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文化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日,国家农业部科教司对外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为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范本和借鉴。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分别为: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高效农业型。
每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张玉香表示,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涵盖了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的基本内涵,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能够为中国各地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范本。
【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
1、产业发展型模式: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典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
2、生态保护型模式:主要是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其特点是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把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适宜发展生态旅游。
典型: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
3、城郊集约型模式:主要是在大中城市郊区,其特点是经济条件较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产出率高,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典型: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
4、社会综治型模式:主要在人数较多,规模较大,居住较集中的村镇,其特点是区位条件好,经济基础强,带动作用大,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典型: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弓棚子镇广发村。
5、文化传承型模式:是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传统文化的地区,其特点是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优秀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潜力大。
典型: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
6、渔业开发型模式:主要在沿海和水网地区的传统渔区,其特点是产业以渔业为主,通过发展渔业促进就业,增加渔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渔业在农业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典型: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冯马三村。
7、草原牧场型模式:主要在我国牧区半牧区县(旗、市),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0%以上。其特点是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典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脑干哈达嘎查。
8、环境整治型模式:主要在农村脏乱差问题突出的地区,其特点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问题,当地农民群众对环境整治的呼声高、反应强烈。
典型: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
9、休闲旅游型模式: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是在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其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完善齐备,交通便捷,距离城市较近,适合休闲度假,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大。
典型: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
【关键词】乡村旅游 主要问题 对策
一、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由于起步晚,存在着经营管理粗放,服务层次和水平低,服务设计落后,流放产业的类型单一粗糙,对旅游景区、家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及传统节庆活动过分依赖,经济效益低等特点。正确认识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是发挥以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
1、缺乏正确观念和认识,发展思路不清。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乡村旅游的内涵、特点、性质等知识了解不够全面;一些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把握不准,对乡村旅游重视程序不够,主导意识不强,未能形成系统的乡村旅游发展观。其表现为农产经营理念陈旧落后,一些地方政府角色不到位,未能完全站在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将乡村旅游作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对乡村旅游的经营农户缺乏有力支持。
2、缺乏科学规划。有些地方政府急于发展经济,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一哄而上,盲目开发,造成旅游布局不合理,功能雷同,无法实现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得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不能有效发展;一些农民急于致富,既不做市场调查和投资分析,也不做产品规划设计,只是简单地利用现有的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发展旅游,市场定位不明确,只利用了资源的原始价值,不能创造资源的再生价值,开发层次低,产品品味不高,因而逐渐衰落停业。
3、政策措施不到位。尽管以旅游促进“三农“发展是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认识,但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还很不完整,甚至是一片空白,如投资开发优惠政策、保护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鼓励吸引外资政策等等方面,还有待于出台并完善。这些配套政策措施的滞后或空白,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4、监管力度弱。目前乡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地方农业部门和旅游部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协调难的问题,常常出现“两张皮”现象,从而使旅游监管出现“挂空挡”现象。另外由于乡村旅游处于“小”、“散”、“杂”的局面,使得乡村旅游管理部门难以形成中心角色,监管力度较弱。许多旅游项目的开业、停业都较随意,居民旅馆、餐饮店等项目无证(照)经营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农户开办多年而极少上缴税费;有些政府对旅游项目考察不认真,跟踪管理不经常,缺乏定期评估和淘汰,造成乡村旅游整体服务质量较低。
5、产品缺乏特色及品牌。我国现阶段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常规项目上,产品单一雷同,各地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趋势较严重,缺乏精品和亮点,致使游客重游率低。一些“农家乐”、“民俗游”、“村寨游”等活动内容趋同,缺乏体验、休闲项目,缺乏文化内涵,地域性、个性化特色不突出,难以满足游客的深层次需求,造成游客逗留时间短,消费支出受抑制。
6、服务设施落后。因为缺乏规划,许多景区没有相关配套的设施设备。有些景区道路凹凸不平,狭窄难行,可进入性非常差;有些景区村户面貌落后,屋内摆设陈旧,卫生及住宿条件让人望而生畏,让游客感觉是在花钱买罪受。
7、专业人才匮乏,经营管理不规范。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是乡村居民,他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又因多未受专业培训,旅游服务意识较差,服务质量较低,经营过程简单粗放,而作为主管部门的旅游管理部门也普遍缺乏专家型的管理人才,现有管理者对乡村旅游理论掌握不够,实践研究不足,往往凭经验办事,缺乏对乡村旅游经营特点和规律的深层认识,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8、缺乏产业链,综合经济效益低。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类型集中在吃、住、游等几个主要环节,而行、购、娱等环节的产品尚为空白或严重缺乏,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乡村旅游上下游相关产业缺乏融通,无法进一步产生更多的延伸产品和服务,影响了乡村旅游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
另外,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生态环境的恶化、文化的变异以及物价上涨等。
二、对策与借鉴
1、制定扶持政策,建立鼓励机制。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各项优惠政策促进扶持乡村旅游。如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投入,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同时广开渠道多方筹资,形成以社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格局,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开发,鼓励准许当地居民以土地、房屋、资金或劳务等方式进行开发,全面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首先必须解决可进入性问题。各级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农村旅游发展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各种社会资金,搞好交通、邮电、通信、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村容村貌既是乡村文明的载体,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依存,村级集体、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村民要摒弃将乡村环境的“脏”、“土”等同于“返璞归真“的思想,搞好村庄环境整治,美化村庄环境,切实实现以乡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3、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乡村旅游的投资经营主体是农民,要使乡村旅游健康发展,避免出现一些景区常见的村民为争客源而强行拉客、兜售等破坏景区秩序和旅游环境的现象,就必须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者、从业人员及村民的教育和培训。首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职业道德、民俗文化、旅游接待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在乡村旅游中的技能和水平;其次还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促进乡村旅游的科学化经营、规范化服务方面发展。
4、规范接待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政府要逐步健全规范的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完善乡村旅游行业分类标准,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接待能力和卫生状况等方面规范农民家庭的接待服务标准,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接待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旅游经营者“合法经营、诚信服务”观念的形式。
5、保持乡村文化本色,注重优良民风的培育。乡村环境的独特性形成了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乡村旅游开发应立足于自身的生态农业特色和文化特点,重点体现“真味”、“原味”。保持农村原始风貌及当地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才是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不论是产品和服务,还是各种体验活动的设计;不论是村庄环境,还是农家居所,都必须强调乡村特有的情趣和格调,避免乡村旅游发展中产品和服务的城市化趋向。
乡村淳朴的民风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力之一。然而旅游经营活动的开展,经济利益的凸现,都会给原有的朴实民风带来冲击,因此需要在关注村民经济利益与保持朴实民风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培育优良的民风,不仅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可为乡村旅游创造一个良好社会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6、打造旅游品牌,创新营销策略和发展模式。21世纪是体验经济的时代,品牌则是体验的基础和灵魂。乡村旅游实施品牌战略,可增强旅游者对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认可度及感受强度。富有个性和内涵的乡村旅游品牌,能充分调动游客的感官,有效强化体验心理。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也是解决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趋向的较好方式。
7、努力拉长产业链,提升综合效益。针对目前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不足的状况,应着力拉长产业链,提升乡村旅游经济综合效益: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引导雷同的“农家乐”向“一村一品”和“一家一艺”的方向发展,注重突出农村生活特点,强化乡土氛围;依托乡村特点,开发具有传统特色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农产品;拓展和深化观光型乡村旅游,强化参与性;提升乡村旅游的休闲功能,增加游客的重游率;返延伸旅游线路,实现城乡旅游线路互通,实现工业旅游产品与农业旅游产品的对接。
8、创新特色产品,扩大产品促销。针对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市场竞争激烈的状况,应重点创新特色产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开发差异化特色产品,如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结合乡村环境,推出“寻幽探险游”、“健身游”等产品;二是增加特色文化产品,结合本地人文资源,挖掘独特的文化素材,提高文化品味,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三是拓展产品组合,增加产品的深度和广度。
乡村旅游景点地理位置多相对偏僻,知名度不高,旅游地主管部门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促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广泛宣传介绍,吸引游客,增强客流量;政府部门除了采用推广节庆活动等方式促销外,还应与企业联合,有计划地建立营销网络;此外还可发挥旅行社的推销外联作用,吸引外地游客。
9、借鉴国外乡村旅游的先进经验。泰国近年来实施的CBT(Community-based Tourism,社区旅游)项目,对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根据CBT原则,游客在到达旅游目的地第一时间,就会与各自的接待家庭见面,了解当地的概貌、特点,这样可以使旅游者很快地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在随后的游览中减少盲目性。这与国内乡村旅游游客只在吃住环节上与当地居民接触,对旅游地文化习俗只是走马观花的了解有很大不同。
CBT的第二个原则就是建立社区学校。社区学校的教师由村里的老人或老僧人担当,主要是告诉游客当地历史文化,告诫游客珍惜当地的树木、水、土地等。社区学校的形式可以使游客了解和尊重当地文化,同时通过强化游客的环保意识,可以使乡村原有的自然风貌得以保持良好。
CBT的第三个原则是集体接待原则。游客每到一个家庭参观,周围的邻居都会来帮忙接待,不会出现国内乡村游中的抢客拉客现象;游客用餐往往是集体就餐,由村里的每家女主人端来拿手好菜,让游客在品尝当地不同美味时,进一步了解“社区基础”的含义。
依据CBT的一些原则,泰国的乡村游能够健康发展,旅游给当地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富足的生活,并且泰国乡村的原有的文化特色、自然风貌依然能很好地保留下来。
【参考文献】
[1] 王时阳、刘德谦:发展乡村旅游的三个重要条件[N]中国旅游报,2007年1月10日。
室内家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在城市,更包括在乡村。调查发现市场上虽家具种类多,但并没有特意为乡村设计的家具。即便有所谓的乡村家具,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各个地区又有不同的民族风俗、传统观念、消费特征,所以在设计程度上体现出来的地区性不强,难以适用于不同地域文化的乡村。乡村居民所能够购买到的室内家具大多不能满足乡村居民的心理习惯,不适用于乡村特殊环境。本文着力于江南婺州的乡村家具,通过对婺州现居乡村居民的问卷调查及分析,寻求适用于婺州乡村现状的乡村家具设计方法,使室内家具更适合婺州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与心理需求。
婺州乡土文化和乡村室内家居的概念
1.婺州乡土文化
婺州乡土文化即指浙东地区乡村有地域性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沉淀。婺州为浙东八府之一,今称金华地区。婺州千年文脉相传的“崇文”氛围使乡村居民亦怡情于生活,形成婺州乡村美学文化;婺州地处浙江中心,土地肥沃,乡村居民自给自足。慢节奏的生活,形成村民崇尚自然,追求生活的品质的生活文化;婺州乡村多保留着徽州风格的古建筑,古建筑讲究空间尺度,严谨对称,形成了独特的乡村建筑文化。
2.乡村室内家具设计
乡村室内家具设计是指针对乡村特殊的地理环境,根据乡村人民的审美、乡村特色特别为乡村居民设计的符合乡村生活习惯、使用心理、地理特点和文化特色的家具设计。对于乡村室内家具的设计不仅要结合乡村特殊的生活环境,更要结合乡村人们不同于城镇的生活方式,在达到实用适用的同时,不失美观,注重乡村文化的应用与传承。
婺州乡村家具设计的原则
1.融合婺州乡土的文化元素
杨耀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 中说: “ 在人类社会中, 自从有了盖房子的活动起, 就有了做家具的活动”。因此,婺州乡村家具的设计应联系婺州建筑,将家具作为充实建筑的具体内容。婺州乡村多保持着传统的婺派建筑,家具的设计可结合建筑的外观与结构特点进行。外观上,婺派民居,五花马头墙,大院落,中轴线左右对称,规整而严谨;结构上,婺派建筑采用木构架结构, 在制作方法上最突出的就是卯榫结构,显现出既美观又有牢固与稳定之感。
具有特色鲜明的婺文化婺州乡村,有着悠久的文化传承, 山环水绕不仅为当地人提供了纯粹天然、 近乎完美的人居环境, 也为制造建筑、打造家具提供了丰富的天然木材和石材。天然的材料和便捷的取材为婺州乡村家具的设计提供的前天的条件。
2.符合婺州村民的行为心理
乡村居民对家具有着不同与城市的需求。郭萌在《农村家具市场启动不容忽视》一文中指出,针对农村家具设计呈现在款式上多以传统、实用为主,对较为时尚和多功能的家具显示出态度谨慎;在饰面颜色上,主要以深色、厚重、喜庆、热烈的色彩为首选。对于家具的选择,多以体积较大、容量较大、舒展气派的家具为首选。
对于普遍性乡村居民对家具的喜好,婺州村民也不例外。调查研究表明:对于婺州村民而言,木材及木质材料制成的家具会是他们的首选,与当地特产有关的材料被认为具有最强的亲和力。椅类家具较沙发更受欢迎,木质沙发比皮革和布艺等软体沙发更受欢迎;除此之外,美观大方,端庄秀丽的家具外观更符合江南婺州乡村居民审美特点;具有文化传承的家具更能适用于充满文人气息的婺州乡村居民;梳妆台、衣柜、试衣镜等类家具更能满足婺州乡村居民的爱美心理需求。
3.满足婺州乡村居民现实的生活需要
婺州乡村家具的设计需遵循“以人为本”、以细节、现实、环境、设计意图等为出发点。
乡村地区住房条件普遍较差,不利于家具的养护,所以乡村家具对产品使用耐久性,家具结构强度要求较高。乡村生活习惯的随意性,要求家具表面具有耐脏、耐酸碱等的性能,对家具材料种类强烈的偏倚,而皮革、织物类表面的家具被看成是“易被破坏”。除此,相对于城市农民的购买能力是有限的,对于家居产品,婺州乡村村民希望的是物美价廉。设计的基础应综合考虑造型色彩,材质和质感,设计出性价比高的乡村家具。“就地取材”不仅为婺州乡村人们节省了成本,更能切合其生活环境。
“晨妆夕影”案例分析
满足婺州村民的多方面需求,符合婺州乡村文化的家具已成为发展婺州乡村文化不可忽视的重点。为更好地满足乡村居民生活习惯和精神需求,发展婺州乡村本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示范性设计“晨妆夕影”梳妆台系列(图1)
“晨妆夕影”吸取传统洗脸盆架的多功能优点,采用了左右对称的外观,以婺州本地所产木材自身的高雅材质,天然纹理和光润色泽,产生了一种婺州乡村文人文化特有的意韵和独特的审美形式:崇尚自然,文雅而质朴。梳妆台“巾架”部分提炼婺派建筑马头墙造型,两边微微上扬,即美观又方便挂物。“晨妆夕影”系列由梳妆台和配套梳妆椅两部分组成,梳妆台的主要功能区集中在人触手可及的位置,讲求宾主得宜,遵循婺派建筑的主次空间关系。梳妆台中间方形盒子中又藏圆面化妆镜,“天圆地方”的整体造型体现了儒家“中和之美”的婺州温柔敦厚的审美思想。(图2)它的整体造型中体现了直线与曲线的完美结合,不但有直线的稳健、挺拔,而且还具有曲线的流畅、柔婉。这种以线条为主的造型富有弹性和韵味,给人以含蓄高雅的意蕴美感。“晨妆夕影”整体造型端庄秀丽,体现着秀美江南婺州乡村的美学思想。
小结
中国乡村家具是一切家具的母本,城市家具脱胎于乡村家具。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精品家具,大都源于乡村家具。对婺州乡村家具的研究不仅填补了国内关于婺州地区乡村家具市场的理论研究空白,丰富了中国乡村家具设计,而且更加完善婺州乡村全方面的建设与改造,使设计的产品具有较好的目标市场价值与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作者简介:郭晋满 ,(1991.11-),女,汉 ,籍贯:河南,研究方向:乡村家具设计。
关键词:新农村;建筑地域特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一、新农村建设中建筑地域特色现状
1、农村建设地域特色概述
建筑风貌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主要内容包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因素有: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植被等;人文环境因素有农村内涵、现存的道路交通状况、历史文物遗迹、当地风俗、生活特色、传统建筑技巧、地域文化特点等。传统乡村建筑都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传统民居表现为“同一宗族的人居住在一起”的特点,这种特点包括风俗习惯、宗族观念、等级之分。传统乡村建筑表现了我国人民的建筑智慧,不管是广泛应用于乡村建筑中的木雕、铁雕、砖雕、石雕,还是彩绘纹样等,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统建筑中的屋顶、门窗、雀替、斗拱等,都表现了当地工匠的精妙技术。自这些精巧绝伦的装饰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影子。不但如此,在建设传统乡村建筑时,人们还应用了大量的本地材料,反映了当地建筑特色,如沿海地区建筑中应用蚝壳,湘西、鄂西、贵州农村中大量应用木材和竹材,而位于我国西部的农村大量使用粘土和石板等,都是在当地环境中选择建筑材料。
2、新农村建筑导致地域特色消失
在新农村改造过程中,大量传统乡村建筑被拆除,众多本来存在的传统建筑不复存在,随之建设了大量新型建筑。这种现象使大量传统乡村建筑消失,在传统乡村建筑中,存在大量具有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和古村落,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属于有形文化遗产,一旦拆除,便不会再生。还有,依据传统建筑样式,新建设成功的建筑只是在形式上接近传统建筑,而没有考察价值,不可能做到传统建筑的继承。对传统建筑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和保护,但如果遭遇旅游业的大力开发,就会使传统村落逐步脱离原来特色,而呈现商业化发展趋势,对原来乡村中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
二、新农村建筑地域特色发展措施
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由于这一特殊性质,限制了农村创作地域性建筑的发展,也是设计当中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地域特色的有效发展。
1、保护地域文化信息原真性
最近几年,人们不再只局限于保护国家文物,而越来越重视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人们不但认识到大量历史建筑、旧建筑的重要性,而且认识到建筑文化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大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在建筑建设中在研究当地建设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使得农村地域特色风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从而增加农村地域性建筑的特色。
2、应用传统符号拼贴
对建筑风貌进行地域性表达时,很多建筑工程师经常运用的创作手法是利用传统建筑当中的符号,或者重新构建。建筑工程师在充分研究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自身具备对传统建筑内涵的丰富体验,则应用传统建筑符号来表示自己的理解方向,在地域性表达的设计当中,产生了两种风格各异的设计状况:表达传统形式和传统精神;将传统内容现代化,将传统功能现代化。如重庆磁器口应用了第一种设计方法,上海新天地应用了第二种设计手法。
3、运用地方材料
现阶段,很多新农村建设在保持地域特色时,建筑工程师一般会结合自己对传统建筑的理解,应用现代化技术和本地材料,改革地域传统建筑技术,开发出具有地域场所感和认同感的地域性建筑,争取使传统文化精神再现于世人面前,力求保证地域文化价值和生命力,促进地域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如重庆磁器口建设中,各种仿古建筑材料的应用就是一例。
4、应对地域气候条件
新农村地域建筑工程师在开始设计工作时,要重视考虑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认真研究当地农村传统建筑在此方面的宝贵经验,应用传统建筑中的形式、空间、布局,以及一些细节结构,原则上应用传统建筑中的自然采光、通风、低消耗建筑技术,利用继承传统建筑精髓,保证建筑与当地环境的共同发展,完成新农村建筑的地域性表达。
5、依据地形地貌
乡村虽小,但和大中城市一样,在当前火热的现代化开发中,经常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原有景观造成一定程度的毁坏。为了使地域性表达得以顺利实现,在设计新型建筑过程中,要保证使建筑融合于周边环境当中,这种建设并不是消极保护原有景观,而是依据周边环境特点,进行新建建筑的设计,使建筑与自然环境不产生冲突,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在使建筑融合于当地自然环境过程中,对当地环境也形成了一种创造性作用,从而创造出更加美丽的景观,做到减少建筑成本,节约建筑资金,减少能源消耗。如渝东南土家族的龚滩镇吊脚楼。
6、运用地域技术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促进了社会的大发展,地域技术不但要做到继承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而且要与当前实际需求相符。如果新农村建设中地域性建筑还没有遭到破坏,仍然具有自身独特地域特色,那么在地域性表达过程中,可以应用地域性技术,传承文化和精神内涵,表现传统地域文化,如黔江小南海桥梁村的新建建筑群。
还有,在乡村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如果设计人员能够邀请不同集体与个人都来参加设计工作,不但使设计工作透明化,而且可以表现全体村民的意愿,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可以最大程度地表现乡村建筑的地域特点。
参考文献:
一、结构合理,框架清晰,案例充实
本书共有5个章节,第一个章节中作者简要介绍了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与意义。第二章在讲解农业生产文化的开发时,为了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地方特色农产品(特产)文化,作者进行了多次举例:沅江芦笋系列产品的开发、湘西腊肉的开发、富硒农产品的开发、豆制品的开发以及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发养蜂业等。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特色产品,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农业生活文化的开发,这其中包括乡村民俗生活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以及民居(民宿)生活文化的开发。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农业娱乐文化的开发,在这一章节中作者不仅介绍了以庙会、节庆、集市为纽带的乡村旅游开发,还介绍了农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开发以及农业专题的嘉年华活动介绍。第五章是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着重阐述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可以说,本书逻辑框架清晰、结构合理且案例充实,有利于帮助相关人员科学合理地开发乡村农业旅游,更有利于保护地方文化资源。
二、转变观念,强调边开发边保护地方文化资源
长期以来,乡村旅游发展体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等。针对这些问题,本书创新性地提出边开发边保护的建议,不仅保护地方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更要保护好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不仅如此,书中还提到,在地理位置邻近、文化同源和资源同质的状况之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创新性和超前性则凸显出其重要性。河南是旅游资源颇为丰富之地,在古都洛阳周边有一重要文化瑰宝——龙门石窟,它是我国雕塑艺术之杰作,通过相关管理人员的保护与开发,吸引了无数游客,给当地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乡村农业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即边开发边保护,有利于发挥地方文化资源实现由单一价值向复合价值的转变。
三、突出“互联网+”时代特色,重视体验
关键词: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地方感;困境;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0-2691-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0.059
Abstract: The difficulti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festival were summarize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reason for its rapid development. Then the path of rural festivals was exploned based on the theory about sense of place. It was to create core products of rural festival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llage tourism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ourists and extending the sense of place into the related products of festivals, which assured tourists of identity and dependence on the emotion. Based on creating the sense of place of rural festival, the key counter measur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festivals were presented, which included screening tourism resources with obvious local characteristics, planning themes and activities to highlight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of the times, ensuring the authenticity of cultural experience, making overall arrangements of regional rural festivals,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work.
Key words: rural festival;sustainable development;sense of place;dilemma;path
乡村节庆在塑造村镇旅游形象、提高村镇知名度、促进当地农产品销售、展示乡村文化、淡季吸引游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但是,在乡村节庆“遍地开花”的同时,很多节庆由于主题不突出、活动内容单一、缺少地方特色而出现吸引力不足、客源市场萎缩、办节目标难以实现等问题,甚至有的乡村节庆在连续举办几年后便悄然消失[2-4]。深入剖析乡村节庆生命周期短、效益差的关键原因,并探寻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将有助于促进中国乡村节庆产业的优化升级。
1 乡村节庆快速发展的内在原因
基于乡村节庆的举办目标和历史渊源,现有乡村节庆可分为传统型和现代型两大类。传统乡村节庆是因村镇历史文化、宗教传统、民俗礼仪、饮食等因素而成,通常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如庙会、赶集、祭祀、祭典、宗教集会、传统节日、民族赛事等。现代乡村节庆则通常是利用村镇内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通过策划、设计而成,旨在塑造地方旅游形象、促进地区农产品销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造节庆”,如水果采摘节、花卉观赏节、捕鱼节、乡村文化艺术节、乡村美食节等[5,6]。
乡村节庆之所以能引起游客的关注和兴趣,首先源于节庆的多功能性与游客需求多元化相匹配。随着可支配收入和短期假日的增多,游客(尤其是来自城市的游客)到村镇游览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仅满足于作为旁观者去观看和欣赏,而是希望成为活动的真正参与者去体验乡村生产和生活的乐趣。乡村节庆以“时间短、易进入、时间灵活、适应不同类型消费者”的特点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度假、体验异域生活和社会交流的机会[7],让游客在活动参与中,既能欣赏田园风光、品尝乡村美食、采购特色农副产品,又能体验乡村文化、增长农业知识。
乡村节庆日益普及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其与社会心理变化相一致[8]。随着人民工作与生活压力的增加,日常按部就班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易产生疲倦感。这种“厌倦感”驱动他们“逃避”到一个陌生的地区,去体会异域的工作和生活。乡村节庆作为一种有效的“旅游吸引物”,正适应了这种特定的社会心理,其通过一系列活动和节目的设计编排,吸引人们到村镇去放松,在节庆活动的欢娱中忘却平日工作与生活的烦恼,获得内心的安慰与解脱。
2 乡村节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乡村节庆作为一种全新的乡村旅游形式,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塑造村镇旅游形象、传播乡村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乡村节庆正进入优化调整阶段,此阶段内出现的一些关键问题制约着节庆的可持续发展。
2.1 区域内多个乡村节庆的无序发展
现有乡村节庆多采取本地特色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但是,很多节庆活动非但不能实现预期的经济目标,即便是对村镇形象塑造和知名度提升的预设目标也难以实现。区域内众多乡村节庆的无序发展便是制约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无序发展的表现之一是村镇之间相互攀比、模仿,导致节庆同质化严重。一些村镇本没有优势资源,仅靠拼凑模仿,这种节庆不但没有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浪费了各种社会资源,给地方财政和企业增加了负担,也干扰了当地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区域内乡村节庆无序发展的另一表现是乡村节庆太多,且过于频繁[9]。一些地区一年连续举办多次节庆,各种赏花节、果蔬采摘节接连不断。有些村镇甚至会因“一棵桃树诞生了两个节庆”,春天举办“桃花观赏节”,几个月后再举办“蜜桃采摘节”。频繁的节庆造成了游客“审美疲劳”,也“透支”了游客的消费需求,结果导致所有的节庆都不温不火,难以有效吸引外地游客,增加农产品销售,提高村镇知名度。无序发展的乡村节庆,不但导致节庆市场吸引力的衰减,也破坏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2.2 多元主体利益诉求的差异难以平衡
目前,中国乡村节庆主要依托生产基地或村镇内旅游景区开展,节庆的主办者主要是地方政府或村镇内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地方政府办节的根本目的在于借助节庆提高村镇知名度、塑造地区形象,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而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办节的目的侧重于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农户既是乡村节庆的参与者,通常也是受益者,他们期望借助节庆获得更多的收益,还希望通过与游客的沟通交流来了解市场需求、获取外部信息。在需求的驱动下,农户积极参与节庆活动,给节庆提供了载体,也创造了氛围。但是,如果节庆没有取得预期收益,甚至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他们就会对节庆产生排斥[10]。游客作为乡村节庆的参加者,其根本动机是期望获得一种体验。当他们内心需求得到满足,就会对节庆活动作出良好评价;反之,对节庆活动的评价就会降低。乡村节庆涉及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形成了多种需求和利益诉求,然而,现行节庆的举办机制和运行模式却很难对此有效协调,目标上的差异又制约了利益的合理分配。因此,如何有效协调多方主体的利益诉求,就成为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2.3 城市化趋势难保乡村节庆的“乡村性”
目前,一些村镇在举办乡村节庆时,活动的组织者为了一味追求节庆“引人入胜”、“娱乐刺激”,将大量城市生活与娱乐元素融入到乡村节庆中,以此来迎合游客(尤其是来自城市的游客)的生活、娱乐习惯。这种趋于“城市化”的节庆设计和安排,因为更符合游客习惯,会容易得到游客认可,并快速获得经济效益。但是,这样的活动安排,使乡村节庆失去了最重要、最本质的“乡村性”使节庆变成一种彻底的娱乐游戏或舞台表演,游客参与节庆的体验需求难以得到彻底满足,节庆也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除乡村节庆内容设计和安排外,节庆举办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乡村性”也是影响游客体验效果的重要因素。受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乡村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乡村性”在慢慢淡化[11]。村民的生活方式变得城市化,传统的乡村文化正逐步被城市文化代替,甚至村民间关系也不再“淳朴”。游客在乡村内所看到的不再是“小桥流水”“田园村舍”,而是“柏油路”“小轿车”“洋房”,这样的环境景观使得游客游览的整体体验大打折扣,满足感大大降低。
2.4 商业化对乡村节庆中文化的本真性造成冲击
游客参加乡村节庆不仅是为了娱乐,更是期望在活动中体验乡村特色文化,这才是游客追求的核心[12]。然而,为提高乡村节庆的吸引力和适应性,一些主办者和组织者,往往会依据游客的偏好,对蕴含丰富乡村文化的节庆内容进行修改、调整。这种基于游客原有文化和欣赏习惯的改变,保证了节庆的观看体验效果。但是,这种为追求商业利益而做的修改,对乡村特色文化造成了冲击,失去了乡村文化的“本真性”[13],尤其是在传统型乡村节庆中,这种冲击更加明显。被“商品化”的乡村节庆对游客来说其实是一种“伤害”,当知道其所参与的活动、所体验的文化是当地专门为其“量身定制”而成,而非村镇原有的、传统的文化时,游客的参与积极性将会大幅降低。
3 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要想实现节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保证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节庆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第二,保证节庆所依托的资源能够持续利用。节庆的竞争力表现为节庆对游客的吸引能力,这取决于节庆所依托的资源特色、节庆活动的策划设计,以及节庆的推广营销、组织协调等。节庆资源的持续利用能力是指能对节庆所依赖的各类资源加以科学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以保证资源对游客的持续吸引力。
乡村节庆要创造上述两个条件,关键在于创新和完善节庆的核心价值,让游客获得多种需求满足,让主办者获得收益回报。创造和完善乡村节庆的核心价值需要以强化节庆的地方感为立足点,在完善村镇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村镇内各种特色旅游资源,尤其是文化资源;以特色旅游资源为核心,以游客需求为导向,通过独特的创意来设计节庆的主题和内容,让游客对乡村节庆和举办地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依赖。
塑造乡村节庆的地方感,首先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的地方特征展示。其中,节庆主题是展示地方特征的第一要点,只有具备鲜明村镇地方特征的主题才能吸引游客关注[14],并留下清晰印象。除主题外,乡村节庆的地方特征还应贯穿于节庆的节目编排、配套服务等,并以结构性的方式融入到节庆的核心产品和外延产品中[15]。也就是说要构建、突显乡村节庆的地方特征,除鲜明的主题和特色节目编排外,在游客的饮食、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方面也要充分展示村镇的地方特征。通过完整、系统的全方位展示,使节庆在游客心中树立起鲜明、独特的形象。
除地方特征外,游客认知则是塑造乡村节庆地方感的另一方面。游客认知是主观的,是游客对节庆和节庆举办地形成的积极情感。游客情感形成的关键在于游客的旅游体验,而旅游体验取决于游客心理需求和参加节庆所产生的感觉。因此,在设计和编排节庆活动时,必须高度重视游客的心理需求,并依据游客的需求和习惯,在保持乡村节庆本质属性和主要特征的前提下,设计出具有高度体验性和参与性的系列活动,让游客在活动参与中产生“愉悦”和“畅爽”的感觉。通过使游客愉悦感最大化,让其对节庆和举办地形成良好的情感,进而形成情感依恋。情感依恋将驱动游客重访,这是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4 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乡村节庆能否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其核心价值的创造,同时还需将价值有效传递给游客,全方位塑造乡村节庆的地方感是价值创造和传递的核心。通过地方感的塑造和展示,让游客在节庆参与中深切感知节庆的独特魅力,从而实现乡村节庆的可持续发展。
4.1 筛选具有明显地方特征的旅游资源
乡村节庆作为主题型活动,是将村镇静态旅游资源变为动态旅游吸引物以激发游客参与动机的一种旅游模式。旅游资源的选择和利用,直接影响乡村节庆的吸引力。实现乡村节庆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从塑造地方感的角度出发,对村镇内文化资源、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等各类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和筛选,分析各类资源的主要价值,确定举办节庆的主导性资源、依托性资源和保障性资源。同时,立足长远发展,做好各类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规划,尤其要注重文化资源的保护,为乡村节庆的后续发展提供保障。例如,山东肥城县的“十万亩桃园”是该县现代农业的标志,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肥城的桃花节,正是以桃园作为主导性旅游资源,并围绕桃园开展“我为我家种幸福”、“桃都送吉祥,休闲桃乡行”等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和文化活动,让游客一睹壮观桃花美景时,感受“桃都”的独特魅力。在乡村节庆中选择具有地方特征的旅游资源,不仅可以突显节庆个性化、差异化的旅游形象,而且使节庆更加生动具体、更易于感知体会,从而培育了乡村节庆的核心竞争力。
4.2 策划突显地方特色和时代需求的主题与内容
目前,乡村节庆的游客多来自城市,受文化和习惯影响,他们侧重于娱乐、放松和文化体验,同时,他们也注重节庆的“乡村性”和“真实性”。实现乡村节庆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针对游客的需求,寻找出具有“惟一性”、“特殊性”,能够突显本地特征的主题,紧扣节庆主题,融入丰富的乡村文化元素、运动要素和娱乐要素,设置各类体验性活动,以突出节庆和村镇的地域特点、民族特点、农业生产特点。以北京延庆县的乡村节庆活动为例,该县继2009年成功举办杏花节后,先后策划组织了张山营葡萄文化节、新庄堡杏花节、里炮红苹果采摘节、千家店千亩葵海观光节、西王化营甘薯采摘节、大庄科栗蘑采摘节、柳沟豆腐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这些节庆充分结合各乡镇自身的特色资源,在形式和内容上更新颖、更具有地方特色,在活动安排上也更具有时代特点、更适合游客的体验感受。这些节庆富有地方特色、符合时代需求的主题和内容,可以迎合游客的体验需求,提高感知水平和情感依赖,促进节庆延续发展。
4.3 保证乡村节庆对地方文化体验的本真性
文化是塑造乡村节庆地方感的核心,也是节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乡村文化的融入不仅可以增强当地人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更有助于吸引游客的关注、强化游客的体验、加深游客的感情。在将乡村文化融入到节庆中时,需要根据游客的需求、偏好和喜爱而加以修改,但是,必须保证文化的本真性,将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完全展示给游客,让游客体验文化的“真实”。例如,河北乐亭县庙会远近闻名,每年从农历正月十五到十月十五游客接踵而至。庙会主要依托各村镇的寺庙和集市举行,主办方在场地内搭建各类铺位,将其出租给本地和来自京、津、唐和东北各地的商家。同时,主办方还辅助搭戏台、请戏班,乐亭大鼓、皮影、秧歌等体现地方特色的地方戏参会人员可以免费观看。庙会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娱乐、聚会和采购的机会,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游客,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了解乐亭传统风情民俗、真实体验乐亭地方文化的平台。“真实性”的地方文化融入,可以让游客充分体会节庆所蕴涵的文化气质和文化意境,强化游客的认知和情感,也使传统乡村节庆更符合时代需求,具有了时代风尚,拥有了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4.4 推进区域内乡村节庆的统筹安排
无序发展是导致乡村节庆生命周期短的主要原因之一。推进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区域内的乡村节庆进行统筹规划,并有计划地协同推进。统筹推进区域内各个乡村节庆,首先,需要结合各村镇典型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价值,确定各节庆的定位和主题;然后,统筹安排每一个节庆的举办时间、地点和所需资源,合力塑造本地乡村节庆的旅游形象。浙江龙泉市的乡村节庆就是由市农办和市旅游局牵头,根据各村镇最突出的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按“四时风光各不同”原则而举办。以2012年的“乡村漫游节”为例,在全市12个乡镇(街道)内,依次举办3月“春光黄南‘醉’美乡村”、4月“上镇笋王比赛”、7月“避暑胜地养生屏南”、9月“美丽塔石梦幻乡野”、11月“枫叶红时官浦”等11场活动。这种统筹安排,将原本零星分散的乡村节庆活动进行组合,解决了彼此之间恶性竞争的问题,同时,通过“组团营销”的方式打响了龙泉乡村节庆旅游的新品牌。
4.5 加强互联网对乡村节庆的推广宣传
城市游客,尤其是城市内的青年、儿童通常是乡村节庆的主要参与者,这些潜在游客关注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也就是乡村节庆对外推广宣传的最有效的手段。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新型信息传递方式,如微信、微博、互动交流群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熟人”介绍效应,对乡村节庆的宣传更有效。在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时,首先要安排好宣传时间和宣传内容。除节前宣传外,还应加强节庆举办期间和举办前后的宣传。节庆举办前宣传的重点在于策划某些参与活动以吸引潜在游客关注,同时,加强对节庆举办地的自然生态、民俗文化、农业生产、村镇居民生活等内容介绍,通过全方位、立体感的宣传激发潜在游客的参与兴趣。在乡村节庆举办期间,利用互联网进行“直播”宣传,将活动进展情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实时播报,以激发联动效应。节庆结束后宣传重点在于巩固节庆影响,塑造节庆品牌,以驱动产生后续效应。通过互联网的推广宣传,提高乡村节庆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塑造地区乡村节庆的品牌和旅游形象。
5 结论
乡村节庆是繁荣村镇经济、传承乡村文化、提升村镇旅游形象和知名度的有效载体。要充分发挥乡村节庆的作用,必须实现其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确立“为游客办节,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办节”的根本宗旨。其次,根据不同村镇、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设计出相应的节庆主题和活动内容,以有效满足游客回归自然、感知乡村文化、探索乡村生活的需求。同时,推行“政府主导、企业营销、全民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机制和办节模式,对区域内乡村节庆进行统筹规划,以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可持续利用。此外,为推进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还需着力拉长乡村节庆的产业链条,将乡村节庆向乡村经贸、乡村文化等产业延伸和融合,这不仅使乡村节庆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也有利于放大节庆的联动效应,提高乡村节庆的影响力和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季群华,许 欣,朱 睿.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目的地形象建设的推动作用[J].经济地理,2006(12):28-30.
[2] 潘 虹,张岩丽,刘 英.农业旅游节庆开发研究――以“泗水桃花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26):12820-12822.
[3] 戚能杰,杨 谦.宁波市农业节庆创新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08(4):64-65.
[5] 古 川,刘 畅,安玉发.我国农事节庆的发展动力、存在问题及改善途径[J].现代经济探讨,2011(9):65-69.
[6] 李东琴.传统民俗节庆的旅游创新研究――以宜昌端午文化旅游节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7] 谢建宏.社区视角的青岛乡村节庆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8] 鞠明晖.上海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9] 姚海琴,徐建华.浙江省农事节庆的现状及效应探析[J].兰州学刊,2013(4):223-224.
[10] 王运姣.现代农业节庆的社区参与研究――以泰安肥城品桃节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13.
[11] 尤海涛,马 波,陈 磊.乡村旅游的本质回归:乡村性的认知与保护[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9):158-162.
[12] 江立华,陈文超.传统文化与现代乡村旅游发展[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92-96.
[13] 谢新丽,吕群超,郑立文,等.基于文化真实性视阈的民族旅游节庆活动创新策划研究――以宁德市上金贝村“三月三”赛歌会为例[J].旅游研究,2012(2):20-25.
1北京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真实性的主要特点
乡村旅游是一种与“真实性”关联较为密切的旅游类型。它以乡村文化为背景,以乡村田园风景、乡村生活为旅游吸引物,以农业农耕特色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吸引人们前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参与体验的旅游活动。北京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真实性具有乡村性、独特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1.1本质上的乡村性
北京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的一种重要模式,基于对“农家乐”及“景区化”两种不同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评价,认为不同开发模式中都存在着过度强化短期旅游经济利益,忽视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的认知与保护。导致乡村性退化的共同特征,使得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在不断侵蚀着自我发展的根基。即农业生态本质、乡村规模本质以及乡村田园和乡村生活在乡村旅游中都有乡村性。在产品形态上主要表现在:(1)展示田园风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2)组织各种农业活动和土特产购买;(3)农村文化特点与生态特点的农业生产技术类和高科技术类乡村旅游产品;(4)利用天然原料和乡村性设施开发乡村度假旅游产品。
1.2地理位置的独特性
北京乡村旅游产品的地理位置,最好是1个小时左右的城市近郊和路况良好的自然风景区的附近。乡村旅游地点在距北京城50公里左右地带和距自然风景区10公里左右地带最好。
1.3商品供应的丰富性
北京乡村区域较多,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农业模式多种多样,民风民俗花样繁多,为满足人们旅游观光、购物、猎奇、尝鲜、休闲、度假等多种旅游需求提供了丰富的空间,观花、采摘、钓鱼、打猎、种菜、传统手艺、观山看水、体验自然民俗民风,应有尽有。无论何类,都以“乡村性”和高等级质量的文化内涵产品为目的,强调乡村旅游的开发必须具有强大的自然空间。
2北京乡村旅游商品开发真实性的思考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促进北京乡村旅游产品的发展,以绿色乡村、文化乡村、休闲乡村为主题,保护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分享旅游的权益,转变政府角色,注重乡村现代化发展中新的乡村意象的塑造,使得乡村旅游与乡村建设得以真正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大众传媒向社会广泛推介和宣传,推动乡村旅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把乡村旅游产品培育成一个产业。(1)从品牌、理念、包装等方面入手,精化特色农产品的乡村旅游商品化。(2)依靠北京能工巧匠、民间艺人多的人力资源优势,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大力推进民间工艺品的乡村旅游商品化。(3)推出一批富有北京地方特色的农村生产、生活用品,并使之转化为乡村旅游商品(4)待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中应重点开发的商品,详见表1。多数产品的价格要求适中,即单项产品价格在30元左右;实行梯度开发,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旅游者。规划和建设富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特色,将各类乡村旅游产品组合在一起推广,这样既可以减少旅游者在旅游时盲目选择的麻烦,又可以节省旅客的旅游时间。旅游场所注重设计和生产的互补,乡村旅游产品应相互补充、互为完善,尤其是在题材、项目、规格、文化、娱乐功能等方面,都应求新、求变、求多样、求系列、求配套,以满足不同阶层和年龄阶段旅游者的需求。突出乡土性、独特性,以及不可替代性。让乡村旅游产品充满神秘色彩,如果能让旅游者亲身体验农村生产劳动,以及农村土特产制作过程,则可诱发出强烈的旅游欲望。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网络广泛宣传北京的乡村旅游产品,同时积极参加国际国内的各种乡村旅游产品的大赛、博览会、促销会、展示会、推介会等,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真实的乡土风情、独特的民间艺术,是乡村旅游产品的生命,是乡村旅游产品生存、发展的根本。这就要求它的制作工艺、风格要尽可能保持“原汁原味”,并对其传统工艺进行保护,鼓励“新生命”的加入,将正宗的手艺传承下去,且政府应给予适当的扶持。
3北京真实性情况下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对北京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于受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侵袭,福建沿海多数地区的乡土性在日益升级中丧失,休闲旅游缺乏高品位的观光旅游资源。近几年,福建山区大多主打生态牌,已经开发和推广了众多的生态休闲旅游景区。大田县现阶段休闲旅游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面临诸多问题:一是规划和投资滞后,造成小、散、乱、贫,即景区(园)规模小,布局分散,内容与形式雷同,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积聚效益;二是主题和形象欠突出,地域特点不够鲜明,处于闽西北强势品牌的阴影笼罩之下;三是基础设施等旅游综合配套支持系统不够完善,缺乏休闲度假等配套设施。就大田周边而言,南部永春的牛姆山,德化的戴云山和石牛山,安溪的茶叶大观园和清水岩等景点都以生态休闲为主题;北部永安的桃源洞和鳞隐石林景区、宁化的客家祖地和天鹅洞群景区、泰宁的大金湖和地质公园、将乐玉华洞和天阶山景区、沙县淘金山景区等也大多以生态休闲为主题(表1)。但是,大田县的旅游业也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与南部周边的永春、德化、安溪相比,都处于品牌开发和形成阶段,大田在生态休闲旅游资源方面也有自身的优势,再加上闽西北与闽南连接带的区位优势,并且处于各大旅游圈交汇之处(表2)。大田县的历史背景与地理条件形成了海洋文化、中原文化、客家文化与闽越文化兼容并蓄的特殊地域文化,这是一种多元交流文化,具有开放、多元、兼容、热情、朴实、稳重的特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饱含这些精髓的区域文化成为大田休闲旅游发展的文化支撑,因此,大田县生态休闲旅游仍具有很大的潜力。
二、大田县生态休闲旅游的定位分析
(一)树立一个目标:旅游目的地
旅游业的魅力在于其能够带动上游旅游商品开发和下游旅游商业、娱乐餐饮等产业链的延伸和区域品牌的塑造。旅游过境地主要是门票收入,带动力很小,意义不大[10]。改革开放以来,定位为旅游过境地的县市,没有一个能把旅游业做大。只有旅游目的地,才能逐步提升区域形象,带动产业发展,成为县域支柱产业。根据引力模型,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它的规模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泉州市和三明市对大田县的理论辐射范围临界点是建设镇,泉州市与永安市对大田县的理论辐射范围临界点是桃源镇。考虑到行政区划等因素影响,三明市和永安市对大田的辐射范围可能比理论模型大一点。基本上可以判断,大田县域建设以南、桃源以南的南部区域是泉州辐射范围,北部乡镇是三明辐射范围,永安对大田的辐射力比较弱。大田主要接受泉州、三明两个城市辐射,形成南北两个主要辐射区(表3)。因此主要采取以下3个方向来开拓游客市场:1立足闽西北和闽南县市客源市场重点开拓厦门、泉州、三明、漳州等大中城市一级客源市场,与厦门、泉州、三明等城市旅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2开拓闽北、闽东、闽西客源市场重点是福州、南平、宁德、龙岩等城市的客源市场。3吸引周边省份和海外华侨、港台客源市场随着跨省市快速交通的发展,周边省市,包括浙南、赣南、粤西等城镇居民,以及依托泉州作为海外华侨、港台同胞的祖籍地,周边省份和海外华侨、港台居民是潜在客源市场。
(二)特色切入:突出山寨土堡,营造乡村意象
大田县休闲旅游在南北区域中处于“洼地”。大田县的生态景观有开发潜力,但仍以生态为旅游概念,不能与周边生态休闲旅游形成差异化,毕竟山没有人家高,水不比别人清。大田县的土堡民居具有独特性,但单体小,孤立分散,所在村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难以塑造独立的旅游景观。因此,大田县休闲旅游开发的关键是以生态为基础、以土堡为整体形象的乡土化。主要采取以下4点发展策略。1.山寨土堡是画,高山生态是背景,乡土是色差山寨土堡、高山生态、乡土是大田休闲旅游业的三大差异性要素。要根据三大差异性要素,设计富有吸引力的休闲旅游地主题形象,营造休闲体验的旅游氛围,设计休闲旅游形象口号,传播休闲旅游形象。2.山寨土堡的形象塑造,能够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大田土堡单体小、孤立分散,无法与永安的安贞堡相比,而且在推广上容易产生与永定、南靖土楼类似的联想,最后湮没在土楼的强势形象和概念中。建议使用“山寨土堡”概念和形象,把土堡和山寨放在一起,以区别于安贞堡和土楼,并在推广界面上把土堡和山寨钳制在一个画面上。3.乡土性至关重要,决定了大田县旅游整体上与其它地区的差异性与沿海城市比,乡土性越明显,与城市的差异性越大,大田休闲旅游的竞争力越强,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越大;与周边县市比,生态基础是一样的,但概念、意象不同。以大田县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生态等五位一体,以山寨土堡为整体形象,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元素,挖掘乡土性休闲空间和场景,保持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的原真性,塑造与城市观光旅游的互补性和差异性,凸显与周边县市、甚至全省生态旅游的差异性,可能构成大田休闲旅游的核心和独特卖点。4.闽南取向的营销重点大田县处在周边热点景区的包围之中、强势景区的阴影之下。相比而言,北部永安、泰宁、宁化、将乐等景区的品牌比较强势、与大田旅游资源交叉性大,而永春、德化和安溪虽然有戴云山、石牛山、牛姆山、茶叶大观园等景点,但品牌知晓度比较弱。与南部县市相比,温泉、山寨土堡等具有资源优势,再加上对接沿海门户的区位优势,比较容易突破。
三、大田县生态休闲旅游路径选择
(一)生态:大田生态休闲旅游的基础
自然景观、友好生态是山区发展休闲旅游的基础资源。若离开了大田生态这个基础,休闲旅游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构建、维护大田各个景区与城市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真正成为城镇居民修养身心、回归自然、各具特色的“后花园”。建设和申报鼋自然保护区。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福建省尤溪河特有物种,被称为“水上熊猫”。通过建设有利于鼋成长的小区域,并实施保护繁育,不仅是对濒危动物保护的贡献,也可成为福建省生态旅游的独特卖点。鼋的主要产地原是浙江和云南,近年已很少见到踪迹,主要散见于少数的几个保护区内。
(二)体验:大田生态休闲旅游的重点
当观光不足以聚集人气时,体验就成为关键。根据中国目前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观光和体验仍然是吸引人气的主要卖点。大田休闲旅游的观光性不足,景区开发就要突出体验,这是构成与城镇旅游、周边生态旅游差异化的基本途径。根据消费者的参与程度是主动参与或被动参与,以及消费者的关联或环境关系是属于融入情境或只是吸收讯息,体验分为4大类。1.娱乐的体验这是有别于城镇光声电娱乐的各种乡土娱乐,如斗鸡、牧兔、小猪赛跑、滑草、漂流,以及原生态的乡村武术、乡村婚庆、乡村歌舞等。2.教育的体验乡村景观、物候、万物生长发育机理的认知,农事、乡村文化的学习等,如学习果树生理、正确的采摘技术及水果、茶叶的营养保健价值等。3.逃脱现实的体验乡村异质景观环境下的浪漫意境与情节,身心放松,包括农作体验,生态体验(夜观天象、萤火虫,清晨听鸟叫虫鸣等)等。4.美学体验山寨土堡意境美、乡村景观自然美、乡村文化形式美,包括乡村饮食文化体验、乡村景观与环境(声音、夜色、小气候等)体验、乡村节庆体验、乡村文化民俗体验。
(三)文化:大田生态休闲旅游的品位
关键词:农田水利;乡村景观;融合
1、前言 农业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农田水利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乡村自然景观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要在发展农田水利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探索出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的融合,开展乡村景观规划建设,能够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发展能力,美化村容村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构筑和谐村镇,为开展生态、民俗、观光旅游和农民通过生态建设扩大就业奠定基础,对全面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乡村景观和农田水利的分析 2.1 乡村景观的概念及表现
村落是大地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依据景观学对景观含义的定义及描述,景观首先是一种格局。最主要的表现是反映现阶段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使用,而历史的记录则成为了乡村景观中最有历史价值的内容。主要表现有:
乡村景观泛指城市以外的所有景观空间,包括了郊区、乡村、景观野生地域的范围。
乡村景观是由乡村形成聚落、聚落有经济活动、聚落的文化积淀以及自然环境构成的景观环境整体。
乡村景观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的融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影响程度较低、自然景观的属性和特征保持的较强,在景观中占据主置,具有深远性和宽广性。
乡村景观区别于其他定义上的景观来说,最关键的的不同在于乡村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型经济下土地利用的景观以及乡村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田园背景。其次,乡村景观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乡村的优势、摆脱乡村农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化一体建设的重要途径。
2.2 农田水利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
农田水利是以农业增产为目的,发展灌溉排水,调节地区水情,改善农田水分状况,防治旱、涝、盐、碱灾害,以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农田水利任务是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对农业水资源进行拦蓄、调控、分配和使用,并结合农业技术措施进行改土培肥,扩大土地利用,以达到农业高产稳产的目的。
2)特点
(1)需高度重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简单明了的将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表达了出来。有了完善的基本农田水利措施,其他耕作,施肥等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其效果。但是,这些最基本的农业措施由于前期投入比较大,收益慢,而且直接受益不明显,而如今很多地方对这些基本的农田水利建设已经非常的重视,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力度。
(2)具有很高的群众性
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一项群众性的事业,广发的遍布在全国每一个乡村,并与每一位农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每年为了兴建水利设施,都要发动大量的劳动力来参与。由此可见,群众性是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一个特点。
(3)具有较强的公益性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涉及面非常广,极有各种兴利功能(如农田灌溉、生活供水等),又包括各种除害减灾功能,另外,还包括各种高附加值产业服务(如花卉、养鱼等)。此外,还要承担大田作物灌排等工作。由此可见,我国农田水利具有较强的公益性,需要我国城府的大力扶持。
3、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的融合方式
3.1 工程景观融合
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机融合,既保证了水利工程的灌溉和有效的防洪,也为农村居民营造了良好的视觉环境,使农村经济水平得以提高,文化环境也得到有效维护。工程景观的融合,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农田水利工程开展的基础上与乡村景观进行融合,如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堤坝建设中,有效结合农村地形,并将乡村景观与堤坝建设进行有机融合,通过这样的水利工程设计方法,实现农村的工程景观融合。通过将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进行工程景观融合,不仅能够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还能在工程建设基础上有效维持乡村景观对农民的视觉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工程景观融合过程中,应对农民的乡村景观开发加以引导。由于工程景观融合过程中,强调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基础上进行乡村景观建设,因此,在对乡村景观进行开发的同时很可能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的稳固性,因此,为有效保障水利工程结构的稳固,在农民开展对乡村景观开发过程中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3.2 文化景观融合
开展农田水利一乡村景观的融合,不仅能够实现工程的进一步美化,还能有效保障农村的人文历史和传统文化。文化景观融合的含义,是指在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融合过程中,注重工程与农村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工程融合中创新设计思路,使得农村文化在工程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由于乡村景观建设能够更为直接的反应农村的人文环境,因此在文化景观融合中,更加偏重于乡村景观建设。为有效实现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的文化景观融合,应注重开展农田水利创新发展,有效结合农村建设中的美学设计,并以农村的文化背景为建设基础,开展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的文化景观融合。
结束语
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的的融合对发展我国农村经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都能够发挥出巨大作用,两者的有效结合,对于未来发展农村,为农村的经济进一步发展有着深远和持久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钊.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方式研究 [D].东北农业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