.41%和44.05%,合计占比达91.46%。

(二)绿色信贷区域分布较为集中,主要投向兰州、酒泉、陇南等地。受自然、地理、政策等优势条件带动,河西地区和陇南的新能源、兰州的绿色交通等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较好,投向这些区域的绿色信贷相应较多。据调查,2016年6月末,酒泉、嘉峪关两市的风电、光电项目贷款余额接近300亿元,兰州的轨道交通、铁路等绿色交通项目贷款余额超过400亿元,陇南、甘南两地的水电项目贷款超过200亿元。

(三)绿色信贷发放主体集中,主要由全国性大型银行发放。2016年6月末,全省绿色信贷主要集中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等4家全国性大型银行,四家行绿色贷款余额总计1599.84亿元,占比达到84.38%,其中国开行贷款余额609.03亿元,占比最高,达到32.12%。7家股份制银行贷款余额119.80亿元,占比只有6.32%,且呈持续下降趋势;地方法人机构贷款增长较快,其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增速达到99.68%,但由于基数小,余额及占比分别仅有59.66亿元、3.10%。

(四)绿色信贷政策优惠,一般期限较长、利率较低。对于绿色产业项目和企业贷款,各金融机构在贷款条件、期限和利率安排上,充分给予政策优惠和倾斜支持。绿色信贷多为中长期贷款,期限基本在10年以上,如贷款量最大的绿色交通和清洁能源贷款期限多在15年左右。绿色信贷利率较低,大多执行基准利率或适当下浮,如国开行、农发行绿色贷款利率一般下浮10~20%,浦发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绿色贷款多执行基准利率。

(五)绿色信贷环境效益显著,贷款质量良好。按绿色信贷支持资金比例,预计可年节约标准煤7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3141万吨(相当于兰州7500辆出租车停驶100年),减排化学需氧量13万吨、氨氮1.8万吨、二氧化硫18万吨、氮氧化物6万吨,节水1724万吨(相当于兰州300多万常住居民2个月的用水量)2。2016年6月末,全省绿色信贷不良率为0.25%,低于同期全省各项贷款不良率1.7个百分点。

三、甘肃绿色信贷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绿色信贷发展所需的完善政策体系。近年来,甘肃对绿色产业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但多数绿色产业发展规划或方案仍停留在部门规章制度与指导性层面,自上而下的完整的政策法规体系尚未形成。现行的绿色信贷政策侧重于对“两高一剩”企业信贷投放的限制,以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缺乏对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产业项目发展的利益引导、外部约束、融资配套等市场化制度安排和战略规划,缺乏环境评估标准、环保项目信息、环保违规违法行为联合监管、金融监管等多部门、多层次、全方位的沟通协调机制,已不适应当前经济金融向绿色化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缺乏绿色信贷发展必需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从外部来看,对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业务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现有的促进绿色信贷发展的相关措施与规定大多以鼓励性为主,对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给予的优惠政策和补贴严重不足,使得开展绿色信贷的成本过高,缺乏有效的利益引导机制。特别是对于绿色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的财政资金重直补轻贴息,对绿色产业发展多采取直接补贴措施,财政贴息力度不足。从金融机构内部看,由于信贷审批权限管控和绿色专业人才匮乏,全省金融机构现有绿色信贷政策基本以贯彻落实上级行政策为主,自主研发的绿色信贷产品及政策较少,未能建立起与绿色项目融资需求相适应的信贷制度安排,缺乏促进绿色信贷发展所需的内部约束与激励机制。

(三)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力度明显不足。受多重因素影响和制约,全省绿色信贷产品创新与东部发达省市相比差距较为明显。目前,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金融机构拥有的绿色信贷产品已经涵盖了新能源、循环资源、碳融资与排放交易、污水处理及治理等众多领域,基本涉及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而甘肃绿色信贷产品仍以浅层次、低附加值的信贷产品为主,多数只是传统基建类和工业类信贷产品的延伸,难以满足科技含量高、建设周期长的绿色项目建设所需。甘肃绿色信贷主要集中于风电、光电等少数绿色行业的中下游环节,融资担保和还款来源方式单一,受行业发展周期影响十分明显。

(四)部分绿色产业发展存在周期性和政策性风险。新能源发展存在瓶颈制约和政策L险。近年来,甘肃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发展迅速,在信贷资金的支持下,装机容量快速跃居全国前列,但受制于滞后的电网建设(特高压外送电网通道尚未建成),外输通道容量偏小、本地消纳能力有限,新能源发电受限严重,“弃风”、“弃光”现象持续存在,发电输出率远低于设计产能(一般情况下不到50%,最低时只有25%),对风电光电企业经营效益和偿债能力影响较大。同时,新增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下调政策和小水电库区基金征收标准上调政策,这些不可预期政策将减少项目评估预测现金净流入,相应延长贷款还款周期,对已有的水电存量贷款和未来的风电新增贷款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四、经验借鉴与政策建议

在发达国家,与绿色信贷相关的制度安排和绿色信贷产品发展已有几十年历史,由此推动的绿色投资对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和启动新经济增长点发挥了积极作用。西方发达国家的绿色信贷政策较为系统,主要做法是:对绿色贷款提供财政贴息或担保,鼓励金融机构积极为绿色产业提供中长期低成本信贷资金;成立政策性绿色环保银行,为一般商业银行不愿意或者无法接受的环境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如英国的绿色投资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制定严格的绿色信贷标准,如赤道原则3,为项目融资确立最低环保标准。国内的绿色信贷政策相对较为笼统且零散,大部分的制度安排集中于“两高一剩”行业贷款退出政策,对于投资额大的绿色项目多通过与政府或国企合作,采取“一企一策”提供融资支持,如国开行的环巢湖地区生态修复工程。借鉴国内外绿色信贷发展经验,结合甘肃绿色信贷发展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对绿色信贷发展的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力度。绿色信贷和绿色产业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存在金融机构实施绿色信贷和企业发展绿色产业动力不足的双重难题,为此,有必要加大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力度,提高绿色信贷收益,降低绿色项目融资成本。具体建议:一是扩大绿色贷款贴息资金占绿色产业发展财政支出比例,加大对绿色信贷的财政贴息力度,制定合理的贴息比率和贴息期限,提高贴息手段在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财政支出中的运用。二是健全财政奖补配套措施,给予承贷银行一定的风险补偿或奖励,包括财政支持建立针对绿色贷款的风险补偿和担保制度;对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好的项目及支持银行给予一定的财政奖励。三是借鉴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经验,试点由财政部门委托部分银行(国开行或甘肃银行、兰州银行)作为主办银行,承贷或管理部分绿色产业的贴息贷款。四是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强制推行绿色保险,构建绿色信贷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联动机制,利用保险机制约束污染型投资并筹集环境修复资金。

(二)加强绿色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可优化绿色信贷发展的外部环境,激励绿色信贷产品创新。现阶段甘肃绿色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建立绿色项目信息共享机制。可由环保、发改等部门进行绿色项目评级,确定绿色信贷项目清单,对列入清单的企业和项目予以优先信贷支持。二是建立重点环保企业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由环保部门定期企业环境违法违规信息,金融部门将其纳入企业征信系统,为金融机构绿色贷款或财政贴息提供支持。三是借鉴赤道原则等国际绿色信贷标准,推动金融机构尽快制定绿色信贷项目分类标准,将绿色信贷分类嵌入信贷流程管理,建立绿色信贷分类与企业评级的关联,实现绿色信贷全流程系统化管理与监测。四是探索开展环境风险压力测试,提升环境因素信贷风险研究分析与预判甄别能力。对于所投项目造成的环境污染或负面社会影响,明确提供融资金融机构负有可追溯的连带责任。

(三)加快推进绿色项目多渠道融资。绿色基金、金色债券等可以为绿色产业、绿色信贷和投资提供期限长成本低的资金来源,可有效解决银行和企业信贷资金期限错配等问题。具体建议:一是加快推进绿色债券发行。借鉴青岛银行、江西银行等地方性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的成功经验,尽快推动甘肃银行、兰州银行等成功发行绿色金融债;借鉴武汉地铁“债贷基组合”模式4发行绿色中期票据成功经验(国内首单轨道交通绿色中期票据),推动兰州轨道交通等项目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债融资。政府可给予一定的增信支持和财政贴息或奖补,降低绿色债券发行成本。二是尽快设立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借鉴国开行云南省分行与普洱市联合设立“普洱市绿色经济发展基金”(国内首支绿色经济发展基金)支持当地绿色经济实验示范区建设经验,由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设立绿色产业发展基金,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等的绿色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建设和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以重点流域为突破点,开展跨行政区域的排污权交易试点;以循环经济基地或示范园区为载体,加快兰州碳交易市场发展,完善交易机制,探索创新以排污权、碳交易为基础的绿色信贷产品。

参考文献

[1]冷静.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时代金融,2010,(80:9-12。

[2]李溪.国外绿色金融政策及其借鉴[J].苏州大学学报,2011,(6):134-137。

[3]李致远,许正松.发达国家绿色金融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鄱阳湖学刊,2016,(1):78-87。

[4]绿色金融工作小组.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5]马骏.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J].金融论坛.2015,(5):18-27。

[6]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J].金融论坛,2015,(10):30-40。

第5篇:绿色产业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SWOT分析;枸杞产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5—0049—04

“十一五”时期青海省按照“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林业发展思路,依托枸杞生产的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枸杞市场,壮大枸杞产业,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而且有效改善了枸杞主产区的生态环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效益。但是青海省枸杞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与林业区位优势及资源优势不匹配。根据青海省“十二五”时期农牧业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进行重点研究,为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青海省枸杞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枸杞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区域布局

依托光、热等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资源,近年来我国枸杞产业发展迅速,到2010年全国枸杞的种植面积达到了11.98万hm2,主要分布在宁夏、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河北、山西等省(区),全年枸杞产量约为16.6万t,其中,宁夏、内蒙古、新疆、甘肃和青海5省(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到了92.77%(见表1)。

相比而言,宁夏枸杞生产的产业化水平最高,具有产业集群的雏形,产品研发与深加工能力最强,2010年宁夏规模以上的枸杞加工企业有27家,年加工转化率达到了20%,形成以干果为主,以枸杞酒、果汁、叶茶等50多种深加工产品为辅的产品体系。目前,宁夏枸杞产业的市场影响力最大,不仅拥有以枸杞为原材料的生产、加工与销售市场体系,而且建有现代化的枸杞交易市场,特别是中宁县已经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成为全国枸杞的集散地和价格的“晴雨表”。

近年来,依托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内蒙古枸杞种植面积增长速度较快,2010年种植面积达到3.33万hm2,主要分布在河套地区的巴彦淖尔市以及呼和浩特市等地,但其生产经营相对粗放,单产水平较低,产业化发展水平落后,不仅缺少枸杞加工企业,产品种类单一,而且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主要依靠宁夏中宁枸杞市场进行产品销售。新疆枸杞的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精河县、乌苏县和沙湾县,其中精河县是新疆最大的枸杞种植基地,2010年该县的枸杞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占新疆的45.5%,64.19%和73.81%,虽然该县的枸杞深加工产品逐渐多样化,但是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市场影响力不足。甘肃枸杞的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白银市和酒泉市等地,其中,位于白银市的靖远和景泰两县的枸杞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占甘肃省的76.48%,98%和99%,因缺少优质枸杞品牌和产品深加工企业,甘肃枸杞产地更多地表现为原料输出地,产业链较短,难以获得高附加值。

(二)青海省枸杞产业的发展现状

青海枸杞已有50多年的栽培历史,传统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海西州境内柴达木盆地的诺木洪、都兰、乌兰、德令哈等地。近年来,位于海南州境内的共和盆地试种枸杞取得成功,这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范围。2005--2010年青海省枸杞种植面积由2513.33hm2增加至13346.67hm2,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39.64%(见图1)。伴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青海省枸杞产业的产量和产值也呈现迅猛增长的势头,分别由2005年的0.1万t和0.2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1.4万t和5.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分别高达69.52%和90.37%,辐射带动农户5000余户,户均增加收入超过6000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89%,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0世纪80年代,柴达木盆地的诺木洪枸杞因获得国家“优质产品”称号而畅销海内外,但由于缺乏品牌保护,不仅丧失了原有的品牌优势,而且新推出的品牌缺乏市场影响力,一品多牌现象突出,品牌的市场价值不高。目前,青海省有7家具备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从事枸杞种植、产品研发及加工销售,产品由直销干果逐步扩大至涵括枸杞浓缩汁、枸杞茶、枸杞籽油、消渴降糖胶囊、枸杞多糖和降糖饼干等在内的饮料和医药保健食品,目前这些产品的销售主要面向国内市场,近年来因其绿色、生态品质逐渐拓展了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二、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明晰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其机遇与挑战,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克服不利因素的消极影响以及规避威胁,是青海省枸杞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对青海省枸杞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优势分析(strength)

l-区位优势与土地资源优势

青海省枸杞的主产区具有海拔高、日照时间长、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等特点,使得青海枸杞产品具有与众不同的外形和品质。同时,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土地资源丰富,不仅是国内目前集中连片栽植枸杞的最大区域,而且未来10年至少拥有可开发50万亩土地资源种植枸杞的潜力,无疑将使青海省在全国种植枸杞具备规模优势。

2.品质优势

据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检测数据显示,青海枸杞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其中蛋白质含量11.2%、脂肪含量6.6%、总糖含量52.4%,特别是枸杞多糖高达8.3%,达到优质枸杞的各项生物指标;同时,青海枸杞主产区大气、水源、土壤基本无污染,非常适宜生产市场需求旺盛的有机枸杞,2010年柴达木盆地有2万亩枸杞种植基地获得国际有机认证,4种枸杞产品和鲜果获得农业部中国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

(二)劣势分析(weakness)

1 规模经济效应不足,缺乏市场影响力

青海枸杞产业规模经济效应不足,在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等方面与其他省区均有较大差距,2010年青海省枸杞产业的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相当于新疆的80.7%,66.67%%和88.5%;较宁夏枸杞产业而言差距更大,2010年青海省枸杞产业的种植面积约为宁夏的一半左右,而产量和产值仅为宁夏的1/5。同期,青海省枸杞出口量仅有0.1t,而新疆枸杞和宁夏枸杞的出口量分别达到了22.15和1624t。

目前,青海省仅有少数几家生产企业有能力在保鲜、储藏、去除农药残留和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研发投入,大部分企业仅仅是进行鲜果和干果的销售,产品深加工程度低、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低;同时,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枸杞交易市场和市场营销体系,销售渠道比较单一,缺少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较低,市场影响力较弱。

2 支撑枸杞产品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首先,枸杞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青海省枸杞的主产区人口密度小、劳动力缺乏,同时由于远离城镇,水源、餐饮、住宿、安全饮用水及道路等配套设施不健全,加剧了枸杞采果期劳动力紧缺的程度,2010年柴达木地区枸杞种植和采摘用工的需求达到了84.67万个人工,支付劳务费用为5080.2万元,劳务费用占枸杞产业产值的比例达到了10.16%,这将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成本。

其次,青海枸杞产品生产企业均为中小型企业,但是由于政府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导致企业科技创新不足和融资困难。与此同时,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不健全,缺少行业自律组织,缺乏产品生产销售标准。

(三)机遇分析

1 政策支持

2009年12月,青海省出台了《关于促进枸杞加工产业发展的意见》,2010年2月,青海省委林业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培育和壮大枸杞等林果产业,编制《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规划》,强调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性担保与贴息贷款政策,规划安排一批枸杞生产重点项目和科技开发项目,重点扶植枸杞产业发展。

2 市场前景广阔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方式逐步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90年的54.2%和58.8%下降到2010年的35.7%和41.1%,而医疗保健消费的比重分别由1990年的2.01%和3.25%上升至2010年的6.47%和7.44%。由此可以看出,居民消费结构中的食品消费不断下降,而医疗保健消费的比重不断上升,医药保健品的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而随着枸杞产品的营养与保健功能逐渐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以枸杞为原材料的医药保健品市场需求量也将逐年增加,这也昭示着青海省发展枸杞产业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挑战分析(threat)

1 市场环境不容乐观

随着青海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当前枸杞产业的国内市场格局必然发生深刻变化。从市场结构类型来看,当前国内枸杞产业市场属于垄断竞争类型,不同省(区)之间的枸杞产品均是比较接近的替代品,彼此之间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在青海枸杞的收获季节,一部分外地客商到青海枸杞主产区大量收购枸杞进行贴牌销售,并且采用一些不正当竞争方式与青海枸杞产品竞争,以期削弱青海枸杞产业的市场影响力,而各地方政府为支持本地区枸杞产业的发展,纷纷将枸杞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剧了市场竞争。从国际市场来看,随着欧债危机的持续影响,医药保健品的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呈萎缩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青海枸杞产品出口的难度,并将加剧青海枸杞产品与其他省(区)枸杞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2 绿色无污染品质受到挑战

青海枸杞主产区或大片土地出租给私人种植,或维持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经营模式,客观上为枸杞的标准化生产和监督管理造成困难,甚至部分枸杞种植户为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舍弃成本略高的生物农药与有机肥,通过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提高产量和使用亚纳漂洗增添色泽以增加销售量,这样不仅导致了枸杞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而且严重影响了青海枸杞产业的声誉,不利于青海枸杞产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三、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的策略选择

通过对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分析,可以发现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的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多于挑战,这将为青海省枸杞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选择合适的策略提供依据。

将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匹配,形成优势—机会策略(SO策略)、劣势—机会策略(WO策略)、优势—挑战策略(ST策略)和劣势—挑战策略(WI?策略)(见表2)。

1 优势—机会策略(SO策略)

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应该借助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发挥自身发展枸杞产业的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坚持绿色、有机发展道路,开发医药保健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2 劣势—机会策略(WO策略)

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应该以广阔市场前景为着眼点,争取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努力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市场影响力。

3 优势—挑战策略(ST策略)

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应该始终依托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突出绿色生态品质,实施高端精品战略与差别化发展战略,化解产业发展的威胁因素。

4 劣势—挑战策略(WT策略)

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应充分借鉴其他省(区)特别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枸杞产业的经验,发挥后发优势,科学规划,增强枸杞产业发展的后劲,努力减少劣势,应对挑战。

四、促进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依托资源与品质优势,培育知名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发挥青海枸杞主产区的自然环境与土地优势,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同时,突出青海枸杞的高原、绿色、有机特征,实施好枸杞种植的GAP认证、有机认证和绿色认证工作,在已有品牌中挑选市场认可度相对较高的品牌,制定品牌发展战略,通过广告宣传将其培育成国内外知名品牌,既培养和提高了消费者对青海枸杞的忠诚度,又降低了消费者搜寻商品的成本和时间,增加潜在顾客,将青海枸杞的需求曲线向外推移,扩大市场需求。

(二)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降低市场竞争风险

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可以实现青海枸杞产业由传统的生产经营向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转变,逐步将青海枸杞产业引向集约型和效益型的发展之路;同时,在枸杞种植基地推行有机生产技术方式,从源头上消除因添加亚纳给青海枸杞品牌带来的污染和危害,保证青海枸杞产品的品质和种植户的经济利益,降低市场竞争风险。

(三)推动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开发多样化产品,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

首先,青海枸杞生产企业应在政府支持下增加科技研发的投入,重点突破鲜果保鲜、包装、储藏、降低农药残留、生物农药开发等技术瓶颈,满足产品适应长途运输的需要和打破绿色贸易壁垒;其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延伸产业链,开发以枸杞为原材料的营养与保健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再次,以青海枸杞的优质品质为突破口,市场定位高端化、精品化,提供差异化产品。

第6篇:绿色产业发展分析范文

“绿色”品牌影响力骤增

甘肃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王续程分析说,甘肃省目前发展绿色食品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四个:具有相对特殊的自然条件,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一应俱有,生态环境多样,气候资源独特,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成为甘肃省发展绿色农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农业生产区域远离工矿和城市人口密集地区,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相对较少,农业生产环境污染较轻,农业生产的环境质量较好,农村劳动力成本低,具有大力发展优质农业的潜力,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程度高的绿色蔬菜、水果、畜产品等绿色产品的生产,比较优势十分明显;优势产业带的发展已经具有规模优势,目前,全省马铃薯、中药材、蔬菜等特色优势作物面积达2630万亩,马铃薯、玉米制种、啤酒大麦、优质牧草、中药材五大产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具有比较旺盛的市场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发生了重要变化,已经由单纯地解决温饱转向安全、营养和健康食品,这也就为绿色食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比较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有关专家预测,未来10年全球绿色食品市场需求将始终处于上升趋势。从我国来看,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升温,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近年来,甘肃省政府加大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扶持力度,甘肃省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经费,扶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甘肃省农牧厅也要求在省级名牌农产品评审、产业化龙头企业评定中将绿色食品作为重要条件;在农业项目、相关农业基地建设中,要把绿色食品作为立项重要依据并纳入建设内容等;目前全省已有21个县(区)对发展绿色食品采取资金扶持政策,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新局面。“2011年广州绿色、有机食品博览会上,甘肃省集中展示了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水平、质量和效益,突出展现了绿色食品品牌的整体形象。我们的参展产品以显著的特色、过硬的质量、精美的包装赢得了大批客户,现场销售额41万元,签约额3500万元,意向合作协议15项,金额5000万元。”王续程介绍说。

甘肃省大力发展绿色品牌农产品,实行农产品质量认证。2011年,全省认证绿色食品企业52家,产品108个,有机食品企业3家,产品12个,全省累计有绿色、有机食品企业185家,产品451个。绿色食品申报企业中,有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具有中国名牌农产品、甘肃名牌农产品、甘肃省著名商标企业。如莫高股份、条山集团、临洮腾胜集团、平凉金果集团、定西龙海乳品有限公司、甘肃银河食品集团、陇南祥宇油橄榄开发公司等一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龙头企业;产品有莫高葡萄酒系列产品、果品、蔬菜、菊粉系列产品、淀粉、粉丝、牦牛肉、藏羊肉、橄榄油、兰州百合、高原夏菜、马铃薯淀粉、啤酒麦芽等。目前系列产品申报量明显增加,像甘肃天源果蔬连锁经营有限公司、甘肃黄羊河集团食品有限公司在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后,今年又增报了一批产品。还有到期续报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比例明显增加,续展率达到80.3%以上。

绿色食品基地建设风生水起

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为绿色食品事业进一步扩大影响、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10个县(区)已创建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14个,面积达176万亩,总产量155万吨,绿色食品基地对接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32家,带动农户52万户,共涉及8种优势农产品和地方特色产品。

第7篇:绿色产业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秸秆板产业;发展动因;发展战略

一直以来,我国人造板产业的发展存在粗放式投入、资源浪费的问题,当前发展起来的农作物秸秆板对人造板产业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加之近年来国家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制作农作物秸秆板的原材料又为各种农作物秸秆,所以,发展农作物秸秆板不仅顺应政策的要求,还能利用我国农作物秸秆高达6亿~7亿吨的余量,发展前景明朗且环保意义重大。

尽管如此,有关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并不多,尤其是缺少从产业到企业战略的系统化的研究。本文拟从环境-企业-产业这个系统化研究的模式出发,希望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产业发展和企业战略提出建议。

一、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重要动力――发展动因

(一)三大发展动因

要分析农作物秸秆板产业的发展动因,先判断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从产量上,农作物秸秆板产业是人造板业中的一个产量比重较低的子产业,从规模上,国内农作物秸秆板生产企业大多是零星分布且普遍规模较小,尚无法形成产业集群。所以本文认为,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处于产业形成期的初步阶段。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向成熟期推动的过程中,市场需求、政策制度和技术改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三个决定因素相互作用,政策与制度作为我国政府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确立和维护了产业的经济秩序;而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则从基础层面拉动和牵引着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二)发展动因与企业战略

首先,产业制度约束了企业战略的政策方向。以《江苏省秸秆利用综合规划》为例,该规划明确了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制度对企业发展秸秆板产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在企业中推行严格执行绿色、低碳的发展战略的政策理念。

其次,市场需求与技术进步因素共同作用农作物秸秆板的企业战略。首先,企业想要提升竞争力,需要从技术上不断改进,且从产品上不断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例如,当某一农作物秸秆板企业希望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而不是简单的追随者,当务之急就是拥有较强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又例如市场对绿色环保的人造板需求旺盛,那么农作物秸秆板的企业就有了生产的动力,相应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应用也广泛流行起来,反过来农作物秸秆板企业的良好效益和市场需求,也会刺激着产业技术的不断革新。

(三)发展动因与发展模式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动因影响者发展模式的选择和保证体系的构建。首先,政策与制度是发展模式的方向,目前,国际提倡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所以当前的产业发展模式也围绕着节能和循环利用展开;其次,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因素是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是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的重要保障。

二、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重要基础――企业战略

(一)战略地图

本文运用战略地图(如图1所示),对农作物秸秆板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框架梳理。从四个层次,说明了如何推动和运用“绿色联盟战略”这项企业战略。农作物秸秆板企业战略共有四个具体方面: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成长和一个共同的远景目标―― “绿色联盟战略”。

市场是企业生存之本,是企业生产发展的根本源泉。尤其是对还在初步阶段的农作物秸秆板企业来说,市场并不稳定,虽然政策前景较好但是市场接受度不高。因此,本文重点选取了市场营销这一个维度,说明了战略地图在农作物秸秆板企业营销子战略中的运用。

(二)绿色联盟品牌营销战略

本文遵循“4P”营销组合理念,引入“绿色联盟品牌营销”理念,围绕品牌战略进行分析,为农作物秸秆板企业如何把握好市场需求作出建议。

目前,农作物秸秆板企业多为零星的、不具规模效应,如果想要企业迅速成长,一个有效的支点非常重要。例如,树立品牌理念就是很好的方法。利用品牌抢占市场,给消费者一个良好印象是农作物秸秆板企业现阶段的一大捷径。

战略联盟是企业营销战略的一大利器,农作物秸秆企业可以借鉴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的wintel联盟策略,当年实力弱小、名气低微的微软就是借助授权IBM使用自己的软件(DOS),迅速地将微软品牌销售出去的。另外,考虑到农作物秸秆企业的原材料多数来自农村及乡镇等,该类企业的品牌联盟,可以参考城镇品牌联盟、商业品牌联盟和销售渠道联盟这三种可行的方式。

第一,农作物秸秆板城镇品牌联盟。农作物秸秆板企业与城镇品牌联盟主要是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并开发一定距离的客户。例如,实现农业收获、运输、收购到销售的一体化,这样一是得到政府支持,二是给农民得益,三是满足企业需要。另外,可以适时地抓住 “三农”问题的契机,密切配合扶贫工作等,改造新的农产品产业化模式。

第二,农作物秸秆板商业品牌联盟。借鉴微软和英特尔的合作,农作物秸秆企业可以和一些知名的商业品牌合作,包括健身器具、保健食品,或者是一些电商合作,在品牌营销中加入“诸橙柳桃“这样“有眼球”的营销字眼,实现品牌联动和联盟。

第三,农作物秸秆板销售渠道联盟。这样的联盟主要是通过,为经销商或销售商、及各电商等提供农作物秸秆板产品的直销服务,进行专售专卖的方式,实现产品的销售,并减少中间环节的费用。

三、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发展模式――“1+1”模式

产业的“1+1”发展模式是本文提出的适合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的新尝试。“1+1”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模式的一个“1”指的是“相关利益者联盟发展”,另一个“1”指的是“产业前后连接与整合”。

第8篇:绿色产业发展分析范文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FuJinShi two LongShanZhe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and rural northeast rural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and the proble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nd use, this article first through the two LongShanZhen town development condition, choosing the leading industry,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analysis and study, puts forward two LongShanZhen should play their own advantages, relying on the advantage of FuJin eastern town center,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town of thought. Then,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two LongShanZhe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nd use, this paper to the la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mining the full potential of land use, so a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the township, standard.

Keywords: the land; Resources; Industry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30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二龙山镇是黑龙江省确定启动的百镇建设试点镇之一。作为富锦市属乡镇中人口规模最大的城镇,一方面它作为富锦市东北部的交通枢纽及经济、文化和集贸中心,另一方面它担负着吸收从农村向城镇迁徙的人口,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发展的功能。可以说,在二龙山镇的城镇化过程中,城乡二元体制的冲突与变迁在产业发展与土地利用方面的矛盾具有十分鲜明的代表性。本文以二龙山镇为例,探讨城乡统筹背景下富锦市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城镇特色产业的构建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问题。

1 二龙山镇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1.1 城镇发展的优势与外部机遇

(1)富锦市是黑龙江省二级发展轴哈同公路线上重要的节点;是省重要的对外窗口之一,是佳木斯市东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市,也是三江平原北部地区德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这些都是二龙山镇发展的潜在的资源市场。

(2)富锦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为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城乡统筹进程。同时将二龙山镇确定为城乡统筹建设试点镇,全面实现农村居民向镇区集中,工业、加工业、畜牧养殖业等向园区集中,为二龙山镇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3)随着富锦市域经济的片区经济增长中心划定,二龙山镇与富锦市之间各项联系将更加紧密。

1.2 城镇产业发展过程中忌待解决的问题

二龙山镇是一个农业重镇,日前包括大量的农田、村镇建设用地和村庄。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一是第一产业中种植业的比重过大,畜牧业比重小,养殖基础资源再生利用率低;二是第二产业发展滞后; 三是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人口密度小,消费水平低,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2 二龙山镇城镇定位与产业发展对策

2.1城镇产业发展总体目标:以产业体系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进程

二龙山镇的城镇产业发展应优化各项资源配置、减少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成本的浪费,制定符合本地区优势的产业体系方案,发展地方经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形成地区繁荣的、具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2.2城镇发展整体策略:以“企业兴镇、特色富民”为重点,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加快经济强镇建设。

(1)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扩大“两色”(绿色、特色)种植面积,兴镇富民,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格局。

(2)加强内引外联,巩固场市共建的成果,着力发展民营经济。确定“依托资源、强化服务、启动四闲”的民营经济发展思路。

(3)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全面建设城乡统筹,把二龙山镇非所在地的村屯及新建居民委的居民分批次整体搬迁到镇所在地,并将二龙山镇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良的小城镇。

2.3农业产业发展对策建议: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坚持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

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突出抓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机械运用。

2.4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

二龙山镇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应体现以下几大特点。

(1)加快绿色、特色食品工业的发展,形成市场竞争强势。

(2)调整产品结构,把握消费市场发展趋势。

(3)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进行规划指导,进一步规范市场,避免出现产业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发展。

(4)积极发展公共服务业,完善城镇服务功能。

3 土地资源整合与利用策略

3.1城镇土地资源整合的目标与策略

发展小城镇,推动城镇化进程,是一个土地利用集约化的过程。对于像二龙山镇这样的小城镇,粗放式的平面扩张用地方式极不利于小城镇自身用地结构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必须通过土地资源的整合来引导地区的有序建设,从而保障国有和集体土地的合理、集约、高效利用,落实城镇发展目标,提高城镇实力,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在土地资源整合的具体策略方面,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几点:

(1)保护基木农田,确保粮食生产首先应严格执行基木农田保护政策,对土地资源的整合利用应结合耕地保护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内部挖潜,实现镇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对耕地的侵占。

(2)构建绿色开敞空问,营造环境生态体系

对广阔的绿色开敞空间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梳理,使农田、林地、园地、水域等绿色空问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和景观系统。按照整体产业发展方向的引导,逐步建立和发展观光农业、绿色食品加工种植、园林生产以及旅游休闲服务等,促进农村发展建设、吸纳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以村庄改造促进农村建设发展,以土地资源整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通过对集体建设用地的整合,可以解决土地资源浪费和使用不合理的问题,达到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的目的。同时,使集体土地参与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显化集体土地的资产特征,使集体的产权体系趋于完整,而且,可以改变单一的征用土地配置方式,避免农民在土地征用过程中“低价失去土地,高价用地”的不合理现象发生,从而减少农村城镇化的成本,促进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同步[1] 。

3.2特色农业产业建设模式及土地利用方式

城镇土地资源的利用必须与产业发展方向相适应。把镇非所在地的村及新建居民委的居民,整体搬迁到镇所在地,将二龙山镇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良的小城镇。将搬迁村的原址,建设成农业生产服务区、畜牧小区、工业园区、对俄贸易园区、农贸综合市场和生态园,剩余土地退耕。坚持配套建设,把城镇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推进城乡统筹功能布局,整体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4 结束语

以发展农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及其相应的土地利用模型本身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和探索性,尚需进一步的市场分析和论证。但其核心价值在于提出城镇及产业的特色化定位和特色化发展并通过对集体土地、国有土地的资源整合,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实现镇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路。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及相应土地资源整合利用涉及农村城镇化方式、城镇产业发展、农民就业、城乡统筹发展等多方面的问题,牵涉范围广,复杂程度高,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建立或引入配套的政策保障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和用地评价体系,才能在制度和机制上确保产业体系健康发展、城镇建设实质性推进和土地资源有效利用。

第9篇:绿色产业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金融;发展策略研究分析

纵观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虽然我国在2007年就已经正式提出,今后我国金融行业要以“绿色证券、绿色信贷、绿色保险”为主线,进行经济发展。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却看到:国内仍然有很多金融企业,在以破坏环境,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着企业的经济发展。这种无视我国基本国情,不响应我国号召的“碳金融”政策的行为,不仅违反了我国,在金融方面坚持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发展方针,而且破坏了我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并行合作关系。可见,需要我们重新进行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策略研究。

一、低碳经济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必要性研究

顾名思义,低碳经济主要是在借助创新性新能源、创新性减排技术、金融机制创新等手段,将金融活动耗能、排放、污染三方面,都尽量降到最低的一种可持续性经济发展。在明确了这一定义后,如果纵观国外低碳经济下的绿色金融产业发展之路,我们可以看到:自1997年,国外就将响应低碳经济的气候变化,纳入金融企业发展的环境责任里面,成功的通过推出“自然灾害债券与保险最优组合”,分散并控制了金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企业经营风险;到了2002年,国外还出现了比之前还具有创新性,先进性的“金融衍生品与风险管理”理论,这一理论成功地推出了绿色金融衍生品这一新型金融概念,并在此之后,经过几年对低碳经济下绿色金融发展的潜心研究,于2007年成功研究并推广了一种机制结构比较全面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并将欧盟的碳排放作为样板进行全球性宣传。如果我们借鉴国外低碳经济的事例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低碳经济下的绿色金融产业,可以有效降低全球施加给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压力;与此同时,低碳经济下的绿色金融产业,还利于缓解我国普遍存在的“经济发展高能耗低效率,高污染低产值”的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还可以有效改善我国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环境质量问题;而且低碳经济下的绿色金融产业还可以帮助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让我国走出高耗能低效能的经济发展误区;除此之外,低碳经济下的绿色金融产业也可以帮助我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进行调整。综上所述,可见低碳经济下,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进行研究是有必要的。

二、现阶段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绿色金融发展相比,我国在低碳经济下的绿色金融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

1.在我国碳融资方面得不到金融企业的认可;

2.国内碳金融服务方面存在很多明显不足;

3.在国家政府对待低碳经济发展下的绿色金融产业发展方面,不论是在政策方面,还是在普及宣传力度方面,都存在扶持力度偏弱现象。

这些问题不仅导致了我国碳排放能源,在国际市场中只能处于低端地位,造成拥有较多碳排放资源的我国,在资源的定价方面陷入被动;还让我国在全球大力培育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由于金融产品陈旧,得不到有效发展;同时,也为我国低碳经济下绿色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影响。

三、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策略探究

为了平衡经济建设与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为了响应国际提出的全球经济绿色发展的号召,为了改善我国环境质量,为了让我国金融行业得到创新性发展,也为了解决笔者在上面列举的诸多绿色金融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清醒对待绿色金融发展问题,明确对低碳经济下的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策略探究。

内部环境方面:国外在低碳经济下绿色金融发展比我国要提前很多年,作为刚刚进入低碳经济下绿色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的我国,需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笔者结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参考国外先进的低碳经济下绿色金融发展经验,为读者朋友总结这样几条低碳经济下绿色金融发展的内部环境策略:

(1)加强对低碳经济绿色金融产业的创新性发展。这不仅需要那些响应低碳经济号召,进行绿色金融的企业,积极研究生产治理污水污染等相关技术设备的研发,还需要各大企业能够调转生产发展,向着“生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循环经济生产,低碳少耗能高能效进行绿色制造”等方向进行转型。

(2)绿色金融创新性机制管理。自觉遵守低碳经济发展下绿色金融可持续性发展的自律规范,加强企业自身对在低碳经济指导下的绿色金融创新性机制管理。笔者认为:可以加入管理制度的“绿色优化配置”,适当减免对企业生成经营活动中,可能对环境带来破坏污染等影响项目的资金配比。同时号召那些进行绿色信贷业务的银行,在机制管理上,杜绝过分信赖环保部门给出的责任认定等,企业生产鉴定信息的传统行为习惯,建立一个环保责任监督调查体系,对那些申请绿色贷款的企业进行绿色认定,避免由于机制管理简化,出现的绿色金融创新性机制管理漏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