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引言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实施和体现,而课程资源是学校开设课程的前提与基础。高校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体育课程资源这一重要条件来支持。200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这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思路。但目前因为我们对于体育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欠缺,而且对于体育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所以造成一方面体育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大量体育课程资源未被挖掘出来,不能及时地被加工、转化和引入实际的各级课程中,造成许多有价值的体育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鉴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大学体育课程资源建设中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2.课程资源和体育课程资源概念辨析
正确的分析源于清晰的概念。由于课程资源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理论界对此下的定义还不统一:顾明远先生在其编著的《教育大词典》中提出了与课程资源相类似的一个概念,即教育资源,指的是“教育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徐继存等对课程资源的定义是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又是课程实施的媒介。范蔚认为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吴刚平认为课程资源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钟启泉教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中也认为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通过以上对课程资源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1)课程资源是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2)课程资源的属性是一切可资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等的总和,即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
体育课程资源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国对体育课程资源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有关文献中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并不多见,但也有一些有影响的、较为规范的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如:有人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设计、编排、实施、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其他资源的总和,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石。有人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在整个体育课程的编制过程中,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所开发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还有人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课程开发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于实现体育教育目的的资源。这些概念是从不同的视角来描述的。依据课程资源概念的分析,结合体育课程的特征,我们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而形成体育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3.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
体育课程资源范围是宽泛的、多元的。下图是体育课程资源一种比较典型的分类。
课程资源分类图
3.1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分为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和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
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是指凡是可能成为体育课程来源的知识。如体育理论知识,各种球类的技、战术,体育教学组织方法、练法,体育经验、体育活动方式与方法,各运动队合作意识、凝聚团队精神,情感与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因素,都属于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是指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而具备的条件,它的特点是作用体育课程却并不是形成体育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体育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比如国家工作行政人员、体育课程研究人员、体育教师、学校体育设施、周围的环境等,都属于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当然,把体育课程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更多的是为了说明方便,两者并没有绝对的界线。现实中的许多体育课程资源往往包含体育课程的素材,也包含体育课程的条件,比如操场、人力和环境等资源。
3.2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的空间来源,可分为校内体育课程资源和校外体育课程资源。
校内体育课程资源包括:校内人力资源,比如体育教师、教学班级、学校体育代表队、班级内部和班级之间的体育比赛等。校内体育设施、器材,如:体育馆、田径场、篮球场、体操房、体操架、钉鞋、各种球类等。校外体育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的价值观、锻炼行为等,社区的体育设施、体育比赛,整个社会中各种用于体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无论是校内体育课程资源还是校外体育课程资源,对于体育课程的实施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但他们在性质上还是有所区别的。校内体育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因此,校内体育课程资源应该占据重要地位,校外体育课程资源则更多的是起一种辅助作用。
3.3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的物质属性,可分为物质性资源与非物质性资源。
物质性资源包括体育人力资源和体育物力资源。体育人力资源是指体育课程活动组织所拥有的劳动能量,包括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体育物力资源包括体育课程教材、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非物质性资源主要指体育从业人员的体育思想资源。如:国家和政府的体育行政管理人员,学校体育管理人员的思想,体育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的体育思想、体育行为和体育价值观。
3.4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体育课程资源和隐性体育课程资源
体育显性课程资源是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体育教学活动的体育课程资源,如体育教材、计算机网络,山、水、空气、阳光等自然资源,以及社会中的实物、活动,等等。作为实实在在的实物物质,体育显性课程资源可以直接成为体育课程教学的便捷手段,相对易于开发和利用。而体育隐性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体育课程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体育课程资源,如:体育民族精神,团队协作精神,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师生关系,等等。与体育课程资源不同,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作用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它们不能构成对体育课程教学的直接影响,所以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
4.结语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多样性与特色性、价值潜在性与可开发性、功能多元性与可替代性和过程性与生成性等特点。体育课程资源不是机械地为体育课程目标服务的资源。它不仅是体育课程内容的资源,而且是产生体育课程目标,形成体育课程设计理念的资源。体育课程资源对体育课程活动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大胆实践才能不断创新,应紧紧围绕着满足学生体育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广泛进行开发和利用,实现课程改革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开发利用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M].2002,8.
[4]李艳萍.体育课程资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张惠红.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理论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VOL30,(12).
[6]陈莉.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探析[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VOL27,(2).
[7]赵俊荣.论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体育科学研究,2005,VOL9,(2).
[8]吴健,常生.关于体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理性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VOL22,(1).
[9]黄向平,唐远金.大学体育课程资源理论与实践的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VOL21,(3).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三自主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1-0085-03
An Analysis on Students' Discre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ZHANG Zhemin,SUN Qili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 y, Shanghai 200030,China)
Abstract: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goal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dis cretion of students (on the content, time and teacher of the course) of physicaleducation course by us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and inter view for finding the obstacles of its implementation. It also proposes the metho d of improving the student discretion under the existing teaching management sys tem and human resources allocation system in the universities.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physical education;students’discretion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就体育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规定,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发挥着政策性的引领作用,是深化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 为实现《纲要》规定的课程目标要求,就体育课程的组织方式而言,实施“三自主”是 改变体育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刚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和锻炼要求的必 然选择;是突出“以人为本”和学生主体地位,保障学生受教育权益,正确处理新时期师生 关系的有效形式;是激励体育教师奋发向上,提高自身教学素质的有效途径;是体育课程建 设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具体体现。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组织方 式。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在查阅相关文献研究内容的前提下,为本研究获取理论素材、提出新的观点和措施奠定 了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1.2.2.1 问卷设计根据本研究目的,依照社会学问卷制作要求,采用开放和封闭问答方式,设计了调查问 卷,并对问卷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
1.2.2.2 问卷发放与收回根据本研究目的,问卷发放对象主要为从事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部主任或副主任。随 机向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山东、河北、四川、陕西、黑龙江等地域普通高校发出问卷 80份,收回问卷72份,其中有效回收问卷67份,有效回收率为84%,符合分析研究要求。为 全面了解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三自主”组织方式实施状况,提供了数据材料支持。
1.2.2.3 访谈法为了进一步弄清体育课程“三自主”实施工作的制约因素,提高实施对策的针对性,利 用3次在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召开体育系专家学者有关会议的机会,访问从事普通高等学校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教授专家16人,获取了相关信息和建议,为本研究相关对策制定提供了 重要依据。
2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三自主”实施现状与问题分析
由表1可知,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全面实施“三自主”体育课程组织方式的状况,并 非乐观。
2.1 现状情况
2.1.1 学校规定项目内的自主选择上课内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基于学校设定项目范围内的学生 自主选择,而非学生完全自主的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学习项目,但各学校所设定项目均未少于 10项。
2.1.2 适度调控下的“自主”选择任课教师 由于受我国普通高 校人事分配制度的影响,学生任意选择体育教师一般还停留在某一单元学生总人数和教师设 定人数以及班级可接受人数等条件控制基础上。即便是调查反馈的67所高校中的29所高校采取了学生自主选择任课 教师,也基本上是在此控制条件下的反映,而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体育教师“挂牌”上课。
2.1.3 学校限定时间区间的“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者,67所高校中仅有 2所,占调查学校的3%。就是这一仅有的数据,也附带着一些限制条件,即学校限定时间单 元的“自主”选择,而并非“自助餐式”的滚动开放。
2.2 原因分析
2.2.1 学校体育教学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要学校体育教学资源所包括的场馆设施、器材条件、教师专项、配套教材等主要内容。由 于受学校体育设施规划建设和资金限制,还难于为学生提供竞技项目类、民族项目类、体育 康复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需求;有限的体育师资数量,还不能满足为各种活动兴趣学生提供 全面的专项教学与指导;体育教材建设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和学生教材管理规定的制约,还难 于与体育教学内容紧密配套,导致某些项目学生有教材、某些项目学生无教材等管理上的顾 此失彼。以上学校体育教学资源的现实状况,是影响学校难于完全满足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 任意选择的关键,所以,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是学校规定项目内容前提下的任意选择。
2.2.2 学校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是制约学生任意选择教师的瓶颈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学课程的内容,体育教师作为学校师资队伍的组成部分,必然要适 应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大环境,而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任意选择任课教师,势必将导致个别 教师的下岗或失业,尽管某些学校设置了人才交流中心或再培训上岗制度,但是,健全的优 胜劣汰人事管理运作机制几乎还没有具备应有的环境,假如学校体育管理者想成为“第一个 吃螃蟹的人”,或许需要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争取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基于此,在被调 查的67所高校中尽管29所实施了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也基本上执行着体育教师教学 课时量相对均衡的原则,在课的安排上采取着学生选择和单位调剂的“双轨”排课模式,所 以,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并非某种认识上的以质取胜、论功行赏。
2.2.3 学校现行教学管理制度是限制学生任意选择学习时间的巨大障碍目前,普通高校一般所实行的学年学分制和富有弹性的学制管理规定,仍与完全学分制 的学籍管理方式存在实质性差距。基于这一管理体系下的体育课程,就难于具备完全的自由 时间空间可供学生任意选择,这不是学校体育工作者可以操控或自主决定的事情。即便是被 调查的高校中有2所实施了学生“任意”选择学习时间,也是在体育课程已限定设置的单元 时间内,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结合学生自己的空余时间而进行的学习时间选择。
3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三自主”组织方式对策分析
3.1 坚定实施“三自主”组织方式不动摇由于《纲要》所提出的体育课程“三自主”组织方式,是体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 体现,是体育课程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必然选择,是体育课程促进学生“三维健康 ”的必经之路,因此,尽管在具体操作中仍然存在学校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制 约,但是,这一通往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的体育课程组织方式要坚定不移的实施下去。
3.2 实施“三自主”组织方式要科学把握几方面的关系
3.2.1 课程内容选择要因校制宜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达到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公共必修课程。1体育课程的这一性质,决 定了它的实践性和可选择性特征。因此,一切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锻炼方 法,都可被纳入到体育课程内容的范畴,而不必千校一面、万生一孔;一切可被学生接受的 竞技性、民族性、健身性的体育活动项目,均可在本校已具有的体育设施、器材设备和师资 条件基础上,成为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
3.2.2 选择任课教师要在稳定基础上,突出激励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必须建立在学校人事分配管理制度基础上的“自主”,任何冒进思想 都将导致改革结果的事与愿违。但是,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组织方式的实施,又要让任课教师 感觉到教学改革的压力,进而自觉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同时,又要为学生喜欢的教师制 定体现其自身价值的鼓励措施。营造崇尚荣誉、鞭策后者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良性发展氛围 。
3.2.3 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要在学校教学管理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跨单元选择空间在学校实行的学年学分制环境中,从教学计划的设置上,一般表现出为某学院(系)学 生整建制提供某一单元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空间。如果完全局限于这种条件下的体育课程选 择方式,是难于实现学生对学习时间的自主选择要求。因此,在仍未具备完全学分制教学管 理的条件下,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这一体育课程组织方式,应为学生提供一周 中某几个单元、某一项目可选择的学习时间机会。做到学校教学管理体制下,体育课程学习 时间任意选择机会的最大化。
3.3 “三自主”组织方式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3.1 实施“三自主”组织方式要关注课内外一体化衔接问题《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 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 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这种体育课程结构的内涵,势必要求“三自主”组织方式不仅 要面向课内,而且也要面向课外。在课外内容的组织方式上可以采取:第一,课堂教学与课 外俱乐部相结合,不仅实现学生活动时间的延伸,而且,也可进一步满足学生活动兴趣的需 要;第二,课堂教学与课余训练相结合,不仅实现一般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基本要求,而且 ,也可满足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的体育能力发展需要;第三,课堂教学与学生体育 社团组织相结合,不仅实现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而且,也可通过学生体育 社团实现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锻炼,提高其体育组织工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3.2 实施“三自主”组织方式要不断优化体育课程内容尽管为学生提供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将受到体育场馆设施、器材设备和体育师资等条件的 限制,但是,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学生的不同活动兴趣需求是体育课程内容改革所追求的目 标之一。因此,坚持运动项目的终身适用性和时尚运动项目的吸引性原则,是不断优化体育 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是体育课程内容不断改革发展的趋势所然。
3.3.3 实施“三自主”组织方式要坚持对体育师资的使用与培养并重教学质量的保障、教学效果的提高,关键在教师。能否具备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精 良的教师队伍,是适应和推进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决定因素。对体育教师只注重使 用,而忽视其培养的传统观念,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对体育教师的教学需求。因此,无论 是对体育教师的知识更新要求而言,还是对体育教师需要满足新项目的开设而言,都必须坚 持对体育师资的使用与培养并重,才能适应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对体育教师的挑战, 才能吻合素质教育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发展提出的要求。
3.3.4 实施“三自主”组织方式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纲要》对体育课程评价强调了对学生的学 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等三方面的内容。但就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评价而言,为 适应“三自主”体育课程组织方式,在制定相应评价体系时应当关注:第一,学生自主选择 学习项目后,各项目的评价标准应体现相对公平性,否则将会造成同一班级学生因选择学习 项目的不同,而出现体育成绩的评价差距,进而影响学生评优评先的切身利益;第二,学生 自主选择学习项目后,各项目的评价过程应体现相对公正性,采取教考分离将能够限制人为 因素的干扰影响;第三,对教师的评价应坚持学生评价和同行专家评价相统一,并注重考查 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和科研水平等综合因素。
4 结束语
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为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教学 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课程“三自主”组织方式的实施,既体现了体育课程目标实现的 内在规律要求,也面临着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困难和阻力。本文在分析制约“三自主”实施影 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现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人事分配制度下的运作方式以及需要 注意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与方法借鉴。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Z].2002.
[2] 毛振明,圆山和夫.日本学校体育关键词100[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
[3] 李静波,曹策礼.我国大学体育教学面临“扩招”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2002,25(2):
[4] 张来明.普通高校“三自主”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 8(8).
[5] 项立敏,张青.高校体育“三自主”教学产生的问题分析[J].体育学刊,2007(10 ).
[6] 邓跃宁.以“三自主”选修课为主体的体育课程模式实施效果分析[J].体育学刊,2 007(10).
[7] 袁革.“三自主”选课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 5(7).
[8] 吴晓阳.普通高校田径选项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3(2).
[9] 戴福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3(5).
[10] 秦婕.普通高校体育学相克发展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6 ).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课程资源
引言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它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今后,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取而代之的是课程标准。
一、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现状及分析
1.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内涵
课程资源是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要达到新一轮课改的目标,当然也需要有一定的课程资源作为前提。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即是指形成体育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体育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2.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课程资源现状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根据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不再制定全国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而对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提出具体的要求,但对完成课程目标所需要的内容与方法只提出了一个大体的范围,各地区、学校和体育教师都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由于课标没有规定教学内容的时数,根据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状况,教师可随时对不同内容的教学时数进行调整
(1)体育课程的内容资源。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如果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就难于达到良好的教学和锻炼效果。当前的体育课程资源对教学内容的开发过于集中在竞技体育,而那些非竞技的、新兴的娱乐项目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健身理念、科学健身方法,由于体育课程资源的匮乏,难以在学生中开展和传播,这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
(2)体育课程的实施资源。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学生被动地接受,被动地被评价,缺少参与意识,造成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和积极性,感到体育学习和锻炼枯燥无味。因此,在培养体育兴趣的体育课程资源上还要进一步深入挖掘。
(3)体育课程的人力资源。体育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也是课程开发和研究者之一。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通过教学活动传递到学生中。体育教师师资水平的高低、学校师资力量的强弱决定着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作为课程资源本身的体育教师,如何开发和利用,深度挖掘教师的潜能,已经是教育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4)体育课程的物力资源。长期以来,由于受“竞技体育”观念的影响,学校体育设施严格按照竞技体育的规格来配置的问题普遍存在。致使体育设施基本上是为有一定运动基础的学生服务的。而许多身体条件较差的学生、特别是女生难于体验到体育设施为他们服务的感受。这也是学校体育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上难于突破,以及许多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重要原因之一。
(5)体育课程的时空资源。拓展体育课程空间,将校外体育活动场所、自然环境等等纳入体育课程空间,通过学生参与社会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培养学生体育参与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但目前多数学校还未意识到其重要性,忽视对校外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因此,加快课外、校外体育课程资源的拓展,对课程改革的进程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对策建议
1.提升教育观念
新《纲要》对体育课程的性质、结构及内容取向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指出了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以健康为主线,寓教于动的综合性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确立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中始终要以此为契机。
2.拓展教学内容
丰富和拓展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的乐趣。在拓展过程中,应当根据本学校的具体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选择那些符合学生兴趣、爱好、需要和认知特点的资源进行开发。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利用多种形式开发课程资源。更应将那些娱乐、休闲、新兴和传统等体育锻炼内容纳入进来。
3.发挥教师的作用
体育教师既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又是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素材资源的载体。因此,充分挖掘体育教师的潜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师自身也应当加强学习,积极思考,参与教学研究,在改革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形势的发展。
4.挖掘课程资源
潜在课程资源隐含在历史与现实的维度上,以及有形和无形的教育资源、社会资源中,它不具备直接的显性的课程价值,需要主体在开发利用中进行合理有效地赋予,才可能进入显在课程资源领域,再经过开发利用转化为实现课程的组成部分和实施条件。
5.共享校内外资源机制
体育课程资源除了应加强校内的开发和利用之外,还应向校外拓展。课程资源开发具有原创性的特点,建立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交流平台,以拓展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建立良好的共享机制,必然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程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高。要实施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与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学校和体育教师必须积极开发本课程的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该本着科学有序、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对体育资源进行科学的筛选,从而促进体育课程改革更加深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渠道。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现状,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提出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的基本构想及其实施的办法与对策,目的在于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深化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体育课程建设 现状 对策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体育教育是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而体育课程又是实现体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是针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建设进行研究,提出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的基本构想及其实施的办法与对策,旨在为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的顺利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为实现学校体育教育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决策依据。
一、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体育课程)的现状
(一)总观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的地位得到提高,但是,没有把体育教育同其他学科并举,在高职院校中“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学生在校全过程的体育教育,以增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质及终身体育能力为目标,以体育为中心环节的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尚未完全解决。
(二)目前,高职院校体育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手段已逐步完善,体育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手段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然而,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是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授、体育能力、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现不足。
(三)体育课程是实施体育教学的核心,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设置,总体上看,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目标。
(四)学校场地器材条件是直接影响学校开展体育教学、体育活动的必要前提,是体育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物质保证。可是,高职院校场地器材是体育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当前,高职院校的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与陈旧。还不能很好的满足教学及体育活动的需要。
(五)教师是学校开展教学的关键,体育师资的状况是决定学校体育发展重要因素。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不能很好地满足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需求。主要体现为业务知识相对陈旧,知识更新缓慢,体育科研水平较低,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较少,科学研究与体育教学的联系不够紧密等等。
二、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的基本构想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目标
全面推进体育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态度和体育能力,激发他们自觉和自主学习体育的兴趣,同时,发展学生个性,充分体现学生自我意识、思维方式以及体育观和情感发展的特点。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材体系
首先教材内容现代化。要求教材内容的选择必须融科学性、实效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第二,教材范围综合化、多样化。要求能够覆盖体质、生理、心理、文化、道德、营养、人口、生物、哲学、健康及至更多的内容和范围。第三,教材项目的组合弹性化、灵活化和功能化。要求按照不同内容、不同方法、不同形式、不同项目进行功能组块,且保持相互联系,互为作用,系统整体的功能特征。
(三)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结构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结构应是多元化。体育课程设置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与职业特点、性质相关而能服务于终身的项目;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充分拓宽学生自觉学习体育的时间和空间。
(四)高职院校体育课的考核制度
高职院校体育课的考核应考虑当代学生的特点与实际,注意学习效果和过程的双重评价,既要考虑学生学习达到程度,也要考虑学生每项科目提高幅度,应该从体能和运动技能,从对体育课的认识、学习态度、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多方面进行考核。
三、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法与对策
(一)重视体育学科的建设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担负着增进健康,发展个性和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的教育任务,所以通过拓宽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优化职称结构,来增强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协作攻关的能力等等。
(二)强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实质性的问题,不花大气力,下大功夫很难有一个实质性的实破。这是因为难就难在重视不够,难在教育观念落后。因而,把强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到对学校领导办学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一个综合评价。
(三)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传统的“应试教育”体育教学制约学生个人和个性特点的发展,妨碍了学生潜在创造力亮点的闪现。而扩大学习自、拓宽学习自由度和启发学生创造性完成技术动作为主线的教学组织形式,则符合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符合学生体育观和情感发展的特点,顺应学生的思维方式。
(四)体育教材要系统化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材应从体育基础理论、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运动技能教育,余暇体育教育等系统的组合教材,形成适应学生特点的、教材和教学一体的教材体系,更有力调动学生自觉学习体育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给学生的体育学习以方向性的指导。
(五)提高体育科研水平
科研能力是体育教师必备的素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运用不同方法加大对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六)管理制度科学化
建立建全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在管理上实现科学化,系统化和计算机网络化。把体育教育纳入高职院校发展规划,列入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部分。
1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概念和分类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是指有利于武术课程实施与生成的各种因素与条件。其既包括形成武术课程内容的要素来源,如武术学科方面的知识、技能、经验、身体练习、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武术培养目标等方面的要素,又包括了决定武术课程内容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如武术场地、器材、武术师资等。〔2〕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定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武术课程内容资源是指满足武术课程内容所需要的思想、知识、人力、物力、时间、场地器材设备、环境等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有密切联系的武术课程外部因素。从狭义上讲,武术课程内容资源是形成武术课程内容直接因素来源,包括武术教材内容的挖掘、可转化的格斗项目、可引进的地方传统武术、可创编的武术动作等。
辞海中对“开发”词条的注解使“用垦殖、开采等方法来充分利用荒地或天然资源。”〔3〕将这一注解引申,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就是根据体育课的需要把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提炼、转化为武术课程内容的过程。这里所言的开发,是一种广义的开发,对开发的理解是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还涵盖对引进资源的适应性改造以及借助外界事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学者李林根据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构成要素把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分为知识资源、经验资源、身体练习资源以及其它等。〔3〕因此,本人认为根据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构成要素把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分为武术知识资源、武术经验资源、武术身体练习资源以及其它等。武术知识资源包括武术运动概述、武术文化与武德教育、自卫防身基本理论与方法、动作术语与图解知识、太极拳健身原理、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介绍、武术类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等内容;武术的经验资源包括武术教师和学生的武术经验,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积极意义在于拓宽了课程资源的内涵,有利于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社会生活和现实生活经验的联系,使课程真正具有生活意义和价值;武术身体练习资源包括武术类运动的踢、打、摔、拿等基本技术动作,徒手单练组合或套路,器械单练组合或套路,徒手对练组合或套路等。
2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主体
所谓主体,就是“在活动或关系中起着主要作用的人”。长期以来,由于武术教材编写者、课程专家、理论工作者等所编制、开发的文本性材料及教学用具,经常被作为学校主要的课程内容资源,所以人们也就认为他们是开发课程内容资源的主体。但是随着教育与课程理念不断更新,教育与课程实践不断发展,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己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目前理论界一般认为,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除了包括原来的课程与教材的编制者、课程专家、理论工作者外,首先应该包括最重要的主体――教师,此外还应包括学校管理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生等。〔4〕
武术教师是学校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主体。这是因为:第一,武术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经验,这是武术课程活动的重要素材,其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第二,学校武术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利用、去开发,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武术教学服务。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拓宽武术教师的视野,为武术教学准备更丰富的内容,帮助教师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促进师生、同事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交流。
学生是武术课程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学生的思想、情感、经验、知识、身体状况、体能情况等都是武术课程活动中的最基本的资源;学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者,他们创造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就是武术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是教师研究的资源对象。因此,学生也是武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5〕
综上所述,在武术教学中武术教师和学生是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主体,学校管理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家长等能否成为开发主体还要受活动的内容、方式及大背景的影响。
3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原则
武术课程内容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武术课程本身的学科特性,更重要的还要考虑学校和学生的武术需求。由于武术学科具有从简到繁、从基础到提高的逻辑体系,使得课程内容的选择受学习顺序的限制,而且由于运动素材多而宽泛,使武术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特征,给学校选择适合的武术课程内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使武术课程内容的开发必须考虑以下问题:(1)体现武术课程的学科特点、社会需要与学生需要的统一。(2)体现武术文化知识、运动技能的传递与武术技能、情感、武德的培养。(3)体现健康价值与学生兴趣相统一。(4)体现科学性、地域性、民族性及学校的差异性。〔6〕因此,提出以下高校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原则:
3.1 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原则
武术课程内容体系应符合当前高等武术教育的改革思路、改革目标,应体现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并与新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武术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保持一致,在内容选择上体现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指导思想,内容选择与课时分配要保证重点,突出师范特点,也可以吸收融合世界其它国家、民族的格斗类项目,不断充实和更新,体现继承与发展的时代特点。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也是要受社会的道德标准、法律制度和发展趋势的限制而呈现出正反和优劣之分的。如果是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资源我们就要开发它作为正面的课程资源,反之,我们就要开发那些呈现反面特性的资源作为负面的课程资源。
教育的终极关怀是要促进人的发展。“一方面,社会只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社会是人的社会,应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离开了人,社会是没有意义的;另一方面,个人的发展是任何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只有通过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才能实现。”〔7〕所以,我们要进行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有效开发就应当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身体到心灵、从知识到能力、从行为到道德、等等。
3.2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学生的知识经验是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任何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都要以学生为本作为最终的落脚点。〔8〕但是以往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错误的估计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导致所设计的武术课程内容是竞技武术进课堂。现在要求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不再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而是把它们看作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进行开发和利用,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使学生成为武术课程活动的主人。
3.3 教师自主开发的原则
国家、地方、学校都应对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实施负有重任,但教师却是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最终实施者,是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实施中最关键的一环。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最终是要开发出以学生为本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所以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也是最终要通过教师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应当享有充分的自,可以根据教学实践与学生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发适当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进行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并在课程与教学的实施进程中,不断的调适和加工各种武术课程内容资源,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3.4 开发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在信息时代进行新课程的改革,任何一个人、一个学校或一个地区所获得的信息,所开发的可资利用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都是十分有限的,开放与资源的共享是必然的趋势。因此,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出的一切文明成果,尽可能的开发和利用一切有益于武术课程与武术教学活动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价值得到最有效的实现。
开发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过程中,不能单纯为开发而开发,要注意使开发与实际利用结合起来,使开发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通过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进入武术课堂而发挥其作用与功能。〔9〕开发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就是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武术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利用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就是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所以,开发与利用武术课程内容资源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开发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开发的目的。
3.5 科学创新的原则
由于武术是民族传统性武术项目,为适应新时期教学的新要求,武术课程建设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打破单纯套路教学的模式,针对目前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实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吸收当前国内外武术科研与教学成果,吸收相关学科新知识来丰富、发展、完善武术课程内容体系。武术课程内容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和深度,并随时补充武术运动发展及教学的新知识,同时要反映当代武术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研究动态,应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分析评价能力的发展。
4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的途径和方法
李林认为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方法主要有筛选、改造、整合、拓展和总结等,各种方法在内涵、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具体的运用步骤上都是不同的,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10〕田菁认为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包括引进、改造和创编三种方法。〔11〕
本人认为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包括筛选、引进、改造、整合、创编等方法。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途径有:
4.1 引进武术精品教材,在教学中深挖教材
武术教材是学校根据武术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的教学内容,它是武术主要的内容资源之一。武术方面的教材,可谓种类繁多,做好武术精品教材的筛选、建设、规范,鼓励教师积极编写、引进和使用先进教材。为了严把教学质量关,以免劣质教材流入课堂,武术教材的使用一直按国家教育部高教司的要求,选定的是国家统编的、获奖的武术教材,并配备了相应的参考书,同时在教学中,深挖教材,对教材经行二次开发,从而保证了武术课程教学用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4.2 现有武术项目的改造
要以整体健康观为指导对现有武术项目进行改造。如简化动作技术、精简套路内容、降低难度要求和融合其它格斗技术等。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及时通报武术教学、科研动态,鼓励和扶持武术课程专任教师撰写科研论文,发扬团队协作精神,积极组织申报各级各类武术教研项目,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竞争向上的态势。同时为了适应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可以吸收融合世界其它国家、民族的格斗类项目,不断充实和更新,体现继承与发展的时代特点。
4.3 引进本地特色的传统武术
将本地特色的传统武术引入学校体育课堂,这既可以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也符合学生的特点,应通过选择、加工等方式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我国幅员辽阔,许多民间传统武术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既各有特色又有良好的健身价值,在创编中可根据实际的情况加以开发和利用。
4.4 武术套路的创编和开发
创编和开发的指导思想要体现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选编内容要体现武术类运动的文化内涵,要重视武术类运动的教育性和健身的科学性,选编内容要能充分体现武术类运动的攻防技击特点,反映武术类运动的规律和新进展;同时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兴趣爱好,动作简单实用、易学易练,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4.5 课堂教学也是开发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主要途径〔12〕
课堂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平台。一方面,武术教师在实践中所开发的各种武术课程内容资源,都可通过武术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来检验效果、发现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另一方面,有些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如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开发过程具有生成性和动态性特点,需要武术教师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领悟、探究、实践才能完成。
5 结论
5.1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就是根据体育课的需要把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提炼、转化为武术课程内容的过程。
5.2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学校体育资源情况、学生武术需求与兴趣,以及教师专业能力,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进行的一个持续和动态的体育课程内容开发和利用的过程。
5.3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以学生为本、教师自主开发、开发和利用相结合和科学创新的原则。
5.4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包括筛选、引进、改造、整合、创编等方法。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途径有:引进武术精品教材,在教学中深挖教材、现有武术项目的改造、引进本地传统特色的武术、武术套路的创编和开发、课堂教学也是开发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9〕〔10〕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
〔2〕辞海.词语分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2
〔3〕陈淑奇.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6.6.
〔4〕〔11〕田菁,刘振忠,郑颐乐.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途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81-83.
〔5〕李定仁,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6.
〔6〕张惠红.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理论及其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D〕.福建:福津师范大学,2006.
〔7〕孟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现状及其开发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6):70-72.
〔8〕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55.
关键词: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改革思路
课程政策变革的核心是决策权利分配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为了应对变化中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和国际国内环境等方面的挑战,从而有效适应国际、国内变化,以及日益增长的地方需求。不管是在地区间、民族间或阶层间,课程政策实施的结果总是反映了不同人、不同集团、不同社会力量对课程的要求。从国内外课程政策发展的趋势来看,最大限度地反映各种利益集团的意志,保证课程政策制定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是各国的共同追求。这就意味着课程由统一性走向多样化。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同样应该突出多元化趋向,应从教学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程的评价方式方面进行改革,使高校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内容、评价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体育课程目标的多元化
体育课程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达到的预期结果,它决定着体育课程实践的方向和全过程。我国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及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关注的不仅仅是通过体育课程的实施增强学生体质,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课程实施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我国体育课程目标在空间上应从单纯追求学生外在技能、技术水平转到全面追求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上;在目标的时间上,通过体育课程,不但要完成在学校期间对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传授知识的任务,还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爱好的能力、兴趣、习惯,为其终身参加体育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2.体育课程内容呈多元化发展
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要应重构课程内容体系,体育课程内容应服从体育课的目标体系,并充分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利用体育的文化因素,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道德的形成。改变以竞技体育技术传授为主的教学体系,构建健身、娱乐为主的教学模式,增加富有时代感的娱乐性体育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对趣味性高、健身价值大的竞技体育项目进行加工、改造、简化,使之教材化,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需求。改变把体育运动素材当做教材的观点,从体育文化角度出发,全面理解体育教学的显性教材意义(健身和技能培养功能)和潜性教材意义(对人的社会化、人格培养和情感作用)。
3.体育课程评价注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高校体育课的评价应该剔除以运动技术为考核手段的评价方式,注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的。
3.1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将改变以往一般采用标准评价、终结性评价的现状,评价方法向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3.2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
客观评价是以量化为基础的评价方法。体育课程目标应注重身体、心理、社会三者的统一,因此单一的方法难以对此全面评价。对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可以采用一些客观指标进行评价,而对学习态度、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更多地需要主观评价。因此,如何使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是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应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3.3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它虽然可操作性较强,可在一定程度上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创造能力。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努力程度和取得的进步,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品质。我国体育课程学习评价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评价。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是未来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发展方向。
3.4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
绝对评价以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和进步。相对评价是通过终结性评价结果与学生个人学习起点成绩对比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有利于学生看到通过努力所取得的进步,树立自信心。未来的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将更加关注相对评价。
3.5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我国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往往把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作为课程评价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这样不利于使所有学生通过评价得到激励。体育课程学习的评价标准可以分为绝对评价标准、相对评价标准和个体内差评价标准。绝对评价标准是指预先制定的标准,一般由国家制定,如过去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以这种标准进行评价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实际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相对评价标准主要是指先在学生内部确定一个基准《如测试成绩的平均数》,然后在学生内部进行横向比较。个体内差评价标准是将学生的过去表现、现在表现和理想表现作为评价标准。评价时将学生的过去、现在与理想状态进行比较,或者对学生发展的各个侧面进行比较。以个体内差评价标准进行的评价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发其潜能。
3.6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对学生学习体育课程评价的主体应强调多元性,评价既包括教师评价,又包括学生自评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还可以发展学生认识自己、评判自己的能力,利于学生主动改进,获得发展。应提倡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这样有利于强化学生参与评价的意识,培养学生相互接纳对方意见的精神,同时弥补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杨锋,刘静.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9).
[2]宋敏敏.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影响[J].体育科研,2009(03).
[3]娄延果,郑长龙.论教学设计对教学行为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3).
[4]李桂英.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及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8(03).
[5]王雷.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影响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1).
[6]任莲香,刘晚玲.CUBA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
一、体育课程改革目的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虽有其相应的课程设计理论基础,但由于历史因素,我国课程理论的研究曾一度中断。近20年来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毕竟在课程设计的研究方面理论程度依然不高、无力指导实践、重引进轻继承吸引、研究主体单一、视野狭窄以及研究滞后于课程改革实践。客观地讲,2001年实施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是在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研究成果极度缺乏的条件下进行的,有人把它称之为“三边工程”――边设计、边实验、边推广。从教育发展周期规律来讲,新体育课程要避免“短期行为”的发生。如果急于求成,事先又缺乏深入的体育科研,没有广泛征求经常深入中小学体育教育研究和实验的体育教育专家以及热心于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师的意见。体育课改就会缺乏明确的理论基础和坚实的实践基础。
因此,新的体育课程改革开始时,不少人认为,体育课程改革是部分人提出来的,是某些主管领导的想法,言下之意是:体育课程改革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和现实动力。广大体育教师从一开始就对此次体育课程改革充满了期待,一线教师更是热情投入、积极努力探索,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教改成果。但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同时也出现了诸如“谈化运动技能教学”,“搞形式主义”、有的上体育观摩示范给人内涵不深,有做秀表演的感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体育教师在接触的体育课程改革初期,会遭遇到新旧两种体育教学形式的对比,及其所带来的相应冲击。中学校体育教师无一不提到新的体育课程改革期间培训、讲座、学习变革等对他们体育教学生涯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并没有维持很长的时间。
事实上,新的体育课程改革是个有“破”有“立”的过程,此次体育课程改革,改变的方面非常多,必然让体育教师无所适从,因为旧的教育观念已经打破,但新的还没有建立起来。体育课程改革首先是一种追求,一种理念。尽管其涵义有某种程度的游移,但基本精神明确后,就并不妨碍它具有组织一系列重要话题的功能,它所能展开的思想、话语和行动甚至比它的具体设计还重要。体育课程改革主要不是去建立、证明一套技术体系,而是去传播新的体育理念、新的体育文化、新的行动方式,能极大程度地冲击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并使教师在学生主体、师生关系、教学目标等认识上发生明显变化。
二、运动量是实现体育课程改革目标,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根本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大过小都不行。合理安排和调节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是对教师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体育教学中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主导思想,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上体育课就必须有一定的运动负荷。
总之,体育课的运动量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锻炼身体所不可缺少的变量,也是体育学科教学的本质性因素与体育课的特点所在。因此,体育课教学必须以身体为手段,要有合理的运动量。
三、体育课程改革方法
从实际情况来看,影响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特别是前面捉到的能反映人体素质的指标)的主要因素是运动不足、营养过剩和运动中缺少一定的运动负荷等。而这些问题又有着广泛的社会、学校教育、家庭原因。虽然体育课程在强健学生体魄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体育毕竟不是增进学生健康的唯一手段。增进学生健康还需要依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并非体育一门课程可以包打天下。
因此,在体育运动背景下,体育课程必须在它完成的“使命”上进行适当“减负”,回到它应有的轨道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就目前而言,我们所提倡的阳光体育运动不仅仅只是一种活动的口号和形式,而是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注入新的活力。所以,我们要认真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教学改革,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时刻将增进学生各方面的健康贯穿于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并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抓手作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让学生活动得更自由、更自在、更开心、更充分,达到身心和谐、内外兼修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总之,我们只有在阳光体育运动中旗帜鲜明地举起“健康第一”这面大旗,并将其作为我们体育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不断改革和完善体育课程,就能使之其真正成为“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课程”和“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摘要:课程目的不仅在于增进身体健康,而且还有传承体育文化,培养终生体育锻炼意识、能力与习惯;建立“课程目标――领域(或直接称为内容)目标――水平目标(或年级目标)――某水平的内容目标”的目标层次体系;取消“运动参与”的单列目标,将“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和体育锻炼”等目标内容纳入其他目标中;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合并成为“促进心理健康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取消“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设“思想品德”或“品德与行为”目标。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课程性质;体育课程目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3-0001-04
“五年来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步,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2001年7月出版并在当年新学期开始实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充分发挥了对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作用后,也到了必须完善和修订的时刻。本文认为:《课标》凝聚了全国众多体育专家的心血,是一个颇有新意和有许多研究作为背景的纲领性的文件,它在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承认《课标》是一个较好的体育课程文件。但由于《课标》“是一个实验稿,还只是一个假说”,《课标》文本中一些问题也在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中逐渐显现出来。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仔细分析,提出来与大家商讨研究,为即将开始的《课标》修改工作提供参考。
1 关于体育课程性质的表述
1.1 《课标》对体育课程性质表述不完整
在5年来的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一味迁就学生兴趣’、‘淡化运动技术’、‘轻视规范教学’、‘无劣评定评价’、‘过于追求优质课效应’、‘课堂失真情景’、‘不考虑运动负荷’等现象,显示出与体育课程改革的初衷不协调”。这些不正确的观点和实践的误差与人们对体育学科性质的认识偏差有关,与指导这些认识的《课标》对体育学科性质的表述不够完整、准确也不无关系。因此,曾有学者疾呼《课标》要“还原体育教学本来面目,使体育课程真的反映体育的本质属性。”
《课标》对体育课程性质是如此描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这段表述不够准确,也欠全面,其中的主要问题有:
(1)“体育与健康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的表述是对体育课程地位和意义的表述,但与体育课程性质基本无关。
(2)“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表述不够全面,缺乏对主要学习内容的描述,这容易导致产生轻视运动技术和运动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3)体育课程是“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不够全面,也比较笼统,难以准确地说明体育“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没有反映学校体育教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的终极目的性。
1.2 修改和完善体育课程性质表述的建议
建议将体育课程性质的表述修改为:“体育是一门以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途径,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传承体育文化,培养终生体育锻炼意识、能力与习惯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
2 关于“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内容标准”和“学习领域一至五”等的问题
2.1 概念含义和关系表述不清晰
以目标的层次体系作为《课标》文本的基本主线,是本次设计《课标》时的有益尝试,提出“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内容标准”和“学习领域一至五”等新概念也是本次《课标》的首创。但是,上述概念在含义和相互关系上还有许多不清晰之处,这是造成体育教师对《课标》体系理解困难,并在课堂教学目标上照搬《课标》目标的原因所在。上述诸概念和相互关系的不清晰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按字面理解,“学习领域目标”中的“领域”含义应该是“内容”,因为如果把“领域”理解为“目标”,那么“学习领域目标”就变成“学习目标的目标”而导致更为严重的错误,因此,“学习领域目标”的含义应该是“学习内容的目标”。但是,《课标》却在“学习领域目标”下面设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目标,这就使得“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在逻辑上都成为了“内容”。但实际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都不是内容,而把它们当成内容就会造成类似“学习身体健康的目标”一样在文法与词义上的错误。
(2)《课标》在“内容标准”中设置了“学习领域一至五”,这使得“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在“内容”、“目标”和“标准”的性质之间游离,让人难以理解和把握,而且,“内容标准”一词既不准确,也不符合语言习惯。
(3)当我们把相关《课标》中的概念按内涵大小排列后就出现了:“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内容标准――5个学习领域――(一)、(二)、(三)等的表述――水平目标”这样一个非常令人费解的层次体系,这样一个把目标、内容和标准相互交叉和混用的体系恐怕难以为第一线的体育教师所理解。
2.2 完善和改进的建议
(1)建立一个“课程目标――领域(或直接称为内容)目标――水平目标(或年级目标)――某水平的内容目标”符合体育教师理解习惯的较为清晰的目标层次体系。
(2)将“领域”的概念改为(或正确地理解为)“内容”;将含有很强的目标含义“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分别在课程目标体系中表述,而将“领域”(或内容)划分为“体育知识”、“运动技术”、“身体素质”、“锻炼方法”和“情感体验”5个部分。
3 关于“运动参与”目标的问题
3.1 “运动参与”作为目标单列不合理
《课标》在提出“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等与传统目标相近的目标外,还提出了“运动参与”的新目标。这个目标的现实意义提醒体育教师:在当前学生参加体育积极性不太高,在建设和谐社会和提倡终生体育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以更好的教学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实践中来。但是,“运动参与”作为一个目标单列出来,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在:
(1)“运动参与”是一个中性的行为概念,含义中自然包括了“积极、主动的运动参与”和“消极、被动的运动参与”两个方面,把这样一个中性的词作为目标,不但意思不清晰,
也不恰当。
(2)“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等目标都有实体性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作为支撑,甚至比较抽象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理论的教学内容支撑,而“运动参与”却明显缺乏这种支撑。
(3)在“运动参与”的水平目标中,有很多并不代表“愿意并能够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的含义,说明体育课程理论在建构“运动参与”的目标方面还没有做好准备,设立能够指导体育教学的“运动参与”目标存在较大的难度。
3.2 完善和改进的建议
取消“运动参与”的单列目标,将“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和体育锻炼”等目标内容纳入其他目标中。
4 关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
4.1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难以理解和操作
《课标》在“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的传统目标外,还提出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个有所拓展的新目标。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这两个目标提醒我们要注重体育对心理健康和社会化的促进,而且这两个目标的提出为一些新教材(如“心理拓展训练”)的开发提出了要求。但是自2001年《课标》实施以来,“关于课程目标的争议就一直没有停止过”,“随着新课程标准实验工作的展开,‘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目标在实践中不可操作情况加剧了争论”。而在实践层面,许多体育教师因为这两个目标难以理解和操作,于是“以领域目标直接作为课程内容的分类标准,完全混淆了目标体系和内容分类的差别”,而且从实践中看,“‘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高”。本文认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心理的健康”和“对社会的适应”在现实中,‘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包含、互相交融的行为和概念,《课标》把两个互为依托的目标分别予以单列自然会引起交叉和混乱。
(2)在《课标》中,有许多“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与“已经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已经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了社会”的“目标到达”状态没有直接关系,甚至没有任何关系,说明我们现在还很难建构出科学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体系。
(3)很多“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是不容易在教学情景下达成的,因此这些目标既难以和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也与教学情景不吻合,因此这些目标自实验以来,就游离在体育教科书和教学改革实践之外。这类目标的典型范例有:1)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注意力、记忆力的不同表现(心理健康的目标);2)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情绪的不同表现(心理健康的目标);3)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意志的不同表现(心理健康的目标);4)对生长发育的变化(如月经等)采取坦然的态度(心理健康的目标);5)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情绪调控方法(心理健康的目标);6)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如校外体育俱乐部、培训班等(社会适应的目标);7)从电视节目中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社会适应的目标);8)通过互联网获取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社会适应的目标);9)知道附近的体育场所及其用途(社会适应的目标);10)运用互联网制订和改进体育锻炼、健康、娱乐或旅游等计划(社会适应的目标)。
(4)“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都不能直接包含“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使得体育课程中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缺失。这与当前党和国家强调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神不符合,也难以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4.2 完善和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适应体育;体育课程;体育权利;最少限制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6.024
前言
随着国际上适应体育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推动了全球适应体育实践活动的进程,适应体育实践活动的反作用又促进适应体育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适应体育理论与实践不断地扩大规模、更新内容、提高水平,到目前国际适应体育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适应体育追求高度个性化的体育活动,强调尊重个体差异,协助个体与环境有效互动的过程与我国现阶段教学改革中强调教育权利公平的论述不谋而合,与之相适应,教学实施策略的更新也是教学改革的重头戏。提出适应体育教学实施引入中学体育课程的设想不仅将促进中学体育教学的完整程度,也是教学方式的升华,全面保障每个学生体育权利的获得。
1 适应体育的相关概述
1.1 适应体育的概念分析
适应体育是基于促进个体与生态环境的互动、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以身体、心理、智力发生障碍的人为主体 ,包括在特定时期内不能分享普通体育活动的社会成员所从事高度个性化的体育活动和跨学科的知识体系[1]。适应体育是关注个体差异性,基于矛盾特殊性理论,创新化地寻找个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找到发展的平衡点进行针对式、科学式、合理式组织教学。台湾适应体育学者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阙月清认为适应体育有三方面特征(1)是一种体育教学态度(2)是全方位的教育服务传输系统(3)是一套强调动作问题的发现、评估和矫正治疗的知识体系[2]。其三方面特征表达出适应体育对于体育课程教学环境改善、教学意识升华的积极作用。
1.2 适应体育的领域目标
将适应体育教学原则引入体育课程之中,如何指导和评价体育课程教学成为关键性问题。Sherrill 提出适应体育的9个领域目标(表1)。领域目标预示着前进的方向、过程的指导、以及结果的评价,通过以下9方面内容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设计、课程执行、课后评价等过程中充分了解体育课程的质量。
2 中学体育课程的相关分析
2.1 中学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分析
中学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身体各器官功能增强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培养的最佳节点。体育课程对于中学生的有益表现有以下方面:其一,身体素质。体育课程的基本功能性在于对身体素质的提高,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平衡及神经系统等机能的提高,从而加强个人体质水平。其二,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手段被称为“社会的减压阀”,而对于学生来讲,体育课程是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的放松和合理宣泄。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竞争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吃苦耐劳精神等。其三,为下一阶段的体育学习奠定基础。体育课程在每个教育阶段的角色是有所变化的,当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或者从高中升入大学,体育课程在其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是逐渐凸显。通过中学体育课程的学习,建立起自己的体育爱好,为丰富生活,感知生活提供了途径。
2.2中学体育课程中出现不公平的现象
当前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往往出现不仅仅是对于身体、心理、智力有障碍的学生体育歧视情况,还有对于体型肥胖、身体不协调、运动能力过低等运动困难学生产生体育歧视。体育课程主导者的内心拒绝和外部环境限制等因素使得这些学生不能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无法使他们享受与其他同学同样的体育愉悦氛围。体育课程作为学生体育权利的具体表达形式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否保障体育课程所具有的功能性作用到学生并产生正向作用,是体育工作者应该解决的问题。为此将适应体育教学实施引入到体育课程中,对于体育练习障碍学生释放体育学习热情、促进身心健康、树立正确而积极的价值观念显得尤为必要。
体育课程作为教育手段的体现形式之一,并不是体育技能的复制课,体育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的也不只是体育技能的传输器,更多的是在指导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凸显体育课情感价值。适应体育正是采用高度个性化的体育思维,以“最少限制”指导思想使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体育需求。
3 适应体育引入中学体育课程基本构想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分为资质优异的学生、普通学生和体育学习障碍学生,而大部分的教学对象归属于后两部分。适应体育教学原则的教育对象是学生,以最少的环境限制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多种知识体系综合应用来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需求。适应体育经过特殊设计的体育活动,符合体育学习障碍学生身体要求及心理要求,以达到促进身体机能,培养健康心理状态,发展社会人际关系,减少体育课过程中的自卑感等多重目的。
由于台湾地区直接引用美国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较好效应,所以我国大陆地区适应体育教学意识引入中学体育课程基本构想参考现阶段我国台湾地区适应体育发展手段。台湾地区主要采用三种适应体育教学方法:(1)摩斯登教学光谱。摩斯登教学光谱的原理是把教学行为看作一连串的决策,教与学的过程就是师生所作的一连串的决策。光谱的一端是命令式教学形式,命令式是以教师作大多数决策的直接教学法,而在连续光谱的另一端的自教式教学形式,却是以学生为主要决策者的非直接教学法。(2)任务分析法。任务分析法在教学时首先必须确定最终学习目标,即确定所要学习的运动技巧是什么,然后配合学生的学习程度需要,分成若干小动作来逐步渐进完成学习的目标动作,其原则是由简到繁,从部分到完整的学习方法。(3)修正式教学。适应体育的内涵在于教师能适时、适地、适度地调整活动内容,教师不要拘泥于公式化、习惯化、高水平竞技运动规则规定。另外,由于有些残障学生的活动能力受到特殊的限制,为扩大其活动范围,可从辅助器材、活动场地等方面来设计、改变[3]。通过适应体育教学方法改革,为体育参与障碍学生提供顺畅的学习通道,构建体育课程全面发力的新局面。
4 小结
随着社会发展,对于体育学习障碍学生的管理不能处于“松散随意”态度,必须改变现阶段教育状态。适应体育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个体异同点进行创新、调整实施教学,减少学习限制,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状态。学生学习权利的保障仅仅停留在“能上学”的权利是不够的,还要确保学生“上好学”,让他们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充分学习各学科知识,体健才能智全。将适应体育教学实施引用至中学体育课程之中必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科学化指导,让体育课程凸显多重功能,使参与者获益终身。
参考文献:
[1] 卢雁.适应体育概念辨析及应用的必要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0):1391-1394.
[2] 陈素勤,等译. 适应体育. 美商麦格罗.希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