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资源的特点范文

文化资源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资源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资源的特点

第1篇:文化资源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文本;特点;语言文字多元化系统

人们往往都是通过语言来传达思想,交流心得体会。对于教师来说,具有灵活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授课成功的重要保证。善于运用课堂艺术教学语言是教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笔者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在文章中对数学文本特点以及对数学教学的多元化系统进行探讨。

一、小学数学教学文本的特点

综观小学数学教材文本,处处都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它具有图文并茂、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以及贴近生活等诸多特点,数学文本题材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文本通过众多素材精心设计问题,然后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提出问题,经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突出解决问题,并且还体现了算法的多样性,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在这种新理念下,教师必须精心解读数学文本,然后科学地应用数学文本进行生活化教学,解决突出教学问题,设置足够的空间,基于文本精心设计问题,体现数学问题的灵活性,实施多种算法。梳理好新知识点,解读好教材整体结构与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并明确例题的地位作用,抓住每个课时的教学重、难点进行教学,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需求,从而为数学教学语言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小学数学的语言文字多元化系统训练

小学时期是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笔者认为,在数学语言文字多元化的训练包括听数学、说数学,读数学、写数学,唱数学,编口诀等,目的是为了将抽象的数学内容通过生活化的形式让学生描述出来,通过回顾、整理,把本节课的知识整理起来,知识就自然地系统化,而整个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系统化的训练。

1.“听”数学

倾听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巧,善于倾听的学生往往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更高。然而现实中,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作认真状听课就是达到了教学目的,而没有考虑到学生听课的效率和语言文字的训练,导致效率低下。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仔细听教师的讲解和看法。当然,学生之间的见解也要认真倾听,当自己与其他人的观点不同时,要认真分析他人的观点,再参考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倾听的意识和能力。

2.“说”数学

训练数学语言的前提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思维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关系密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说”不仅是指说出数学法则及定义,而是要说出数学概念的本质和易混淆的地方,应用题则要说明解题的思路,图形题要善于看图说出推理过程等等。比如,在“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当学生把两个完全―样的梯形拼成―个平行四边形,教师就应该逐步引导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叙述推导的过程,即两个完全―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这个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3.“读”数学

数学课本是小学生收获知识的主要来源。而小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比较有限,书上的很多概念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生涩难懂的,因此,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理解的范围内进行引导阅读。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敢于提出质疑,同时要抓住阅读中问题的关键词,例如,“植树问题”中的两端种树还是不种树等,这样才能清晰地理解和归纳问题的类型、入手点。同时,读题是了解问题内容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推敲,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仔细思考题目中字、词、句的意思,找到问题的疑点,理解题意及术语的含义。如“倍数”,应用题中“倍”的含义,行程问题中的“相向而行”“向背而行”的行走情景,学生对这些术语没有正确的理解,就不能理解题意,进而影响数量关系的确立。题目读懂了,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4.“写”数学

数学教学中的说和写是相辅相成的,都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体现。课堂笔记和课下作业都是学习的必要步骤,在这里就不多阐述,而数学日记则是数学语言训练的创新形式,写日记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学生理解问题的方式,学生的解题思路、推理过程、数学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还存在的问题,使教师能够及时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同时,总结学习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从而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养成自我总结评价的习惯,并增加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把握能力以及教学调控能力,为以后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语言文字训练的多元化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维,锻炼其分析整理和总结的学习能力。教师通过教学语言的训练,使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再那么神秘和抽象了,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可谓一举多得。

第2篇:文化资源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辽宁省;民族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2-0199-02

一、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资源

(一)民族文化

《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对“民族文化”条目的解释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苑利博士认为,民族文化分为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有形文化又可分为小型可移动文化和大型不可移动文化两大类。有形文化小到泥塑、雕刻、剪纸诸多民间工艺品,大到民居、寺庙、村落、古镇甚至历史文化名城。无形文化的具体内容包括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传统节日与仪式活动、生产生活经验五大类。

(二)民族文化资源

资源是经济学的术语,意为“资财之源”,是创造人类社会财富的源泉。到目前为止,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概念认定尚不完善。笔者认为,所谓民族文化资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作为资产产生经济价值,各民族人民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其主要表现为有形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无形的民族文化资源。有形的包括建筑文化资源、饮食文化资源、服饰文化资源、民间工艺品等;无形的包括婚俗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游艺文化资源、舞蹈文化资源、民间文学资源、音乐文化资源。

二、辽宁省有形的满族文化资源

所谓“有形民族文化资源”是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具体形态的民族文化资源。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一)建筑文化资源

满族建筑就一个建筑群而言,其空间组织的要义,正是在与通过恰当的建筑布局,已求得天地和合于阴阳的协调,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使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能够表征社会尊卑关系的等级顺序。满族的建筑受其原始宗教的影响,再加之其他宗教的渗透,特别是在征战和联络蒙古族的过程中,吸收了藏传佛教——喇嘛教的诸多影响,并融合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特色,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建筑特点。

满族建筑文化种类和形式异彩纷呈。按照建筑使用者的不同,可将满族建筑资源划分为民间建筑和宫廷贵族建筑;按照建筑用途不同,可将满族建筑资源划分为古城池、城防建筑、宫寝、民居、祭祀庙宇、园林、陵寝等建筑种类。

(二)饮食文化资源

满族的饮食习俗是随着满族历史年代、社会生产、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形成和发展的。满族先民们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除了“多畜猪,食其肉”外,捕鱼、狩猎、采集是他们主要的生产方式,鱼类、兽肉及野生植物、菌类则是他们的食物来源。猪肉在满族的食物构成中,是和鱼、鹿肉等不相上下的肉食。

从饮食的具体内容角度将满族饮食划分为主食、副食和饮品。从饮食礼仪角度将满族饮食划分为祭祀饮食和嫁娶饮食。从饮食者的角度将满族饮食文化划分为民间饮食、贵族饮食及宫廷饮食。

(三)服饰文化资源

满族服饰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点和民族性格的神韵,这是满族在其民族形成过程中一种长期生活积淀的结果。首先,它有着鲜明的历史特点,即历史给它留下的深深痕迹。满族承袭女真族的旧俗,其中也包括发式、服饰。其次,满族服饰的地方性特点也十分突出。由于地处寒冷,满族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有戴帽子的习惯,这同汉族男子的“二十始冠”及束发绾髻、扎系布帻有着天壤之别。此外,反映在服饰上的特点也比比皆是。对于一个骑射民族来说,一切装束都要可体利落,以利于马上奔驰。

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内容对满族服饰文化进行分类,可以产生如下的种类与形式。满族衣服,如旗袍、马褂、坎肩和套裤等;满族冠帽,如礼帽、四喜帽、瓜皮帽、团秋帽等;满族鞋靴,如男女式旗鞋;满族发式,如旗头、一块瓦、前刘海、两把头等;满族首饰,如扁方、簪子、头花、钗、流苏、勒子、珥、荷包、手串等。

(四)民间工艺品

满族的民间工艺品主要包括民间剪纸、刺绣、皮影等种类。民间剪纸以医巫闾山剪纸较为有名。满族的萨满文化,是医巫闾山文化的根基,也是满族民间剪纸产生的基础。满族人的迁入带来了最本源的满族山林萨满文化,融合了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和农业社会习俗,为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岫岩皮影与普通皮影的区别在于它是对满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更准确地说是满汉文化的融合。岫岩皮影的音乐、唱腔特别丰富,大致有三赶七、硬唱、七言句子、五字锦、十字锦、答拉嘴等唱词类别;有大慢板、慢板、流水、快流水、快板五个板式。每种类别与板式都具有鲜明的特点,不仅影味浓纯,而且富有强烈的感彩。岫岩皮影演唱中旦角、青衣保留了男演员演唱的风格,是岫岩皮影的主要特征。

满族刺绣主要包括锦州满族刺绣和岫岩满族刺绣。满族刺绣俗称“针绣”、“扎花”、“绣花”,最初主要流行于满族人聚居的广大农村,通常以家织布为底衬,以红、黄、蓝、白为主调的各种彩色丝线,用一根细小的钢针参照图案上下穿刺,织绣出各种纹样。绣品包括服饰、日用品、喜庆节令等,其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情趣盎然,寓意深刻,充分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其厚重文化的内涵。

三、辽宁省无形的满族文化资源

“无形民族文化资源”是指那些被各民族群众或某些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活动、讲述艺术、表演艺术、生产活动经验、各种手工艺技能及其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及相关场所。

(一)婚俗文化资源

满族婚嫁礼俗比较固定的形态是在清代中后期至民国初年。一方面,各满族阶层虽不同程度的汉化,但八旗制度仍对满族人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满族在风俗方面差异不大,在婚嫁礼仪处于承前启后的阶段,并直接影响至现代。

满族有着丰富的婚俗文化资源,并且这些婚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为婚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发展空间。采用适时适当的开发思路与方式,可以使这种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并在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宗教文化资源

满族信仰的宗教有萨满教、佛教、喇嘛教。其中萨满教最具代表性。萨满教是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满族崇拜的神灵很多,大致可分为自然神祗,动植物神祗,英雄祖先神祗。清入主中原后,比较正规和流行的祭祀仪式,最主要的是祭祖祭神、立竿祭天、换锁祈福等几类,其中又可以分为宫廷和民间两个体系。

在当代,以萨满教为代表的满族宗教,连同许多旧时代传统意识和生活方式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萨满教与满族文化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诸如满族传统的住宅、饮食、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婚丧礼仪等,无不留下萨满信仰的印记。

(三)游艺文化资源

满族传统游艺文化是满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满族文化生态的文化范式之一。同时,作为现代游艺文化的重要资源,以其特有的民族性、传统性、体育性等特点,在丰富民众生活、增强人民体质等方面有特殊的功能。除满族少数游艺活动项目得到推广并成为国家级、省级或地方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绝大多数满族游艺活动仍只限于满族聚居的地方,尤其是院历城市的乡村地区满族民众自娱自乐和作为孩童游戏的项目。

满族游艺的种类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满族民间讲述与演唱;满族民间音乐舞蹈表演,如秧歌、满族萨满祭祀歌舞、清宫廷舞蹈庆隆舞、满族莽式舞等;满族的民间曲艺与戏曲表演;满族民间竞技;满族民间游戏等。

(四)民间文学资源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满族民间文学已不仅仅是一宗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更突显为一种具有民族性与区域性特征的文化资源。从广义上看,满族民间文学囊括满族民众创造和传承的所有的口头文学样式,诸如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俗语、说唱等。在满族民间,最为流行并有着广泛影响的民间文学形式是讲话类的“情节叙事”,所以本文所指民间文学资源即为这种形式,具体包括满族神话、满族民间传说和满族民间故事。

(五)音乐文化资源

满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中原音乐文化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丰富,是为今天进行两个文明建设的人文资源,满族音乐历史文化渊源和遗存构筑了开发的雄厚基础。满族音乐资源十分丰富,虽然经过20世纪80年代“音乐集成”和正在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整理,但是不要说满族民歌没有全部搜集上来,至今在满族聚居的新宾、凤城仍有萨满祭祀活动,尚无音乐工作者采录。

对满族音乐的研究,最令人信服而没有争议的,是用满语演唱的萨满神歌。虽然歌词发音多不准确,但唱词的音阶划分却十分清楚。此外,用满语演唱的萨满神歌有一个乐句反复吟唱、多为三与四声音阶、音域狭窄和曲调平稳等特点。

参考文献:

[1] 施正一.民族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2] 欧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第3篇:文化资源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传承策略

一、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价值及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特点和意义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底蕴深厚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如,凤翔泥塑、凤翔木版年画、乾州布玩具、旬邑彩贴剪纸、黄陵面花、西秦刺绣、陕北民歌、陕南民歌、安塞民间绘画、商洛花鼓、华县皮影等。这些传统手工技艺都具有展现陕西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艺术的价值,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具有见证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对传承陕西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发展或后继乏人及保护措施不到位而存在消失的危机。在幼儿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课堂,努力提高保护传承的社会影响力,对促进陕西地域文化认同和儿童成长的意义重大。

(二)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幼儿教育传承中的优势条件

地方课程开发是当前基础教育的重点。在幼儿教育领域,地方课程还很缺乏。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受到挤压,许多民间艺术淡出人们的视野,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消失的边缘。培养继承人是让传统技艺传承下去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继承者,民族文化和艺术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消失[1]。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彩是开发幼儿地方课程的优势条件。幼儿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内容,保教并重,寓教于乐。在幼儿课程体系中,传承优秀地方文化传统,更新完善幼儿游戏实践内容,开发符合儿童天性的活动资源,应从幼儿教育地方课程资源与地方课程开发等方面探讨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教育地方课程资源的方法。

(三)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能够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游戏

地方文化应是幼儿艺术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民间艺术资源以鲜活的感性形态存在,它植根民间,来自大众传统文化,与儿童的现实生存状态紧密相连,是儿童自小耳濡目染的有着广泛家庭基础和社会认同性,有利于开发成为幼儿艺术教育的地方课程。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幼儿的课程资源,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如神话故事、民间传说、陕西快板、陕西游戏和故事等。各类民间制作技艺,手工精湛的工艺,如泥塑、绘画、刺绣、雕刻、竹藤编织、面花制作、草编、折纸、织染、剪纸等。表现形式包括戏曲秦腔和相关的面具、玩教具制作工艺等。民族民间节日喜庆做的花馍、祭祀手工花馍、面花等。有代表性的非文字形式的艺术,如民间音乐、秧歌、社火等。这些突出代表民族文化认同,又因继承人缺乏,濒于失传或正在失传的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为幼儿艺术教育地方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广泛选择。

(四)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学前课程能传承和推动民族和地方文化发展

儿童艺术教育地方课程目标设计时,要把课程融入到地方生活和发展的环境中,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性。在幼儿教育地方课程的开发中认真筛选适合幼儿的资源,使幼儿及幼儿教师真正地体验、感受,在现场情境中生成教学目标,这种审美教育才会潜移默化地建构起来。幼儿从小接触、了解民族文化,就能播下喜爱和传承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子”,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群众基础[2]。在学前教育中融入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是在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培养未来的潜在继承人,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好准备。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另一个重要价值在于保持优秀文化的新鲜活力,在幼儿教育中传承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幼儿与幼儿园教师可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使民族文化能够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幼儿教育的特点,继续保持民族艺术旺盛的生命活力。儿童从小接触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形成喜爱、保护、传承民族艺术的习惯。幼儿自身学习的特点和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探究新事物的天性,使他们成为传承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适合的群体,对地方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培养幼儿文化认同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3]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其蕴涵着华夏民族的精神,它们来自于幼儿成长过程中周围的环境和生活,能够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资源。在幼儿教育中传承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幼儿能够学习传统优秀的文化艺术,增进对本区域的风土人情的了解,扩展儿童游戏活动的经验和体验。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感知和体验传统文化的力量和情感。学习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对幼儿进行艺术熏陶,培养孩子的天性,提升幼儿的艺术修养,提高幼儿感受、欣赏和表现艺术作品的综合能力。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地方艺术形式,以情感体验和行为表现为主,形式灵活多样,便于幼儿操作和表现,符合儿童在游戏中成长的需求。在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中,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感知力都能得到发展,并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幸福和投入的快乐,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可得到锻炼和发展。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还能为幼儿提供对话、交往互动的机会。陕西的很多民谣和民间艺术能让幼儿产生阳光开朗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够让幼儿建立良好的认知,形成开朗性格,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还培养了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喜爱,增强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二、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策略

在幼儿教育中传承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非遗纳入幼儿园课程体系,实施以陕西地方民俗为教育主题的幼儿教育活动,既能促进幼儿发展,又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一)甄选适合幼儿成长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幼儿教育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既要考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易于传播,方便实施和传承,更要考虑幼儿的健康发展;也要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学习特点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间艺术传承和幼儿发展的共同价值。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每种艺术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但许多民间艺术由于内容过难、形式复杂、远离幼儿生活、不符合幼儿需要等问题并不适合幼儿学习,不能纳入幼儿园课程体系。目前最便于实现的课程资源有:陕北剪纸、面花、拼贴、麦秆编织,或陕西民歌快板等活动。因此,在幼儿艺术教育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对繁杂的民间艺术进行筛选,要选取幼儿易于理解接受的,形式简单便于掌握,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和身心发展水平的形式。然后对这些民间艺术分类选取整理,分析出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项目类别,作为可选择和利用的课程资源。通过在幼儿中开展活动,了解孩子的兴趣并获得经验基础,在不同年龄段的活动类型中选取幼儿感兴趣、符合幼儿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课程。

(二)关注幼儿的学习特点,多提供感受和参与机会

幼儿的学习主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是通过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在玩中学和亲身体验获得的。幼儿以感知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抽象的知识和内容应该还原为儿童的体验。学前儿童通过对非遗作品的认识、实践和鉴赏,从而受到艺术的感染,得到精神上愉悦的感受。这对于提高儿童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儿童的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民族民间艺术的外在形式、语言和内在价值的掌握,都需要幼儿通过对民族艺术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逐步实现。在幼儿教育中要选择适合幼儿形成直接经验的非遗项目,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进行组织,尽可能调动各种资源,让幼儿通过多感官感知民族艺术的魅力;要创设环境和营造儿童喜欢的色彩鲜艳丰富的氛围,让幼儿有强烈的自觉参与意识,通过活动亲身感受发现、领悟民族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要强化幼儿的互动体验,尽可能多的为幼儿提供尝试和表现的机会。儿童更喜欢感知描绘熟悉的物体和令人愉快的有现实意义的美术作品及色彩明快的作品。作品的内容是否真实地再现了现实世界,作品的色彩是否丰富、鲜艳,是他们判断作品好坏的两个最主要的标准。通过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实际操作,亲身感知民间艺术的乐趣,掌握简单的技艺,熟悉制作和表演的流程和规则,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热情,为培养民间艺术的传承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通过游戏活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实现寓教于乐

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教育活动。幼儿可以在民间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进行游戏,有一定的规则,游戏时的动作、表情必须符合音乐的音调、节拍、内容等。这类游戏主要在于发展幼儿音乐感受能力和动作协调性,培养孩子愉悦的情绪。在幼儿教育中传承非遗文化遗产,要把游戏作为实施民族艺术活动的基本形式,将教学与游戏密切结合,做到教学活动游戏化,实现民间艺术教育活动的寓教于乐,培养幼儿的身心、智力、创造力。民间常见的老鹰捉小鸡游戏:首先由一人自称老鹰,其余人排成纵队最前面的人伸开双手挡住老鹰,第二人双手捏住前面一人的腰带,后面依次的串起来,然后由老鹰来抓最后的那人,玩时忽前忽后,时左时右,直至抓住最后的一个为胜,民间的这种趣味游戏至今仍得到小孩的喜欢。在幼儿教育中传承民间艺术,重要的不是掌握具体的操作,而是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欣赏、热爱和自豪感,陶冶幼儿艺术情操和审美品位,培养民间艺术的潜在“传承者”[4]。因此,不能把技能的培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教育形式,否则,就会扼杀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更不可能产生自豪感和传承的意识。所以,幼儿园丰富的课程资源,能让幼儿进行各种形式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使幼儿在愉快的体验中获得技艺、知识和文化体验。

(四)创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氛围,使幼儿随时受到环境的浸染和熏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绘画、泥塑、折纸、小制作等,因其直观、形象、艳丽、多变的图案,搓、捏、揉、挤、压、剪等手法,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深受孩子们喜爱。民间艺术常常可创造很多鲜活的形态,如动物、帆船、衣裤、帽子和飞禽等。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可以创造多变的图案,捏出自己喜爱的动物、植物、人物等造型,能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还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尤其学前班儿童,老师带领孩子们折纸、剪纸,泥塑等,学习的成果还可以用来装饰幼儿园的环境。要让幼儿的活动课程围绕一定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让幼儿逐步获得各种有益经验。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园课程体系,可使幼儿有计划、有组织的接受教育,能够不断提升幼儿感受、欣赏、认知和表现民族文化的水平[5]。幼儿园环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幼儿园环境中创设民间文化艺术的元素,营造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氛围,使幼儿随时受到环境的浸染和熏陶。如幼儿园墙壁可以用马勺、脸谱、麦秆编织、凤翔虎头等形式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来装饰,陕北剪纸窗花可以用来装饰窗户,传统手工以及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技艺都可以通过环境的创设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材,丰富幼儿课程资源

第4篇:文化资源的特点范文

摘要:文章从国外公共数字文化的发展现状出发,对当前国外公共数字文化的发展特点和形态加以分析,并对不同的发展类型进行比较,以期为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4-0124-03

公共服务是每个国家都十分关注的基本问题,关乎公民的生活状态和基本权利,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逐步丰富和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公共服务提供了更多的产品类型和服务力度,提高了公众的满意度。国外公共数字文化的发展,依附于国家的财力支持和政策鼓励,为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提供了更多硬件和软件支持。

数字化技术融入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提高了公共文化机构的工作效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至关重要,可以将不同的文化机构进行细分和重组,提高资源共享的水平,达到文化互通的效果,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水准的“一站式”服务。

1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发展现状

1.1图书馆发展占主导

国外的公共文化机构合作有很多成功的案例,表现出以图书馆为主导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在公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环境的快速变化,文化共享和资源交流变得愈加重要,图书馆的功能逐步完善,彼此间的合作和互动成为发展过程中常见的模式和类型。以图书馆为主导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完善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践行了公共服务理念和服务精神,成为社会公共服务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国外以图书馆为主导的公共文化建设,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切实满足了公众的文化需求,必将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网络时代的更新得到更有力的发展。

1.2合作形式多元化

国外公共文化机构的合作类型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对于合作没有硬性要求,合作形式没有束缚和限制,整个社会中公共文化机构的合作涉及的范围广、涉足的领域多。从横向角度来看,公共文化机构在社会中的地位,成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践行者和引导者,但是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此外,一些大型的企业和一些公益性的组织也会对公共文化数字建设提供必要的帮助。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国外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不再局限于一国的范围,而是将眼光投向国际,积极寻求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和互助,国内的区域也在积极拓宽与周边区域的联系与合作,提高了公共数字文化的建设水平。

1.3合作服务对象同级化

纵观国外公共文化机构的合作,突破了国家和区域的限制,但是合作的方式和对象主要以同级化为主,合作的内容和类型还是依据某一个专项计划和项目类型来进行。这是与文化合作的特点密不可分的。公共文化机构的合作,同级化的合作对象会使得资源对接和共享更为便利,提高服务水平的空间更大,发展更好。依据某一个项目类型进行的合作,更有合作的深度和服务的力度,今后公共服务水平更高。合作服务对象的同级化,是由服务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决定的,也是国外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显著特点。

1.4合作服务内容的趋同化

国外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合作形式虽然是多样的,但是合作的内容逐步趋同化。虽然在国外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之初,对于合作服务的内容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和限制,对于数字资源的共享和整合、保存没有严格的制度要求,但是实践证明,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合作,“一站式”的合作模式引导的是趋同化的数字资源类型,丰富多彩的数字资源由于合作项目和合作形式的影响,趋同化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也成为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重要特点和发展趋势。同级化的合作对象,专一化的合作内容,使得公共数字文化机构合作的重点和重心相差不大,内容层面上逐步靠近,稳定了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发展。

2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主流模式及其比较分析

2.1学习教育资源整合

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中,逐步形成不同的合作类型和模式。最显著的就是学习类的文化资源整合。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主要以公共文化机构为主,这些公共文化服务都是社会文化服务的重要支柱力量,有效地满足了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公共图书馆作为公众学习的窗口,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整合学习教育资源,为不同层次读者和不同的家庭提供了更多的社会教育,提高了公共文化机构建设,开拓了公共文化的服务功能,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内容,拓宽了学习视野,通过合作和交流,以统一平台的形式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美国国会图书馆启动的国家数字图书馆项目“美国记忆”,是学习类资源整合的代表,这一数字图书馆整合项目由美国政策和国家支持和资助,进行相关的学习类教育组织和资源整合,不同学习类资源和不同层次的教育学习内容都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方式加以整合,并在公共平台上,呈现给公众,极大地方便了学生、教师的学习需求,吸引了公众的参与,真正满足了公众的学习需求。目前,“美国记忆”项目资源拥有量极为丰富,超过900万条数字资源储备,专题类学习资源已经超过100个。此外,公众可以通过网上资源搜索和线下资源提取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通过查看地图、资料照片等,提高公共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2.2历史文化遗产整合

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对其进行整合和数字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历史进程中文化遗产的保存,旨在对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出现的文献资源、历史图片、文化遗产等资源类型进行保存,是国家文化建设的硬性指令。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整合,常见于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作为文化遗产的保存主体,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大使命。奥地利维也纳为了有效保存音乐文化资源,建立了音乐珍藏项目和音乐遗产保存团队,项目收录有直播、录音、访谈、录像等资源信息,特别是维也纳音乐鼎盛时期的优秀音乐作品,向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多的音乐信息分享和音乐文化传递,达到资源传承和文化传播的目的。奥地利维也纳音乐珍藏项目的数字文化建设,保护了音乐文化遗产,促进了音乐文化传承。当前,国外以遗产保存为主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仍然存在着一些束缚和限制,文化遗产数量少、规模有限、残缺破损严重,资源整合速度受阻。地域和空间的限制,较高的数字资源整合要求,给数字文化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3整合文化机构已有仓储资源

整合文化机构已有的仓储资源,主要对文化机构内部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常见于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为公众搜索相关资料提供了便捷的检索条件。文化机构拥有丰富多样,形式各异的文化资源,加强数字化建设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学习的交流。整合已有文化资源,尽可能地将馆藏内的所有数字资源做一个归类和整理,形成条理清晰的目录,并以统一平台的形式传递给大家,让公众通过平台界面的入口和搜索框,通过搜索查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和结果,为公众寻找相关资源信息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提高了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

2.4多元化信息资源整合

整合多元化信息资源,主要是将多种文化类型和形式加以整合。国外很多公共文化机构,近年来致力于文化和资源的共享交流,以促进彼此间的文化提升,扩大文化传播,提高文化传承。多元化信息资源的整合,涉及众多的文化机构,这些机构的规模比较大,资源储备丰富,面对的群体比较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成立之初就致力于多元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涉及图片、媒体、文字等多种类型的文化内容,扩展至艺术、绘画、电影、文学等多个文化领域,还会涉及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大型文化机构的合作,旨在尽可能地将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并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和文化传承,致力于实现加拿大文化和科学资源的资料共享,并形成了统一的公共组织――加拿大图书档案馆。在资源的数量、内容质量、资料来源等方面,加拿大图书档案馆一直以全面丰富为主要特点,收入了加拿大大量的文献遗产,为文化提供了完整的获取、保存、传递知识链,推动了资源的有效共享和交流,更让公共文化机构如虎添翼,为文化的流传提供了更为肥沃的发展土壤。

3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模式的发展趋势

3.1寻求新的合作机会,扩大可用资源范围

当前,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合作理念,仍然在寻找新的合作机构和合作机会,以扩大资源整合的范围和力度,提高资源整合数量和规模。目前的很多合作模式,仍面临着资源整合疏漏百出、资源整理不到位的情况,资源内容不充足、可用资源有残损等问题,阻碍了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发展。

3.2多样化数字资源整合,丰富公众文化服务交流

多样化的数字资源整合,丰富公众文化服务交流,是今后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模式的必然趋势。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为数字资源的整合提供了更多的形式选择。文化资源获取的方式多样,依据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存储特点,采取有力的文化机构合作方式,以公平公正的合作理念,促进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达到资源共享的最终目的。数字文化建设,为公共数字资源存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多样的存储形式和存储空间,要以文化传播为目标,以用户体验为第一要义,提高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文化互助。

3.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资源整合平台功能

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模式中,功能性是提高用户体验的根本,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资源整合平台功能性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不同层次的用户,有不同的文化需求和信息渴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完善平台功能性,让用户可以在一个平台上检索不同的信息资源。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便捷了各国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语言问题,在进行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时候,逐步加强语言翻译功能,成为国外数字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过多的资源储备也给用户检索带来了一定的阻碍,让用户不能第一时间搜索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未来数字文化建设,要强化资源筛选功能,提高信息准确匹配度,让客户操作更便捷,检索更精准,提高用户体验。

3.4借力网络资源平台,促进共享交流合作

网络时代的到来和数字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为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环境。公共文化机构合作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平台优势,让社会公众可以在统一的检索平台即可搜索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提高了信息利用的便捷性,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此同时,公众也可以将自己的信息上传分享,公开化、透明化的数字文化潮流,促进了信息传播和资源共享。但是,国外很多大型文化机构在文化资源整合和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网络资源应用不到位、网络平台利用率低等情况,影响了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快速发展。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国外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必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全面推进信息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在大型文化机构检索平台巧妙融入网络数据库和其他的信息储备资源,例如:blog的融入,联合了普通大众和众多网民的力量,加强了彼此的互动,提高了信息的公开化和智能化,推动了数字化建设的空前发展。社会公众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平台,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检索到所需信息,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提交文化资源信息,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实现公共数字资源整合的发展目标。

4结语

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是国外社会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数字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国外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公共服务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数字化水平和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将为公共数字文化产业提供更强的发展动力。国外公共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较久,其合作方式和发展模式对我国数字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可借鉴性。从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合作模式和发展特点,预估今后的发展态势,可以让我国公共数字化的发展少走弯路,提高效率,节省资源,减少浪费,更好地推动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效率和公共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芮,肖希明.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管理体制模式及其适用性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3):26-34.

[2]肖希明,田蓉.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5):48-56.

[3]刘燕权,韩志萍.美国记忆:美国历史资源数字图书馆[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7):66-70.

[4]宋琳琳,李海涛.大型文献数字化项目信息组织的主体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3(4):86-92.

[5]梁蕙玮,萨蕾.国家数字文化资源统一揭示与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2):61-64.

[6]余波,姚明,刘孟.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发展模式研究[J].兰台世界,2014(14):16-17.

[7]唐义.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需求的调查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5(11):6-12.

第5篇:文化资源的特点范文

档案管理工作的概述

档案工作实质是档案管理工作与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具体而言,档案管理工作是运用科学的原则和科学的方法管理档案,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服务的工作,把握档案工作的特点有助于更好的实现档案科学管理与档案有效的开发利用。就其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而言,包括档案的接收与征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与检索、编辑与研究、统计和利用服务等内容。

档案工作的特点

档案工作的特点主要是指档案工作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属性。档案工作就其本质而言,是管理档案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各项目社会活动服务的服务性工作。在一定的条件下,档案管理水平的有限性与社会活动的多样性、变化的档案信息需求之间始终是即统一又对立存在的矛盾。

档案工作就其基本特点来说,具有服务性、文化性、管理性、政治性与科学性等五个特点。

档案工作的服务性特点。档案工作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服务性,具体而言,机关档案工作腰围提高机关行政效率服务,企业档案工作要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管理效率、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服务,国家档案工作则要立足于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档案工作区别于其他服务性工作之处在于档案工作是以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特殊工作。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对于档案工作及档案管理工作而言,更应该在档案信息资源有效管理、高效实用、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档案工作的文化性特点。档案的内容和用途决定了档案工作有很强的文化性,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档案具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属性,档案信息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记载,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记载,是无形的历史财富及资产,从记载的内容的连续性上可以看出档案对于社会形态、文化取向等方面都具有传承作用。因此,档案具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属性;二是档案的社会传播作用,档案的传播作用主要体现在具有传播社会文化知识与信息的作用方面,档案服务工作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根据社会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需求,通过各种方式服务,也就是为上层建筑服务,因此档案的社会传播作用充分的体现了档案工作的文化性;三是档案的社会教育功能,档案中所记载的内容是社会文化历程的结晶,是一种凝固的历史,档案既反映和维护民族历史的真实性,也是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式。

档案工作的管理性特点。档案作为文档资料与数据资料的保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资源收集、整合与管理的服务性工作,因此档案具有管理性的特点,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档案工作是一项管理档案的专业性工作,档案工作的性质其根本就是档案的管理工作,其管理对象与内容就是档案,管理的目的是收集、整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二是档案工作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信息资源管理是依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设备,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预算、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一种管理学科活动,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也就必须按照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目标、内容、要求进行工作与管理;三是档案管理工作是社会管理活动中的组成部分,档案就是保存和流转归宿的程序性工作,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的工作,从系统论的角度上看,档案工作这一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处于不同规模和层次的更大的社会管理系统之中。

档案工作的政治性特点。档案的政治性主要体现在:一是档案工作的方向是档案工作政治性的集中体现;二是档案工作的开放度大小也是档案工作政治性的表现之一。政治性不但体现在工作方向和开放程度方面,同时也体现在档案的公开与保密程度上,对于不同层级、级别、内容的档案,公开的程度,保密的等级都体现了档案工作的政治性。

档案工作的科学性特点。档案工作是一项具有很强科学性的工作,这主要体现在:一是档案工作是一项为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提供必需的信息支撑与管理的工作;二是档案工作实践中包含着特殊的规律和丰富的科学内容;三是档案工作要大量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内容和信息技术成果支撑。

建议

第6篇:文化资源的特点范文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内涵深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当前形势下,地方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托旅游业。有效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必须要能够基于民俗文化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要能够探索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开发之路,能够通过旅游弘扬民俗文化,通过民俗文化的融入,有效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旅游产业开发效益,这对于宣传我国的民俗文化,发展发展地方经济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对民俗旅游的认识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其他地方去,观赏其他地方的民俗事物,以民俗事物为依托进行产品开发而发展起来的文化旅游活动。民俗旅游和自然风关旅游,名胜古迹旅游具有同样的价值和意义,是具有特色旅游项目。在在当今形势下,民俗旅游也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内容,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民俗旅游的项目资源是地方文化,旅游地的局面通过出售自己的民族文化的方式,吸引顾客,获得经济利益。民俗旅游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旅游者到民俗旅游地主要是为了感悟民俗风险,体验民风民俗,从而获得一种审美体验与感悟。民俗旅游的开展必须要能够开发自己的民俗旅游产品,个地区根据地区文化的不同,可以从自己的生活方式、、饮食文化、民族特色的多方面开发旅游产品。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好坏,直接受到当地民俗态度的豪华,民族素质的高低的影响,也就是说,民俗旅游就是以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为载体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从而吸引游客体验地方文化的旅游活动,民俗旅游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够满足很多游客猎奇的心态,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二、开发民俗旅游的价值与意义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资产,其开发价值和意义是伟大的。具体而言,民俗旅游的开发价值与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民俗旅游的开发能够发扬民俗文化。民俗旅游的内容非常丰富,比如,各种民族的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等等,这些都是民俗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具有纯真质朴的特点,既是民俗产物,也是艺术珍品,这种民俗资源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开展民俗旅游文化游客能够在观赏体验这种民俗资源的基础上,感受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民俗文化,能够将这种民俗文化带出去,是我国的民俗文化得到发扬。

(二)民俗旅游文化能够满足游客的娱乐需要。从游客角度上讲,他们参与旅游活动是为了娱乐,为了的放松娱乐,而开展民俗旅游正好可以满足游客进行身体上和精神上娱乐的需要。比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的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民俗旅游活动,这种活动娱乐性加强,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可以有效了解这个地方的民族文化,并且可以在这种民俗活动中进行有效的互动,满足游客娱乐的心理需要。

(三)民俗旅游文化能够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民俗旅游是以民俗文化为载体开展的旅游活动,这种民俗文化世代相传,具有丰富的内涵,有效地传承了民族感情。在民俗旅游过程中,游客可以从发参与体验各种活动,可以真切地感悟到不同地区的民风民情,感悟民族文化,这种旅游活动,可以满足游客更高层次上的精神需求。

(四)民俗旅游能够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

民俗旅游活动场所大多在较为封闭落后的地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理想,人们生活贫困,信息流通不畅。而开展民俗旅游活动,利用地方文化开发出的旅游产品具有很强地域特点,这些旅游产品是很有新意的,能够满足游客猎奇的心理需要,因此,地方旅游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从而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另外,一个地区的民俗旅游发展的好,可以为地区人民创作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比如,围绕游客需要,可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为游客提供方便,这样,地区人民就可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更多的发家致富的机会,因此,民俗旅游对地区经济发展,对地方人民创收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民俗旅游开发能够满足游客不同层面的需求,同时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是一种促进。但如果开发不当,会对民俗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甚至破坏地方民俗文文化。具体而言,在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民俗文化同化现象。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对地方民俗文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地方民俗文化可能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一种文化模仿现象,这样,会影响到民俗文化的本质,影响到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导致民俗文化庸俗化现象。民俗文化旅游之所以能发展起来,主要是其民俗文化具有神秘性,淳朴性和高雅性的特点,参与旅游的人,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观光旅游,了解参与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开阔眼界,感悟纯真的美。但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会出现对淳朴民族风情的错读和歪曲,导致民俗文化出现庸俗化情况,这对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很不利的。

(三)民俗文化商品化现象。目前,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俗文化的情况是很严重的,这种手段,能够有效刺激游客,增加民俗旅游的经济效益,但其致命弱点是,民俗文化的商品化后,民俗文化原有的精神内涵就散失了,这样,民俗文化之传承与发展的本质就失去了。

(四)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模仿情况严重,缺乏新意。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都有非常独特的民俗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素来都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这说明我国民族地区的民风民俗是存在差别的,地区民俗旅游要能在这种差别的基础上研发自己的民俗旅游产品。但在实际过程中,很多民族地区在旅游产品开发上面存在较大的问题,民俗旅游产品内容和形式都很类似,这种盲目模仿现象严重阻碍了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策略

旅游产业在发展挖掘民俗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既要重视起经济利益,同时还要重视民风民俗的保护,能够对民俗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保护,这样,才能使民俗旅游成为旅游业的一大亮点,才能保证民俗特色旅游之路能够长久走下去。具体而言,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策略如下:

(一)加大民俗旅游的宣传活动

民俗旅游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宣传活动。因为,民俗旅游资源大多在比较偏僻的地方,要能够使这些资源发挥作用,吸引到游客,必须要进行宣传活动,没有宣传,民俗旅游很难真正的火起来。因此,地方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宣传本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地方旅游单位要能够根据市场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要能够成立民俗旅游开发专家组,对市场进行分析,通过多种途径,对地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地方民俗特色旅游文化的影响力,保障民俗旅游的有效发展。

(二)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民俗旅游是以民俗文化开发为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这种民俗文化资源是稀少的,是宝贵的,如果过分开发,不进行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这种民俗文化资源就会枯竭甚至会消失,因此,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要重视对资源的保护,要能够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组织专家对民俗旅游资源环境进行评估,制定民俗文化、环境包括策略,能够把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文化保护,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进行民俗旅游的开发。另外,要能够积极做好游客思想教育工作,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宣传,是游客能够树立保护民族文化的思想意识。另外,要引导民族地区人们辩证地看待自己的民族文化,引导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提升他们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庸俗化或者是异化的情况发生。

(三)因地制宜地进行民俗旅游产品开发

我国地域广泛,民族众多,民俗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如何使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发挥作用,能够招来游客,是民俗旅游开发者需要积极研究的问题。民俗旅游开发要研究地方民俗文化特点,制定民族旅游资源开发计划,对民族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利用,对原有民俗旅游资源加强保护与建设,同时,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在产品开发中,要能够从地方资源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地方民俗旅游资源的优势,进行产品开发。比如,一些地方的建筑很有特点,就可以围绕建筑进行民俗资源的开发,进行产品设置,再比如,一些地方的民族服饰或者是饰品、歌舞等具有特色,就可围绕这些进行产品的开发,要能够扬长避短地进行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能够通过产品把一些淳朴的,文明的,能够表现地方民主风情,积极的正面思想和精神展示给游客,满足游客精神方面的需求。

(四)把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及民俗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旅游开发

民俗旅游活动活动场所是灵活的,作为旅游活动的策划者,可以在本地区开展民俗旅游活动,同时,还可也把民俗旅游活动进行挪移,把民俗旅游活动,移动到具有绮丽自然风光的地方或者是移动到一些旅游城市。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地方,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域,有很多民风民俗是颇具吸引力的,民俗活动也是非常多的。因此,进行民俗旅游开发是很有资源的,如何提升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价值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相关旅游开发者要能够把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进行结合,有效地提升民俗旅游的吸引力,可以将具有特色的民俗旅游活动放在著名的自然风景区,或者是放在名胜古迹之所,甚至可以移到国外的一些地方,开发固定或者是流动性的民俗旅项目,这样,才能有效满足顾客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才能使民俗文化与自然丰谷和文物古迹相得益彰,有效提升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提升民俗旅游的影响力。

(五)通过立法保护民俗旅游资源

目前,我国针对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文物、民族乐器等大部分民族文化资源已经制定了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包括,但还有很多民族文化资源没有制定专门法律制度进行保护,这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民族旅游过程中,如果民族旅游产品开发不当,或者是地区为了赢得短暂的经济效率,不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就会对民族文化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甚至使民族文化发生变质。因此,通过立法保护民族旅游资源,保护民族文化是很重要的。

第7篇:文化资源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景观化;符号化;故事化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107-20

一、荆州文化资源的景观化模式研究

“所谓文化模式,就是指-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个层面有机组合的文化结构。或音说是一个民族依据其民族精神将自己的各个文化要素协调一致的组合状态。文化模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排他性的特点。”[1]作为文化模式之一的景观化模式,我们要认识到文化资源景观化要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和具体的自然环境基础上打造起来,通过建设形成与地理条件相应的景观。文化景观包括当地人们活动所保留下来的文化风俗气息。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景观,文化景观既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又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发展文化景观是一个长期过程,各个时期的人类活动对当地产生各自的影响,逐渐演化成文化景观的一部分。当中还有民族的大量迁移,对当地的文化景观产生了多元化的影响。纵观荆州的资源开发研究中就有着这种与文化景观发展相似的特点。一般我们认为文化景观是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文化景观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荆州区的地理位置紧靠长江,经过历史的演变,逐渐形成依傍长江的城市群。古城与新城交叉其中,形成了城中有城的景象。这种格局在全国看来也是绝无仅有的,这种文化景观只有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的习惯中逐渐建立起来,在没有发展的早期,荆州城区的城区景观十分简单和杂乱,城市里分布很不均衡,一些老街也杂乱不堪。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古城门改建,将城市里的道路拓宽,整体进行了重新规划,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局面。新的城门直通城外,与沙市区的新的城市群遥相呼应,形成了古今对比的景观。除了注意到文化景观的具体事物外,还要注意它表达出来的“气氛”,一般与宗教、社会和政治等有关,是一种很抽象的观感,文化景观的这种特性可以明显反映在区域特征上。荆州的文化发展除了有形的文化景观外,还应包括无形的文化景观,而无形的文化景观是城市散发的无形的气息,是在荆楚大地上散发着的古楚气息,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就算高楼林立也只是熙熙攘攘的环境,不能给人带来其作为文化城市的价值。对资源开发景观化,是荆州这座历史古城可以借鉴的发展模式,目前荆州的景观化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从根本上讲文化景观比较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和娱乐要求,荆州目前在硬件上的发展已经在逐步加速,各个娱乐行业也在逐渐兴起,但最大的问题就是社会的文化气息不是太浓,仅靠媒体和大型活动的宣传普及文化思想意识还是太薄弱。景观化不是仅仅做表面文章,而是文化发展到一定的高层次阶段通过建设相应的文化设施来丰富其文化价值的建设。景观化的发展不能盲目加速,要结合文化的发展道路和城市人动的特点来统一规划。“世上本无路,路都是人走出来的”,景观化发展模式也符合这个道理。每个文化景观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必然带有创造或生产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所以在发展景观化的同时要保留这种特点。

二、荆州文化资源的符号化模式研究

文化资源的开发可以采取文化符号化的发展模式,每一个文化符号都具有某种特殊内涵或者特殊意义和很强的抽象性,内涵丰富。文化符号作为企业、地域、民族或国家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文化符号从本质上讲应该与文化历史和文化习惯紧密相联,历史是随着时间形成的,而习惯是随着历史的积淀保留下来的。发掘一个地域的文化符号首先必须对地方的文化习惯有着深刻的了解。往往一个文化符号后面就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习惯。文化符号也是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体现形式,当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同时也会被大多数人接受,这是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化的具体表现,而符号能加强这种文化的传播和象征性的凸显。在每一个文化符号发挥其作用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只有好的文化才能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要做到强烈的“符号”冲击,必须发掘能表达民族情感和历史承重感的文化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再建设,毁坏了原有的地域风貌,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逐渐同化,地域文化元素正在逐渐消失。在旅游作为普遍的生活方式之一和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文化习俗、地理风光和人文风情等地域文化资源的意义和价值日益重要起来,人们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对文化的吸引力和价值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要在文化资源开发上狠下功夫。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特性,每个城市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比如欧洲的古老文明,意大利的巴洛克和洛可可文化。在中国,上海的摩登、北京的传统、苏杭的休闲,都是地域文化的鲜明特点,也是每个城市的文化精髓所在。而荆州的最鲜明特点就是荆楚文化,作为楚文化最象征意义的标志是凤凰,代表了荆楚文化的特色,无论是在漆器还是在其他荆州挖掘的古代器物上都有凤凰的身影。这也象征了古代楚人对凤凰的崇拜,这一传统至今都在影响着现代人。生活乐观积极向上的荆州人继承了楚文化的特点,在荆州随处可见人们乐观生活的状态,这也代表了荆州的一个文化符号即人文符号。人文符号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荆州的人文符号面临着时间的考验和外界的影响,随着荆州的大发展,荆州文化符号受到的冲击将会越来越多。

“文化产业同国家形象相关联,树立国家形象的产业正是文化产业”。近几年,进入国际文化市场的中国文化产品并没有很好地、准确地体现中华人文精神。[2]我们可以看到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历史文化记载了民族时代变迁的历史,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承载了不同的社会使命,构成不同的文明价值观。荆州作为古代交通的必经之地,受到了南北文化的影响。保存至今的风俗习惯也标志了荆州的文化特点,特别是饮食文化就反映了荆州受南北文化的影响之广,这也是荆州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符号。所以文化符号的建立不仅标志着一个民族或一个城市的繁荣,也展示着当地人的精神文化发展不同阶段的历史风貌,荆州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可以追根溯源,将荆州的文化依据各种特色来进行定义、归类,最后符号化,这也有助于文化的传播。

三、荆州文化资源的故事化模式研究

文化发展的模式可以遵从故事化,任何历史文化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在没有文字的年代,故事作为最重要的传播载体与文化的传播息息相关。讲故事是文化传播中强而有力的工具,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故事来源要从荆州的文物古迹和文物的来历和文献中来寻找,简单、形象和生动的表述,再加上意识的刻画和引导,提升一定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再借助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渠道传播,故事化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文化的真正价值与魅力,就在于它的个性化的创造精神和独具佳境的创新成果。而文化的这种个性化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成果的原始基础与元初胚胎,正是涵蕴于文化的民族个性之中。”[3]比方说荆州的三国文化有着典型的故事典籍作为依托,其中关羽的故事尤为突出。历史上,荆州是关羽镇守之地,关羽一生令人慕仰的品格与业绩主要在镇守荆州期间展现;荆州又是关羽落败丧身事业终结之所,失荆州走麦城被斩于临沮的悲剧结局深深唤起后人的同情与惋惜。这些都是人们对关羽崇拜的前提,历代文化人将关羽的故事整理流传下来,无论是通过文字还是通过戏曲,都是以故事的形式来为人们讲述这段历史。在历史上,关羽与荆州的联系始终是最大的研究内容,我们从关羽文化现象产生的历史基因研究,关公的文化源于荆州是不容置疑的。关羽与荆州在历史上的特殊关系,也是关羽崇拜现象首先在荆州出现的基本原因。而关公的崇拜起始于三国末至隋唐时期,形成于宋元时期,到明清进而发展为前所未有的关羽崇拜热。而荆州对关羽的崇拜文化现象在全国是比较少见的。从荆州古城里的玄妙观到新落成的关羽祠都无不体现出荆州人对关羽的文化崇拜,关羽与荆州的联系可以在诸多故事中了解到,而关羽镇守荆州的故事可以通过一个个古迹来对外界传播,特别是在旅游发展中,可以按照历史的真实事件和文字记载对游客进行故事讲解。所以生动的故事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荆州在城市文化建设项目中要注重与文化的关联,对古迹可以深挖它的历史价值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只有真实的事件为依托,才使得故事更具有说服力。当然适当的创新也是少不了的,正如文化的故事化可以通过正式或者非正式渠道传递。正式场合讲故事,可以事先设定,容易控制;非正式渠道的故事不太好控制,但影响力却不容忽视。比如荆州的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可以通过地方群众的自主宣传和展示来传播,随着游客的日益增多,人人的口口相传,其文化的传播性不可低估。当然故事重复传播会让人乏味,老调重谈不适应新形势。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荆州可以将故事性与当今社会主题相结合,能让人从中得到新的感受。而当中典型的故事同样能使人感到震撼,让人回味,发人深思,同时故事里也包含着文化所要表达的价值观。文化资源的开发也是一部故事史,在开发中保留故事的依据是文化开发中必须要注意的,故事性的价值和吸引力也决定着文化资源的开发成功与否。

参考文献:

[1]潘文焰.旅游文化与传播[M].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第8篇:文化资源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建筑;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民间风俗(简称,风俗)指的是一个民族或国家中人们创造的、享用和传承下来的生活文化。民俗旅游是一种层次比较高的文化性旅游概念,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旅游行业。作为旅游文化的一部分,有自认的文化内涵和逻辑特性。总体来说,民俗旅游就是以地域风俗文化为基础,通过对不同文化的研究,达到了审美休闲享受的一种文化旅游的活动。这并不是随意装饰和历史的重复调用,但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旅游尽管会包含一些经济方面的因素,但其根本的意义应该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享受。因此,任何形式的民俗旅游,都应该体现地域文化特性,做到可持续发展,吸引游客和民俗文化产生共鸣[1]。

2 民俗旅游的现状及特点

2.1 民俗生态旅游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俗文化旅游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比如:北京的胡同游、丝绸之路和古运河改造等。从每年的国庆黄金周,旅游情况统计的数据看,民俗旅游项目的活动受到了游客的喜欢,如山西的黄河民俗游、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昆明云南民族村、广东等地的民族风情旅游开发景点等。

除此之外,国内的很多名胜古迹、宗教文化生态旅游区也是民俗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旅游得以发展,要求人们要有总体的环境意识、法律意识和新颖的观念。目前,我国名宿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污染、生态资源的破坏及资源的退化等。同时我国民俗生态旅旅游还存在着很多矛盾,主要表现在可持续发展观上的矛盾,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生态旅游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与我国生态资源密不可分,是统一的整体,因此在发展中必须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战略。

2.2 民俗生态旅游特点

我国民俗生态旅游,除了具有旅游行业的共性和一般特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中包括如下几点:

1. 地域性和民族性。每一种民俗的形成都是在一定的地域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所以具有很深的历史根源、地理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地域和条件的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生活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就导致的民族饮食、居住、婚姻及服饰风俗的不同。并且在同一个民族中,也会存在服饰、礼仪等的地域性差别。不同地域的民俗环境和氛围是其他地域不具有的[2]。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性,才使得民俗生态旅游行业对游客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

2. 历史性和文化性。民俗旅游资源很丰富,包括历史悠久的民俗习惯、建筑、饮食服饰、神话传说、待客的礼仪等。游客可以参加当地举行的风情旅游活动,陶冶情操,享受文化素质和历史知识的博大精深。

3. 发展性和传承性。民族生态旅游可以是游客享受资源的民俗处整形。但是随着旅游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民俗风行的旅游资源的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旅游产品丰富多样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欢。因此风俗生态旅游产品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会越来越成熟,成为旅游行业的佼佼者。

4. 体验性和参与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要求不仅是单纯的观光形式的旅游,而强调的是旅游项目和游客的结合。民俗生态旅游体现了这点,游客可以欣赏、观看节目还能参加体验风俗风情。所以,参与性成为风俗生态旅游的重要特性。游客通过亲身的体验成为风俗环境中的一份子。通过双方的交流,了解风俗生态环境的地域文化,满足游客求知、休息、休闲享受的需求,是其他旅游资源不可替代的资源。

3 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

民族旅游开发的原则是为了实现旅游资源价值的最优化,要实现这一原则,需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 要保存地域特色的原则。特色是一个地方、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是人事物和历史特性的综合表现。在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中,特色的原则是人无我有,具有更加特别的资源优势,在保留原有地域文化的前提下,创造出更具民俗特色的旅游产品。

2. 主体和客体的互动原则。主体和客体的互动指:调动旅游区人民的积极性和参与的意识,只有民众的主动参与和自主的开发才能真正的把民俗文化的特征表现出来;游客的参与,游客通过亲身体验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尊重当地的习惯获得宝贵的经验。自己也得到了一次独一无二的经历。

3. 利益相互协调的原则。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开发商之间的协调;2)社会文化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协调。民俗生态旅游涉及的部门很多,所以有必要进行各部门的协调工作,这样才能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 保护为基础,开发为手段的原则。每一项旅游开发都会对当地的资源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和破坏。所以我们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应进行合理、科学的开发。尽量减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

保护资源的原则应具有两方面的含义:物资保护和空间保护。保护生态旅游资源首先要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纠正居民的错误观点和认识,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意识;然后,要很清楚的认识到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两者之间结合的共同点。建立有利于民俗生态旅游资源的法律法规,相应的管理机构对资源破坏行为进行控制和制裁。最后,通过对民俗生态资源的深入了解,培养出优秀的旅游专业服务人员[3]。

4 民俗生态旅游建筑的规划设计

旅游建筑同时具备建筑物和构建物两部分,旅游建筑是民俗生态旅游中不可缺少的题材是建筑性的一个类型,除了具有普通建筑物的特点外,还具有服务的功能,比如说:餐饮、观光和住宿等。旅游建筑物的规模不定,要根据旅游区的总体要就进行规划和设计。

4.1 旅游建筑的空间组成

空间的本质在于他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但是在设计时不能仅仅局限在这两个方面,还要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组织空间的时候,应把整个空间的发展及逆行完整的构思,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空间创造是旅游建筑的最终目标。旅游建筑的空间设计除了要考虑:体积、尺寸、形状和比例外,还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1.服务性和造景性,要具有一定的观赏和被观赏价值。旅游建筑既要满足服务性需求,符合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还要给人们带来视觉和感官上的美感。

2.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服务与环境。旅游建筑一般是人工因素,和自然的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设计的很好,能增加自然环境的情趣。否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要想达到好的目标,就应该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充分的利用自然的地貌和地形最为规划和设计的依据。

3.旅游建筑的组合型和独特性。旅游建筑会根据大小、功能和形状的不同要求,进行单独的设计,体现单体的特性。也可以用墙或者是路等不同的建筑进行组合,构成一个旅游建筑的雀替,这种组合会丰富建筑物的外形,和自然风光相映,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2 旅游建筑的创新应用

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要是完全失去自己的艺术特性,那么无论是在观赏和文化表象上都是大可痛心的,事实证明,代表着我们的文化正在衰落,甚至又消灭的现象。因此,从某个方面上来看,人工旅游建筑可以体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内涵。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采用人造景观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其中景观的建筑物也都具有民族特性。比如,泰国的“佛塔式”旅馆,西班牙的中世纪古堡饭店和田园别墅等,都是深受游客喜欢的地方。其主要的原因是,这些旅游建筑都体现了民族生态的风格,具有很浓厚的民族特性和内涵,让人感觉到有种异国风情的感觉。因此,在设计旅游建筑时,要扬长避短,可以的体现民族或者是地域文化的风格和特点,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西方建筑的特点。这种可以的体现民族风俗的做法并不是谁守旧排外,而是借鉴和吸收国外的新经验和新技术,然后根据我国时展的特点和不同的文化特点,继承传统的文化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5 结语

民俗生态旅游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过渡的进行开发, 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会很容易枯竭和消失,所以应该进行可持续的发展策略,科学合理的对民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同时,旅游建筑是生态旅游很好的调味剂,应该按照民俗生态资源的地域性和文化性对旅游建筑进行规划设计。人的敢于力量可以顺应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是自然的格局更加完美,和自然协调达到平衡。对于目前城市化等带来的资源危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为我们旅游行业的良性发展寄于重大的期望。

参考文献

[1] 钟声宏.民俗文化环境保护与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广西民族研究,2000,(1).

第9篇:文化资源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东西部;文化产业;模式

文化产业发展突出地表现出东西部地区的不同特点和发展模式,这是由东西部地区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基础决定的。首先,东部地处沿海发达地区,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与市场经济结合得较为紧密,市场化程度较高;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则更注重依靠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来加速发展,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其次,从文化产业的存在形态来看,西部地区主要是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尤其是民族文化资源)来发展文化产业,形成资源型文化产业的特点,以此形成产业结构和产业链。东部地区则是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和条件,侧重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产业价值的提升上,是一种以创意型为主的文化产业模式,产业发展重在与个人。

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明显表现出地区性的差异和特点,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平的反映,直接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不同。相比较而言,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地域性的特征,表现出东西部发展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也相应地形成了东西部文化产业发展上的不同特点与模式。东部地区地处中国沿海一带,基础设施和条件较好,经济发达,信息便利,人均收入较高,文化市场也相对成熟,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尤其是表现在文化体制和文化产业的市场机制的转换方面总体上要比西部地区完善和健全,城市对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也十分明显。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西部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而且多数属于少数民族省份,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资金、人才和科技实力等条件的限制,文化产业的发展总体上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要缓慢一些,但情况也不完全如此。西部地区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也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和独特的地域优势,这也是文化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无疑为西部地区的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地区对于发展文化产业,从政府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并且很多方面都是由政府出面来直接推动的,形成文化产业运行机制上的良好氛围和政策环境。例如,地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云南省,近年来就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云南省建立民族文化大省的重要发展战略来加以实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提出要/像研究经济工作一样来研究文化产业,像抓烟草产业一样来抓文化产业,像培育工业企业一样培育文化企业,像保护生态环境一样来保护优秀民族文化资源。中国西部地区共有12个省区,是中国少数民族最为集中聚居的地区。西部地区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以云南为例,全省有少数民族25个,云南特有 的少数民族13个,由于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次高原地区,横断山脉和穿越云南的长江上 游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江河将云南切分为大大小小的盆地(当地人俗称坝子),特殊 的地理条件形成了云南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和植被环境,汇聚在云南的百濮、百越、氐羌三大族源的2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又形成了“同族不同类”的文化特征,26个民 族在不同的小地域环境内繁衍生息,环境、植被、气候、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语言、服饰、节日、宗教、文学、舞蹈演绎出了众多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比如,同属于百越的傣族在云南就有西双版纳的傣族、玉溪新平县的花腰傣、德宏地区的旱傣、思茅景谷、景东的傣族,甚至楚雄州金沙江边的永仁县境内的傣族。这些同属于百越 支系的傣族,由于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又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征。藏 族在云南有10多万人口,分布在滇西北地区,但是迪庆的藏族、丽江地区的藏族和德钦 的藏族在其住所、服饰、饮食文化等方面也都有差异。大理州的几个白族县,鹤庆、剑 川、洱源、大理,在语言、服饰、饮食、节庆活动方面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云南的很 多地方存在着“十里不同族,百里不同语”的特殊文化现象。

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植被形成了云南特有的以民族为核心,以环境为表征、以生 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内容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生态圈。这些文化生态圈,由于历史、民族 的原因,其发育、成长过程极不均衡。可以说人类生产、生活、文化发展经历过的各个 过程都在云南这块热土上找得到。这些不同阶段的文化圈,有的至今还在少数地区保存 得比较完整,在不少民族地区还有很多遗留下来的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现象。这些在 世界上属于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已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 具有可开发的产业化价值。比如云南红河州元阳地区的哈尼族,在祖祖辈辈的生存发展 中,形成了特殊的生产、生活的文化圈。这一独特的文化圈以高山梯田为表征,形成了 特殊的高山生态植被系统,从山脚到山顶的梯田水利系统,半山腰、避风向阳的民居生 活、特有的民族服饰、饮食习惯的农耕文化的子组织系统。这个文化系统至今还在延续,而且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以梯田为表征的文化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旅游观光者、摄 影爱好者的极大兴趣,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民间手工业、餐饮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