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资源的构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产业园区与其他类型园区的构成要素具备基本定位的联系性与区别性,以及构成内容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文章围绕对文化产业园区属性概念的界定范围与类型的区分内涵特点分析,得出构成文化产业园区的主要构成要素。
[关键词]
文化;产业园区;概念界定;构成要素;园区类型
园区一般是指政府集中统一规划指定,专门设置某类特定行业、形态的企业、公司等进行统一管理的区域。文化产业园区是园区的一种形式,它具备特定的业态组合要求、是新形势下文化产业集聚的载体,具有文化创新力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实际意义。文化产业园区的构成要素研究应从属性定位、构成原则、作用机制、架构模式等角度出发,即文化、产业、管理、政策、服务、创新、整合、集聚。且文化产业园区与其他类型园区的构成要素具备基本定位的联系性与区别性,即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的演进与承递关系,及发挥作用的不同层级和角度的区别;构成内容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基础要素如都需具备统一管理、产业集聚、市场资源、配套服务等构成要素普遍性特征,也具有统一生产、生活、生态三方要素融合统一的特殊性特征。
1园区概念的界定支撑要素分析
对于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国内外近些年对此探讨的研究越来越多,对文化产业园区概念进行的探讨有德瑞克•韦恩提出的文化园区概念,HilaryAnnefrost-Kumpf提出的文化区概念[1]。其共性是提出文化园区是具备一定文化娱乐、生产消费相结合的,是具有多功能性的、提供就业的、社区性的地理区位。在我国,对于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则包含了集中不同的称谓,如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等,对于文化产业园区概念的界定,则偏向不同的着重点。如陈少峰认为文化产业园是以产业集聚的方式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赵迎芳则强调文化产业园区的孵化器功能、创新研发能力、专门的服务管理机构、公共服务平台、基础设施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的集聚区特征[2]。
2园区类型及特征要素分析
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经了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后工业园几个主要的阶段,文化产业园区便是后工业园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这一系列的发展过程中,对生产、生活、生态的态度则由对立逐渐走向统一,而文化产业园区在对此三者统一的基础上也根据不同的侧重点,按园区发展的模式划分出了几种不同的类型。
2.1政策导向型园区
此类园区是在地方政府规划和推动下建立和管理的园区,具有很好的经济支撑和政策支持,“政策”、“产业”是重要构成要素。此外,政府作为规划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因其调动资源的广度和力度,在服务园区企业、搭建服务平台、提供市场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具有沟通内外的中介连接功能,“中介”也是其构成要素之一。
2.2开发商导向型园区
此类型园区一般是民营或私企对其进行统一管理,侧重经济效益,在园区开发和经营模式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够吸引企业入驻并形成产业集聚。此类园区以“资金”“资本”为主要构成要素。但因其对商业经营和经济效益的侧重,对产业链培育、和产业的成熟完善则需要进一步提升。
2.3资源导向型园区
如对传统文化或特色文化资源依附型园区。这类园区具有一定的先天资源优势,内涵上侧重地方文化、艺术和工艺传统为特点,主要以“文化”、“感官”、“体验”为要素特点;以大学或特殊人才聚集地为依托型园区。此类园区依托“人员”优势,集聚创意人才、学术能力和研究能力,能够在“学术”、“学习”、“教育”要素中体现优势;先进科技资源为依托型园区。此类园区一般依托高新技术密集,科技产业发达、高科技企业聚集、科研机构和人员资源丰富的地区为依托,其构成要素着重以“研究”、“研发”、“技术”为要素特点。
3文化产业园区的构成要素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出文化产业园区的构成要素的基本框架:直接或间接受宏观政策及区域政策的影响、并对其规划、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依托雄厚资本和社会、文化、环境等资源;具有产业及产业链培育或集聚能力;具有学术、研究、研发水平;具有服务管理功能、沟通内外市场及要素间流通;具有明显文化属性特点、满足特定文化需求、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生产、生活、娱乐、消费的有机体。在其基础要素、发展要素、功能要素的分析和研究中,得出文化产业园区的构成要素包括:政策、产业、文化、研究、学术、资本、服务。由于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在不断完善,园区发展也在不断升级,对于文化产业园区构成要素的研究和分析也将从不同的角度逐渐完善和成熟。
作者:吴侨 单位:长春建筑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茶文化;绿色生态旅游资源;管理模式;分析
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下文简称:绿色资源)是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的对象,也是拥有绿色资源区域的自然比较优势。随着绿色生活理念不断深入到社会公众的心里,以及对城市工作压力的缓解,生态旅游项目方兴未艾的发展起来。其中,围绕着茶文化而展开的生态旅游项目也比比皆是。那么如何来看待茶文化对绿色资源管理的助力作用呢?笔者认为,这需要结合绿色资源管理职能内容来展开。就茶文化而言,本文将其归纳为两个层面:显性层面和隐性层面。显性层面诸如茶道、茶具等,这些看得见的茶文化元素往往承载了本土文化的基因。而作为隐性茶文化,则主要指向一种围绕着“茶”而提炼出的精神和民族性的东西。可见,将茶文化融入到绿色资源的管理之中,则能提升生态旅游项目的品味和区域差异性。为此,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对绿色生态旅游资源管理的职能分析
从管理学视角,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绿色资源管理职能:
1.1计划职能
计划职能将其引入到具体的情景中,便是对绿色资源的开发计划,以及对未来生态旅游项目商业化运作的规划。现实表明,当前生态旅游项目的数量繁多,且质量良莠不齐。之所以会存在这一现象归因于生态旅游项目所依托的绿色资源在各个地区都唾手可得。特别在我国的欠发达地区,当地的旅游资源也主要以“青山绿水”为主线。那么如何提升本地生态旅游项目的商业价值,则需要事先完成一系列的计划和规划。因此,这就构成了职能之一。
1.2组织职能
这里的“组织”可作动词来讲,即将各种资源组织起来推动生态旅游项目的商业化运营。根据旅游经济学原理可知,建立起区域差异化将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识别度,所以这里就需要围绕着“突出差异化”来组织各类资源。鉴于各地都在大力发展自己的生态旅游项目,并依托本地自然禀赋条件来开发绿色资源。因此,提炼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元素,以及借助显性和隐性方式释放出来,便能增大本地旅游产品的市场识别度。
1.3创新职能
在现代管理学理论中,创新已经成为了管理职能之一。根据熊彼特对创新的解释,其不仅体现为旧事物的覆灭和新事物的产生,还体现在创新成果商业化应用后所带来的利润增值。不难发现,国人关注最多的却是前者。为此,对绿色资源的管理还在于引入创新职能,促使其在商业化运营中获得增值。那么将茶文化融入到绿色资源管理之中,本身就构成了创新.
2茶文化的功能解析
将茶文化融入到绿色资源管理之中,意味着茶文化具有使用价值,进而具有自身的功能属性。那么在茶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为此,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功能解析:
2.1提升品质的功能
相对于传统的景点游,生态旅游项目本身就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而且该项目更能适应目前消费者文化层次、家庭收入的群体。那么在数量庞大的生态旅游项目中,通过引入茶文化元素便能提升整体旅游项目的品质。不难发现,茶文化本身所含有的清风雅致便能对现阶段浮躁的社会环境带来“清凉”,从而这就具备了提升品质的功能。
2.2满足偏好的功能
与西方经济学将消费者的偏好做同质化处理不同,现实中的消费者群体具有不同的消费偏好,而消费者个体在不同的时间维度、空间纬度上也可能会改变原有的偏好。对于旅游产品来说,其就是要满足消费者多样性的需求。通过融入茶文化,茶文化的显性元素和隐性元素,便能覆盖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事实表明,如何满足消费者多样性的旅游消费需求,一直是困扰绿色资源开发者的难题。通过融入茶文化,便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难题。
2.3增强识别的功能
我国作为产茶大国,产茶地都拥有属于本区域的茶文化。如,四川的峨眉地区,其茶文化就与佛教文化联系起来;四川的青城山,其茶文化就与道教文化联系起来。再如,云南和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的茶文化便与其民族性联系起来。可见,这就体现了茶文化增强市场识别的功能。
3茶文化与绿色资源开发融合的切入点
如何将茶文化融入其中,涉及到实施的问题。对此,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
3.1茶文化与茶叶生态观赏相融合
茶叶生态观赏在许多产茶地区已经得以商业化推广,观赏的载体一般为生态茶园,这样消费者就能在相对完善和集中的场地内感受到茶叶种植的自然之美。那么茶文化与之相融合的切入点是什么呢?从域外经验中可以获知,消费者最为感兴趣的便是茶叶的品种、功效、种植历史、典故等方面的信息,所以这也就构成了切入点。
3.2茶文化与茶叶生产制作相融合
从产业链的视角来看待绿色资源开发,茶叶生产制作构成了其中的一环。在突出生态主题下,手工制茶应成为消费者所感兴趣的地方。那么此时茶文化的融合切入点又在哪里呢?不难发现,将茶文化中的茶道和茶具融入其中,使之承接已经制作好的茶叶,那么将能提升消费者的饮茶欲望。可见,这也是生态旅游所要达到的效果。
3.3茶文化与茶叶休闲品茗相融合
茶叶休闲品茗本身就构成了茶叶的消费环节,而该环节也可以出现在消费者的休息、闲暇之时。因此,茶文化在这一环节的融入可以设计在中途休息期间,也可以作为一种专门项目而存在。那么此时的茶文化应更多包含其隐性的元素,如具有哲理性的文化元素。
3.4茶文化与农家休闲娱乐相融合
笔者认为,绿色资源在开发中还应考虑到拉动区域经济,特别是带动当地农户家庭经济。为此,在这里提出了茶文化与农家休闲娱乐相融合的议题。那么这里的切入点便可以定位于提炼出具有本土、农家特色的区域文化。
4茶文化融入的管理模式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茶文化融入的管理模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构建:
4.1规划茶文化的融入阶段
规划茶文化的融入阶段构成了管理的计划职能内容,而本文也将茶文化界定为绿色资源开发的组成部分。根据以上切入点分析可知,融入阶段包括:生态茶园观赏阶段、茶叶生产制作阶段、消费者空闲品茗阶段、农家乐阶段。为了增强区域差异性,应重点规划第一和第四个阶段的融入途径。究其原因在于,第一个阶段受到自然禀赋条件的决定,各地区是具有差异性的。同样,农家乐承载了当地的民风,而这也是具有区域差异性的。
4.2完成茶文化元素的提炼
这里体现为管理的组织职能,那么要完成茶文化元素的提炼工作,则需要从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两个方面进行组织。首先提炼茶文化元素一定要建立起区域植根性的效果,那么可以将民俗专家、茶叶种植专家、绿色资源开发主体组织起来,围绕着本区域的生态游项目商业化的具体目标,来分别开展显性和隐性文化元素的提炼。那么就物力资源而言,目前应在“互联网+”战略下充分挖掘线上资源,并在线上建立起组织学习系统。
4.3创新茶文化的融入模式
毫无疑问,这里构成了管理的创新职能。而如何创新茶文化的融入模式,则成为当前绿色资源管理的难点。笔者建议,创新的思路可围绕着:观摩与游客体验相结合的模式来展开。具体而言,在观赏茶园时可以设计出消费者动手采茶或培植茶树的环节,这样能提高消费者的参与。在生产制茶环节,可以设计出消费者亲自动手炒茶的环节,并将消费者炒好的茶折价销售给他们。如此种种,都是紧密抓住了提高消费者的个体体验感来进行创新的。
4.4控制茶文化融入的效果
控制职能也是管理职能的构成部分,在对绿色资源进行管理时需要控制茶文化的融入内容和程度。即,对于那些具有大众化的茶文化内容则需要给予尽可能的规避;同时,对于那些过度融入的问题也需要给予控制。
5展望
今后还须夯实以下管理内容:
5.1充分利用现有茶园资源
开设茶园生态旅游项目的优势在于可以借助现有的茶园资源,而且茶园中植被的生长也有较长的周期性需求,从而也使得利用现有茶园资源成为必然。从开设生态旅游的案例中可以知晓,茶园生态旅游项目无论在规模、项目内容设计、路线规划上都比普通旅游项目要广博和复杂。因此,农业发展管理部门在充分利用现有茶园资源时,也应考虑到不同资源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其它关联效应。当然,做好这项工作的第一步,便是深入到茶园基地去调研。
5.2合理规划整合茶园资源
由于茶园生态旅游项目应植根于当地传统茶文化之中,所以合理规划整合茶园资源的重心便在于将茶叶种植、茶叶制作、茶道等要件整合在旅游项目之中。从管理学原理可知,这里整合的本质在于对相关专业人才进行整合,因此,农业发展管理部门应根据项目实施的人才需求,在域内和域外引进相关专业人员。总之,合理规划整合茶园资源,应重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6小结
本文认为:就茶文化而言,需要大力挖掘茶文化中的显性层面、隐性层面。在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茶文化融入绿色生态旅游资源的管理模式可围绕着:规划茶文化的融入阶段、完成茶文化元素的提炼、创新茶文化的融入模式、控制茶文化融入的效果等四个方面下功夫。
参考文献
[1]张凤霜.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济源段)生态旅游规划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15(3):60-63.
[2]余兵.茶园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信阳市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5):93-94.
[3]赵国栋.茶文化生态旅游理念要点与SWOT分析[J].农业考古,2015(2):198-205.
[4]吴佳薇.从成渝茶馆看两地的休闲观[J].商情,2010(26):38-38.
关键词:组织文化;组织绩效;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12―0054―03
文化对组织绩效的决定性意义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当代管理学和当代管理因此进入了文化管理时代,人们的管理视野不再限于硬性管理要素,以文化为核心的软性管理要素日益受到研究者和管理者的重视。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组织文化和组织绩效两者关系的研究还停留于对表象的粗浅考察,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均囿于该命题的两端,一端是对组织文化的笼统考察,另一端为不同组织文化背景下的组织绩效。而在这两端之间,存在着一个无人问津的认识黑洞,这个黑洞就是“文化的作用机制”。
一、对组织文化的再定义
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的一种共享的价值观体系,这一界定是迄今为止关于组织文化最流行的定义。这一解释的代表人物锡恩将组织文化界定为组织在适应外部环境变动和内部结构整合协调过程中所发现、发展和构建起来的一套基本假设,由于这套基本假设能有效运作,因此得以在组织内部不断传承,作为组织成员遭遇问题时进行认知思考的基本方式(锡恩,1985)。我国学者张德在归纳各家学说基础上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认为,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所特有并为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
这一流行定义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混淆了组织主文化和组织文化之间的差异,将组织文化等同于组织的主文化,忽视了组织文化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混合体。
近年来,人们对组织文化的认识正在突破这一流行的看法。有西方学者主张将组织文化理解为一种工作场所的环境,并且认为这一环境是组织成员互动的产物,是所有组织成员人生经验和教育经历的集成。这种解释更接近于现实世界的组织文化。
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组织文化定义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涵:
第一,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各种不同属性的文化的集合体。第二,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作用对象,而且还是文化的活载体。一个组织的所有成员都是携带着自身的文化进入组织的,这就注定了任何一个组织都是多元文化混杂的场所。组织文化既包括成员随身携带而来的文化,也包括成员在组织中创造的新文化。第三,组织文化由一种主文化和多种亚文化构成。主文化是被大多数组织成员所认同和接受并且主导其言行的文化,亚文化则是与主文化异质的、被部分或少数成员所认同并主导其言行的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既有协调又有矛盾,既有互补也有冲突。第四,组织文化处于永恒的流变之中,无论是主文化、亚文化还是组织文化的结构,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二、组织文化作用机制的静态分析
所谓静态分析,就是将组织文化假设为时空坐标轴某一点上静止不变的状态,考察其对组织绩效的作用机制。主要视角包括四个方面,即:流程、作用点、作用机制的逻辑结构和作用力方程式。静态分析的另一个前提条件是,假设组织的所有其他资源不变。简单地说,在外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组织绩效取决于组织目标和组织效能两个基本变量。如果加上外部环境因素,则组织绩效可以理解为组织目标大小、组织效能高低和外部环境影响力系数三个变量的积。
如果我们将构成一组织的各种有形或无形元素统称为资源,则组织的运行可理解为一定外部环境下围绕一定目标展开的资源配置和资源运动过程。组织效能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目标的激励,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资源配置和资源运动的状态。
从资源角度考察组织的运行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组织确定目标之后,它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个目标的要求实施组织内外资源的配置,比如一个工作任务需要多少资金,多少设备,多少人员等等。这些资源一旦配置完毕,便会形成一个基于目标的独立资源系统,该系统的整体运行效能以及系统内所有资源的独立运动效能直接导致组织绩效。
上述分析为我们勾勒出一条简化了的组织运行链(假定外部环境不变并省略了外环境变量):
如果将组织文化这一无形力量导人这一链条,我们便可清晰地看到组织文化作用于组织运行和组织绩效的过程、路径和基本逻辑结构。下图是一个简化了的组织文化运行模型,由于一个组织的运行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目标、资源配置、资源系统运行线索,因此,现实世界中组织文化作用机制的逻辑结构是立体交叉、错综复杂、无法图解的。更为复杂的是,组织文化本身就是组织的一种资源,在影响组织资源配置和资源运行的过程中,它自身也是资源配置的对象并且参与到资源系统的运动之中。
上图显示,组织文化作用机制的流程包含以下三个主要环节:
第一个环节:组织文化作用于组织目标和资源配置。组织文化所包含的思维方式、理念、性格等文化元素决定着组织的目标设定。组织主文化在主导目标设定的过程中,同时受到各种亚文化的影响,亚文化也参与了目标设定的过程,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博弈决定最终的目标,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目标的偏离度。组织文化在决定组织目标之后,又与组织目标一起决定组织的资源配置模式。这里的资源配置一方面受到目标的指导和规定,另一方面,资源配置模式中包含的各种战略、策略和方式,又是组织文化体系中各种不同的思维、理念和个性博弈的结果。
第二个环节:组织文化在经由组织目标、资源配置间接作用于资源系统运行的同时,又同时直接作用于资源系统运行和组织外环境。组织文化对资源系统运行的直接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它创造了资源系统运行的内部精神环境,这一环境直接影响到资源系统运行的效能;组织文化内部各种思维、理念和性格元素直接影响到资源系统以及其中所有资源的运行状态和效能。组织文化对组织外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种基于文化驱动的外部关系协调水平和公共关系状况,外环境状况会给组织资源系统的运行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第三个环节:组织文化经由资源系统的运行最终作用于组织绩效。在这里,组织资源系统的运行是所有力量的交汇点,组织目标、资源配置模式、外环境以及组织文化共同作用于这个点上,决定其运行效能,而运行效能和组织目标相结合,导向组织的最终绩效。值得注意的是,组织目标在组织文化体系中各种异质力量的交互作用下必然发生或多或少的扭曲,而这种扭曲了的目标与运行效能和外环境相结合,决定组织目标的偏离程度和实现程度。
如上图所示,组织文化对组织绩效的作用机制
包含了四类作用点,即:组织目标、资源配置(模式)、资源系统运行、组织外环境。每个类型的作用点又包含了许多细分的作用点。这些作用点的复杂互动,构成了组织文化影响组织绩效的逻辑电路。
将组织文化的所有作用路径看作影响作用效能的变量,然后将这些变量的关系用方程式表达出来,可以清晰地反映组织文化作用于组织绩效的逻辑原理。由于这些变量多得难以计数,我们只能择其主要变量来进行方程式设计,这些主要变量包括组织目标、组织资源配置模式、组织资源系统运行、组织外环境四个方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个简化了的方程式中,每个系数表示的都是组织文化的整体作用力,这个整体作用力不是主文化单一作用的结果,而是在组织文化体系内部各种异质文化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文化对同一作用点的作用力的向度不同,有的正有的负,有的强有的弱。也就是说,每个系数都是所有文化成分的正负作用力之和。
三、组织文化作用机制的动态分析
所谓动态分析,就是将组织文化作用机制置于动态的系统中进行考察。动态分析可分为绝对动态和相对动态,绝对动态是一种量子状态;相对动态是在静态框架上加上一个或者有限的几个动态变量,这样分析者仍然能够较为确定地把握研究对象的运行轨迹。
组织文化作用机制的动态分析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在静态框架上加入组织文化体系本身的变化因素,包括主文化的变化、各种亚文化的变化以及各种文化力量对比的变化等等;在静态框架上加入组织文化以外其他变量的变化因素,包括组织内部其他各类资源的变化,如技术、人员、设备、市场等;也包括组织外部微观、中观和宏观环境中各种变量的变化,如该组织上下游单位变化,区域经济和社会演变,市场和行业演变,地方乃至国家政策变化,宏观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演变,甚至包括自然环境的变化等等。
通常理论研究者和管理者可根据实际需要,在静态分析框架基础上增加一个或若干个相关变量,进行有限条件下的相对动态分析,而对那些关联度很小或者影响很小的变量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添加的变量超过一定限度,研究者和管理者便难以用规范的分析工具考察组织文化的作用机制。在这种条件下,直觉判断和洞察力比工具分析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唯一有效的方法。所谓直觉判断和洞察力,就是在混沌状态和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把握关键的能力。郭士纳接手濒临倒闭的IBM时,整个IBM遭到文化的严重腐蚀,虽然是企业的决策者,但却代表了一种亚文化,他必须用自己的亚文化取代根深蒂固的主文化。而此时的IBM,矛盾盘根错节,任何一个变革举动都受到诸多变量的约束,如果没有高超的管理能力,变革不仅难以奏效,还极易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沼。处于这种境地的郭士纳只能依靠自己的洞察力和直觉判断来把握矛盾的根本,从主要矛盾出发探寻适用的解决方案。
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保持持久优势,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在各种资源或能力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合力,是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无形资产。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生存较量已从数量规模的、专业的、浅层次的战术竞争,逐步发展到内在的、隐含的、综合的、深层次的战略性竞争,这就涉及到企业内部的知识积累和制度化的能力体系――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建立在核心资源基础上的,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我国学者李悠城(2000)、杨雄胜(2000)、胡玉明(2001)、谭劲松(2001)、汤湘希(2003)等都关注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无形资产的关系问题。他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无形资产之间存在密切和相似的关系。李雪(2003)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无形资产构成的。无形资产是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载体,并首次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李雪(2004)将核心竞争力审计纳入到无形资产审计体系中,并初步构想了核心竞争力审计的框架。于玉林(2005)通过对各种企业核心竞争力观点的比较与分析,选择无形资产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于教授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不仅是有形资产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无形资源的竞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化、无形化,使知识产权等成为其重要的构成要素,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源因素已由有形资源转为无形资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战略性无形资源的支持,而无形资源的实际内容是无形资产。笔者同意他们的观点。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方面研究甚少,还远未形成理论体系。在审计实践中,我们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却缺乏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因此,笔者拟通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为审计评价提供客观依据。同时,也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估、诊断、构建及培育提供参考。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性及其构成要素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性分析
核心竞争力的特性是使某一种竞争能力区别于其他竞争力的根本特性。或者说,是使企业的一项竞争能力能够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或者这项竞争能力具有独到的并明显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特殊属性。
1.价值性
核心竞争力是富有战略价值的,它能为企业创造更高价值、降低企业成本,为顾客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最终使企业获得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
2.独特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内生的,融合于企业内质。企业不同,它的形成途径也不同,它为本企业所特有,而且不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和替代。
3.整合性
核心竞争力是由多种技能、技术、管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单个技能、技术的强大都不能长期存在,也就不足以构成核心竞争力。因此,这些独特要素必须与企业内其他技能、能力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能力体系或具有整体互动的功能,并在向客户提品或服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显著优越性。
4.动态性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虽然内生于企业自身,但它是在企业长期的竞争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一定时期的产业动态、企业资源以及企业的其他能力等变量高度相关。随着相关要素的变化,核心竞争力的内部元素也在动态发展,最终导致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演变。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对核心竞争力特性的分析为探索核心竞争力的构成提供了标准。经过研究发现,企业在三个层面上的能力具备了上述四个特性,即企业文化力、学习力和创新力。三力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产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核心竞争力正是这三力有机结合构成的企业竞争优势的能量源。
1.企业文化力
企业文化力是核心竞争力的起源。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包括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传统风俗、精神风貌,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组织与活动等。企业文化通过对企业员工的作用,产生对企业的深层推动,这就是企业文化力。
文化作为一种可传承性的资产,本身就具有巨大的价值。当企业文化力作用到企业的产品时,这种价值更是难以估量的。从消费产品到消费文化,企业文化力的价值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企业文化在长期的培育过程中,由于每个企业的员工、企业的发展过程、经营管理手段方法及成长的环境各不相同,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企业特征。伴随着企业的成长,独特的企业文化力也在动态地发展变化。因此,企业文化力具备了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它位于核心竞争力的中心,激发学习力和创新力的产生。当二力形成时,又不断为其提供丰富的精神能量。
2.企业学习力
企业学习力是企业文化力作用的结果,位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二层面。学习力是将外部知识进行企业内部化的能力。企业文化力孕育下的学习力使知识内部化、隐性化,为企业创新力提供了知识源泉;同时,通过它对知识的沉淀,使企业获得新的价值、新的管理方法,使企业文化力更加强大。因此,学习力是连接企业核心竞争力中企业文化力、创新力的纽带和桥梁。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最初在定义核心竞争力时,也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的积累性学习”。
3.企业创新力
企业创新力是企业学习力的进一步延展和升华。虽然学习力能使企业迅速缩短同竞争对手的差距,但是企业只停留在学习阶段还不能具备核心竞争力。因为简单的学习不能产生企业的独有专长,必须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将已有知识进行综合发展,创造出新的更为先进的知识,才能使企业最终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这里所言的企业创新力远不止于技术创新,还包括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价值创新等。这些创新的综合结果形成了企业的核心力。因此,创新力是核心竞争力中最直观、最能感受到的。
三、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体系结构设计
在审计时,要评价企业究竟有没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有多强,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进行综合分析。本文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企业文化力、企业学习力、企业创新力三方面(主评价要素)入手,构建了一套由9个次评价要素、35个具体评价指标组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下图所示:
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二)构成元素的含义
1.核心价值观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以企业中各个个体价值观为基础,以企业家价值观为主导的全体价值观念,它是企业领导者和全体员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员工的行为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主导意识,能对员工的行为起到导向和规范作用。同时,企业核心价值观能产生凝聚力,激励员工释放潜能。因此,核心价值观在企业文化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企业文化力结构,乃至整个企业经营运作、发展战略的导向,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企业追求成功的精神动力源。
2.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以价值观为基础,反映企业全体员工的理想目标和优秀传统的心理定势。企业精神既是一种个性精神,它反映了在不同企业价值观的支配下所形成的独具个性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又是一种团体精神,反映作为一种正式社会组织表现出的人的群体理想和目标,反映出企业全体员工在经营观念方面的有序化和一体化,反映出员工的素质水平和总体上对企业发展特殊性的认识程度以及对企业所负责任的认识程度,还反映出企业的凝聚力和活力强度。因此,企业精神是在核心价值观的支配下,通过员工的某种默契、共识和觉悟发生作用,为全体员工提供直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3.学习精神
学习精神是企业全体员工对于学习的一种意识,是企业学习态度、动机等的综合体现。它决定了学习力的发展方向,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力作用结果的质量。学习精神是企业精神的一次升华,是企业精神在学习力层次上的体现。
4.学习机制
作为核心竞争力有机体的一部分,企业学习力的有效运行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机制来支持和推动,这种机制就是学习机制。它是企业造就学习力的内在机能,是构筑并增强学习力的保证。
5.学习过程
企业学习的过程就是在学习精神的指引、学习机制的保证下,企业的学习型组织不断修炼的过程。
6.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企业精神的再一次升华,是企业精神的最高体现。创新精神是企业创新力的核心,是创新力的精神动力源,它支配和影响着创新力结构中的其它因素。创新精神始于企业家,终于每个员工。
7.创新机制
创新机制是企业造就创新力的内在机能。企业创新力的发挥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创新力要受到各种因素和各方面关系的激励和约束。这些环境、条件、激励和约束是在一定机制下形成的。企业创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造就并增强创新力的保障。
8.知识储备
企业创新力的发挥是企业整体的知识储备扩大并由此产生出新概念、新思想、新体系的过程。因此,足够量的知识储备是企业造就创新力的基础。企业学习力作用的结果使知识集约、知识交流。知识集约过程使企业从外部获得的知识得到识别、收集和存储,知识交流过程则使企业各个部门单位的知识储备通过交流、共享,扩展为整体的知识储备。
9.创新过程
创新过程是企业在创新精神的指引下、创新机制的保障下、一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在若干方面发挥创新力的过程。它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等。
关键词:河口;壮语地名;语言文化
河口瑶族自治县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辖县,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南边陲,因地处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口而得名。如今居住在该县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瑶族和苗族,但是由于历史迁徙、语言文字等原因,苗瑶语地名极少。由于全县的少数民族语地名中,壮语音译地名居多,近50条,所以本文选取了河口镇、南溪镇、瑶山乡、莲花滩乡、老范寨乡、桥头苗族壮族乡的状语地名作为研究对象,以期透过这些少数民族地名,再现该民族的语言特色、思维认知以及生产生活等。
一、壮语地名的语言特色
(一)壮语地名绝大多数由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
壮语地名以双音节为主,有的加上方位名词、程度副词构成了多音节地名。比如“坝吉”,壮语中的“坝”指“小沟”,“吉”指“小河”,因村寨建在小河沟口而得名,加上方位名词“上、下”便组成了两个三音节的地名“上坝吉”和“下坝吉”。
(二)壮语的构词语序(中心语+修饰语)在地名中的体现
壮语的语法结构和汉语的“主语——谓语——宾语”相同,但词序却大相径庭。汉语的修饰成分在中心词组之前,而壮语语句中的修饰成分或限定成分一般位于被修饰的中心词之后,指示代词放在整个修饰词组的后面。例如:“曼岜”,“曼”指“村”,“岜”指“石头”,义为“石头较多的村子”;“那排”,“那”指“田”,“排”指“一片”,义为“住在有一片片农田的地方”。“曼”和“那”作为中心语位置居前。
(三)壮语地名由地理通名+地理专名构成
地名一般由地理专名和地理通名两部分构成,地理专名是构成地名词组的定语部分,通名是指普遍存在的有明显共性的地理实体。壮语地名由通名+专名构成,且数量多,有规律。例如:“曼”指村、寨,“那”指田,“南”指水,可以构成以下地名:曼:曼娥、曼美、曼路、曼坝、曼来那:那沫、那排、那么、那梭、那卡南:南溪、南屏、南夏、南琐、南昌。
二、壮语地名蕴含的历史文化
壮语地名是早期壮族人民生活的缩影,透过丰富多彩的壮语地名,可以了解早期特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及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一)壮语地名体现出的地理特征和自然资源
河口县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南边陲,海拔最低点在南溪河和红河的交汇处,仅76.4米,为云贵川三省的最低点,因此,许多地方以地势低平的水田、河沟来命名。例如:“那么”,“那”指“田”,“么”指“泉水”,义为“有泉水的田”;“曼美”,“曼”指“村”,“美”指“小河边”,义为“小河边的村子”。以水田、河沟命名的地名还有“那排、那湾、南溪、坝吉、谷美”等。另外,河口县面迎北部湾的海风,背靠大围山梁柱,夏日长,湿度大,雨量充沛,植物资源丰富。在河口壮语地名中以动物命名的数量极少,有“光索”,义为“野兽出没的地方”,“底母”,义为“黄牛寨”等少数。而以植物来命名的有数十条,如“戈哈”,“戈”指“山脚”,“哈”指“野姜”,义为“有野姜的山脚”;“曼美”,“美”指“花”,义为“鲜花盛开的村子”;“谷满”,“谷”指多,“满”指“李子果树”,义为“李子果树多的地方”;“马多依”,“马”指“来”,“多依”指“一种野生多依果”,义为“在有多依果树的地方居住”。探究这些以植物命名的地名,可以了解早期该地的植物资源状况。
(二)以人名、称谓命名的壮语地名
以人名代地名的命名方式,具有纪念意义和史料价值。瑶山乡的壮语地名“波者”,是以建村的先驱者来命名;尼嘎,系一壮族女性名字,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壮族女先驱尼嘎在此建村,故得名;尼博,同样出自壮族女性名字。以女性人物的名字来命名地名,在云南众多的少数民族地名中实属罕见,从侧面反映了勤劳勇敢的壮族妇女,在本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另外,常以喜庆的称谓来命名,例如“老豆田”,壮族有些村落在建村时取名“老对田”,后演变为“老豆田”。壮族婚礼中,称新郎为“老对”,称新娘为“滴对”,义为成双成对,人们把对幸福生活的期待融入到地名的意蕴之中。
(三)壮语地名体现了早期农耕文化的印迹和崇尚自然的情怀
在不具备现代化条件的年代,壮族人民在田间辛勤劳作,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一代又一代得以繁衍生息。山川河流、自然资源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成为他们命名的依据。自然淳朴的思维意识融入到居住地的地名中,这也是壮族人民崇尚自然、融于自然的具体体现。
三、结语
地名是在人们长期的历史生活中逐步形成的,是一种具有很强稳固性的词汇系统。本文透过斑斓多姿的壮语地名,分析了河口壮族的语言特色和历史文化。为了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河口县众多少数民族的地名文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地名志[Z].1999
>> 庐山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变迁研究 反思文化景观遗产的复制 古村镇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河北地区文化景观遗产资源构成及其保护策略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河北省有形文化遗产资源的英译现状调查研究 文化景观遗产及构成要素探析 文化景观遗产的提出与国际共识(二) 文化景观遗产的提出与国际共识(一) 城市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交流与探讨 街头文化景观表达的研究 乡村文化景观及其现状研究 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调查研究 村落文化景观 基于文化景观感知的景观陶艺研究 景观人类学视角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探析 瑶族村寨文化景观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 文化景观视野下的江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关于巴音布鲁克风景区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SWOT分析 基于城市名片视野下的工业遗产文化景观整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③ 杨国庆,王志高. 南京城墙志[M]. 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8:153-230.
④ 范金民,杨国庆. 南京通史・明代卷[M]. 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153-501.
⑤(明)解缙. 南京[M]. 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16.
⑥(明)顾起元(撰),孔一(校点). 客座赘语[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1.
⑦ 李兴华. 南京伊斯兰教研究[J].回族研究,2005(02).
⑧ 据《南京伊斯兰教研究》,有文字资料提及的敕建就有洪武元年(1368年)、洪武二十一年
(1388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宣德五年(1430年)、弘治五年(1492年)、嘉靖年间共6次。
关键词:河北 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 概念 内涵 结构
文化产业集群是伴随文化产业发展逐渐形成的有机体。作为文化产业发展演化的重要表现,文化产业集群既有着静态层面上内涵、特征和结构的表现,也有着动态层面上功能、机制和演化的体现,是一个静态和动态层面有机结合的功能体。同样,河北文化产业在不断适应内外环境的动态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文化产业集群。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形成以后,就需要不断进行结构、功能和运作机制的优化整合,以实现文化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由此便推动了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形成。目前,国内外文化产业的竞争态势日渐激烈,竞争焦点、范围和型态不断趋于集中、扩大和丰富,能否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区域文化产业取得竞争绩效的重要条件,而这又有赖于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合理构建。本文以新形势下文化产业集群竞争为背景,分析了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概念内涵,对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概念
作为一个有机功能体,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具有特定的内部结构、功能机制和外部关系,其发展演化过程就是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物能交换和信息沟通的过程,因而体现出明显的动态性和复杂性特征。在多数学者看来,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是特定地理时空范围内文化产业创新主体通过构建创新网络和创新机构,整合创新要素和创新环节,形成创新绩效和创新产出的功能系统。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就是创新主体基于一定创新目标综合利用创新资源并取得创新绩效的有效平台。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并不完全等同于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而是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过程所涉及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功能机体和结果表现。可见,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既包括创新要素,也包括创新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包括创新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具体结果。
创新要素包括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主体、创新目标、创新方法、创新途径、创新机制和创新策略等,这些要素都是制约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运作的限制性因子,任何要素的质量残次、数量不足和功能或缺,都有可能引起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正常有效运作;创新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创新要素之间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生态关系,包括依存关系、促进关系、互补关系、支撑关系和共生关系等,这些生态关系之间会随着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实践发展而不断发生转化,不同发展时期的文化产业集群创新实践需要不同的创新要素关系,即便是同一时期的文化产业集群创新实践,其侧重点不同来做支撑的创新要素关系也不同;创新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具有双向性,既可以是正向性作用,即促进河北文化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和演化,也可以是负向性作用,即由于创新思路、目标和方法不正确导致创新绩效不明显,进而影响河北文化产业集群正常生存和健康发展。
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能够形成四种力量,一是文化产业集群的生存力,能够有效确保河北文化产业集群的正常生存,保证河北文化产业集群生存过程的有序稳定;二是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力,能够不断为河北文化产业集群提供发展动力,使得河北文化产业集群有效适应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三是文化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能够增强河北文化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提高河北文化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力;四是文化产业集群的辐射力,能够产生较强的辐射效应,带动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内外环境构成要素的创新发展,特别是对于文化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和团体的创新,有着明显的带动作用。这四种力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塑造和决定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功能态势。本文将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定义为:由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过程所涉及的不同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关系并表现稳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基本特征
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具有一般系统的基本特征。本文从要素、资源、结构和功能四个层面对其基本特征进行概括。在要素维度层面,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包括诸多内外环境要素,内部环境要素主要有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计划、主体、客体、对象、方法、途径和模式等,外部环境要素主要有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有机功能体,共同影响和决定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运作发展。在资源维度层面,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内外环境要素之间通过彼此之间的协调互动与有机结合转化为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运作、发展和演化的资源,这些资源之间始终存在着持续不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进而保持了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有序稳定、持续发展和生态演化,如果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构成要素不能够融入到系统内部关系链之中,它就不会对创新系统运作产生影响。在结构维度层面,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有序稳定的关系结构体系,尽管各构成要素运作必须要处于一定的关系结构中,但是每个要素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态位。正是凭借自身的生态位空间,各要素不断实现与其他要素之间的有效互动,同时也保持了整个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有序平衡与持续演替。在功能维度层面,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内部结构关系决定其功能机制,不同的结构关系决定不同的功能机制,结构关系的调整能够引起功能机制的变化,通过结构关系的改变可以实现功能机制的变革。在能动适应环境变化和持续发展过程中,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逐渐形成了生存机制、发展机制、运作机制、创新机制、管理机制等,这些功能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决定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功能机制的整体效应。
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结构
按照集群创新系统结构的一般原理,可以将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划分为计划系统、组织系统、领导系统和控制系统四个层面。
(一)计划系统
计划系统是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的首要层面,是引导和指引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发展的关键系统。计划系统应该着眼于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整个运作过程,这是计划系统具有与整个系统发展一致性要求的集中体现。因为任何时期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运作发展,都必须由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未来发展目标、计划和战略所决定。因此,计划系统的内容必须要与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运作发展的长期、中期和短期战略相匹配,据此可以将计划系统划分长期计划内容、中期计划内容和短期计划内容。长期计划内容的时间通常为3-5年,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长期发展计划,并要综合考虑文化产业集群创新模式、速度和策略等因素,同时也要配置大批的优秀人才,所以,如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保留人才是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计划系统的重点内容。中期计划内容的时间通常为1-3年,主要用于满足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中期发展战略。短期计划内容的时间通常为一年以内,主要解决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运作过程出现的问题。
(二)组织系统
组织系统是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的核心层面,组织系统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的合理稳定。组织系统应该契合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运作的实际要求,既要保证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正常发展,也要满足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有效发展。从构成上看,组织系统主要是由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构成要素――创新主体、创新客体、创新对象、创新手段、创新方法和创新策略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系统。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相对变化的状态,决定构成要素关系变化的原因主要取决于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的目标和方向,由于不同时期的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目标和方向具有差异性,因此构成要素关系变化的内容和方向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组织系统必须要满足和适应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运作的实际要求,否则,非但不能够满足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正常运作,增强河北文化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反而会制约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持续发展。
(三)领导系统
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具有丰富的构成要素,各个构成要素彼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独立性表现为各个构成要素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作用和角色,联系性表现为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互补性和依存性。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目标的统一性决定各构成要素并不能够随意选择活动方式和路径,而是要综合考虑系统内外环境的实际情况,在此过程中,创新主体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创新主体也就成为文化产业集群创新领导系统的核心,即领导主体。除领导主体之外,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领导系统还包括领导活动、领导环境和领导过程,领导活动就是领导主体按照系统运作和发展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和有步骤地进行实践活动,是系统发展计划转化为发展实际的具体过程;领导环境是制约和影响领导主体进行领导活动的环境条件和因素,不同的领导环境决定不同的领导活动,领导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领导主体的价值和行为取向;领导过程就是领导主体借助领导环境实施领导活动的具体过程。领导主体、领导活动、领导环境和领导过程的结合过程,也是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领导系统文化的形成过程。
(四)控制系统
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性决定其发展演化结果的分叉性,具体而言就是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会表现出明确的发展方向,而当外部环境变化超过了系统的自校稳态机制,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演化就会发生退化现象,这就需要系统构成主体必须要启动控制机制,采取合理的控制方式来有效控制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衰退,避免因衰退带来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瓦解。事实上,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构成要素的运作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也离不开控制系统作用的有效发挥。系统构成要素的运作通常会受到系统构成主体意志和思想的影响,系统构成主体的价值取向往往决定系统构成要素的运作方向、过程及结果,如果构成主体的价值取向发生扭曲和转变,则极有可能引起系统构成要素运作的误区,为此就要构建和完善文化产业集群创新控制系统。从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过程来看,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交织叠加、催化并进,使得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面临相对复杂和多变的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的多变并不意味着对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正向影响力和作用力,在多数情况下需要进行适当控制和引导,使其真正成为推动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运作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惠吉星.河北文化产业发展与河北人文精神建设的辩证思考[J].河北学刊,2009(11)
2.赵凤华,顾俊玲.提高河北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J].经济论坛,2010(3)
3.万江红,王孝斌.网络视角下的产业集群演进路径研究[J].生态经济,2010(11)
4.刘志峰,王娜.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构成、运行及优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8)
5.麻昌港,张林,袁竹连.产业集群的区域效应分析及其指标体系的设计[J].生态经济,2010(3)
关键词 城市文脉;传承;规划设计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和智慧的结晶,在时间的不断积淀中形成自身的历史文化,在空间的不断延续中形成本土的城市特色,在自然积累和稳定演化中实现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然而,伴随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如何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保护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并将城市文脉传承下去,这是当代城市设计者面临的重要命题。因此,本文以“凤翔六营民俗文化产业园”为例,在对“泥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对于城市文脉在规划设计中的渗透和表达给以一定的释义。
1 城市文脉解读
1,1基本内涵
“文脉”一词译自英文“context”,原是语言学中的术语,表明语言环境中的上下逻辑关系,它还可以表示事物发生的背景及条件,事物只有同具体的背景环境相联系,才能发生、发展。通俗的说,文脉就是为人类创造的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时间与空间上的动态联系;它既具有横向时空的“共时性”,又具有纵向时空的“历时行”。引申到城市研究领域,可以得到“城市文脉”的基本内涵: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及特定条件下,人、自然环境、建成环境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之间一种动态的、内在的、本质联系的总和。
1,2项目解析
六营村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城东偏南3公里(如图1),因明太祖朱元璋派部将李文忠第六营在此“屯兵”而得名。该村是凤翔泥塑的主要生产地,从事泥塑生产的有80多户,300余人,产量50多万件/年。2002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民俗村”;2005年7月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根据《凤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确立了“推进三产发展规模化,建设商贸旅游富县”的目标;因此,以“泥塑马”、“泥塑羊”、“泥塑猪”先后跃上生肖邮票和纪念邮票为契机,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宣传促销力度,努力把历史文化内涵物化为城市形象和文化产品,从而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旅游产业的开发层次和经济效益。
2,规划设计原则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首先是在尊重现有城市文脉的基础上对城市文脉的构成要素进行有效、合理的取舍,进而能够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传承和设计的表达。
2,1现代性原则
在城市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城市文脉的构成要素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显现出对现代的适应性。因此,对城市文脉构成要素中与现代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积极要素给予大力传承。
2,2整体性原则
在保证城市文脉构成要素最基本的价值评判和可借鉴与运用的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将历史地段的人文特征、空间特征与建筑特征在一个整体中审视,将对物质环境的个体要素置于整体文脉中评价”。
2,3持续发展原则
加大六营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避免盲目开发,防止人文景观资源的破坏;并建立完整的规划、运作、评价及开发程序,使文化产业园的旅游业发展走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4多元受益原则
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原则,鼓励、支持和引导各行各业、集体及个人投资开发六营村的文化旅游资源,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多元化的受益主体,促进其旅游资源的多层次开发。
3,规划布局形态
3,1功能区划
六营民俗文化产业园的功能构成是其功能活动的物质载体,它取决于产业园特定发展阶段的发展基础和目标,以及产业园自身的辐射强度和市场运作需求。综合分析,确定六营民俗文化产业园有九大功能,即宣传、引导、旅游服务、管理、信息、交通、观赏游览和度假休憩以及泥塑产品生产、展示、销售、仓储和综合服务功能。因此,将产业园分以下七大功能片区(如图1)。
迎宾门户区――该功能区以展现六营民俗文化产业园的资源特色和文化内涵为主题,如广场、雕塑、小品、泥塑展览厅等设施。另外,迎宾门户区内设置景区图片、背景、注意事项等,给游人营造出一种温馨和休闲。
管理服务区――该功能区以实现游客集散、综合性旅游服务及景区管理等功能为目标,规划设计既突出现代风貌,又与产业园区的整体格调保持一致。
农家风情区――农家风情区以体现乡村田园生活为主题,其活动内容、建筑风格等以规模化、档次化、特色化和规范化管理为目标,带动六营村民参与旅游开发,促进园区内农家乐旅游市场发展。
泥塑产业区――以六营村三组现已形成的生产布局模式为依托,形成六营民俗文化产业园的泥塑产业区,包括泥塑产品加工作坊、包装作坊、销售洽谈用房、泥塑新产品研发坊以及泥塑加工体验坊等。
生态农业区――依托六营村的农业种植地,形成生态农田及果林等;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教育、培训为一体,兼备生态性、趣味性和艺术性。
水上风光区――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依托其丰富水资源,开展有氧健身、水上休闲、会议旅游等项目。
未来发展区――是为吸引外部更多民俗生产要素,共同促进经济发展,与整个园区的战略目标、发展模式、主体结构、整体功能等方面相衔接,以期对整个产业园的社会经济产生可持续的积极影响。
3,2结构形态
在全面分析功能区划、资源特征的基础上,以“立足生态、适度建设、有效利用”为宗旨,突出产业园的资源性质与旅游价值这一主导因素,从而形成了“二轴三板七片”的布局结构(如图2、3)。
“二轴”――指组织产业园区内各个配套设施的景观轴线、交通轴线。
“三板”――根据产业园区内九大功能需求和七大片区,形成的三大板块,即六营新村板块、民俗产业板块和滨水休闲板块;
“七片”――指产业园区内的迎宾门户、管理服务、农家风情、泥塑产业、生态农业、水上风光、未来发展等七大功能片区。
关键词:高校;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161-02
随着高等教育作用的凸显及其被社会各界普遍关注,高校间的竞争愈加激烈。我国高校竞争的产生与不断加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经济体制的转变,使得高校地位与教育资源主要由政府计划分配转向由市场分配,即高校要想提升市场中的地位并取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则必须要参与市场竞争;其次,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需求多样化发展,我国高校出现了数量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张、学费上涨等现象,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政府等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关注并需要了解高等教育质量和高校的发展状况,学生及家长以此为衡量“投入产出比”的依据、用人单位以此为制订招聘计划的依据、政府部门以此为划拨财政经费的依据等,这增强了高校对教育市场和资源的争夺意识,加剧了高校间的竞争。再次,随着知识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各个高校已不再满足于只在本国范围内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而是把竞争范围扩大到全球范围内,从而形成了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教育资源的竞争格局。最后,高等教育财政出现短缺,不管是公立高校还是民办高校,从政府取得的财政资金越来越少,高校不得不寻找各种筹资渠道,保证高校正常运行和顺利发展,这更是加剧了各高校对教育资源的争夺。因此,高校如何应对激烈的竞争,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持续发展是每一所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高等教育领域引入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以后,很多学者借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给出了高校核心竞争力定义。但高校是具有特殊组织特性的教育组织,不同的人对其本质特征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因而学者们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与界定存在一定的差异,高校核心竞争力是由优势学科这一核心要素构成的,优势学科对高校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科发展水平直接决定核心竞争力水平的高低。
二、高校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
核心竞争力是高校所独有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种特色和竞争优势来源于高校基础资源的投入、对核心要素进行有效整合的特有能力、先进的校园文化、良好的社会声誉等。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核心竞争力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并结合高校的组织特性与发展特点,将高校核心竞争力概括为两部分:一是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必须投入的核心要素;二是获取竞争优势的独特能力。其中,核心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学科资源和无形资源;独特能力包括人才培养能力和科研能力。
(一)人力资源
核心竞争力是高校的人才资源在利用高校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时所形成的整体的竞争能力,因此,人力资源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谁拥有一流的人才,谁就能够在某个领域中占有优势地位,从而为高校形成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人力资源不仅包括优秀的师资队伍,还包括优质的生源。一方面,师资队伍是高校对优秀人才资源的储备和能继续开发的潜力,是高校创造价值、形成竞争优势重要而直接的力量。高校聘用的教授、两院院士、教学名师等都是长时间为高校工作的人员,他们为高校很好地完成教学与科研任务发挥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最终表现为市场对毕业生的容纳程度和认可程度,而毕业生的质量与学生生源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因而优质生源也是影响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人力资源的构成要素包括:中科院、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教学名师;教师的学历结构;师生比;生源质量等。
(二)学科资源
“学科是某一科学领域或某一门科学的分支,是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经验的积累和知识创造而形成的科学分类,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在高等教育领域中,高校学科的内涵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教学科目”或者是具体的某个专业,而已形成了包容性较强的知识体系和具有管理能力的办学实体。学科是连接高校教学人员、科研力量、各项科研活动、筹备教育资金和人才培养的基点,是高校履行职能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因而在高校中,创造知识、传播知识的职能主要由以学科为基础的专业来承担;高水平的科研活动也是基于学科的基本设施、学术团队等进行的。总之,“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学科在高校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优势学科的培育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科资源的构成要素包括:高校拥有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的情况;国家重点学科数量;拥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学科建设基地的情况。
(三)无形资源
以上阐述的是核心要素中的有形资源,而文化、社会声誉等无形资源作为竞争资源的一种,也是影响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无形资源的形成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积累与积淀,是最具备难以模仿性的资源的,因而无形资源也是影响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源包括校园文化和社会声誉。
“校园文化是指围绕高校职能建立起来的一套价值观、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建筑风格等的集合体。”即校园文化是学校维持团结的精神力量,是高校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构成师生独特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氛围,并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吸引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为目标。校园文化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高校全体师生的价值观、行为方式、语言习惯、人文情怀、高校的制度规范等因素。
社会声誉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重要的无形资产,是高校文化优势和实力的体现。声誉一旦形成,就是高校独一无二的重要资源,也可以说声誉既是高校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高校持续发展的必备资源。这种资源具有较强的辐射效应,能带来一系列的良性循环,因而高校都非常重视社会声誉的提升。社会声誉作为高校重要的无形资源,关系到高校的生源质量、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社会各界的支持等直接影响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教育资源,社会声誉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高校核心竞争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高校对教育资源的获取能力,也决定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衡量高校社会声誉的要素包括:社会各界的捐赠、高校年招生计划完成率、学生的第一志愿填报率等。
(四)人才培养能力
人才培养能力是指高校基于基本职能培养目标人才的能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包括人才培养的层次、数量和质量。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第二届中外校长论坛上谈到,“在中国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的今天,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应是多样化的,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评价也应有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只要办出成绩,就该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才是一种良性循环。”即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应该注重各类、各层次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有效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层次的构成要素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点、留学生。
高校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培养各种专门人才、高水平人才并满足社会人才多样化需求,是高校办学的根本目的,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升学率、毕业生就业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
(五)科研能力
科研活动不仅可以为高校发展筹集资金、增强科研竞争力,还有助于吸引优秀师资和优质生源,增强高校人才竞争力。科研能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之一,是社会各界用来评价高校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校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要努力创造自己的学术优势,同时结合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的需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不断提高科研实力、构建某些领域的科研优势。科研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情况;在SCI、EI、ISTP、CSTPCD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人均科研经费;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的情况;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等。
参考文献:
[1] 毛亚庆,夏仕武.何谓大学核心竞争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2):108-112.
[2] 张红波.试论高校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科技与管理,2004,(2):136-138.
[3] 王建红.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的一个新视角[J].现代教育论坛,2009,(2):42-45.
[4] 施鲁莎.论大学文化与高校核心竞争力[J].盐城工学院学报,2010,23(4):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