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心理素质 健康支持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大学生群体发生的一些变化,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任务。心理健康作为个体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由于就业、感情、人际交往、经济条件等原因造成的心理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如何解决大学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成为高等教育实施的重要任务。
大学教育作为个体在校系统学习的最后阶段,也是大学生踏入社会之前的一个阶段。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离开家长,在校独自生活。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大学生既要处理好学习的任务,又要与同学、社会等人交往,加之就业压力的增加,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体育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发展学生健康水平的同时,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也是其主要的目标之一。本研究以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支持与促进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支持作用,并提出了实现体育对心理健康支持的策略,以期为更好的提升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支持作用分析
大学生这一群体在接受了小学、中学教育以后走进大学校园,大学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积极向上的努力目标,也有就业压力、人际交往等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通过体育课来调节大学生的心理,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体育锻炼提升大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因为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大学生对身体姿势、空间位置、对手状况的判断,在感知自身和对手的条件下,做出快速的反应。经过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身体锻炼的同时,能够激发个体在情绪和心理方面的积极向性反应。跑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能够促进锻炼者的自我体验,在实现身体素质提升的同时,对心理健康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产生
高校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会因为经济条件、就业、人际交往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如何有效的消除这些压力,成为大学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任务。体育锻炼作为一种身体的实践形式,能够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积极的刺激,在这种刺激的作用下,个体能够积极的投入到锻炼中去,并亲身体会锻炼给身体带来的兴趣与体验。因此,体育锻炼为个体获得良好、积极的情绪,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里面,焦虑、抑郁是最为多发的心理问题。相关的实验研究证明,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的降低抑郁情绪的发生频率。
(三)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自我概念意识的增强
在心理学范畴内,自我概念指的是学生对自己的状态和成就等的感受和自我认识。自我概念作为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主体认识,对大学生的人格形成有着很大的帮助。相关的研究证明:科学的体育运动参与,能够提升大学生自我概念的清晰程度,这是因为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的刺激大学生的肌肉发展、情绪稳定等,体育锻炼帮助大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等不同层面上,强化了个体的自我概念。体育运动项目可以渲泄情感压抑、感受和体验发自内心的愉悦和畅快,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体育锻炼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动力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压力,诸如:就业压力的增加、人际关系的处理、家庭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等,都会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影响。因此,在高校体育实施的过程中,要通过一些集体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项目,来增加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通过体育活动的锻炼、交流、团结合作,来消除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和孤独感,这对提升大学生的情绪状态有着积极的影响。
(五)体育锻炼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个体能够对运动所带来的刺激产生积极的反应。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能够引发大学生脑部释放出合成的镇定剂,即内啡肽,当内啡肽发挥功效时候,能够有效的阻止个体大脑里面,同应激产生关联的化学反应。相关的研究证明,有效的体育运动和锻炼,是提升个体最大吸氧量,发展学生肌肉力量的功能,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学习状态,生活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发挥体育功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
(一)加强对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开展的规划
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进行因材施教。例如,教师对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就可以选取足球、篮球、拔河比赛等运动项目,来促进这部分学生集体中与人交往的经历和能力,并结合体育教学的需要,安排这些学生多发言,通过同学面前的表述,来促进其心理素质的提升。针对那些胆量较小,或者存在难为情的学生,教师要通过游泳、平衡木等项目,来培养他们敢于拼搏,做事果断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二)创设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体育氛围
大学体育开展的过程中,要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需要通过不断的创设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氛围来实现。例如,为了提升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可以举办节日马拉松、越野比赛等。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可以通过拔河比赛等来提升。加大对体育常态工作开展效果的研究,从体育活动内容的选取、大学生参与群体的广度、体育活动的评价激励措施等方面着手,为更好的实现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支持作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创设有效的体育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的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按照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和功能,进行合适的创编,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贯彻在高校体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在实施体育评价的过程中,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动态评价的使用,在提升高校体育工作有效性的同时,以实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生理发展水平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教育手段。
参考文献:
[1] 曹亮,朱君.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作用[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03.
[2] 赵晓超.试析体育教学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8.0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伟大文学家托尔斯泰说:“我一生其余岁月获得的,都不及五岁前获得的百分之一”。中国有句俗语叫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格和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个性、情感、态度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心理学把这一时期定义为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时期心理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幼儿教师的神圣职责。那么如何引导孩子的心理朝着健康、向上、积极的方向发展呢?以下是我的几点浅见。
一、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环境
创造一个适合幼儿心理安全需要的环境,对其心理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早上入园时,老师和蔼亲切的微笑。一声友好的问候,一个自然的,就会让孩子逐渐融入一个心理安全、情绪稳定的环境,确立起新的依恋对象,开始新的社会交往。 相反,如果幼儿入园后得不到相应的关怀,就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此时大多数孩子会哭泣,会拒绝,不久后哭泣虽然会停止,但仍会表现出不快乐,不主动与人交往,表情淡漠。有些外向型的孩子会以破坏玩具、打骂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怒火,这说明:一个感情温暖、心理安全的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活动室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创造条件,营造自由、宽松的气氛,让孩子自由自在的活动:如室外设置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大、中型玩具;在墙壁上涂画或玻璃窗上粘贴形象逼真的动画或卡通画,给孩子在视觉上与愉悦的享受。室内便于幼儿随时阅读的书架、图书,幼儿自由取放的小型玩具,美工区、娃娃家等活动区域,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引导孩子在这些区域中,自己建立规则,自己设置游戏内容,逐渐学会分享、懂得谦让、合作。
二、寓心理健康于一日活动之中
由于健康心理的形成是多方面影响,多种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去。通过语言、艺术、健康、社会等活动的组织,各种游戏的开展及一日生活常规管理,有意识的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其中。如在语言教学活动中,通过故事、儿歌,使幼儿明辨是非善恶,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尊敬等良好的情感素质; 在健康、社会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美工、音乐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学会遵守规则、自我约束,帮助幼儿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增强合作意识,促进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帮助幼儿克服任性、霸道、孤僻等不良的个性心理倾向;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磨炼幼儿的意志;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编织、系鞋带、扣纽扣,穿衣服等活动,让幼儿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感受合作、合群的快乐与温暖等等。当然,就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手段是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把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中内在、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游戏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我们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幼儿每天的一日活动中,并做到持之以恒,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
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做了明确规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为21世纪的主人,也就是现在的小学生,如果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能接受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这对他们将来在人生成长、学习的路上跨出充满希望的一步奠定扎实的基础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此以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因为它立足于学生未来的成长,造就于国家未来的建设。
如何使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使之得到发展呢?如何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呢?如何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呢?
一、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
小学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交往和爱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这些需要的合理满足是小学生形成和保持身心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影响其正常的发育和成长,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比如任何一个小学生,作为班级和伙伴中的一员,如果长期得不到认可,不被接纳,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关爱,总是受到排斥,体验不到集体的温暖,他就不会有安全感、自尊感,就会感到孤独,感到压抑,就有可能走向自我封闭,或者相反,导致逆反心理,仇恨、敌对、攻击等消极心理,心理健康就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倾情投入。
作为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全面扎实的教育能力,有辅导学生的基本技巧,如倾听、共鸣等。当教师和学生在一起时,就要卸掉自己的心理防护,坦诚地面对自我和学生,努力调节好自己的心境。面带笑容,倾情参与学生的各项活动中,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体会到教师真挚感情。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形象思维丰富,感性认识充分,教师的思想、情绪的轻微变化都能给他们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教师倾情投入是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二、提供指导
指导包括集体辅导和个别指导。集体辅导要有预见性和超前性,是指针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方式加以辅导,使之对自己成长发育中必定或可能面临的问题有所认识,有所准备,能以积极自觉的心态有效地面对。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倾诉真情,引导学生说真话、吐真心、诉真情,体会情感交流带来的满足感。
比如新入学的小学生,由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了学校的小学生,随之而来的是主导性活动的变化,由先前的做游戏为主变为以学习为主。随着社会角色的变化、主要活动的变化,家庭与社会的要求也不同。小学生要严格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要写作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习已成为必须履行的社会义务。如此巨大的变化对所有学童来说都会遇到对学校生活的心理适应问题。再比如高年级小学生,面对青春期的提前到来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也有心理准备问题、心理适应问题,所有这些共性的问题都需要教师或其他人员有计划地提供及时有效的辅导,否则就会遇到困难,就可能出现困扰,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个别指导主要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比如,对个别小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方法上的帮助,针对个别小学生存在的某些消极的不利于其身心发展的问题,如逆反心理、厌学心理或人格上的某些弱点所给予的帮助、所进行的调整等均属个别指导。
当然,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那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就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谈论和学生有密切关系的、学生最需了解的话题,才能使学生对活动感兴趣,从而使活动起到良好的辅导作用。这就要求辅导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以选择恰当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
三、及时调治
关键词:心理健康 艺术
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后,全国各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特别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工作开始逐步重视,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建设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的课程教学和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着重理论讲解、缺乏实际操作性,以及理念错位、过分强调价值观灌输等问题。具体来说,虽然各高校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相当的重视,但是各种因学生严重心理问题而导致的伤人、自杀事件却是有增无减。这虽然不能说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不重视,而是在目前高校教育过分行政化的情形下,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都以相同的标准进行建设。但实际上理工科院校、文科院校、医学院校、艺术类院校、高职院校等等,不同高校必然存在着不同生源、不同师资水平的原始条件所限。所以,以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来作为统一建设标准,必然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常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常包括大学生生活的心理适应、心身健康问题、需要与动机等一系列系统章节。这些问题基本上能涉及到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基本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但问题是,实际的大学生活中,出现严重心理问题以及导致学生自杀的特殊案例,很多都是经由外界事件所引起,而心理健康课程上讲授的缓解心理压力的方式方法都必须经由专业训练才可以有效实施,否则不仅起不到正面作用,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找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咨询就是心理有严重问题的错误认知。因此,本文提出使用艺术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式,以求在基本课程中做出新的变化,并避免过分理论化的心理健康课程讲解。
所谓艺术化的心理健康课程,实际是艺术与心理健康相结合而产生的具有应用性技术,在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中都能发挥作用的特殊课程。艺术是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载体,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和种群中都发挥着自身的作用。传统的艺术疗法包括音乐疗法、舞蹈疗法、美术疗法、书画疗法、阅读疗法等等。音乐疗法指借助唱歌、演奏乐器及欣赏音乐的形式来获得情绪舒缓和体验人生价值。舞蹈疗法则是通过有节奏的肢体语言动作,使参与者舒缓情绪,表达自我。美术心理治疗是通过画画、雕塑、摄影和书法等活动,抒发并且投射个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个人的成就与价值。阅读治疗指参与者阅读制定的文字材料,以此改变其不良认知和歪曲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塑造出健康的行为和正确的认知。
实际上,艺术疗法具有传统心理疗法所完全不同的特质,在艺术治疗中,参与者通常以意象、隐喻和象征等方式进行思考,而这恰好代表着潜意识的显化。其次,艺术疗法具有非语言式交流的特质,这使得不具备或不希望通过语言沟通的参与者可以以另一种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再次,由于艺术疗法具有深藏不漏,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因此参与者更容易地投入到创作和表演中,阻抗相对更小。
由于艺术疗法具有传统心理疗法所不具备的大量优点,因此笔者试图在常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加入艺术疗法的内容,使艺术化的心理健康课程更具有吸引力,通过更多的实际操作和更少的理论讲解,使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如在“大学生生活的心理适应”章节,可以通过搜集大学新生如军训、宿舍、课堂、图书馆等等的生活中的网络视频,以及其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适应问题在课堂上播放,以此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再通过心理学的方法传授学生如何解决各种适应问题。
在讲解人际关系的时候,特别适合使用即兴式的心理剧形式进行教学和讲解。在心理剧中,由于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特点,而学生在扮演对应角色的时候,由于没有预先排练,其演出既要有角色的要素,也参杂了自我的情感,这样完整演完一场心理剧时,老师可以在每个片段讲解不同角色的特点和应该具有的心理活动,学生可以更好的体验到对应角色的情感。因此,通过角色的交换及不断变化,学生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必然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也能更好的处理好身边各种过分自我为中心而产生的人际关系矛盾。
在人格发展的章节中,可以以美术的方式进行讲解。因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每个人画出来的画也是独一无二的,当任课老师指定一个题目进行创作时,学生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就能反映出自己的内心想法。而如果指定题目是画自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而形成的作品,其能反映的个人信息要素必然非常多,而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就能很好的表现自我。
在情绪和情感章节中,特别适合使用音乐疗法对各种情绪和情感问题进行讲解。因为音乐是非语言系统而又具备情感表达能力的载体,恰好音乐又能引起人的情绪和情感共鸣,因此通过不同风格的音乐来讲解人的情绪变化及如何使情绪波动稳定化,减少过激情绪的发生,都具有非常适合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加入艺术元素,可以使大量非心理学专业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快接受知识,并表达自我。特别是高职类院校,大部分学生都属于动手能力较强而文化科学知识较为薄弱,面对具有大量概念,各种流派层出不穷的心理健康课程时,其对课程感兴趣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从艺术角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类学生理论知识接受较慢的缺点,更好的传播了心理健康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艺术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邱鸿钟,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08
[关键词] 医学生; 心理;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93-01
大学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人格因素是影响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而心理素质能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大学生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群体。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一个特殊层次,既有大学生心理发展共性趋势,又有其职业定向的个性特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对自身发展是很重要的,在未来的工作中直接影响对病人身心健康的关爱程度。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因此应高度重视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了解学生的人格特征,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 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大学阶段是人生走向社会的准备时期,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趋于成熟的过渡时期,也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健时期,在这个成人化的过渡阶段,必然存在着较多的心理矛盾、感情冲突,在心理健康尚未成熟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心理障碍等问题。
1.1 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影响因素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人群中,独生子女已占很大比重,因其很少经历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和心理挫折的考验,常常禁不起打击和挫折;其次,家庭经济的贫富悬殊,给许多大学生的心理,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再者,大学学习方法的变化,带来了大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等等[1]。对于如何处理好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文化素养、个性各异的同学的关系一片茫然,这些诸多因素可能就会引发心理问题如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等。
1.2 高校多侧重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政管理,忽略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工作重心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政管理,觉得心理的问题应该要交给心理咨询中心,因此忽略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此外由于高校扩招后辅导员人数相对较少,一个辅导员可能要管理百名以上学生,因此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大大减少,待出现了问题才去解决,从而无法充分发挥沟通和教育作用。
1.3 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有待提高 有一些高校虽然建立了咨询室,但由于宣传工作跟不上去,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不强,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实质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主动求询的人很少。建立正规的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学校很少,有些学校即使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并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由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把心理健康教育切实纳入教育管理与素质教育之中,仅满足于应付教学评估,故效果不佳。
2 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帮助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门科学。它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2]。
2.1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同志特别强调大学生“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既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又具有健全的心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培养生理、心理、社会方面都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2 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 我国的传统医学教育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突出医学专业知识学习,轻视心理素质的培养,许多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社会学科的选修课比较少,课程比较单调,造成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甚少。医学生成天埋头于医学知识的学习,不注意伦理道德修养,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了解和认识,导致部分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差,遇事容易走极端,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3 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应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对自身健康成长、成才、成功的极为重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躯体疾病或残缺,而是要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好状态”。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过渡时期,促进身体、心理健康和谐发展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3]。
3 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及发展途径
3.1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和心理咨询活动 各医学高等院校应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有相应的课时和师资,暂时还没有能力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校,可以分时段、分群体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医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医学院校各学科教师应普及最基本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将其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学校心理咨询的重点应是发展性咨询,同时辅之以障碍性咨询。发展性咨询可分为需要咨询、成长咨询、成功咨询、创新咨询,引导学生成为高素质有创造性的人才[4]。
3.2 为新入校的大学生建立电子心理档案 医学生心理档案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特征(重点是人格特征)。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让辅导员和其他热爱学生工作的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使德育工作能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更注重人格特征[5]。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后,可以针对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生心理问题,安排专题报告,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给予集体的心理咨询。
3.3 结合专业特点,增强心理干预方法训练 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医学生所学的许多课程都与心理健康有关,如《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在其他临床课程的内容中也大量涉及某种疾病的病因、治疗中的心理因素,这是医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条件。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加强心理干预方法的训练,使心理健康教育既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又培养了学生心理干预的能力[6]。
医学院校应充分重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立足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把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教育和培养统一起来,科学地加强心理教育。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思考,通过多渠道、全方位、深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培养医学生健全的心理、完善的人格,使之成为具有竞争意识,又有协作精神;既有专业技能,又有健康心灵的医学人才,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章成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5):374-375.
[2] 林涛,李旭良,魏光辉.试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3(4):52-54.
[3] 李站辉,李浩平,郭志强等.临床查房问诊教学与人文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5):90-91.
[4] 林崇德.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31-37.
【关键词】 医学生 心理健康 研究现状
【Abstract】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in a special group, beca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learning life, the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majors. a great deal of domestic research has done in this field, so, the status quo of mental health domestic research on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will be introduced to show the mental health state of contemporary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Research Status Quo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诸多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1]。
1 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的特殊性
和其他专业相比, 医学专业的学制长、内容多。医学专业学制一般为 5~6 年, 需要学习 30 余门专业课, 因此, 医学生要学 习的知识总量要大于其他专业。在学习方法上, 医学生主要以 记忆为主, 学习方法较为单一, 这使学习变得单调而枯燥。繁重的学习任务限制了学生自由发展和自主活动的时间, 使学生缺乏娱乐活动, 学习生活沉闷而缺乏活力。有研究认为, 医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是导致其出现较多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尤其在急诊、手术等科室, 面临重危、濒死患者,经常接触受疾病之苦的病人, 亲临生离死别的场景, 也会使医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医疗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全面准确的医学知识和娴熟的医疗技巧、丰富的临床经验, 更需要有稳定、乐观的情绪、敏捷的思维、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
有研究显示,医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类型是焦虑、抑郁和精神病性,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医学生较多的心理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必要。医生不仅要治好病人的躯体疾病,而且要帮助病人解决心理和社会问题,这就要求医务人员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情绪感染力和体察病人体验的“同理心”,要求医生能以健康的心理状态。要做到这一点医生本人要心理状态健康,人际关系良好,并能及时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这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对医学生进行相关训练,提高其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务工作者。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也应该是对医学生的素质进行培养的过程。在过去,人们较注重医疗知识、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
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治过程中,社会因素和病人的心理因素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医学教育过程中,有关社会、伦理、心理等学科也正在受到教育者的重视。现代医学研究已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的疾病防治,医学教育客观上要求医学与心理学、医学与社会学相互交叉结合,改变教育中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不重视心理和社会知识培养的单一性,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养,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
2 国内关于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学者们基本上采用的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国内有将SCL90用于评定不同人群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2],显示SCL90能够很好地反映受试者的心理整体状况。
陈福国等人[3][4]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连续4届,共2102名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定。结果显示: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低于全国大学生和河南省大学生,但阳性因子比例较高。②男生的偏执因子得分高于女生。③护理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专业P
赵凯1996研究认为,与文科和理科专业相比,医科学生有较多的SCL90 因子达到中度以上。周英等人的研究发现[5]护理本科生中可能有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占12.2%、医学本科生占11.1%。这一比例较中国大学生已有的研究结果(18.5%)略低[6],此研究同时显示护理专业本科生心理水平不但比医学生低,而且比全国常模低。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张仁汉教授提出医学生“三年级病”现象[7],即医学生进入大学三年级时,其学习处于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的过渡阶段,在此阶段,往往老师讲到什么病,他们就怀疑自己患什么病,根据老师所讲的症状对号入座。
同时,有学者对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心理状况做了研究[8][9],结果表明大约有10%-20%的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而且这一群体中具有不良心理健康状况的人越来越多。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大幅度扩增,在校研究生数量急剧增加,研究生中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日趋增多,如个人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学业与择业的矛盾、人际关系的不协调等,一些极端事例如自杀、凶杀、精神障碍等屡有报道。医学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也有着特殊的一面。
孟小平以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 对某医科大学在校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研究[10],指出在校医学研究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他们在强迫、抑郁、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恐怖等几个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常模,而且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差异。
刘步平[11]用症状自评量表随机调查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和专业五年制学生。研究表明七年制女生的恐怖因子和因子总分显著低于男生,因子分≥3的检出率居前10位的多是强迫、抑郁症候;七年制学生的因子分、恐怖异常发生率、因子分≥3的总检出率及抑郁、恐怖、偏执因子分≥3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同校五年制学生;表明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说明文理结合的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质,降低期望值、开展职业生涯设计、严格学分制、实行软淘汰等是提高七年制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
陈瑜等人对军医大学护理专业学生做的研究表明[12]:军医大学护理专业女生SCL90得分较高的因子是强迫、人际、抑郁等因子,得分较低的是躯体化、精神病性等因子,这与张运生等人的研究结果类似[13]。军校护理生SCL90的9个因子得分中,恐怖因子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与军校学员得分。
王丽荣[14]提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课题—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与工作厌倦相关的一系列症状,目前已成为医护行业中影响医护工作者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王丽荣通过对职业倦怠内涵与表现的分析,提出在高等医学院校应以预防职业倦怠为目标,加强对医学生心理素质的系统培养,并对医学生可能出现的适应性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性训练的策略。
3 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意义与建议
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工作责任性强,风险性大,要求从业者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在医疗工作中,医生的工作关乎病人的健康和生命,稍有不慎,出现误诊、漏诊或其它医疗差错。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医学生职业素质的需要。
有学者通过对比研究[15],发现医学心理学教育有助于增强医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和心理应对方式,对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及时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的作用。两组学生首测有14.2%的学生有明显心理问题,经系统完整的医学心理学—学习后的实验组学生再测结果显示各因子阳性均分有显著改变,与全国青少年常模组比较已无明显差异。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问题的识别力和心理保健意识,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学习、人际交往、婚恋、生活适应等问题,及时调节学生的认识偏差、情绪障碍和不良行为,使医学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参 考 文 献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 - 35.
[2] 金华,吴文源,张明圆.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
[3] 陈福国,王芳,伍志臻,鲁威: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26).
[4] 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卫生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1.
[5] 周英,赖淑英,尤黎明,马列凯.医护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944-946.
[6] 答会明.大学生自信、自尊、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8(4):2281.
[7] 张仁汉.从医学生“三年级病”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5):382.
[8] 史清敏.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 现代教育科学,2002,3 :27-29.
[9] 金海燕.易发心理障碍研究生的人口学特征及其教育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 3 :34-38.
[10] 孟小平.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初探: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 (2):9 1 -109.
[11] 刘步平.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中医教育,2004(23):7-10.
[12] 陈瑜,张小远.军医大学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529-531.
[13] 张运生,白琴,杜富广等.开封医专护理系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1,22(3):208.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思潮,它利用心理学较为成熟、完善的实验测量方法,研究人类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潜能等积极方面。积极心理学强调关注普通人的积极力量,提倡以一种积极的观念重新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并在该过程中挖掘个体在现有条件下获得幸福感受的各种因素。积极心理学相信人性的优点和价值,主张用积极的理念审视人的潜力与价值,使人的积极品质得到培养,人固有的正向力量得到激发,人格优势和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真正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与终极关怀,它以关怀全人类的福祉为宗旨,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作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吸收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要素,着眼于全体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进一步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一、以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为核心,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积极目标
课程目标不仅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课程建设的归宿。课程目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方向具有规范作用,它指导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评价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明确指出,能够时常体验到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帮助人们增进主观幸福感,获得幸福体验。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不仅仅是矫治心理缺陷、预防心理问题,更主要的是挖掘大学生的各种外显和潜隐的积极体验,并在实践中扩展和深化这些积极体验,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积极人格,使大学生能够学会以欣赏的态度对待生活,提升创造幸福的能力,增进大学生的幸福感。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发展性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目标设计从内容上来说应当达到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统一。课程教学不仅需要传授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训练促进知识在个体身上的内化,使之养成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很多心理健康知识是浅显易懂的,关键是在学生现实生活中能否意识到,自觉转化为行动。只有心灵受到最真实的触动,才能做到知情意的统一。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人的发展,在于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人文关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精神,心理健康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设计中,尤其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以情感人,以情怡人,以情育人,发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受到感悟,实现情感的升华。
二、以积极、生动、实用的内容为主体,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我们的一切教育、思考和知识,都以怎样获得我们本性所不断追求的幸福为对象(自然的体系)。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也是关于人的幸福、发展、快乐、满意的科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健康(health)、和谐(harmony)、幸福(happiness)。在3H的价值指引下,应该把握以下三个方面来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1.积极性。积极心理学以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组织系统为支柱内容,这就决定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中应该注重积极导向,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生潜能的开发、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在课程内容选择中,要注重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将提升主观幸福感、塑造积极人格、创造积极环境融入课程中,如在课程中,如设置“学会感恩”“塑造乐观人格”“积极的情绪管理”“爱与幸福指数”等专题,介绍和行为训练内容。
2.实用性。调查显示,对于课程内容的设置,大学生普遍认为除了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以外,更希望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一些符合他们年龄和心理特点、更具有实用性的内容,所以,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和现实需求,将那些能够帮助学生走出困惑,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优化心理品质,使他们能够快乐地学习和生活的内容都列入课程内容,如开设与每个学生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情绪调节、自我意识等内容的专题学习研讨。
3.以学生为本。积极心理学注重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实现个人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达到身心健康、生活幸福的目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了心理学研究的返璞归真。欧美国家的学校心理教育理念正在从由“让学生适应学校”到“让学校适应学生、为绝大多数学生提供最有意义的教育”方向转变。以欧美国家的心理教育理念为借鉴,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面向所有学生,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喜闻乐见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其自我教育能力,使之体会主观自我对解读生活事件的主控功能,培养其主观幸福感、乐观、自尊、希望等积极的人格品质。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群体,对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是阶段性、发展性的。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分层的教学活动,立足教育、重在指导,解决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比如,可以针对大一新生的学习适应、大二学生的自我意识、大三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恋爱、大四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创业等不同内容,开设有针对的辅导讲座。
三、以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学模式
作为学习气氛的重要调节因素,情感体验本身也是教学的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以体验为主、以自我教育为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有能够激发大学生的个人心路历程,并使他们在情感交融和思维激荡中产生强烈深刻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发展提高的课程目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课程。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改变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形式,应采用互动式、体验式、活动式等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情感体验、交往互动、反思领悟与行为训练,实现认识提高、反思建构、行为固化的统一。
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相对,改变了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对有关知识、情感、意志的学习主题,为学生提供生动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心理现象、寻找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案例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和生动性,它虽然不直接传授理论知识,但是却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为载体把学生引入真实的境界,引导学生认识现实、了解社会、融入现实社会活动中,鼓励他们自主参与,主动思考,扩展知识,提升现实生活经验,促进大学生自我心理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达到身心和谐。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引导、帮助和启发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重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互动性较强的课程,多数内容都需要学生参与互动才能完成。教学中,可以采用以小组分享为主的互动性教学形式,包括角色扮演、自画像、心理影片赏析、个案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分析反思自己,鼓励学生交流分享心得感受,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在感受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某一假定的模拟环境,学生扮演特定角色,通过观察、参与、体验、反思等过程,在实践中得以体验,在体验中得以成长,在成长中得以提高。体验式教学以活动为载体,用生动鲜活的体验、体会、感想、启迪说话,抛弃了传统教学的苍白说教,通过团体咨询、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内省建构心理健康知识,体验感悟知识背后的意蕴,通过体验与实践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四、提升教师的积极素质,创建积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育主导者教师的素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环境因素,认为积极的环境对于增进大学生的主观体验、塑造积极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秉承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坚持以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是人类美德和优势的体现者和传承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有形和无形的强大影响力。教师要自觉提升自身的积极素质,积极开发自身的美德和优势,善于调整心态,不断增进个人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感、事业快乐感与工作流畅感,直接对学生施加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围绕着激发、大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而展开的自我教育课程。为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教育,教师就要打破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固着,以积极地展开教学,钻研教学技术,提升教学水平,采用多元化、活泼生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用个体的优势和力量感受生活,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
教师要以积极的、欣赏的态度看待每一位学生,树立“每个学生都在成长、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的积极信念,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学生自我成长的经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用心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鼓励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将心理问题当做一个展现自我能力和挖掘潜在积极品质的机会,充分发挥潜能,将教育过程转变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行为,变成师生积极互动、心灵对话的过程。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导者、管理者,而是引导者、协助者、激励者,关心、接纳学生的精神世界,鼓励学生挖掘潜在的积极力量,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为心理健康教育开拓了新的视野,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回归本原,也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健康发展。我们要不断创新、深入探索,进一步构建完善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K.M.Sheldon&Laura King,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
[2]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33(4).
[3]陈时见.课程与教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李高峰,汪明.对“三位一体”课程目标的解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2).
[5]杨钦芬.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属性及有效实施[J].前沿,2006(1).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意义
引 言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竞争加剧、多元化文化和价值冲突加深,导致人们面临的压力增大,心理健康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大学生不仅是接受高等教育、具有高自我价值感的群体,还是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承受高压力的群体。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心智成熟的重要阶段,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社交与封闭等矛盾与冲突交织在一起,使以增强心理调试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人格完善为内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为大学生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历经被认识、受重视再到加强和完善的过程。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要来自国外,如何使这些科学理论及方法适应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使之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对于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社会发展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尽管没有明确提出系统的心理健康的理论体系和构架,但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道家在对许多问题的论述上均涉及到了心理健康的内容。其中的积极因素经过长期熏染、潜移默化和传承,使整个中华民族在民族精神、价值取向、伦理观念等方面,造就出了特有品格和精神。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使其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同时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自强不息,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实现自我价值。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的运行,是刚劲强健的,有道德的人应当效法天道,自强不息。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要想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的一切弱点。只有坚忍不拔、强力而行的人,才是一个有志气的人。“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些品质,无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还是对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都具有非常好的启迪作用。
注重“中庸”,维护心理平衡,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儒家学说中强调的“中庸”,就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不偏不倚,折衷平常,中和适度,不主张“过犹不及”。此外,《论语》中还描述了“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及“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的人格特征,认为“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也就是说,作为君子,能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外界各种刺激随时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体验,时刻使内心世界居于适中状态。即保持心理的平衡。
从心理健康的状态来看,处于中庸状态的个体比处于两个极端的个体更容易保持心理健康。中庸作为心理健康标准,表现为心理平衡的状态和适度的原则,即控制调节自己对外界各种刺激的心理体验,最终达到适中平衡。这种防止偏倚、适度中庸、保持心理平衡的原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有效的借鉴价值。适度的自信,既不自负、也不自卑,是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面对挫折,过于悲观沮丧会丧失意志,而毫无所谓则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只有掌握好尺度才能成为前进的真正动力。因此,要想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到“中”,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以坦然、平和的健康心理状态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
增强适应能力,提高抗挫折能力。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孟子》强调“人皆有仁、义、礼、智之心”。所谓知天命,就是能理解并实践仁、义、礼、智,做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以礼义适应社会,适应自然。强调“君子不器”。孔子十分钦佩颜回,曾说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不仅如此,儒家还认为耐挫是一种美德, 《论语・述而》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①,强调面对挫折、遭受冷遇也能坦然接受而不是耿耿于怀。《孟子》中的“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现于世。穷则独普其身,达则兼善天下”②,反映的是儒家的积极入世的人生理念,表达了得志则造福于黎民苍生,不得志也要洁身自好积极豁达的态度。不仅如此,还要能“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③同时,儒家思想还强调“小不忍则乱大谋”④,对一些不顺利、小挫折要善于忍让、忍耐,以顾全大局,要有善待挫折的坦然心态,提倡“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匹夫不可夺志”、“自强不息”等人格品质。
当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遇到挫折、失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良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儒家思想强调的困而弥坚、挫而愈奋、百折不挠、追求进取的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来讲,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思想对促进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增强适应社会的良好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知足常乐,顺其自然的乐观心态。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人生不要刻意去强求不现实的功利或物质需求,而要重视心理的满足。在获得这种心理满足的基础上实现“常乐”,由此可以看到国人乐观的生活态度。无论多么辛劳,只要有希望,便能知足常乐乃至以苦为乐。道家思想主张“顺其自然”,提出人类要“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⑤做人的德行要重视“自然之德”。老子强调“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⑥,倡导人不要勉强去做有悖于自然规律的事情,要顺其自然,保持心境的平和旷达,即不故意做作,目的就在于不扼杀事物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庄子主张不刻意追求个人生活中现实的东西,而应顺其自然,强调“天然”;超越一切功名利禄,做到“无功”;忘记一切荣辱毁誉等虚名,做到“无名”。“无为”而最终“无不为”,从而实现“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境界。
尽管乐观知足的心态可能会影响人的上进与追求;但从健康心理的角度看,“知足常乐”与“顺其自然”却是大学生自我保护、自我保健的健康心理和行为的反映。
修身养性,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儒家学说中包含着深刻的心性修养思想。孔子积极主张修身养性,提出“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强调“心正而后身修”,进而达到“德润身,心广体胖”⑦。就是说人只要具备了较高的修养,就能心怀善,心无愧怍,进而感到舒泰宽阔。孔子还提出:“所谓修身养性在正其心者,身有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进一步阐述了修身养性与心理平衡的关系。
传统中医文化也积极提倡修身养性,提出“圣贤只是教人收心养心,其旨深矣。”⑧张仲景提出了“人体平衡,惟须好将养……”“悦爽志,以资血气”,⑨形成了我国医学上较全面的养生学。其主要内容是恬淡虚无,颐养精神,即精神上的乐观,生活上的知足,而最重要的是要能“于危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危非利,亦若存若亡。”而且要“习以成性”,去除危利,不妄喜怒,不近声色,不贪浓味,不神虑精散,这就是治未病之病。
可见,倡导修身养性,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更好地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增强自信,并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结 论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从未成熟到成熟、未定型到定型的变化时期,各种因素的作用往往容易使他们中的一些人会被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左右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不良情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进而影响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要结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广泛及时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卓有成效的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健全人格,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
注释
①《论语・述而》
②《孟子・尽心上》
③《孟子・告子下》
④《论语・卫灵公》
⑤《老子・二十五章》
⑥《老子・二章》
⑦《大学》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149-01
一、注重教师自身素质提升,为心理健康教育打好基础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的教学素质、教育水平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小学时期正是学生情感认知养成的关键阶段,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与育人理念,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质,以便能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打好基础。小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殊心理,他们的心理要比成人敏感、脆弱得多。教师的思想、情绪、行为的轻微变化有时都会给学生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很多时候教师无意间的一个眼神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思维,可见教师的专业素质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影响深远,因此加强对教师的心理素质培训是极其重要的。新时代的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修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同时应具有进行心理咨询的能力,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心理教育的能力,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进行评估的能力,以良好的自身心理状态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最大程度上实现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
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为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的知识教育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要善于从细处着手、进行持久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要逐渐的进行渗透教育、熏陶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说教式”教学,而是要不断的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以便能够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师生的心灵沟通:教学是师生之间一个互动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不断的提升学习认知,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反馈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教师多与学生多进行沟通,坦诚地面对学生,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只有近距离的接触,使学生愿意和教师有更多地交流与沟通,才能打开他们的心扉,消除了师生之间的界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深入到孩子心灵的深处,与孩子产生相互信任和理解。小孩子大多是天真活泼的,是乐于接受帮助和鼓励的,只有积极地引导学生,他们才能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有成熟的心理。
此外教学中教师也要认识到当前阶段想收到认知思维特点,善于运用榜样引导的力量来鼓励学生进行认知的提升,通过树立榜样来陶冶学生的性情。现在的小学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或是具体、明确,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落实到实处,进行真枪实弹的演练,才能够真正的让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用处。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才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各种活动训练,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来丰富的学习感知,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例如学生可以利用各种棋类的辅导学习,进行稳定性的心理训练;通过球类、田径、体操等活动,培养学生掌握一些转移情绪、释放压抑、克服自卑的方法,学会幽默和适时地释放不良情绪;组织书法、绘画、演讲、歌咏、板报、社会实践活动等,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满足学生施展才华的需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健康人格,为心理健康教育做好落实。
三、注重开展家校联合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拓展途径
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单纯的依靠课堂教学,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一个理论课,加上教学途径的相对单一,学生在学校养成良好的习惯到家里则又是另外一幅景象。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家校联合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拓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