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信息科学就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科学类下设四门专业: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地理信息科学。这四门专业可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地理科学理论偏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注重实用性。地理科学类毕业生在国土资源、生态环保、城市规划、旅游规划、房地产开发、综合咨询、信息管理和教育等行业均有不俗表现。当然,作为基础学科,部分地理科学类专业的毕业生也会选择继续深造。
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是相对传统的专业,除了部分重点大学在该专业上重点培养地理科学基础研究人才,一般院校的地理科学多为师范类专业,主要培养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教学能力,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能在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也能在科研机构、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人才。地理科学的主干学科是地理学和教育学,核心知识领域是天文学、地质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3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地理教学论。通过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地理教学实习等主要实践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与地理科学类其他三门专业相比,地理科学是一门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地理科学知识、理论和技能的专业。该专业的全面性在毕业生的工作中也能体现出来,比如学生毕业后可以成为一名称职的专业地理教师,或是从事地区综合分析研究的专业人士,抑或是城市区域规划旅游规划的专才等。当然,对旅游有兴趣的毕业生完全可以成为一名职业的旅行家,至少可以是旅游咨询师或旅游体验师!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是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门专业拆分而来的,主要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主干学科是地理学和环境学,核心知识领域为自然地理学类、资源类、环境类、地图与测量学类、数学与信息类。通过地质学基础野外实习、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或区域地理综合实习等实践环节,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国土资源整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及管理工作。
国内开设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学校较多,专业的培养方向自然大不相同。高考生如果对自然资源、环境检测保护、土地资源、房地产等情有独钟,应该在填报志愿前了解一下欲报考院校的该专业的实际培养方向,比如南京大学该专业偏向于土地、旅游、水、海洋等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保护管理;中山大学该专业专于水资源和供排水规划设计;中国矿业大学该专业的培养方向分为数字城市规划与管理、资源环境与计算机应用;广州大学该专业的研究重点是国土资源。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用、管理为内容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专业,涉及地理科学、人文科学、城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领域。它培养具备人文地理学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主干学科是地理学、规划类,核心知识领域为地理学类、数学与信息类、规划类、管理类、环境类。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区域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城市规划实务与图件设计综合实习等主要实践性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生就业方向为各级政府规划管理部门、国土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建设部门,从事规划设计、国土资源评价及资源信息化管理、环境评价及管理等方面的公司及研究机构。也可进一步深造,报考地理学、城乡规划和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等学科硕士研究生。
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类似,除了传统设有地理系的大学开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诸如南京邮电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都有开设,但是考生要注意各个学校该专业的培养方向。一般来说,设有地理系的大学该专业的师资较强,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专于经济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华东师范大学偏于城市与区域规划管理;广州大学的方向则是不动产分析与管理、区域物流规划设计等。
地理信息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技术、地图学、遥感技术于一体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地理信息采集、分析、存储、显示、管理、传播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实用价值巨大,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水煤气电的基础设施网络监测与管理、自然灾害监测和预防等领域,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优势使其全面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渗透到公众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深刻影响着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方式,例如,大家现在手机使用的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此外,微博、微信、大众点评等手机应用软件都广泛采用GIS技术 。
地理信息科学前身为地理信息系统,它培养具备地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其主干学科是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遥感,核心知识领域为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应用、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地图学、空间数据库、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通过测量学与地图学实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空间分析方法与应用、遥感图像处理等主要实践性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技术。毕业生可在与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相关部门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关键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地理信息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简称GIS)是一门实践性、创新性和实际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作为非师范类专业,GIS的发展速度极快,应用范围广泛、影响领域众多,是其他地理学科无法相提并论的。因此基于此背景,结合新疆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提升的教学研究”,对我校非师范专业―GIS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探讨,通过构建培养GIS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多维实践平台及其运作机制进行探索,开展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取、巩固地理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处理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探究的品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社会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的价值观,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和科研能力。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所省属本科高校,新疆师范大学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提供服务的重任。如何通过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和构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系统化、科学化实践平台是我校非师范专业在学科发展方面所面临的首要问题。目前,我校的GIS专业是学校在多年教学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其办学经验、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相对于师范专业较为薄弱,实习基地的建设还比较落后[2-3]。加之由于承担了高等教育扩招以后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我校GIS专业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在学科建设方面,缺乏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实践基地和实验室;由于教学课时所限,我校GIS专业所开设的实践课程课时相对较少,不能很好地满足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设置上,受师资力量和办学实力的限制,专业设置局限,一些应用型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不明显,很难做到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来设置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中,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安排较少,实践教学的研究性和创新性相对缺乏,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大,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对专业学习的实践操作能力不足。
2 构建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2.1构建原则
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指基于教学实践平台、创新实践平台和创业实践平台,在结合各种校内外可利用资源以及合理安排时间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每个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意在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面向GIS专业全体学生的创业实践教育平台。根据GIS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应该遵循如下一些原则[4]:
(1)针对性原则 创建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并要求与专业培养要求一致,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2)条理性原则 按照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的原则,依照学生的接受力,分条递进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完整性原则 平台的实践内容要环环紧扣紧密联系,前后呼应使整个实践平台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突出创新平台的整体性。
2.2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原则,建立了我校GIS专业由教学实践平台、创新实践平台、创业实践平台组成的多角度实践能力培养学习模式,并形成了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结合课堂授课及课外实践,并综合教学科研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5]。根据学生个体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制定多样的实践教学研究方向和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2.2.1教学实践平台
教学实践平台是以师生教学过程为基础,立足于课程体系的平台,是培养专业人才及进行科研项目的前提条件。通过综合课内外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构建教学实践平台的主要目的是:一、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等形式的授课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并结合软件的操作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力;二、整合基础课程中的实践内容,加强专业实践技能课程的开设,保证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
2.2.2创新实践平台
创新实践平台是基于教学实践平台的,由实践技能比赛、科研项目、各类学术活动组成的平台,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开展相关学术讲座、学生社团活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使学生参与到社会活动和教师的科研项目中。通过搭建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2.3创业实践平台
该平台是综合教学实践平台与创新实践平台,联合实践活动以及创业能力的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为了培养全面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加强对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建立和完善校内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校外实训基地。
3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实现机制
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实现将有助于提高我校GIS专业学生的GIS数据采集与获取能力、GIS软件操作与应用能力、GIS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以及GIS综合能力(即能自主利用GIS技术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6]。当然,该模式的实现要依托有效的运作方式、管理方法以及完整的保障体系。
3.1构建“简单――复杂――个性化”的运行框架
GIS专业实践课程的安排应该依照学生的接受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近年来,我校该专业学生的一些专业课中加入了一到两周的实践课程以及操作能力的测试,增加了课程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而后,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再由学生选择,进行其他不同的实践活动,如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比赛,创业大赛等。
3.2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有力实施都是依托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更是如此。除了制定保障实践教学能顺利进行的相关制度以外,对于我校GIS专业来说建立和完善校内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大对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的开放与共享,进一步完善校外实训基地以及在专业单位实习的规则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在教学实践环节、创业创新项目,还是在专业实习训练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对学生加强指导和管理,并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3.3完善模式应用的保障体系
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必须要有完整的监督体系,通过实时掌握学生的实践过程,对模式的实施进行全面正确评价和改进完善。同时,培养模式的实施要建立在校内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前提下,更要改进和完善校外的实训基地和实习基地,要尽可能多的增加学生去相关单位实习的机会,拓宽学生的校外实践渠道。最后,要鼓励教师基于自身科研项目,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其中,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软硬件皆施才能保证培养模式顺利进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实质性作用。
4结语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单指课程或者单指实践内容的培养,而是要形成从课程到实践再到创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课程中加强学生的专业基础,在实践中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社会工作岗位中尽可能多的用到所学的专业知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完善不断调整的过程,只有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际的操作,才能培养出同时具有稳固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并兼有创新精神与开发能力的GIS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妍溪.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及展望[J].信息通信2015(3):163.
[2]⑾驼裕李朝奎,陈新保,等.GIS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7(1)147-150.
[3]吴国芳.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基于ERP平台的信息管理专业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366):50-51.
[4]邓蕾蕾,赵月玲.高等农业院校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实践平台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2013,23(4):448-450.
[5]孙小军.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5,32(1):61-63.
地球物理学是一个融地球物理、现代测绘于一体的新型地球物理专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属于交叉边缘学科。地球物理学可细分为固体地球物理学与空间地球物理学两大方向,前者研究地球本身,后者研究太空星体。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与地震密切相关,主要是学习地球物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掌握地球内部构造、地震预测、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等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本专业主要课程有地球物理学(地震学、重力学、地磁学、地电学)、地球物理观测、地质学、连续介质力学、计算机及信息处理等。除此之外,一般还会安排主要课程的实验和实习、野外地质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为例,该专业创建于1956年,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历史最为悠久,注重夯实学生数学、物理基础,培养其深厚的外语与计算机能力,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从事现代地球物理学研究的能力,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多方面工作的需求。
值得考生注意的是,该专业需要学生怀有极大的热情与浓厚的兴趣,能够埋头研究历史数据,耐心观测和搜集新数据。因此,考生在报考前要慎重考虑,切忌随波逐流。此外,由于高度的专业化,学生未来的就业大都是从事与地震相关的工作,职业选择面相对较窄,也致使该专业拥有比较高的深造率。除了继续深造之外,本专业的毕业生其他主要去向是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能源与资源部门、灾害预测预报部门、通讯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工程技术与业务管理等工作。
地质工程(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一看到地质工程专业,不少人往往容易望文生义,认为这个专业就是要去找矿藏、石油,跟石头打交道。实际上,地质工程属于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专业着眼点在于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地质工程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和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形式,进而研究认识、评价、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比较有特色的院校有: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吉林大学等。主要课程为:基础地质学、矿产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地貌学及第四级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勘探、岩土工程勘察、钻掘工程学、基础工程施工、环境地质学、地质工程学等。这些都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因而该专业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该专业的就业方向比较广泛,如地质调查、油气及固体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与评价、大型工矿企业和水利水电建设、公路和铁道建设、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的调查、勘察及监测等。就业前景是考生选择专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据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中的“就业前景最看好的本科专业”调查显示,地质工程名列“绿牌”专业(绿牌专业是指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属于需求增长型专业)的榜首。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属于地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其前身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专业。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
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该专业注重培养掌握国土资源整治与开发、生态环境评价和规划、城乡区域建设规划等方面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涵盖自然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经济学等。
由于这一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报考之前,考生还需要留意其开设院校是否有体检要求。如长安大学明确提出该专业色盲、一眼矫正视力大于800度者慎报。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较高,毕业生主要集中在高校与科研单位、国土资源管理、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及管理部门。考生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报考土地资源管理、环境工程和自然地理等研究方向的研究生。
测绘工程(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测绘行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行业,从总体上来说属于服务行业,专业技术含量较高。而测绘工程,主要是研究地球空间信息的一门学科,是国家基础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支撑技术,属于当今世界非常具有发展前途的三大高新技术之一。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空间定位、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知识,并研究利用这些技术测定地球与其他星体形状、建筑物(构筑物)的三维特征及其与指定参考系的关系、地球重力场及其内部物理特征、运动物体的特征及其多维参数,研究这些技术在工程、工业和人类生活中应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掌握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科学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良好业务素质的高级测绘科技人才。
地球化学(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关键词: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内容;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156-04
我校发展正在经历两次关键转型,第一次自2004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开始直到现在仍未结束,即由专科向本科教育的转型;第二次则刚刚开始,即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的革命性调整,其调整重点是将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两次转型已经并正在影响各院系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在与学校发展定位同步前提下,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原有专业基础、地理学强应用性和教育部地理类专业调整三方面考虑,最终确定了重点发展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4个本科专业的发展战略,其中前三者已经招生,地理信息科学计划2015年增设。相应的专业培养方案和开设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正在调整之中,《区域分析与规划》则是其中之一。
一、开设《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必要性
《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区域分析是指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包括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整体之中的作用,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其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区域规划是指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1]。简单讲,《区域分析与规划》是利用地理学相关理论,综合、系统地分析不同类型和尺度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科学规划的课程。一方面,其充分体现了地理学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对提高学生的地理理论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很有意义;另一方面,其制定的区域规划是能够有效指导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的,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的应用性,对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作用很大。
开设《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长久以来得到了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者们的一致认可。1977年恢复招生以来,中山大学和南京大学等院校经济地理专业、同济大学等建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相继开设了《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育部新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2],将地理科学类原有的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3个本科专业调整为了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4个,相应的城市规划专业名称也改为了城乡规划。其为各个专业提供参考的三种核心课程示例方案中(见下页表1),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实例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核心课程实例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全部三种方案,以及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示例二和三中,都涉及到了《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虽名称略有不同,但实质都是一样的。
随着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5年开始招收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学生,《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开设也逐渐提上议事日程。特别是2008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开始招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作为专业方向课程被列入了培养方案,其包括理论38个学时,课内实践12个学时。紧接着,在2009级的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区域分析与规划》作为专业方向课程被安排了42个学时。2013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开始招生,该课程也被列入了培养方案。至此,我院的3个本科专业都开设了《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但由于本科总体学时的减少,以及试图打通不同专业的相同课程,目前该课程统一开设32个学时,且都属于专业模块课程。
二、《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材的选用
随着各高校相继开设《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1989年和1991年西北大学陈宗兴教授等先后编写和翻译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和《区域科学导论》,填补了国内区域分析研究与教学的空白。之后,中山大学魏清泉、同济大学彭震伟等也先后出版了区域分析与规划教材。1999年以后,国内陆续出版了多部关于区域分析与规划的教材,影响最大的是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编著的《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其是1996年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研究内容之一,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教育部理科地理学“九五”规划教材,由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西北大学合作编写,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外,北京师范大学的吴殿廷等也相继出版了面向本科生的《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以及面向研究生的《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级教程》。
近年来国内采用的教材主要是崔功豪等的《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吴殿廷等的《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同济大学彭震伟的《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最近又增加了杨培峰等的《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见表2)。其中,前两者由地理学家编写且首要专业对象面向的是地理科学类专业学生,后两者主要由城乡规划学者编写且首要对象面向的是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同时各高校也可根据自身的专业基础和培养方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材。但在地理类专业中,大家普遍选择的还是前两者,特别是以《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为主导。我院也一直选用《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作为教材。
三、优化后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由于《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内容更为系统和全面,因此我们主要是在其基础上讨论我们的教学内容优化问题。教学内容的优化将本着以下原则:①在32学时前提下优化原则,即要求对原来的教学内容进行大幅精简;②与其他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不重复原则;③针对不同专业培养要求错位教学原则;④与学生素质和能力相匹配原则,很多教学内容只讲结果,不讲数学公式和推导过程;⑤过于细化或者说与地理相距较远的规划不讲原则;⑥充分借鉴其他教材精华原则。
具体优化措施如下(见表3):①“第十二章 区域产业规划布局”和“第十三章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属于第五条原则涉及内容,其规划很多是由专门的经济、电力、交通等方面专家来参与完成,因此仅提供案例供学生课下参考与学习,不作为课堂讲授内容。②《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课程涉及了很多经济理论,因此与之重复的内容“第七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和“第十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不讲。③《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类课程涉及城镇体系规划内容,因此“第十四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不讲。④地理科学专业一方面课程中有《旅游地理学》、《环境规划与管理》、《区域土地规划》,因此与旅游规划、环境规划和土地规划方面的内容不需要讲;另一方面其主要是培养中学地理教师,不强调对规划的实际操作能力,只需要了解规划并具备解读能力即可。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一方面课程中有《旅游规划与设计》和《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相关内容不用讲;另一方面其主要培养规划设计类应用人才,因此至少应该安排1次模拟区域规划训练。⑥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一方面课程中设有《生态环境规划》,“第十五章 区域生态环境规划”不需要讲;另一方面其更强调对生态环境评价与规划人才的培养,对其他类型的规划强调认知而非实际操作。⑦对各章中内容进行提炼、精简、补充和完善,特别是先修课程中已涉及内容少讲甚至是不讲,同时注意将最新的发展动态、研究成果和规划文本引入课堂。
经过上面的优化措施以后,《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教材仅剩下了8章内容,即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三章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第五章 区域发展的整体评价、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第八章 区域规划及其发展、第九章 区域发展战略。在这8章内容中,实际缺少了区域规划案例部分,即没有专门的章节给学生展示具体的规划样貌,需要补充完整。优化以后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由9章内容构成,各章的名称、学时和教学内容都进行了相应调整(见表4)。最终形成的教学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即区域分析部分,包括第一~四章,共14个学时;区域评价、分工和战略部分,包括第五、六和七章,共10个学时;区域规划部分,包括第九和第十章,共8个学时。
四、《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的保障措施
1.《区域分析与规划》主讲教师加强交流。我院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由孙中伟和王佳两位教师主讲,其中前者负责地理科学专业,后者负责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由于该课程都安排在了三年级下半学期即第六学期开设,而我院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2013年才开始招生,因此目前还只在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两位主讲教师应该继续加强交流和研讨,以便进一步对该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并有效保证教学效果。
2.与其他相关课程主讲教师加强交流。《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内容非常系统与完整,这既是其优点,也是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之处。由于各院校即使是同一专业先期开设课程门类及课程教学内容的不同,导致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所具有的地理理论基础和整体地理素养存在很大差异,而该教材的许多内容是和其他如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规划等课程重复的,因此就需要和相关课程主讲教师加强交流,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错开,同时又需要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
3.认真听取学习过该课程学生的意见。由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和素质存在较大差异,同时教学又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为目的的,因此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和结束后,应认真听取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讲授方法、考试形式等的意见,并在科学分析基础上吸收其合理成分并加以改正。
4.适当调整该课程原有的教学方法。《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原有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其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该领域的知识储备优势,将尽可能多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也有效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缺点是学生的能动性较差,教学效果打了一定折扣。今后将在教学方法中适当增加学生讨论和实践环节,特别是对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同时,考虑到学时减少的情况,相关环节需要增加学生课外准备与工作的时间,课堂之上以学生汇报和讲评为主。
5.有效保证教学内容调整的动态性。《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会一直保持其动态性。因为其会受到不同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特别是课程设置和学时变化,教材的改动,最新研究和规划成果出现,教学效果以及教师认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在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区域分析与规划素养的目标下每年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地理学名词[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1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吴殿廷,乔家君,曹康,等.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GIS专业;教学;问题与对策
1.1 引言
GIS专业培养的人才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对该专业的信任,影响学生的就业与进一步深造,对GIS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自1997年教育部设立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以来,我国已有170多所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该专业[1]。201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更名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10多年来,有关GIS专业教学一直受到众多GIS专业教师、研究者的重视,曾分别从培养计划与教学大纲制订[2]、核心课程设置[3]、专业课程教学方法[4,5]、不同学科背景下GIS专业建设[6]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也建立了一些国家级的精品课程。2013年,汤国安等对我国GIS专业开设情况、教学团队情况、科研情况、教学成果、学生发展等作了调查,并做了深入的分析[1]。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GIS专业建设实践,对当前GIS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1.2 GIS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GIS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专业,这些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构成GIS的基础理论体系,形成GIS的理论基础、知识结构、技术体系和功能特征[2]。GIS学科具有的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使得GIS专业教学与学生学习存在诸多困难。
1.2.1 学科知识体系的快速变化与教学计划的矛盾
GIS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是依据学科知识体系制订的。作为指导专业教学计划的基本文件,很多学校每隔4年修订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培养方案规定了专业教学的课程结构。通常,GIS专业包括三类课程,即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根据各个学校的学科背景不同及特色,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设置及教学内容有所差异。教学大纲规定了每门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任务,明确了该课程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要求有相对的稳定性,又要体现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
然而,GIS的学科知识体系、社会对GIS人才的要求在快速发展与变化之中,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既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很难及时跟上这些变化。自GIS专业建立以来,GIS已经从单机版发展到WebGIS;从简单的矢栅数据模型发展到对象-关系数据模型、3D数据模型、时态数据模型;从强调数据处理,发展到空间数据分析及地理信息系服务;从2DGIS的发展到3DGIS甚至多维GIS;从商业GIS软件应用发展到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系统集成技术及环境的不断进步和变化;甚至诸多技术细节的发展,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很多课程显得过时或课程的内容、重点和难点发生了变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亦不合时宜,亦即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脱节。显然,针对所有的新理论或新技术专门开设课程并不现实,需要将这些内容融合到相关的课程中,及时调整课程的结构,重新规划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即便如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将受到学时数、教学管理制度的诸多制约。
1.2.2 课程地位和内容与GIS专业的关系不清楚
GIS涉及地理学、测绘学与遥感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学科,GIS专业的课程大部分由此产生。与这些学科有关的课程绝大部分沿用了相关学科的内容,如自然地理学、地图学、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软件工程)。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不出这些课程与GIS专业的紧密联系,或者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作用,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十分茫然,梳理不出GIS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内在的逻辑关系,目标不明确。
这种状况一方面导致教师觉得学生不好教,因为学生无法理解这些课程在GIS专业中的必要性或重要性,没有兴趣学,教师不知道如何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觉得不好学或学不会,因为学生觉得这个专业的课程好像比较乱,有一定的跳跃性,刚刚学了一门学科的点滴,就转移方向了。
GIS专业涉及较多的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课程,大部分学生对这些课程感到困难,尤其是系统开发工具的学习,导致开发能力偏弱。这一现象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就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选择与地理学、遥感科学相关的课题,这些课题一般不需要进行系统设计与开发,通过软件应用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这些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且受学时数的限制,课堂教学并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完全理解这些课程的内容,需要学生在课余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得到必要的指导。
1.2.3 适合GIS专业教学的教材不足
GIS专业相对年轻,与一些传统的专业相比,没有成熟的教材体系。GIS专业采用的教材大部分是关联学科的教材,缺乏针对性和GIS特色。教材之间没有联系,内容重复,系统性较差。很多教材注重理论与技术的论述,没有配套的实例或案例,学生理解起来困难。现有教材的更新速度跟不上GIS的发展,不能反映新理论、新技术。只有少量课程有实验教材,实验教材建设尤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1.2.4 实践与创新教学不足
近年来,尽管很多学校在实验室建设的硬件上投入很多,但是相应的软件建设、实验设计、实验内容建设没有受到重视。具有良好设计的、能够让学生得到全面锻炼的综合性、开放性、创新性实验很少。专职的实验教师严重缺乏,目前实验教学任务基本上由任课教师承担,实验设备、软件、数据的维护,以及实验指导书、实验的准备、指导都需要任课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面对众多的学生,教师很难全面、细致地指导学生实验。
实习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建设使GIS专业学生能够得到系统锻炼的各种实习基地十分困难。GIS专业的实习应该是(部分)综合性的,涉及多个方面,而目前很多实习只是根据相关企业的生产现状,仅限于GIS专业的某一方面,与实习目的相去甚远。此外,大量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在场地、现场技术人员的教学指导、管理等方面造成了很重的负担,所以很多企业只愿意接收少量的学生。
若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锻炼,既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下降。
1.2.5 师资队伍
GIS专业起步晚、发展迅速,且具有交叉性的特征,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教师学科背景较为复杂,部分教师专业知识积淀需进一步加强[1]。近年来,进入GIS专业的大部分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在GIS某些领域的研究具有较高水平,但是从教学的角度来看,缺少对GIS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地位的整体性认识,系统性的GIS工程建设实践经验较少。一些新进教师在没有得到教学训练的情况下承担了太多的教学任务。近几年,受人才引进评价考核机制的影响,GIS及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引进困难,这将严重影响GIS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教学效果。
3 GIS专业发展与建设的措施
3.1 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
基于GIS学科、专业的内涵,强化GIS专业课程体系的主线,使学生明确GIS专业的培养目标,理解各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加强课程建设,尽量使用“GIS语言”进行教学,亦即贴近GIS专业的培养目标,使课程内容与GIS联系起来。
根据理论与技术的发展,适当调整课程体系结构与课程内容,这种调整应从课程体系的角度出发,具有系统性,而不仅仅限于一门课程,避免重复和知识脱节。
在强调课程体系主线的同时,应开设不同方向的专业选修课,有所侧重,以适应不同能力和兴趣的学生的需要,体现专业特色,分类培养,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也可以适应社会对不同GIS专业人才的需求。
3.2 进行系统的教材建设
一个成熟的专业应该具有一系列得到广泛认可的教材,并且有丰富的学术论著作为参考书。GIS专业的教材建设需要GIS教学、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参与,对教材进行深入讨论和详细规划。加强GIS专业教材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不是简单地将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方法照搬过来,而是将其与GIS融合,表现为具有GIS特色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一些学科的知识不必贪大求全(如计算机科学类课程),满足GIS专业的需要即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实际案例,以方便学生学习和理解。成功的教材编写依赖于一批高水平GIS专业人才和良好的组织协调。
3.3 建立系统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体系
GIS专业的实验涉及各个相关学科,应尽量减少演示性实验,适当增加创新性实验,力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授课方式,有些开发类课程的内容可以在实验室边讲解边实验。
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针对实习基地的特点,选择一批单位,建立能够使学生得到综合锻炼的相互衔接的连续性实习基地。可通过区域性的高校联合,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共享。
增强实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力求实验教师能够全面掌握GIS专业的软件、技术,具有较高的开发能力,在实验室对学生开放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得到指导。
3.4 加强教研室教学活动和高校GIS专业之间的教学交流
通过教研室教学活动,增强教师对GIS课程体系的认识,相互交流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目前高校之间的教学交流仅是通过少量的教学会议进行,学习一些教学水平较高的高校的经验需要面对面的交流、观摩和学习,才能达到实际效果。
3.5 加强对学生的课外指导
现在的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较少,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大部分仅限于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可建立本科学生的导师制,对学生的课外学习进行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申请校内外的科研项目,参加各种GIS竞赛。吸收一部分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3.6 建立灵活的学生成绩考核机制
GIS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程度,体现学生的能力,可改变传统的书面考试方式,比如采用课程答辩、专题研究、综合实验考核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课程考核的方式应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
4 结束语
GIS专业是一个相对年轻的专业,其成熟的教学体系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虽然在10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是对于专业的知识体系、教材、教师队伍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和提升。GIS专业建设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需要得到政策引导和经费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汤国安,董有福,唐婉容,李辛.我国GIS专业高等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国大学教学,2013,(6):26-31.
[2]李满春,戴崴巍,赵勇.GIS专业人才的素质特征、知识结构与培养方案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2):26-28.
[3]秦其明.中国高校GIS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地理信息世界,2003,1(4):1-7.
作者简介
张海荣,1968年3月生,男,江苏海门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教学工作。
同目前的热门专业如管理、计算机等相比,地矿类专业相对属于冷学门专业。开设地矿专业的大学也因为专业研究的关系,通常地处内地或偏远地区。因此,在选择报考院校和专业时候,地矿类专业往往被“冷落”。
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交叉和交流增多,地矿专业的学生所接受到的训练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相对狭窄。有些地矿类大学受到冷落可能只是地域原因,其实也有相当有实力的。属于工学学科的地矿专业作为一级学科,又可分为采矿工程、矿井建设、勘查工程、矿山通风与安全、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选矿工程和石油工程等专业方向。工作性质多数为研究实验或加工生产,与工业关系密切。
从专业层面看,地矿类专业以极高的就业率傲视其他专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身体不好者不适合报考地矿类专业。
材料类
材料学分为三个大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大部分高校会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下又分出几个方向,针对性地学习这三大类的知识,并且它还与其他一些工程科学相重叠,因此在各大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都有若干分支。
材料学森罗万象,无所不包,是国内外各行各业发展都离不开的一门基础而重要的学科。目前据相关专家分析,我国在材料成型设计方面缺乏的人才在 20 万~30 万之间,并且呈逐年递增趋势,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已经成了“抢手货”。目前我国整个材料行业都缺少高精尖人才,人才缺失问题已经成了众多企业发展的桎梏。
机械类
机械被称为“工程之母”,几乎所有的工程行业都需要机械专业人才。从设计、制造和大规模生产一条龙,从地球到宇宙空间,都有机械人忙碌的身影。该专业也不局限于传统的机械行业,在许多尖端科学领域,机械往往也是该领域所依托的基础,像在航空航天业里,飞行机械师就是必不可少的人才。
机械专业属于教育部规定的一级学科,因此它底下设有许多二级学科,虽然各个大学具体开设的方向有所差异,但基本上都有这么几个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工业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
仪器仪表类
仪器与仪表类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源头,是光学、精密机械、电子、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学科。仪器仪表设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当前我国各行各业的仪器仪表正从自动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需要大量的测控技术及仪表专业的人才。
能源动力类
能源是维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它与材料和信息构成现代社会繁荣和发展的三大支柱。能源动力专业又可分为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等二级学科,主要为航空航天动力工程及自动化、汽车动力工程、电厂热能动力及自动化、制冷及低温技术、能源与环境工程等领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能源动力学科和机械学科关系甚为密切,因此许多大学常把能源动力类专业归并到机械学院。比如清华、同济的热能工程系隶属机械工程学院、上海交大则有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浙大设有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电气信息类
由于目前我国重视高科技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从而带动了与此相关的计算机专业、电子专业以及通信专业人才需求的大幅增长,近两年国家每年对通讯基础设施的投资多达近两千亿元。
有关专家指出,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产业已成为朝阳行业,更将成为今后国民支柱产业,因此就业前景长期向好。按照教育部划分标准,电气信息类专业主要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光电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工程、电气信息工程等专业。
环境与安全类
环境工程是研究环境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的任务是通过评价人类生产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用具体的工程、规划和管理措施,收集和处理污染物,消除污染,净化环境,使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水治理是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常常是环境治理最初着手的领域,所以在很多院校,该专业与给水排水工程与环境工程也设在一起。
在高校专业的分类中,跟环境工程分在一起的还有安全工程。安全工程,简而言之,研究的是生产、工程或者说是行业的安全问题。很显然,不同行业需要有各自不同的具体安全措施,所以,安全类专业是依托于各个行业的。
土建类
土建类专业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景观建筑设计、水务工程、农业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建筑设施智能技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景观学、风景园林、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在土建类中建筑学是重中之重,建筑学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图形表达能力和较强动手的能力,还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数学、历史、美术的基础。国内大概有70多所大学设有建筑学专业,此专业的名校生非常有竞争力,此专业的学制一般是五年。
水利类
水利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的专业。之所以说它古老,是因为在原始社会,人类靠渔猎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部族定居以后,需水日增,人畜供水和生产用水的引水、供水工程就产生了。
在信息化时代,传统水利行业面临全面技术提升和改造的历史任务。该专业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的水利行业进行改造,如采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通讯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及自动化技术等进行技术改造。水利类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三个专业。
摘要: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带来新的突破契机,为实时动态获取城市居民生活和行为特征信息,评估和预测城市规划编制成果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持。本文从大数据视角的城市规划思维方式出发,梳理了城市规划编制各阶段采用的大数据研究方法和技术,最后指出当前城市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大数据助推城市精准规划。
关键词:
大数据;规划编制;规划评估;数据公开与共享
0引言
受互联网普及和传感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传统城市规划编制研究发生了很多变化,关注微观主体-城市居民对城市发展的需求成为城市规划研究的热点,而大数据方法和技术将成为支撑这一热点研究的重要手段[1-2]。发现、挖掘、处理、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获取的大数据,可以为城市规划编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采用大数据思维、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精确、定量、精细化分析和研究城市问题,保障规划方案更加科学,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更加合理高效,公众参与规划更加便捷直接,规划决策更加民主[3-4]。
1数据思维
方式大数据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理解世界的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思维变革,同样,大数据也给城市规划领域带来思想上的冲击,不仅改变了传统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对数据获取、分析以及挖掘的认识,也在改变规划师的思维模式。
1.1全样本思维
大数据给城市规划编制带来全样本数据,而不再仅限于传统随机样本数据。城市规划很难获取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与行为信息,只能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等小样本分析方法进行估算,很难全面客观反映城市居民活动特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获取不同出行特征:私人汽车、公共交通、自行车等定位数据,可以全面客观地掌握城市居民出行,为构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体系提供了特定区域、特定时间内的居民出行全样本信息。
1.2相关性思维
基于大数据的分析与研究不再热衷于寻找因果关系,而是寻找事物之间的相关性。相关性也许不能准确预测事件为何发生,但可以及时提醒事情正在或即将发生。如利用乡镇和街道尺度的“五普”和“六普”人口资料,可以对一定时期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变化进行考察,基于人口密度视角,根据城镇化格局的识别指标,可以分析出不同类型城镇格局的演变特征[5]。
1.3数据挖掘
思维传统数据时代由于信息量少,数据质量和精度是最为重要的指标。大数据时代由于数据量大、来源复杂、类型繁多、优劣掺杂,适当放松质量和精度,有利于获取更多的数据,进而发现数据背后所隐藏的联系和规律。通过对社交网络数据进行抓取,可以获取特定人群的粉丝、关注和好友信息,进而可以分析并构建其虚拟社交网络关系[6-7]。当然这不是要完全放弃数据质量和精度,而是适当忽略微观层面上的质量和精确,使城市规划师在宏观层面拥有更好的洞察力。
2规划编制方法
2.1数据获取途径
传统规划编制的数据类型主要为统计数据、调查访谈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规划信息数据等4类,这些数据在全面性、时效性、准确性等方面存在限制。大数据时代城市规划编制中前期获取数据的来源和类型变得丰高,数据获取渠道更加通畅,数据精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极大提高,保证了规划编制对数据的客观性和全面性的要求,为城市规划编制的动态评估提供重要可靠的参考。目前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可以获取以下七种类型的大数据资源,见表1。政府、行业和企业数据,可以采用申请、购买、开发网络爬虫软件等形式获取多类型共享数据、社交媒体数据以及开放数据。通过运营商、第三方平台和指定管理机构,可以获取特定地区、特定时间段内的包括GPS定位数据、手机信令数据、公共交通IC刷卡数据等在内的全样本、实时动态的居民生活和出行行为数据。
2.2数据采集分析方法
1)网络数据挖掘与分析
通过开发“网络爬虫”软件,按照一定规则,在专业网站和社交网络中自动抓取并下载与某一特定主体相关的Web网页、文档、图片、音视频等资源,并通过相应索引技术组织下载资源,以提供最后的查询服务。如通过对新浪微博上北京三家知名规划院用户的粉丝和好友数据进行挖掘,可以分析三家单位的人脉特征、组织特征和相互联系与影响的情况[8]。
2)行为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
针对居民行为活动特征进行数据采集,获取手机信令、出租车轨迹、公交IC卡刷卡等生活和行为数据,分析城市居民的行为与活动规律,进而构建居民与城市空间组织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表2是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规划编制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手机定位数据中包含的地理位置信息,可以获取手机用户在真实地理空间中的活动情况,并以此为研究依据,开展人群空间活动特征分析,分析不同尺度下城市建成区域使用情况,并进行规划评估分析。
3)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
借助GIS平台的地图显示、空间分析等功能,对带有地理属性信息的多源数据进行可视化和空间分析,找出能够反映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与机制。如基于GIS平台,通过分析北京2008年连续一周的公交IC卡刷卡数据,结合2005年居民出行调查、地块级别的土地利用图,可以识别公交持卡人的居住地、就业地和通勤出行情况,进而可以评价北京市职住分离的空间差异[9]。
2.3规划编制管理方法
公众参与是城市规划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公众表达对政府功能、政府与利益集团之间权利斗争的不满,也是政府兑现民主政治口号的重要手段。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施性。在现实中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效果很难达到公众期望的结果,主要体现在有效参与城市规划编制渠道不畅、传统公众参与方式效率不高、参与主体无法体现公众代表性、公众利益缺乏法制化保障等方面。为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基于PPGIS、WebGIS等技术,搭建网络公共互动平台,不仅城市管理者和规划师可以便捷、广泛地获取公众对城市发展的意见,还可以让公众了解并参与规划编制和建设的全过程,逐渐改变传统的主要由政府和专家的价值判断主导城市建设和规划格局。公参与规划编制模式也不再仅仅限于官对民和民对官的单向模式,而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多方关注和介入。以武汉市为例,武汉国土资源与规划局打造“众规平台”网站,推出“环东湖路绿道规划”,通过网络建立社会公众直接参与规划编制的渠道。在“众规平台”上,公众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和矢量图形的方式提交对规划项目的策划方案、建议和设计方案,更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地图服务,直接进行规划方案的标绘。此外,以社交网络、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也改变着公共参与城市建设规划的方式,不仅公众可以自由表达对城市发展的诉求,实现“自下而上的”公共参与,第三方组织也越来越多地通过新媒体平台,针对具体规划项目发起记录、宣传活动,进而介入公共参与。王鹏等利用社交网络、位置服务和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工具,对北京“钟鼓楼片儿区”和梅州市“梅州围龙屋”进行关注,通过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平台传播和推广社会关注,通过WebGIS平台汇聚和空间数据,收集公众反馈信息,从而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城市规划社区公众参与模式[10]。
2.4规划编制评估方法
大数据时代的城市规划编制由于能够获取城市发展巨量规模的个体属性及其需求特征,因此,为实现“公共利益”导向的城市规划实施提供了基础。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可以快速准确地把握城市空间发展现状和趋势,全面掌握城市建设用地的基本情况,为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编制和修改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撑。以城市规划许可数据为依据,通过对比不同时序的遥感影像,结合GPS、出租车轨迹、公交刷卡等居民出行活动信息,可以有效区分城市规划边界和实际开发边界,评价城市增长边界。针对传统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方法适合发展成熟、配套完善的老城区,指导新城规划建设针对性不强的特点,采用大数据“自下而上”的技术方法,获取新区房产注册信息、居民按月用水量、移动通信终端分布数据、交付房产竣工验收数据、历年财政统计数据等,,分析新区人口空间分布、人口流动以及住宅空置情况等信息,并以此作为杭州湾新区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编制的依据[11]。基于大数据的规划编制评估不仅可以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还可以对规划方案进行预评估。马世发等基于2005和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构建约束性CA模型,可以对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建设用地布局方案进行预评估,并检测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合理性[12]。
3问题思考
尽管基于大数据的城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大的进展,但仍然在数据公开与共享、数据真实性以及数据安全等方面存在需要进一步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3.1数据公开与共享
目前我国城市管理和规划行业仍然处于缺乏数据公开和共享的局面,受技术、成本、体制等因素的限制,个人、科研机构和规划编制单位很难获取所须数据,政府和大型企事业单位仍是大数据的实际拥有者和解读者。随着城市规划行业获取更多更全面的数据需求,公众了解和参与城市规划的意愿和能力日益增强,政府和专业机构需要更多地公开城市规划等相关数据以满足多方面对获取数据的强烈要求。政府部门应主动公开包括城市发展、规划信息等在内的数据,并通过城市信息平台和规划管理部门网站,建立城市规划信息与数据公开方式的平台,推动城市规划行业的数据公开。
3.2数据真实性
大数据由于获取途径不受限制,使得数据质量和可用性被极大地降低。如开放的理空间数据由于采用大众采集、上传的数据共享和更新模式,其数据质量和精度很难得以保证。手机信息自身存在不足,不仅体现在个体属性缺失、出行目的和方式缺失、漂移误差、记录缺失问题,更面临着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由于大数据获取过程中无法做到“小数据”的精确性和针对性,使得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和结果也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复杂的人类行为过程和城市的发展规律,容易导致计算和预测结果失真。
3.3数据的安全问题
规划编制所需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土地利用数据、专题数据甚至是个人隐私数据等都掌握在以政府、企业、科研单位、互联网站等为代表的大数据管理者手中,如果这些信息不能被妥善保存和管理,而是被滥用,将会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极大的侵害。另外如个人位置信息、出行计划、路线选择、购物清单与检索内容等大数据研究中最关心的居民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数据,其本身并非用户的精确隐私信息,但在大量收集并被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后,却可以轻易地泄露出个人消费习惯、出行规律、政治倾向、业务爱好等相关信息。要解决大数据安全,急需加快制定相应政策法规,推动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数据安全问题。
4结束语
目前,大数据在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未来以小数据方法驱动大数据质量、以专业知识驱动大数据分析、以有限方式应用大数据预测、以精细化模型研究复杂城市发展规划将是城市规划编制研究的主要方向。相信大数据在城市规划编制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贯穿并支撑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编制及其不同的阶段。
参考文献:
[4]党安荣,袁牧,沈振江,等.基于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的理性规划与城乡治理思考[J].建设科技,2015,(5):64-66.
[5]龙瀛.中国人口密度的时空演变与城镇化空间格局初探:2000-2010[C],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4.
[6]王波,甄峰,席广亮,等.基于微博用户关系的网络信息地理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J].地理研究,2013,(2):380-391.
[8]茅明睿.规划师微博人脉特征分析——以北京三大规划院规划师的新浪微博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13,(5):178-180.
[9]龙瀛,崔承印,张宇,等.利用公交一卡通刷卡数据评价北京职住分离的空间差异[C].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2.
[10]王鹏.新媒体与城市规划公众参与[J].上海城市规划,2014(05):21-25.
[11]田轲,林飞宏,罗双双.一次以大数据为方法的“自下而上”的规划实践——以杭州湾新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为例[C].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4.
关键词:学科结构优化;专业布局;课程体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04-0005-05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近十年来的蓬勃发展,国家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国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快信息化进程,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
1 科技的发展赋予计算机学科新的内涵
1994年,教育部将众多的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名称统一规范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简称计算机学科)。这十年来,随着网络和WWW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内容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理论与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而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技术、多媒体及其应用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教育内容得以强化。以至美国ACM、IEEE-CS和AIS联合制定CC2004的专家们认为,目前已经无法继续用计算机学科来称谓它,而改称其为计算学科。我们称之为“计算”的概念在过去的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拓展到难以用一个学科来定义的境地,这种变化对教学计划的设计和教育方法会有深刻的影响。21世纪的计算将蕴含有多个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它们分别有着自己的完整性和教学特色。
计算机科学(CS,Computer Science)已经难以完全覆盖学科新的发展,扩展后的学科称为计算学科(Computing Discipline)。在CC2004的草案[1]里面,计算学科应包括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工程(Computer Engineering)、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五大分支。计算学科的教学知识体系也在发生着迅速的变化。在计算机学科发展的早期,数学、电子学、高级语言和程序设计是支撑学科发展的主要专业基础知识。而到了20世纪60、70年代,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原理、基本逻辑、编译技术、操作系统、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等成为学科的主要专业基础知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学科的深入发展,并行技术、分布计算、网络技术、软件工程等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内容。目前,程序设计仍然是学科最基本的工具。未来在基础和开发技巧之间,加强基础是首要的。除了学科知识的变化外,近几年来,计算机学科方法论的内容也逐渐丰富并被人们重视。因此,计算机学科方法论的内容也需要在教学中给予充分的体现。计算机学科的教学需要以知识为载体,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传授学科方法论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面向未来的教育。
信息产业的主导技术是计算机、通信与微电子。计算机、通信与微电子技术的相互渗透、密切结合和高速发展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构成了信息学科群。信息技术群内部交叉,对相关学科发展的带动作用突出。从事计算机学科教育的教育管理者与教师必须要不断研究信息技术发展对计算机教育的影响,研究学科发展的内涵、特点、共性与规律。
2计算机学科结构性调整的现实必要性
计算机学科不仅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而且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截止到2004年初[2],我国普通高校总数为1683所,本科学校679 所,其中505所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全国各专业中,专业点数量第一;2003年在校人数27万,占理工科在校生总数的14.6%,也是最多的。这505个计算机专业中的368个是1994年后开办的。这一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对国家信息化建设浪潮的积极响应,另一方面也说明专业建设的数量大、任务重。
同时,计算机相关专业也在蓬勃发展。按照教育部的划分,“计算机类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电气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学、通信工程、微电子学、信息安全、信息对抗技术、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自动化。这些专业加起来,2003年共有在校生63万人。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占全国所有理工科学生总量的三分之一。
近年计算机专业在规模上蓬勃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但同时也存在着专业特色不明显以及教育质量需要提高的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会使用计算机已经不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独有的优势。特别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一些毕业生专业特色不明显,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竞争优势不强,近几年就业率逐年下降。
如果说计算机专业应该是培养信息化所需人才最主要的专业的话,它目前的状态是否能够适应这项重要的任务?如果不能适应,应该如何调整?目前,需要调整培养规格和要求,使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能有相对优势。调查发现,系统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计算机人才的不足,是制约我国计算机学科与产业发展的关键。为此,需要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按照基本学科能力培养的要求建立课程体系,将学科方法学的内容贯穿于教学实践中,通过设置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来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并结合实践教学,学习和掌握一些新系统、新技术。
3调整中要注意的基本问题
3.1 如何确定计算机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知识体系?
相对单一的教学计划,已经造成了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的一种结构性失衡。如果继续维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原有的含义,相对于社会需求,它已经不能容纳现在这个办学规模了。另外,计算机技术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迅速地扩大,各个分支已经形成丰富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已经不可能将如此丰富的内容安排在一个单一的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之中,而且单一的培养模式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多种规格人才的需求,只有通过不同的培养计划才能满足这种不同的需要。
建立切实可行、符合本校特色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计算机学科教学与学科建设的基础。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要瞄准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浓缩课时,科学合理地整合课程,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其核心是各门课程间的优化组合。特别要借鉴美、英等国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做法。
计算机裸机和一般用户有着较远的“距离”,为了给用户提供方便的使用手段,计算机专业的各类人员在基本计算机硬件系统上逐层构建系统,形成一系列的虚拟机,让计算机系统完成更多的任务,留给用户更多的方便,使用户界面逐渐接近人的习惯,形成自然人机界面。这不仅表明有更多的东西需要模型化,问题的复杂度也会越来越高;而且更告诉我们要根据学生未来的工作定位在那一层虚拟机上,参照学科的三个形态,并根据所在学科点的特色,确定在教学中强调哪些内容,实现对学生的分类培养,而不是按照统一的模式去培养学生。
从国家的根本利益来考虑,必然要有一支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队伍,需要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相应的研究型人才[3]。而国内的大部分IT企业都把满足国家信息化的需求作为本企业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是工程型人才。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大批信息化的应用型人才[4]。目前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在本科阶段对研究型和工程型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从事信息化的应用型工作人才的专门培养则几乎是空白。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培养定位应该瞄准工程型人才和信息化人才,特别是后者[5]。
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建议[2],该思想包含如下要点: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下,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但都要达到本科水平)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可以考虑三种不同的类型:研究型(或者说科学型)、工程型(包括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应用型(或者称信息技术型)。一个学校在其中一种类型上通过评估合格,就被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合格。从长远看,现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能会被细分为若干不同类型的专业;而从近期看,应该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贯彻不同类型的培养规格。也就是说,进行调整是得到了国家政策支持的。这样才能保证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
3.2 如何加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实践环节,切实提高在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计算学科具有理科和工科特征,抽象逻辑性和构造性并存,决定了本学科的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开发都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征,这使得与理论密切结合的实践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也就是说,该学科具有理工结合的基本特征,科学与技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高度融合[6]。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比重并不小,但由于学生不了解其作用,许多教师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与手段传授给学生,致使相当多的在校学生不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有效地培养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全方位地加强高校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3.3 如何使计算机本科教育与国际接轨,与就业接轨?
计算机教育历程是计算机教育内容不断完善和更新的过程。在一个阶段出现的新技术,其经历发展和完善之后,成为计算机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又会出现更新的技术。因此,计算机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在当今信息时代,必须在坚持自主教育创新的同时,注重与国际计算机教育接轨。从国外引进和学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吸收国际先进的计算机教育理念、模式、体系[7]。
计算机学科的研究前沿在欧美,新知识都是以英语作为主要的专业技术载体。在实践中,可以推进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2001年高教司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校必须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专业,在金融、法律等专业,以及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领域开展双语教学。2003年,国家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
美国计算机学会(ACM)和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计算机学会(IEEE-CS)等联合提出的CC2004提供了计算学科5个方向的本科知识体系指导性建议。CC2004认为,针对每个方向都有对应的职业:计算机工程师应该能够设计和实现包括软件和硬件设备综合的系统;计算机科学家面临的是理论问题和软件研究;软件工程师应该能正确的设计和实现大规模的软件系统;信息系统专家应该能分析信息需求和行业过程,能够明确说明和设计满足各机构需要的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专家负责规划、实现、配置和维护一个机构的计算基础设施系统。
3.4 大学如何进行学科交叉,优化内部结构,调整专业布局,提高自身学术创新水平与竞争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信息技术、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已经产生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在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与合作中出现新的学科内涵与活力。具有综合学科优势的大学在新的信息社会多研究领域中必然具有优势,这也要求大学面对信息社会的需求调整自己的学科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研究、产业化关系问题。
例如,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本科生教育除了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一级学科专业以外,还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工业设计专业两个本科专业。这两个专业是非常具有特色的,这得益于浙江大学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深厚底蕴,拥有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温泉旅游;开发模式;趋势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265-03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增多,人们对保健、休闲的需求不断增加,温泉旅游近几年开始在国内逐渐兴起,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各地的温泉旅游项目得到大力开发,开发的效果褒贬不一。
国内学者的关注度随之上升,对温泉旅游开发的研究相继出现。如王华、吴立翰(2005)对广东省温泉旅游开发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黄向、徐文雄(2005)对国内外温泉旅游过去、现在的主要模式特点及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并对中国温泉旅游开发模式进行展望。
(二)研究意义
本文希望通过对温泉旅游的研究,能够梳理温泉旅游的发展脉络,对温泉旅游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为中国在温泉旅游方面的发展提出切实的有效的发展建议。
二、中国温泉旅游的现状
(一)中国温泉旅游市场分析
中国的温泉市场需求以休闲度假、商务公关和健康养身为主,从市场数据判断,温泉旅游者更希望能够获得独特和私密的温泉池,注重整体舒适性、独特性及文化性。
温泉旅游者中,男女比例为69∶31,且主要集中在公务员、公司和企业高级管理者,到温泉消费的主要目的依次为休闲度假、商务公关和健康养生。温泉旅游者比较喜欢室外温泉池,占到温泉消费者的53%,其次是室内小型温泉池、别墅温泉和中药泉,说明消费者比较注重温泉的独特性和私密性。多次沐浴温泉的旅游者所占比重比较大,大部分是采取自驾车的方式,停留天数多为一天,年均温泉旅游次数集中在3~5次。消费者对温泉环境、水的清洁程度和水中矿物质非常看重,认为这三项是影响温泉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其次对设施设备的高档和完备性、温泉文化也有较高要求。
(二)中国温泉旅游现状
中国温泉旅游资源丰富,旅游需求逐年增长。中国温泉旅游从2008年的1 257万人迅速增长至2012年的2 099万人,旅游收入也从2008年的321.1亿元增长至770.7亿元,旅游人次将近翻了一番,旅游收益增长了1倍以上。
虽然中国温泉旅游的人数和收入快速增加,但是目前国内的温泉度假产品仍以度假村式点状开发为主,亟需提升。如南京的汤山温泉、广东的从化温泉等,其名声与客流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产品开发的模式单一将会成为温泉旅游发展的瓶颈,在功能、服务链条上都缺乏创新与延伸。
多数的温泉旅游地区房地产开发严重侵占用地,影响休闲度假旅游的氛围。温泉除了能够吸引酒店、度假村之外,也加速了当地的房地产开发,住宅小区质量良莠不齐,当地居民的居住与温泉旅游度假相关的功能形成冲突,破坏了当地的旅游度假氛围。
三、世界温泉旅游的发展趋势与案例
(一)温泉度假是未来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热点”
温泉度假的内涵是指,以感受温泉沐浴文化为目的,将原先单一疗养的物化享受,提升到符合现代消费的文化和精神层面,成为一种以健康为主题、达到养生和休闲效果的时尚体验度假旅游。温泉度假的开发将带来大量直接、间接的就业机会,拉动当地消费,其蕴含着极高的商业价值、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极佳的投资潜力。
在世界流行的以水为主题的休闲度假三大主题(温泉、海水和冰雪)中,温泉旅游不仅是最大的内陆休闲度假主题,也是最古老的旅游方式。温泉的发展已不再限于温泉本身,已向一种文化、一种健康方式和一种生活时尚方向衍生。国际温泉疗养协会(ISPA)行业调查研究显示,温泉旅游业将以每四年翻一番的速度向前发展,温泉旅游将会成为休闲度假市场的“热点”。
(二)小体量、个性化、私密性开发
随着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的提升,其对旅游产品的精致度,对旅游空间的私密性,对旅游产品的个性定制化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国际上有的温泉在空间布局上更加注重独立私密,在服务设施上更加注重将大众与高端相结合,并能够结合本土文化营造特色文化氛围。这一类的温泉旅游开发模式由日本箱根温泉为代表。
日本箱根温泉乡,箱根町距离东京约80公里,总面积92.82平方公里,位于神奈川县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的中央位置。历史文化悠久,是日本著名的温泉之乡、疗养胜地,共有温泉336处,有著名的“箱根七汤”。空间布局上,围绕“箱根七汤”形成组团式布局,每个组团相对独立,包含旅馆、温泉、博物馆等设施,通过空中缆车、登山巴士、观光船等多样化的游览方式相连。服务设施设置上,不仅有传统日式、传统西式及现代酒店,还有民宿及青年旅馆。箱根非常注重游客对特色本土化的文化体验,通过神社、木雕、风吕石、各类文化公建等设施和建筑营造出本土文化氛围。
(三)丰富的休闲运动,全面升级温泉体验
除了单一的泡温泉、观光休闲等静止的活动外,温泉旅游的游客也以温泉为核心,向更多元的方向升级延伸,依托温泉所在地的周边地形,提供休闲运动活动场所,结合温泉所在地的本土文化,打造节事活动,以此延伸温泉旅游的活动,拓展温泉度假区的范围,升级游客的温泉体验。这一类的温泉开发模式以美国的萨拉托加为代表。
萨拉托加位于美国东部,纽约州东南部,总面积9.3平方公里,起源于1642年,是美国最古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1962年成为州立温泉度假地。组织有多样化的运动形式,如高尔夫(冠军赛)、登山、马球、极限运动,季节性体育运动等。当地也经常举办丰富的节事活动,如体育文化节、美食及美酒节、帽子节、艺术节等。
(四)多种温泉疗养体验+奢华的度假氛围
温泉除了休闲放松的功能之外,其养生的功能得到了更深的挖掘,温泉疗养的旅游形式正迎合现代社会高消费人群对健康养生的需求,因此由养生文化与温泉文化相结合而衍生出的多样化的温泉疗养产品也成为了温泉旅游的一大亮点,针对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消费者,疗养的环境也通过精致的建筑、设施营造出奢华的度假氛围。这一类的温泉开发模式以法国的维希为代表。维希位于法国中南部,阿列省,总面积5.89平方公里,距离巴黎4.5hr车程。以水疗和度假而闻名世界,著名的温泉镇,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美,也是法国主要体育赛事及赛马场所。维希温泉提供150多种温泉疗养休闲方式,曾获得国际十大最佳温泉SPA奖。其拥有欧洲主要的美容养生健身及休闲中心,为游客提供完善的服务链条和多样化的度假体验。维希的文化内涵丰富,建筑装饰突显当地传统铁艺、欧式城镇肌理完好。
四、温泉旅游开发的发展策略
(一)注重主题式文化体验
温泉旅游应当以温泉为核心,确立鲜明的主题定位,整合温泉文化、养生文化以及本土历史文化等地缘文化资源,对温泉旅游的文化做出升华,形成具有创意的、全新的、迎合现代生活的温泉旅游度假文化,通过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休闲街区、文化公园、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设施等现代休闲度假文化载体,阐释全新温泉文化。
(二)营造纯粹型度假氛围
温泉旅游的空间载体应当拥有区别于城市的空间肌理,勇当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与景观资源塑造独特的度假区空间肌理。通过规划、用地置换、政策支撑实现旅游区域内的去房地产化。通过周边山水的景观雕琢打造以及生态旅游项目的设计,建设与生态相结合的温泉旅游度假区,营造纯粹的度假氛围。
(三)打造多元化功能集合
国内的温泉旅游形式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泡汤活动上,缺乏与现代人生活理念的结合,缺乏与国际温泉开发趋势的接轨,应当引入健康疗养的理念,深度复合式开发,打造多元化的旅游功能体系,将温泉与观光、运动、文化艺术、乡村体验、节事活动相结合。
(四)形成个性化服务链条
温泉旅游应当结合游客的需求,提供完善的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服务链条,通过消费街区、购物中心、俱乐部、酒店、餐厅的等多种产业实现游客的旅游需求全方位得到满足,延长游客驻留时间。并针对不同客群,提供个性化活动设计,增加高附加值的个,如高端酒店、休闲运动、定制疗养等产品。
参考文献:
[1] 王华,吴立瀚.广东省温泉旅游开发模式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09-112.
[2] 唐少霞,赵志忠,谢跟踪,等.海南温泉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6):84-88.
[3] 连彬,张杰.温泉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探析——以重庆温泉为例[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6):79-81.
[4] 王冠贤,保继刚.温泉旅游地特性及空间竞争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6).
[5] 向云波.温泉旅游开发模式构建初步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
[6] 周玲强,祝勤玫.温泉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经济论坛,2010,(11):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