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次生灾害防治范文

次生灾害防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次生灾害防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次生灾害防治

第1篇:次生灾害防治范文

【关键词】“2·6”突水;次生灾害;老空水疏放;经验教训

1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旗山煤矿-700m西二采区位于井田北部,北邻潘家庵井田,边界煤柱40~70m;西与权台煤矿相邻,边界煤柱40m。该采区开采下石盒子组3煤,煤厚4.5m,工作面标高-700~-790m,整体构造形态为一向斜褶曲,综放工艺,于2009年6月采区回采结束,回采过程中主要充水因素为顶板砂岩裂隙水,顶板淋水量最大为17m3/h。

2010年2月6日,旗山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突水灾害,致使该矿-850m以下水平被淹。“2.6”突水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韩桥煤矿-200m运输石门水闸墙附近的围岩中存在隐伏的过水通道,在贾汪矿区高压老空水的作用下被冲刷扩大,由渗透流变为管道流,进而发生特大突水灾害。“2·6”突水灾害发生后,2月8日潘家庵风井水位升至最高值-4.2m。2010年3月21日发现旗山矿-700m西二采区轨道下山与-770m辅助大巷交叉点处有出水现象,水量为8~9m3/h,此时,潘家庵风井水位为-21.33m。4月29日,-770m甩道口涌水量增大至245 m3/h,潘家庵风井水位为-30.35m。6月6日完成了“2·6”突水灾害过水通道的封堵工程,截断了贾汪矿区老空水进入潘家庵矿区的唯一通道后,潘家庵风井水位为-388.72m,-770m甩道口涌水量为201m3/h。分析认为是潘家庵井田内的老空水在近7.2Mpa的压力下通过边界煤柱顶板采动裂隙和老顶砂岩裂隙含水层补给所致,通过水质化验及对比,进一步确认了水源为潘家庵区老空水。

2 -700西二采区老空水疏放的必要性

2010年7月6日早班,发现-700m西二采区胶带下山-717m小井出现淋水,淋水量7 m3/h。-717m小井从未出现过淋水现象。7月16日,-717m淋水量达到15m3/h。分析认为,-700m西二采区老空积水位线最少上升至-705m,否则,-717m小井不会出现淋水。

综合分析看,-770m辅助大巷为岩石巷道,处于3煤层底板内,上覆煤层大都被采出,受采动影响,该巷道回收时,变形量较大,巷道最高处只有1.5m左右。经过老塘水长时间的浸泡,预计局部地段出现冒顶,从而堵塞巷道,导致出水不畅通。而同期潘家庵井田老空水补给量未明显减少,故使得-700m西二采空区老空水位上升至-705m。

而同期矿井正在-700m西二胶带下山及轨道下山修护巷道,-717m小井的淋水预示着在老空水体下方作业不安全,为此,撤出-700m西二采区两道下山巷道的修护人员。

3 疏放老空水方案选择

疏放老空水方案有二:

一是在-700m西二轨道下山-810m甩道处施工疏水孔。优点是疏水孔工程量较小,疏水及投孔效果较好。缺点是老塘积水位线较高,施工疏水孔环境不安全。

二是在-850m小湖系西二联络轨道大巷内施工疏水孔。优点是施工钻孔环境安全,但钻距较大,预计150m,疏水效果不好,投孔难度大,且施钻前期准备工作量较大。

鉴于-700西二采区老空水位较高的实际情况,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决定先施工-850m小湖系西二联络轨道大巷内施工疏水孔。

4 疏水钻孔设计及施工技术要求

疏水孔施工前准备工作量较大,主要是巷道修护、铺设轨道及建立排水系统,至8月26日,所有准备工作结束。

4.1钻孔设计

4.1.1钻孔位置及设计孔深:

钻孔位于-850m水平西二小湖系轨道大巷内94302运输巷四角门向里115米处的钻机窝内。钻孔方位角10°,仰角50°,孔深150m。疏水孔设计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

4.1.2钻孔结构:

开孔采用Φ133mm钻头钻进21m,下入孔口管21.2m(外露0.2m并带高压法兰盘),孔口管为Φ108×4.5mm无缝钢管。孔口管封好后,采用Φ75mm钻头一直钻进到3煤采空区。

4.2钻孔施工及技术要求

4.2.1施工设备

采用杭州SGZ-ⅢA型300m液压钻机,Φ133㎜和75㎜金刚石复合片钻头,Φ50mm钻杆及250注浆泵等其它配套设备施工。

4.2.2孔口管固设

(1)采用Φ133㎜钻头施工21m后,在孔内下入Φ108㎜套管21.2m,外露0.2m;

(2)套管外口预先焊上与孔口闸阀相吻合的高压法兰盘,用泥浆泵向孔内注入水泥浆进行固管,待套管外水泥浆注满后,关闭孔口闷盘阀,用清水将泵和注浆管路冲洗干净。凝固48h后,用钻机扫至孔底,然后用清水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压力值不小于4MPa,稳压时间不小于30分钟,如孔壁及周围不漏水即达到固管要求,否则需要重新注浆固管直到满足耐压试验要求为止。孔口管固管合格后,在孔口按装上4吋抗压4MPa以上的闸阀式瓦笼。

5 钻孔疏水效果

2010年9月6日,钻孔施工148m时透13207(二)面老塘,初始水量100m3/h,持续时间仅2个小时,因堵孔,钻孔出水量仅5m3/h。反复进行退钻杆扫孔,出水效果依然不好。为此,对该孔实施扩孔,由Φ75mm扩大到Φ89mm,由于钻孔塌孔严重,对钻孔进行反复扫孔后,出水量仍不大。

6 -700m西二轨道下山-810m甩道处施工疏水孔

从7月6日早班发现-700m西二采区胶带下山-717m小井出现淋水,至10月19日,期间并未出现-700m西二采区工作面回采结束时砌筑的密闭墙出现溃水现象。

10月20日根据设计决定在-700m西二轨道下山-810m甩道处施工1#疏水孔,设计钻距64m,目标透13208工作面采空区。10月27日出水量达70 m3/h,后期因投孔过程中出现钻杆连接头丝扣被磨损脱落,有15m钻杆遗留在孔中,无法取出,该孔涌水量仅2m3/h。11月4日施工的2#孔出水量最大达110m3/h,疏水效果较好。11月10日施工的3#孔透13208运输道老峒,钻孔出水量最大40m3/h。

通过孔口压力表测定,老空水位稳定在-778m。通过5个多月的有效疏水,截止2011年3月29日,钻孔疏出水量为28.6万m3,-770大巷的涌水量由疏水前的122m3/h降至60m3/h。-717m小井处无淋水,-700m西二采区老空水位由原先的-705m降至-778m,潘家庵井田老空水位由疏水前的-612.8m降至-654.2m。目前,潘家庵井田老空水位降至-687.3m,平均每天下降0.04m,-770大巷的涌水量稳定在40m3/h。

7 结论

旗山煤矿-700m西二采区老空水的存在,实际上是“2·6突水”灾害的衍生物,处理不当极易引起次生灾害。此次疏水工程的实施,是“2·6”突水灾害的延续工程,也是旗山煤矿复产前准备工作的客观安全需求。虽然在疏水过程中经历了一些曲折,但还是安全、有效地疏放了-700m西二采区老空水,为矿井早日复产奠定了基础。

第2篇:次生灾害防治范文

关键词:地震 ;公路工程;次生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0 前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30.986°N, 103.364°E)发生里氏8.0级地震,影响波及到陕西省,共造成陕西省死亡121人,受伤2932余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45.079亿元人民币。受灾地区主要分布在汉中市,宝鸡市全部以及西安市、安康市、咸阳市的西部,造成重灾区4个(宁强县、略阳县、勉县、宝鸡市陈仓区),一般灾区36个。此次地震也给陕西省公路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地震引发了各路段相当数量和规模的次生地质灾害。而公路是抢救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生命线,在抢险救援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地震作用下公路的次生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是很有必要性的。陕西省公路部门在四川“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调查研究中组织了大量科研人员到公路基层中,系统调查了地震烈度区域内各路线发生的地震地质灾害。采用资料收集和现场补充调查、测量、检测等方法相结合,详细记录了发生次生地质灾害的斜坡几何形态及场地地貌、斜坡地质结构,包括各路段地层岩性及岩性组合,结构面发育特征,坡体结构特征。针对破坏斜坡,记录了破坏的模式及特征,包括破坏部位、破坏形式、岩土体运动轨迹、对公路的危害等。[1]

1 陕西公路受灾区域调查结果

1.1受灾区公路

受灾区公路主要集中在陕南的汉中市和关中的宝鸡市。包括省道104线西安~千阳段,省道212陇凤段,国道108线陕西省境内,省道306,国道316线陕西境内,省道211线,省道309线,姜眉公路眉太段,西汉高速陕西段,省道210线,如图1。

图1 受灾路网图

1.2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形式

受汶川地震影响,陕西公路沿线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形式为:崩塌,102处,滑坡10处,泥石流8处。而其中崩塌灾害点占总灾害点总数的85.0%,是主要的灾害形式。具体各路线灾害点数量见表1。

表1各路线灾害点数量表

1.3 次生灾害发生机制

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灾害。一般认为地质条件、土地利用、坡度、坡向、坡面粗糙度、距主断层距离是主要的基本影响因子。本文针对汶川地震作用下陕西省公路沿线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将地质条件、坡高、坡度、降雨、地震峰值加速度作为主要的诱发因子。

1.3.1 崩塌

地质条件是各种地质灾害形成的基础条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岩土类型。在研究陕西省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的过程中,公路沿线土质主要分为黄土陡坡地带与石质边坡。土质的力学性质决定了边坡失稳的类型,坚硬岩石边坡失稳主要以结构面失稳为主,而软弱岩石则是以控制型失稳为主,但总体来讲,岩体的工程性质越好,边坡稳定性越高。[7]

针对陕西震害区,按照组成物质的不同,将崩塌类型分为黄土崩塌及岩体崩塌。

黄土崩塌为鼓胀-压剪型,上部黄土垂直节理裂隙发育,下部为近水平或外倾的基岩不整合接触面。在重力、地震、地下水的作用下,黄土底部发生错断、鼓胀,导致黄土边坡倾倒或滑塌;此外,黄土下部软硬岩互层,其中软弱岩层风化剥落造成上部岩土体凸出,也易形成崩塌。黄土崩塌,同时受到结构和土体的强度控制。黄土其粒度组成以粉砂为主,结构松散,卸荷裂隙和节理都很发育,遇水1~2min即全部崩解。黄土高原的年平均降雨量为200~650mm,年际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9月的汛期,往往以高强度的暴雨形式出现,引起严重的土壤侵蚀。本次调查发现:黄土边坡集中在宝鸡市的北部及咸阳的西部,S210及S104属于黄土地区。该地区地震烈度为Ⅵ度,地震峰值加速度为45.0~89.9gal。从统计情况看,黄土地区边坡较陡,坡角大都在70~90°之间。发生崩塌的数量少,但是规模较大,对公路的影响较大,往往中断交通。同时清除崩塌体的工程量也较大。[8]

岩体崩塌按照力学机制主要分为倾倒、滑移、错断、鼓胀、拉裂崩塌。这类崩塌主要受岩体结构控制。该区内岩体节理裂隙和地层层理发育;岩石风化作用较强烈,特别是软弱的千枚岩和片岩,易风化破碎,碎落较为严重。大部分路段地震烈度为Ⅵ度,地震峰值加速度为45.0~89.9gal;西宝高速、G316、G108及S308的大部分位于Ⅶ区,地震峰值加速度为90.0~177.9gal;S309的西部小部分位于Ⅷ区,地震峰值加速度为178.0~353.9gal。调查发现:岩体崩塌主要集中在陕南秦巴山区,地震灾害区位于宝鸡市的南部,咸阳市的西南部及汉中市全部。由于许多路基上边坡人工开挖不仅高,而且陡峭,易形成崩塌灾害。每年雨季,特别是暴雨,极易引起岩体或块石崩落,造成车毁人亡,或堆积堵塞交通。汶川地震作为主要诱因引发了该地区范围广、数量多的单点岩质崩塌。[2]

1.3.2 滑坡

据统计,10处小型滑坡处于S212及S210路段,均属于黄土地区,且同属于Ⅵ度区。鉴于此,滑坡规模、数量与地震峰值加速度、降水条件、地形、地质结构等影响因子的统计规律性不明显。在地震滑坡机理研究方面,从动力学的角度提出的有高速滑坡启程剧动机理及坡体波动震荡的累进破坏效应。研究表明,地震烈度越大,那么此区域的滑坡点就越多,且规模越大,经研究,地震等级5~6级时,滑坡影响区为一百多平方公里,但当地震等级为8级以上时,滑坡的影响区域可达几万平方公里。[3]

经过对本受灾区调查研究,该10处滑坡属于黄土的堆积层滑坡,主要是在地震作用下,造成了对原有土体结构的破坏,加之本身黄土特有的湿陷性及降雨的影响,土体重度增加,滑带土进一步软化,抗剪强度降低,从而导致了滑坡的发生。[4]

1.3.3 泥石流

经过调查,陕西省公路段受灾区泥石流比较少,但由地震引发的大量的岩体、土体松散物却为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来源,地震之后受灾区即进入了雨季,这为泥石流的孕育提供了必须的水源。而且泥石流发育区周围的滑坡、崩塌点越多,泥石流的规模就越大,在地震发生之前,泥石流物源区坡岸仅有小规模的崩塌及滑坡点,而地震之后,大量的松散物质堆积于沟道的坡岸及坡脚,在雨季强降水的作用下,泥石流的发生就不可避免了。受灾区泥石流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于强降水使得斜坡上的滑坡体和松散物质向下转移,最后汇集与沟道转化为泥石流,另一种是小规模的泥石流在沟道内急速通过时,强烈冲刷沟道坡岸及坡脚的松散物质,导致大量的固体物质被挟带参与泥石流的运动,形成更大规模的泥石流。这说明,泥石流物源区及发育区的地形地貌及沟道的陡峭程度也是影响泥石流发育的重要因素。因此,地震发生后,要及时对沿线公路边坡沟道内的松散物质进行清理,或修建拦挡措施。同时要加固地表及地下的截排水系统,有效防治大震过后的泥石流。[5]

2. 次生地质灾害的特点

2.1 边坡出现变形和裂缝

地震作用造成了公路沿线边坡变形和边坡坡面形成了裂缝,这使得降雨和融雪更易渗透边坡内部,导致岩土体内摩阻角度减小,而地震的扰动作用也进一步改变了岩体内部的结构,地下水位和地下径流条件均发生了改变,为崩塌、滑坡的发育形成了条件。而地震触发的岩石滑落崩塌、岩体滑坡以及其他水源条件的变化等又为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和水源,形成了“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或“地震崩塌/滑坡堰塞湖溃决洪水/泥石流”的灾害链。因此,地震发生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降雨、融雪等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次生灾害点,甚至比地震直接引发的的还要多。如S306旬麟段K180+200右侧处,该坡体明显层状结构,表面比较平整,无平台直线型垂直坡。地震作用下,上边坡岩体松动,长15m,高7.5m,岩体产生明显裂缝,缝宽16cm,随时有落石危险。[6]

图2 S306旬麟段K180+200破坏照片

2.2 崩塌土体占用河道

由于陕西省特殊的地质背景,公路路线大多为沿河走向,而地震作用引发的崩塌、滑坡等造成了岩体滑落、滑移到河道中,淤埋河道。在汛期时引起水位的上涨,过流面积不断减少导致水流流速湍急,沿途冲刷路基、桥梁桩基,破坏公路工程设施。如s210线K112+760-777段左侧,该路段左侧路堤临河修建,表面砂石土呈张开状态,表面无填充物。地震发生后,左侧长17m,高4.8m,平均宽度0.9m的边坡体发生崩塌,造成崩塌物滚落到河道中。

图3 S210线K112+760-777段破坏照片

2.3 单点边坡崩塌摧毁路基、路面

这种破坏类型在震区公路上比较普遍,具有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危害严重等特点,是震区和地震波及区公路灾害最为主要的一种破坏类型。单个或成线状发育的边坡崩塌阻断交通、砸毁车辆,对公路等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如陇凤公路段K86+720~K86+770处,岩性为均质黄土,松散堆积。边坡倾向225°,倾角76°,坡高达20m。地震作用下路基边坡上部发生崩塌,破坏范围长9m,宽1.9m,高2.9m,崩塌堆积物占用有效路面,高边坡仍存在崩塌危险,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9]

图4 陇凤公路段K86+720~K86+770破坏照片

3 次生灾害分布规律

3.1 岩性

黄土陡坡地带共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35处。其中8处为泥石流,10处滑坡,17处为崩塌。泥石流均属于轻微级别;滑坡规模最大4000m3,最小200m3,均属于小型滑坡。特大型崩塌共3处,占崩塌灾害点总数的17.6%;大型崩塌10处,占崩塌灾害点总数的58.8%。石质边坡上共发生崩塌84处,特大型崩塌4处,占灾害点总数的4.8%;大型崩塌7处,占灾害点总数的8.3%。土质边坡上发生灾害的数量少,但是崩塌的规模比较大;石质边坡上发生灾害的数量多,但是规模比较少。

3.2地质构造

此次地震影响区域主要是陕西省关中盆地以及陕南秦岭巴山山地。

关中盆地南依秦岭,北靠北山,为三面环山向东倾斜的契型盆地,夹持于鄂尔多斯地块与秦岭造山带之间,是分隔华北、华南地块的一条重要的大地构造分界线,盆地两侧地形向渭河倾斜,由冲积平原、黄土台塬、洪积平原组成,呈阶梯状地貌景观。黄土台塬可分为两级,一级黄土台塬是在下更新世湖盆基础上形成的,塬面上有洼地,塬周斜坡陡峭,冲沟发育,当斜坡下部有隔水的软弱土(岩)出露时,斜坡稳定性差。二级黄土台塬主要分布在宝鸡、乾县等地,是在新近纪准平原或山前洪积扇上形成的,黄土厚度一般小于100m,沟壑发育,地形破碎。

陕南秦岭巴山山地北依秦岭南麓,南靠大巴山脉,其构造格局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和大巴山褶皱造山带的衔接部位,均经历强烈的多期构造变形变质叠加和置换作用,地质构造复杂,岩体受水平应力的挤压,扭曲变形严重,导致此地公路沿线的边坡节理裂隙发育,岩石结构不完整,而被其切割的岩石块体具有沿着裂隙面滑移或是追踪密集裂隙滑动的趋势。

鉴于以上分析,关中盆地斜坡稳定性差,黄土地区地形破碎;秦岭巴山山地边坡节理裂隙发育,公路沿线造成的高陡边坡极易形成拉裂崩塌。

3.3边坡高度

通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祁生文等人对以往强震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动幅值和频谱随地形高度而变化。山顶上地震动持续时间显著增长,放大效应显著, 并且位移、速度和加速度3个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放大效应,边坡顶部对振动的反应幅值较之边坡底部存在明显的放大现象(垂直向放大)。调查发现87.5%以上的次生灾害发生在边坡高度在7m以上,而且7处特大型崩塌均在8m-10m的边坡上。可以看出,随着边坡高度的增加灾害数量及边规模也在相应地增加。[10]

3.4边坡倾角

边坡的倾角对边坡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坡度控制着坡体的应力分布,坡度越大,有效临空面越大。本次调查发现产生次生地质灾害的坡角主要集中在70°以上。选取灾害点数量较多的省道104,国道108陕西境内,西汉高速和省道210为例,发现不仅在70°后灾害数量增多,同时灾害的破坏规模也相应地增大。

表2 倾角与破坏规模的关系

3.5 公路等级

公路等级的不同造成了技术设计指标与施工工艺等的差异。调查发现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共发生次生地质灾害19处,占总灾害点数的18.6%。而低等级公路边坡防护等措施相对来说不够完善,发生的次生地质灾害较多。

4结语

通过研究地震作用下陕西省公路发生的次生地质灾害,总结了灾害的主要形式,分析了其发育的特点。同时,研究了灾害发生与土质的关系,破坏规模与边坡高度、倾角的关系。以期为在地震烈度高的区域中修建公路提供参考依据,按照当地的地形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边坡高度、倾角,减少公路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损坏。通过上述研究,获得以下结论:

1 崩塌滑坡在空间上沿发震断裂带和河流水系呈“带状”和“线状”分布。

2 地震发震断裂带的破裂方式是逆冲兼右旋走滑,崩塌滑坡沿断层的分布具有显著的“上盘效应”效应;不仅表现为发震断裂层上盘较下盘崩塌灾害分布密度大,分布范围广,还表现为上盘地质灾害的规模也远较下盘大。

3 总体上具发震断层越远,崩坍滑坡分布密度越小。地震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发育在Ⅸ度及以上烈度的区域内。

4 地震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20°-50°的坡度范围内,具体部位与微地貌形态有密切的关系,通常发生在地形坡度由缓变陡的过渡转折部位,单薄山脊或孤立山头或多面临空的山体部位等,这些部位地震波的放大效应最为突出。[11]

5 地震地质灾害在各类岩层中均较发育,但碳酸盐岩,岩浆岩,砂砾岩等硬岩地层的发育程度高于砂板岩,千枚岩,泥页岩等软岩地层;硬岩地层中通常发生的是崩塌类型的灾害,而软岩地层中通常以滑坡居多。

本文实地调查研究了陕西各公路段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情况,研究了各种灾害发生的机制,以期找出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及其受地震影响的主要因素,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提供一种指导,为灾后重建和地震多发区新建公路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祝意青,王庆良,田勤俭等.关中地区地壳形变综合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6(11):56-62.

[2]于德海,彭建兵.陕西秦巴山区公路斜坡灾害发育规律的研究[J].公路,

[3]李家春,田伟平,马保成等.公路地质灾害防治指导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4]舒森,李家春等.陕西省公路灾害防治技术指南[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5]赵俊兰,陈可仁.边坡变形失稳影响因素分析及GIS评价方法研究[J].测量通报,2009(10):25-27.

[6]刘勇健.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J].公路交通科技,2005(6):42-45.

[7]张永波,时红.斜坡稳定性两级模糊综合评价[J].工程地震学报,2000,8(1):31-34.

[8]庄建琦,崔鹏等. 5.12汶川地震崩塌滑坡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评价[J].地质科技情报,2009,28(2):16-22

[9]庄建琦,崔鹏. 5.12汶川地震崩塌滑坡危险性评价[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增2):3735-3742

第3篇:次生灾害防治范文

关键词:地质勘察;滑坡;防范对策

引 言:因为它的灾难性较大,产生的条件、作用的因素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多变性,预测的难度较大,治理的费用较为昂贵,一直成为了全球各个国家研究的主要地质和工程问题之一。

一 地质勘察过程滑坡的成因

1.天然边坡。

在天然边坡里出现的山体滑坡,通常是因为没有人类活动、地震、降雨等明显的发生原因。这样的滑坡多显现出渐进的破坏特征。

2.工程边坡。

滑坡是矿山、交通、水利、土木等基础建设工程里经常发生的事故以及灾害现象。工程开挖和填筑是诱发滑坡的两大主因。

(1)开挖边坡。

这一滑坡的主要原因是坡内具有一层饱和的软粘土。铁路、公路边坡因为大部分为明挖,滑坡经常是路堑建设的关键性限制因素。

(2)填筑边坡。

填筑土自身在施工速度较快时也会产生滑坡。这是因为填筑土的含水量经常会让粘土的饱和度超出90%。

3.地质环境边坡。

(1)地震引发的滑坡。

地震是引发滑坡的关键原因。由于受到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的影响,北京的密云水库白河大坝上游的坝坡出现了滑坡,这就是因为地震引发了砂土液化所形成的。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影响了三省八十四县,面积达到了四十八万平方公里,总的次生灾害数额至少上万处,其中单单四川境内就发生了七千多处,这些次生地质灾害主要就是滑坡。

(2)古滑坡体和堆积体边坡。

古滑坡体以及堆积体的复活属于土质边坡里发生的又一类滑坡,它大多数是同人类的活动有关,同我国南方地区的堆积体以及在历史的地质中出现的山体不稳定有关。

(3)特殊土边坡。

通过黄土以及膨胀土等特殊的土构成的边坡也会导致特殊的边坡稳定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上,黄土边坡的崩塌以及滑坡现象经常发生。黄土具有颗粒大、土质结构松软、孔隙较大、遇水崩塌、湿陷等特征。只要渗流到达这个层面后就会开始滞水,形成湿陷及浸润线大面积抬高,最终发生滑坡。

4.水环境边坡。

(1)暴雨引发的滑坡。暴雨是造成滑坡及泥石流的主要引发原因。

(2)水库的水位突然下降诱发的滑坡。因为各种原因,水库要进行持续放水,水库水位突然下降会诱发坝坡失稳而发生滑坡。

(3)泄洪雨雾。水工建筑物在汛期泄洪,受牵连的边坡要承担持续的、较常规暴雨的强度大十几倍的降水,最后发生滑坡。当前,已发生的规模大的因为泄洪雨雾引发的滑坡大多出现在岩质边坡。

(4)江河崩岸。我国的大江、大河比如长江、黄河、珠江等,大多存在崩岸的问题。崩岸的诱发原因是河岸的淘刷,可是最后是以滑坡来完成河岸回缩的过程。河流出现弯道的自然现象就是由于河岸持续崩塌、回缩而形成的。

(5)尾矿坝。矿山、火电厂每天都在进行生产及堆放大批废弃物质。这些物质经常以细颗粒的形式透过水力输送集中堆放在某一位置。长年累月,构成了高度和库容都具备了一定规模的尾矿坝。

二 地质勘察过程滑坡的防范对策

1.滑坡的防范的基本原则。

(1)防范工程应当同主体工程的建设相匹配,同周围的环境相融合,防范工程的合理性同主体工程的使用寿命相符;

(2)工程措施应当通过当地的特点、发生的原因进行治理,这样操作起来才会简便、安全、可靠;

(3)运用当地的劳动力、材料、施工技术方面的优势,在做到技术上可行的原则下,尽可能节省工程投资;

(4)按先后顺序考量绕避、排水、减载压脚、支挡防护等措施,并且体现出综合治理的原则 。

2.滑坡防范工程措施。

(1)地下水排水。

地下水排水的主要方法通过平孔、渗水盲洞、支撑盲沟等工程进行。

(2)减重和反压工程。

减重和反压的工程针对治理处于"头重脚轻"的状态而在前方还不具备牢固的抗滑地段的滑体是相对经济有效的防治滑坡的对策,它的效果主要针对厚度大的,可是前提是要准确判定主滑、牵引以及抗滑的段落。

(3)支挡工程。

由于失去支撑而导致滑动的滑坡、滑坡床陡,通过修筑支挡工程的方式,可以加大滑坡的重力平衡,让滑体可以迅速恢复到稳定状态。

(4)滑带良。

滑带良当前处在提升滑带土的强度,加大滑坡自抗滑力。通常运用焙烧法、爆破灌浆法等一些物理化学的方法对滑坡采取整治措施。并且,在滑坡治理工程完成后还要透过监测部门检验治理的效果。

结束语:地质灾害的防范对策牵涉到地质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科学等不同方面,要构成有效的地质灾害防范管理体制,一定要综合全社会的力量,一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唐秋元,李杨秋,施毅,周峰.边坡工程事故原因综合分析及防治措施[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

第4篇:次生灾害防治范文

关键词:火灾;消防;环境影响;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8 文献标识码: A

油库火灾具有火势发展快、易燃易爆、扑救难度大、灭火时间长、次生灾害多等特点。接到报警后,环保部门应及时到达现场,负责做好事故现场环境应急监测和监察,对事故发生的区域的环境影响提出警告及控制措施建议,指导和消除现场遗留危险物资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废水主要监测:石油类、化学需氧量。环境空气主要监测: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挥发性有机物、石油烃等。

一、火灾的影响

火灾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影响范围和性质随着可燃物及可燃物的燃烧致灾状况而程度不同、后果各异。火灾可以烧毁建筑物,造成建筑物坍塌,形成灰色垃圾;一些化学原料、化工产品、有机化合物的燃烧,会产生固体有毒物质,释放毒气,严重的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同样,人类在扑救火灾的同时也会由于处置不当环境再次遭到破坏,形成二次污染,引发次生灾害。例如,消防废水污染水源、灭火剂改变土壤理化性质、空气中可吸入细颗粒物质浓度瞬间发生变化等,各种灭火次生环境问题日益增多,这对正确处置灾害事故过程,防止引起环境污染带来了诸多挑战。

二、火灾扑救引发的次生灾害类型特点分析

在灭火救援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事件屡见不鲜。不同类型火灾,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类型也不同。火灾事故发生后,根据污染的环境载体,对环境会产生直接影响和次生环境灾害。

1、 水体污染

灭火用水不仅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损失,而且灭火所用过的大量污水或携带大量有害物质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流入各种水系中,造成环境污染。如某日用化学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消防人员在灭火中注入了大量水,然而灭火用水与大量化学物质混合在一起流入河流,造成河水严重污染,致使大量鱼类和其他水生动、植物死亡。1989年8月12日,黄岛油库遭雷击发生大火,大火共烧毁原油4万t,毁坏民房4000余平方米,5座油罐成为废铁,大约60t原油流进附近海域,造成胶州湾海面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海洋污染。

2、 空气污染

火灾产生的烟气对大气的污染火灾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氰化氢、丙烯醛、氯化氢、二氧化硫、氨气、挥发性有机物、石油烃等,这些烟气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或液体颗粒构成的,直径在0.01~10μm之间的颗粒物。这些气体产物有的是温室性气体,易造成温室效应;有的是剧毒的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并且对人、动植物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称为细颗粒物,即PM2.5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颗粒物中二次颗粒物所占比例较大。如此细小的颗粒,肉眼是看不到的,它们可以在空气中漂浮数天,对人体及动植物的危害极大,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心脏病、支气管炎、哮喘、肺炎、肺气肿等疾病。此外,在扑救化学品火灾时,消防用水和泄漏物反应释放出有害气体从而可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

3、土壤污染

扑救化学危险物品、放射性物品及其他危害性物品等火灾更容易引起周围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火场使用过的水中含有大量化学物质或本身遭辐射后具有毒害性、腐蚀性,一旦渗入地下,流入河流,均能造成地表、地下水的污染,破坏土壤,从而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生长发育。1993年8月5日,深圳清水河外贸仓库内储有200多吨高锰酸钾、硝酸铵、硫化碱、过硫酸钠和3000箱火柴的4号仓库发生系列爆炸,爆炸气浪造成邻近几公里建筑门窗破裂,周围3幢楼房掀上天空,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亿人民币外,据当地环保局提供材料,发生大爆炸现场存放的危险品爆炸形成的烟云污染周围的水、青菜、水果,致使周围地区农作物一年多无法生长。

三、对策和措施

1、建立完善的灾害事故安全评估系统,制定事故联动处置预案

安监、环保、化工、水利、气象等部门都应建立重大危险源的评估体系,了解掌握邻近江、河、湖及企业生产、储存、运输等危险化学品的布局、种类和储量。根据灾情确定发展的趋势,从最不利因素分析灾情可能带来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运用有关辅助决策系统,科学地评估可能发生灾害事故的类型以及可能造成的污染形式和范围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并结合各自的职能范围制定以防污染等次生灾害为主要内容的应急处置预案,在灭火演练中增加处置环境污染演习,形成以消防为主、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的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减轻或避免次生环境灾害的发生。

2、完善特种行业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增设防治环境污染应急处置设备

积极开展火灾及灭火对环境污染的研究,根据特种行业建筑中环境污染应急设施的等级要求,按照条文规范给出消防应急处污设备设置要求和参数指标,明确制定条款规定,防止爆炸引发排污系统结构设计缺失,引起二次环境污染事故。例如,在修改《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时,应该规定在雨水排污线的出口应设置闸阀,闸阀的启动应列入消防固定设施系统,在污水处理厂要设置足够大的事故储液池。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后,及时设置3-5道围油栏,铺设大量吸油毡,增大油污吸附和拦截效果;同时对库区内的含油废水进行吸附处理,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周边沾有油污的农作物进行妥善处置,减少油污量,使现场污染态势已得到有效控制,水渠内残留油污基本得到有效收集和转移,防止水污染事件的发生。

3、 提高事故灾害现场动态监测水平

灾害事故突发性强、危害面广,污染事故对各种环境要素(如:空气、地面/ 地下水、土壤等)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监测难度大,尤其是事故发生时的监测对象具有动态变化的特性,更增加了这种困难程度。因此,必须运用各种快速检测仪器设备,以便迅速有效地进行较全面的现场应急监测,分析方法最好具有快速扫描功能,并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准确度和再现性。如灾害现场设置PM2.5空气质量检测仪、可燃气体检测仪、水质快速分析仪、袖珍式爆炸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等。

4、 加快环境友好型灭火剂研发和应用

要大力开展环保型、无毒害性灭火剂及灭火时减少有害气体产生等技术研发和应用。

⑴水系统灭火被视为天然环保技术,应改进灭火方法、提高灭火效率、拓宽应用范围。例如,常用的细水雾灭火剂,用水量小、水渍损失小、灭火速度较快, 对环境也没有污染,造价便宜等优点。可快速降低火灾中的烟气体积百分比及毒性,冷却火场温度。当遇到化学品灾害时,可添加适量的药品,快速消除释放的有毒气体。例如,在处置氯气泄漏等事故时,在细水雾里加碱,加快中和反应降低毒性。在国内细水雾灭火技术是近10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型灭火技术,是极具发展前景的哈龙替代技术之一。

⑵气溶胶灭火技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灭火剂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重视,成为众多灭火剂的佼佼者。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已在各行各业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特别是一些科研精密设备价值昂贵,如果发生火灾将会给财产所有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K型气溶胶灭火剂由于其灭火产物会对物品造成二次损害。因此,不能应用于精密仪器设备、文物、档案等火灾。

⑶易安龙灭火剂是从无火焰火箭燃料工程中研究和开发的一种新型绿色清洁灭火剂。易安龙灭火剂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ODP=0),也不产生温室效应,而且无论是原始材料, 还是燃烧反应生成物均无毒,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没有危害。易安龙烟雾渗透力强、稳定期(抑制时间)大于30min,因而对深部火灾具有很好的灭火效果。另外易安龙灭火剂不需要使用价格昂贵、需要保养的储存钢瓶及管网,从而大大减少了初期投资和日常保养费用,这种灭火剂适用于液体、固体、油类和电气设备多种火灾[4]。

⑷ 泡沫灭火技术可以提高泡沫灭火效率、减少泡沫灭火用量、减小环境危害。研制开发高效绿色泡沫产品替代传统泡沫灭火技术至关重要。传统的泡沫剂或多或少都有毒副作用,且不易分解,对环境影响较长久。而“一七系统”产生的泡沫液不含PFOS,对环境几乎无污染,对人、动物和植物无公害,自然生物分解力强,生物降解率高,一般15~20天就有99%以上分解溶合了,它甚至可以饮用,因流动性小,它对灭火现场周边环境污染、损坏小。

5、 加强环保设施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

⑴ 油库要对废水处理设施定期检查,保障设施正常运行,建立健全操作规程,药品标识管理。(防范暴雨带来的环境风险)

第5篇:次生灾害防治范文

关键词:气候变化;森林灾害;法律防治

中图分类号:F84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051-02

在研究如何应对气候变暖的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起到了不可或缺甚至是中流砥柱的作用,尤其是利用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暖是一个关键措施。然而,由于森林是一个极易遭受气候变化等自然灾害侵袭和意外事故影响的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必将对森林灾害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带来严重的影响。

森林灾害是世界七大自然灾害之一。森林灾害主要是指由于自然变异或者人为因素引发的,并对森林资源的正常发育或者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或者损失,进而给林业产业造成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自然现象及人类行为。[1]研究已经表明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森林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的破坏,系统结构、空间格局、组织成分、分布范围以及系统生产力等都将发生变化。此外,气候变化还会使得部分物种的适生面积扩大,种群迅速扩张,一些生态系统出现干旱的频率加大,荒漠化加重,脆弱性增加等等。[2]森林是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的一类物种,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气候变化将导致森林灾害风险的增加。

一、气候变化现状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普遍关注的国际化问题。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问题就引起了国际各界政府、社会组织和科学机构的高度重视。众所周知,导致气候变暖的关键因素就是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相关研究成果显示,全球大气CO2的浓度已从19世纪60年代以来的280μmol/L增长到了现在的387μmol/L。并且,近十年大气中CO2的浓度仍以4%的速度增长,到2050年以后,大气中CO2的浓度将会是现在的两倍。[3]因此,随着气温升高,温室效应的加剧,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趋势将会长期存在。

二、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对森林生物灾害的影响

森林生物灾害主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表述,即森林病虫害和森林鼠害。据普查,我国森林年均病虫害发生面积为934万hm2,超过年人工造林面积,直接导致经济损失和生态价值损失达880(亿元/a)。全国森林鼠害的年均面积约为150万hm2,其中以西部地区最为严重。[4]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森林灾害发生面积最大,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在新的气候背景下,气候变暖将进一步加剧森林生物灾害的严峻性。

1.气候变化使有害生物的繁殖速率增加,种群快速增长

温度对生物的繁殖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候变暖,森林有效积温增加,许多森林害虫的生理过程、发育周期将大大提前,繁殖速率、适应能力和存活率也大大提高,从而导致世代数和群密度增大,种群快速增长。

2.气候变化使病虫害的适生区域扩大,危害程度加重

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害的分布区系和危害范围有着重要的影响。气候变暖使森林害虫的越冬代北移,越冬基地增加,迁徙范围扩大,从而大大的拓宽森林有害生物的适生区域,主要呈现出向高海拔和两极方向扩展,区系分布由南向北变迁的整体趋势。[5]

3.气候变化缩短病虫害的发生周期,增大发生频率

随着气候变暖,森林植被的物候期也在发生着相应的改变。由于有效积温增加,许多昆虫的物候期提前,从而导致世代数目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周期缩短。例如天幕毛虫的发生周期一般为14或15年,但近些年曾于1971年、1985年、1995年在牡丹江,1965年、1974年、1984年、2002年在吉林白城相继爆发;安徽的潜山马尾松毛虫1973年以前爆发周期为10年,1973年以后则为3-5年。[6]由此可见,气候变化使得许多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周期缩短,发生频率加大,进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严重下降,抗灾能力大幅降低。

4.气候变化使森林鼠害面积明显增加,危害程度严重加剧

我国森林鼠害主要发生在生态脆弱区,以内蒙古林区以及西部干旱地区最为严重,每年发生约66万hm2以上。[7]随着气候变暖,新的环境对老鼠的存活和繁殖提供了更为适宜的条件,活跃期延长,加之当前人们对综合治理鼠害的疏忽,使得老鼠大量繁衍和种群密度急速增加,鼠害的危害程度将远远胜于过去。

(二)气候变化对森林非生物灾害的影响

1.对森林火灾的影响

森林火灾的发生是火源、可燃物、气象等环境因子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气象因素是导致森林火灾发生的关键因子之一。气候变化对自然林火影响的范围、 程度和频率取决于森林经营历史、干旱频率及程度、病虫害爆发以及其他因素等。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蒸发加大,地被植物干燥,高温、干旱、大风等极端气候的频率和发生强度加大,从而森林火险等级和森林火灾发生的频率将明显提高;[7]其次,森林植被的种群组成和分布区域改变,使森林火灾的发生与蔓延呈现出一定的时空规律性;再次,气候变化导致病虫害的频发,促进了可燃物条件的形成,加剧了极端高温干旱区火灾频率及特大火灾的可能性;并且,由于火源分布、气象条件和可燃物的分布改变,林火的发生的准周期也将发生明显的波动,并逐渐呈现出缩短的变化。[8]

2.对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的森林气象灾害主要有冻灾、雪灾、风灾、旱灾、洪涝、雹灾、高温等。其中冰雪、洪涝等灾害又会进一步的引发水土流失、流泥石、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或者火灾的发生。例如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导致林木大批折断受损,并且地表可燃物大量增加,平均地表可燃物载量超过50(t/hm2),严重超过高强度大火的标准30(t/hm2)。[9]1987年的大兴安岭森林大火也是由于长期干旱引发的。目前,气候变暖导致的旱灾是我国影响面最广的气象灾害,并且还常出现多种灾害复合叠加的现象。

三、关于森林灾害的法律防治

(一)加快完善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的必要性

在气候变化凸显的今天,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方针为指导,从生态、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加快建立切实可行的森林灾害法律保障制度,完善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不仅有利于推动和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防止气候变暖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就环境保护而言,在应对气候变化历程中,森林对减缓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森林碳汇功能,是减缓气候变暖的关键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森林资源是主力;其次,就推进经济发展而言,气候变化将增加林业灾害的易发性和频发性,从而增大林业产业的风险,保护森林是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再次,就森林生态系统的自身特点而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森林破坏在规模和程度上都会有一定的扩展,然而森林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其恢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控制森林灾害的发生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方面;最后,就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体制而言,我国的森林灾害防治法律机制严重滞后,不够完善,在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加快完善森林灾害法律保障机制的步伐,是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关于森林灾害法律防治的几点建议

1.将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与应对气候变化有机结合

森林灾害的频发与气候变化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应该把灾害防治与气候变化结合起来。一方面,把防治森林灾害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制定森林灾害防治的政策规划和开展的法律活动中,把气候变化因素考虑进去,跳出为防治而防治的定势;另一方面,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防治森林灾害的战略行动,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动性和紧迫性。其中,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减缓气候变化与森林灾害防治的结合就是: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森林保护法律法规,加大人工造林力度,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碳汇功能来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与森林灾害防治的结合就是:在更好的掌握气候变化形势的情况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森林灾害防治政策,完善森林灾害防治机构的建设,加强森林灾害应急系统的构建,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森林资源培训和宣传工作。

2.完善森林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灾害的发生往往出现新型灾害、复合型灾害、次生灾害或者衍生灾害跨区域发生或一起并发的现象,针对常规森林灾害制定的的单行法现和政策制度已严重滞后。亟需制定综合性的防灾治灾法或以森林保护法为统帅,再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森林灾害制定更加具体、实施性强的单行法规,从灾害的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风险管理、恢复重建、救济救助等各层面都做出具体规范,并在防灾治灾的各个环节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体化要求。

3.健全森林灾害地方管理体制,确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灾害管理体制层次比较广泛化,不够具体细致,以致无法应对新的森林灾害防治局面。因此,在各级政府设立由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的专门机构,根据灾害发生的等级和特征,形成同一灾害区域多个地方政府参与的联合防控机制,协调建立森林灾害跨区域防治的检测预警系统,实施资源和信息共享、应急响应联动等措施。

4.加强森林灾害的防治能力建设和法律救助机制

以法律手段为保障,高效运行救助机制是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新的森林灾害风险的重要环节。由于森林灾害后果严重,需要建立森林灾害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通过金融、保险等多元化机制实现森林灾害的经济补偿和损失转移分担,如生态补偿政策,森林保险制度和建立专门的森林灾害保障基金等。风险分担机制应与森林救济、产业恢复等减灾和适应手段相结合。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探索社会化的捐赠救助基金体制,充分的发挥公益慈善机构在森林灾害保障中的作用,拓宽救助资金的来源和渠道,充分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联合防御、救助发挥的作用,弥补政府救助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魏书精,孙 龙,魏书威,胡海请.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及防控策略[J].灾害学,2013(4):37-38.

[2] 张文勤,纪成俭,王文烂,等.福建省森林灾害的发生情况与主要成因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1(3):175-178.

[3] 李艳丽.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初探[J].灾害学,2004,19(2):87-91.

[4] 李剑泉,李智勇,易浩若.森林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4):35-38.

[5] 赵铁良,耿海东,张旭东,等.气温变化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影响[J].中国森林病虫,2003(3):29-32.

[6] 谢 晨,赵 萱,王 赛,袁 梅.气候变化对森林和林业的影响及适应性政策选择——基于全球和我国的相关研究进展[J].林业经济,2010(6)96-102.

第6篇:次生灾害防治范文

关键词:环境工程地质 城镇化 地质环境演变 地质灾害 预测防治研究

1城镇地质环境演变与城镇地质作用

城镇环境工程地质研究思路服从环境工程地质一般研究思路。对本部门环境工程地质来说,就是必须同时紧密顾及城镇地质作用和城镇地质环境,注意从地质环境演变动态、城市类型与功能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环境演变动态,可分为原生地质环境动态与次生地质环境变迁两方面。

原生地质环境的演变史和对其未来变化的预测,是研究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的基础。这些变化常以地壳稳定性状为代表,包括地应力场、水热物理场、岩土水理及物理力学性质场等在地质历史中发生的变化。次生地质环境的变迁,如地貌形态、表层岩土介质与特性、地下水分布运移场等的变化。这种变迁常以各种工程地质现象的发生发展为代表,受控于城镇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可控的,成为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重点和主要内容。

认识和划分两类动态的意义在于,既可服务于城市布局,以减少目前尚无法抵御的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又可服务于具体的城市,使研究工作直接服务于实践。

两类动态的划分,还可以明确城市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究的主攻方向,以第一类动态研究作为基础,以第二类动态研究作为重点。若以自然年为时间单元,还可视第一类动态研究为相对静止,突出对次生地质环境演化的研究。

对城镇地质作用的研究,要把握城镇的类型和功能。城镇的类型、功能不同,城镇的地质作用和产生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也就不同,所以把握了它,就把握了城镇地质作用的主体,使对一个具体城镇所具有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产生机制及根源,可以有更清楚的认识。

综合上述认识,可构成城镇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思路(图1)。

图1城镇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思路

2基础研究

首先要进行基础性研究,相应编制城镇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图系。

这方面研究与编图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等基础自然条件;矿产、地下水、热矿水、土地等资源的分布;地下水化学类型、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特殊土分布特征、活动性构造与地震等内容。同时要研究它们的动态特征,研究动力地质作用及自然地质灾害,对地质环境的质量进行评价。主要考虑的是与可能出现城镇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有关因素。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城市(区),由于可能产生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不一样,相对于产生这些问题的地质条件也不一样,还应有选择地突出这些因素。

以上内容,实际上包含了自然(基本的)地质环境条件(包括地质资源)以及天然地质环境条件对城市活动与发展的影响等基本内容,是产生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重要物质基础。具体编图时,可根据编图对象的繁简程度决定。当内容较简单时,可编综合图;内容复杂时,应考虑分区图、各种单图子图等。

3评价研究

评价研究的任务是,进行城镇环境工程地质评价,编制相应的城镇环境工程地质评价图系。这种研究是在研究原生地质环境,特别是自然地质灾害的基础上,对其质量和容量进行综合评价之后进行的。它侧重于研究城市地质作用及其诱发的地质灾害,并对其造成的次生地质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和编图的内容,一般可包括:

(1)地质环境开发利用状况,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城镇地质环境有关的土地及生物资源(森林、草原等)开发利用现状,矿产(含天然建材)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等,以及其开发利用所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例如过量抽汲地下水或液态矿产引起的地面沉降、裂缝、塌陷;破坏森林、草原引起的斜坡失稳和土地沙化问题;采石引发的滑坡,甚至地震问题等。

(2)各类工程建设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如山区城镇由于大量挖方和填方引发滑坡、泥石流问题,破坏植被引发水土流失问题以及抽排地下水引发的岩溶塌陷问题等。在特殊土地区,还会引发诸如湿陷、膨胀、裂缝等一类特殊问题。部分城市还存在人防工程引起的沉陷、塌陷问题。

(3)废弃物处置状况及其引起的城市地质环境污染问题。例如工业“三废”、生活垃圾、建筑废墟、核废料等,因处置不当而引起的对城市土地、地表地下水资源的污染,以及对地基土的破坏等。

具体图件的选择,要根据城市类型和功能确定,也就是根据具体的城市地质作用类型来选择,既突出主要的城镇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又要对潜在的问题有足够的注意,同时还要考虑到为下阶段的预测研究和编图打下基础。

城镇环境工程地质评价,要在环境分析基础上进行。环境分析可从以下环境因素分析入手:

①充分收集各项环境因素资料,建立环境因素信息库予以储存;

②编制单项环境因素图(多数情况可以收集并略加改造而成);

③分析各项环境因素的特点;

④勾绘环境因素体系轮廓(环境灾害区划轮廓),待修正;

⑤收集分析地质灾害资料;

⑥分析研究区域地质环境中的主导因素、从属因素和激发因素(只在激发灾害时才显示出其作用),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的规律。

城镇环境工程地质的评价,属于针对性评价。相对来说,为局部地区或单项工程的环境工程地质评价以及单项诱发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评价,常不以自然地质环境因素体系的地域性为边界条件。

(1)局部地区(或称小区域)环境工程地质评价

环境的特点是:主导环境因素作用明显和具体,从属因素作用较弱,而激发因素十分突出(如山区城镇人工边坡引起滑坡、工矿城镇采空塌陷等)。环境质量局部差异性明显,孕灾作用往往以个别灾害种类为主。评价应包括:

①环境质量区划。根据环境因素良性平衡程度,将环境划分为良好、中等、有害和灾害四个等级。

②对有害、灾害区进行孕灾条件的评价,指出孕灾的主导因素和激发因素,以及可能出现的灾情程度。

(2)单项工程的环境工程地质评价

在城镇环境工程地质评价中时有出现,如某些城镇或城市的某城区为大型工矿企业所在地,它可能涉及同一环境因素体系内的若干种灾害类型。评价主要包括:

①工程地基承载力条件及岩体稳定性的动态评价。应论证当与地基承载力或岩体稳定有关的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它们是否会发生危害工程的变化。

②分析与该项工程有关的各种地质灾害的孕育机制,论证可能出现何种灾害以及灾害程度、复发频率等。

③进行环境质量区段划分。

(3)单项灾害的环境工程地质评价

这是环境工程地质评价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较简单的一种。其主要内容是:

①进行孕灾环境因素分析,提出并区分主导因素、从属因素及其孕灾机制;

②确定灾害的激发因素,进行激发机制分析;

③对灾害程度进行评价。

4预测防治研究

预测研究的任务是对城镇地质作用及其引起的地质环境变化的趋势作出预测,并提出相应的预测图件。

城镇地质作用的预测尚未真正展开,但城市正高速发展,土地日益紧张。为了有效地利用土地,现代化城市建设正向高、大、深方向发展。

“高”,指高层建筑,几十层的大厦在国内发展很快,趋势是上百层的建筑以至过百层建筑也会增加。这些高层建筑对地基的承载性能和抗震性能要求极高。

“大”,建筑物的规模日益宏大,如高速公路、机场、港口、桥梁等的规模,其发展都十分迅速。

“深”,许多建筑物向地下发展,如地下铁道、地下仓库、商场、过江过海隧道等。

这样,现代建筑不仅对地质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塑造次生地质环境的强度,从而引起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日趋严重化。另外,从城市布局看,表现出以下趋势性特色,即城市布局不严格受地质环境制约。以我国城市布局为例,即受三大因素制约:

(1)受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制约。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开发带(区),形成了一大批新兴城市。如深圳、防城港区、海口和日渐扩大的上海浦东区、宁波市等。

(2)受国家建设需要的制约。如战略要地西昌市,三线建设的十堰市、攀枝花市,能源开发的宜昌市及边陲开发需要的石河子市等。

(3)受区域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制约。如各省会城市的发展。

从以上制约城市布局的因素看,城市的选址定位,必然会涉及众多的恶劣地质环境,如区域地壳不稳定、不良工程地质性质的岩土介质分布等。这样,又会使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复杂化。由于城市地质作用及作用对象的变化,必将引起环境工程地质出现一些新的情况,这些都是预测应考虑的内容。

关于治理,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某些环境因素的作用强度和频度,以达到减轻灾害或消除灾害的目的。因为地质环境是由各种环境因素组成的,一切地质现象都受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控制,任何地质灾害的孕育和激发过程,都是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环境因素又分为主导因素、从属因素和激发因素,其中一部分具有不可调性,是现在还不能为人类所控制的,而大部分则在不同程度上能被人类调控,具有可调性。所以,人类可以通过调节包括自身活动内在的各种环境因素,来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或者减轻灾情。具体的预测防治方法和内容如下:

(1)城镇或城区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预测和防治

①城镇地质作用发展趋势预测,结合城镇发展规划和现代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包括单位城市地质环境载入量增加,城镇占地日趋增大,城镇地质灾害的后果趋于严重等。

②地质环境演化趋势预测。自然地质环境因素演化的速度是相对缓慢的,因此重点考虑的是人类的城镇地质作用,在对城镇地质作用预测基础上,进行城镇地质环境演化趋势的预测,强调演化中出现灾害的强度和频度。由于小区域环境信息带有局部性和随机性,往往难以进行长期预测,但可以从环境因素演化趋势来进行环境趋势的短期和中期预测。

③环境治理方案建议。在预测的基础上,提出环境治理方案建议,从治理和改善某些环境因素入手,提出分阶段、多方位的整治措施。主要内容包括治理步骤、主攻方向、调控环境因素指标(如强度、频度)以及防治灾害的总体目标。对于不可调控的恶劣地质环境,应提出防止灾害外延的措施。

(2)单项工程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预测与防治

①预测在人类的工程地质作用下,地质环境的演化趋势及可能出现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地质灾害的程度和频率。

②提出治理措施,包括工程稳定措施和环境安全措施。

(3)单项灾害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预测与防治

①对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主要是灾害的强度与频度的预测。

②提出灾害地质环境整治措施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环境工程地质》 刘起霞 李清波 邹剑波 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2001

[2]《环境地质工作手册》 《环境地质工作手册》编委会 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5.9

[3]《环境工程地质学》 贾永刚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9

第7篇:次生灾害防治范文

关键词:地下水;水位抬升;次生盐渍化;土坝;粘土芯墙;渗漏

项目基本概况:

锦凌水库正常蓄水位60.00m,相应淹没面积为58.2km2,坝顶高程66.8m,最大坝高程50.3m,坝长1148.0m。左岸土石坝坝长558.5m,溢流坝段长196m,堰顶高程52.0m;引水坝段长20m;底孔坝段长40m;土坝为粘土心墙砂砾石坝,最大坝高35.30m,建基面31.50m。坝顶宽8.0m,上游坝坡为1:2.75,坝面为干砌石护坡,厚500mm;下设两层反滤,厚600mm。下游坝分为三级,坡比由上至下为1:2.25,1:2.50,1:2.75。

1 地质环境条件

坝址区地层主要有白垩系义县组火山岩及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坝轴线安山岩饱和抗压强度>60MPa,属坚硬岩,软化系数0.43~0.86,易软化;火山角砾岩饱和抗压强度26.2MPa,属较软岩,软化系数0.61,易软化。

第四系松散地层分布于河谷两岸,左岸河漫滩为单层结构,主要为砂砾石层;一级阶地为双层结构,上覆粉土层,松散~稍密,厚约1.7~4.1m,渗透系数5.0×10-5~5.0×10-4cm/s,弱~中等透水;承载能力较低,砂砾石级配良好,Cu平均值为110.86,Cc平均值为3.81,经修正后的锤击数为5.8~37.4击,平均21.3击,根据原位测试的锤击数,给出承载力基本值为800KPa及标准值建议值为550KPa。坝基防渗帷幕深度按防渗要求(q

2 水位升高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

2.1 本水库工程的建设会使地下水位抬高,主要产生如下问题:

2.1.1 水库渗漏造成坝后浸没:坝体、坝基、库底渗漏均可导致库区一定范围内地下水位升高,部分地段水位高出地面,产生坝后浸没,使土地沼泽化。

2.1.2 水位升高导致次生盐渍化:由于水位抬高,虽未产生淹没,但达到了地下水的蒸发深度,在浸没区更大范围内出现次生盐渍化。

2.1.3 砂土液化、地面不均匀沉降等:由于地下水位抬高,原处于非饱和状态的液化砂土转为饱和状态,在外力振动作用下会产生砂土液化,危害工程安全;由于增加了地面荷载,地面会发生不均匀沉降,同样会危及工程安全。

通过基本的地质环境调查,查明评价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基础地质条件;通过钻探取样、试验测试获取各种地层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参数;计算可能的渗漏量、淹没范围和影响范围;评价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治措施或建议。

2.2 计算方法

2.2.2 坝后浸没计算

水库蓄水后引起的水将造成坝后潜水位升高并逐渐自岸边向远处扩展。经过一定时间水后,潜水位可能接近甚至高出地面,形成一定范围的浸没,进而引起沼泽化、次生盐渍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其浸没时间和浸没范围的计算如下:基本假设条件:假设库区下游地层与坝基是均质、各向同性的,满足地下水动力学中对地下渗流条件的要求。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推算水库渗漏导致的坝后浸没;对应不同的蓄水标高,计算在不同时间的浸没范围和各地段可能的浸没时间及最大可能浸没范围。

评价工作的主要任务是:①调查了解水库库区及周围的环境地质条件;②查明水库库区及周围地区各类地质环境问题的发育现状及影响因素;③分析预测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及可能对工程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④分析评价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和发生范围,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程度作出评价;⑤针对可能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防治措施及建议。

2.2.3 坝后浸没预测评价。渗透系数采用水库勘察报告中水库渗漏分析的指标,取k=1.037m/d;土体给水度采用经验值,取?滋=0.12。

计算结果见下表。由计算结果可知,当库区水位达到41米时,距水边线100米范围内在67天内将遭受浸没而500米范围内在1680天将遭受浸没。

2.2.4 次生盐渍化预测。岩石在风化过程中分离出少量的易溶盐类,易溶盐被水流带至江河、湖泊洼地或随水渗入地下溶于地下水中,当地下水的毛细上升高度至地表或接近地表时,经蒸发作用水中盐份分离出来聚集于地表或地表下土层中,即产生土壤次生盐渍化。当土壤中易溶盐的含量大于0.3%时称为盐渍土。

为了解水库附近土壤的盐渍化情况,在水库四周分别取土样6件,做土壤含盐量分析。由分析结果知,土壤的含盐量为0.0488~0.1319%,属非盐渍土。

水库建成使用后,由于库水的渗漏导致坝后一定范围内地下水位的抬升,部分地段升至地表或接近地表,产生次生盐渍化,进而形成次生盐渍土。评估区四周地势较低,地下水矿化度在635.46~1068.5mg/L之间,工程建设区属华北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比较干燥,至旱季蒸发强烈,具有形成次生盐渍土的水文、地质及气候条件。

2.3 防治措施

坝后浸没及次生盐渍化问题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水库渗漏造成的。减少水库的渗漏量,可从根本上防治坝后浸没及次生盐渍化。建议采用如下措施:①坝体材料的选用应尽量使用渗透系数较小的粘性土;②如果采用渗透性较高的库区土,则应坝基采用深层搅拌法进行防渗幕墙处理,对坝体采用防渗的粘土芯墙;③在库区内边铺设防渗材料截渗,如复合土工膜与坝基截渗墙连接,形成防渗整体,上部以粘性土铺盖压实;④由于不能彻底防止库水的渗漏,在坝体建成后,应沿库区四周布置截渗沟,并通过设置小型提水泵站,将截渗沟内的水提入水库,一可减少水库的渗漏损失,也可控制截渗沟水位不至于太高,达到保护周围农田的目的。

在对坝体和坝基采取防渗措施后,各坝段的渗透量和渗透出逸坡降均可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满足渗透稳定性要求。

参考文献

[1]地下水动力学[M].科学出版社,2013.

[2]地下水资源与环境[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第8篇:次生灾害防治范文

近期我市发现美国白蛾入侵,发生面积呈迅速扩大态势。美国白蛾属于国务院的两种灾害性害虫之一,食性杂、食量大,一旦发生极易形成暴发性状态,对我市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和农林业生产造成巨大危害。为进一步做好全市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现紧急通知如下:

一、启动防控预案,落实预防措施。已经查明发生美国白蛾的五区、县、县、县要及时启动美国白蛾应急防控预案,制定科学的防控技术方案和有效的防治措施。

二、全力做好虫情测报和普查工作。各县区、市直各单位要迅速开展美国白蛾监测和普查工作,重点检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黄河大堤、市县公路、县乡道路两侧,旅游景区及周边地区、养殖小区周边、主要交通道路两侧的乡镇、村庄周围林地。

三、组织专业防治队伍,认真做好防治工作。各县、区要组织专业防治队伍,发现一处防治一处,不留死角。根据美国白蛾的发生程度,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防治药剂,在市区、乡镇、村庄人口密集的地区采用无公害药剂,防止人、畜禽中毒,避免造成次生灾害的发生,通过科学防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大防治资金投入。按照《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的规定,林业病虫害实行属地管理,各县区要加大对美国白蛾防治资金的投入力度,抓紧购买防治药械,提高防治能力。

第9篇:次生灾害防治范文

为切实做好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和*县人民政府《*县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我县地质灾害现状,特编制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年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

*年,继续深入实施新一轮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防治工作稳步推进。全县115个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和53条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沟谷落实了154名群众监测员,群测群防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了淤上乡塘根滑坡(二期)、左溪镇留香滑坡和举水乡梅处滑坡等3个地质灾害应急排险工程治理。争取到了举水乡照田滑坡防治调查项目和松源镇星源村滑坡防治勘查项目省级资金补助。启动*铅锌矿二期绿化工程。完成*乡*村等9个地质灾害点开展专项调查,向省农办争取到400户1485人的搬迁指标和831.6万元的搬迁补助经费。共安排41处地质灾害隐患“红线”范围内342户1515人搬迁安置。县城同济新村、同德新村、淤上乡蒲潭安置小区、安南乡安溪安置小区等地质灾害搬迁安置小区建设进展顺利。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确保了全年没有大的地质灾害发生。

二、2009年地质灾害发生类型及主要威胁对象

我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若遭遇热带风暴或台风的袭击,则易形成较大暴雨,容易诱发地质灾害。我县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以浅表层风化残坡积土质滑坡、泥石流为主,崩塌主要在公路边坡。

根据庆地防办〔2009〕1号文件的统一部署,3月底前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均完成了汛前地质灾害专项巡查。根据各单位完成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情况,经相关部门组织认定,2009年全县需纳入日常监测管理的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112处(其中A类点2处,B类点16处,C类点89处),威胁人口7932人。列入日常监测管理的小流域泥石流沟谷有52条(其中重大级沟谷1条,较大级27条,一般级24条),威胁人口865人。

三、2009年地质灾害发生时段、及趋势预测

由于我县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地质条件差,加上复杂多变的气象条件,2009年我县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仍然较高。根据以往地质灾害发生时段、类型分析,结合气象部门预测,地质灾害易发生时段主要集中在5—9月份,雨季降水分布不均匀,时空变化大,局部有短时洪涝发生,在降雨达到一定程度时,极易引发山区浅表层分化残坡积层土质滑坡,公路边坡崩塌以及小流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防治管理

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应按照《*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门分工职责》和《*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项制度》(庆政办发〔2009〕12文件)规定,切实落实各项防灾工作职责,严格执行各项防灾工作制度。

各乡(镇)要对未知地质灾害(隐患)的村庄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努力提高群众的防灾应急能力。建设部门要对与城镇、村落相关工程进行调查了解和进行清障工作;水利部门要对水利、山塘、水库工程加强监督巡查;交通部门应加强县内省道、县道沿线公路边坡管理工作。对于工程引起的人为地质灾害要密切予以关注,避免洪水引起的次生、复式的地质灾害,避免突发事件造成重大伤亡损失。

五、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1、明确工作职责分工,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机制,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在县政府和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切实做好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防灾抗灾能力。建立长效机制,开展经常性的农村地质灾害知识普及,利用一定时间在全县范围内的所有行政村推开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宣传、培训工作,加强群众对地质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意识,努力提高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抵御地质灾害和自身防灾抗灾的能力。

3、加强监测预警预报,不断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整合和共享相关资源,着力加强雨量监测网、地质灾害点应急监测系统和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县、乡(镇)、村(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四级群测群防网络。加强各级人员地质灾害知识培训,不断提高防灾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全方位提升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

4、加强政策调查研究,继续推进地质灾害搬迁避险。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按轻重缓急、统筹安排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落实地质灾害点的避险搬迁。

5、积极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实施重点地质灾害治理。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投入,多方筹措落实治理资金,积极争取省级专项治理资金。

6、严格执行工作制度,有效防范地质灾害发生。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防治责任制,将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编制、汛期值班、巡查、监测、信息报送、气象预警预报、分级管理、危险性评估等工作制度落实到实处。要明确责任人,制定岗位责任制,使防治工作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确保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