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研究的本质范文

科学研究的本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研究的本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研究的本质

第1篇:科学研究的本质范文

【摘 要】整理课作为对知识巩固、运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将知识深入、细化的一个过程,它不是进行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简单复习,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学习,使学生达到牢固掌握教学知识的目的。生本课堂的最终目的就是以学生是否学的积极、高效、轻松为评价标准。而如何就生本课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也成为了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也就生本课堂的数学知识整理课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本课堂;数学知识;整理课;教学策略

一堂生动、成功的生本课堂旨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成为课堂的主人,这种教学方式,以教师最少的语言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智慧的提升,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愉悦的氛围中实现对知识的有效整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生本课堂数学知识整理课教学的意义与流程

数学知识整理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难点。教师则应该加强对知识整理课的重视程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教师进一步弥补在数学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因此,在每一个单元的数学学习结束之后,都要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系统性的知识整理课程予以总结、复习,将所学过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深入掌握数学难点。

就生本课堂的基本流程来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前置性作业,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课程,不仅仅依靠于教师的讲解,做到把握课程基点;其次,合作学习,生本课堂的原则本就是实现学生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引导,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该激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帮助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最后,总结汇报,学生合作学习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的总结汇报,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进行发言。

二、生本课堂的数学知识整理课教学策略

(一)前置性作业

数学知识本就难点较多,解题方法灵活多样,需要学生具有严谨的数学思维才能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应该只是一味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总结数学中的难点,进而通过教师的针对性讲解把握数学精髓。在数学知识整理课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上一个阶段中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比如在进行《圆的周长计算》这一节课程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针对性的设计一个研究表格,让学生们通过测量圆的直径与周长,填入表格中,以此来发现规律;在进行圆的计算公式推导之前,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前置性作业问题:通过自学你掌握了哪些问题?解释一下为什么车轮会设计成圆形?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圆相关知识的掌握。

(二)合作学习

随着当前教育的不断改革,新教学体制提倡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在生本课堂的数学知识整理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实现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发挥自身价值,积极总结数学课程中的知识点或者难点,进行组间交流,促使小组学生通过讨论理清数学知识点框架,牢固掌握每一个数学知识点。在生本课堂的数学知识整理课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必须要坚持以下几点原则:首先,明确每一组学生的学习任务;其次,鼓励小组学生积极进行组内交流或组间讨论,起到对数学知识查缺补漏的作用;最后,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都能够发挥自身价值,并完成组内作业,使每一位学生的数学能力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例如,也是学习《圆的周长计算》这一节课程时,学生进行对圆的周长与直径测量并填入研究表格中,对两者之间的规律发现是学习的重点,学生自己很难精准把握。这时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通过学生的交流与合作,难点问题很快就会迎刃而解。

(三)总结汇报

在生本课堂的数学知识整理课堂中,实现小组的数学知识点总结汇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将组内总结的数学知识点系统、全面的向全班学生做汇报,例如就长方体这一节课程的知识点来说,当组内每个学生将长方体相关的知识点汇报完毕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其中存在的疑问或者是不足之处予以提出,实现组间的交流互动。另外,在每小组成员进行知识点总结汇报的时候,教师应该对其他小组的作业完成情况予以检查或者是点拨。在这其中需要注意的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对学生的作业点拨尽量语言精简,把握重点,缩短教师的话语时间,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其次,教师对学生的点拨应该是积极向上的,不应该含有打击话语,应该要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知识整理在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对数学教学起到重要作用,可以将繁杂、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促进学生更进一步把握数学知识的难点。同时,生本课堂的主旨就是实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引导者,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之后学生再对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针对性的听教师讲解,实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动态讲解。通过生本课堂的数学知识整理课教学策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应贵.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2(10)

[2]吴天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生成策略的研究[J].陕西教育(行政).2012(01)

第2篇:科学研究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 毕业实习;质量控制 ;护理本科;妇产科

【中图分类号】R59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039-02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生在各个临床科室轮转期间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护理教学的质量[1] ,特别是妇产科护理学,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又由于护理实践本身的复杂性、社会性、决定了它是一种对综合素质、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然而目前的护理实习教学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已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加以论述[2]。面对我省护理本科教育起步较晚,有许多地方亟待改善的状况,建立一种适合护理临床实践的模式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现将本人对这方面的研究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02级、2003级2年进入我院实习的护理学院本科实习女生共计4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20002级的护理学生20人列为对照组,将2003级的护理学生20人列为实验组,两组均按照护理学院的实习手册轮转要求进行妇科、产科、产房的轮转实习。两组护生在教育程度,年龄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临床带教老师的选择:实验组实行创新妇产科护理学临床带教方式,允许实习生根据带教老师的“个人带教档案”(主要包括带教能力,以往带教情况,业绩情况等)选择带教老师。对照组由总带教老师随机分配带教老师。

1.2.2 实习学生的安排:实验组护生由实验组带教老师按照创新带教方式进行临床实习;对照组由对照组带教老师按照实习手册要求安排临床实习。

第3篇:科学研究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以人为本 中学思想政治课 教学研究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普及,以人楸荆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目标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话题。中学政治教学中,教育者应尊重每位学生、理解每位学生、关心每位学生、激励每位学生,不断推动他们身心全面发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传统教育中,中学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将文本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增强学生觉悟,将教学重心全部放在了知识的传授上,完全忽视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明确指出推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加强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与他人良好接触。新课程中除了要求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外,还指出了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性,力争为社会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目标,关注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无论是改革重心还是目标始终都围绕着学生而展开,所以,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性教学理念。

二、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意义

(1)“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是教育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导致学生过于同一性的发展,追求的是绝对的答案和结果,忽视对学生之所以为学生的培养精神,使得学生缺乏必要思考,过于按照统一的要求达到统一的目的,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因此,教育者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利用政治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2)坚持 “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培养一个个应试的机器,面对书山题海,学生会缺乏应有的活泼,单纯的应试教育也不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只是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的堆叠,并没有针对学生开展适应其发展的个性化教育,应该让学生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自己寻求达到目的的道路,无论曲折,无论平坦,教育者在这条道路上的角色应该是引路人,而不是路标,应该是亲切的、人性化的,不应该只是冷冰冰的答案式教学。

(3)中学政治课的教育目标决定了必须坚持 “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中学阶段的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思想有基础性认识,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完成学生的重要转变。初中阶段,政治课程主要是心理教育、法律教育、尝试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要求学生能够在此阶段拥有健康的人格,知道基础的法律常识,掌握能够融入社会的基本社会常识,了解中国目前的基本国情。高中阶段的政治课程,就较为理论政治性,涉及基本哲学、政治、经济常识,要求学生在此阶段树立思想,坚定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能够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中,积极进取。

三、中学政治课教学贯彻“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的对策

(1)坚持情感教学。在中学政治教育教学上应该坚持情感教育,发挥情感力量,感化学生,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喜欢政治这门课程,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有兴趣投入政治教学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其达到学习目的。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应用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应用教学中的知识,采取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学生的不同回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学习。最后,教育者要利用一切资源让政治课程丰富起来,声情并茂的讲述,社会案例的剖析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理论上达到教育和时间相结合。

(2)坚持引导教学。在中学政治教育教学中,不应该采取应试教育的填鸭式、题海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深入内心的教育,通过教育,要使理论成为学生武装头脑的知识,而不是使得知识只是片面的书本上的一个个知识点, 或者一个个考点,那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没有太大益处,有的学生学了几个学期的政治课程,并不觉得政治对自己有什么用,这样就失去了政治教学的基本教学理念,政治教学起初应该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和人格,引导学生形成对国家、法律、社会的基本认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约束,同时,政治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真正有良知的中国人,培养学生有思考社会的能力、积极向上的勇气及爱国奋进的志气,真正达到培养全面的人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利用情感式教学让学生能够自主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在社会上更好地生活。

(3)坚持实践式教学。政治教育教学应该是最贴近生活和社会的,不应该是学生认为的不知所云的死板的理论,也不应该让学生觉得政治是远离生活的。政治教育教学应该是与实际相结合的,政治应该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融入政治生活中,每天的新闻就是政治教育的起步,报纸也是政治教育的很好素材,政治教育应该是学生一生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发展情况, 根据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结合生活中的自身实践和时事政治,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让政治融入生活,同时在讲解政治理论的时候应该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真正能够独立应用思想指导生活。

中学政治课教育教学是素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贴近生活的,是最能够指导学生一生发展的,教育者应该在政治课堂中推进教育改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敏.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第4篇:科学研究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流行病学;教学改革;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69-02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1]。该方法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教学形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2009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中首次尝试应用该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课程的教学,也进行了相关总结[2]。为了了解学生对该方法教学的看法,以便进一步优化和改进该教学方法,我们在2010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中继续使用了该教学法,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开展了相关调查,现总结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选取正在采用情境教学法学习流行病学课程的公有民办本科院校预防医学专业2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1人,年龄23~25岁,平均24岁,城市生源4人。

(二)方法

1.资料收集。在流行病学课程学习结束后,基于质性研究方法,于2015年12月底采用半结构式、一对一深入访谈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访谈前与受访学生沟通,说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信息保密和匿名原则。访谈提纲是基于研究目的和既往文献制订,访谈内容以笔录和录音两种方式进行记录,每个学生访谈时间约30分钟。

2.资料分析。访谈结束后将录音转换为文字,结合访谈笔记,采用QSR Nvivo 8.0软件,借助于Colaozzi七步法[3]进行分析,即仔细阅读所有记录、析出有重要意义的陈述、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观点汇集、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辨别出相似的观点、返回参与者处求证等,从而形成对流行病学情境教学体验的看法并分析其原因。

二、结果

(一)对流行病学情境教学的正向体验

1.学习兴趣的提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如果教师讲课比较枯燥,加上无处不在的网络和通讯工具,学生可能时不时的看看手机,很容易分散学习注意力,教学效果并不好。而情境教学法力求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各种问题,由于问题间又相互关联,层层深入,随着教师的引导,就会不断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情境教学法以实际公共卫生事件为基础,置身于特定的环境,让学生应用流行病学理论来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公共卫生问题,这就需要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公共卫生实践相结合。而问题的解决又将会提高其对理论的理解,也提高了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公共卫生思维的拓展。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一般都涉及到预防医学的多个学科,学科间也交叉融合,解决实际问题就需要有宏观的公共卫生思维。情境教学法中的各种问题,有的是流行病学的内容,有的涉及到环境卫生学,有的涉及到卫生法律法规,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学生的思维就不会局限在流行病学课程中,会试着从不同角度看待和处理遇到的问题,从而形成综合多学科的公共卫生思维。

4.自信心的增强。教师根据情境抛出问题后,学生进行讨论与发言。其间,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教师也可以对个别学生的疑问进行解释或说明,这样会让讨论和发言变得更加轻松,也让学生变得勇于发言。在归纳总结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表扬的基础上,委婉和适时地指出学生理解或思考的局限性,这样学生在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上会变得更加自信。

5.公共卫生实践的早准备。虽然是通过情境模拟,但采用多种模拟方法让学生感觉置身于公共卫生实践的现场,一方面可以初步获知公共卫生现场工作内容,为今后真正投入公共卫生实践提供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展示现场工作的复杂性、紧迫性,为立志投身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思想准备。

6.交流沟通能力的提高。情境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相互讨论、积极发言等,均可提高其语言表达水平和相互沟通的能力。教师适时点评和鼓励、轻松愉快的范围也让内向一些的学生可以主动开口。

7.其他。在集体讨论的时候,情境教学可以增强团队的合作意识;在情境设置时,加入了人文内容,也可以增强人文关怀意识;等等。

(二)对流行病学情境教学的负面体验

1.学习压力的增加。由于情境教学涉及面很广,需要思考和调用的知识也很多,而且有些知识点可能是其他课程内容,这使得学生在讨论和发言时存在一定的压力,少数学生在上课前还复习了既往学习内容。这种压力在班级学生少或者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生上尤为明显。

第5篇:科学研究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学生素质发展

前言

就当下的教育形式而言,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关注,同时也是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结构,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素质是每一位教师要面对的问题。教育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很多因素阻碍学生的素质发展,例如学生学习观念不强烈,缺失对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不能够接受与消化应试教育的教条化课本知识。那么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点要立足在学生的素质发展与个性能力方面,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教育学生发展成为社会应用型人才。

一、校本课程开发要基于学生的素质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目的就是能够实现学生、教师、课程以及学校四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在发展中课程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得以有效发展的基础,其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学软件、硬件设备得以发展的基础。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教师的协助,只有教师切身参与其中才能够保证课程有效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的能力被不断提高,才保证学校的教育成果得到良好发展,这些工作的最终目的要归结于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培养。只有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融入到校本课程开发中,才能够全面的培养学生素质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要基于发展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

2.1创新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以及兴趣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传播方面的学生专业技能培训,大多数的学校与教师都被应试教育束缚,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教条化的知识在学生看来枯燥而无味,但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精力。长期处于这种学习环境中就会使学生滋生厌倦学习的情绪,从而对学习就会失去热情和兴趣,找不到学习的源动力。校本课程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状,起码课本中的知识变得灵活且多样,为学习内容增添一些兴趣内容和选择性内容,但是知识的传授过程并没有得到改变,仍然是教条形式的教学模式,这种学习方式支配着学生的学习时间,在一定能够程度上会影响学习持续性学习的动力。针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保持度来看,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从以下几点出发:

首先,详细调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对生活知识的了解程度,学习文化课程的个体差异,之后根据这些调查数据制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完善的规划校本课程设置。

其次,找出学生学习当中的兴趣源头,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承袭这一特征,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利用年龄、兴趣、爱好、心理发展这几项特征因素将学生有效分类,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根据这些分类来制定课程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2.2强化学习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

学生的素质发展可以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来实现,其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素质能力的实用性得到提高,那么具体的校本课程课程开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校本课程中要科学合理的设计学习指导,之后制定有效的学习策略,想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是离不开有效的学习策略以及正确的指导方法的。所以校本课程的学习指导与学习策略要满足实践性、针对性等特征,只有这样的校本课程实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的课上积极主动学习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动力,长此以往的学习模式就会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信自强的素质精神。

第二,校本课程中要增加实践课程模块,增加学生实践课程的完善度,使实践课程的内容与实用价值得到体现,在课程设置中要尤其重视研究性的学习内容。课程设置是改变与革新学习方法的一种形式,但是真正想要学生投入到学习中,那么增加实践课程与实验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在动手过程中领会的知识是非常深刻的,从而也加深记忆使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变得灵活而多样,最终实现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校本课程中强调综合性实践课程的重要性,是因为这类型的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合作协、协调性以及信息收集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当中得到全方位的素质发展。

三、强调学生自身的个性化发展

3. 1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有效空间

学生的素质发展要建立在有效的空间发挥基础之上,如果校本课程中缩小了学生的个性化发挥空间,那么学生的素质就得不到全面地发展。基于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传统单一性的灌输式教育仍然是高中阶段主要的教学手段,这种教育模式并没有将学生的选择空间考虑在内,学生职能被动的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所以不能有效培养个人喜好和个性追求。所以校本课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空间,使学生能够选择与自身喜好相符合的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展示出自我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素质能力。

与此同时,要将学生看作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使其参与到课程开发中,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更加流畅,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建议了解到当前校本课程中还应加入哪些内容,以便更好的激发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将校本课程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取消以增加学生个性发展空间模块。这就实现了学生与教师一同进行校本课程的教育革新与优化,以此得到的校本课程是具有选择性、平衡性以及综合性的,充分体现出以学会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增加学生的实践模块,以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发展。

3.2校本课程中设置个性化课程组合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综合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每一个学生的个人喜好、特长技能都是不同的,所以就要求校本课程的内容在组合方式上能够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相匹配,使每一个学生在校本课程的组成内容中都能够获得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能够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自主选择与自身发展相关联的个性化课程组合。那么,就需要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知道每一个学生需要的知识内容,找出每一个学生特长的发展可能性,结合学生的自身的能力特点,为学生设置符合其自身特征的课程内容。

3.3校本课程需要容纳多样化信息

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多样化信息资源组合,其中要有历史性、社会性以及艺术性等多样化的知识资源。这种课程的开发就会使传统的教师地位遭遇极大的变化,教师可能不再是权威知识的领航人,因为学生会对校本课程中某一方面的知识提出独到的见解,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很有可能超越教师,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传统的师生地位将产生颠覆性变化,学生提出的意见与教师给出建议并不相同,很有可能学生持有的意见与教师给出的相反,这种教学模式会极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自信心。

结论:

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能够跟上社会教育改革的变迁,终身学习,不断的提高知识含量以及专业技能,在有效掌握知识的基础理论同时要科学制定学习指导目标,利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培养,以此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有效依据,以达到学生素质全面培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小兰.少数民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J].甘肃教育,2003,(7-8):23.

第6篇:科学研究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254-02

0 引言

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保障,是各个高等院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因此,高校必须建立起科学的、完善的、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深入,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迅速,其数量约占普通高校的1/3,社会影响不断增加。摆在新建本科院校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在薄弱的基础之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只有这样,这些高等院校才能办好办强。

西安文理学院以往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只要是采用学生问卷调查、专家听课打分等方法进行,但是这些方法存在着诸多问题,专家打分容易流于片面,学生问卷调查,存在着人情分、不客观等弊端,并且大量的问卷回收率不高、对回收的问卷,教学评估部门要派大量的人力进行统一算分,效率不高,但却占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价值工程的理念正在渗透到社会生产、管理的各个领域,价值工程追求的是以最低的资源消耗,产出最大的效益,西安文理学院从升本以来,狠抓教学质量,以价值工程理念为指导,从制度层面、管理模式和教学实践几个方面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逐渐形成有特色的“三线三面”“四评四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了教学质量监控的效率。

1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系统构建

教学质量管理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是高校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涵,主要由学校的教学质量观念、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体系、教学质量管理组织构架、教学质量监控方法体系等方面构成,体现了教学质量管理活动的全员规模和全程跟踪,强调教学质量评价的良性发展。

根据《教育大词典》中的解释,教育质量是“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并通过培养对象来体现,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是教育质量的根本要求,后者是针对各级各类学校具体培养特色提出的教育质量具体要求。因此,教育质量是多层次的,包含着各高校的办学特色。

西安文理学院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两所专科院校组建,是由西安市政府举办、省市共建的普通本科院校。升本后由师范教育向综合教育发展,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变,迫切需要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经过7年的建设与完善,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1234”模式,所谓1,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一个核心目标,即提高学院本科教育教学的培养质量;2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监控机构和保障运行两大方面构成;3指“三线三面”,即学院、教务处、院系三条监控线和专家、同行、学生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4指“四评四建”,即评教、评管、评学、评建与质量标准建设、条件保证建设、管理制度建设、改进激励建设。

“三线三面”“四评四建”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内容。三条监控线监控学院教学质量整体状态,三个评价层面反映学院教学质量的细节动态;四个评价内容搭建学院教学质量的标准平台,四个建设导向调控学院教学质量的方向。

2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组织运行

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囊括输入、过程、输出三个过程,具有收集、诊断、反馈信息的职能。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广泛地收集来自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有关教学工作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按照学校的质量目标进行诊断和评价,并把诊断信息反馈给各级领导、管理部门和教师。因此,学院根据自身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特点,构建了一个动态、多层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这一质量监控体系由学校、教务处、院系构成三级监控组织,由专家、同行、学生构成三级评价组织,根据管理职能,在不同层次上实施网状的教学质量监控。

2.1 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三线” 学院监控线上,建立教学委员会制度和校领导联系院系制度,每学期校领导根据自身专业与整体安排,分头联系教学单位,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所联系的教学单位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安排、资源整合、教学质量等各方面的状况,参加院系听评课、教研室活动等,并及时解决问题。

教务处监控线上,安排常规教学检查、专项检查、统计教学日志和学生考勤表、处理教学事故、通报各类教学信息、组织教学评优与其他评优、管理教学改革项目和质量工程相关工作。

院系监控线上,健全常规检查制度、充分利用教研室这一重要载体安排各类学习培训、组织听评课活动、进行日常教学监控。

2.2 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三面” 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大部分是通过对教学过程实施评价来实现的。因此,为了有效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在具体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中,学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监控。

第7篇:科学研究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经济类专业;量化研究;数据支持平台

当前经济类学生的培养体系中,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以数量研究为特征的学科成为了核心课程。经济类本科生不仅需具备良好的经济学专业知识,还需具备一定的量化研究能力。而在量化研究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确实地使用当前经济运行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是必要的。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建立为经济类专业的数据动脚平台就成为必然之选。

一、数据支持平台概念

所谓的数据支持平台是指为学生提供可获得教学和研究的相关经济数据的软件和硬件的集合,具体可设计包括:数据采集实验室;数据分析实验室;数据库(数据建设实验室)等。数据支持平台是一个集成平台,可作为整个经济类专业开设学院的基础平台。

二、数据支持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数据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撑,这一点对经济学科尤其重要。

首先,由于科研基础的薄弱和信息获得的滞后性,公开的二手数据目前科研工作价值逐渐降低。收集获得第一手数据值得重视,基于自身一手数据的论文有绝对的竞争力。数据支持平台可以提升整个经济类院校教师的科研水平。

其次,学生参与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无疑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对自身感兴趣的经济、社会问题,以及发生在身边的现象收集数据,加深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同时在问卷中,与受访者联系,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社交沟通能力,不但使重要的社会实践,而且增强学生就业和就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

再次,可作为经济学院的对外合作的一个窗口。

三、数据支持平台内容设计

1、定位

数据支持平台应当作为经济类相关专业通用的数据平台,成为特色实践和特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应当为教师提供教学和研究所需的数据,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研究的数据支持。

2、服务对象

数据支持平台的对象包括了服务主体的服务内容。其中服务主体主要是为校内外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了校内外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学生的科研以及社会实践、与统计和计量经济学等相关课程相衔接的实验和实践、此外还可以考虑对校内开放,有偿接受其他文科学院学生科研,为其他学院教师科研有偿服务;接受学校委托进行师德学风、学校建设、大学生生活、就业等等调查;向社会开放,接受企事业、地方政府、咨询机构、社会公益组织等等委托为其调查。

3、调查功能

数据支持平台的调查功能可以包括多个方面,具体而言:

(1)市场调查:主要针对产品品牌知名度、市场渗透率和市场占有率,居民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生活形态,媒体覆盖率接触率和广告到达率等。主要委托对象是工商企业、媒体单位和研究机构。

(2)社情民意调查:主要包括居民对市政建设、环境治理、治安情况以及就业、教育、住房现状的评价。此类调查主要由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委托。

(3)行业行风调查:包括政策透明度、办事程序和办事效率以及办事人员工作态度等。主要服务对象为党政纠风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大型企业集团,如工商、税务、公安、银行、电信等。

(4)社会热点问题、分配问题、公共服务评价调查等

(5)网络调查。这是这个数据支持平台发展的方向之一。从前瞻性角度来说,随因特网发展和电脑普及,网络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是最大的受众媒体,网络调查将是统计调查未来发展方向。私密性、敏感的、设计人文生活的热点话题、包括政治统计都会在网络进行。因此个数据支持平台必须能开展网络调查。

四、数据支持平台技术模块设想

数据支持平台可包括:数据采集实验室;数据分析实验室;数据库(数据建设实验室)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

1、数据采集实验室

数据采集方式可包括包括传统的问卷调查和电脑辅助调查两种。具体而言,传统的问卷调查的问题设计是电脑辅助调查的基础,因此应与保留,作为辅助调查手段。电脑辅助调查模块要集成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CATI和计算机辅助人员访问CAPI(Computer Assisted Personal Interviewing)。具有高智能的问卷评价体系,以及可以与通行数据库对接。CATI系统通常的工作形式是:访员坐在计算机前,面对屏幕上的问卷,向通话另一端的被访者读出问题,并将被访者回答的结果通过鼠标或键盘记录到计算机中去;督导在另一台计算机前借助局域网和电话交换机的辅助对整个访问工作进行现场监控。CAPI系统通常的工作形式是:问卷由计算机管理与呈现,被访者回答的结果被访问员(或被访者)通过鼠标、键盘、手写笔或触摸屏等直接记录入计算机内。访问结束,数据通过互联网、邮寄或无线网等方式传送到中央服务器。汇总后的数据无需做太多整理便可直接用于统计分析。

CATI和CAPI都有现成的技术和成套软件。CAPI是发展趋势,因此我们这个模块选择集成CATI功能的CAPI系统,因此需要新购置电脑中有一部分是移动电脑,承载面访功能。

2、数据库(数据建设实验室)

对于一些收据如就业、教育、住房等需要定期、长期、连续调查收集,这样经过很多届学生、多年的积累,可以汇集成自有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可以支持教师的科研创新团队,同时可以对外出售、租用、转让,因此必须加强数据库的建设。

3、数据分析实验室

数据分析实验室主要包括了建立可考虑有已有的计量分析平台、由学院前期购进SPSS完成。

综上所述,为提高经济类本科教学的质量,提升相关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特别是培养经济类本科生的量化研究能力,构建数据支持平台是具有必要性的。通过数据采集实验室、数据分析实验室和数据库三方面的建设,为教师和学生全面提供了教学和研究所需的数据支撑,并且还可为学校内外的其他教学和研究单位提供服务。因此建立数据支持平台具有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秉成,孙宗进.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甄别与控制[J].中国统计,2010,(1).

[2]陈光慧,刘建平.连续性统计调查方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

第8篇:科学研究的本质范文

摘要: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有诸多不足,教育观念上重理工轻文史、重技能轻理论、重学分轻能力;在课程设置上,人文素质课程内容、数量匮乏,且模式单一,而且校园相关文化缺失,都不利于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41-02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滑坡成因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下降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而学校作为重要的教育基地,目前仍存在问题:

1.教育观念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对大学的功能和职责定位为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这使得大学教育倾向于专才教育。由于过度强调专业知识传授和技术技能培训,理工科大学的专业教育模式呈现单一化和狭隘化,人文素质教育没有得到重视和发展,理工科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表现为:首先是重理工轻文史。理工科的专业知识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在短时间内掌握技能并实现经济效益。但人文学科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内化和转变为个人能力和素质,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不被重视。其次是重技能轻理论。理工科的专业技能训练可以巩固理论知识,但却是重复的机械复制式的培训,学生在学习中更侧重实验实训,掌握技术和能力,而对书本知识缺乏系统深刻的专研,可以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却不知道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长期以往必然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再者是重学分轻能力。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促使理工科大学生要应付各种标准化的考试考核,人文素质教育自然沦为摆设。

2.教育内容问题。首先,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理工科大学生原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薄弱,基本停留在初中、高中学习的语文课程基础上。高中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促使高中的文理分科学习;大学的专业学习压力大促使理工科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系统地学习人文学科;此外还有大学生自小没有人文素养学习的习惯等原因,导致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薄弱。

其次,人文素质课程内容不够丰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设置比重倾向于专科课程和实验实训课程,除了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这“两课”列入必修课程外,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诸如:历史、哲学、审美教育、艺术鉴赏、大学语文、先秦诸子经典、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仍游离在必修课程之外,成为辅修课程或公共选修课程。因为课程设置受限,大学生的必修学分比例也相应降低,导致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不会重视人文课程学习,即使学生选修人文课程,大多数处于修满学分的功利心理,并没有发自内心的有兴趣学习,学习效果也不甚理想。

再者,人文素质课程数量不多和模式单一。面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加,对人文课程的开课需求和师资数量需求也随之增加,但现实情况是:人文素质课程授课教师的师资紧缺、开课数量少、学生的实际需求大,三者比例失衡,导致人文课程开课困难。而担任人文素质课程的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也会影响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效果,这些因素都加大人文素质课程的教育改革的障碍。

3.校园文化缺失。校园文化是高校重要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隐形的人文课程,体现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并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人修养。但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自身发展规划中,因为新建校区、合并校区等原因扩建,新建的校园景观虽然新颖、富有时代感,但与有几十年以上的老校区的校园环境相比,还是缺乏文化底蕴和人文氛围。而分校区办学模式阻隔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的交流和学习,使得文理分割校区更为明显。

二、对的策略

1.转变观念。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交了名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该报告要求学校通过道德教育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为教育应该坚持一个基本原则:“教育应到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指导,结合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建立起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育人观。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理工科大学生应该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人文素质,既有人文素养又有科学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创新型人才。

2.课程设置引入人文教育。优化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设置,需要在课程体系上进行结构性调整,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比重,开设一定数量的文学、哲学、史学、艺术等人文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纳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理工科大学生必须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等课程中修满若干学分,坚持专业课渗透,融合人文必修课和人文选修课;促进文理知识互通,打好专业基础,培养人文素养,提高人文和科学的整体素质,使知识性和思想性相互结合,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趋向合理与完整,实现育人目标。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实际教学中,既可以文学鉴赏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诸如中国书法、绘画、京剧、舞蹈、武术、陶瓷、古典家具等进行鉴赏,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学习《诗经》的时候,可用现代诗、小说、散文等不同文本形式演绎《诗经》中的篇章;又可以文献学为依托,引导学生从目录学来阅读与科研,鼓励理工科大学生收集地方文化名人材料,在出游中有意识收集相关名人遗墨资料,形成文本;还可以抄写古书,古人重视抄书,鲁迅等学者都言在抄书中可增长见识和涵养慧德。甚至可以创作写意画和临摹书法,把一诗一文用绘画表述,学习竹林七贤的时候,用国画演绎竹林七贤中的人物;学习陶渊明的时候,用国画演绎陶渊明的诗歌。引导学生坚持临摹书法名帖,如学习《论语》的时候,用小篆抄写《论语》,指导学生参加书法比赛。其三,注重基础文明和心理咨询类课程,包括公共礼仪、心理健康等课程。大学生处在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前提。面对学习、生活、工作、交友、就业等方面都存在心理压力,人文素质教育课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改善抑郁、焦虑、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状况,使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朝向健康稳定方向发展。

3.营造文化校园。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规划设计要紧密围绕师生的工作学习需要、文化活动开展,结合办学特色,因地制宜,体现自然景观和人文建筑的和谐空间美感。如更新图书馆现代化硬件技术设备,增加人文书籍藏书量,改善阅读环境和服务。智力知识文化、审美情感文化等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陶冶大学生思想道德情操,培养积极乐观个性,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提高到过程。依托校园物质环境建设,营造健康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良好学风校风,提高文化品味、陶冶审美情趣,必将长远影响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学校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阵地,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的优化设置和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都是引导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形成的有效途径。此外,学校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家校联合共同教育学生,家庭的人文传统和学校的教育管理,共同关爱和帮助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9篇:科学研究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药学;情景模拟;综合素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222-02

医药学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强调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传统的医药学教学模式着重知识传授,忽视综合能力的系统训练,已不能适应时代进展。我国医药学高等教育工作者面临着“从药品供应为主到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为主”、“从面向药品到面向患者”的两大转变。新的药学教育模式对药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它要求高等医药学院校不单要进行医药学科学教育,也要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光传授医药学知识和培养技能,也要培养学生密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对职业岗位的要求有明确的认识,及早地接触职业实践,融“教、学、做”为一体。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可使学生由被动听课转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基于情境模拟的教学模式是可以将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社会知识相结合;我们在此改革过程中可探索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机制。我们将就案例引领、创设情境、模拟药房、开放性实践教学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在药学生素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和总结。

一、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及内容设计

1.案例引领。“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Case-Based Study,CBS)模式在药学教学中的设计理念是以病例为先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毒奶粉事件”等贴近生活又与药物毒副作用有关的重大社会案例发生时,学生从新闻中了解到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由于奶粉等很多食品在检测蛋白质含量时,为了方便,使用测定食品中氨的含量,就可以换算成蛋白质含量,不法分子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这种有毒物质,以便使奶粉在检测时蛋白质含量变高。老师可联系到检测蛋白质含量实验的原理,并组织学生讨论更安全的蛋白质含量检测方法;老师还可以引领学生由三聚氰胺引起肾结石的原因和后果,总结其他易导致肾结石和肾损害的临床用药副作用发生的机理及防治肾损害的措施。

2.创设情境。按临床常见病编写糖尿病、高血压、感冒等病例的“情景模拟”剧本,展示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药理学知识讨论病人病症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最后在教师的分析指导下,引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药物,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3.创建模拟药房。在实验室为药学专业学生建立模拟药房、建立“药品展示柜”,教学内容完全模拟真实药房的工作,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理论知识。

4.开展开放性实践教学。一是在校学习后期,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在实习期间要求学生建立“药历”,写与药学服务有关的毕业论文。实习过程中通过邮件与学生交流实习心得,解答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实现“教学相长”,增进师生情谊。

二、药学本科生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1.加深了药学本科生对医药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景化学习理论最初源于吉布森(Gisbson)的支撑理论和维果斯基(Vygosky)的社会学习理论。他们认为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才是真正有效的;完整的知识是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的。病案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为药学本科生提供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动机和背景。在情景模拟过程中,没有临床处理经验的药学本科生可能会犯很多错误,甚至导致虚拟患者的死亡。但是,这种情景模拟会激发药学本科生去思索和探讨“怎样给病人用药才使治疗效果最好而且副作用最小”,“存在多种药物治疗方案时如何针对患者的个性化特点进行选择”等。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能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查阅书籍和文献,分析和解决情景模拟病例中的问题。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将基础理论中的知识点融入到临床病例中,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透彻理解,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掌握更加牢固,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2.提高了药学本科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我国传统医药学教学以疾病为中心,学生按照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等不同的学科来学习医学知识,对疾病的了解缺乏整体性。由于书本上教授的基本上都是最典型的病例,而临床实践中的病例千变万化,临床药师要想从药学生转变为真正的临床药师,就必须学会将从不同学科中学习到的知识综合运用到病人身上,这就是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就是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情景模拟教学将药学生带入模拟的临床环境,虽然这种环境是虚拟的,但是有经验的指导老师可以将此环境设计得与临床情景十分贴近。药学生在模拟训练过程中需要解决临床问题,就要逐渐学会如何将既往所学习的横向知识进行纵向的加工与整合,构建起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体系。在情景模拟教学中,药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能尽快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从而减少了对临床工作的陌生感,缩短了从药学生到临床药师的过渡时间。同时,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与行为习惯,人际沟通能力包括与患者交流的方法和技巧更成熟,更加同情和关心爱护患者,更易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习惯,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更完善。

3.提高了药学生的自学能力。现代医药学知识更新速度十分惊人,因此,要培养一名优秀的临床药师,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已完成所有药学课程学习的药学生,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教师授课”方式进行培训,一方面,药学生会因为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另一方面,药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探索及创新精神,学习能力难以提高。而情景模拟教学模式以“典型案例”为引导激发药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指导他们带着问题去查阅文献信息,对繁杂的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归纳提炼,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培训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药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

4.同时也加强了老师的教学技能培训。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培训中,指导老师在培训中的角色和任务都发生了变化。老师不但需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具备丰富的非技术性技能,而且还要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情景模拟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他们由既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探索者和引导者。在情景模拟教学过程中,药学生是主体,指导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分析和总结”,避免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偏离主题,同时在适当的情况下指导和帮助药学生构建清晰的临床思路。由于许多指导教师开始尚不适应这种培训模式,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相关的教学技能培训,以保证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情景模拟教学法从临床实际出发,设置悬念,能启发药学本科生的探索精神,增强学习愿望,是一种宽松、和谐、开放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模拟情景为依托,使学生在逼真的环境中提高学习能力,主动地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具有重点明确、目的性强的特点,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都有很大帮助,是符合医学教育现状的,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到药学本科生教学中,还有利于教师随时测评自己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中师生的相互交流与互动,为推进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能弥补传统药学教育的缺陷,促进药学本科生实现从药学生向临床药师的转变,逐步成为一名医德医风皆优、综合能力齐备、整体素质优良的临床药师。

参考文献:

[1]胡荣,张倩,赵冰梅,林江凯,冯华.建立系统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培养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J].中华医学教育杂,2010,30(3):423-425.

[2]方定志,万学红.医学教学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龚亚红,李旭,赵晶,于春华,朱波,黄宇光.麻醉学住院医师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中华医学教育杂,2011,31(1):143-146.

[4]马维红,李琦,李燕云.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4):225-228.

[5]薛磊,肖瑞,陈晓云,等.情景式模拟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