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国高校教师一般是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大学担任教师,实际工作经验缺乏,组织引导能力不够,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缺乏对案例教学的组织能力,在教学中还是采用传统财务管理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对实际的财务管理讨论少。3.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大多数学生学习主要是为了考试通过,所以在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着学生积极性很难调动的问题。学生只是被动地通过老师的讲解来理解案例,不能深刻理解案例的内涵,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思考问题,最终会影响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创新模式
1.适当选择教学案例。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内容应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要求、教学目的等来选择。教师应选择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适应教学目的比较好的案例。选择教学案例不仅要反映财务管理课程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对课程的一些问题使学生有较深的理解,便也要恰当联系学生所关注当前的国内经济热点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案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2.培养适合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师资队伍。选送教师到开展案例教学成功的高校或相关机构培训,比如让教师定期到国有大中型企业培训,积累一些的实践经验,把学到的知识就用到教学中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当然有条件可以聘请CFO走进课堂,对企业财务管理或公司理财实践进行专题讲座,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3.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讨论。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财务管理现实中典型实例与各章节联系起来,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的财务基础与财务管理知识,预先发放案例,让学生了解案例的有关背景知识,避免学生对案例了解较少而缺乏积极性。在案例讨论的环节中,让学生有机会发言和积极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热情。
三、提高财务管理案例教学
关键词:财务管理;培训;路径
一、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科学制定财务管理培训内容
(一)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1、现代财务管理要求对财务管理对象(企业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给出明确的数量概念,进行价值判断。一是财务管理的定量特征主要表面在统计学、经济数学等在投资决策领域的运用。投资风险的研究是财务管理的定量特征的主要表现,这种投资既包括有形资产,也包括无形资产;既涉及实物资产。也包含有金融资产等诸多投资领域。二是财务管理可以不参考数量的分析而做出决策,但可通过应用数量方法使做出的决策趋于更佳,在财务管理实施的过程中,数量模型本身并不做出决策,但是可以用来完善判断过程,帮助弄清情况,保证最终决策和策略的可靠性。三是定量特征具代表性的体现是关于实证研究中对数量方法的依赖,甚至可以说,数量方法是实证研究的基本技术。
2、财务管理从规范到实证的发展。规范法是关于应该是什么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规范会计学派开展规范理论研究时通常采用演绎法。其基本程序为:提出前提推导命题及得出结论验证结论指导实务。会计中的演绎方法包括如下程序:确定财务报表目标;选择会计假设:派生出会计原则;发展会计的“技巧”。由目标程序制定的会计理论框架明显地表示出上述程序,即假设原则一关于会计目标的适当程序、技术检测手段。
3、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具有如下特征:随着劳动经济一自然资源经济一智力经济的更迭,企业资源配置上也呈现不同的特征,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资源配置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和分析技术中,应强调无形资产的营运与管理,应重点注意无形资产的培育与报告分析,企业潜在资产(如职工资源)的培育与报告分析。
4、随着电子数据转换发展,财务管理工具也从基本逐步走向衍生,尤其具有代表性的是金融工具创新。财务管理中应分析利用多种金融工具和技术。以便组织起满足财务管理需要的金融结构。
(二)财务管理培训内容
财务人员培训的一般内容:一是入职培训。人职教育培训的对象为新进财务人员。人职培训的内容包括公司简介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介绍、工作职责说明、各项管理制度和条例、劳动合同和福利薪资及集团和所在公司组织架构说明等。新进财务人员集团统一会计核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的培训由集团财务部安排,所在公司已有财务经理的,由财务经理对其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带教辅导。二是岗位培训。培训的对象为全体财务人员,岗位培训的内容包括基本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管理技能培训和创新技能培训。三是资格和职称证书教育培训。培训的对象为尚未达到任职岗位必备的资格或相关等级职称证书的财务人员。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格考试、职称考试等,由财务人员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行选择。四是科技、经济、管理等知识培训(讲座)。培训对象主要为财务经理和财务部财务人员。培训内容主要是当前相关的科技和经济最新知识,由集团领导、财务部领导或外聘专家授课。通过采用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学习培训,对财务人员的学习培训应达到如下效果: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各项财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并能认真贯彻执行:及时学习和掌握国内外会计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时了解并认真总结各行业、各单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探讨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二、财务管理人员培训存在的主要弊端表现
(一)重视财务软件的使用方法,忽视会计电算化基础理论和相关内容
在实际会计电算化培训中,由于受时间、场地和会计人员素质的限制,教师往往只注重讲授财务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而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却不做讲解,忽略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介绍,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办公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等。有的会计人员仅能操作财务软件,对其他应用软件一无所知,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方面的作用。
(二)重视电算化前培训,忽视后续培训
许多人错误地将会计电算化培训理解成一次完成、勿需反复的培训。因此,许多单位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前,组织会计人员集中培训一次,取得会计电算化上岗证后就不再培训。但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的应用软件不断涌现,操作系统升级频繁,所使用的财务软件即使不更换,但也存在升级、追加新功能等一系列问题。这都要求会计人员不断地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进行会计电算化及相关知识的再培训。
(三)财务会计电算化培训的知识结构单一
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往往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微机出现故障或与平常见到的界面不同时就束手无策,即使厂家在安装会计软件时都做了系统的培训,但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会计人员入门还是很慢。而且经常会出现误操作,导致系统数据丢失。甚至整个系统瘫痪,这主要是缺乏计算机相关知识。此外,还要有其他相关知识的配合。
(四)财务管理人员培训缺少交叉知识的培训
财务会计这一职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不再仅仅是传统的记账、算账和报账,而更应该具备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熟练使用财务软件;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完善。财务人员不仅应该了解会计法,而且应该了解经济法、合同法、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财务人员作为企业管理人员之一,更重要的是参与管理与决策。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精通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熟知财务管理、审计、金融、证券、人力资源等相关专业知识。只有具备了这些立体的经济知识,才能从较高的视角上把握财会工作的运行规律。才能根据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培训的基本路径选择
(一)不断更新相关知识、完善知识结构
会计人员的培训内容,应坚持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和学以致用的原则。主要内容应包括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其他相关知识;其他相关法规制度。目前,我国会计人员培训的内容仅限于财务知识和相关法规,存在着内容单一的问题,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给我国会计队伍带来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仅停留于记账、算账,更多的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会计人员不但要掌握财务知识,同时还必须懂得与之相关的其他领域的知识,这就为会计人员的培训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人力资源会计、保险会计、遗产会计和环境会计等内容。另外。我国会计人员的培训内容应加大,应增加一些企业管理、经济学和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学习内容,扩大培训领域。
(二)采用层次化的培训模式
接受培训的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其对培训的要求也不相同。在会计人员的培训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水平会计人员设定不同的目标和培训内容。实行分层次培训模式。可以提高培训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各级财务人员,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并可采取财务人员间的相互培训。某一个工作人员遇到的问题,也可能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能够了解他的症结所在,以便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解答。
(三)充分利用计算机与互联网资源,丰富财务会计电算化培训的方式
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人力资源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电子商务的出现还大大改变了现有会计信息处理模式。一方面要求会计人员知识更新速度更快,以适应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为会计人员多渠道地获取新知识提供了途径。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以网络为媒介,采用远程教育或兴办教育网站的方式,既可以及时更新会计人员的电算化及相关知识,又可以解决培训时间、场地不足的问题,官方网站与软件供应商网站还可以优势互补,从政策与实务两方面提供会计电算化培训所需材料。
(四)培养会计电算化骨干力量,带动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在培训工作中发现要想在短时间内普遍提高会计人员素是不现实的。但会计人员电算化知识缺乏又会成为制约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效果的瓶颈。为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优势和所用软件的功能。应付日常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缓解技术压力,降低咨询维护费,建议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人力资源投资,培训多个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能力。熟知财会软件知识,对计算机与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人员,即提高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应用水平,又可以在必要时在部门开展不定期培训活动,带动其他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五)运用比较分析法进行财务培训
比较分析法是财务人员学习准则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财务人员更快、更好掌握准则的一条捷径。通过对新旧准则、中外准则、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及准则内部各个构成框架间的比较分析,使财务人员能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新准则。在比较中。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寻找到学习的重点,从而使财务人员更快捷有效地记住新知识。在比较中,将相同的知识点放在一起比较学习,更能看到准则的变化痕迹、了解到准则的修订意图、凸显出新准则的特点,使学习者更深刻领会新准则。
(六)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完善培训制度,落实培训效果
关键词:研究型课程;辨析思维;自主学习
一、引言
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是信息和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长期的训练使学生不能形成系统、连贯的思维方式,学生对教师有过多的依赖性,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Milne andMcConnell,2001)。这些都迫切地要求高校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建立研究型课程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
本文以工商管理类本科生财务管理课程为例,说明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研究型教学设计与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设计的特点是强调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以课程专题研究(course researchproject)为训练载体,培养学生的辨析式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 ,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self-directed learning)。
二、基于问题的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其特征表现为:学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学习新知识;有针对性地根据问题的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辨析式思维能力;有能力识别和搜集相关资料,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国外许多学者研究认为,现行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辨析式思维能力。辨析式思维强调的是批判性的思考方式、认知和学习的一种能力,强调有选择性地对知识和信息加以判断与评价。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辨析式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这种学习方法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对知识深入研究和理解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发现、理解、评价以及应用知识的主动参与者。②有针对性地学习。从对现实问题思考中加深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与方法理解和应用能力。③组织学习小组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组织能力。④开放式的动态信息资源和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机会自主确定分析对象、鉴别问题、搜集信息。⑤非结构化的具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使学生有机会接受现实的、复杂的管理环境,并逐渐养成对问题反复思考的习惯和质疑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辨析式思维。
在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课程专题研究的形式实施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课程专题研究,是在运用专业课程其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以从专业课程教学中提炼出的关键性、综合性问题为主题,利用开放性的资源环境,结合现实商业环境,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并完成研究报告,充分体现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理念和核心,也符合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特点。
三、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1、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内容与训练体系设计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内容与训练体系设计以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基础,以案例分析和课程专题研究为主要训练载体。笔者根据本科生财务管理平台课的特点,遵循研究型课程教学的理念,设计了以价值管理为主线的三个系列课程研究专题和体现财务管理核心内容的六个分析案例。每个研究专题都使相关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点体系,通过完成该研究专题,可以轻松地掌握一系列相关的知识点体系,提高学习效率;案例分析则针对一些重要的财务理论进行基本训练,在学理论知识点的基础上,对研究相关专题未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补充。两部分内容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使整个财务理论知识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
在研究型课程教学中,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关键在于对问题的选择与设计。本文以公司价值管理为主线,设计了公司财务状况分析、财务预测和价值估价三个核心研究专题。每个研究专题包含了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知识点群,同时,三个研究专题知识点群之间紧密联系,涵盖了财务管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这三个研究专题的逻辑关系是:①公司财务状况分析针对公司过去的经营与财务状况,目的是发现公司过去及目前存在哪些财务问题,并延伸寻求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公司调整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②公司财务预测与规划是对公司近期未来的规划,强调在上述公司财务分析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对公司进行短期预测和规划,解决公司营业收入和融资策略相配合的问题,是对公司短期的价值管理;③公司价值估价是对公司的长期价值管理,通过对公司价值评估,发现影响公司价值的主要问题及关键因素,为管理层进行价值管理提供依据,也为投资人提供相应的投资建议。学生在完成三个研究专题的同时,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并运用上述系列研究专题所涉及的理论与方法,也关注公司在当前、近期与长期价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建立价值管理的理念。
2、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问题设计
(1)公司财务状况分析问题设计
公司财务状况分析研究专题的分析框架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杜邦分析体系和现金流分析两部分,涵盖了三张基本财务报表的全部信息。学生通过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历史平均水平比较,对公司的基本财务报表全面解读和分析,发现公司目前存在的财务问题以及引发财务问题的经营与管理的因素,为管理层进一步改善公司经营状况,提高公司价值提供依据。
本研究专题的核心问题设计:
①样本公司存在哪些财务问题?
引导学生采用本研究专题提供的分析框架对公司的基本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公司过去经营中存在的财务问题;
②产生这些财务问题的根源是什么?这些根源对财务问题有怎样的影响?
引导学生寻找公司财务问题背后的根源,探究是什么样的经营问题导致了这些财务问题,又是如何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影响的。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财务分析的理解不是仅仅停留在财务指标的计算和简单的比较分析上,而是深入分析财务问题产生的根源,并逐渐体会到经营策略与财务策略的相互关系,以及体会如何通过调整经营策略来有效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
(2)公司财务预测与规划问题设计
公司财务预测与规划研究专题,在财务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协调解决公司过去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调整公司近期未来的经营策略和融资策略,是对公司的短期价值管理,对未来经营期内公司价值目标进行修
正和调整,为提高公司的长期价值提供依据。本研究专题设计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规划,不同于传统的财务规划。传统的财务预测与规划主要运用销售百分比法,一般分为收入决定融资和融资决定收入两部分。传统的财务规划一般都把扩大产品市场份额、保持企业销售的快速增长作为公司的发展战略和追求的目标,只是单纯地考虑公司的市场目标,而没有考虑与公司市场目标相配合的各项财务目标,特别是公司的财务价值目标。但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更关心公司的财务目标如何更好地与市场目标相统一、相协调、相配合。
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预测与规划,是将公司价值目标与营业收入与融资规模、融资方式的相配合情况下公司的财务规划。对传统的财务规划方法的不足进行了改进:①对各项目的预测不是简单地同比例地放大或缩小,而是要考虑各类资产以及资产项目与主营收入之间的联动关系;②考虑公司目前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③针对资产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④根据预期的财务指标以及改变假设条件后的可持续增长率,更能反映公司在预测期的情况;⑤考虑了公司的主动投资行为。
本研究专题的核心问题设计:
①如何基于核心财务价值指标进行财务预测?引导学生采用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预测方法,结合公司的财务比率对公司短期未来进行财务预测。
②如何解决企业营业收入和融资规模、融资方式的配合?
这个问题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规划的核心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仅按照传统的财务预测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全面考虑公司的融资规模和融资方式,要在达到预期销售收入增长的同时实现既定的净资产收益率目标,并能完成对公司的融资规划,安排好融资规模及融资方式,即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的统一。
(3)公司价值评估问题设计
公司价值评估专题,是一个综合的研究专题。需要结合公司的历史财务状况分析和未来财务预测方法,对公司未来一个时期内的经营情况进行全面的预测,并根据各价值评估方法的原理,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对公司的长期价值进行评估,实现公司长期价值管理。是三个研究专题中对学生财务判断能力、专业敏感度要求最高的一个研究专题。
本研究专题的核心问题设计:
①影响公司价值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从公司价值管理角度提出这个问题,是希望学生不是单纯地预测数据而完成一个价值评估作业,而是从管理层对公司进行价值管理的角度,思考哪些因素对公司价值有着显著影响,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公司价值的,并为管理者提出可行的价值管理建议。
②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这个问题从投资人角度提出,公司价值评估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公司的投资人提供有效的信息。公司的投资人需要从公司的价值评估报告获得公司未来发展潜力的相关信息,并作进一步的投资决策。因此,学生还需要从投资人的角度分析,样本公司的真实价值是被市场高估了还是低估了,样本公司是否仍值得投资人投资。
学生在这两个问题的引导下,完成价值评估的同时,从公司的价值管理和市场价值角度对公司进行全面的分析, 从而对长期价值管理有了深刻的体会。
三个研究专题选择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作为研究主体,逐步提出层层深入的研究问题,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信息、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财务理论知识;同时,这些问题又是置于开放式资源环境的研究问题,针对不同的上市公司,每个研究问题都没有惟一的答案,选择的样本公司不同,公司的经营方式、投融资方式、资本结构也不尽相同,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界定和提出的解决方案;每个研究专题又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研究问题,涵盖了一定数量的财务理论和知识点,可以细分为若干个具体问题,小组成员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共同合作完成研究专题。每个研究专题只给学生提出基本研究目标、可能用到的研究方法,由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根据公司的特点自主决定需要的相关资料、研究方法、具体研究问题及确定研究方案,给学生更大的空间挖掘公司的信息和分析深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实施
课程专题研究教学的具体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教师对研究专题项目所要达到的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数据库资源、分析模型与工具、评估标准等进行介绍,对学生进行前期的指导和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对研究项目进行交流沟通;
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
①确定研究对象。每组学生根据公司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选择较感兴趣的某一行业的某一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样本公司,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②确定研究问题并细分为具体问题。根据研究专题的内容,在研究问题的引导下,结合公司的特点和经营情况,确定公司围绕该专题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并细分问题。如对财务规划问题进行细分,确定具体研究项目为经营战略研究、利润规划、资产规划、融资规划等几部分,再针对各个具体的研究项目,结合公司的基本情况制定研究方案;
③拟定小组工作计划。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后,学生小组成员讨论拟定较详细的工作计划,确定各成员的具体工作内容。明确的工作计划安排和确定的分工,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督促大家按时完成工作,使整个学习过程有序而高效。
④自主学习并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根据研究专题的内容和解决问题需要的知识准备,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搜集信息,必要时可以小组谈论共同解决,或请教教师。例如,对公司财务预测和规划时,需要学习销售收入预测、股利政策、项目投融资方式、资本结构等相关知识模块。
⑤侧重发现问题。学生选择的公司不同,规划时会遇到不同的具体问题。例如,规划时可能要考虑:公司未来的市场需求如何;影响销售利润率的关键因素;目前资产规模和结构存在的问题;采取何种融资形式配合资产规模与结构的调整等,根据研究公司的具体特点,确定研究的重点,为提出解决方案做准备。
⑥ 提炼研究结论。完成研究内容,并依据对研究结果的判断得出合理的研究结论。针对研究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完成相应的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为测评阶段。学生根据每一个研究专题的要求撰写并提交研究报告,就研究成果进行陈述,并回答其他学生及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提炼各小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点评;测评各小组的研究报告。
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的问题设计及教学实施过程,是一个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思想和培养学生辨析式思维的要求。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以引导者的角色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通过小组合作,针对现实财务问题进行深入地、反复地探究,不断提高对专业知识及其应用的理解程度。
【关键词】财务管理 教学特点 教学改革
一、引言
财务管理作为工商管理学科体系中最重要的二级学科,其课程设置的目标就是在高效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扎实、深入地掌握财务管理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促使高校毕业生在工作中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以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用人单位需求下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较难的现状也日益凸显。因此,作为工商管理核心专业的财务管理其在教学模式、培养方式等方面也面临着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即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务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很好运用。本文从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特点入手,系统地剖析了现阶段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特点
(一)财务管理专业性极强,融合多学科知识体系
作为工商管理学科体系中最重要的二级学科,财务管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且融合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就专业性而言,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中需较好地掌握财务管理、会计学、审计学等紧密联系的学科知识,且上述学科体系均涉及极强的专业性。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大量运用本专业所涉的数学模型、计算公式得出最终的结论。因此,财务管理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而另一方面,学生在财务管理学习过程中需结合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等其他学科知识来解决本专业所涉及的难题。综上所述,财务管理的专业性极强且融合了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
(二)财务管理运用数学知识较多
俗话说,经济学与管理学所涉方法大多源自数学。在财务管理教学实践中需大量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判断并解决相应的问题。例如,《财务分析》课程在对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进行分析时需运用数学比率进行计算。因此,学生需较好掌握数学知识才能切实领悟财务管理专业所涉课程内容。
(三)财务管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财务管理是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在对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后应掌握如何编制企业日常的会计分录,掌握如何进行财务计划、预算与控制来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只有较好掌握了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操作流程后才能实现书本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对接。
三、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缺乏案例分析
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学生需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与技巧。但纵观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过度偏重理论教学而忽视相应的案例分析成为财务管理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由于此专业的实践性极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须将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要点。但就目前的教学模式来看,教师简单讲授基本概念、原理而缺乏必要的案例分析将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所学原理进而影响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
(二)理论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
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性极强,因而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才能使学生真正牢固掌握其所学知识。但纵观高校财务管理的教学模式,学生数量较多且高校人力、财力等因素的限制,学校难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以掌握所学知识。因此,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教学中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这不仅影响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操作与运用能力;同时很多学生在就业后也难以迅速适应真正的工作岗位要求。
(三)教师授课缺乏实战经验
财务管理专业所涉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故要求大学教师具备较高的实战经验以提升其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与运作进行讲授,提升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但目前高校的任职环境基本决定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因而其并不太了解企业具体的经营方针和操作规则,故在教学中缺乏相应的针对性与指导性。所以目前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便是高校教师缺乏实战经验,不能紧密地将理论与实务有机结合。
四、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措施探析
基于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当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第一,增强教师教学时与学生的互动;第二,加强高校与外界的联系;第三,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一)改进教师占主导的教学模式
高校教师传授知识占主导模式天经地义,但为了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掌握与消化,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判断能力,高校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应逐步转变教师完全占主导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在讲解重要知识点后提出相应问题、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该章节的学习当中。上述教学模式的转变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与课后练习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同时也能增加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调动其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二)加强高校与外界的联系
财务管理专业是工商管理学科体系中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校外实践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延伸。高校学生通过校外实践能够较好地理解、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有助于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努力增强其与实务界的联系,即学校应与外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财务公司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到上述单位进行认知实践,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促使学生更好地领悟自身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
(三)加强财务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是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主导力量,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导师。针对高校财务管理教师缺乏实战经验的问题,学校应与各类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交流机制,鼓励高校财务管理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到上述单位进行调研实践。上述培养机制不仅能够促使财务管理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的难点与问题所在,拓宽教师的实践能力,促使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实务当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课堂教学,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与实践性。同时,学校也应定期组织校外实务界人士到校内交流、研讨,以提升教师从实务环节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应紧密依托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思考与实务能力,加强高校与实务界的沟通交流以促使学生的实践活动,最终提升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治.对高校本科财务管理教学的再思考[J].会计师,2013(06).
[2]王宏伟.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3(07).
创新性人才财务管理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内涵。对于本科专业人才来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不局限于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应该能够运用所学的本专业知识进行社会服务的实践能力。从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发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这也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对于应用型高等院校专业课程要突出专业知识的拓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财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使其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财管部门、评估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事相关工作。目前这些单位普遍需要的是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能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为适应社会对理财人员的要求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财务管理教学的目标。本文拟结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近年来《财务管理学》系列课程的教育改革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现状
目前的《财务管理》教材内容虽没有明确说明,但都是针对上市公司来讲解的,这是因为财务管理的基础性的理论都是照搬西方理论的,而国外教材阐述这些理论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的。但是我们的学生在毕业后实际工作当中遇到的财务问题大多数是非上市公司的。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而且学生刚开始工作时面临的都是基础性的工作,目前国内财务管理教材中绝大篇幅所讲的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股利分配决策也不是学生会天天处理的“经常性事项”,而短期资产管理、现金流管理以及成本费用管理这些才是企业每天需要关注的“经常性事项”,然而,这些在财务管理中并没有作为重点内容,这样的内容安排错位是我国《财务管理》教材的通病。而且现有的财务管理教材也没有将一些我国新出现的财务问题在教材中体现,比如现有的破产、兼并和收购问题现有教材只是停留在方法上,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学生学完了相关知识也很难应用在实际工作当中。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内容多而繁杂,公式多,知识点之间的联接不紧密且不容易掌握,各知识点的决策、评价方法各不相同,这就让学生感觉内容又多又杂,无头绪,难以找到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这就需要学生具备独立分析和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相关内容的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学生往往开始的时候对该课程比较感兴趣,可时间长了一部分学生因为越来越听不懂便放弃了。财务管理的传统教学法是通过讲授加PPT教学的方法来传授财务管理理论知识,而且财务管理中的理论知识是很重要的,其中所有的公式都有成立的假设前提,学生只有了解了理论前提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式,恰恰理论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如何采用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当前教学中面临的紧要问题。
三、将双语和案例教学融入到财务管理讲授中面临的问题
我们学校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是大二开始会计学和经济学相关等课程,大三后学习中级财务管理、案例分析(20学时)等专业课程,大四后学习高级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英文)、财务分析等主要课程。案例分析课程20学时中有10学时老师给学生讲解,10学时是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的作业上机操作时间,学生普遍反映上机课时安排过少,应该增加实际操作时间,但因为实验室机房紧张,这一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另外双语教学课程只有《财务管理(英文)》一门课程,课时安排为32学时,课程安排过少,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目前是在其他课程中适当增加与之相关的双语授课内容。
四、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根据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我校的办学目标,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中心应放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上,培养和提离学生运用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改革的目的,必须进行财务管理教学全过程的改革。
1.根据实际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
针对教材内容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应联系实际调整教学内容。对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应予保留,比如财务管理目标、资金时间价值、投资风险价值、资本成本等,而对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知识,如投资决策、融资决策、财务预算的编制等,应结合实际通过大量的实例,引导学生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企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深刻理解这些内容在整个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与此同时,要充分注意会计学科发展的成果和动态,更新和充实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力求从学科前沿的角度,让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教学内容的充实与调整还要处理好前沿与基础的关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2.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针对目前学生在学习财务管理类课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我们可以相应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解决。
(1)形象教学
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社会经济现象和个人理财决策中所遇到的财务管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包括货币时间价值计算、风险报酬衡量、应收账款管理等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使学生面对的不是死记公式,建立他们的学习兴趣,近而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注重模型前提
财务管理课程中,几乎所有的数学模型都是在某些基本假定条件下才会成立的,如货币时间价值中复利和年金的相关计算、资本资产定价模型、MM理论公式等的计算都是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才成立。在讲授中,把讲清各类模型的适用前提条件和数学公式的推导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学生从经济意义上理解各种模型的原理,这样学生才能够灵活应用相应模型公式。
(3)加强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选取实际工作中的典型实例作为教学内容,以直观的方式提供给学生,启发学生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它是从实际工作出发又服务于实际,实现学以致用的有效方法。比如在讲授资金时间价值这个内容时,对于复利的计算可以给出现实存在保险推销案例,通过对计算保险实际的收益率来和保险广告中的收益率比较,使学生可以明白保险的真实情况;另外,对于时间价值中年金的计算可以用现实生活中普遍会遇到的买房问题为例,理解年金计算。教师可以在讲完时间价值计算给出案例资料和所需讨论的问题,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和思考,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实践知识;最后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评价和归纳总结。案例的有效使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革财务管理课程的考核方法
目前我们财务管理课程考核多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结合的简单方法,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但这种计量方式不容易真正把学生留在课堂,不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次检查,学习效果的好坏,不仅体现在记住多少理论和公式,还体现在知识的综合运用上。财务管理课程可以应用多种考核方式,可采用闭卷考试与素质能力相结合的方法,期末成绩由试卷成绩、平时课堂表现、案例分析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几部分构成,并确定合理的分值比例,突出财务管理实践性强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姚曦.财会与非财会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3).
[2]王学宝.财务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研究[J].商业经济,2010,(3).
[3]李雪冬.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4).
[4]王卫星.非财会专业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探究.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12).
关键词:课程交叉;综合性案例;财务管理课程
案例教学法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最早出现在美国哈佛大学,它在培养应用型、实战型人才方面具有独到的功能。随着案例教学的发展,管理学科案例教学体现出由单一案例向复合案例的转变。在综合性课程的案例教学中需要适应这种变化,采用课程交叉的综合性案例教学,让学生运用与该课程相关的多课程知识技能,从不同角度解析同一个案例,把知识进行整合,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
由于学科划分割断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教育过程中弥补的办法是综合化,在课程建设方面是加强课程群建设。课程群建设是为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而将本专业或跨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课程体系。课程交叉的综合性案例教学在课程群建设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它以案例为载体,体现群内一门课程对另一门课程的意义,并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整个课程群的关系,从而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益。它可以发挥交叉综合作用,顺应了学科交叉趋势,利于培养综合素质高人才。
一、课程交叉融合的综合性案例教学的原理、运用对象和课程选择
(一)课程交叉融合的综合性案例教学的主要原理
课程交叉融合的综合性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具有一定综合性的专业核心课程,把与该课程相关联的不同课程知识点串起来,选择或编写案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涉及到的相关课程知识和方法技能对同一案例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
课程交叉的综合性案例教学对师生具有重大意义。在多课程交叉的综合性案例中,案例涉及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和不同课程的方法,学生要了解相关课程知识方法,甚至需要与其他专业学生咨询求教,这会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为了分析案例或回答案例中的问题,要经历分析、解决问题的每一个过程,并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由此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利用信息能力以及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案例问题的对策能力。另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要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融合多学科知识及了解目前教学和科研的前沿动态,这就促使教师必须深入实践,不断学习,提高科研和教研水平。因此,多课程交叉的综合性案例教学对师生双方都是一个挑战。
(二)课程交叉融合的综合性案例教学的运用对象和范围
课程交叉的综合性案例教学应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究其原因,是因为低年级学生在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储备不够。因此,对低年级学生应以“授课为主,简单案例为辅”的原则进行教学,对高年级学生,由于通常已具备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分量可以重一些,综合性可以强一些,引入适量课程交叉的综合性案例教学。但要充分考虑到学校师资的整体实际情况确定案例教学的比例,从而保证案例教学的质量效果。
(三)课程交叉融合的综合性案例教学选择财务管理课程的原因
财务管理学以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等相关知识为基础,涉及的知识领域十分广泛,知识面上具有多课程多知识点交叉融合的属性;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运用数学的、统计的、人文和计算机等方法研究解决问题,体现出方法的多样性。同时,该课程又需要采用具体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等方法以解决企业实际的财务、金融问题,具有比较强的应用性。这就要求财务管理的教学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充分重视实践教学,要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财务人才,可以引入课程交叉的综合性案例教学法。
二、课程交叉的综合性案例教学实施
(一)选择或撰写案例
在课程交叉的综合性案例教学实践中,最花费时间、也最令教师们倍感艰辛的就是开发和收集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教学案例。案例的来源有两个:选择案例或者撰写案例。一个良好的案例至少应该蕴涵一定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思考,能使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同时加深对于课程之间联系的理解,并能利用已经所学过的理论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精心做好课前准备。
为了提高效率,案例讨论前的工作应在课外完成。教师的准备工作主要有:根据教学进度确定综合性课程交叉案例实施时间;精心准备和研究案例,在案例课的前两周向学生发放案例材料与讨论提纲,确保学生有充分时间阅读案例,查阅资料,进行思考与交流;了解学生的案例阅读情况,对学生在前期准备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设计案例讨论的组织步骤,考虑案例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确定应对策略。课程交叉的综合性案例教学需要学生积极支持和高度配合。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具备案例讨论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其次要按照教师的要求熟悉案例材料,围绕疑难问题进行思考与交流,认真查阅资料,积极开展社会调查,自由探索,大胆质疑,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有组织地开展案例讨论
教师在组织学生认真讨论案例等方面起主导作用,要对整个课堂讨论进行细致的安排。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学生对案例了解程度;调控课堂的氛围;分析学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是否解决了案例中所反映的所有问题。
建构主义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它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主动地在原有知识体系中通过不断的积极实践,建构新的知识和经验,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建构主义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三点:
1.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灌输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最终促使学生有效地建构当前所学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知识时主体认知特点的作用。学习不是由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替代的。
2.建构主义教学观。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能简单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应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中“生长”出新知识。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自解倾听学生的看法,洞察他们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这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建构主义把教学看成是一种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活动,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最终使学生成为实现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
3.师生角色观。建构主义认为,人作为认识的主体,不是机械地反映现实,而是在认识过程中以其特有的经验和方式对现实进行选择、修正,并赋予现实独特的意义。该理论对认识的主体性地位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因此在建构主义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角色是定位于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之上,而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角色的巨大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被削弱,而是得到了加强,他们需要承担更艰巨、更关键的职责,教师的角色定位也越来越切入教学的核心。教师被要求要以更宽广的心胸、更有效的沟通、更高超的教学技巧来帮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对高级财务管理教学的启示
高级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继财务管理学之后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财务管理学相关理论的深化,如企业业绩评价、企业价值评估等;二是重点围绕财务的最新实践,以专题形式探讨性的介绍特殊环境或特殊事项的财务管理问题,如集团财务管理、企业并购财务管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破产清算财务管理等。高级财务管理是在学生掌握财务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使之进一步构建完整的财务知识体系,对财务管理知识有更准确、合理、科学的理解,从而提高财务理论水平,并能够处理特殊复杂环境中的财务管理问题。高级财务管理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相吻合的。我们可以借鉴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教学观及师生角色观,重建高级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以期改善教学效果。
1.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成为“当局者”身临其境地自主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经过教师系统地归纳总结,使学生体会、领悟高级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情境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同时也符合高级财务管理实践性应用课程的性质。实施情境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并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教师在情景教学中应是情景创设者,帮助并促进学生自己进行信息的加工和知识的主动建构。创设的情境可以是真实案例的再现,可以是对实践的模拟,也可以是基于教学内容进行的假设,但教师都必须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建构知识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管理层收购时,可借助粵美的管理层收购案进行情景的创设。在向学生介绍美的公司在收购前的实际状况后,可设问其决定进行管理层收购的动机是什么?是实现管理者效用最大化,还是公司大股东选择的退出途径?在引导学生分析出真实动因后可继续提问:如果你作为美的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会采取何种方式收购?在学生给出自己的方案后可帮助他们分析方案的可行性,然后给出美的公司的收购方式,引导学生总结各种方式的优劣。另外,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思考,启发学生比较国内管理层收购与国外的不同,找出我国目前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这样,通过学生以主人的身份身临其境地思考问题、完成任务,这种不知不觉地对相关知识的涉及和运用,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从而使学生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建构。在情景教学法中,教师需要将舞台让给学生。能否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建立起师生间共同讨论、学习的氛围是在高级财务管理教学中成功开展情境教学法的关键。
2.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重新定位师生角色。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将其借鉴到高级财务管理教学中就是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级财务管理主要涉及特殊环境或特殊事项的财务管理问题,学生缺乏对这些问题的实践经验,而传统教学大都采用单纯的知识讲解教学法,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这种教条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只会生硬地、孤立僵化地掌握知识点,学习中缺乏自主性,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难以形成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要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丰富理论、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训练能力的重要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高级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协作分享更多的信息和资源,利用会话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充分利用建构主义的四大学习环境要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三、结论
【关键词】管理会计;应用型教育;教学方法
教学工作是教师的基本工作,教学过程中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当前大部分高校探索应用型本科的前提下,我们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学生的对知识的渴求和社会的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是每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管理会计》是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以《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两门课程为基础的,应用到两门课程的基本知识,但是基本的思路和方法上又有着很大的区别,是培养应用型财务人才的一门关键课程。但是,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单一讲授方法来进行,即使某些高校对该门课程设置了实习课程,但是由于模块化教学,使得好多学生对该门课程缺乏兴趣,很难使完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应用型教育的含义
一般对应用型教育的理解认为应用型教育是指相对于学术型(理论型)教育而言的,是一种专业人才教育,教育目标为具有基本的专业知识能力,又具有从事某一专业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他是面向整个经济活动的教育人才培养类型。从应用型教育的内涵中我们不能发现,应用型教育应该具备两个层次的内容。
1.具备专业的基本知识能力。
2.对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并且具备创新能力。
因此我们在《管理会计》教学过程中要把握这两个核心能容,即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使学生在工作中掌握相关技能,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应用的管理会计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管理会计》一般的教学方法
当前我国高校《管理会计》教学方法从宏观上讲主要采用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以直观形式获得接经验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等。这类教学方法是指通过都师和学生口头语言活动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它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和讨论法。一般教师采用讲授法比较多,往往《管理会计》36-54个课时中,老师采用讲授法是教师以口授的形式向学生阐述管理会计的概述、变动成本法、预测、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等内容。个别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能才用讨论法,把全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自由发表意见。而往往讲授法在《管理会计》教学过程中占用的课时数超过90%。
随着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演示相关的图像及其内容,通过直观认识让学生能够与实际联系的更加紧密,通常结合讲授法一起加以应用。现在在教学过程中已经成为许多授课老师普遍所应用的辅助教学方法。
此外在《管理会计》的授课过程中许多高校安排学生以实习的形式进行教学,一般以相关软件为基础的管理会计模拟软件在一些得到应用,让学生在计算机操作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另一种是选择固定的实习企业或者安排学生参加实习工作,验证所学知识的有用性。
三、《管理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课程具有应用基础知识多、内容比较复杂、应用难度大、我国实际应用少等特点,要想完成应用型教育目标,以传统的教授方法为主加以演示和实习教学方法为辅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1.学生觉得好多内容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已经学习过,从而表现出没有耐心,对所学知识缺乏很深刻的理解。
2.由于讲授法一般是以模块进行分门别类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各模块相互之间联系不是很紧密,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和全面理解相关知识要点。
3.由于管理会计形成比较晚,普遍的观点是管理会计于上世纪80年代才形成基本的理论,成为会计学的另一个分支,而管理会计真正进入我国一般在上世纪80年代末。因此,社会上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够,造成的结果是管理会计的软件比较粗糙,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单独设置管理会计岗位。因此采用无论哪种实习的方法都不能够达到最初的教学目的。
四、应用型教育下《管理会计》教学方法探索
在应用型教育的前提下,我们应该转变我们的思想,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法我们要围绕应用型教育的目标出发,即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的知识在实际当中怎么用。要完成这个目标,我认为应该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体系不能死板保守,并且要改变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上好第一次课。第一次授课是学生对新课程认知的开始,也是培养学生对该门课程兴趣的开始。因此以演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发展,明确管理会计到底有什么用。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未辅助,主要以提问的形式来向学生发问,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对管理会计的兴趣。
2.打乱传统的模块化教学,采用大案例教学。所谓的大案例教学是指让学生独立选择一个项目,决策建立什么样的生产企业,然后设置投资金额进行长期投资,企业的建设进行独立计算,把长期投资的内容应用到该不分里;企业建成到经营期间,首先进行全面预算,然后进行本量利计算和产品定价,最后通过分析计算进行销售预测和资金需求预测;在企业经营期间要求对自己建立的企业进行责任管理和内部价格管理;最后对每期的经营成果利用长期投资决策的知识通过计算判断出自己投资的项目是否可行;并且通过每年所作出的报表进行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计算。
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这个内容可能摸不到头脑,因此教师在此过程中首先要做好一个基本的模型和项目,让学生以教师的模板为基础进行应用和改革。在课堂上教师把需要用到的知识点可以做适当地讲解(略讲),以学生项目操作为核心,不懂的随时向老师进行沟通提问,教师进行讲解。
把管理管理会计的所有知识点都穿插到项目当中去,不仅完成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知道相关的知识点在实务过程中到底是如何应用的,为培养高级的应用型财务人才来服务。
3.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传统的考核方式以考试为主,在应用型教育下仅仅会做基本的考试题远远不够。因此,为了保证学生平时对自己项目的重视程度,把每个人整理出来的完成项目计划作为考试的基本标准,刺激学生认真做好自己的项目,让学生端正日常学习的态度做好自己的计划。
总之,在应用型教育背景下,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老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真正的让老师成为学生的辅助,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会计教学方法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提倡的。
参考文献:
[1]张芸.对应用型教育教师培训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8(7).
[2]朱高峰.论应用型本科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与困境
作者依照目前市场环境作出了详细的调查工作,并且查阅了相关资料,同时向有关术业专家进行访问,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内容以及金融专业和会计专业方面的涵盖知识,进行了一系列的收集工作,针对当下财务学习体系当中的学习内容,覆盖范畴,知识点的架构和从业岗位和金融会计专业的两厢交接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两者间是存在交融的,从而也发现,正是由于彼此间相互推导的状况,从而令到财务管理专业的就业空间受到了极大冲击。
根据非财务和会计专业人士的研究立场而言,其认为这两者间是两位一体的,而且区别不是很大,不过却有着相当大的差异性。不管是从内容还是职责方面来说,学生就业时进行的就业取向通常情况下还是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别性的,尽管有着部分关联,但是依据专业文章,理论指标甚至是典型的分析案例来看,其任务规划下的教职人员的工作内容,都与整体上有着些许的分差。教职人员按照规划日程来进行的学习内容,无论是从内涵的角度,还是生存空间的角度来看,专业财务管理都是处于主修会计和金融两大专业来进行的。经受相关的金融与会计专业的内容挤压,令到实际的教学工作环节,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受到限制。之于财务管理专业而言,生存存在的过程是有着一定的困难的,未来更好的克服这些难题,摒弃陈腐的理念指导,转化危机为动力,将财务管理人才培育的体系革新成新的风向标,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率。而本文主要通过上述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目标定位与要求
相对而言,理财专业指导学生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而不是具体到一个专业性的会计职能。进行理财学习,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于经济学和管理理论都有着必要的掌握。要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学习的海洋当中,对知识面和接受度上不断拓宽,重视质量,只有当能力,知识,质量三者统一发展时,才能促进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要想培养人才,必要时要先了解学员的真实能力,对于实践动手经验,个人操作的水平等都要多加留心,推动整体的学生技能涵养的提升,不光是专业素质的提高,还需要对其在校时的教育授课程度进行管理,高校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和中小学校的教育体制和形式有着重大的差别性,诸如在教育的思路,专业能力的评测,以及能力的要求方面,都各有划分。
不同层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仍有一定的区别,主要强调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本科所需求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一定的从业技能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把重点集中在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上,学生学的更广泛,学生可以掌握更扎实的理论知识,财务管理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三位一体。但不同专业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差异,比如财务管理主要集中于知识的培养和能力的培养,更注重会计技能的培养,金融专业更注重综合业务。不同的企业对不同专业的需求有所不同。
专业财务管理从课程、核心课程、专业属性、就业方向、技能要求、质量要求、财务会计专业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大方向有联系,但主要来自工作组,岗位责任提取典型的工作任务,关键点和难点知识不同,培养学生强大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强大的技能,培养高质量的高级人才,主要是适合一些研究,高学历,高职业建议,打开一些高技能,专业和强大的实用性,以适应岗位的需求。
三、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目的是完善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中的财务管理专业水平。它是学校师资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综合体现的文化条件。高层次的财务管理专业要求明确和具体的培养目标,项目人才培养科学、合理、人才培养、完善工艺规范、师资队伍素质高、教学条件好、设备先进的教学方法,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良好。要求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是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有良好的教学大纲,有一套先进的教材和一套适用的教学资源;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一套规范、严格的考试方法;一套课程特色的现代教学手段。按照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要求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往后的专业培养过程当中,不光要加强整体的术业能力,提升其职能实践性,还需要对其基础理论的架构有一个整体的疏导。专业人才指代的不光是一方面的能力,能够触类旁通,学而致用,将相关的财务知识融会贯通,相互贴合发展的,才是真正的培养成才的证明。
总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是人才的需要,特别是高级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和高级人才的会计、财务等方面的不同,责任要求不同,本文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定位,指出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完善财务管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市场需求为准则,为企业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有助于实现中国梦。
四、总结
对于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定位,能够带动我国的未来财政行业发展垫下坚实基础,引领专业技能迈向领先地位。就当下来看,我国目前的培训机制与成熟地区的培训工作来说,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相关人员的术业能力的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定可以带领更多的学员完成学业目的,成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