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增强科技创新意识范文

增强科技创新意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增强科技创新意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增强科技创新意识

第1篇:增强科技创新意识范文

作者:王冬敏 单位:贵阳学院生态中心

目前,这些农机具都已经申请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并在当地大规模的投入使用,改变了当地胡萝卜、玉米的传统种植方式和马铃薯的收获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把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变成了广大农民共同的财富。通过这些农机的构思、研制与应用,我们发现农民也可以密切联系自己的生产实际,依靠自身积累的经验,发挥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创新。

特点虽然创新是个热门的话语,然而却很少有人将创新与农民联系在一起。对于农民来说,创新并不是高不可攀,农民也能搞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科学原创和技术创新的总称。科学原创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现象及其运动和发展过程中发现和发明带有规律性的新知识及其作用的器具;技术创新是人们为了改造自然而进行制造和操作过程中,总结发明或发现的新知识或新技艺。科技创新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就农业来说,我们固然需要高精尖的重大技术突破和创新,但我们同样需要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特别需要掌握这些技术并向广大农民传播科技、依靠科技致富的带头人。这些技术和农民最贴近,能解决实际问题,且容易掌握。而将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结合当地实际,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并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些发明和创造能造福一方,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也是我们推进自主创新战略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国家制定并实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作为重点实施的四大科学素质行动之一,在带动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上具有重要意义。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围绕科学生产和增效增收,增强农民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并将推广实用技术与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因此,如何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培养农民的创新意识,促进农民的科技创新,对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农民的科技创新更多的是农民依靠在生产实践中所自发积累的经验性科技知识,密切联系农业生产的实际,为了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而激发出的创新行为。因此结合农民科技创新的特点,我们需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来促进农民的科技创新。改善农民创新的外部环境,激发农民的创新意识农民创新的外部环境来自于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的健全等方面,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创新的土壤,可以激发农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以大庙镇为例,当地胡萝卜、玉米、花卉、药材和马铃薯等基地大规模建立,栽培播种、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相关技术培训陆续开展,农民从示范基地建设中获得了很多新的、实用的农业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些都为当地的农民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因此,要不断改善农民创新的外部环境,传播科学的思想和科学的精神,使农民开阔视野,适应现代化生产发展的需要,树立创新观念。

完善适应农民需求和特点的科技教育体系,增强农民科技创新能力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农民对科学技术的吸收采纳能力,因此,迫切需要提高我国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同时,农民的创新较少依赖于通过正规教育所获得的人力资本,而更多依靠在生产经营实践中所自发积累的人力资本(干中学)来完成。鉴于农民创新的人力资本大多来源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积累(干中学),因此政府在加大农村基础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投入的同时,不应忽视农民在生产经营实践中所积累的人力资本,应更好地培育和发挥其作用。这就需要当地政府与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密切联系,充分利用农民自身经验积累的优势,适其所需的开展各类科技教育活动。发挥农民科技创新的示范作用,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在广大的农村,由于教育、经济等原因,农民的科技创新相对来说数量还很少。在我国农村,农业科技示范户具有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带动周边农民采用和传播农业新技术的重要作用。因此,政府要大力培养和扶持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发展。所以,采取适当奖励机制,鼓励科技创新,大力培植农民创新典型,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也是促进农民科技创新的重要方面。为农民创造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农民到实际生产生活中去尝试和探索,培养其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样农民的科技创新必将会为新时期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2篇:增强科技创新意识范文

【关键词】创新服务;成果转化;产业化;平台建设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演变改革,很多企业为加快自主创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逐渐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是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对现代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发展需要企业、学校、研究院之间的相互配合,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有助于科技成果的交流,建设良好的管理平台,培养出色的科技人员,M一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发展。本文将阐述一些行业中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还面临的问题;如何建设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通过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有效措施。

一、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1.科技成果转化观念落后

在很多企业发展中,部分企业领导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不到位,同时还有着一定的排斥心理:认为企业就该按照原先的方法持续发展,安逸于现状,对市场经济不关注,不敢进行企业科技创新,这也说明了多数企业在现代社会中缺乏在创新能力和信心,才使得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行缓慢。另外,许多科研工作者对科技成果转化也不重视,没有认真对待研究过程,甚至过度看重个人的科研成果,不愿意与其他人交流。然而,在发展如此快速的现代社会,若是错过转化科研成果的最佳时机就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从而失去科研的最终目的。

2.科研经费不足以支撑研究过程

我国存在着科技创新基地、科技基础设施落后于国外的现象,原因就在与科研投入的经费不足,也难以研究出重要的科研成果。学校相对于企业来说研究经费低下,企业相对于研究院来说研究经费也是不足,很多企业开始注重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对科研成果不重视,投入的经费也就会少;对于学校来说,学校高层领导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理论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对有关科研的项目和活动开展的也很少。因此,对于科研部门来说,很多项目的研发都没有经费的支持,造成一些科研项目研发出核心技术问题,并没有深入改善其他相关的科研,从而也就无法完成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3.科研主题不符合市场需要

很多企业、学习、研究院面临的问题是,进行的科研并不符合社会市场的需要。其中的原因不乏受传统条件的影响,导致科研成果与市场脱节,不能为社会和自身带来任何的经济效益,也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不到位有着很大的关系。在科技部门中,各工作人员缺乏彼此的沟通,对团队不信任,过度保护自己的研究方法,只是独自研究并不了解市场的变化和需要,导致的结果只是科研成果的浪费,更没有对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和产业化的价值。

4.科技成果创新意识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科研的方向也必须是向着现代化进行,才能保证将科研成果运用在时代最前端,发挥其最大的价值。然而,目前各行各业的科研部门对于科研创新这一问题意识程度都比较低,看不到科研的正确方向,无法将科技和市场相结合,研究不出科研成果,造成落后于竞争对手的局面。在众多科研工作人员中,不缺乏年龄较大的学者,他们只注重于科研成果忽略了科研创新,造成研究出来的科研成果并不能带来任何使用价值。

二、如何建设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1.突破自主创新观念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要结合科学发展观,将政策资源集聚,然后再结合工作经验,把认为可行的经验及方法落实制度化管理,逐渐适应自主创新的理念。在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同时,也将传统理念的有利之处引用进创新中来,以保证其完善性。另外,引导企业、学校、研究院抛弃安于现状、稳定发展的理念,结合市场经济情况以长远的目光看自身的发展,树立创新之风,鼓励内部人员创新;看准社会需求,积极大胆研发适合社会的科技成果,从而达到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2.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功能

对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功能,首先是科技创业中心的建设,应向着规模化的设施、产业化的服务、品牌化的经验等方向发展,在此,看准市场的力量,充分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科技创新服务质量提升,从而控制企业的创业成本、检测企业创业风险,提升企业创业的成功率;其次,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功能也要在学校、企业、研究院中搭建合作框架,以研发对社会和自身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为目的,增强沟通交流,完善科研共享机制,从而将创新资源整合;最后,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功能也在于中介的服务质量,将中介服务制度完善,制定现代化信息制度,规范服务体系,保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质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扩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融资规模

首先,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加强银企合作,可完善其担保基金管理模式,在科研方面或者其他方面也能帮企业获得更多贷款支持,促进中小型企业的经济和科研发展;其次,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增加财政上的投入,把资金投入适合的方向,推动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科研成果的研发;最后,建立健全的资本运作机制,完善资金的投资,掌握资金去向,引导高成长型企业改善财政结构,壮大风险资本市场。

4.创新平台机制推进科研合作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目的是推进与科研项目的合作,通过开展科研合作,积极搭建科研创新平台,与学校、企业、研究院建立战略合作机制,及时发现智力资源,将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从而推进科研合作,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另外,要着手建立起重视科研成果的制度,激发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发展。

5.培养高素质能力的工作人员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努力,对于现有的工作人员,应重视其办事能力,包括与各行业负责人沟通能力的强弱、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弱等等。另外,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对工作负责,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本身也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可以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对当下的市场经济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有个了解和预测,以便能够及时提出意见,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

三、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有效措施

1.结合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提高对科技成果的认识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应利用国家及政府的影响力,来宣传科技成果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其中应明确突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为社会和自身带来的利益,提高各行业对科技成果的J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应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支持并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对于科技部门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科研工作人员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要把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应帮助企业、学校、研究院制定合理的扶持政策,积极落实有关政策,全面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工作。

2.总结市场经济变化,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意识

对于现代化市场经济来说,要想充分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校来说,要求高层领导者具有发现社会市场需求的能力、发掘科研工作人员创新的能力、以及提出合理决策并实施到位的能力;对于企业来说,要积极发扬并鼓励创新意识,组建专业高职业素质的调查人员对市场经济有个适当的了解,挖掘企业内有创新意识的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其创新意识,并制定相应的创新大赛,营造和谐的比赛氛围,激发科研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对于研究院而言,不仅要有资历和经验都丰富的专家,也要招收一些新的智力资源,为研究院带来众多现代化因素,促进科研成果的创新研究。

3.促进各行业交流,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随着市场的千变万化,其科技的研究方向也在随时发生着变化,无论是学校、企业还是研究院,对市场的分析也不一定是非常准确的。因此,有必要利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立沟通交流的渠道,方便各行业间对科技创新方向进行交流,以达到共赢的目的。另外,也有利于及时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的进行,将已有的科研成果进一步深入研究,熟化提高其本身对科研技术的掌握。通过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形成更加被社会所需要的新技术,生产被大众接受的新产品,并联合迅速形成庞大的产业,站在市场的前端,推进科技成果进入生产领域。

4.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健全科技成果产业化制度

任何行业要想及时明确科技研究的方向并且完成相应科技成果,都必须健全科技成果产业化制度。对于学校来说,其科研部门的视野和眼界有一定的局限性,学校应结合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立一支科技管理队伍,在校内设立专门的科技机构,不仅能使学校学生增强对科技的重视,也能激发科研人员和其他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企业来说,不应只发展自身的企业影响力,科技成果产业化制度的健全可以为企业带来超乎想象的利益。因此,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保持与学校和研究院的科技沟通也是当下企业应做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研究院来说,其对科技的研究相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可能会更深,然而也不能忽视新时代下的市场情况。因此,也应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政策,保证科技成果能真正为国家和社会所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培养创新能力人才是当下重要的任务,以便更高的实现科技成果的全面转化。

参考文献:

[1]陆颖,杨志萍,徐英祺,史继强,周涛,刘宇. 基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学科服务研究[J]. 现代情报,2016,(08):21-26.

[2]陈燕燕.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 江苏科技信息,2015,(13):4-6.

[3]常国辉.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科技传播,2014,(24):168+158.

[4]胡坚达,方磊.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构建初探[J]. 才智,2013,(16):96-97.

[5]陆艳. 广西农业科技创新成效与创新平台建设思路[J]. 南方农业学报,2011,(07):809-812.

第3篇:增强科技创新意识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 大学生 兴趣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023-01

1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内部动力,也是知识经济进步的源泉,1999年国务院就主持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重点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的观点。同志也曾经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对于工科类高校的大学生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为社会培养全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并且建立一种全新的培养模式。

2 高校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现状及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对培养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重视不够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高校建设成为创新型校园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实际情况是,受校园多元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的选择余地很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度。使科技创新活动在校园里缺乏浓郁的氛围。就是参加科技创新的学生中,根据初步了解,70%左右的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一般都是由学生社团自己组织,创新形势、规模、内容以及宣传等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对学生的调查中,85%的学生在学校很少接触到科技创新活动,就是参加过一些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出于自己的个人爱好投入了一些精力甚至资金,但是由于缺乏学校、老师及相关部分的指导和支持,碰到的问题无法解决,最终不了了之,甚至失败后产生很强的挫折感,这样会浇灭他们创新的热情,这对学生的创新兴趣也是一种打击。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没有结合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展开科技创新活动,很难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学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缺少相应的资金支持,和相应的师资队伍保障。

2.2 提高指导教师创新素质和积极性

高校教师是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主导,必须要有一支创新型的指导教师团队,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它决定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首先要具有思维上的超前性,较高的创新素质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在各高校科技创新指导教师队伍主要存在人员力量的薄弱,对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不够,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热情、意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师在实验教学等场合的激发与培养,学生创新的思路、方式、习惯等受教师的影响很大,指导教师力量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热情和水平。

首先,各高校应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聘请富有创造性的高水平实验教师或者经验丰富的实验技术人员承担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任务;其次,对现有教师进行创新思维、业务水平进行培训提高,加强组织教师之间的科技创新经验交流,提升创新技能,增强行业素养,提高整个创新指导力量,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还有就是对在科技创新中有突出贡献的指导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待遇方面给予倾斜和奖励,充分调动指导教师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性和热情,使高校科技创新活动健康进行。

3 高校应当建立一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

3.1 要进行宏观领导,建立创新体系

高校应该出台一套完善健全的保障制度,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和基本框架,首先,高校应当解放思想,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学校应该成立一个由专家组成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和科技创新作品评审委员会,出台科技创新的规章制度、条例和奖励办法。资金方面学校可以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用于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和对参加科技创新大学生的奖励。

3.2 开设与科技创新相关的基础课程

授课的内容主要是科技创新基础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如何选题、申报、立项操作的基本流程。了解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情况和流程。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基本科技创新技能训练,逐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能提出自己的新观点。

3.3 打造创新队伍为学生搭建创新平台

高校应牵头并鼓励学生积极组建科技创新类的社团,打造更多的创新队伍,创造出一个良性的竞争平台。如组建学校科技创新协会并下设各院系分会。可以以这类科技创新社团为主体,通过举办各类科技创新讲座、报告和科技创新优秀作品展览等活动,来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给学生建立一个充分展现自己能力的平台,在大学生中形成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使科技创新在高校中良性发展。

另外,学校还应该鼓励各院系结合自己专业特点,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实验室,实验室是学生检验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最好地方,也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实验室应该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在实验室里汇集各类优秀的精英人才,一定能够创造出优秀的创新作品。实验室的档次和创新水平关系到学校的科技储备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同时也是学校综合能力的体现。

学校各类创新基地和实验室还应该建立科技创新人才档案,树立典型,以此激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到科技创新中来,通过表彰科技创新优秀人才,使科技创新更加深入人心。

总之,高校为学生搭建起科技创新的平台,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的场地、设备,通过采用多种手段和措施来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兴趣。

参考文献

第4篇:增强科技创新意识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 创新型人才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明确指出:“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1]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第四次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指出,“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2]建设创新型国家,决定的因素是人才,关键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至关重要。

党的十后,文化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社会更加需要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高分低能的学生正逐渐被淘汰。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下,本文试图从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思维、强化创新意识、培育创新文化四个方面切入,深入探讨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1]

一、健全创新机制,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提高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制度建设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起着基础性、导向性和长期性的作用。大师云集、英才辈出、硕果累累,不是急功近利的改革措施和行政命令能催生出来的,而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产物。不同生存环境的大学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通过构建适应新科技创新模式的、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来保障和激励创新。

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注重健全创新精神的培训机制。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创新精神品质的内核可归结为求真、质疑和立新三个有机联系的层面。要在培训中,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工作和学习实践,科学阐述创新的地位和作用。

二、打破思维定式,激发创新思维

21世纪,世界进入了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全球一体化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知识的发展关键在科技,科技的发展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因此,高校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核心作用,积极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采取多向思维法,打破思维定式,激发创新思维。甚至可以尝试专业的创新思维锻炼,了解头脑思维的模式,学习创新原理,学会如何打破原有思维的框架和束缚,学习激发创新思维、运用创新思维、训练创新思维的方法,学会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教师一定要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同一教材,不同教师应有不同的正确理解和处理,教学最忌刻板,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崇尚因人而异,因势利导,相机点拨,常用常新。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独立评价事物、独立表达观点的独特思维方式,不囿于书本;同时,教师凭着自己厚实的知识和智慧,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和创造能力,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获得多方面的满足与发展,充分体现、展示相互间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总之,培养创新型人才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要打破思维定势、思维惯性和思维封闭,进行创新思维。

三、完善教学体制,强化创新意识

高校肩负着科技创新的重任,高校既是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排头兵,又是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校创新必须肩负起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一切工作时,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放在第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独特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主动积极地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对现成的结论和传统观点敢于提出大胆的质疑,对前人未揭示的事物,能得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别出心裁,敢于到“班门”“弄斧”。尤其是在代表学生能力的毕业论文的创作中,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启发引导,对于合理而有价值的观点,教师要适时给予肯定,并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究,发现问题的关键,揭示出符合科学理论的结论。这样,在教学实践中,就可逐渐培养学生创新探索的精神和能力。总之,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优化创新氛围,培育创新文化

所谓创新文化,就是在推进科技评价制度、奖励制度和人才管理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在优化学术环境和人才成长环境的过程中,营造一种鼓励探索、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社会氛围。创新文化构成了大学自主创新的环境,是滋养创新型人才和学术的最肥沃的土壤。因此,优化创新氛围,培育创新文化至关重要。大学要增强自主创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生态,作为自主创新的源头,基础研究决定着技术创新,因此要营造潜心基础研究的氛围,以保证原创性成果的有效产出;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从培养专业人才转向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2]

学校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要鼓励学生独立解决所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是不断推动开辟出新的科学思想的道路、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因为,只有创新,才能在现有的前提下深化学术研究,才能更好地探索客观存在的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一些著名大学,往往注重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第5篇:增强科技创新意识范文

关键词:医学科研管理;创新意识 

当前,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对科研管理创新提出了高层次要求。科研管理创新是医学科研的必然需求,作为知识、技术密集的医疗卫生事业,科研管理创新作为知识创新的一种形态,面对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脑科学的研究,以及医药高新技术突飞猛进,都预示着医学研究正在发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1 科研管理创新是医学科研的需要 

科学研究活动最根本的目标是不断创造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成果,而创新精神是科学进步的首要因素,活的灵魂。 

1.1 科研管理创新为医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医学科研活动需要具备富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获取科技信息的途径与手段、完成科研活动的实验条件、以及广泛的学术交流渠道与机会等外部环境。通过新的科技政策法规、协调管理机制、科研运作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活动,使科学研究的外部环境符合知识创新的要求,为医学科研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 

1.2 科研管理创新已渗透到医学科研的各个领域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与创新的管理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蛋白组计划”等一系列富有创新精神的医学科研战略规划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研管理创新已成为实现新知识、新技术的助推器。 

1.3 科研管理创新是医学科研方式变革的需求 

医学科研领域研究的对象大都具有多学科性,如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纳米医学、计算生物学等。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是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形式,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够产生出富有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医学科研方式的变革特点决定了医学科研管理必须随之变革,打破旧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医学科研管理运行机制。 

1.4 科研管理创新是医学科研主体素质提升的需要 

知识创新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医学科研人员,面对医学管理的高素质对象,医学科研管理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满足管理对象对高质量管理的要求。可以从政策、法规上加强对科研管理的新引导,建立科研管理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营造有利于医学科研创新的文化氛围和硬件要求。 

2 科研管理人员是实现医学科研管理体系创新的主体 

2.1 科研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医学科研管理是医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科研管理人员不但要具备医学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把科研管理从服务性、事务性工作,拓展到指导学科发展的高度[1]。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和理论修养,熟悉并掌握国家整体科技规划,为确定学科发展方向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还应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超前的信息运用和决策能力、超强的组织协调和公关能力,才能持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2.2 科研管理者的创新意识 

医学科研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是产生创造性思维和实现管理创新的前提条件。创新意识在医学科研管理创新行为构成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医学科研管理人员创新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性成果质量的高低。创新意识为科研管理创新的具体实施奠定基础。 

2.3 科研管理者的创新能力 

科研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是产生管理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一般涵盖对新事物敏锐的洞察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对科研活动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对各学科发展前沿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对科研发展方向的科学预测能力、对课题攻关研究的组织协调能力等。 

3 科研管理创新的思路 

3.1 构建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平台 

科技政策在科技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同时也起着保证、协调和激励作用。在构建科技政策平台中,要注入创新的理念,以实现管理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为目的,通过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优化创新环境,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科技创新的能力。医院要发展,必须首先建立能够促进科技创新的科技政策平台[2]。围绕科技创新,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天津医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如《天津医院科研项目管理规定》、《天津医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天津医院专利项目管理办法》、《科研成果转让的奖励办法》、《天津医院科技工作奖励暂行管理办法》等。制度的建立不仅保证了医院良好的科研秩序,而且也使科研计划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3.2 “以人为本”激发科技人员的内在创造力 

“以人为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全新管理理念,就是把人才看做第一资源,把人才管理作为第一要务[3]。首先,要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科研队伍,要重视科研队伍的整体建设,一流的创新目标只有靠一流的创新队伍才能实现。其次,要满足科研人员的个体需求,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都要顺应人性,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和尊严,关注被管理者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情商对智商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在发展需求方面,为每个人提供开发潜能、激发创造力的条件,使每个人都能健康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一流的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3.3 全面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要建立起重业绩、重贡献、向优秀科技人才倾斜、自主灵活的激励机制[4]。进一步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让制度,扩大单项奖励范围,提高总体奖励力度,以鼓励创新人才科研发现、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 

3.4 加大科技投入,激发内在活力 

为实现科研创新,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以激发其内在活力。天津医院把年收入的1%做为医院的科技投入。主要用于:①院级课题的启动,每年招标立项8-10项;②高新技术的开展;③对局级以上的课题经费给与同等匹配;④科技奖励;⑤科技支撑条件的改善。由于加大了科技投入,科研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极大地激发了医务人员投身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第6篇:增强科技创新意识范文

论文摘要: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培养创业精神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现状的分析,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首先阐述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详细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最后从实际出发,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自我培养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自我培养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当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创新能力一般是指人根据一定的目标任务,提出新理论、新构想或发明新技术、新产品,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精神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原创性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在一起,能使人类知识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产品不断更新。

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是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意识。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的有机结合,是判断推理敏捷,概括综合准确,分析思考深刻,联想想象新奇的高级智能思维方式。创新技能是指创新主体在开展创新活动时所需要的实践技能,包括信息加工技能、动手操作技能、运用创新技术的技能和表现及物化创新成果的技能等。创新精神包括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勇于开拓的精神,对新事物的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敢于冒险、勇于进取的品质。

二、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1989年的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标志着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迈向了比较系统的轨道。1999年的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进一步深化了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近几年来,大学生科技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到各方面束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活动形式单一

目前的活动主要以团委的活动形式开展,作为第二课堂的一部分,因此相应的投入有限,重视程度不高。虽然学校里的社团和协会很多,但真正和科技创新相关的较少,缺少学术气氛,科技含量不高。就学术报告来看,主动参加的学生较少,高年级的学生参加的较少。很多学术报告可能需要强制学生去听,效果也不理想。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学生涉及的面不广,只有小部分学生参与。

(二)学生自身存在问题

好奇心强,但创新意识贫乏;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思维方法;有创新想法,但缺乏创新技能;有创新热情,但创新精神不佳。由于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致使思考问题时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产生了灵感,缺少横向联系。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有了一定的创新热情,但由于缺乏广泛的沟通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导致了创新目标不够明确。

(三)学生时间精力得不到保证

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明确的目标。理工学生课程设置的较多,学习压力较大,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科技创新活动。而且学生一开始参与的热情较高,但坚持下去的少。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思维标准化,迷信权威,此外,学生对其它相关学科的了解甚少,也不利于学生发散型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指导教师考核机制不健全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指点,而高校中部分教师本身存在创新意识不强、工程实践能力薄弱的问题,很难对学生很好的进行创新性活动的指导。高校缺乏对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导致教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工作仅仅成为个别教师的“业余爱好”,长期研究的少。

(五)制度建设不完善,经费来源不足

目前没有形成有效的学生科技活动管理制度,且大部分高校没有把大学生科技创新研讨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研讨式教学很少。课内教学的实践环节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同时,没有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构,活动经费匮乏都是导致科技活动无法开展的原因。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自我培养的途径探讨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统一管理,将创新文化升华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营造群体创新气氛,形成人人参与探索创新的良好风气。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大学生培养方案,在教学中改革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行启发式、个性化教育,通过采用双语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式针对性地讲解课程重点,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课后布置一定的思考题及实践题,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思考与实践的良好习惯。同时,鼓励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之间的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共同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二)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增加科技活动投入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选择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参与到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来,通过指导教师工作责任制,开展评奖评优等途径提高教师参与科技讲座、科研指导等工作的积极性,增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责任意识。同时,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除学校拨付的科技创新活动专项资金外,积极寻求社会支持,通过与企业合作,争取社会赞助等方式增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经费总量,确保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

(三)勤于实验观察,树立创新意识

对于验证性实验,注重试验操作步骤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培养自己严谨的实验态度和作风;而对于探索性实验,应灵活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实验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想象,对多种因素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培养学生具有全局观点并善于应变的能力。

(四)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锻炼创新技能

通过选择性地参与教师的在研课题,担任教师的科研助手,使学生通过“耳濡目染”为“升堂入室”奠定基础。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做些辅的工作或参加某些力所能及的子课题研究,提高大学生获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加深对相关基本理论的理解,认识学科的前沿与发展趋向,拓宽科研思想,促使其在专业上向纵深发展。

第7篇:增强科技创新意识范文

完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运行机制,构建应用型大学课外科技创新平台

1.完善“五个保障”

一是思想保障。学院立足于为青年学生就业与创业服务,秉承“学以致用”的校训,明确把“以学生为主体,推动学院科研、教学和学生德育工作”作为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思想,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在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并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从学院领导到一线教师都十分关注、支持活动的开展,学院主要领导还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

二是组织保障。学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学院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立足于已有的组织机构,理清工作职责,整合和优化功能,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组织保障。

三是制度保障。学院在落实上级有关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工作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制度。2005年学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教师指导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规定》、2009年制定了《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教师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实施细则》,内容涉及科技活动的组织管理、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和激励措施等。

四是条件保障。首先,安排专项经费。近几年,学院为实现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良性发展,给予了持续和有力的经费投入。学院通过设立“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专项经费,不断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其次,开辟和建设科技创新实践场所。完成了经济管理系ERP会计沙盘模拟实验室的建设,设立了学生开放性创新实验室,开辟了智能车竞赛测试的场所。另外,学院优化教学与实验室资源,实行公共与专业实验室开放制度。通过与公司或企业合作,借助其先进完备的生产实验设备开展实验研究,提高了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

五是激励保障。教师参与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的调动,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学院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对科研成果获奖的指导教师给予专项奖励,而且还在人事聘岗晋级条件和科研考核认定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将激励保障落到实处。

2.明确“三个层次”培养目标

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中, 学院坚持举办适合不同培养目标的课外科技活动,树立了多层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充分让学生认识到,参与这些活动的最终目的不是期待学生能作出多大的科研贡献,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第一层,重点引导学生加强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学院充分利用校园橱窗、横幅、展板、网络、院报、论坛等载体,以图文并茂、实物展示、现场比赛等形式,进行多渠道、多方位的宣传,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例如,开展科普讲座、学术报告、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展览,组织学生赴天津全国智能车赛现场观赛等活动。

第二层,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科研思维,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如学生科研立项、社会科技实践等活动。

第三层,是以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水平为目的的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例如,以“挑战杯”系列赛事为龙头, 开展各类学术科技竞赛,并吸纳学生参加教师课题研究,协助教师做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3.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通过不断摸索和总结,为了使学生增强对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多出创新性成果,学院着力加强了 “三支队伍”的建设。

第8篇:增强科技创新意识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能力;实践

一、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思路

创新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高校师生的共识。大学生作为未来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培养质量将直接决定其未来事业的发展水平[1]。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达到增强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的目的,西邮在多年的科技创新活动中逐步形成了清晰的工作思路:(1)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创新精神,激发创新热情,挖掘创新潜力,具备创新型人才基本素质;(2)培养学生勤奋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有效促进学风建设;(3)增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转化意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创造条件;(4)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活动指导教师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5)大学生依靠科技创新活动这一载体,在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得到不断的提高,通过大学孵化器,提高学生竞争力和社会适用能力,达到大学育人的目标。

二、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热情,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是运用系统化原理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组织协调、培训指导、实践操作、督促检查、考核评价等方面形成有效机制的思维范式[2]。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我校课堂教育的重要辅助形式,充分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激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校园建设、学科设置、专业课开设等方面,结合创新性人才培养,努力营造科技文化环境,实行课内外教育相结合,以科技创新教育的理念贯穿四年大学教育。

1.加强科研平台硬软件建设,营造全校创新环境。西邮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硬件建设扶持力度,为全校师生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支持,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同时,西邮创造各种条件为全体师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全校的实验室全部面向本科生开放,鼓励教师吸收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补充最新的专业知识。学校的师资、场地、设备等现有教育教学资源必须用于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全校上下营造大学生科研创新的良好环境。全校以现有的专业实验室为依托平台,建设全新的学生教学创新基地,成立专业科技活动区,包括报告厅、展厅和交流基地等,为全校师生提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知识、信息、技能和经验等条件,在全校形成相互交流的机制。不仅如此,学校还不断强化实践育人意识,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努力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及“三层次”实践教学硬件平台。

2.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强制度保障建设。为了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促使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西邮先后制定了《西安邮电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管理办法》、《西安邮电学院“挑战杯”竞赛书面评审细则》、《西安邮电学院“挑战杯”竞赛答辩评审细则》、《西安邮电学院“挑战杯”竞赛参赛作品及申报选手单位评奖细则》等,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统一规划和持续稳定地开展奠定了基础。此外,学校还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科技活动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奖励机制和管理制度,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经费,要求必须专款专用。

3.增强创新能力底蕴,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广泛开展高品位的学术活动。西邮先后邀请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电影学研究生导师、经济管理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研究所高级顾问、西安青年创业形象大使等与我校校园文化契合的文化名人、学科专业相符专家、企业家来校举办讲座和报告,为培养西邮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提供沃土,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各类学术科技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文化节以及参加西安大学生创业大赛、“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挑战杯”等各种课外科技活动,丰富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学术科技含量。西邮为了保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除了每年在校财政中的专项资金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以外,发动全校师生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合作,将大学生科技处创新成果向外推荐,并积极进行成果转化,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拓展了经费的来源渠道。

三、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组织保障

1.加强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基层骨干队伍的建设。西邮对具有科技创新活动兴趣和潜力的同学进行发掘和培养,针对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者和积极参与老师科研活动的大学生,建立了“学生科研人才储备库”,将那些“有兴趣,基础强,肯吃苦,善钻研”的优秀苗子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培养对象,针对他们科研方向配备相应的高水平教师,有效指导他们开展科学研究,并为他们的科技创新活动给予一定的场地和设备支持,优先推荐为这些学生参与全国各类各级各种科技创新活动,有针对性地推荐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

2.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教师的素质和工作热情。培养科技创新创业型人才,需要具有科技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师队伍,而不是一个教师或几个教师或几十个教师的事情,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方向,形成专业化的教师团队[3]。只有在高水平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才能持续和稳定地开展。指导教师的水平、能力、工作热情是保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基石。指导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管理能力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开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学校对该项工作要高度重视,由学校团委牵头,并在二级学院的积极配合下,目前已经选拔和培养了一批具备一定科研实力、实践技能经验丰富、耐心和责任心兼顾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来指导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保证了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健康有序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3.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西邮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主要由校团委牵头,各学院团总支配合共同实施。学校的基层团干部是负责协调、指挥各项科技创新活动,落实各项科技创新活动任务的骨干力量。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些管理者创新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创新活动的成效。学校在日常工作中非常注重培养基层团干部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求学校的每位团干部充分发挥好自身优势,不断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自身的工作中遵循既要敢创新,又要善于创新的原则,打破陈规陋习,要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开展西邮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断丰富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特别要发扬和继承过去工作中的好经验、好方法,不断创造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作者:荆昊 单位:西安邮电大学团委

参考文献:

[1]马新飞,郑晓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及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06):48-51.

第9篇:增强科技创新意识范文

关键词:工科学生;跨校区;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215-02

创新具有多重含义,可以是提出新的自然科学理论或者进一步完善、修正和发展已有的理论,也可以是发明解决技术难题的方法和工艺,提出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理论和观点等。总体而言,工科学生在学校期间创新的主要表现是通过模仿进行借鉴、移植和改进。[1]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尤为重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高等教育模式的创新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创新。

当前我国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总体上还有待提高,比如有的学生缺乏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有的拥有创新热情但目标不明确;有的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意识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针对不同年级的本科生特点,采取适合的教育方法,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尤其是跨校区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尤为突出。

一、高校学生跨校区培养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逐渐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教育资源短缺,因而产生了中国高等教育两校区(或多校区)的办学模式。目前国内跨校区办学管理的基本模式有三种:一是以纵向延伸为主的相对集中模式,二是以属地化管理为主的相对独立模式,三是混合管理模式――结合延伸管理和属地化管理。跨校区大学为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包括高质量的教学、高水平的科研和高效率的公共服务。对于学生而言,跨校区办学为广大学生营造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平台,并且保证了较高的教育质量。跨校区办学在促进各校区的专业化、多样化及通力合作之外,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学生在分校区,学院教学科研实验室和设备资源、管理服务和主要师资力量都在本部校区,造成跨校区地理位置分散影响师生交流,一定程度上阻碍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等问题。高等学校不仅收获跨校区的办学成果,而且也遇到困扰,切实拉近校区关系,探索跨校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对于高校的管理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本科学生一至三年级在兴隆山校区学习,本科四年级学生、研究生在千佛山校区学习。兴隆山校区远离市区,环境清新雅静,适宜一至三年级的学生专心学习,积累关于基础学科知识、公共基础知识以及专业课程理论的学习;千佛山校区拥有主要的实验室以及各种机器设备,更适合学生进行实验项目研究以及专业科技训练,目前兴隆山校区的实验室建设正在有序进行。通过总结学院的工作经验,探索工科学生跨校区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二、工科学生跨校区培养创新能力途径

(一)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通过提升工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来源于自己主动性地学习、探索,爱迪生说过,“一个人不下决心独立思考就会失去生活的乐趣――创造”,因此要鼓励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激发对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主动学习的效果远大于被动学习,哲学和心理学研究中强调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知识来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学生能够积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赖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是为了不教。”高校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研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材料学院积极发挥研究生、高年级学生在创新意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上的优势,指导低年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实验项目,提升专业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发掘学生潜能的同时给予学生自我展示、自我表达的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二)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跨校区办学为教学开展、师生互动带来一些难题,需要通过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不仅能够传授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性,努力培养创新意识。在教学方式上,高校教师应努力创新,采用学生能够较多参与的讨论式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学生个人的见解,而且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参与讨论的时候思维更加灵活,逻辑性和条理性更加清晰。学生在参与讨论教学中,不仅学会表达自我,同时学会尊重他人,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包括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其中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和生活,经过不断提升发展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反过来有意识地去指导实践,在经历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之后,更好地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服务。高校应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性认知,学会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工科学生的课程体系设置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并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教学效果的评估、反馈机制,重点加强在创新能力提升效果方面的评估。

(三)积极营造创新环境

工科学院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讲座、科技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努力营造全员创新的环境。开展适合各年级学生特点的创新主题讲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讲座可以帮助低年级学生认识专业,合理进行专业规划,高年级学生深入了解学术前沿,保持与最新科技的接轨。学院通过开办科技创新讲座和班主任的科技创新论坛,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学院还通过在教学楼安放专业展板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各专业的发展概况、学院老师的科研成果等信息,方便其他学生了解不同专业的科研现状,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学院各个专业也组织开展实验室参观活动,邀请专业老师对实验室里的各种仪器进行详细介绍。通过组织专业师生座谈会,回答学生们对各个专业的问题。

高校、学院积极开展多种科技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参与竞赛中提升创新意识。同时营造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环境对人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学生素质的同时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开展与科创活动相关的社会实践立项,敢想敢做、走向社会,比如专业型、非专业型岗位体验及就业型岗位体验等,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社会之中。

(四)创新学生培养机制

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产学研合作以及“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高校与企业通过开展联合培养,发挥企业具备真实工作环境的有利条件,为培养工科学生创新能力提供理性、直观的平台。学校方面,高校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落实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理念。企业方面,学生主要是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企业文化,跟随企业工程团队开展实践活动,并努力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新技能研发等工作。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企业生产发展的有机结合,形成知识结构、智力结构、非智力结构的有效统一。[2]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可以深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合作培养。低年级学生可以走进企业,了解所学专业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发展现状。产学研合作有助于改善以往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逐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机制,学习中研究,研究中学习,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

材料学院近些年一直努力推进并认真落实“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跨校区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首先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辅导员负责全年级学生的教育管理与思想工作,着重于学生的安全、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班主任侧重班级日常活动和思想教育,通过班会、班级讲座、学术报告等形式给予学生学习方面的指导与帮助;导师更注重学生专业领域的探索,督促学生的业务学习,指导学生解决专业学科知识和研究领域方面的问题。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开展使学院逐步形成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科研梯队或者科研后备力量,专业班配备本科生导师,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行为能力的加强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意识。另外,班主任带领一些同学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或者项目,学习之余走进实验室,并逐渐走向科研。学院不仅推行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同时注重了解学生的反馈并定期对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的工作进行考核。

“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开展问卷调研、实地访谈等方式,了解不同学生对科研的看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基于学生特点和发展需求,注重工科学生在开拓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科学研究方法、专业学科认知、创新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并根据调研结果设定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具体的执行计划。充分调动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们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校不同的校区开展活动,为跨校区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