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文化的保护范文

乡村文化的保护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文化的保护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文化的保护

第1篇:乡村文化的保护范文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群保护;规划策略;

Abstrac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is our preci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our ancestors left,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cient town become the focus of hot topics and discuss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Huad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the village of high conservation planning as an example, from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key protection,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regulation measures, activation of multiple aspects of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feasible for historic conservation value and cultural village.

Key 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historical buildings protection; planning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为落实广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现代化美丽乡村”战略部署,深入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花都区开始全面铺开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位于花东镇镇区西部的高溪村作为中心村之一是广东省颁布的第二批省级古村落,其扮演着发展的重要角色。高溪村规划围绕建设环境优美、生活富美、社会和美的现代化美丽乡村目标,努力打造广州市花都区美丽乡村示范村,走城乡一体、城乡和谐发展的新型道路。

2.高溪村概况及现状保护情况

2.1高溪村地处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北部,2009年被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民间艺术研究会评选为广东省第二批省级古村落,是广东省内保存相对完整的古建筑群。村内古建筑面积约占全村建筑的三分之一,包括具有浓郁广府风格的锅耳房、宗祠、风水堂等,其中田心庄民居、献堂家塾、欧阳可辉民宅等被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芝聘王公祠为区文物保护单位。

2.2高溪村生产经营仍以生产经营仍然以第一产业为主,村内旅游经济项目还处于起始阶段,由于缺乏资金和有效的文物管理机制,虽然建筑拆毁的不多,但大部分老建筑年久失修、结构老化,历史文化价值日益消减。同时,由于部分村民缺乏足够的古建筑保护意识,以及生活条件改善等原因,新建和改造的房屋与传统建筑风貌格格不入,影响了村落整体传统风貌,使得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亟需对高溪村进行保护性的规划。

3.历史文化古村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3.1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一些历史文化古村的领导对保 护工作认识不到位,保护意思薄弱,不能妥善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没有认识到在调整荆棘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历史文化资源是巨大的财富,而不是包袱。

3.2古村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许多历史文化古村,历史 建筑年久失修,破旧老化,基本设施严重不足,但由于经济比较落后,地方财政贫乏,缺乏资金,一时难以改善,保护工作面临实际困难。

3.3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威胁

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转变,一些传统技艺和民俗活动都被现代的制作工艺和生活习惯所取代,这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是悄无声息的,更加容易让人们忽视,因此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3.4历史建筑群保护措施未能良好实施

许多历史文化名村已经有编制规划却没能落实相关保护措施,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村民为了短期的效益不按照相关要求对历史建筑进行及时的维护,或者拆旧建新使新建筑与古村风貌格格不入;二是相关部门的规划忽视了村民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保护缺乏创新不能为历史建筑注入新的活力。因此许多规划都只是停留在纸面上,难以在实际上继续实施。

4.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思路

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首先必须根据当地特色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明确规划目标,高溪村的规划以整治为主,修缮为辅,对高溪村保留较为完好的两处历史建筑群进行梳理,明确保护的范围和内容。规划在保持原有岭南风貌建筑群肌理的基础上,还原其历史风貌,弘扬其岭南特色,为改善村庄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进而带动村庄经济和旅游发展做好铺垫。为达成这个目的,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制订切实有效的整体保护机制框架

仅靠单个文物保护点进行有限的保护和有限的利用,不足以有效维护传统聚落及其场所的完整性,古村的整体岁月特色和历史价值也为此大打折扣。因此不能停留在保护规划编制的表面形式,应在保护古村整形历史文化风貌的基础上,尽快理顺“城村二元”管理体制,切实关注社区的生活需求。加强空间管理和保护控制的技术能力,制订可行的保护体系层次和保护机制。从而在保护和再利用中有章可循,阻止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损毁的进一步恶化。

4.2调动和提高村民的积极性和保护意识

古村保护中的传统建筑维护、旧房拆迁补偿、住户重新安置以及保护与更新计划的执行等诸多方面,均与保护主体--村民的生活和利益相关。因此,无论在保护的战略还是保护的技术手段上,古村的保护都必须充实尊重居民的权利、习惯和价值取向,充分反映古村居民公共利益和目标,加强村民和公众参与保护的方式和途径,使古村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真正成为深入民心的事业。宜以发展的眼光,形成开放的社区结构,集合社区人力资源,积极培育社会资本,透过社区总体营造凝聚共识,推动社会人士共同参与。

4.3为历史文化名村寻找及注入新的活力

历史文化名村的衰落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时代的变迁大环境的改变而引起的必然结果,古村落中的历史建筑群以及文物保护单位不能单纯的为了保护而保护。我们必须思考其变化的根源,对有条件的历史文化名村根据时展的规律对历史建筑注入新的功能,在保留历史文化遗产内涵及精髓的同时,又为村庄带来新的活力,才能够被村民真正接受,确保规划保护措施顺利实施,从而使历史文化名村拥有继续发展下去的生命力。

5.高溪村保护措施和发展策略

5.1为高溪村量身定制保护框架及发展目标

规划从一开始必须就确定需要保护的三要素:自然环境要素、人文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其中岭南文化建筑、清代历史建筑群和文物保护单位属于人工环境要素,是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的重中之重,需要对其量身定制保护框架。高溪村是花东镇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历史文化名村,根据《花都区城中村、近郊村、远郊村名录(2010-2012)》,村庄类型为城中村、文保村。结合高溪村的区位、资源、发展优势定位它为 “岭南历史文化名村”。

高溪村规划重点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以发展生态农业和历史文化旅游业为主,农产品加工和生态旅游业为辅,以具有历史风貌的村落、整洁的村容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为目标,形成具有示范作用的、适宜居住的美丽新型乡村。

5.2提升旅游品位,打造岭南民居故乡

高溪村是广东省第二批省级古村落,但目前知名度不高,规划可以从它的标志性、独特性、文化性等方面,为游客提供多元的体验。即村委定期举办岭南文化相关的节日活动,如元宵节开展以灯烛为主题的“赛月灯会”、波罗诞庙会开展“神鸡”民间工艺品展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挖掘村庄特色,吸引人气。

5.3注重村内历史文化内涵的建设,结合清代建筑群、古树名木等,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风貌,为发展旅游做好铺垫。

高溪村拥有历史风貌最为完整、历史建筑最为集中、保存状况较为完好的清代建筑群,规划要切实保护好这批具有重要价值的建筑。在此基础上,结合村内古树、风水堂等现有资源,使村庄散发浓郁的岭南风情,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历史文物遗产,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好铺垫。

5.4结合农科大观园发展高技术农业,提升农业用地价值。

利用农科大观园在高溪村发展的优势,在保证耕地基本农业生产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本地的技术资源优势,发展基因农业、高效农业、太空农业等高新技术和新型农业,最大化地提升农业用地价值。处理好耕地保护与开发旅游之间的关系。

5.5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本次村庄规划必须重视当地村民的参与,充分考虑村民意见,提高群众建设热情,以实现高溪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和社会和谐发展。旨在尽快落实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整治环境,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5.6逐步引导村庄集中发展,集约节约乡村土地资源。

根据《花东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现状高溪村内陶塘庄和横沙庄未来复耕为林地,考虑到近期这两个自然村不宜以大拆大建的方式完成土地转换,规划采取“控制建设,逐步引导”的方式,未来破败的建筑不在原址而在新村备用地上复建,从而达到引导乡村建设集中发展,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

6.总结语

历史文化名村如何能够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延续历史的“脉”,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文化村空间的保护与发展除了需要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外,更需要相关专家和广大民众的共同支持和参与,通过对古镇历史文化的充分研究,和谐处理今人与古人和而不同的空间使用模式,古为今用,结合创新思维对历史文化名村开展实效保护策略,使得历史文化古村保护与发展并进,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第2篇:乡村文化的保护范文

【关 键 词】古村落 数字化保护 高清影像

一、楠溪江流域的古村落现状

楠溪江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温州永嘉县境内,它的流域夹在北雁荡山脉和括苍山脉之间,最后汇入瓯江注入东海。自古以来,楠溪江流域一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区、经济区和方言区,沿江两岸星罗棋布地散布着许多古村落,如建于晚唐的茗岙、下园,五代的枫林、花坛、苍坡、周宅等,两宋时期的芙蓉、岩头、蓬溪、溪口等,一共有28座村子。

由于近年来商业经济和旅游活动的影响,村民们纷纷建造了许多全新的砖瓦房,甚至拆除或改造乡土古建筑,建起了手工小作坊,改变了原有的村落布局,千年来形成的和谐村落环境以及文化遗产渐渐消失殆尽。虽然不能阻止社会发展的前进步伐,但可以利用最新的数字化科技手段——高清影像技术,对珍贵的古村落乡土文化和民俗进行全面的真实记录,达到保护和传承的目的。

二、基于高清影像技术的数字化保护平台

数字化保护是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采取各种方式的保护,其核心是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实现原始信息的最大获取。如对古村落的乡土建筑规划、风土人情和居民生产生活等内容可以使用高清晰度的数字相机或数字摄像机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生成照片图像或视音频影像资料,并使用二维图像处理软件和视频剪辑软件进行处理及保存。而对于大型古建筑的保护,如民居、宗祠、庙宇、书院、戏台、路亭等,还可采用近景摄影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对实物的扫描后,将CAD图纸转化为立体的三维模型,实现对建筑结构的矢量记录,再将纹理材质附到三维模型上,合成渲染出近似真实效果的三维虚拟场景;或采取三维扫描仪或者全景多角度拍照,进行最接近真实的数据录入,达到全方位保真的目的。

高清影像(High Definition)是近年来才发展普及的一种获取影像信息的格式,这种格式的产生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高清影像的画面通常比较锐利,影调丰富,色彩真实。当图像的分辨率达到1920×1080不管在电脑显示器上,还是在投影机或者电视屏幕上,画面都不会出现“噪点”和“模糊”等现象。能最大限度的保存被拍主题的局部细节、色彩信息和材质质感等。所以基于高清影像技术的数字化保护手段,是现如今比较新颖而且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的有效保护方式。

三、楠溪江流域古村落数字化保护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楠溪江流域古村落数字化保护平台的功能主要是用高清摄录设备拍摄的影音资源,将研究对象转换成电子资料,保存在多媒体数据库存储器内,并通过网络提供相关资料给用户。

具体过程和步骤如下:选取典型的村落-->对村落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实地调研-->对调研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归类-->制定素材拍摄采集计划-->设备选型-->实地进行数字化采集-->素材后期加工-->对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存入多媒体数据库-->用户界面设计-->实现资源的网络共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完整细致的拍摄出高清度的素材,好的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本课题选用了Canon公司的5D Mark II数码单反相机为主要拍摄器材。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5D2为全画幅CMOS数码单反相机,既可拍摄单幅照片,又可拍摄视频短片素材,成像器件CMOS尺寸达到36x24mm,与传统胶片的感光面积一样大,可保证拍摄的图片素材达到传统35mm胶卷的质量,像素和清晰度十分优秀,无论是照片还是视频素材都可达到1920x1080的高清分辨率标准;其次,古村落一般室内照明条件差,5D2的大尺寸的成像器件具有纯净的高感光度特性,其感光度范围为ISO100-3200,能够在低亮度拍摄环境中避免素材出现过多的噪点,保证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进行正常的拍摄;第三,就是丰富的镜头阵容能够充分满足对古村落的拍摄需求,本项目选用了EF 24-105mm f/4L IS USM标准变焦镜头与佳能EF 16-35mm f/2.8L II USM广角镜头EF100-400mm f/4.5-5.6L IS USM长焦镜头,焦段范围涵盖了古村落中各种视角的拍摄需求。此外,Canon相机的重量轻和尺寸小,很适合跋山涉水的拍摄环境,永嘉地区地处丘陵地带,拍摄设备轻便小巧可以提高数字化素材的拍摄的效率保证拍摄进度。

四、楠溪江实地高清影像素材采集的策略分析

楠溪江的文明史是从下游逐渐向上游发展的,经历两次中原衣冠南渡,下游和中游区域人口密集,村聚相望,从东晋时起,历代都有代表当时最高文化水平的学者文人们到这里来任地方官,可以说是诗文累累,遗迹历历,代表人物有王羲之和谢灵运。上游山民谋生相对艰难,远不如中下游那样水土丰腴,衣食有余,所以读书科举的成绩不像中游那样出色,保留的古建筑类型较少,村落规划也不大严谨。此外,由于下游村落距离温州太近,早就经过社会变革的改造,失去了原有的民俗特点。所以本次数字化保护任务的重点是楠溪江中游的岩头、苍坡和芙蓉三个村子。

我们对古村落的拍摄记录从以下四个角度着眼。第一,人文层面,主要包括村落的地理环境、人文背景、耕读文化和山水情怀;第二,规划层面,包括古村落的布局结构、选址和水系;第三,建筑层面,包括居住建筑、礼制建筑、祭祀建筑、文教建筑、防御建筑和商业建筑;第四,匠作层面,包括大木作、小木装修和砖石作。拍摄完成的大量图片、视音频素材也是按照以上的分类方法进行整理。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具体每个村落的制作细节:

(1)岩头村

岩头村是楠溪江流域最大的古村落。在楠溪江200多座古村落中,岩头村是唯一以一整座水利设施来规划布局的村寨,因此和水利设施相关的丽水桥和丽水长廊是我们最先关注的拍摄点。

岩头村的丽水长廊是一条沿水而建的廊棚式长坝,典型的江南一带的建筑风格。丽水街上有90多间店面,为两层楼建筑。成列的商店前,空出2米多宽的道路。有屋檐披盖,以利于行人遮阳避雨。经过实地考察,我们选择在村东的“献义门”长廊入口处的一幢两层楼房屋上的平台作为取景点,进行全景的俯视拍摄。因为丽水长廊长达300多米,所以在拍摄时,先拍摄全景,之后用摇镜头移镜头拍摄丽水长廊的局部,交待其方位和建筑风格。同时,可在丽水长廊的走廊中,拍摄一段模拟第一人称视角在廊间行走的镜头,使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将丽水长廊内部的建筑结构情况也同时呈现在观众眼前。

丽水长廊是村民日常的生活场所,近年来也被开发为旅游景点,建筑多为现代翻修,所以拍摄素材时,我们把着眼点放在街桥整体的“势”,而非建筑的细节匠作层面。

岩头村的正门是位于北面的“任道门”,周围的金氏大宗祠、贞洁坊和进士牌楼构成了岩头村的礼制中心,这个中心有一条笔直往南的大道“进士阶”,贯穿全村,直通到村中心的重要的商业建筑——苏式店铺。对于苏式店铺的拍摄,我们采取先“立面”,后“大样”的方式,分别从各个立面进行整体拍摄,然后对局部的槅扇门和槛窗的小木装饰进行细致采集摄录。

岩头村还保留了大量的祭祀建筑,位于村东南部的塔湖庙可以代表这一类古建筑的布局特点。塔湖庙为三进两院,后进为两层阁楼式和映月池。整个庙门、正殿和阁楼还包括对面的戏台可以采用“一气呵成”的拍摄方式,表现各个主建筑的位置关系,然后对各个建筑的大木作如柱、粱和柱顶石进行分别拍摄,其中木柱础是分多个种类的,岩头村的虎爪形柱础是楠溪江流域现存等级最高的柱础。

接官亭和乘风亭是楠溪江中下游典型的路亭,路亭一般都为木质结构,里设美人靠或者栏杆凳子,给走山路累了的过客休息,拍摄依然是从整体到局部的方式。

(2)苍坡村

苍坡村最值得纪录的就是它颇具中国古代文化的建筑布局理念——“文房四宝”。村西笔架山,以两方池作“砚台”,端头打斜的条石以为“墨”,村四周展开的3000亩平畴以为纸。村子是建于955年,历经千年风雨的沧桑,仍保留有宋代建筑的溪门、笔街、李氏大宗祠、太阴庙、仁济庙,以及砌在村落四周的鹅卵石寨墙,墙内树龄很老的榕树,树下的望兄亭和檐上的龙,处处显示出浓郁的古意,可谓触目皆古。在拍摄时,主要注意对村子“立面”的连续拍摄记录,这一段里面位于村子的东南角从寨门到望兄亭大约90米长,在后期制作的时候要注意各个主体的布局格调,尤其对高约2.5米的砖石作寨墙粗矿轮廓的展现。

每个村子必有一座正门,苍坡村的“溪门”和芙蓉村的“旗门”都是现存比较完整的代表,苍坡溪门有许多圆柱形的木头搭建而成,像是一环扣一环;芙蓉旗门是一座三开间、歇山式两层楼阁建筑,整座门楼高8米。拍摄素材时要表现出“门”的气宇轩昂,适用广角镜头进行仰拍。

(3)芙蓉村

“七星八斗”是芙蓉村内一种独特的村落布局方式。“七星”是指村内主要道路的交汇点,“八斗”是指散布在村中的五个水井与三个水池,呈八卦状,分布于村中水渠的交汇点。因为条件限制,拍摄者无法拍摄俯视的大全景,只能逐一取景,通过对素材的后期制作,将布局的全貌展现给观众。对芙蓉池与芙蓉亭的拍摄,我们把着眼点放在村民在芙蓉池浣洗和倚芙蓉亭的“美人靠”悠闲自得的状态上,突出人和古村落的自然融合。

在数字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应当积极实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程,把博大深厚的传统文化转变成数字资源,加强民众的文化保护意识,扩大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同时,深入研究高清扫描和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提高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水平;也要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把古村落的文化保护、传承、传播、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文化产业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姿艳等.楠溪江流域古村落的特点、保护和发展[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历史文化保护[C].2007.

第3篇:乡村文化的保护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业 文化资源 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中的文化资源指的是对游客具有独特吸引力的乡村文化,包括地方性的历史文物古迹、特色村落、丰富的民俗活动,传统的手工艺术以及具有当地传统特色的文化产品等。游客对乡村的了解主要是通过游走于乡村历史古迹、体验乡村日常生活、感受乡村人文情怀等方式实现。由此可见,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中比较有特色的个性化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的核心与灵魂所在。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化资源在乡村旅游业中的价值所在,通过对乡村旅游业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进而探寻有利于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文化资源价值在我国乡村旅游中应用的体现

我国乡村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包括历史文化资源,自然文化资源,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等。这些文化资源或给人以美的享受和体验,或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教育。当前文化资源价值在我国乡村旅游业中的应用划分如下:

按文化资源区位状况划分:景区边缘型,主要是指依托知名景区的知名度展示特色;城市周边型,主要是指利用浑然天成的自然环境以及独特的人文环境来吸引游客前来游憩度假;边远型,主要是指将传统文化特性和村寨风光相结合所形成的乡村深度旅游体验型产品,让游客体验返璞归真的传统文化情节。

按乡村旅游对象划分:民俗型,主要是指以传统的民族风俗为旅游对象,通过让游客体验不一样的民俗文化氛围和地方特色活动,达到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播和发扬的目的;田园型,主要是指以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农业文化景观为旅游对象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方式;居所型,主要是指以建筑形式和聚落形态为旅游对象,主要表现在聚落景观类的建筑形式;复合型,复合型旅游对产品的文化内涵有更高的要求,只有将传统文化增加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活动当中,才能形成复合型的经济效益。

文化资源对我国乡村旅游业产生的影响

正面影响。文化资源的应用价值可以使乡村旅游业在内容与形式上得到多元化发展;借助文化资源,乡村地区的知名度得以提升,并且促进当地旅游经济产业化发展;一些长期以来不为世人所知的文化资源在经过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后,可以为外界打开一个了解当地民俗民风的窗口;文化资源使游客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华文化的瑰宝和根植所在,从而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负面影响。旅游开发者对乡村旅游文化的狭义和片面的理解给我国乡村旅游业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少开发者急于求成,对文化资源开发过度,使得乡村旅游项目过于趋同化和商业化;多数乡村旅游地对原生文化资源保护不当甚至破坏严重,使得乡村文化的乡土性逐渐萎缩,直至消失。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资源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业现状分析

经营者对文化资源价值的理解具有局限性,导致乡村旅游的经营范围受阻。乡村旅游地的农民,经营观念处于相对封闭和保守的状态,这就使得我国广大农村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但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乡村文化价值也未得到提升。加之我国的乡村旅游模式仍局限于以观光旅游为主,采用农业观光、果园采摘和农院居住等形式,文化内涵不深厚,地域文化特色不突出,狭窄的旅游经营项目尚不能满足游客对独特自然生活和人文活动的体验与感受的要求。

受城市文明的冲击,乡村旅游业的商业气息过浓,导致本位文化产生变异。在现代城市文明的冲击下,不少农村地区开发后的文化资源形式与内涵相互分离,甚至背道而驰。乡村旅游业的商业气息过浓,文化资源中所蕴藏的风俗、信仰逐渐淡化或消失。有些农村地区出现旅游开发过热、过度等情况,“千村一面”、“洋村庄”等现象使得开发流于表面化和趋同化,更有质次价高的旅游纪念产品充斥市场,这些都使乡村的本位文化产生变异。

对乡村文化资源开发缺乏有效的规划与整合,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文化开发项目。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被开发利用,只有那些真正对人们具有吸引力并容易转化为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的文化资源才可以被开发,并有可能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在具体实践中,很多经营者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准备,文化资源在开发前缺乏有效的规划与整合。从资源整合上看,开发者没能提炼出具有广泛影响、深入人心的文化精髓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形象;从开发利用上看,目前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仍呈现分散无序的状态,开发的项目大部分停留在初始阶段,没有形成与乡村旅游产业相配合的文化品牌。

对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的意识缺失,造成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受阻。只有在良好的传承保护机制下,文化资源才可能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而大多数乡村旅游开发者并没有把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视为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树立起经济建设与文化保护一体化的观念,没有意识到旅游开发与文化资源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这些因素使乡村旅游业可利用的文化资源面临枯竭,从而使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受阻。

我国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用法制规范市场秩序。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占总数10%左右乡镇没有文化站,不少乡镇文化站被挪作它用,村级文化设施更是几乎为零,这无疑极大地妨碍了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发展。政府应发挥其在推进乡村旅游过程中的作用,将传统文化保护纳入到农村整体建设规划当中去。乡镇文化站或者文化服务中心对农村文化的辐射作用非常大,要根据农村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村级文化活动室、文化互动专业户等,使文化真正扎根村落,深入群众。要加强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力度,培养传统民间技艺的接班人。

在文化保护方面,在制定相应的法律基础上,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明确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对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在对其进行开发的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还要聘请相关专家对其项目进行评估,防止出现随意开发,破坏文化等现象的发生。此外,还要制定《文化市场管理与文化产业促进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保证文化市场的良性运行。

“以人为本”增强农民在文化资源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主观能动性。农民是农村文化的“主角”,因此,要达到文化因素创造性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发展目标,就要确立当地居民在文化资源中的主体地位。“农民主体”,就是要通过文化类合作组织,让农村文化创造者、享用者和传承者,广泛参与文化创新,进而提高保护和传承文化资源的意识。只有充分认识到农民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体作用,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当地的人文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发展。

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并存,打造乡村文化特色品牌。各地农村应该本着“妥善保护、合理开发”的原则,依据本地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开发能力,导入产业意识,引入创意,选择适合自身的最佳的发展路径。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的发展思路,实现城乡人才的互动,让农村的民间艺人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对农村艺术进行重点扶持,让富有民族特色的绝艺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承;对民间文化艺术进行收集、整理、传承工作,通过相应的鼓励政策让相应专家或者文艺工作者深入到乡村基层,深入对民间技艺调查研究。在文化建设方面,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农村群众自主创新精神。以陕北安塞县为例,安塞县在当地文化开发过程中,以节庆活动为切入口,突出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风俗特色,重点打造了安塞腰鼓、陕北民歌、陕北剪纸与农民画等一批文化品牌。此外,安塞县还借助文化品牌效应和旅游开发双赢的良好局面,适时实行政策引导,鼓励民间投资发展文化旅游项目,不断提高民间文化艺术品味,打造民间艺术精华,从而使乡村文化特色品牌转化成了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

第4篇:乡村文化的保护范文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业发展;乡村旅游

随着旅游文化行业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业逐渐成为了都市白领最喜欢去的地方,乡村文化具有着独特的地质景观特色,同时也就成为了当前体验真实乡村的休闲与度假的一种新型的形式。乡村民族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当中由特定的社会群体不断地基奠而来的社会文化,这种文化成果是适应社会生活和生产当中的特殊模式,是所有群众文化当中的积淀、在此我们将乡村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行业的载体,打造独特的的旅游品质,能够对乡村旅游文化具有更高的发展意义。

一、塑造具有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

乡村文化是属于原生态文化的一种,也是现在民族民俗民风文化的根基,在乡村文化当中其包含了村落的规划以及历史遗留的古迹,同时还包括了各种专属于民族特色风格的舞蹈戏曲等,在乡村文化当中,民间文学和传统的舞蹈都属于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在对于我们开展乡村旅游文化的同时不仅仅要对于文化的恢复与保护,同时要保持好乡村原有的独特面貌,对乡村当中存在的传承性以及集体性的民族文化进行全面的展示[1]。

在我国乡村文化具有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内涵,通常都是表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当中,乡村文化是群众性的集体文化所产生的积淀,也是人类文化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乡村文化当中,生活在都市当中的白领人士往往都会选择去乡村旅游,因为乡村旅游对于这些常年生活在都市当中的人来说完全就是另一个天堂,乡村文化具有着城里所没有的风土人情,通过切身实地的旅游体验能够让游客自身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民俗文化环境[2]。而这也是乡村旅游的魅力所在,乡村旅游能够给游客更加全新的文化体验,让生活在都市当中的人们体会到全新的民族文化体验,也可以让游客体会到原始的生态生活,真实的感受到了大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3]。

二、走进乡村切实感受乡村魅力

每一个地区都有它自己独特的文化,在乡村文化当中,我们可以从精神民俗以及制度民俗和物质民俗当中去感受,在乡村文化当中精神民俗指的就是乡村民俗在作为民俗文化乡村旅游行业的一种,也是能在间接的增加游客对于民俗文化的感知力度,在乡村旅游文化当中进而增加民俗文化自身的内容展示,能更直观的让到乡村当中游玩的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体验到真正具有原始生态的生活习惯以及民族风俗习惯,能够更加真实的感受到乡村民俗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内涵,在乡村当中,也是存在着传统节日的,而且他们的传统节日相对于生活在都市当中我们的节日只多不少,比如独特的仪式、民间自创的歌舞、别具一格的乡村建筑等等这些都是属于乡村精神民俗的一种。而乡村制度民俗则是指在乡村民俗文化的旅游行业当中,让乡村文化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形式来展现,让来游玩的客人能实际的参与到其中去,亲身的体验到民俗文化的内涵,例如婚俗过程、节庆活动以及各种晚会活动等等,而物质民俗文化则是指让游客直接参与和体验到民俗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当中去,例如买文化周边的特产、乡村食品和歌舞表演等等。这样结合乡村的民俗文化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能够更好地塑造出具有独特乡村内涵的旅游文化。

三、乡村建设也不可忽视

在乡村旅游行业当中不仅仅要依靠乡村自身的自然景观供游客参观,还应当结合自身的民俗文化的特点,将向村民俗文化精华融入到对旅游行业的建设当中去,这样会是促进乡村文化,带动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挖掘乡村民俗文化的同时对乡村建设进行完善,使得乡村旅游能够健康的发展下去,这样乡村文化为因为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更好的传递出去,这也是对于乡村文化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四、打造独特的乡村文化传承

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了发展中国家,同时农业生产能力也在逐年的增加,很多都市生活的人群当中不少都是从乡村走出来的,人是都市的人,但是根确实乡村的根,这就表示着都市人当中大部分都和乡村游割舍不断的亲切关系,对于乡村有着独到的乡村情节。目前我国全面发展乡村旅游行业能够吸引都市人到来不仅仅是其自身拥有自然美丽的风景,同时吸引都市人的更多的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明度的文化,乡村旅游能够给都市人带来更加悠然自得的生活体验和人文气息。所以这就说明了乡村旅游文化的发展不仅仅自身要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同时还需要有传承文化的魅力和底蕴,这样才能将文化传承下去也能将旅游行业保持着昔日的风采。

五、保护乡村旅游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经济步伐加快的同时妈大自然和人类生活和环境当中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一方面要大力开展乡村旅游行业的改善,另一方面是需要对环境进行保护,但是不管怎么进行调节,二者都是会产生冲突的,在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当中也给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对于现阶段我国民俗文化的保护能够对人类起着预警的作用,能在开展乡村旅游文化的同时避免了人类的破坏,而乡村民俗文化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对人文环境的保护,在对于乡村旅游文化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关系[4]。对乡村旅游文化进行保护不仅仅是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所需,同时也是对现代文化物质遗产保护的需求。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样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支持,乡村当中所拥有的悠久历史早已经融入到了我国各个领域当中,是适应自然发展规律下的必要结果,也是注重乡村民俗文化的发展必要结果,是打造乡村旅游文化至关重要的思想理念[5]。这对我国实现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打造具有乡村气息的文化产品

乡村文化的手工制品自身带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同时手工制品也具有相当价值的意义自其中,其中也包括乡村多样化的文化产品以及当地的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乡村文化手工制品经过传播与推广能够更好地将乡村文化以及乡村风情传递出去,这样既能保证了乡村特色的发展,还可以为乡村经济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同时将收获的资源在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循环往复,逐渐乡村文化将会彻底的走向都市,成为都市当中一到亮丽的风景线,手工制品还可以给乡村居民带来额外的收益,在对乡村传承和保护过程当中,我们不仅要做乡村的守护者还要做乡村受益者。同理乡村文化产品以及节庆活动也有相同的功能。在乡村的文化当中生长,在现有旅游行业的乡村的文化当中成长。

七、结论

乡村文化生态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确和自然生态是一样村子的,在早期,乡村文化一般很少会收到外界因素所影响,乡村与部落之间都是相对于比较封闭的状态,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都比较平衡,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乡村文化的生态平衡被打破,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喜欢到乡村当中体验生活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态旅游方式,也是最受大家欢迎的旅游方式,虽说乡村旅游是一种时代的象征,但是我们在乡村旅游的过程当中要注意环境的保护以及对自然生态平衡的保护,争取在体验乡村文化的同时不去破坏乡村的生态环境,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能够更加持久的保持下去。

参考文献:

[1]费小琴.旅游文化视角下的高等旅游外语教学改革[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3,01:47-49.

[2]吴璇欧,魏红磊.产业融合视角下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研究――以张家口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81-83+92.

[3]吕群超,谢新丽,郑立文,谢新.文化视角下旅游节庆产品系统开发研究――以宁德太姥山文化旅游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03:283-285.

第5篇:乡村文化的保护范文

关键词: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S731文献标识码: A

1 美好乡村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

1.1关于美好乡村景观、美好乡村景观设计的基本认识

美好乡村景观区别于乡村景观,景观组成上应是侧重于乡村聚落形态空间以及与乡村聚落形态空间毗邻的生态山水格局、历史人文形态、农业生产景观在物质形态空间的整合;景观内涵上表现为集历史见证性、村庄特色、标志性风貌与品质于一身,展现生态之美和人文魅力的乡村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高度融合的景观综合体。

故,美好乡村景观是构成乡村形态和风貌特色的重要内容,也是使乡村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特征与形象要素。关于美好乡村景观的设计,强调不仅注重乡村的自然生态、地理特征,还应体现乡村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在遵循审美性、地域特质性及历史文化传承性的基础上重点梳理美好乡村景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的存在方式以及与乡村的空间、肌理关系。

1.2美好乡村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

在笔者看来,美好乡村景观设计在思想方法、整体目标的设定及价值取向上,与城市设计存在内在的空间关联。蕴含文化传统、历史肌理空间特征的美好乡村景观作为城市设计中关注的特质性所在,它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需要通过城市设计这一手段更好地得以维护和落实。

(1) 思想方法上

美好乡村景观设计,实质上是一个注重乡村自然地理特征,体现乡村景观历史文化的设计,强调在遵循审美性、地域特质性及历史文化继承性的基础上重点梳理场地内的美好乡村景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的存在方式以及与乡村的空间、肌理关系。

城市设计是基于乡村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和现状相关问题把握基础上的乡村景观文化、艺术、审美的表达,它注重从村落意象关系的分析入手,把握乡村整体空间的历史文化性、美好乡村景观的特质性,从战略上来确立城市设计的基本命题,并以此指导空间形态设计。

(2) 价值取向与整体目标上

美好乡村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美好乡村景观历史文化内涵的表达和文化艺术审美品质的提升,价值取向是乡村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城市设计的整体目标与核心价值在于美好乡村形象特色的体现与美好乡村景观特质空间的生成与发展,强调乡村历史文脉的延续与传承。由此看来,美好乡村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在整体目标与价值取向上存在内在的空间契合。

2 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的基本观点

(1)美好乡村景观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实质上是一个基于美好乡村形象特色体现与美好乡村景观特质空间生成与发展下的城市设计问题。应在城市设计思想方法的指导下,把握乡村整体空间的历史文化性、美好乡村景观的特质性的同时,突出美好乡村景观形态空间的文化、艺术、审美。

(2)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其空间生成的特质是基于美好乡村景观历史信息的可读性。设计应从战略高度来审视把握“美好乡村景观特质性”与“特质性生成下的文化传承发展”间的相互关系。美好乡村景观特质性的审视需要以敏锐的认知力,对场地内的景观空间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寻找它们的形态结构、该结构形成原因以及与地域特征的关系;而特质性生成下的文化传承发展,不只是复古与怀旧,也不是对历史肌理空间地简单复制,而是要处理好文化传承与时展品质的关系。

(3)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应从战略与空间设计两个层面来展开:

1、战略层面上,基于乡村自然地理、历史人文整体意象感知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美好乡村景观空间特质的比较、筛选和提炼,进而确立具有功能、文化、艺术、审美的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命题。

2、空间设计层面上,应在传承与发展乡村历史文化内涵、提升整体乡村景观品质的命题指引下,首先把握设计中的核心问题;进而对美好乡村景观空间进行空间构筑,梳理历史见证性场所空间与文化传承意义的文脉延续空间的内在有机关联,确立设计的具体内容;最后是具体形态空间设计,在具体形态空间设计中,应重点把握集地域特色,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于一体的美好乡村景观功能与形态空间的塑造。

3 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技术路线

4 案例分析――安徽东至元甲山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

4.1城市设计战略层面的把握

4.1.1 元甲山基本概况

元甲山村地处安徽省东至县泥溪镇,与江西彭泽浩山乡毗邻,坐落在皖赣交界新岭梅山脚下,村庄已有千年历史,三面环山,流水绕村,一万多亩生态天然林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源于该村千年古村落的历史渊源,又考虑到美好乡村建设的现代品质性需求,项目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把握元甲山乡村整体空间的历史文化性、美好乡村景观特质性的同时,突出美好乡村景观形态空间的文化、艺术、审美。

4.1.2 村落意境感知

(1)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元甲山庄地处东至县泥溪镇元潘村,三面环山,四面环水,自古有“峰峦叠翠、曲水环流”的美誉。一万多亩原始生态天然林,终年潺潺流水,四季鸟语花香,山庄有:“玉兰迎春、曲水环流;明山烟雨、双峰晚秀;新岭松涛、龟鲤争流;古杏似桅、虎啸群山”等自然景观。由此构成了山水聚落的优美生态景色。

(2)地域历史、文化意境感知

地域历史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它以有形的或无形的方式融入到乡村的各个部分,是乡村特色打造的源泉。元甲山地域历史文化包含独具特色的“船型”村落形态、饱经沧桑的历史遗存、风格古朴的传统民居,加之深厚的耕读文化、徽州文化,它们作为元甲山村庄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反映出乡村的地域文化内涵。

4.2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命题的确立

基于对元甲山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历史文化意境的感知,结合对乡村历史肌理的分析与美好乡村景观要素的审视与提取,将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命题确立为:营建集山水田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旅游文化与时代精神风貌的,独具文化特质与文化传媒形象品牌的当代中国美好乡村景观的城市设计。设计从解决村庄建设的现状主要问题与建设发展的核心问题入手,通过对美好乡村景观特质要素的挖掘与提取、历史见证性景观场所空间的营造和文化传承意义乡村建筑景观的建构,将城市设计与美好乡村景观设计、历史文化保护互为整合,以突出美好乡村景观形态空间的文化、艺术、审美。

4.3 美好乡村景观形态空间设计

4.3.1 整体景观空间构筑――山水田园意象的强化

源于对村落水系历史与时代品质、村落原真性体现等目标的把握,以及生产、生活水域在村落营建的历史发展中融入元甲山村民的情致――船与帆的村落历史形态空间的思考,整体景观空间建构应重点突出环村水系生态、田园、自然的品质,对部分节点空间,加强水口、水圳场所空间的构筑,努力建构“山水村落”的生态田园环境意象。

4.3.2 特质形态空间设计

(1)历史见证性景观场所空间的营建

1、自然景观场所空间的营造――百年玉兰场所空间

百年玉兰位于村东公园,也是东侧进入元甲山的第一界面,从现状来看,作为第一界面,相对来说缺乏标识性;村东公园内树木种植散乱,村口的百年玉兰处于其他树木的包围之中,位置并不凸显。

基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保留村口生态公园,在空间上凸显百年玉兰,并结合百年玉兰营造元甲山村口门景标志性场所空间。村口门景的打造是以元甲山历史文化内涵与历史建筑形象特质的特色形象建构为目标,运用元甲山传统民居建筑房屋内部结构与外部山墙形态的形式组合凸显“村”的意象;青条石肌理的踏步高台和百年玉兰隐喻“船态”、“桅杆”,从而突显元甲山村落“村在船上”的地域历史特质性。

2、人文景观场所空间的营造――王家花厅场所空间

源于王家花厅作为元甲山历史遗存建筑文化艺术的见证性空间,设计应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历史真实性及其周边环境风貌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延续性,凸显花厅地域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整体空间环境的文化、艺术和审美。

① 空间形态物化

24天井的花屋建筑群,如今只剩一方残垣断壁,保留那方残垣断壁,既体现出花厅的历史性、可读性,又展现其真实性。利用构架对墙体做加固性处理,同时以残垣断壁为背景,在其周边新建亭廊。通过亭与廊的结合、亭廊与水景的结合营造场所空间,并力求“残垣、断壁、亭、廊”的历史空间品质与整体空间外部环境的整合性与协调性。

② 场所空间景观环境营造

亭廊与水景的结合,形成庭院空间,同时两处圆雕的点缀,一人经商回家,一处女人带孩在家,使整个空间灵活有度,体现出徽商荣归与徽州民居的古韵风采。

(2)文化传承意义的文脉延续景观空间设计

元甲山的民居建筑设计整体风格在采用现代化功能布局、新形式、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基础上传承了地域文化特色:建筑形态上沿用了当地双坡屋顶与人字形山墙以及折线式马头墙的组合;雨棚形式以元甲山民居建筑山墙元素为母题;整体建筑色彩上传承了元甲山传统民居建筑的白色涂面搭配青砖墙面的立面色彩肌理;住宅主房与附属房的组合以及附属房之间的组合形式,亦是沿用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方式。

乡村民居建筑设计,是对地域性建筑肌理的传承与发展。设计从当地的传统建筑文化中提取元素,并加以总结、概括和提炼,从中引申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村民住宅。建筑形式方面,广大村民喜欢“现代化加乡土味”的建筑,即用现代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建造具有明显地方特质的建筑,因为现代化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而“乡土化”则可激起村民们对大自然,对他们所熟悉的当地环境、传统和历史文化的亲切感。

5 结语

探讨美好乡村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保护美好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文化特色,改善目前杂乱无章的美好乡村景观现状,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体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致力于美好乡村整体环境的文化、艺术、审美,这也是笔者行文的意义所在。可谓任重而道远,本文研究仅仅是漫长路途的一站,寄希望抛砖引玉,以期美好乡村景观设计问题的更多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俞莉莉,郝日明;乡村景观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启示;金陵科技学院院报;2008(24)

【2】吴益芳;乡村景观文化表现手法初探;青海农林科技;2010(3)

【3】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农村生态环境;2001(17)

【4】吴强;文化遗产历史空间保护与城市设计――以安徽东至尧渡老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研究为例;城市规划;2007(5)

【5】吴强;试论区位空间选择下的城市设计;城市规划;2005(4)

第6篇:乡村文化的保护范文

文化遗产应处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心

我们的做法,就是在继承和创造之间、在记忆和发展之间、在教育和传播之间进行互动。

我认为,文化遗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生活质量和发明创新的“生力军”,必须处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位置。我们要通过跨文化交流及大众的参与来实现保护和发展的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当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和谐相处的催化剂。为此,我们要从过去的经验中汲取教训,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同时,必须兼顾文化遗产的保护,避免短期商业行为带来的破坏。同时,在保护工作中,应当采取多样性的工作方法,这是成功的保障。统一、标准化的方法只能实现毫无和谐可言的“依循守旧”。除此之外,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要注重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人类文化的积淀。

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贵州实践

村落文化景观包含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物质层面是指具有色彩和形态、能够被人们肉眼感觉到的有形的文化景观,如聚落、建筑、服饰、人物、街道等。非物质层面是无形的、不被人们直接感知的文化景观,但对景观的发展有重大作用,如思想意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生产关系等。

围绕这些理念,贵州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进行了创新的实践。回顾实践历程可以看出,贵州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是在不断总结民族村寨、生态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文化景观等诸多领域探索实践逐步丰富和完善的。总体看来,它契合了文化遗产保护由单体向群体再向区域及周边环境转变的历程,契合了文化遗产保护由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向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保护的历程,契合了文化遗产保护由静态保护向动态保护,由单纯保护向可持续发展,由部门保护向社会参与、社区参与和多部门、多学科参与的历程。

让传统村落“自主造血”

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既具有中国一般传统村落的特性,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体现在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和脆弱性,社会的内向型和相对封闭性,产业的自足性以及条件的落后性。

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仅仅依靠政府,并且这种外来的和自上而下的保护往往起到了反作用,造成“保护性破坏”。其原因可以归结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缺乏协调各方的保护规划。第二是保护活动缺乏持续效益,绝大部分的保护活动的后续效应较小,同时缺乏后期的评估。第三是各项保护活动相对独立,无法形成整体的综合效应。

由此可见,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乏力的核心问题在于:没有将村民和传统社区纳入到保护的机制中。与此同时,这种保护机制也没有对村民收入的提高带来持续的和本质的变化。

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需要社区(村民)、政府、旅游企业、第三方力量的协同参与。对于村民和社区而言,可以通过参与旅游服务提升自身能力、接受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等形式,守护社区的文化资源。对于政府而言,则要避免“全盘包办”,制定可持续的社区发展支持政策、建立社区参与平台、开展社区能力建设。对于旅游企业而言,可以通过合理的收益分配来反哺村寨,保证村寨合同的公平和公开,并为社区能力建设提供服务。至于第三方力量的介入,可以扶助社区能力建设,在社区和政府之间建立沟通合作平台,并为社区提供咨询服务。四方协作,目的就在于改变“输血式”保护的方式,使传统村落具有“自主造血”的能力。

实现山区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并行

自1972年起,法国政府开始制定并实施一系列保护山区景观的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政府给予山区农民直接补贴,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利益;第二,帮助山区农民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对山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优待政策,提高售价,形成“原产地产品价格保护体系”。第三,帮助山区农民提升就业能力,鼓励他们在农闲季节从事其他产业。第四,通过强硬的规定,防止过度城市化对山区景观的损害,所有在山区进行的活动都必须按照规定进行。

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深入,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山区农业的问题,探寻新的生产方式。事实上,农民已经将山区特有的文化与知识转化到生产中,通过对土地资源共同财产的管理,使得本土资源的价值以及条件不利的地区价值均得到提升。他们找到了多种新的商业化形式,这些形式均建立在识别和认可生物质量的基础上。实践证明,农业并不是“得不偿失”的产业,完全可以发展山区农业,提升农产品品质,实现山区景观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的并行。

乡村建筑保护期待文化自觉

10年前,贵州的乡村建筑基本上还保持在传统的格局中,木楼结构依旧是其建筑的主体。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贵州乡村建筑开始出现普遍的转型,即由木楼结构转变为砖木或水泥钢筋结构。跟传统建筑结构相比较,这种结构有利有弊,最大的优点是防火性能的增强,最大的缺憾则是传统美学的流失。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贵州乡村建筑变迁的三种形态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第一种即是原生态形态,乡村开发程度低,建筑的原生形态自然景观保持比较完整,这一类的乡村约占全省传统乡村总数的35%;第二种是正在城镇化的形态,乡村的原生文化面貌逐渐丧失,这一类的乡村约占60%;第三种则是兼容形态,地方政府出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需要,特意进行保护性开发,使乡村文化保持原有风貌,同时引入现代文明,实现二者的兼容并行,这一类乡村所占比例约为5%。

由此可知,贵州乡村建筑的保护和发展,期待更深层次的文化自觉。除了发展理念的更新和技术手段的提升之外,面向村民进行长期的建筑美学教育必不可少。唯有懂得传统之美,方能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打破村落文化保护的“围城心理”

村民是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乡村社区文化生态的核心构成,他们对于社区的理解与外界并不一致。外界认为应该保存古老的、传统的少数民族村落,保持原生态的风貌风俗,但是,在村民心中,他们渴求的是发家致富、宽屋大院。这就说明,传统的少数民族村落成为了“围城”。

事实上,传统乡村社区,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文化空间,是文化创新的基因生长地,也是文化开放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以活态形式展现其独特魅力的平台,更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大格局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化理想的现实前提。这些价值,只有得到村民的认可,才有真正的价值。

因此,城镇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的贵州少数民族乡村传统社区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要实施多样化的发展策略,包括保证乡村文化社区充满生机的乡土文化传承发展策略,规范保护与发展行为的规划统筹策略,多元一体的实施主体策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选择性策略,文化环境与生态环境共赢策略,保护与发展相互依存策略。

考古开发促进传统村寨再发展

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是一种全新的探索,目的在于促使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建设形成共生共荣的一体化格局,促进贫困地区城镇化和大遗址保护的科学发展。

我们认为,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应该具有“大遗址”、“大文化”、“大经济”、“大转型”的特征。由此,我们对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定位和规划进行了再思考,希望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传统村寨再发展提供新思路。

第一,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应充分发挥遗址公园的历史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建设生态农业、自然环境与文化遗产“三位一体”、同步发展的新型“遗址公园乡镇”;第二,生态农业与环境产业发展是可乐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经济基础,应当实施典型示范,创立可乐品牌,不断加大农业与环境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适合可乐发展的新产品;第三,结合国家和贵州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机会,在坚实的考古研究和历史文化研究的基础上,适时发展可乐文化旅游;第四,加强传统村寨保护与整治,新的建设应体现传统多元民族文化的特色,不应统一设计,避免对新建村寨建筑符号化、标签化。

把保护和开发的权利还给村民

我们设立“大景观地”,目的就是要探索新的开发模式。为此,我们认同这样的理念,并将之作为工作的原则:尽管这是国家保护的地区,但所有的开发和管理权都应该属于地方的管理者,无论是景观保护还是经济开发,都应该由地方来负责。保护景观地,最好的工具不是法律,也不是政策,而是人。当地的居民是保护工作的核心。事实证明,尊重当地居民,把开发和管理权交给他们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首先,定义景观地的规模。扩大区域范围,将相关元素纳入景观地的管理中,并对景观地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严格限定游客人数。

其次,保存景观地的特色。完整地保存景观地个性,这一点非常重要。在保存原生资源的同时,我们也考虑到游客的心理,让他们不仅看到如诗如画的风景,也看到人文景观、文化特色。最后,给予居民足够的生活舒适度和社会发展度。只有让景观地有机地发展,才能让游客看到真正的风景,让他们能够真正融入景观地,同时推动本地经济的良性发展。

我们的理念,就是要在景观地、游客和居民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要在保证居民日常生活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景观资源,保留每一个景观地自己的“场所精神”,并为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

村落体系的割裂导致“孤岛化”

近年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奉行“规划先行”的方针。有的规划者在没有充分了解村寨的历史、现状和价值的情况下,就仓促动手编写规划,这是不合理的。

在制定乡村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之前,先要对这些地区的乡村作全面的调查,才能进行一个民族或一个自然地理单元的各村落的价值比较,从中选择出不同价值层面的村落,并将其列入不同保护层级,然后由此确定保护的范围和保护的重点。

任何村落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要保护一个村落,不仅要保护其本体,还要保护它得以存在的村落体系。要避免只保护一个或几个村落,而强行中断周围其他村落的自然演进传统,使被保护的村落失去继续自然发展所需要的文化环境,成为一个文化的孤岛,成为一个纯粹为旅游服务的固化和异化的历史陈迹。在当前合村并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要注意村落之间的历史联系以及其血缘和亲缘关系,用行政的手段去强行割裂这种联系,不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

乡村是一个文化的综合体,包括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部分,还包括了这两部分文化要素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部分。因此,保护乡村文化景观不仅是保护村落建筑,还要保护这些村落赖以生存的田地和环境,不断延续这些村落的文化主脉络,使之成为我们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

村民是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

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要以一个地区为基础,对村落体系进行整体地保护,而不能只以单个的村寨为单位。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整体的思维和局部的行动结合起来。

第7篇:乡村文化的保护范文

一、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乡村旅游的开展能够进一步激发村民对其文化和历史保护的积极性。通过对乡村旅游开发成功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建设能够增强乡村居民对其文化和历史的自豪感,进而激发其对所处环境的保护。相关资料研究表明,在没有进行旅游开发时,乡村中比较典型和特色的文化很少有人知道,并且逐渐消失。通过乡村旅 游项目的开展,不论是乡村居民,还是当地政府都认识到了其文化需要不断进行传承和保护,逐渐提高其知名度。

乡村旅游的开发还能够进一步激发人们的环保意识,实现对当地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乡村旅游的开发还能够帮助农民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受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情况的影响,其生活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良生活习惯,给其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发,农村居民的卫生和安全意识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住宿和餐饮环境。地方政府部门也会加大对乡村地区的投入,加快道路整治、住房改造、厕所改建、垃圾处理以及给排水建设等。

乡村旅游的开发能够实现农民素质水平的提升。去乡村旅游的游客大部分为城市地区居民,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不论是科学文化水平,还是素养文化水平都较高。在和当地农民进行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农民会受到其思想的熏陶,进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旅游业的开发也能够激发人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如很多农民为了更好的发展旅游,实现其经营效益的提升,自觉的学习了普通话、计算机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导游知识等。另外,旅游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地区居民的法律意识,使其能够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益。

二、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

(一)加速文化趋同化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会出现乡村村民跟随城市文明建设发展的步伐,使得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趋同化,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对乡村文化发展的一种损失。城市文化不同与乡村文化,两者之间发展的本质各部相同,城市文化是工业文化发表的代表,而乡村文化则的传统文化的体现。因此两种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城市文化中表现在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这对于乡村落后封闭的群众具有一定的诱惑。城市市民在乡村发展中趋同化后也没有权利限制或封闭村民享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长此以往下去,乡村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将被村民丢失忘记,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无法估量的损害。

(二)不利于特色文化的保存和传承

乡村特色文化的传承需要村民和当地正付的大力支持,但是在乡村旅游发展建设中,政府和村民可能会把重点发展方向偏离特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这样导致特色文化将逐渐消失,对特色文化的传承非常不利。乡村旅游开发要能保证不同与城市旅游特点,为城市旅游文化的互补和鲜明的差异,这也被称为是反向性,使乡村旅游文化能够不断发展的动力。

(三)标准化削弱特色旅游

当前,国家对乡村旅游提出了明确的标准,这种标准的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农村文化的特色,使其跟城市或者其它农村地区呈现出较强的一致性,不能够激发人们的旅游兴趣。对于乡村旅游来说,要想实现其管理质量的提升就必须要采取标准化建设方法,并且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其配套设施和服务质量的建设,最终降低乡村文化的特色,影响旅游业的开发。所以,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要协调好标准化和本土化之间关系和矛盾。

(四)过度开发造成文化流失

乡村旅游的开发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较强的利益性,农民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或者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专门从事旅游服务。特别是农村中的年轻人,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是乡村旅游开展的主要力量。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乡村旅游特色的保持,影响当地文化的传承,导致其乡村特色受到较大的削弱。另外,乡村旅游的开发会导致各种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村民为了扩大经营乱搭乱建,导致乡村住宅结构以及环境受到了较大的破坏,最终影响其人文特色。

(五)利益纷争破坏社区和谐

乡村旅游业的开发还会增加村民之间的竞争,他们为了自身利益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利益纷争。如一些通过旅游业富裕起来的村民,在公共资源使用或者其它方面会跟其它农户之间产生矛盾;旅游经营者内部之间的相互竞争以及旅游经营者和游客之间的矛盾等都会增加乡村居民之间的冲突,影响村民邻里关系的健康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性。

第8篇:乡村文化的保护范文

论文摘要: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统筹城乡发展的举措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载体等方面浅谈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同时说明了在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应当坚持的几个原则及注意的几个问题。

1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1)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是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促进当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带动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加工、交通运输、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乡村旅游使许多农民成为旅游从业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可以通过打零工、办旅馆、摆小摊、开餐馆、加工纪念品等方式增收,还可以通过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入股分红增收。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和乡风文明。乡村旅游把城市的许多新信息、新理念带到农村,对农民素质和乡风民俗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文化、学技术成了一些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外语和电脑,全面提升了农民素质。四是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村乡镇,通过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使广大农民兄弟有了很强的环保意识,促进了当地环境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增强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管理民主。乡村旅游具有现代服务业的特性,它的发展为农村引入了现代管理理念。一些地方在基层组织的引导下,农民自主决策、民主决策,促进了农村管理民主,一些农村纷纷成立各种协会,民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发展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缩小了城乡差距。发展乡村旅游,给农村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旅游这个渠道,把一部分城市的消费资金转移到农村,增加了农村的经济实力和农民的收入。据测算,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位农民从业,直接和间接为1000个家庭增加收入。为了增加旅游吸引力和旅游接待能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村更加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加注重改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更加注重对住房、厕所、厨房的维修和改造,更加重视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因而有利于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的改善。二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些农村发展乡村旅游后,集资办起了教育和医疗,提高了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率;还有一些农村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农民达到社保条件后可以按月领取保障金,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发展乡村旅游,以农民为主体,农民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也可以选择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方式,还可以自发成立旅游协会、农村经济联合体等行业组织,给农民创造了新的发展机会。三是推动城乡共同发展。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城乡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方方面面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促进了各种资源、资本和要素向农村、农民和农业倾斜,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许多地方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一批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村镇应运而生,促进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另一方面,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了多层次复合型的综合旅游目的地体系的建设,促进旅游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3)发展乡村旅游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一是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的提升。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得到丰富。一些农村结合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建设了图书室、文化室,加强了文化传播,一些农村举办了各种培训班,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乡村旅游的发展还促使一些农村制定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等规章制度,农民的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二是促进了人和自然的和谐。乡村旅游使人们走进自然、认识自然,增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乡村旅游消耗资源少,环境成本低,一般不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直接的硬消耗,有利于改变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的传统方式,形成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保护当地珍贵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三是推进农村相关产业之间的和谐。乡村旅游的产业关联度大,据测算,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比为1∶4,乡村旅游直接或间接地拉动了农业、农副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加工、旅游用品和纪念品、商贸、运输等产业,并与之协调发展。四是促进人和人之间的和谐。旅游使人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通过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旅游者与农民之间、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农民与农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2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应当坚持的原则

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正因为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产业功能、很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们建议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之中,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各级政府要在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乡村旅游工作,统筹规划,加强协调,完善机制,依法管理,动员和组织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旅游之中,积极引导各种农民组织发挥市场开拓、行业自律和维护权益的作用,推进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各相关部门应把乡村旅游作为其重点工作加以扶持,把国家和地方对于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环境保护、城镇建设等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运用于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重点帮助解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创业资金不足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消除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制约因素。(1)让发展乡村旅游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是要使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因此,要将农民作为旅游开发的主体、建设的主体、服务的主体,同时,也要使之成为利益主体、发展成果享受的主体。一是要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要发挥乡村旅游在就业上的“乘数效应”,使广大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在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实现有效就业;还应为广大农民依托乡村旅游的发展开展多种经营创造良好环境,间接带动增加农民就业。二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保证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劳动报酬,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也要注意保护农民的资源参股、资金入股的合法所得。三是要将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农村的精神文明提升相结合。加强对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引导,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农民的生活境界。四是要将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民的长远利益相结合。注重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2)遵照农村的实际情况和旅游经济规律来发展乡村旅游。各地农村的资源条件、地理区位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千差万别,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不尽相同。乡村旅游有其内在的固有的发展规律,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少走弯路。一要因地而宜、因时而宜、因人而宜。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有资源、有客源、有财源的地方先行发展;一些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到位,要选择好发展的时机,防止盲目决策、盲目开发;一些乡村旅游发展基础较好或具备发展潜力的地区,也不是每个农民都应参与乡村旅游,而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和能力情况来决定,不能强求人人参与。二要加强分类指导。从规划指导、信息服务、宣传促销、人才培训等方面着手,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服务,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市场定位、突出特色等方面加以分类指导。但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应设定指标,不设固定模式。

3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应当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城市化、农民新型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发展乡村旅游,要着眼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长期全面协调发展,推动农村居住条件和周边环境的改善;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积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注意保持当地农村特色,要防止某些“城市病”向农村蔓延,防止工业垃圾、城镇污染侵蚀农村净土。发展乡村旅游,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环境提升为目标,既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旅游新村建设,把新农村规划简单搞成旅游新村规划;也不能因为发展乡村旅游而把农村建成没有农业、村庄、农民、特色的所谓新农村。

(2)正确处理乡村旅游中政府推动与尊重农民意愿的关系。发展乡村旅游要由政府来推动,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政府推动不是包揽一切,而是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等方面的优势和积极作用,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农民有选择是否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以及如何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权利,不应该强求一律。要在政府的指导推动下,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智慧,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3)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其他产业发展的关系。农村各产业之间和谐发展是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要发挥乡村旅游产业关联度大的优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乡村旅游也要充分依托其他产业,取得其他产业的支持,在其他产业发展中得到加快发展。

第9篇:乡村文化的保护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休闲治理;休闲文化

一、乡村旅游与休闲治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些大中型城市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慢奔波的脚步,希望摆脱高楼峡谷、水泥森林的束缚,享受休闲生活,缓解工作高负荷的压力,通过旅游观光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和修复。乡村以其宁静优美的生态环境、天然的自然景观及纯朴的生活方式,迎合了久居城市的人们对清新环境、回归自然、心神宁静及健康快乐生活的渴求。乡村旅游把自然、民族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入到传统旅游文化中,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满足了新型的消费需求,是旅游业的一朵奇葩。

这里所说的“乡村”并非简单指从地理角度考虑的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更多的是指农业人口、农业景观、农事活动和乡村村落分布区,以及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及规模较小、生活节奏较慢并且安逸幽静的非城市化地区。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是将场所界定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它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行为主体、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气候地貌、农家庭院、经济作物、森林田园等)和人文特色(民俗文化、生产形态、生活方式等)为对象,满足人们求新、求异、求乐、求知、求根的需求。人们去乡村进行休闲旅游,其行为动机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方面,如体验、健身、娱乐、餐饮、购物等;二是精神方面,如观赏、摄影、习作、学习等。

所谓休闲治理,就是在我们面对问题时,要从休闲学或满足人们休闲需要的角度去思考、去梳理、去分析、去研究、去解决。所谓乡村旅游休闲治理,也就是面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要从休闲学的角度或从人们休闲需要的角度去过滤乡村旅游的管理过程、设施建构和景观设计等,力求实现基于休闲的物质空间建造和精神文化构建,力图充分满足人们的休闲需要。

二、乡村旅游休闲治理的方略

对乡村旅游进行休闲治理,其重要价值和意义表现在以下几点:充分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文化需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品牌,有利于拓展、挖掘和保护我国乡村文化的休闲特色、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潜在旅游优势,促进文化旅游业创新升级。

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农村旅游、农家乐等概念不完全相同,乡村旅游有着独特的内涵和定位。为了避免休闲治理的单一性、片面性及扩大化开发和经营,在进行乡村旅游的休闲治理时,要正确认识乡村旅游的内涵、挖掘乡村旅游的特色、明确乡村旅游的定位,尤其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休闲性

乡村旅游是社会进步和旅游得以发展的产物,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或者长期没有生活在乡村的人。这些人到乡村去旅游,其目的有二:旅游观光(看看美丽的自然、体验传统的乡村劳作等)和休闲(感染传统的文化,得到心理心灵的安慰与慰藉等)。休闲,不仅是人们去进行乡村旅游的最终追求,而且也是去治理乡村旅游的最好结果。一种休闲方式的产生与发展总是伴随着深厚的社会基础。近些年,我国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这与我国人民休假时间的增加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紧密联系。一方面,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日益提高;另一方面,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这对传统的旅游度假提出了新的诉求。基于满足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的需要,基于人民休息时间的增加,乡村休闲旅游应运而生且朝气蓬勃。也正是如此,在对乡村旅游进行休闲治理中,就要注意以下几点:旅游地建设必须将传统地域文化和现代休闲文化有机结合,将乡村的休闲景象、休闲生活和休闲风貌充分展现给游客,要增加旅游地的休闲设施和内容,提高旅游区档次,为游客提供交通、食宿、娱乐等各种便利的休闲条件,延长游客逗留的时间,提高重游率。当然,为了达到休闲的目的,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调节工作和旅游的关系,调整自己的行程和情绪,力求达到这样状态:聚精会神工作,全身心投入休闲,工作时不要休闲,休闲时不要工作。

2.突出乡村性

我国乡村的明显特征是不论在自然空间建构、道路交通设施,还是生产工作方式、社会文化与组织,与城市社会截然不同,存在一种乡村所独有的文化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是传统文化,具有有别于城市的文化差异性。乡村旅游的标识是“乡村性”。对乡村旅游进行休闲治理,要使乡村旅游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注重乡村性。否则,将使乡村旅游目的地失去个性,旅游产品出现同质化。何景明、李立华认为,“理清什么是乡村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关键”。乡村旅游“乡村性”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风土――特有的地理环境,如辽阔的土地与人口的稀少;风景――可供欣赏的景象,如一个特别的湖泊、一座清秀的山峰、一望无际的草原等;风物――一个地方特有的景物,如一个乡村独有的自然景观和经济活动、劳动方式等;风俗――一个地方不同于另外一个地方的民俗,如具有典型传统文化特征的文体活动等。刘德谦也认为,乡村的风土人情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内容。李开宇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就是实现乡村性,通过乡村性的空间和景观意向去实现休闲认知。冯淑华、沙润则认为,所谓乡村性指的是地域性、旅游资源特性、社区参与性、旅游本土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由此可见,乡村性既包括乡村居民世代生活遗留下来的诸如建筑、村落等静态景观和风情,也包括伴随着乡民们繁衍、生息、传承的乡村文化、氛围、环境和活动。乡村旅游的休闲治理应该突出“乡村性”的发掘、保护和完善,而不是削弱或减少乡村性,不能走“准城市化”的发展道路。

3.注重参与体验性

人们之所以去一个地方旅游,不是因为这个地方有多么好的规划、多么好的开发与管理,而是因为人们去哪里能获得什么――物质的或精神的,有价值才值得人们向往,没有价值谁都不会去浪费时间。久居“水泥丛林”的城市人,备受钢筋混凝土的束缚,饱受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被逐渐卷入亚健康的漩涡里。于是,远离尘嚣、回归自然成了城市人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人们向往乡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去那里呼吸泥土气息、欣赏田园美景、享受宁静闲逸、感受淳朴人情。简而言之,乡村旅游的核心和人们选择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就是休闲体验。乡村旅游就是实现在乡村内的体验为主要目的。较之于一般的旅游来说,游客更注重参与性和体验性。为此,乡村旅游应提供基于乡村特色的差异化休闲体验。

4.彰显民俗性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国家,中国传统文化根生在乡村。农村的饮食、着装、礼仪、节庆、婚嫁、民谣、传说等都充满了浓郁的乡村特色。乡村旅游作为民俗文化性产品,其特点主要是具有物化民俗的体验性、制度民俗的参与性、精神民俗的感知性等。丰富性和鲜活性的民俗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推陈出新的源泉,是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机制与基础。因此,在进行乡村旅游休闲治理中,要注重对彰显民俗性的农家土特产、手工艺品、风俗活动等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入挖掘和展示这些地方民俗,使游客充分体验到不同的乡村特色,接受乡村文化的熏陶,切身感受到淳朴的休闲体验。

5.维持生态性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意识的增强,旅游者越来越关注旅游环境的生态质量。乡村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和生命线,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维持旅游地的生态性成为乡村旅游休闲治理不容忽视的任务之一。首先,应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对农田、庄园、野生动物等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因为没有了清新悦目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质朴怡人的农耕景象、天地人相融入画的和谐意境、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要最大程度地保护和改善饮食、语言、服饰、古迹等乡村人文生态资源,维持农村的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不断推出生态旅游产品。因此,在进行乡村旅游休闲治理中,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态经营的理念,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6.提升文化性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策划、规划和开发者对文化应用、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文化的理解。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文化因素的价值作用和价值导向越来越重要,只有注重挖掘乡村旅游文化的内涵,才有可能提高乡村旅游的附加值。因此,我们在对乡村旅游进行休闲治理时,首先就要过滤文化的因素,实现文化的设计、文化的规划和文化的提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挖掘并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性:一是培养乡民基于“文化自觉”的心理认同;二是提高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三是促进区域休闲文化的形成,以引导人们的休闲观;四是大力营销宣传,开展品牌战略。

7.发挥产业的带动性和示范性

发展乡村旅游不能就旅游而旅游,要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规划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整合旅游要素和资源,实现以点带面,让各乡村相互学习借鉴,放大示范带动效应。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休闲治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或理论体系。中国各乡村的自然环境资源、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差异很大,可以首先对乡村旅游的休闲治理进行示范,让各地农民相互考察借鉴。这样不仅可以扩大乡村旅游的市场,还可以促进农业科技交流与推广普及,推进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和区域合作。因此,在对乡村旅游进行休闲治理的过程中,各地应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治理有成效的地区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进行合作交流,以便推广良好经验,同时也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8.提高乡民参与治理的自觉性

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关键就在于它具有“土生土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而当地的居民正是这种景观的重要载体和拥有者、保护者、传承者,如果没有了当地居民的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难免会造成本土文化的变质和流失,乡村旅游将失去原真性和生命力。另外,当地居民的态度和热情是乡村旅游目的地重要的软环境。居民亲自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服务活动,可以从中获得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感受到发展旅游带来的乐趣并将这种乐趣和热情转移到旅游服务当中,进而扩大旅游的乘数效应,减少经济漏损,提高游客感知满意度和体验质量,满足游客的休闲需要。

如何才能提高乡民参与治理的自觉性呢?首先,要使乡村旅游治理与所在乡村形成利益共同体,要让居民从中得到切实的经济收益,拓宽居民创收和就业渠道。其次,旅游治理措施要考虑居民的多层次需求,增强居民的自我意识、认同感和凝聚力,强化参与治理的意愿。最后,建立科学、合理、公正、透明的利益共享和分配机制。

参考文献:

[1]郭丽,章家恩.关于乡村旅游概念及其内涵的在思考[J].科技和产业,2010(05).

[2]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05).

[3]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03).

[4]李开宇.基于“乡村性”的乡村旅游及其社会意义[J].生产力研究,2005(06).

[5]冯淑华,沙润.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以江西婺源为例[J].地理研究,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