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考古概论范文

环境考古概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考古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考古概论

第1篇:环境考古概论范文

(1)通过强化采集来保证食物供应;(2)增加劳力投入;(3)强化领土意识;(4)减少群体之间的食物分享。人类借鉴动物觅食的习性和规律,采取定居和半定居的方式,通过严密组织、强化劳力投入、利用各种技术来开拓、利用和储藏食物。因此,中石器时代是利用经济向农业生产经济转变时期,是农业的发轫。究其原因,正如美国考古学家博赛洛普《农业发展的条件》(1965年出版)和美国考古学家科恩《史前期的粮食危机》(1977年出版)的论点:农业起源是对资源短缺和人口压力的一种反应。

二、农业起源的发展阶段。农业起源应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兴起。农作物栽培的起源是指野生植物经过人工筛选后成为栽培植物,该阶段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变化不大。原始农业的兴起是指农作物的种植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成为先人重要的生计从业活动,进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栽培作物起源先于原始农

业的兴起。

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最早从理论高度阐释农业起源的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分辨出8个农业起源的中心,它们是:中国(136种植物)、印度(117种植物)、近东(83种植物)、委内瑞拉高地(49种植物)、安第斯山(46种植物)和苏丹—阿比西亚(38种植物)。中国的农业起源,一是以种植黍和粟两种小米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起源;二是以种植稻谷为代表的南方稻作农业起源。考古工作者通过碳十三与氮十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植物浮选法等,对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和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研究结果证实,中国栽培稻起源时间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通过对内蒙赤峰西辽河上游地区兴隆沟遗址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认为,栽培粟的野生祖本可能是狗尾草或谷莠子,栽培黍的野生祖本可能是铺地黍或野糜子,这四种植物都是现今常见的田间野草。兴隆沟遗址可能是粟和黍的起源地,距今8000年左右。

总之,农业起源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影响是使人口大规模的集聚,利用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来改造自然,促进社会结构向高层次演进。

参考文献

第2篇:环境考古概论范文

一、课程学分安排

本研究所选取的学校与地理科学专业的总学分和各模块的学分比例不完全相同,存在一定差异。在对各种不同类别的课程所占学分进行比较时,将各个学校的课程经过重新分类组合,主要有4类,即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结果如表1。

[学分(比例)\&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教育课程\&实践课程\&总学分\&北京师范大学\&44(27%)\&81(49%)\&10(10%)\&15(14%)\&166\&华东师范大学\&44(28%)\&74(47%)\&24(15%)\&16(10%)\&158\&东北师范大学\&51(33%)\&75(48%)\&25(16%)\&14(9%)\&155\&四川师范大学\&55(32%)\&73(43%)\&30(18%)\&12(7%)\&170\&湖南师范大学\&55(33%)\&79(48%)\&20(12%)\&12(7%)\&166\&徐州师范大学\&54(32%)\&78(45%)\&18(10%)\&22(13%)\&172\&长春师范学院\&60(34%)\&61.5(35%)\&21.5(12%)\&33(19%)\&176\&宁波大学\&50.5(30%)\&66.5(41%)\&33(20%)\&14(9%)\&164\&安庆师范学院\&57.5(31%)\&69(37%)\&24(12%)\&37.5(20%)\&188\&][表1][大学本科地理科学专业课程学分安排]

从表1可以看出,各学校的总学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学本科地理科学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中,专业课程所占比例最大,其次分别为公共课程、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教育部重点高校――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这三所学校专业课程所占比例较大;教育课程也占有一定比例,均在10%~20%。宁波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教育课程学分及其所占比例最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两所学校比较注重教师教育,教师教育课程开设得较多。

二、专业特色课程

在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教育课程以及实践课程中,各学校的公共课程和实践课程基本相同,而专业课程和教育课程都有特色课程。研究所选取的各学校公共课程基本相同,大致包括政治、历史、数学、外语、体育、计算机;而实践课程则几乎完全一致,包括部门地理野外实习、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专业课程可以概括为“大同小异”,“大同”指这些学校都开设的专业课程,大致包括引入性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引入性课程主要是《地理科学导论》。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相关学科基础课程、部门地理课程、区域地理课程以及技术性课程。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主要为物理、化学方面的课程。部门地理课程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自然地理包括《地质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生物地理学》等,也包括环境方面的一些课程,如《环境科学导论》、《环境影响评价》等;人文地理包括《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等;区域地理课程主要为《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技术性课程分为地图、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方面的课程,如《测量与地图学》、《GIS概论与应用》、《遥感概论》等。专业课程中的“小异”主要是各个学校的专业拓展课程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地理科学专业的特色课程。如表2所示,北京师范大学的专业特色课程最多,主要集中在遥感方向。在乡土地理方面,北京师范大学有《乡土地理》,但湖南师范大学和徐州师范大学则有较为具体的乡土地理课程,分别为《湖南地理》和《江苏地理》。华东师范大学较为明显的专业特色课程主要是《河口与海岸》、《现代沉积学》、《环境考古》。笔者认为各所学校的专业特色课程一般与学校的优势专业方向以及该方向的教师有关。如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李小文院士的研究方向为遥感;而华东师范大学有河口海岸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研究该方向的陈吉余院士。另外,其余学校也有相应的专业特色课程,如湖南师范大学的《天体观测》和长春师范学院的《地球与宇宙》。

[学 校\&特 色 课 程\&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地理学》《交通地理学》《乡土地理》《GPS原理与应用》《地表水热平衡》《流域管理》《数字地面模型》《微波遥感》《遥感影像地学分析》《海洋遥感》《3S综合实习》\&华东师范大学\&《河口与海岸》《现代沉积学》《环境考古》《最新地理文献阅读》《软件工程与GIS设计》\&东北师范大学\&《湿地科学》《地理科学进展》\&四川师范大学\&《灾害学原理与减灾》\&湖南师范大学\&《天体观测》《城市气候学》《矿产资源学》《湖南地理》\&徐州师范大学\&《江苏地理》《海洋学》《工业地理学》\&长春师范学院\&《地球与宇宙》《可持续发展研究》\&宁波大学\&无\&安庆师范学院\&《地理调查研究方法》\&][地理科学专业特色课程][表2]

三、教师教育类课程

教师教育类课程是师范院校的特色课程,也是培养师范生职业能力以及职业意识的主要途径。从表3可以看出,所有学校均开设教育、心理和教育技术方面的教育基础课程。与地理专业相关的课程主要包括地理教学、地理教材、地理课程方面的课程,如《地理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分析》、《地理新课程研究》等。各学校都有教师教育类的特色课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高中必修课程模块研究》、《高中选修课程模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的《管理学》、《国外地理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开设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较多,而且比较有特色,如《地理教育研究方法》、《地理直观教学》;长春师范学院的教育课程开设较为全面且独具特色,如《地理三板教学》、《中学地理活动设计》、《中学地理习题解答》、《中学地理教研论文写作》,笔者认为这对培养大学毕业后的地理教师有很大帮助;而安庆师范学院的《中学地理科技活动》是其它学校都没有开设的,值得借鉴。

第3篇:环境考古概论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高校;述评

一、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设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设立

从200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提出至今,中山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近20所大学开设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方向[2]。在已开设非物质文化的高校中,从学科设置的类别上看,主要集中在综合类、理工类、文科类、师范类,以及高职高专类高校;从隶属关系来看,部委属、省(直辖市)属、地区级的院校均参与其中;从发展目标和水平上看,“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及普通高校也在其列。官方报告显示,全国具备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相对全国高校的总数量而言,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的高校所占比例不到1%。在专业设置上,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等高校设置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旨在培养一批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人才。但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还没有作为一门学科列入高等学校本科和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已开设的专业也仅仅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联系较紧密的专业,如艺术学院的音乐、舞蹈专业,历史文化学院的考古、遗产、博物馆专业,文学院的民间文学专业,建筑学院工程学院的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美术学院的民间美术专业等,而其他大部分专业仍未开始行动[3]。其中,部分专业的开设,只是在现有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基础上加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以响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随着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相继在不同高校建立,如: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四川大学(育利康文化遗产研究所)、乐山师范学院(世界遗产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历史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研究中心)、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河南师范大学(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北京工业大学(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等[4]。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建立为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二、课程建设成就与问题并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其公布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公告》实施指南中,要求“以适当的方式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学习列入学校的正式课程,根据公告的要求,部分高校已经开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就,其中包括:重庆文理学院在美术学院开设的具有尝试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拯救与保护课程—“民艺研究与考查”[5]、武汉音乐学院开设的“中国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课程[6]、玉溪师范学院开设的“云南绝版套色木刻”课程、云南民族大学开设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概论”、“云南民族民间工艺”课程等。从课程的类别来看,已开设的课程中,主要以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为主,既包含知识型,也包含技能型与实践型课程。从课程的层次来看,本科生课程、研究生课程、博士生课程都已覆盖,例如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北大学等,都开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科生课程、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的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设有“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设有“建筑历史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课程。尽管已开设的课程形式多样,数量较多,但规范性不足,仍存在诸多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地位不明确,课程定位模糊,课时较少,课程内容庞杂分散,课程教学方法单一落后,课程考核不完善,学生积极性不高。针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的现状,一些国内学者进行了积极的理论研究,其中,王建设提出构建“平台+模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7],牟延林依据“大学生+传承者”的培养目标,构建了理论性、传习性和拓展性三类传承课程体系[8],王红建议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公选课程,普丽春鼓励大力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阮学永提出了选择课程资源的四个原则,张燕萍则提议借鉴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系统的有传承人亲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课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课程,并建立起规范的课程体系,对于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材尚未形成体系

纵观当前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发展,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积极性高,纷纷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并设置了相关课程,但都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材体系,缺乏基础性的标准教材。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材主要包括: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相关的专著,如王文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苑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程》、乌丙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等;二是非物质文化相关学科专著,如民俗学、民间文学、民间文化等;三是地方自行编制的教材,如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编撰了《侗歌教材》,在侗族地区的学校中普遍推行。现有教材,与传统学科的教材相比,教材内容没能总结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照搬传统学科教材的框架,理论性、系统性不足。其次,在数量上,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著和文献相比传统学科累积不够,其中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工作的学术成果更是匮乏。同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难以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课程的长远发展需要,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持续发展[9]。因此,编写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材刻不容缓。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国务院已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包括了民间文学31项、民间音乐72项、民间舞蹈41项、传统戏剧92项、曲艺46项、杂技与竞技17项、民间美术51项、传统手工技艺89项、传统医药9项、民俗70项共10大类[10]。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为教材编写提供了大量素材的同时,也为教材编写增加了难度。将如此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考虑学生认知特点和未来发展的前提下,整合编写出实用性强的教材,是一项任务庞大的工作。目前,许多国内学者已经认识到建设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张燕萍、谭宏、王建设、王玉青等强调编写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统编教材,并结合地方和民族特色,在国家统编教材的基础上,编写地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教材。其中不少学校和学者已经着手进行教材的编写工作,例如重庆文理学院出版了面向本科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精品课程教材,云南玉溪师范学院,编著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哈尼族原生态文化歌舞》、《云南绝版套色木刻》、《云南重彩画》、《云南民间传统手工刺绣鉴赏与制作》等专业课教材。

四、教研队伍逐渐壮大

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尚未完全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当前参与非物质文化教学和科研的学者总体人数较少,且分散在各自原有的专业领域内进行适当的涉及和扩展,没有形成独立的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和科研的团队。同时,当前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者大多从自身的学科角度进行研究,如人类学、考古学、博物馆学、建筑学、民间文学等,因此形成的成果分散,系统性不足。但随着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越来越多国内学者如颜峰、王树斌、谭宏、牟延林、张燕萍等认识到师资对于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重要性。因此,许多高校、学者、研究机构相继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研队伍,其中包括:重庆文理学院通过民间艺人与高校教师共同参与、同台授课的方式,组建了“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复旦大学、同济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建立充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研队伍,靖桥、盖海红、王靖敏、朱秋华、龚春英、申茂平等学者提出聘用民间艺人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中[11],王红提倡“互动性”、“探索式”、“参与式”教学,张燕萍则主张对不同学术背景的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学的师资队伍分层次逐批次进行统一的高水准培训。

五、结语

第4篇:环境考古概论范文

一、陇右文化:独具价值的课程资源

地域文化之所以能成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源泉,首先是因为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是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宝库;其次,是因为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使得课程资源呈现出多样性、具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提高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对于课程资源的适应水平。

陇右文化,萌芽于新石器时代早期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大地湾文化,历经千百年来的流变整合与融通积淀,浸润了深深的地域性烙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陇右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位于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造就了其相对完整和独立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形成了独特的陇右地域文化。它既不同于西域,又不同于中原,其本质内容至今影响着陇右人的思想、意识、信仰。陇右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经历了深刻变革,许多文化因素已被历史的浪潮所淹没,但它的基本文化形态、人文精神和民风民俗却长期保存下来,成为陇右地域丰富的文化资源。

地方课程作为基础教育宏观结构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方课程的建设对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以及课程模式多样化的形成至关重要。地域丰富的文化资源只有经过开发才能转化为可利用的地方课程资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地方课程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文化、历史、地理和自然资源等,学校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地方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开发地方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陇右地域内的江、河、山、水等自然特色,体现着陇右地域历史变迁和传统文化特色,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陇右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所保留的诸如节日、风俗、方言、工艺等有特色的内容,有的底蕴十分深厚,开发这些文化资源,让学生发现家乡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二、地方课程开发:陇右地域文化研究与开发的现状

陇右地域文化是陇右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历史地形成的当地人们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生存状态及人文积淀。陇右文化以其丰富性及独特性在整个中华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

(一)陇右文化研究的现状

陇右文化研究,开始于19世纪50年代,尤其是近30年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一是以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省博物馆为代表的国内、省内学者对陇右地区进行的考古发掘、文博调查研究。二是对甘谷毛家坪、礼县大堡子山、圆顶山、天水放马滩秦人墓葬遗址的考古发掘研究。三是省志、各县市新地方志的编修,对陇右地区古代文化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初步研究。四是一大批陇右文化学术论著的出版,代表性的著作有《陇右文化丛谈》、《陇东风俗》、《伏羲庙志》、《大地湾考古研究文集》等,涉及陇右人物、文学、艺术、民俗、宗教、石窟、经济、教育、文物、古迹名胜诸方面。五是编辑出版一系列陇右文化研究丛书,主要有《陇文化丛书》(10册),“爱我平凉丛书”(10册)等。六是陇右文化研究资料整理成绩突出。七是形成了一批陇右文化研究队伍和研究基地。西北师大、甘肃省社科院、甘肃省博物馆等单位都有一批主要从事陇右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陇右典型文化、陇右民间艺术研究,都已形成规模并有高质量的成果。这些研究勾画了陇右文化的轮廓,展示了陇右文化的丰富内涵,文史相融、史地结合、文理交叉、多学科渗透,涉及文化学、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学、文学、艺术、旅游、宗教、民俗等多学科与方向,构成了一个系统而立体多维的完整体系,为陇右地区本土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二)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

陇右文化研究至今,在地方课程开发上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开发出了一些有影响的校本课程,主要的有《杜甫陇右诗研究》、《天水武术》、《天水古民居》、《秦安民间小曲研究》、《伏羲文化概论》、《陇右文学概论》、《陇右文化概论》等。这些“校本课程”对地方课程的开发影响很大。但是,基于陇右文化的中小学地方课程开发研究尚属空白,有着很大的开发空间和开发需求。

第一,2009年出台了《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意见(试行)》。对于地方课程开发,从建立开发组织、进行现状分析、设定课程目标、编制方案、课程审议、实施与评价等方面做出了明确指示。陇右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以文化底蕴深厚著称。而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基础教育课程开发中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学生对陇右文化知之甚少,陇右地域本土课程资源开发有待我们去研究、去行动。

第二,在理论研究上,很多学者强调概念层面的分析和理论的构建,在研究方法上基本是思辨的,缺乏实证性和可操作性。而在理论的构建上,又多从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程序、价值、评价等角度去分析,对地方课程开发中的文化重建、社会文化支持及课程管理的研究还不够。

第三,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也面临很多困难。地方课程的推行受外部评价的影响很大;教师缺乏课程观念和地方课程开发的综合知识与能力;学校经费不足,教育资源缺乏;学校缺乏民主、开放的管理制度;家长缺乏课程决策的意识和素养;高考压力的负面影响,地方课程的开发缺乏有效的指导与评估。

第四,在地方课程开发的推广阶段,在那些偏远的、条件很差的农村地区进行地方课程开发相对来说难度更大。怎样调动起开发地方课程的积极性、怎样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特别是本土的教育资源问题,有待所有教育者的不断探索。

三、开发与利用:实现地域文化转变为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

开发课程资源,实质上就是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利用课程资源,实质上就是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陇右地域文化的课程资源是极为丰富的,既有自然的,也有社会的;既有显形的,也有隐形的。它的教育价值也是多方面的,有人文性的,也有科学性的;有德育的,也有美育的;有人力的,也有物力的;有实物的,也有活动的和信息化的,等等。对陇右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站在课程建设的角度,审视各种文化资源的课程价值,精心选择、系统设计、认真实施,使其真正发挥扩充课程资源的重要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确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教师在新课改中要逐步确立起课程资源意识,认识到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而且是可以超越、可以选择、可以变更、可以补充的,教材仅仅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但不是课程的全部。任何课程的实施,都需要利用和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因此,在对教材处理方式上,广大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联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紧扣课标,而不是紧扣教材,根据学习内容与目标灵活、有效地利用学生身边的地域文化资源,为学生发展提供更为实际、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将书本知识、学生生活、社会实际有机地整合起来。

陇右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以陇右地区的文学、地理、历史等知识为内容的补充教材,它需要传承、分析陇右光辉的过去和崭新的未来,有利于学生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认识陇右、了解和热爱陇右,立志将来为建设陇右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从陇右当代社会、地域特色出发开发地方课程,充分挖掘陇右文化的教育功能,开发陇右地方课程,意义十分巨大。

(二)明确陇右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路

地域文化的广泛性和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对其进行梳理、开发,形成能够反映地方文化特点和带有明显区域特征的课程资源。开发陇右地方课程资源,应立足于陇右本土文化,根据陇右人物、文学、艺术、民族、民俗、宗教、石窟、长城、经济、教育、文物、古迹名胜诸方面,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地方课程开发的理念,按照中小学课程设置思想,分门别类地开发以下几门陇右地域的地方课程资源:

第一门:陇右历史名人课程资源。陇右有着漫长而悠久的发展历史,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了许多卓有贡献的历史名人。通过对地方文献、史志著作,从汉至清末历代纂修的历史文献进行较系统的梳理,探寻陇右地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介绍陇右历史名人,通过追寻伏羲、女娲、黄帝和西王母等人文始祖的种种神话、传说,追寻诞生于陇右大地的历史名人,让学生感受陇右地域悠久丰富而璀璨辉煌的历史篇章,认识这片神奇土地所孕育的对人类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名人。

第二门:陇右文学课程资源。陇右人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辉煌而灿烂的文化,通过介绍陇右方言、民歌、神话故事、传说、宗教、信仰及文学、诗歌,梳理我国历代学者在陇右地域所创作和保存下来的文学作品,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陇右文化的魅力,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陇右人的文化品位,产生对陇右人的敬仰情愫。

第三门:陇右戏曲课程资源。陇右地域诞生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曲,主要有陇西云阳板、天水旋鼓、高山剧、玉垒花灯戏、陇南影子戏、太平歌、号子、“花儿”、滑稽戏、傀儡戏、陇东道情、皮影戏和陇剧等几十种民间大小戏曲。通过介绍诞生于陇右地域的地方戏剧,让学生了解陇右戏曲所蕴含的陇右人的精神状态,有利于学生认识和把握陇右人的精神秉性,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

第四门:陇右民俗饮食课程资源。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观念,形成了陇右人特有的风俗习惯,不同的礼仪、禁忌、娱乐方式。陇右人有着不同的节日习俗、婚丧嫁娶习俗,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和饮食习惯,感受陇右饮食文化的鲜明特色,了解陇右人的生活方式及传统习惯。

第五门:陇右地理名胜课程资源。陇右这片神奇的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陇右人,留下了大量的地理名胜和人文古迹;通过对陇右的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放马滩文化、周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临夏马家窑和齐家文化,甘谷毛家坪、礼县大堡山、圆顶山等的介绍;通过对陇右的丝绸之路、秦人古遗址、古长城,近代革命文化如腊子口、会宁等的传承,让学生了解陇右地理名胜的发展渊源,增进学生热爱陇右、建设陇右的思想情感。

第六门:陇右民间工艺课程资源。陇右人在生活过程中,创造了独特而丰富的民间工艺,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通过对陇右的绣荷包、剪纸、皮影、面塑、炕围画、卷轴画、寿材彩绘、墓葬壁画、百寿图、留青竹刻、乱针锈、刻纸、汉画砖刻屏、梳篦、根雕、建筑等的介绍,丰富陇右人的精神世界,保存和发展陇右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2.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12.

[3]容中逵.论当前我国新教材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问题[J].现代教育论丛,2004,(5):34-37.

第5篇:环境考古概论范文

论文摘要:高师美术作为培养美术师资的母机,其教育教学却日益脱离师范轨道,对此需及时作出正确的认识并加以调整改革。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和美术课程资源的拓展,高师美术教育的职责在不断扩大,小到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开展,大到整个素质教育的推进,它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高师美术教育作为教师教育,其“师范性”是不言而喻的,有别于培养专业美术人才的美术教育。但重新审视高师美术发展现状,发现其已日渐脱离师范轨道,非师范性彰显,向专业美术教育靠拢的趋势并没有随着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有所减弱。 

 

一、高师美术教育的非师范误区及其弊端 

 

1.课程设置的非师范误区 

课程设置的非师范性直接导致所培养的人才素质和规格不符合社会需要,造成师范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我国现行四年制高师美术普遍前两年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后两年以名为选修实为限制一门的技能为主,甚至某些师范类美术专业在招生时就打出划分专业的招生计划,吸引了那些一部分上不了美术院校却又想当画家的生源。当前高师美术课程设置的非师范性主要体现在:(1)重技能教育轻人文教育,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中外画论概要、古文字学与古代汉语、美术考古学基础、书画鉴定概论等理论课程仍未受到重视。(2)教育类课程在总学时中所占的比例小,理论课空洞脱离实际,教育实践课流于形式,形同虚设,轻视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数量和质量上都达不到要求。 

2.课程、学生评价的非师范误区 

正确的课程、学生评价体系在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相反,错误的则会起到误导。仅以技能的优劣作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而轻视其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甚至忽略不记,明显具有片面性、划一性和非师范性。在这种评价标准下,一方面学生偏离了专业方向,不安心于师范专业,找不到正确的专业定位;另外也导致了高师美术教育教学没有抓住师范教育的特性,注重单纯的技能训练,偏重学术性。 

 

二、 高师美术教育突出师范性的应对策略 

 

高师美术偏向技能教育正是师范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学术而轻师范,不能正确处理 “学术性”和“师范性”关系的表现。随着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水平的提高,如何突出高师美术师范性,培养合格美术教师成了重要的现实问题,对此笔者作出探讨,并提出几点优化策略: 

1.明确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师范教育观和学生观 

不管是专业美术院校,还是高师美术都有其相对应的培养任务和社会价值,并无高低之分。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在软环境和硬件设施上和前者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一味盲目地追随专业院校,失去师范特色,会与基础教育脱钩,而重复建设,也只能培养出不符合市场需求的毕业生,造成教育资源浪费。高师美术要明确服务目标和实际的社会功利目标,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扬长避短,转变好大喜功、追求功利的思想。对于学生而言,要认清自身的价值,认识到成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同样能够有所作为,并且可大有所为,树立为美术教育事业奋斗的远大目标。 

2.重构教育类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不同的学者对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构成有不同的见解,但在基本构成方面是有共识的,即一个教师需要掌握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的基本知识、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技术。而后两项的知识和技能正是我们所忽视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师范类课程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他们规定摄影、版画、油画、雕塑等技能课都是选修课,而艺术史、博物馆教育、社会调查研究、中小学教学实践与研究、批评理论、媒体课、写作课等则为必修课。尤其是“中小学教学与研究”有更多的课时安排,毕业生展出自己的中小学美术教学策划(展示)。 

正如《学记》中所说: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体现师范教育的特性,扭转重学术轻师范的局面,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创新素质,加强教师“职业性”教育,使其能够尽快进入教师角色。一方面,需要增加教育类课程,改变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美术教材教法,增加美术教育学、美术心理学以及现代教学技术等课程;另一方面,要注重教育类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相结合,使理论成为实践中动态的理论,而实践成为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实践不要仅仅拘泥于中小学教育实习,在中小学实践的时间和机会是有限的,要增加实践的机会必须要扩大实践层面,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宫都可以作为实践基地,在校内也可以举行模拟课堂,积累个人实践知识,形成基本的教学、教研能力。在200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出台的《本科学生课外12学分实施办法》规定学生除了修完校内规定的学分外,必须在校外获取12学分,旨在鼓励督促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这对我们的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3.调整教师结构,引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习老师 

高师美术教育师资多来自专业美术院校,知识结构偏重技能,而教育类知识欠缺,对前沿课程改革缺少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师美术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是个系统工程,不单是增删一些课程的问题,必然牵涉到教学改革、师资结构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这是不容回避的。所以在现有阶段和条件下,应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教育理论和教育实习老师;另一方面通过与中小学的合作,从校外聘请艺术教育第一战线的、具有丰富基础教育经验的教师定期举办讲座,现身说法,聘请他们担任专业发展导师,与校内教学法教师、教研指导教师一起,形成教师专业发展队伍,共同带领学生开展专业发展活动,并定期举行任教素质技能比赛、教学讨论等活动。 

4.注重隐性课程,创设高师美术师范文化氛围 

突出高师美术的师范性,有效地利用隐性课程的积极因素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针对学生对于中外美术教育以及美术教育家了解甚少的现状,可以利用学习环境中的文化装饰,宣传介绍美术教育家、优秀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事迹,让这些装饰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和道德观。 

参考文献: 

[1]刘捷 《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第6篇:环境考古概论范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起源

关于艺术起源和设计起源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艺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从事研究设计起源的史论学者们试图从考古学领域入手,探寻设计的起源。设计起源和设计源流也是设计类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通过对设计史的了解,力图从宏观上理清设计发展的脉络。目前,学术界较被广泛认同的一种说法:艺术与设计的关系是合——分——合的关系。

一 艺术与设计的同源性

首先,艺术和设计是同源的,早期并没有设计一词,在人们精神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主要是纯美术,即所谓的大艺术,例如西方的油画、雕塑作品、中国的水墨画等,最早发现的艺术作品是在法国南部发现的拉斯科洞穴壁画,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的艺术作品主要是记录原始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状况。同时,原始人也开始从自然界中提取一些装饰元素,如用拾回来的贝壳制作而成的项链就体现了最原始的朴素审美观。

艺术的起源也即艺术发生的根源,或者说是艺术发生的根本原因,对于艺术起源的探讨有很多种观点,较为著名的有以下几种:由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和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的“模仿说”,他们认为模仿不是单纯抄袭自然界事物的外形,而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的活动,这就是艺术;由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席勒和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的“游戏说”,这是关于艺术或者文明的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艺术即“自由的游戏”,重点强调的是艺术的无功利性,但是其缺陷是过于简单化的归纳了艺术的起源问题;还有其他的观点在此不一一赘述。以上列举的关于艺术起源观点都不同程度的都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片面。艺术起源的研究是一项科学而又严谨的工作,只有分析清楚形成艺术的诸多因素,才能够深刻的把握艺术的起源,因为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因素不可能是简单的,必然是错综复杂的。

原始部落有一种能够代表氏族关系的图腾符号,被认为是设计的起源,人们往往选择具有神秘感的动物或者植物形态进行抽象、简化或者夸张,成为一种共有的符号,刺刻在同属一个部落的人们身上,除了作为辨认的符号之外,更主要的是祈求这些神秘的动植物能够保佑自己的部落生生不息,这是原始社会人类生产力低下、战胜自然能力低以及对于种族延续的渴望的表现。这种图腾符号既是艺术装饰形式,而其中的抽象和夸张等表现手法其实已融入经了设计的要素,因此我们说设计和艺术是同源的,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提高,艺术形式也日趋成熟。文字也是经过设计的一种符号,从最初的结绳记事到后来的甲骨文、象形文字、楔形文字,都体现了古人在创造文字过程中的精巧构思。

二 艺术与设计各自发展历程

其次,在中世纪时期,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时期,人们的生产力得到了提高,生活需求也在不断上涨,从自然界中获得的材料,如木材、金属元素、天然颜料等逐渐增多,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分工——手工艺人。手工艺人即最早的设计师,也是最早将设计从大艺术领域分化出来的人群,手工艺人有着严格的工作流程,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教会徒弟,将手艺代代相传,这一时期在西方被称为大艺术和小艺术,而在我们中国被称为工匠。工匠的工作范围包括制瓷、烧制金属器皿、漆器制作等,在封建社会时期,社会上大部分的生产资料是被封建统治阶级占有的,因此,手工艺人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皇室、达官贵人等,普通民众无法享受到技艺高超的手工艺人的成果。

这一时期的大艺术也得到了发展,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艺术达到了古典时代的顶峰,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他们给世人留下了许多永久传诵的艺术作品。人类艺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生命本身的向力,这是一种内在的、潜在的精神动力,当然他也需要外在的因素触发,外在因素能够加速艺术变革的发生,形成新的艺术风格。当这种内在力量遇到外在触媒,必然迸发惊人的变革,转化为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生产力低下,改造自然和创造新的生存环境的能力较低,而这种能力随着时间推移而得到提升,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不断扩大,改造自然的方法也更加丰富多样,艺术作为伴随实践活动的必不可少的一种活动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也就说明了艺术发展和人类的实践活动规律是类似的——是一个万古常新的过程,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日新月异。

三 艺术与设计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人类的各种行为和实践活动,是人类本身思维的外化,是需求、意志和情感等人类特有的能力的表现,同是也必然受到社会和自然发展规律的制约。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人类的思想是一种化学反应,人身体是一个具有物理特征的不断与自然界进行着能量转换的生命系统。人在存在过程中不断对自然界进行着改造,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自然界改造史,力图将自然界改造成最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在不断索取的过程中,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发明创造了很多种新生事物,这就是设计。这种广义的设计当然也包含艺术,艺术是人类思维外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诉诸理想的一种表达方式,所以又可以说人类才是艺术的起源,人类更是设计的起源,在这种说法上,艺术和设计又是同源的。

考古学领域的成果是艺术起源研究的有力证据,这是因为考古学家最先发现原始艺术形式都是关于原始人类的生命和生活的表达和表现。例如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战胜自然能力低下,最基本的愿望就是希望种族延续,因此出现了生殖崇拜和母体崇拜,出土的文物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艺术作品尤其是雕塑作品往往将女性的关于生殖的器官进行夸张表现。

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是在内在动机指引下发生的,外在的活动包括艺术创作和设计实践在内都是人类思维的外在反映。没有内在思维指引的任何一种实践活动就丧失了目标和活动意义,而各种实践活动又是思维的必备载体,是思维得以物化的前提条件。设计是人类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外化的结果,从层次上来说其要求更高,因为其必须满足人类的实用需求,而不是纯艺术形式所要求的满足审美需要。在审美需求满足的基础上,附加值可能会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需求而增加,因此,在现代设计师更高的层次需求,可能造福更多的人们,也是现代社会急需的一种行业。

艺术的发展受到人类本身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那么我们再来探讨下设计的发展的制约因素。人类意识活动的不断丰富,对审美和其他的精神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同时艺术还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等的影响。设计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例如在中世纪时期的高直椅,就是宗教统治的最直观的体现。艺术像文化一样是社会现象的综合表现,设计亦如此。

综上所述,艺术的起源和设计的起源问题在当下再次被提起时,我们发觉艺术和设计结合的愈加紧密,我们不能孤立的去探讨艺术的起源和设计的起源究竟谁先谁后,必须综合考虑人类学研究成果和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相信在愈加遥远的未来,艺术和设计必将结合的越加紧密,艺术起源和设计起源将不会再被成为问题,因为艺术领域和设计领域都是我们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将意识和思维外化的特殊的文化和文明产物。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设计史论丛书[M].中国青年出版社.第1版 .2002年9月1日).

[2] 马新亭.人类起源[M].吉林出版集团.2010-05.

[3]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第2版.

第7篇:环境考古概论范文

摘要 美术和其他艺术一样,有一个产生,发展,逐步提高的过程。在美术发展的过程中,影响美术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有几种,即时代因素、环境因素、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四大因素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彼此不可分割。研究这四大因素如何对美术作品形成影响,是美术工作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美术 风格 时代 环境 民族 宗教

中图分类号:J519 文献标识码:A

一 时代对美术的影响

我们分析美术作品,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时代因素,在美术发展史中,时代因素对美术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时代不仅仅决定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水平,美术活动的工具和材料而且决定了人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情趣。这样,就形成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美术作品。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都会打下深深的时代烙印。

美术材料、技法、作品体现出的气息都因时代的不同而出现很大的差异。考古工作者可以根据古代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物考证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史前美术、奴隶社会的美术,封建社会的美术,近现代美术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和面貌。

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人们生活困苦。体现在雕塑上那是一种瘦骨清像,表情神秘的风格。而盛唐时代,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们生活较为富裕。美术作品出现以胖为美的审美倾向,人物像大多形体魁梧,面部表情端庄温和,而马匹则画得墩圆。清末,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美术作品又以瘦为美。

二 环境对美术的影响

即使是同一时代,因为环境不同,出现的美术作品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和人文环境,都会对美术产生很大的影响。大的方面说,由于环境不同,产生了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宗教。优越的地理环境更容易产生文明,同样也容易产生优秀美术作品。中华民族的文明、印度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都是起源于大河文明。而希腊文明则起源于爱琴海文明。适应的环境是艺术和文化产生的摇篮,不同的环境的人,会创造不同风格特点的艺术作品。

如古代希腊,气候温暖湿润,东、西、南、都是海洋。三面环海的地理位置很开放,希腊人海上贸易发达,再加上开放的奴隶制民主制度。造成了古希腊人勇敢,开朗,健美,朴素的民族性格。在美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是:健康、和谐、活泼,优美,热烈的艺术风格。

试想,如果希腊的地理位置在北欧,在寒冷的冬天,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运动员们就不可能竞技,展现自然的人体之美,艺术家就不可能有更多的机会去研究人体,研究解剖。就不会产生如《断臂的维纳斯》、《海神波赛东》、《投掷铁饼者》等优秀的雕塑作品。

而同时代的古埃及由于地处非洲北部,边缘是高山,封闭的地理环境,稳定的奴隶主专制制度,促成了古埃及美术风格的神秘、稳定、厚重和概念化。金字塔雄伟高大的魅力,也只有放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才可以显现出来,如果把他放在高山脚下,那就是另一种效果了。

在我国,北方的美术风格朴实,严谨,豪放、写实。南方的美术风格清新、细腻、婉转、飘逸。不同的环境还决定了美术材料的不同,容易产生不同特点的美术作品。盛产竹子的地区就容易发展竹编工艺,竹艺雕刻等以竹为材料的美术作品。养蚕多的地区容易发展刺绣,有河的地区容易产生陶艺,有山的地区容易发展石雕。这都是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和效果。

三 宗教对美术的影响

同一时代,同一地区,由于不同的宗教文化不同,受其影响的美术作品也就大不相同。宗教要扩大影响,宣传教义,最好的途径就是借助于艺术。因为美术是一种最为通用的思想交流语言,比文字内容更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得多。另外宗教和艺术都要求调动人的思想感情,它们可以互相依赖,宗教美术是以表现宗教观念,宣扬宗教教理,跟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艺术。它是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精神、宗教仪式与艺术形式的结合。

美术与宗教教义、宗教仪式紧密结合的有宗教建筑(包括神坛、祭台、教堂寺庙、佛塔等)、宗教音乐、宗教绘画和宗教雕刻等。

艺术与宗教,在起源时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今天看来属于艺术活动的许多东西,如歌舞、绘画、雕塑、建筑等,在当时却主要是一种宗教活动,而不是单纯审美活动。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洪野荒蛮的时代,面对那不可理解又不可抗拒的大自然,已经与动物分手而能运用工具、使用火的原始人,便在原始的自意识中萌发出宗教的意识以及原始艺术的意识。

当旧石器时代尼安德特人埋葬死者时,在尸骨的周围安放几只羚羊的角,或黄鹿的角,或几件燧石器,它便已具有了宗教的意识与宗教的仪式,这种仪式在当时也便有了宗教艺术的萌芽;当山顶洞人在尸体的周围撒上铁矿粉末,以及用这种赤铁矿粉末去染抹各种穿孔的骨坠、兽齿等装饰物时,它也同样具有了宗教艺术的雏形。原始宗教对原始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催化和推动作用,成为艺术起源直接的、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动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宗教和艺术之所以从诞生之时起,就如孪生兄弟手拉着手地来到人间,其主要原因在于,宗教和艺术都是原始人为了“掌握”世界和“掌握”自己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它们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与宗教都起源于原始人的社会实践与混沌意识。在原始时代,原始宗教、原始艺术本身又是原始生产活动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生产、宗教、艺术往往是三位一体混融在一起的,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本身既是原始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这种实践行为的混融性便决定了思维意识的混沌性。艺术正是这种混融性实践与混沌性思维的产物。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艺术的本质在于审美,没有美,就没有艺术。宗教的审美价值,主要指宗教借用艺术,并与艺术结为一体的宗教艺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宗教艺术,一般来说是宗教思想的艺术表现,是宗教教义的外化形式。在宗教艺术中,我们应该了解和处理好宗教性与艺术性的辨证关系。当宗教职能占主导地位时,艺术应保持自己独立的表现,否则它仅成为表达宗教观念的手段,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表情呆滞,缺少个性特征,这类宗教艺术,成为宣扬宗教思想的概念化、图解式的作品,谈不上审美价值。

如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的宗教艺术作品,他们将世俗精神注入宗教艺术中,在宗教艺术里歌颂人性的崇高和伟大,表达了艺术家崇高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及对现实生活真实性理解和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从艺术本身看,因宗教艺术以形象来表达自身,这就决定了宗教艺术形象具有朦胧性和多义性,而这种朦胧性和多义性,使宗教艺术形象往往高于抽象教义,超出宗教的思想原型,成为不信宗教人们的审美对象。人们能够从庄严肃穆的本尊大佛身上,看到胸怀宽广、博大精深的智者形象;能够从慈祥的观音菩萨身上,看到贤惠婉丽的女性形象。此外,艺术的美学原则,也使得宗教艺术在表现现实、讴歌人生、肯定人的价值方面,与现实主义艺术具有共通之处,从而给人们带来持久的艺术魅力和美的享受。

四 民族对美术的影响

民族是在某一地区,因为有相同的语言,相同的文化,相同的生活习惯形成的人类群体。由于有比较接近的习惯和文化,就容易形成较为独特的,相对统一的艺术形式。游牧民族由于不断地变换自己的生活位置,不断的和野兽斗争,又处于地广人稀的地带,他们的艺术一般比较高亢,豪放,直率,强健,朴实。内陆民族由于生活固定,不会面临太大的风险,所以他们的艺术一般比较严谨,保守,平淡,自然。由于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战争,移民,贸易,通婚等活动都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在民族融合的前提下,而美术作为一种独特的通用语言,也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 欧阳英:《外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11月。

[2] 王逊:《中国美术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6月。

[3] 《艺术概论》编写组编:《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1月。

第8篇:环境考古概论范文

关键词:民间美术;意义;传承

一、中国民间美术概述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艺术的基础,它绚丽多姿,门类繁多,有年画、剪纸、木偶、风筝、蜡染、扎染、绞染、彩印花布、刺绣、织锦、皮影、泥塑、面塑、花模、灯彩、砖雕、石雕、木雕、泥模、土陶、花瓷、香包、布老虎、面具、玩具、竹编、草编、棕编,等等。每一种都各具特色。

在当代,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民族的本土文化受到冲击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民间美术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它自发产生,以自娱性而存在,以情真质朴和淳美深厚而见长。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结晶。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重自我、重感情的造物观,而民间美术的就是这种感情的最好体现,传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成为了历史的重任。

二、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

1.民间美术资料数据库的建立。通过现代化技术利用文字、摄影、录音、录像等记录手段,将现有的民间美术形式保留下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存录、立档、建立资料数据库。对每一立项的民间美术的作品遗存、应用民俗、分类方式、工具材料、工艺特点、传承谱系、传播区域,以及相关的村落、生活、习俗、地理、气候、物产和民间传说等,都要进行分门别类的调查,并建立系统而完备的资料,以利于民间美术的普及传播。目前正在开展这一项目的民间美术门类有木版年画、剪纸、泥彩塑、唐卡、壁画等。

2.民间美术技艺传承人的保护。如果一种民间美术无人传承,它将立即中断。遗产中非物质性的、活态的部分立即消失,只剩下物质性的部分。确定传承人是至关重要和严肃的。比如泥人张彩塑的传统代表作《渔家女》《钟馗嫁妹》及制作技艺,必须得到完整的保留,永久性地传承下去。就像梅派、荀派的传统剧目,必须有一代代梅派和荀派的传人还能够原汁原味地演唱。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适当地给予一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以传承我们的民间美术。

3.现代社会商品化传播。民间美术的特点就是独特性、地方性和质朴性,在当今商品经济的社会里,艺术品走向市场是自然而又合乎规律的。民间美术品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进入市场也是一种趋势。作为目标之一发展经济,民间美术促进了文化市场的繁荣,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民间美术以其神奇的魅力为旅游者所关注,通过这些艺术品的购买者,民间美术的技艺被传播到四面八方。

三、民间美术的创新发展策略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没有创新也就无法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民间美术以更活跃的形态,更贴近现代社会生活并与之相和谐。通过对比研究,大体上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对中国民间美术进行改革。

1.民间美术要有创新精神。思想必须与时俱进艺术才能够发展,艺术本身随着社会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人们对民间美术形式的认识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民间美术形式只有植根于现代生活的土壤,才会重新被社会大众接受认可。春节时一些地方出现了一种“生肖剪纸”,这也是一种创新。

2.与学校美术教育相结合 。传统的民间美术的继承方式过于单调,仅仅是师徒、父子相传。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如果没有进行相应的改进,再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的年轻一代人很多对民间美术不感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及时地对民间美术的继承方式进行改革,及时与学校教育结合,培养新时代学生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对民族宝贵文化的继承是很有必要的。

3.与现代艺术相互融合、互为启发。民间美术来源于原始的劳动技艺,是最为朴质、淳朴艺术。底蕴深厚是一切艺术的基础,不论历史上的宫廷艺术、文人士大夫艺术、宗教艺术,还是现代艺术设计,它们都应从民间美术中汲取营养,才能更好地发展。民间美术一直受到艺术家的关注,历史上很多有成就的艺术家都向民间美术学习,从中汲取营养,创造了许多优秀作品。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虽然属于不同的文化圈,但是它们在追求单纯、概括、简洁的手法和表现真诚、直率的情感时却有极为相似之处,它们之间的沟通更为容易,这也为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铺平了道路。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伟大民族,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是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理念的艺术化反映。中国的传统民间美术会随时展而发展。在人类文化发展的相互交融与影响中新萌芽的民间美术,会以新的材料和艺术形态出现,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中华民族的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内核,即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参考文献:

[1]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

第9篇:环境考古概论范文

关键词:创新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小学美术

0 引言

传统的小学美术教育以经验为基础,以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为主要的教育模式。如今,随着知识信息技术时代的高速发展,这种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侧重技能训练的实用主义模式似乎受到了冲击,尤其是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还比较欠缺。所以,这种“应试教育”如今在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变化下正在努力转型。而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探究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成为一项值得长期深入研究的崭新课题。本文着重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入手,探究如何在当代小学美术教育课堂上挖掘学生更多的潜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并打造当下独特的美术课堂教学体系。

1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

教师本身作为教学上的引路者,必须加强其自身的修养。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有多方面的文化修养,这就要求美术教师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教学中去,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首先,教学手段要不断更新。多媒体走入课堂是必然,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技术,计算机的运用可变单纯理性知识的传授,为感性材料到理性知识的传授。我们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把一些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触发学生的思路和想法,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要不断提高审美素质。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将美术学科规定为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美术欣赏学科教育可充分发挥特有的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形象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受教育者通过美术学科教学,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最后,切实提高自身业务文化素质。美术老师首先应该通过多阅读美术理论、美术史、美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或学术论文,以提高对美术学科的认识。此外,应从多种渠道接收美术信息,经常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所举办的展览,学会鉴赏、学会评论,以加深对美术的理解。也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获得各类美术信息,以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做到积极思考、善于总结、加强交流,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美术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才能够在艺术课堂上表现得游刃有余,潇洒自如,才能把更多更好的知识分享给学生,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供较好的保障。

2 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是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基本前提,每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都有效建立在美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情况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尤为重要。一堂课45分钟,熟悉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分清主次,把握课堂节奏,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对时间规划和掌控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堂课中问题的设置应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师生的交流和学生的讨论到底为学生掌握教学任务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教师示范环节如何做到适可而止,既不阻碍学生思路的表达又给学生做了个最好的展示;采用什么样的鼓励机制让学生的想法大胆再现;学生作画环节怎样让作品呈现出多样性,少出现垃圾作品、重复作品和临摹教师作品的现象……一堂精致的课堂能给学生带来一场视觉的盛宴,美术这门学科更该如此。

如果每一节课都能做到这样,我相信美术教师们一定能够驾驭好每一堂美术课,也有足够精力和热情去积极引导,把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断激发出来。

3 情景式教学

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很多时候就要美术教师给学生提供发散性思维的机会,创造一个能刺激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环境,逐渐培养学生从多方面思考,从多角度去认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巧设游戏的环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游戏是大多数学生都感兴趣的,这样可以让大家都积极加入课堂互动中来,积极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促使他们思维碰撞。其次,利用多媒体手段,根据教材的不同,再现情景,将音频、视频、幻灯片、教师抒情的语言、优美的姿态一起融入情景式教学中来。例如,小学四年级教材《飞天》这堂课我便采用的是情景式教学这一方式,伴随着一段充满神秘色彩的音乐和一段精彩的考古视频瞬间,将学生们的思绪带入敦煌,立刻激发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崇敬和爱戴。视频结束,顺势导入飞天课题,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组成考古小分队,带领学生考察飞天的来历,不同时期飞天的艺术特征,最后填写考察报告并分析、制作绘画这样的教学过程,这堂课成功的原因正是因为以这样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了这样一份场景,给孩子提供了更多遐想的空间,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如今我们处在大数据时代,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当以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心态去面对这些信息,好的我们要学会虚心采纳,不好的我们得改进。我们是艺术的传播者,我们走在时尚的前沿,我们要善于用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更应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传播。

4 艺术氛围的构建

营造一个充满艺术气氛的课堂,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试想在一间充满艺术气氛的教室里上课,是不是也是一种美享受呢。灵感就是对美的发现和认识,它是稍纵即逝的,很多时候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和想法。专业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得认真去布局。首先,中西方的名家作品、作者介绍、作品介绍都得认真选择以及循环更替。其次,教师优秀作品或者课堂示范作品也得准备位置张贴出来,很多时候艺术大师的印刷品给人很遥远的感觉,但教师的作品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艺术美的所在,甚至拉近了学生和教师、教师和大师之间的距离。最后,学生优秀作品墙的设置。每堂课的优秀作品都应及时张贴出来,这样不仅是对优秀学生的一种肯定,甚至有时还可以给学生一些参考,相互促进、互相学习,我相信这样的教室环境非常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5 结语

课堂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把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结合起来,再加上老师们的精心准备,和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美术课堂必然会鲜活起来,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也会逐渐开阔,同时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参考文献:

[1] 克罗齐.美学原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68-172.

[2]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