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洋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

海洋旅游资源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海洋旅游资源的特点

第1篇:海洋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06)04―0071―06

旅游业区位理论主要是研究旅游客源地、目的地和旅游交通的空间格局、地域组织形式的相互关系及旅游场所位置与经济效益关系的理论,它是解释地域因素如何决定并影响人类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理论,是寻找最优区位以满足地域因素约束而获得最优经济发展的决策方法,也是关于人类活动空间组织及空间布局的学说。①旅游区位是某地区在其所在区域的旅游活动中占据的地位,以及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与周边地区的相互关系。区位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我们可以把旅游区位看成是旅游景点与其客源地相互作用中的相关位置、可达性及相对意义,看成一个旅游点对周围客源地的吸引和影响,或一个客源地对周围旅游点的选择性与相对偏好,因此,旅游区位包含资源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和认知区位四方面。随着旅游业内部诸要素及外部环境的变动,旅游区位条件也将相应变化,这为旅游区位重构提供了可能。

一、浙江省海洋旅游区位分析

区位重构的前提是区位分析。浙江省海洋旅游资源分布在滨海及海岛城市,包括海洋及海岸带广阔的区域,主要依托经济发达、文化传统浓厚的大中城市。关于浙江海洋旅游空间范围,本文采用浙江省海洋渔业局和浙江省统计局拟定的沿海地区的口径:即按行政区划,在辖区内拥有海岸线(包括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的县(市、区)。按此口径,全省沿海地区包括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绍兴、台州和舟山群岛在内的7个市的37个县(市、区)。旅游区位分析评价数据则选择2003年各地旅游资源普查成果。

(一)旅游资源区位分析及评价

旅游资源区位是从旅游区断面来看待旅游资源及景点对周围市场吸引力或相对价值,这是基于旅游资源地理区位1的区域内和邻近地区旅游业竞争态势的分析。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关键因素,也是旅游目的地开展旅游活动、建立旅游经济体系的基本条件,它是旅游吸引力形成的核心因素。旅游资源区位可以用资源丰度、资源品质等概念进行量化描述。资源丰度指某集合所拥有资源量的程度,储量则指分析范围内单体等级得分的总和。资源品质是对某资源集合的质量作量化评估,以便对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或各个区域的旅游资源在质量上作出有数量尺度的比较。根据以上资源内涵特征,我们将浙江省7个滨海旅游城市中的37个区县旅游资源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其海洋旅游资源的优势,作出适当的资源区位评价(见附表1)。

从表1中看出,浙江省海洋旅游资源区位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第一,多数沿海城市的海洋旅游资源储量丰、品质优。浙江省海洋旅游资源的拥有量,以温州最为丰富,其次为宁波和台州,再次为舟山。舟山虽然地域不广,旅游资源总储量比不上浙江省内大市,但由于是全国唯一的海岛旅游城市,其海洋资源拥有量最为丰富和独特,资源品质也最高;嘉兴市海洋旅游总量虽不大,但品质较高,加上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中最接近上海和江苏都市圈,有着地理区位优势,其高品质的旅游资源开发成海洋旅游产品,将会对“长三角”旅游市场形成巨大吸引力。

第二,资源组合优势明显,海洋旅游产品潜力巨大。嘉兴、宁波、温州、台州和舟山的海洋旅游资源所占比重大,品质优,储量大,其优良级单体比例都超过15%,有些还达到26%以上,这些区域的资源组合优势巨大,能够形成对国内较大距离的旅游吸引半径,并赢得国际旅游市场。

第三,海洋旅游资源储量与旅游业发展水平不对称。浙江省7个滨海旅游城市的资源总体分布状况,以温州市资源储量最为丰富,嘉兴与舟山的资源品质最高;杭州、温州都拥有较丰富的优良级旅游资源。但是在长期的发展中,杭州作为传统旅游目的地,一直是浙江省的旅游中心地,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其它地区的旅游发展与其拥有的资源储量并不相配,整体呈现出不对称状态。

(二)旅游客源区位分析与评价

客源区位是从客源地断面来看待周围几个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及可达性,它是基于旅游资源的市场区位与主要旅游客流关系的分析。旅游是旅游者的一种消费,旅游景点则是旅游业的商品,旅游者选择某一地去游览与否决定于他们对该旅游地感受的效用。作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浙江都有着十分优越的条件,浙江都有着十分优越的条件。浙江是中国旅游资源大省之一,风景名胜区总量占全国首位,尤其是滨海旅游资源储量丰富;旅游所依托的滨海城市经济、社会发达,交通便捷。发达的经济与藏富于民的观念使浙江省旅游消费市场十分广阔,旅游已成为浙江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浙江省滨海旅游城市的主要客源情况有以下特征:

其一,浙江省入境客源市场以外国人为主,杭州在入境市场中一枝独秀。根据浙江省旅游局2004年公布的数据统计,外国人占整个入境市场的55%以上,其次为台胞、香港同胞和澳门同胞。杭州是接待入境游客量最多的城市,温州、绍兴、舟山和台州,都不到总量的10%。

其二,以本省为最大客源地市场。省内客源拥有40%以上的份额,外加上海、江苏,组成一级旅游市场,份额占70%左右;北京、广东,山东组成二级旅游市场,份额在2%―4%之间;安徽、福建、江西和四川为三级市场,份额在1.5―3%之间。这种市场分布格局,与客源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息息息相关,也符合旅游市场“距离衰减”定律,体现出旅游资源的差异互补规律。

其三,客源区位排序:综合各级客源市场分布情况,浙江省7个滨海旅游城市的客源区位优劣排序为杭州、宁波、温州、台州、舟山、嘉兴、绍兴。

总之,浙江海洋旅游的客源市场发育不完全,为旅游目的地空间重构提供了必要。无论是境外市场还是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杭州都占三成以上,而作为海洋旅游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副省级城市温州和宁波则只占到6.03%和9.13%、12.25%和20.04%,其它滨海旅游地也表现出明显不对称。

(三)旅游交通区位分析及评价

空间理论告诉我们,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关系,一般以旅游地相对于客源地(游客)的可达性来表示。从我国实际情况看,游客在选择旅游地时,对旅游地的感应空间与实际旅游行为空间存在较大 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交通可达性的制约。我国旅游专家楚义芳认为交通可达性对我国观赏型旅游地而言,是所有区位因子中较重要的,其权重可达8.514,而旅游地与其它旅游地的空间关系权重仅占1.468①。

交通网是实现人与物质空间流动的重要手段,一般由基本的点和线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可以用密度、连结度、通达性来表述。一般情况下,密度大、连结度高、通达度好的交通网络是完善的交通网络。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沿海和海岛地区的交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海岸带和海岛地区的可通达性提高了,区位优势的改变为发展海洋旅游创造条件。

表2数据显示,杭州市区内及区际的交通连接度最高,陆上交通类型最齐全,处于最优交通区位之中;宁波和绍兴次之,宁波区内交通不如绍兴,温州和台州的区内交通连结度也不高,最低的是舟山。就陆上交通类型而言,舟山由于地处海岛,高速公路网无法到达,通达指数高,通达度差;因此,舟山要发展旅游产业,必须加快大陆连岛工程的建设,早日与杭甬高速接轨。同时,浙江要成为整个长江三角洲流通网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杭州是仅次于上海的重要中心,宁波是连接世界各大港口和国内港口的重要接点,其他沿海城市也都应是辐射本地区的网络中心。

(四)旅游认知区位分析与评价

认知区位是客源地游客对旅游区景物的认同感及观赏心理,是一种较为抽象的心理认知感受,主要表现为客源地居民对旅游区景物的认知程度和认同感。从游客外出旅游的动机与行动决策来看,每个游客首先是在他已认知的景点空间内筛选备选方案,然后再根据各景点的观赏价值、需支付资金及游览时间做出综合决策,以求取最大旅游效益。现代研究表明,个人的空间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由客观的地理空间环境决定,而是受个人感应空间支配。旅游行为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感应空间所产生的拉力所决定的,这种旅游感应空间也就是对旅游目的地的一种认知区位。

客源市场与认知区位有着一定的联系,如果一个潜在的客源地对某一目的地的旅游空间感应越强,那么其旅游行为越有可能趋向选择该地;如果对该地的认同感低,旅游空间感应越弱,那么该地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可能性就越小。阿?威尔逊(A.G.Wilspn)1967年证明了空间相互作用并非牛顿的距离幂函数衰减的不变模式,而是具有距离指数衰减的不变形式,王铮等进一步发展了威尔逊的理论,并推导出空间相互作用具有一个基本形式,即:f(d)=kexp(―βd)。

对于某一个旅游目的地来说,f(d)实则为某旅游目的地对另一客源地的吸引强度,k为该目的地旅游资源值的综合量度,d为两地之间的距离,β为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参数。李山、蒋铁红等在对上海的实证研究中推算出,我国旅游空间相互作用中的参数值β约为0.00129,当然该值将会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传播的进步而相应改变,其变化趋势为越来越小①。我们选择浙江旅游一级、二级和三级市场中的九个客源地,选取各滨海旅游目的地到客源地省会城市的区间直线距3离和各滨海旅游地的资源总储量,计算客源地对滨海旅游城市的空间感应强度,然后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出下表结论(见表3)。可见浙江滨海旅游地与客源地相关作用最强烈、感知强度最强的是温州,其他依次为台州、舟山、杭州、嘉兴、绍兴。这样的排列结果说明温州、宁波以及其它城市成为海洋旅游中心地的可能性。

(五)旅游区位组合度评价

丰富的资源储量并不等于该地目前旅游业发展的水平。就目前而言,海洋旅游产业的开发程度不足,成熟的景区不多。我们假设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级评定为标准,比较各类海洋旅游景区数量及成熟度,推算出该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作出旅游区位组合度的综合评价。

旅游区位组合度评价指选取了旅游区位评价层的4个指标与项目评价层的N个指标,按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给定不同的权重。各指标从第一位到第七位,由高到低设定得分为100、90、80、70、60、50、40,据此计算出浙江省各海洋旅游目的地组合区位等级(见表4)。

总之,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是不平衡的,区域旅游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全省旅游长期倚重杭州,而宁波、温州的旅游集散功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三个城市之间海洋旅游产业差距较大,扩散效应小于极化较应。如果突出宁波、温州二个副省级旅游城市的旅游集散功能,分别带动周边旅游地开发,由此构筑起一个完整的浙江滨海及海岛旅游带,将极大地促进浙江旅游业的发展。

二、区位重构:“一轴三群三带一核心”旅游空间新格局

(一)海洋旅游产业区位重构的理论支撑可用于指导浙江海洋旅游产业区位重构的基础理论主要有:一是Hills―lundgren的核心边缘模型,它强调了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二是陆大道的“点轴结构模式”,他认为初期的较孤立的数个中心地经一定时间发展,将由“点”扩散辐射成为一定空间网络结构的轴线。三是许春晓等的旅游业空间扩散、转移规律。四是王衍用的“阴影区”理论。该理论指出区域旅游地域系统中热点旅游对区对周围同类或不同类旅游资源的空间竞争现象,使周围旅游资源如同笼罩在“阴影”中而未能发挥出效益。另外,王滔等人提出的城市间的竞争合作关系,杨新军等认为我国旅游空间布局普遍地是以城市为中心等观点,对浙江海洋旅游产业区位重构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功用。鉴于上述理论和观点,综合浙江省海洋旅游实际,我们认为浙江省作为一个区域实体,旅游业各方主体间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但各方主体在竞争性合作中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宏观的结构;同时,浙江海洋旅游业依托城市体系结构,未来的空间布局仍然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层次性,未来浙江省海洋旅游各核心区发生扩散转移是可能的,从而成为一定空间结构的旅游网络。

(二)浙江海洋旅游产业空间特征及重构模式

在对浙江海洋旅游区位分析后认为,浙江省海洋旅游产业的发展应构建“一轴三群三带一核心”旅游空间新格局。

“一轴”。是指沿沪杭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三条交通干线为发展主轴线,以杭州湾大通道、舟山连岛工程和温州洞头半岛工程三个陆海通道为纽带,依靠轴线上的城市、产业区、交通节点、旅游风景名胜区的整体优化和协同发展,构筑浙江省海洋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动脉。

“三群”。是指以杭州、宁波、温州三个城市为中心,构筑成三大旅游功能区块。

(1)以杭州为中心,串联嘉兴,构成杭州湾海洋旅游产业群。发展海盐、海宁、萧山等城市旅游产业,使其成为该旅游块区的支撑,形成以休闲度假和会议商务为主要功能的旅游区。

(2)以宁波为中心,联动舟山,构成甬舟海洋旅 游产业群。发展慈溪、象山、石浦、宁海等城市旅游产业,整合佛教文化、沙雕艺术、海岛风光等资源,形成融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功能区,打造国际级的海洋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资源优势、经济文化优势,使其成为国际邮轮停靠点。

(3)以温州大都市区和台州都市区为中心,形成两大区域发展极核,带动其他滨海城市,形成功能完善的沿海城市群,构筑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海洋旅游产业群。发展三门、椒江、瑞安、平阳等城市的旅游产业,形成以瓯越风情、海韵渔情、现代商情为特色的兼具观光、休闲度假和商务会展功能的滨海旅游功能区,并与福建沿海共同构成浙南――闽东滨海旅游带。

“三带”。是指临海产业资源所形成的旅游带、海洋海岛旅游带、内陆旅游带。

(1)以沿海产业带为主要对象,沿海城市产业区为依托,发展观光旅游、工业旅游。

(2)以海岸带、海洋和海岛为平台,构筑海滨、海岛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带。形成以舟山市区为重点,以嵊泗、岱山、玉环、洞头为支撑的特色鲜明的海洋旅游带。

(3)依靠内陆腹地旅游资源,借助旅游区的辐射功能,联动陆上观光、农业、生态及文化等旅游,形成以内陆小城镇为中心的生态旅游产业带。

“一核”。是指利用舟山群岛独特的海洋生态和海洋文化优势,以普陀“金三角”为支点,带动嵊泗、桃花岛风景名胜区的开发,打造海上花园,使舟山群岛成为浙江省海洋旅游的核心区,长江三角洲最有影响的海洋旅游区和国际著名的海洋旅游目的地。

三、浙江省海洋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一)整合区域布局,实现功能互补

海洋旅游产业应该打破行政区域,以旅游交通线路为廊道,旅游区(点)为节点,构建旅游资源区域体系。浙江省海洋旅游产业的布局应该以三大产业群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突出区域特色,形成整体性的旅游产品;各区块之间要注意错位发展,避免近距离的空间竞争,实现功能互补。突破省际区域,向南与福建沿海共同构建滨海旅游带,东北部与江苏联动,融入“长三角旅游圈”之中,西向与江西组合成山水―宗教旅游产品,西北部与安徽联动,建立优势互补的产品群,变空间上的掠夺性竞争模式为空间合作模式。

(二)优化海洋旅游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多样化

经过20年来的发展,旅游产品结构已形成了一定体系。传统海洋旅游产品虽较成熟,但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已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尤其是重复旅游者的增长,他们更加追求个性化、趣味性和有益健康的个性化旅游消费,因此,海洋旅游区可以通过开发生态旅游、荒岛及海底探险旅游、体育健身旅游,深海垂钓旅游、游艇旅游等新型产品,以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尤其是有条件的甬舟旅游区,更应该以具有特色的多样化的上规模、上档次的旅游产品,成为中国海洋旅游的标志性品牌,成为国际邮轮目的地。

(三)加快海陆空交通网络的建设,改善旅游区的可进入性

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包括区际交通网络的完善和景区(点)交通网络的建设。温州、宁波为新兴的海洋旅游集散中心,应该加强区内交通网络以及市区与各景点(区)交通网线建设;作为浙江省海洋旅游核心区的舟山群岛,加快与大陆公路网的快速对接十分关键;岛际交通网络的建设可以拓展思路,从海陆空三个方面考虑,尤其是边缘极地岛屿,发展直升机航运有着广阔的市场。但鉴于目前市场仍未成熟状况,让单纯的航行与海洋观光结合是降低游客心理感知风险的、降低飞行成本的有效方法。

(四)海陆联动、山海并举,构筑整体性海洋旅游产品

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是客观现实,这种差异通常表现为旅游资源的空间极化现象。运用核心―边缘理论对旅游资源所存在的客观差异进行空间辨识,突出国家级、省级等高等级资源的核心地位,以此为核心并形成旅游开发的增长极,逐步构筑起滨海旅游、岛区旅游和海区旅游互通的海洋旅游产品体系。另外,还要注意海洋旅游产业的发展向内陆延伸的增长极化现象,注意把内陆、山区的生态旅游与海洋旅游结合起来,塑造以民俗风情、海韵渔情、现代商情为特色的,兼具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功能的地区性旅游产品。

第2篇:海洋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

引言

生命起源于水,海洋就像生命的摇篮,更是旅游者的乐园,21世纪被称为是海洋的世纪,我国经济想要实现快速成长,离不开海洋经济的助推作用。海洋文化旅游是海洋经济的前奏,而灵魂是文化,离开了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展变得寸步难行,注重海洋文化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海洋文化旅游的发展,也在无形中培育着国民的海洋意识。

一、文献检索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海洋文化和海洋旅游

曲金良教授对海洋文化做了如下表述:(1999)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由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起源。对于海洋文化旅游来说,海洋文化是海洋旅游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承载,旅游活动将变得商业利益化,没有个性。张金忠等认为(2012),海洋文化包含五重内涵,分别是海洋民俗节庆文化、近代海洋战争历史文化、海滨自然景观文化、海洋主题公园文化、涉海工业文化。郑岩在研究大连海洋文化时,将海洋文化分为(2013):海洋地质文化、海洋生态文化、海洋经济文化、海洋民俗文化、海洋饮食文化、海洋科教文化、海洋军事文化、海洋演艺文化、海洋体育文化。王东京认为海洋文化包括六个方面(2009),分别是:海洋民俗文化、海洋艺术、海洋宗教文化、海洋历史遗存、海洋科技知识、海洋饮食文化。

学者陈扬乐、王琳基于对旅游和海洋空间区域范围的界定,将海洋旅游概念表述为(2009)旅游者离开自己惯常的环境前去海洋旅游区域进行的旅游,这里的海洋旅游区域不仅包括所有的海洋水体部分,还包括陆上以海洋气候、海洋文化为主的地区。学者胡念望则认为(2014)除了海洋旅游之外,与其相关的还有滨海旅游、海岛旅游、海岸带旅游等相近的概念,这主要是针对范围大小的不同,而在旅游的形式和群上,人们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现在学者们都较为认同的是董玉明先生对海洋旅游的界定,他认为(2003)海洋旅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海洋为依托,以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海洋游览、娱乐和度假等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外国学者Meriwether在研究海洋旅游时提出了(1991)平衡节约资源和沿海和海洋旅游的经济发展的四个途径,强调了海洋旅游的环境保护。Olivier Dehoorne 在研究海南海洋旅游资源和海洋文化的特点时,则从(2014)自然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和人文海洋文化旅游资源两个方面来列举海南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

(二)文化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巩慧琴、鲍富元认为(2014)随着近年来大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的大量涌入,导致对旅游资源持续利用的忽视,在获取了经济利益的同时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造成海水污染、沙滩泥质化、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学者胡卫伟,王湖滨在研究舟山海洋文化旅游与开发策略时,发现(2006)目前舟山市的旅游业尚未形成明确的文化旅游开发指导思想和整体战略规划意识。庄大昌在研究南京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策略时,提出(2006)南京文化旅游存在资源开发的空间差异明显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与力度不平衡等问题。谢新#郑立文在研究宁德市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时,归纳了宁德市海洋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有(2013)文化特色不够明显、资源优势缺乏整合、闽台优势发挥不足、接待设施滞后薄弱等。刘勇发现制约山东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有(2012):管理体制不畅、缺乏大局观和联合意识、开发同质化和浅层次严重、市场开发力度不足、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短缺等。

(三)海洋文化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

薛忠义、朱颜认为要在不久的未来实现海洋强国中国梦的内涵,其中包括(2014)生态海洋: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逐步形成有力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和谐海洋:秉持合作共赢的海洋外交方针。以“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平友好、合作共赢”为方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海洋外交发展之路,使海洋成为沿海国家的合作之海、友谊之海。魏萍萍、孙静认为(2012)海洋与内陆旅游有很多共同点与互补性, 利于旅游产业的一体化进程。并且提出了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柳礼奎在阐述区域发展时认为应当(2015)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充分利用一体化的政策利好拓展涉海旅游。

二、结语

第3篇:海洋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

继“绿色旅游”、“红色旅游”之后,“蓝色旅游”又成为一大热点,但究竟什么是 “蓝色旅游”、应该怎样发展蓝色旅游呢?

对于以海为本的“蓝色旅游”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早期。1730年在英国的Scarborough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海水浴场,1754年,英国医生Russel发现了海水具有特殊的医疗功能,率先在布赖特使用“水疗法”开发海滨疗养场,使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滨海疗养康复地,这便是世界滨海旅游的雏形;19世纪中至20世纪初滨海疗养娱乐大肆流行;20世纪中叶以来,休闲度假则成为滨海旅游发展的主体模式。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滨海旅游也迅速崛起,继60年代风靡全球的阳光(Sun),海浪(Sea)沙滩(Sand)“3S”旅游之后,又出现了外加风景(Scenery)安全(Safe)服务(Service)伴侣(Sex)舒适(Satisfaction)风格(Style)的“9S”滨海旅游,对整个旅游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开始,滨海旅游的发展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滨海旅游开发管理被提上国际议事日程。地中海及加勒比海沿岸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注重滨海旅游开发研究,成立专门的海洋旅游发展组织,召开滨海旅游专题性会议,讨论海洋旅游的发展问题。1990年,“世界海岸与海洋旅游大会”在夏威夷召开,与会者主要探讨了海岸和海洋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1995年,印度洋旅游组织(IOTO)成立,来自印度洋沿岸18个国家的100多名成员就加强海岸带管理和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建立了印度洋区域旅游数据库和海洋旅游电子信息网络平台。

以海为本的“蓝色旅游”这一名词最先是由The Reef Atlantis 于2000年作为天堂岛酒店的一种经营理念提出的,主要是指给前往巴哈马群岛度假的人及其它游客提供一个与海洋互动、体验滨海旅游乐趣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机会;在我国,2010年9月,在“台州·中国海洋海岛旅游高峰论坛”上,旅游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首次提出了“蓝色旅游”的概念,指出蓝色旅游“是运用融合发展的新理念,依托滨海、海洋与海岛产业和特色文化资源,依据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整合开发滨海城市、海鲜美食、渔家风情、文化娱乐、产业旅游、购物旅游、邮轮游艇和休闲养生等多元化与系列化新兴旅游产品的综合性旅游产业”。

“蓝色旅游”确实是蓝色经济区发展的一个新的切入点,但如果只是盲目跟风不求甚解,将有可能破坏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我认为“蓝区”旅游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1.正确制定蓝色旅游发展战略。战略指导实践,是决定成败的上位解。这种决策性的框架搭建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和专业理论的支撑。中国海洋大学张广海等(2007)在《我国滨海旅游发展战略初探》一文中借助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对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其发展战略进行选择,构建出独具特色的滨海旅游战略体系和支撑体系,以求指导我国滨海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大连大学旅游学院肖瑜(2011)在《黑龙江对外贸易》上发表“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一文,结合辽宁省的既有条件,建议其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协调发展战略、特色小城镇旅游战略、生态环境保护战略、人才战略五大发展战略,提出统一规划开发、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沿海经济带内各市之间及与周边区域的旅游合作等建议。借助专业理论及专家人才来加强战略研究,将从宏观上指导蓝色旅游的良性发展。

2.合理利用蓝色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和载体,有些旅游资源是可再生的,有些则是不可再生的;有些是适用于旅游活动的,有些则存在着诸多的隐患。我们可以结合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海洋旅游资源票赋谱和海洋游憩话动谱进行细化,筛选出适合本地的蓝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结合中国海洋旅游资源的特点与现状,建立蓝色旅游管理体系,从大旅游的高度来认识和利用蓝色旅游资源。

3.科学规划蓝色旅游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先行。蓝色旅游区域规划应该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促使各区域协调发展,避免建设的无序性和重复性;统筹滨海腹地、海岸带和海域的开发建设,统筹海陆产业、生产要素配置、基础设施构建和生态环境治理,以海洋开发建设带动陆地开发建设,形成开发海洋、提升沿海、带动全域的蓝色旅游发展新格局。

4.深入挖掘蓝色旅游文化。重视海洋旅游文化挖掘,强化滨海旅游文化建设,是面向海洋世纪的必然要求,任何旅游的发展都离不开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早在1999年,青岛海洋大学曲金良教授就在其《海洋旅游文化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中罗列分析了我国滨海旅游发展中在海洋文化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2011年卢飞在《国内滨海旅游文化研究进展》中对于滨海旅游消费文化和滨海旅游经营文化进行了总结分析;2005年刘桂春、韩增林又在《我国海洋文化的地理特征及其意义探讨》中,对国内海洋文化研究进行了综述,对我国海洋文化的地域性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海洋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指出海洋文化建设应积极推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5.高度重视蓝色旅游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成为各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蓝色旅游也不例外。骆乐、刘海为(2009)的“上海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结合上海的地理区位、经济发展和旅游现状,通过对游客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出了影响上海旅游发展的若干制约因素,为滨海旅游开发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滨海城市要实现本地蓝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对其进行全方位的SWOT分析,必要时成立专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机构,对当地经济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第4篇:海洋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海南省滨海旅游发展现状对策

自90年代以来,滨海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无论是在接待旅游人数方面,还是在旅游收入方面,都对我国旅游业做出了巨大贡献。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滨海旅游以其独特优势,必将成为引领我国旅游发展的强劲动力。海南省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有着发展滨海旅游的先天优势。自1988年建省以来,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热带滨海旅游资源,海南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中国旅游度假的热点地区。

一、滨海旅游的概念

滨海是陆地系统和海洋系统的接合部,是海陆相互作用而变化的活跃地带。滨海地带主要包括由海湾、岛屿、半岛或海湾形成的内陆水道,处于海陆两个生态环境的交界处。

滨海旅游(coastal tourism)概括为在海岸、离岸水面上发生的全面的旅游、休闲娱乐活动,包括海岸上住宿、餐饮、食品工业、第二住宅的发展,基础设施支撑的海岸发展和旅游活动,例如休闲游船、依托海岸的生态旅游、豪华游船、游泳、休闲渔业、浮潜和潜水。

二、海南省滨海旅游发展现状

1.滨海旅资源开发现状

(1)滨海旅游资源状况

参照2003年我国出台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在确定调查范围的基础上(沿海12个县市),对海南滨海地区进行了旅游资源普查,共调查旅游景点259个,调查旅游资源单体近600多个。

(2)海南滨海旅游资源分布特征

从总体上看,海南滨海地区旅游资源类型多、数量大,除了冰雪旅游资源和草原与草地旅游资源外,基本包含了全部旅游资源主类和亚类。但各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地区分布都不均衡。东部沿海6个县市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滨海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为226个,占评价总数的7661%,西部6个县市滨海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为62个,仅占评价总数的21.02%,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为7个,占评价总数的2.37%。在优良级滨海旅游资源单体中,东部6县市有119个,占全部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80.41%,西部6县市有24个,仅占16.21%,西沙群岛有5个,占3.38%。在所有滨海12个县市中,三亚市滨海旅游资源单体和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数量最多,其次是海口、万宁、文昌、琼海等地。

2.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状况

海南滨海旅游景区集中了绝大多数海南旅游资源的精华,且开发历史较早。旅游产品和线路相对成熟。目前海南有36个A级旅游景区点,位于滨海地区的有28个,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8家,3A级景区11家,2A级景区3家,1A级景区2家,在建2家。

3.滨海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海南省凭借着其独特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开发了种类繁多、各色各样的滨海旅游产品。不仅有传统的滨海观光产品,也有其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根据滨海旅游活动特点、滨海旅游资源组合、滨海旅游产品的内涵及滨海旅游需求趋势,在分析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把海南省滨海旅游产品大致归纳为6大类、264,类(表3)。

4.滨海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现状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批国内外顶级酒店品牌纷纷进驻,海南的酒店数量快速增长。截止到目前。全省共有星级酒店364家。其中五星级酒店61家,四星级酒店101家,三星级酒店131家,客房54235间,床位92042张:共有旅行社202家。其中国际旅行社49家,国内旅行社153家;共有景区80多家,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10家;高尔夫球场23家;以及为数众多的旅游商场和免税商场。目前,海南形成的旅游年接待能力已超过2500万人次。

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9064公里,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动脉。

“三纵四横”国省干线为主骨架,县乡村道支干相联,贯通东西南北、辐射全岛的公路网络格局。铁路建设也实现历史性突破,建成了从南到北的西环铁路和跨越琼州海峡的粤海铁路。以旅游观光为主的东环城际快速客运铁路也于2011年12月建成通车,西环高铁也在规划建设之中。航空事业发展异常迅猛,按照国际民航组织4E标准先后修建了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开通国际国内航线近500条。全省现有大小港口24个,其中以海口、三亚、八所、杨浦四大港口为最大。国内航线可到达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各港口,国际航线可到达俄罗斯、日本、朝鲜、东南亚、非洲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5.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

海南的旅游业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发展起来的,从1988年建省至今,海南旅游业经过22年的发展,各项旅游指标都有了飞跃增长,旅游收入明显增加,并逐步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海南近年来滨海地区旅游收入情况表(表4)。

三、海南省滨海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滨海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开发程度较低

旅游产品结构是指旅游产品的构成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国内外旅游产品的发展历程,可以将旅游产品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次、提高层次和专门层次。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滨海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绝大多数滨海旅游产品处于初级开发阶段,产品结构单一,以基础层次的热带滨海观光、民族风情观赏、海上游乐等旅游产品为主,提高层次的热带滨海度假旅游产品虽已有发展,但仍未能形成主要旅游产品。高端层次的邮轮和游艇也处于起步阶段。

2.滨海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力度不协调

热带滨海旅游资源是海南独特的旅游资源,作为海岛型的旅游目的地其生态环境是比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随着海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滨海旅游资源在未经合理规划的情况了进行了大规模的粗放开发,造成极大的破坏。一些滨海景区开发利用少,实际产出与资源丰富程度不协调,难以将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旅游者生态环保意识淡薄,加上一些滨海旅游地超容量接待游客,造成海滩垃圾遍地、海洋水体遭受污染和沿岸植被的破坏。许多固体垃圾未得到及时的回收处理,造成岛上生态坏境恶化,大量游客参与亲水式潜水项目,并且缺乏对珊瑚礁资源保护的知识,使珊瑚礁遭到严重破坏。

3.旅游公共服务不完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旅游公共服务是指在旅游目的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由政府或其他组织等服务主体为旅行前、旅行中、旅行后的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提供的,具有明显公共性的,满足旅游者共同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总称。海南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在不断完善中,目前只在海口设有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中心机

关性质比较强。在公共旅游服务网站方面尽管有不少官方以及企业性质的旅游网络,但功能比较单一,很难实现与旅游企业的无障碍对接。在主要的机场,码头、车站都缺少必要的旅游咨询服务网点。海南现在虽然在部分旅游接待设施方面已达到国际水平,但是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在景区、旅行社、旅游餐饮、旅游商场等方面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都需要提高。

4.利益主体关系不明确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主要有五大利益主体,分别是当地居民、地方政府、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作为利益主体的当地居民,应该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最大受益者,而实际情况是当地居民很少或没有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们不能明显的体会到良好的旅游社会环境、市场环境、生态环境能为他们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这也造成了欺客宰客、态度恶劣等对游客的不友好行为,以及随地吐痰、乱扔乱放、不遵守交通规则等不文明行为的时常发生。这也间接影响了旅游者的利益,给旅游者带来了不满意的旅游经历。旅游企业在滨海旅游开发中的主力军的地位,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要加以明确。旅游从业人员作为为旅游财富的创造者,其重要作用也要得到重视与尊重。

四、海南省滨海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1.丰富产品体系,满足旅游者多元化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并趋向于体验性、参与性旅游产品。为此,需要依托海南现有的滨海旅游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按照国际化旅游目的地标准改造和升级。同时借鉴国际海岛开发经验,在明确主题的基础上多元综合性发展,注重对自然安静休闲、历史文化游览、独特景观游览、健康休闲、时尚高端旅游、运动休闲等多种度假类型产品的开发,并形成不同层次的旅游产品,既有高端旅游产品,也有很多适于大众的中端旅游产品。

2.加强资源的保护力度,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

滨海旅游环境是一个相对脆弱的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也会从根本上动摇滨海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为了尽量减少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滨海旅游开发中应研究滨海旅游环境承载力,并将旅游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之上,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加强滨海旅游的理论研究,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制定科学的滨海旅游开发规划,尤其要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作为衡量旅游开发威败的标准之一加强规划,尽可能减少因随意性和盲目性带来的破坏。对旅游发展负有责任的政府机构、协会、环境方面的非政府组织应通力合作,加强可行性研究,拟定发展框架,完善旅游规则,实现海南省可持续旅游发展。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保持海南岛的地方特色,维护滨海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

3.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制定旅游服务质量标准

建立具有旅游咨询、预定和多种服务功能的线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线上旅游网站,整合网络资源,推进网上、网下公益性旅游咨询同有偿服务有机结合和相互配套。推广无线高速宽带网络和探索旅游业数字化,促进新型电子旅游服务业形成;建立以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为主的旅游基础设施服务系统;形成以旅游景区道路连接线、旅游交通引导标识为主的旅游公共交通服务系统;形成以危机管理、安全救助为主的旅游配套服务系统。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旅游服务质量标准体系。贯彻落实国家和行业对旅游服务的相关标准。旅游企业要编制服务质量手册,完善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

4.注重旅游形象建设,完善营销体系建设

由于旅游产品的无形性特点使得消费者不能象传统型的消费活动一样可以直观的挑选商品并在付款后形成快速消费。因此购买过程中旅游产品的品牌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显的尤为重要。在当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形象塑造已成为旅游地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关键。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旅游产品要靠形象的传播,使其为潜在旅游者所认知,从而产生旅游动机。并最终实现出游计划。国外旅游研究表明,形象是吸引旅游者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第5篇:海洋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合作对象;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区域经济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它以区域经济合作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合作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降低成本,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最大化。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的提高,加上该产业具有关联性和带动性强的特点,可以通过区域旅游合作带动区域经济的深入合作,推动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发展区域经济的主要途径。

20世界70年代以来,由于得到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我国旅游业有的较快的发展,山东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也随即展开。山东旅游业最早确定的是“两区一线”的发展格局,即以济南、泰安、曲阜、邹县(现邹城市)为主体的“山水圣人”旅游区青岛、烟台、威海连成一片的海滨旅游去,以及以潍坊、淄博为一线的千里民俗旅游线。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旅游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从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的历程看,主要得益于两大旅游区的建设,西部山水圣人旅游区和东部黄金海岸旅游区一是是山东旅游的骨干区域。

潍坊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的重要交汇处,与青岛、淄博、烟台、临沂等地相邻。作为半岛城市群地理中心是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同时,潍坊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在近年来潍坊的旅游发展水平却不高,在全省的排名中呈下降趋势,并随着日照、临沂、东营等地旅游业的发展,潍坊旅游业面临着逐渐边缘化的威胁。从旅游业发展趋势看,目前潍坊正是接受挑战把握机遇的黄金时期,如何进一步推进潍坊市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研究的主要课题。面对挑战,把握好自身优势,在现有的旅游资源优势基础上,积极与周边旅游城实力强的城市进行区域合作,来带动潍坊市旅游业的发展。对此,笔者站对潍坊旅游业区域合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

潍坊市旅游资源包括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山水、温泉、洞穴、古遗址及园林类旅游资源,适宜发展休闲、养生、宜居等为特征的旅游产品。根据资源的特征及区位条件,潍坊旅游合作的对象主要周边旅游城市,首先是“接轨青岛”,自动车开通后,青岛-潍坊一小时城市圈的实现及潍坊休闲度假旅游定位没事的潍坊成为青岛市“后花园”,吸引青岛市民周末或工作之余来潍坊休闲度假;另外,自2014年2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提出将加快青岛-潍坊-日照城镇组团一体化发展。这三个城市在区位、产业上具备十分有利的合作互补条件,并已于近年来顺利进行了数次合作。未来三地将继续组团打造海滨旅游,建设保税港区等。近年来,青岛、潍坊、日照三地有着越来越多的交集,让三地产生了紧密的经济联系,也让三地组团一体化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提出要加快青岛-潍坊-日照城镇组团一体化发展。三个城市在地理位置上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它们并不是狭长的排列,而是紧挨在一起呈三角形,再加上都位于山东半岛,所以称为‘半岛三角模式’。三地都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可互相借鉴,促进航运及陆地物流对接,组团发展还能在经济政策上互惠互利。青岛还能跟潍坊形成产业互补。比如青岛的科研力量雄厚,海洋产业发达,就可以向潍坊提供科技服务和海洋资源补给。但与此同时,青岛土地资源缺乏,企业腾挪空间受限,另外,其城市定位决定了能耗大、占地多的传统产业必须尽快转移出去。毗邻的潍坊仅北部沿海就有近3000平方公里的滩涂,是青岛工业转移的最佳之地。

二、合作模式的选择

区域旅游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旅游要素在区域内的最有配置,根据要素组合的视角,可以选择区域旅游合作的三种模式:第一阶段,基于资源差异的区域内部市场互换合作模式。合作初期,合作的重点是基于资源和产品的差异,吸引合作区域内其他行政区的游客,将彼此当作旅游目的地,从而开拓市场。第二阶段,在区域整体资源的基础上整合“产品-市场共享”合作模式,根据区域资源的相似性进行归类,将区域内分散的同类旅游资源连成片,开发出大规模并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品牌。第三阶段,区域旅游水平高度发展后的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模式,这个阶段,合作区域内旅游资源差异缩小,旅游资源和要素得以在区域内自由流动,逐步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

潍坊作为山东省重要交通枢纽城市,面临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的建设带来的战略机遇,区域旅游合作称谓必然选择。为此设计了区域旅游合作的战略途径:强调政府在区域合作中的主导作用;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信息共享;形成区域交通互联;实施品牌联合营销。

参考文献:

[1]杨宁宁.基于区域合作的潍坊旅游业发展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0.

[2]丰婷.城市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深度挖掘研究-以山东省聊城市为例[J].经济论坛,2009(7):105-108.

第6篇:海洋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

旅游资源(T0urist Resources)是旅游活动的前提,也是旅游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通常是指通过开发、管理而成为旅游产品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我国官方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与旅游资源紧密相关的是旅游开发,即以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核心,促进旅游业全面发展的社会经济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包括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旅游景点的规划与设计、旅游项目的建设经营和管理、旅游地形象的建设与推广等等。旅游资源无疑是一个可以市场化开发的商业项目,不论是许多已经成熟的旅游项目,还是近年兴起的红色旅游和随着海洋经济热而起来的海岛旅游,无一不是将旅游资源市场化运营,并将旅游资源定位于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来对待。

二、旅游资源会计的基础理论依据

对于旅游企业主体而言,建立旅游资源会计核算的必要性既是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需要,也是旅游企业摒弃资源消耗高、废弃物排放量多的粗放型模式,实现旅游资源利用与保护并重的集约化开发、精细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旅游资源内涵的认识决定了旅游资源会计除应具备会计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特点可以概括为:一是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其存量和开发利用的有限性,会计必须对旅游资源进行相应的核算。资源既不是无限的,也不是不需要保养与维护的。因此,需要通过会计核算对已被损害的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补偿的核算,运用会计方法对资源的质量、效益等进行分析和评价,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二是旅游资源的公共物品特征决定了不可分割性与非排他性,会计视野不能仅限于某一微观会计主体,而是要从全局出发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成本补偿、收益的确认等进行全面地反映。三是旅游资源的多重性特征决定了其所带来的未来利益不仅是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完全套用一般企业会计思路、仅限于单个企业视野内搞会计核算肯定行不通。

可见,为了强化对资源的利用、管理和保养维护的精细化管理与控制,旅游企业必须科学地组织对所拥有的旅游资源进行相应的核算。不仅需要按权责发生制对已发生的经济投人包括开发建设的旅游资源进行计量、分析和评价,而且也要对“自然成本”即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和使用进行相应的核算。旅游资源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必须严格建立在相应的经济学基础上,即首先解决好旅游资源产权这样一个问题。旅游资源产权是旅游资源会计核算体系建立的基础,是指在有限条件下,旅游企业使用或配置旅游资源的权利,旅游资源产权具有普遍性、排他性、可分解性、可交易性等性质,其中排他性是产权的本质特征。现代产权理论以为,强有力的产权约束能防止资源的滥用,公道的产权安排可以促使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现实中的旅游资源产权问题极为复杂。如何进行旅游资源的科学、规范化产权界定,是一个现实问题。通过梳理产权关系,明确旅游资源的产权界定,协调好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权益分配,在会计的初始确认和计量上,可以区别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两种情形来进行,在后续确认和计量上,参照准则原理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披露,从而确保旅游企业的会计核算能够确保企业利益、社会利益的综合平衡。

三、旅游资源的会计核算框架构筑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是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涵盖了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并且将原有的会计理论更好地融合到准则当中,特别是新准则提出的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标准体系,对于提高我国财务信息透明度及可靠性、提升我国财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新准则在对旅游资源会计核算方面的影响,主要是公允价值理念被较为充分地体现在对资产、负债的计量方面。比如,对生物资产、对或有事项的有效的确认和计量,都为旅游资源会计核算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平台。

(一)旅游资源核算的价值目标

旅游资源的会计核算,就是以会计特有方法,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确认、计量和报告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成本费用,评估旅游资源开发经营的绩效对企业财务造成的影响。旅游资源的核算始终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达到协调旅游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保护的目的。除了从微观上反映旅游产业对旅游资源的经营而赢得经济收入、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支付费用外,还要核算因使用资源而发生的社会成本与责任、对自然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等问题。通过旅游资源的会计核算,在确认和计量企业在一定期间的旅游经济效益或经济损失,向社会相关主体提供所需的资源信息,为各决策单位实施经济和资源决策提供帮助。

(二)旅游资源核算的特殊假设

作为旅游企业,在一些会计基础假设方面具有其特殊性:一是会计主体假设特殊旅游资源会计核算和反映的内容也是企业范围的活动,只不过这种活动并不局限于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层面,而是扩展到由于非“交易或事项”引起的其他活动,并未发生价值的交换或转移,即需要将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纳入企业会计核算范围之内,将应将传统会计主体假设内涵扩展,将会计主体置于资源环境系统中,把游离于核算系统之外的资源价值损耗和补偿纳入会计核算系统,核算人类与资源系统的交换,以此来界定旅游资源会计主体的空间范围。二是具有多重计量假设。旅游资源会计计量具有多重性特征,不应只局限于货币计量。由于环境资源既具有商品性又不限于商品性,很大一部分在计量上具有模糊性特征,受科学水平和认识水平的限制,若将其用货币计量则精确性难以保证。多重计量能相互补充,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多重计量不但指可用其它的计量属性,还指要在旅游资源会计报告中用文字或附注方式,揭示一些重大且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环境信息。

(三)旅游资源资产核算的要点

植根于会计准则的精神实质,旅游资源资产加以确定的标准,一是旅游资源未来效用的可靠性,二是旅游资源计量的可能性,三是旅游资源的地域性。当旅游资源通过商业交易取得时,其价值可以按所支付对价进行计量;当旅游资源凭借某种权利取得或是大自然形成时,对于这种旅游资源可以合理估算进行计量。如果无法做出合理估算,如未探明储量的自然资源,不能作为旅游资源资产确认。在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无法对其直接计量的周此旅游资源会计的计量要大量依靠合理估计的方法。但出于稳健性原则,一般将成功的勘探与开发成本列作资本性支出,计入旅游资

源资产,而将失败的勘探与调研成本则作为收益性支出,列为当期管理费用。有些自然资源如旅游资源价值的计量是难以定量化的,这时可采用“等效”原理或“价值替代”原理等来计量,也可以采用支付意愿法来计量。所以,旅游资源资产的计价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如旅游资源的计价核算,包括旅游资源价值包括自然旅游价值和人文旅游价值。在自然旅游资源价值核算上,由于自然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或其生长周期长,作为旅游资源资本化的旅游资产的核算,对其计量可采用收益现值法,列作“旅游资产――自然资产”进行核算;在人文旅游资源价值上,可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等方式确定价值,列作“旅游资产――人文资产进行核算。

(四)旅游资源负债核算的要点

旅游资源负债是由于企业以往的经营活动或其它事项对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和影响,而应当由企业承担的,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现时义务,是企业在履行并承担环保社会责任的义务中预期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旅游资源负债主要产生于已经存在或预期可能发生的与旅游资源破坏有关的损失,在多数情况下难以确切的计量,所以常采用估计方式。旅游资源负债的确认主要采用以下方式:一是判断未来旅游资源支出发生的可能性,当达到基本确定标准时就进入负债的确认程序,否则按或有负债标准进行判断。二是判断旅游资源负债对会计期间的相关性。如果是由过去事项对旅游资源造成影响产生的负债,则可判断其具有负债属性;由未来事项产生的负债则可判断为契约负债。所谓契约负债指企业承诺未来旅游资源支出而履行的现实义务,如承诺对未来旅游资源损害的健康赔偿成本、旅游资源污染治理成本等。三是现实负债依据其可否计量做出当期确认与附注揭示的会计处理之分;契约负债依据其可否带来未来收益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根据稳健原则的要求,对不能带来未来收益的契约负债应作提取旅游资源损失准备金处理,具有未来收益的则可自愿揭示。

(五)旅游资源耗费核算的要点

旅游资源耗费是指旅游活动而付出或耗用资源的价值转化形式。完整的旅游资源耗费不能仅计算经济成本,还要包括社会成本、旅游资源成本以及耗用资源和排污而被征收的生态旅游资源补偿费、治理费等。有些旅游资源费用构成资源产品的成本,可按会计计量方法对其进行计量。如生产过程直接降低旅游资源负荷的成本、为预防旅游资源污染而发生的间接成本、企业环保系统的成本等。有些旅游资源费用虽然不构成资源产品的成本,但对其计价可从数量方面客观反映生态资源降级的代价以及恢复的代价。如由于企业活动而造成对土壤污染、水质下降、自然资源破坏的修复成本及公害诉讼赔偿金、罚金等方面的支出等。

目前,在旅游资源耗费的核算方面,重点关注经营权取得的成本,如企业直接向旅游资源所有者购买经营权时,应将所支付的买价及相关税费全部资本化记人“旅游资产经营权”核算;如企业以租赁方式取得经营权时,应以未来将要支付的租赁款的现值资本化为旅游资产;如果属于企业开发形成的,则将旅游资源的开发成本通常包括勘测、规划设计成本、旅游服务设施建没成本等,对开发成本应予以资本化,将其确以为一项资产,记进“旅游资产一开发成本”。开发完毕,再将经营权一并转进相应具体的单项旅游资产中。在旅游资源运营成本上,一般来说,运营成本可分为旅游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旅游成本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旅游资产摊销费用等;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等当期发生的可直接记进损益的费用。在旅游资源保护投入的核算上,要核算旅游资源的保护、治理费用和旅游资源发展费用等。此外,还要核算由于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旅游资源的非常损失。

(六)旅游资源收益核算的要点

旅游资源的经营收益,是指旅游企业在销售其旅游产品和提供各种旅游服务及旅游资产使用权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进,包括门票收入、劳务收入、租金收入等。

第7篇:海洋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洽川风景名胜区;湿地;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contact sichuan scenic area of wetland tourism resources surve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and to sum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tland tourism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etland tourism resources for resource development zones: contact sichuan FenQuan wetland recreation area, the Yellow River natural wetland nature reserve, rural landscape ecological experience area and loess area and the last peak forest style in view of each division of the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ring the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mode.

Keywords: contact sichuan scenic spot; Wetland;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mode

中图分类号:F590.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1],是地球表层独特而重要的生态系统,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海洋、森林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具有涵养水源、均化洪水、调节气候、促淤造陆、提供野生动植物生境、提供资源和休闲旅游场所等生态环境和社会服务功能,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2]。湿地风景优美,适于进行旅游开发。但前提是旅游不能破坏湿地资源,否则这种旅游方式是不可持续性的,因此,对于湿地资源的开发应建立在保护的前提之下,选择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和措施,合理利用湿地,而不是禁止利用湿地。

1洽川风景名胜区概况

洽川风景名胜区,位于陕西省渭南地区合阳县城以东23公里的黄河之滨,地处黄河中游,秦、晋、豫交界处。风景区东侧以黄河河心的陕西省与山西省界为限,南以黄河青年防护林为界,西至洽川黄土峰林西麓,北达黄河东雷一级站(图2.2),总面积约176.46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黄河河滨温泉湿地。景区拥有“万顷芦荡,千眼瀵泉,百种珍禽,十里荷塘,一条黄河”,自然风光十分迷人;诗经文化、黄河文化、古莘国文化源远流长,是一处具有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科学研究、文化探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湿地型风景名胜区,是陕西省重点旅游区。1995年9月风景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洽川风景区湿地旅游资源概况

洽川风景名胜区面积广阔,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原始野朴的黄河滩涂湿地、神奇的华夏绝景“瀵泉”、古朴延绵的黄土峰林、雄壮浑厚的黄河魂、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及淳朴的民俗民风以及多种珍稀水禽的栖息都是构成洽川风景区独特风貌的要素。根据洽川风景区湿地旅游资源的情况,将其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具体情况如下:

2.1.自然旅游资源

1)水体景观:洽川风景区的水景资源主要有黄河、小型湖泊、溪流、瀵泉以及荷塘等五种类型。其中,黄河及瀵泉是风景区的核心景观。“瀵泉”是一种温泉,属自喷温泉,常年不断且泉眼四周常伴有芦苇荡和湿地;“黄河”以其奔腾不息,古朴浑厚的形象示人,而在洽川,不仅有逶迤数里的黄河揭底及地啼的雄壮奇观,更因黄河河床在此处趋于平缓,尽显其母亲河温柔的一面。

根据调查,水体景观资源中有一级景源有6处,分别为:黄河(图3.1a)、处女泉(图3.1b)、夏阳瀵(图3.1c)、王村瀵、夏阳泉溪、处女泉溪等;二级景源共有4处,包括西鲤瀵、渤池瀵、熨斗瀵、子瀵等;三级景源2处,分别为:圣母湖、鸳鸯湖等;四级景源2处,分别为秦川观鱼和渔业养殖。

2)地文景观:在洽川风景区景区湿地地文景观资源中,最具游赏价值的重点景源有4处,其中一级景源为黄河河心洲、黄河湿地及瀵泉湿地(处女泉、夏阳瀵、王村瀵组群周边)五处;二级景源有太理湿地一处。湿地景观是洽川风景区不同于周边其他景区的特色景观,也是风景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关键,其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风景区的旅游的发展。其中,景区内2000余亩的黄河滩涂、河川港道间野生芦苇丛生、香蒲莎蓬、水草袭人,珍禽飞浮,构成一幅古朴幽静、野趣横生的黄河湿地景观;另外,围绕处女泉、夏阳瀵、王村瀵周边,形成了各异的湿地地形,与周边人文景观结合构成了独特神奇的瀵泉湿地景观,是洽川风景区内最为独特的景观资源,也是最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之一(见图3.2)。

3)生物景观:沿景区内黄河岸边绵延数里的青年防护林,长20km,宽1.5km,远望如一道绿色长城,坚实地屹立在黄河沿岸,守护者这里的一切。林中主要树种有旱柳、箭杆杨、刺槐、苦楝、紫穗槐、泡桐、杨树、中槐、红枣等;同时遍布黄河滩涂的湿地芦苇丛中,鹤飞鸟鸣,构成一幅别有生趣西北湿地植物景观,更有丹顶鹤、黑鹳、大鸨、天鹅、灰鹤等各异的珍稀鸟类栖息于此(见图3.3),为景区的生态旅游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内容。(附表1、附图1)

2.人文旅游资源

根据调查分析,洽川风景区人文风景资源中有一级资源7处,分别为:东雷一级站、东雷二级站、古有莘国遗址、帝喾陵、太姒故里、曹全碑出土处;二级资源8处,分别为:西塬和滩地新石器文化遗址、禹庙、伊莘耕莘处,元圣庙、子夏石室、汉代合阳县城故址、合水桥、洽川艺文;三级资源8处,分别为:龙王廟、城隍庙、兴国寺、招福寺、观鸟亭、抽黄总干渠、合阳民间故事、古莘餐饮、;四级资源有太空育种试验田(附表2、附图2)。

总体来说,洽川风景区内湿地旅游资源种类多,各类资源在空间地域上自然配置较好,各个区域内有相对不同的资源特色,空间分布上基本呈现出面状分布且有聚有散的特点,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在结构、种类和形态上都有较为合理的配置;这种组合良好,多重性显著地特点使风景区有可能开发较为丰富、搭配较佳的游赏产品,并使整个风景区在空间上能够由景观串联起来,形成景物、景点、景群、景线、景区、风景区相结合的开发结构。

第8篇:海洋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

摘要:乡村旅游资源活动对象独立、时空结构独立、文化层次品味较高,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增加乡村经济收入。文章首先分析了福建省乡村旅游的概况,提出目前福建省乡村旅游存在着景区规划不合理、景区开发利用率低以及景区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并从加强景区开发规划、提升景区开发利用率以及提高景区从业人员素质三个方面提出促进福建省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希冀促进福建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开发理论

随着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目前乡村旅游也成为旅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相比繁华的大都市旅游景点,乡村旅游具有活动对象独立、时空结构独立、文化层次品味较高的特点。清新的环境空气和轻松淳朴的氛围,让城市一族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乡村旅游,因而,“农家乐”、“民俗村”、“古村落”、“农场观光”以及“田园风光”等类型的乡村旅游模式应运而生。福建省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客家土楼、民俗村、古村落等等,也涌现出一些较为著名的乡村旅游胜地,如永泰县乐峰赤壁生态园、南靖县云水谣古镇、顺昌县香樟树山庄等等。

一、福建省乡村旅游现状

截止到2011年9月份,福建省目前有19家四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有21家三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这些经营单位所辖的乡村旅游景点都是著名的景点。整体而言,目前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一)旅游资源丰富

福建省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表现在森林资源、海洋资源和生物资源方面。我省森林面积大,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一,全省林业用地面积高达1.48亿亩,林地面积1.48亿亩,森林覆盖率达62.96%,在全国的森林覆盖率中排名第一。福建省拥有经济林面积1688万亩,其中有12个县(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经济林之乡。福建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福建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陆地海岸线长达三百多万米,仅次于广东省。我省的生物资源多种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二)旅游市场需求扩大

乡村旅游市场需求呈现着不断扩大的趋势,许多景点都是超负荷运行。据统计,由于旅游市场需求旺盛,景区承载能力有限,黄金周期间许多旅游景区都是超负荷运行。据统计,在2014年的黄金周龙岩永定的客家土楼和漳州南靖的云水谣两处景点的接待人数和收入创历史新高。福州市的永泰县以及闽侯县的田园观光不仅是重大节假日的游客旅游出行的选择地,也成为了周末人们休闲娱乐的首选。

(三)旅游产品不断丰富

随着游客选择的多样性,乡村旅游景点的旅游产品越来越多。从原先单一的农家乐吃喝和参观民俗村逐渐发展为庆祝地方民俗文化节日,学习乡间艺术,聆听乡村民谣,参观地方特色农业、手工艺品加工业以及练习乡村武术等等。有些地方依托国家级文化、自然遗产地,打造有代表性的精品景区,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目前全省正逐步有序推进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规范发展高尔夫球场、大型主题公园等,继续发展闽西北红色旅游和打造海西文化。不断丰富我省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我省参观旅游,宣传我省的文化。

乡村旅游资源与乡村经济的发展呈现着正相关的关系,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转型,增加乡村就业岗位,在很大程度上带活了乡村经济。但是目前福建省乡村旅游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二、福建省乡村旅游存在问题

(一)缺乏合理的规划淡季和旅游旺季的旅游产品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和乡村旅游固有的特点,让乡村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因而在重大节日和黄金周期间很多景区都出现了超负荷运行的现象,景区接待能力不足。然而,在旅游淡季时,却造成了景区很多旅游资源的浪费。以福建省永定县的客家土楼群为例,重大节假日,游客人挤人,住宿、饮食等问题等不到很好的解决,但是到平时或者是冬季时则是出现较少的游客的现象。

(二)景点开发利用率低、基础设施配套落后

目前我省的乡村旅游大多还局限于低层次的“农家乐”,大部分是以吃农家饭为主,所开展的活动缺乏对乡村文化和乡村理念的宣传。如文化探密、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生态观光、体验生活等的旅游产品项目不突出。发展旅游也需要道路、通讯、接待设施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来推动,目前有些地方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配套落后,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硬件设施支撑不够,旅游经济收入效益低。

(三)景点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基本都是本村的村民,村民素质不高。从部分景点游客对景点评分的分布情况看,乡村旅游中有15%左右对景点从业人员的行为不满,认为他们素质不高,创新意识不强。乡村旅游从业者服务水平低,缺乏创新的经营理念。经营者往往把大部分投资都花在了主体建筑上在环境治理和环境美化上则缺少资金投入。他们不断的扩大经营规模,但是缺乏乡村特色,只是简单的雷同的景点。在经营过程中缺乏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安全意识和品牌意识。

三、促进福建省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合理规划旅游产品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福建省乡村旅游更应该抓住这样的发展机会,树立“以乡村为依托,市场为导向,绿色为主体”的发展理念。通过不断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高度。充分规划旅游旺季和旅游淡季的旅游产品,平均旅游淡季和旺季的人流量,更好的保护旅游资源。

(二)提高景点开发利用率,完善景点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增加景点的旅游项目,提高景点的开发利用率,形成文化探密、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生态观光、体验生活等有特色的旅游产品项目。在道路设施和基础设施方面,增强道路的修建、通讯设备和接待设备的完善程度,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吸引游客,并未游客创造出更好的旅游支撑和旅游体验。

(三)提高景点管理者和经营者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增强对乡村旅游景点管理者和经营者素质和服务水平的培训。各级旅游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围绕景区带动型、农业观光型、乡村休闲型、民俗特色型等旅游配套服务项目,制定乡村旅游经营者和管理者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因地制宜地开展与旅游相关的,诸如:导游、餐饮服务、摄影服务等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不断满足消费者“行、游、食、住、购、娱”六大模块的旅游体验,延伸城乡旅游产业链,促进乡村旅游经济的转型升级,带动就业,缓解一部分的就业压力。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巨大,充分利用好乡村旅游资源、打造有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通过提升乡村旅游资源的“硬件”和“软件”设备,提高乡村旅游资源的和乡村旅游景点的知名度,能有效的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升级转型和增加乡村经济收入。(作者单位: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昌晶亮,邹映.大湘西地区绿色旅游产品开发初探.[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8-62.

第9篇:海洋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壮族山歌文化 旅游开发 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042-02

一、隆安县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隆安县位于广西西南部,东连武鸣县、东南邻南宁市西乡塘区,南接扶绥县、崇左市,西接大新县、天等县,北同平果县隔河相望。地处右江河谷、土地肥沃,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多雨,日照充足,夏长无冬,秋夏相连。南昆铁路、南(宁)百(色)二级公路、邕隆公路以及右江航道贯穿隆安县境南北,水路交通十分便利。另外,隆安县还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动植物资源、森林资源,等等。全县有壮、汉、瑶等12个民族,其中壮族占全县人口的94.60%。

隆安县旅游资源丰富,动植物资源较多,熔岩地貌分布广泛,形成奇峰异洞、山清水秀、绚丽多姿的亚热带景观。境内有著名的自治区级的风景区——龙虎山风景区、仙痕洞自然风景区、渌水江漂流,等等。虽然隆安县旅游资源丰富,但仅限于自然景观的欣赏,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区域的协调能力以及旅游资源的整合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特别是对最具壮族特色的山歌文化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上,更是没有合理的规划,没有找到山歌文化与旅游开发的契合点。山歌是壮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历史、艺术、美学、人类学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却面临着保护和开发意识不到位、保护资金缺乏、政府支持力度不大等问题。如何利用山歌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让旅游开发为山歌文化的保护提供各方面支持,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 隆安县壮族山歌文化的特点

山歌是广西壮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壮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隆安县的山歌历史悠久,山歌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隆安县都结乡荣朋村的山歌尤为出名,是隆安县的“山歌之乡”。隆安县壮族山歌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壮族山歌文化历史悠久

隆安县的壮族是我们常说的南壮,它的山歌具有广西壮族山歌的共同特点。壮族山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关壮族山歌的零星收集、记载和片段的评论历史上早已有之,主要存在于两类文献典籍中。一类为方志,包括广西各地府志、县志、风俗志等。一类为文人笔记和诗作。如汉代刘向所著的《说苑·善说篇》、清末壮族文人韦丰华所作诗作《今是山房吟草廖江竹枝词》等。同时还有与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歌谣《越人歌》的形式、内容极相近的迎客山歌,同是以壮语的“今夕何夕兮”起兴,格式同为勒脚式七言歌。据壮族学者韦庆稳考证,《越人歌》就是先秦时期壮侗语民族先民中流传的歌谣。这首歌谣之质朴优美近于《诗经》之《国风》,在晚近又被认为是古诗的源头,收录进书写文化的典籍中。由此可推断出壮族山歌就如同口传文化中的“活化石”,传承历史悠久,也证明了壮族山歌具有巨大的保护和研究的价值。

(二)壮族山歌内容丰富

隆安壮族山歌由于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底蕴,主要体现于山歌种类齐全和内容丰富,不仅有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生活歌、情歌和儿歌,也保存有传说歌、谜语歌、创世歌,等等。据笔者对荣朋村的山歌情况调查,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山歌在人们的生活中还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荣朋人民热爱山歌,不但在重大节日以山歌来传达节日的欢乐气氛,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会相互召集,聚在一起通过山歌的形式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山歌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婚礼开始,接新娘来到新郎家时,唱新人入屋歌:“吉日良辰天地开,新人移步入门来,恭贺主家大富贵,又添人口又添财。”“新人入屋拜家堂,初入屋,头一扬,轻移莲步,头上插花满厅香。”当晚,男女双方邀请歌手,大摆歌台,通宵达旦,对唱山歌。此外,还有谜语歌,这种歌常在酒席的对唱中出现,如问:“大姐爱纺细丝线,二姐摇扇尝花香。三姐爱织高机布,四姐酿蜜人人爱。”答:“蚕虫爱纺细丝布,蝴蝶摇扇尝花香。蜘蛛爱织高机布,蜜蜂酿蜜人人爱。”祝寿歌即老年人做生日亲友来祝贺时所唱的歌。如:“唱歌恭贺主家公,有缘有福在世中,彭祖寿命八百岁,公老寿命万年冬。”哭丧歌即办丧事道公做打斋道场时唱的歌,道师悲凉的声调配以凄切的锣鼓,使听者无不悲伤。可以说,壮族山歌真实地反映了当地的真实生活,表达的内容涵盖了壮族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壮族山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潘其旭先生在《壮族歌圩概论》中介绍道:“桂中及左江一带的壮族以押脚韵为主体,桂西红水河及右江流域的壮歌以押腰脚韵为主体,其中有五子句和七字句两种,个别有长短句及叠句的长歌体……所谓‘腰脚韵’,就是下句的‘腰’,要押上句末即‘脚’的韵……这样就形成了十分严谨的一首多韵连环式的韵律结构。唱和时,就是依此按韵行歌。”我国大多数民族的民歌都是押脚韵即在最后一字押韵,而壮族人民根据本民族的语言特点创造性地形成了既有脚韵又有腰韵的歌谣韵律特点,形成音乐上反复回环,重叠歌唱的艺术特点。

壮族的山歌与其他民族民歌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不同,与壮族山歌相关的传统习俗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歌圩活动。歌圩与壮族地区的生产时节和生活节奏密切相关,多与各种民俗活动结合起来,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里举行唱歌集会。正如潘其旭在《壮族歌圩研究》中所说的,歌圩活动“始终都是同壮族群众的物质生活、、道德风尚、心理素质、传统观念相关联并相互制约的。歌圩与各个节日往往构成一个整体,围绕着劳动生产的节奏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成为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和进行审美活动的重要集会方式”。如每年的“三月三”就是壮族人民一个十分重要的歌圩活动,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赶往一个特定的山坡,人们在那里对歌,老年人以对歌来叙旧,年轻人以对歌来寻找意中人,孩子们则是凑热闹,整个山坡热闹非凡,变成一个欢乐的海洋。

三、壮族山歌文化的旅游开发策略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日益深入,各民族文化融合的步伐加快,各民族文化在融合中产生剧烈的碰撞和冲突,处于弱势地位的那些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如笔者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山歌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吸引力,人们对山歌的热情逐年淡化,田间地头不再出现村民高唱山歌的激昂场面,村民们大都不愿开口唱山歌了。山歌这一重要的壮族传统文化正出现式微的尴尬局面。保护这一重要的壮族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保护不等于不对其进行开发,而开发是为了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因此,应将壮族山歌文化融入旅游开发中,使其成为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旅游文化的发展带动山歌文化的发展,推动壮族山歌文化的普及,从而使其更好地传承下去。

(一)将歌圩文化融入旅游资源开发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而许多旅游又是以民俗旅游为主。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文化的旅游过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旅游者通过参加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

隆安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比如丁当镇境内的武鸣丁当河段两岸的自然风光旖旎迷人,河水清澈透明,头塘水电站的建成更增加了一道独特的亮丽景观,极具开发潜力;屏山乡的旅游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境内的龙虎山旅游风景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后,现已升级为著名的省级旅游风景区,等等。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还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整合,没有较好地把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与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没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胜地。如今,特色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命脉,一个地区的旅游产品构成如果在旅游资源上不占有特色优势,就难以得到长足的发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把地方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与现代旅游心理发展的态势相结合,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注意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才能在众多的旅游资源中处于优势地位。隆安县地处南宁市的西南边,南宁市的壮族歌圩文化旅游已经形成两大品牌,即南宁市的国际民歌艺术节和武鸣“三月三”文化旅游节,我们可以依托这两个歌圩活动的影响,把歌圩文化融入旅游资源的开发之中,使南宁市的歌圩文化旅游得以整合利用,带动整个广西歌圩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打造山歌文化旅游品牌

丰富的壮族民歌文化资源是壮民族宝贵的财富,它可以用来开发旅游业,但据笔者对隆安风景点的调查,当地对于山歌文化这一具有壮族特色的旅游资源,未能很好地利用,旅游开发的模式也是照搬照抄,盲目模仿,项目虽多但没有自己的特色,缺乏创新,旅游知名度低,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在加快建设隆安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中心的时候,可利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影响,用壮族的原生态山歌来打造旅游品牌,让游客充分体验到壮族山歌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此外,充分整合和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以龙虎山为旅游中心区,以屏山、叮当、都结等乡镇为旅游支线,创造一系列高品位、原生态的文化演艺节目,努力培养一些新的歌圩场,培育精品文化旅游,提升文化内涵,构建和谐的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

[1]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2]潘琦.“刘三姐”文化品牌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3]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黄永珍.试论客家山歌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J].老区建设,2009(6)

[5]欧阳斌.中国旅游策划导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6]简王华.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J].广西民族研究,2005(4)

【基金项目】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校级课题(2012ZQN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