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服务业成功的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广东省体育局体育软科学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
肖红(1956-),女.河南郑州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探索》主编、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兼职研究员、国际经贸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技术经济。
摘要: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举办.将极大的促进广州服务贸易的发展,给广州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用。文章利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和需求贸易理论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及行业竞争、机遇和政府等方面对此作出理论分析,提出“亚运会影响下的广州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在此基础上总结广州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得到一些启示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广州;亚运会;竞争优势理论;需求偏好相似论
中图分类号:F1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2-0038-05
收稿日期:2007-11-30
自2004年7月广州成功申办2010年第16届亚运会以来,广州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都发生显著变化,亚运会的召开全面带动了广州甚至更大范围内国际工程承包、国际物流、国际金融、旅游服务、专利设计、教育服务、信息IT等服务业的发展,给广州的服务业注入了勃勃生机。
亚运会作为大型国际性体育主题活动,其对举办地的服务贸易影响是深远的,其经济效用并不能在申办和举办阶段彻底释放或者释放完毕,而是持续作用该地区的经济一段时间,从本质上改善该地区服务业的贸易条件。
本文致力于从理论层面解释亚运会对广州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利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分析亚运会的召开如何影响广州服务贸易国际竞争优势的相关因素,从而增强其国际竞争优势,促进广州服务贸易发展。林达尔等人的需求贸易理论也从另一个方面解释和论述了亚运背景下广州服务贸易是如何通过需求结构的优化,改善广州服务贸易的整体贸易结构,从而获得长期持久的发展。
一、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1990年,英国的迈克尔・波特将贸易从比较优势的观念提升到竞争优势的高度,创立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体现为一个钻石模型:
该理论指出决定一国或者一地区国际竞争力的有五个因素,分别是:
(一)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中的人力资源、知识、资本是可以在各个同家和地区间相互流动的,能有效运用这些流动的生产要素,提高本身生产率的国家,就是国际竞争中的赢家。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和精致程度也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生产要素如果能持续升级和专业化,竞争优势的价值就会越来越高。对国家而言,能创造出生产要素的机制远比拥有生产要素的多少重要。
(二)需求条件
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不同之处在于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国内市场的客户需求,这是国外竞争对手所不及的,因此波特认为全球性的竞争并没有减少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波特指出,本地客户的本质非常重要,特别是内行而挑剔的客户。
(三)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对形成国家竞争优势而言,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与优势产业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波特提醒人们注意“产业集群”现象,一个优势产业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一定是同国内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因此不能忽略与上下游产业的密切合作。有的经济学家指出,发展中国家往往采用集中资源配置,优先发展某一产业的政策,孤军深入的结果就是牺牲了其他行业,钟爱的产业也无法一枝独秀。
(四)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
走向国际化竞争的动力可能来自国际需求的拉力,也可能来自本地竞争者的压力或市场的推力。波特指出,在其研究的十个国家中,强有力的同内竞争对手普遍存在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在国际竞争中,成功的产业必然先经过国内市场的缠斗,迫使其进行改进和创新,海外市场则是竞争力的延伸。
(五)机遇和政府
机遇和政府也会宏观作用于整个体系,共同决定竞争优势的大小。对企业发展而言,形成机会的可能情况大致有几种:基础科技的发明创造;传统技术出现断层;外因导致生产成本突然提高(如石油危机);金融市场或汇率的重大变化;市场需求的剧增;政府的重大决策;战争。政府的作用则是提供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创造产业发展的环境。政府可以创造新的机会和压力,通过发展基础设施、开放资本渠道、培养信息整合给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合理发挥政府作用,可以扩大钻石体系的力量。
二、亚运背景下广州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对钻石模型的修正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及其钻石模型同样适用于对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优势分析。
(一)生产要素方面
广州为了筹办2010年亚运会,全方位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据悉政府用于亚运会总投入11.727亿美元,其中场馆设计投资为4.252亿美元,配套设施投资7.234亿美元,广州还将建造通佛山的地铁七号线,并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建成以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快速路为主的“双快系统”,全面升级城市交通系统。
经初步计算,到2010年,亚运会的总投资将高达2200亿元人民币。资本要素得到大大增加,另外,广州的人力资源进行各种学习、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同时2010年的绝佳机遇和巨大市场也吸引了一批高水平的人才到广州,整体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亚运会将采用现代化的网络通讯系统,大量引用高科技人才,建立研发中心。有了资本和人力,使得广州服务业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成功转变,优化了生产要素结构。
(二)需求条件方面
举办亚运会扩大了来自政府、民间、海外投资需求,给广州本地造成巨大的服务贸易需求潜力,巨大的投资丰富和扩大了需求,同时引进了竞争和交流,产品多样化以后,来自国内和国外的客户学会比较,变得挑剔,从而促使本地企业不断去追求更完美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
另外,亚运会周期内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需要更多样化的服务产品来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如信息、教育、旅游、电信、金融、保险等,这些行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并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人们服务需求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将成为服务贸易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三)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
服务业的发展是跟其他产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也很大。广州已经拥有了领先国内甚至在国际上都颇有竞争力的基础产业和制造业,给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010年亚运会的召开,全面带动广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制造业发展,带来服务需求。届时,服务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如原材料供应、物流管理等都将获得一定的市场和国际竞争
力,从而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创造更坚实的基础及更优厚的条件。
(四)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
亚运会是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大量的投资资本被引进来的同时也引发广州市场上服务业的巨大竞争,层出不穷的服务项目被开发,源源不断的服务产品被提供。与此同时,来自国际市场的同行竞争也相当激烈,给本土的服务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使得本土服务业努力创新自己的产品,巩固企业品牌形象,走差异化战略以获得自己的市场份额。
(五)机遇和政府
2010年亚运会的召开使广州服务业市场需求剧增,给广州市的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一个巨大的空间和国际交流的平台。政府为了筹办2010年亚运会而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州的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硬件环境,为了亚运会而建设的世界一流的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电视中心以及各种信息系统也为广州服务贸易的发展创造了软件环境。中亚成功这一重大事件是直接由政府操作的,所以始终都有政府在规划、支持和引导。政府的作用最强大,其正确引导大大增强了广州服务业的竞争优势。
(六)亚运会影响下的广州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
结合以上广州亚运会对竞争优势各相关因素的影响分析,我们得到如下的2010年亚运会影响下的广州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
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召开通过影响竞争优势各个决定因素,从各个方面提高了广州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广州服务贸易发展。
三、需求贸易理论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基于贸易国之间“需求偏好相似”的前提假设上的,将对贸易产生原因的研究集中于供给方面。林达尔的需求偏好相似论开创了从需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先河。他不仅合理的揭示了发达水平相似的国家之间的贸易,而且指出需求偏好相似是产生产业内贸易的动因。偏好相似理论的基本论点有三个:一种工业品出口的可能性首先取决于其国内需求;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两个经济体发展程度越相近,人均收入越接近,需求偏好就越相似,重叠需求从而贸易的可能性越大。
罗尔夫・韦特在林达尔和波特等学者的内需作用分析基础上,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具体分析了内需的主要特征。(1)水平构成是指不同种类产品的相对需求规模及其发展变化。从静态看,存水平的市场结构中,相对较大而且稳定的国内需求会形成特定的产业优势,企业会竞相谋求在此市场上的较大份额,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取得成本优势;从动态看,特定的优势产业会比其它的产业获得更多的优势资源,促使本产业的扩张,这种由内需规模形成的国际竞争优势将会通过国际贸易而得到巩固和加强。(2)层次构成是指某一产业内不同质量产品的相对需求规模及其发展变化。需求的层次往往与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相适应。从静态看,内需使得各国只能在一定质量层次的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从而形成发达国家出口高质量产品,同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低质量产品的贸易格局。从动态看,消费竞争表现为“趋同求异性”,既效仿时尚以追随潮流,又坚持消费差异性以标显需求层次。这种由消费者之间相互攀比而形成的消费竞争及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的不断追求,将对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这既为企业不断进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来源,又促使国内企业在国内消费者质量要求的压力下保持竞争优势。
四、基于需求贸易理论的亚运经济传导机制
整个亚运周期内(从成功申办持续到亚运会后的两三年内)宏观经济的变化将从投资、就业和非制度因素三个方面的改变来影响广州服务贸易需求模式,从而通过规模经济、技术转移和创新等方式优化贸易结构,获得竞争优势。
一、引言
城市是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最重要的空间载体。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产业、资本等各种要素不断流动,城市的传统产业发生梯度转移,各种资源日益短缺,使得国内外许多城市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重大问题。
城市转型是基于推动城市发展的主导要素变化而导致的城市发展阶段与发展模式的“重大的结构性转变”,是在相对较短的一段时期内城市集中发生的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变化与制度变迁。城市转型不是一般意义上自然演化的线性延续,而是一种跳跃式的、非渐进性的变化,是城市发展动力、模式、路径、形态等多方面的全面转型,不同于一般的结构微调,而是从一种类型和方式到另外一种类型和方式的“突变”,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Porter)根据不同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将区域发展划分为要素推动、投资推动、创新推动、财富推动四个阶段。和中国城市转型的变迁阶段相适应,本文着重研究投资推动和创新推动的城市转型,分析美国主要城市从投资推动向创新推动的变迁过程。对处在工业化后期的城市转型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二、投资推动和创新推动城市转型的理论概述
1、投资推动的城市转型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导致区域贫困的重要原因是资本匮乏和投资不足,因此早期经济学家斯密、李嘉图和穆勒等在其各自著作中都强调了资本积累对区域发展的作用。20世纪中期以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进一步强调了资本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在区域工业化初期,在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中,资本对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罗斯托(Bostow)的“起飞”理论、莱宾斯坦(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罗森斯坦一罗丹(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理论等都强调资本对落后地区打破恶性循环、实现起飞的决定性作用。
但是,落后地区资本形成能力普遍较弱,资金短缺是落后地区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引进外来资本是打破恶性循环的最好办法。可是靠什么去引进外来资本呢?由于这一阶段落后地区的土地和劳动力相对比较充裕,根据要素替代原理,落后地区会依靠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来引进资本。
对于落后地区的城市而言,由于劳动力主要是由城市以外随资本的流入而流人的,城市在此时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优势是土地。因此城市政府不得不大量投入土地资源来换取外部资金的投入,通过便宜的土地进行招商引资,即我们常说的“以土地换资本”、“以土地换产业”和“以空间换发展”。而且在这一阶段。随着外来投资的大量进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也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产业对城市空间的需求非常强烈,城市空间迅速扩大。但是这种推动将随着置换要素的枯萎而变成不可持续。
2、创新推动的城市转型
社会的发展推动着理论研究的进步,创新(Innovailon]理论形成于20世纪初。1912年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f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一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一书中第一次把创新这个概念引入了经济发展研究领域,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定义了创新。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实现生产要素从未有过的组合,既可以是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也可以是开辟新市场,重构企业的新组织。德鲁克(Druckerl)也创新的概念引人到管理学领域,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的能力。斯坦福大学谢德逊教授的创新理论认为创新包含三个层级:基于专利权和科研能力的始创新、以提升产品和市场竞争优势为核心的流创新(拉动式创新)、以整合各类资源开发新的商业模式为动力的源创新(推动式创新)。始创新本身没有价值,但可触动流创新和源创新。源创新和流创新的互动建立了创新经济。源创新比流创新更有价值,是最有潜力的一种创新,带来的效益远远胜过其他创新。诺斯(North)提出制度创新的概念,认为制度创新是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来实现社会的优化发展。总体而言,创新不单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经济概念,是“有系统的抛弃昨天”。
波特将创新理论引入国家竞争与区域发展阶段理论中,将其作为国家或区域能否进入发达阵营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投资推动阶段,“总量矛盾”是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城市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资本投入,在落后地区主要是通过“以土地换资本”来实现。但随着这一发展模式的逐步深入,传统生产要素f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进一步投入所产生的边际效益越来越小,仅仅依赖加大要素总量投入而推动城市持续快速发展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并将最终碰到生产要素的瓶颈,出现“土地约束”、“资源约粜”或者是“环境约束”等。此时,城市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质量矛盾”,城市发展模式不得不从增加要素投入向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转变,通过不断的创新实现经济内涵式增长,也就是城市发展转型进入到创新推动阶段。
城市创新是伴随工业化后期的经济社会转型而出现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西方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传统的投资推动增长模式逐渐失效。部分城市面临经济停滞、设施老化、企业外迁、人才外流、社会分化、情感恐惧及对有形环境不满和地方归属感缺乏等多种危机时,城市发展的创新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关注与思考。20世纪90年代以来,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和战略。伦敦大学规划学教授皮特,霍尔(oeter Hall)在他的著作《城市文明:文化、科技和城市秩序》中认为,那些有创新特质的城市往往“在演化过程中都有一个很关键的10年到20年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城市处于经济和社会的变迁中,大量的新事物不断涌现,融合并形成一种新的社会。”这个阶段即为城市由投资推动向创新推动变迁的转型期。
三、美国城市转型的典型案例
纵观二战以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在经历了近30年的持续繁荣后,确立了其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其问,美国启动对欧洲援助的“马歇尔”计划,在经济援助的同时,也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转型与繁荣。其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并不一帆风顺,六十年代制造业遭受了来自日本的巨大冲击,七十年代爆发了严重的石油危机,本世纪初经受了网络经济的泡沫破灭,2008年爆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一路走来可以说有挫折,有挑战。美国在摆脱危机、走出困境上不断化危机为转机,一直居于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地位,这和经济结构的主动转型和经济政策的及时调整是密不可分的。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美国各大城市和地区以不同的驱动力、方法、路径实现着经济的转型,涌现出很多以创新推动城市转型的成功典型,也有一些不成功的案例。
1、芝加哥:制造经济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多元经济转型
芝加哥作为中西部的交通枢纽,地处密执安湖沿岸,钢铁公司可以在北美五大湖区开采丰富的铁矿资源,通过水路运往临湖的工厂冶炼,出口到世界各地。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对钢铁的旺盛需求,芝加哥对钢铁产业具有强烈的路径依赖。在六七十年代的世界经济结构大变动中,芝加哥意识到钢铁产业的“脆弱性”,主动割舍既得利益,改进生产方式,积极发展商业环境、主动培养高科技和商业人才、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力度,努力实现城市转型。转型之中的芝加哥经历了一场阵痛:一方面,改进了钢铁生产方式后形成了大量失业;另一方面,新兴产业所创造的价值还没有来得及填补去传统制造业所留下的空缺。转型曾经举步维艰,市中心的人口一度迁出,甚至有种衰败的局面。
芝加哥在80年代确定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体系”的发展目标,并对制造业进行升级改造,形成了独特的多样性经济发展模式。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全部舍弃传统制造业,而是通过给予税收优惠、帮助解决土地问题等措施扶助有优势的、已经建立了产业链的传统产业。同时,着力引进新兴高科技产业中的研发和管理部门,占领产业链高端领域。从经济多元化的目标出发调整城市用地,优化空间结构。通过城市中心地段进行大量改建项目,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活力。
到1990年代中后期,芝加哥完成了经济结构多元化的调整,不仅顺利度过经济波谷期,而且形成集聚效应,促进了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依托交通枢纽功能,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期货和商品交易市场。芝加哥重新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展现出国际城市的地位。
2、洛杉矶:制造经济向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
洛杉矶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州南部,是仅次于纽约的全美第二大都市区。洛杉矶的现代化进程始于二战期间,联邦政府通过军事订货、设立军事设施和军事基地等途径向西部投入了大量资金,使得拥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洛杉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一跃成为仅次于纽约和芝加哥的全美第三大制造业城市。上世纪60年代末,欧洲、日本经济复苏使美国世界经济中心地位受到削弱,随之而来的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美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出现了严重的衰退。但“石油危机”也加速推动了洛杉矶再次转型。
为应对“石油危机”产生的不利影响,洛杉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产业,着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洛杉矶依托飞机制造业发展航空和电子产业,其成果可以与休斯敦以及加州北部的硅谷相媲美。洛杉矶是全美六大生物技术中心,在工程设计、环境技术方面处于美国和世界领先地位。洛杉矶也是全球知名的汽车。家具和家庭用品、玩具的设计中心。好莱坞电影、迪斯尼乐园成为娱乐业的火车头,带动了包括音像、电视、印刷、出版、旅游等整个娱乐业的发展,从事娱乐相关产业的人员达60万。洛杉矶还是仅次于纽约的全美第二大金融中心,36家美国银行、108家外国银行及许多著名的国际大财团在此设有机构。洛杉矶的港口和机场承担了60%的美国与太平洋国家的贸易。在高科技产业和生产型服务业的推动下,洛杉矶城市经济迅速转型,在80年代后成功步入全球性城市之列。进入21世纪,洛杉矶成为美国西部的高科技产业和研发中心,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数量位居全美第一,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
洛杉矶在转型过程中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城市吸引力,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移民和成功人士的首选城市之一:通过“中心区的复兴”和“外隔城市的兴起”使城市产业空问得以重构:通过鼓励废弃空间利用、集约用地、允许利用老区空地发展,地区之间转移发展权、鼓励土地混合使用以及在交通节点附近加大建筑密度等手段实现城市“精明增长”。随着太平洋经济圈的持续发展,洛杉矶凭借其西部国际大港地位。与亚太国家与地区贸易往来频繁,大量资金和移民流入洛杉矶,“有决心的人”往往比“有教养的人”更易于成功,极大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3、纽约:发展生产者服务业,打造世界第一金融中心
二战前,纽约曾一度是美国制造业中心。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纽约制造业逐渐显现衰退之势,制造业工作岗位数量大幅减少。纽约淡出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和知识型服务业。20世纪70、80年代,纽约成为国际商务中心、金融中心、公司总部中心,集聚了面向全球市场的最先进、最完备的生产型服务业,并由此从以生产为主的制造中心演变为以商品和资本交易为主的金融贸易中心,经济再度扩张与繁荣。
纽约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积极推动产业转型。结合自身交通、教育、文化、金融等方面优势制定并实施城市创新发展战略,从整体上实施城市创新运动。利用纽约众多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综合优势,研发高科技产品,发展工业园区带动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发展。重视城市基础设施与产业的联结,建立了强大的通信网络,构建了多层次多元化的交通网络,很好地提升了其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利用其高等教育发达优势,发挥教育和人才培养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硅谷:创新驱动地区转型
硅谷是位于美国加州西海岸一块从旧金山绵延到圣何塞市、总面积约3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世纪初这里是广袤而平坦的农场,硅谷没有发展当时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而是以斯坦福大学为依托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期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逐步成为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世界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这里聚集了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等世界知名公司,成为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基地。
硅谷的成功取决于技术创新和其他创新之间的互动交融,代表了当今最成功的创新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由企业、金融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同组成,构成了有利于新老企业创新和蓬勃发展的气候。首先是发挥了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作用,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等大学源源不断地向硅谷输送人才,与产业界合作开展大量的科研项目,为科研成果的快速投产商业化提供了有效途径。硅谷鼓励创业和冒险、宽容失败、崇尚创新、在竞争中开展合作和人才自由流动等宽容开放的文化,激励着每一个拥有梦想和雄心的优秀人才创业创新。优秀的风险投资公司活跃于高风险、高投人和高回报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硅谷企业所具有的灵活而富有弹性的以创新为目的商业模式,更加适应技术创新和市场节奏变化。正式和非正式的商业协会在硅谷这个高度分散的产业系统中起着联结不同市场主体的纽带作用。政府承担了有序竞争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执行者和裁判的角色,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斯坦福大学亨利・罗文(HenrvRowen)教授在研究硅谷创新精神时总结道:它必须克服GDP数量崇拜,把500强和一个归国创业的留学生同时视为座上宾;它必须建立引导型的“种子基金”、孵化基金,不能被短期盈利所诱惑;它
必须鼓励冒险和宽容失败,营造开放的经营环境:它必须为高科技人才和创业者提供高质量的生活,还要提供专业化的商业基础设施,包括金融、律师、会计师、猎头公司、市场营销,以及租赁公司、设备制造商、零售商等。
近半个世纪以来,硅符一直位于创新的前沿,先是在计算机和电子领域,后来是在软件、互联网、媒体和通信产业。每当硅谷的名声似乎快要逝去,即将被世界其他创新中心超越时,新一轮的突破又让它重新居于全球制高点。如今的硅谷,又揭开了一轮创新主导地区经济转型的序幕。随着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变化,美国思考把低碳经济作为国家战略和未来经济的增长引擎。硅谷通过扩展开发前瞻性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又将一次站在产业革命和技术更新的前沿。
5、底特律:被动转型错失良机
“汽车城”底特律曾一度占据美国首要制造业城市地位,但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缺乏创新和被动转型而陷人一蹶不振的衰退之中;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所造成的冲击波中,底特律更是受到致命打击,丧失了技术优势,失去了汽车业的全球主宰地位,这个昔日的汽车之都一度成为美国经济衰退的代表。
底特律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是资源高度集中于汽车产业,经济结构过于依赖汽车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集群,致使抵抗市场风险能力的下降。一旦产业集群老化或衰落时,或是遭遇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外来的市场竞争的威胁,往往造成致命的影响,从而拖垮整个区域经济,甚至变成难以复苏的“老工业区”。
面临衰退的底特律目前正在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和模式,放弃一些过时的重工业来全面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以打造全球汽车产业研发中心作为城市转型的主要方向,还通过设立先进电池研发与生产中心,打造先进电池业全球重要生产中心帮助城市走出发展困境。
四、美国城市转型的经验和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城市转型的案例表明,城市转型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过程。虽然城市转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转型成本,如果不能顺利实现转型,将对城市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造成不利影响,然而借鉴城市转型的成功案例,把握住城市转型的成功经验,对处在战略转型期的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成功的转型需要科学的战略选择和主动性推进来实现城市价值提升
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要素的争夺日趋白热化。城市受自身条件的制约,在全球化竞争中面临着生产要素的短缺,产生城市发展的瓶颈。然而,受城市固有发展模式的影响,容易形成已有模式的路径依赖,造成转型发展的动力不足,从而和发展机遇失之交臂。要实现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主动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超越自我认知的局限,实现城市的主动转型。芝加哥摆脱对钢铁产业单一依赖路径实现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洛杉矶主动依托国防工业发展高技术产业都是主动转型的成功案例。作为反例,底特律由于没有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合理的转型,致使城市竞争力处于滞后状态。
美国城市转型表明,转型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的战略选择和主动性推进,按照美国著名学者诺瑟姆的s曲线理论描述,当城市化率超过60%的比重则进入了工业化后期,这时城市的转型将转入城市质量、品质、功能的提升阶段。因而表现出在产业转型的特色上从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产业转型的视野从本土性向全球一体化转型,产业转型的视角从物质向非物质文化消费产业化转型。综合这些转型要素,当城市在产业转型中重视区位、资源要素等诸多因素的研究,注重战略性选择的科学性、前瞻性、契合性,城市的综合功能和效能就能得到优化提升。
转型不是盲目舍近求远,而是持续发展的“远谋近施”。转型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过程;转型非一日之功,但决不可因此放弃眼前的努力。转型不是否定增长,而是为了更好地增长;也只有保持当前的有效增长,转型才能不断获取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型需要舍小利而图大成的眼光和境界,忍得住眼前诱惑、忍得住一时之痛、忍得住责难非议。
2、成功的转型需要着眼全球经济格局和产业分工
城市转型通常是因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一些关键因素发生变化,这对城市发展而言既是挑战,也可能蕴藏着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城市转型过程中常常容易雾里看花,把握不住城市转型的方向,错失城市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需要在世界经济格局和世界分工体系中确定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纽约抓住了美国全球金融中心重大机遇,突显自身优势发展成为全球金融中心。洛杉矶抓住了太平洋经济圈持续发展的有利机遇。网罗东亚地区的资金和人才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了城市的国际化。硅谷在以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引领了一轮技术革命以后。又在新能源、生物医药和智能产业技术方面抢占世界经济制高点。底特律在失去一次发展机遇后,选择建设先进电池业全球生产中心来力求实现城市经济转型。
综观美国经济,从本地经济到区域经济,从区域经济到全球化,无不是抓住了一次次转型的历史契机。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表象上援助欧洲恢复经济,本质上是美国输出了信贷又转化为美国内需,促进了从战争经济转入消费经济结构性的转型,区域经济的形成拉动了美国经济一个历史阶段的繁荣,完成了美国经济从本土型向区域型,从区域型向全球型的转型。以至跨国公司兴起,金融产品的衍生,无不彰现出产业的转型与全球经济的息息关联,设计业、制造业、物流业无不以各自的区域核心优势在转型成长为新经济的支撑和引擎。由此可见,凡忽视全球化市场结构,以传统产业的感知来判断产业生命力和生命周期,这种思维决策的结果,往往都难以可持续发展,而上述城市经济转型和产业选择彰显出的特色尤为显著。
3、成功的转型需要统筹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城市经济转型的本质是产业的转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难点是处理好新旧产业的接续关系。转型不是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谋求产业的“涅新生”。培育战略先导产业,是转型的题中之意。现在不去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将来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以低端产品搞配套。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和放弃传统产业。相反,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正是转型的“重头戏”,这是所处发展阶段决定的。在这方面,美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一是有区别对待旧产业,一方面要下决心淘汰落后、污染重、无前景的产业,另一方面是对有市场竞争力、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进行资源整合,利用高新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二是立足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在世界经济格局和世界分工体系中确定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有重点扶持新兴产业,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重点引进产业的高端环节和发展高端的新兴产业,以新兴产业引领转型,作为转型的引擎和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的先导。
在城市转型中,要特别重视资源结构、文化积淀、科技要素和高新技术等各种发展要素的有机再组合。如好莱坞、迪斯尼作为主
题文化消费与高科技组台成的新兴文化产业,提升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文化产业优势,拓展了区域型城市向国际性城市的转型,这种产业转型展现了城市转型的超凡功能,善于把单一的高新科技作为要素嫁接在主题文化魂魄之上,拓展出“形与神”的新优势。这种智慧与高新技术溢出效应和辐射功能显著的特质,吸引与拉动着庞大的人流型消费,不断地拓展着城市文化主题的发展,因而城市产业转型中,重视和善于选择这种具有门户拉动效应的主题文化产业,将是城市产业转型的经典选择与重要参考。
4、成功的转型需要构建适宜创新经济的生态系统
正如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和水源,创新推动的城市转型需要强大的生态系统作支撑。企业是城市经济的细胞,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科技产业化的主体。城市转型首先是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把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生产力和产业,形成创新产业。这里的企业不仅包括大企业,更包括广大的中小企业,都是创新经济的主力军。创新经济的生态系统还包括大学和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构成。硅谷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适宜创新的生态系统通常有如下的运转规律:一是拥有很多具备科研能力的大学,源源不断地提供实验结果、创新成果和科学突破。二是大学和企业科技中心能够涵盖很多学校和企业,最终将带动新产业的繁育,新产品的生产和新技术的运用。三是新产品和创新很容易得到“种子基金”、孵化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的强大金融支持。四是社会的开放性,可以吸引众多的国内外创新人才:五是专业性的中介公司提供的服务。六是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创新推动的城市转型还要高度重视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同推动。城市经济转型既是城市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政府干预调控行为的结果,是市场与政府两种力量的结合与统一。无论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还是大都市经济形态向高级化转型,政府的引导和调控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在转型中的主要责任不仅在于引导和调控,还在于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政府的作用体现在“有限”和“有效”两个方面,本身并不直接参与到游戏中去,而是一个有序竞争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执行者和裁判,从而保证了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竞争的有序进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有时政府还要制造消费需求,给企业创造转型的外部条件,形成创新经济的有效性支撑。
5、成功的转型需要强大的创新型人才做后盾
创新型人才是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强大动力。因此需要有集聚创新型人才的制度安排和载体。美国城市在经济转型别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积极利用本地区教育、科研资源为经济转型提供高素质人才。1965年美国新移民法案的颁布使得大量高才智人才加速流进美国,每年吸引的人才都在14万,极大地促进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的增长和持续繁荣,改变了城市的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强大的人才资源和庞大的人才队伍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当今美国政府又重新提出到2020年美国各类高新人才数量要在全球排名第一的发展纲要。
创新推动城市转型要特别关注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创新高地的相关性。以产业高地吸引高端人才,以高端人才来建立产业高地。创新型经济与过去其他类型经济的区别就在于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关键是能否吸引到高端创新人才。重视海外高端人才及其研发团队的引进,为之提供创业、研发的基地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学着力培养和提供创新创业人才,高科技企业也要成为各类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6、成功的转型需要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从美国城市转型的实践经验来看,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推动城市经济转型的要点之一。优美、舒适的生括和工作环境是吸引投资和就业,从而复兴本地经济的重要条件,因此在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环保和城市的美化,推动城市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向低消耗、低能耗、绿色环保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转变,着力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alassaBela)于1965年测算部分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时采用的一种方法,该指数可以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某一产业贸易比较优势。如果数值大于2.5,那么表明该国服务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如果数值在1.25~2.5之间,那么表明该国服务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数值在0.8~1.25之间,那么表明该国服务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如果数值小于0.8,那么表明该国服务竞争力弱。从图3可以看出,美国文化服务贸易的RCA指数一直维持在3以上,而且基本上保持稳中有升的状态,2007年甚至达到4,说明美国文化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显示出其文化出口大国的地位。英国和日本文化服务贸易的RCA指数保持在1.25~2.5之间,并且一直处在比较平稳的状态,表明英国和日本的文化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德国与韩国文化服务贸易的RCA指数在0.3~0.8之间,两国的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弱。2002~2011年,中国的文化服务贸易的RCA指数一直在0.08~0.15之间波动,反映出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相对优势不足,文化服务贸易几乎不具备国际竞争力,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差距较大。
2中国文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2.1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度量本文选取三个单一指标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MS)、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借鉴AHP层次分析法来计算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综合指标CSI,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2.2自变量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本文选取的自变量为文化服务业机构从业人员数(L)、文化服务业机构R&D经费支出(K)、中国人均GDP(PGDP)、中国主要贸易对象GDP总和(WGDP)、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Q)、文化产品贸易进出口总额(T)、外商直接投资(FDI)、政府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支出(E)。
2.3模型回归由于自变量较多,为了防止自相关影响其准确性,这里将自变量分成四组,分别建立回归模型。(1)关于生产要素的模型:LnCIS=-0.687283+0.147499LnK+0.017273LnL(2)关于需求条件的模型:LnCIS=-9.632837+0.070343LnPGDP+0.708813LnWGDP(3)关于相关及支柱产业的模型:LnCIS=-4.391539-0.041218LnQ+0.40982LnT(4)关于企业战略、政府的模型:LnCIS=-2.358395+0.261815LnFDI+0.088043LnE
2.4模型结果分析从回归模型可以看出,生产要素中的资本投入要素、需求条件中的主要贸易对象GDP,即国外需求、外商直接投资、文化产品贸易发展水平对文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人力资源、国内市场需求影响作用较小。互联网对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反作用,这与当今文化服务业与IT业的发展情况相符。
3提升我国文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3.1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文化服务贸易的流通环节多,形式多样,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民族之间在审美偏好、语言环境和法律制度等方面差异较大。中国虽然具有劳动力优势,但是缺乏专业人才,尤其国际化专业人才更是稀缺。首先,中国应该重视高等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鼓励专业人才对文化产业的基础研究,注重经济、艺术与科技等学科交叉发展。其次,对中国文化服务业的人才提供海外培训和深造的机会,提高对国际文化流行元素的鉴赏力。最后,通过优越的政策和经济条件吸引国外优秀的文化专业人才来我国工作、创业以及投资。
像百丽一样去上市。
这是去年零售行业里喊得最响亮的一句话。去年5月23日,内地最大女鞋品牌百丽国际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集资近百亿港元。上市当天,百丽国际总市值达 514亿港元,一举成为港交所市值最大的内地零售类上市公司。
不仅仅是百丽,回顾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大陆A股市场,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几乎所有的指数都被改写。连锁服务业是继IT、房地产、金融等行业之后又一波财富神话诞生的地方。
你100家,我1000家,无论是餐饮还是酒店,服装还是家电,传统服务业处处都在上演――复制才是硬道理。
复制为王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中国连锁行业中已有近60家连锁企业陆续筹到资金,总资金超过50亿美元,在资本市场连锁行业正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这使得仅2007年一年就诞生了几十家上市的中小连锁企业,财富神话也一个接一个地被演绎、刷新。
浙江银泰登陆香港主板,集资23.4亿港元;味千拉面在香港上市,融资18.87亿港元,坐上中国快餐连锁店的第五把交椅;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登陆香港联交所,融资23.3亿港元;深圳佳华百货登陆香港联交所,融资2.6亿港元;知名体育用品公司安踏体育在港上市,融资36.43亿港元;新世界百货中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集资23.6亿港元;国内最大的羽绒服品牌波司登在港上市,集资69.28亿港元;拥有183年历史的全聚德在深圳中小板上市……
一个神话般的股市传奇,毫无疑问地表明,一个复制、连锁、特许经营的时代已经来临,投资者的目光早就不局限于TMT(科技、媒体、电信)领域,而是扩展到了高速增长的消费领域,连锁由于其可复制性、复合化的商业模式,渐趋成为整合纷杂传统服务业态的主要方式。
2007年中国连锁企业已经成为风险投资的新宠,风险投资几乎已经涉足国内所有的连锁领域。在过去的两年里,与境外资本展开对接的本土连锁企业已经达到30余家。比如,继欧洲最大的投资机构3i集团和知名投资机构普凯基金为小肥羊注资2500万美元之后,2006年11月和2007年3月,服装连锁销售公司ITAT分别获得了蓝山资本和摩根斯坦利、Citadel 5000万和7000万美元的投资。
众多国内外资金大量地投入到连锁企业,表明传统服务业正在迎来一个复制为王的时代。
标准、品牌、文化一个也不能少
或许很多人都记得如家的上市,也正是如家的成功让中国大地一夜之间爆发了经济型酒店的热潮,无论是在经济发达的上海、北京,还是相对落后一点的二三级城市,到处都可以见到各种经济型酒店。
与传统的星级酒店相比,经济型酒店压缩或取消了餐饮、会议、娱乐等功能设置。“B+B”的模式(即Bed+Breakfast,床+早餐),使得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价格基本控制在100元至300元。
很多对住宿条件要求不高的商旅人士,被经济型酒店的“廉价战略”所吸引,如家、7天、锦江之星等经济型酒店的平均入住率均在九成以上,节假日天天爆满。在此情况下四五年内即可收回成本,其投资利好更是被投资者热衷。
不少并非经济型酒店的社会旅馆也盯上了酒店市场中的这块大蛋糕,纷纷打起“经济型酒店”的牌子。一时间经济型酒店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服务水平却参差不齐,一热就乱是服务行业的通病,那么传统服务业要想复制成功,究竟都要复制什么?套用一句俗点的广告:标准、品牌、文化一个也不能少。
连锁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根本特征在于其可复制性,通过一套标准化体系迅速复制扩展。2007年中国连锁业已经充分意识到标准化体系的重要性,许多行业的领头羊加大企业运营的精细化工程,其所制定的标准化体系甚至成为行业的标准,从而加固其市场的领导地位。连锁企业的标准化体系的制定是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
在餐饮连锁业,建立了标准化体系的真功夫在全国的直营店数已突破200家,成为中式快餐中直营连锁店最多的企业。目前,不少中式快餐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大娘水饺制定相关手册,规定了“标准化”内容,如每10公斤馅使用1袋调料、每6只饺子重120克;丽华快餐开设的“快餐工厂”引进米饭自动生产线,大米淘洗、加水、蒸制、出饭等全部电脑控制。随着跑马圈地快速扩展,2008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连锁企业把目光对准公司内部运营体系的规范升级与提升上。
品牌是复制成功的关键,没有好的品牌,就好比大厦没有根基,复制的店面越多就越危险。美国消费者协会曾作过一个调查,问旅游者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有麦当劳和一家本地餐厅,他们选择哪一家就餐。80%以上的被调查者回答会去麦当劳,原因麦当劳作为一个连锁经营的品牌代表一种营养与卫生标准的保证。
可以设想,如果全球的麦当劳有哪一家质量出了问题,比如消费者食物中毒,很可能要影响整个麦当劳的经营。在市场上,品牌首先是一种质量保证,消费者可以用品牌来轻而易举地识别产品质量,但国内一些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从本质上说,从一个品牌上能辨别出销售者或者制造者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最好的品牌传达了质量的保证。企业发展到最后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品牌是连锁服务业的生命,没有品牌的连锁复制只是死路一条。
文化是复制中的灵魂。成功的复制都不是死搬硬抄,一定有成功的文化在其中,并融入当地的文化。或许大家还记得肯德基继在北方5座城市推出“寒稻香蘑饭”后,又在上海推出适合上海本地口味的花式早餐粥了,与此同时,麦当劳也开始打出了传统的中国牌,继在香港“煲”出第一锅粥后,麦当劳正在北京请顾客免费吃早餐,整个计划要送出6688份中式早餐。
作为一家国际化餐饮连锁集团,肯德基一直奉行以本土文化为主的经营战略,这并非是在中国独出心裁去搞迎合,即便在伊斯兰国家,他们也替穆斯林着想,专门制作出清真的快餐食品。这一事件说明特许连锁业已经越来越没有国界。如果我们还是教条地、人为地将快餐分成“洋”与“土”,那么将不利于服务业的国际化。
外资连锁企业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首先注重的是如何本土化,怎样才能让中国的公民接受,认为它是一家中国的门店,而不是外来者,不是来赚取中国消费者银子的入侵者,而是一个能给大家带来欢乐的使者。于是乎,外资企业的卖场布置也是慢慢地富有了一些中国的气氛,设备设施也是越来越中国化,完全依照中国的购物习惯设计。
例如:目前沃尔玛和家乐福等国外的大型零售企业所采购的商品有90%以上都是在中国采购,如果他们也是简单地在中国克隆本土的零售企业,在中国开“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和“德国麦德龙”的话,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因为他们的进入而吃西餐?不会的,我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既然顾客的某些习惯是无法改变的,要改的就只有经营者自己。
连锁零售企业扩张的精华在于将企业不变的东西发展开来。全球最大的企业GE的成功是将自己的成功理念融汇到企业的管理之中,它的扩张不是简单地将生产汽车的工人安排在生产电器的岗位上来完成的。
当心速度陷阱
2007年,全国餐饮业的标志性企业全聚德上市对整个餐饮业的震动不小,但是如果对全聚德有过仔细研究的人,应该知道全聚德走到这一步并非易事,历经了数次失败,全聚德才逐渐明白了传统服务如何连锁发展。
就在2005年,北京老字号全聚德正式退出成都,意味着其在成都特许经营尝试的失败,而此前,已经有全聚德南京店、杭州店、深圳店、汕头店、广州店先后关闭或经营失利,有媒体称之为“五连败”。
虽然北京全聚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姜俊贤对于“五连败”报道并不认同,也提出了一个个的客观原因,但是不管怎样,全聚德南下一路屡战屡败和它过于追求速度不无关系。
起初全聚德想依靠加盟店快速扩张,一方面加盟不需要公司大量资金的投入,二来发展起来速度比较快,但是在速度上来之后,种种问题却也随之而来:对部分合作方选择不慎,对南方消费市场的研究不到位,经营特色出现摇摆,以及成本控制不力。
随后,全聚德改变了策略,在北京以发展直营连锁为主,以特许连锁为补充。通过作强直营企业,使之成为全聚德发展特许连锁的基础和保障。在内地市场布局上,全聚德将选取6到8个中心城市,建立区域公司,形成以区域公司为中心,在省会城市重点开发区域直营连锁企业,在地区级城市,以开发特许连锁企业为主。全聚德在经过了试图通过特许经营快速发展自己的错误道路之后,终于转到了苦练自己企业内部管理,建立自己的直营门店的道路上。
曾经有位特许经营的专家说:推广特许经营有几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点”,样板店是“向公众展示了解企业的窗口,更重要的是以样板店为核心,占领所在的商圈和所在的市场”;第二个前提是“线”,即特许经营支持体系,包括营建体系、营运体系、财务体系、人力体系;第三个前提是“平台”,即总部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平台;第四个前提是“模式”,即建立在“点”、“线”、“平台”基础上的盈利模式。
这几个要素里面,“点”是关键。“没有点,就没有线、没有平台、没有模式,连锁复制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也许正是考虑到特许经营的种种风险,作为世界餐饮连锁业巨头,肯德基与麦当劳在中国的特许经营扩张极其谨慎和稳重。肯德基1993年开始尝试在中国开展特许经营,直到今天其加盟店在其连锁店中所占比例极小;而且,自2000年起,肯德基在华特许经营只采取“不从零开始”一种形式,即肯德基只向加盟投资者出售已经经营成功、确保能够赚钱的店,不做只转让品牌的特许经营。麦当劳加盟店比肯德基还要晚很多,而且只出售已经经营成功的门店。
不是这些企业不希望快速发展,而是非常忌惮速度陷阱。肯德基认为,现阶段在中国市场进行“不从零开始”的特许经营是一个最佳的方式。它能确保加盟者尽快融入肯德基标准的管理系统,共同发展。肯德基推出的“不从零开始”的特许经营,是将一家成熟的、正在赢利的餐厅(肯德基餐厅的营业面积从350到400平方米不等)转售给加盟者。与通常的特许经营模式不同之处在于:加盟者不须从零开始,避免了自行选址、开店,并招募、训练及管理员工的大量繁复的工作,其中,决定在哪里开店往往是成功的关键。从肯德基接手一家赢利的餐厅,加盟者的风险会大大降低,提高了成功的机会。
肯德基所说的“现阶段中国市场”的含义是:一方面,部分中国企业正在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和完善的管理系统,连锁经营正在迅速发展和逐渐规范;另一方面,由于多种经济成份的发展,零散性是一大特征。我国尚无一部根据区域商业特点而制订的这类专项法规,只有一部试行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条款简单,无法承担调节特许经营所带来的区域经济合作、商业资产运作和商业资本扩张等问题的职能。
在这样的情况下,肯德基的谨慎是有道理的。自1999年肯德基在中国市场公开加盟特许经营的申请条件以来,肯德基中国总部几乎每天都收到数以百计的电话询问和要求加盟的信函,但肯德基对于加盟者的审核要求十分严格,加盟者除必须拥有100万美元或800万人民币作为加盟及店面装修、设备引进等费用外,还必须具有经营餐饮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等方面的背景和实际经验。考虑到大城市餐饮业竞争已经十分激烈,目前肯德基可以进行转让的餐厅基本分布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小型城市。在中国数以百计的特许经营品牌中,肯德基的“不从零开始”的特许经营大概是最稳健、也是整体效果最好的。这种方式保证了肯德基一直追求的双赢――投资者几乎没有风险地赚了钱,肯德基没有风险地扩张了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放缓速度练内功――这是传统服务业能够长期复制成功的秘诀。
哪些服务行业适合“复制”?
服务半径小的行业,通过广泛的特许满足消费者普遍的同质消费需求,如农业、餐饮业、食品零售业、家政服务业、校外教育业。
交易频度高的行业,这些行业的消费者具有就近消费的天然需求,而高频度交易也需要快速的市场反应,因而不利于中央集权控制,如日用品零售业、洗衣业。
品质要求高的行业,这些行业的消费者由于质量关系重大而对品牌的依赖程度高,从而使得独立的中小企业不易生存,如餐饮业、种子零售业、药品零售业、食品零售业、医疗服务业。
现场管理要求高的行业,这些行业往往人力密集、作业环节多,进而要求较快的市场反应,要求管理人具备较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如餐饮业、汽车服务业、房产中介业、快印业。
销售环节复杂的行业,集权企业往往难以胜任繁重的消费培训和售后服务,因而通过特许经营培训加盟商的方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初胜家推出特许经营的一个重要动因就在于公司难以普遍开展缝纫培训任务。这些行业如:美容美体业、野营服务业、家庭装修业。
复制带来的五大收益
品牌价值收益:通过品牌有偿使用获得收入,如品牌使用费。
市场价值收益:通过特许权出让获得收入,如加盟金。
规模价值收益:通过规模采购,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如设备采购收入、消耗品采购收入、广告基金收入等。
第一种:低成本管理战略
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分布状况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大多集中于两种类型:一类是分散型产业,其基本存在包括服务业、零售业、批发业、木料加工和金属组装业、农产品、风险型企业等。另一类是新兴产业,包括IT、NT、新材料、新能源企业。中小企业之所以主要集中上述两种类型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产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规模方面是一个较平缓的阶段。
低成本战略就是要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而不是最低的成本,这一战略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地占领市场份额、当市场上的产品不存在明显差异或者顾客对价格很敏感的时候更容易吸引顾客。但是中小型企业要注意的是自己的低成本优势不是其他竞争对手可以轻易模仿的,否则这样的优势很快就会丧失。
不同规模的企业降低成本都可能是适度的。在这方面,日本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这种成本节约方式的卓越代表是日本丰田汽车。日本国内的要素成本基本上是降无可降的,丰田汽车之所以能够在全世界保持着成本竞争力,主要原因是通过“精益管理”来提升效率降低单位产品中的不变成本。对我国很多长期依靠成本取胜的企业来说,丰田模式是值得借鉴的正途。
第二种:聚焦战略
对中小企业而言,聚焦战略更具现实意义。中小企业将十分有限的资源,收敛聚焦到细分市场,在细分市场进行专业化经营,培养和拥有自己独到的专业人才、专业设备、专业技术优势和专业生产经营能力。通过在小范围或某一领域的精耕细作,力求在细分市场形成优势,超越竞争对手,形成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小而强和小而大的特点。比如,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有一大批袜业、衬衫业、饰品等行业的专业厂家。这些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昭示着聚焦战略大有可为。
聚焦战略更适合于服务业的中小企业采用。
比如,美国的西南航空公司,在航空业是规模较小的,但是其赢利能力却使那些大的航空公司望尘莫及,其成功的原因就是坚持自己的服务特色和市场定位——为短途旅行和出差的人提供更廉价的服务。
由此可见,聚焦战略也有助于降低成本费用。值得注意的是,目标市场和产品定位一经确定,就不应该频繁地改变,坚持服务自己的顾客往往要求企业敢于拒绝其他少数顾客的需要,实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做法。
第三种:中小企业的联盟战略
[关键词] 母合优势母合矩阵公司战略
一、问题的提出
近十年来,世界经济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一个是经济全球化,另一个是跨国大公司之间的并购。频繁的并购行为引发了全球性的并购浪潮。而今,预期前景辉煌的并购似乎风光已去,大多数公司均以剥离而收场,如进军办公用品领域的国外知名公司艾克森石油公司和收购哥仑比亚电影公司的可口可乐公司。更有甚者如国内曾经如日中天的巨人公司的破产;春都以惨痛的失败告终;格林科尔的分崩解析;德隆的轰然坍塌的结局。这一系列的悲剧结局向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即那些新兴的以资本为手段去整合产业的多业务母公司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集团层面战略才能在规避多元化陷阱的同时,避免在宏观调控中陷入结构性衰退的命运?面对市场,我们不得不对以前的多元化思维进行理性的思考。本文认为,并购企业(多业务公司――母公司)之所以未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反而造成价值毁损,其深层原因在于缺乏母合优势的战略引导,最终导致核心竞争力的缺失。
二、母合优势的概念和分析框架
集团公司层面的战略,是迈克尔・古尔德、安德鲁・坎贝尔和马库斯・亚历山大等人在他们共同合著的《公司层面战略――多业务公司的管理与价值创造(2003)》一书中所提出的母合优势理论的管理理念。该理论填补了核心能力概念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有效制定公司战略计划的工具。作者从“价值缺口”即上市公司总的市场价值与其各项业务价值总和之间的缺口引申出母合优势的概念,不同业务因为属于同一母公司而联系起来,集中系统研究母体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由母体和各业务单位之间的关系而创造的价值是母合优势理论的出发点。该理论认为,母体进行多元化业务组合及管理时需要考虑三个基本要素:业务单位的关键成功要素;业务单位改善提高的机会(母合机会);母体的技能与资源(母体特性)。母合优势的创造主要取决于母体的技能和资源同业务的需求是否相符,是否可以支持业务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且,维持相符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业务需要的变化,母体组织必须不断回顾其行为和业务组合。这种基于多业务公司的价值创造与管理的母合优势,其内涵是指作为业务层面进行指导的母公司能够比该业务单独操作或在其他母公司的指导下创造更多的价值,至少是能够创造超过相关利益体(所有者、雇员等)最低要求总和的剩余(surplus)。这样的内涵决定了母公司需要与其业务子公司在谋求改进机会之间形成一种高度的默契或者契合(匹配)关系,从而实现价值的创造。基于这一前提,该理论想要解决公司层面战略决策的两大问,一是公司通过何种方式向何种行业投入资源,二是母公司如何影响旗下公司并处理与它们的关系?一般而言,成功地进行价值创造的母公司往往在拥有其业务特别有益的独特特征如心智图、结构、系统、过程、资源、人才及技能;存在着改进其业务组合中业务绩效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之上专注于某些机会,同时,放弃或忽略其他机会;不具有那些与其业务不相契合因而导致价值毁损的母合特征。母合优势是针对多业务公司的价值创造与管理,它将管理的思维又一次引向了一种逻辑层次,那就是母企业的特点和优势是不可或缺的,母合优势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创建和维系当代企业价值的逻辑。
1.构建母合优势的必要条件
(1)价值创造洞见。成功的母公司不仅关注相应的机会,而且对如何利用这些机会来创造价值具有非同寻常的见解。是否具有明确而有力的价值创造洞见,是能够实现母合优势的公司与不具备此种优势的公司根本区别之所在。
(2)独特的母合特征。独特的母合特征和价值创造洞见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成功的母公司不仅善于利用其选定的改进机会,而且在利用这些机会方面拥有十分有用且独特的特征。
(3)核心区业务。核心区该如何划分是建立新的母合特征的关键。成功母公司通常对核心区业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并将自己的业务组合建立于核心区。从而在此基础上缔造一份明确指向的母合优势陈述,以作为关于业务组合决策和母公司管理方式决策的指针。
2.母合优势中的三种主要的母合风格:
(1)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型的母公司在计划制定和战略开发方面深度介入其业务单位(其下属的决策)并且强调长期目标的作用及控制过程中的内在竞争动态。契合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某种一次性的任务。
(2)财务控制。财务控制型的母公司将计划和战略开发的职责授予各业务单位,并对其施以严格的、注重短期利润目标的控制。由于其控制过程完全集中在财务目标和成果方面,业务子公司的总经理的职业生涯和奖金也严重依赖于其完成目标的能力,使得职业经理人对其子公司的认同感高于整个集团。
(3)战略控制。战略控制型的母公司则试图在以上两种极端之间寻求中立。母公司允许进行长期的决策但也关注短期利益,这是一种风格灵活,适应范围广泛的业务。在控制过程中,母公司在主要强调财务目标的重要性同时,也关注战略进程和战略目标的发展情况,以寻求公司在财务和战略目标中的平衡。
3.母公司价值创造的四种类型
价值创造,就是创造超出利益相关者的最低要求的剩余,并使得未来现金流的现值最大化。成功的母公司具有三个特征:即能够关注和把握创造价值的机会(价值创造的洞察);能够将特殊业务的母合机会方面充分契合;关注可以创造高额净价值的区域和业务。成功的母公司往往可以通过扩散和复制其特征来创造价值和获取优势,以求得在为业务子公司创造价值的同时创造补偿自身成本的价值。
(1)业务影响。指母公司对其拥有的每一个业务单位的战略和绩效的影响,通过这种影响来增进独立的业务单位的绩效。它可以成为各业务子公司增加价值和改善业绩的源泉,也可以通过不当的影响和管理费用的超支导致不良业绩。
(2)联接影响。母公司通过这种影响来增进各业务单位之间的价值联接。主要采用供应政策、转移定价机制等方式。但同时,母公司也可能通过不恰当的干预和过高的管理成本而毁损价值。
(3)职能和服务影响,通过这种影响,母公司为各业务单位提供职能上的领导和具有成本有效性的服务。
(4)公司发展活动,指通过改变业务单位组合构成的方式创造价值。由于并购方式关注的是母公司作为主要行动者和推动力的决策,因此通常被母公司视为战略发展的关键之一。
三、母合优势成功实施的案例
具有成功的公司战略的多业务公司,它们在对其业务进行组合的过程中都至少在相当程度上拥有母合优势。赵景华(《管理世界》2002年第10期)通过对140多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进行问卷调查,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成长与发展战略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母合优势是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母公司强大的资源支持(即资源匹配)如品牌优势、资金优势、母子公司的网络内部研发优势,以及转移价格优势等等,使在华子公司得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采取积极的或维持型的竞争战略,从而实现跨国公司全球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整体利润的最大化。在母合优势战略成功实施的案例中,通用电气(GE)公司显然是这一战略的成功实证。GE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服务性公司。1965年~1970年间,通用电气公司销售额增长了40%,可利润却在下降,公司经历了很长一段“无利润增长时期”显然,仅拥有组织和财务控制等一般管理技能,以及企业成长目标设置等方法,不能完全保证广泛多元化企业取得满意的业绩。企业多元化发展越来越需要新的管理方法的出现。此后,GE成功地进行多元化战略转型,早在韦尔奇时代就选择了正确的战略发展方向,从传统的制造业放射到前景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同时提出了保留和增强核心圈、高科技圈和服务圈内的企业竞争力的“三环”战略。对于三个圈外的企业,进行“调整、关闭和出售”。因此,韦尔奇一方面出售了150多家企业,解雇了13万员工;一方面却大力加强对医疗保健信息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3年内进行40多项兼并活动,增强GE医疗系统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实力。在退出矿业等极不相关的业务领域时,却大力投入与GE各产业集团高度协同的金融服务业,使得GE 成为公司后来最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和贡献力量。对于通用电气等业务高度分散的企业获得成功的原因,核心竞争力也缺乏有力的解释。更为合理的解释是,GE成功地实施了母合优势战略。
在GE成功地实施母合优势战略的过程中,我们来分析其母合匹配矩阵各要素:
1.业务关键成功要素
关键成功要素分析是母合机会分析的前提条件。GE对业务的关键成功因素把握较好。
(1)拥有一个超越于具体业务的公司战略,从而使公司战略更加强调未来远景与总体控制,使业务单元成为战略的利润中心。GE著名的四大战略:全球化、服务转型、六西格玛和电子商务,没有一个是与具体的业务有关的。
(2)GE拥有“活化”组织结构层级与激发组织创新、将业务运营系统与变革思想融为一个整体的综合能力,从而保证了多元化背后的持续支撑动力。
(3)GE拥有著名的业务筛选模型和业务管理系统。从而构造了一个严密而有效的实施系统,保证总部制定的任何战略举措都可以转化为实际行动;而且它是一个开放的制度化平台,来自GE和各个业务集团的高层领导、执行经理和员工,都会在这样一个制度化平台上针对业务实施情况,对比差距、交流和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措施。
2.业务母合机会
(1)核心业务。核心业务有改善业绩的机会,并对母合优势产生促进作用。GE倡导优先发展核心业务的理念,自信地向核心业务倾斜,大力投入与GE各产业集团高度协同的金融服务业,高度推行“三环战略”,同时把核心业务置于安全区并获得优势。
(2)边缘业务。对存在于核心区边缘的灰色地带的边缘业务,由于这些业务只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契合性。GE能将不适合他们的核心边缘区业务做过渡性的短暂保留,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核心区业务。
(3)压载业务。此类业务一般而言不存在重大的改进机会,对母公司未来的方向也不太契合。
(4)陌生领域业务。GE把与预期公司战略不契合的业务及时出售。退出矿业等极不相关的业务领域,保留和增强核心圈、高科技圈和服务圈内的企业竞争力。
(5)价值困境业务。某些业务表面看起来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也与集团战略契合得非常好,但是实际在某些重要领域与母公司的特征并不吻合。因此,错配变得不可避免,其危险在于可能对母公司的价值造成毁损。然而,GE的母公司通常有能力通过学习减少或者消除错配,从而迅速创造价值。
四、结语
迈克尔・古尔德等人提出一种基于匹配性因素选择多元化战略核心业务的指导性框架,这些理论的提出无疑对指导多元化企业选择核心业务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一个伟大的公司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不会遇到困难或挑战,恰好相反,是它们有能力化解这些困难或挑战。通过审视GE从很长一段时间的“无利润增长时期”到被奉为成功的企业典范,透视了GE在适应环境变革的哲学观的基础上的公司经营战略。GE在不同的层面上,阐释了成功的母合优势的公司层面战略。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古尔德安德鲁・坎贝尔马库斯・亚历山大:公司层面战略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王蕴:创造价值:作为母公司的战略管理 天极ChinaByte 2005-06-22
[3]罗清亮:核心竞争力:多元化战略迷失中的灯塔经济学家2004-08-01
[4]赵景华: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的实证研究 《管理世界》2002(10)
[5]魏丽娜:从一般管理到母合优势――多元化经营的管理逻辑演变财贸研究 2006(3)
[6]吕一鸣:母合优势理论与匹配性评价矩阵中国管理咨询网2005-07-27
[论文摘要]旅游业作为一项具有代表性的新兴产业,发展服务外包已经成为新时期产业升级和资源优化的重要方式。在分析旅游业发展服务外包可行性的基础上,分别从外部环境建设、组织文化协调和流程再造、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对旅游业服务外包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多种经济成分的产业经营模式逐步渗入我国的经济领域。众多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大量转移其制造业的生产职能和加工基地后,现在又开始将其非核心的服务产业的部分职能向海外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转移。旅游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服务产业,也将不可避免地迎来由服务生产国际分工而导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服务外包的概念和由来
服务外包(servicebusinessprocessoutsourcing) ,或称离岸服务外包,是指作为生产经营者的业主将服务流程以商业形式发包给本企业以外的服务提供者,以保持服务的稳定供应以及最优的质量和最低的成本的经济活动。其本质是通过合同发包、分包或转包等方式向第三方转移非核心的商业技术和服务流程,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益和利润空间。近年来,随着国际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将低附加值的经营环节和服务职能转移到相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自己则专注于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财务运作、营销推广、产业升级等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和高附加值的核心业务,服务外包由此发展起来。服务外包的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it产业的软件服务,在90年代由于“计算机千年虫问题”得到加速发展。随着服务外包这种经营模式在it领域的成功,本世纪初外包业务范围逐步拓展到金融、保险、医疗、资产管理、顾客服务等服务业领域。据统计,全球的服务业外包市场已从2001年的1500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3000亿美元,成为一项新的全球性产业转移和增值模式。从外包方式上看,离岸外包将成为服务外包的主要方式,如国际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提出将把80%的公司外包业务采用离岸方式。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预测,今后五年内,美国白领工作的离岸外包将增长30%。
二、旅游业发展服务外包的可行性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一直都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是有历史阶段一样,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要素于一体的关联度较高的传统产业。随着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造和提升,实现了现代管理理念指导下的现代高科技、信息化的运营模式。在此基础上,产品形态日趋复杂化和专业化,与相关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的交叉和融合进一步加剧,对原来形成的产业固定化边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造,出现了诸如会展旅游、旅游咨询、旅游规划与策划、旅游信息服务等新型业态。但几乎与此同时,也发生了行业恶性竞争激烈、经营绩效持续下降、行业管理边缘化的不良现象。因此,如何有序、规范、健康地发展我国旅游业,提高行业自身效能和产业层次,是新时期我国旅游业界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旅游业作为一种高成长性的服务产业,其产业扩张能力和渗透性较好,因此具有外包的潜力。旅游业在原有生活核心业态的基础上,受到生产服务业、专业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创意服务业的明显影响,从而引致旅游业内部结构和能级提升,出现了高增值性、高层次性、高功能性、高技术性、高知识性的新特点。随着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增长,“入世”的呼声日渐高涨,通过外包的方式实现与国际旅游业接轨的内在需求已经成熟。
其次,旅游业是服务业经济中一个较为活跃的产业代表,是国家经济和社会繁荣的“晴雨表”,包含了传统服务业的内容和现代服务业的元素,有着显著的二元结构特征,即以生产和生活为其要素的产业结构模式。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延伸,现代企业制度的普及和生产职能的强化,旅游业的服务对象也扩大到了生产者,建立以生产为主体的新型旅游业已是大势所趋。这就要按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来重新布局旅游产业,通过“归核化”的战略,将“非核心”的生产环节通过外包的方式加以整合、重组,实现旅游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由于现代旅游服务业同样具有高技术性、高知识性和高人力资本等现代服务业特征,因此决定了在同样的产出水平下,无形智力投入较高而有形资产投入较少,引进外包经营方式,不仅能直接创造价值增量,还有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益、增加无形资产等间接途径和作用。如现代企业的一些非核心业务的外包,使旅游业为生产性企业提供第三方会展、商务等专业服务成为可能,从而形成某种经营功能的规模化效应,促使企业经营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又如旅游规划或策划、旅游咨询和信息服务的外包,可使企业的经营效益大幅度提高,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再如旅游企业形象的策划和营销、旅游广告的宣传运作,将使企业的品牌声誉和社会形象得到明显改善,无形资产的价值也就随之上升。
三、旅游业发展服务外包的对策和建议
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思想和经营实践,将成为旅游业今后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之一。由此,笔者认为,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服务外包,抢占旅游业发展的制高点,形成现代服务业驱动gdp增长的新型发展模式。
(一)加强旅游业服务外包的外部环境建设
相比生产性企业而言,服务性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更大。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集中建设公共支持技术平台,强化对旅游业服务外包的技术支持和基础,以低廉的使用成本向服务外包企业提供旅游产业的综合开发环境、服务环境和管理环境,制定针对承接服务外包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改善其运营环境。积极构建旅游服务的外包数据库,为旅游企业提供服务外包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和业务指导工作,使企业能把握服务外包国际市场动向和发展趋势,在发展中少走弯路。另一方面,采取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鼓励引进世界著名的专业化旅游服务商,优化配套服务措施;鼓励境内、外企业参与旅游相关产业带的基础建设,加快建设进度,提高旅游服务产业的规划和建设水平。加大地方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增强旅游外包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已经建立的行业规范的基础上,集成现有法律、法规,构建服务外包政策体系,充分利用已有的政策资源,形成对服务外包的支持体系。
(二)旅游业服务外包的组织文化协调和流程再造
企业与外包商的文化协调,是指在外包运作过程中,外包双方能相互尊重,,努力扩大双方产业文化的兼容性和共识面,从而有效地减少或降低因文化冲突和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旅游业通过实施服务外包,各相关企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都将发生较大的改变,经营职能也将随着外包业务控制权的转移而与以前有所区别,这必然要求企业对自身的组织文化和运作机制进行再造,以确保旅游企业外包业务的正常运营。具体地说,企业应就实施外包的业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合作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共同建立科学、有效的沟通机制,包括:定期举行信息会、案例分析会、提交各自的业务报告等,尽量消除交流中的文化壁垒,充分了解外包企业的相关信息,并采取建设性的态度化解因组织文化差异引起的各种纠纷。其次,对外包企业的生产模式和服务流程进行监控,及时搜集和反馈业务运转信息,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业务培训,建立外包服务产品的评介体系和质量标准,以使外包企业的服务产品符合自身的质量要求。最后,企业还应本着互助与诚信的原则,与外包商就售后服务、企业cis的统一化等建立可靠的协商机制。
(三)旅游服务外包的人才培养
人才是保证旅游服务外包成功的根本前提,旅游业发展服务外包离不开大量既熟悉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又具备相关外包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我国发展旅游服务外包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人才严重不足,尤其缺乏具有相关技术和项目管理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同时,由于旅游业人力资源的流动性较大,服务业外包缺乏相应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也会阻碍旅游服务外包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于服务外包这种快速增长的行业来说,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人才供给机制显得更加紧迫。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专属的服务外包管理机构,联合行业协会和服务外包行业工会,为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提供引导与支持;第二,通过举办国际性企业与人才洽谈会,搭建有利于人才与企业交流的平台;第三,推动建立“产学联盟”,支持大学的商学院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按照全球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包括管理、策划、运作、外语能力等,为服务外包企业培养和提供高素质的服务外包人才;第四,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鼓励“海归人才”回国创业,以提升我国旅游服务外包业的国际化水平。
四、结论
世界服务业加速现代化和跨国转移的趋势,一方面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另一方面也使服务业日益告别传统的地缘导向发展模式,不断打破时间、空间乃至文化、观念的隔离,开始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这不仅使服务业的全球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达到了空前高度,也正在使世界各国经济、产业、技术创新乃至经营管理模式出现全方位变革,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我国旅游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特别是其中的科技、研发及营销、设计等环节,对整个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越来越有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旅游业服务外包以促进服务业现代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要求,对于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文建,试论奖励旅游与生产者服务[j].旅游科学,2005,(1)
[2]周振华,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5.(189)
[论文摘要]当今世界,先进的薪酬管理理念和原则是,以人为本,注重员工参与和潜能开发的开发型薪酬管理。然而,内蒙古传统服务业的薪酬管理却十分落后,表现为观念陈旧、管理水平低下、体系设计不健全、操作不规范、发放不透明等。对此,要更新观念、完善制度、公开支付薪酬,以促进传统服务业的发展。
一、当代薪酬管理理念的转变与原则的发展
薪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薪酬分配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主要激励机制。近十几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薪酬理念出现了重大变化,薪酬管理也相应地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特点。薪酬理念包括对薪酬内涵的界定以及薪酬管理指导思想的确定等内容,它是决定薪酬战略、确定薪酬分配原则、设计薪酬制度、实施薪酬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
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中,工资是指劳动力要素投人的报酬,并以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来衡量。对工资内涵的界定,都是以物质资本支配雇佣劳动并独享劳动的剩余收益为前提。与此相应,薪酬的内涵被限制在相对狭小的消费资料范围内,因此,早期的人事和工资管理的指导思想主要就是强调劳动力成本控制和对劳动力的管理。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技革命与现代生产方式的发展,劳动者的素质、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日益成为经济发展和增加利润的决定性因素。重新界定薪酬的内涵,突破传统工资理论的底线,赋予现代薪酬以新的内涵,实现薪酬管理指导思想的转变成为历史的必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承认劳动要素具有资本属性和剩余索取权,使薪酬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工资内涵的界限。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为劳动要素资本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赋予劳动要素人力资本的属性。现代薪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具有相同的权益,承认劳动要素以薪酬形式参与企业利润分享的权利,从而突破了工资被局限于必要劳动范围的界限,由此把工资视为企业成本的传统观念也被薪酬是企业投资的新观念所逐步取代。与此相应,薪酬管理的指导思想中员工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具有平等的地位,薪酬分配中突出平等对待每一个员工的公平原则。公平性作为薪酬激励功能的基础和提高绩效的重要机制,历来都是薪酬管理中重点强调的一个宗旨和原则。但现代薪酬管理的公平已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的同工同酬,更为重要的,是把承认员工的剩余索取权作为薪酬分配公平性的重要内容,员工不仅要取得补偿劳动力再生产性质的工资,而且要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共同参与企业利润的二次分配。
2.承认雇员是实现团队竞争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公司成功的关键资源。20世纪90年代,西方产生了利权人经济思想,在尊重股权人利益的前提下,认为利权人(参与公司运行的各种人员如经营者、一般员工等)应成为公司风险和利益的共同承担者,强调员工与企业之间应形成合作伙伴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资本主义企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最终导致了人力资源概念的形成,促进了企业与员工利益共享的薪酬制度的建立。与此相应,当代薪酬管理非常重视员工参与薪酬管理,把员工视为管理的主体,认为薪酬的决策方式与决策结果同等重要。在薪酬决策和薪酬方案设计中充分听取和采纳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薪酬分配的透明度。有些国家还以立法形式,规定员工(工会)代表参与薪酬决策的合法地位和权益。员工参与薪酬管理不仅是薪酬管理程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民主管理的人本主义要求,不仅有助于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能使员工了解组织薪酬方案的依据及其合理性,从而以一种积极和理解的态度去接受能体现出员工价值的薪酬。
3.从战略的角度重新定义薪酬,全面薪酬的概念得到确立。全面薪酬是一个集合概念,不仅有工资、奖金等现金薪酬形式,还有种类繁多的福利和服务等非现金薪酬形式,既包括属于利润分配的股权、红利等资本性收人所组成的外在薪酬,也包含由非物质形态的企业文化氛围、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成就感等心理收人、个人晋升和培训及发展机会等员工精神收益所组成的内在薪酬。全面薪酬概念强化了资本性收人在薪酬分配中的地位,更强调精神收益在现代薪酬框架中的独特作用。薪酬内涵的这种延伸,不再简单地把薪酬看作是对员工贡献的回报,而是把薪酬纳人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的体系中,使之成为实现员工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企业价值观的重要杠杆,成为强化员工责任感、引导员工行为导向与企业战略相一致,支持企业工作流程的有效管理机制,成为传递组织和雇主意愿的信号和体现员工自身价值的标志。与此相应,当代薪酬管理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本原则。该原则要求不仅要根据员工的业绩使员工获得应有的薪酬,保证员工劳动力所有权和人力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以实现,而且要使员工的精神满足和自我价值在工作和薪酬中得到充分体现,这是激发员工创新精神的重要动力。这样一来,企业的薪酬管理也就从单纯的管理职能转变为一种竞争资源。
当代薪酬理念的变化与薪酬管理原则的发展蕴涵着一个客观事实:员工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取得成功的关键,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今天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人的管理而非对物的管理。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传统的那种把员工视为“经济人”,以等价交换为核心的工资管理,被以人为本、注重员工参与和潜能开发的薪酬管理所取代,具有人性化特征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开发和提高人的素质等功能的开发型薪酬管理成为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内蒙古传统服务业薪酬管理现状与问题
第三产业,广义讲就是服务业,包括以餐饮、商业和居民生活服务等为主的传统服务业和以电信、金融及知识技术服务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是以提供服务这种无形的商品为主的经济部门,大多具有与顾客直接接触、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不可分离的特点,即第三产业的工作更趋于个人化,即个性化服务。这种特点在今天追求精神享受的社会环境下,对其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是说,有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在企业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传统服务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个体化和私营化,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方面的原因,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如此的行业特点,决定了传统服务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薪酬管理更应注重人的积极性的调动,更应注重员工与企业合作伙伴关系的建设。然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整体而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人的素质远没有达到西方发达国家进人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素质水准和追求的水平,而对人的管理水平也较为落后,更不用说内蒙古这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十五”期间随着大力推进“三化”进程和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内蒙古第三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占内蒙古第三产业增加值1/3的传统服务业(2004年底为31. 8%)的内部管理特别是薪酬管理却远不能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要求。
为了解内蒙古第三产业主要是传统服务业薪酬管理的现状,我们于 2005年5月集中进行了一次呼和浩特市区有关企业的调查研究,共计发放调查表583份,收回有效问卷551份,涉及呼和浩特市大中型餐饮服务业和商业企业一百多家。虽然调查规模较小,但“窥一斑,可见全貌”。从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可以看出,内蒙古传统服务业薪酬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观念上,企业投资者目光短浅,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当前劳动力特别是廉价劳动力大量过剩的现实,使得业主在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使他们形成了“如果我不给你这份工作,你就得失业”的观点,根本没有将员工看作合作伙伴,更不用说人力资本;至于薪酬在他们眼里即工资,仅仅是企业各项成本中的一项,要尽力压缩。调查显示,老板有过诸如“不好好干就给我滚蛋,中国有的是人”之类呵斥的竟高达A6%;统计结果还显示,行业中年龄在18-25岁的员工占到总员工数的75%,从事本工作5年以下的员工占到72%,员工流动性非常大。这也表明企业并没有真正将员工看作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并未将留住员工、提升员工素质与提高企业绩效联系起来,并未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做大做强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资源。 2.薪酬管理水平低下、薪酬体系设计不健全,企业领导者根本没有认识到薪酬体系的设计与企业战略的关系。由于内蒙古传统服务业的大多数是民营或个体经济,其员工的基本工资主要由企业结合市场水平设定,而奖金则或有或无,无章可循。除个别规模较大者外,传统服务业企业大多规模较小,管理等各个方面很不完善,缺乏基本的企业战略规划和各个方面管理体系的设计。调查数据显示,有近64%的企业还未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更不用说薪酬体系与企业战略规划的结合了。由于缺乏细致的工作分析、岗位评价等基础工作,企业的岗位薪酬体系不健全,忽视了薪酬的基本原则,即对内具有公平性,对个人具有激励性的要求,根本没有从个性化原则出发为员工设计出将员工知识技能、工作责任、劳动强度和工作环境以及员工技能培训、个人发展等因素考虑在内的薪酬制度。如此的管理水平,谈何企业竞争力!
3.未能按国家有关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为员工办理“三险”和执行有关节假日加班工资待遇。一般情况下,法律规定的、企业必须提供的员工福利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带薪休假、法定节假日休息等各种形式。但在福利保险管理上,内蒙古传统服务业的许多小企业根本未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为员工办理各种保险,调查数据显示:三险中办理了两险以上的占25 %,只办理一种保险的占20 %,其余则根本未为员工办理任何保险,使员工没有安全感和归依感,难以安心工作;另外,对节假日加班工资,只有六家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对员工支付三倍工资,仅占总数的5%。不过,这个方面的问题随着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执法力度的加强,正在逐步好转。
4.薪酬管理和薪酬支付缺乏公开性、透明性。当代管理理论认为,薪酬管理过程和薪酬政策的实施方式也会影响员工对于企业薪酬制度公平性的看法,直接影响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员工参与薪酬决策有关事宜的仅占5%,员工工资在劳动力市场定好而与企业业绩无关的占9%,而与企业或个人业绩关系不大而由业主一口敲定的占60%左右。这些都表明内蒙古传统服务业的大多数企业员工无权参与薪酬各方面制度的设计。实践已证明,“暗箱操作”式的薪酬决策方式以及薪酬保密的政策往往会导致员工对于企业薪酬制度的不信任。有些企业常采取发“红包”等秘密付酬方式,进而衍生成目前已有一定普遍性的“模糊薪酬制”。模糊薪酬制与当代薪酬管理的员工参与原则相悖,只会导致员工之间的互相猜测和怀疑,从而产生不满情绪,甚至于消极怠工。
上述种种缺陷,虽然与员工自身素质较低有很大的关系,但另一方面管理水平的落后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落后,是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的栓桔,在我国开始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也是一个产业发展的极大障碍。
三、内蒙古传统服务业薪酬管理改进建议
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与第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地位的日益重要,要求我们要尽快提高第三产业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使薪酬管理纳人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构建一个真正公平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内蒙古传统服务业企业要认清形势,跟上时代的步伐,努力提高对人的管理水平,这主要包括:
1.转变观念,树立人力资源观念,变廉价劳动力为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源。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或投资者,应该具备远大的理想、长远的眼光与宽大的胸襟。在我国日益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应该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摒弃对员工的歧视态度。据有关研究显示,在缺乏科学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人的潜能只能发挥出20 % -30 %,而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把另外的70% -80%的潜能发挥出来。薪酬激励是企业中最重要、最普遍的激励方式,企业管理者应充分重视薪酬激励的战略作用,如果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就会达到企业与员工价值提升的“双赢”目标。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深刻认识到,通过薪酬激励制度的创新将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相融合来激励员工,可以消除企业主、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对立情绪,增强企业凝聚力,使员工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2.提高薪酬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薪酬制度。薪酬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作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内蒙古许多企业的薪酬结构不合理,没有根据人的需要来设计薪酬结构,其中最为突出的间题就是不重视内在薪酬的设计。分析造成员工流失的原因,除了对工资福利、工作内容、公司状况、个人需求等“硬件”因素不满意之外,“软件”原因也占了很大的比重。据世界著名的麦肯锡公司的调查,“感觉不到上司的关注”、“感觉不到工作被认可”、“感觉不到有发展机会”名列知识员工流失原因的前3位。重视外在薪酬而忽略内在薪酬,员工往往表现出缺乏价值取向和企业精神,因而,在薪酬设计方面除了完善原有的奖励制度外,更多地应探讨内在薪酬的设计,可以尝试使用宽带薪酬制度,为员工拓展更多地参与企业管理的发展空间,使员工由过去只有走纵向职位攀升提高薪酬等级转向多种参与和提升方式,如走横向以提高技能、绩效从而提高薪酬等级之路。在激励方式上还可用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为员工提供股票期权等,以增进企业与员工的生死与共的联系。
关键词:园区经济;产业集群;中小企业
园区是企业集聚发展的区域,是生产要素流动的洼地,是对外招商引资的平台,是培育产业优势的载体。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入园企业不断增加,园区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园区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目前许多园区产业特色还有待强化,产业关联度还不够强,产业内纵向和横向分工与合作的深度不够,产业链较短,区内配套能力有待增强。区内能够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化服务机构较少,增加了生产和交易成本以及新企业创立的风险,影响了企业的扩张、裂变和集聚,不利于园区产业优势的发挥。
一、培育产业集群是增强园区产业优势的有效途径
产业集群是指相互关联的企业与机构(主要是中小企业)在一定地域内的集中分布所构成的产业群。产业集群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弹性精专。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总是集中于有限的产品和工艺过程,形成高度专业化分工和紧密的相互协作。二是地理集中性。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是集群作为一种区域经济现象的显著特点。三是根植性。它是指在集群发展过程中,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到区域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关系中,和区域内各种历史传统、人文资源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根植性从根本上强化了集群的竞争优势,显现了生产活动的独特性及随之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特色。根植性是形成持续产业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四是拥有相关的支撑机构。区域内有各种各样的机构,包括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培训机构、创新中心、商业服务组织等。这些机构之间建立了有机的网络,存在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波特认为,区域竞争优势源于一个相互增强的“钻石”系统,他特别强调产业集群在区域竞争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剖析了区域竞争优势的来源。园区也是一块特殊的区域,结合波特的“钻石”理论,笔者认为,产业集群有利于培育和强化园区产业优势,是增强园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产业集群有利于改善园区要素条件
波特认为生产要素的数量、品质、专业化程度、使用效率是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产业集群带来聚集经济效应,这种聚集效应至少在以下几方面有利于园区生产要素条件的改善:第一,基础设施和辅助行业专门服务的共享,提高了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服务的单位成本,增加了基础设施和专业化服务的有效供给;第二,产业集群中的每个企业深深根植于园区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网络的信任机制增加了企业的社会资本,使融资渠道多样化,改善了园区的融资状况;第三,产业集群为企业之间的交流学习和信息流动提供了便利,知识技术的溢出效应加快了技术在园区的扩散,改善了园区的技术条件和人力资本的质量。
(二)产业集群有利于培育园区主导产业
波特认为,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的上游供给产业及其他相关支持性产业,是影响主导产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产业集群由相互关联的企业和机构所组成,这些单元同处于一条产业链上,形成横向或纵向的专业化分工格局,彼此具有很强的共性和互补性,这些都为园区主导产业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三)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园区创新网络
产业集群根植于区域社会关系网络中,通过充分利用人与人之间的血缘、亲缘、情缘、地缘关系,及强化与政府、社区组织、研究机构、金融机构等行为主体的关系,可以形成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使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我们将园区各行为主体之间在长期正式与非正式的合作交流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系统,称为园区创新网络。在园区创新网络中,各行为主体的信任和交流不仅激发了创新的思想火花,而且,各主体互动产生的合力使创新更容易成为现实,从而增强了园区的产业竞争优势。
二、推动园区经济集群化发展的若干对策
(一)正确发挥政府作用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推动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但是政府对园区产业集群的培育也有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正确界定和充分发挥政府在培育园区产业集群中的作用。(1)制定集群发展规划。(2)优化政府相关服务。要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大力发展服务型的技术信息中心、质量检测控制中心、开放性行业技术中心等机构。(3)加强园区正式和非正式交流。要帮助和引导区内企事业单位成立各种行业协会、研究会、俱乐部;要经常性地举行各种洽谈会、信息通报会、研讨会等;要创办面向园区的综合性网站、出版物等信息传媒,完善政企沟通交流渠道。(4)强化质量监督,树立区域品牌。区域品牌具有共享性特征,但是,一旦其中某些企业生产和销售低劣产品,区域品牌就会贬值,甚至成为低劣商品的代名词。政府和行业协会应该引导工业园内的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制定地区产品质量和服务标准并监督执行,以树立和维护区域品牌形象。此外还应保护知识产权、规范竞争秩序等。
(二)发展园区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是产业集群的主体,要将中小企业发展作为政策支持的重点之一。发展中小企业有利于完善企业生产的配套体系,有利于地区产业网络的形成,可以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要取消或者简化有关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行政审批;要在财税政策方面对中小企业给予适当支持。如清理、取消对中小企业的不合理收费,减免部分税收,适当提高折旧率以减少纳税基数等。
(三)完善企业服务体系
要完善加快发展生产业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如贷款担保公司、租赁公司、产业投资基金等)、人才服务体系(如人力资源公司、专业化的培训机构等)、信息服务体系(包括产业研究机构、市场调查公司、广告公司等)、物流仓储服务体系、技术服务体系等。要推进生产业务外包。鼓励工商企业实行主辅分离,将非核心服务业务外包;要加大生产业领域的战略引资力度。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生产企业、跨国公司来园区设立地区总部、服务中心、分支机构、研发中心、采购培训基地等;要放宽生产业行业准入。凡新办生产企业,注册资本按法定最低注册标准执行;要加大对生产业的税收扶持。切实落实国家已出台的扶持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软件产业、涉农服务业、金融业和新办服务业等的税收优惠政策;要加强对生产业的用地支持。对生产业项目建设用地,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的,优先安排用地计划,确保项目落地;要调整完善生产业价格政策。生产企业的用水、用气价格,比照工业企业同标准执行。
(四)发展园区特色产业
从国际上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看,“根植性”或“嵌入性”是产业集群成功的关键。不仅当地的特色物质资源应该成为集群发展的基础,而且其特有的历史文化等人文资源也应该被整合到产业集群的资源体系中去。依靠整合本地资源,具有强烈“根植性”的园区特色产业具有无法复制的竞争优势,是实现园区之间错位发展的关键。
(五)建立园区产业网络
产业网络是指,一群独立自主又彼此依赖的企业,出于对共同利益的考虑,建立在彼此信任基础上的一种长期“协同”、“关联”和“合作”关系(专业分工、资源共享、技术交流、财物流通等)。产业网络包括垂直网络和水平网络。垂直网络是以价值链为基础形成的上下游一体化网络生产体系。水平网络是差异不大的同业或类似行业之间,以共享资源为纽带形成的竞争—互补的网络生产体系。
地方产业网络是产业集群集体效率的根源。建立园区产业网络必须调整产业布局。对园区的产业布局要努力以分工协作、形成产业网络来安排项目。园区新引进项目要能够弥补本地产业集群在核心技术和产业链方面的缺陷。对于园区已有的产业要重视相关产业网络的建立,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可以对大企业的生产经营体系进行重组和改造,裂变出一批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还要积极地为已经入园的外来企业提品配套和相关服务,增强这些企业的当地根植性。
(六)精心培育园区文化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一个成功的产业集群需要一种与其特征相容并相促进的区域文化来支撑。今后园区要努力促进以下这些文化要素的生长与根植,诸如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创新进取的企业家精神、诚信与合作的经营理念、专业忠诚而非企业忠诚的观念等。这种支撑产业集群的新型区域文化的培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及政府的耐心引导和有力支持,更需要制度层面的系统创新。
参考文献:
[1]朱华晟.浙江产业群——产业网络、成长轨迹与发展动力[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庄晋财.区域要素整合与小企业发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