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道德教育范文

网络道德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道德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道德教育

第1篇:网络道德教育范文

【中学生;网络;德育

针对上述新问题,本文根据教学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目的、功能和要求,对其信息元、信息点做出了改进,并提出了一种信息元能够自动在教学实施体、教学对象和教学管理体三者之间流动的反馈型流动模式,探究结果表明其信息流动模式可大大增加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能动功能,提高其系统的运行效益。

1.信息元的优化设计

一、目前中学生上网状况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网络对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我们在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层次,随机抽样,开展较为广泛的问卷调查及学生座谈会,被抽样调查的学生共260名,调查结果如摘要:在260名学生中有183名占69.8%的同学家里拥有计算机,其中l50人占57.3%的学生经常上网,从不上网的学生有65人,占24.8%。被问及上网地点的时候,有155人占59.2%的学生在家里上网;在校内和网吧上网的学生各占17.9%和22.9%,学生上网选择的内容首选文化娱乐方面占45.8%,时事新闻类只占19.8%,游戏类和聊天各占16.4%和14.l%,只有9.9%的学生选择上校园网,许多学生很实在地说摘要:当初上网的目的只是追逐时尚,满足好奇心,但是最终都几乎被互联网上大信息量的优点所吸引。高一有位学生在谈到自己为了解决一个历史学科的知识新问题,在网上查了大量的资料;高二有一位学生为了学好生物课上有关激素这一节,在互联网上查了大量有关激素的资料,分析比较激素的功能,并且查阅了大量奥运会上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事例,说明激素的利弊。从调查中发现,有31.4%的学生是在互联网上获得时事新闻进行学科教育类的学习。学生认为,能从网上“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得到各种知识”、“完成探究性学习”是上网的最大目的。互联网上获取知识的方便、快捷和全面的特征,给学生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看到网络发挥积极功能时,更为担忧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家长、教师一谈上网首先想到的是负面影响摘要:网上原始信息良莠不分,势必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对自已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进而动摇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网上虚拟化的交流,弱化了学生现实交往的能力,并助长了对虚拟的成就感的追求;长时间上网易导致视力下降和神经衰弱,影响了身心健康成长;等等。网络世界打破了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界限,构成了人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中,网络主体匿名匿形,主体间的平等、远距离的交往,具有双重性。这种双重性对于未成年的中学生的影响尤为重大。一方面,网络世界不仅消除了面对面交往中性别、身份、地位等传统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赖以产生、提升的基础,使行为规范、伦理道德观念难以放到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加以熟悉、检验。也难以用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关系加以对比,网络世界模糊了虚拟和现实之间的界限,也由此模糊了人们道德行为规范的是和非的明确界限。

二、如何加强网络德育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对社会成员起约束和团结功能的准则。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网络德育,是指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上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这种活动必须围绕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来开展,它和学校德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向。网络德育通过德育课堂、虚拟社区、网上咨询、在线讨论、网上家长学校、网上德育基地等途径来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学校网络德育目标除了德育大纲规定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总体的德育目标外,还有网络特色的德育目标,包括网络道德、信息素养、网络伦理、自我管理学习、网络人格等。网络德育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摘要:

①开放性摘要:网络德育是一种开放性德育。未来的学校将趋于一种没有明显的校园界限,以数据库为中心,通过互联网连通学校、家庭、社会的开放式德育将形成。任何人都可以是受教育者,也可以是教育者。

②交互性摘要:交互性是网络德育的一大特征,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一对

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受教育者可以在“网上论坛”或“在线指导”上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大家一起讨论。德育管理者或教育者也可以针对某一专题预先设计好新问题和答案,当受教育者访问该专题时,实现人机对话。由于这种交互的不可见性,可以使受教育者说出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是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

③趣味性摘要: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影视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网上课堂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网络德育使学生变得轻松起来,学生可以通过德育课件来了解德育内容,甚至可以通过游戏来体验。

三、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在网络学科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辅导者。其教学思路贯穿在软件的设计过程中,包括拟定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设计启发性提问和变式自测题等。教师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要主动考虑如何展示德育内容,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如数学中的渐开曲线、对称图形,可点击北京立交桥、中华世纪坛、南浦大桥等标志性建筑,用数学美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教化学中的氟利昂性质、臭氧空洞、地球温室效应,可虚拟一个灾难画面,唤起同学的环保意识。教钢琴协奏曲《黄河》时,可以组合、香港回收、等画面,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教师的主导功能除表现在软件制作过程之中,还表现在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课堂中的启发引导以及教学进程的调控。

四、开展网上主题班团活动

第2篇:网络道德教育范文

刘芝华

忽视传统教育是愚蠢的,忽视网络教育是短视的,传统教育方式和网络教育方式,是德育工作的双翼,只张开一翼,自然无力飞行,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才能如大鹏那样,“其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题记

一、面对互联网的思考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给中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探索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确实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结合中学教育实际,我们认为,网络说到底还是一种新的技术工具,是由人发明出来的,本身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它给青少年德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基于这一认识,从2003年4月开始,我校以高一、初一年级为试点班级,就网络道德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二、行之有效的步骤

㈠准备阶段。

时间从2003年4月至12月。本阶段主要工作:

1、去中南大学学习网络教育的经验。

2、利用广播、校刊、黑板报、知识走廊及其他形式,向全校师生广泛宣传开展网络德育活动的意义。

3、成立网络德育领导小组、技术服务小组、网络教育日常管理小组、课题研究小组,各小组分别制定工作计划。

4、分别召开试点班级全体任课教师、学生会议及学生家长座谈会,层层发动。

5、建好校园网络,将学校所有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教师办公室和教研室联网。

6、建立网络监控系统,注重加强对网络的防范和管理,删除有害信息,平衡不良信息。

㈡分步实施。

时间从2004年2月至2004年8月止。试点年级的学生在双休日、重大节假日,休息时间,凭有效证件,到学校电脑室自由上网。本阶段主要工作有:

1、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向学生发出“文明上网,从我做起”的倡议书;开展“上网做什么”的专题大讨论;召开“中学生与网络文明建设”为主题的班会,并撰写“网络文明建设”的学习心得。

2、成立“家长网络学校”,指导通学生家长引导学生文明上网。

3、发放《学校·家长联系卡》,及时与家长互通情况,以此消除网吧的负面影响。

4、开发校园网络软件,包括建立学校网站、开发德育题材的游戏、网上党(团)校、教育教学管理软件等。

5、每月开展两次以上的网络教育活动,包括名师教学答疑、道德教育专题讨论、校领导与学生对话等方面的内容。

6、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在教师中开展网络德育课件的制作比赛;在学生中开展征集个人主页的竞赛活动、网络征文活动。

㈢、全面铺开。

时间从2004年9月至2004年12月。学校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全校学生自由进入学校电脑室活动。具体活动内容在参照上学期的基础上予以调整和补充。

三、网络道德教育的优势

1、由防范型德育向发展型德育转变

传统德育是防范型的德育,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及有关人士较多考虑的是如何管理好孩子,企图在孩子与社会现实之间筑起一道“围墙”,如“封闭式”管理、“准军事化训练”等,不考虑孩子的发展要求,不考虑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不考虑客观现实的变化,一律要求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而开展网络德育教育,则实现了由堵到疏,由防范到主动出击的转变。

一是通过“上网干什么”的讨论会、网络德育征文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主动选择、主动发展,充分发挥主体性及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学生自觉地把社会外在道德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我道德需要。

二是不断丰富网站内容,用健康的网站吸引学生。身边的网站具有吸引力,这是开展网络德育的有利条件。近期来,学校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成立“校园网吧”,学生在休息时间可以凭学生身份卡进入“学校网吧”上网。现在学校已建有共青团校、红色游戏、红杏文学、名师对话、考试大观等特色版块,深受学生喜欢。

2、网络的交互性促进了德育工作的民主性

信息网络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具有双向性和交互性。信息网络使得受教育者不仅是接受者,而且是传播者,双向互动促成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及时联动与沟通。由于人与人之间既没有地理距离,也没有心理距离,因此,网上活动对上网的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容易使学生敞开心扉,交流思想。如每月开展的校长、教师与学生对话、网络道德教育大讨论等活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从”关系,改变了受教育者被动、从属的地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网上网下联动,巩固和提高了德育工作效果

应该说,大部分的中小学生(尤其是城区学生)都上过网,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未完全荒废学业,陷于其中。在网吧里,首先陷落的是那些意志薄弱、信念不坚的懦弱者。我们要告诉学生:人是有精神支撑的,一个人如果抵制不了一点诱惑,那么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将会摔很多跟头。我们也高兴地看到,有不少同学都曾经深受网吧之害,他们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靠自己坚强的意志、坚贞不渝的信念在思想上筑起了一道长城,使他们走出了网吧的漩涡,获得了新生,重新找回了人生价值。

初二48班黄某,一段时间内成绩一路下滑,家长怀疑是孩子上网吧误了学习。有一天,细心的妈妈发现每天晨跑归来的孩子不见出汗,只闻烟味。次日爸爸悄悄跟踪,终于在网吧将坚持三个月所谓“早晨长跑”的儿子逮了个正着。当时家长采取了“禁止长跑”、“不给零用钱”的措施,以为这样便可堵住孩子通往网吧的大门。殊不知,孩子网瘾的形成非一日之寒,要想消除它不可能一蹴而就。果然,以后他又以“外出打球”、“参加假日小队活动”等为借口多次去网吧玩游戏。得知这个情况,学校非常重视,迅速会同班主任,对这位迷恋网吧又善于说谎的学生进行了多次深入的谈心活动,晓以利害关系,促其思想转化。另外学校主动与文化稽查队、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取得联系,并在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加大了对有违规行为的网吧的义务监督力度。

四、网络道德教育在我市全面辅开

自从开展网络道德教育以来,我校未成年人进网吧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通过调查显示,在活动开展之前,试点学校80%的学生上网玩游戏、聊天,10%的学生上网浏览新闻等,5%的学生上网进行学习资料的查找,还有5%的学生进入不健康的网站浏览不良信息。活动开展后,我们组织过多次调查,结果显示,65%的学生上网是查找学习资料和网上测试,25%的学生是浏览新闻等内容,5%的学生收发电子邮件,5%的学生聊天、听音乐。

随着德育工作的创新,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为此,《湘乡报》、《湘潭日报》、《科技导报》、湘乡电视台等媒体对我校的网络道德教育试点经验作了宣传报导。如2004年8月5日,《湘潭日报》对我校的做法做了如下宣传报道:“近日,湘乡一中外语老师王琴在上QQ时,发现一名高一学生在线上,王老师便主动与他搭话。得知该生因父母经常吵闹不想回家,干脆住在同学家里,王老师心平气和地在线上做他的思想工作,最后这位学生愉快地接受了老师的意见,表示第二天立即回家。王老师与学生网上谈心至少有50多次,这种网络教育的形式在全校100多名教师中比较普遍。”

第3篇:网络道德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网络道德;教育;青少年;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362-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除水、电等资源外的另一种无法远离的存在。它作为信息时展的根基,已然悄无声息的融入我们的生活,并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所用。高中生正处在人生关键时期,已经开始形成独立思想,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民族发展的接班人,要求高中生必须具备适应信息时展的本领,因此网络成为其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思想还未完全成熟的个体,高中生如何在纷杂的网络世界塑造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就成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重点,下文将对网络道德教育展开论述。

一、网络道德教育的概念

要针对高中政治课堂中网络道德教育进行探究,就必须了解网络道德教育的概念。网络道德教育这一概念是近几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普及后形成的一种对于网络社会中道德风尚进行塑造和培养的教育内容,其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对人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帮助人们从主观能动性上提高自己网上行为的规范意识,同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因网络带来的极特殊的利益关系下,对其道德伦理进行规范的标准。高中生作为对网络接触较为频繁的,并未具有成熟思想和世界观的青少年群体,这种随着社会进步而产生的全新的伦理要求对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凸显,因此,作为高中生心灵教育主要阵地的政治课堂,网络道德教育在这其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中生网络道德建设的现状

信息时代网络的不断普及与发展虽然为学生学习,特别是处在学习生涯重要阶段的高中生而言存在着极大的好处,但是高中生网络道德建设的现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却令人堪忧:

高中生作为思想层面还未走向成熟阶段的个体,由网络带来的异质性会使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存在错误导向。同时,网络作为虚拟社会被高中生所认识,它虽然推崇自由、公平,但是若这种追求过分夸大,伴随着虚拟性的“保护”下,高中生很容易丧失道德人格,并且这种丧失还会对其现实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高中生作为自制力相对缺乏的一个群体,在巨大的学习压力等现实的面前,容易产生躲避心理,因而导致许多学生陷入对网络无止境的沉迷中,这就容易导致学生现实与虚拟落差下人格错位的产生。因此,面对这种情况下,高中政治课堂作为学生精神层面的引导主体,就必须把网络道德教育作为重点着眼的一部分,尽可能的规避这些不利现象的产生。

三、网络道德教育与高中政治课堂结合的对策

高中阶段作为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凸显在它的脆弱性和危险性上,而高中政治课堂作为高中生建设精神文明与精神强度的主要阵地,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道德教育与高中政治课堂相结合的发展就成为一种必然,笔者认为具体对策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

第一,教师作为政治课堂的引导者,必须做到对网络世界的熟悉认知。众所周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以主导者的地位出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就必须做到自己对于网络世界的正确认知,同时要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熟悉的一面。教师可以设计诸如“微机室中的政治课”,利用学生熟悉的网络交流工具进行谈话式授课,拉近师生间距离的同时,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网络道德在虚拟世界,甚至是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从根本上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二,触目惊心的“案例教学法”是网络道德教育与高中政治课堂的结合最直接的手段。网络道德缺失造成现实生活中遗憾的事例时有发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任何对策都不会像“案例教学法”一样能够对学生的是非观造成冲击的强烈性。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举出实施例子,例如“王某在网络中对心灵脆弱的章某使用语言暴力,致使章某自杀身亡”等,这就能帮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在网络中语言暴力的可怕性,从而帮助学生摆正自身的道德观与价值观。

综上所述,网络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只要教师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那么它必然能够在实现网络道德教育这一重要作用的同时,还能够辅助他们完成繁重的课业,帮助他们迅速掌握一些即时高考信息的同时,还能够帮助教学课改能够有效实施。对于学生的精神层面来看,网络道德教育与高中政治课堂的结合还能够促进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美好的理想,为未来发展打下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温定刚.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01).

第4篇:网络道德教育范文

1.混乱的网络现状是造成不良网络道德行为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网络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可是,越来越多不健康的内容充斥着网络世界。处于这样一个混乱不堪的网络环境中,耳濡目染,不良网络道德行为在青少年身上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2.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给了不良网络行为可乘之机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中的懵懂时期,他们模仿力强,猎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快,而自制能力又很差,再加上他们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是非观念,容易受到误导而误入歧途。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任何人说的话都可以不负责任,看到网络上的人可以肆无忌惮地进行造谣、谩骂、人身攻击,而又无人过问,他们便会认为网络是一个安全、随心所欲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老师、家长的约束,没有外在压力,于是便纷纷效仿,不知不觉就形成了目前一系列不道德的网络行为。

3.网络道德教育处在一个尴尬的局面

网络道德教育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出现的,它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教育,而网络发展的速度又是日新月异,给网络道德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传统的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在当今网络道德教育中显得力不从心,找不到切入点,不能很好地解决网络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另一方面,网络道德教育的发展远远跟不上网络时展的步伐,只能等问题出现了才去想办法,而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也是当前网络道德教育的一个弊病。所以,如何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就成了一个新的课题。

二、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学生道德教育

1.提高教育者的网络素养,造就高素质的德育队伍

“教育者应当受教育”。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情操,而且还要有出众的网络知识和技术水平。教师还必须增强网络德育意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观念,这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应用水平的培训,使他们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适应网络,成为网络中的一员,通过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言传身教,做青少年的表率,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教育的作用。这样的教师既有较高的德育理论水平,又能较有效地掌握网络德育的方法,通过网络中适合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2.构建校园德育网络体系,形成开放的、互动的网络德育管理系统

学校应该在校园网中建立德育管理网络,对学生信息和德育档案资料进行计算机管理,把学生德育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相关部门,使得德育信息管理系统网络中的每一个环节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保障该系统稳定、有效地运行。

3.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道德教育活动,进行个性化服务道德教育

学校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开展丰富多彩、内容健康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可以结合一些节日、活动在网上进行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一个互动的网络世界里畅所欲言、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感受成功的快乐。

4.开展网上心理指导,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

在校园网中开设“心理咨询信箱”栏目,组织有关教师对学生进行网上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网络具有匿名、隐蔽的特点,就连前来咨询的学生,我们也都很难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这就给了学生一个极度开放的自由空间。学生不仅可以大胆、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而且教师也了解了学生的真切感受,德育工作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

5.为青少年营造绿色网络空间

绿色是环保的标志,为孩子营造绿色的网络空间就是让孩子处于一个没有污染、纯净的网络环境下,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开辟一条网络道德教育的发展之路,真正为青少年打造一个“绿色网络空间”。

三、总结

第5篇:网络道德教育范文

论文摘要: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网络被视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种媒体,其迅猛发展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崭新的网络社会。然而,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在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历史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负面、消极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和网络犯罪行为。因此,重视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研究,积极探寻教育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负面影响,已成为研究当今处于社会转型期德育创新的重要方面。

据CNNIC的最新统计,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已达3089万台,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8.3%;上网用户总人数为7950万人,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4.5%,上网用户总数增长非常之快。调查结果还显示,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4.1%,其次是18岁以下的网民(18.8%).和25-30岁的网民(17.2%),30岁以上的网民随着年龄的增加所占比例相应减少:31-35岁的网民占到12.1%,36-40岁的占到7.6%,41-50岁的为6.4%,50岁以上占3.8%035岁以下的网民占总数的82.2%,而35岁以上的网民仅占17.8%,网民在结构上仍然呈现低龄化。在纷繁复杂、良芳并存的网络世界中,辨别能力不强、认识水平不高的大学生毫无疑问地成为网民的主体(占34.1%)。他们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往往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产生价值迷惘、自我迷失、责任缺失、人格异化、个性消失等道德失范现象,甚至会产生严重的犯罪行为。因此,加强对网络道德间题的研究,积极探寻教育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让大学生健康协调地发展,已经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巫需解决的当务之急。

所谓网络道德,就是网络社会中的社会公德,是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专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特殊利益关系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所谓网络道德教育,可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理解:狭义是指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的相关教育;广义是指在网络社会中,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采用特定的手段和方法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后者包含前者,外延更广,更有普遍意义,因此,本文所述及的网络道德教育是指网络社会中的道德教育问题。

当然,由于道德具有历史性的特点,并且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又不对立,是从现实生活中分化出来的,所以网络道德既不能与传统道德彻底决裂,它应当包含着对传统道德的优秀合理部分的充分褒扬、肯定和继承,又要直面和顺应社会变迁中对道德观念的不断“吐故纳新”的现实。这就涉及到道德的“结构性变动”问题,即有条件地吐故纳新和连续性地扬弃、渗透和整合。

与传统道德相比,网络道德有以下特点:第一,道德主体的低龄化。传统道德的主体涉及各个年龄段,而网络道德的主体主要是大学生。这些伴随着数字化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被称作“网络世代”(NetGeneration,简称N世代)。他们在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都与上一代人有很大不同。当他们面临纷繁复杂、良芬并存的网络世界时,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往往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产生种种失范现象,甚至会出现更严重的犯罪行为。第二,道德选择方式的自律性。传统社会交往面相对狭窄,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熟人社会”。依靠熟人的监督,慑于道德他律手段(社会舆论、利益机制、法律制裁)的种种外力,传统道德得到相对较好的维护。在这个“熟人社会”里,人们的道德意识较为强烈,道德行为也相对严谨。然而,人们一旦进人互不相识的网络社会,那条由熟人的目光、舆论和情筑成的防线便很容易崩溃。因此,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的走向,要求个人逐步由他律型向自律型道德选择方式过渡。第三,道德规范的多元化。在现实社会中,虽然道德因生产关系的多层次性而有不同的存在形式,但每一个特定社会却只能有一种道德居于主导地位。因此,现实社会的道德是单一的、一元的,而网络社会中没有什么既定的道德原则,这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趋于个性化和多元化,以至于社会生活中呈现出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让人很难作出准确的伦理透视和价值判断。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给大学生思想加上的一道防火墙。学校德育应充分发挥教育的“濡化”和“涵化”的作用,把网络道德教育看成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看成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开设相关课程

首先,我们应让学生认识到,尽管植根于物理空间的传统道德与植根于数字空间的网络道德有所不同,但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物理空间一样,网络技术的“可行”并不直接等同于网络道德的“应该”,即有没有能力做是一回事,应不应该、可不可以是另一回事。在能力上人能够做得到的行为,在道德上有善恶之分、在法律上有合法与违法之别。网络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不是也不可能是邪恶的力量。其负作用在于人对科学技术的滥用和误用,在于社会价值观念的缺失和偏颇。

为了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要加快研究速度,并积极借鉴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和课程建设的合理经验,争取在不久的将来在大学生中开设网络德育课。当前,学校要积极进行网风、网德、网纪与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深人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对于网上的“灰色”讨论,要及时加以正面引导。

(二)促进网络规范认同,珍视道德创新

在互联网上,一种全球性的网络道德规范还没有形成。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的“计算机伦理十诫”、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关于网络伦理的六点说明;我国也于2001年12月,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概括起来,主要有无害互惠、知情同意、平等兼容、严于律己等规范要求。当然,要使网络主体真正认同它,还要通过义情沟通、行为趋同、体验整合,进行规范的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和行为学习,将外在于主体的网络规范转化为内在的行为需要。

网络社会大学生的道德创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变旧规则,二是建构新规则。当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不能适应网络社会的要求时,势必要改变原有的道德规则;当网络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情境、新关系时,无法用已有的道德规范去解释,就必须建构新规则。但是,网络规则、网络道德体系应该依照人类普遍的道德准则来加以建构。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一代予以更多的理解和宽容的同时,要对他们适当地引导以促进积极的道德创新,避免消极的道德创新,实现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两种道德体系的整合。

(三)积极建立优秀网站,开发德育软件

网络传播消除了传统传播形式中的“把关人”,只要找到网址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浏览信息。而这些信息与学校信息相比可能是同质同度、同质异度、异质异度的,学校难以对此进行调控;加之网上90%都是英文信息,非英语国家的民族文化很难成为网上的主流文化。但我们不能丢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人应有自己Internet精神”。因此,应该尽快投资兴建一些有特色的大学生网站来扩大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上的宣传阵地,让中国文化在网络空间中开一片天地、树一面旗帜。这使大学生不仅有自己喜爱的、符合身心健康要求的网站可上,而且可以随时在网上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料,接受生动的思想文化教育,使大学生网站真正成为大学生文化的一个精品。现在,许多学校校园网的建立,既可以充当“把关人”的角色,把一些可能流人学校的消极信息过滤掉;又可以发挥“天平”的作用,对一些消极信息进行平衡,抵御负面影响。

开发出寓教于乐的德育软件,使网上德育有现实可操作的运行载体,才能使德育抢占网上阵地真正成为可能。可以在校园网上设立德育主页,设置世界观、人生观探讨、法律案例分析和心理健康咨询等栏目;将有关教育内容做成定时显示网页,放在校园网的出口端,在学生进人互联网时给以警告,引导学生洁身自好;设立国内外聚焦、校园快报、业余党校、班级空间、学生社团、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就业指导、文学园地、书海飘香、科技制作、学生交友、学习园地、在线教师、网上求助等主流板块;在网上设立谈心室、讨论区开办电子刊物、举办网上征文,也可把有关规章制度、经验材料等信息输人网络。

(四)指导学生自我修养,倡导社会活动

网络社会给人们提供了相当大的自由空间,但如果缺乏道德自律,就很可能放纵“本我”欲念,偏离道德规则。特别对大学生而言,他们的主体意识尚未形成,缺乏主动追求道德人格的能力,他们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靠成人的引导和熏陶。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养成大学生自律,使其明确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做到自己对自己的行动负责、自己管理自己,通过反省发现自己的恶习,并在实践中躬行践履道德规范。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达到道德自律阶段,在网络信息前做到“慎独”,真正成为网络社会的主人。

实践活动是实施德育的主要环节。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善于转变观念、与大学生多接触多交往、理解他们、做他们的朋友。针对某些大学生沉溺网络、逃避现实的倾向,要教育大学生分清虚拟社会和真实社会的不同,使他们勇敢地直面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地投人到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去。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曾提出,后工业化出现的对个性的强调同时要求有“集体生活感”来补充。为此,我们要组织大学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活动,加强大学生之间,大学生和社会之间的交往,培养团队精神,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只有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过程建立在直接性、动态性、体验性的基础上,让他们在动中学习、动中思考、动中领悟,加深对国情、社情和民情的认识,充分发挥个体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与人与社会交往中自觉转化其思想矛盾,做到知行合一,形成社会所期待的道德品质。

传统的教育基本上是一种“教会顺从”的教育。教师无论在知识的传授上,还是在道德的教化上都充当着“权威”的角色。学生无条件地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权威的训化。在崇尚个性、标榜多元的网络社会中,传统的压制式、灌输式的教育观念显然已不适合,关键要发展大学生对是非、正负、美丑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增强对不良信息的免疫能力,以适应变幻莫测的网络社会的要求。因此,教师应从“教会顺从”的训导者变为“教会选择”的指导者。教师应既是教育者,又具有非主体性的特点;既不强行说服,又积极提供选择和引导。师生之间应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没有上级和下级的层级性,是平等的信息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这样,教师会使自己更有人情味,更具有亲和力,也更具有取得教育效果的魅力,达到那种“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

第6篇:网络道德教育范文

一、高校网络道德现状

(一)道德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混乱

大学生道德意识淡薄的表现是由多方面组成的,在互联网中,虚拟操作世界促使高校学生自由行为的习性,也滋长了大学生不良人格倾向的出现。经研究高校一些大学生认为现实社会拥有道德规范和约束,虚拟社会却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世界,在网络上可以肆无忌惮,随心所欲。目前网络交往中脏话连篇,恶意人身攻击屡见不鲜,大学生作为一个心理年龄不成熟的群体对于新事物新思想极少具有极强的判断力。

(二)虚假信息泛滥,失去甄别能力

早在互联网建立之初,人民就发现了这种新型的世界会存在若干种缺陷,“技术绝不仅仅意味着由所谓科学真理决定的正确无误的应用,科技的发展使风险内在于现代技术的构成要素。”,大学生们大都过多依赖电脑网络,他们享受其中的“快餐模式”带来的便捷,失去起码的信息判断能力。在高校中,往往个别事件会被大量传播转帖,此类QQ空间,微博爆料屡见不鲜,大学生过激的行为被煽动,在某些层面上照成高校的不稳定因素。

(三)网络沉迷严重,阻碍身心健康

少部分同学他们能够把所有的精力、时间都花费在网络世界上,聊天,网络游戏对于他们来说才是生活的必须品,学习、参加社交、校外兼职都不是他们所考虑的,日常毫无规律可言,学习成绩差,身体素质弱,情绪化严重。调查显示,20-35岁是上网成瘾的易发人群。连续长时间、无节制的上网,不但浪费了许多宝贵的学习时间,更严重的是影响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出现了一些人神经衰弱、失眠、头疼等症状。大学生沉溺网络事件居高不下,高校学子对于互联网这把双刃剑的使用一直颇具争议中,越来越多的负面报道牵动家长们的心。

(四)网络剽窃频发,学术造假盛行

网络给与了师生们丰富的学术信息,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寻几乎国内外现行研究课题,吸取前人的宝贵经验拓宽自身问题思考视野,都是无可厚非的,而且非常有益于学术研究,然而,在给师生极大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复制抄袭,通过剽窃和抄袭既有的作品和研究成果,此类现象在老师和学生中都层出不穷。

二、加强高校网络道德建设的建议和举措

(一)健全校园网络监督预警治理机制

高校要大力致力于校园网络监督资源的研究,在技术方面构建“防火墙”,抵制不良网站的渗透,真正筑造铜墙铁壁,防止和杜绝大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的滋长,健全的网络监督预警体制不仅能够从根源上减少不道德行为,也可以防微杜渐,从过程中调整。同时设置网络监管办公室,加大在校园内对有不当行为的“顽固分子”进行跟踪调查。

(二)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教育

针对高校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处理一定要从源头抓起,尽管有些极其特殊的情况,但是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从意识上正确引导重中之重,对于广大师生的网络道德教育需要加强,开展多样化方式达到教育目的,整合课堂资源,让大学生们身临其境的体会网络道德失足的不良后果,从长远来看,则可以考虑专门开设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课程提供学生选修,国外者这方面也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如开设“伦理学和互联网”、“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等专门课程。

(三)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培养

加强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面对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迷失方向不能自拔,一支网络道德素养过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网络技术水平扎实,具有知识渊博的网络操作水平的教师队伍便凸显重要性,这只专业队伍应该熟悉网络特点和大学生应用领域,又能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在学生中又能有广泛的号召力,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以高尚的网络道德和独树一帜的网络水平感染学生。

第7篇:网络道德教育范文

论文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网络道德教育逐渐凸显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特别是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具有明晰学生网络道德认识、引导学生趋利避害等价值。搞好网络道德教育就要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网络道德教育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

当网络由最初的羞羞答答发展到现在的理直气壮地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它在带给人们诸多便利的同时,更作为一项新生事物,赢得了我国的新生力量——青少年的积极关注。 特别是对于青少年中的高知识高智商而又相对较为自由的群体——大学生而言,网络更是展现了其迷人的风姿。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网络在带给大学生新知识、新信息与新思维的同时,也会夹杂着这样那样的“病毒”,高校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由此产生。

一、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内涵

从某种程度上,网络已经成为了很多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品德来源于生活,因此,网络道德教育理应成为高校德育关注的重点。

研究网络道德教育的内涵首先要弄清网络道德的含义,所谓网络道德,就是网络社会中的社会公德,是指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专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特殊利益关系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由于道德的历史性特点,所以网络道德是生活于网络社会中的人们——所有网民都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网络社会”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正是它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的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网络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教育者根据网络道德规范对网络主体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网络主体接受这些原则与规范,并将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需要。网络道德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网络道德教育即指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的相关教育;广义指在“网络社会”中,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采用特定的手段和方法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

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一直以来,人们对网络、对大学生上网否定多于肯定,指责的声音多于引导的声音,造成了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良现状。

1.教育者认识模糊

网络社会的到来,使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与幻想的大学生欢呼雀跃。同时大学生们在网络社会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对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应对网络社会给道德带来的诸多变化,应当引起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思考。但是,我们的教育者却缺乏对网络道德客观存在的理性认识,无法确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教育观念,更谈不上教育任务的充分实现。实际上,网络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但是它和现实社会又不是对立的,是从现实生活中分化出来的,以现实社会生活为背景的。

2.教育者的观念老化

学校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价值的引导,在于帮助学生自主构建道德价值体系,形成完美的人格。面对网络的挑战,学校德育应当从德育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重新设计德育内容,彻底更新道德教育观念,以适应全新的、变化中的教育环境。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社会改变或影响了德育过程中各种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道德的“他律”机制被破坏,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也大大削弱。同时,网络的自由开放性与互动性又给个体提供了宽泛的自主选择空间,道德环境的变化使传统的强制灌输式德育方法彻底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工作者在很大程度上依然还在用老观念看待新事物,德育的被动局面也就不难理解了。

3.教育者对网络道德教育不能准确把握

网络为新道德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广大的教育者并没有充分地认识网络道德呈现的新特点。由于道德的历史性的特点,所以网络道德既不能与传统道德彻底决裂,它应当包含着对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部分的充分肯定和继承,又要直面和顺应社会变迁中对道德观念的不断“吐故纳新”的现实。这就要求网络道德教育既要体现历史的内在逻辑联系,又要强调现实性和历史性的和谐统一。

三、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的改进途径

只有针对目前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不理想的现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才能真正搞好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

1.教师要转变观念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教育观念,充分认识青年学生接收新鲜信息的丰富性、复杂性,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发挥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优势,如何开拓新型、多样、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发挥教师的指导、主导作用,以“导”代“堵”,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帮助他们将在现实社会中积淀养成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展现在网络社会,遭遇网络道德冲突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采取正确的行为。同时,要帮助大学生确立网络道德理念。要使学生懂得,网络技术是人们进入网络社会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但不是全部。大学生要在网络社会更好地生存,除必须掌握网络技术等科学知识外,还必须掌握网络伦理道德等人文知识,信息技术越是发展越是要求个人的“道德自律”、个人应具有的高道德素质与之平衡。否则网络技术就可能成为危及网络社会及网络进一步发展的祸水。

2.提高教师网络道德教育的能力

只有教师驾驭网络的能力提高了,才会对网络道德实施有效引导。首先,教师必须有积极端正的工作态度,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要善于辨析网络上鱼目混珠的各种思想潮流,能主动同错误的思想作不懈的斗争;其次,必须懂得工作的方法和艺术,不是用互联网延续传统的说教,而是要运用网络进行实时多向的、直接坦诚的和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使用知识和经验, 能够熟练地掌握网络。

3.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

实现网络道德素质教育的社会化,首先,要制定比较完备的大学生网络行为准则,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有章可循。这些制度包括《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校园网文明公约》和《大学生网络违纪处理条例》等。其次,要建立和健全大学生网络行为监督和管理机制,利用网络监控技术对登录校园网的大学生进行登记,建立校园网络责任主体与其网络行为的有迹可循的对应关系,然后由学校派专人负责对学生不良的上网情况进行批评教育或给予相应的处罚。最后,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实践证明:许多事情的解决并非依靠法律手段,而是借助于舆论的力量。如果我们将网络犯罪防患于未然,这将是最为理想的效果。为此,社会媒体应该加强舆论方面的引导,用鲜活的案例教育人,使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逐步深入人心。社会各阶层人员应该主动加强自身修养,为网络道德素质的建设添砖加瓦。

总之,网络道德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新的道德教育形式,我们只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端正态度,提高在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的能力,才能迅速扭转网络道德教育的不利局面。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

[2]孙建民.高校校园网络德育问题的分析与对策.教育探究,2006,4.

[3]刘守旗.试论网络道德.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005,1.

第8篇:网络道德教育范文

一、网络社会及其道德特点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迅速渗透,“网络社会”一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有人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一种“在线”整合体,也有人从传播学的角度将互联网看作是“一个模拟传统社会传播形式的数字化平台,或者说与现实社会并列的虚拟传播环境,一个虚拟社会”。无论怎样,“网络社会”都是一个与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系统有着较大差异和区别的网络空间系统,网络空间展现的纯粹是数字信息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其背后存在的是被数字信息所遮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呈现出与现实社会交往不同的特点,因而形成网络社会不同的伦理道德特点。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网络社会道德标准的不确定性,网络社会道德行为的难控性以及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弱化。网络社会由于其虚拟性的特点,网上人的言行仅靠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遵从道德规范与否也不易觉察和监督,道德规范约束力大为减弱。

二、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网络社会道德的认识基本是正确的,54. 76%大学生认为与传统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比,目前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是不健全的,尚待完善,21. 9%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不同的,需要发展其自身的道德规范。 在网络生活中,92. 86%的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需要法制规范;49. 05%大学生对网络不道德行为表示气愤;40. 48%的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没有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6. 6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是规范的,30. 95%认为自己的行为比较规范;在网络游戏泛滥的今天,仍有51. 9%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无聊,浪费时间。以上这些数据说明大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理性地看待网络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其网络道德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但调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

首先,部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模糊。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 5. 71%的大学生认为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自由的,完全可以不负责任;18. 57%的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是虚拟的,不必太认真;10. 48%大学生分不清哪些网络行为是不道德的;56. 67%的大学生对电脑“黑客”很佩服,认为他们技术高超;35. 24%大学生对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些数据说明部分大学生对网络社会、网络道德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不正确的。

第二,部分大学生对网络道德规范不了解。网络道德规范是人们网络生活应遵守的公共准则,也是人们正当网络行为的指南,而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达83.33%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法规;62.38%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道德要求,那么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就会无所适从,就会出现不当的网络行为甚至是违反法律、道德规范的行为。

再次,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其次,浏览不良网站。第三,因上网而影响正常学习。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一)丰富院校德育内容,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道德的实质

网络道德是对人们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调整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电子空间,进而调整人与电子空间和物理空间等多种关系的一切原则和规范的总和。网络社会是网络主体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自觉自愿地互联而建立起来的,但网络并不是伦理道德的主体,而只是一种载体,网络道德的主体仍然是人,网络道德实质上就是网络主体在网络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规范。离开了人,离开了普通意义的伦理道德,网络道德也就无从谈起。

(二)发起“文明上网”的倡议,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

网络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不明确是大学生无法正确判断和践行网络道德规范行为的最直接原因。目前在网络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通过道德与法的结合,把网络道德的内容以法律和道德条例的形式,对网络人提出遵守网络规范的要求。美国计算机协会通过并采用的《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颁布网络伦理宣言,明确谴责“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90年代,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并于2001年11月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些网络伦理道德规范从对网络技术人员到普通“网民”,再到青少年网络人,都提出了相应的规约,但由于宣传不够,这些规约远没有被网民所了解。

因此,一方面,国家政府应加大对网络法律规范、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文明上网氛围。另一方面,应利用高校阵地加大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如借鉴国内外网络伦理研究成果,根据本校的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增开“网络道德”课程,开展专项的网络法规、网络道德的学习活动,提出“文明上网”、“争做网络道德学生”的倡议等,推进网络道德规范在高校的普及,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树立网络道德观。

(三)强化网络道德意识,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第9篇:网络道德教育范文

一确立主体间性的网络主客体关系

从理性的视角看,人的主体性在于人的自我认识的能动性。在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由于受主客二分的哲学观念的影响,往往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简单地理解为一种主客体关系,强调教育者的中心与权威地位,忽视了受教育者的自我特性,导致思想道德教育的低效。在网络时代,人的独立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颠覆,“‘科学的和平主义史观’的假设是,在一个高度依存化、日益复杂化、越来越符号化的数字时代里,人与自然、物、他者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甚至在消弭,更进一步,独立的、均质化的、‘干净透亮’的主体已经(或者早已)被机器的齿轮、编码的程式、虚拟的空间,撕裂得七零八落”。[1]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多样性,获取网络资源的平等性、共享性,教育者不再能够过滤信息,独占教育的话语权。同时,受教育者获取信息的独立性,交流的自由度,个性化的表达、自我意识等极大地发展了,其主体性得到增强。

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交互性使得“人―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变成了“人―机―人”的间接交往。网络人在网络社会中挣脱了社会人的等级限制,网络成为一个融入无数人的思想的生存空间,人与人之间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网络之中。在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中,构建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能够消解教育者以自我为中心,而受教育者成为旁观者的教育弊端。在网络中,各种网络媒介使得人与人之间实现着信息的自由自在的互动交流。在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交往,有助于双方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实现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

二构建双向互动的网络交往模式

主体间性的网络主客体关系的生成改变了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获取机会的平等性,使得教育者难以再有信息的‘先导权’和‘支配权’,教育者也很难通过‘信息过滤’的方式对教育对象施加‘纯粹思想’的教育。”[2]网络中“人―机―人”的间接、虚拟交往方式弱化了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中“人―人”之间的直接交往的教育者的权威。网络空间的超时空特性,打破了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中,教育的互动必须是在场的状态,“异步交流使交流时间变得有弹性:人们可以在任何个人方便的时候和地点阅读和回复信息。”[3]使得受教育者获得了更广泛的自由和身份的改变。“它们结合了大众媒介的快速传播,以及个人沟通的广泛特性,并且允许在局部性的社群里拥有多重成员身份。”[4]

“在交往实践的意义上,只有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真正发生了实质性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真正有了双方创造性、能动性的显现,我们才能说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过程。”[5]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双向互动模式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趋于对等,大学生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教育者进行互动、质疑和交流。教育者的思想观点也更易被受教育者接收。“我们人类典型完满的榜样应该是对话式的,道德的获得是个体在与社会道德环境的对话中建构起来的。”[6]充分利用网络论坛、QQ、微博等与大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突破时空界限的对话交流可以极大地提高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使大学生在自由式的互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道德教育信息的熏陶与感染。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主体的双向互动的交往,主体间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流为双方提供了思辨、自我反省的交流范式,促进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尊重,真诚相待情感,改变了网络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各说各话”和“自说自话”的境遇。从灌输走向分享、从教授走向对话的转换,开启双方的“知”、“情”、“信”、“意”、“行”的思想道德形成过程。

三创设耗散结构性的网络环境

20世纪70年代,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金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阈值时,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能量与物质,就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这种远离平衡态的、稳定的、有序的结构称之为“耗散结构”。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的形成与维持的条件在于―――系统是开放的,存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具有导致系统从杂乱无章变为井然有序的涨落,如自组织。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的特点,构成了一个耗散结构。

环境是思想道德教育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创设具有耗散结构特性的网络环境,使无序、混沌的网络空间变为与现实社会相对应的平衡的、稳定的、有序的网络环境是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路径。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以计算机、手机等现代通信手段为媒介,把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资源进行知识的整合,形成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结合的大学生积极参与的网络学习环境。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结合是指网络环境的设计应使思想道德教育的知识体系和大学生个性化的价值诉求相统一。在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构建过程中,教育者要广泛地收集、分析、整理相关的教育资源,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和网络系统的储存方法,建立科学的数据库系统。同时应遵循大学生崇尚时尚、追求变异的个性化特点,进行知识的分类,增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吸引力,满足大学生的知识诉求和价值的认同。其次,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建设应使理论性与实践性相融合,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理论性既要重视理论的系统学习与灌输,又要利用网络的丰富性,把视频、图片等各种多媒体和生动的、鲜活的案例融入理论之中,网络内容的新颖性可以更好地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网络内容的时效性、直观性减少了信息的扭曲与失真,有助于增强教育的实效性。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实践性就是要发挥大学生自组织的功能和教师沟通、交流、引导功能。网络技术发展与多元网络文化、价值、观念的存在构成了大学生相互联系的过程,形成了较强自组织性的个体与群体关系。大学生在浏览网络内容时往往喜欢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思想或有价值的信息到网络之中。教育者应充分利用QQ群、微博、微信等各种网络媒介与大学生展开交往、传递信息、思想交流、价值引导。

四构建多样化的网络教育方法体系

“网络社会是在自身本质力量的增长过程中,由对现实的改造到对虚拟的创造所产生出的社会连续体”。[7]在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上,虚拟网络教育应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把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结合起来。对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网络热点事件,应分析其现实社会的根源,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疏通。在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过程中,应构建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约束机制,网络的虚拟性需要大学生加强自律,强化自我的道德修为,提高自身的素养,明确自我的网络道德责任,自觉地承担网络义务,践行网络道德规范。网络事件又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完备的网络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在封闭的环境中,通过文本、对话、视频等形式,面对的受众范围较小。而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可以采用超文本的形式,借助于网络论坛、博客、MSN、QQ、微博等突破时空的限制,可以无限制地复制与粘贴和超链接,海量储存的方式使得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信息的流动无空间、时间的屏障。建立专门的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网络平台和营造宽松舆论氛围,让学生在网络上自由地说出自己的心声,抒发自身的情感,并把显性的灌输教育与隐性的渗透相结合。显性的灌输教育包括系统的思想道德理论的教育和正面的宣传。如在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中,针对某一问题,主动设置议程,引导舆论走向,用主旋律占领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隐性的渗透主要在于使用隐性的方法、渗透的手段把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寓于网络之中,在大学生进行网络活动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精神洗礼。

参考文献

[1]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M].中信出版社,2009:13.

[2]杨立英.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特性与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1):60-65.

[3]曼纽尔・卡斯特.跨文化的视角[M].周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49.

[4]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46.

[5]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