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地文化建设范文

工地文化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地文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地文化建设

第1篇:工地文化建设范文

摘 要 在我国,工人阶级不但是领导阶级和主人翁,而且仍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同时始终是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可以说工人队伍在我国发展道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国家为了切实保护工人阶级的利益,以法律的形式成立了工人联合会,简称为工会。我们必须认识到,工会从诞生之初就已经成为企业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灵魂与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而言,工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以工会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 工会 企业文化 职工文化 地位和作用

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的文化软实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不仅是构建整个企事业单位和谐文化氛围的载体,有利于发挥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从而增强整个企业的整体质量和凝聚力;同时也对一个企业实现稳定、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的建设尤为必要。现今很多企业已经把工会纳入到建设企业文化的负责部门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工会在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工会在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工会在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中具有以下优势:

(一)法律中明确了工会的职能优势

1.维护职能,主要针对的是对职工生存、学习以及发展等权利的维护。因为工会代表着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工会应当在进行社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切实维护好企业职工的上述权利。

2.建设职能,主要指的是旨在提高职工工作能力而开展的各种活动,例如一般的岗位学习培训、劳动竞赛、创新思维与技术征集等。

3.参与职能,主要强调的是让广大的职工能够参与到企业的民主管理项目中,充分体现他们主人翁的地位以发挥他们自身价值,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民主意识与决策的能力。

4.教育职能,即工会通过组织知识宣讲等教育活动,帮助职工形成良好的岗位培训观和市场竞争观,从而不断跟上并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

(二)在组织职工的活动方面有经验优势

可以说,工会很早就已经在给企业职工组织活动,在这方面具有充足和丰富的经验累积。例如各种体育比赛、职工文化展示活动等,不仅增添了职工业余生活的乐趣,又充分的锻炼了他们自身的胆量与协作精神,从而为企业文化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三)有强大的群众优势

工会是分布在企业内的非常重要的群众组织,是联系企业和职工之间的枢纽,代表着广大职工的利益,可以说先天就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工会与职工群体联系紧密,他们非常了解职工的想法与需要。并且对于企业职工而言,工会有很强的号召力,他们会很信赖工会组织。所以工会在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方面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可以充分调动职工群体的参与积极性,并且能够发挥先进份子的带头示范作用,为繁荣企业文化贡献强大的群众力量。

正因为工会具有以上优势,所以不得不说它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拥有很高的地位。不仅是重要的参与者,更是强有力的推动者。

二、工会在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二)工会在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中具有凝聚作用

工会是与企业职工紧密关联着的组织,拥有的群众基础可谓得天独厚。他们对职工的期望、感知、需求等"了如指掌",通过与职工进行想法交流,能够将有共同目标的职工紧密联系起来,然后形成强大的人才合力,集结所有职工的先进思维和想法,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性,然后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各展其力与各尽所能,共同促进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的良好建设。

(二)工会在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中具有导向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工会比作为企业职工之家,他们对职工具有强大的凝聚和导向作用。并且工会紧密联系着广大的积极分子。因此,工会可以通过在企业内开展先进个人与集体的评选活动,广泛宣扬他们的优秀事迹与重要精神,树立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职工参与到提升自身的发展进程中,逐步提升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同时建立和谐的文化氛围,提升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实现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和谐统一。除此之外,工会应当强化公平竞争与遵纪守法等观念,引导企业职工养成文明的、健康的就业观。

(三)工会在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中具有阵地作用

工会一旦好好利用起来,便是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因为它具有上述众多的优势,可以说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工会在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企业应当充分的利用好这个群众组织,从而促进企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工地文化建设范文

一、主要做法

(一)践行共同价值观,大胆探索现代化分局的新路子。如何围绕省、市局的现代化分局创建理念,充分发挥地方经济特点,将践行共同价值观运用于现代化分局建设中,是地税人一直探索和实践的目标。首先,县地税局从充分整合人力资源和加强服务管理理念出发,大胆尝试,打破现有的区域管理模式,在引入“地税整体进步”概念的基础上,追寻“有区域管理、无区域服务”的征管模式,在不改变机构设置的前提下,将部分分局的工作职责和人员岗位职能进行合理调整。

(二)合理整合工作职责,明确工作岗位。从现代化分局建设出发,调整征收管理分局的工作职能,变原来的负责县城城区重点税源户为目前的负责全县基金费、条条企业、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和所有车辆税收的征收管理工作;调整城关、西乡、北乡三个分局的工作职能,将该三个分局统一为大城关分局的规模,原三个分局的机构设置和规格不变,所属的管理范围不变,内设的管理职能不变;变东乡分局原来的征管合一的工作职责为以征收全能服务为主的办税服务厅和纳税服务中心的模式,实行以税费征收和纳税服务为主的工作职能;县局计会股在原有职责的基础上,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分管各分局的税收会统、票证核算工作,取消了各分局的税收会计、税收统计、税收票证管理工作;局机关股室中增设了基金办、法制办。

(三)整合人力资源,打破区域壁垒,实现优秀人才的资源共享。

一是整合现有人员。我局行政编制为70人,其中局机关为19个编制,基层分局51人。现调整工作职能后的人员分配情况为:在职在岗的局机关28人,分局40人,机关与股室人员调整后,加强了业务股室的力量(增加法制办、基金办、监察室、计会股、征管股的人员),整合了西、北乡分局的管理人力资源。现如今大城关内部的人员整合后,原城关分局、西乡分局、北乡分局的管理人员互为ab岗,全县的征收职能主要集中在东乡分局,而在西、北乡以征收点的形式管理,分别有一名管理人员和征收人员,调整后的人员力量进一步加强和集中管理。

(四)设立纳税服务中心,全面推进“一桌全能”的模式。东乡分局的工作职能调整后,全面落实现代化分局建设要求,按纳税服务中心的模式进行管理,全面推行“一桌全能”的纳税服务模式,所有的窗口均为综合服务窗口,负责办理全县范围内所有纳税人的涉税事项;对办税服务区域进行了整合,将综合服务区域分别设置填单区和恳谈区,增设纳税人休息区、自动服务区的服务设施,设置了办税服务绿色通道。

(五)县局机关的职能逐步前移。在现有编制不变的情况下,业务股室的部分服务职能前移,如计会股担负着全局的票证管理职能,计会股直接到市局领取票证后,既承担着县局的票证管理员又承担着全局性的票证管理业务,取消了各分局的票证管理员岗位,在减少基层的票证管理工作的同时,增强票证安全和提高票证填写质量,县局统一要求统一审核,由县局对每个开票人员进行工作布置,确保填票口径统一、指导口径统一,虽然增加了县局计会股的工作量,但在工作质量上是进一步提高,减轻基层工作量,进一步达到基层税干的满意,真正做到“统一领取、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的模式。

二、取得的成效

(一)降低了税务机关的征管成本。实行大城关后,减少了税务征管经费的使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税收成本,节约了纳税成本,每年减少公用支出约10多万元。

(二)降低了纳税人的纳税成本。我局以纳税人的需求为导向,建立大城关和纳税服务厅以后,改变了原有的征管模式,全县的任何一个纳税人可以到地税的任何一个服务厅办理涉税事宜。大大地方便了纳税人,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节约了纳税人的时间,达到了让纳税人满意的目的。比如,我县的税源重点户黄山胶囊公司,以前按属地管理原则,其国税的申报地在县城内,而地税的申报和发票领购业务应在西乡分局;再如,有些财务人员家住城区,却同时身兼城区和农村数个企业,以前要城区农村两头跑,分别为数个企业办税;还比如,有些邻近城区的农村饮食业主,本来每天就要去县城购买原料,以前是经营购物和办税领票反方向的两边跑;如今他们都可直接到县城的纳税大厅申报纳税、领销发票及其它涉税事项,再不需往返奔跑,围着税务机关“转圈子”了。

(三)推动了现代化分局建设。应用全新税收征管理念和纳税服务理念,实现了征管模式和纳税服务优化,提前实现了全县范围内的征收职能“同城通办”的目标,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化分局建设的进程。今年上半年,全城“无区域服务”异地纳税申报449户,办理涉税咨询52人次,入库税款348.4万,办理发票领购31户次。

(四)优化了资源配置。根据国家政策的调整和现代化分局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县局的管理职能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细,对纳税人的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升,通过整合人力资源后,变原来的人力资源的浪费为人员合理调配,原来农村两个分局税源较少,税收收入任务也相对较轻,却有八个正式税干的配置,如今,将其中六个正式税干的主要工作职责调入税源较多,管事较繁、任务较重的城区,既保证了农村分局运转,减轻了城区的负担,也缓解了人力资源上的分配不平衡。

(五)基层对机关更满意了。机关和分局的职能整合,如计会股的职能前移,减少了基层分局的计、会、统、票的工作量,确保了工作质量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让基层税干的满意。

三、几点思考

一要强化业务能级考核。推行人机结合的绩效考核模式,明确两套考核模式(征收、管理)积极倡导以人为本和业务能级考核机制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的征管软件和执法考核软件完善执法考核体系,通过“事前培训、事中监测、事后评价”的模式,提高税干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税干的主观能动性。

二要加大培训工作的的力度。以按需施教为原则,充分利用系统内外的教育资源,将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从学历教育转向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上,结合各类征管软件的运行、应用,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大力提倡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三要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通过岗位能力教育培训、奖惩激励措施等多管齐下,营造一个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多层面、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开发格局。

第3篇:工地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工会 企业职工文化建设 地位及作用

引言

职工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进行职工文化建设的最基本和最基础的依靠对象。根据我国《工会法》的相关表述,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他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在准确把握职工思想动态,引领职工价值取向,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弘扬主旋律和主阵地等方面起着独特作用。本文基于对企业工会的一般认识中,分析它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探讨它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一 对企业工会的一般认识

党的“十”把科学发展观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表明我国比以往更加重视“以人为本,”,比以往更加重视科学发展。同时,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内涵也丰富发展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新系统。

在我国,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企业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我国社会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的新的形势下,企业工会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重任,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发挥企业职工在企业各方面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二 工会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第一,工会在企业职工参与文化建设中居于组织保障地位。企业是职工的企业,没有职工的广泛参与,企业的文化建设就是一句空话。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就是企业工会,企业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言人和表达者。企业职工文化建设是主体性文化建设的一种,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职工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关系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我们可以说,工会是职工广泛参与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点,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离不开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第二,工会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中居于职责保障地位。工会有效地保障了企业职工各项权益的实现。

首先,企业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是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一重要内容的实施主体就是企业工会组织,也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的体现。

其次,企业工会在企业中担负着教育、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能。[1]这不仅包括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而且也包括对职工合法利益的维护,保障职工民利的实现。同时,要积极维护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使职工得到必要的精神文化享受。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组织开展,有利于不断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最后,外树企业形象,内树企业职工素质,是提升企业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企业外在形象的树立,离不开企业精神的展现,企业精神的形成更是需要工会组织对职工的辛勤培育;同时,企业内练素质,更是需要企业工会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与创新来实现。

第三,工会在和谐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中居于不可替代的地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和谐企业、和谐厂矿等一个个和谐主体的形成。

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工会担当着凝聚职工、激励职工、团结职工构建和谐企业的角色。企业工会组织通过搭建职工文化建设平台,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提高职工的素质,形成一个学习、互助、宽容、和谐,人人主动、个个自觉为企业建言献策的大好氛围。因此说,基于这样一个理念,我们认为,工会在和谐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中居于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 工会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除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工会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中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工会起到了导向和最大面积的覆盖作用。工会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组织之一,是职工的群众组织,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称作是在单位的“职工之家”,这个“家”的含义必然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从而对职工起着导向作用。[2]同时,工会都具有健全的组织体系,不仅有各级领导层的工会,还有基层工会、车间分会,再往下甚至还有工会小组,在基层工会还设有各专门工作委员会,正是这种严密的组织体系使工会组织基本覆盖到绝大多数职工,在此情况下如果充分发挥各级工会组织的作用,就可以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层次职工的积极性,组织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创造企业工作的活力。

其次,工会还起到对群众活动方式的凝聚和渗透作用。工会组织的一个重要责任是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同时采取多种形式的民主管理引导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职工参政议政的意识,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从而将职工凝聚在各尽所能、共促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周边;在提升了凝聚力之后,企业就能很便利的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结合与职工沟通思想和情感,使职工围绕企业的共同目标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渗透,以思想带行动的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

最后,工会对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具有竞争推进作用

工会是一个灵活性的组织,它不仅可以通过较为正规且严肃的教育方式促进企业的文化建设,也可以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革新创新等较为灵活、机动的活动来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竞争且奖励的方式对职工进行业务和思想的推进,有利于从文化建设入手,最终推动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4篇:工地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工会文化工作思路重要平台

按照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在全市县科级领导干部中开展“新知识新视野”读书活动、“新思路新发展”调研活动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本职工作,本人选定的调研课题是: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各级工会文化阵地建设。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活动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和创新实务

1、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坚持创新发展、务实高效、规范运作,以机制建设、载体建设、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员工素质提升为核心,全面加强工会文化阵地建设,为建设符合公司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需要的优秀企业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2、工作目标:加强工会文化阵地建设,实现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

3、创新实务:按照“三级阵地”“四个落实”的新模式建设员工文化阵地。

二、专题调研活动的实施

1、务实地提出了创新工会文化阵地建设的新模式。按照选题的要求,我们一方面组织全体工会干部学习贯彻有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的要求,把我公司党委号召开展“学习年”活动、“排查整治管理性违章”活动与建设“三型”工会紧密结合起来;学习领会《江苏省电力公司工会文化阵地建设管理标准》,推动建设、完善符合公司科学发展需要、体现公司员工文化特色的工会文化阵地。另一方面开展问卷调查活动。根据公司5100余名员工(含公司本部离退休员工)参加的《业余文化生活调查问卷》汇总统计数据显示,经常性参加单位、社区和协会组织的文化体育活动的员工有2730人,占总数的52.6%。我们把公司系统文化活动阵地建设状况和作用发挥情况进行了认真地梳理,通过收集整理、账物核查、汇总登记等方式,对公司系统各单位文化活动场所、活动器材、书刊、办公类设施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分析掌握基层单位文化阵地活动设施现状和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三级阵地”“四个落实”的新模式建设员工文体活动阵地”》的创新项目。

2、为员工文体活动蓬勃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全面提升文化阵地服务公司科学发展、服务员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努力用好各级党政赋予的资源和手段。经过调查,在各级党政的关心支持下,公司的工会文化活动阵地面积达到13998平方米,其中公司本部的室内活动面积就达3625平方米,为员工文体活动蓬勃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调查中也了解到,员工对于我们公司各级工会组织在助推企业文化建设、活跃企业氛围、促进员工岗位成才、构建和谐企业等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总体是满意的,并建议公司工会要进一步重点建设好班组文化阵地,打造好员工岗位成才平台。因此,我们找准工会组织在“三个建设”中应有的定位与地位,采取多种形式,发挥工会职能与作用,让小家“活”起来 畅通公司与员工交流渠道,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更好适应时代与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取得的阶段性活动成果

1、以“三级阵地”、“四个落实”的新模式建设员工文体活动阵地的创新思路得到了认真体现。“三级阵地”是指:公司(含县公司)文体活动中心、车间(工区、中心)文化体育活动室、班组(变电站)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四个落实”是指:管理制度落实,三级阵地均建立规范化的规章制度;活动场所落实,三级阵地均有标准化的室内和室外活动场所;活动设施落实;活动队伍落实。

2、网络文化阵地的功能作用得到进一步放大与拓展。加强“员工书屋” 建设,结合网上电子书屋、小型讲座、专题沙龙、好书推荐等多种形式,探索拓展“员工书屋”运作方式,放大了“员工书屋”的功能和作用。

3、企业和谐文化建设阵地得到重视。公司各级工会组织高度重视参与和促进和谐文化建设,通过开展技术比武,建立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选树、选拔使用先进典型与技术人才等,搭建有利于员工脱颖而出的平台,满足了员工,尤其是基层和一线员工成长成才的需要;通过建立困难员工帮扶中心及相应机制,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通过开通“总经理信箱”、“阳光网站”等,满足了员工知情与沟通的需求等,促进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与完善,同时也为下一步促进和谐文化阵地建设导引了方向。

四、文化阵地建设中存在的现实差距及简析

1、通过对部分单位现有的员工文化活动室的调查,员工文化活动室的建立,为广大员工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员工业余文化生活质量。但是调查中也发现,目前的员工文化活动室也普遍存在诸如多口建设、功能单一、形式套化、阵地作用弱化等问题。

2、目前公司本部及各县级公司都已建立了规模不等的文体活动中心,但是由于受到内部功能、设施、面积等制约,文体活动中心的阵地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员工参与面不广,一些员工甚至把文体活动中心称为是“少数人俱乐部”。

3、对工会文化阵地建设还存在一些狭义的理解,认为强调文化阵地建设就是建造一些场馆、配置一些设施等。事实上,面对员工日趋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应赋予工会文化阵地建设更多的人文、科技与文化内涵,同时加快建立完善相关的制度与机制,配优配强相应的管理机构与人员也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五、深化工会文化阵地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引导广大员工开展好各类卓有成效的文化体育活动,并根据不同的文化需求设计活动内容和方式,是工会文化阵地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下一步,我们在开展文化阵地建设中,必须坚持“四化”原则,保证文化阵地建设方向;打造“三个平台”,落实工会基本职能;建设“两个中心”,保证文化阵地建设实效;实现“一个增强”,创新打造文化精品。

1、坚持“四化”原则。

一是坚持以“标准化”为总纲。工会文化阵地建设要与标准化建设结合起来,从项目规划、运维管理、设施配置、俱乐部、协会组建、活动计划安排、检查评比,包括工作人员配备培训等都要严格按照《江苏省电力公司工会文化阵地建设管理标准》要求,与公司标准化建设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是坚持以“制度化”为保证。进一步完善公司定期研究、组织机构健全、项目专项审批、资金投入到位、活动常态开展、员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三是坚持以“多样化”为方向。把单纯以娱乐为主的传统文体活动与集娱乐、益智和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文体活动形式结合起来,以多样化的设施与功能提升阵地活力,扩大员工参与面。

四是坚持以“实用化”为根本。遵循因地制宜、因需而建的原则,重视充分发掘、发挥网络文化阵地的功能与作用,把一些注重于手工、纸质化的制作尽量通过网络平台节约、直观的展示出来。

2、打造“三个平台”。

一是打造“班组文化建设平台”,根据班组文化活动具有小型化、随机化、个性化等特点,应因势利导予以建设,通过开展“安康”杯劳动竞赛、巾帼建功立业示范岗、创建模范员工小家、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QC活动及员工职业技能比赛,激发员工的“创争”意识;通过设立班组论坛、建立班组长联谊会制度、举办班组文化沙龙等,打造沟通互动平台;通过优化班组读书角、班组园地、班组网络文化等,丰富班组的文化氛围;通过5 S管理方法,进行规范管理,教育、启发和培养员工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等,通过班组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使企业精神在实践中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二是打造“员工岗位成才平台”。健全完善示范机制,搭建技术比武、技术革新活动的平台,广泛开展技术比武、技术革新活动,在广大员工中形成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热潮;加强总结交流,树立先进典型,弘扬劳模精神,以榜样示范来带动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企业与工会、工会与员工上下联动,形成员工高效的整体素质促进企业发展,企业发展带动员工素质提高的良好氛围。

三是打造“公司与员工交流互动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对工会了解的员工信息与企业管理部门所掌握的信息综合,分析员工存在的潜在性、突发性、倾向性的问题,同时通过不断深化完善员工诉求工作,妥善协调利益关系,畅通员工利益诉求渠道,引导教育员工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及时化解劳动关系中的问题和纠纷,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立与和谐企业建设等。

3、建设“两个中心”。

一是建设“文化宣教中心”。有重点地整合现有阵地与资源,把企业文化室、安全教育室、廉洁文化教育室、员工书屋、员工政校、网络书屋等整合成一个文化宣教中心,通过进一步强化这些阵地的作用与辐射功能,促进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二是建设“爱心帮扶中心”,市县两级公司的“困难员工帮扶中心”在下一步的建设中应进一步从机制、网络、资金等方面予以完善。进一步完善公司(帮扶中心)、部室(工区、中心)(帮扶站)、班组(帮扶点)三级帮扶网络及工作机制,推行“直通车”、“一站式服务”模式,确保对困难员工情况第一时间知情、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帮扶;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帮扶资金筹措与申领渠道、机制,对确有困难急需帮扶的员工确保既可以及时帮得上,又能够切实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实现“一个增强”。

第5篇:工地文化建设范文

一、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文化建设”是需要高校全员参与的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这项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还影响着学校的改革和长远发展。当前,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起着指导性作用,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大学文化建设基本呈现了积极的发展态势。但是,在大学文化建设的具体进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带来的影响。二是大学文化在校园主体行为层面上呈现出的非规范、非道德、非健康、非自律现象。三是大学在其内部的管理模式上仍有较浓厚的行政色彩。四是我国大学的校园建设在环境文化层面上有趋同化现象,大学文化在客体的呈现上大同小异。面对这些问题,加强大学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其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还有利于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1、大学文化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现今,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而大学文化建设就是要充实并丰富和谐文化,在师生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使优良的校风学风、和谐的育人环境,较高的师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构成和谐的校园文化,并以此来建设和谐的校园,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凝聚人心,协调利益,增进共识,最终引领和推进大学和?C文化的发展。

2、大学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大学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作为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就体现在大学文化建设的好坏上,这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指标。因此,大学只有对其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倡导先进的文化理念,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建设战略,才能不断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最终打造出学校的品牌竞争力,在更好发挥社会职能的同时推动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高校工会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工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作为党领导的教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在高校就是要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的职能,团结和动员广大教职工投身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建设工作中。因此,高校工会是学校的重要组织之一,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

1、高校工会可以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向

大学的教职工是高校发展的主要力量,教工队伍的相关道德素质水平以及精神风貌对于广大的青年学生们具备着非常优良的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及价值,对于学生们的学风以及道德观念有着非常直接的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也反映出了学校的教学水平以及人才培养的相关质量。

2、高校工会可以参与执行大学文化建设的方案

高校工会在现阶段,面对新的教育教学相关任务,始终要围绕着学校的中心思想进行教育工作,也要承担起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教育责任。要通过做好教职工的文化建设以及相关的教育工作,去不断的满足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以及其他方面的教育需求。

3、高校工会可以帮助制定优良的大学文化建设目标

推进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高校工会在大学文化建设目标的设计中具有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相关系统工程的强大优势,也可以更好的把教职工们组织起来、凝聚在一起,总结并且反映出教职工对于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意愿及要求,通过人人参与到大学文化建设中,使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把价值观、职业观、道德观和学校精神根植于人心。

4、高校工会可以成为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桥梁

第6篇:工地文化建设范文

【Keywords】 Marx doctrine; univers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guiding position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1-0092-04

1 引言

进行大学文化建设,巩固主导地位时,首先是需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和了解,然后再运用一些竞赛形式、活动形式、实践活动,鼓励大家多了解和运用,并在活动和实践中总结问题和经验,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对这一理论进行探讨,当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文化后,大部分学生对这一思想理论都有很深刻的了解,其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_始提高。

2 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

大学文化建设属于一种人本文化、道德文化、哲学文化。对于大学文化而言,是由历届师生共同创造出的文化成果,具体包括形象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对于大学精神文化而言,包含大学的创造力、大学气质、大学的品格,其中大学品格主要是教师、学生和校友一同构建的,一所大学的精神是大学办学理念和精神的追求。进行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如果将文化建设比作一个同心圆,同心圆的圆心就是大学的精神文化。其次就是大学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最外层的就是形象文化。在对大学进行文化建设过程中,其内在的逻辑是从无形到有形的,最终会从观念形态发展到物质形态。由此可见,进行大学文化建设中,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必须有文化底蕴的积淀,否则其文化建设只是在表面而不能达到内核。例如很多高校不重视文化建设,其文化、精神没有深深植入到学生的心里,都只停留在规章制度方面。进行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其精神目标是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点和最终目标是契合的。为了进一步巩固在当代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必须在各个领域进行思想的渗透,让学生了解思想,认同其理论,继而在以后的学习实践中予以践行[1]。

3 认识大学文化建设的作用

3.1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大学是教育的地方,通过大学文化建设,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影响,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当前在大学校园中培育出很多专业技术人才,但是其思想道德水平有限,在社会生存中很不利。例如很多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但是在大学校园中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没有加强校园文化学习,导致其思想道德水平不高,在工作中没有一个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不能融合到一起,工作目标只是简单的工作赚钱,没有一个长远的个人规划,那么在工作中由于原则不同、观念不同,虽然岗位业绩很突出,但是为人处世得不到大家的认可,那么其发展道路会遇到很多阻碍。

3.2 保证校园生活的和谐

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可以保证校园生活的和谐。大学文化建设涉及到很多方面,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学生可以在这个理想国度中学习,通过校园中的文化学习,同时在校园中生活,也可以被动被校园文化所熏陶。当做好大学文化建设工作之后,学生思想观念不同、个人修为不同,道德观念不同,但是在大学校园中经过熏陶,就可以达到同一个高度,或者在整体思想上达成共识。建立在这一基础上,校园生活才会变得和谐,不会发生各种纷争,每名学生以自身的行为践行校园文化,进而对其他学员是一种影响,对校园文化是一种传播,进而影响其他学员的生活和学习,影响其为人和处世。当前提高大学文化建设水平,增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高校面临的一项既紧迫又艰巨的重大战略任务。大学文化建设必须为大学科学发展服务,发挥大学文化建设在大学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突出大学精神文化的主导作用、加强大学学术文化的引领作用、重视大学制度文化的引导作用、发挥大学行为文化的主体作用、强化大学环境文化的熏陶作用[2]。

4 对大学文化的影响

4.1 形成八荣八耻观

大学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可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而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主导地位,在这一主义的影响下,形成了八荣八耻观,在其内容中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哪些事情是感到荣誉的,哪些事情是应该感到耻辱的,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有荣誉感,受到社会大众赞赏的事情,杜绝做受到社会大众唾弃的事情。八荣八耻的内容短小精悍,精准地对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了阐述。例如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学生可以根据这一条标准,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用这一条进行衡量,如果是对祖国有危害的事情,那么坚持不做,如果是有利于祖国建设的事情,要积极鼓励身边的人一起做。当前八荣八耻已经成为一些大学文化,在文化建设方面积极宣传,对大学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学生为人做事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4.2 对高校文化建设进行创新

当前中国走向了特色社会化主义道路,在文化方面积极进行了创新,各个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受到影响,而理论是其发展的指导思想,对大学文化建设和创新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高校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培养,同时要观察到变化性和流动性,也就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变化的,在很多领域都是未知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因此很多高校在文化建设中,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创新,自我奋斗。

5 当代大学文化建设现状

5.1 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

当前大学文化建设中虽然都得到了领导的重视,但是具体落实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当前大学文化建设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倾向,这种形式主义的错误性是偏离实际,工作中只注重形式。很多大学组织的活动就是就事论事,对事件表层进行讨论,或者对事件局部进行分析,没有深度和内涵。很多活动只是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形式主义严重,同时伴有一定的政治色彩。这些活动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校领导会以加德育分为条件,强迫学生参加活动。

5.2 存在浓厚的商业气息

由于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导致其在校园活动中也非常活跃。校园组织活动中,经常带有商业气息,第一点,引入商业赞助可以提供经费保障,第二点,商业攒助和学校合作,可以进行广告宣传。但是当前校园活动中商业气息过于严重,已经形成了校园文化搭台,商家营销唱戏的局面。当校园组织活动时,经常看到其张贴大型广告,或者悬挂商家制定好的条幅,再加上活动周围的气球和彩旗,学生看到后形象大跌。当前校园流行各种培训,校园内部的小广告随处都是,成为校园内的牛皮癣。还有一些名义上的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商业成分大有超越学术文化主题之势,如果不能有效制止,这些商业宣传将会成为校园内的市场广告讲座平台。而与之对比的是文化方面,高雅艺术高处不胜寒,出现了曲高和寡的问题,很多传统文化缺乏现代意识,因此被大众所摒弃。在校园可以盛行??用主义、功利主义。这些都是当下比较集中的问题,不仅会破坏校园的文化建设,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让学生在校园中受到不正之风的影响,对其以后的人生发展产生误导。

5.3 不了解社会热点问题

当前在享乐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影响下,校园文化活动中很少看到高品质、高品位的活动。例如在校园中自己办的文艺演出、广播电台、刊物等,内容比较狭隘,文化层次偏低,关注时政和社会现实的比例很少。很多内容都是反映个人的小生活圈,个人的情感体验等,很多内容主要是宣扬个人狭隘主义观念。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当学生不关心社会时政非常可怕,这样在以后发展中,很少有人对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思考,对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认识不清。从整体的活动分析而言,都是学生自娱自乐,缺乏大学作为传承人类文化、引导社会文明所具有的文化深度。

6 巩固在当代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的做法

6.1 塑造大学自己的文化特色

对于精神而言,就是指人的灵魂。进行大学文化建设中,必须注重培养这所学校的灵魂,当校园没有了灵魂,那么其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也就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很多建设性的工作肯定会南辕北辙。因此进行大学文化建设时必须加强优秀大学精神的塑造,具体而言就是要将大学精神核心价值和价值观结合到一起,以此为基础,进行大学精神的弘扬和传承过程中,让学生深入领会价值理念,提高学生的思想层次,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层次。

为了达到这一点,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进行积极的发扬。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到,对民族和国家而言,最深层的力量就是全社会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进而以这一价值为核心,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践行自己的价值观念,在不同的事件中发扬自己的核心理念,这个民族和这个国家就是有希望的,就是强大的。进行大学校园建设中,其精神目标是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点和最终目标是契合的。为了提高大学的影响力,提高大学的综合实力,在办学过程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的价值标准对学校的办学标准有直接的影响,对学生的素质有直接的影响。对校园精神进行深度的挖掘,校训是校园精神的一种体现,校训是校园精神的一种浓缩,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虽然字数不多,但是却短小精悍,可以体现中华文化,可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因此在进行大学精神塑造时,必须挖掘校训精神,明确大学的价值取向,同时将其和联系到一起,提醒其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

第二点,积极对学风和校风进行建设。学校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就可以培育出良好的校风。高校管理人员要积极进行民主集中制建设,对运行机制加以健全,对党校、行政的议事规则,制定完善的决策程序,保证这些部门高效的运转,提高工作质量。重视干部教育管理,积极展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对干部工作情况进行考察,这些考察内容将会作为干部选拔的标准。积极进行师德建设,要求教师严格自律,提高自身的修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境界。

第三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对于中国大学而言,其发源、发展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中,肩负很多重大的使命。在大学精神培育方面,要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塑造承接传统文化,迎接新时代特色的大学精神,因此大学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大学精神进行塑造过程中,结合大学的历史渊源、办学传统、大学校园的特点,积极进行工作的推进。例如大学要重视校史馆的建设,校史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可以展现出校园不同时期的发展背景和发展历史,让学生清楚学校的历史,清楚学校的办学理念,清楚学校所经历的历史,学生会产生自豪感和敬佩感,进而将学校的历史使命融入到个人发展中,其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再局限于自我,而是以自我为中心,承载校园历史文化,开拓新的方向。这样学生的文化和校园文化产生共鸣,对其以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3]。

6.2 寓教于乐

品牌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大学校园打造品牌文化活动之后,可以在活动中融入,增加活动的独特性,同时将和校园精神结合到一起,巩固在当代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第一点,打造教育主题活动,目的是提高校园文化精神内涵,这一活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教育效果比较好。选择活动主题时,根据校园每学期情况而定,例如可以选择“我的梦 中国梦”、“马克思离我们不远”等,将民族精神和理想信念作为核心内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了解和学习校园文化和思想。这些活动为学生开启一扇更加广阔的大门,当学生被吸引后,就会自发性的进行学习和探讨,其学习成果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将会发挥很大的作用。第二点,根据学生现实需求,合理展开专项的主体活动。首先必须清楚校园文化品牌定位,确立好发展培育方向,然后再进行其他事宜的推进。可以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心理的实际情况,再确定校园文化主题。这些活动都是具有针对性的,吸引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例如大一学生和大三学生思想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而大二学生和其他学生在思想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不同,因此有针对性的设置活动,对学生起到的教育效果会更好。

6.3 积极建立校园的文化服务体系

为了保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先建立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这样相关工作才能高效落实。在增强理论教育中,要投入相应的教育资源,因此必须利用大学图书馆资源,设立这方面的保障资金,构建专业的人才支撑机制。具体落实中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点,积极进行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保证教学人力资源。培养具有社会科学理论素养的校园文化专业人才,组建高素质的队伍,展开相关工作。这一队伍具有很好的业务素养和政治素养,掌握并使用科学原理,掌握马克思核心精神,可以将学习的知识和实践工作结合到一起,在工作中体现理论的意义。还要建立兼职高校文化建设队伍,当前校园文化遭受思想多元化的冲击,为了保证教育目的,肩负好大学校园的历史使命,必须将大众化。很多高校进行专门的理论教学,并对其思想进行研究,但是这些方面的工作明显不足,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这些工作显得杯水车薪。为了达到马克思思想大众化,必须引入党政机关、哲学机构、社会学机构、研究机构等专业人员,以及其他的有志之士,一同为马克思思想大众化努力。加强对学生社团和负责人的培养,对研究型社团进行培育,渗透,让相关学员了解马克思,当和马克思思想产生共鸣之后,相关社团的学员就成为马克思思想的兼职宣传者,进而在整个校园发挥很大的宣传作用。对于专门研究的社团要做重点扶持,可以组织社团成员听讲座,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当代大学生了解党的理论、路线和政策,巩固在当代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第二点,设立专项资金作为开展马克思思想大众化工作的资金支持。当建立了相关的宣传机构之后,后续的运营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学文化建设、马克思思想宣传都将成为空想。高等院校必须自主探索道路,建立相应的校园文化建设经费保障机制,保证每一项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都有充足的经费,日常工作中,不会因为经费不足而出现活动停滞的问题。 初期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如果发现师生对这方面的热情不高,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先设定一定的项目基金,鼓励所有老师和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根据法律法规等内容,做好实践工作,教育部门和政府部门可以予以一定的扶植政策,进行基金补贴,不仅仅在精神层面予以支持,也要在资金方面予以支持。高校根据推进的校园文化建设和马克思指导地位建设,也要予以经费支持,有足够的经费之后,无论是组织管理还是人才的引入都非常方便,物质基础建设也会及时到位,整体的教育、宣传效果会更好。

第三点,积极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强化图书馆培育方面的作用,让相关学员有良好的空间进行学习。首先,对不同学科的资源投入进行协调,加大对人文社会学科资源的投入。例如可以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文献、资料的引入,保证文献品质,对党的政策和方针进行普及。其次,建立导读书籍目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尤其是不了解这方面的学生而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接触到了相关的内容,但是想要系统性的学习时,却不知道如何下手,如果没有人指引方向,入门时选择的书籍不合理,对其校园文化学习、学习都将会产生很大的困扰,甚至失去了在这方面的兴趣。因此建立导读书籍之后,就会给学生开辟崭新的世界,指引学生学习更健康、更向上的书籍,不仅可以帮助其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文献,还可以在学习中自我分析和理解,进而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世界观。最后,对图书馆的功能进行增加。一般图书馆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阅读的场所,高校还可以将其作为思想宣传的平台。例如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在图书馆大厅、附近的走廊等设置宣传栏,将最新的社会信息出来,让学生及时了解,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解读,但是都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分析文章具有科学性和公正性。通过这一方式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思考,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正确的舆论导向,在长期的熏陶和引导下,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通过这些措施,可以?⑼际楣莸淖饔梅⒒拥阶畲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了马克思思想和理论,对学生进行寓教于乐,提高这方面的兴趣。当长期坚持这些措施之后,学生都会了解,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从而很好地巩固在当代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第7篇:工地文化建设范文

作者简介:李育嫦(1968―),广东肇庆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由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是为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行管理机制[1]。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保障好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地方高校图书馆以其丰富的资源,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受体制机制、服务意识、服务能力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许多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缺位,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与利用。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选择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研究视角,通过考察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科学分析其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切实可行的途径与对策,合理选择其服务路径,最终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决策。[KH+4mmD]

1 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KH+4mm]

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必要的,这是制度的要求、现实的需要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

首先是制度的要求。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指出:“高校图书馆在满足本校师生的文献需求后,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也要求“机关、企业、学校的文化设施要尽可能向社会开放,积极开展文化服务”[2]。《规程》和《纲要》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提出了宏观要求,为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保证。

其次是现实的需要。以笔者所在的肇庆市为例,肇庆是广东省地级市,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上相对滞后,近年来肇庆市委市政府认真实施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大力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初步建立了设施比较齐全、产品比较丰富、服务质量较好、机制比较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3]。但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覆盖率偏低,地区发展不平衡,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公共文化服务专兼人才匮乏,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总量偏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体制和机制尚不完善等。面对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与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关注文化民生,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迫在眉睫。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多年的发展和建设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馆藏文献,也开发了许多具有不同学科特色的数据库,在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同时,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开展社会化服务,这是地方高校图书馆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KH+4mmD]

2 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可行性[KH+4mm]

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可行的,原因是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具有资源优势、技术设备优势、人才优势和服务优势。以广东肇庆学院图书馆为例,广东肇庆学院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其中馆藏纸质书刊146万多册,另有电子图书74万多种,订有中外文报刊1,500多种,开通了《中国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Springer Link》等近20多个数据库。此外,广东肇庆学院图书馆还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众多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多种服务如电子资源服务、视听服务、网上咨询及微博服务、手机图书馆服务等。

以上分析说明,地方高校图书馆已经基本具备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条件,图书馆只有抓住这一机遇,拓展服务空间,从传统的服务模式中真正走出来发展自己。[KH+4mmD]

3 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障碍分析[KH+4mmD]

3.1 思想观念障碍

我国高校图书馆定位为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是其主要职责。在这种思维定式的影响下,地方高校图书馆长期实行着一种封闭的服务方式,即只为本校师生服务,不向社会开放。笔者对广东肇庆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对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看法,他们普遍认为:图书馆经费有限、文献资源不足,图书馆对外开放会影响本校读者使用图书馆,投入大、效益低,增加管理难度。这种思想观念阻碍着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进程。

3.2 服务能力障碍

地方高校图书馆一直把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主要是围绕本校的专业设置进行的,因此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电子资源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社会用户的信息需求具有普遍性、多样性、特殊性的特点,这与社会读者需求不相适应。此外,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都是有限的,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馆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化程度不高, 缺乏社会信息服务的经验[4],同时,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必然对教学科研的信息服务工作造成冲击。

3.3 管理体制障碍

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系统间缺乏横向联系协调,未形成积极有效的管理体制与模式,使得跨越层级或行业的合作困难。地方高校图书馆仅以满足本系统内部的需要进行资源建设和提供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进程。

3.4 信息资源共享障碍

地方高校图书馆要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必须加强与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合作,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之路。而在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知识产权与信息利用之间的矛盾以及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问题变得更加突出,这些矛盾阻碍着地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步伐。

3.5 社会认知障碍

地方高校图书馆虽具备提供社会服务的优越条件,但图书馆有关的宣传、培训、服务主要是针对校内读者进行的,很少涉及社会读者,对社会读者的信息需求不了解;而社会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缺乏了解,对高校图书馆的藏书结构、特点,电子资源的利用,馆藏书目检索系统的应用,图书馆提供的相关服务也一无所知,致使社会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的认知度较低。

4 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

通过对社会用户的信息需求情况调查,结合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地方高校图书馆要开创社会服务的新局面,笔者以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4.1 建立健全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

为地方经济、文化服务是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任务之一,地方政府的支持、协调与指导对地方高校图书馆顺利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和当地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取得政府支持和学校的重视,形成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保障机制。其内容主要包括:①建立健全保障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政策法规体系,将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纳入到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5]。②建立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统筹协调机制、资源保障机制、人员队伍建设机制、成本补偿机制,最终形成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运行机制[6]。③在市财政预算上,争取一定的经费支持,保障地方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集成管理系统软硬件设施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获得政府更多的投入,从而保证社会服务的有效进行。

4.2 构建社会服务机制

构建社会服务机制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核心问题,主要涉及人才队伍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制度建设。

4.2.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地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拓宽馆员的知识面,可以通过自学、培训、继续教育等形式改善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适应图书馆社会服务的要求。

4.2.2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馆藏资源建设向特色化、虚拟化、共享化发展。特色化就是根据本地区、本馆的实际进行特色馆藏的建设,包括自建特色数据库建设、不同学科特色数据库建设、重点学科资源建设等。虚拟化是指在实体资源建设的基础上,通过购买相应的电子资源和多媒体资源以及搜集相关的网络信息资源来拓展地方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并通过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的整合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检索。共享化是指通过联盟的方式,整合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图书馆的资源,以资源共享的方式改变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结构,丰富馆藏资源。同时,还可以通过合作、试用、馆际互借以及文献传递等方式来获得更多资源,优化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配置。

4.2.3 加强社会服务的制度建设。加强社会服务的制度建设,就是要建立健全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运行管理机制,提高地方高校图书馆对社会服务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首先,在开展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图书馆应遵循“立足本校,服务社会”的原则,确保满足本校师生的文献需要,然后再考虑满足社会用户的需求,而不能顾此失彼,影响本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处理好校内资源与开放服务的关系,校外用户与校内读者的关系,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的关系,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7]。其次,适当调整内部机构设置,由专门的图书馆领导分管社会服务工作,并设立专门部门专职或兼职承担图书馆对外开放业务。最后,根据本馆和社会用户的特点,制订相应的面向社会服务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如面向社会读者的办证条件、借书数量、借阅权限、借阅期限、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等方面都要有详细的规定,使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对外提供信息服务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形成地方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4.3 探索创新的服务模式

4.3.1 基础服务模式。①面向社会开放借阅,使地方高校图书馆走进大众阅读。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为社会读者办理借阅证,提供借阅服务,还可以开展主题讲座、专业咨询、征文比赛、推荐书目、新书宣传、名家解读、阅读论坛、亲子阅读来推动大众阅读。②开展社会读者培训。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以开拓途径为社会读者提供相应的培训服务,通过入馆培训、专题讲座、开设文献检索课程等方式,提高社会读者检索和利用信息的能力。③联合社区共建图书室,努力将自己融入社区服务中。地方高校图书馆可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与部分社区共建图书室,为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卫生、法律、理财、保险、养殖等信息和知识文化服务,满足社会大众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

4.3.2 网络信息服务模式。地方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数字资源和网络资源,可以网络资源服务平台为依托,向读者提供形式多样的网络信息服务。①建立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在线参考咨询服务,为用户提供免费的网上参考咨询和文献远程传递服务;利用IM工具如QQ、MSN等开展嵌入用户网络环境的参考咨询服务,为用户提供实时在线的数据、知识导航、学科导航、定题跟踪、专题论坛等服务[8]。②为社会读者提供网络远程教育。地方高校图书馆通过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积极开展网络远程教育,使更广泛的人群获得终身教育机会。③依托本校优势,建立特色馆藏和学科特色数据库体系,面向社会读者开展特色服务,扩大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规模。④开展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依靠移动无线通信网络的方便快捷,建立一个功能强大的现代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读者通过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可随时随地通过移动图书馆享受到数字书刊阅读、纸质图书检索、借还等自助查询、下载、阅读等服务。

第8篇:工地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专家打分法;风险评估;风险控制

一、引言

近几年来,D市积极实施以政府为主导的大旅游发展战略,将旅游业作为市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大力扶植。然而,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今天,仅有的观光旅游是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如何延长游客滞留时间,如何提高游客滞留率,成为深化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课题。

在这一背景下,侏罗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成功地在灵岩山下钻探出了达到国家医疗标准的热温泉,提出了温泉花园房地产开发项目,该项目将成为复式休闲旅游链条中的重要项目,从而为“打造国际休闲度假第一城”加上一个厚重的砝码。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评估是指利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方法,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从而计算出房地产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危害程度,据此对风险进行高、中、低的划分,以加强风险管理[1]。其主要方法有:客观估计概率法、盈亏平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及敏感性分析法等[2]。

本文拟将项目风险评估的相关理论及方法与温泉花园房地产开发项目实际密切结合,对本项目施工建设阶段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风险评估研究,以切实加强项目施工建设阶段的风险管理,减少投资损失,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地处四川省西区,坐落在二王庙后山下,山清水秀,风光秀丽,园内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木参天,珍奇花木,西蜀院子,典雅豪华,是的高挡消费场所。同时,距经济发达的成都市区仅半小时路程,周边交通便利,是成都居民假日休闲的首选和外地游客的必游之地。

本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78931.8平方米(约118亩),容积率1.14,建筑密度28.0%,绿化率38.7%,建筑总面积为109289.8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89757.8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9532平方米,地下停车位512个,地上停车位290个。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洋房住宅(6+1)33003.46平方米,底层商铺1141.1平方米,低层洋房(叠拼)23222.97平方米,商务楼4137平方米,酒店18598平方米,地下车位15492.7平方米。

三、项目施工建设阶段风险因素分析

在温泉花园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建设阶段所存在的主要风险有质量风险、工期风险、技术风险和成本风险四类,各类风险因素具体分解情况详见图1[3]~[4]。

图1 项目施工建设阶段风险分解图

四、项目施工建设阶段风险评估

本文对本项目施工建设阶段的风险评估主要采用专家调查法,为此,分别从侏罗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发展计划部、工程部、成本控制部、设计院等一些相关部门调派业务骨干,成立了专家小组[5]。按照专家的意见,对该项目施工建设阶段的主要风险进行了集中评分,确定了各个风险的权重,结果详见表1、表2、表3、表4、表5。

表1 项目建设阶段各子风险因素判断矩阵和权重

项目风险 技术风险 工期风险 成本风险 质量风险 权重

技术风险 1 1/2 1/4 1/3 0.096

工期风险 2 1 1/3 1/2 0.160

成本风险 3 3 1 2 0.467

质量风险 4 2 1/2 1 0.277

注:入(最大值)=4.03 C.I=0.01 R.I=0 C.R=0.0<0.1

表2 项目工期风险与各子风险因素的判断矩阵和权重

工期风险 自然灾害 承包商原因 组织不协调 权重

自然灾害 1 1/2 1/4 0.143

承包商原因 2 1 1/2 0.285

组织不协调 4 2 1 0.572

注:入(最大值)=3 C.I=0.0 R.I=0 C.R=0.0<0.1

表3 项目成本风险与各子风险因素的判断矩阵和权重

成本风险 施工条件变更 世界变更 材料价格上涨 施工索赔 权重

施工条件变更 1 1/3 1/2 1/2 0.122

设计变更 3 1 2 2 0.424

材料价格上涨 2 1/2 1 1 0.227

施工索赔 2 1/2 1 1 0.227

注:入(最大值)=4.01 C.I=0.003 R.I=0.58 C.R=0.004<0.1

表4 项目质量风险与各子风险因素的判断矩阵和权重

质量风险 人员素质低 材料不合格 技术方案不合理 设备故障 权重

人员素质低 1 1/3 1/5 1/3 0.078

材料不合格 3 1 1/3 1 0.290

技术方案不合格 5 3 1 3 0.432

设备故障 3 1 1/3 1 0.200

注:入(最大值)=4.04 C.I=0.01 R.I=0.90 C.R=0.016<0.1

表5 项目技术风险与各子风险因素的判断矩阵和权重

技术风险 建筑材料更新 建筑材料升级 安全事故 生产力短缺 权重

建筑材料更新 1 1/2 1 1/3 0.141

建筑材料升级 2 1 2 1/2 0.263

安全事故 1 1/2 1 1/3 0.141

生产力短缺 3 2 3 0.455

注:入(最大值)=4.01 C.I=0.03 R.I=1.12 C.R=0.004<0.1

按照上述各类风险因素的权重,将各位专家的打分进行加权汇总,就可以得到个来风险因素的总得分,并确定它们由高到低的风险程度排序,以此来进一步确定项目施工建设阶段的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排序情况详见表6。

表6 项目子风险因素总权重排序

评价因素 权重 子因素 权值 总权重 排序

工期风险 0.16 组织不协调 0.573 0.092 5

承包商原因 0.285 0.046 9

自然灾害 0.143 0.023

成本风险 0.467 设计变更 0.424 0.198 1

施工条件变更 0.122 0.057 7

材料价格上涨 0.227 0.106 3

施工索赔 0.227 0.106 3

质量风险 0.277 人员素质低 0.078 0.022

材料不合格 0.29 0.08 6

技术方案不合理 0.432 0.12 2

设备故障 0.2 0.055 8

技术风险 0.096 建筑材料更新 0.141 0.014

建筑材料升级 0.263 0.025

安全事故 0.141 0.014

生产力短缺 0.455 0.044 10

从表6中可以看出温泉花园房地产开发项目在施工建设阶段的高风险因素包括设计变更、不合理的技术方案、施工索赔和材料价格的上涨;中风险因素包括材料的价格不合格、组织的不协调和相关设备故障;其他为低风险因素。根据此排序可以比较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风险的计划,采取有效的防范风险措施。

五、项目施工建设阶段的风险控制对策分析

(1)加强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设计交底是指在施工图完成并经审查合格后,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交付施工时,按法律规定的义务就施工图设计文件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做出详细的说明。其目的是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正确贯彻设计意图,使其加深对设计文件特点、难点、疑点的理解,掌握关键工程部位的质量要求,确保工程质量[6]。

图纸会审是指工程各参建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在收到设计院施工图设计文件后,对图纸进行全面细致的熟悉,审查出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合理情况,并提交设计方进行处理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图纸会审可以使各参建单位特别是施工单位熟悉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掌握工程特点及难点,找出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并拟定解决方案,从而将因设计缺陷而存在的问题消灭在施工之前[7]。

(2)加强监理制度

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而言,施工建设阶段实行有效的工程监理,能够提高施工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还能对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显著提高设计质量,减小设计变更和不合理的可能性。

(3)严格设计变更审查制度

任何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过业主的许可,在详细评估替代方案的成本与收益后,由原设计单位认可,方可进行设计变更。

六、结语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房地产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开发商在施工建设阶段必须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及评估,以制定风险防范对策,加强风险管理。本文研究虽然有助于提高开发商的风险管理水平,加强风险损失的防范与控制,但仅仅是提供了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量化评估风险及处置风险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刘彬.浅析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0(8):183-184.

[2]唐燕.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45-46.

[3]冯耀新.浅谈房地产项目风险因素的分析[J].广东科技,2007(1):103-104.

[4]张小芳,栗卫东.房地产项目风险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建筑,2007(1):12.

[5]刘光富,陈晓莉.基于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的项目风险评估[J].项目管理技术,2008(1):23-26.

[6]胡煜.浅谈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及防范[J].现代商业,2009(12):4-45.

第9篇:工地文化建设范文

根据《建设部关于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资格等级管理的若干规定》(建房〔2000〕12号)的精神,结合房地产评估机构脱钩改制的工作情况,现就2001年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一级资质评定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申报范围

(一)对于1999年建设部公告第16号和2000年建设部公告第19号公布的93家一级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凡按照〔2000〕51号、建住房〔2000〕96号文件要求完成脱钩改制,符合建房〔1997〕12号文件规定条件的,可以按建房〔1997〕12号文件规定的程序重新申报一级资质。

(二)已完成脱钩改制并符合建房〔1997〕12号文件一级机构要求条件,在本地区有典型作用的二级机构,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房地产管理局可按照建房〔1997〕12号文件要求一起申报。

二、审点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房地产管理局要根据〔2000〕51号、建住房〔2000〕96号以及建房〔1997〕12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加强初审工作,在初审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房地产估价机构资质申报要与脱钩改制相结合。未按有关规定进行脱钩改制的房地产估价机构,不得进行资质申报。

(二)在审核机构内专业估价人员尤其是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时,既要审核专业人员数量,更要注重对专业人员实际的估价水平、估价业绩、执业行为情况的考核。

(三)考核机构的经营业绩时,考虑到当前我国估价行业的实际,对申报一级资质的估价机构的业绩要求仍按建住房〔1998〕014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四)注重跟踪管理。各地要把近两年来房地产估价机构的年审情况作为重新评定一级机构的重要依据。对于未经年检或年检不合格的机构不得申报。

三、申报时间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房地产管理局要在2001年4月30日之前对重新申报一级资质的机构进行初审,并将初审的有关材料(附件一、二)上报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

四、评定及公布

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受理一级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报后,委托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和业内资深人士组成“一级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评定专家小组”,由专家小组根据建房〔1997〕12号文件的规定对申报机构进行综合评定,提出评审意见报建设部核准,其中评定合格的机构由建设部于2001年5月31日前以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并颁发资质证书。

五、1999年建设部公告第16号公布的32家一级资质房地产估价机构有效期即将届满,但由于受房地产估价机构脱钩改制工作的影响,重新评定工作未能按期开展。为不影响其中已完成脱钩改制工作的机构正常开展业务,这部分机构的资质有效期可延长至2001年5月31日。2001年评定的一级房地产估价机构名单一经公布,过渡期即自动终止。

六、其它

(一)各地申报一级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要实行总量控制,做到有计划、有重点的发展,防止一哄而上。

(二)各地主管部门要结合估价机构资质的重新申报和脱钩改制工作,对房地产估价行业进行一次深入全面的清理整顿。对于未按规定标准设立的、执业行为不规范的、评估制度不健全的、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以及非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评估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房地产管理局要将本地区房地产估价机构脱钩改制的总体情况及二、三级机构的审批情况(包括机构名称、法定代表人、联系电话、通讯地址、资格证书号等)一并报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备案。

附件:

一、申报一级资质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需提供的材料

二、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资格等级申报表(略)

附件一:

申报一级资质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需提供的材料:

1.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房地产管理局同意申报一级机构的文件;

2.申请变更机构的脱钩改制方案及主管部门同意脱钩改制方案的批复;

3.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资格等级申报表(一式三份,封面加盖单位公章);

4.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原资格证书正、副本原件;

5.机构营业执照副本(原件或复印件加盖工商部门公章);

6.机构的章程(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及有关规章制度;

7.注册资金证明或验资报告(原件或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8.出资人情况介绍及其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证书、注册证书复印件;

9.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的任职文件及其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证书、注册证书复印件;

10.脱钩改制前后主要房地产估价人员对照表;

11.当地人才服务中心提供的机构人员人事情况证明;

12.专职房地产估价人员资格证明及其聘任(用)合同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