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谈谈对老年护理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09-0117-01
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认识到,人的健康和疾病不仅有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和各种理化因素有关,而且与个人的性格特征,情志,心理因素与社会文化背景因素有关。因此,疾病的治愈和身体的康复,不仅需要药物治疗,疾病的护理,还需要必须施以心理护理来配合药物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近年来,医学科学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增多,相继而来,老年患者不断增多,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以下是本人在工作中对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的几点体会。
1、加强精神护理。尊敬老人。防患于未然
在护理工作中,特别应注意尊重老年患者,必须注意,讲话方式和态度,以礼待人,不以床号代替病人的姓名,根据病人的年龄和职业特点给予恰当的称呼,对老年患者要用建议和商量的口吻,不要用命令和强迫的语调,谈话不要怕麻烦,耐心细致的向他们介绍医院环境,规章制度和主管医护人员,征询病人意见和要求,和病人一起制定护理计划,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用科学的态度看待衰老的过程,使年老患者重新建立价值感,满足感,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增进身心健康。
2、热情周到的服务
由于慢性病的长期折磨,时常感到死神的召唤,认为自己的时间不长,心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依赖性增强,情感变的脆弱,对病情的估计多为悲观,情绪消沉,固执,往往对一些小事大发脾气甚至能和小孩一样,为不顺心的小事而哭泣,女性病人尤为突出,护理人员应更加热情,体贴,用诚恳的语言亲切的话语,增加病人心理上的安全感。由于老年人怕孤独,应多与其交谈,谈谈他们的往事,并有意识的告诉其家人多来看望,带些老人喜欢吃的东西。对丧偶或无儿女的老人,护士应倍加关心,格外尊重,饮食方面除治疗饮食的需要外,尽量照顾他们的习惯,不勉强改变和制止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怪癖。由于老年人听力减退,在回答病人询问时,声音要大,速度要慢,可采用恰当的手势和表情,当询问病情时,在保护性医疗的前提下,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以解答清楚。增加巡视病房的次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总之,在工作中要勤快,细致、耐心、周到、不怕麻烦。
3、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给病人美的感受及高度信赖
护理人员要仪表整洁,举止文雅、端庄、语言温顺、态度和蔼、技术操作准确熟练,工作认真负责。利用科学的语言,高尚的医疗情操,唤起老年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为病人创造优美的环境
1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由于非现役文职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小、多为独生子女、社会阅历浅、临床经验缺乏、学历参差不齐以及在自身修养、理论基础和知识技能上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等实际问题。对部队疗养院的工作性质、服务对象、规定要求缺乏了解,缺少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有的甚至还存在临时观念。针对以上问题,应当加强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护理工作质量标准的考核,强化基础护理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对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急救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尽量满足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施予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教育,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变他律为自律、变被动为主动,不断更新护理理念、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只有这样,才能使疗养院的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才能提高疗养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军队疗养员多数是刚刚离退休的老干部,因此,具有同感心是每一位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基本技能。要及时掌握老干部的心理变化及情绪波动,并对他们进行安慰和鼓励,尤其不能忽略与其家属的沟通,以取得老干部和家属的信赖[2]。
2.1语言技巧要做到“三声”即疗养员来有迎接声、护患见面有问候声、各种操作前有解释声和出院有欢送祝福声。还经常主动地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
2.2面部表情的技巧护士面部表情的运用可左右疗养员的情绪,尽管生活习惯不同,但面部表情却可以传递共同的感情。
2.3倾听的技巧护患沟通中倾听是非常重要的,应聚精会神的听,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话语,用适当方式回应,保持精神放松,并适当运用肢体语言。总之,护士应掌握患者不同的文化模式,缩小与患者文化模式的差距,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
3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
老年人疾病的特点是:①症状和体征不典型。②起病隐浅,病程迁延,恢复较慢。③易出现并发症。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①固执己见,这是由于老年人生理及认知受限所致。②记忆力下降,多为近期记忆力下降。③智力下降。④不易接受新事物,多惯用经验处理问题。老年人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护士应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老年人所患疾病多、反应迟钝、病情变化快,这就要求护士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应急处理能力,以便及时抢救和治疗。
4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首先及时调整心理状态,疗养院与治疗医院的服务内涵决定了工作性质的改变,由被动的执行医嘱到主动的靠前服务。要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稳定的情绪,遇挫折不灰心、有成绩不骄傲;临危不惧,在困难和复杂的环境中能沉着应对;有广阔的胸怀,能虚心向同事请教,能听取不同的意见,取众所长,补己之短,工作中能互相交流经验。
总之,军队疗养院护理人员中非现役文职人员加盟将是大势所趋。随着经济文化的高度发达和人类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标准与期望值越来越高,如何消除其不稳定性、临时性,留住技术骨干,使其形成技术梯次,人才梯次,培养疗养护理高素质、高品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加快疗养护理事业与国际接轨,保持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源动力,是我们每个疗养护理管理者必须思考、实践与努力的方向[3]。
参考文献
1郑兹阳.谈谈疗养院整体护理的实施.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23
2郝兵,赵秀文.老干部病房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5(21):216-221
当前以患者为本的护理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医院里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很注重这个问题,特别是对内科护理人员,要求就更加严格了,因此医院为内科护理工作设计规范的制度,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尤为重要。作为内科护理人员应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水平,掌握各种护理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有效地避免内科护理安全的风险,以娴熟的护理技术、高超的护理水平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的不安和紧张情绪,减少护理差错,帮助患者尽快地进入角色,使患者能够配合医生和护理人员及时进行诊治,以切实保证患者的安全,从而很好地降低护理工作缺陷的发生率,大大提高患者的安全率。现结合我个人护理经验,谈谈我在实现内科护理以患者为主方面的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实现以患者为主的理念,内科护理人员必须坚持言行一致的原则
人人都有自己的隐私,都享有隐私权,患者也不例外。作为内科的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的隐私,对患者的隐私要坚持保密的原则,在与患者交流时,要讲究语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想要被患者尊重、理解和信任,就要做到与患者坦诚相待,投入真挚的情感,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不说假话、空话,不虚伪、娇柔做作,不装腔作势、言语犀利,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自然、真诚地与患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这是作为护理人员最起码的做法,只有做到了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真正成为患者的朋友、亲人,才能实现以患者为主的理念,假如连这个最基本的本事都做不到,那就不必奢谈什么以患者为主,服务第一了。患者在住院期间,因接触的人员较少,所以记忆力特别好,对于护理人员说过话,答应的事情会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即使护理人员由于事情多可能把说过的话忘的一塌糊涂,但患者绝对不会忘记;因为事关患者的身体健康,哪怕是一件很小事情他也会他铭记在心,所以,作为护理人员千万不要轻易地对患者作出承诺,一旦作出承诺一定要兑现,否则将失去患者的信任。人在生病的时候是敏感而且多疑的,但是,对于已经相信的人却深信不疑,所以,服务最重要的是获得患者的信任,信任才是护理事业安身立命的根本。
二、坚持以患者为主的理念,内科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精湛的技术
作为内科的护理人员想要处处为患者着想,想要帮助患者缓解病痛的折磨,就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掌握精湛的基本技能,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随着护理措施的日益健全和完善,生活护理备受广大护理人员的重视,有些疾病比如心血管病,需要?o理人员给予患者生活上的指导。比如心血管患者在饮食上应坚持低盐、低脂的治疗型饮食,但是有些老年人不积极地配合护理人员的治疗,总是自己愿吃什么就吃什么,不习惯吃清淡的食物,为此作为内科护理人员要明白心血管患者大部分是老年人,要针对心血管患者人群的特殊性,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讲解饮食的重要性,耐心细致地给患者做思想工作,适当地给老年人作指导,尽量给老年人吃易咀嚼,易消化的含纤维较多,色泽新鲜的多样化食物。在加强生活护理的同时,我们还要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心血管疾病药物对老年患者在剂量上与中年人有很多不同,因此,要根据老年人排泄能力差,肾功能减退的特点,严格剂量,仔细观察其精神状态、血压、尿量及胃肠道反应。这些常识性的护理知识都是护理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
三、落实以患者为主的理念,内科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1 心理护理应该从术前访视时就开始
眼科患者大多由于眼部疾患在生活中造成诸多不便,因此渴望治愈的心情十分迫切。但是由于对医学的不了解,特别是对眼睛这样一个相对于其他器官来说十分精密的部位,他们对如何手术及手术效果如何又存在着极大的恐惧心理。曾经就有这样一位老年患者告诉我们,她听同一病房的病友说,眼睛开刀要先将眼珠挖出来,刀开完以后再将眼珠装回去。听说这些以后,她吓得好几天吃不好,睡不好。直到我们去做术前访视,给她详细讲解手术过程后,她才算松了口气。由此可见,术前访视时应该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安慰,耐心解释手术中的每个细节,让患者对手术过程有一个初步地认识,使他们能努力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手术。
2 手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情绪波动随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由于对手术环境的陌生,对即将开始的手术的恐惧,患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紧张情绪。这时巡回护士要多和患者亲切地交谈。谈话时语调尽量要放轻松一些,找一些患者比较熟悉的话题,譬如可以和患者谈谈他们的家庭情况、工作情况,让他们从手术前的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同时告诉患者保持平静的心情,可以更有利于手术地进行。
手术开始后,要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要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对于合理的要求尽量给予满足。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告诉患者手术进行的步骤,让他们知道手术进行的很顺利,以免因担心手术进程而使患者产生焦虑心理。如果因为疼痛而使患者烦躁不安,这时可以多和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还可以指导患者多做深呼吸,尽量使患者安静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3 术后的心理护理
手术结束后,如果手术效果较好,可以立刻告诉患者。这样患者可以以积极的心态去配合后续治疗,从而使患者能更快的痊愈。对于手术效果相对不太理想的患者,可以先将手术效果告诉家属等到机会合适的时候再告知患者。这样可以避免患者在手术创伤后又立即遭受更大的心理打击。
去年,我院由原来的老医院搬迁到现在的新医院, 通过大家的努力,新医院于2011年3月5日向社会全部开放使用。如何用优质的服务取得百姓的信誉,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导医服务,面对变革的严峻形势,站在全院护理工作的最前沿, 我们只有提供优质、 方便、 快捷、 满意的服务,才能赢得广大患者的信赖。下面谈谈我们导医服务的点滴体会。
随着“ 以病人为重心” 的医疗护理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我们也必须将高质量的导医护理服务纳入门诊护理工作的常态运行中去, 彻底改变过去患者来 院挂号一 就诊- 处置一 取药的老套就医程序,针对导医护理服务方面的种种问题,如何做到来院有迎声、 问有答声、 走有送声, 真正转变护理服务观念, 我们认真进行了专门的护士礼仪培训, 通过护理部举办礼仪讲座, 观看录像, 进行实地操作演练和考核等多种培训形式, 使护士的仪表、 着装、 举止、 语言沟通交流等符合护士礼仪规范, 以一种良好的心境和精神风貌上岗, 迎接患者。当患者一进入陌生的医院,宽敞明亮的大厅, 舒适卫生的就医环境, 导医护士的热情迎接, 让他们感到犹如进家般的温暖,同时,我们导医护士以良好的职业形象面对患者,给他们及家属以稳重、端庄和信赖感。
掌握沟通技巧, 提高服务质量。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医学模式也在转变, 医院也已将服务的眼光从单纯的治疗疑难疾病延伸到对人们健康保健需求的重视上。放大服务视野,拓宽服务内容,更新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多元化的医疗护理服务是办好医院的关键所在。这样,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做好护理内容,我们必须提高导医护士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更新和拓展知识面,增强服务意识,注重自己的语言修养和沟通技巧,在医护患的合作上起到纽带和桥梁作用。和谐的语言沟通,通俗易懂的疏导宣传,是做好导医服务的前提。新的医疗制度的建立,到门诊治疗的患者明显增多,每天面对来自四面八方,多层次需求的就医患者,导医护士站在方便迎接病人的位置上, 以主动、热情、亲切 、和蔼、诚恳的态度迎接每一位患者, 耐心询问患者的需求时, 主动介绍医院的情况, 医疗特色, 引导患者到相关诊室就医,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要充分运用礼貌性和保护性语言,热情 、善意、科学、客观的给与解答, 在与患者交流时, 使用得体的谓称,简明扼要的语言沟通,清晰准确地解答问题,让患者容易理解,令其信服,使其得到宽慰, 感到受尊重。而不能用不良的刺激性语言,如“ 这项检查是看你是否得了乙肝”,这样回答能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而且还可能加重病情。我们在与患者沟通交流时, 要通过耐心、 热诚的解释, 让患者及家属感到导医护士是他就医时可信赖的知心朋友, 以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敏感,缓解心理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在与患者沟通交流中形成了护患相互理解、信任、合作的和谐关系,大大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 运用非语言性沟通技巧,所谓非语言即称肢体语言, 包括面部表情 、动作、姿 势、声调、位置、 距离等,我们在礼仪培训中对护士的手姿、站姿、走姿进行了系统的训练。
“辅具服务”栏目开办整一年了。期间,我们不断接到残疾朋友、老年人及其亲属的来电来函,咨询有关辅具的信息,其中更多的问题涉及到对辅助器具的基本概念和对理念的认识。比如,残疾朋友在康复过程中如何适时使用辅助器具?残疾朋友如何选用最适用的辅助器具?为使您对这些问题有进一步的了解,本期,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许晓鸣主任来和大家谈谈辅助器具与残疾人的关系;同时,我们将向您提供有关辅具的一些历史资料,相信会让您对辅具有一个更理性的认识。
各类辅助器具能帮助残疾人补偿功能,改善状况,减轻家庭负担,正常地参与社会生活。在发达国家,辅助器具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辅助器具已成为残疾人康复、就业、生活和娱乐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残疾人和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日益迫切,对辅助器具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更需要对辅助器具的相关理念和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很多辅助器具等同于残疾人身体的一部分
很多辅助器具具备补偿功能的作用,这些辅助器具将伴随残疾人终身。由于使用的长期性和依赖性,要求这些辅助器具与残疾人身体结合的部分必须相适应,制作材料应当结实耐用、无毒无害;除了辅助器具将依据使用年限定期更换外,还需要随着残疾人身体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和更新。
例如,脑瘫和截瘫者由于自身难以控制身体,他们使用的轮椅靠背、坐垫和扶手就应当适应使用者个体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工业化生产的轮椅无法满足的,必须由技师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其专门取型、定制或改造;聋儿使用的助听器耳膜需要随着儿童耳道和耳甲腔的生长,定期重新制作;假肢的接受腔和长度也要随着截肢者的发育及时更换和调整。
辅助器具涉及残疾人生活的各各层面
辅助器具涉及残疾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常用的辅助器具有3000多种。例如盲人有盲杖、盲表、语音计算器、语音提示溢水器、专用电脑软件及配件、电子导航系统等各类产品,可以辅助盲人生活;截瘫的残疾人可以借助能够升降的床和各类移动设施,帮助他们坐卧、如厕并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量,防褥疮垫和各类失禁用品、取物器、带遥控的开关等,可以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有了站立轮椅和电动轮椅,他们也能站立和出行,矫形器和各类生活自助器具可以使他们最大程度地自理生活;配备了专用装置的电脑,即使残疾人自身活动范围有限,但利用吹吸的方式、甚至眼球的转动也可以操控电脑。
辅助器具贯穿残疾人康复的全过程
辅助器具可以起到保护、固定、训练、辅助等作用,在残疾人整个康复过程中,适时地配置辅助器具可以使残疾人的各种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以偏瘫的残疾人为例,早期需要配备肩吊带固定肩关节,防止脱位;开始康复训练时需要借助站立床、助行架、平行杠,学习站立和行走;具备自己行走能力时,可以借助四脚拐杖增加稳定性,配置足托等矫形器防止足下垂,改善步态;可以使用各种上肢关节训练器械、手指分离器具、木钉插板等锻炼上肢功能;还可以学习使用各类生活训练的辅助器具,以尽可能做到生活自理;回到家庭后,可以配备各种训练器械继续锻炼,还可以在墙壁上和洗手间安装扶手,协助行走和起坐。
辅助器具配置要与残疾人状况相适应
每一类辅助器具针对的是一类特定的功能障碍者,选择时要结合残疾人功能损失的个体差别,年龄、身高、体重、居住环境、接受教育的程度以及未来发展的愿望,综合经济条件和需求的迫切程度。
例如同样是大腿截肢者,年轻人的首选是安装大腿假肢,但对老年人,就需要结合身体情况进行评价,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假肢、轮椅或拐杖。对单侧上肢截肢者,适宜的选择是装饰假手和工具手,而不是机械手和肌电手。手摇三轮车对下肢功能障碍者是经济实惠的代步工具,但对居住在山区或周围环境坡道较多的残疾人就不适用。
最好的辅助器具是适用的辅助器具
【关键词】 高血压;社区护理;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4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03-0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患病率高,并发症严重!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原发性高血压需要坚持长期治疗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才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提高高血压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和生活质量,加大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力度。下面谈谈本人对高血压社区护理的个人体会。
1 疾病有关知识宣教与心理护理
1.1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首先要做的是让患者对疾病有明确的认识,高血压与肥胖,紧张,劳累,情绪不稳定,吸烟,大量饮酒,食物中高钠摄入,钙摄入不足,遗传因素等有关。
1.2 嘱病人生活规律,坚持午休,保证充足的睡眠,最好中午保证1小时的睡眠以补充睡眠不足。适当运动,以不感觉疲劳为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使血压升高,最好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随便调整用药量,如出现高血压危症时如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气促、视力模糊等症状时,立即卧床口服降压药物,稳定后及时送医院就诊。保持情绪稳定,学会控制情绪。坚持服用有效的降压药物。
1.3 保持情绪稳定,控制负面情绪
1.3.1 人的情绪化多是因为需要得不到满足产生的 生命的本质是趋利避害,追求快乐,使生命快乐的途径有两条,第一是发现快乐的时光增加它,第二是发现使你不快乐的时光减少它。学会正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不要折磨自己,每个人的情绪都会有波动,学会释放,宣泄消极的情绪,比如找亲人朋友倾述,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多参加社会活动,做出点成绩来,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
1.3.2 消除悲观情绪,多看积极阳光的一面,保持阳光心态,使自己乐观有信心,知足感恩。
1.3.3 锻炼也可以消除心中的忧郁,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到运动中,转移和减轻原来的压力和负面情绪,运动量适宜,避免过度疲劳。
1.3.4 指导患者保持平静的心境,遇事冷静避免情绪激动,让病人知道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只要积极治疗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不良的心理状态,以免因精神情绪因素加重病情。使病人以健康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到治疗和护理中去。
2 饮食指导
2.1 低盐 高血压病人每天钠摄入量应低于6克,少吃或不吃腌制食品。
2.2 低脂 低胆固醇,高纤维素,少吃肥肉,蛋黄,动物内脏,多吃蔬菜水果。如:荠菜、芹菜、菠菜、紫菜、木耳、海带。吃些五谷杂粮,尽量吃鸡鸭鱼少吃猪肉,适当增加海产品如海鱼。
2.3 适量蛋白质 鱼虾蛋奶动物蛋白;豆类干果类的植物蛋白。每周吃2到3次鱼类蛋白,可以改善血管弹性,有利于降血压;补铁补钙,多喝牛奶,骨头汤等。因为钙不足也易造成高血压。
2.4 补钾可以对抗钠盐的升血压作用 补钾食物有红枣香蕉桔子葡萄等。甜瓜和酸奶的钾含量比较高,对控制血压有好处。
2.5 低糖,碳水化合物 可食用多糖如淀粉、玉米、小米等;单糖类葡萄糖和果糖会使血压升高应少吃,比如饮料;少食或者禁食辛辣刺激食品。
2.6 主动和被动吸烟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应戒烟;过量饮酒使血压升高,少量饮酒确实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要因人而异严格控制饮酒量。
2.7 尤其注意补充水分,血液浓缩造成血压低的假象,应少量多次补水,避免一次大量补水造成心肾负担;运动可以消耗身体能量有利于减肥。
3 锻炼指导
3.1 高血压肥胖者锻炼是降压的重要因素,及时减掉体内多余的脂肪,可以达到有效地降压目的。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打
太极拳,慢跑,游泳,避免剧烈运动。户外活动经常晒晒太阳。经常参加锻炼配合每天合理饮食持之以恒,一定可以达到理想的减重降压的目的。高血压病人锻炼时不可做幅度过大的动作以及用力屏气的动作以免发生意外。老年人往往伴有多种慢性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锻炼。
3.2 放松疗法 了解病人紧张的原因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方法比如听音乐、深呼吸,全身放松、心理疏导、兴趣培养等使患者缓解精神紧张保持乐观的心态。情绪低落的时候,选择明快的音乐;情绪愤怒的时候,选择轻松的音乐来听。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心理和生理的活动、心理生理的放松均有利于身体健康,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3.3 规律的生活习惯 就是去除对身心健康不利的习惯,避免长期过度紧张,工作劳累;保持情绪稳定,乐观;通过各种健康教育措施预防缓解病人的精神压力,纠正患者的病态心理。
4 正确使用药物
4.1 遵遗嘱按时服药,血压波动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服药量,切不可自行减量更不能停药,以免发生严重后果;切忌吃吃停停,很多病人对病情麻痹大意,间断服药。尤其夏季血压波动大,认为血压不高时就不用服药了,造成血压忽高忽低的现象发生;夏天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一般可降低10毫米汞柱左右;高血压病人与正常人不同,血压波动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差,危险程度更高。避免过冷过热刺激,空调房间温度不可过低。
4.3 定期去医院复查,不适时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根据个体情况小剂量开始,选择长效制剂,必要时联合用药。
4.4 教会患者自测血压,可以避免“白大衣高血压症”定血压计定定肢体定时间测量血压;控制稳定时每周测量一次,波动大时每天2到3次。如果发现波动过大或者昼夜差值较大,应到医院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波动规律,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措施,家庭血压监测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参与意识。
我的名字叫安妮・爱得幕思,是在英国医疗卫生机构(NHS)从事康复工作34年的康复治疗师,主要工作是给住院的、或社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并且深入患者家中拜访,提供康复医疗服务,而不是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一直待在医院里。这项工作是由职业医疗小组完成,包括关照久居家中的残疾人。
我是一名有三个成年孩子的妈妈。1997年我们全家第一次来到中国,待了两个月。从那以后,我和丈夫几乎每年都要来中国一到两次。在中国我们去过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也去过一些贫困的乡村。每一次我都关注着残疾人,但由于时间较短,没有办法更多地关注中国对残疾人的康复护理工作。直到2008年8月我再次来到中国,才有机会深入医院、康复中心以及残疾人的家庭。
我结合在英国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想谈谈对于帮助残疾人的一些想法。在英国有一些职业医疗工作者照顾这些残疾人,我把这些人称为“护理者”。虽然我的经验源于另一个国家和另一种卫生医疗系统,但是道理是共通的。
每一位残疾人都有自己的家庭,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子,不管残疾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都会对自身的人际关系有影响,而且会对最亲近的家人有着更深层次的影响。
对于先天性残疾人来说,他们的父母和家人先得做出适应性的调整,然后决定残疾人将如何生活。一旦决定之后,他们就得做很多实际的事情,而且还得做出很多情感和心理的调节。家长和亲人会制定一个框架给残疾人,这个框架指导残疾人如何面对自己的残疾缺陷,指引残疾人通往克服困难、获取成功的道路。
疾病或事故也会导致残疾,这样患者就得适应新环境。同样他们的亲人和朋友也要适应新情况,大家一起共同制定方方面面的计划。从情感、心理到身体的调节过程很复杂,因为每一位参加探讨的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处于不同情感、心理调节的阶段。最理想的是如果富有同情心、职业素养良好的专业人员(医生、康复治疗师、社会工作者)能够一起指导这个过程,那将会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们还可以看得出来,适应残疾的过程没有一个是相同的。但不管是先天残疾,还是后天残疾,他们都会因失去梦想、生活不能自理而感到痛苦、悲哀和失望。家庭和社区面对这些情况经常会受到文化和社会态度的影响。
当然最好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做出良好的调节,制定一个符合实际的计划,这样残疾者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新状况的潜能。这不仅需要残疾者自己参加整个过程,同时还需要他们的家庭成员、朋友圈子和当地社区的共同参与。
通常,一位残疾人需要有人能密切地照顾他们。或多或少他们需要有人帮助处理日常生活的事情。他们也需要实际护理和情感方面的帮助。某些情况下,这种帮助并不难,但是大部分情况需要有人在护理与情感上有巨大的付出。一般而言,我们需要把关注放在残疾人身上,护理人员要有做很多事情的奉献精神,要认为做这些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并且要“忘记”自己的需求,因为他(她)得确保残疾人的需求没有被忽视。
因为残疾人只能靠护理人员的帮助,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些护理人员的角色非常重要。当我们为残疾人制定计划的时候,我们不能忽略护理人员的重要。
护理人员是残疾人的保护人,并代表他们的“声音”,这样能够保证残疾人的需求和观点能被社会所知晓。他们也因为醉心于护理事业,而忽略自身的需要和健康。
护理人员的角色对残疾人很重要。但是如果护理人员生病或存在心理问题,这种情况就会影响或破坏残疾人康复的过程。所以,我这里想推荐以下二些原则和观点,如果被采纳的话,能够保障护理人员的健康和良好的状态。
1 认可护理人员的角色
全社会都要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和奉献是有价值的,这一点很重要。这种尊重不仅来自受照顾的残疾人,还来自医疗、政府组织,残疾人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
最近,我老家英国鲁顿(luton)这里专门为“护理人员”主办了一个庆祝的活动,认可和重视这些护理人员在社区扮演的角色。在一个星期时间里,他们不仅开了“party”(演唱会),而且举办了宴会和颁奖仪式。
英国人也开始讨论这些没有报酬的护理人员的养老金计划和补贴能不能被重视,因为护工平时会放弃自己的人生规划和挣钱的权利为残疾人服务。这种讨论可能不符合中国实际情况,但是有没有其他一些措施能够认可护理人员并给予他们适当的长期补助呢?
2 护理人员应该参加制定关于如何照顾残疾人的决策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种决定也涉及到护理人员本人。后天性残疾带来的精神和躯体的问题常常影响到原本稳定的家庭关系。不管哪一方遭遇残疾这么一个意外,新婚的配偶处理方式各不相同,但有很多家庭婚姻关系就此破裂。因此,护理人员和残疾人的作用关系就更加重要了,而且这种关系对各方都有利。
3 相互间的期望值
这点很重要。显然,相互间的期望应该经过双方认可才行。如果护理人员的目标和残疾人家庭、被照顾者之间的目标不一样,容易产生复杂和难解决的问题。这些矛盾早点被认识、探讨比较好一点,否则这些矛盾会恶化。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可以去找一个更客观的方法(比如调解委员会来介入重新“探讨”相互间的期望值,解决问题)。发生冲突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应该理解为过程的一部分。
4 资讯
护理人员了解整个情况很重要,包括了解医疗卫生问题和对残疾者的长期病情分析。从事卫生事业的医疗人员可以直接提供相关的资料,还有很多信息可以上网查询一些相关的医学网站论坛(如脊髓损伤协会或多发性硬化协会)。
这种方法有利于护理人员持续地获取某些残疾人的进行性病情资讯,他们的病情常常变化,可能慢慢好转,更多的是不断恶化。这些资讯也是不断变化的。医疗进步和科技创新会提高护理的水平,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5 培训
有时候护理人员需要操作一项技巧性很强的护理项目,这就需要培训。比如,对于帮助病人进行被动活动,如果护理人员采取不当的方法,可能会伤了自己的腰,以后就不能帮助患者,直接导致护理任务的失败。因此可见护理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很重要。
护理人员还需要一些更具体的培训,比如关于如何照顾残疾人日常起居生活(上厕所,洗澡等),还有情感、精神方面如何支持病人等等。
6 休息
每一个人都需要空间和时间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护理人员也需要得到很好的休息。对一个护理人员而言,“充电”非常重要,因为这样他们才能继续更好地为病人服务,防止他们脾气变坏或情绪失控。休息不一定要花很多时间,但是一定要列入项目计划中。休息活动包括看书、锻炼身体、听音乐、学习等。
为了能够让护理人员有时间休息,这就需要有人来代替他们一段时间。具体安排是每周固定一到两次派人到残疾人家里帮助护理。有时候兼任的时间可以稍微长一点,比如一个周末的时间。这个办法看上去很奢侈,但是对护工而言非常非常关键,这样护理人员接下来能干很多年。
“兼任护理人员的人”也要知道怎么照顾残疾人,这样,护理人员“充电”时才能真正放松,很好地利用时间休息。
7 社会的支持
护理人员虽然天天关注护理残疾人,但是他们也需要家庭、朋友和社会的关爱。护理人员不应该单独承担护理的重担,需要更多的人共同分担。
8 精神方面的支持
《科学生活》:肖主任,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在2012年底已接近2亿,上海更是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除了某些老年人罹患的精神疾病之外,他们的心理问题,比如老年的认知性损害,此外老年性的抑郁状态、老年性的焦虑状态、老年性睡眠障碍等等,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我们希望肖主任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肖世富:好的。说是“心理”问题,实际上都是大脑的问题,是精神问题。
由于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人老了,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在衰老,心脏、骨骼以及各种器官的功能都会下降。大脑作为我们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是调节心、肝、肾等各种器官功能的神经中枢,同样会衰老,不可避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和精神问题。老年人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原因或者危险因素。
首先是社会心理因素,也可统称为外因。人的衰老也表现为大脑功能的衰退,容易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老年人确实也有一些不同于青年人或中年人的特殊因素,比如他们面临退休后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发生的较大变化,社会交往急剧减少,社会经济地位也有落差。而对于高龄老人来说,因为夫妻两人不可能同时离世,或迟或早要面对丧偶的问题。还有家庭结构的变化,核心家庭的解体,出现了留守老人、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等等特殊情况。有些老人还面临人际关系的变化,过去原有的人际关系减少,需要处理某些新的家庭人际关系,比如儿女结婚了,就面临婆媳关系或翁婿关系等等。若处理不当,就会出现家庭矛盾。上面这些问题和矛盾,往往促使老人产生某些负面情绪,比如独居老人的寂寞感、孤独感,甚至造成焦虑、抑郁等,以及对疾病的担忧。
其次,老年人由于衰老,免疫力下降,容易罹患各种躯体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和癌症等慢性病,对他们造成较大的心理困扰。因为这些病都是慢性病,长期伴随老人,还有各种各样严重的身体症状,就会影响生活质量,造成心理痛苦,特别若罹患癌症等,本身就是对老人的重大心理打击。
第三,老年人大脑的实质病变,容易出现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大脑疾病。比如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PD)和血管性痴呆病(VD),我们医生所称的这三“D”都是常见的大脑疾患。相对少见的老年人大脑疾病则有:跌倒等造成脑外伤引起的疾病;外来物质造成的损害症状,如长期大量饮酒的情况下损害大脑而造成慢性酒精中毒,以及煤气中毒引起的后遗症等。另外还有由于某些感染性疾病导致的大脑病变,比如经由性传播的梅毒、艾滋病在躯体上毒性发作会有二三十年的潜伏期,可能引起神经疾病以及脑病,常见的是梅毒引起的麻痹性痴呆以及艾滋病痴呆等。而在此之前可能先出现心理、精神方面的症候群,比如失眠、焦虑和记忆力减退等。
特别应当指出,痴呆类的疾病,随老年人年龄的增长,每增加5岁,发病率增加一倍以上。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表来表述:
北京、上海等地老龄化程度高,老年人罹患痴呆病的比率也相当高。
还有一些药物的摄入也会引起老年人的大脑病变,比如激素、镇静催眠药、某些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药物以及某些抗肿瘤药物,都会使老年人发生心理行为的改变,甚至诱发心理障碍。
老年人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表现
《科学生活》:肖主任,刚才您系统介绍了老年人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产生的原因,有些属于客观规律不可抗拒,比如老年人本身器官包括大脑的衰老,罹患慢性病等,有些则需要老年人本身或其家属以及社会各方努力加以改善。那么,老年人的心理障碍或者精神疾病有哪些表现呢?
肖世富:老年人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在临床上的表现可以分三个层次来探讨。
首先是有某些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症状。可以说每个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点症状,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正常,比如有点失眠,有点焦虑,有点担忧,甚至偶尔会有点幻觉等,这些我们叫做轻度的非精神病因的精神症状,但这是老年人自己能认识到和体会到,多数情况下也愿意去接受治疗。另一种就是精神病因的症状,比如幻觉、精神行为的明显紊乱等,而且此类情况下患者还认识不到,缺乏自制力,不愿意去接受治疗,甚至否认自己有这方面的问题。但处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还不会影响当事人的社会生活以及生活质量。
第二是亚临床的状态。这种状态下,有一种精神方面的症状或多种症状的组合,而且对工作、学习和生活有一定影响,但时间比较短,可能两三天就过去了,还未达到疾病的程度。比如,有的人总觉得记忆力减退较快,但还不会严重影响工作;有几天失眠或焦虑,过后就好转了。但是,记忆力的问题继续发展,也许就变成痴呆,而帕金森病的前兆就是失眠或焦虑,后面才会发展到手抖。其实,这段时间很关键,需要早诊断,早治疗,以便减缓或推迟疾病的发展。比如痴呆的前期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老年人自己和他的家属都能感觉到,但基本生活能力没有问题,能正常生活,如果早干预,会比较有效。
最后进入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状态,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有充分的各种症状表现,二要持续一定的时间,三有一定的严重程度,其判断标准就是对患者的学习、生活有明显的影响,不能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满足了这三条,还要进行各种检查,排除了其他可能性,才能最后鉴别、确诊罹患何种精神疾病。现在的医院已经可以作各种检查,科学家们认为任何一种心理疾病都可以找到物质的原因,包括分子或基因水平的原因。
消除心理疾病的“病耻感”
《科学生活》:如果已经被诊断为精神疾病,患者当然应当依医嘱进行治疗,而不能讳疾忌医。我要问肖医生的是,那么老年人及其家属应当怎样预防或延缓他们各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发生呢?
肖世富:这个话题很重要,但我只能总体上说一说,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需要针对性地制定对策。
首先,当然是针对上面所说老年人发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对那些危险因素和外界因素加以防范或避免。
其次,如上面所说,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许多是与躯体的慢性病相关联的,所以治疗和控制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很重要,这样罹患心理疾病或痴呆的几率会
降低。
第三,自觉增强心理素质,增强对心理疾病的抵抗能力。如何增强心理素质?最重要的是正确认识精神疾病,消除精神疾病的“病耻感”。现在人们谈及自己患有躯体疾病,包括癌症,都比较自如,不会不好意思。比如某人得了心脏病,甚而觉得是富贵病,潜意识中或会有点自豪感。唯独精神疾病,老年人特别怕提及,比如痴呆,往往闭口不谈。也许这个病名也有点问题,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颠”、“狂”、“痴”、“呆”都是贬义词。我们的文学作品中也往往体现出对这类病的偏见,以至于我们整个社会可能都未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其实人一生罹患什么病,是躯体疾病还是精神疾病,固然与生活方式有点关系,但毕竟是随机的,谁也难以预料。实际上,从现代医学上说,虽然精神疾病不可能完全治愈,但是比起治疗感染性疾病,治疗精神病有效的比率更高。我们要认识到,现代疾病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有那些简单的疾病,比如感染性疾病,能够被治愈(当然恐怕还限于细菌性感染,病毒感染的疾病仍然有待攻克)。现在的疾病大都是慢性、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很多,恐怕大多难以达到病人“疾病断根”的要求,还容易反复发作,需要长期治疗。况且这类病往往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很难谈得上可以有效预防。同时,年龄也是关键因素,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可能高发年龄为五六十岁,而精神疾病的高发病年龄在六七十岁,这恐怕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受到人体的精密保护,不容易受损,往往到高龄时才发生衰老。然而,根据研究,这类病虽然出现症状较晚,比如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多在60岁以上,其实在二三十年前大脑就发生了一些变化,这已经被科学家在活体大脑里观察到了。所以这类精神疾病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都是同类的疾病,比如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但此时冠状动脉的狭窄已经很严重了,而这一病态其实也在二三十年前就已酿成病根,只不过人们并无感觉而已。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到精神疾病的多病因、易复发等等特点。
还要认识到精神疾病病程的长期性。比如痴呆类疾病,发生轻度认知损害的时间可以长达十年,发展到痴呆又是十年,加起来就是二十年的漫长时段。到了痴呆期,家人或社会的负担很重,患者不但丧失自身劳动或工作能力,还需要专人护理。而且一旦罹患精神疾病,不但本人痛苦,家属亲人在照料的同时也引发心理痛苦,所以也是一种社会问题。再加上患者可能走失,甚至肇事或者自杀,造成很高的社会负担。老年人罹患抑郁症的比率要比青少年高得多,但由于这一群体比较弱势,社会关注度小,不像某位青少年或高级白领跳楼,大家都很震惊,老年人自杀也许根本就不会报道。实际上,中国老年人的自杀率要比青少年高至少一倍,据统计,后者的自杀率为十万分之22,前者则达到十万分之46,在世界上排第四,日本排第一,而且我国农村的老年人自杀率要高于城市。
发生某些心理疾病征兆怎么办?
《科学生活》:您讲得太好了!特别是如何正确认识“人老病来磨”的各种疾病,消除精神疾病的“病耻感”非常重要。那么一旦老年人如您所说,发生心理障碍的一些临床症状,经医生诊断需要早期干预,应当在哪些方面引起注意呢?
肖世富:一旦发生你所说的情况,应当尽早求助于专业医生。我们现在可能存在一种误区,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比较多,但真正到了形成疾病的阶段,还是应当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如果只是某种心理问题,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询师;但如果发展成为心理疾病,仅仅进行心理治疗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特别是某些重型精神病患者,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仍然迷信心理治疗,就可能错过病情控制的最佳时机。比如有些抑郁症病人,多次自杀未遂,就从反面证明患者并未得到正规的药物治疗,因为针对抑郁症的药物效果其实相当好。
当然,生活方式的改变对那些有潜在的心理疾病的患者也是有效的。可以进行某些比较舒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瑜伽等等;多参加社会交往活动,多与他人交谈,释放心理压力;多参加娱乐活动等。也就是多参加使人高兴的活动,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有人喜欢听音乐,有人喜欢跳舞,有人喜欢打麻将,都促使心身愉快。我特别要提到老年人喜欢的麻将活动,虽然它是娱乐活动,但又是大脑思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增强记忆力和认知能力的过程。只要坚持适时、适量和适度,避免过分的紧张和疲劳,对大脑有益,对痴呆类疾病患者是有保护作用的。事实上,我们治疗痴呆类疾病的干预手段之一就是对他们进行认知训练、记忆训练、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打牌打麻将其实就是这样一种训练过程。当然,如果打牌入迷,不吃饭不睡觉,因为输赢而精神紧张,那就适得其反了。
我们还提倡老年人适量饮酒,对大脑可能有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等。但同样要坚持适量、适度。一般认为要注意选择酒的种类,红酒、黄酒比较合适,不推荐烈性酒,因为前者含有某种抗氧化剂和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有活血化瘀的效用。但并非刻意要去饮酒,可以根据每个人原有的生活习惯来调节。至于饮食营养的均衡,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是众所周知的,就不需要我们多加强调了。
我们这一代老年人,一般来说文化程度不高,比较保守,除了“病耻感”较强之外,对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也缺乏正确认识。他们认为,治疗焦虑、抑郁或改善认知能力的药物都会损害大脑功能,特别是怕服用镇静催眠药,其实这绝对是一种误解。这些药物都经过严格、科学的验证,一般来说,平均每种药物的实验验证要经过十年时间,花费数十亿美元才能付诸临床实验,如果损害脑细胞是绝对不可能用于人体的。但凡是有效的药物总有一定的副作用,我们不能过分夸大这种副作用。早期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确实有较大的副作用,因为主要以抑制为主,服用后会有痴呆的表现,现在这种情况已不复存在了。
老年人容易陷入的另一种误区是,他们发生了心理障碍后往往多次往返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等求医,做种种检查,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总希望找出某种躯体疾病,却十分顽固地拒绝承认自己罹患的是心理或精神疾病。然而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精神疾病总会在躯体上有所表现,比如焦虑症、抑郁症会有许许多多躯体上的表现。但与真正的躯体疾病不同的是,它们没有规律,有心慌、胸闷、心悸、手脚发麻等,有各种外周神经方面的紊乱表现。一会儿心慌,老年人以为是心脏病,一会儿又气喘,他们以为是肺部疾病,一会儿脚发麻,他们以为是坐骨神经或神经系统的毛病,于是到处去检查,反正是“疑”此病“疑”那病,西医无法诊断,他们又去看中医进行调理……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家属的观察和社会的帮助很重要
《科学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老年人的子女家属,特别是当父母或祖父母年事已高时,应当怎样在他们就医的决策方面发挥正确的作用呢?
肖世富:我们看到较多的情况是,子女等以尊重老人意愿为由,对老人就医不加干预,只是被动地陪着他们到处寻医问药。其实这样做,可能是害了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