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建筑意义范文

绿色建筑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建筑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建筑意义

第1篇:绿色建筑意义范文

关键词:建筑材料 环保 可持续发展

引言:调查证实,在现代城市中,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比户外高出很多倍,更重要的是80%以上的城市人口,七成多的时间在室内度过,而儿童、孕妇和慢性病人,因为在室内停留的时间比其他人群更长,受到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就更加显著,特别是儿童,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夏季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高峰期,随着室温的升高,各种建筑材料和家具中的有害气体的释放量也随之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室内温度在30°C时,室内有害气体释放量最高。甲醛的沸点为19°C,往往秋冬季节感觉没有污染的房屋在夏季会感觉气味很大。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一类致癌物,并且认为甲醛与白血病发生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目前甲醛是我国新装修家庭中的主要污染物,儿童是室内环境污染的高危人群,甲醛污染与儿童白血病之间的关系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显然,积极倡导绿色建材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 绿色建材的分类

1、 气环境材料-净化空气材料

2、 水环境材料-净化水材料

3、 地环境材料-改良土地、利用废渣

4、 循环材料-零排放废气、废水和废渣

5、 保健环境材料

1)空气净化建材

2)饮水净化材料

3)保健抗菌材料

4)健康功能材

二、常见的绿色建材在建筑业中的应用

1、新型绿色墙体材新型墙体材料指的是用混凝土、水泥、砂等硅酸质材料,有的再掺加部分粉煤灰、煤矸石、炉渣等工业废料或建筑垃圾经过压制或烧结、蒸压等制成的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及建筑板材,一般具有保温、隔热、轻质、高强、节土、节能、利废、保护环境、改善建筑功能和增加房屋使用面积等一系列优点,其中相当一部分品种属于绿色建材。

2、新型绿色结构材料

结构材料主要包括木材、石材、粘土砖、钢材和混凝土。

1)木材和石材这两种材料是自然界提供给人类最直接的建筑材料,通过简单的加工就可以直接运用于建筑,如果合理的利用,上述两种材料可谓是最天然的绿色建筑材料。所谓合理利用,既是生产与消耗相平衡,不要不加节制的肆意开采。我国是森林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但是我国的竹类资源比较丰富,因此可以考虑用竹资源来替代木材。

2)粘土砖虽然能耗很低,但是它是以破坏良田为代价而且是不可恢复的,因此它是最不绿色的建筑材料,目前粘土砖已经被禁止使用和生产。既然粘土砖被禁用,相应的我们也找到了它的良好的替代品,那就是利用工业废渣来替代粘土。由于工业废渣来源丰富,并且其力学性能普遍优于粘土砖,另外它还可以满足不同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其应用更加广

泛。

3)钢材是不可替代的一种建筑材料。由于钢材的不可替代性,因此“绿色钢材”成为了主要研究发展的目标。“绿色钢材”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钢材的绿色指标上下功夫,研究发展新的技术、新的生产工艺,努力降低生产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资源化,加快钢材的绿色化进程。

4)混凝土是由水泥和集料组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它的生产能耗主要是由水泥的生产能耗造成的。绿色混凝土,指既能减少对地球环境的负荷,又能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共生,为人类构造舒适环境的混凝土材料,即可理解为:节约资源、能源,不破坏环境,更有利于环境。一般说来,绿色混凝土应具有比传统混凝土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可以实现非再生性资源的可循环使用和有害物质的最低排放,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共生。传统的水泥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量,并且还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水泥生产工艺的改善是绿色混凝土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石。绿色混凝土主要包含以下种类:1?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将高性能混凝土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考虑,则成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真正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应该是节能型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必须为绿色水泥。采用无熟料水泥或免烧水泥配制混凝土,就能显著降低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2再生骨料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指以废混凝土、废砖块、废砂浆作骨料,加入水泥砂浆拌制的混凝土。可将废混凝土经过特殊处理工艺制成再生骨料,用其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配制成再生混凝土。利用再生骨料配制再生混凝土是发展绿色混凝土的主要措施之一,可节省建筑原材料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混凝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3环保型混凝环保型的混凝土成为了混凝土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主要包括:低碱混凝土、透水混凝土。

3、新型绿色功能材料绿色功能材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节能功能材料。如各类的绿色保温隔热材料。1980年以前,我国保温材料的发展十分缓慢,无论从产品品种、规格还是质量等各方面来看,都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求,与国外相比更是落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隔热型建筑材料有了长远的进步。目前已发展成为品种齐全,初见规模的保温材料的生产和技术体系。目前还有节能保温玻璃如中空玻璃、太阳能热反射玻璃等。

2) 充分利用天然能源的功能材料。比如将太阳能发电、热能利用与建筑外墙材料、窗户材料、屋面材料和构件一体化,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建筑材料,成为建筑材料发展的新方向。

3) 改善居室生态环境的绿色功能材料。

第2篇:绿色建筑意义范文

关键词:BIM;绿色建筑;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TU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6-0060-02

自1992年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绿色建筑”起,绿色建筑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践并推广,它兼顾了对环境的关注和对人类更舒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研究两个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成为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主流方向。

绿色建筑,并不只是对建筑进行简单的立体绿化,它是一种象征,其真正涵义是指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条件和技术手段创造良好、健康居住环境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过度使用和破坏,维持生态环境和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动态平衡。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发展,始于2006年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该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节约材料),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在当今世界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推广之路上,BIM技术逐渐显现出其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BIM技术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集成化程度,引领建筑业信息技术走向了新的高度,为绿色建筑的实现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BIM的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中各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包含了建筑全部的综合电子数据信息,是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数字化表达。

BIM技术颠覆了传统的建筑设计模式、工程造价模式和施工模式。它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工程信息库。BIM应用于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不同领域,可以称其为建筑领域的一次革命。(图1)

BIM的技术建立在核心建模软件、方案设计软件、几何造型接口软件、结构分析软件、可视化软件、模型检查软件、深化设计软件、模型综合碰撞检查软件、造价管理软件、运营管理软件这十类软件上。这些软件的研发以绿色建筑的评估标准体系为背景和依据,具体应用在绿色建筑分析、MEP三维设计、精细化模块设计、室内设计、内外部管线综合设计、内外部管线综合碰撞设计、成本控制、项目管理、建筑工程可视化等方面,满足了绿色建筑对节能方面的技术性要求,BIM技术与绿色建筑的密切联系也由此可见一斑。下文中笔者将把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各项标准逐条拆分,再与BIM技术的各项作用相结合,以此论证BIM技术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1 绿色建筑的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这四大要求是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凸显。在建筑能耗占国民总能耗30%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建筑的节能减排、环保使用,让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成为当下建筑从业者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BIM技术的核心技术——建筑信息模型,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能充分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和能量分析工具,简化能量分析的操作过程,BIM技术在建筑节能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运用BIM技术的核心建模软件可以从建筑工程初期就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它涵盖了工程的所有信息(建筑图纸、结构图纸、给排水图纸、暖通设备图纸、机电图纸和精装修图纸等),以这些BIM建筑信息模型为数据载体,对建筑在规划设计、材料使用、能源消耗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提取、管理与分析。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对建筑规划、设计以及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与指导,以达到高效地利用能源和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可以说是建筑业的第二次信息革命。

1.2 运用BIM技术的几何造型接口软件可以把建筑方案设计中复杂的建筑造型、建筑形体和体量研究直接输入到核心建模软件,直观、效率地检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省去了传统建筑设计通过制作模型未再现建筑体量的过程,减少了建筑异型造型可能造成的结构上的错误。

1.3 运用BIM技术的可视化软件,可以减少建筑建模的工作量,而且建筑模型的精度与建筑实物的吻合度提高了,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方案设计的效果;另外可视化软件可以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以及各种变化的情况下迅速产生可视化效果。与传统的使用平、立、剖等三视图的方式表达和展现设计成果的cad平台相比,BIM做为设计工具,所见即所得,使设计师用三维的思考方式来完成建筑设计,时效性高,节省项目时间。

1.4 运用BIM技术的结构分析软件,可以和核心建模软件高度集成,实现建筑信息的双向交换,即结构分析软件可以使用BIM核心建模软件的信息进行结构分析,分析结果对结构的调整又可以反馈回到BIM核心建模软件中去,自动更新BIM模型。结构分析软件还可以在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基础上,生成建筑结构的能耗分析数据,在设计过程中实现建筑节能的预期控制。

1.5 运用BIM技术的深化设计软件,可以对建筑的钢结构设计中的加工和安装进行详细的深化设计,生成钢结构施工图(加工图、深化图、节点详图)、材料表、数控机床打工代码等。这在建筑材料品种愈加丰富,施工工艺愈加复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质量,实现建筑设计节约建筑材料的要求。

1.6 运用BIM技术的模型检查软件,可以检查核心建模软件中建筑模型的质量和完整性,如建筑内部空间有无重叠、建筑空间是否有适当的构件围闭、结构之间有无功能上的;中突,建筑设计是否满足业主要求、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

1.7 运用BIM技术的模型综合碰撞检查软件,可以把不同专业人员用各自的BIM核心建模软件所建立的BIM模型,进行3D协调、4D计划、可视化、动态模拟,可以对项目进行评估和审核,避免建筑结构在实际施工中的反复修改,浪费建筑材料、延误工期。

1.8 运用BIM技术的造价管理软件,可以利用建筑模型提供的详细信息(施工图平、立、剖、详图中使用材料、门窗表),根据工程施工计划动态(预算报表、施工进度)提供造价管理需要的数据,进行工程量统计和造价分析,也就是所谓BIM技术的5D应用。

以上这些软件构成了BIM的核心技术:协同设计,即同一构件元素,只要输入一次即可在其他各工种的数据中进行共享。BIM的协同技术实现了建筑设计的信息数据从二维设计转向三维设计的转变、实现了从几何平面的表现向各工种信息模型集成的转变、实现了从建筑工程中各工种单独完成向各工种协同完成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建筑设计的质量、缩短了施工时间、节约了成本。

2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第二个因素就是环保性,要求建筑工程应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在BIM技术中,可以进一步将非几何信息集成到模型构件中,如材料特征、物理特征、力学参数、设计属性、价格参数、厂商信息等,使得建筑构件成为智能实体,普通的3D模型升级为BIM模型。这些BIM模型可以通过图形运算并考虑专业出图规则自动获得2D图纸,并可以提取出其它的文档,如工程量统计表等,还可以将模型用于建筑能耗分析、日照分析、结构分析、照明分析、声学分析、客流物流分析等诸多方面,实现建筑绿色环保方面的技术性要求。

第3篇:绿色建筑意义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概念;发展;困境;措施

当今经济社会,人们为了自己私人的利益,大量的开采资源,占用资源,在消耗大量资源的情况下,谋求短期的最大利益。这样,不可避免的浪费、污染、不可持续问题应运而生。例如,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建造尽可能多的房子,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而采用的建筑设计会导致房子的通风采光效果比较差,进而导致过度的照明设备和空调设备的使用。再比如一些短寿命的房子更是一种低效率消耗资源的典型代表。现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多,走可持续的建筑业发展已经是当今社会的必由之路。需要在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同时,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绿色建筑将是建筑业发展的新潮流。

1绿色建筑的概念

根据我国在2006年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概念的界定:“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建设模式阻碍了城乡综合质量的提高和建筑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改变传统的粗放的建筑方式和模式,进而达到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关键需要做到的是利用最少的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建筑材料、能源),尽可能小的影响和污染环境,实现人们的舒适自在的居住生活。不可避免,更多的绿色建筑措施意味着成本的增加,成本的增加意味着推广的难度增加。但是,绿色建筑产生的长期效应,如生态价值,是非常巨大的。政府应该走在老百姓的前列,跳出小格局,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与推广,克服前期大的投入与后期可能的负收入的心理落差。

2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与现状

绿色建筑的概念最先是被保罗•索乐瑞提出来的,之后逐渐被全世界各个国家共同所接受,中国也慢慢发展了自己的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和促进其发展的规范与章程。首先出台一系列关于节能方面的法律与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一系列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也陆续推出。2001年出版的《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被用于促进住宅绿色建站发展。2003年出版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用于指导奥运场馆的绿色建设。之后问世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注》、《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更是标志着我国在绿色建筑发展步入正轨。各个省份也依据各自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绿色建筑评估细则和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措施[2]。为了推进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发展,2012年《绿色小城镇评价标准》出版。2015年的关于绿色小城镇的科学体系也从各个方面,如规划、资源利用、能源利用、水利用、场地利用、宣传保护等进行了全面而具体的部署。今年的“十三五”就明确了绿色建筑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所有的民用建筑都符合节能标准,绿色建筑的比例达到一半。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历程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从无到有的过程。令人可喜的是,我国有多个建筑获得国际认可的LEED金级认证[3],例如科技部节能示范建筑,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我国的一些知名的房企,也逐渐放弃了传统的粗放房地产开发模式,开始向绿色可持续的模式转型。他们渐渐担任起保护环境的企业责任。如万科、金地、华润置地、绿地、碧桂园等企业进入绿色住宅前十强。总而言之,在国家的大力推进下,绿色建筑的理念正为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所重视[4]。但是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也不容乐观。虽然我国有多个建筑获得国际绿色建筑认证,但是很多房地产开发商的出发点是为了炒作,借机提高房价,是一个噱头。往往这种绿色建筑的开发价格相当之高,后期的运营成本也非常昂贵,并没有真正实现其绿色建筑内核目标[5-6]。除此之外,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主要分布在沿海发达城市,并没有规模化推广开来,我国距离真正的绿色建筑全覆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困境

3.1对绿色建筑的错误认知

普通老百姓,甚至建筑业内人士和政府管理部门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存在很大的误解和偏差。他们有认为绿色建筑就是给建筑加大绿色植被覆盖范围,或者房地产公司干脆采用国内外顶尖的绿色建筑技术打造了一个“贵族式”的建筑品牌。要想扩大绿色建筑的市场,平民式的价格和广泛的需求是动因。现在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的距离感正压制着绿色建筑的发展。另外,在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在绿色建筑管理过程中,走形式,刻板套规范条文现象严重。绿色的理念并没有贯穿管理过程中。

3.2相关的制度体系不健全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但距离真正有效的执行还有很远。首先,规范对绿色建筑的评估标准模糊,人为主观性强;其次,缺乏详细严格的管理流程,政府部门对绿色建筑管理存在一定的混乱;另外,各个部门出台的规章制度存在相互矛盾,与现实情况脱节的情况。

3.3缺乏强有力的激励措施

目前,绿色建筑虽然蕴含巨大的生态价值,其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收周期长。在市场化经济中,这样的项目必然会收到冷落。虽然政府已经尝试实行一些减税、奖励等调节杠杆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但这些政策并不能使开发商获得比较好的收益。

3.4技术与专业人才支撑不足

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处于初级阶段,相关配套施工技术不成熟。如果引入国外技术,昂贵的费用则会让许多对建筑节能感兴趣的公司望而却步。绿色建筑的建造需要规划、设计、施工和勘探的多方配合。对于设计人员而言,工作量也会大幅度增加。目前许多设计人员并不具备绿色建筑相关知识素养。

4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措施建议

4.1加快绿色建筑技术研发与专业人才培养

首先,优先扶持科研院所关于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其次,加强与国外技术机构交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降低我国绿色建设的成本,不断提高我国技术水平;然后,高职院校设立绿色建筑相关的专业,为绿色建筑的未来储备动力军。另外,为建筑行业人员免费提供相关培训,加强他们的职业素养;最后,在职称从业资格考试中可以增加绿色建筑相关的考点。

4.2推广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

绿色建筑理念主要鼓励在建筑工程中使用一些新材料和新技术,尽可能的在建筑施工中使用可以节能减排的建筑材料。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往往都是新型的技术加工之后的高科技产物,这些新型材料不仅成本低,而且在绿色建筑中还有着节能减排的作用。未来建筑物的便捷性及其施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传统建筑物可能存在的污染环境、资源浪费等问题都可以通过绿色建筑得以解决[5]。

4.3供给侧的激励

绿色建筑的发展模式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化机制,政府这只有形的手需要对其进行推动。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理念更深入人心。只有人们的支持才能推动对绿色建筑的需求;其次,利用金融、税收、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建设单位的积极性。预先规划出一类可靠的奖惩激励方案,对于表现好的单位进行荣誉授予和经济扶持,对于表现差的单位给出相应的出发以示警告。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政策的制定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加以实施[6]。

4.4建立有效的绿色建筑市场机制

市场是绿色建筑发展最重要的一只手,绿色建筑的规模化生产需要市场机制的推动。政府应该加强信息的公开,对市场上的绿色建筑项目评估的结果应该告知消费者,让消费者能够做出理性的选择。同时,给予开发商金融支持,让他们更有资本去开拓绿色建筑市场。要想规模化绿色建筑市场,必须形成一条成熟的产业链,这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扶持[7]。

5结束语

在建筑行业乃至我国社会的发展中,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应用是必然趋势。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绿色建筑是非常必要的。发展绿色建筑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环境以及人类的健康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不仅如此,绿色建筑还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一,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积极支持绿色建筑的应用,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而为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GB/T50378-2006.

[2]程志军,叶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标准规范技术研发”成果凝练及应用转化[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11):59-63.

[3]WackernagelM,OnsiteL,BelloP,etal.Nationalnaturalcapitalaccountingwiththeecologicalfootprintconcept[J].EcologicalEconomics,1999,29(3):375-390.

[4]邹苒.绿色建筑规模化推广困境的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17.

[5]郝军.从形式到精髓——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与思考[J].绿色建筑发展,2017,(8):34-37.

[6]李东红,仇保兴,吴志强.中美绿色建筑发展模式及其演进特征的比较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115-124.

第4篇:绿色建筑意义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工作

1、绿色建筑的概念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因此绿色建筑应运而生。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在能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前提下不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基本且对人们的健康无害,并且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的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2.1 生态和谐

所谓生态和谐,就是要注重建筑物与周边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各种物体之间的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都可以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体现。

2.2 节约用地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人均耕地只有1.39亩,已经不足1.4亩。故有关节约土地的方针十分重要。积极推进墙体材料的改革,要大力发展节能、节地、利废、保温、隔热的新型墙体材料,鼓励采用绿色建材。采用各种板材,空心砖砌块等来减少墙体厚度,并对墙体进行合理设计。以先进的建筑结构来增加使用面积,杜绝因采土烧砖而毁田毁林,节约用地。

2.3 节约能源

我国是一个能源储量并不丰富的国家,又存在着能源利用低,浪费严重等问题。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的25%,住宅每平方米能耗为相同气候能耗国家的3倍。因此,建筑节能已经提到国计民生的高度。按照我国现有建筑节能规范,建筑节能设计必须达到节能50%以上。

2.4 整体性设计建筑设计应强调“整体设计”思想,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生态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

3、绿色建筑设计

3.1绿色建筑外部设计

建筑外部主要体现在环境绿化上。首先,建筑外部设计中,应该注重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应该尽量减少硬质铺地,扩大草坪面积,并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要比同面积的草坪高几倍。目前,多数住宅小区常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区环境很不利,应尽量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如格状铺地砖,方格中可以种草等。另外,绿化可以有创造性思路,可以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例如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这样,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建筑外部要素就得以实现。

3.2绿色建筑的室内设计

3.2.1室内声光环境

在室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考虑将卧室设置在背向噪声源的方向,这样可降低噪音;采用隔音窗也能显著阻隔室外噪音;在居住区沿路适当栽植绿色植物对降噪也有一定效果。针对光环境设计来看,提倡使用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如利用太阳能发电,可解决部分日常照明。其次,室内应尽量采用自然光,鼓励使用节能灯具,节约能耗。

3.2.2室内空气质量

通常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包括空气流动和空气洁净度等。如果空气流动不够,人会感到不舒服,流动过快则影响温度以及洁净度。应根据不同环境调节适当的新风量,控制空气洁净度、流速使得空气质量达到较优状态。

3.3环保节能材料3.3.1基本无毒无害型

指天然的,本身没有或极少有毒有害的物质、未经污染只进行了简单加工的装饰材料。如石膏、滑石粉、砂石、木材、某些天然石材等。

3.3.2低毒、低排放型

指经过加工、合成等技术手段来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积聚和缓慢释放、因其毒性轻微、对人类健康不构成危险的装饰材料。如甲醛释放量较低、达到国家标准的大芯板、胶合板、纤维板等。

3.3.3 环保地材:植草路面砖是各色多孔铺路产品中的一种,采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制成。

3.3.4环保墙材:新型加气混凝土砌砖,可用木工工具切割成型,用一层薄沙浆砌筑,表面用特殊拉毛浆粉面,具有阻热蓄能效果。

3.3.5环保管材:塑料金属复合管,是替代金属管材的高科技产品,其内外两层均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中间为铝,兼有塑料与金属的优良性能,而且不生锈,无污染。

3.3.6环保漆料:生物乳胶漆,等等。

3.4材料的节约

在建造的设计过程中,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基础上节约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例如结构工程师可以根据经验和计算使钢筋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下尽量减少钢筋的用量,在水泥中添加一些添加剂减少水泥的用量,另外还可通过建筑体形设计达到节能效果,如平面布局、平面形状、进深、体形系数、表面面积系数、长宽比和朝向,合理设计建筑的墙体、门窗、屋顶、热缓冲区及有效遮阳,提高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也对建筑材料的节约有着重大意义。

3.5太阳能的利用

设计太阳能住宅。光热转换是人类直接采集太阳光能量的方法。转换装置,基本上分为平板式集热器和聚光式集热器两类。因此可以利用阳光直接射在黑色粗糙表面上变热设计出太阳能住宅,另外还可以利用反射镜或透镜聚光产生热原理,在屋顶上装上薄铁皮制成的集热板上,当集热板被晒热,光变成了热。当空气从集热板下面流过,就可以把热量带走。需要时可通过风道,送到房间里取暖。 太阳能住宅的另一优点是光电转换。就是通过光电器材,将太阳能直接变为电能。最通常的光电器材是硅电池。其原理是硅晶材料在光的照射下释放电子,这就是光电效应。在计算器、收音机、汽车上都能用这种硅太阳能电池。

3.6风能的利用

风能是一种清洁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通过风力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热能、机械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后,用于发电、提水、致冷和致热等

3.6.1风力发电

利用独立运行方式,通常是一台小型风力发电机向一户或几户提供电力,它用蓄电池蓄能,以保证无风时的用电。

3.6.2风力致热

风力致热的主要原理是“搅拌液体致热”,即风力机带动搅拌器转动,从而使液体变热。“液体挤压致热”是用风力机带动液压泵,使液体加压后再从狭小的阻尼小孔中高速喷出而使工作液体加热。

4、绿色施工

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外排放及资源再利用,实现“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保护。同时在建筑施工现场减少对场地的干扰,减少对绿色植物的破坏,减少噪音,减少环境的污染,减少水资源的利用等等。从而实现实施科学管理, 保证施工质量,消减污染, 满足环境需求,最终实现绿色施工体系。

结束语

随着经济,环境,健康等诸多因素的迫切要求,绿色建筑正在迅速发展,在建筑领域里,我们呼吁更多的设计师投入到绿色建筑设计中,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发展绿色建筑。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而且有助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我国是人口大国,能源消耗大国,因此加大绿色建筑的研究,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还是能源的角度都将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第5篇:绿色建筑意义范文

中国的国情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居第二位,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要求,中国要采取一系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

就能源消费而言,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探明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45%;而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水平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就土地的情况而言,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实心黏土砖每年毁田12万亩;物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钢材消耗高出10%~25%,每拌和1立方米混凝土要多消耗水泥80公斤;卫生洁具的耗水量高出30%以上,而污水回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严峻的事实表明,中国不仅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也刻不容缓。

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不仅经济上“穷”,在资源和环境上更“穷”,但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要摆脱狭隘的“唯经济穷论”,全面在“四节一环保”上提高标准,用强有力的税收、金融、土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或开发绿色建筑项目,走在地区、国内甚至国际的前列。同时,强制要求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型城市的节约标准,提到一个和自身地区资源相符合的程度。

成本问题

从全国范围里来讲。绝大多数普通的民用建筑在节能等方面存在巨大的缺陷和不足,因此需要我们进行综合的设计来增加建筑这些方面的品质和性能,每一方面的改善基本上都需要增加一定的成本,比如成本增加10%以上,是必然的。就住宅而言,一说到因为“节能要增加成本”,就有许多人说会增加购房人的负担,好像以后使用过程中的使用成本对老百姓无关紧要一样。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建造的经济成本,更要关注今后使用中的经济成本以及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就生态成本来讲,今天对环境的污染今后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去治理;就社会成本来说,绿色建筑由于改善了室内的环境,使人的疾病发生率大幅度下降,因为人有80%的时间是在室内活动,这样疾病发生率将会大幅度下降.寿命将会延长,生存质量也大大提高,这就是另一方面的节约;同时,在建筑数十年的使用过程中.使用成本将高于建造成本数倍以上。,因此,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生态成本、社会成本和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成本上,况且现在的房价即使没有技术含量和“四节”,性能的提高也在不断的增加,这种价格的增加加大了房地产泡沫的可能性,因此房地产价格的理性回归应该是建立在价值的增加基础上的。我认为可以鼓励各个地方的高档住宅或其他民用建筑通过适当的高投入,带来项目的内外环境质量、提升“绿色”性能,从而提高房子的品质,以品质来支撑高于其他普通房子的价格,让这些高价房成为“绿色建筑”的榜样,以此带动地方住宅技术及产业化的发展,最终让更多的普通房子更容易实现“绿色”梦想。

绿色建筑需要什么样的技术?

在探索绿色建筑的技术路线时.经常会听到一些专家主张应该采用“低技术”,有些认为应该采用“适宜技术”,还有些认为应该采用“适宜技术结合高技术”等等不同的观点,我个人认为这种争论没有意义。技术是用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的,应该根据具体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来选择。更多技术选择的可能性一方面能够满足建筑师的创造需要,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在我们国家目前普遍技术非常落后的今天,如果不是大力去发展高新技术而一味强调低技术,只能是更落后,离我们自己的标准也会越来越远。

第6篇:绿色建筑意义范文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环境友好、节能环保而又可持续发展的节能建筑,它不仅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资源、建筑材料、土地以及水等,尽最大可能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且能够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健康、安全,是一个极为环保的理想建筑。近年来,随着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我国提出了发展绿色建筑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这就为我国的建筑工程设计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作者主要介绍建筑工程设计者主要本着绿色建筑理念、发展目标和评估标准,朝着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目标进行住宅设计,以期能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2生态宜居住宅设计策略

2.1坚持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绿色建筑主要是指在建筑物的有效使用年限内,尽可能的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以有效的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舒适、安全、高效的生产、生活环境,并与自然生态互利互惠的节能环保建筑。它是通过能源的有效节约和利用的途径来实现低负荷环境下节能生态住宅的建设,是全面实现人与环境和建筑三者互利互惠、相互依存的生态建筑模式。绿色建筑不仅有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而且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健康、舒适、安全的生产、生活空间,在极大程度上有效满足了人们生理以及心理上的需求,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主要是按照零污染和资源的重复利用的原则,以极大地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它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理念,有效促进了传统建材和建筑业的改造和提升,改变了我国建筑结构的增长模式和房地产的产业结构。同时,绿色建筑还对居住城市的生态系统的安全、稳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对有效维护生态环境建设系统的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坚持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积极发展和推广绿色建筑,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势在必行。

2.2坚持绿色建筑发展目标我国将有效实现绿色建筑的总体发展作为战略目标,以有效推动我国建设绿色建筑的步伐,其战略的重点在于以极为全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政策来积极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以高端的科技创新水平来支撑绿色建筑的发展,以正常使用年限的视角来作为绿色建筑的实践。我国绿色建筑最基本的发展政策是大力推进建筑节能、积极引导绿色建筑向着科学、合理、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并制定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绿色建筑设计和发展规划,从而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等。

2.3坚持绿色评估标准准则我国于2005年颁布了关于绿色住宅建设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有效推动和实施适宜的建筑工程技术,使建筑的资源和能源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并能有效的在适用、环境、经济、安全以及耐久等五大性能方面具体列出了详细的技术指标,这有效体现了绿色建筑的真实内涵。为有效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和进步,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于2006年和2007年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评估标准,奠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建立的基础。2008年我国又对首批绿色建筑设计者进行了奖励,指明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

2.4坚持建筑节能环保原则绿色建筑理念重点主要体现在绿色环保、节能高效以及环境友好等几个方面。其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能源问题。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资源的消耗量也非常大、利用率较低、浪费也十分严重。如何有效地节约资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尽可能的降低能源的消耗,合理协调能源的结构和开发利用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等,都是今后我们在进行绿色建筑生态住宅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我国的土地资源严重匮乏,节约土地已成为当前我国高度贯彻的政策,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并有效地改变居住环境和模式,就需要人们从人均生态足迹以及土地生态价位等几个角度来进行考虑,有效的评价一个建设项目对土地资源所产生的影响,就要看其对土地的生态总价位的影响,政府要积极鼓励利用荒地、劣地来进行项目建设,从而有效的提高建设项目的生态价值。在进行项目建设时,要尽可能的选择绿色建材,它对构建绿色节能和环保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选择节能环保和经济性能较合适的建筑材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就地取材,要尽可能的避免使用会释放有害气体的建筑材料,并尽可能的选择可再度利用的建材,例如:钢结构高层建筑和一体化钢结构住宅等。

2.5坚持以绿色奥运为特色我国奥运场馆的建成,充分展示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所有的奥运场馆都有效实现了50%以上的节能目标,有些建筑甚至能达到65%-75%以上,同时还在外窗和护结构上有效实现了节能目标。在积极推广和使用新型能源方面,主要采用了地源、水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集热技术等技术,有效提高了绿色能源节能的比例。在进行奥运场馆的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从方案设计、选址以及现场的建筑施工,均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土地资源的节约和利用情况,例如:奥林匹克公园中心的地下通道,主要呈树枝状分布,能通往“鸟巢”以及“水立方”等比较重要的比赛场馆;其中心区的地下车库更是充分考虑了土地的有效利用,能有效提供超过千余个停车位;同时,对于“水立方”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还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有效控制水温和水流等多种功能。我国的奥运场馆在进行设计和建设时都落实了中水和雨水的并用,有效满足了节约水资源的要求。因为在全部的场馆中都应用了中水技术,有效实现了污水的零排放,能分别满足奥林匹克公园景观水系和绿化冲洗水量每年312万吨和157万吨;另外,还在极大程度上加大了对雨水的回用力度,6个地下蓄水池一年内能有效处理水资源5.8万立方米。绿色奥运场馆的建设,无论是在设计、规划、建设以及使用等诸多方面,都有效实现了绿色、节能、环保的目标。它为我国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生态宜居住宅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并指明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方向和标准,为我国绿色建筑设计人员树立了学习榜样。

3结束语

第7篇:绿色建筑意义范文

1绿色建筑的诞生

2009年12月,一场关于给地球“降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它给各国领导和世界人民敲响了警钟,是影响人类发展的重要会议。在会上,我国政府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45%。当前,我国建筑能耗已超过全国供能的30%以上,而且还在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据建设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城乡建设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耐,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时,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面对这一形势,在建筑方面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开发和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对我国提出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战略任务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贡献。

1.1国外绿色建筑的发展

在国际范围内,绿色建筑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国外许多学者、建筑师对于“绿色建筑”都有各自的理解。例如,德国学者克劳斯•丹尼尔斯教授在其著作《生态建筑技术》中,对绿色建筑做了如下定义:“绿色建筑是通过有效地管理自然资源,创造对于环境友善的、节约能源的建筑。它使得主动和被动地利用太阳能成为必需,并在生产、应用和处理材料等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自然资源(如水、空气等)的危害。”此定义简洁概要,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尽管国外学者和建筑师各执一词,但他们所持观点的核心是共通的,即一个有利于人类健康的绿色建筑,其建造和管理应基于高效的资源利用和生态效益原则。

1.2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虽然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起步比西方国家要晚,但是绿色建筑的概念被普遍接受并加以实践。就在短短的10年间,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栓国绿色建筑创新管理办澎栓国绿色建筑创新实施细则(试行)》健设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卿雄录色建筑技术导贝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关于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攀录色建筑评价标准纷假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等一系列文件,由此可见,我国关于绿色建筑的法规建设和工程实践还处于研究探索和试验阶段。

2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技术

绿色建筑技术并不是单纯地为建筑单体提供技术保障的某一单项技术,而是一个技术群。它是为建筑具备“绿色”属性提供技术上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的整套技术体系,因此也是满足自然生态良性循环规律的“绿色”技术体系。目前,绿色建筑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围护结构技术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建筑使用能耗的大小。我国根据1一7月份的平均气温划分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和温和地区5个不同的建筑气候区。我国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建筑围护结构应与建筑所处气候环境相适应。墙体的保温隔热应根据具体的气候环境,加以考虑。在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围护结构的保温是重点;在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围护结构既要考虑冬季保温性能,又要考虑夏季隔热性能;在夏热冬暖地区,隔热和遮阳是重点。

2.2屋面节能技术

在建筑围护结构中,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加,屋顶所占面积比例减少。加强屋顶保温及隔热对建筑造价影响不大,但屋顶保温能有效改善顶层房间的室内热环境,而且节能效果明显。屋面有多种形式,常用的屋面分为平屋面和坡屋面2种,平屋面又分为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屋面隔热保温及防水做法有倒置式屋面和架空式屋面等。在坡屋面下应铺设轻质高效保温材料;平屋面可以考虑采用挤塑聚苯板与加气混凝土复合,有利于减小保温厚度,减轻屋盖自重;上人屋面和倒置式屋面可以采用在防水层上铺设挤塑聚苯板的保温做法。

2.3门窗节能技术

门窗的保温性和气密性对采暖能耗有重大影响,新型的节能门窗,在满足室内采光、通风和视觉要求的同时,还要满足隔热保温性能,即冬天能保温,减少室内热量流失;夏天能隔热,防止室内温度过高。例如,中空玻璃窗、真空玻璃窗和低辐射玻璃窗等;窗框的型材主要选用断热铝合金、塑钢和铝木复合等。

2.4现代遮阳技术

当前作为可调节遮阳层或建筑表皮上的可调节遮阳构件,其功能已超越了遮挡太阳辐射这一单一功能,正向多功能化发展,成为具有多功能的综合装置,即在遮阳的同时能起到引导自然光、产生电能、促进自然通风、隔绝外界噪声、防灰尘、安全防护等作用。

2.5现代通风技术

不消耗能源而取得令人满意的通风效果,是最理想的建筑通风结果,但这需要通过外部气候条件的配合与精心合理的建筑设计来实现。对于通风生态化设计,可以将常见的生态化通风方式分成大循环、小循环、微循环3类,它们在不同层面上可实现建筑生态化通风的作用。大循环通风指的是从建筑物尺度上考虑的通风设计,主要表现为建筑造型上的通风。小循环通风指的是从房间尺度上考虑的通风设计,主要表现为替换式通风等形式。微循环通风则是指从建筑构件尺度上考虑的通风设计,主要表现为双层幕墙等形式。在现代建筑中,通风生态化设计正被日益广泛采用,它在不同尺度上把握建筑的形体、结构与构造,降低了能耗,提升了建筑内部空气环境质量,最大限度地改善了建筑内部微气候,达到保护使用者健康的目的。

2.6现代采光技术

绿色建筑的采光是指建筑接受阳光的情况。采光以太阳能直接照射到室内为最佳,或者有足够亮度的折射光。这里的采光指的是自然采光,不包括人工照明。绿色建筑采光设计的目标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满足照明需要;二是满足视觉舒适度的要求;三是满足节能要求;四是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3结语

第8篇:绿色建筑意义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原则;理念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 A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1.1节约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1.2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1.3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1.4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1.5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包括: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

1.6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

1.7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1.8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筑使用能源所产生的CO2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

2、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绿色建筑需要人类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反思传统的建筑理念走低能耗、高科技为手段的精细化设计之路;注重建筑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应特别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节约能源。

随着国家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政策,建筑节能是极其重要的方面,因此,绿色建筑设计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遵循节能的原则,即节约对能源及自然资源的消耗,尽量做到无害化、无污染及其可循环。建筑材料方面,应该尽量采用可以易降解、可再生的材料,如竹制品等。与此同时,还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确保材料无污染、无辐射。绿色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要求尽可能采取各种手段来创造出一个适宜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与此同时,还实现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2.2生态和谐。

绿色建筑设计,第二个原则就是生态原则。生态原则要求绿色建筑设计时要注重对建筑物周围的植被、树木以及水资源等与人关系的分析,要做到人与自然环境、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建筑物周围植被多样化、对水资源的保护以及合理的绿色建筑设计来实现,而且生态和谐对提升住宅品质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2.3“以人为本”的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的最终使用者是人,人本主义的设计理念应该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最基层、最根本原则。因为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在追求节能、生态化时绝对不能以牺牲人的生活质量、健康等为代价。

2.4从实际出发,适度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也需要从实际出发。有些小区建筑设计时照搬盲从一些国外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使得成本大幅度增加,也有违绿色建筑设计的初衷。绿色建筑设计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程成本,但从建筑物全寿命周期来看,经济效益还是可观的,绝不是以牺牲经济利益来换取“绿色”,绿色建筑设计要因地制宜,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地域条件等因素。

3、绿色建筑的设计

3.1绿色建筑的节地设计

建筑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要与周围的环境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绿色建筑在选址上应该体现人文绿色与生态绿色,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其他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通风等减少能耗和污染;其次应该搜集、分析当地民居资料,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及居住区的服务对象等出发,总结出适宜当地居民生活的居住模式,研究该项目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布局,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3.2绿色建筑的节能节材设计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是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自能源危机以来,节约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就成为全球范围内十分紧迫的课题。我国作为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的消耗与浪费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建筑上的能源消耗不断攀升。据统计,建筑能耗总量占到了社会总能耗量的46.7%,因此引导设计师树立生态节能的理念,合理节省和利用能源显得尤为重要。绿色建筑的节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3.2.1体型设计

绿色建筑的体型设计应该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太阳辐射强度、建筑物的朝向、围护结构的保温状况及局部风环境等,并权衡建筑的热量得失情况,最后优化组合。一般来说,体型系数越大的,外表面面积较大,室内热量容易散出,建筑平面形式对控制建筑体形系数、降低建筑能耗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在满足总体规划和建筑使用功能及建筑面积一定的前提下,应选择合理的建筑平面,使其平面更加规整,减少不必要的凹凸变化。

3.2.2围护结构的设计

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可以通过提高和改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来实现,例如通过真空玻璃技术或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复合保温和外墙自保温等形式提高外墙面的热工性能;采用新型的屋面保温材料和利用种植屋面来提高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外遮阳对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居住舒适性有显著的效果,遮阳方案的设计应该考虑太阳辐射强度随地点、日期、时间变化的特点选择最佳方案,调整遮阳的效果。另外,地面的热工性能对室内气温也有较大的影响。良好的建筑楼地面构造设计,不但可以提高舒适度,还有利于建筑的节能。窗墙面积比也是影响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其设定要兼顾保温隔热及采光等方面。

3.2.3绿色能源的利用

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作为无污染、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不仅分布广泛,而且对环境危害极小,是绿色建筑能源的最佳选择,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能避免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例如,目前国内外经常采用的被动式采暖、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PV系统等都是充分利用这种绿色能源的结果。通过实现建筑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土壤蓄热蓄冷等来减少建筑制冷、采暖和照明的能耗量。

3.2.4绿色建材的选用

传统建材工业是资源能源高消费、生态环境高污染的行业,其现状很难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对建筑材料的选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绿色”程度。提倡绿色建筑,落实到建材行业就是要大力推进建材生产和建材产品的绿色化进程。我国在1999年召开的首届全国绿色建材发展与应用研讨会上提出绿色建材的概念,即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不用或者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农业或城市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达到使用周期后可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施工时尽量做到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建筑室内采用灵活隔断,尽量减少重新装修时的材料浪费和垃圾产生;同时尽量采用资源消耗低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绿色建筑材料。目前国内利用工业废渣研制出来的高性能水泥,具有强度高、耐久性优异、环境负荷低等特点,且能大幅降低水泥熟料的用量。利用废橡胶制成的橡胶混凝土也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建材,不仅具有良好的减震降噪、隔热隔声效果,还具有良好的延性与韧性。国内外绿色建材品种还有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纸面石膏板、GRC条板、复合轻质板3E板、硅钙秸秆轻体墙板、喷涂聚脲弹性体、纸蜂窝石膏板隔断墙等,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该灵活采用。

3.3绿色建筑的节水及水资源循环再利用设计

绿色建筑的节水首先表现在应该大力倡导使用节水型器具;其次应该在适宜的范围内通过技术经济的比较,合理将雨水和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循环利用。设置中水和下水处理系统,将处理过后的中水和下水用来作为景观绿化用水和冲洗道路汽车等。我国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办公楼、商场类建筑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20%,旅馆类建筑不低于15%。

4、结语

绿色建筑设计在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倡导绿色建筑设计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之一,只有把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核心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变成一种本能,并体现在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在以自然为本思想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各种东西,并将其融入到与自然环境的最佳组合中去。我们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努力降低建筑能耗,大力开发绿色建筑,使绿色建筑像普通建筑一样遍布城乡,享受绿色建筑带来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第9篇:绿色建筑意义范文

关键字: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连通性,系统性

Abstract: from the definition of green building, to the true meaning of green build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ep green building,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theory. The real meaning of understanding the green building. And is not simple to save water and electricity, energy saving. Fundamentally know how to make the design of green building.

Key word: green building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nectivity, systemic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何为绿色建筑,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2006中给出的定义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绿色设计或生态设计

我们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其实是一种生态建筑设计之一,属于运用生态设计手法,来达到要求,绿色建筑被理解为是一个具有其自身机能的自然体系,并且建成后内部环境对其自身体系具有依赖性,它要求建成后能形成一个生态系统的循环,贯通与建筑的始终。这种循环跟生态界动物或植物的生态循环一样,所以我们才说绿色建筑也是一种生态建筑。

生态设计的核心是“生态系统”本身,它需要一个对环境分析性的理解,这个场所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我们非生物因素,还有考虑生物因素,例如,对能源保护、气流、及声学等物理学机械性的设计,还有考虑生物学成分或者土壤因素,只有进行了整体的考虑才能算的上生态设计。

2.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

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先决条件是维护生态圈功能的完整性,以便它能循环使用,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则采用细水长流方式利用,从这个角度看生态建筑本质,是寻找出建筑对自然界环境最小的影响,并且能阻止其退化,确切的说生态建筑应该对自然环境有益且具有进行修补、恢复和更新自然环境的积极作用。绿色建筑作为可持续建筑,它应该是对自然环境负责的态度被设计出来的。

3.绿色建筑的设计理论

3.1生态设计的持久性

生态设计应该是持久性的,我们应寻找出一种方式来指导设计,用一种宏观的理论基础来指导我们设计,使之具有整体性和预见性。这种理论随着人们的不断实践,使其不断的完善,生态设计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它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依赖的作用或者被看做是动态环境(包括全球和地方的)连通性,我们进行生态设计时,为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生态建筑必须把它作用于地球生态系统和资源的消耗影响降到最低,并且设计还会对环境作出建筑性的贡献,并且还可以修复和补救被损坏的生态系统。

3.2生态设计的系统性

本身绿色建筑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系统,它是整个生态系统中一个微小环节,它不断的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着输出及输入,如何将输出及输入对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达到平衡,对整个大的自然系统是促进,不是破坏的,对与外界的影响降低到最小,虽然我们不可能对环境决定的不影响或者是破坏,但是在自然环境可恢复和可承载的范围就是生态设计了,这里面说输入和输出包含很多方面。

4.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

生态建筑的设计有很多种方法和标准,虽然我们可以把它量化处理,但我们在设计时候,还是要综合的考虑,从而保证所做设计对于我们的生态系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性最小或产生有益的作用。

(一),场地的生态价值

1.1 场地规划,即考虑场地的生态价值,场地规划考虑包括建筑的地点、土方平衡、道路、地质情况、水文、河道、植物等,应考虑建筑物应建造的位置是对当地生态系统破坏和影响最小的区域。

1.2 评估当地的风作用,根据风的等级及发生频率来进行建筑物的场地布置,充分利用风的优势,减小风的不利影响,考虑风对行人及周边的环境的影响等。

1.3 检查对其他建筑物和地面的遮蔽情况,要避免对邻近建筑物及地面发生遮挡,建筑物布置要考虑场地的日照间距,不要对邻近场地的潜在的日光能遮蔽。

(二)建筑物的功能

2.1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合理的设计建筑物,首先考虑建筑材料,考虑材料的类别,考虑材料的整个生命周期和恢复潜力(及再用和再循环),考虑主要使用当地的建筑材料,考虑材料释放能量和二氧化碳的量。

2.2评估一下材料源流对环境的影响及生产中的能量的消耗及其影响。例如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考虑一下所使用资源是否为自然资源的消耗材料,如何谨慎的使用,对于材料是否能重复使用等都需考虑。

2.3评估材料的危险性,尽量避免采用具有危险性材料,如具有放射性材料。

(三)建筑物的运作

设计合理的建筑形式,建筑立面、使用太阳能、充分利用自然通风、空间热能的回收利用、自然降温,加大照明的合理控制等,这都是在建筑物运行时,我们设计应事先考虑进去的,尤其在通风系统上,如何大量采用自然通风,减少机械通风。还有如何通过绿化,来改善人得空间舒适度,还有在建筑中,如何采用高科技系统,达到合理的控制资源的使用,避免人为的浪费,例如水再循环处理、雨水的利用、中水处理、废水处理、对废材和热进行二次利用等,这都是在设计中需要关注的和解决的。同在充分利用资源的情况下,还有减少不利材料的排放,如二氧化碳、一些化学物质。

(四)建筑物的回收

主要是材料的重复使用和利用,如材料的废物利用,材料的重新利用、施工边角料的利用、建筑系统运转中的材料在利用等

5.结论

以上是对绿色建筑从概念、特性、理论及设计方法等方面的一些介绍和看法。它可能具有片面性,虽然他还不够全面,但随着我们对绿色建筑的开发和了解会更加完善它,发展它。这需要整个社会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绿色建筑2009》

[2]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绿色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