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口腔健康知识与宣教范文

口腔健康知识与宣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腔健康知识与宣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口腔健康知识与宣教

第1篇:口腔健康知识与宣教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随机抽取我校2006~2009级在校本科生600人进行调查,收回问卷580份,有效问卷554份。其中,男生233人,占42.06%,女生321人,占57.94%;城市163人,占29.42%,农村391人,占70.58%;年龄18~24岁。

1.2 方 法

1.2.1 问卷调查

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2],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①学生的一般情况;②刷牙次数、时间、方法,牙刷、牙膏类型,是否喜吃甜食等;③龋齿防治知识知晓情况;④口腔卫生保健态度。在调查员的指导下自行填写调查问卷,当场发卷并收回。

1.2.2 口腔科检查及诊断标准

对调查的每位学生进行口腔检查,按照1997年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进行[3]。诊断标准采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中龋齿的诊断标准。

1.2.3 指导大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的宣教

①利用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加强口腔健康知识宣教,每年大学新生健康教育课增加了口腔保健的内容;②在校园网上加强口腔健康行为的指导,在校医院网站上开辟口腔病防治专栏,宣传口腔保健知识,并与学生互动,对他们提出的问题随时解答,并予以健康指导;③对每位就诊的同学加强口腔健康知识的宣教,并要求其向同寝室的同学传授并监督;④通过板报宣传,张贴宣传海报,造出宣传态势,提高宣教效果。

1.2.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地区及性别大学生龋齿检出及治疗情况

表1显示,本次调查大学生龋齿检出率为46.39%;城市学生龋齿检出率为53.99%,高于农村学生的43.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61,p <0.05);女 大 学 生 龋 齿 检 出 率 为52.34%,高于男大学生的3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2,p<0.01)。大学生龋齿充填率为35.19%;城市学生龋齿充填率高于农村学生(χ2=9.493,p<0.05)。

2.2 各年级学生龋齿检出及治疗情况

表2显示,4个年级间龋齿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20,p<0.05);一年级学生龋齿充填率最低,其次是二年级,三、四年级学生龋齿充填率最高,各年级学生龋齿充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55,p<0.05)。

2.3 对龋病的认识

有54.87%的学生不能较全面的回答龋齿的发生原因,其中86.84%为低年级学生。有8.12%的学生认为龋齿是由缺钙所致;4.87%的学生认为是由口腔炎症所致;47.11%的学生认为是口腔卫生差引起细菌产酸所致;13.00%的学生认为由遗传因素决定。对于龋齿是否引起心脏、肾、关节等主要器官疾病,88.27%的学生持否定态度,其中低年级学生占88.96%。

2.4 对刷牙的认识

被调查者中,99.28%的学生认为刷牙有预防龋齿作用;70.22%的学生认为刷牙有预防口臭作用;79.24%的学生认为刷牙具有保持牙齿洁白作用;51.44%的学生认为刷牙具有治疗口腔炎症作用;15.16%的学生认为使用牙线与刷牙同等重要,仅有12.09%的学生使用过牙线,71.84%的学生不知什么是牙线。其中高年级学生回答正确率(85.2%)高于低年级的学生(65.4%)。

2.5 刷牙的次数和方法

每天 刷 牙2次 以 上 的 学 生 有347人,占62.64%(高年级占41.23%,低年级占21.41%);1.26%的学生偶尔刷牙;36.10%的学生每天刷牙1次,其中有89.00%为早晨刷牙,11.00%为睡前刷牙。48.38%采用竖式刷牙法,48.92%采用横刷法。刷牙每次持续3min以上者仅占11.19%,有24.01%的学生少于1 min,用餐 后即刷牙仅 占7.40%。35.74%的学生非常喜欢吃甜食,其中女生占70.70%。仅有10.46%的学生能够在吃甜食后立即漱口或刷牙。

2.6 牙膏、牙刷的选择及牙刷使用时间

本次调查中,有31.23%的学生选择含氟牙膏,48.01%的学生选择保健牙刷。在牙刷使用时间上,40.61%的学生使用3个月左右,26.53%的学生使用半年或半年以上。各年级中,含氟牙膏、保健牙刷的选择率、3个月左右更换牙刷率3项指标均随年级的升高而上升;半年以上更换牙刷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下降。

3 讨 论

第2篇:口腔健康知识与宣教范文

关键词:口腔保健 健康知识 健康教育 调查研究 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246-01

为了解我省郴州永兴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日常口腔健康行为及态度,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开展口腔健康知识宣传提供依据,现就本次调查结果及健康教育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当地的居民450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4年7月3~10日。利用居民的空闲时间进行随机整体抽样问卷,年龄0~7岁、8~12岁、50岁至今,总体分儿童与成人两张问卷。

1.2 方法

问卷内容结合群众所关心的口腔问题及其他文献进行设计。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姓名、年龄、性别);口腔检查(龋齿、牙龈、牙异常等情况);口腔保健行为(刷牙方法、刷牙次数、持续时间、定期口腔检查等);口腔卫生及饮食习惯和对自身口腔状况的了解程度。所有调查对象均按照WHO制定的《口腔卫生健康调查基本方法》进行调查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

(1)儿童几岁开始刷牙。

根据调查永兴地区儿童刷牙起始时间为5~6岁的比率达到50%,而据口腔检查结果,龋齿病率达到85%,儿童预防龋齿和其他口腔疾病的重要方法就是刷牙。养成每天刷牙的良好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可去除菌斑和软垢,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的发生。这需要家长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儿童从几岁开始刷牙比较好呢?目前,对于儿童刷牙的时间,应强调早。乳牙会在出生6个月左右的时候开始生长,家长应该在乳牙刚开始萌芽的时候就用湿纱巾定期清洁牙面。在一岁半左右会长出第一乳磨牙,家长就可以开始帮孩子刷牙了,牙膏可以含少量的氟化物。家长在这个时期帮孩子刷牙时可以使用套在手指上的专用小牙刷,这样对于诱导孩子的注意力,操作也更简便,更够更好地完成刷牙。家长可以在孩子2~3岁的时候开始培养孩子自己刷牙,兵进行督促。一般在6岁以后,经过训练的儿童都能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所欠缺的就是恒心和毅力,所以家长仍要进行必要的监督。

(2)是否做过窝沟封闭。

据调查结果显示,湖南省永兴地区做过涡沟封闭的儿童为0,而且知道有窝沟封闭的家长为0,窝沟封闭是最佳的对儿童牙齿的保护方法,能有效的避免蛀牙的出现。

(3)每天刷牙的次数。

据调查数据显示,51%紧早晚各刷一次,科学刷牙的最佳次数和时间是“三、三、三”,就是每天刷三次牙、每次都在饭后3 min刷、每次刷牙3 min。因为饭后3 min正是口腔齿缝间细菌开始活动并对牙齿产生危害的时刻,对于普通群众来说比较合适的刷牙的时间应该是起床后刷一次及睡觉前刷一次,因为大部分人中午由于上学或者工作几乎没有空闲刷牙,建议在午饭后用水漱口,而工薪阶层能做到的当然是午饭后也刷一次,每次刷三分钟,并能保证每个牙面都能清洁到,时间不多不少,保护牙齿最好。

(4)口腔保健产品的推广情况。

功效性牙膏、漱口水、美白牙贴、止痛含漱液、牙线等功能性口腔保健产品在永兴地区的使用率为0,刷牙虽然是维护口腔卫生的有效方法,但有报道单纯的刷牙平均只能清除菌斑的50%左右,特别是难以消除邻面菌斑。所以,应该加快口腔保健产品的应用推广,尤其是牙线的使用推广,使用牙线可以预防口腔疾病,大大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为此,美国衰老学专家迈克尔・罗伊森更指出,坚持每天使用牙线,能让你多活6.4年。

(5)口腔服务设施的利用。

调查发现,55.8%的当地居民因为牙疼而就医,仅有1%的是做定期检查,4.3%的接受预防性措施,这说明目前农村居民是被动就诊口腔科,未能充分利用口腔服务设施。郴州永兴地区获取口腔保健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76.2%,媒体是传播健康信息的主渠道,应组织口腔专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科学引导大众的口腔健康行为。

2 讨论

2.1 原因

本次调查显示,郴州永兴当地居民口腔健康有关的知识知晓率较低,对口腔保健缺乏积极态度,口腔卫生状况普遍较差。大多数居民不能定期口腔检查,不能正确掌握刷牙时间和方法。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牙石、菌斑、通过问诊调查及统计学分析其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第一口腔保健知识缺乏:口腔健康知识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渠道获得,从这些渠道获得的相关知识一般较为肤浅,缺乏连贯性与针对性,有时还较片面,并缺乏实际的指导,对于口腔健康持顺其自然的态度不够重视。第二农村地区相比城区医疗条件落后,受教育程度低下。因此,在本次调查的人群中牙龈出血、菌斑、龋病的患病率较高,而龋面充填构成比却较低。

2.2 对策

(1)发展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网。

(2)人力资源开发:用多种形式培训基层各种口腔保健工作者、健康教育者,乡村医生;为各省及农村地区举办牙防专业人员培训试点班;编写各种教材,参考书等。

(3)利用墙壁板报和学校学报的形式在校园中宣传。

将口腔健康宣传知识和图片制成生动活泼的墙壁板报形式或在学报中开辟专栏,可使居民在赶集以及学生在业余时间,不经意中学到口腔保健知识。

3 结论

这次调研结果显示儿童口腔疾病问题最大最常见的就是龋齿,其次就是牙齿发育异常的情况,成人中最常见的口腔问题是牙周病,有必要对农村地区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宣教,使他们认识到其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并组织定期检查,对口腔疾病进行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如果能普遍提高农村居民口腔健康意识,不但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口腔保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成年人群体中口腔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姜红,姜广水.大学生口腔健康认知及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口[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9):1181-1183.

第3篇:口腔健康知识与宣教范文

关键词 小学生 口腔保健知识 调查

为了解从化市新城小学学生的口腔健康行为现状,探讨不同性别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和观念的差异,找出学生在口腔保健知识与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进行口腔健康促进和教育活动提供借鉴,笔者于2006年3~5月对广州市某小学学生进行了口腔保健知识与观念的问卷调查。

资料与方法

对象:采用按年级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从化市新城小学抽取小学生共340例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40份,收回有效问卷331份,有效回收率为97.4%,其中男171例,女160例,年龄在11岁左右。

方法:采用经预调查、讨论修改后自行设计的“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与观念的问卷”。内容共19道题,包括被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年级等),关于龋齿和牙周疾病的知识、关于口腔保健的知识和关于口腔保健的观念问题等。问卷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讲解后,调查人员规范用语,统一标准,避免诱导性或提示性语言。以班为单位,在老师的配合下组织被调查学生集体在规定的时间(10~30分钟)内采取不记名方式自行填写,填写时不许相互讨论,问卷填写完毕后,由调查员统一回收,并当场检查调查表的填写情况,对问题答卷(如漏题,选择不明确)及时进行更正补充,以保证样本数量。问卷中未答1题及以上者或者基本情况缺1项及以上者或答卷全是空白或所有答案都一样者为无效问卷,不予统计。

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采用双录入方式进行数据录入并校对,并对资料进行各变量统计描述、X2检验,P

结 果

关于龋齿和牙周病的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见表1。

关于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见表2。

关于口腔健康观念的知晓率结果见表3。

讨 论

(1)关于龋齿和牙周病的知识的知晓率远没有达到中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规定。这可能是由于没有广泛开展口腔卫生宣教,学生对细菌,甚至牙齿的结构缺陷与龋病和牙周病的关系认识不够,对六龄牙的概念和重要性也比较陌生。今后对这些方面的宣传教育仍不能松懈,还应加强对细菌和牙齿结构缺陷与龋病和牙周病关系的宣教,使更多的学生对龋齿和牙周病的病因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以利于降低龋齿和牙周病的发病率。

(2)关于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较低,说明多数学生对口腔保健知识缺乏了解。大多数学生知道应该每天刷牙,早晚2次,但却不清楚晚刷牙更重要,因此也就不能坚持正确的口腔保健行为。大多数学生知道选择怎样的牙刷,但知道含氟牙膏具有防龋作用的却占很少,而知道预防龋齿的最好方法的就更少了,甚至不了解什么是窝沟封闭。提示今后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更具体、更有针对性,而不再仅局限于大众知识的普及[1]。

(3)关于口腔健康观念的知晓率,较第2次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所提高。人老掉牙是人们普通存在的错误观念,只要选择适当的口腔保健措施,达到牙龄与寿龄一致是可能的。牙齿的好坏和后天自身的保护也有很大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观念,以最终降低牙病的发病率。

第4篇:口腔健康知识与宣教范文

关键词:孕期;口腔疾病;分析

近年来,随着优生优育观念的逐渐深入,育龄妇女多关心相关身体检查,而忽略了口腔保健,孕妇口腔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口腔疾病在影响孕妇身体健康的同时,可能会影响胎儿健康发育[1]。我们分析了200例孕妇口腔疾病的病种、病因,提出了预防的措施,旨在减轻孕期口腔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孕妇200例,其中孕早期(0~12w)54例,孕中期(13~28w)84例,孕晚期(29~40w)62例。临床检查后,详细记录。有口腔疾病者给予相应的医疗措施,无口腔疾病者给予口腔保健指导。

2 结果

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孕期和病种分类统计构成情况,见表1。

2.1不同孕期口腔疾病发病情况比较 按孕期不同,口腔疾病的发病率由高到底的顺序是:孕中期(42%)>孕后期(31%)>孕前期(27%)。孕中期口腔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孕后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不同病种发病情况比较 按病种不同,在孕早期、孕中期和孕后期,口腔疾病的发病率由高到底的顺序是:牙周疾病(47.0%)>口颌炎症(30.5%)>牙体牙髓病(20.5%)>口腔黏膜病(2.0%)。其中94例牙周疾病中,发病比例最高的是牙龈炎,共66例,占70.2%;61例口颌炎症中,发病比例最高的是冠周炎,共53例,占86.9%;41例牙体牙髓病中,发病比例最高的是牙髓炎,共12例,占29.3%;4例口腔黏膜病中,发病比例最高的是感染性口炎,共2例,占50%;

3 讨论

孕期牙周疾病的临床表现不一。半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在体检中发现患病,这类患者常不会主动到医院就诊;有的患者表现出刷牙出血,出血症状较轻,这类患者中保健意识强的一般能主动到医院就诊;少数患者表现出牙龈自动出血,临床症状较重,这类患者多能主动就诊。研究证实[2],孕期牙周炎是由细菌引起,而不是性激素失调引起的。牙龈渗出液中含有性激素,在菌类作用下转换成营养源,为细菌繁殖提供营养。加之存在刷牙次数少、刷牙方法不当、刷牙时间不足等问题,使口腔内垢石累积,反复刺激而患病。因此,孕前应进行系统的口腔检查和口腔卫生宣教,让孕妇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

患有口腔疾病的孕妇,多数受教育程度较低,口腔保健意识和口腔卫生习惯都很差,多忽视口腔疾病的存在,对待宣教漠不关心,甚至不愿参与,对口腔疾病不治疗或者延缓治疗,口腔内存有残冠、残根,妊娠后的心理压力和妊娠反应导致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大量细菌趁机繁殖,残冠、残根出感染加剧,并向深部发展,常引发炎症。孕期治疗口腔疾病和粘膜疾病时,通常对使用的药物又多有用药限制和安全方面的考虑,使治疗难度增加,易造成炎症迁延。妊娠期牙周炎是早产的危险因素[3]。一定要坚持孕期口腔检查,及时去除残冠、残根,预防感染发生。

临床发现,孕期龋齿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孕妇生活习惯改变,饮食次数增加,刷牙困难,口腔清洁不彻底,孕期抵抗力下降有关。孕期妊娠反应导致唾液酸性增强,牙齿受到酸蚀;孕期饮食数量增加,口腔环境较差;孕期日常生活不规则,刷牙困难等,造成口腔卫生状况较差。这些因素都可诱发龋齿。另外孕期母体对钙摄入不足,也是导致龋齿的诱因之一[4]。本组数据显示,孕中期(42%)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孕前期(27%)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最底,孕中期口腔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孕后期和孕前期。提示应重视孕前期口腔检查,早期发现口腔疾患,及早治疗口腔疾病,以减少孕中期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有利于消除影响孕妇和胎儿健康的危险因素。这与有关报道相一致[5]。孕期妇女对医疗保健知识比较感兴趣,容易接受健康知识宣教,也有参加健康学习的主动性,这段时间我们要采用多种手段加强口腔健康宣教,这必将有利于孕妇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6]。对孕前妇女进行孕前口腔疾病干预和健康教育能够显著降低妇女妊娠期口腔疾病的发生。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缓解孕妇对口腔疾病及疼痛的焦虑,运用认知行为疗法配合临床治疗可以明显控制孕期口腔疾病的发病率[7]。

总之,口腔卫生状况差是孕期口腔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良好口腔的卫生习惯是预防口腔疾病的关键。加强社区口腔健康教育科普讲座[8],提高居民口腔保健意识,重视孕前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检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减少孕期口腔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顾江霞.孕妇口腔健康状况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2,9(1):83.

[2]孙萍,丁博.妊娠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吉林医学,2006,27(3):241.

[3]Klebanoff M,Searle K,The role of inflammation in preterm birth focus on periodontitis[J]BJOG,2006,3:43-45.

[4]陈志.孕妇龋齿及牙周病的调查[J].中国优生优育,1996,7(2):3.

[5]武洁,朱维健,牟洁,等.3117例孕妇口腔科门诊初诊病例统计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08,24(1):85-87.

[6]卞金有,胡得渝.预防口腔医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6-208.

第5篇:口腔健康知识与宣教范文

关键词: 7-9岁儿童 口腔卫生 卫生教育

1.引言

7-9岁儿童口腔处于替牙期,是龋病和口腔相关疾病高发时期,主要原因为:(1)第一恒磨牙萌出时间早,窝沟点隙深,易堆积食物残渣;靠近易患龋的第二乳磨牙,易菌斑堆积;(2)乳牙易磨耗,钙化度低,易龋坏;(3)替牙期乳恒牙排列错位,同时存在多个生理间隙易食物堆积;(4)该年龄段儿童喜甜食、黏软食物,自觉口腔卫生能力弱;(5)部分家长对于儿童口腔关注度不高,对牙齿保护意识淡薄。7-9岁儿童过早的龋坏并未及时充填会影响到患儿的咀嚼效率,导致消化和吸收低下,引起发育问题。7-9岁儿童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比较强,良好的口腔知识对替牙期口腔卫生的维护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正确的口腔知识和方法也会让其终生受用。

本项目通过调查了解7-9岁儿童对于正确口腔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平时的口腔习惯和行为,加强对于口腔知识的宣教,促成相关社会关注度的提高,通过宣教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使个人和社会终生受益[1]。

2.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项目以问卷形式对苏州市姑苏区部分7-9岁小学生的口腔卫生习惯及行为、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知识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总结[2],最终通过一定的形式反馈给相关部门,希望借此提高社会对儿童口腔的关注度,加大对儿童口腔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儿童从小了解和掌握正确的口腔知识和方法,使个人和社会终生受益。本研究前期通过文献研究法,结合口腔专业知识,筛选基本且重要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和口腔基础知识,罗列于问卷调查表中。中期通过项目组成员到学校的调查走访,实地口腔卫生讲解和宣教[3],收集并了解7-9岁儿童口腔卫生的特点。后期通过统计软件总结和分析儿童口腔卫生各方面的分布特点,从而全面、正确地掌握和了解相关信息,提出和阐述合理的观点。

3.调查结果

4.讨论

7-9岁儿童口腔内已有恒牙萌出,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得知大部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会告诉孩子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但针对一些细节和卫生注重程度的教育不够。

88.35%的儿童每天刷牙两次及以上,92.23%的儿童知道晚上睡前应该刷牙,其中有11.65%的儿童每天刷牙三次及以上,61.17%的家长会监督孩子刷牙。这说明大部分父母都清楚地认识到刷牙对于保护口腔卫生是一个必需的过程,孩子应该从小明白并且每天必须完成。

自从70年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这种甜中带苦的含气饮料便受广大孩子欢迎。但在这份调查统计中,有71.84%的孩子不喜欢喝碳酸饮料,另有74.76%的孩子不喝碳酸饮料,这可能与父母们的教育有很大关系。此外,86.41%的孩子清楚地知道吃甜食、喝碳酸饮料会导致蛀牙,这体现了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对口腔基本卫生知识的宣传较普遍,与重庆调查数据相符[4]。

但是,从这份调查统计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88.35%的孩子认为牙齿的好坏是天生的,不用后天太过保护,89.32%的孩子表示家里使用牙签而非牙线。这两个问题反映出可能家长在自身口腔卫生知识不够的情况下导致对孩子的教育、宣传不够,而学校、卫生部门、政府在公益宣传的力度不够可能是导致这类问题发生的一大原因,由于家长自己不知道,因此无法教给孩子[5]。

另外,2014年高达58.26%的孩子因为牙疼、蛀牙、拔牙三大问题前往医院就诊,只有16.5%的儿童家长会带孩子做日常检查,和深圳市光明新区小学生口腔疾病及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的情况相似[6]。我们希望这份调查能给学校、家长及卫生部门一定的提示,在正确的刷牙方法、牙线的普及使用、含氟牙膏的了解及适当选用等方面加大普及宣传力度[7]。利用学校板报、社区宣传栏等针对儿童正确护牙方法在全国爱牙日、窝沟封闭日的机会向大众普及知识及其重要性[8]。关爱牙齿每一天。

参考文献:

[1]符筠,郭欣.北京市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13,1(34):9.

[2]李锦伍,韩晓兰.7-9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效果的讨论[J].吉林医学,2012,2(33):7927.

[3]冯惠芬,钟春仪,巢枫榕.从化市小学生口腔健康观念知晓率的性别差异[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5(28):246.

[4]柴召午,钟鸣,等.2012年重庆万州三峡库区7-9岁移民儿童第一恒磨牙龋病抽样调查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6):155.

[5]李香君,周志江,吴贤清.不同年龄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6(27):691.

[6]邰昌松,陈小良.深圳市光明新区小学生口腔疾病及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2,11(19):1664.

[7]杨凤云,张金凤.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J].中外医学研究,2011,1(9):102.

第6篇:口腔健康知识与宣教范文

关键词:口腔;健康;教育;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200-02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成为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与口腔健康相关的问题日益显著。口腔疾患在人的一生中不断积累,到老年期达到高峰期。据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调查结果[2],全中国65―74岁的老年人患龋率是98.4%,龋均是14.65,牙周健康率是14.1%,根龋患病率是63.6%,龋均是2.74,牙龈出血的检出率是68.0%,附着丧失达4mm检出率是71.3%,牙周袋检出率是52.2%,牙齿缺失率是86.1%,平均存留牙数是20.97,义齿修复率是42.6%,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是30/10万,口腔黏膜异常的检出率是7965/10万,中国的老人患龋率有上升的趋势,口腔的健康状况差,牙齿缺失的状况较普遍。同时由于老年人对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差[3],而且老年人唾液的分泌量变少,对口腔卫生清洁不重视,记忆力退化,行动缓慢,动作准确性相对较差,难以保证口腔清洁效果,而口腔的健康在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两个方面有重要作用[4],因此对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而这一责任由本科生承担。

通过对口腔行为习惯的改变研究,有学者发现口腔健康意识与口腔卫生的常识不可能直接形成健康行为。口腔健康意识与口腔卫生常识的不断积累,当它们增长到一定的量时,健康行为才会逐渐形成[5]。如果想要改变老人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与卫生习惯,适应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的方式,最终提高老年人自己的护理能力。首先我们就要通过专项教育,让老人能够认识到,不正确的口腔行为会引起龋齿、牙周疾病等病患,同时还会危害老人身体健康,更甚者还可能引起肾、心等其他疾病。所以对老人进行口腔的保健知识指导和教育,以增加他们的口腔健康的保健知识,并且增强他们的口腔保健理念,最终形成其自己护理的能力,所有这些是提高和保证老人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面对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的教育和指导,可以传授口腔的健康知识,提高老年人口腔的自身保健的能力和意识,建立正确口腔保健的观念,最后养成有利于口腔健康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6]。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可直接影响着健康教育的效果。本科生应掌握以下内容:

1.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坚决破除“人老掉牙”旧观念,树立起“牙龄可与年龄同在”的新观念。龋病和牙周病是威胁老年人口腔健康的主要病患,众所周知,菌斑是导致龋病和牙周病的直接原因[7],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有助于去除菌斑,可有效地保障老年人的口腔健康[8]。了解并掌握龋病、牙周病的症状及其预防的方法,保持口腔的卫生,形成饭后漱口和刷牙的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是饭后刷牙,睡前不再进食,掌握刷牙的正确方法及牙刷、牙膏的选择;摒弃不正确的刷牙的方法,避免不正确的刷牙的方法导致的牙体损伤,宜选用老年型保健牙刷以及含氟牙膏;了解牙齿敏感症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了解牙线、牙签的使用方法;坚持合理饮食;戒烟戒酒,细嚼慢咽,多吃蔬菜类食品,少吃糖类,老人可以多喝茶,因为茶叶中含有微量元素如氟、锡和锶等以及多酚类物质,它们可以有效地抑制老年人口腔内的变型链球菌的致龋作用。当发觉口腔有肿瘤或病变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使老年人了解到缺牙后及时作义齿,知道义齿修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义齿如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重做或修改;应鼓励老人每一年至少做1次口腔专业检查,如果发现了口腔的疾病,就应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和治疗。那些生活不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可以对他们的陪护人员进行口腔健康知识的教育和指导,比如按时利用生理盐水浸泡的棉球清洁口腔及牙齿,可以保持较好的口腔卫生,并且预防龋齿、牙周病和黏膜病。

2.口腔健康教育的方式:包括课堂教育或文字资料及多媒体的形式。(1)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一门高超的语言艺术,是一种较快的知识传播方式。它要求宣教者有较高的知识素质,“欲给人一勺,先要有一桶”,具有丰富知识才能解疑释惑,说理深刻,进行有说服力的知识灌输。同时宣教者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力求做到:语言准确恰当,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效;宣教者要有娴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力求将口腔保健知识正确,有效地传递给老年人。(2)文字资料。制作健康教育文字资料时,应注意科学性、实用性、时效性、可读性、趣味性等,同时内容不宜过多,重要的内容应放在前面,使用简单通俗的词语,避免医学术语,医学术语经常会导致老人无法接受或错误理解晦涩的医学专业知识,结果其依从性会下降,不能达到健康教育的最初目的。尤其是医学的英文缩写,如果不能找到其他的中文词汇代替,就必须解释它的含义,尽量使用短句和短段落,一句话表达一个主要意思。重点内容可用条目的形式列出,便于读者记忆。同时可辅以图片。(3)多媒体。多媒体利用动画演示、图片和文字解说,集合了教、视、听、学于一体,使得医学专业知识由枯燥变生动。利用多媒体的形式来进行健康教育,这是帮助老人促进健康的良好形式。而且由于老人大多健忘,可以把健康教育的内容制作成光盘,或者上传到网络上,共享健康教育的资源,并可利用其向老人多次进行健康的教育,将老人对口腔的卫生知识的需求从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索取,这可保证健康教育的持续性。多媒体保证了健康教育内容、时间、效果的落实,同时可化解人力资源缺乏的矛盾,减轻进行健康教育人员的负担。利用多媒体进行口腔健康的教育,能使老人真正了解口腔保健的知识,可以与老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又可增强老人自我口腔保健的能力和意识,对老人口腔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老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因此需要本科生掌握以上知识,加强老人的口腔保健,可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维持老人正常生理的功能,并且老人所在社区也可针对老人的空闲时间和比较大众的问题,及时开展口腔健康的教育活动,去除旧的错的观念,提高老人自己的口腔保健意识,按时进行口腔健康专业检查,立争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最终建立家庭健康干预,加强社区管理,建立巡医队,鼓励社会资金创办养老机构,建立一个口腔科完整、多方位、贯穿生命历程的多层次的保障体系,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国慧,郑衍亮,徐霞.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认知行为及影响因素[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5):450-2.

[2]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

[3]秦立芳,李济功,吴血林,王军荣.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对口腔常见疾病发病率的影响[J].口腔医学,2013,33(8):546-7.

[4]Rowan SD,DiBurro M,Westbrook S,et al. Prevalence of HPV associated oropharyngeal cancer among south Texans[J].Tex Dent J,2014,131(5):376-381.

[5]傅兆红.口腔健康教育及必要措施干预对老年人口腔保健KAP的影响[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5,2(2):25-6.

[6]杨宁,胡明,王曦,汪小彤,刘卫红.多龋和无龋者唾液变形链球菌及菌斑指数的检测[J].口腔医学,2013,33(6):392-4.

[7]余太平.早期牙菌斑控制在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病防治中的意义[J].四川医学,2013,34(12):1833-4.

[8]邱百灵,常金兰,何涛,贺艳焱,李昕,吉宁,孙丽丽,韩南银.新型亚锡-氟化钠牙膏和交叉刷毛牙刷减轻牙龈炎和清除牙菌斑效果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5,31(6):821-4.

Discussion on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Oral Health in Undergraduates

LI Ya-dong

(Depar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The Fr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6,China)

第7篇:口腔健康知识与宣教范文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健康教育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先天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引起的基层脑表面或脊髓蛛网膜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综合征[1],以起病急骤、病情重、死亡率高、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及腰穿血性脑脊液为特点,是临床常见病。可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喷嚏等诱因;以40~70岁发病多见。患者除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外无中枢性瘫痪,使患者易忽视治疗。而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我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对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患者均由头颅CT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其中男10例,女30例,年龄35~73岁,平均54岁,经保守治疗后痊愈38例,病情危重合并脑疝抢救无效死亡2例。

2 健康宣教的目标

健康宣教的目标是使患者获取健康知识,进一步完善健康行为,我们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育计划,使患者达到以下目标:(1)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及各项检查;(2)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3)使患者懂得绝对卧床休息及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教会病人避免疾病诱因,如何预防再出血;(4)出院后能遵医嘱服药,定期随诊。

3 健康宣教的步骤

(1)第一步:入院健康宣教:入院须知、环境介绍、责任护士及主治医师介绍、休息与饮食,使患者熟悉环境,心态平稳。(2)第二步:住院健康宣教:疾病的特点与基本知识、相关药物知识、再出血的防治,使患者懂得疾病的特点、诱发因素、高危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要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及预防再出血的因素。(3)第三步:出院健康宣教。告诉病人出院后生活要有规律,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重体力劳动及情绪激动、继续服药的目的和方法、门诊随访,使患者能遵医嘱服药,定期门诊复查。

4 健康宣教的方法

健康宣教应按宣教的步骤以循序渐进、重点强调的方法来完成整个健康宣教的过程,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学习兴趣等具体分析,采用面对面的语言交流、书面交流、书刊杂志、眼神、手势等多种方式,使健康宣教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5 健康宣教的内容

5.1 饮食与休息 急性期遵医嘱指导患者暂禁食,24~48 h后根据病情予低脂、高维生素、富于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不可过饱,以免腹压增加致使颅压增高,有高血压者限制钠盐的摄入(少于3g每天),饮水量在1500ml左右,因钠水潴留会加重脑水肿。告诉病人进食速度缓慢,头偏向一侧,防止呛咳,多食蔬菜、水果等粗纤维素食品,避免辛辣刺激、戒烟酒、预防便秘,如便秘者禁忌灌肠,以防诱发脑疝,可用开塞露等缓泻剂。

教会病人床上使用便器的方法、切勿用力排便。患者绝对卧床休息4~6周,将头部抬高15~30度,告诉患者及家属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尽量避免会客及谈话,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和暗光,减少探视。指导患者翻身时避免头部转动幅度过大,切不可因症状轻过早下床活动或坐起进餐及大小便,一切治疗和护理都应在床上进行,避免一切可引起血压和颅压增高的诱因,如咳嗽、打喷嚏、情绪激动等,防止再出血的发生。

5.2 心理疏导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由于头痛剧烈易出现焦虑、恐惧、烦躁的情绪容易诱发再出血加重病情,我们要告诉患者头痛是因为脑出血脑水肿致颅内压增高,血液刺激脑膜或脑血管痉挛引起的,随着出血的停止,血肿的吸收,头痛会逐渐缓解,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也可采用放松技术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缓解头痛。并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避免一切精神干扰,用热情、亲切的语言为他介绍本病的发生、发病规律及情绪对本病的影响,以轻巧、娴熟的操作为患者服务,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从而稳定情绪,使患者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与护理。

5.3 并发症的宣教 主要是预防再出血,告诉患者再出血多发生在发病的2~4周内,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打喷嚏等为诱因,因此,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用力排便,防止再出血。告诉患者及家属再出血的临床特点,当突然再次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发作、意识障碍加重,应及时报告医生。其次是预防肺内感染和压疮的发生,病人可以每2小时更换一次,动作轻柔,注意保护头部,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无渣屑,骨突出部位垫软枕并予以按摩,同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再次是预防口腔感染及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急性期不能进食的病人,每日给予2次口腔护理或含漱液漱口,防止口腔炎、腮腺炎的发生,尿失禁的病人,应及时更换尿垫,会阴处注意干燥清洁,防止泌尿系炎症的发生。

5.4 用药的宣教 急性期大量使用止血剂如EACA等以防止纤维蛋白溶酶形成,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防止再出血。因静脉给药过快时可有低血压、心动过缓,故输入速度不宜过快(40~60滴/分钟),瞩病人及家属不可随意调速。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胃肠道反应、早搏、皮疹及结膜充血等,并及时报告医生; 遵医嘱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治疗时应快速静滴,做好排尿的准备,经常观察输液血管有无肿胀,疼痛,防止药液外渗引起组织坏死,不可随意调节输液速度,保证治疗效果;为了防止出血后的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神经损伤,使用微量泵注射尼莫地平等缓解脑血管痉挛的药物时,因其含有23.7%乙醇,常刺激血管引起皮肤发红和剧烈疼痛,应向病人解释清楚,使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告诉病人及家属不可随意搬动机器或触摸按键,防止药液输入错误影响治疗,有的病人可能出现皮肤发红、多汗、心动过缓、胃肠不适等反应,应及时通知医生,不要擅自把避光用物撤开,防止药液失效;使用降压药物时,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用,应严格遵照医嘱服用,定期测量血压观察疗效。

5.5 特殊检查宣教 腰椎穿刺术:因为血性脑脊液为本病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故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常行腰穿以明确诊断。腰穿前应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宣传工作,去除紧张、害怕心理取得配合;告诉病人术中保持情绪稳定,按医生要求保持腰穿,勿随意乱动,以免穿刺损失;术后去枕平卧4~6小时,防止低颅压引起头痛。

5.6 出院健康宣教 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的病人须做外科手术根除,按神经外科术前准备指导;不宜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应告诉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重体力劳动,保持心态平和,保证充足的睡眠;告诉病人合理营养,禁烟酒、槟榔及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鼓励病人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告诉病人定期测量血压,复查病情,如有不适,及时治疗。

6 小结

两年来,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健康宣教表明,经过护理人员耐心、细致的宣教,患者住院期间对疾病的认识提高,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出院后能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定期门诊复查,复发率降低,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加大了护患关系的亲和力[2],也使家属参与到整个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当中,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加强了护患沟通和交流,提高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有利于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

参 考 文 献

第8篇:口腔健康知识与宣教范文

关键词:正畸;口腔卫生;保健

由于正畸治疗的患者大部分为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缺乏,致使其对于牙齿维护方面做得较差。而牙齿矫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期间容易引起牙龈充血肿胀以及牙釉质脱矿,严重甚至能够引发龋齿等[1]。据报道,正畸患者若不给予任何预防措施,其具有高达60%的牙釉质脱矿患病率,通过病因学分析,牙齿纠正患者在这一个过程中对其口腔卫生保健的忽视是导致牙周组织受到损害和牙釉质脱矿发生的主要原因[2]。因此,医护人员在患者进行正畸过程中,应当本着预防为主的思想,加强对卫生健康知识的讲解,同时告知正确刷牙方法,从而使患者口腔卫生保健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1 口腔正畸知识介绍

1.1介绍矫正治疗的基本情况 医护人员首先应当将正畸知情同意书相关内容对患者及其家属做详细介绍,使其了解矫正器的种类、所需费用及时间等正畸治疗的基本情况。借助挂图等详细讲解矫治器的组成及其在矫正过程中的相关作用。

1.2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 若患者是第一次戴固定矫治器,则需要对黏膜受到粘入口腔内的装置的刺激、随弓丝加力牙齿会逐渐产生轻微移动、牙齿出现咬合痛、酸痛进行说明,告知这属于正常现象,一般7d之后会逐渐适应好转。

1.3佩戴时注意事项 佩戴固定矫治器期间不要啃食硬物和粘物。告知患者对于矫治器一定要进行很好的保护,必须坚持全天24h佩戴,同时应当加强口腔和矫治器卫生的保持。一些因矫正需要的患者,需给予其前方牵引器、口外弓、颈带等辅助装置的佩戴,同时需要对牵引橡皮圈及时进行更换,从而方可取得预期效果[3]。

1.4复诊宣教 矫正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按时复诊。因矫治器损坏会对矫治效果造成重大影响,及时的复诊能够有效排除这一隐患。同时,在复诊过程中,医生对患者口腔卫生状况进行检查,能够有效降低牙周组织受到损害和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在复诊中,医生应当加强对维护良好口腔卫生的重要性进行强调,指导患者在刷牙同时采用牙间隙刷和牙线配合使用,并且为防止矫治器的脱落而导致矫治时间延长,禁止使用粘糖及干果类食物[4]。

1.5佩戴保持器 矫治结束后须戴活动保持器进行保持,防止错位复发。因此需要对医嘱严格执行,戴用保持器,且保证佩戴时间,避免发生复发。

2 刷牙指导

2.1牙刷、牙膏的选择 正畸患者牙刷的选择非常重要,对于佩戴固定矫治器的患者,应当选取中间刷毛短、中间刷毛长的两支体积小、质地柔软、扫刷效果交稿的正畸专用凸凹型圆形刷头牙刷,二者交替使用,不仅能够将牙齿的每一个角落刷到,同时不易多牙龈和黏膜造成损失。对于佩戴活动矫治器的低龄患者,应当选取优质尼龙丝材质刷毛、刷毛端微观磨圆、软硬适度、刷头小、刷柄颈部柔韧性好的儿童保健牙刷。由于含氟牙膏不仅能抑制牙菌斑,而且可以保护牙齿的抗酸能力,因此建议选择含氟牙膏并兼用其他牙膏[5]。

2.2正确的刷牙方法

2.2.1固定矫治器刷牙方法 由于固定矫治器的托槽、弓丝将牙齿唇侧分割成上中下3个部分,再加上、下面、舌面,因此刷牙应当分步骤进行。首先对上下颌的牙龈缘和托槽上下部分进行清洁,为利于清洁,选取凸毛牙刷,其具有的突出的刷毛可以伸进托槽与弓丝之间进行清洁。具体刷法:头横向与牙齿切端呈45°角向下,对夜齿横向反复扫刷,这样能够对牙龈红肿、牙龈增生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然后将牙刷刷头进行180°向下旋转,保证牙刷与牙齿切端二者之间呈45°角向上,同样对牙齿进行横向扫刷,将托槽压面上的软垢清除干净;然后将牙刷与托槽保持垂直,对上下颌托槽进行清洁;最后用凹毛牙刷对牙齿的咬合面进行清洁,防止软垢由于长期堆积而导致牙石形成。刷牙时,牙刷毛应当尽量伸进托槽与弓丝之间的部位,对托槽近、远、中牙面上的菌斑进行清洁,主要刷牙力度,避免由于力道过猛而将托槽撞掉。每次刷牙后,牙面、托槽用镜子检查是否刷净,采用牙签、牙线、牙间隙刷对难以刷到的部位进行辅助清洁,通过有效的刷牙可将牙菌斑清洁干净,从而有效预防龋齿的发生[6]。

2.2.2活动矫治器的刷牙方法 由于患者大部分为儿童,家长要提醒早晚要刷牙,逐渐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牙刷采用横向拿法,保持刷毛与牙齿二者垂直,这样利于牙龈沟及牙缝刷毛的进入,上牙下刷,下牙上刷,然后再对舌侧面进行清刷,刷牙过程中力度均匀,保持3~4min/次左右刷牙。同时,矫治器的组织面应当用牙刷蘸牙膏清洁,从而使口腔内清洁得到有效保证,矫治器为防止发生变形,应当避免受到挤、压、热水烫。戴活动保持器的患者,用牙刷蘸牙膏在每次进食后对保持器进行清洗。

3 健康指导

牙刷使用后应清洗干净、甩干,不能用热水烫,避免失去弹性,牙刷头向上旋转于杯中。牙刷建议3个月应更换。牙齿不易受冷热的刺激,刷牙和漱口的水温应控制在36℃左右。餐后可咀嚼无糖口香糖保护牙齿。清洁牙缝要用牙线,或者使用牙间隙刷[7]。

4 评价

口腔卫生对于正畸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对正畸患者进行口腔健康教育、不定期指导和督促,使其提高了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和维护意识,从而改变其口腔卫生状况。正畸患者口腔健康教育是口腔医务人员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4-270.

[2]陆卉,刘红彦.固定矫治器对正畸患者牙周状况影响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09,29(9):491.

[3]毕长青.正畸患者口腔卫生保健的指导与评价[J].吉林医学,2007,(18):1971-1972.

[4]高莹娇.心理干预对不同年龄错正畸合作度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7.

[5]陆海涛;正畸治疗中的美学思考[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

第9篇:口腔健康知识与宣教范文

关键词:儿童龋齿;综合口腔护理干预;预防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口腔检查的80例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儿童均年满三周岁,并排除存在智力障碍、口腔炎症、龋齿及其他器官系统疾病等症状,该项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本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所有儿童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将80例儿童以随机抽取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儿童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范围为:3.0~8.0岁,平均年龄为(4.3±1.6)岁,体重为:12.3~21.5kg,平均体重为(17.2±2.4)kg;观察组40例儿童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范围为:3.5~7.8岁,平均年龄为(4.1±1.7)岁,体重为:12.1~21.7kg,平均体重为(17.4±2.5)kg,两组儿童在性别、年龄、身体素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40例儿童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引导儿童进行常规的防龋操作和引导儿童家属按照日常的护理习惯对儿童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40例儿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口腔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全面体检评估口腔情况,首先护理人员应该对儿童进行一个全面的体检检查,充分了解儿童的身体状况以及口腔龋齿状况。另外,护理人员还要详细向儿童家属进行询问,了解儿童日常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分析儿童龋齿产生的原因[3]。防龋操作过程护理,在防龋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可采用无口腔刺激和具有水果香味的氟化泡沫对儿童口腔进行检查,在咬脱过程,需引导儿童低下头,用牙齿将牙托咬住,并做到勿吞咽和勿咀嚼,操作完毕后半小时内不得进食水和食物,若儿童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不配合、乱动现象,护理人员还需采用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或语言为其讲解防龋的重要性或为其播放欢快的音乐或动画片来转移其对操作不适的转移力量。并引导家属每半年带儿童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以及时发现其口腔问题。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要加强对儿童家属的健康教育,如为儿童家属发放口腔保健宣传手册或组织其开展口腔健康知识讲座等,在宣教过程中,需注意详细向家属讲解口腔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并介绍各类口腔疾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对儿童构成的威胁。同时,护理人员要指导儿童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并选择儿童的牙刷和牙膏。在健康宣教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采取儿童感兴趣的方式进行知识讲解,比如以图片、动画的形式来提高儿童的配合度,并促进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为儿童提供针对性的饮食指导护理,龋牙的发生与儿童偏食、喜爱吃含糖量高或酸性食物等饮食习惯具有密切的关联,为此,护理人员需引导家属严格控制儿童的零食量,并引导其尽量少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冷饮和垃圾食品,对儿童的偏食不良习惯习及时纠正,同时,家长还要多鼓励儿童使用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水产品、鲜奶类等具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⑤引导家属做好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引导和监督工作,由于儿童的自控能力较差,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需引导和督促其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如饭后及时漱口,每天至少刷牙两次,另外,家属还可以详细记录儿童的行为习惯,对于儿童的一些不良习惯应该耐心指导儿童纠正。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儿童对防龋操作过程的配合度以及经护理干预后的正确刷牙率、龋齿发生率、相关保健知识掌握良好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配合度评价标准为:完全配合:儿童对防龋操作过程欣然接受并积极配合;配合:儿童勉强完成防龋操作过程;不配合:儿童拒绝接受防龋操作或操作过程中出现严重哭闹现象,影响操作的正常进行,总配合率=(完全配合+配合)/总例数×100%,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评价采用问卷调查表收集,分成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评价标准,总满意率=(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儿童对防龋操作过程的配合度对比观察组儿童对防龋操作过程的总配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7.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儿童正确刷牙率、龋齿发生率及对相关保健知识掌握良好率对比观察组儿童(n=40)正确刷牙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n=40)正确刷牙率(72.5%),观察组儿童龋齿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观察组儿童对相关保健知识掌握良好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儿童(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儿童(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