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鹬蚌相争寓意范文

鹬蚌相争寓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鹬蚌相争寓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鹬蚌相争寓意

第1篇:鹬蚌相争寓意范文

论文摘要:正义问题是柏拉图研究城邦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柏拉图认为城邦的衰败是由于未能把握正义真正的内涵,导致个人生活的失范和城邦的失序,城邦的复兴取决于人们正确把握正义的内涵并以此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正义的真正内涵在于个人心灵的三个组成部分和城邦的三个等级各安其位,各尽其职。正义是个人和城邦的福趾所在。

正义问题是柏拉图研究城邦政治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柏拉图认为,城邦的衰败是由于人们行为的失范,而行为失范的原因是由于人们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正义。柏拉图的任务便是正本清源,还正义以本来面目。通过对当时流行的正义观的批判以及对个人和城邦正义内涵的揭示,探讨导致城邦衰败的原因以及城邦复兴的路径,进而提出比较系统的政治正义思想。

一、正义不是什么——对几种流行正义观的批判

(一)对“正义是欠债还钱”的批判

在《理想国》的一开始,柏拉图通过向对话人之一的克洛法斯请教老年人的生活境况,引出了时下流行的第一种关于正义的观点,这就是“有话实说,欠债照还”。对于这种正义观,柏拉图举例说,假如有位朋友头脑清醒时将军械存于我处,而他在疯了之后,前来索取其所存放的东西,这时,我该不该把军械归还给他?显然不能!因为在他不清醒的时候将军械还给他,既对他自己不利,也对他人和社会不利。如此,“有话实说,欠债还钱”就不是绝对正确的,将它视为“正义”的内涵也是不合适的,不能用一个似是而非的定义来作为正义的内涵。克洛法斯因献祭而离去,其子玻勒马霍斯接着讨论。

玻勒马霍斯开始仍力图通过引述诗人西蒙尼德的观点,来证明其父“有话实说,欠债照还”观点的正确性。然而,在苏格拉底的步步紧逼下,不得不逐渐改口,提出正义就是“以善报友,以恶报敌”的新定义,以便对上面遭到诘难的定义进行修正。对于新定义,柏拉图则从生活实例人手,由浅人深,环环紧扣地进行驳难。(1)一个正义之人究竟在什么样的事情上能够利其友而伤其敌呢?答案如果是在战争中与友人联手攻敌之时,那么,正义便只在战时有用,而在平时无用了。(2)如果正义要在平时也有用,这种有用应该体现在什么方面呢?答案是在储蓄金钱上面。然而,人们只有在不用时,才会把钱储存起来。如是,合乎逻辑结论便是,当金钱无用时,正义才有用。(3)按相反相成的道理,两人相搏,善击人者即善拒人之击者;善于保存一物者,即善于窃物者……如是,则“正义”之人变成了善于偷窃金钱的人。“正义”在这种情况下岂不成了“盗窃之术”?(4)更重要的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判断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人以为善者他可能以为恶,他以为恶者人可能以为善。如果确实出现这样的情况,则“正义”之“以善报友,以恶报敌”就反过来变成了“以恶报友,以善报敌”了。

(5)如果“正义”确实是“以恶报敌”,即伤害敌人,而伤害敌人就是使其失去人之所以为人的美德,就像伤害一犬使其失去“犬之为犬”的美德一样。而人如果失去美德,就不是“正义”之人了。如此,则“正义”就变成能使人成为不“正义”之人。而这是不合理的。一句话,无论是“欠债还钱”,还是“以善报友,以恶报敌”都不是正义的真正涵义所在。

(二)对“正义是强者的利益”的批判

柏拉图这种只破不立的探讨问题方式惹恼了另一对话者色拉叙马霍斯。他声言,他要直截了当地提问,也要柏拉图直截了当地回答。他认为,“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1】(引,亦即政府的利益。因为政府(不论是专制的、贵族的、或民主的)都以自己的利益为前提制订有关法律,昭示于民:“凡对政府有利的对百姓就是正义的;谁不遵守,他就有犯法之罪,又有不正义之名。”n】(19)对于色

拉叙马霍斯的观点,柏拉图是这样进行驳难的:(1)政府(统治者)进行立法时不可能一贯正确,如果它的法立错了,就可能对他们造成损害。如果正义是强者(统治者)的利益,那么,当统治者制定错误的法律时,正义就变成对统治者(强者)有害了。(2)凡从事某种技艺的人都以完善该项技艺为根本目的,并不顾及自身的利益。比如,医生关心医术的完善以利于病人的身体健康,而不顾及自己的利益;船长关心航海术的完善以利于航行与船员的安全,同样不计及自身的利益。因此,任何技艺都应该以其被支配者的利益是从;同样,统治者当然也须以百姓利益为前提。于是,柏拉图同样得出结论,“正义”的内涵也不可能就是强者的利益。相反,作为统治者,其立法和统治都必须以被统治者(百姓)利益为依归。

(三)正义与不正义何者有益,何者能带来幸福?

穷途末路的色拉叙马霍斯不得不承认“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的命题是不成立的。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观点,换一个角度,从正义与非正义何者对人有益,何者能给人带来幸福的角度,继续为自己的命题辩护。他提出,不正义较正义有利,是因为它能给人带来更大的利益。

对此,柏拉图又从四个方面作了剖析。首先,就技艺而论,音乐家比非音乐家是“既聪明又好”,但音乐家调弦定音的目的不是为了胜过其他音乐家,而是要超过非音乐家。可见,一个有知识的“既聪明又好”的人,是不愿超过其同类的,而只愿超过与自己不同或相反的“异类”。同样,正义之人也是不愿超出“同类”,而只愿超出“异类”的;相反,不正义之人热衷于利益角逐,他既愿超出“异类”,也力图超出“同类”。由此可见,只有正义的人,才充满智慧和美德;而不正义的人则相反。

其次,不正义往往会引发人与人之间的争端和仇恨,而正义则能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彼此和谐相处。不正义是引起城邦、军队内乱的根源,是导致团体内部力量涣散的罪魁祸首。即便是对于个人来说,不正义也会使一个人自我矛盾,相互冲突,无法行动,导致自己与自己为敌。

再次,任何事情都有其自身特有的功能和德性,如果事物失去其德性就会失去其独有的功能。就像“眼”的功能是“看”,“耳”的功能在于“听”;人的心灵(灵魂)的功能在于管理、协调、指挥和计划等。

“眼”或“耳”如果失去其德性或有缺陷,则“眼”或“耳”就不能“看”或“听”;心灵如果失去其德性或者有缺失,那么,心灵的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也就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柏拉图指出,正义是心灵的德性,不正义是心灵的邪恶,人心善则其人也善,人心恶其人必恶。因此,只有正义的人才能幸福安康,不正义的人则相反。而幸福安康即是有益,灾难痛苦则为无益。

二、正义是什么——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

(一)格劳孔的“辩护”

柏拉图认为,人们追求一物之“至善”的目的,从理论上分析有三种可能:一是人们喜爱它,只是为了它本身,而不是要它的后果;二是既为了它本身也为了它的结果;三是不为了它本身,而只是为了它的结果。《理想国》另外一位对话者——格劳孔及其兄弟阿拉克西曼德与苏格拉底一样,认为人们追求的正义是属于第二种,但为了将这个问题分析透切,他们愿意站在色拉叙马霍斯的立场上来提出问题并作进一步的“辩护”。

首先,一般人认为,凡实行不正义之人必然得利,而遭受不正义影响的人必然受害,且受害往往多于得利,只得利而不受害是不可能的。于是,人们便放弃单纯的获利或受害,制定出公认的法律,以使每一个人尽可能的多获利而少受害。如此,人们便“把守法与践约叫合法、正义的。这就是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州¨‘可见,正义在本质上是最好与最坏的居间者。它之为大家所接受和赞成,就不是因为它本身真正善,而是因为这些人没有力量去干不正义,任何一个真正有力量作恶的人绝不会愿意和别人订什么契约,答应既不害人也不受害——除非他疯了。[1¨附’亦即只有无力于不正义的人才希冀正义,才恪守法律和契约。

其次,那些做正义之事的人并非心甘情愿,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们既没有本事作恶,又无力防止作恶者加诸自己身上的损害。一旦可以作恶,就像寓言中所说,人们如果有吕底亚人古各斯两种金戒指的隐身之术n】(’,则不论任何人都会置正义于不顾,无所顾忌地去谋取一己之私利。

再次,要彻底辨明正义与不正义到底何者对人真正有益,最好的办法是把两者都推向极端,考察纯粹的、极端的正义与不正义,这样才能看清楚问题的实质。格劳孔认为,所谓极端的不正义就是指不正义达到极限时,一个人不仅任意妄为,干尽一切坏事,而且,还使人察觉不到他的不正义行为,甚至把他的不正义行为反称作“正义”,他可以借“正义”之名大获其利,大得美名。反之,所谓极端的正义则是指为正义的本身而非正义所带来的后果(有名有利)才实行正义。实行这种正义的人即使受苦受辱,甚至“国人皆日可杀”,仍大义凛然,鞠躬殉道,死而后已。如此,何者有益,不言自明。

复次,至于习惯上对“正义”的称颂和赞美,如父母以“正义”教育子女,师长以“正义”教育学生,等等,这实际上不是在赞美真正的、纯粹的正义,而是在赞美“似是而非”的“正义”。因为,他们赞美正义,并不是出于对正义的纯洁的崇敬之心,称颂正义本身,看重的是正义带来的好名声。

对于格氏兄弟的“辩护”,柏拉图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弄清楚这样两个问题:(1)什么是真正的正义与不正义的本身——即“真是”,而不是正义与不正义的外表——即“貌似”。(2)真正的正义与不正义对它的拥有者,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苏格拉底从“大而显者”人手,先探讨城邦的正义,再探讨个人的正义。

(-)城邦的正义

什么是城邦(国家)的正义呢?柏拉图首先构建了一个“理想城邦”,然后认定“理想的城邦”必然是一个“完善”的城邦,而一个“完善”的城邦必然是一个具有各种美德的城邦。这些美德包括“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

为什么呢?柏拉图认为,由于理想的城邦是经过精心的谋划建立起来的,而这种谋划是需要知识的,这种知识还不是一般的知识,是治国的知识。具备这种知识的城邦必定是深谋远虑、充满智慧的城邦。于是,智慧的美德在城邦中的存在就是不容置疑的了。勇敢是一种保持。保持什么呢?在柏拉图看来,“就是保持住法律通过教育所建立起来的关于可怕事物——即什么样的事物应当害怕——的信念。”…(n勇敢这种美德存在于作为城邦的护卫者——战士的身上。柏拉图认为,节制不同于智慧和勇敢,它不体现在城邦中某一个具体的等级之中,而体现在各个等级的相互关系之中,表现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上,就是说“天性优秀和天性低劣的部分在谁应当统治,谁应当被统治……在这个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一致性和协调。”…(眦’柏拉图认为,“正义”就是构建理想城邦时所确定的严格的社会分工原则:“每个人必须在国家(城邦)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嗍’“正义就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n柏拉图指出,正义虽然是城邦中最后发现的美德,但它却是建国的基础,是其他三种美德得以产生、存在并得以维护的前提。只有“正义”最能使城邦至善,最能维持城邦的秩序与和谐。

因此,所谓城邦(国家)的正义,就是组成城邦的三个等级(统治者、护卫者和农夫、工匠)各安其位、各尽其职。

(三)个人的正义

柏拉图认为,城邦是放大了的个人,个人是缩小了的城邦。类似城邦中的三个等级及其关系同与之相应的美德,在个人身上也可以找到。柏拉图指出,与城邦三个等级相对应的是人的心灵中的三个组成部分——欲望、激情和理智,在这三个部分中理智是心灵中的理性部分,统辖着整个心灵;而·激情是理智的盟友州¨,辅佐它对心灵进行管辖。当理智和激情联合起来制服无理性的欲望时,整个心灵便达到了和谐。在个人的灵魂中,我们同样也可以发现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这四种美德。

由于理智是心灵中的理性部分,在每个人身上都起着领导和传授信条的作用,它“被假定为是这个个人身上的懂得这三部分(指理智、激情和欲望)各自利益也懂得这三个部分的共同利益的州东西,因而,其美德就是智慧。“如果一个人的激情无论在快乐还是在苦恼中都保持不忘理智所教给的关于什么应该惧怕、什么不应该惧怕的信条,那么,我们就因他的激情部分而称每个这样的人为勇敢的人。”n¨H7o)“当人的这三部分彼此友好和谐,理智起领导作用,激情和欲望一致赞成由它领导而不反叛,这样的人还不是有节制的人吗?”个人灵魂中的正义实际上是指灵魂中的理智、激情和欲望三个部分各自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不相互干涉,起其他部分的作用。正义的人“应当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l】m’这样,如果有必要做什么事情的话,不管是在挣钱、照料身体方面,还是在某种政治或私人事务方面,他就会做起来。并且在做所有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他都坚信“凡是保持和符合这种和谐状态的行为是正义的好的行为,指导这种状态的知识是就是智慧,而把只起破坏这种状态作用的行为称作不正义的行为,把指导不和谐状态的意见称作愚昧无知。”①柏拉图指出,“不正义”就是人的灵魂“三个部分之间的斗争不和、相互间管闲事和相互干涉,灵魂的一个部分起而反对整个灵魂,企图在内部取得领导地位。”…’’总之,正义与不正义“完全像健康和疾病,不同点仅在于后者是肉体上的,前者是心灵上的。”…’正义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心灵的健康,美而强有力”;不正义是一种邪恶,“是一种心灵的疾病,丑和软弱无力。眦”Ⅲ’

三、正义与城邦政体——对正义与不正义何者对人有利的再阐释

(一)哲学家(贤人)与僭主何人生活更快乐?

柏拉图分别从政体运行、人的心理以及人最直接的感官体验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从政体角度看,在各种政体中,专制政体中的僭主的生活最不幸福。在柏拉图看来,(1)在僭主政体中,只有少数僭主有自由,整个城邦“及其最优秀部分则处于屈辱和不幸的奴隶地位。”[1】(嗍’他们“最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州l】(眦),生活于这种政体下的人们是不可能有自由幸福可言的。(2)城邦在僭主专制统治下必然是贫穷的。僭主式的心灵被无穷的欲望所苦,也必定感到事事匮乏,没有任何满足、安定之时。(3)僭主政体的城邦经常处于恐惧、痛苦、忧患、怨恨和悲伤之中。僭主式的暴君由于强烈的欲望刺激经常处于这种状态。(4)僭主式暴君实际上过着一种“恶的生活”。他就像拥有大量奴隶的奴隶主,全靠武力维持其统治,他时刻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担心奴隶的反抗和报复。u“嗍’(5)僭主所具

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使其“更加嫉妒,更不忠实可信,更不正义,更不讲朋友交情,更不敬神明。……结果他不仅使自己成为极端悲惨的人,也是周围的人成了最为悲惨的人。呲“‘吣’其次,从人的心理角度看。柏拉图认为,与人的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相关联的有三种不同能力和三种不同的快乐。理智是灵魂中“爱学习”、“爱智慧”的部分,它追求的是快乐是获得知识和真理;激情是灵魂中“爱胜”或“爱敬”的部分,它的快乐是追逐名誉;而欲望是灵魂中“爱享乐”、“爱利益”或“爱钱”的部分,它的快乐是物资享受和感官需要的满足。柏拉图认为,由于每个人天性不同,灵魂中这三个部分的分配比例也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人:偏重于“理智”的人成了“好学者”或“爱智者”(即哲学家一笔者注);偏重于“激情”的人成了“好名者”、“爱胜者”;偏重于“欲望”的人成了“好利者”、“爱利者”。这三种人的生活目的不同,对幸福的理解也就不同。就经验“快乐”而言,好名者只能经验“荣誉”上的快乐,而不能“经验”其他两种快乐;好利者虽能经验“金钱”上的快乐,却不能经验“学习事物本质的那种快乐,而且,即使他想要这么做,也不容易做到。”…‘嗍’只有好学者(哲学家)不仅能经验“荣誉”上的快乐,也能经验“金钱”与“知识.”上的快乐。故此,就“经验”快乐而言,好学者(哲学家)乃是最快乐和最幸福的人。

再次,柏拉图指出,好利者追逐的是感官的快乐,这种快乐是形似的快乐,并非真正的、纯洁的快乐;只有追求知识的快乐才是纯净的、实在的快乐。因为,一方面,快乐和痛苦是截然对立的,真正的快乐即快乐的自身,绝不能是痛苦;真正的痛苦即是痛苦自身,决不是快乐。但感官上的快乐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另一方面,饥渴是“身体常态的一种空缺”,无知和无智是“心灵常态的一种空缺”…㈣w’。前者以饮食充实其空缺,后者以知识充实其空缺。“用以充实的东西愈是实在,则充实的实在性愈大”…‘邮’,“所感受的快乐也就愈真实”…㈣’。知识和心灵都是关系永恒不变的东西(理念),它们的实在性大,因此“用以充实和受到充实”的实在性也大,它们所获得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实在的快乐。真快乐离真知识最近,假快乐离真知识最远;离真知识最近的离法律和秩序最近,离真知识愈远的离法律和秩序亦愈远。因此,离真快乐最近的是哲学家,离真快乐最远的是专制僭主。

(二)对“不正义对于一个行为完全不正义却有正义之名的人是有利的”的再分析

既然正义的人获得的快乐要比不正义的人强,那么,是否一个行为完全不正义却有正义之名的人也会获得与真正正义同样的快乐呢?柏拉图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塑造一个人心灵的塑像的方法来使问题变得清晰起来。首先,我们设想一只复杂的多头怪兽,它既有狂野之兽的头,也有温驯之兽的头,并且头还可以随意变换随意长出来。然后再塑造一个狮的形象和一个人的形象,并把第一个塑像(即多头怪兽)造得最大,后一个像造得第二大,最后把三像合一,就如长在某种怪兽身上一样。然后给这个联合体以一人形的外壳,让别人的眼睛看不到里面的东西,似乎这纯粹是一个人像。

柏拉图指出,提出“行事不正义对行事者有利,行事正义对行事者不利”这一主张的人等于在说:“放纵和加强多头怪兽和狮精以及一切狮性,却让人忍饥受渴,直到人变得十分虚弱,以致那两个可以对人为所欲为而无须顾忌,这样对人是有利的。”…‘嘲’反之,主张正义有利说的人主张:“我们的一切行动言论应当是为了让我们内部的人性能够完全主宰整个的人,管好那个多头的怪兽,像一个农夫栽培浇灌驯化的禾苗而铲锄野草一样。他还要把狮性变成自己的盟友,一视同仁地照顾好大家的利益,使各个成分之间和睦相处,从而促进它们生长。”…‘眦’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前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后者的主张则是正确的。

第2篇:鹬蚌相争寓意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85-01

李振村老师说:“当课堂上缺少了故事,语言中缺少了情感,教学也就变成了风干的丝瓜,了无生趣,苍白干瘪。”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为课堂增姿添彩,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如笔者在本校举行的评课活动中,听了一位年轻教师执教苏教版语文第六册《鹬蚌相争》一课后,引发了几点思考。

【课的开始】

师: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秦、楚、韩、魏、赵、燕、齐(出示:战国七雄图)。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而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秦国国王野心勃勃,一直想消灭其他六国一统天下。但秦王心里明白,如果秦国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国力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口恶气。秦王听了这事后大喜,他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就要来了。然而,赵国有个叫苏代的人急忙去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便使得赵王立刻打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一个故事居然制止了一场战争,是什么故事能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反思】

一位教育家说:“兴奋与激动会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对学习内容表现出兴趣,进而使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课始,教者抓住小学生普遍喜欢听故事的心理,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一个历史小故事,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使课堂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情感,师生间有了心灵的共鸣。而故事在关键处却戛然而止,教者抛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一个故事居然制止了一场战争,是什么故事能有这么大的力量呢?”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板书课题“鹬蚌相争”,达到未见其文先知其势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投入文本的学习中,课堂出现了全班学生专注阅读的场景。

【课中演练】

师:鹬啄蚌,蚌夹鹬,一来一往,互不相让。他们一开始争斗时是怎么样的?咱们分角色来朗读他们的对话好吗?

(生分角色朗读)

师:对“鹬”的引导――多么鲜美的蚌肉,可惜它死死夹住你的嘴。你会甘心吗?对“蚌”的引导――现在鹬就在你的面前,它一心要啄你的肉,你会怎么样?

(“鹬”和“蚌”激烈地争吵,互不相让。双方开始时是大声地呵斥对方,而后争吵声渐渐变小)

师:“鹬”和“蚌”后来感觉怎么样?

生:太累了!我都大汗淋漓了!(学生趴在课桌上,有气无力状)

【反思】

在学生分角色读“鹬”和“蚌”争吵的对话时,教师要言不烦的点拨让学生感悟并读懂语言文字,走进故事体验“鹬”和“蚌”的心理活动。在此基础上,“鹬”和“蚌”激烈地争吵,双方僵持不下,随着争吵的加剧,“鹬”和“蚌”精疲力竭,声音越来越小。在这一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之弦被深深地触动,他们不仅理解了“威胁”“筋疲力尽”等词语的含义,更深刻体会到,正是因为它们互不相让,只顾眼前利益才落得两败俱伤,最后被第三者――老渔翁捕获的下场。课堂教学以生为本建立在即时情境体验当中,真正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刻、透彻。

【课的结尾】

师:当年苏代给赵王讲的就是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就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后你会怎样想呢?

生1:真是多亏了苏代的这个故事。要不然燕国和我们赵国就真的成了秦国的“瓮中之鳖”了!

生2:看来我应该多读一些书,才能见多识广啊!

生3:古语说得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原来小故事中也蕴藏着大智慧!

……

师:小故事蕴藏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师(出示著作《战国策》):“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个故事就是出自这本著作。(出示“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等寓言故事)你们听过这些寓言故事吗?这些故事也是出自这本《战国策》。这部著作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寓言故事揭示深刻的道理。大家课后多读一读这部著作,一定能从中感受无限的精彩!

【反思】

卢梭说过:“当我们没有回忆线索的时候,是很难把孤立的事实和论据长久地记在心里的。”通过一节课的文本学习,教者在课的结尾密切联系开头的故事,抓住揭示文本核心内容的这条线索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后你会怎样想呢?”学生通过深思、交流,不仅系统地归纳了故事内容,而且通过入情入境的师生对话深化了对寓言的理解,使整堂课首尾呼应。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理解寓意之后,教者进一步介绍《战国策》中更多的寓言故事,给学生课外阅读提供入口,把学生的思维和视界引向更开阔之处,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基础。

第3篇:鹬蚌相争寓意范文

在影视上有古装剧场,其中有现代仍用的名言警句,或是古人谈学习的成语,流传至今,让我能活学活用,可以用在作文上,并能使作文水平大大提高。教育台可说是最好的节目,这些节目能让我学到一些文史知识,让我乐在其中。

古装剧场上,我学到了“爱屋及乌”这一成语。《尚书大传?大战篇》所说的:“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明白了它主要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除这词外,还有什么“津津有味”、“春去秋来”等一系列词语。又如“三思而后行”是反复考虑再作出行动的意思。再如“按下葫芦浮起瓢”比喻顾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无法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还有“雷声大,雨点小”、“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些言语都可用到我的某篇作文上,让人津津乐道,以为妙极。

在教育影视中也可为你讲述寓言故事,如“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战国策?燕策》)。比喻双方相争持,却让第三者得利;“叶公好龙”(《新序?杂事》)。比喻说是爱好某种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还有“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刻舟求剑”、“白兔与月亮”、“落难的王子”……这些寓言的寓意深刻,有助于人们的思想行为不至于消极,也不至于误入歧途。

其实,还有许多数字词语,如“三心二意”、“四舍五入”、“一举两得”……都有大有用途;一些动物词语深入浅出让你很快就能活学活用,如“千军万马”、“画龙点睛”……

第4篇:鹬蚌相争寓意范文

运河畔诞生梨园新苗

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的前身是杭州小河小学。1989年在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京昆剧团、省市教育部门的重视与关心下,“浙江省儿童业余京剧艺术实验班”在该校正式挂牌。学校由此走上了一条“特色兴校”――以京剧为特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改革之路。

在京剧实验班成立的十多年里,小学员们在原浙江省京剧团退休的国家一级演员马可久、叶盛华、张洪文老师的细心指导和传授之下,学得十分刻苦和认真。小学员在较短的时间里便喜欢上了京剧,实验班的学员很快发展到20多人。每逢周五下午,在校园的音乐室里便不时传来孩子们京韵悠扬、字正腔圆的演唱。小学员们跟着老师学习了生、旦、净角色,还学会了现代京剧《沙家浜・智斗》《红灯记》《海港》以及传统京剧折子戏《空城计》《铡美案》《霸王别姬》《七品芝麻官》等10多出曲目。

他们的表演越来越成熟,经常受到厂矿学校、街道社区的邀请,至今已受邀演出100多场。1994年,这个班的徐霓、周园园同学获全国少儿京剧大赛“新苗奖”;1998年张尧同学获全国少儿戏曲大赛少儿组银奖,《霸王别姬》获全国戏曲小梅花奖二等奖,该校荣获浙江省98少儿戏曲大赛组织奖。

京剧教育渗透各个学科

杭州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本着“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幸福、完整、优质的童年教育”的教育理念,将京剧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校本课程教学指导小组,编写校本课程方案编撰指南,扎扎实实地推进课堂教学实践,让京剧文化蔓延整个校园。他们编写了《京剧与写作》《京剧与音乐》《京剧与美术》《京剧与手工》《京剧故事会》《京剧名人讲座》等一批校本课程,使全体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京剧文化、京剧艺术的熏陶。

在美术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个个神态各异、具有中国特色的京剧脸谱,并介绍京剧脸谱特有的中国戏剧化妆艺术和欣赏价值。同学们在老师的讲解之后,对制作京剧脸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艺术创作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上语文课时,语文老师把周星驰主演的电影也带进了课堂,因为周星驰的语言风格有不少借鉴了我国的京剧念白。京剧念白又叫“数板儿”,台词类似打油诗、顺口溜。同学们上了这一课马上都比划上:“闹钟一响天下亮,起床洗漱匆匆忙,不吃早饭为哪般,只因上课铃声响。”……这一段段自行创编的“数板儿”,使整个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学生从京剧的念白中学会了儿歌的创编,并通过对念白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和课文的理解力。《走近活武松》一课,教师通过模仿电视综艺节目的形式,让同学观看盖叫天故居录像,并创设一些语文性质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盖叫天这位著名的京剧艺术家有初步的了解,体会盖叫天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以及活到老,学到老、勤学钻研的精神,使学生们进一步提高了演唱京剧的兴趣。

京剧教学不断创新

学唱京剧折子戏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为了进一步增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所学校尝试创新的教学方法。2000年该校音乐老师叶贺英挑选了《锄禾》《登鹳雀楼》两首古诗,请专业人员进行改编让同学们用京腔来演唱,想不到效果出奇的好。朗朗上口的词不但京剧班的学员爱唱,而且发展到了全校的学生都爱唱。功夫不负苦心人,改编后的京歌《锄禾》在孩子们的精心表演下夺得拱墅区艺术节的第一名。

2002年,叶贺英老师把《鹬蚌相争》这个成语故事改编成一个京剧课本剧。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分别穿上与角色相匹配的服装扮演着老翁、河蚌和鹬的角色,并用京腔韵味来说唱里面的台词。这个剧目使台下的学生在接受《鹬蚌相争》寓意的同时,也得到京剧文化知识的熏陶,激发了求知欲,为该校京剧教学尝试走出了一条新路。

第5篇:鹬蚌相争寓意范文

[关键词]中国动画;艺术表现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很多,为动画创作创造了有力的文化基础。中国的动画片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在剪纸动画方面有《猪八戒吃西瓜》、《渔童》、《金色的海螺》、《张飞审瓜》,之后又创造出水墨画与剪纸动画集于一身的水墨剪纸动画《鹬蚌相争》。还有最具中国特色的水墨动画片如《小蝌蚪找妈妈》、《牧笛》、《鹿铃》、《山水情》等。偶类动画片代表有《阿凡提的故事》、《神笔》、《曹冲称象》等。无论是剪纸艺术、水墨艺术、木偶艺术等动画形式,他们富有特色的艺术表现使动画片以不同的风貌与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给人们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

一、剪纸形式

剪纸形式是民族传统动画的重要代表样式,剪纸是我国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剪纸艺术有着象征美好愿望和吉祥的特征,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中国剪纸讲究刀法、刻法,以剪刻、镂空为主,色彩鲜艳、浓烈,不拘一格。剪纸作品造型夸张、极富想象力,深受大众的喜欢。剪纸动画是中国特有的动画片类型。它以平面雕镂艺术作为人物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吸取皮影戏装配关节以操纵人物动作的经验。制成平面关节的纸偶。剪纸动画是民间剪纸艺术皮影艺术和动画的结合。例如,1958年的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即是借鉴皮影戏和民间剪纸,制作成平面关节纸偶,然后用逐格摄影的方法把分解动作拍摄下来。还有《渔童》、《金色的海螺》、《张飞审瓜》等动画片都是借鉴了民间剪纸艺术和皮影戏风格。剪纸动画片风格简洁、色彩浓郁、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艺术价值。是中国动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功结合,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吸收,是动画和民间艺术集合的一大创举。但剪纸动画片有它的弊端,人物动作往往只能局限在某个角度上,动作的转换也不流畅,而且表情比较单一。

二、水墨形式

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重要形式,更多时候,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是中国画的代表。笔墨是中国水墨画的艺术语言,也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它不仅是中国绘画的特色,而且是形式美的主要依托所在。

中国水墨动画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是中国独创的动画艺术表现形式,艺术家们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引入到动画片的制作中,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的问世便震惊世界。它将中国民族艺术在动画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将齐老先生笔下的虾、鸡、蝌蚪、青蛙等放在具有水墨特色的背景中,虚空没有生命的虾看似在真实的水中游动,具有栩栩的生机,法国《世界报》评论这部片子时赞扬说:“中国水墨动画柔和的景色、细致的笔调以及表示忧虑、犹豫和快乐的动作,使这部影片产生了魅力和诗意。”另一部于1962年摄制《牧笛》也是中国水墨动画的经典之作,动画艺术家们继承中国传统“写意抒情”的美学思想,把李可染大师的墨趣特点塑造得淋漓尽致。另外,1988年的《山水情》可以说是中国水墨动画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动画电影的最高水平”,将山水的意境表现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但水墨动画成本高、耗时长,制作过程烦琐,使得很多艺术家放弃水墨动画的创作。

三、偶类形式

中国早期偶类动画片,借鉴民间的木偶、泥偶和布偶等艺术,运用各种材料创建立体的角色形象和背景,主要是木偶和泥偶。代表作品有《阿凡提》、《神笔》、《崂山道士》、《不射之射》、《半夜鸡叫》等。《阿凡提》是中国木偶片史上的一部杰作,以偶类的制作方法赋予动画片独特艺术风格,瘦高身材的阿凡提,穿着白色的袍子,裹白头巾,黑豆一样小小的眼睛,刻画出阿凡提的聪明、机智和幽默。偶类动画片有较强立体感和质感让人觉得亲切:但偶类动画片中角色的动作略显笨拙、不连贯,不擅长面部表情的变化。

四、其他艺术样式

中国传统动画一向注重画面形式的创新,除了取得成功的剪纸动画、水墨动画和偶类动画,还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艺术样式――传统壁画和民间年画风格的动画片。

第6篇:鹬蚌相争寓意范文

【摘要】阅读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和文本深入对话,引领学生潜心会文、咀嚼品味、涵泳揣摩。使学生在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习得语文知识,形成语文技能,提高语文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潜心会文咀嚼品味涵泳揣摩



这个学期,我参加片区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听一位女教师上《放飞蜻蜒》一课。授课流程还算顺畅:复习词语——导入新课——阅读理解——指导朗读……然而,到后来,也许是时间不够吧,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说说,陶行知是怎样一个人呢?还不等学生思考回答,老师便急急告诉学生:陶行知是一个知识丰富、和蔼可亲,善于引导的得人。无独有偶,在参加片区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听另一位女教师教学《鹬蚌相争》一课,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后,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寓意时提问: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还没等学生回答,老师便将寓意和盘端出(完整地展示在屏幕上)。我心里想:教学需要告诉,但这样的“告诉”方式是不对的。 

特级教师虞大明说:“‘告诉’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教师告诉学生;第二重:学生告诉学生;第三重:文本告诉学生。语文教师,应当努力追求‘告诉’的第三重境界。”虞老师说得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和文本深入对话,让学生在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习得语文知识,形成语文技能,提高语文能力。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追求“告诉”的第三重境界——让文本告诉学生。

1.当学生心存疑惑时,引领学生潜心会文,让文本告诉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疑惑,这个时候,老师不要包办代替,将答案完完全全塞给学生,而应引领学生潜心会文,让文本告诉学生。这样,学生才能亲历学习过程,主动获取知识。 

例如,我教完《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后,问学生还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一个平时爱问问题的学生——李斌举手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拦腰切苹果并不复杂,怎么说是创造力呢?”问题一出,部分同学笑了起来。我略一沉思,觉得这个问题乍一听,有些幼稚可笑,站在学生的角度仔细一想,还真一下子说不明白。但我没有直接向学生解释,因为课文已经学完,学生还心中存疑,说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不深入,还不透彻。这个时候,如果教师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也只能是“隔靴搔痒”,只有引领学生再次潜心会文,让文本告诉学生,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自我释疑。于是,我引领学生再次沉到文本中去,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求答案。 

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回答起来却不容易。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谁能帮助李斌同学回答这个问题。 

(生自由默读后) 

生:创造力就是方法与众不同。 

师:能不能说具体些? 

生:就是别人切苹果都是直着且,小男孩却是横着切,方法与别人不同。 

师:你从切苹果上说明白了。 

生:课文第3自然段说:“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而他却是拦腰切下去。”就是说,小男孩的切法跟人们通常的切法不相同。不相同的地方就是创造。 

师:理解得好! 

生:我从课文第4节中的“循规蹈矩”一词想到,平时我们做事情,都是照着别人做过的方法来做,自己想出的新方法就是创造力。 

师:你能从“循规蹈矩”一词想到平时做事情的不同。很会思考。 

生:我觉得主要在于思考,因为人们平时做事,都是照着别人的经验思考的,这就叫“循规蹈矩”,思考与别人不同,做事情也就会与别人不同。这就叫创造力。 

生:课文是想通过“切苹果’’这~件我们都知道的事情来说明想别人所不想的,就能做别人所不做的,这就叫创造力。 

师:你很会概括。这就是这篇课文所要告诉我们的。

这个教学片断中,我没有直接给学生讲道理,只是引领学生再次回到文本中去,学生在再次潜心会文中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理解了什么叫创造力。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切切实实地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注意引领学生和文本对话,就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催生学生的智慧。 

2.当学生理解肤浅时,引领学生咀嚼品味,让文本告诉学生。阅读教学中,很多老师满足于学生对文本的表层理解,学生一日初步感知文本的意义,教师便予以肯定,一带而过。阅读教学要注重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教师不能蜻蜒点水,浅尝辄止,应引领学生咀嚼品味,让文本告诉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层意思。 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哪吒闹海》一课,在引导学生理解第3自然段“大战夜叉’’时,学生通过自读,只从字面上肤浅地感悟到哪吒的机灵、勇敢和力大无穷,武艺高强,文本中蕴含的思想内容没有被挖掘出来。为了让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层意思,让文本告诉学生哪吒的个性特点以及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老师作了如下引领—— 

师:请大家再来仔细阅读第一句话,想一想,当夜叉从水底里钻出来,看见一个娃娃在洗澡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

生:我以为是谁掀起的滔天巨浪呢,原来是一个娃娃呀! 

生:这个小娃娃有啥了不起的,我一斧头就能把他砍死…… 

师:你觉得夜叉怎么样? 

生:夜叉太自负了,他看哪吒是个娃娃,就认为哪吒本领小,其实他想错了。 

生:夜叉趁人不备,就下毒手,真卑鄙! 

师:是啊,看到这里,我们真为小哪吒捏一把汗,可是小哪吒是怎样对付夜叉的呢?请大家再读读第二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

生:小哪吒“一闪”,便躲过了斧头,真机灵。 

师:“一闪”是什么意思? 

生:指身体向旁边躲避。 

生:虽然哪吒正在洗澡,没提防夜叉突然下手,可是哪吒反应极快,一下子就闪开了。 

师:这“一闪”把哪吒的机灵刻画得栩栩如生。请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想一想,哪吒仅仅是“闪”吗?他还做了什么? 

生:哪吒“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 

师:“随即”是什么意思? 

生:就是马上、立即…… 

师:这里能不能用“然后…接着”呢?(出示换词后的句子)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在和课文上的比较阅读体会。 

生:“随即”说明哪吒速度更快。 

生:用“然后……接着”,让人觉得哪吒在闪过后才取下乾坤圈,动作太慢。 

师:“闪”和“随即”两个词生动地表现了哪吒的机灵、果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用词准确生动。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将小哪吒的形象读出来。 

第7篇:鹬蚌相争寓意范文

关键词:句子核心结构 文化差异 翻译

中西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笔者认为这种差异主要反映在三个层面,即语音形态上的差异、句子结构上的差异和两种不同文化积淀所造成的种种差异。本文着重探讨英汉句子结构之间的差异和中英文化积淀所造成的差异。以及翻译上对这些差异的处理。

一、英汉句子核心结构的差异

研究英汉对比的语言学家普遍认为,尽管英汉两种语言的词序都是主谓(宾),但英语是注重主语的语言,汉语是注重话题的语言。二者句子结构的本质差异在于英语句子的二分结构(NP+VP)是语法的:语法的句子结构注重形式的严谨。主语不可缺少。而汉语句子的二分结构是语义的:语义的句子结构注重内容的意会性。所谓意会性,就是一句话的意思需要通过语境去意会。主语虽然也重要,但不一定是必有的,常常可以从句子结构中省略。汉语在表示施动者、动作、受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几乎全依赖意合。抓住了这一本质差异,其他差异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例如:A:活干完了吗? B:干完了。

英语译文:A:Have you finished your job?B:Yes,Ihave,

这个五个汉字组成的句子。跟英语的译文比较。有两个不同。一是没有主语,从字面上难以确定是谁,只能根据具体语境去意会;二是汉语的话题――活(指工作),在英语的译文中成了宾语。所以,从这个简单的句子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汉、英两种语言的结构性差异,即汉语句子的核心结构是话题+说明,英语句子的核心结构是NP+VP。同样,“艰难之路。唯勇者行”(When the goinggets tough,the tough get going,)也是这个结构。

二、不同文化积淀投影下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及其翻译上的处理

中西方文化差异也对翻译产生影响。由于汉语和英语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两种语言,他们各自反映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这种差异是由于中西生存环境、社会风俗、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不同造成的。一个民族语言的成语(idiom)、典故(classical allusion)、谚语(proverb)和惯用法(usage)都是一个民族长期的文化积淀在民族语言上的反映。也可以说,作为惯用表达方式的成语、典故、谚语,蕴藏着大量的民族文化元素。笔者将在以下篇幅中探讨翻译上是如何完成对这种差异上的处理和转换的,

1 英语成语的汉译。含典故的成语中,in the seventhheaven常被误译为“在七重天”,正确的译文应是“高兴极了,非常愉快”。七重天在汉语文化中没有特殊意义,玉皇大帝的凌霄殿和嫦娥的月宫都在九重天。在西方,七重天指上帝和天使居住的天国,在最高层。言下之意。人能身居天国,与上帝和天使同住,自然是非常快乐的。这是借喻。不能照字面直译。

其它含典故的成语还有很多,如:Achilles’heel阿喀琉斯的脚踵(直译,尚未被汉语文化接受,不好理解),致命的弱点,惟一的弱点(意译,准确到位,但典故的形象性荡然无存)。

不含典故的一些成语的翻译:beat about/around thebush,误译:打草惊蛇;正译:旁敲侧击。

go back on one’s words,误译:收回自己说过的话:正译:食言,说话不算数。

gild/paint the lily,误译:锦上添花;正译: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2 汉语成语的英译。一些含典故的成语,如:黄粱美梦(pipe dream),破釜沉舟(burn one’s boat),四面楚歌(bebesieged on all sides;in desperate straits)等都是采取意译。原文的典故荡然无存。一些不含典故的成语可以英译如下:对牛弹琴(Dlay the lute to a cow/address the wronglistener/,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守口如瓶(keep a stilltongue in one’s head*);雪中送炭(help a lame dog over astile*);引狼入室(set the wolf to keep the sheep*)。带*的英译都是大致对等的成语。

3 英语谚语的汉译。英语中有大量的谚语,这里精选几个含借喻或典故的谚语,配上汉译,如:He that sows thewind will reap the whidwind,玩火者必自焚*/,自作者自受:When shepherds quarrel,the wolf has a winning game鹬蚌相争,渔翁得利*;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green,长青的友谊需要保持距离。/君子之交淡如水*。

以上带*号的汉译都是大致的对等的汉语,其余的采用的是意译。

4 汉语谚语的英译。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Hethat hatht,een bitten by aserpent is afraid of a rope/Oncebitten,twice shy.*);家家有本难念的经(Every family hasits own hard nut to crack,/Every family has a skekton inthe cupboard*)。

以上带*号的英译都是大致对等的英语谚语,其余的用直译或意译。

成语和谚语是一个民族的人民在长期生活的经验中和传统文化活动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精华和智慧结晶。英、汉的谚语都有这样的特点:用词简炼,比喻生动,寓意隽永。讲究音韵,多平行结构或对仗,语言通俗,便于记忆流传。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翻译手法来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保持原文的文化内涵。

三、非逻辑的特殊词语和特殊句式及其翻译处理

作为特殊语法现象的英语惯用法常常出现非逻辑的结构。英汉互译在语言逻辑上遇到的困惑突出地反映在这方面。以下。笔者将分两大方面进行探讨。

1 英译汉的特殊翻译处理。

a,反说正译法(litotes)例:IT’s an ill wind that blowsnobedy good,(prov,)

误译:凡是坏事,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正译:对人人都有害的事世上少有。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坏事。本句的

含意实际上相当于“Even an ill wind may not blow harm toeverybody,”

b,部分否定法(patrial negafive)例:All that glitters isnot gold,(prov,)

All在这里也是部分否定,相当于“Not all that glittersis gold,”译为:闪光的不都是金子。/闪闪发光物,未必都是金。

c,矛盾修饰法(oxymoron)例:The government’s re-spense to the report has been a deafening silence,

既然是silence(沉默),又怎么会deafening(震耳欲聋)呢?其实这是一种修辞手段――矛盾修饰法,产生一种警醒的。甚至是辛辣讽刺的效果。本句应译为“政府对此报道置之不理,让公众听不到官方的一点反应”。

2 汉译英的特殊翻译处理。

a,汉语无主句的英译处理。例:在船上可以比在陆地上看到更多的星星(More stars could be observed on boardthe shipt than on the land)。

b,使用形式主语it来帮助构成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例1:一般来说。上海的冬天没有南京冷(Normally,itis not so cold in Shanghai as in Nanjing in winter);例2:希望中美两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经济上的往来(Itis hoped that economic exchanges will be expanded betweenChina and the United Srates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andmutual benefit)。

c,处于次要信息地位的主语之英译处理。例1:其实,美国一直很重视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In fact,due imper-tartce has been attached to the trai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infinancing in America)。

说明:原旬的主语“美国”是场所,而句中的主要信息是“重视……”。

例2:在这方面,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规定(Relevant Laws haven’t been prom-lgated in terms of thisarea sofar)。

说明:本句的主要信息是“相关的法律规定”,而原句的主语“国家”处于次要信息地位,而且含义笼统不明确。在译文中可以省略。

四、结语

第8篇:鹬蚌相争寓意范文

关键词:文化翻译观 中西寓言故事 翻译

1、引论

1.1 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本课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寓言是富于启发性的故事形式,篇幅短小精悍,常常以人、动物或其他非生物作为主角,寓意深刻。寓言是各种精神文化成果的重要载体、展示各民族文化特征的橱窗。

目前国内学者中西方寓言故事的研究,有不少是研究各自的体裁、文化内涵、写作手法及艺术特点的,如宋苗(2003)的硕士论文“先秦寓言的文化内涵”、吴秋林(1985)的“论寓言的本质”;也有进行中西寓言比研究的,如曹文心(2001)的“伊索寓言与中国先秦寓言的民族特色比研究、蓝开祥(1985)的“东西辉映的先秦寓言与伊索寓言”。将寓言与翻译相结合的研究,特别是中西寓言之间的翻译研究相较少,有周燕、向晓红(2002)的“寓言与翻译”。从文化翻译观进行中西寓言翻译的研究目前国内还没有。因为寓言有着深刻内涵的文化载体,所有在将中西方寓言互译时,就不能光考虑语言层面上的转换,还要将文化因素考虑在内。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认为,翻译应该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不能单单停留在语篇层面;翻译等值就是原语与译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有利于将各自的文化因素通过翻译带给其目标读者,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研究旨在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指导下,进行中西寓言故事的比与翻译研究,分析探究中西寓言故事翻译中文化因素,找出合理的翻译策略和手段,使得翻译的寓言故事在各自的目标读者中产生和源语目标读者同样的效果,以此促进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1.2 本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研究旨在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指导下,进行中西寓言故事的比与翻译研究。首先比较中西寓言故事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包括题材、形式、特点、传统、主人公角色以及带有各自深刻文化内涵的因素。此部分会分别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如《庄子》、《韩非子》等和西方寓言故事中的《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中挑选经典的寓言故事进行比分析。接着探讨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的内涵和理论意义,以及其寓言翻译的指导作用。然后探究中西寓言故事翻译中的各种文化因素,如历史习俗、思维方式、宗教传统、价值观及审美观以及地域环境等,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寓言故事进行分析。在翻译寓言故事的过程中,译者必须了解语篇中中西民族文化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原文所包含的文化语义,分析隐含在原文背后的文化因素,做精准有效的翻译。最后,根据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探讨具体翻译中西寓言故事的过程中所要遵循的翻译标准、可以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手段。其中最重要的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的运用会分别得到详细的解说。另外其他一些翻译原则如等值原则、替换原则、直译原则、意译原则会得到具体而详细的阐述和说明,辅以具体的寓言故事翻译例子。总之,研究目标是找出合理的翻译策略和手段,使得翻译的寓言故事在各自的目标读者中产生和源语目标读者同样的效果,以此促进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该研究要从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着手,找到中西寓言故事比与翻译的切人点,结合具体而经典的寓言故事的翻译及其分析,探讨出影响寓言故事翻译的各种文化因素,使目标读者读译文时达到和源语读者读原文时的同样效果,从而通过分析和翻译中西寓言故事,在中国和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1.3 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以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作为指导,进行中西寓言故事的比与翻译研究。首先比较中西寓言故事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接着探讨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的内涵和理论意义,以及其寓言翻译的指导作用。然后探究中西寓言故事翻译中的各种文化因素,如历史习俗、思维方式、宗教传统、价值观及审美观以及地域环境等。最后根据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探讨具体翻译中西寓言故事的过程中所要遵循的翻译标准、可以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手段。

本研究拟采用定性分析和比分析的方法,以“文化翻译观”作为理论指导,以具体的翻译个案作为研究象,从而找到切实可行而有效的翻译中西寓言故事的策略和方法。

2、寓言的特性

历史习俗、思维方式、宗教传统、价值观及审美观以及地域环境等,在中西寓言故事的翻译中有着重要的影响。翻译寓言应注意它的三种属性和五个特点。

2.1 寓言的属性

寓言的三种属性是:

2.1.1 语言属性(以连贯的语言信息为其结构)

2.1.2 逻辑属性(归纳事实,构成判定)

2.1.3 文艺属性(文艺小品)

2.2 寓言的特点

寓言有五个特点:群众性、判断性、教诲性、精炼性和形象性。

2.2.1 群众性:寓言主要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一部分是传统的民间故事(如:“愚公移山”、“铁杵磨针”);另一部分才是历代哲学家、统治者、文人、学者或其他有识之士所总结出来的(如“孔子劝学”、“伯乐教人”)。

2.2.2 判断性:寓言传说总是明确告诉人们一个事实,并通过这一事实阐明一个真理,说明一种认识或得出一条经验。如“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之类。

2.2.3 教诲性:教诲性应当说是寓言最本质的特点,它客观现象、人情事理进行深入剖析,以此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要学习什么,防范什么,应当做什么和坚决不做什么。有的寓言是消极的警告,有的是积极的教诲。该类型寓言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1)倡导类:提倡积极努力学习(如“无钱之市”),业精于勤(如“学以砺身”),实事求是(如“鲁侯养鸟”)、讲求效率(如“宋人刻楮”)。与此同时亦告诫人们:戒主观片面(如“宋人燕石”),戒自不量力(如“夸父逐1日”)、戒贪婪(如“鳏鱼贪食”)、戒轻信人言(如“燕人还国”)、戒目光短浅(如“反裘负刍”)等。

(2)辨证真理类:如“楚人矛盾”(Self contradiction):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A spear-maker of Chu, conculrenfly an armorer,whilepraising the invulnerability of his armor,declared that

there was nothing that his spears could not pierce,Butwhen he was asked,“What if your spears were used a-gainst your own armor?”He could not 8nswe广invulnerable armor and allpiercing spear cannat stand together。

(3)政治、经济、信息与致富类:如“以鱼喻君”(Thesovereign analogous to a fish),提倡民主思想:

孔子谓子夏日:“商,汝知君之为君乎?”子夏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

“Shang”,said Confucius to Zi Xia, “Can you tell mehow the sovereign of a state is a sovereign?”“The fish outof water must perish。”replied the disciple,“Where as thewater without the fish continues to be the same element。”(孙贵定译《中国寓言》)

(4)精炼性:由寓言而生成的成语,一般只有短短的几个字,但在极其简练的文字里,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寓言的文字简练精辟,也体现了便于记忆、使用、流传的客观需求。如“屠龙之技”,它的整个寓言只有25个字,而其短小精悍的寓意却指明了学习要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针性,反浪费光明和金钱的重大意义。

朱浮漫学屠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5)形象性:寓言并不以理论形式表达思想,而是通过事物的形象和具体特征、行为或话把若干含义描绘、烘托出来。寓言具有十多种修辞手段,诸如:明喻、暗喻、拟人、夸张、反语、警句、双方、照、影射、弦外有音及幽默讽刺等等,从而形成并具备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3、翻译寓言的原则

在英汉寓言的翻译中,不论它源于历史典故或传统故事等等,大体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 等值原则(套用):汉语成语和外语成语的深层、修辞层和表层完全吻合,也就是二者的内容和形式都相等,如:

知足常乐:Content is happiness。

人孰无过:To error is human。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As you sow,so you reap

3.2 替换原则(借用):深层吻合,修辞层和表层不吻合,也就是二者内容相等。形式不等,此时借用义同形异的成语译成,如:

因噎废食:The scalded dog fears cold water

得不偿失:Give a lark to catch a kite

曲突徙薪:Prevention is better than cure

3.3 直译原则:将汉语、寓言、成语译成外语一般词语,不仅符合原意,而且切近原始形象,并推敲出道德结论,增译于后,使之尽可能接近外语成语的形式,易于大家接受,如:

舌存齿亡:flexible tongues and hard(firm)teeth havedifferent lasting

3.4 意译原则:即解释性意译,如果勉强直译将会有损原意时,可将汉语寓言成语译成一般的外语词语或词组,如:

齐人捉金:A man may be belinded by the lust of goldand turned into a thief

亡铁疑邻:Groundless suspicion often cofirms itself towrong an innocent

总之,在翻译过程中,还可用加词、减词、省略、改动、引申、倒反(将肯定译为否定)、加注、推演等方法灵活处理。

4、结语

第9篇:鹬蚌相争寓意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素质;发展;途径

        语文课文文质兼美,展现了作者对风物美、生活美、生命美的体验,向学生展示了一个个美丽的灵动的世界。每篇课文都是作者的思想﹑志趣﹑情感等在审美意象中的有形折射,是世界的艺术写照。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看到的迷人风景,听到的美妙声音,无不深深吸引着学生,让学生心驰神往,深深受到教育。

        一、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从小学启蒙到高中三年级,语文科贯彻始终,课时最多,位置突出。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独当其任的责任”和“分内的责任”。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又是工具,其它学科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这个工具。怎样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叶老说得好:“听说读写宜并重”。即是让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习惯。培养语文能力,当然是指学生具有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良好习惯,是指学生在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时的读、写、听、说的习惯。如普通话的习惯,字体工整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养成了,语文科的素质教育也就实现了。 

        二、语文教育应当是素质教育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甚至凭借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和其它素质。拨开片面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云雾,我们看到的语文教学本来面目就应当是为全体学生打好思想道德和听说读写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语文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应做的全部工作。 

        三、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要充分认识应试教育这样一种异化了的教育现象所造成的恶劣后果 ------ 把考试的成功等同于教育的成功,成就了少数尖子生,丢掉了大多数学生;抓了智育,丢掉了其它,甚至以损害身心健康为代价。提出素质教育,其目有是使教育的本质回归,提高素质教育,是力求实现教育发展人的功能,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以期为国家不断地大量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我们要以历史的使命感和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去战胜旧的教育观念,坚决摒弃片面追求高分数的短视行为,不断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充满挑战与竞争。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思维,学会创新,是当今素质教育向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当作一项课题来研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素材、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通过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语文课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宋代王安石曾说过:“欲审其才,问以言。”说明“说”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言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因此,我在教学工作中,通过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我在教完《凡卡》后,出示了“我和凡卡比童年”的说话题目时,同学们都踊跃发言,畅所欲言,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练习“凡卡把信寄出去后,爷爷能收到信吗?”来续说故事,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语文课培养学生“做”的能力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我利用课文,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我教《放风筝》一课前,布置每个学生事先做一个风筝。教课时,让学生带到课堂上。课文结束后,我了解学生的风筝哪些能飞起来,哪些飞不起来;哪些飞得高,哪些飞得低。并给学生讲解风筝飞不起来、飞不高的原因,指导学生如何找到平衡点。这样的动手做,即使是不理解力学原理的学生,也能在实验中获得直观印象。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技能,又培养了观察、思维和想象的创新能力。

        六、语文课培养学生“画”的能力

        我在教《海滨小城》一课时,先让学生拿起彩笔,根据课文内容,把海滨的美景画出来,再把小城的景色画出来,从而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与此同时,我还让学生从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中任选一处画一画,看谁画得最美,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了创造想象力的培养。这种变文为画的做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得到了发展。

        七、语文课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作文训练的内容应该是广泛的、多彩的,训练的时间和空间也应是开放的。因此,我大胆地、不拘形式地让学生多写一写,多练一练。如:让学生写观察作文;给自己的小天地写说明文;尝试为自己的小制作写解说词(或小论文);尝试为某种产品(书包、钢笔)写广告词;尝试写发言稿、倡议书……此外,我还引导学生观察:一次有趣的活动;一幅得意的画;一次有趣的自然实验;一件精心制作的小物品;一个场面;一处景物等等。各学科有意义的内容,都是学生练笔的好素材。如此作文教学,必定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习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八、语文教学从书本走向生活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语文学习一旦走出课堂,延伸到广袤的天地和真实的生活中,意义非凡。因为大自然中,活生生的景物更具有一种灵性,触手可及的真实场景更具空灵的感召力,可成为学生与作者心灵交汇的桥梁。如学了《圆明园的毁灭》《长城和运河》等课文,学生查阅了大量资料,激起了浓浓的爱国之情。他们想去北京圆明园的遗迹寻梦,想登上万里长城当好汉,更想领略运河的古韵风情。于是,课文中的风景名胜,成了学生假期旅游的首选去处。在真实而鲜活的背景下,历史遗迹、名胜风景丰富着学生的思想,陶冶着学生的性情,成为学生的又一理想的精神家园。学习《壁虎》、《爬山虎的脚》等课文,我鼓励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捕捉鲜美而易逝的生活。我让学生亲自观察它们的外形特点、活动或生长规律,记观察日记。学习《只有一个地球》,学生来到小河边,看到了发黑的河面上浮满的垃圾;走上街道的十字路口,闻到呛喉的车尾废气……阅读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学生体验着鲜活的语言,也体验着鲜活的生活。语言与生活紧密相联,激荡着学生的情怀,滋养着他们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