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评价一个人的词语范文

评价一个人的词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评价一个人的词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评价一个人的词语

第1篇:评价一个人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生本课堂 课程标准 现状 措施 实际操作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40-01

生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型教育理念。它按成绩的高低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组自学,小组讨论,小组发言,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则要以个人的智慧,精炼的语言引导,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在课堂里慢慢学会学习成长。它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用一种静静等待的方式让学生百花齐放,奠定终生学习发展的基础。

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如何引导,设计有效的方法来完成学习目标。课程标准要求七~九年级的学生能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掌握常用汉字3500个,熟练写正楷字,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会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要讲究教学艺术,在教学的梯度和迫切性上,均要把握好分寸。因此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我对字词学习有一些思考并在教学中积极实践。

一、学生现状

字词的学习,这本应该在预习中完成的任务,对农村中学的语文老师来说简直就是奢望,学生忙于完成其他作业,学生忙于玩耍,根本就不会重视字音、字形、字义的预习学习,甚至一个班就只有十来本皱巴巴的小字典,这些字典甚至还是盗版的,错误随处可见。家长学生都不愿花钱买一本正版的字典,更别说词典了。学生书写甭说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能够一笔一画写清楚字就是老师感到高兴的事了。

二、应对措施

(一)思想的引导

由于手机和电脑的普及,家长和学生认为可以直接用来解决打字问题,事实上在聊天记录里有太多不规范字的使用,这些直接反映在作文里,屡屡出现错字别字。对书写认为练字是浪费时间多此一举,反正有打印机写字的一切问题均可解决。殊不知,汉字的书写正确与否会对自己有意想不到的影响:如“定金”和“订金”这两个词在房屋购买合同中会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 ;拿到一份书写糟糕的求职书,一个糟糕的签名,别人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对你会有怎样的评价?字如其人,从字可以探查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一个人的,从而决定本人对你职业的取舍,因此一定要把字写好。

(二)实际操作

结合教学标准和生本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采取以下的应对方法。

词典的运用上: 每一届学生毕业我会收集他们的字典词典,准备给下一届学生循环使用,做到每个学习小组一本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相互学习共同使用。

书写要求:七年级买正楷字字帖摹写,八年级买行楷字摹写,九年级上期用作业本书写,下期用图画本书写。每天10个字,直到中考的那一天结束。三年如一日的坚持,同其他班的学生相比书写确实有很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做事有始有终!

书法比赛:每月进行书法比赛,优秀者粘贴在教室外一个月供人欣赏。

课堂教学:文字有字音、字形、字义三个方面,这是学习汉语的基本要求,为了督促学生的预习和提高学生学习生字词的兴趣,课堂上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点名直接读字词。用PPT展示字词,让其他组的学生来听读并纠正。这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读能力,也是对学生进行普通话的训练。

2.直接听写,小组之间互改,把书写优秀的学生你用白板展台展示。为让学生重视,听写全对的按人素给小组直接加分,计入小组操行评分。直接听写又分每组同时听写,每组点号(按每组学生的编号)抽到黑板上写,小组之间相互听写的方式进行。这对于学习稍弱的学生而言是最佳的表现机会。

3.分组讨论找出本组认为是重点的字音、字形、字义(找出的字、词不超过4个),并板书到黑板上说理由,可以找小组伙伴来补充完整。凡是有书写错误,理由说错的小组将被扣分。组长在组织小组伙伴自学的过程中,相互检查,督促发现本组的伙伴有错误,就会及时提醒全班同学注意别犯同样的错。谁不想在黑板上有自己漂亮的字体,谁不想自己不写错别字?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书写重视,规范认真,对生字词记忆就会十分仔细、深刻。

4.词语随堂造句。对新的重点词语,要求学生当堂会用,造句是一个最好的检测方式。在造句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加入新的要求:如用修辞手法等。

5.用词联句的比赛。要求学生用文中至少4个以上的重点词,(有时自选、有时老师指定)写一段优美或者有哲理的话。由老师当堂评价优劣。这样的练习既让学生掌握了字义,又让学生学进行片段作文练习。

6.联想字词的比赛:写形近字,同音字,意义相近的词语比赛,看哪组写得多、写得快,写的准。

这几种方法每课采用一到两种,老师事先做好计划,时间不超过每课学时间的7分钟。为节省时间,尽量直接用展台展示学生的书写或者讨论结果。

课后复习:每课的生字词课后要求抄字音两遍,词语两遍;对重要词语要求造句或连词成句。

课后检测:结束新课三天后听写,凡是错误的抄写五遍后,要求学生再次听写,直到学生完全正确为止。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字词的教学课堂上决不能忽视,课后的检测也不能马虎,只有这样才能实实在在的为学生的读、写打下扎实基础,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叶蜚生,徐通锵.《语言学纲要》.1994年,第3版.

第2篇:评价一个人的词语范文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苏霍姆林斯基语)”

很多时候在琢磨“后进生”这个词语,细细想来不得不佩服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用词的准确在于含蓄地给了差生一个称谓。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感到不安和羞愧。且不说加德纳提出的七种智能,就每一个学生而言,他是一个生命,是生命就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我们非得给他们画上一条线,再打上一个印,末了还起个好听的名字。

“后进生”对应“先进生”是不言而喻的两群人。是什么让他们不同,做教师的都心知肚明就是成绩,就是分数。尽管我们批评了很多年唯考试和成绩论,而且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一年又一年,但考试依然是考试,分数依然是分数。“语文数学考高分就一定能做一名好厨子?”“语文数学不好就肯定妨碍他成为出色的修理工?”钱钟书的数学不及格,他同班数学好的,有几个写出了《围城》?上帝让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面貌、个性、特长、给这个世界的色彩都不一样。但我们每个人恰恰都要和上帝对着干,把每个应该不一样的,培养成一样。我们用标准的大纲、标准的教材、标准的评价、标准考试规范大家,我们不允许不一样,不鼓励不一样。这是我们教育的最大的缺陷。任何一个人,要取得成就,他就必须有特色。

“鹤善舞,牛能耕,老鼠生来就打洞。”我们生活在一个健全的社会,我们需要科学家,也需要负责的送奶工。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人一个发展的空间。尽管这是一份梦想,但我依然坚持。

第3篇:评价一个人的词语范文

一、科学价值观的含义

随手翻翻书刊,也许就能看到“价值观”这个词语。在被用来评说当今青年一代的言论中,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就更高了。如此一个与人的评价相关的词语,它的合理含义是什么呢?

我个人认为,价值观反映的是人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观点,是关于物质世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反映了一个人的认识结构,属于认识的哲学范畴。哲学指出,人生价值观就是关于人生价值的见解,它反映了人们的人生目的。社会行为对集体,社会所具有的意义,是对人的价值观念的表现。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是哲学的重要概念,的科学价值观是与资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存在着原则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是以集体主义为其价值原则的,它首先强调的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同时也维护个人的正当权益。在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是具有统治地位的,它强调个人本位,萌芽于古希腊,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而成为西方文化的价值核心。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既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尊重个人的正当利益,发展和实现人的的个性。综合马克思的理论观点,我认为科学的价值观及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认同与价值取向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是用科学的态度总结出来的关于人的发展趋势。

二、人的主体能认识自身

关于人对自身的认识,在人类的哲学史上有段曲折的演变历程。我个人认为,人是完全可以自我认知的。这里我想用自身的认识精力来加以阐明。

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求学阶段时的自我认识过程,第二个阶段是适应社会的自我认知过程。求学阶段的自我认知过程是由模糊到清晰,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小心阶段,每当被老师当场提问而且没有回答上来时,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羞愧与自责,然后就会默默地在课下补上来以争取下次在被老师叫到的时候正确地回答上来。这是对自身落后于其他同学的一种认识。当看到书中或影片中某个人物经过一段坎坷与磨难后,最后实现了某种让人羡慕的结果时,内心中就会把自己的一些经历与之相比较,看是否具有相同之处,如果与自己的某种经历相似,内心便会被深深触动,并暗自下定决心,也要换取与之等价的结果。这是一种对自身荣誉感的认知。

哲学关于人类自我认识的解释是上溯到人的本质的问题,认为人是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统一。它从实践着眼,从人与人的关系入手,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证实了人是可以自我认识的。

三、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对主体具有促进作用

这里所说的主体能动性是指人在总结、认识其自身在过去某个阶段发展趋势下的价值取向后,反观其在过去的发展趋势,反思其中的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并有意识有目的的将其中的肯定因素整合为某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合理因素,使主体向着既定规划的趋势发展,以达到自身理想的发展方向,促成主体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哲学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自身的作用的观点是人的本质和价值实现。它指出,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社会的活动,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在不同程度上表现着人的本质。在观念上和实践上,个人对于外部世界和自身的把握造成社会的文化、文明,确证着人的本质力量。人们在创造和发展历史是同时,也创造和发展了自已的存在本质,正是人的这点特殊存在和特殊本质,决定着人的价值或意义。自在的自然物不是为人的存在,不具有满足人作为人的需要的价值属性,只有通过人的能动性的创造活动,才赋予物以能够满足的需要的价值意义,物对人的意义即人的活动对人自身的意义。人的价值即人对自身的意义,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因此,人的价值不同于人以外一般事物的价值,人的价值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是一切价值中最高的价值。人在实践中使自身的潜力发挥出来,变成创造客观价值的现实力量,人也就成为现实的主体,而实现了自身的创造价值。

四、主体何以有效地把握自身的发展

既然人的主体可以完全认知自身,同时也能发挥主体能动性来促进自身价值观的形成。那么主体对自身的发展肯定可以做出一种定性的分析,即人的主体能够从客观的因素中找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成分,来促进自身价值观的形成。

首先,主体必须有辨证的批判思想。哲学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诠释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一点很重要,辨证唯物主义要求辨证地认识周围世界,它要求从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出发,既看到积极的方面有看到消极的方面,防止人们在认识周围世界时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而产生片面性。也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才有可能保证我们始终以正确的立场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4篇:评价一个人的词语范文

笔者归纳总结了10种名著简答题的题型,分析了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并分析一些简答题,希望能够对这种题型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一、情节复述题

这十部名著基本以小说为主,而小说的三要素是情节、人物和环境。因而这三点是考查的重点,事实证明,这三年的高考简答题大部分都离不开这三要素。情节复述题的三个关键词是起因、经过和结果。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否则该情节就不完整了。此外这一题型是较为常见的题型,难度系数也较低,建议在平时训练时可倾向于稍微陌生化的情节,大大小小的资料上反复出现的复述题估计不会再考查了,毕竟高考题还是需要创新,需要有一定的区分度。

二、人物形象特点题

分析人物形象包括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对此的评价。一般而言,名著简答题重在对前两者的考查。如果题目中明确指出性格特征、形象特点这样的词语,那么学生作答时只要抓住性格就可以了;如果题目中并没有明确导向,学生需同时把握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此外概括人物性格需注意两点:第一,运用四字短语,这样言简意赅,整齐明了;第二,多角度考虑,层次分明,分析深刻。

三、环境题

环境题容易被考生与老师忽略,其实这种题型是相当重要的,如,09年考查的“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就是一道环境题,荣国府就是《红楼梦》中众多人物上演悲欢离合的场所。环境题的考查只要重视并不难,因为十部名著中重要的环境并不多,最主要的有荣国府、大观园、荆州、雷雨、周公馆、高公馆、边城、丹麦、索漠城、大海、鲁镇等。在分析时,需要从特点及作用两方面去考虑。

四、含义分析题

分析含义题可以分析重要语句,也可以分析重要词语(如,题目)。10年的高考题分析了《老人与海》中的名句“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因此,在复习时有必要将重要语句和重要词语单独列出来思考分析。

五、原因分析题

阅读名著要想收获颇丰,一定存在追问探究这一环节,只有不断地追问,不断地探究,理解得才会更深更多。原因分析题就是思考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鼓励学生思考得更深入、更多元化,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与能力。这种题型一般绝不可能是一方面,学生要多角度思考,角度越多,你的答案越严谨慎密。

六、意义分析题

名著的魅力不仅在于鲜明的人物和曲折的情节,更在于它深刻的意义。追问这个人物的意义,追问这个情节的意义,追问这个环境的意义,是更高层次的阅读,意义分析题一般都涉及到主题与时代。

七、作用题

作用题是现代文阅读中的重要题型,出题角度多变,范围极广,然而名著阅读中的作用题与现代文阅读中的作用题有很大的不同。名著阅读中的作用题很少涉及到表达技巧,主要是针对内容的理解。因而在分析作用题时要联系情节、人物、环境与主题,这样才能找到答题的方向。

八、概括题

概括题是最近两年来高考的新宠,确实也能够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这种题型要求很高,不仅要熟悉考查的内容,而且还要求用精炼的语句概括表述。首先,在平时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概括能力;其次,在阅读名著时,对于一些可以概括的重要内容需特别敏感,自己有意识地去概括,去归纳总结。

九、关联性题

关联性题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具体而言有下面几类:

第一类:几件相关事情之间的逻辑性。长篇名著的特点是情节错综复杂,盘根交错,因而把多件事情放在一起考符合长篇名著的特色。学生在复习时不要孤立地看待某一事件,而要联系前因后果,前后贯通,整体思考。

第二类:多个人物的联系、对比和分类。在名著考查中,可以单个地考查一个人物,也可以同时考查几个人物,而且在几个人物的联系、对比和分类中更能体会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第三类:一个人的多重性格或其性格变化过程。人的性格不是单一的,也不是静止不变的,所以分析一个人需动态的、多角度的、全方位的考虑。

十、技巧类题

第5篇:评价一个人的词语范文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就是性格直率,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我不喜欢说谎,说话比较直来直去。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比如我的同桌。每当她向我展示她新买的东西是否好看的时候,如果我真的觉得不好看,我就会如实说。一开始她还会一笑了之,可是时间长了,她就真的生气了。有一次,她穿了一件颜色过于艳丽的紧身短袖,兴高采烈地问我怎么样。要知道,我同桌是那种身材比较胖的女生,紧身衣和她的体型搭在一起真的极不和谐。于是我告诉她:“衣服挺好看的,可是你不觉得你穿上很像米其林吗?”她很生气地瞪了我一眼就转身离开了,从此再也不搭理我了。雅言姐姐,难道说真话有错吗? 为什么明明是她自己有问题,却要由我来承担后果呢?

铁面浩克

铁面浩克:

我听到过很多人在挣扎要不要做个诚实的人,对他们来说,有事说事,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做人的原则。他们不喜欢拐弯抹角,不喜欢含蓄,不喜欢虚伪。他们始终以这样的方式生活着,并且有了几个关系不错的朋友,相互调侃,并无所不言。

其实,直率本身是一种很好的品质,本意上来讲,像你一样率真的人说话直接,不喜欢拐弯抹角,为人诚实。但不了解你的人,则会认为你的率真带有说话不经过大脑,不去思考说话的场合或者对象,语言过于直接而容易伤人的色彩。因此,选择是否直言直语有时候也需要分场合和人。将这种说话方式用在普通的朋友关系或是与陌生人的交往中,就容易得罪人。虽然你的意见很中肯,话语很直接,甚至是为了对方好,但是能领情的人却鲜有。

我们都知道,如果两个人的关系没有铁到 “你说什么都影响不了我的价值感”,那么当否定的评价袭来的时候,不能接受直言直语的人的内心就会受到伤害。如果像你一样直率的人认为直言直语是你们为人处世的一种原则,那么我认为,它也应该是不以伤害他人为基础的。我们都知道,喜欢直言直语的人,出发点多数时候其实是善意的。你们甚至会告诉对方:“你应该透过我的言语看我的内心。”但是,很多时候,对方并不能够真正了解你内心的出发点,而是只听到了你言语中的直接甚至苛刻。

我也迷茫过,曾经我一度以为,照顾他人的情绪和迁就他人的想法是一种善良的表现。因此,我把语言表达得很委婉。但是我尝试了后也发现,当我尝试委婉的时候,那更像是一种不真诚的虚伪。纵使是善意的谎言,也难以逃脱虚伪的厄运――明明对方穿着极度不搭配,我为了使他开心而勉强说出 “好看” 的时候,自己也会感到不自在。

第6篇:评价一个人的词语范文

一、激发持久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是指对读物和从事阅读活动的兴趣,它是阅读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受到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制约。外部条件为教师推荐有益读物、提示阅读方法、组织活动、检查阅读效果等。内部条件如学生的求知欲望、主观态度、知识储备等。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采取不同的措施,区别对待。

1.巧荐读物,诱发读书兴趣。要想学生对书籍产生多方面的兴趣,教师应当首先博览群书,熟知那些优秀儿童读物,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采用介绍梗概、美读片断、讲述知识、表演故事等多种方式向全班同学推荐,帮助他们读好最初的几本书。每个月我都精心可以挑选一两个孩子进行好书介绍,告诉大家自己为什么对这本书感兴趣。在谈天时,他们也会相互介绍自己最近阅读的书籍。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写一张好书推荐卡,把推荐卡贴在教室墙壁上的“好书推荐”栏里,勾起兴趣其他同学的阅读兴趣。

2.整合活动,保持阅读热情。一个人的阅读兴趣如果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对任何一门知识都很难全面、深刻地掌握,只有保持长久的阅读兴趣,才能潜入知识海洋深处寻珠探宝。小孩子一般由于对新奇读物好奇、觉得有趣,才会产生阅读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是偶发的、短暂的、呈不稳定的状态。课外阅读与各项活动整合,孩子的阅读兴趣才会经久不衰。如结合学校开展的诚信教育,让学生去搜集古今中外诚信故事,举办故事会,收集发生在身边的诚信人和事,举行一次“诚信新闻会”。班级还可以为课外阅读开辟专栏,在墙壁上选一块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布置成“读书论坛”。论坛里可以贴、摘、抄,内容可以是课文的补充阅读、个人的佳文推荐、读书的感受疑问,形式可长可短。为增强互动性,还要设观众评价一项。每篇文章可以简单地打上“”做评语,也可在后面跟帖,写下自己的意见。论坛一星期评一次,比谁发的帖子多,谁的帖子引起评论多,谁读别人的帖子多。这样的活动为课外阅读提供了宽广的展现舞台。

二、指导有效的阅读方法。古语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课外阅读,不是一时之需,而是“终生学习”的可靠保证,是开拓视野,增长知识的前提。阅读,不能停留在表面,应学以致用,提高能力。所以,搞好课外阅读,关键在于教给孩子阅读方法,让孩子会读。

1.阅读分清主次。先挑自己感兴趣的或是与课文结合比较紧的名著去看。看报纸杂志,首先浏览一下内容提要、新闻标题、导读等;其次是看头版头条;最后是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慢慢品味。以此来提高效率,不必眉毛胡子一把抓。课外阅读是孩子的个体独立行为,其方法比较自由,可以是“信马由缰”,可以是“蜻蜓点水”,也可以是“囫囵吞枣”。但针对现代社会对阅读的新要求,以及课外阅读时间少、量又要大的特点,我们有必要进行适当的“速读”训练,教给孩子略读、浏览、筛选信息的方法,并创设机会在课外阅读中得以历练。按年级升高而提高,逐步对学生进行扩大视读广度的训练,图片一词语一句子一段落,一步一步,不断扩大孩子视野,训练眼睛的灵敏度。

2.做到手脑并用。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叫孩子们在读书的时候要边看边动笔,在所读的书上做标记符号。例如,重点词用“O”标记;重要句子用横线“——”标记;对书中某个字句或说法产生怀疑,使用疑问号“?”;小节号用“1、2、3”……标识,段落层次用“||”划分……不过,有时当我们读而有感、感而欲发时,单凭标记符号就不能满足要求,就需要用批注,也可写写读后感、书评等。学会阅读与思考同步,对于增强读书的感受力、破析作品思路、把握作品内涵、训练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等都很有益处。只有坚持经常练习,熟练的技巧和良好的习惯才有可能形成。

3.学会遴选读物。教师不但要向孩子推荐课外读物,而且要教会孩子如何选择一些思想健康、有益身心发展的课外读物。教师和家长认为的那些所谓的传统的经典名著,如《中华美德故事》《成语故事》孩子们却不喜欢看,主要是时代性不强,难以有共鸣。兴趣是第一位,有了兴趣,才能亲近母语,才能有机会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视野和境界。渴望神秘、冒险、刺激的孩子,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等儿童文学的经典,供他们选择。喜欢思考,热爱科学的孩子,我们可以指引他们去学《十万个为什么》,或自然科学、天文学等方面的书籍。喜欢社会信息、知识的孩子,我们可以指引他们去观看电视新闻时事,阅读报纸,去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

第7篇:评价一个人的词语范文

用语文的方式去教语文,就是要上好能让学生能听会读、下笔成文、出口成章的真正的语文课。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做一个明白人,清楚自己要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将学生教明白。这就需要语文课洗尽铅华返璞归真,大胆坚持“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的观点,紧紧围绕提高听、说、读、写四大能力而教学。有人说,语文高考又不考听力,练“听”干什么?这就有点太功利了。“听”其实很重要,但因为高考语文不像英语一样考“听力”,故许多教师都舍不得花时间去让学生练“听”。其实,学语文会“听”与不会“听”有天壤之别。我们的一些学生很刻苦,学文言文时在书上一句句翻译,把书划得密不透风,可一考试就不行了,这是因为他们不会“听”,他们不停地听、不停地写,效果却很差。其实听课是有讲究的,如果能先将课文仔细读一遍,边读边参照课文注释、工具书等将课文“默译”(在心里打腹稿翻译)一遍,他们就会发现,整篇课文中真正不能解决的难句顶多三五句,听三五句比听三五十句容易多了,这样听课时就不会有累的感觉,而且“听”时有重点,效果好得多。

为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我们在上语文课的时候,都要求学生把字典或词典、红色圆珠笔等学习工具准备好,听语文课时将听课笔记写在语文书上。要求学生记笔记,有利于练习听力,让学生迅速掌握捕捉重要信息的本领。渐渐地,学生“听”的本事越来越大,有的学生连老师穿插于讲课中的奇闻轶事、名人故事都记下来,并能知道老师讲这些东西的目的,这就是学会学习了。内容比较多而又需学生记的东西我们一不用板书,二不用多媒体。板书太花时间,多媒体由于屏幕太小、角度不好、屏幕反光等原因会让学生难以记录。而口念手记,这些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听力也由此而大大提升。

“说”的重要性同样不能忽略,可“能说会道”“巧嘴如簧”“三寸不烂之舌”“说得比唱得还好听”等俗语在人们心目中还带有明显的贬义,说明中国人比较反感会“说”,如大名鼎鼎的创建湘军、选拔领导,就专挑不善言辞的“乡气”之人,盖因其“敦实淳朴,少浮滑之气”。他甚至讨厌那些“善说话”之人:“将领之浮滑者,一遇危险之际,其神情之飞动,足以摇惑军心;其言语之圆滑,足以淆乱是非。故楚军历不喜有善说话之将。”他招士兵,也专要“朴实少心窍”的山民。由此可见,国人不喜善言之人是比较普遍的,这也就难怪我们不重视“说”的能力培养了。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会“说”的人往往比会“做”的人更占便宜。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者汤姆士认为:“说话的能力是成名的捷径。它能使人显赫、鹤立鸡群。能言善辩的人,往往使人尊敬、受人爱戴、得人拥护。它使一个人的才学充分拓展,熠熠生辉,事半功倍,业绩卓著。”可以说,卓越超群的口才是一个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本,是个人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成功人生的催化剂和加速器。有一著名企业老总也告诫求职的大学生说,“会说的人可以少奋斗三十年”,这句话不管你爱不爱听,基本上是事实。不爱说,不想说,不会说,说不清楚,说不明白,辞不达意会误事的。

训练“说”的方法很多:课前一分钟演讲、上课回答问题、班会讨论发言、辩论、演讲等都是。但不少学生,尤其是农村来的少数民族学生不愿在课堂上发言,而且年龄越大越不喜欢发言,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直接影响他们与人交往、交际的能力。为了让大家都有机会“说”,可以采取轮学号或按座次发言的方法,而且说时要用普通话。事实证明,开口“说”十分重要,教会学生“说”是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啊!

下面再说读与写。读、写自然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得读、写者得天下!

先说“读”,这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教师带头读,二是教会学生读。阅读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爱读什么样的书,往往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是一辈子与书为伍的人,教师必须爱书。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故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你不爱读书就不配做教师。不读书就会失之于浅薄,因为你欠缺文化的底蕴,欠缺理论的支撑和哲学的思维。就教学论教学永远拯救不了教学,就教学说教学永远不可能有创新。“腹有诗书气自华”,会读书的人自有令人折服的修养,光彩照人的气质,因书能释疑解惑,增智长能,正身正德。

第8篇:评价一个人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 幼儿园教学 日常评价 行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Talking about How Teachers Make Children's Everyday Evaluation

YUAN Hongxia

(Kindergarten of Tieling Normal College, Tieling, Liaoning 112000)

Abstract Evaluate the behavior of young children by preschool teachers is the most real, most close to life, with children the most emotion, cognition, self and other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te, the evaluation from significant others to shape a child's self and personality, determine the child's future . Put forward several strategies on daily preschool teacher evaluation.

Key words kindergarten teaching; daily evaluation; behavior

幼儿教育的日常评价行为是指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幼儿教师对幼儿行为所做的即时性的言语和非言语的评价行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表明,幼儿正处于自我概念建立的初级阶段,缺乏自我评价能力,对重要他人――父母和教师的评价反馈依赖性较强。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评价行为尽管是随机的、即时的,不如正式评价那么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和系统性,却是最真实、最贴近生活、最与幼儿情绪情感、认知、自我等发展状态息息相关的。教师积极的评价会带来幼儿对自我的积极评价,反之则会造成幼儿对自我的消极评价。

1 幼儿园教师评价孩子行为的常用语态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会使用表扬、鼓励、赞赏的语言,比如“嘿、嘿、你真棒!”、“xx,顶呱呱”这类语言经常会出现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哪怕是幼儿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捣蛋、扰乱纪律,我们也常常是用“我最喜欢xx小朋友,他坐的最端正!”来代替批评和训斥。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宾(1968)通过实验提出了一个公式:交流的总效果=7%的词语+38%的声音+55%的人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也就是说在很多时候我们怎么说比说什么更为重要。当我们空洞地说出“你真棒!”的表扬语后,有多少孩子是真正感受到被认同、被赞赏的愉悦感呢?在我们可见的语言背后,那些非言语的评价行为有多少已悄悄地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老师的大量非语言评价经常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 来自重要他人的评价塑造着孩子的自我和个性

一个人的自我评价是最核心的,如果一个人对自我评价比较积极、比较自信,那么这个人的自我是健康的、积极的,会形成一个孩子乐观、向上、乐群、高于挑战性这些优良的品质;如果一个人不健康、消极的自我,会塑造一个孩子退缩、自卑、不敢接受挑战等不良的个性。如:孩子们在画自愿画,大多数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画出太阳、小草、云朵、小朋友等等,童童拿着彩绘笔还在涂鸦,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怯怯地看着我,我走过去说:“童童,你画得好特别呀,跟我说说你画的是什么?”童童的眼睛一亮,他的脸由紧张变得惊喜,说:“我画的是龙卷风。”边说边拿起笔大胆地画起来,变画边说:“龙卷风老大了,把楼房都卷走了。”还给龙卷风涂上了颜色。晚上,妈妈来接他的时候,他兴致勃勃地给妈妈讲他画龙卷风。老师对幼儿日常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来自重要他人评价塑造着孩子的自我和个性,如果一个人对自我评价比较积极、比较自信,那么这个人的自我是健康的、积极的,会形成一个孩子乐观、向上、乐群、勇于挑战等优良的品质;如果一个人不健康、消极的自我,会塑造一个孩子退缩、自卑、不敢接受挑战等不良的个性。

3 幼儿教师进行日常评价的策略

3.1 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感受

记得带小班的时候,我领孩子们光着脚丫,利用各种水粉颜料进行着创造性的玩颜色活动。皓皓十分专注地投入其中,她用棉签蘸上颜料,给自己的小手、小脚涂上了“手套”、“袜子”,还和小朋友们发明了“炸画”――将棉花充分浸入颜料中,再将其取出使劲地扔向地面的画纸,就能炸出一朵朵美丽的“炸弹花”。正当皓皓玩得兴起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由于画纸上湿漉漉的,皓皓一不小心一屁股坐在了画纸上。皓皓很快地站了起来,凭我长期以来对她的了解一场大哭马上开始。看着她“五彩”的裤子,我灵机一动,说“哎呦!皓皓,你又有一条新裤子了!这条新裤子可是外面买不到的!我太羡慕你了!”接下来的几秒钟里,我观察着皓皓的反应。“新裤子,我又有一条新裤子了!”皓皓脸上的沮丧一扫而光,又继续玩纸上游戏了。第二天早上,皓皓妈妈告诉我说,前一天晚上皓皓一看见她就高兴地说“妈妈,我又有一条新裤子了!外面买不到的。”皓皓妈妈很惊喜,因为以前碰到这样的事情,皓皓从没有这样的表现。

3.2 学会欣赏孩子,真诚地赞赏孩子

首先教师要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幼儿,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要用一双慧眼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将其放大,使孩子树立自信心。其次,面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时,教师在评价时应特别谨慎,注意方法的运用。最后,教师对常常“被忽视幼儿”,更应多加关心,并且创造机会帮助这些幼儿多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勇敢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时间长了,其他幼儿就会渐渐地关注他,喜欢和他交往,使他逐渐走出自己的小天地。

3.3 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和非言语表达

孩子有独立的人格、自尊心,他们渴望成功,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表扬。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多采用描述性的语言、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期望。对于不同孩子和状况,教师始终采用积极的方式代替惩罚,做到一视同仁、表里如一。当幼儿有进步时,教师要及时予以称赞,孩子们会感到很满足,心情会变得很愉悦,会变得信心十足地做这件事情,而且,在以后做事情的时候,还会更加努力,会得到老师的再次称赞。另外,老师还要关注那些胆小、性格内向的幼儿,要经常摸摸他的头,给一个微笑,多给一些关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温暖、关爱和信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会随之增强,渐渐地,孩子会和你越来越亲近,会关心你,会照顾你。所以说,非言语方式,特别是亲密的身体接触在教师评价中尤为重要。

3.4 评价的方法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心理发展特点是不一样的,小班的孩子得到一朵大红花,他会非常高兴,他会把这件事告诉爸爸妈妈,自己感到非常满足。到了中、大班,孩子并不满足于一朵红花的魅力,可以采用积累粘贴的办法,获得奖励。奖励的方式要多种多样,避免使用一种奖励方法,失去了对孩子的吸引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别让孩子为了得到奖励而变得很功利,这样的奖励就会失去意义了。

3.5 评价要符合客观性的原则

教师应该看到每个孩子的进步,当孩子在不同方面取得进步的时候要给出准确的评价。在这里教师应该注意:孩子的行为是个体的行为,不能把孩子放入群体中与他人进行比较,也不能把孩子的缺点和其他孩子的优点进行比较。老师要时时刻刻地看到孩子的进步之处,相应的,孩子在各种场合都会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另外,要慎重在同伴面前评价孩子,孩子们不大愿意和一个经常被教师批评的孩子一同玩耍,相反,他们很愿意和一个经常受到教师表扬的孩子作朋友。

教师的评价行为追根到底来源于对孩子真诚的爱。评价就像一门艺术,其艺术力量在于达到对孩子的激励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和幼儿之间真诚地交流。“放慢脚步,用心教育”,不能说一两次恰当的评价能够对幼儿的人生造成多么大的影响,但是只要能为幼儿自信心的树立、独立个性的养成有着哪怕一丝的贡献,再多的付出也是值得的、有价值的。

第9篇:评价一个人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 现状反思 教育自觉 教学组织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特别是语文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它开创了语文教学的全新局面,为我们教师体现自身价值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许多老师感到压力重重,茫茫然,不知所措。通过长期的听课和调研,笔者初步了解了目前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现将具体情况罗列、分析如下:

一、组织教学

许多班级总有或多或少的一部分学生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或做小动作,或讲话,或者索性对着天花板发呆,浓浓的书香气在他们面前失去了特有的魔力。还有每当老师要求学生小组讨论,总有学生借题发挥,漫无边际地谈论起其他事情来,嘻嘻哈哈,喋喋不休,完全忘却了他们是在课堂上。而此时,老师对待这部分学生要么放任自流,要么粗暴喝止,手段显得如此苍白。组织教学首先老师要关注学生,要有锐利的眼睛,观察学生的变化。其次要讲究组织的艺术,用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来暗示学生,一句激励的话语:“老师发现XX小朋友坐得可端正啦,XXX小朋友也能这样那该多好啊!”“XXX小朋友特别有精神,上课特别认真。”等来提醒学生,当然平时还要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环节处理

1.理解脱离语境。单独的文字只是一个符号,是人文内涵赋予语言文字生命,同时语言文字又是人文内涵的载体,而一旦文字脱离语言环境,就失去他的鲜活力。就拿词语理解来说吧,我们许多老师能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帮助理解,不可否认这是一种好方法,但如果我们纯粹把词语从文章的语言环境中独立出来,用字典上的意思进行定理式的解释,能有几个学生真正理解?况且词语的意思是因文而异的,类似却不相同,能否跟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理解方法:《黄鹤楼送别》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叫“脍炙人口”,我们可以让学生看“炙”字上半部分,告诉学生这是一块“肉”,下半部分是“火”合起来就是烤肉,问学生,你觉得烤肉如何,然后字面上解释“脍炙人口”,再放入课文中理解,学生就会说:“李白的诗像烤肉一样有味道,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又如“飞檐凌空”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用“檐”组词,然后请同学们观图,其意思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明白了。这样的生词理解既形象,又直观,学生的印象肯定是非常深刻的。

2.感悟缺少方法。一听到“感悟”两个字,老师们就会想到朗读,在读中悟。的确,朗读是感悟的重要手段。那么到底该如何读呢?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是繁琐的分析,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而现在取而代之的是繁琐的朗读,往往都是你读、他读、大家一起读。读要讲究方法,要体现层次性,每一遍的朗读都要能带给学生一些新的感受。如课文《爱之链》中有这么一段话:乔依很理解她的感受,赶紧安慰她说:“请别害怕,夫人,您怎么不待在车里?里面暖和些。对了,我叫乔依。”我们可以请学生理解“安慰”一词,“什么是安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安慰?”然后请同学们当乔依来安慰老妇人。根据实际情况,师逐步引导:“我还是有点害怕。”“我还是有点不安。”“现在,我完全放心了。”最后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了解老妇人当时的处境,辨别一下该如何安慰,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乔依的善解人意。当然,朗读我们还可以采取师范读,借助配音、媒体等手段。

感悟除朗读之外,还应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国标本一年级下册《小松鼠找花生》,小松鼠知道地里种的是花生,心里高兴极了。老师点出“花生”,请同学们说花生的味道如何。很香、很脆、很好吃,然后老师点拔小松鼠最爱吃花生了,想想他心情怎样呢?然后指导学生朗读,学生的感受肯定不一样。

3.表扬过于虚假。表扬既是教师用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手段,又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表扬应该是老师从心底里称赞学生,肯定学生,我们不能过于机械,过于虚假,现在课堂上我们听不见“一、二、三,你真棒”了,听见的是“表扬他,啪,啪,啪啪”,换汤不换药,还有的明明学生读得不好,教师也夸奖读得好,这样滥用表扬会不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反作用呢?其实,表扬也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评价。我们要学会仔细地倾听学生的发言,正确评价学生,表扬学生,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闪光点,你要善于发现他,及时表扬他,比如说:“你第一个举手,老师表扬你的勇敢”“你的声音很响亮”“这么难的一段你都能读正确,很不容易”等等,让学生在表扬中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与鼓励,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4.教学忽视主体。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