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着眼基础,强化创新
从客观角度而言,职高美术生在入校前没受过专业训练,因此他们的美术基本功较弱。如果学生没有扎实的功底,那么这不但会阻碍正常教学的开展,而且会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职高美术专业中,素描和色彩是两门极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因此教师可以这两门课程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素描这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美术造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但目前的素描教学法还存在一些弊端。当前职高美术专业素描课过于注重技法的运用,这种教学法能让学生对作品的表现把握得精准到位,但缺乏创新的力度,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不利于培养其创新能力。这对于学习美术来说是一大忌。因此教师必须知晓素描教学初期注重技法的传授,是为了让学生能迅速入门,并掌握基本的技能,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技巧后,须从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表现力。此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运用,一些先进的电脑绘画软件能很好地完成素描中的基本步骤。但倘若过于依赖这种先进的素描绘画软件,则对学生造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害无益。因为素描的创新源自实践,没有实践感悟的教学,只会让学生变得眼高手低。
色彩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与审美能力,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知晓色彩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对色彩的感悟能力以及运用色彩的个性化表现能力。从视觉与心理层面而言,人们对于色彩的感觉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主观上的差异。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色彩同样如此,在共性之外每个人都会有个性化的认识,而这种个性化认识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美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因此在色彩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心感悟色彩,使其产生个性化的认识,绝对不能用既定的色彩规律统一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从而限制他们对色彩的独特看法。教师既要让学生充分掌握色彩的客观规律,又要让他们跳出教条主义的窠臼以独特视角去感受色彩,形成与众不同的看法,如此一来方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
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职业教育是终端教育,它主要是培养有技术专长的应用型人才。在这种观念指导下,职高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这一环节,加之职高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他们缺乏文化修养。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旦社会对专业的需求方向发生改变,市场呈现饱和的状态时,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这些缺乏文化素养的专业人才。这种一味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教育理念实质上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提升职高生的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对其将来能够更好地发展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美术是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对于美术教师而言,其主要是让学生知晓美术的魅力。艺术之间是融会贯通的,文学、音乐、小品、美术等艺术形式都能形象地展现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让人们陶醉于美的享受之中。从这一角度而言,艺术之间是具有共性的,它们相辅相成,都能表达美感这一主题。由此,美术教师可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艺术魅力来提高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文化素养。可是目前有一种观念认为,职高的美术教育不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家,而主要是培养懂得绘画技能的工人,因而只要注重绘画技能的培养即可。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的观点,其实不管是培养美术家,还是培养绘画工人,美术教育在注重技能培养的同时,都一定要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让他们深刻理解艺术的本质,并懂得欣赏美、感悟美。这才是职高美术教育的目的所在。
基于此,作为“语”、“文”融合体的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应包括听、说、读、写、思等五个方面,换而言之,就是应注重语言、语用、文化、文学、思想等素养培养,教师教学行为应从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转变。
文言文已成为现行语文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的重要素材。文言词语,则是文本与学生学习的桥梁,但文言文成文久远,学生难以习得其法。
如何达成,教学中不妨尝试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三重境界。
一、语法:认知规律,自主理解
文言词语,是表意体系,形象相连、音义相生,采取特定的语法结构而组句成篇。这样,使得我们在文言词语教学,有章可循,教学中做到了“授之于渔”,学习者自然会在阅读积累中学会自主理解。
1.以音解词:文言文的最小语法结构,以单音节词为主,而在理解词语意思时,我们习惯上翻译成双音节词。这样,在学生初学文言文时,教学中可采取词前词后添加法,如《童趣》里的“必细察其纹理”中的“细”可译成“仔细”,“驱之别院”中的“驱”可译为“驱赶”。如此,既符合学生初学时的认知规律,而且简单可行。
但是我们也要提醒学生一个单音节词可以组成多个双音节词,也可能出现多音词,翻译完后连词成句,根据句子语境来判断是否通顺为基本准则,通则正确,反之再推敲。这样反复训练学生自会自主理解浅显的文言文。
2.以法析词:一种语言,连词成句都是依据约定成俗的习惯和特定的语法结构而成。为此,文言词语的理解,可以探寻基本的语法结构、使用习惯与规律,使得学生有章可循。
据性辩词 同一词语,词义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其在句中充当成分也不同。这样,我们可以据文言词语的语法意义去理解词意。像常见多义词“之”,多为动词、代词、助词三类,其中作为动词时多解释为“去、到、往”,如“吾欲之南海”、“辍耕之垄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皆为此意,从句子的角度来看它充当谓语。以此类推解读“之”关于代词、助词的用法,在学习渐进过程中,学生养成定性的思维方式,自会突破关于“之”类似虚词用法这一难点。
借句理词 文言文,因以单音节为主,较之现在词汇单一,词类活用现象成了文言文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因此,教学中再学生直译句子整体把握句意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常见词类活用现象: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并且在文本解读、练习过程中归纳常见规律。比如《小石潭记》中的“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西南”译为“向西南”、“斗”译为“像北斗星一样”、“蛇”译为“像蛇一样”,它们都是用在动词的前面,从句子角度来看都充当的是状语,我们便可点拨学生归纳出方位名词的翻译法:“向+方位词”,其他的可译为“像…一样”,其用法均为名词作状语。
用件释词 文言文,有些词语由于时代的变迁,词义与我们现实生活迥然不同,可是在一些成语中依旧沿用。为此,教学时可旁征博引,用学生熟悉的成语来印证其意义。像《夸父逐日》中的“未至,道渴而死”,理解“渴”时,适时“用件”,也就是援引“望梅止渴”诸如此类的历史典故 ,学生会在故事中定格“口渴”的意思,而且可从曹操的智慧中提升情商。同时可激发学生的学情,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归类识词 即考虑词语的文化背景,依类而整理,诸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制度文化、器皿文化、礼仪文化等。比如“酒杯”,初中文言文中有“白”、“杯”、“樽”、“觥”、“鼎”等说法,教学前后关联,学生自然养成积累类似词语词义,避免因远离古代文化生活,使得词义理解上产生偏差。
二、语用:文本勾联,感悟理解
文言文词语,不是静态化的,往往是动态化的,在不同文本、语境中呈现或同或异的义项。因此,文言词语,可采取课内外文本勾联,以此加深学生的感悟理解。
同文关照 也就是同一文本内的关联。像《出师表》中“以”,有如下句子:“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两句中的“以”字均为连词,一表目的,一表结果,在对比讲解中引导归类,便于学生理解。
异文勾联 也就是不同文本间的关联。如“绝”,在《口技》中“群响毕绝”意为“消失”,而在《三峡》中“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也为此意,这样教学时可联系助读理解,在反复勾联中巩固。
语境联想 即联系文本内容和生活情境。如“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一句,简单的八个字,描写对象却多样化的,有水、有山、有树、有草,更有作者的感悟。感悟是显而易见的,而山水、草树从文本描写的主体是山水,山中常有花草树木之属。这样的语境之下,点拨学生联系生活现实、文本写作对象。学生很容易想到清的对象是水、荣的对象是树、峻的对象是山、茂的对象是草。如此水清、树荣、山高、草茂的理解会自然而成。
三、语言:文化密码,延伸理解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选入课本文言文文本,皆是当时社会向上精神文化的再现,是德行高尚的优秀人物精神文化的外显。
因此,我们要在整体理解文言词语意思基础上,品味其语言的诗性、哲思、韵味,读懂其背后的文化意象,解读其文化密码,以此实现文言文独特的艺术价值、思想魅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人文修养、家国情怀、社会责任。
解读行文词,滋生写作素养 文言文的艺术性,常以关键词语串联文章的行文思路,表现作者架构文本的艺术力。
比如《曹刿论战》一文首段用“何以战”为线,引发了曹刿和鲁庄公战前的对话,鲁庄公在曹刿追问下层层思索:“以分人”、“必以信”、“必以情”。这样,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以”字牵动全文,两个人物形象境界高下在对比中清晰可见。为之,教学时可以在理解四个“以”的对象:战―人―信―情,引导学生在论述问题时合理分解不同角度,增强文章论证力度。再有《醉翁亭记》中的“也”字,每一个“也”字便是一段叙事,亦或是写景、抒情的分界,是学生理解文本的意脉。
品读文化味,滋养人文情怀 古语云:文以载道,文如其人。品读经典文言文,实际上就是与优秀历史人物精神交流,滋养人文情怀、行为之范,达成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的教学理念。
如《曹刿论战》一文,开篇“公将战,曹刿请见”,一“将”一“请”,便见曹刿的爱国情怀、高雅之行。面对质问:“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又坦然回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足见曹刿参与的决绝之情,远见卓识。后文鲁庄公关于“何以战”的想法、“鼓之”、“驰之”时机的选择,皆可读到其中之味。至于曹刿的情怀,从他关于战争凭借的最重要条件――“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即取信于民才是取胜之本,更是国之根本,便见一斑窥全豹。“战则请从”,更见其为国置个人安危不顾,大义凌然之气毅然立于天地之间。“未可”两次频现,更见其珍惜将士生命的意念。
如此品读核心文言词语,读懂曹刿之属情怀、精神境界,学生人文情怀、文本解读能力自会潜滋暗长,精神营养源泉会不尽。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素养 语文能力 语文素质
中国分类号:H319
一、"语文素养"概念的出现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提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注意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提出:"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提出:"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表述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2001年实验稿的基础上变为"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可以看出,在2001年之前的教学大纲中,"语文素养"表述简单,内涵较为集中,指学生在语文方面所应具备的基本水准,具体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文学作品的了解与欣赏能力、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等。而之后的内涵相对宽泛,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几乎涉及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方方面面。
二、关于"语文素养"的争议
自"语文素养"一跃而为课程目标的核心理念之后,语文教育界对它内涵的探讨可谓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但从总体上看,争议的焦点在于'语文素养'的内涵及其作为一个新概念出现的价值" 。
有人在分析的"语文素养"观时认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
"的'五育并举'中的语文素养,主要指的是语文的素质和修养,包含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又包括语言素养、文学素养、文化素养、美育素养四个方面,其体则综合体现为一个人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个人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好奇心、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等,也都成为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素养中蕴含的科学素养,则主要指学生科学地理解语言的观念和知识,科学地把握语文活动的规律,具有理性的科学情感、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科学的潜能。"
三、"语文素养"概念辨析--与"语文能力""语文素质"对比
有些研究者提出可以用"语文能力"或"语文素质"取代"语文素养"。对这三个词语进行辨析,有利于更好地确定这一概念的合理性。这三个词语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能力""素质""素养"三个词对语文课程内涵的涵盖力上,我们有必要先对这三个核心词作一番考察。
"能力",《汉语大词典》解释为"能胜任某项任务的条件,才能;力量";《心理学大辞典》解释为"使人能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个性心理特征或人格特质。"可见,"能力"是能胜任某任务或活动的心理特征,带有较强的功用性。
"素质",《汉语大词典》解释为"事物本来的性质"、"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先天特点。亦指素养";《心理学大辞典》解释为"个体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中国大百科全书》还指出: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其缺陷会造成能力发展的障碍"。可见,"素质"主要指先天的禀赋,是与生俱来的生理特点。
"素养",《汉语大词典》解释为"修习涵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平日的修养","修养"的义项有二:"一是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二是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可见,"素养"就是通过平日的修习、教育、培养而成的在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准和正确的态度。
由此看来,上述3个词相互之间的差异还是较为明显的,"语文能力"带有较强的功用性,语文课程中的许多非功用性的内容无法进入它的视野,而"语文素养"则是一种综合应用水平,能够涵盖"语文能力"所无法承载的内容,它更加重视整体性。
四、"语文素养"内涵的界定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所应具备的水准,必须能够体现"语文"的特性,必须由"语文"而"语文素养',我们分析"语文素养"要先弄清楚什么是"语文",然后以此来确定"语文素养"的内涵和外延。笔者认为"语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语文方面所应达到或具备的一种水准,主要体现在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和能力上,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还包含了语文情感、语文意志、语文兴趣、语文习惯等心理要素。
参考文献:
叶丽新.管窥语文能力培养意识的发展.中国教育学刊[J]. 2004(7)
2 王松泉、张彩霞.的语文素养观.语文教学与研究[J]. 2004 (9)
关键词:图书馆 ;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教育; 图书馆功能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泛在信息社会的发展,转型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特征,如城市模式已经朝着知识型、生态型、智慧型等趋势发展,教育朝着内涵式、创新型、职业型等趋势发展。在转型趋势中,各类教育机构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明晰,职业素养教育受到广泛关注。当前,职业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热点问题,不但引起教育界、企业、政府机关的重视,甚至一些社会团体组织也非常关注。例如,国际图联于2013年宣言中指出,获取信息是一项基本人权,可以改变贫穷及恶性循环,支持可持续发展。国际图联敦促决策者和战略规划者利用好现有有力资源,认清信息访问的作用是支持发展的基本要素,承认图书馆和图书馆员作为发展人的作用。职业素养教育成为热点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全球化趋势发展的结果,反映了职业发展对文化的多元融合要求;其二,是泛在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反映了职业发展对信息的系统整合要求;其三,是教育模式变革的征兆,反映了职业发展必须依赖教育对职业的引领和支持。职业素养教育不单是学校或单位的职责,个人、社会甚或图书馆都有责任,这就需要合力和良性互动。职业素养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图书馆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概念阐释
1.职业
职业是指个人或群体在社会某行业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辞源》(1995修订本)对“职业”的解释是:职,指官事;业,指士、农、工、商所从事的工作。职业,谓官职及四人(民)之业也,也泛指所从事主要的工作。我国三国时代就有职业的分类,“盖人流之业,十有二焉:有清节家,有法家,有术家,有国体,有器能,有臧否,有伎俩,有智意,有文章,有儒学,有口辨,有雄才”。可见,职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信息化冲击了人类社会及产业的原有结构,打破了人类社会自工业化社会以来的相对平静,使人们的学习模式、工作模式、生活模式、思维模式等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信息产业日益发达,并深刻影响到教育、科研及各行各业。不同的行业门类形成了各自的知识、能力、文化等职业体系,对从业者有着不同的要求,亦即有着各具特色的职业素养。
2.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泛指社会某行业对所在岗位上的从业者(个人或群体)应具备的知识、能力、文化等的素质和修养,是从业者综合品质的一般描述,包含从业知识、从业技能、从业文化等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也必然发展,行业对从业者的职业素养也必然提出新的要求。职业素养必然和所属的行业特别是职业的岗位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另外,各行业以及行业门类之间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积累和沉淀了系统而丰富的文化知识。作为人类社会装置的图书馆,通过对这些文化知识的搜集获取、分类组织、译释服务,实现在“机械领域、最大内容领域和最大关系领域”的任何社会和文化的借鉴和交流。谢拉对图书馆哲学的概括无疑让图书馆成为推进职业素养教育的最佳装置。这不仅符合省力法则,即图书馆的公共服务性或易获得性;而且符合时代对图书馆功能的期盼,当然也是图书馆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三、数据统计及研究综述
1.职业素养研究发文统计和关键词遴选
以中知网文献资源库为信息源,国内职业素养研究始见于1982年,以“题名=职业素养”实施精确检索,共计3049篇文献正式发表,其中期刊论文2283篇(统计日期:2015年7月11日)。为突出重点和便于统计,笔者以CSSCI来源期刊为统计对象,共计有72篇论文,通过对其关键词进行统计,并按照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排序,结合全文进行比照分析,各遴选了十个关键词,作为职业素养关键词(见表1:职业素养关键词统计)和职业素养教育关键词(见表2:职业素养教育关键词统计)。这些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和其等级序号之积符合齐夫定律,即基本接近其平均数值10.6和11.3。
2.研究趋势和要素筛选
国内职业素养研究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以2008年为基数,当年发表以职业素养为标题的论文86篇,2009年达122篇,增幅42%;2010年至2014年分别为195、244、345、397和492篇。2014年的发文增幅是2008年的4.72倍。通过对职业素养相关研究的关键词进行归纳,并结合论文全文解读分析,笔者筛选出职业素养的十个关键词作为职业素养要素,分别:专业知识、职业思想、职业规范、敬业精神、职业发展、专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专业文化。
3.图书馆与职业素养的关系研究综述
统计分析得出,职业素养研究的选题以高职为重点,仅篇名比例就超过25%;在行业或职业选题方面,教师、新闻出版、医学、旅游、高校辅导员等占有较高比例。直接以“图书馆”和“职业素养”为题的研究还鲜见发表,但值得关注的是,已经有不少研究者注意到并开始探索图书馆在职业素养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学者董成国认为,图书馆是担负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特别是信息素质培养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学者梁旭指出,语言文字能力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图书馆需承担起该职责,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利用新书推介、书评活动、书目导读等形式引领学生从文学经典中感悟语言的魅力,扩大汉语的词汇量,循序渐进地掌握语言规律和运用技巧”。学者高明勇回忆他的大学时代,每周三晚上,都会跑到图书馆,将浏览近一周的报纸杂志作为必修课,然后“摊开一张A4纸,启动一次奇幻旅行。旅行的内容,就是猜测周四见报的《南方周末》的内容”。这些观点和认识,论及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阅读辅导职能和学习空间职能对职业素养教育发挥的作用。
四、图书馆对职业素养教育的作用
图书馆对职业素养教育的作用源自图书馆功能。图书馆的设施、设备和信息资源为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提供了硬件条件和信息资源基础;图书馆的人员配置、服务项目和软件技术为职业素养教育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图书馆功能可以概括为存贮信息资源、提供知识服务、平等获取信息、保障知识自由、信息素养教育、阅读学习平台、尊重读者权益、传播人类文明、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娱乐活动等十个方面。通过分析比照,笔者将图书馆功能的十个方面分别对应职业素养的十个要素,它们之间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正面的、积极的支持作用和促进作用。鉴于图书馆功能和职业素养的多方面联系,为便于阐述,我们将之归纳为知识、能力和文化三个作用(见表3:图书馆对职业素养教育的作用)。这同职业素养包含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文化素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1.建构职业所备的知识体系,积累职业所需的知识素养
知识素养是职业素养的第一要素,它构成了职业的前提和条件。知识素养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素养,还应包括职业规范和职业纪律等内容。这些内容具有很强的知识性。仅凭专业学习和课堂教学,很难满足这些系统、全面和动态的知识,图书馆在这方面提供了支持和可能。另外,平等获取信息和尊重读者权益,不仅是对馆员的职业规范和职业纪律的约束,同时对读者也具有正面的引领和启发作用。
2.拓展职业所备的能力技艺,发展职业所需的能力素养
能力素养是职业素养的核心,涵盖了将来应对职业的技艺、方法以及学习能力,应变、拓展、专注、娴熟等是能力素养的基本表征。世界各国的科技发展历程证明,“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成为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标志”。课堂教学、实验和业务实习偏重知识的再现和演示,对能力的拓展和发展存在不足。图书馆拥有信息素养教育的信息资源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是培养信息素养的摇篮,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大学生等从业者适应泛在信息社会的必备素质和生存之道。阅读学习平台和传播人类文明的功能对专业技能和职业理想也发挥着积极的拓展作用。
3.感悟职业所备的文化意蕴,培育职业所需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是职业素养的升华,凝结为职业思想和专业文化,表现为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文化不仅在于积累,更需要感悟。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装置,在文化教育方面具备的作用是得天独厚的。党的十报告深入提出,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图书馆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基础保障作用,是面向所有公民提供学习和自我修炼的开放型学习基地,是职业素养教育和培训工作的最佳选择。这将为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和业务拓展提供新的机遇。
五、图书馆推进职业素养教育的对策
1.优化图书馆功能
优化功能是为了强化服务。图书馆应从知识服务、信息素养教育和文化熏陶三个方面着力,从信息资源建设、人才资源培育、文化空间打造三个方面投入,优化图书馆功能,在知识、能力、文化三个层面上积极提升读者的职业素养。优化图书馆功能需要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理念主导的智慧馆员队伍。当前,智慧图书馆就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形态和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将会以最少的花费为最大多数人提供职业素养教育的支持和协助,是图书馆适应泛在信息社会需要,积极转型发展的智慧选择。
2.开展智慧化服务
智慧化服务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其根本特征是知识服务模式的主动交互。对读者而言,环境以及图书馆本身是外在的,外在条件必须通过读者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产生实效。在未来,“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就是让创新者能够获得信息,使图书馆在创新的成长中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作为对这种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图书馆有责任走出舒适的地域,使自己成为创新型社会的一分子”。读者在这样的氛围中与智慧图书馆互动,与智慧馆员互动,逐步成为智慧读者,积极协同创新,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就会不断得到彰显,从而促进读者职业素养的自我修炼,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悟和教诲。
3.建构知识型空间
建构是诗意的创设和审美的营造。智慧图书馆和智慧化服务既要依赖智慧城市的大环境,又要融入智慧图书馆本身并出类拔萃。环境既包括图书馆依存社会大环境,又包括图书馆内部的小环境。大环境要积极适应,适应带来机遇;小环境可以改变,又可灵动创设。从图书馆源于需求的发展脉络看,图书馆已经成为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服务的社会信任机构,还有图书馆自身继承和积累人类文化遗产所形成的知识基因和文化基因,让图书馆承载的社会公益性职责不断加强,包括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促进全社会终身学习,提供优质的文化信息资源,开展阅读指导与网络信息导航,提供普遍均等的文献借阅服务和信息素养教育等。因此,智慧图书馆不仅是图书馆人的一种理念,也是泛在信息社会全体公民、每位读者所期盼的新型知识空间。在这种空间里,智慧图书馆逐步实现,馆员智慧化,读者智慧化,设施智能化、服务智慧化、环境生态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只有在这种空间里,读者个人信息世界的“内容、动力、边界”才能更好地实现良性的互动和发展,读者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文化素养才能得到最自在的提升,职业素养的境界才能不断超越。
参考文献:
[2]李子焘.中国识人学——《人物志》全译[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
[3]秦殿启.信息素养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J•H•谢拉.卿家康,詹新文译.图书馆哲学[J].大学图书馆通讯,1987(4).
[5]唐光钟.加强科技情报工作势在必行——兼及有关职业素养问题[J].图书与情报,1982(3).
[6]董成国.发挥图书馆服务功能,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J].技术与教育,2013(1).
[7]梁旭.基于职业素养的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培养对策[J].语文建设,2013(3).
[8]高明勇.自我训练:职业素养的成长路径[J].青年记者,2013(25).
[9]秦殿启.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J].现代情报,2010(08).
[10]张社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障碍因素分析[J].职教论坛,2014(1).
[11]艾伦•泰塞.图书馆必须“带回家”[N].人民日报,2010-09-06.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语文素养;探索方法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这是我们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和认真探究的问题。
但长期以来的高中语文教学,因为高考压力和高考试卷的导向,普遍从一开始便“知识量化”和“试卷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忽视了语文素养的培养。学生背书进入怪圈,即大纲要求背诵的,勉强背一下,老师额外要求学生背诵的名家名篇,学生就是背不出来,即使背出来了,一默写,错别字一大堆;高一学生就开始做高考题;语文课堂似乎变得失去其原有的趣味,每节课在“支离破碎的语言解剖中”度过;基本写作能力无法形成,典型的例子就是学生写的请假条都不符合规范要求;阅读时间每天被大量练习挤占,好不容易读点课外书,可能还要被老师收缴等。学生受大环境的影响,渐渐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一、语文素养的含义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知识视野等的有机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文化积淀。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
二、提高语文素养的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没有好的老师,难以教出好的学生,只有老师的水平提高了,才有可能让学生走得更远。在语文课程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的今天,对我们语文老师的素养要求就大大提高了。
1.老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要端正教育观念,转化教育思想,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就是要优化教学方法。一方面,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充分运用现代的教育教学技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和巩固学生学习国文经典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可在经典国文的感染下,提高人文精神与人文素质,促成高尚人格的升华。经典是民族文化永远的根。文学经典更以其无与伦比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民族生存和发展中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会因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化而消失,改变最多的只是它们的呈现方式。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主动学习国文经典的心向。
通过诵读感悟、再现情境、提升氛围、品味鉴赏等方法,培养和巩固学生学习国文经典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能够想学、愿学、乐学国文经典,从而扩展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成绩,提升语文素养。
2.从身边的现实中发掘语文,拓展知识面。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国文经典的价值,通过课程实施策略构建等途径,同时寻求面向课本以外的真实生活。
3.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知识性。
借助多媒体等现代科技,加强课内外的衔接和文学作品的整合,将教学影响延伸到课堂之外,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在更广阔空间里解读国文经典,延伸内容的广度,拓展思维想象空间。
4.在习作训练中尝试开放学习与创作。
要提高语文素养,,就是要学会将自己所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体现出来,这是在感知感悟过程中,学生人格魅力的提升与展示阶段。
5.在教学中渗透国文经典专题研讨。
社会责任的培养与体现,是学生社会责任培养与体现的过程,这是所谓育人的主要阶段,让学生从理性的角度思考人生,从人性的角度看人生、看社会,并让学生真正的从古人经典中解读人生,解读社会,解读自我的未来,解读艺术人生的世界。
6.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突出国文经典的实效性。
内化心灵,学以致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经典的精神深化过程,从表面学习的基础上,慢慢渗透到学生的内心,即在所谓的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中让学生了解经典,了解生活,了解社会,潜移默化渗透到学习的现实领域,达到最终的全面成才。
(三)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要“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要学生在阅读中训练语感,在阅读中提升感悟,在阅读中提高素养,在量的积累上达到质的飞跃。而教师引导学生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不仅发展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还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涵养学生心灵。这样对学生的高考及今后的人生大有益处。
在重视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重视识记背诵。古代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记诵,把它作为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要求学生在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历代的文学大师,无不满腹经纶,具有很好的记诵功底。
广泛阅读,识记背诵,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四)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实践。
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一切可用的资源给学生创造“语文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课前5分钟演讲;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利用现代网络进行探究性学习等,就这样,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氛围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从而喜欢学语文,乐于学语文。
总之,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要利用一切机会,采用多种手法提高学生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
参考文献
曾不止一次聆听过大师们的课堂教学,方知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是那么的辛苦,症结还是在于我们自身,因为我们的许多劳动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负效的,才会让孩子们事倍功半。这不禁让我想起曾听过的《桂林山水》教学片断:
师:(多媒体演示桂林美景)读课文,看了刚才的画面,你们认为桂林山水美吗?
生:美。
师:是呀,这样美的桂林山水怎么能不让人赞美呢?现在分小组展开讨论,看看用什么方式来赞美桂林山水。你可以画一幅画,可以唱一首歌,可以……(学生分组讨论,争辩声、讨论声此起彼伏。)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谁先来赞美?
生:我们小组是唱一首歌。(小组合唱《我想去桂林》)
生:我们小组是画一幅画。(向全班同学和听课老师展示)
(接下来是跳舞,作导游解说等汇报。教室里热闹异常,大约持续十几分钟。)
师:好,同学们的汇报很精彩,都抒发了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
时下,像这样只追求形式,课堂上安排了过多的非语文活动,学科资源的随意整合仅是其中一种。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组合作学习、奖牌红星激励是大家惯用的手段,学生四人或六人围坐一组,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活动,一会儿戴上头饰表演,一会儿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花样层出不穷;而执教者对教材的重点都把握不清,看着学生游离主题而不知引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这样的教例,我常会想: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语文教学的目标如何落实到每一节语文课中去?听了大师们的教学之后,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一、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上来。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的“本真”。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此为智力方面的素养;二是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良好习惯,此为非智力方面的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心无旁骛地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升,为他们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以为,这个“基础”就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基本语文要素;就是要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上下苦功夫,使他们拥有受益终生的很好习惯。学生一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自发学习、自主探究,在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成果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学生的身上就会散发出浓郁的语文味来,他们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健全人格都会得到提升。
二、语文教学应着力于让学生多读多背
读背是语文学习之精髓,是摄取语文素养之捷径,我们不能把它束之高阁,另辟路径,去搞花样翻新。实在的语文课就应该抓住读书这个根本,让学生反复地去读、去背,口诵心惟,从读中扩大识字量,从读中品味词语的语境义,从读中发掘句子的言外意,从读中体会选材的匠心。读既是实践,又是濡染;既有理解,又有体验;既有语感的培植,又有情感的陶冶;既是规范语言的内化过程,又是心灵世界净化的过程。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是与他所背诵文章的数量和质量成正比关系的。背诵除有“读”的所有功能外,还有着更多的益处,它既是涵咏,也是习染;既有积累,又有“反刍”;既是积淀文化蕴的过程,又是提升文化品位的过程;既是学生记忆力、领悟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又是学生个性潜能不断开发的过程。语文惟有实实在在地读背,才能使字词句章,兼收并蓄,潜滋暗长,积少成多,才能由感到悟,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产生质的飞跃。读背无疑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好方法。不让学生读背,对语文学习来说就是釜底抽薪。
一、传授的误区
1.教师定位于已有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承接,而不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学习过程中自觉地生成。我们对人类文化的学习,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要让学生在文本中学到前人积极的文化导向,如价值观、信念等,以及消极的文化规训,如纪律、惩罚等。前者如《搭石》,后者如《西门豹》等。通过教材的编排有序地学习人类文化,使学生了解当时社会生活,并让自己对现在与未来的生活变得有意义,充满理想与想象。二是让学生在人类文化的学习过程中陆续地感悟到新的文化走向。因为阅读文本中的文化知识同样体现着生成性的变迁,一切价值观念和行为总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生成。显然,我们现在的阅读教学中对人类文化的学习,教师突显的是前人规范的积极的文化导向,而弱化了学生即时生成的新的文化走向。
2.教师强调的是把价值观念纳入到社会生活的群体当中去,而不是让学生个体在文化学习过程中认识自己,获得思想,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人类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学生进行价值判断的尺度。人类文化凝聚着人类的思想与历史发展过程,这些思想与过程经过学生个体的“内化”,可以形成学生个体的价值观体系。但是,教师往往强调的是让学生领悟社会生活群体所倡导的人类文化价值观念的“共性”,对于需要学生个体“内化”而形成的“个性”价值观体系却不重视。
3.人类文化的学习方法,教师还是采用讲授与理解学习为主,而远离了学生自我理解、体验与感悟的学习方法。人类文化的学习,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多采用自我理解、体验与感悟的学习方法。就是理解也应该是以主体间(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为前提的相互多元理解。现在,教师所采用的理解,主要取决于教参与自己的“权威性”解释,要求学生理解的也仅仅是确认性理解,即总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价值观念纳入到体系与“共性”之中。教师所使用的让学生自我理解、体验与感悟,也是在接受预先规定的标准文化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最终消融在文本规定的文化思想学习之中,而没有了自己文化思想上的触动与情感的激发,我们所期望的学生个体人文素养的提升也成了一句空话。
二、针对误区所采取的对策
1.教师要在阅读文本人类文化学习的过程中认同“人类文化”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即时生成的文化感悟,使得文本的人类文化体现着生成性的变迁。如学习《蜜蜂引路》,当学生学到了文本预期的“引路向导”的文化导向以后,不可浅尝辄止,而是继续积极地探究形象,渗透对现实文化生活的思考:我的生活中也有“引路向导”;我的学习上也有“引路向导”;引路的向导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但最好的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去发现。这样的人类文化学习,真正体现了阅读文本是学生人类文化学习活动的创生处,是人类文化价值观念规范性与生成性相连接的“起兴”点。由此看来,阅读文本人类文化学习后的生成不是不可能,关键是否愿意尝试、敢于尝试。
2.教师要在阅读文本人类文化学习的过程中领悟“人类文化”的同时,更要注重突出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争鸣。教师既要尊重文本的人类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但更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注意人类文化的价值取向。例如,我在教学《甜的和酸的》时,发现教参无一例外地“嘱咐”该文本蕴含的价值观念是“狐狸骗人、狐狸狡猾!”果真是这样吗?我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体验狐狸说“这葡萄是酸的”这句话的情景与心态等,再与学生一起在课堂相互交流民间广为流传的“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这句俗语的多元文化思想。最后与学生一起形成的共识是:说这句话有欺骗之意、狡猾之心,恐怕失之偏颇,有牵强附会和心存偏见之嫌。这句话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都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一种态度、一种心态、一种处事方式。如果让这些最有可能产生新的文化思想火花的地方,学生只能接受,而不能自主思考,那么,这样的人类文化学习就会显得苍白与尴尬。
3.教师要在阅读文本人类文化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人类文化”的同时,学会人类文化学习的方法,即让学生自我理解、体验与感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词教学;诗词诵读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4-0097-02
诗词文化历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甚至使中国有了诗词王国的美誉。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之中,诞生了不计其数的诗词名篇。从初中语文教材对于古典诗词的遴选情况来看,其中所收录的各类诗词以唐诗宋词为主,这些诗词应当成为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塑造以及美学修养培养的重要素材。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诗词教学的方式,以便学生能够真正受到传统诗词文化的浸染,进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所独具的文学魅力以及文字魅力,最终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语文知识素养。
一、注重引导学生诵读古诗词
诵读是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法宝。朱熹在《训学斋规》中曾经指出:“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读一字……只是要诵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因此,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教师依然要奉行诵读这一法宝,让学生自主诵读,在诵读中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从初中诗词教学的角度来看,诵读教学方式需要学生的全身心付出,唯有这般,方能感受到古诗词所具备和承载的意境与韵味。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诗词诵读的过程中,应当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诵读契机。在学生自主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时、适度的点拨和指引,以便第一时间对学生诵读过程中所发生的舛误进行纠偏。具体而言,教师要帮助学生领会诵读古典诗词时应当保持何种语速,如何对诗词中的节奏加以掌控,如何对自身的语气加以调适等等,以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古典诗词的文学之美与意境之美。
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古诗词
古诗词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远离人们俗常生活的文学形式。在生活中,我们完全可以借用诗词句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感悟等。比如,登山时,望着脚下的群山,可以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来表达此刻的心情。又如,当学生考试失意时,教师可以用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安慰他们。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讲到“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三个比喻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时,我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学生引用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回答了这一问题。是啊,“润物细无声”不正是春雨细密、轻盈这一特点的绝好写照吗?
在日常教学中,我要求学生用心收集各类古典诗词名句,并要求学生将其所收集到的各类古典诗词名句运用于日记、作文之中。我还会鼓励学生对习得的古典诗词进行改写,以此作为提升学生古典诗词素养的手段。
三、注重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
李渔在《窥词管见》中曾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由此可以看出,古典诗词之所以吸引人,关键在于其蕴含与承载了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带领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正确感受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
(一)透过文字去领会情感
教师要善于带领学生透过文字表象,去领会其中的情感。
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一诗的教学为例,在讲解完诗词的内容时,教师要激发学生通过作者的景物描写展开大胆的想象,在脑海中构想出一幅生动的大地回春的景象。如此使得�W生领会到苏轼对美好自然的无上热爱之情。
(二)注重学生个人感悟,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文学并非1+1=2那样简单,对待同一首古诗词,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解读。对于诗词的解读,不仅仅是因人而异,还会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此,教师不能将自己对于诗词的解读强行加到学生身上,而要注重学生对于诗词的个人感悟,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抒发自己独特的见解。课堂教学气氛被激活后,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当然,教师在讨论中的“向导”作用也不可忽视。一般而言,教师讲授的诗意是最合理的,通过对多种解释的比较,可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判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关键词】高中;语文素养;优化策略
语文素养是评判一个人内涵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不仅能够显示出一个人语文功底的高低,而且更代表着一个人的文明素养。而在当代社会,语文素养不仅仅可以看作是评判个人素质的标准,更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指标。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时期,由此可见,在这一阶段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每一位教育者都应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语文素养的基本含义
语文素养主要指的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具体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习惯以及思维能力等方面,同时语文素养还表现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从语文素养的基本含义可以看出,当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要重视学生语文基本知识的获得,而且在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可见,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要是其具有较强的语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还应该具有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化积淀。此外,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不仅为其学习其他科目奠定了基础,也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高中生语文素养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字功底相对较差
文字的掌握及运用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从当前大部分高中生对文字的掌握及运用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对文字的理解不都深入,对于疑难病句不能快速做出反应的现象。同时当前高中生的阅读及写作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文字的应用能力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提升,具体表现在文字运用不够准确、语言的流畅度不够、思维缺乏条理性等方面,这些问题都将直接影响高中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2.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缺乏是当前高中生语文素养中存在的又一主要问题,特别表现在写作方面,例如在练习以“情感”话题的作文时,许多学生选用的题材太过陈旧,反复使用“在下着瓢泼大雨的夜晚,妈妈独自一人背着发高烧的我,踩着泥泞小路去医院”这样类似的情景,显然给人一种缺乏想象力的印象,况且这样的叙事的写作手法从小学使用到高中,缺乏创新与突破,最终使得文章难以传达出细腻真挚的情感,同时这也使得学生的思维长期处于凝固状态,导致其观察力、想象力难以得到有效的锻炼。
三、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1.熟练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加强语言的积累
在高中学习阶段,特别是对于一名高三的学生来说,提高其语文素养首先需要巩固其语文基础知识,任何一项能力的获得都离不开知识作为基础。虽然到高中阶段更重视的语文的人文性,但是在日常阅读、写作的练习中仍然离不开对字音、字形、语法、修辞、篇章结构等基本语文知识的掌握,只有将这些基础的语文知识牢记于心,才初步具备了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同时,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应重视语言的积累。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高中生的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实质上在要求高中生加大阅读量的同时,无形中也增加了学生对感性语言材料的积累,从而在量的积累上产生质的飞跃。
2.熟练使用的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的获得离不开知识的积累,更离不开练习与实践。因此对一名高三学生来说,要提高其语言技能,仍需要从基本的查字典、朗读、默读、背诵、写字、作文等基础技能方面下功夫,同时还应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和语言表达方式,并且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升其思维能力,使其在语言表达时更具有规范性和逻辑性。此外,学生还应该掌握一定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学会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用恰当的语言技能,以增强其自身的语文素养。
3.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更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对于高三学生自身来说,应该督促自身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积极培养自身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从最基础的勤查语文工具书、书写整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等日常语文学习习惯入手,一点一点地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4.在生活实践中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
语文本就来源于生活,所以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的语文素养,自然是离不开生活与实践。从大部分的高中语文教材可以看出,其选材丰富而广泛,采用的表现手法也相对灵活自由,有触景生情,也有遇事感怀,之所以这些文章能够扣人心弦,主要还是因为作者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题材,并将其赋予自身的情感与体验,通过创造与想象使其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因此,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的语文素养,更应该让学生敢于去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使其创造力与想象力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激发与锻炼,从而进一步提升其语文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的语文素养,有助于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塑造其健康人格。特别是在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更能让学生在繁复的生活中静下心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的美。
【参考文献】
[1]李鹤.在诗歌教学中培养高中生语文素养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孙雪梅.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