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范文

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

第1篇: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就业能力;高素质人才

作者简介:欧阳惠平(1966-),女,湖南临武人,湘潭技师学院高级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院校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27-02

对于不同的课程观念,是人们对于多种教学主张的看法,人们在不同观念中会产生不同的课程观,这直接影响了课程改革的结果与影响。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都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这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也是实现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一些院校依然存在着阻碍课程改革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应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的市场需求进行课程改革,培养出适应于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1]

一、现代高职院校课程观念的提出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对于课程的解释是“课程学业的进程”,也就是教师所需要教授的课业内容与教学大纲进度的总和。教育学家石伟平先生对于教学中的课程设置的定义是“能够实现师生教学计划的教育环境,并且在这个环境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 [2]在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课程是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理论与操作技能基础的总和,是教师教学工作与学生学习过程的总体的安排。我们教学中,课程是最重要的是为了能够完成学生的学业,首先是高校教育的改革起始点与终点站。曾经姜大源先生说过,“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任何一种教育体系都是以课程设置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必然与课程改革相关联。”其次,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直接相关联,并且以载体的角色出现。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虽然学生入学要选择专业的方向,但是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要接触的是每一门具体的课程,这是他们能够获得专业技能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教育质量提升的直接体现。第三,它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提升,是学生整体能力建构的奠定者,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中,课程是让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岗位的桥梁,它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获得从事岗位工作的能力,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且能够让自身得到发展。[3]

反观当前课程,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因此课程甚至已经难以与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并且有着巨大的矛盾。为此,许多教育专家针对课程改革提出了多种看法,虽然形式不一,但是都有着相同的核心,就是为了实现学生的能力发展。比如以西方国家为例,高职院校课程理论强调要让学生培养出主动性,而将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放在次要地位。在美国的七十年代开始,就有了人文主义的学习课程,认为教学需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尤其对于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行培养与引导,通过课程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而不只是对学生的认知进行扩充。由于学习是一件主观性的事情,是以内部动机为基础的,因此高职院校课程需要以学生兴趣相联系,通过课程来影响学生的人格与态度的发展,这样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现代的课程观念,教育学家认为在高职院校中,课程设置作为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教学任务与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核心的内涵应该是在高职院校的环境中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课程设置不只是针对学生需要的知识进行灌输,而是给予学生能够主观学习的机会,并且是课程资源配置的支配者,而不只是一个被动的课程内容的接受者。我们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需要转变传统观念,将当前的理论成果与社会文化相结合,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让学生能够实现全面素质与操作技能的提升,进而自信地走向日后的工作岗位。

二、当前高职院校课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改革成为当前教育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任务之一。每个高职院校有着不同的课改方式与模式,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起步较晚,因此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与改进:

首先,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协调性较差。由于与普通高校的生源差距,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表现出文化基础较差的现状,一些学生对于公共基础课程兴趣不高。学生在进行岗位技能实践的时候,忽视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一些高职院校为了能够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因而减少了一些选修课程的比例,学生在选择方面较窄,缺乏主动权,进而使得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高。在授课方式上,学校一般都是采取基础靠前,专业靠后的授课模式,在最后才施行实践的课程,这使得课程内容相互衔接松散,内容脱节。

其次,高职院校设置的课程与社会需求不符。一些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不去考虑社会需求,让许多学生走出校门后难以胜任工作岗位的工作。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是由中职升级转变来的,因此在教学计划与内容上缺乏自身的特色。一些原有的课程都是中职课程简单转变内容继续教授的,比如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机械类的专业就将中专原有的《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科目合并转变为新的课程《机械制造技术与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满足对技能的需求,难以胜任生产一线的工作,有些毕业生甚至在工作岗位上闹出了笑话。

第三,教师综合素质较差。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只有少数人曾经在生产一线从业过,而大部分教师也是高校毕业后就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动手能力较差,在课程教授的内容中缺乏与生产一线的信息内容,并不能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实践得出结论传授给学生,也无法将企业最新的信息与工作方式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高职院校课程理念改革策略探讨

首先,以就业为导向原则设置课程。高职院校的定位就是为了培养出适应岗位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可以说教学的基本方针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我们对课程改革的原则就要将人才培养计划与社会岗位需求相挂钩。首先,职位对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有着成果验收的职能。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都是靠学生就业来进行验收,对于高职的课程教学改革有着反馈性的作用。其次,就业导向能够对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有着准确的定位引导作用。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专业教学的质量,实现就业率的提高。因此课程改革应当围绕就业情况进行调整,对就业率较低的专业进行课程改革。第三,就业能够对高职课程改革有着调整优化的效果。如果课程改革成功,就能够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是如果改革失败就会影响就业率。因此我们需要对就业状况来对课程进行调整改革。第四,就业岗位的需求能够引领课程改革的特色施行。课程改革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在改革中应当针对岗位的适应性进行调整,培养出高素质的高职人才。

其次,优化教育课程体系。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应当注重课程主体改革的多元化。我们对课程转变过程中,要以企业需求为开发主体,在高职院校中建立企业的领导者的专业指导机构,能够让专家定期来参与到培养人才的课程建设之中。在另一方面,实现课程结构模式的立体化,对专门的职业进行剖析,将基础理论、操作技能等方面重新进行调整,实现课程的灵活多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就业适应性。

第三,坚持理论适度原则。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一般将理论过于偏重,却忽视了实践技能的操作;而有的学校由于认识到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因而忽视理论的教授,因此我们对于理论教学的度需要重新进行考量。在前不久,教育部提出了对高职教育的意见中,认为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在教学中的理论教学所占的比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论适度原则。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理论教学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我们只有把握好理论教学的分寸,多与少都难以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如果理论所占比例较多,则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悖,操作能力较差;如果理论较为贫乏,则不利于学生文化底蕴的形成,因此必须要坚持理论适度的原则进行课程改革。

第四,在课程教学中注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传统的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然而在当前以培养综合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需要让教师与学生进行调整。在当前的课程观念中,需要融入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顺应市场岗位的客观需要。首先,教师的角色需要进行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以理论灌输为主,让学生能通过考试,这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因此许多教师都认真备课,让每个学生能够更多地被灌输专业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很有可能只是一小部分的学生需要的,在当前的新型课程观念中认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学习,而教师是由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管理者,通过多种方式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角色的转变,很容易使得教师难以适应自己的角色定位,因此学校也要及时对教师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水准与要求。

在另一方面,学生的角色也有所变换,学生由传统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以班级进行学习,被动地听老师的讲解,但是他们面对的是竞争激烈的社会岗位,因此要不断汲取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在学习上要增强自己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在西方国家,教师重点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够自觉地学习专业知识,并且扩充自己的能力,而教师只是简单地进行引导与提供教学材料。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前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课程改革迫在眉睫。然而高职课程的改革又是一项系统而繁冗的工程,它不仅要求转变教学内容,同时也要注重整体的教学观念转变。我们在改革课程过程中,需要调动学生兴趣,增强他们对于课程的直接兴趣,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师生和谐关系,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罗祖兵.课程改革的文化阻隔及其突破[J].当代教育科学,2006(02).

第2篇: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实践反思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

陕西省商南县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自2003年启动以来,新的教育理念已被大多数教师接受和认同,旧的师生关系正在被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所替代,教学行为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学习方式和活动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质量也由单一评价走向多元评价。教学活动空间、课程意识、学校激励机制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一些学校得到了发展,办出了特色;一些校长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一批教师脱颖而出,成为课程改革的示范者、引路者。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观念难更新。个别学校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对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少数教师学习培训不够,或者浅尝辄止,或者断章取义,他们在心理上与课程改革相背离,在行动上总以客观条件的不足来掩盖主观上的消极。

2课堂教学形式主义的现象较普遍,对交流、合作及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例如表扬过多,无效的小组学习,画蛇添足式的滥用多媒体等。

3对新课程标准目标的理解、把握在认识和行动上还存在不到位现象。新课程所提出的三维目标与传统的教学大纲及“双基”的差异,教学中如何体现、如何突破是目前我们的困难和问题。

4发展不平衡。学校之间、班级之间、教师之间,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进展不一,有的甚至差距较大,从而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

5校本教研大而空的课题研究多,缺乏对新课程背景下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和研究。

6有疑虑,放不开。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新课程评价机制还处在探索阶段,许多学校和教师对课程改革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准备不足,应对措施不力,总是担心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在实践中缩手缩脚,行动上等、靠、拖。

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理性思考

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出现困惑和问题是难免的,而理性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目前,我们要注意思考并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客观条件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基础教育清晰地勾勒出具体目标和要求,可以说,这是一幅理想的蓝图,但它和现实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实现这一理想蓝图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在大多数地方,尤其是对我们贫困山区而言还远不具备,甚至有些地方、有些学校目前是力所难及的。在这种情况下,立足现实,充分调动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顺应改革大势的必然选择。在现有条件下,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吃透了课改精神,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不求大求全,只求不断进步,只要持之以恒,肯定能达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因为条件是逐步改善的,条件的改善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条件的改善也是永无止境的,如果我们坐等万事俱备,就会丧失改革的时机和发展的机遇。

2改革与继承的关系。改革不是否定一切,它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我们提倡新理念,实践新思想,但绝不矫枉过正,轻易丢弃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抹杀基础教育中已被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几千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今天依然行之有效。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强调课堂教学目标应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绝不是放松或弱化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强调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但绝不因此否定传承、接受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师生互动、合作,但绝不因此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强调学生多样化发展和个性差异,但绝不放松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共同要求;强调赞赏、鼓励,但同时也不否认批评规劝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总之,课程改革绝不是简单地用一种理念去代替另一种理念,用一种教学方法去代替另一种教学方法,而是新旧教学理念的相互碰撞,新旧教学内容的相互更迭,新旧教学方法的彼此消长,关键在于把握好二者的“度”,扬长避短,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用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

3课程改革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很多教师最大的疑虑就是改革会不会影响质量。质量是改革的生命力,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质量也是衡量课程改革成效的最终目标。不过这里所说的质量和我们教师所关注的质量在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一个组成部分,试想,整个质量提高了,教学质量能上不去吗?单纯就教学而言,传统的中考、高考、质量检测中所考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依然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首要目标,即使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目标也不是孤立地分割开来的,而是融合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个目标之中,并通过它们来共同实现的。通过三维目标的教学不仅能实现传统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获取新信息处理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随着中考、高考、质量检测的逐步改革,只有用新的理念去实施教学的教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当然,如果在实施课程改革中我们抱着“任务观念”、“运动观念”,缺乏长远安排和整体意识,临时应对,等待观望,那么只会使改革走上歧路,那么质量下降也是必然的。

三、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本着“立足实际,稳步推进”的原则,为使课程改革工作有条不紊地深入进行,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学习培训。虽然各乡镇、学校都建立了课程改革组织领导机构和一系列规章制度,使课程改革工作有了机制上的保障。但这些机构,职责是否落实,是否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效能,形成了促进课程改革的合力,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反思,该调整的调整,该健全的健全,以不断完善课程改革的保障机制。

在学习培训方面,不能认为通过几次学习培训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就可以一劳永逸。培训时必须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强化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陸,一个阶段要有一个阶段的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全体中小学教师要把新课程学习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自主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学习的方式和途径要灵活多样,如通过教育网站观看优秀光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及时、全面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等等。总之,在这方面,学校要有学习培训计划,并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能力的、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

2立足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把新的教学理念体现在教学行为之中。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其关键是如何把新的理念转变为广大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切忌“穿新鞋,走老路”,或“形式丰富多彩,思想陈旧落后”。努力使课堂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自我探究、求异创新”,要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活动化、情感化,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参与意识,培养其探究精神。同时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育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

在课堂教学方面,要探索和构建具有学校特色、学科特色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间可相互交流观摩、评课议课,也可以通过观看优秀课例从中受到启发。县教研室要努力适应目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指引方向、发现典型、面上推广的作用。

3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为课程改革提供动力。课程改革实施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新的理念下教师不仅是教学者更是研究者,教学研究重在行动研究。从这个方面来说学校是最好的教研场所,科任教师条件得天独厚。而如何把教师由过去的纯教学者转变为研究者,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实现“三个转移”,找准新的定位。“三个坚持”即:坚持教学研究从实际出发,从教师成长和课程改革需要出发,不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创设群众性教研氛围;坚持以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实际效益作为衡量教研成果的根本标准。“三个转移”即:重心下移,教研人员要深入学校,深入课程改革第一线;中心转移,学校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课程改革实验和教师培训上来;目标前移,教研要瞄准改革最前沿和最新发展动向,传播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适当的前瞻性。找准定位,就是要把研究的立足点放在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法的改进和学法的指导上。

要搞好校本教研,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既要“脑勤”,也要“手勤”,平时要善于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

4总结经验,汇聚成果,校际互动,信息共享。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要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也要善于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以便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

第3篇: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 教研员 职能

在这浩瀚如烟而五彩缤纷的信息时代,教研工作的重要与价值更加凸现出来。教研员已被推到风口浪头,教研员理所当然地应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带头人,应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教研员不仅应该善于收集信息,还应善于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以全面提高自己能“研”善“研”能力,认真探索、研究和实践,真正使教研工作取得实效。应提倡“教研员可以是教师,教师也可以是教研员”的工作方式,并应挖掘各种积极因素全员动员,形成万马齐腾、千帆竞发的态势,才能促使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行和积极推进。

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教研员职能

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新课程改革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但这种理念必须转化为先进的教学行为才有意义和价值。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优秀教学效果的获得,主要靠教学实践来落实和实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研员应该是探究者、实践者、指导者和引导者。故,教研员应该熟练掌握新课程教学的理论、策略、原则和方法,并能进一步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理出方案、实施操作等。教研员既是“技术员”、“施工员”,又是“监工员”,其担当的角色有多重性,而几“员”间命脉相关,生死共存。教研员应该是一专多能的“全能型”和“复合型”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教研员应该是“万精油”。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研工作质量和效益,才能真正实现“以研促教”。

2.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勇于动手的情感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并通过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真正实现“变教为导”、“教是为了不教”,实现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发展,最终成为有用之人的目标。而教研工作就是要以此为目的,优化教育方式、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就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最终成为完整的、有用的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倡导,教研员也是教师,是培养和引导学生成为完整的人和引路人。

3.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和支配下,加强理论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也是教研员提高业务能力的必经之路和“加油站”。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而这种实践也很难获得成功。教研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把握新课改理念,反复研读新课改理论和有关的教育文献的方式,并不断将之用于实践。

二、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与教研员职能

1.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就是教研员实践的过程。其过程特点主要是学习理论――把握导向――探寻规律――研究教材――理出目标――了解学生――注重教法――实施操作以及命题评价这样几个环节。教研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故,教研员要不断提升自我,并不定期、不间断地与一线教师交朋友,共同探究,寻求径路。教师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者,在与之交流时,教研员要有亲和力,应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使教师愿与之接近。同时,还应具有审视力、观察力和洞察力,适时与教师交流,为教师垂范。既能为人之师、做人之“范”,又能拜人为师、以人为“范”。从新课程实施的过程看,教研员应该扮演“学用型”和“开放型”角色,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具有全能意识,担当全程引领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职能。

2.过去的教研员往往只“研”不“教”,教研员深入一线调研,与教师了解得更多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认定主要看一份试卷上的勾叉,看表册上排名的位置。教研员的工作程序是进校――听课――指导――命题――考试,然后,又是看最后的结果――成绩,缺乏一个最基本的而又最重要的环节――交流。而教研员从未认真反思过这样的恰当性、合理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是否合符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评价观,合符新课程改革理念,致使学生大多成为高分低能而只能盛水的“容器”,这样,学生的能力从何而谈?学生怎能成为完整的人,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学法创新、教师的教法创新,但教研员的“研”法更应该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施行获得前所未有的突破。

总之,新课程改革迫使教研员必须转变角色,应重新审视自我的职能,给自己恰当地定位。并应认真细致地审视自己的教研行为,将自己宏观的研究与微观的思考相整合,既要有更多、更高、更实的理论思考与提升,又要有更多、更具体、更细致的操作与实践。并不断地为自己“充电”,以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研究出更多的、有价值的教研成果,并积极实践和推广,才能有效和高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第4篇: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物理教学;“四教”

一、物理现象教学

物理以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现象为其研究对象,想要总结现象中的规律,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规律虽然是以前已经总结出的规律,但是为了符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我们老师应该首先把学生带到现象中去,对生活中实例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其特点。然后由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抽象,总结出物理现象,同时老师应强调物理现象与实际现象的区别。

二、物理概念教学

为了总结物理现象中的规律,就需要引入一定的物理概念。在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从概念的引入、大小、方向如何确定、概念的物理意义几个方面实施教学。

三、物理规律教学

物理规律教学实际就是寻找物理概念之间的关系,这一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来完成。老师应尽可能地设计实验、做实验,同学生一起寻找探索发现物理概念之间的关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又使得学生对物理概念之间的关系掌握清楚。

四、规律应用教学

规律应用教学是实施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学生对规律掌握隋况的检测,也是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老师应通过习题引导学生,同学生一起总结出规律应用的基本思路,基本步骤。在规律应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规律应用的基本思路,基本步骤教学。

例如机械运动教学,老师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其特点是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位置的改变。为了总结机械运动的一些规律,首先要对实际物体进行科学的抽象,引入质点的概念、参考系数的概念,把研究实际物体的运动抽象为研究质点的运动。为了描述物置的改变引入位移的概念,为了描述位置改变的快慢引入速度的概念,为了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加速度的概念。这样实施现象教学、概念教学会使学生对物理背景的认识以及物理概念的理解掌握得更深刻,并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再例如在实施探究下落物体运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探究实际生活中实例发现,有时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落得快,有时轻的物体比重的物体落得快,有时一样重的物体落得不一样快。很难总结出规律,那就得分析、抽象引入物理现象自由落体运动。然后通过介绍伽利略的探究方法,通过实验总结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些过程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真正使新课程改革理念得以实现。

学生在实施规律应用的过程中,一般都对思路的把握不够,这就要求老师通过例题总结出解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步骤,并且老师要不断地实施这方面的教学。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动能定理的应用等等。通过实施这方面的教学不断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实施物理教学过程中,如果长期按照一教物理现象,二教物理概念,三教物理规律,四教规律应用的基本思路实施物理教学,就会使得学生有一个好的认知思路,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第5篇: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因学定教;逻辑起点;课程标准;班本转化

创新教育研究专家、原潍坊市教科院副院长潘永庆先生曾经指出,“学校课程的质量和价值,取决于学校对国家(或地方)课程的校本化程度,以及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的质量和水平。”我们理解,最能发挥育人功能的课程,应该是贴近学生学习实际、切合个性发展需求的课程,因此,课程层面上的因学定教,应该是生本化课程建设。从课程的角度说,因学定教的实质就是最大限度地提升学校课程的生本化水平。

一、课程生本化的基本路径

在我们看来,生本化课程建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国家(地方)课程的生本化,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单就学科课程而言,其实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把“关注学生差异、发展学生个性”确立为基本课程理念,因此学科课程的生本化,就应最大限度地将生本化课程理念发挥到极致,亦即首先使学科课程所本有、所蕴含的生本理念加以转化乃至强化。一般认为,由国家课程到学生课程,必须经历两个基本过程,即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和校本化国家课程的班本化。经历校本,直至班本,实质上就是走向生本。

国家课程校本化是走向生本的关键。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分为五个方面:(1)课程标准的解读和细化;(2)课程方案校本化的整体设计;(3)各个层面的教学计划,包括学校、年级、教研组;(4)学校层面的通用教学常规和学科教学常规;(5)学校组织编写的教材或者学科(项目)教学指导纲要。创新教育把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分为以下五个步骤:第一步,学习、研究、贯彻国家课程设置目标和要求;第二步,调研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求,评估社区、学校、教师可使用的课程资源;第三步,确定学校实施国家课程的总体目标、要求,制订学校课程实施标准和教育教学实施计划;第四步,组织教师团队研究课程资源和实施学校课程标准;第五步,通过选择、改编、整合、删减、补充、拓展、重构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最终形成学校课程。我们提倡通过单元集体备课的形式,突出以下几个要领:学习、研究国家学科课程的学段标准;调研学生的学习基础,评估社区、学校、教师可使用的课程资源,包括教师的已有教学经验;集合学科教研组专业智慧,确定学校实施国家学科课程的学段、学期、单元(组)目标,以学段、学期、单元(组)为单位制订整体实施方案。

班本化使国家课程更加接近于生本化理想。国家课程班本化是在国家学科课程校本化基础上进行的,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调研本班学生的思维与情感特点、学习基础、学习需求、学习可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充分发挥任科教师的教学优势(个性、智慧),对校本化学科课程的学期、单元整体实施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使之更加符合本班学情,最终确定班本化的学科课程的学期、单元、课时实施方案,包括班本化的学科课程目标(标准)、内容、措施等,形成切实可行的班本化课程。

二、课程生本化的逻辑起点

实现“逻辑课程”与“经验课程”的统一,从国家课程走向贴近学生认知和生活实际的学生课程,首当其冲的是国家课程标准的“班级课时化”――确立合适自己学生的课堂目标。亦即,走向生本的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应是将国家课程标准进行基于校本乃至班本情境的课时转化。

“国颁”学科课程标准的校本化、班本化可呈现三个维度:一是逐级转化,亦即由“国家标准”向“校本标准”,然后向“班本标准”转化;二是逐层细化,即将以学段为最小单位的“概化标准”细化为以学期、单元(组)乃至课时为单位的“细节标准”;三是分类明确,即由面向一般学力水平的“基本标准”细化为涵盖最高标准、一般标准和底限标准在内的“切实标准”,将普适的“大众化标准”转化为适应个性差异的“适应性标准”。当然,不同的教师,或者不同的班级,或者不同的课程,学科课程标准的逐层细化、分类明确可以有不同的视角。

不可否认,“国颁”学科课程标准的班本化在当下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生活中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即便是“国颁”学科课程标准的校本化也并未真正成为课程改革过程中被大力倡导的校本教学研究或者教师常规教学行为。因此,从有效教学的角度讲,“国颁”学科课程标准的校本化、班本化应该尽早地纳入学校课程改革的视野,最起码应该从课程改革的高度被重视起来,进而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因学定教。只有进行到了这个层面(程度),才能算是进入了真正意义上课程改革和因学定教。当然,我们并无意于断言时下的课程改革仅仅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亦即在学习课程改革新理念、适应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此为导向的外延化的基于新教材的教学改革,也并非批判于直接切入教学层面的因学定教,只是希望“国颁”学科课程标准的校本化、班本化能成为区域内实质性的课程改革、真正意义上的因学定教的一种积极尝试。

参考文献:

[1]潘永庆.学校课程是学校教育的直接“产品”[J].人民教育,2007(12).

第6篇: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范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高中化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在面临着变革和挑战。在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新的教学知识、新的目标体系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而逐步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高中化学;新课程;现状;转变策略

理念是上升到理性高度的思想观念,是个体认识、行为或者经验在头脑中的系统反映。而课程教育理念则是基于教育实践基础的一种理性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国家和民族储备更多优秀的人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也应当秉承新课程教育的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高中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不断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能力,拓展学生的化学视野,进而推动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化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瓶颈式的“高考”影响新课程的实施。

对于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学生来讲,高考始终成为其改变终身命运的唯一出路,尤其是对于出生在边远山区的学生,经济条件差,如果不通过高考走出大山,将难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备战高考,已经成为绝大部分山区孩子在学习中的终极目标。高考制度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目前的高考制度中,无论采取哪一种考试模式,都不能全面覆盖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基于高考指挥棒的压力,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无力再顾及其他教学内容,也导致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受到升学率的影响,无暇顾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一切以高考成绩为主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改革标准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2.教学评价流于形式。

教师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指定的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做出科学的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对于教师有效衡量自己的教学效果,找出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但是,在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价的积极意义,他们认为教学评价不过是一种形式,只需按照学校的要求随便应付即可。这实际上是对教学评价功能认识缺失的直接体现,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价的价值,没有认识到其对于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所存在的积极意义。这种形式化的教学评价,不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发展和解决教学问题,也不利于国家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实施。

3.难以开展化学实验。

对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来讲,实验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这是因为化学是自然基础学科,化学中的很多知识都来源于实验。实验可以让很多化学现象和化学原理再现,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站在科学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化学问题。但是,在很多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开展难度大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师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不重视,有些教师认为化学课本上有现成的理论和知识,教师只需要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化学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无需进行化学实验;其次,很多学校化学实验设施器材不足,这是导致化学实验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阻碍了高中化学实验的开展。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策略

1.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以“高考指挥棒”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形成以新课程标准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彻底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形成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而不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只有教学目的明确,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2.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学习中,进而增加生活情趣,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的优势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功能。

从前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校高层管理者应当不断建立和健全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让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价的作用,并合理应用教学评价来弥补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此外,学校管理层在教师教学评价中应当实施必要的监管,避免教学评价流于形式,使教学评价真正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服务。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准,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进而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作者:黎廷洪 单位:贵州省大方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第7篇: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汉语言文学教学;问题;对策

新课改呼唤有一支高素质的、适合新课改发展需要的现代教师队伍来有效支撑其稳步实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施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语文师资的培养质量,关系到新课程能否持续、稳步推进,因而应探讨新课改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问题,促进新时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面向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不断进行自我修正和完善,满足新课改对新型语文师资的需要。

1新课程改革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提出新要求

为适应新课改的现实需要,教育部制定了新的语文课标,对义务教育阶段以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依据新课程的基本精神进行了新的梳理和规定,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技能等各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须着力进行改革,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第一,教学目标上要进一步凸显“三维目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语文新课标的使用对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素养等都有了较以往更高的要求。当前,新课改在课程目标方面基于升本教育理念提出的“三维目标”体系符合课程教学的当代走向,是新课程改革的本质特色之一,因此这也直接要求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亦应适应这种变化,在教学目标上着力凸显“三维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教育素养、学科素养,为新课程改革输送更多高质量的新型语文专任教师。第二,课程结构应走向复合多样。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角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传统课程相比,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不仅仅成为语文学科的“传授者”,更应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和反思者,多重性的角色要求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应具备综合多样的业务基础和能力,这就要求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须对其专业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建立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加强对教师综合素养的培养。第三,教学内容应面向生活。生活化教学成为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应然抉择,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着力从教学内容、课程构建、教材制定等各个方面走向生活化,这不仅是新课程的本质要求,也是顺应新时期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现实需要,语文教学应从知识化的桎梏中挣脱出来,进一步生活化,使得语文教学真正以生活为依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应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这就要求高校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教学应持续向生活化靠拢,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今后走向岗位更好地适应新课改奠定坚实基础。第四,教学实施要从“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转变。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实施应从以往的师本教育走向生本教育,即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做到“以生为本”,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和需要,消解以往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主客二分”的传统思维,给予学生应有的主体性地位,积极开展对话教学,这就需要高校汉语言文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培育学生具有现代学生观、师生观等教育理念,以便其走向教学岗位后更好地实施教学。第五,教学评价应凸显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语文新课程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评价应切实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改变当前语文教学评价过于注重甄别、评判等“工具”的倾向,这要求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切实扭转评价理念,建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体系,使学生树立现代评价理念,这对于其今后走向教学岗位后更好地实施教学评价无疑是有好处的。

2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

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距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比较远,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中的“技术主义倾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实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目标也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学生基本的语文学科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贯彻“三维目标”的过程中的技术主义倾向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态度、价值观有意无意地作为迎合外界评价的工具,教学过程中仍然以变相了的知识教学为主,重视对学生语文学科理论知识的灌输而轻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不少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公务写作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的考察,但是学生在学习完《公务写作》这门课程后依然不会写作各种公文,这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第二,课程结构合理性缺失,教学内容脱离学生日常生活。新课程改革要求整合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结构,精选教材,建立面向现代新型语文教师培养的新的课程结构,但是当前不少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依然以传统知识性课程为主,各种实践性课程、选修课程依然相对不足,本土教材和校本教材研发进展缓慢;在课程内容上,沿用以学科为中心编制教材组织教学内容,脱离学生日常生活以及新课程发展的现实要求,这种脱离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和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大大受挫,同时也无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三,教学实施漠视学生主体性,教学评价仍以甄别和选拔为主。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校汉语言专业的教学实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开始进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课程中,但是总体而言,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仍然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还未能有根本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还未能得到真正的尊重和认可;教学评价方面,仍然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对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这一根本性的功能还未能给予真正的重视。

3新课程背景下改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对策

今后,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应积极面向新课程的具体要求进行积极转变,笔者认为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加强教师理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及角色。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教师观念的陈旧落后。因此,要想有效解决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首先必须要督促教师加强立足于实践教学的理论学习,强化教师反思,促进教师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实现教师角色从传统的语文知识的“灌输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教师自身也应向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积极转变,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为教师观念转变及角色转化提供政策及制度支持,如构建校本培训模式及语文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第二,多样手段实现教学“三维目标”真正落实,构建面向新课程发展需要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结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更加积极、务实的态度落实教学“三维”目标,在传授学生基本的学科知识的过程中重点加强对学生语文基本技能如写作技能、表达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课程结构方面,应根据新课程改革和学生发展实际需要重新构建和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结构,以基础课程—核心课程—选修课程为主线调整课程结构,加强本土教材和校本教材研发力度,培养新时期复合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第三,教学实施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师生发展的本体功能。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应综合使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注意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应多注意挖掘和补充一定的乡土教材和乡土文化,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获取知识;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要积极转变评价观念,实现评价功能的根本性转移,重点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同时注意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以多种评价方法促进师生双方共同发展。总之,新课程的发展对于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面对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从教师素质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自身乃至传统文化影响等多个方面去进行积极调试,着力改善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构建面向新课程发展的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

作者:智宇红 单位:天津市河东区职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郑君.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256-257.

[2]孟伟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浅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3):107.

第8篇: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范文

一、时代的召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何谓“改”“革”?改,即修改。古人云:“知错能改”,可见,有了问题就要适当地进行修改。革,即改变。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和改变的。

新的世纪,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特别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教育则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为了培养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人才,各国的教育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由于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因此课程改革也在各国不断地进行着。

我国现在还是一个科技文化水平偏低的人口大国。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国正在变成一个“世界工厂”,工人生产20亿件衬衣才能换来一架空中客车。“人口众多”是一个既成的、不可更改的事实,但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需求;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等等。这些问题对实施素质教育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新课改理念先进,操作性不强

1999年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新课改是由政府直接领导、发动和组织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政府在决策、组织、管理、政策、经费等方面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2001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18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作为试点省份之一,广东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新课程。

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保障每一个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权’,求得每位学生的充分的、自由的、多元的、和谐的发展。”这样的理念无疑是先进的,它基于学生发展、关于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着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

随后,书店里琳琅满目的传统课程批判,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新课程理念解读……让所有从传统课程中走出来的人都热血沸腾,深感自己是被误导、被耽搁、被扼杀的一代人,因此,无论如何不能再让下一代人走自己的路。就是在这样一种无比亢奋的状态中,在一个个美好的词汇和图景的召唤下,很多教师特别是新教师都想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改实践中,开始一场伟大的变革。

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改中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日益凸显。

首先,课改后的高中课程结构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构成,选修课程可由学生自由选择,可以跨时段、跨年级。但是,这需要人力和物力的大量投入,很多学校在师资、设备等软、硬件无法满足要求,通常由本地区教育部门统一指定课程进行教学,选修课有名无实。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学中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整体利用,要求具有相关的硬件设备作前提条件。而许多学校不具备这些,因而实施新课程,如果想呈现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以及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进行教学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有关问题等便成了难题。由于没有相应设备,要想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激活课堂教学难度很大。

其次,新教材普遍降低了知识难度,但教师上课却要拓宽和加深,因为考试的内容和难度并没有降低。有高考,有区分度,要选拔学生,所以抓考试成绩没有人敢放松,加之大提特提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大搞各类课余活动,所以学生每天很忙碌,教师也普遍觉得比课改前更加累。

在教学方式上,尽管在课堂上充满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名词,但老师讲的标准答案仍是最终答案。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教学内容,老师要备有三个教案,一个供教育局检查,一个供学校检查,一个供上课使用。

在学习方式上,尽管“创新”每天都挂在嘴边,但学生仍在一本本练习、一张张试卷的书山题海中搏杀。

在学业评价上,考试依旧是最主要的衡量标准。而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维度在终结性的纸笔测试中很难得到准确的测量,出现了“提倡的做不到,而做得到的又不提倡”这样一个教学评价的死胡同。

三、新课改目前存在的问题

有着先进理念的新课改,目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在几个先进“词汇”引导下的一场变革。

新课程的理论一听就明白,就来劲,但是一做就糊涂,就没劲。理论与现实脱节,缺乏起码的实施条件,可操作性很弱。作为普通的一线教师,我们不知道如何将新课改的先进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而更让我们疑惑的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概念也非常模糊。我们发现,那些引导我们前进的图景原来只是海市蜃楼,新课程仿佛就是一个过了午夜的灰姑娘。许多人因此而惊呼:课改是新瓶装旧酒!而且,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对于新课改感到无所适从。

第二,新课程的培训流于形式,没有把精髓落到实处。

我们知道,任何一项改革的关键是理念层面上的改革,转变观念是改革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而要转变教师观念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组织有效的培训。据教育部基教司副司长朱慕菊介绍,为了推进新课程,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培训基本上采用了三级培训的模型:第一个是教育部对各省、地教育部门及国家级实验区的骨干进行培训;第二个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省新课程推进的骨干人员培训;第三个是各实验区负责对参加新课程全体校长、教师的培训。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4年,共有16000余人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国家级培训,有200多万人参加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新课程培训。

但是,许多参加培训的教师反映,这些培训通常都是台上专家们深入浅出地展现着一个个深刻的道理和美好的图景,台下老师们听得津津有味,跃跃欲试,但走出会场,面对着学生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无从下手。有数据显示教师对培训的满意度是:小学教师为6.67%,初中教师为2.13%,高中教师为3.92%。可见,培训并不能够把新思想、新观念贯彻到教师的心里。

由于培训的形式化,使教师对新课程所阐释的基本理念感到茫然和困惑,甚至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而由于没有吃透新课标的精神,教师们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技术层面,即课堂上如何操作,有什么样的模式,有什么样的具体方法,盲目地赶潮流,求轰动,在追求形式上做文章。这样的话,即使教学行为上有所改革,但也只能流于技术主义,而不会触及新课程的内涵、意义和价值。结果改过来改过去,只是动些皮毛,做些花样文章,却没有实在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合作精神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许多教师有意识地要改变传统“一言堂”的课堂形式,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活跃思维,课堂上出现了形式花哨的种种活动。以为只要做到了这样,就是新课改,而忽视了课堂的主要任务――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可以说,把最重要的教学给放到一边,而片面追求课堂的形式,而且,这种错误甚至上升为普遍认识:新课改就是搞形式!

第三,评价机制严重滞后,无法全面体现课改精神。

尽管饱受垢病,但中、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在新课程改革中,尚没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办法,仍在实行中、高考制度,仍然以一次性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虽然,试题形式和内容有所改变,但根本动摇不了大的“考试”体制。在“一考定终身”的情况下,学校、教师自然无法很好地转变教育观念,跨过“应试教育”的樊篱。如此,新课改只能无可奈何地流于形式。因为学校如果在教育方向上单方面改变,必然招致社会、家长的非议,这在客观上使任何一所学校都不敢轻举妄动。在一项调查中,在考试能力、实践能力、特长发展这三项中,半数以上的家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考试能力。他们表示:高考制度一天不改革,他们就得紧抓孩子的学习成绩。因此,在学校中流传着一句话:“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实实在在”,正是这种心态的直接写照。

也正因为对学习成绩的片面重视,因此学校的教研活动也就成为了进行新课改的点缀,一种锦上添花的点缀,从来没有谁要求把新课程理念带进课堂,大家装装样子,走走形式,皆大欢喜收场了。至于有没有收获,没有人在乎;学校的前沿问题,压根儿没人提起。

四、对于新课改的反思

笔者认为,教育发展应该是逐步进化和演变的,而不应该是突变的过程(伴随着结构的破坏与更新)。课改必须要有非常慎重的态度,必须要有非常明晰的指导思想,而且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秉持一种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突出真实性与有效性。所谓慎重,就是不能盲动;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根据教育的实际情况。努力减少试验可能出现的损失,最大效率地提高试验的绩效。因为我们的对象是学生,课改不能有大的失误,不能以牺牲学生为代价。

第9篇: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 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163-02

秋学期进行开学工作教学检查的时候,到某校随堂听了两节课。一节课是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最后的姿势》(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课),另外一节课是初中九年级化学《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上课的两位老师都是各个学校的业务能手,是我们寿县八十年代的老师范生,教学上都有着比较丰富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在学校都是取得过良好的成绩,有较高的威望的(说是随堂听课,其实学校是有准备的)。但两节课下来后却感触很深,正如教育局督导室赵子运主任所说的:“这两节课若是放在以前,都是可以用来上公开课,可以用做观摩教学的。但现在有点不合时宜了”。具体过程如下:

在上《最后的姿势》的时候(第二课时),老师左手拿着两本书,一本是教材,一本是教参。教师对照教参的内容编排和指导,逐字逐句的告诉学生,这是重点句子,要怎么理解、这些是重点词语、要怎么理解、这些句子和词语反映了谭千秋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具有的品格是怎么样的,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一节课下来,可以说老师教的非常的细致和认真,条分缕析,字、词、句以及主题意义都讲解分析的很透彻。老师说了很多,学生记了很多……课后,赵子运主任是这样评点的:能够抓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目的,思路清晰,教学过程完整严谨,但存在以下的不足:(1)没有突出朗读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整节课只让学生读了几个重点句;(2)没有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都是被动的体验和记录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课文内容,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的时间和条件,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告诉学生,什么是什么样的:(3)没有充分的利用和发掘教材内容,没有使学生大致了解地震是怎么一回事,不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没有指导学生观看插图,从中获得信息,更不要说利用多媒体教学了……

第二节课是《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这节课是下午的第一节课,课堂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信息量很少,主要有三部分的内容:(1)氧气;(2)氮气;(3)稀有气体,然后是一个知识小短文:保护空气。这是最基本、最粗浅的关于空气的基本知识。这节课老师上的特别认真,板书又严谨又规范:

(1)氧气的性质、状态、用处;

(2)氮气的性质、状态、用处;

(3)稀有气体的性质、状态、用处;(讲解这些用了大概有二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然后教师用其余的时间来说明保护空气(这些内容应该是学生用来自滨的)。

保护空气:(板书)

硫和酸雨、氟利昂、臭氧层和臭氧、植树造林、废气排放……(但唯独没有说到低碳)。

整个一节课,老师说的滔滔不绝,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累了一身汗,但却没有给学生一次思考的机会,也没有让学生回答一个问题。由于是下午第一节课,有几个男生差不多要睡着了,有几个女生偷偷的回头观察我们几个来听课的人的表现。

事后,赵主任在点评时候无奈的说:老师真敬业,也真累,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还任重道远。

由以上二个案例不难发现,在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出很多年之后的今天,广大农村中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际课堂教学之间还有很多的差距,课程改革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新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课堂教学改革无疑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但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又首先是观念的改变。从2005年至今,我们六安地区新课程实施已有5年多时间,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主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的变化。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许多偏远的农村学校,由于信息和交通以及教师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原因,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和课改目的、要求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困惑、迷惘甚至于是麻木常常阻挠教改的深入。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些情况呢?通过多年的对农村学校课堂教学的接触、观察与反思,我以为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 原因探析

1.1 习惯的作用

由于在岗任教的教师基本是从传统高等师范教育中走来,特别是八九十年代的老师范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接受的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由教到学”式的教育模式,多年来养成了这种教学思维。有许多老教师秉持着固有的观点,虽然接受和认同了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观、学习观、课程观和评价观,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仍然按自己固有的方式和套路“出牌”,依旧是经验性地备课、上课和拓展,讲授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以及甄别式教学评价等。这种自然的、多年养成的“习惯”,在一定的时期内很难加以克服和改正。特别是对一部分有了几十年教龄,在应试教育下取得过优秀成绩,所处环境又相对闭塞的这部分教师。他们缺少的是创新意识,在“习惯性”的作用下,养成了因循守旧,躺在过去功劳簿上的心理。

1.2 惰性的原因

在农村教师中,由于生活环境、生活压力、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教师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有惰性问题。这种“惰性”具体表现为不善于学习、研究和积累、不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不善于尝试课堂教学行为、方式、理念的改革和创新等。养成这种“惰性”并不单纯是教师的责任,而多的是传统教育体制、教学制度造成的。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传授知识,教学行为过程基本上就是根据教材写教案,上课复述知识,天天批改作业,定期组织考试等,无须教师去自主学习,天长日久便形成了一种错误观念,认为“老师不需要学习”了,课堂教学过程也就被定型了,也就觉得没有什么是需要变化的。

1.3 形式主义

目前在如何实施新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虽然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由于迫于素质教育的形势,迫于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都高喊课程改革的口号,但具体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上,则表现为明显的形式主义。即面对课堂教学研究,不能进行认真的思考,而是抱着应付的心理,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课堂教学形式“换汤不换药”。多数教师基本从理论上能够理解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知道师生间角色要实现转换,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任然沿用传统的观念、思想、行为、手段来组织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们备课的重心仍然是备教材,各其中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实现备课重心由“备教材”向“备学生”的转移,教学设计依然“目中无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似乎想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然而在学习时间分配、话语权占有、传授权威性等方面仍占绝对主导和控制地位,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不舍得把学习时间

还给学生,强调严格管教,凸显“传道、授业、解惑”绝对的的权威地位。

2 对策与建议

如何使教师真正走进新课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的改革能够真正的落到实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引进多元化培训模式;根据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开展扎实有效地新课程校本教研;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实施“读书工程”,培养学习型教师。

2.1 引进多元化培训模式,提高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在与广大的农村教师的多层次的接触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尤其是一些有十几、几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他们对教育系统组织的各种新课程培训、教材教法培训、校本培训等抱有无所谓甚至是消极抵触的态度。所以需要引进多元化培训模式,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发展的需求。

(1)采用多样化培训模式,满足教师发展需要。首先,要制止各地举办的“蜻蜒点水”、只要数量,不注重质量的式大规模培训,增强实效性。许多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为了提高培训效益,在大礼堂、电影院举声势浩大的专家培训,教师们坐在台下“交头接耳”、“各怀心腹事”,收效甚微。培训活动下移到各学校,深入到课堂,开展针对学校实际问题的研究性新课程教师培训。

(2)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机制,提高学校层面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增加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要树立“培训为课堂改革服务”的培训理念。各地区和各学校把新课程培训作为一项长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作为年度考核、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并建立一种培训、指导、监督的长效机制。

(3)培训内容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培训部门要改变“垄断”、家族式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和指导专家的选择权应该下放给学校和教师,由学校和教师根据自己情况提出课程内容和聘请专家。体现“专家引领+教学反思=专业成长”理念,让一线教师与专家实现“零距离”交往,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2 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转变教学理念

对子实施新课程而言,新课程教师培训固然必要,但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校本教研更为重要。培训是一种“洗脑和换脑”的过程,通过培训建构理念:校本教研是一种“体验”,通过体验开展行动并进一步内化理念,构建属于自己的课程改革教育观念,并发现自己的成功和成长,找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而反观我们每年开展的校本培训,普遍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二是不重视实效;三是时间不能保证。由此导致了校本教研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作用。为此有必要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

(1)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题开展务实性的校本教研活动,转变教学理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采取有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真正引导教师走进校本教研,提高全体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在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活动中体验成功,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最终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改革。

(2)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题开展课题研究,动员教师全员参与,引导教师走进校本课题研究,引领教师学会课题研究,以转变教学行为。针对教师所困惑和想探索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在富有本校特色的课题研究过程活动中体验成长。山西省泽州一中每个教研室确定一个课题开展研究,鼓励教师全员参与,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在培训经费和培训时间上给与保证,要让教师觉得培训和上课一样重要,甚至比上课更重要。以促使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这样广大教师才能够真正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和意义,才能够使培训起到应有的作用。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止以上这些,比如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关系,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的关系,教案与课堂教学、教后反思的关系等。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的深入,出现的问题还会很多,问题的表现形式会更加的多样化,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认识、去思考、去解决。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效果如何?不仅仅是只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更关系到一代学生的质量和发展,我们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既热情倾注,又冷静面对;既大胆前行,又稳妥探求,保证课改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委会,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2006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R],教育部印发,2010

[3]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刘云燕,王景,新课程热点问题探究与校本学习[M],中国轻工业出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