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外文化的交流范文

中外文化的交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外文化的交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外文化的交流

第1篇:中外文化的交流范文

关键词: 陶瓷装饰;新彩;创新

1 引 言

陶瓷装饰是为了点缀与美化陶瓷而采用的一种陶瓷生产与制作方法。可以说,从陶瓷产生之日起,陶瓷装饰就开始孕育并逐渐形成,成为陶瓷生产的重要工艺之一。

所谓新彩,就是陶瓷综合装饰及应用的产物,即集古彩、粉彩,以及珐琅彩瓷器的装饰于一身,并吸收了中国画、中国民间装饰,以及西方油画、水彩画等诸多画种的技法,进而与陶瓷工艺紧密结合而形成的综合性陶瓷装饰方法。它是中国陶瓷发展到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与互动的产物。

2 新彩是集中外陶瓷材料与相应技法于一身的陶瓷装饰的新思路

中外文化交流与互动早在“丝绸之路”开拓时代就开始了,从最初的物物交流到后来的产品贸易,再到技术交流与思想文化交流。在交流中双方文化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形成了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新彩就是在这种文化交流下的产物。19世纪末期,中国陶瓷装饰利用了西方在陶瓷生产与制作上先进技术和工艺,将传统陶瓷彩绘技术发展到新阶段。新彩是传统陶瓷工艺、中国画,以及西方油画等艺术文化相融合的既含有陶瓷工艺技术,又具有中国画内涵与精神,并吸收了西方艺术精粹的现代陶瓷装饰类型。

中国陶瓷装饰发展到明清之际,不论釉下彩,还是釉上彩都达到相当成熟的高度。作为釉下彩的青花,在明清时期已经发展到釉下和釉上紧密结合的高度。所谓斗彩,就是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的结合。事实上,青花加彩,在明代成化时期就已经取得突出成就。青花加彩的装饰表现方法,实际上可分为斗彩和填彩两种。填彩的方法是先在胎上用“苏泥勃青”画出花纹轮廓,然后再花纹轮廓内填以彩色釉料。斗彩又称逗彩,其法是在胎上先用“苏泥勃青”青花釉料画出部分花纹,又在釉上与之相适应部位的加以彩绘,使青花和彩绘形成变化统一的装饰效果。“上下斗合,构成全体”,故名斗彩。有关斗彩的记述,最早见于康、雍年间的《南窑笔记》,“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由此可见,釉上彩在明清时期已经相当成熟了。

这种将釉下彩和釉上彩相结合的陶瓷装饰方法是明清陶瓷装饰工艺的突破与取得的成就。此外,中外文化交流,也给陶瓷生产和装饰工艺带来新思维、新方法,促进了中国陶瓷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清代康熙时期景德镇陶瓷装饰是在继承明代五彩技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陶瓷彩绘,俗称古彩,与雍正时期达到完善的粉彩,合成陶瓷装饰釉上彩绘之精华。它们在材料工艺和绘画工艺上都达到至臻至善的高度。古彩在清代又称为康青五彩,它是黑、蓝、黄、紫和绿及红彩的统称,并采用黑色的珠明料单线平涂,笔力健劲,色彩浓艳,又富有层次感,所以,又称硬彩。与硬彩相对应的,就是软彩。所谓软彩就是粉彩,它用玻璃白涂底,用渲染的方法表现,使画面颜色由深到浅,产生明暗浓淡变化,富有温润匀静之美,因此,称为软彩。不论硬彩,还是软彩,是为釉上彩,均属于二次烧成。与此同时,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影响到中国陶瓷生产的发展。18世纪的西方国家,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中促进了陶瓷工业的迅速发展,其中,“釉上陶瓷颜料的制备也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方法,即以氧化铁、铜、锰、锑、铬等矿物为原料,高温煅烧成各种色彩的熔块,再配以低温釉面附着剂(熔剂)研磨制备而成。”对于西方这种陶瓷釉上彩绘材料及其工艺的吸收,促进了中国传统陶瓷装饰的发展与进步,它不仅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吸收陶瓷装饰并使之发展到新高度,而且,将西方造型艺术中的绘画,诸如油画和水彩吸收至陶瓷装饰之中,进而改变了陶瓷生产工艺上的不可预见性。以“此种低温釉上颜料发色稳定,绝大部分颜色都可互相调配,烧成前后颜料色相基本保持一致,因此,绘制时对画面的最终效果有预见性。”尽管如此,这种材料还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新彩,它属于外来的“洋彩”。这种“洋彩”被引入中国以后,在陶瓷装饰上从根本上改变面貌的是经过相对较长的实践摸索而实现的。正因为如此,新彩是中西陶瓷文化交流及合璧的结果。

新彩装饰是传统陶瓷装饰材料工艺与相应装饰技法的继承与发展,不仅如此,它主要吸收了西方近代陶瓷科学的积极成果并进行本土化的结果。

3 新彩是传统陶瓷装饰在中外文化交流与互动下发展的结果

在继承中国陶瓷装饰传统与吸收西方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中外广泛的艺术文化也随之进入新彩装饰领域,并使之出现了姹紫嫣红的局面。

首先,新彩是相对对于洋彩而言的,是洋彩在中国本土化的结果。这正如现代陶瓷艺术家李磊颖所言,“景德镇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瓷用化工厂,专门生产洋彩颜料、金水及陶瓷贴花纸,从此结束了洋彩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并鉴于洋彩艺术表现形式的本土化,这个时期的洋彩也正式更名新彩”。当然,洋彩更名为新彩的中国本土化也不仅仅是就创办了自己的瓷用化工厂而如此简单。洋彩在中国本土化,实则是中国诸多文化因素,尤其是艺术要素注入的结果;它吸收了中国民间艺术的若干因素,诸如图案结构的方式,内容以及文化内涵等表达因素;它还广泛吸纳了中国画的题材、表现内容、表现形式,与中国画的表现技法,诸如线描、晕染、皴法,以及虚实关系,乃至中国画的审美等等艺术因素;它是中国陶瓷传统技法的延续,吸收了陶瓷装饰中的古彩、粉彩等釉上彩绘的技法和相应的工艺技巧等等。总之,它伴随着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中国陶瓷工艺技术的进步,并在“洋为中用”的过程中逐渐披上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陶瓷文化的外衣。

其次,新彩重在“彩”字上发展技术、技巧,并具有一套综合装饰方法。新彩因为其用料适宜,既能勾线,又能填加,还能彩绘,甚至是渲染,所以,新彩不仅在表现技法广泛吸收,而且在艺术形式和内容的借鉴上也同样具有游刃有余的独特创新性。从表面上看,新彩是简单的彩字的深化和演义,其实不然。新彩之所以“新”是因为它在陶瓷工艺制作上,综合利用了陶瓷装饰的传统工艺的技法,诸如古彩、粉彩的勾线法,与创造性地吸收了中国画晕染的效果。彩既可以彩出不同的色彩结合效果,又可以彩出不同层次的色阶变化效果;还在于新彩吸收中国画和中国传统图案并西方油画和水彩画的表现技法的综合,形成了自身独居特征“新”。正因为如此,新彩才真正成就了自己独特的装饰方法,并与传统陶瓷装饰相媲美。

再次,“新彩”是中国传统陶瓷装饰的继承和发展,新彩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它不仅将中国传统装饰因素更多地吸收到它的装饰领域,――从而表现了民间艺术文化内容,并具有喜闻乐见艺术形式,而且,将中国画的艺术成分吸收到它的装饰领域,在陶瓷装饰上更加广泛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审美精神。“新彩”从中国画中吸收的精到多样化的线描,以及靠彩所达到的晕染效果,既能表达中国工笔画严谨工致的技术干练,又能伸张中国写意画挥洒自如的人文胸意。从某种程度上讲,正因为新彩的出现与在釉上的广泛运用,促进中国陶瓷艺术审美与中国画艺术审美的紧密靠拢与相互渗透。

陶瓷文化的发展不仅是传统陶瓷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延续,更是对传统陶瓷文化内容和形式的继承,突破与创新。“新彩”装饰具有这种思维精神。“新彩”在形成过程中,广泛继承传统与吸收现代创造成果既表现在时间上跨越,又突出体现在地域上的纵横,它集东西方艺术表达之精华而富有创新特征及风格。由于新彩从时空上对优秀陶瓷文化成果进行创造性的吸收,继承与发展。因此,新彩具有多元性的文化特征,并体现了多元性的人文精神。

因此,陶瓷文化的创新,不仅是陶瓷材料的创新,也是表现技法的创新,更是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新彩就是在陶瓷文化不断创新思维引领下的创造性成果。

最后,新彩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尤其重要的是它吸收了西方绘画艺术的内容、形式,以及表现技法,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推进到一个更加多元化的高度。新彩的所谓洋彩说,就是中国陶瓷文化从利用舶来材料到利用舶来技术的转化,不仅如此,新彩在吸收舶来陶瓷材料工艺技术的同时,还吸收了西方油画、水彩画的表现技法,表现内容、表现形式,以及艺术特色和艺术审美。在具体表达及其艺术效果上,新彩可以达到写实甚至超写实的程度,可以与当代摄影艺术效果相媲美。此外,新彩富有创新性的特征主要在艺术效果上,它同样可以表现出西方古典艺术的古典美,近代艺术的理性美,以及现代诸多艺术流派的风格和特征。这样,集中国传统陶瓷装饰与外来文化因素于一身的新彩,成为陶瓷装饰之族的新成员。

总而言之,新彩是在中西方陶瓷文化交流与互动中产生的,并在发展过程中不仅继承了陶瓷文化的优良传统,而且又进行着突破与创新。正因为新彩的广收并蓄,所以,使得新彩具有多元性文化的艺术特征。

4 结 论

显而易见,从新彩装饰在中国的成功诞生可以看到,中外文化交流,对于双方而言,皆是共赢的。中外文化交流不仅使中国的陶瓷文明传播到西方,而且,西方文明也影响到中国陶瓷的发展,尤其是近现代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促进了中国陶瓷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中外文化的交流范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 对外交流 文化教育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根植于语言,因而学习语言时不可忽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这是社会语言学家的通常看法。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在其著作《语言论》中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因此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外语教学很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对外交流的能力。近年来,我国跨文化交流的研究使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提高外语人才文化素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这种交际能力除了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交际的有效性。当然这就不完全取决于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了,更是要考虑该语言形式所涉及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中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念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学生在传统互赖性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提出问题、发表看法,习惯于运用委婉含蓄的方式,而英美文化,则更强调个性的独立与张扬,在语言表达上更加直截了当。因此对于学习者而言,文化上的共性较易掌握,对于差异或者个性,往往缺乏了解,易于造成交际失误。因此在教学中作者发现学生运用语言时常以“中文思维+英语表达形式”来套用所学词汇和表达句子。这时就会出现不得体的句子,在交际中产生失误或尴尬局面。所以在英语学习时,当学生的文化背景与英美文化背景发生碰撞时,在交际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障碍,文化障碍给语言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这种文化差异也影响着外语教学。如果没有得到解决的话,必定会影响对外的交流。

下面列举在文化差异方面的一些最基本的实例,说明研究这一问题的必要性。

(一)致谢:在中国,亲戚、朋友当中一般不说“谢谢”,你要是这样讲,对方会觉得被当作外人,少了亲切感。而在英美国家,“Thank you”几乎整天挂在嘴边。

(二)谦虚:中国人以“谦虚”为自豪,美国人以“坦率”为荣。中美两国人对称赞有着不同反应。当有人称赞你或你的家人时,中国人通常会说:“哪里,哪里,不行的,还差得远呢”等等。相反,英美国家人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会说:“Thank you”表示感谢并会十分骄傲地夸耀自己孩子的成绩优秀等。

(三)就餐时:交谈是西方餐桌上的重要活动之一,西方的就餐是绝对安静的行为。菜是一道一道地上,每道菜之间,留有余地供大家安静地与邻座的人交谈。一些就餐时的闹声都应尽量避免。

(四)打招呼:在中国,熟人或朋友见面通常会问候:“到哪儿去?”“吃了吗?”等。我们对对方的答话内容并不真正感兴趣。但若要译成英语,就会变成期待对方给予答复的真正问题,就不再是打招呼或寒暄了。英语中,“Where are you going?”只能在特定场合使用,否则会被认为是在干涉别人的隐私。

从以上这些文化差异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不了解语言中蕴涵的文化知识,那么有时就会出现交际失误甚至是错误。所以,重要的是要把对文化的理解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克服文化障碍,促进教学。

一、加强文化教学

了解文化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语言,语言的使用是为了交际。因此,在课堂上,可结合教学内容,采用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讲解词语文化、对比文化差异等教学方法。

(一)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在学习教育类的文章时,可向学生介绍英美国家的教育体制,开放教育的提出、开放课堂的出现、开放大学的普及以及目前英国的继续教育情况等。学习西方节日的时候,要介绍西方重大的传统节日,如:圣诞节(包括其来历、耶酥诞生、圣诞老人等);感恩节(其起源、感恩节的食物等)。学习经济金融类文章时,可介绍世界银行以及各大知名银行,以及银行内部各个部门的职责。

(二)语言练习。英语的学习离不开练习。对于学过的有关情景交际的对话,教师可以先就学习过的话题给予一定的指导,然后再创设一个类似的情景,让学生通过使用学习过的内容进行练习。话题可以结合课本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的交际练习,有些学生原本觉得生疏的内容就会变得熟悉;有些模糊的概念就会变得清晰,在日后的学习和交际中就会自然而然地用英语去思维和表达。

此外,语言教学也应该合着时代的节拍,展示给学生鲜活的语言与文化。引用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的观点:“应该教活的、使用中的语言。”因此,在教学中适时地介绍一些流行语、酷英语、俚语等,既有助于教学,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对比文化差异。这是一种适用且有效的文化教学方法。如:在学习文化差异方面的课文时,可对比英汉两民族打招呼的差异;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发出和接受邀请的不同方式;对比不同的餐桌礼仪;对比中西方称谓关系的区别;对比不同场合下的握手礼仪等等。让学生从中了解到各个国家有各自的文化、风俗习惯。

二、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多学习一些西方的文化知识,特别是英美文化,了解西方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其次,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还必须从文化思维模式的视角从宏观上给学生加以指导。在教材中课后的英译汉和汉译英练习中,这种常见的基本技能训练,体现了不同思维模式下语言基础结构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训练中教师的指导不可忽视。第三,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报刊时,注意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材料,扩大视野,增强对文化的理解力。

三、综合应用多种辅助教学策略

利用幻灯片、电影、电视、多媒体等教具,播放一些关于西方文化的影片、电视节目。如:电视英语教学节目《走遍美国》,尤其是电影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生活化、场景化。这不仅使教学更形象生动,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英美社会丰富的文化材料。还可利用外籍教师,举办一些介绍西方文化方面的讲座。

著名语言学家叶蜚声曾指出:“一门语言是探索一种文化的灯火,一门语言正是了解那个国家、那个民族的一个窗口。”外语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比较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语言使用与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因此,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学习该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文化障碍,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安.论外语教学的文化意识培养文化导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6).

第3篇:中外文化的交流范文

一、现代汉语课堂教学当中引入流行文化的可行性研究

1、对于流行文化的认识。“对外汉语教学按其学科性质来说是对外国学生进行的,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特有的标记。自从上个世纪开始展开文化大讨论以来,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就一直是对外汉语学届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里我们所要探讨的“文化”是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因为对外汉语教学说到底还是一种语言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文化因素,排除外国留学生用汉语跟中国人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克服因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文化背景,道德伦理观念的差异所造成的交际困难。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流行文化体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流行文化以流行音乐、影视文艺、通俗小说、网络文化为代表,流行文化渗透入了人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促进语言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言。

2、流行文化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影响。80后和90后都是生长于全球性的流行文化环境中,并且越来越依赖于在直观、生动、形式多样的传媒手段,流行文化对于他们的影响很大。特别在对于外国学生来说,汉语本身较为难学,而且不具备英语这样的国际通用地位,必须有外界的持续刺激还能保证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流行文化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美国、德国和日本发达国家都流行汉语热,对于欧美国家来说,他们学习汉语主要是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对于日韩来说,学习汉语是由于本国的文化和语言与汉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流行文化的引入是激发学生外在学习动机的简捷方式之一。一般说来,生动、有趣甚至是时尚的知识更容易引起他们学习的欲望,中国流行文化则很好地将汉语学习的趣味性和现实的使用功能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人体会到对外汉语课堂活动的有趣之处,从而推动学生利用自己在流行文化中熟悉的知识参与课堂活动,产生有意义的语言交流效果。

3、现实可行性分析。流行文化引入对外汉语教学是具备现象可行性的,因为流行文化所具有的通俗性、大众性和娱乐性能够满足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比如在教学当中影视视听被广泛运用在汉语听力、口语课上。为了提高人们对于汉语的认识,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学生放李小龙和成龙的功夫电影。这都是受到了英美流行文化的启发,比如中国的学生因为喜欢看经典外国影片,而去深入研究其台词,这一点同样可以移植到对外汉语教学当中来。

二、对教师的一些建议

1、教师要树立对于流行文化的时代观念。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不具备流行文化的时代观念,他们甚至认为流行文化是一种社会上的庸俗文化,这种思想不利于对外汉语的教学,因此,教师必须要扭转这种思想,树立对于是流行文化的时代观念,将教学理念和时代观念和结合,这样有利于他们采用新颖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将流行文化和对外汉语教学完美整合起来,自身产生教学的热情,从而引导学生。

2、恰当地引入流行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必须要恰当地引入流行文化因素,对外汉语教学除了汉语教学,还担有文化传播的重任。流行文化在丰富中文教学,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中国的流行音乐和电影,以及流行的小说等等,甚至可以将中国的古诗词编写成现代短剧、歌剧或者唱诗会等形式。要注意的是,流行文化元素必须是中国的元素,必须要代表中国文化,必须要具备文化性,而不能随意找几首流行歌曲,或者找几部香港电影,就认为这些能够代表中国流行文化。这一点应该像韩国学习,“韩流”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所谓韩流,其实就是在吸纳欧美文化的同时,运用东方人的眼光重新包装设计起来的新型流行文化,这种流行元素中很好地将东方儒家的传统伦理文化以及西方流行文化结合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因此对中国青少年而言既有新鲜感,又有亲和力。这种包装过了的东方文化,是亚洲文化和欧美文化融合改造的结果。因此确实较能贴近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因此,也有很多年轻人因此爱上了学习韩语,但是就当前的中国文化而言,如何恰当地引入流行文化元素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点问题。

三、教学实践及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要特别主要流行文化和古典文化的结合,如果不能够注意流行文化和古典文化的结合,那么就不能够将优秀的精英文化传授给留学生,就不能够向外国人展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从本质上说,现代流行文化还是属于西方文化,中国的流行文化都是收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的,因此,在教学当中,必须要注意将流行文化和古典文化相结合。

第4篇:中外文化的交流范文

关键词:对外 技术转让 文化交流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外转让项目增多,在项目中对文化交流的感触也越来越多。以前认为文化交流离自己很远,也觉得文化这个概念很抽象。但在参加了多个项目后,发现曾经非常宏观的大概念“文化”在项目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处处在细节的地方闪光,并且往往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现以非洲S国和东南亚T国为例,将总结的几点注意事项一一列举。

首先,在技术转让中一定要尊重对方的文化和,尤其是尊重因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不同风俗习惯。双方的交流建立在相互的尊重之上,而文化的交流则着重在对对方生活习俗、习惯以及爱好的尊重上。尊重的前提是了解。所以,在进行技术转让之前,对对方国家的文化习俗、、爱好必须事先知晓。

S国崇尚伊斯兰教,其穆斯林每天要进行5次祷告,这对于穆斯林来说是神圣的事情,不得喧哗,不得打扰。因此在每天的时间安排表中必须预先留够充足的时间让外方做祷告。而且在外方祷告时,不围观,充分尊重其。如果事先不了解其,在时间安排上就会造成祷告与工程进度的矛盾冲突。充分了解后,对时间预留充分,对项目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事先沟通不够,对外方的传统习俗没有了解透彻,在我们做项目期间还是发生了一件事,差点导致项目中断。

苏丹有个重大节日就是斋月,斋月里有大家族聚会集体开斋的古老传统﹐对老人尊敬﹐弟兄姐妹见面亲切﹐对后代儿童是一次家庭亲情教育。斋月,全民节日,不可忽视,不可不过。当时,项目进行中由于遭遇夏季洪水,项目顺延了并签订了备忘录。当时,大家都忽略了时间这个因素。项目顺延到了8月,刚好就是S国的斋月。每年的斋月期间,穆斯林在日出之前吃好封斋饭,日出之后至太阳西下,禁止饮水、吃东西和吸烟,并要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以示笃信真主。这对项目意味着什么呢?用数字来说话。正常情况下,每天9点上班,5点下班,一天的工作时间为8个小时。斋月里,日出之后至太阳西下,人人不得吃东西,不吃东西,又怎么会有力气呢?这就直接导致工作时间的锐减。在斋月里,整整一个月,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不到4个小时。换句话说,完成一个产品,以前需要一周,而在斋月里,需要2周到3周。时间立刻被拉长,而时间因素在技术转让项目中及其重要,涉及面也非常广,这就造成了双方的矛盾。之前的签订的备忘录忘记了“斋月”这个严重的文化因素,对项目执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最终的结局是导致对外项目延长了两个月。对我方的人员安排、产品补给都造成了严重影响。而这次事件就是对“传统文化”忽视造成项目延期的典型案例。所以对外方文化的透彻知晓、尊重外方的风俗习惯在对外项目中及其重要。

其次,以平等、客观的态度对待外方,在技术转让项目中应做到不卑不亢。由于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同,特别是我所在的城市,对外技术转让相对还不是非常多,造成对“外国朋友”相当关注。尤其是S国的人员外貌特征非常突出,可以说和本地的人完全不同,S国在外貌上引起的关注尤其高。在外国人比较“稀罕”的环境下,不仅仅会产生较高的关注度,而在较高的关注度下就会过分热情,这样就产生了不平等,让我方处于天平低的一端。失衡的状态一旦产生,想恢复到平衡状态就比较困难了。交流就变相的成为了一方为另一方服务的过程。中国人古往今来都热情好客,这是一个优良传统。但是,在面对外方,和外方进行合作,进行交流时,这种传统就显得过分热情、不合时宜了。此时需要的就四个字——不卑不亢!

由于S国人员外貌特征显著,几乎无往不利,在我方随时都能获得积极热情的帮助,人人都争相满足其合理的、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比如,在吃喝上极其浪费,要求众多;甚至对事先已经谈妥的日程安排诸多单方更改等。而T国在这方面尤其显著,缺乏平等、客观和不卑不亢直接导致我方处于劣势。在最初阶段,我方本着友好合作的态度,对其额外要求都一一满足。比如,T方要求培训时全程录像,在无录像先例(条例规定不允许录像)的情况,基于“外方要求”的考虑,领导同意了;而我方要求在进入生产范围必须穿戴工作服并将身上所有其他东西寄存,但外方认为戒指不用寄存,即使我方安全人员多次重申要求,外方都置之不理。最后领导出面协商,以戴戒指的人员不能触摸任何产品和工具的方案处理了矛盾。这出貌似双方友好协商解决问题,实际是藐视我方规定的文化冲突戏就此结束。但是,在这件事上,我们已经处于劣势,丢失了平等对话的话语权。多次这样的不合理对话后,外方要求越来越过分,甚至要求在双方进行周会议时也必须全程录像。这次外方的要求,领导直接否决。我方的“不同意”态度使得外方“火冒三丈”,一度停止项目。文化细节方面的不平等导致了技术转让中的不平等。我方的过度“友好”也为我方到外方进行技术支持埋下了隐患。外方对我方的建议置若罔闻,总是抱有怀疑,甚至在某些时刻出现抵触情绪,对我方诸多为难。

还有,在技术转让时,多举行各项文化活动,积极宣传我方的优秀文化。在国外做技术转让还是很辛苦很清苦的,尤其是在非洲的S国。因此,适当的举行一些文化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大家的疲劳和辛苦,也可以增进和外方的文化交流,一举多得。当时,我们就举办了卡拉OK比赛。

印象最深的是当年在S国做技术转让时,恰逢4年一届的世界杯。往年在家里时,想看世界杯那熬夜是必须的。为了看世界杯,都经历过2、3点睡眼朦胧挣扎着起床的痛苦。在S国,世界杯的时间却刚好是晚饭过后。世界杯比赛时间一到,某铁杆球迷在大厅振臂一呼,我方人员和外方人员呼啦啦涌到了吃饭的大客厅,那里有投影在墙上“超大”屏幕。在球场上,没有“我方”没有“外方”,只有忠实球迷的呼喊。进球时,有人哀叹惋惜,有人蹦跳高呼。记得有一次,双方人员出奇一致,都喜欢同一支球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有一粒决定胜负的进球,双方人员全都呼啦站起来,靠着近的甚至拥抱在一起,足球让大家融入到了一起,不分国界,不分肤色,不分信仰,为同一支球队呐喊助威。

还有T国,由于种种原因,双方矛盾重重,外方对我方持怀疑态度,而我方认为外方违反合同,处处刁难。从领导层到工作人员大家相处的不愉快。恰逢T国某节日,外方尽地主之谊请我方人员吃饭。吃饭,不可避免的就是喝酒。说到喝酒,大家都是有备而来。我方准备了地道的高粱酒,外方也准备了当地的一种很普及的药酒(至今我都没问明白是何种药)。酒一上来,那阵势就摆开了。外方人员不分男女,人人轮流上场,个个都是酒场潇洒高手。而我方第一轮人人都上,到第二轮时,那就是有实力人员表演的舞台。几轮下来,我方高手意犹未尽,而对方也派出实力选手迎战,酒一下肚,和谐气氛立刻就浓郁起来,如同一家。高手们惺惺相惜,在饭桌上侃侃而谈,气氛非常融洽,工作中紧张的关系得以缓和。把酒言欢的直接效果是在第二天上班时,谈论工作时,由酒场高手一协调,曾经的刁难不见踪迹,问题很快得以解决。

技术转让本身是技术贸易的一种,以技术的输出为主,而其中包含的文化交流往往是作为被忽视的存在,直到发生问题才被重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化贸易合作的增多,文化的作用和力量越来越不能被忽视,反而会逐渐成为国际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5篇:中外文化的交流范文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策略

中外合作院校是由中外的政府、企业、高校或社会力量在院校和学科上开展共同的投资和作何。近年来随着教育部门的监督和各级高校的努力下,中外合作办学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随着办学项目规模的扩大,办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由于中外文化差异而带来的教育矛盾,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因此我们需要重视中外文化的融合,做好跨文化教育的相关工作。

一、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是由中外的双方教师共同来实施的教育活动,而教育的对象是中国的公民,这在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中西文化差异。具体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生观的差异

在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更是将教师尊崇为较高的位置。传道授业解惑也规定了教师的智者,并奠定了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在新时期下,这种师生观任然影响着我们的教育体系。而在西方的教育中,教师只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西方的教育传统教师更多的是引导,在现代西方教育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学生在课堂上也可以挑战教师权威。

(二)教育价值观的差异

教育价值观是指对教育的根本观点和认识。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中西方的教育从一开始就具有不同的教育观点。在现代我国的传统教育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改变,而中国与西方的教育价值观仍然具有差异,在教育的目的、教育与社会关系、教育的人性观等方面均具有不同的解释。

(三)知识观的差异

中外的教育界对于知识的态度上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在中国教育观念看来,知识是静态的。学生的学习是为了从书本中获得知识。而西方的传统观念上,知识是动态、可以改变的。书本中的知识指是总结和积累了前人的经验,是可以批判和的。

二、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最早的中外办学起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开始举办中美经济学培训班,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

三、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识别文化差异,建立相同价值观

为达到中外合作办学的顺利必须实现文化的融合,而首先需要了解中外文化各自的特点和差异处。合作的双方应加强交流、加强沟通,了解双方文化教育中的优点,互相吸收对方的先进思想,研究出对双方都有利的管理方法和教育方法,尽量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其次双方需要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这样才能实现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统一的价值观可以有效的减少内部管理矛盾,统一管理理念,发挥文化优势,从而形成双方优势的共同体。

(二)设置跨文化课程,提高跨文化能力

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设置中充分重视跨文化教育的设置,特别是中方院校应该把跨文化的课程列入合作办学的教育体系当中,鼓励教师开发相关的跨文化知识课程,推荐合适的教师来教授跨文化知识。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设置跨文化教育课程上给予指导。同时在中外合作办学中也应注重培养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理解和接受外方的课程教育,也就提高了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质量。而目前一些学生的跨文化能力都比较欠缺,学校可以通过开办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或出国短期访学活动,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并通过实践来得到提高。

(三)构建跨文化环境,加强教育管理

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有效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中外合作办学包括了两种不同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应构建多元化、开放性的校园文化,重视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在构建文化环境中应以我国文化为主,外来文化为辅,这种一体多元的文化环境,可以有效发挥我国文化在教育中的引导作用,同时也吸收和融合了外来文化的精髓部分,打造出中外文化和谐发展的国际化办学环境。中外合作办学中实施的跨文化教育应重视学生的管理工作,从教育管理上加强跨文化教育,将跨文化教育和学生教育管理有效的结合起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注重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加强跨文化交流的知识。

(四)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增强协调能力

中外合作办学中由于双方管理人员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差异,会带来跨文化教育管理上的困难,也造成中外文化难以融合,难以进行跨文化教育。因此应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提高管理人员的协调能力,实现一个民主高效的共同管理层,有效的进行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影响到中外合作办学在未来的发展,随着中外高校间不断的扩大合作办学规模,由于双方文化差异引起的跨文化教育也应受到更多的重视。而中外文化中既有冲突矛盾的一面,也有融汇合作的一面,在合作办学中应注重跨文化教育,解决办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各项措施来消除文化矛盾,在合作共赢的前提下寻求双方共同的管理模式,实现跨文化教育的融合。

作者:符巧静 单位:郑州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继桥.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教育研究[J].科教导刊,2014,27.

第6篇:中外文化的交流范文

关键词:外宣翻译;译者;素质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特别随着我国国际经济和政治地位的提升,对外翻译工作越来越频繁的应用于社会活动中,翻译译者的主体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与传统的翻译相比,外宣翻译的材料多通过媒介对外进行传播,实现中外文化的交流。但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由于外宣翻译人员素质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导致翻译工作出现许多错误,也给对外宣传带来了诸多不便。

1 外宣翻译译者存在的问题

(1)专业功底不足

许多外宣翻译人员在翻译时,没有对原文词义进行详细地考究,就草率的进行翻译。使得翻译的译文不仅质量不高,而且还影响了翻译整体的传播效果。在进行汉译英的翻译时,有的译者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汉语的原意,导致要表达的问题不清楚。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具有普遍性的,比如许多企业推介广告的英译文就存在这种问题。

(2)中外文化鸿沟

许多外宣翻译译者对待中外文化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导致他们的文化素质也不同,许多中文里的词句被翻译成英文后不仅会失去原来的意思,甚至会产生误解。例如在中国的运动比赛中,观众为了给运动员鼓舞士气,都会喊"加油",如果"加油"被生硬的翻译成英文,显然会造成歧义,因此外宣翻译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充分的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小中外文化的鸿沟。

(3)缺乏责任心

作为一名外宣翻译人员,仅仅具有高学历、丰富的海外求学经历和较强的英语驾驭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有的外宣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求甚解,没有对翻译工作认真对待,虽然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也不能很好地完成译文的翻译工作,责任心的缺乏也是译者素质不高的表现。

2 外宣翻译译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外宣资料的翻译工作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命运,甚至会影响国家的形象,因此作为一名外宣翻译译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和综合素养。

(1)培养译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职业忠诚意识

要使翻译工作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翻译工作者就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外宣翻译者的工作不仅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外宣翻译者赋予了艰巨的使命,通过大量的外宣资料翻译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国在国际的影响力。不仅如此,外宣资料翻译也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人文环境建设。坚决杜绝翻译中的低级错误、整顿翻译译员队伍、规范翻译标准,外宣翻译工作者只有具有一丝不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提高外宣材料的翻译质量。

(2)夯实译者专业知识

这是对所有外宣翻译译者提出的要求,作为一名外宣翻译工作者,只有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娴熟的翻译技巧,才能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外宣翻译资料一般比较注重语言的修辞,翻译工作者要充分地领会到语言中包含的美,通过自己的理解和专业知识将这种美传达出来,因为不同的语言在词汇形式表达和结构上存在着本质的差别,这就要求翻译者具有较高的语言功底,只有驾驭好语言才能翻译的精确,翻译工作者要格外注意资料中出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问题,避免曲解原文的主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对译者的资格认定、级别认定和译者译本的认定

在我国没有对译者进行强迫的资格认定的政策,许多译者没有通过翻译水平的资格考试,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没有对译者进行严格的把关。

译者的级别代表了其专业能力和相应的等级,社会上的翻译错误并没有因为有了相应的资格认定和考核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国应该大力地对翻译工作者进行普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严格的等级认定制度。

我国的翻译单位层次不齐,翻译资料适用的场合也不同,为了使翻译译本达到规范化和正规化,能够适应于比较重要的场合,就应该建立相应的认定机构,对译本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认定,只有把好行政关和学术关,才能使我国企业具有良好的世界形象,从而更好的走向为世界服务的道路。

3 总结

在对外开放的形势下,外宣翻译人员要做好翻译工作,就要对各个领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只有切实提高翻译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在翻译时做到准确、规范和地道。只有提升中国外宣翻译的实践水平和理论研究,才能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起到良好的推进对外宣传的目的,让世界充分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宋晓思.略谈外宣翻译现状和译者素质培养[J].华章,2013,(3):79-80.

第7篇:中外文化的交流范文

一年来《文化交流》始终遵循自己的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浙江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力宣传先进文化,推进中外文化交流,为繁荣浙江的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大省,扩大改革开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犹如激越雄浑、迭起的交响乐旋律,“十一五”的华彩乐章余音未了,“十二五”的优美乐曲已经奏响。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宣传“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十二五”时期发展的目标、任务。《文化交流》杂志将秉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在“求新、求精、求活”上下功夫。

求新。媒体贵在创新,我们要遵循同志对媒体的要求,“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只有不断地求新、求变,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杂志才能办出特色,吸引读者,才能体现刊物的思想价值与艺术魅力。我们要多关注、反映社会新热点、时代新亮点,多编发题材新、视角新、表现手法新的文章,努力打造期刊品牌。

求精。我们要树立精品意识,设置特色栏目,善抓精品文章;要精选精编,精益求精,把刊物办得更加精美,更加精致,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高雅的品位,为国内外读者奉献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文化精品。

求活。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要开阔视野,博采中外。我们要努力描绘时代风貌,在反映中外文化交流方面提供鲜活的典型和文章;要提倡生动活泼的文风,从而增强刊物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不断满足读者的阅读要求和审美情趣。同时要力求内容、形式、题材、体裁多样化,满足各方面读者的文化需求,做到雅俗共赏。

第8篇:中外文化的交流范文

一、对外汉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与上述“高热度”不相适应的是:外派的部分汉语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在国内就业市场,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人较少,不少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出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现有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的能力和水平很难达到海外对汉语教师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专业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适应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化的需要。例如:对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重视不够,毕业生的外语水平和对外文化交流能力有待提高;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实践环节薄弱,培养的人才缺少汉语国际传播必须的实践经验。

2、相关研究没有与时俱进。国内最早设立本专业的学校如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校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教法及专业实习等方面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国内研究普遍存在微观研究众多、宏观研究匮乏的现象:有关对外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点的教学研究很多,有关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文章却很少。特别是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快速发展,汉语学习者在群体、目标、环境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国际化需要的高质量教师,亟待相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进行探讨。

3、就业渠道不畅通,造成了国外“汉语教师荒”与国内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矛盾。

可见,要打造一支能够适应海外汉语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必须改变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疏通就业渠道,尽快走上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之路。

二、对外汉语国际化人才培养对策与建议

汉语国际推广是具有国家文化战略意义的工作,而国际化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这一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对外汉语专业教育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第二语言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培养能胜任汉语国际教育与研究及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

1、明确培养目标,更新教学理念。即围绕对外汉语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实有效的对策。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的界定是:对外汉语专业注重汉英(或另一种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同时,国家已出台了三大“汉语国际教学标准”,即《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与《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因此,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必须创新理念,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1)实践型理念。从汉语国际推广的角度来说,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所必备的知识与能力倾向于实践与应用。在汉语学习方面,应强化学生语言传播与交流能力;在第一外语学习方面,把学生的听、说、读、写放在第一位;在文化学习方面,学生重点掌握跨文化交际以及体现中国文化元素的技能——太极拳、京剧、书法、国画、茶艺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为了更好地推广汉语,学生还要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汉语学习者的不同心理及接受特点,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熟悉教学环节设计流程,具备掌控不同地域、不同层次课堂的能力等。

(2)多元化理念。在“汉语热”的大背景下,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在国外不仅要能够教授汉语,而且还要从事文化传播,并进行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既要熟悉国外市场,又要掌握涉外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因此,本专业的学生应具有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使命感;对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对语言、文学、文化差异具有较高的敏感程度,乐于对不同的语言、文学、文化现象进行探究,视野开阔,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所以,应尽可能对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语言类、教育类、文化类、经济类等多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3)国际化理念。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或从事中外文化交流,这些都需要学生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背景知识。因此,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外汉语专业必须要把国际化作为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积极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目前,可从培养目标的国际化和服务面向的国际化两方面进行探索。“汉语热”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外汉语已经发展成汉语国际推广,国际化、涉外性已经成为本专业的一个基本特征。越来越多的高校与国外的大学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数量剧增,使学生出国学习、实习、就业成为可能。因此,高校应以国际化理念来谋划人才培养问题。

2、明确专业目标,优化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根据培养目标与方向设置课程体系;二是根据汉语国际教育对本人才的实际需求设置职业技能课;三是根据地域文化与学校特色设置文化课与特色类(如经贸类)课程。

(1)根据专业需要,强化外语学习。在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增设高级英语听力、高级英语口语、高级英语阅读、英美文学阅读、汉英语言比较等课程。另外,还可开设为期一年的第二外语,为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

(2)依托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学能力培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应坚持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践训练与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研究相结合。可以积极利用校内外各种涉外教学实践平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大赛、中外学生联谊、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等项目提高学生的教学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3)突出“比较”概念,培育学生中外文化素养。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国学概论与西方哲学,汉英语言比较,中西文化比较,这些课程的设置都将学生放到一个“比较”的环境中,促使他们在比较中发现差异、探究差异背后的原因,塑造他们开放包容的气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加强外联,寻找“出口”。通过与海外孔子学院及其他汉语教学机构合作,可以把毕业生(或取得对外汉语资格证书的在校生)以志愿者的身份派往国外从事汉语教学;另外,也可与国外的大学和教育机构联系,以互派培养的方式把学生派到国外去学习,获得所在国家教育机构颁发的证书,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工作。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就业,而且对于扩大学校的国际知名度,推进学校整体的国际化进程。

4、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对外汉语专业是培养对外汉语师资和中外文化交流专门人才的专业,在强调语言学及语言教学本体地位的基础上,不同学校可根据各自的特色与优势,突出各自对外汉语专业的特色。例如,北京高校可开设北京文化概论、北京的节庆仪式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课程;财经类大学可利用经贸特色和经济学、管理学的优势,突出汉语教学和商务技能的结合,培养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第9篇:中外文化的交流范文

关于加强赴外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机制

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 学生国际视野与国际竞争力的培养已成为高校育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我院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国际交流项目,在2019级新生中,有3名同学参加学校“新生助飞计划”,赴境外参加短期交流学习,2018级有一名同学赴台湾地区中原大学交流学习。

受到不同国情、体制和思想文化的影响, 不断增长的赴海外交流学生也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形势下,我院在以下方面加强教育管理工作:

一、发挥好思想政治辅导员核心作用地位

从辅导员层面而言, 一定要做好学生出国后的后勤管理工作, 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 主动关心学生在国外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 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相关难题, 鼓励他们克服困难, 坚持学有所成, 让他们感受到班级的温暖, 学校的关心和祖国的关爱, 同时通过“互联网+”模式与学生就国内外最近的形式与政策做相关探讨, 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发言, 以便了解其在国外的思想动态, 对于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和言论, 适当地进行引导,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二、利用好“互联网+“思想教育形式”

学院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 借助各类网站, 建立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 创建多元化的沟通渠道, 整合教育资源, 大胆创新教学模式, 鼓励学生参与到相关活动中来,例如参与到日常团课学习等。引导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激励他们担负起中外文化沟通的使命, 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主义教育, 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扎实做好家校定期联系机制

留学生在国外的身心健康成长, 离不开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因此家长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言传身教使子女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学院建立定期的家校联系机制,在生活、学生等方面关注关心赴外学生状态,在关心与关爱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四、在赴外前后做好教育引导内容

海外交流学生虽然都有一定的语言基础, 但是对对象国的生活习俗、交通常识、沟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比较模糊, 如果授课时对相关专业的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 出国后可以减少陌生感, 从而更容易的融入本土文化。最重要的是要进行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 增强爱国信念和民族认同感。留学生是中国人的一面镜子, 代表的是中国人的形象, 他们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展示的是中国人的品质和德行, 所以牢固树立他们的爱国情怀, 才能客观公正地向外国人传播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 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如果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缺乏认同感和自信心, 就很难促进中外文化的积极交流与沟通, 甚至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如荒废学业, 打架斗殴甚至犯罪, 严重损害了中国留学生的整体形象, 更有甚者政治立场不坚定, 思想觉悟低, 还会做出一些危害祖国和人民安全的事情。因此, 要丰富并加强赴海外交流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激励他们担负起中外文化沟通的使命, 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主义教育, 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针对赴外交流完成返校后的同学,及时搭建平台,分享交流心得,引导赴外交流学生分享好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方面的成果。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