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设计导论范文

环境设计导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设计导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设计导论

第1篇:环境设计导论范文

河道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建设材料的应用情况,在降低各种能源消耗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各种景区、度假区的建设过程中也应尽量多的采用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对煤炭、电能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河道景观建设中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降低各种能源消耗的同时缓解能源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以实现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

2“节能环保”理念在河道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随着“节能减排”理念在各领域的逐渐深化,将“节能”充分的利用到城市各种景观建设中去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河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河道道路护岸的建筑、景区及度假村等部分的建筑都需要各种建筑材料的作用,因而建设中要不断强化“节能”理念的实际贯彻落实,在完善各种河道景观设施的基础上强化环保意识,使其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取代的重要绿色组成部分。

2.1加大无污染的材料的建设应用传统河道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对护坡、护岸等的选材上多建议采用混凝土及砖瓦等材料,因为这些建筑材料的强度较大、使用寿命较大,但混凝土的现场拌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影响河道水质也不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且传统的设计中护坡与护岸的结构中混凝土建筑结构非常严密致使河道坡面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封闭的护栏不但会隔绝了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对生态环境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还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雨水的渗漏,破坏了自然界的水循环系统。传统河道景观设计对自然生态循环的影响较大,因而新时期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均开始在对具体环境下的各种生态链的勘察的基础上,适当地引进一些无污染的且渗透性良好的新型材料,如生态混凝土等。将新型材料铺设在河道中使雨水可以正常的渗漏下地表,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生态水循环系统的破坏。另外,当前河道景观设计及建设过程中不断强化对生态种植基的利用程度,以此为水生生物及各种微生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而设计中强调用水力喷草技术及时对河道周围的植物进行灌溉,以增强其生态绿化功能。新型材料和新技术在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对原有水泥、混凝土等的消耗,为建筑节约了必要的能源,而新材料、新技术下河道景观中的各种生物资源均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对生态环保的作用巨大。

2.2合理利用地形搞建设,避免现代合成材料的应用河道景观设计中为最大限度的吸引游客,设计人员往往会在自然河道的基础上构建各种娱乐设施或设计出更有时尚气息的景观,致使河道景观实际施工建设中要在河底设置钢筋框等,以比网孔大的石块稳固河道、强化河道的抗风浪能力,为旅客等创造水文化环境,但建筑中各种现代合成材料的应用不但对河道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对水生生物等造成一定的威胁。现代河道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通过对河流的上下游的实际情况进行勘探后得出较为精确的分析结论,在尽量保持原有的生态景观的基础上完善建设。例如,设计水体的岸线时以平滑流畅的曲线取代给人以僵硬感的直线,此种设计是设计人员充分尊重“节能环保”的基础上的设计,设计不但能充分体现流水的动态的柔美,还避免了河道的整改过程中对各种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体现自然美的同时保护了环境。

2.3河道景区设计中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河道景观之所以能成为城市重要的观赏区,不仅是因其有生态、清新的自然美景,更是因其设置了各种充满时尚与自然气息的主体景观,为城市河道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传统的设计中景区、度假村等的设计除需要电、水等资源,是河道景观中耗资、耗能最大的环境,且由于各种能源的利用还会产生一定的污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观的整体质量。因而新时期在河道景观的设计中设计人员结合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情况提出了各种生态化的建设方案。河道景观的景区建设中采用太阳能、水能及潮汐能等为各项设备提供电、热水等资源。景区的各项照明设施均采用太阳能集热板,吸收太阳辐射后收集大量的能量,为照明设备提供电力,而为避免天气因素的影响,照明系统中还适当的连接了电力设备,通过控制中枢的程序化安排。太阳能系统与电力供应系统的合理作业不仅能为整个景区节约大量的电能,还在强化太阳能合理利用的同时保护了环境。与景区中的太阳能利用相同,河道景观具体设计中很多方面都是利用太阳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大降低了对常规能源的利用。

3结束语

第2篇:环境设计导论范文

关键词:风险导向 社会审计 理论研究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型的审计方法,在理论与实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推动了我国审计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环境,认真学习并应用社会审计理论,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丰富风险导向环境下审计操作方法,促进审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从理论视角分析风险导向审计

第一,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资本是创造财富的基础,可以将财富创造过程理解为众多人员利益的共同组成体。从财务价值角度分析,公司内外治理是一个具有联系的动态系统。公司内部的财务分析人员、注册会计师、律师等对市场的认识决定了产业链的运行。

商业社会固定风险,表示完成公司内外整治后,由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如果投资者风险超过获得财富,就会导致价值链恶化发展,反之则良性发展。价值链中各个利害关系人所承担的风险都是相关的,所以进行自身风险评估时,必须要考虑到所承担者的风险,促进审计的发展。

第二,审计风险与现代风险导向。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下,将审计风险认为是狭义的审计风险,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及时进行审计评估,合理确定审计性质、时间与范围。现代风险导向下,审计分析包括会计事务所影业风险与狭义审计风险。现代风险导向下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广义风险,主要原因是,企业风险主要来自于财务报表风险;可以通过分析经营分享方式维持企业的持续发展,降低了会计事务所风险。

第三,企业风险管理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提出“风险组合观”将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在企业承受能力之内,提高企业总体风险防范能力。企业管理人员必须从风险组合角度分析并识别风险;增加三项风险管理要素。企业风险增加了“风险反应”“事项识别”和“目标制定”三种要素,可以指导企业管理。在现代导向审计模式下,拓展了传统审计风险,评估对象也开始从内部向整体扩展;增加战略目标。内部控制可以将企业目标分析财务报告、合法性和经营目标。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体现了企业风险管理的地位,实现了企业目标从过程向战略的转变。

第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差异;评估重心不同。传统风险导向下强调对控制风险评估,忽视固有风险评估。在此种情况下导致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发生分离。在现代风险导向下,实现控制风险与固有风险联合评估,减少了重大错报风险;风险评估结构不同。现代风险导向实现风险评估开始向系统化发展,可以综合分析。传统风险模式下的固有评估较松散;风险评估出现法差异较大。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风险评估直接评估审计风险,现代导向侧重于从经营风险分析。通常情况下,企业经营风险越大,审计风险就越大;审计方法侧重于分析复核的作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下,主要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侧重于信息再加工,可以利用战略性分析工具了解风险。

二、准则角度下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第一,重新构建审计风险模型。现代风险审计要求不能仅仅从“会计观”上对审计风险进行分析,在充分了解舞弊及各项风险后分析对财务报告产生的影响。第一步使用“二因素相乘”。美国、英国与加拿大出版的《大型会计事务所审计方法的发展》研究报道促进了审计发展,但还要对内部准则进行改进。国际审计提出了二因素相乘审计风险模型,及时转移了风险,可以将其表示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第二步分析重大错报风险。一般重大风险主要来源于员工舞弊、错误风险与管理舞弊风险。

第二,重建审计风险模型对审计战略的影响。侧重于管理舞弊风险。通常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员工舞弊、管理舞弊和错报风险。管理人员应该将记账管理舞弊风险,剔除传统管理中假设;实现了自下而上与自下而上的结合。利用交易跟踪可以及时跟踪并发现风险,是一种紧密相扣的检测方式;使用个性化审计程序操作。分析员工舞弊与错报风险时,审计人员可以加强企业管理的配合,减少审计管理层的冲突。同时还要使用合理的程序审计。

第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准侧视角与理论视角的比对分析;实质性测试范围差异。以IAASB 审计风险来看,风险评估仅仅是一种判断,因此审计人员必须从账户余额、重大交易等实施审计程序。从理论角度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际是企业经营与业务的流程,可以减少企业风险;审计立足点不相同。理论视角的现代风险导向将审计风险定义成广义审计风险,主要由事务经营风险与审计风险组成,提高了审计单位的关注度。但是新准则中对审计风险的定义较狭义,主要对重大经营风险进行评估,没有对市场经营和审计失败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

三、探讨我国实施的风险导向审计

(一)我国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

第一,审计环境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了企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序,直接影响着企业各项因素的转变,导致企业组织和经营方式越来越复杂,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难度。当前我国审计目标不一致,导致社会公众开始对审计质量提出了质疑,影响了审计的发展。第二,传统审计模式自身存在的问题。国内依然有很多企业使用传统审计模式,不仅影响了审计效率,还出现了严重的内部控制失控问题,对我国审计工作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第三,审计需求发生了较大转变。受我国特殊环境影响,我国依然利用政府制定的审计要求进行操作,从治理结构来看,我国国有企业出现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从外部来看,我国外部市场较紊乱。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要求我国必须改变审计需求,实施现代风险导向下的审计。

(二)完善我国现代风险导向下审计的措施

第一,建立完善的民事赔偿机制。首先实行集团诉讼与诉讼相结合。完善集团组织及选举机构,维护投资者的权益。其次,修正举证责任。审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活动,投资者只要证明财务报表不真实,就可以提出诉讼,举报上市公司或注册会计师,符合举证原则。我国也可以借鉴举证原则由投资者提供因果关系复杂的论证。再次,放松诉讼条件,保证投资者可以维护自身权益。最后,实施合伙会计律师所。此种操作符合我国会计事务所改革方向,减少了普通合伙人承担的连带责任,提高了审计质量。

第二,实施统一收费,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政府必须平等对待国内外会计事务所。为了避免审计成本对现代审计造成的影响,可以结合地区差异合理收费,缩小地方差异。同时,还要积极宣传新的审计准侧,赢得社会人员的认可和接受。在分析时审计时不能仅仅重视成本,应该看重成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

第三,提高注册会计队伍素质。人才是影响审计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必须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可以结合行业要求,积极输送大量的国家高素质人才。同时还可以针对性实施一些措施,如兴办EMBA,培养国家化会计事务所人才;加强会计职业组织与培训机构合作,拓展培训渠道,积极培养后备性人才。此外还要加强培训资金,在长期培训中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社会审计理论角度详细分析了风险导向环境下审计过程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无论采用哪种审计模式,都会受到技术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促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必须及时解决注册会计师存在的问题,解决审计难题,还要结合市场的发展,不断引进新方法,给审计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吴俊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09)

[2]陈林.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及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11,(03)

[3]罗冬梅.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1,(07)

[4]李良慧.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06)

第3篇:环境设计导论范文

[关键词]Claroline;网络课程学习社区;模型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008(2009)05―0046―04

Clarolin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课程管理系统(CMS),其名称源自Classroom on line的简称,在国内被译成“诺联”。Claroline是由比利时鲁文大学开发的,现在全世界有上百个大学、学院以及私人组织在使用。它是一个交互的学习环境,允许教师通过网络创建并管理他们的课程。同时Claroline也是开放源代码协议的免费软件,因此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要来修改源代码,定制特定功能,满足学校和个人的实际需要,该平台现在已经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30多种语言。

一、Claroline平台的教学功能与特性分析

Claroline平台具有如下功能(如图1所示):包括任何格式的文档(Word、PDF、HTML、Video),如学习者学习课程所需要的资源等;在线课程管理,用于教师管理自己的课程内容设计;学员管理,教师可以通过该功能查看学习者的资料以及登陆情况;课程讨论、小组学习、通过安排教学任务以及限期制定教学计划、通过网站和电子邮件公告通知、学生作业提交、wiki等,几乎包括了一个CMS(课程管理系统)的所有功能。从技术上讲Claroline存在本身的优势:(1)从技术层面,Claroline是开源软件,完全开放源代码,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添加或删除部分功能。Claroline平台操作简单,降低学习者在线学习的技术要求。(2)Claroline提供自由的协作学习环境,提供了学习资源库、聊天答疑、主题讨论、小组学习以及wiki等功能,学习者可以分小组、分角色、目标导向型完成任务等。(3)Claroline有利于社会网络的形成,它提供了关于社区协作学习的整个过程资料,包括学习者的个人资料、小组学习的分组情况、学习者参与情况、成果展现、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最后的解决情况等,这使得每个参与者都是社区的主人,都为任务的完成贡献自己的力量。(4)Claroline平台的设计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为依据,注重多重互动、同伴互助、多角色参与的思想,强调情境、问题、相关实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会话与协作等要素的结合。[1] Claroline平台提供的功能使教学组织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多样化,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式学习,满足个性需求。

二、网络学习社区构建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是由乔纳森(David M.Jonassen)提出。活动理论可以作为问题设计的基础,强调活动设计“关注的不是知识形态,而是人们参与的活动、他们在活动中使用工具的本质,活动中合作者的社会关系和情境化关系(Jonassen P.H.,1999)”。[2]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LEs)设计模型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包括问题、相关案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会话或协作工具、社会或境脉支持等要素。其主要目的是能够促进学习者对问题的解决和概念的发展,并让他们以领域内实践共同体成员的学习方式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该理论将目标知识和技能都融会于问题解决之中。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LEs)设计模型中,问题是整个学习环境设计的焦点和核心,其他五个要素的设计都要围绕着问题进行。对问题的理解需要相关经验的积累和一定的心智模型,而新手往往最缺乏的就是经验,因此提供相关案例可以帮助新手尽快进入学习的角色。信息资源的提供要能帮助学习者理解问题或者解决问题。乔纳森(Jonassen P.H,1992)认为:“认知工具是促使学习者参与并辅助特定认知过程的计算机工具”,“会话或者协作工具通常可以支撑三种共同体:话语共同体、知识建构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 [3]学习环境实施的物理的、组织的、社会文化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它往往决定着设计能否顺利得到推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揭示了一个典型网络学习社区所应具有的基本要素,如人员、交互内容、交互工具和认知工具、网络平台等。网络学习社区是一种较典型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二)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

教学设计的意义在于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积极做出响应,并主动的进行知识内容的建构。同时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和提出的疑问要千方百计的给出及时和恰当的反馈。

教学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到现在的“主导―主体”模式的教学设计。“主导―主体”模式的教学设计包括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教学顺序或者学习的主题)、分析学习者特征(如学习者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等)、确定教学的起点,根据教学内容和认知结构变量决定是否采用“传递―接受”教学,在这个环节中同时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因素。“主导―主体”教学设计强调既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确定“先行组织者”、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又要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情境创设、信息资源的提供、自主学习策略以及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等),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三)认知学徒制和合法边缘性参与理论

认知学徒(Cognitive Apprenticeship)是社会建构主义的一种范式,主张学生在教师提供有效的帮助下协同工作解决项目或问题,强调经验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4]认知学徒是维果斯基的“邻近发展区”理论的代表,该理论要求学生的任务要难于学生独立解决的任务,但是在同伴和教师的帮助下却又能够成功的加以解决。

“合法边缘性参与”(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是一个整体概念,是一个积极的术语。其理论强调“当边缘性被赋予充分参与的权利时,它暗示着一种开放的通道,一种为了理解的目的通过逐渐增长的进入而通达源头的途径”。 [5]合法边缘性参与与认知学徒制强调把学习视为向实践社区的合法边缘性参与过程。新手参与到社区中, 最初给予非常轻的工作, 从周边的工作开始,逐渐转变到比较重要的工作, 获得真正被承认的地位。这种参与形态变化的过程就是学习的本质。而人在参与社区的这种由浅入深的过程中, 逐渐产生了学习。

三、基于Claroline平台网络课程学习社区的构建――以《教育技术学导论》为例

(一)网络课程学习社区模型总框架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认知学徒制理论以及合法边缘性参与理论暗含着网络课程学习社区的构建模型。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网络课程学习社区构建的理论依据,结合教学系统化设计思想,综合考虑网络课程学习社区的组成要素和Claroline平台的教学特性,尝试构建出如图2所示的基于Claroline平台的网络课程学习社区的构建模型。

Claroline平台为学习社区的构建提供技术环境,与教师、学生以及助学者构成网络学习社区的支持要素部分。根据教学设计的思想,在构建网络学习社区时需要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者特征进行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包括学生现有的起点水平、个性文化、文化背景、技能状况、生活习惯以及学生所处的班级、学校甚至学生家庭的学习环境状况等。学习社区中的活动几乎都是基于计算机的,因此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信息素养。

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网络课程学习社区中学习目标分析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在网络课程学习社区中更多的是基于“学”的学习目标分析, 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学习内容分析, 即通过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意义建构, 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并获得知识。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学习任务一般可分为认知学习、技能学习和态度(情感)学习。二是确定学习主题, 即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建构,提供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网络课程学习社区。

(二)《教育技术学导论》的基本情况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是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引领学生进入该领域,认识该领域的导入性课程。在普通高校中,该课程占34学时,2学分。该课程的开展旨在让学生了解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研究和就业领域,理解该学科的核心思想。苏州科技学院传媒科学与技术系曾有3名教师担任过《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教学任务。因该课程专业性、理论性强,加之学生是本科一年级学生,教师普遍反应授课效果不好,主要表现在:(1)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感到“迷茫”;(2)现有的网络课程交流平台学生参与度不高,交流目标不明确;(3)教师课上时间少,教学任务多,个人精力有限,与学生沟通交流较少,教学比较吃力。

(三)基于Claroline平台网络课程学习社区的构建

基于上述现状,我们搭建了基于Claroline平台构建《教育技术学导论》的网络课程学习社区,以资源和活动为主,为学生提供交流、协作的学习环境。

1.设计思路

根据《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专业定位和授课对象,笔者采用“4+1教学模式”,即4个课时的面对面讲授加1次在线活动,整个课程的设计将面授和在线学习相结合。本文只介绍网络课程的学习部分。《教育技术学导论》网络课程的设计思路如图3所示。

(1)确定教学目标:开展《教育技术学导论》网络课程旨在通过在线活动让学生了解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研究和就业领域,理解该学科的核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自学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社交能力,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2)分析学习者和学习环境:学习者为本科一年级学生(相当于高中毕业生),具备一般计算机操作能力,都没有相关专业背景,因此专业知识的学习应该由浅入深;学习者所处学校宿舍和教室都具备上网的条件,院系配有实验室。(3)确定课程格式与结构:根据教学目标和构建网络课程的初衷,本文选择以传递课程内容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模式(Introductory Survey Course),[6]通过Claroline平台的分组、资源、论坛、Wiki、Learning path等工具构建一个高质量的以传递课程内容为中心的学习环境。(4)学习环境的界面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导航明确、界面简单为主,基于Claroline平台的界面设计最上面是学生登录该网络课程后的个人信息,包括所选课程、个人日历、个人资料等。(5)课程学习社区的设计:综合考虑任务――问题、小组――社区、内容――资源以及活动――评价等构建网络学习社区。(6)课程的实施、管理和反馈:教师参与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管理网络课程,通过对实施效果的反馈,对网络课程的设计做进一步的修改。

2.网络课程学习社区的构建过程

基于Claroline平台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学习社区以网络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者的特征以及学习环境为依据进行设计。学习社区的学习目标是明确本专业的研究领域,掌握学科的核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自学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社交能力。

(1)任务设计。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分析,基于Claroline平台的任务设计包括以传递课程内容为中心的设计、以技能发展训练为中心的设计以及以理论研究讨论为中心的设计。本课程整体采用“4+1”模式,即4个课时学习后,安排1次网络学习活动。本学科使用由黄荣怀等主编的《教育技术学导论》(2006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以及专业领域的发展情况安排学习内容。首先分组后,各小组为自己定义个性小组名,助教、学长与新生相互认识。按照课程教材特点以及授课安排,依次选择“教育技术发展沿革”、 “教育技术研究领域” 、“教学媒体的发展”等专业内容的学习。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课程安排“个人学习选课规划”和“思维导图使用”两次活动,这两次活动以个人作业形式提交。

(2)小组设计。《教育技术学导论》网络课程学习社区的成员由主讲教师和助教各1名,教育技术学专业高年级学生15名(以自愿加入为主),一年级新生3个班级75名组成。美国研究员本纳特研究发现,包含两个低分生一个高分生的小组(2LH)运行得远比包含两个高分生一个低分生的小组(2HL)好。据此笔者按照新生语文高考成绩(选择按照语文高考成绩分组是因为教育技术学导论与语文都属于文科类)采取“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方法进行分组,将75名新生分成15个小组,每组5人。将高年级15名学生(论文中称之为学长)随机分配给15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小组长由组内推荐或自荐产生。

根据认知学徒制和合法边缘化理论的思想,学习社区创建之初,教师和助教为整个社区的核心部分,学长为每个组的核心成员,组长是学长的“助手”,依次构成如图4所示的基于认知学徒制和合法边缘化理论的《教育技术学导论》网络课程学习社区结构图。起初各成员处于学习社区的边缘区域,随着社区活动的开展,他们将不断向核心区域靠拢,参加不同阶段的学习活动,直到真正拥有被承认的社区地位。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每一名新生都会成为专家,最终达到学习目标要求。

(3)活动设计。《教育技术学导论》网络课程学习社区主要采用自主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学生需要针对每个活动主题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与主题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个人作业提交等,这些阶段主要采用自主学习策略。小组讨论与小组作业完成等活动主要采用协作学习策略。Claroline平台提供CLFRM、CLWIKI、答疑区、练习、作业提交等交互工具,根据《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采用“多重互动相结合”的方式,选择不同的交互工具。社区中提供给学生小组学习的主题讨论区(CLFRM),小组协作共创的CLWIKI环境。针对特定的学习内容安排课程练习以及个人作业提交区域(CLWRK)。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组织五次在线活动,学习社区活动时间依据具体活动内容来定。

(4)资源设计。资源的设计要与活动设计、任务设计相结合。在《教育技术学导论》网络课程学习社区中以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师生、生生交互为主。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安排不同的学习资源,在该学习社区中提供了ppt、word文档、图片、视频、专家讲座、案例以及相关网站链接等学习资源。

(5)评价方式。对该学习社区的评价采用以下几种方式:问卷调查法,收集学生的学习态度信息;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各小组在讨论协作过程中的参与性,得出他们的学习变化过程。作为各个主题的评价方式配合使用作业提交和课程练习等方法。

四、结语

我们在网络课程搭建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践,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法从质性和量化两个方面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认知学徒制和合法边缘性参与理论对网络课程学习社区的构建有指导意义;基于Claroline网络课程学习社区多重交互的设计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在学习社区中交互活动的设计非常重要。应用《教育技术学导论》网络课程学习社区进行学习,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显著影响,能促进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转变和促进人际关系发展有明显效果, 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动机得到提高, 在社区中人际关系融洽。

[参考文献]

[1] Claroline官方网站[OL].省略.

[2]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的系统研究与当代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06,(12):50-56.

[3]David M.Jonassen. Constructivism and the Technology of Instructiona Conversation[J]. New Jersey: Erlbaum, 1992.

[4]Berryman, S.E.Designing effe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models [J].Education and The Economy, 1991.

[5] 胡航,任友群.移动学习共同体透视: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多重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5):11-15.

[6] 莱夫・温格.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35.省略);席秋玉,青岛砺智特色教育有限公司。

Modle Design for the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of Web-based Course Based on the Claroline Platform

Chen weidong1、2Xi qiuyu3

(1.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Arts,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Suzhou Jiangsu 215009;

2.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Kong, HongKong SAR;

3.Qingdao Lizhi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limited Company, Qingdao Shandong 266024)

【Abstract】 The paper start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instructional functions and features of the claroline platform, based on the therortical direction by the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ory, systematic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y, cognitive apprenticiship theory and legitimate marginal participation theory etc. and combine with the component elements of the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of web based course.Then we tooke the “introduc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and discussed the design and creation of the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module of the web based course based on the claroline platform.

第4篇:环境设计导论范文

【关键词】 增强现实;多媒体技术;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5—0087—05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源自虚拟现实,是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分支。它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场景或系统提示信息融合到真实世界中,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增强,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信息增加用户对现实世界感知的技术,因此称之为增强现实技术[1]。增强现实技术综合了图像识别、空间定位、虚拟现实、计算机图形处理等学科,将数字信息和三维虚拟模型精确地叠加显示到真实场景,创新性地实现了人机交互。随着计算机软、硬件能力的提高,增强现实快速进入到大众视野,并在会展、营销、设计、出版、娱乐等领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时代周刊》列为当前最具活力和前景的十大技术之一[2]。

一、引言

增强现实是近年来国外众多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热点之一。除了应用于数据模型的可视化和虚拟训练等领域之外,由于它能使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进行真实的互动输出,在医疗研究与解剖训练、精密仪器制造与维修、军用飞机导航、工程设计和远程机器人控制等领域,具有比虚拟现实技术更加明显的优势[3]。随着增强现实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也逐步展开。目前,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少儿早期教育上。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利用头戴式设备完成了一个增强现实的数学教学系统,学生可以通过眼镜在真实的空间中看到三维数学模型,并完成简单操作[4];2007 年Dunser与Horneker 以寓言故事作为学习内容并添加3D角色、声音及互动道具来观察5-7岁儿童如何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进行互动与合作学习[5];2011 年El Sayed等人设计了一款增强现实学习卡片[6]。国内教育技术领域一般集中在增强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方面,如李婷等的《基于“视联网”增强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7]和徐媛的《增强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8],多为宏观的描述性介绍,没有涉及实践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增强现实技术与多媒体教学媒体进行融合,以创设增强现实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这样的教学环境可以满足对复杂抽象实验内容的教学活动,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互动协作的学习条件,便于学习者进行实时交互交流和深度沉浸,同时也有助于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增强现实的教育应用及

教学环境设计类型

(一)增强现实的教育应用现状

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哈佛大学的Dede等人[9]研究了基于AR 的课程学习模式,设计并开发了一个AR移动课程项目;新加坡国立大学的ZhiYingZhou等人[10]开发了wIzQubes 娱教系统,采用AR 技术给儿童讲故事,其非线性的交互控制方式改变了传统的阅读习惯,对儿童有很强的吸引力;日本的Kikuo Asai等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学习工具,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1]。我国的浙江大学开发了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科技馆中的“基因剪刀”项目,对提高儿童理解和学习科普知识的兴趣具有显著的效果。但从当前的状况可知,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多是单一的项目,对具体问题进行解决,没有上升到综合系统的层面。

(二)增强现实教学环境设计的类型

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环境设计中的运用主要包括两大类:针对传统课程教学环境的设计和针对实验课程教学环境的设计。马莉和沈克[12]构建的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外语教学环境是针对传统课程的教学环境设计;而沈克[13]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在计算机导论实验教学环境设计方面所做的研究,则是对相关实验课程的设计。在传统课程教学环境设计中,主要强调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提升学习者对复杂学习内容的认知水平,以及通过真实环境再现的手段,弥补传统教学环境的不足。例如,增强现实外语教学环境对单词理解的认知水平和真实场景下的口语交际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在实验课程教学环境设计中,更加侧重于对复杂抽象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无论是传统课程还是实验课程,基于增强现实的教学环境其设计核心是利用虚实结合、三维呈现以及实时交互的特点,弥补传统教学环境的不足。其主要技术特征则是结合增强现实技术的特点,进行由虚拟信息到真实呈现的过程,主要包括:虚拟信息的识别、虚拟信息的分析处理和虚实场景的呈现三个部分。但从目前来看,增强现实教学环境设计较多利用技术本身在单一层面的运用,而没有站在更高的层面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进行全面的设计和实施。

三、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设计

(一)增强现实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1. 增强现实技术的基本原理

增强现实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摄像装置摄取使用者提供的识别卡片,捕捉卡片提供的信息、卡片的位置和活动情况,对捕捉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把摄取的真实图像信息和卡片识别信息经过技术处理后生成的虚拟3D图像一并通过显示设备呈现出来,通过使用者对卡片的触碰等,控制行为产生不同的效果,最终呈现出现实场景和虚拟影像的实时互动叠加(如图1所示)。

增强现实技术的出现依赖于包括图像识别、空间定位、虚拟现实、计算机图像在内的各类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其中,图像识别技术识别使用者提供的各类真实信息,供计算机进一步处理;空间定位技术能够准确捕捉并识别卡片转动或移动的信息,为在投影平面中的映射位置添加虚拟信息提供依据;虚拟现实技术为建立一种同时包括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两种要素的环境提供了可能;而计算机图像技术则能够给使用者提供更加逼真的视觉效果。正是有了多种相关技术的融合使用,增强现实技术才能将计算机所生成的虚拟物体、虚拟场景或相关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情境当中,将用户所感知的当前现实情境进行“增强”与“扩张”,按照用户的要求将计算机产生的虚拟内容实时叠加到视频流,将三维虚拟物体放进用户的环境中。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系统模型更具灵活性和真实感。用户通过增强现实置身于虚实难辨的情境中,自身与真实世界的联系仍存在,这种交互方式增加了用户的沉浸感。

2. 增强现实技术的主要特点

增强现实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现实和虚拟的自然融合。将显示器扩展到真实环境,使计算机窗口与图标叠映于现实对象;让三维物体在用户的全景视野中根据当前任务或需要交互地改变其形状和外观;对于现实目标通过叠加虚拟景象产生类似于X光透视的增强效果。第二,虚拟图像以三维形式呈现。通过对识别卡片信息的技术处理,利用计算机产生三维空间图像,用户对虚拟图像的可操作程度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和自然,为虚拟与现实的融合提供有利条件。第三,现实和虚拟的实时交互。使交互从精确的位置扩展到整个环境,从简单的人机屏幕交流发展到将自身融合于周围环境中。交互性不再局限于具体明确的位置,而是扩展到整个环境,可以根据使用者的真实活动调整计算机产生的增强信息。

(二)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架构

1. 传统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不足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现有多媒体教学环境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不能满足微格教学的需要。为了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往往需要被实况录制下来。传统的多媒体录制设备,只能单纯地录制视频和音频,无法多维度地录制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第二,不能实现优质精品视频课程的制作与传播。对于优秀教师的讲课实例,通常都需要拍摄成精品课程以进行评比或资源共享,现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到多种多媒体设备,传统的拍摄手段已经无法完美地诠释课堂教学的精华。第三,不能满足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广泛利用。受教学场地的限制,现有多媒体教学系统只能满足少数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如何更经济、更有效地扩大受众面积,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效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第四,不能实现学习者对复杂抽象实验内容的学习要求。现有的多媒体技术不能实现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真正交互,较为复杂抽象的理化生实验教学内容难以被学习者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而基于增强现实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2. 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设计

针对传统多媒体教学环境在示范性、共享性和演示性等方面的缺陷,基于增强现实的多媒体教学环境通过配合使用电子白板和自动视音频录制设备,解决教学示范性问题;通过以云存储资源服务器为中心的网络通讯技术,解决教学资源共享性问题;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解决教学演示问题。解决示范性和共享性问题的工作模块包括:① 使用电子白板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完成基本的教学活动;② 利用自动捕捉设备对教学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和录制;③ 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实时广播,与远程学习者互动交流;④ 对录制的教学活动进行编辑、加工,制作成精品视频课程,并通过互联网实时。

解决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示范性、共享性和演示性问题,不是单一技术设备的叠加运用,而是根据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加以综合设计与运用。例如,有些教学内容强调对学习者感知能力的培养,重视示范和演示;有些教学内容则强调学习者的互动交流和共享。

3. 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使用

使用增强现实的多媒体教学环境,首先要进行前端需求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即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并确定教学过程的基本流程。分析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多媒体教学材料(识别卡片)。根据所确定的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选择偏重示范演示或偏重协同操作的识别卡片。识别卡片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后续信息的采集、处理、呈现以及互动等教学过程的展开。同时,依据教学过程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多媒体设备,支持教学活动的实施。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选择识别卡片和多媒体设备,随后是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传统课程的教学实施偏重示范演示,实验类课程的教学实施则偏重互动操作,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识别卡片实施不同的操作,以呈现不同的效果。对教学效果的测评,也主要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教学内容方面主要考核识别卡片的选择和功能是否得当、有效;教学过程方面主要考核在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情况。通过考核,可以丰富教学材料,完善教学过程,不断提升整个教学环境的利用效果。图2显示了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具体使用流程。

教学演示问题是多媒体教学环境设计的核心,需要通过增强现实技术来实现。具体的流程包括: ① 视频设备采集识别卡片上的信息,通过增强现实软件系统地处理信息,将真实的图像和生成的三维物体图像呈现在显示设备上;② 教师讲解的同时,配合变换识别卡片的角度和触碰卡片上的标记,显示设备上就会呈现出三维物体的不同角度,可以与三维物体进行互动;③ 通过多媒体设备,将整个增强现实教学环境下开展的学习活动录制下来并进行编辑制作、网络直播互动和后期点评。增强现实教学环境的主体如图3所示。通过视频采集设备获取教师手中识别卡片的信息,通过增强现实软件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后,将多媒体教室中的现实环境和教师的真实影像信息与经过处理后生成的虚拟三维图像一并呈现在多媒体显示设备上,教师通过现场讲解,加以对识别卡片的触碰等控制行为,在显示设备上产生虚实结合的三维效果,最终呈现真实场景和虚拟影像的实时互动叠加,为学习者呈现实时、互动、虚实结合的立体教学环境。也可以将整个教学活动的资料进行多媒体编辑,利用互联网设置为教学云资源,以实现点播或直播的功能。远程学习者也可以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实现远程学习者与教学现场及其他远程学习者之间的三方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共享多媒体教学环境和学习资源。

四、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

环境的应用和意义

(一)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应用

基于增强现实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最大程度地提供了对复杂抽象甚至涉及危险的实验内容的教学支持。比如,物理实验中涉及很多宏观的、抽象的实验教学内容,生物实验中则涉及很多微观层面的教学内容,化学实验中更是涉及不少危险的教学实验内容。增强现实技术具有现实和虚拟自然融合、虚拟信息三维动态呈现以及现实和虚拟实时交互的特点,恰好弥补了现有多媒体技术的不足,将复杂抽象的实验内容通过技术处理,制作成相应的识别卡片(如图4所示)。在进行这些实验内容教学时,可以利用相应的识别卡片,通过使用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为学习者呈现更加贴切的学习资源,实现学习者与抽象学习内容的真实交互,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基于增强现实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在笔者所处的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得到了初步展示和使用,主要应用涉及基础物理和电子电路实验两个课程。本文结合设计的应用框架对两门课程进行了尝试性的实验。学生普遍感觉新颖、生动、有吸引力,直观教学效果良好,更深层次的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通过对两门课程的教学实验,笔者认为,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环境支持的侧重点也不同。针对传统课程的教学活动主要解决示范性和演示性问题。例如,在基础天体物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涉及对天体温度、密度、光度、化学成分的分析以及天体间彼此运动现象规律的分析,乃至黑洞相关知识的讲解,与较为直观的化学、生物知识不同,此类教学内容呈现虚拟、抽象的特点,是教学的难点。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以说教为主,缺乏示范演示,即使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也很难实现较好的呈现效果。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恰能发挥其优势,弥补教学不足。针对实验类的教学活动,则主要解决演示性和操作性问题。例如,在电子电路实验教学中,涉及电路设计、电子仪器的操作以及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等,不但需要大量的动手操作和学习者的相互配合,还涉及部分危险的实验项目和其他难以开展的实验课程。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使用,不但消除了操作的危险性,节约了设备资源,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习动机,增强了学习注意力的持久性。

目前,基于增强现实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初露锋芒,正在迅速发展。笔者认为,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使用,是在整体教学设计的指导下,加以现代化多媒体设备的配合,发挥增强现实技术优势,最大限度地弥补教学过程中示范性、共享性和演示性的不足,是辅助教学活动的环境保障和技术支持。

(二)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意义

第一,创设了新型情境教学环境。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要求创设现实世界的真实场景与个体的交互环境,学习要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展开,如果创设的学习环境脱离现实世界,情境教学就毫无意义,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情境学习认为在特定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比所谓的一般知识更有用,要求知识在真实的环境下呈现[14]。也就是说,情境教学环境注重知识构造的情境性和真实性,注重强调学习者在现实环境中获取知识的效果,因此,情境教学环境的关键在于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而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为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提供了技术条件,它能够快速定制复杂、逼真的情境,较少受物理条件、经济条件等的束缚,能够通过叠加扩增内容的方式适时提供支撑,是辅助开展情境学习的理想工具[15]。

第二,解决了复杂抽象实验教学的困境。在理化生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具昂贵且易老化、实验本身具有危险性等问题成为实验教学的最大限制,而单一的多媒体课件,则有体验感不够、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问题。将虚拟现实发展到实景体验的增强现实技术,为复杂抽象的实验教学提供了新途径,使复杂抽象的理化生实验内容不再是课件上的简单图片,而是可以实时互动的三维模型。增强现实为揭示一个模糊的现象、演示一个复杂的规律、解释一个抽象的科学原理提供可能。另外,抽象数学问题的可视化模拟等也具备与增强现实技术有机融合的条件。

第三,提供了互动协作的学习条件。教学环境应该为学习者提供互动协作的条件。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对教学过程进行辅助支持,对教学资源进行后期处理,不但为现场学习者提供互动协作的机会,也为远程学习者提供了实时互动的可能。增强现实技术构建的虚拟物体储存在计算机中,呈现于计算机的输出设备,具有虚实融合、信息三维动态呈现以及现实和虚拟实时交互的特性,使学习者具有极大的自由度,便于学习者进行实时交互交流和深度沉浸,同时也有助于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五、小结

本文通过对增强现实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进行论述,针对当前多媒体教学环境存在的诸如不能满足微格教学的需要、不能实现优质精品视频课程的制作与传播、不能满足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广泛利用,以及不能实现学习者对复杂抽象实验内容的学习要求等问题,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构造了基于增强现实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应用。该环境具有教学内容虚实结合与三维呈现、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真实交互以及学习资源实时共享的特点。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创设了新型的情境教学情景,解决了对复杂抽象实验内容的教学困境,为学习者提供了互动协作的学习条件,有效地强化了学习者的实时交互。由于教学环境的搭建刚刚起步,多媒体设备和识别卡片等基础设施尚不完备,支持新环境下的教学理论也不完善,因此,基于增强现实的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设计理论和实践,都有待进一步充实。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 增强现实技术[EB/OL]. [2012-9-7]. http://baike.baidu. com/view/104668.htm#4.

[2] 程志,金义富. 智能手机增强现实系统的架构及教育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8):134-138.

[3] 钱鹤庆. 应用 Kinect 与手势识别的增强现实教育辅助系统[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4] Hannes Kaufmann, Collaborative Augmented Reality in Education, Position paper for keynotespeech at Imagina 2003 conference, Feb. 3rd, 2003.

[5] Dnser A. Hornecker, E.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Children Interacting with an Augmented Story Book[A]. K. Hui, et al.Proceeding of Edutainment[C]. Berlin Springer-Verlag,2007:305-315

[6] El Sayed, N.A.M., Zayed, H.H., Sharawy, M.I. ARSC:Augmented Reality Student Card[J]. Computers & Education.2011,56(4):1045-1061

[7] 李婷,朱琨,李子运. 基于“视联网”增强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1,21(4):145-147.

[8] 徐媛. 增强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07, (10):68-70.

[9] Chris Dede,Matt Dunleavy,Rebecca Mitchell.Affordancesand Limitations of Immersive Participatory AugmentedReality Simula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J].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2009,(2):13-18.

[10] ZhiYing Z.,Cheok, A. D.,Tedjokusumo, J.,etc. wIzQubesTM-A Novel Tangible Interface for Interactive Storytelling in Mixed Reality[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irtual Reality,2008,7(4):9-15.

[11] Kikuo Asai,Hideaki Kobayashi.Tomotsugu Kondo:Augmented Instructions-A Fusion of Augmented Reality and Printed Learning Materials[C].ICALT,2005:213-215.

[12] 马莉,沈克. 增强现实外语教学环境及其多模态话语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2,22(7):49-53.

[13] 沈克. 基于数据手套的增强现实计算机导论实验教学环境研究[J]. 科技信息,2011,(12):49-51.

第5篇:环境设计导论范文

关键词景观设计 人性化城市公园

User-friendly urban park landscape design thinking

Yang Xiaona 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bstract With the modern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ce wanton spraw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severely damaged,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So, as people pray for the missing natural beauty and symbolic of the return of the land have become the party of urban parks, public relations, entertainment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is one important place. Therefore, the city parks of human lif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 urban park landscape design user-friendly

1 景观设计人性化设计的确立

1.1 景观、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landscape)一词,因立场不同而对其概念的表述便有了多种内容。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标现象,或者是综合自然地理区,又或是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草地景观,森林景观等。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于风景。建筑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

虽然景观的概念多种多样,具有模糊性与复杂性,但是对于景观设计师而言,对景观的理解是一定的。正如俞孔坚所言: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景观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根据《牛津园艺指南》“运用天然的和人工的材料――泥土、水、植物、组合材料,创造各种用途和条件的空间。随着人们对待环境态度的改变,景观设计成为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也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与艺术。

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因现代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双重破坏而兴起,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己任,与以往的造园手法相比较,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创造对象是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1

1.2 景观设计的内容

“景观设计的范围大到整个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小到通过调整钢管的大小位置以获得好的喷泉效果。”根据刘滨谊的“景观三元论”理论,景观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部分。2

景观环境形象是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虚实景物,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

环境生态绿化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生理感受要求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物、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保护或创造令人舒适的物质环境。

大众行为心理是伴随着人口增长,现代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生活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

2 景观设计人性化的必然性

2.1 设计人性化是设计中“人化”与“物化”的统一。

设计是物的人化和人的物化的统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从这个意义来说,设计人性化是人类设计本应具备的特质。中国古代哲人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便反应了对这种关系的辩证认识。景观设计作为设计的一类,也反映了这种统一。

2.2 设计人性化反映了“为人而设计”的本质特征。

设计是人的设计,即满足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又要满足人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设计的主体是人,设计的使用者和设计者也是人,因此人是设计的中心和尺度。这种尺度既包括生理尺度,又包括心理尺度。而心理尺度的满足是通过设计人性化得以实现的。

3 景观设计中人性关怀的体现

在景观设计中我们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安全、交往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在设计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3.1 对生理需要的满足

景观应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多样的场所,以满足人们不同的生理活动需求,如运动,休息,交往等,在这些景观环境设计中应注意令人感到舒适的各种物理性指标:如光照、温度、湿度、噪音、通风等以及生理尺度与行为尺度的合理运用。尤其应对残疾人使用的景观场所给予更多的重视。

3.2 对安全需要的满足

景观环境设计应该避免对人造成的威胁与伤害,保护自身安全和个人私密性,应当运用设计手段来增强人对于环境的定向与认知能力。

3.3 对交往与归属需要的满足

人是社会的,“社会是人们在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3

景观环境是人们活动的场所,更是交往的空间。因而景观设计应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交往空间,以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

3.4 对尊重需要的满足

尊重侧重于心理的感知与精神的共鸣,是建立在交往的基础之上,获得社会与他人对自身的认同感。

4 城市公园人性化景观设计建议

4.1 体现城市形象,传承城市文脉

城市公园应是城市形象与内在精神的体现。城市是有特征的。城市公园应与城市特征与形象融为一体才能使城市特色得以体现,使市民为之自豪。

4.2城市公园场所精神的表现应与人的性格相对应,应具有个性化。

对于城市公园而言,“人”所指的是公园的服务目标群体,这群人的性格特征影响着公园的品质与内容。对于比较大年龄群体的居住为主的区域而言,具有怀旧特色的公园能唤起他们的情感记忆,对于以年轻人居住为主的区域,具有活力,动感、富有时尚气息的公园,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同。

4.3 城市公园的空间构成形式应与场所特色一致

每个公园它都有与之对应的空间构成形式,但并非每一个公园都是运用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形式,或者国外的造园手法,而应根据不同的场所选择对应的构成形式。

4.4 公园的设计应具有可识别性

易识别的公园不仅是因为景观与其他公园的景观有区别,而在于它的唯一性。有特色的公园能够带给人们一种归属感。设计公园时我们应从5点来考虑:路径、标志、节点、区域和边界。因地制宜,提高可识别性。

4.5 强调公园景观形态的视觉美感

城市公园作为休闲的场所具有传播文明的作用,公园中的景观

应该给人以美的享受,并获得愉悦感。设计师应以大众的美感需求为出发点,运用艺术手法来形象生动的处理景观中得每一处细节。

4.6 把握好空间的尺度

空间的大小不仅给人实用的场所,还对人的心理与情感具有很大的影响。过于宽大与高耸的景观会给人一种渺小感,缺乏掌控感。还会加大人际间的距离,使人不易交流与亲近,增加了距离感。相反,合适的尺度空间往往给人感觉更舒适、亲切、更易与人交往。所以,公园并不一定要求大,即便是综合性的大型公园,也可通过功能分区来规划适宜的具有人性化尺度的公园场所。

参考文献:

1.莱尔.库珀.马库斯 卡罗琳.弗朗西斯(美)编著 俞孔坚 孙鹏等译

2.《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年10月 第一版

3.刘滨谊 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新建筑 2001年5期

第6篇:环境设计导论范文

关键词:城市设计;居住区;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居住区规划是在一定的规划用地范围内进行的,对其各种规划要素的考虑和确定,如日照标准、房屋间距、密度、建筑布局、道路、绿化和空间环境设计及其组成有机整体等,均与所在城市的特点、所处建筑气候分区、规划用地范围内的现状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利用和强化已有特点和条件,为整体提高居住区规划设计水平创造条件。

1.局部城市设计引入至居住区规划中的必要性

居住区规划缺乏人文情怀,机械套用设计规范,重功能,求构图,缺乏对居住行为深入认识,而且建筑单体设计又往往是注重自身的功能,反复使用那些与外部环境适应性差的定性单元。。小区的建筑布局和形式缺乏变化,房型单一,小区的幼托、小学和配套商业大同小异,甚至居住区脉络格局平淡无奇。不仅没有完全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环境,更谈不上有良好的室外环境和空间场所感。

2.局部城市设计手法在居住区空间环境规划中的作用

2.1注重局部,联络整体

局部城市设计是偏重于空间和环境的科学,囊括建筑群体形态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道路交通设施设计,绿地与小品设计,建筑色彩和建筑风格设计指导,城市照明设计,广告招牌和环境设施设计,个体建筑与环境设计等8大方面。局部城市设计作为一种空间环境的政策框架,为居住区单体建筑提供了由外而内的约束条件。

2.2居住区规划的理论支撑

居住区的环境空间本来就应该是城市设计的对象,只不过之前没有明确的提出和强调城市设计在居住区规划中的作用,而一旦明确,居住区的许多问题,似乎变得有据可循了。日趋完善的城市设计理论为居住区规划设计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和后盾。

3.指导性原则――空间组合及体量的处理

空间的组合和体量本人认为是先后关系,在空间上寻求得某种统一后就是体量的组合。体量的大小则首看功能。在居住小区里功能较单一,可以考虑都是居住功能。那么在此层次上,可以在空间组合的骨架基础上对板块的体量给出一个设计图乃至于是控制图。体量的大小和高度要考虑许多方面的问题,如在城市群体中的空间体量、周围环境的渗透、交通的流畅等。当然不是说在体量控制时要大小和层高都一样,那不是作者的本意。相反应该每个板块内有自己的变化,但板块体量是受控制的,换句话说就是“第一体量”(板块体量) 应该是统一受控制的,“第二体量”(个体体量) 可以是有自己的变化的。这样形成的空间才能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有标志感和方向感。

4.局部城市设计手法在居住区规划中的手法初探

4.1项目介绍

本项目坐落于辽宁省丹东市金山开发区,规划用地300公顷,建筑总面积350万。其中住宅263万,公共建筑87万。小区内地势平坦,道路畅通,大沙河的支流金水河(原名劈柴河)穿流其中,大沙河南临元宝山余脉的丘陵地,青山碧水,气候宜人,据气象资料:年降水量1030mm,年最高气温30℃,年最低气温-20℃。空气湿度年均60%。

居住区以温泉旅游度假及养老养生产业为承载,以高品质生活为底蕴的发展模式,形成集温泉旅游度假、温泉养老养生、温泉理疗、水上游乐、品质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养生主题生态城。

4.2具体规划手法

规划布局中赋予小区空间强烈的个性, 建筑高度尽量适合人的尺度,并赋予住宅以明显特征及统一的细部处理。设计中注意结合地形及多层的屋顶、平面、和城市立体交通系统,构成高低错落、富有层次和变化的立体空间环境。应用小雕塑、喷泉等景观性设施。小品尺度宜人,水体自由灵活。重视地面的处理, 用不同的质感、图案铺地,同时通过色彩的运用增加环境的效果。

4.2.1入口的处理

现代居住区设计中,入口空间的小区入口,作为居住区限定和标志,一个区域的起点,更是路径的起始点,具有明显的标志物。如采用“T ”字型入口,入口道路的接口又是过度缓冲地段,希望能有好的景观和空间。主入口道路红线足够宽,入口两旁建筑高度适宜,既限定空间又能为充裕的绿化景观预留场地。

4.2.2道路的处理

在居住区空间形象建立中,路径是主导地位。太长而平直的道路容易形成“盖图章”式的机械布局,行人容易感到疲惫,而且行车对步行者威胁大。因此,小区道路通常采用折线型和曲线型。折线型道路限制性强,有丰富的层次感和序列感,但是对车行稍有不便。曲线型道路形成自由景观,变化有趣,它往往能结合中心绿地,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它也确立了小区内部组团的主要布局走向。在小区内部为了加强其景观性和方便居民出游,往往设置一些景观步道,景观性道路不是以交通为主的道路,而是通过道路引人入胜, 引导观赏者进入情和景之中,这就要求道路有生动曲折的布局。景观道路要做的“出人意外”,“人入意中”,带给人美的享受, 应该充满生活气息和场所感。

4.2.3组团的处理

组团在小区内可算是一个次区域,一个区域应该有类似的形态特征和使用功能,并与其它区域有明显的区别, 如多层住宅区与别墅区、小高层区、中心绿化区等。组团的分布形式有很多种:如道路在,这样内部的空间安静不受到外部的干扰,有利于人车分流;组团布局还可为道路通达住宅组群的内部,形成环路, 住宅与道路之间有更方便的联系,而且当小区的范围较大时,必须采用这种方案。

对于组团的外部空间环境,一种方式是以居住建筑群体围合成一个公共性的建筑空间,围绕公共空间形成若干个次空间; 另一种组合方式是建筑组团被分割为若干各自独立的小空间。总之,居住组团组合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内部空间形式是变化无穷的。

4.2.4中心绿地及广场

中心绿地广场是小区内最具魅力的区域,它通常是居民们日常活动集中的场所,它往往用地较大,许多小区内部的服务设施多半也集中于此,在此仅引用一下局部城市设计中对于空间界定的一些看法。

把中心绿地广场看成是一个有机的空间,为了创造一个由无机到有机的空间, 利用中心绿地广场的景观性,在其周围往往布置一些高档住宅、多层别墅、双复式住宅和会所等。当周围建筑高低相差较大时,会使空间界定感不强; 而周围建筑高低相差不大时,中心绿地广场宽度与建筑高度比适宜时,能有效限定空间,但缺少标志的特色性,在重要地段布置一个高的建筑,以加强其空间界定感和标志性。

5.结束语

城市设计是运用一定的规则,将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文化等各类元素合理排布的一个过程,它是将各个环节做以科学化、合理化、精细化、美化处理加工的过程,经过这一处理而产生的城市更能突出人的主导性地位,能让人的生活更加美好、舒适。

居住区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延续。规划手法上也逐渐抛弃了现代功能主义的城市理论,取而代之的是以城市形态为依托的居住与空间环境多样化的模式。居住区建设关注的目光也更多的投向室外空间环境,更加重视人本身对于环境空间在社会、文化、物质、心理、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让居住区内的生态环境加以改善。

参考文献

[ 1]徐思淑, 周文华. 城市设计导论[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第7篇:环境设计导论范文

【关键词】回纹 软装饰 设计

在当代的中国,人们都倡导高品质的生活,“居者有其屋”的要求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生活的各种需求,对于室内家居环境设计,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休息和睡觉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关心室内环境对人的健康、安全、效率及舒适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所以,追求有个性化、有品位的家居环境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理念,这也映射了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将传统中式回形纹样运用到软装饰品的设计中,以此为主调的室内空间,散发着古朴典雅的传统韵味,能够营造出一种静谧温馨的书香环境。因此,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室内软装饰设计在寓意及风格特征方面更加符合中国人的情感需求,从而在世界室内家居环境设计之中逐渐形成本民族的风格特色。

一、回纹的文化内涵体现

回纹源于漩涡纹,是甘肃、青海地区远古文化中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纹饰,也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流行最广泛的纹饰之一。回纹是被民间称为“源源不断”“富贵不断头”“子孙万代”的一种传统吉祥寓意纹样,寓意吉利深长。回纹图案在瓷器、家具、地毯、织绣和建筑装饰上随处可见,它主要用作底纹或者边饰,具有丰富而整齐划一的艺术效果。所以后世便赋予了它诸事深远、绵长的深刻寓意。

回纹广泛地运用到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之中,起到非常好的装饰作用,这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最直接的表达,而且突显了中国的传统民族精神。第一,回纹很清晰地展现了由具象转化为抽象的形态变化过程,从美学的角度说,它体现了庄子“大巧若拙”的美学思想,从而实现了由内容到形式的升华。第二,回纹充分地运用到现代装饰设计中,由于回形纹样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它迎合器物的各种形状也许是为了实现天圆地方的传统构图模式,让物体在不改变其原有结构的情况下,物体的形象得到不断完善,并创造了具有意会的完美形式,从而使个性更加丰富多彩。第三,回纹在室内软装饰设计中的运用形式,是按照强烈的节奏与韵律规律来编排和设计的,具有很强的秩序感,体现了“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形态特点,创造出了气韵生动、余音缭绕的艺术境界;而且,回纹通过二方连续或者四方连续的形式,使物体的形态达到一种“自然的连续”“形连而意续”“形有止而意无穷”的精神境界。

中国传统回形纹样与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的有机结合是因为回纹有着一定的文化涵义,能将图案和情景融为一体,不但构思巧妙,而且主题鲜明突出,进而形成了独特、浓郁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个性,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愿望的追求和向往。结合室内家居软装饰设计的总体风格,充分利用传统回纹的特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使单纯和枯燥的室内静态空间变成了丰富和充满情趣的动态空间,真正地做到了人、环境和空间的和谐共处。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是我国民族文化特有的气质,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民族精神是分不开的,不但彰显了人们优雅的生活品位,也彰显了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

二、回纹在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中的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给我们留下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装饰设计之中去,要把它当成一种神圣的义务。在现代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高科技的不断推动下,逐步实现功能、装饰与文化的完美融合。在中国现代室内软装设计中,我们要全方位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居住者的文化修养、精神气质和艺术品位等,这些因素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决定着现代家居软装饰设计的主题。每一种传统装饰元素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但不是简单地把传统元素进行罗列,而是要深入分析它的艺术美感,去感知它深刻的文化理念和独特的艺术韵味,再以独具一格的方式融入到现代软装饰设计中去。这是对传统元素的直接选用,也是对传统元素的提取与重构。当然,我们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

第一,回纹必须保持传统的艺术色彩。在当代,无论回形纹样如何大胆地创新,但最关键的是要维持和保护回纹的精粹。虽然色彩有点朴素和单一,但是它大方稳重而不失传统。回纹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传统艺术的瑰宝,要本着科学的态度,让回纹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与各种艺术形式相互结合,并赋予更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

第二,回纹必须融入现代人的生活。设计来源于生活,但也必须融入生活,在回纹原有的装饰纹样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变,应用现代化的材料,使其单一的表现形式通过艺术表现手法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使回纹的表现形式与内容丰富多彩,紧跟社会发展趋势,更加体现人们的生活本质。只有这样,回纹才能在艺术设计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三,回纹与各个艺术设计领域的融合。回纹在现代高科技领域得到充分运用,如中国联通的标志设计,就是利用回形纹样这种回环贯通的吉祥图案,来回反复有序的线条象征着四通八达的网络,蕴含着信息时代的无穷魅力。又如在工业设计领域,诺基亚的一款手机就是利用回形纹样,以其独特的外观设计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回纹还在服装、首饰和室内装饰中得到充分的运用,使设计作品既具有现代特色,又具有传统韵味。2007年李宁集团推出一款全新的乒乓球鞋,就是采用回纹在鞋后跟隐约显露,这给乒乓运动服饰带来了一股传统的东方新潮流,也象征着乒乓球在中国的辉煌历史。这不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完美结合,还体现了设计师们大胆吸收、勇于创新的设计理念。

总之,在现代家居软装饰设计上,追求艺术风格的独创性和鲜明性,在保持民族风格和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努力创造和发展自身的独特优势和艺术个性,这使得回纹在现代软装饰艺术中一直居于重要的地位,并且得到广泛的运用。回形纹样严密、有节奏、有规律和有造型的艺术形式,使它成为现代工艺美术及装饰设计上特有的表现形式。

三、回纹在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中的创新与发展

创新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勇气。创新的意义在于把已经取得的再次发展和升华。我们在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要学习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基于传统而不沉湎于传统。回纹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们在继承和把握传统的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回纹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现代软装饰设计上,中国的艺术设计师不但追求艺术风格上的独创性,还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继承前人留下的优秀的传统装饰艺术设计的基础上,同时又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识与表现技巧,创作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艺术设计作品,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独特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当中,各种图腾或者吉祥图案在各类设计中都广泛存在,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地去创新,我们都不能抛弃传统的文化精神。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不能靠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群人,而是靠广大人民群众,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事实上我们可能也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回纹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而来的,对它的运用和发展适合人们的审美心理。它在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不但要体现中国现代的文化精神,还要体现业主们的审美意识和职业情操,最关键的是要结合当今时展的实际需要来进行有机的选择,共同促进现代软装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必须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我们不能盲目地照搬西方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让无数人无限神往,一方面是由人文精神和文化的附着力所决定的;另一方面,现代设计越来越严重缺乏地域性。我们在学习先进文化的同时,必须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发展,并且根植于传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来进行传统装饰元素的创新。

第二,必须要考虑个人的情感。情感是我们设计的源泉,我们必须要在设计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注入个人的艺术情感,在追求个性化设计的同时,考虑对业主的人文关怀。

第三,要宣传和普及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大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意识。人民群众的真正实践,才是文化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每代人都身处于一定的传统文化环境之中,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了我们祖先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经验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取其精华,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使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回纹所体现在古代设计中的思想直接影响着现代设计,它对现代设计思想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虽然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回纹也随着现代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工艺材料而不断演进,但它还是会影响着我们今天的设计及审美观念。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在变,思想和文化艺术也在变,回纹逐渐被人们理解得越来越透彻,并被不断地赋予了新的内涵,笔者坚信今后的回形纹样必将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发展。

结语

总之,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沐浴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它深深地留存于人们的脑海之中,这是我们无法忽视的。现代软装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文化,它与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互相体现又互相融合。回纹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它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我们如何去认识和理解传统装饰元素与现代软装饰设计之间的关系,使传统回纹更好地在现代软装饰设计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并能深刻地体现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内涵,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注:本文为2012年度湖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C0800)

参考文献:

[1]陈勤建.中国吉祥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高阳.中国传统装饰与现代设计[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5.

[3]朱汉民.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第8篇:环境设计导论范文

    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

    依据吴良镛院士所着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引用其书中观点,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其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态的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技;重视发展整体利益;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等。

    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

    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特别要借各自相邻学科的渗透和展扩,来创造性的解决繁杂的实践中的问题

    二、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1、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这一点。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导致许多人直接从绿化带穿过,破坏了绿化;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根据奥斯卡纽曼所作的人们行为活动与城市形体环境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要有相应的领域,他提出了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半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设想。运用在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中,就是要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适当地进行区域的划分,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和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开展社交和活动的需要,既要有综合的集中空间,又要有适合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2、景观设计的生态持续性原则

第9篇:环境设计导论范文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城市化不断的提高。我国许多城市城中村的环境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国内各个城市都在以城中村改造为契机,优化城市环境,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然而城中村改造遗失了很多东西,给城市建设带来了千城一面的问题。如何在城中村改造中通过环境艺术设计手段更好地保护、继承、弘扬地区城市传统文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符合居民原来的生活习惯,进而实现与整个城市的和谐发展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本文从地理、生态、社会、文化、探讨了“城中村”环境应有的特征,即:应该具有安全感,整体性,社会性,独特性,生态性,人文关怀性,经济性。

关键词

“城中村”、环境艺术、生态

中图分类号:TU972+.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城中村”:从狭义上讲,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生活和演变成一个城市的居民区,也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广义上讲,是指城市的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滞后于时展的步伐,并脱离现代城市管理,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城中村”在上处于被城市所包围,但是却长期以来脱离于城市统一管理之外,因而村民仍保留的“城中村”的发展现状。“小农意识”经济发展延续了传统的操作模式,以换取个人的经济增长,引起村民的土地上的额外成本,乱搭乱建,房屋建筑面积,产量低,土地资源配置功能障碍。此外,村民普遍文化水平低,对资源和环境的配置背后的价值观,是一个整体的观念,大局观念和系统观念,而忽视了发展的资源,整治,以及使用其他元素,系统和周围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及对整个地区和更广泛的合理利用的要求,导致区域环境的破坏。其次,在城中村居民由于长期的历史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许多问题;“城中村”污染的环境引起消费者的安全问题,垃圾堆积无处不在的环境问题,严重的影响居民的生活健康,严重制约着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步伐,阻碍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艺术是一个综合体的各种因素,如地理,艺术,人文,历史,生态,建筑,心理学,环境和文化信息。主要以视觉体验为主,具有美的特征。它记述一个地方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然和人文印记的土地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理想和追求生活的烙印,拥有非常丰富的而深远的意义。简单地说,环境艺术设计:是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的空间环境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生态系统的不同的组合和分布格局的表征。具体而言,环境艺术设计可以作为对地貌植被,土地利用,以及对整体投资组合的村庄和城镇,它是由自然和人类文化活动的过程中。“

“城中村”理想环境应有一下几点特征,即:应该具有安全感,整体性,社会性,独特性,生态性,人文关怀性,经济性。

1 安全性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指出: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人类的基本要求[3]。城中村生活环境中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必须保障公众的安全要求。设计中环境应具有一定的交通开敞度(没有死角),夜间活动时间也应具有良好的照明。活动设施应具有良好的提醒和说明以保证不同的使用人群的安全性,并且设施的耐久性、稳固性必须符合国家安全规定标准。环境材料的使用应强调安全性和环保性;有水体的设计要素时必须注意深度限制;

2 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城中村景观系统应该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所有的景观元素都应该和景观环境融为一体。在任何情况下,协调和统一都是首先应该遵循的原则。当然,景观元素本身可能是千差万别的,也使该城中村与其他城中村不同。可感知性则表现在居民对景观的理解程度上,凯文・林奇提出使用丰富的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等要素组成可感知的景观[5]。有些城中村的景观建设组织混乱,要素杂乱,仅仅讲求独立造型和视觉刺激,使环境的可感知性下降。

3社会性

现代城市村中村居民交往很少,甚至邻里之间互不相识。中国的优良传统是“远亲不如近邻”,邻居关系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邻里关系可以增强归属感和安全感,并且在社会交往中可以获得幸福并加强情感。特别是儿童在和谐的邻里关系交往中结交朋友、增长各个方面的知识、获得乐趣和学会与人相处,有助于健康成长。景观环境应充分提供活动场所。

4 独特性

著名的城市研究学者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到:“一个有效的城市意象,首先其对象必须具有识别性,这指的是它能有别于其他东西,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而被认识,这就称为识别性,不是与它物等同的感觉,而是个别性或独一性的意思”。标志系统在景观环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标志系统应包括:①住宅的可识别性,设计景观或者标志使每栋住宅都在显眼的位置且和其他住宅不同;②交通、清洁系统标识的可识别性有助于形成有序的交通和清洁的环境。

5 生态性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体,生物多样性、生态性在今天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西方发达国家到处可见的,甚至是一些动物,经常可以在都市里看见。这是非常难以挽回的动物物种,在我们目前的状态,但景观环境建设做出努力。此外,建设植物多样性的健康特性与居民住在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感染,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的生态效益普遍较差,成为首先要考虑的内容,为市民们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随着国内生态村在城市,绿色城市乡村,在城中村景观中的森林村庄的概念的普及,村庄的生态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不排除一些城中村提出一样的口号,但在在实际施工中,只是大面积的草坪,而不是绿化率。

6 人文关怀性

人性化设计主要表现在任何设计要素均以人的尺度为设计标准。充分考虑到弱势群体的使用空间,均应根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设置,形成适合不同人使用的空间。无障碍设计应该体现在整个景观系统,方便弱势群体的使用,体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

7 文化性

每个民族的文化体现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文化的载体不仅仅是具体的文字和图案上,更深刻地通过环境对人的教育和启发性体现。1972 年《人类环境宣言》指出: 人类“是他的环境的创造物,……环境给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他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7]环境的文化功能是在以往的城中村环境设计中容易被忽视的内容,应通过景观环境建设使公众在闲暇中获得对城中村风俗习惯、村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8 经济性

景观环境的经济性是景观环境设计建设中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环节。可持续的景观管理方式可以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比较大的效果。管理阶段是和景观设计阶段密切相关的,景观设计了尽量少用一些需要精心护理的昂贵材料、珍稀树木等景观元素,将让环境后期管理变得十分困难,且增加了公众的管理费用。

参考文献

[1] 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98(1):1- 8.

[2] 俞孔坚,刘向军.走出传统禁锢的土地艺术.[J].中国园林,2004(2):13- 16.

[3] 马航,张彩虹.城市住宅的安全防范问题初探[J].华中建筑,2001,19(5):60- 61.

[4] 黄玉捷.社区整合・社会整合的重要方面[J].河南社会科学,1997(4):71- 74.

[5] 凯文,林奇著,方益萍,等.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5-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