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成本系统;期望差距;成本效用
一、传统成本理论及其期望差距
真正意义上的成本理论发端于科学管理的成本控制内核,三个基本出发点为成本控制过程构建了一个机器化的客观环境,这是人们科学管理的开始,也是进行成本控制的最低级阶段。从理论上说,单纯的机械系统中的成本不仅是能够控制的,而且可能找到一种固定的、简单而精确的控制模式,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对于成本控制问题的有效性即在于此。然而,任何经济系统中都存在人的因素,随着技术进步及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成本控制过程中的非确定性因素(或参数)逐渐增加,人们不得不把管理和控制的重点从单纯的机械性过程转向经济过程的人性面,成本问题开始复杂化,并直接影响着科学管理的有效性。从成本控制的角度说,行为科学的重要意义在于其真正正确关注和描述了成本形成过程与成本控制过程的复杂性,使泰罗的科学管理走出了机械的"简单而精确控制模式"的死胡同。但是,过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与假设又限制了行为科学的实践性。
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增长,技术进步速度日益加快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济过程的大规模广泛协作大量增加,跨国企业更使企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在宏观经济领域,还是在微观的企业经济过程中,人们迫切期望找到一个既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能降低综合经营成本的模式与方法,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先前的科学管理只偏重于管理与控制的工程技术方面,而行为科学则只专注于对人的研究,因此都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了。为了解决管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矛盾,许多研究人员在理论和实践两个领域都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观点和流派。在实践领域,则形成了较具可操作性的方法体系,如人们通常所谓的财务成本过程控制、ABC管理模式以及近年来形成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等。这些方法构成了传统成本控制方法论的主体。
之所以称之为传统成本控制方法,是因为概括地说它们都自成体系并被应用于不同经济系统的不同经营过程与环节,多数控制方法在一定时期内也曾显现出较为显着的控制效果。但在本质上,这些以现代信息科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方法体系并没有真正有效并完整地遵循现代信息科学的基本要求。它们均重于成本行为的限制,而一般不强调对成本形成过程的了解,整个控制过程的主观色彩浓厚。同时,由于其缺乏对控制对象的理性了解,以系统论原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成本控制系统也不可能是一个真正完整的系统,本质上属于一种粗放型成本控制模式。在战略成本管理中,系统思想得到了充分体现[1].但是,成本问题的复杂性并没有因为战略成本管理研究问题角度的变化而有所改观,在一定程度上,战略成本管理实践发生了类似于行为科学时代的复杂性回归。
在传统成本理论体系中,每一种成本研究的新思路都在某些方面触及了当时较为迫切的成本矛盾,但由于成本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对于成本系统特征把握的不足,都没有解决成本系统的根本问题。所有成本理论都积极关注了投入与产出效率这个在经济学中表现为效用的概念,但在具体的方法与成本实践中,又都放弃了对于成本系统综合效用的追求。这就是传统成本理论与实践的期望差距。分析与界定成本理论与实践期望差距及其产生的原因,对于优化成本系统,提高现代经济系统中的成本控制效率,不仅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对于现代成本控制理论的形成具有直接的理论意义。
二、传统成本理论期望差距的历史必然性
一般来说,理论研究对于成本问题的关注总是超前于成本实践的,以期望差距为表征的传统成本理论的诸多缺陷,大都属于一种成本实践性的不足,要么是没有正确地遵循其所赖以生存的理论基础而发生定位错误,要么是没有正确而全面地考虑成本系统的现实特征。这两方面问题实质上都是对于成本系统运行环境缺乏正确把握和界定所引致的。
以会计核算为基础的费用性成本控制是传统成本控制理论的核心[2],受财务会计理论的影响,其关于成本问题的研究首先基于成本核算,其次才是成本控制。由于相同的原因,在研究范围上它还忽视了对于诸如无形资产消耗、机会成本等的关注[3],在控制方法上则仅重于事后考核型控制。这不但与成本理论所要求的灵活多样的控制方式以及全面控制大相径庭,而且由于会计信息的局限性而不可能涉及到不同成本投入过程的综合效用问题。这是传统成本控制理论期望差距形成的根本成因,同时也与企业主体特征等客观环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工厂制度开始,人们就逐渐形成并接受了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运行与经济管理方式。由于资源经济根深蒂固的影响以及市场机制的制约,对于企业成本问题的研究还无暇顾及到企业外部的宏观成本问题;而在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既不能彻底摆脱以财务成本核算为表征的节约与守财意识的束缚,也不能正确界定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在农业经济及工业经济早期,经济活动主要是依赖于人类的体力的,自18世纪中叶以后,以机器为标志的生产力系统才开始将社会经济不断推向工业经济时代。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成本控制的诸多理论就是致力于研究对机器系统投入资源数量的节约的。随着资源被源源不断地转化成产品,工业经济过程在给人类带来极大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同时,它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破坏也是十分严重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以节约为出发点的传统成本控制定位低级化缺陷的严重性。还应当指出的是,在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及知识经济的不断演进中,知识要素投入量在逐渐增加的同时,物质资源的投入量必然会逐渐减少。因此,以节约与守财意识为出发点的传统成本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还将不断下降,传统成本理论期望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这种情况迫切要求我们联系成本控制的客观环境去探索成本控制的新理论。
三、现代经济环境中的成本理论期望差距态势
科学管理时代成本控制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学管理对个别成本要素使用效率的关注,因此尚不存在成本理论与实践期望差距的问题。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社会化程度的提高,逐渐使经济过程的投入与产出要素变得复杂起来,从而导致了成本控制过程中非确定性因素(或参数)的增加。因此,在科学管理实践的后期,科学管理的成本控制开始出现"失效"现象,成本理论的重点开始从单纯的机械性加工过程转向经济转换过程。先前的科学管理只偏重于管理与控制的工程技术方面,而行为科学则只专注于对人的研究,因此都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了。在成本理论演进的历史进程中,第一次出现了成本理论与实践的期望差距。但是应当指出的是,此时的所谓期望差距还主要是由于成本系统投入要素的多元化与不确定性所造成的成本复杂性。
如前所述,传统成本理论与实践期望差距自科学管理的成本实践后期出现以后,虽然每一种成本理论与方法由于解决了当时经济过程中最为迫切的成本问题而有所改变,成本矛盾有了一定程度的缓和,但总体上存在一个不断扩大的趋势,人们对于经济系统的高级化趋势及未来成本系统的特征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这种状况直到20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企业组织理论的逐步成熟以及八十年代以来的战略成本管理理论的出现才开始有所改变。与以往人们对于成本的认识不同,以科斯的市场替代为核心的企业组织理论,把成本作为企业产生的根本动因来研究。然而不可避免地使不确定性问题制约了交易成本的理性计算,影响并最终制约着他们对于交易替代过程的数学描述。这些限制与困难,迫使企业组织理论逐步放弃对于企业成本问题的研究而形成了新时期的期望差距。随着以技术创新和经营国际化为特征的竞争环境的恶化,成本问题的复杂性在战略成本管理理论体系中得以进一步强化。由于过多地考虑外界环境因素,战略成本管理对于具体的成本管理过程束手无策,构成其管理方法与程序主体的战略定位分析、成本动因分析以及价值链分析等,本质上属于一种一般意义的政策或战略研究。
四、成本效用研究及其优化是消除成本理论期望差距的必由之路
随着经济过程中知识要素比重的不断增加,以知识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也就成为可能和必然。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弹性制造系统"和"弹性管理系统"(FMS)就是时势所趋。FMS的弹性特征本质上就是其对需求多元化、生命周期短缩化和细分化的适应性,更具体地说,是其对市场要求的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适应性。另外,FMS的高度自动化对于产品成本的构成(包括宏观的社会产品)也造成了直接冲击,其弹性特征使传统成本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大大降低。这些都是新的成本控制理论与方法体系应当考虑的问题。
1.FMS使ABC成本模式中所关注的成本结构问题进一步突出,从而使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归集与控制过程趋于失效。在FMS中,由于单个工人监控范围的大幅度扩大,以及机器效率的增加,直接人工费用比重不但锐减,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它使原有的作业细分也成为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机械的作业划分由于不能与作业的消耗过程相联系而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FMS中,分析作业及作业成本的效用,可能要较作业细分本身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
2.控制对象已经摆脱了人为控制而直接受制于自动化的机器系统,生产过程趋向于走向封闭状态。此时的生产过程大部分是在FMS的控制之下自动完成的,控制人员虽然能对FMS进行总体管理和控制,但对于产品成本形成过程的了解和控制不仅没有必要,在很多情况下也是不可能的。
与之相应的是,对于成本控制进行考核的责任成本制度也遇到了新的困难:传统意义上的成本中心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因为对于作为责任中心的成本中心的考核是一切成本理论的基础和归宿,新的成本理论必须重建界限明晰的成本中心概念,此时,对于成本效用的研究要比成本性态分析更有利于把握成本动机。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在FMS条件下,以成本效用分析为基础重新界定成本中心,考察其成本效用率,并进而寻求成本控制的措施,是现代成本理论研究的方向。
成本效用是与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过程相关的一个概念。经济学认为,经济效用目标是通过效用生产实现的[4],因此,经济效用目标的实现过程,本身在客观上又构成了一种派生需要,即经济效用生产的需要。而这一派生需要又是由经济过程的成本投入来满足的。可见,从满足需要这一角度说,成本就有了效用,我们称之为成本效用。这也就是说,经济效用目标是由满足最终消费需要而决定的基本效用,而成本效用则是在此基础上、由派生需要而产生的派生效用,它具体表现为对经济效用生产过程的投入需要的满足程度。
与一般效用的形成过程一样,经济效用生产过程中成本投入的不同部分对于经济效用生产的作用是不同的。同一资产项目对不同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具有不同的用途与功能,同一企业的不同资产投入的后果也是千差万别的。在宏观经济领域,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可能是以一定程度效率与公平的牺牲为代价的,但不同时期同一公平与效率的丧失也常常表现为不同的经济增长水平,况且,经济效用生产过程本身的紧迫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以上两个方面因素都决定了成本效用的非一致性。这种由成本投入不同部分对于经济效用生产过程不同作用而形成的派生效用差异,称为成本效用差异。既然存在着成本效用差异,成本控制过程在经济意义上就表现为对成本的低效与无效部分的约束以及对其有效部分的强化,是成本综合效用提高的过程。从数量角度说,传统成本理论和实践中的诸多缺陷,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对于成本效用差异的忽视而进行单一变量约束的结果。
成本效用对于成本动因的逆向界定突破了成本性态分析的局限性,它不但有效地回避了传统成本理论关于成本性态界限模糊性的难题,同时还加强了成本动因与成本控制过程的联系。因此,成本效用分析是成本动因研究的高级阶段,它使成本动因研究更加适合于FMS环境。同时,由于突出强调了成本动因诸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它还打破了成本信息系统未知因素的限制,主张从系统内部研究问题,充分发挥已知成本信息的作用,这正是以白箱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学的基本要求。
五、结论
成本理论的有效性在于其对成本控制对象所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合理把握,即对成本形成过程或成本动因进行的适当界定,传统成本理论称这一过程为成本性态分析。但现在看来,成本性态分析并不能摆脱未知成本信息的约束,进而消除传统成本理论的期望差距。因为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动因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而成本效用差异分析则较好地弥补了传统成本理论的这一缺陷。
成本效用研究的目的在于实现成本效用最大化,在现代成本控制系统中,成本效用最大化与通常意义上的成本最小化目标并无本质区别,二者是对于同一成本控制系统不同侧面的描述。成本效用差异的存在是制约成本控制系统升级的根本障碍,差异意味着潜力,界定差异就是为了消灭差异,只有在消灭或基本消灭了成本效用差异之后,整个成本系统才真正实现了综合效用的优化。这就是在新的经济环境中进行成本效用研究的意义所在。
成本理论期望差距的彻底消除标志着成本理论的完善和经济系统中成本过程的优化,而进行成本效用研究及其差异界定则正是成本过程优化和增强成本理论之有效性的必然方向,这也是成本理论走向成熟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夏宽云。战略成本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2]陈元燮。成本控制的理论与方法[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88.
1.1教学医院对医学生医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1.1.1教学医院的医德教育主要针对于医务人员,而医学生有其特殊性。作为教学医院,更重要的是完成医疗任务。即使是医德医风工作常抓不懈的教学医院,进行的医德教育也主要是针对本院医务人员,而医学生与医务人员相比,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同样的教育内容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1.2教学医院的口腔专业带教教师均为临床医生,有较强的局限性。带教教师作为口腔临床医生,与学校的专职教师不同,大多未接受过系统、专业的理论教育,教学方法单一,思想教育工作不够专业,不讲究方式方法,往往事倍功半。而且在选拔临床带教教师时,往往更注重专业临床技术是否过硬,对医德水平的要求不高,造成个别带教教师本身医德水平不高,做不到为人师表,甚至将负面的观念传递给学生,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价值取向,使其逐渐背弃医德良知,对学生良好医德的培养势必将造成不良影响。
1.2口腔专业的特殊性因素造成口腔医学生本身对医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1.2.1口腔专业具有大门诊、小病房的特点。除了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大部分口腔科医生都工作在门诊一线上。而口腔科门诊,无论是哪个二级学科科室,每位医生都守着一张口腔综合治疗台,单打独斗,要求团体协作共同完成的工作量较少。因此,医护、医技之间的合作往往被忽视。而现代医学,特别是临床诊治工作是多学科融合与应用的整体,医务人员同心协力、团结协作、取长补短、相互配合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1.2.2工作内容更着重于临床操作。与其他临床医学学科的工作内容不同,口腔科临床工作多为动手操作,而不是检查化验与开处方等,而且医生临床操作过程中患者往往是张口状态,无法沟通,也就使个别口腔科医生眼中看到的只是“牙”,而不是“人”,忽略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把自己当成了“牙匠”,而不是“牙医”。
1.2.3各分支学科间工作内容差别较大。口腔科医生各分支学科间工作强度与经济收入差别较大,如不进行正确引导,很容易影响到口腔医学生的价值取向。由于学生对实用主义片面地理解、认识与当今社会市场化的冲击,导致大部分医学生更倾向于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与技能学习从而影响学生接受医德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填报研究生志愿时不考虑个人兴趣、素质等各方面条件,只专注于收入最高的二级学科,造成各学科间发展不均衡与优秀人才的浪费。
1.2.4社会文化背景因素、人文教育的缺失。口腔医学院校大部分为独立的口腔医学院或医学专业院校下属的口腔医学系,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开展的关于人文教育的讲座和宣讲都比较少,医学生接受人文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机会较少。
1.3口腔医学本科生医德医风水平考核难以量化与医务人员不同,即便是在毕业实习阶段,口腔本科医学生也是在带教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诊疗活动。通过对患者回访反馈的情况往往不够客观清晰,而每位带教教师对实习生医德医风要求的标准往往不统一,因此专门针对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水平的考核难以量化,给学生的医德教育带来了困难。
2开展口腔医学本科生医德医风教育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2.1口腔医学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与其他职业不同,医生所面对的服务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无论有意或无意,失误的代价都是惨痛的。尤其作为口腔科医生,由于口腔科操作大部分为不可逆性损伤性操作,比起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对于一个医生更为重要。作为医学院校,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为校训,对于口腔医学院校来说,这里的“性命”指的更多是不可再生的牙齿的性命,关系到患者今后的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口腔专业医学生今后的发展是极为有益的。
2.2医患关系日趋正常化发展的要求随着医患冲突的日益加剧与多元化,如何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做到保护好医生自己,逐渐改善医患关系,使其趋于正常化,成为医疗卫生行业一个新的课题。在我们为医患冲突中遇难的同行们痛惜,谴责个别患者的过激行为,呼吁全社会对医务人员理解信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医学生抓起,提高其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教会他们能够良好有效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4]
2.3保障口腔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必要条件医疗质量与安全不仅取决于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水平,而且也取决于医疗服务水平,两者缺一不可。尤其是口腔医疗存在其特殊性,患者是否积极配合直接决定医疗质量与安全。因此只有两手一起抓,均衡发展,才能为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提供有力地保障。[5]
3提升口腔医学本科生医德教育水平的方法
3.1通过对外交流,邀请经验丰富的美方教师增设医德教育等行为医学课程
国内大多口腔医学院校对于医德教育,乃至行为科学教育缺乏系统性认识,未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与教师团队,而且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以上问题。因此,我们与美国内华达州立大学拉斯维加斯牙科学院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邀请经验丰富的美方教师来校讲学。以美方的实际教学案例为基础,为教师们介绍行为科学在该校口腔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并利用夏季学期的两周时间为口腔系本科生进行集中授课,内容包括牙医与患者的角色和行为特征、医患沟通与互动、口腔保健中的社会和文化问题等内容。通过授课,我们教师明确了医德教育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通过现场听课观摩学习了行为医学课程内容的安排、授课方法与教学模式,为今后建立、培养自己的行为医学课程教师团队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学生们了解了病人与医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与沟通技巧是口腔医疗实践的核心,认识到学会尊重患者,提高自己医德水平的重要性。
3.2从学生入学初开始与学校取长补短,联合开展医德教育
3.2.1基础医学课程学习期间。个别综合性大学因高考招生制度的局限性,造成口腔专业并不是学生入学第一志愿,甚至部分学生的第一志愿非医学专业,相差甚远,导致学生入学后对口腔专业懵懵懂懂,不了解,不热爱,被动接受,甚至误认为口腔医学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相比,范围窄,业务性差,仅仅是补牙、拔牙、镶牙这样的简单工作,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加大了对医德教育的困难度。针对这一问题,在学生入学第一年学习基础医学课程期间,可利用周末休息日,组织同学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进入到医院内,通过导诊、维持医疗秩序等医疗二线工作,为患者提供服务,了解自己未来从事职业的重要性,产生崇高使命感,并通过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提高自己进行简单医患沟通的能力。同时通过学校与医院的紧密合作,聘请医院一线教师与学校医德教育教师共同编写口腔专业学生专用校本教材,将理论与实际案例充分有机结合,并在课后由教师挑选具有代表性或近期发生的医疗差错、医疗纠纷的案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提升学生的兴趣度与参与度。增加医德教育课程的学时数与所占学分,提高学生对其重视程度。考核方式可调整为多样化考核方式,不仅局限于笔试,增加平时讨论情况所占比例,改变考试前突击背题就可得高分的现状,提高学生课程学习中的参与度。
3.2.2口腔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期间。从第三学年开始,学生已经通过口腔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对口腔医学有了初步了解,我们通过安排学生跟随医院的“口腔健康直通车”,深入到社区、部队、学校等场所,运用已掌握专业知识为民众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普及预防保健知识,简单答疑解惑,使学生产生崇高使命感。
3.2.3口腔专业临床课程学习期间。从第四学年开始,学生开始学习口腔专业临床课程,对于口腔专业各个二级学科有了系统的了解,但是只是停留在书本上,对口腔医生的具体工作内容知之甚少,可通过集中安排两周时间的见习,进入到医院各个学科,通过挑选优秀的见习带教教师,学生们进一步对口腔医务工作者有所了解,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不仅了解医疗工作内容,为第五学年毕业生产实习打下基础,更能近距离学习如何做好一名口腔医生。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加强教师医德教育意识,将医德教育融入到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例如有针对性地通过临床成功病例加强学生对自己职业的自豪感,通过失败病例加强学生职业责任心与职业道德,通过临床纠纷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医患沟通技巧与水平。
3.2.4毕业生实习期间。实习期间是实习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培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良好医德的重要时期。[6]作为实习医生,既是医生,又是学生,如何兼顾好以上两个角色,是对每一位实习医生的严峻考验。尤其作为口腔科实习医生,由于口腔科操作大部分为不可逆性损伤性操作,每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对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实习生正式进入实习之前,教学医院应组织相关职能科室为实习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岗前培训教育,包括为了使实习生能够做到依法行医,组织医政科进行医师法、侵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教育;为了加强实习生职业道德观念,组织医德医风部门进行口腔医生专业思想、职业道德教育,介绍医院通过患者回访进行医疗服务质量追踪过程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及原因分析;为了加强实习生医患沟通技巧及纠纷应急处理能力,组织门诊办公室进行实际纠纷案例的介绍与相应处理流程。如果教学医院为口腔专科医院,那么与综合医院的口腔科相比,由于学科分支较多较细,各科室间的医德教育内容有其特有的特点,应该有针对性。在实习生进入科室后,安排科室主任与带教教师为学生进行系统、正规的技术培训的同时,针对本科室学科特点,对患者群特点、医患沟通注意事项与技巧,已发生医疗纠纷的案例等进行介绍与分析,避免同类案例发生。例如口腔修复科患者特点为老年人患者占了较大比例,往往动作慢、爱唠叨,初诊采集病史耗时较多,因此如何与老年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同时做到讲解耐心、杜绝厌倦情绪是医德教育的重点。而在儿童口腔科,应首先进行儿童心理学知识的教育,如何观察患儿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减少其对治疗的畏惧心理,尽快引导患儿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是医患沟通内容的关键。在口腔黏膜科,因多数口腔黏膜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患者往往情绪悲观低落,不利于积极配合治愈疾病,因此,在客观准确地说明病情的同时,建立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是实习生应该向有经验医生努力学会的沟通技能。为了解决个别性格较内向实习生初接患者时因过度紧张无法进行有效沟通与治疗的问题,除了加强同学间角色互换等情景模拟练习,可通过配备综合治疗椅用仿真模拟人,通过反复练习,带教教师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实习过程中,带教教师应注重学生素质修养,规范言行举止。组织实习医学生参与本科室内死亡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医疗差错事故分析与讨论等,加强其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生动的医德素质教育。[7]尤其在遇到纠纷时,能够端正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处理,对个别不良风气能够是非分明,正确判断。
3.3对实习生的医德医风进行三级管理与评价
3.3.1制定口腔医学本科生医德医风规范标准与评估体系,由带教教师与科主任评估。在《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手册》[8]的基础上,根据口腔医学本科生的特点进行调整修改,制定医德医风规范标准与评估系统,对带教教师与科主任进行评估体系的集中培训,保证评估标准的一致性,通过质与量两方面进行量化评估。
3.3.2通过患者跟踪回访,对口腔医学实习生医德医风水平进行评估。我院医德医风部门常年通过对每位患者进行医疗质量、流程、服务等方面的跟踪回访,并及时反馈给相关医生与部门,及时整改。通过这一平台,针对实习生诊疗后患者的跟踪回访,能够及时发现每位学生在与患者在沟通、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个性化的带教重点调整。通过以上带教教师的评价、科主任的评价、患者跟踪回访对实习生的医德医风进行三级管理与评价,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并且合理利用医德医风考评结果,与实习生实习成绩考评相结合。
3.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严把医德关
关键词:工商管理;管理实验;实验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工商管理学科是一门应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应用科学,其目的是研究各种类型的组织如何利用有限资源为实现组织目标所采取的管理行为及其规律,培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管理人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开展实验教学提供了条件,如何利用信息和平台来加强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1管理实验教学的意义
1.1管理实验的发展历程
管理学科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具有利用自然科学及现代技术进行观察、检验、研究、设计等方面的功能和属性。许多重要的管理理论、技术和工具来自于管理实践,而管理者必须善于对生产系统的各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进行周密的观察和实验分析,为最优决策提供依据,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在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实验方法始终是管理科学创新和研究、传播和教学、形成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手段。实验方法在管理学科发展中的应用,大体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
1.1.1管理实验的起步时期(19世纪末期一20世纪40年代)
管理实验与管理研究的发展同步,管理科学的理论在实验、试验和调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这个时期,企业管理的重点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员工积极性等。人们基于生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人及其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和对比研究,探寻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泰罗的铲掘实验和金属切屑实验分析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吉尔布雷斯夫人的动作分析实验分析如何设计合理的工序,梅奥的霍桑实验分析如何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等。
1.1.2管理实验的发展时期(20世纪40年代一20世纪70年代)
此阶段管理实验所涉及的面进一步拓宽,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开始被运用起来。在这个时期比较著名的实验有:阿吉里斯的“成熟一不成熟人”实验、韦伯的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绩效研究比较实验、弗约的社会性动机比较实验、加拿大萨斯喀钦温大学C.C.Potter教授开发的企业经营管理模拟系统(BusinessSimulation)等[1]。
1.1.3管理实验提高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
这一阶段研究者开始重视战略管理和跨国经营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大批管理模拟软件被开发出来并投人使用。管理实验的中心也由以人和工作为中心转向以组织和流程为中心。在管理实验的方法和成果在研究领域和企业不断提出和实践,并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发达国家的高校对工商管理学科教学模式也开始进行一系列改革[1]。20世纪90年代以来,管理学科的实验教学在国外许多院校受到重视。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密西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院校开设了有关管理专业的系列实验,在实验中进行案例教学,使学生了解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哈佛商学院为代表的美欧大学商学院,也强调案例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
1.2工商管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工商管理学科属于软科学,但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更强调学生实践性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据高等教育司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点增至2866个,存在的明显的问题就是课程结构不尽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专业实习和案例教学、忽视个性培养等[2]。通过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排名前几名的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实验教学调研,发现这些学校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实验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学生创新实验能力得不到进一步挖掘等。
我校是具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为数不多的民族类院校,同样存在如硬件设施不完善、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学软件、对该学科实验教学的改进、完善和提高的必要性认识不够等问题。
企业需要的是懂理论、通实践和能操作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这一需要呼唤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必须加以调整。通过实验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发现和总结在管理各环节中的规律并能够提出新问题,从而巩固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是管理理论的继续、补充和深化,具有课堂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把企业和市场移到实验室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建立和完善以企业实际为特征的实验教学不仅必要,而且也可能。
2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
教学方法上的不足与教学观念中存在的这些谬误客观上导致了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效果不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重三轻”上面.
2.1重理论,轻实践
随着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型人才和宽口径、适应性较强的管理通才。目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的学生理论知识较扎实,但实际知识与操作能力薄弱,对工作实践实际了解甚少,毕业后难以尽快胜任工作,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即使有部分实习实践环节,但由于经费少、实习时间短,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与学两个方面“空对空”的问题。同时,缺乏对实验环节的系统设计和科学的考核标准,学生也没有认识到实验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学习起来缺乏动力,积极性不高。
2.2重硬件,轻软件
许多工商管理类院校都非常重视实验室建设,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广州商学院等都曾先后投入了3—4百万元进行工商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但还有部分院校工商管理类实验建设由于存在资金不足、技术限制等问题,缺乏统一规划,实验室功能单一。我院工商管理实验室投资了近百万元,拥有各种类型计算机,并有其他教学设备70余台,也购买了人力资源测评、统计学教学模拟、ERP、物流管理等软件,但主要是硬件设施。目前可开设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实验课程10余门,但还存在很多软件方面的问题:一是实验课程没有形成体系,有些实验项目内容过时,实验手段不适应现代金融、证券、电子商务及信息管理等专业的要求;二是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学软件支撑,一方面资金不够,另一面也存在资金使用不当的问题,有些软件是免费下载版本,有些软件是因为学科交叉,重复购买的等;三是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包括实验室老师的引进和培养、授课老师实验课程方面的培训、与软件提供商提供的培训合作等方面都没有很好的措施。
2.3重局部,轻全局
培养管理通才是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构建的实验课程体系上,除了在各个专业课程上弄清弄懂外,要投入相当精力在各专业、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和衔接上[4]。例如在会计电算业务中,还要关注其在资金流的层面上与财务管理、与物流、甚至与信息流之间相互的关系以及在企业管理层面上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等等,而不是单纯地只弄懂会计的电算化问题。目前,我院工商管理实验室各专业实验之间衔接不好,整个实验体系中各专业实验之间互不联系,人为地割裂了各管理类专业课程之间业已存在的规律性的联系,有的相互重复,有的则相互脱节,有的还存在知识上的空白点,造成了知识结构上的错位,不但达不到实验所要求的效果,而且很容易忽视课程本身的要点,也不能提起学生实验的兴趣。这种重局部、轻全局的原因是因为不同的课程分属于不同业务系,实验教学大纲和备课均是教师单独完成而造成的,没有从全局的角度来进行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
3工商管理实验教学问题探讨
3.1教学体系
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建立和完善一个较为系统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
3.1.1教学环境
建立一套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实验平台,以实验性的工商管理教学模拟系统为核心,以核心实验和扩展实验为层次结构,辅以开放式的实验模式和不断更新的实验环境,包括硬件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更重要的是实验软件的引入,实验教学规章制度的设立和执行,实验室师资力量的加强。
3.1.2教学环节
借用实验平台,要设计好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验环节,包括上机实验、课程设计、课程论文,学年综合论文和毕业论文,同时,要加强每一个实验教学环节相应的实验指导书、实验大纲和实验考核文档方面的建设。
3.1.3实验考核
各实验教学环节应该设立相应实验课程考核标准,为避免学生互相替作、抄袭的现象出现,应建立一种重过程、重手段、重运用能力、重管理思想体现、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轻结果的实验考核模式。教师对学生实验的考核依据是其实验过程、手段和方法是否合理、高效,而不应该单纯考核实验结果,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3.2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建立一个基础实验、重点实验和扩展实验的3层次结构教学结构。根据管理学院的主要服务对象和行业、学院教学特色和特长、管理对人才的阶段性需求、实验项目在学科中的影响、实验学科之间的衔接关系及实验条件,抓好基础实验,再以各学科重点实验为基础,辅以相应的扩展实验。就我院工商管理实验室而言,先完成如统计学、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和电子商务等基础实验课程,再根据各专业学科特点加强重点试验,如工商管理可以将生产运作管理、物流管理做为重点核心实验。在抓好重点实验前提下,根据学科层次结构和课程关系,围绕重点实验向外扩展,建设好相关的扩展实验。这样既保证了学科基本理论的扎实性,又充分照顾到相关专业实验的系统性,还从学科角度避免了实验之间的重复和空缺。
3.3教学方法
在实验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实验环节的策略与方法,如在理论教学时,上机实验注重的是验证性实验部分,要基础扎实、运用熟练,掌握其规律,这时教师以讲解为主,学生以实践为主;在课程设计部分,可采取教师辅导与自主设计相结合的形式,教师定题、讲解知识点,学生自主选择方法和工具,规定一段时间提交成果;在课程论文部分,以整个专业课程的范围内实行自主设计为主,老师定期答疑;在学年综合论文和毕业论文部分,结合所有所学知识和自己的能力,包括自学的知识,实行综合性的自主设计为主的形式。老师可以间断陛进行检查和答疑。在各实验教学环节中,为了起到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可以将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操作指导和实现举例等放在实验室网络上,供学生提前预习。
4结束语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帮助学生对理论讲授的内容消化理解,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使我们更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如何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来促进工商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思考解决。本文从实验教学的意义,实验教学存在不足对民族类院校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影响作了经验总结和探讨,以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永铨.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6,80(3):9-14.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Z].
[3]王云昌.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实验体系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4):120—121.
[4]彭峥,任鹏.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开放的改革与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87(1):46—47.
[5]王雪岭,包中文.工商管理类实验室如何加大开放与整合力度的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4):134—135.
关键词: 优秀高校教师 核心素质 质性研究
1.引言
教师素质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1]伴随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许多高校在大面积充实教师队伍,高校教师队伍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大批青年教师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新生力量。如何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好,让他们能够顺利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是高等教育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也是关系到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
结合我国国情,国内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如赵伶俐、潘莉对3266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表明,在学生心目中高校教师最应当具备的素质有相当部分恰恰是许多高校教师最不具备的素质,例如责任感、专业水平、宽广的知识面、教书育人、培养能力、引导思维、教学方法的生动性和多样性、教学逻辑等。[2]刘小丹提出与优秀高校教师相比,普通高校教师素质差距在于:学历层次偏低,研究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教学技能技巧偏低,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思想,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3]
尽管对优秀高校教师核心素质的研究早已开始,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研究对象选择过于集中,往往是选择在一个市或省的高校教师或学生;研究方法过于单一,往往停留在纯理论探讨和定量研究上。笔者以不同省份的高校教师和学生为被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法,探寻优秀高校教师核心素质,希望能为今后优秀高校教师的选拔与培养提供参考。
2.方法
2.1被试
被试(访谈对象)共有72人,毕业于全国32所高校,可分为优秀高校教师、目前正在进修的高校教师、在校全日制研究生和大学本科毕业生四类人。具体分布见表1:
2.2程序
采用访谈法。由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1名研究生统一编制出知情同意书和针对三个不同群体(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被试均属于学生类访谈对象)的访谈提纲。在正式进行访谈前,笔者找类似被试条件的人员做预访谈,目的是进行访谈方法的练习。
每位研究生根据要求寻求四位访谈对象进行访谈。本着自愿原则,访谈前对被试说明研究目的、意义、访谈资料运用方式并提出录音请求,待被试同意签订知情协议书后才进行正式访谈。访谈地点定在被访者认为合适的地点。访谈要求没有其他人打扰。被访者有机会反思他们的思想与研究历程,解释或详细阐述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观点。有必要时进行追问,其方式根据访谈的过程而灵活操作。
访谈结束后,反复听录音并对访谈资料进行逐字转录。转录内容不仅包括被试的言语行为,而且包括其非言语行为。
基于录音文本,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编码。[4]具体步骤:第一步,阅读所有访谈材料,形成整体印象,并初步拟定类目及标准。第二步,从分析材料中随机抽取9份,由三名研究者对照初步形成的类目和标准各自独立编码,然后讨论、调整类目、修订标准、再次试用,反复修订类目及标准,直至所形成的类目客观准确,界定简洁清晰,操作性强,研究者之间观点达成一致。第三步,经多次讨论,将内容相近或来源相同的归到一个大类中,最终形成大类。经过这三步形成的分析系统即为正式分析的编码手册。第四步,三名编码人员依照编码手册分别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凡符合某一类目的编码标准即在编码登记表相应的经历上记1;否则记为0。对三名编码人员的所有编码结果进行编码者信度分析,信度系数为0187。最后,采用综合三份编码数据得出的数据(各样本在每一经历上的值取自两名以上编码者相一致的编码值)进行描述性统计。
3.结果
3.1优秀高校教师的核心素质
通过对深入访谈获得的第一手资料逐句逐段的编码分析,开放编码形成了48个要素点,将48个要素点通过主轴编码进一步归纳得到22概念词,经过选择编码形成7个核心类别。这7个核心类别是:专业精神、学识素养、科研水平、教学技能、人格魅力、品德高尚、关爱学生。将被试提及的关键事件进行进一步频次统计,重要性先后顺序如表2所示。
3.2不同身份的被试对优秀高校教师的核心素质的重要性有不同看法
对于7个核心类别重要性程度的频次排序,不同身份的被试看法略微不同。按被试认为其重要程度大小依次排列,优秀大学教师依次为专业精神、关爱学生、教学技能、科研水平、道德品质、人格魅力、学识素养。进修的大学教师依次为道德品质、学识素养、人格魅力、专业精神、关爱学生、教学技能、科研水平。研究生则依次为学识素养、人格魅力、专业精神、教学技能、道德品质、关爱学生、科研水平。本科毕业生依次为学识素养、人格魅力、专业精神、教学技能、关爱学生、道德品质、科研水平。具体的频次比例见表3。
4.讨论
4.1专业精神被普遍认为是优秀高校教师比较重要的核心素质
无论是在整个调查排序(表2)中,还是在各类型被试的分类统计(表3)中,专业精神都被认为是优秀高校教师比较重要的核心素质,这与其他研究的结果类似。[2]
高校教师的专业精神可分为工作兴趣、教育热情、教育理想与教育态度四个方面。工作兴趣为教师科研提供了动力,教育热情则是一种无形教学驱动力,教育理想是教师奋斗与追求的高层次目标,教育态度则包括教师的责任、价值和判断。[5]在访谈中,不少被试都明确地点出优秀高校教师要有“责任心”,“实事求是”,“教书育人”。然而目前在市场经济导向下,有些高校教师对教育者的神圣职责认识不清,滥用手中的“权力”,要求学生送礼,甚至用分数、保送名额交换性关系;有的为得到个人的利益,不择手段,将科学研究的态度抛之脑后,甚至篡改数据,抄袭他人作品。有以上这些表现的高校教师,都不能称之为优秀。
高校党务工作者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促使高校教师优秀化:一要重视高校教师的理论修养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理论水平,使他们坚定科学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历史责任感。二要引导和组织高校教师走出“象牙塔”,访问考察,参加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三要引导高校教师处理好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人价值取向的关系。通过多方面渠道宣传,引导高校教师确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严于律己、表里如一的行为准则,热爱学生,忠诚教育,在奉献教育事业的同时发展提高自己,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6]
4.2学识素养被学生普遍认为是优秀教师第一重要核心素质
学识素养有多重含义。一是指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或专业实干能力水平,包括对某专门领域知识掌握的深度、精度、系统性等和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方法、行为、能力等。其二,指相关领域的知识技能,但在教师这一职业领域,通常不包括其具体的教学技能。[2]作为一位传授人类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校教师,其学识素养应是从职从教之本。不少被试也提到一个常用的比喻――“教师胸中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教师知识储备丰富,会在教学工作中充满信心。学生往往更钦佩那些知识丰富的专家、学者,会更积极主动地听课,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虽然高校教师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知识和学术的精英阶层,但面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即使是受到最好学历教育的人也无法满足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的要求,教师只有真正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才能使自己始终站在科学发展的最前沿,让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高校教师应手不释卷,不断拓展知识技能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平时勤读各种版本的专业书。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是高校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教师对本专业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教学。第二,及时回到校园“充电”。要使高校教师群体能够与社会发展保持持续性的适应能力,高校教师的教育培训应该是终身性的。“在职进修”、“在职攻读学位”、“外校访问”等“充电”形式都受到不少高校教师被试的偏爱。对高校管理者来说,教师自身有不断学习的义务,要给教师提供学习的时间、经费和环境等条件和组织教师通过学习更新知识技能。此外,要注意将教师的培训有效地引导到学校需要加强提高的学科方向上来,避免学非所用,造成浪费。[3]
4.3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有关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的问题,仅仅在对优秀教师访谈时提出。然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整个调查排序(表2)中,还是在各类型被试的分类统计(表3)中,教学技能都被认为是比科研水平更重要的核心素质。但相对于在其他类型被试的最低排名不同,优秀高校教师把它放在第四名的位置。
高校教师与学生都对教学技能有高要求,这有客观现实的原因。为了给教师一个宽松的学习和科研环境,高校对教师的管理一般较为灵活,不要求坐班。这使得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能与教师接触和交流外,课外较少有沟通的机会。国内有调查显示,超过60%的大学生印象最深刻的老师出现在中学时期,出现在大学里的不足两成。[3]由此可见,大部分高校学生常常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技能来评判是否优秀。高校教师的本质还是教师,首要职责还是“教书育人”。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校教学方法也亟待改进,只是这种改进不能简单地与中小学基础教学等同而己。若干具体问题及改进策略尚有待该项调查的有关具体项目的分析研究结果再定。
当然,在现代化社会,随着“科技兴国”的口号提出,服务国家的发展成为现代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出发点与归宿。高等学校成为科学新思想和重大技术新发明的源泉,处于影响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地位。科研水平往往成为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职称晋升、权利义务、考核评价和政治经济待遇的重要衡量标准。有研究发现,优秀高校教师具有浓厚的创新意识,原创性的深刻见解,丰富的创造力,在学术上,他们善于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在教学上,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7]优秀的高校教师往往把教学与科研总结为“相辅相成”的关系。他们常常合理分配时间,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把教学中发现的疑惑变成课题,通过研究进而促进教学深入。[8]而有的高校教师的看法则有失偏颇,或重教学,或重科研,久而久之,影响了自身的专业意识和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5.结语
5.1高校教师和学生心目中的优秀高校教师核心素质按其重要程度高低依次排列顺序为:专业精神、学识素养、科研水平、教学技能、人格魅力、品德高尚、关爱学生。
5.2对于7个核心类别重要性程度的频次排序,不同身份的被试看法略有不同。按被试认为其重要程度大小依次排列,优秀大学教师依次为专业精神、关爱学生、教学技能、科研水平、道德品质、人格魅力、学识素养,进修的大学教师依次为道德品质、学识素养、人格魅力、专业精神、关爱学生、教学技能、科研水平,研究生则依次为学识素养、人格魅力、专业精神、教学技能、道德品质、关爱学生、科研水平,本科毕业生依次为学识素养、人格魅力、专业精神、教学技能、关爱学生、道德品质、科研水平。
本项研究结果还应当对资料再次分类并进行卡方检验,考察性别、专业等的差异,以把握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被试对优秀高校教师核心素质的看法,使发展和提高高校教师素质的计划与策略更具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林晨.新时期高校教师素质的探讨.时代教育,2008,(10):10-11.
[2]赵伶俐,潘莉.高校教师最应具备和最不具备的素质调研报告.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2):20-26.
[3]刘小丹.强化高校在职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教书育人,2007,(1):41-42.
[4]杨国枢,文崇一,吴聪贤等.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650-667,第13版.
[5]李彩莲.高等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07.
[6]李家鹏.论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策略.江苏高教,2008,(1):103-104.
关键词:区域经济;市场营销;分方向;教学模式
市场营销作为一门以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为基础,以研究满足市场需求为中心的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的应用科学,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发显得重要。现代营销理论的深化和拓展以及市场营销专业的蓬勃发展,对于培养21世纪市场营销高级人才以及指导与推动我国企业营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如何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发挥自身的优势,突现自身的特色,培养、造就适应市场和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层次、高水平、实战型的中高级市场营销人才,已成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传统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结构与层次等方面与满足社会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市场营销教学模式改革是大势所趋,本文从区域经济定位分析下的市场营销分方向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了浅析。
一、目前我国传统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
从总体看,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学校数量较少,主要集中于工商类学校或专业,所以导致市场的供需缺口较大。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设置结构与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尚未明确界定,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普遍存在重基础理论教育,而忽视结合行业实际的实践教学,因而培养学生的行业知识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很弱,致使人才市场的专业型或结构型人才比例严重失衡。因此,应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反观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不足,以便为专业今后的发展找准方向与定位,这无论对高职专业教育、企业发展还是学生个人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尚未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市场营销理论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对市场营销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引进和解释西方的营销理论阶段,在应用上缺乏对其内容与实质的充分理解与吸收。目前关于市场营销方面的书籍充斥市场,层次不齐、良莠混杂,真正具有思想性、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具有鲜明特色的著作屈指可数,这与市场营销实践活动形成了巨大反差,理论上的严重滞后,影响了市场营销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理论创新。我国具有自己独特的市场状况和历史文化背景,西方的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只有符合我国的具体条件才具备可行性。我国市场营销教学研究应加强对中国本土企业经验的研究分析和对国外营销理论的吸收消化。
(三)教学研究理论脱离实践现象较为严重
不能照搬西方教科书上程式化的东西,不能纸上谈兵,而应灵活机变、活学活用。目前我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很少有从事过市场营销实践或深入企业管理实践的,所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普遍欠缺。而事实上,营销教师深入市场营销活动第一线亲身参与企业的营销活动,从而了解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使教学研究与企业实际联系起来,不仅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而且使理论研究更具有中国特色和现实意义。
(四)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时结构安排不合理
1、实习内容不集中。营销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一般安排三次实习:课程实习、营销认识实习、毕业实习、从内容看,各阶段实习之间目标定位很不准确,相互交叉重叠现象较为严重,所以往往是事倍功半。
2、实习过程流于形式。虽然目前高职院校要求理论以够用为主,实践达到50%左右,但在实习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普遍存在一位教师指导几十个学生的情况,而学生实习单位分散,实习过程大多无法控制,最终使实习流于形式。
3、学校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营销实践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撑位基础,高校普遍较低的实习经费投入无法满足实习需要,所以往往导致教师的教学计划中途“流产”,不仅使实习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而且使学生无法得到及时的指导和提高,从而严重影响了老师与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习效果也因此而大打折扣。
4、实习单位落实困难。学生实习时间不集中、时间较短,与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出现偏差,另外考虑到接受成本等因素,往往对实习学生敬而远之,致使实习单位落实困难进一步加大。
二、基于区域经济定位分析下的市场营销分方向教学模式
结合日照区域经济的特点,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分方向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对地方经济增长点进行了细分,开设了汽车营销、房地产营销、营销策划、旅游营销等子方向,满足了不同行业的具体人才需求,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一)分析区域经济的特点,找准经济增长点
在全国全省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中,日照正面临着新的战略机遇,特别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做出的构建“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加快鲁南经济带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日照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重大机遇。日照处于“一体”与“两翼”的节点,是“南翼”鲁南经济带的直接出海口。特别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在日照规划建设2000万吨钢铁精品基地、造船基地、物流基地等项目,加上日照自身五征汽车制造基地及日照奎山汽车城等项目的发展,房地产、汽车、旅游等行业迅猛发展,据2007年有关资料显示,日照从事房地产开发及销售的企业有200余家,入住日照奎山汽车城及周边地区的汽车销售企业达340余家,从事旅游及相关行业的企业达到5000余家,然而在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极大地影响了行业的深入发展,刚走出校门的应届大学生动手能力差、适应性弱、工作阅历肤浅无法适应现在企业的人才需求,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分方向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解决这一矛盾。
(二)分方向教学,为行业发展量身定制人才需求规格
2003年以来,市场营销专业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走出了一条“与区域经济相结合”、“分方向教学”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子。
1、专业定位。本专业在收集日照及鲁南经济带对应用型营销人才的强大市场需求信息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的营销岗位群对人才素质和技能结构的要求,确定了专业定位。培养具有相当基本综合素质,能够熟练掌握市场营销及其相关理论的基本原理、策略与方法,并能加以应用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能够胜任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专业营销及其管理工作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2、专业特色。以专业特色缔造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学科建设思路及专业定位,结合学院本专业的办学优势,我们创造性地制定了“四五一工程”作为专业特色。四即四个方向,按照学生的爱好将学生分为房地产营销、汽车服务与营销、营销策划和旅游营销等四个方向进行针对性的重点培养;五即五大技能,通过课内实践性教学、第二课堂、创办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方法,培养学生五大职业技能即营销认知技能、市场调研技能、商品推销技能、营销策划与广告策划技能和销售管理技能。一是建设一支具有理论深度又有实战经验的营销教师团队。
3、专业建设规划。(1)专业课程设置:本职业开设了机械原理、市场营销、管理学、西方经济学、消费心理学、市场调研、推销实务、旅游经济、营销策划、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经济法、广告学、客户关系管理、房地产营销、旅游营销、汽车服务与营销、分销渠道管理等主干课程,辅以系列技能养成和实训课程,以后还会根据发展需要增设新兴专业课程。(2)实践教学安排:实践教学的比重占总学时的50%以上。每门主要课程后都安排2周左右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三年级的整个学年全部安排顶岗实习。在假期、节假日组织安排学生投身到各种各样的企业营销实践,增长见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详见表1)。
4、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一、二、三、四、五”的顺序逐层展开:(1)坚持一个导向――以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为导向。(2)把握“两个重心”――坚持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并重,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理论兼备实践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3)探索“四个方向细分培养”。将营销专业的学生按自愿原则,分四个方向进行针对性培养(试点):房地产营销、汽车服务与营销、营销策划和旅游营销等方向,以重点打造某一方面的能力,形成核心职业竞争优势。(4)形成“四大板块”的有机组合。在课程设置上,将所有课程分为“职业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拓展课-能力培养课”四大板块,同时注意各大板块之间的衔接。这样的课程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营销专业的就业导向和应用性特点。(5)打造“五大技能”专项提升。开设“五”种技能养成课程(营销认知技能养成、商品推销技能养成、营销策划技能养成、广告策划技能养成和销售管理技能养成),开展“五”项专业技能实训(营销认知实训、市场调研实训、商品推销实训、营销策划与广告策划实训以及销售管理实训),培养学生“五”大职业技能(营销认知技能、市场调研技能、商品推销技能、营销策划与广告策划技能和销售管理技能),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市场营销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例证
2003级市场营销专业160人,其中参与分方向试点的65人;2004级120人,其中参与分方向试点的82人;2005级96人,全部参与了专业分方向选择。
参与专业分方向试点的毕业后走出校门,已经分布在不同行业的不同岗位上。通过专业分方向前后对比,发现2003级以后的几届毕业生总体就业要比2001级、2002级要好,而且他们中的一些佼佼者已经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较好的成绩:2003级学生李大胜曾任日照安泰房地产开发公司市场部经理,现创办淄博海之源房产公司;2005级学生胡可现任日照建设集团副总助理;2005级学生王晓华在日照万基房产开发集团任市场部文员;2003级学生田琦担任日照腾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2003级学生王策创办欢乐时光旅行社;2003级学生王维燕创办日照王家皂旅游度假园;2003级学生郭妮妮创于日照旅游购物市场,2004级学生陈祥梅在日照凌云汽贸城担任销售部经理等等。
参考文献:
1、杨英姿,章喜为.论高等农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4).
2、郑军,薛兴利,岳书铭.关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几个问题[J].山东农业教育,2007(2).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创造力 影响因素
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心理学家斯坦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适当的教育和引导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时,如果教育和引导得当,他们的创造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挥。因此研究在大学体育范围内影响大学生创造力发挥的主要因素,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大学生是大学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大学生素质和体育教师素质与大学生的体育创造力发挥
大学生素质和体育教师素质是影响大学生体育创造力发挥的主要因素。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体育创造力发挥的程度。
1.大学生的体育创造力与他们的身体条件和体育活动习惯有关。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出生前六个月到六岁之间是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这期间运动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儿童以后的体育能力。大学生已经处于青年中后期,身体发育基本停止。体育运动能力和身体条件的的差异,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完成某项动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一些运动能力强的同学有需多创造力的想象,而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这些想象常常变得可望而不可及。只有体育运动能力和身体条件同时具备,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极强的体育创造力。所以身体条件是制约的学生体育创造力发挥的因素之一。此外,大学生还须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如果学生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即使有再好的创造天赋,也不会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并且参加体育活动越多,在体育活动中发挥创造力的机会就越多。调查显示,90%的学生每周课外活动时间在2.5个小时以上,这一良好的体育活动习惯为体育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2.大学生的体育创造力与他们的想象力和对体育的兴趣有关。想象力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天赋,其它动物缺乏想象力,所以不会有创造。在体育活动中,想象力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功能是求异和创新。可以说人类的创造是人类想象力作用下的美妙的作品。有好的想象力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引出更多信息,不拘泥于一个层次。问卷调查表明,38.5%的学生有较好的发散思维,50.3%的学生思维一般,11.2%的学生思维较差,即想象力好的同学仅占38.5%。可见,要想提高学生的体育创造力,必须首先提高大多数同学的想象力水平。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千多年后,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对体育的浓厚兴趣能够吸引大学生投入体育活动,思考如何运动的问题,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创造产生。调查发现,学生心中所喜欢的运动项目与实际所从事的运动项目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学生的真正要求得不到满足,在体育运动中的快乐感会降低,创造愿望很难实现,兴趣会逐渐消失,进而不再有创造性活动。
3.大学生的体育创造力与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所学专业有关。体育课对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愉悦身心、缓解疲劳的课程。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体育课是为他们的专业课服务的,理所应当把眼前最重要的专业知识掺揉在体育活动中。跨入大学校门即意味着已经有了深厚的知识积淀,但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性格爱好、所学专业的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各不相同,因此,每个人对于体育创造力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于相同的体育活动,也会由于知识结构的改变而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
4.大学生的体育创造力与体育教师的素质有关。可以说体育教师是培养学生体育创造力的关键。体育教师的素质最终决定着学生的体育创造力水平,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是主体,创造是学生们主动、自觉的行为,而体育教师则是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协助他们发挥创造力的指引者。体育教师是否具有新理念,是否能及时学习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在课堂上是否能宽严有度,这些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体育创造力能否发挥。体育教师还须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适时点播指导、引导,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从而实现创造性教育。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对体育创造的含义并不理解,甚至把体育明星的精彩动作看作是体育创造,对自己的创造只停留在感官认识上。这时老师就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把学生偶然所得的相象通过合理的行动加以引导,使之变为行为表现出来,从而实现创造性教育。
二、影响大学生体育创造力的外在因素
1.体育课与大学生的体育创造力发挥。调查显示,85.3%学生表现对体育课持积极态度,原因是体育课中有固定的场所、器材提供给学生,有专业老师的指导,且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体育活动就是在这种情绪高涨的条件下产生的。
(1)教学内容关系关系到大学生体育创造力的发挥。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内容是否感兴趣是他们能否在所进的体育活动中发挥创造力的心理基础。调查发现,现在大学生的兴趣极为广泛,每个人的偏爱也不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如果是多数学生所感兴趣的,他们都积极参与,会把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在活动中就能发挥创造力。反之,体育课就会变成无聊的课。因此,能够满足多数学生体育活动兴趣要求的教学内容是促进大生体育创造力发挥的重要因素。
(2)体育课的结构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育创造力。目前的大学体育课教学,基本上还是“填鸭式”,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反感。每节课60-70分钟的模仿,使大学生疲惫不堪,创造力自然而然下降。调查发现,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留一部分自由活动时间,将学生放在一个相对宽阔的时空中进行,这样有利于大学生体育创造力的发挥与培养。
(3)教学情景是大学生体育创造力发挥的重要前提。所谓教学情景,就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中的一切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总和,具体地说,是指进行体育活动时的的社会环境。适宜的教学情景是体育创造力发挥的重要前提,只要学生进入一个特定的环境,在头脑中就会浮现出自己潜意识中存在已久的的或突发奇想的动作或方法,越是投入,这种想法就越强烈。调查发现,直观的景象和亲身的活动会刺激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但这部分却包括学生较厌烦的素质练习。因此教师可以多使用直观教学法给学生观察想象的机会,用行为的表现将学生带入想象的空间:将身体素质练习与其他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开放式提问、启发式语言、与学生讨论体坛热门话题等方法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想象,使学生不自主地联想到一些体育活动、事件,产生有利于体育创造的想法。所以,在体育课堂上营造良好的适合创造力发挥的教学情境是大学生体育创造力发挥的诱因之一。
2.课外体育活动与大学生的体育创造力。高校体育课外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延伸。它能满足学生对体育的不同要求,可以强身健体、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养成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同时,它是促进大学生体育创造力发挥的最积极因素。其活动时间自由、没有场地限制、活动对象随意,为大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比体育课更受大学生的青睐。但课外体育活动缺乏科学的创造指导,不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完整、顺利地表现出来;虽然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但场地、器材却受到严重的限制,如学生非常喜欢篮球运动,但篮球场相对缺少,同时没有专业老师指导。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学校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配合相应的教师指导,合理地组织、安排课外体育活动。如学校运动场馆尽可能向学生开放,开设健美操、散打俱乐部、网球学习班,定期举行篮球竞赛活动,等等,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创造性活动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体育创造力。
3.体育教学活动中观众效应与大学生的体育创造力。观众效应会对部分大学生的体育创造力发挥产生推动作用。观众效应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个体对于他人的意识,包括他人参观和与他人一起活动,较之没有他人参观,没与他人一起活动,个体完成动作的质量会发生变化。调查显示,51.6%的学生肯定了观众效应的积极作用,但48.4%的学生认为观众的存在不利于他们创造力的发挥。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观众效应的时候,应选择那些心理素质好,自信心强的同学。一般说来,这些学生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强的进取心,越是有观众越能充分发挥创造力,克服困难,努力做得更好,在体育运动中表现自己。把握大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观众效应,十分有利于体育创造里的培养。而对那些难以适应观众效应的学生,要积极地锻炼。观众效应对于大学生体育创造力的发挥具有很大的影响,因人而异,使之为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创造力服务。
三、建议与对策
影响大学生体育创造力的因素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对大学生体育创造力的培养,教师需要多方筹“智”,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途径,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本文特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1.全面提高学生和教师素质,开设理论创新课,加强创造性活动的理论指导。鼓励学生看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的现场比赛,为学生提供可以想象的丰富资料。
2.采用两年一贯制,让学生按兴趣选项上课,培养稳定的兴趣。改进大学体育课的结构,缩短基本部分的教学时间,安排30―40min的自由活动时间,给学生以创造的时间、空间。教师并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增设体育活动课,提供场地足够的器材,配备专业老师指导,满足学生体育创造力发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一民.体育行为科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1.
[2]唐国庆.创造思维与发明技法[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
[3]殷小川.体育教学中的观众效应问题[J].中国学校体育,2000.1.
[4]范立仁,于秀,等.全国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