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致敬青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13年10月3日,星期四
提起Suede,许多人马上就会想到妖娆的主唱Brett Anderson以及他们那华丽与颓废并存的英伦风格。而夜色下的上海,就好像Suede的音乐那样,狂放且迷幻。10月3日晚,上海大舞台,Suede三年内第二次降临这座欲望之都。
演出还未开始,内场的歌迷便冲破安保障碍,纷纷涌到舞台下方翘首以盼。七点四十五分,全场灯光熄灭,浓浓白烟扬起。乐队成员依次走上舞台,穿着黑色衬衫的主角Brett Anderson最后一个登场,这个前几天刚刚度过自己46岁生日的“老男人”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没有任何言语,Brett只是冷酷地站在话筒前,身后乐队成员面无表情地奏响第一个音符,全场再次轰鸣。刹那恍惚间,仿佛有一种英伦摇滚王朝在上海迎来复兴的错觉。
他们的神话始于二十年前。Suede乐队在全英颁奖礼上的首次公开演出,至今看来仍是英国流行音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主唱Brett Anderson―一个入骨的瘦高个男人,身穿女式上衣,水蛇腰扭动地姿态万千。在那个保守党治下,整个社会死气沉沉的时代,全英国的叛逆青年们在历经长久等待后,终于再次找到了适合挥霍无限荷尔蒙的音乐。在这之前,没有一支英国乐队像Suede这样,妖娆华丽的如此彻底。充满诱惑的单曲让乐队初出茅庐便赢得了无数赞誉与拥戴,几乎一夜之间,所有年轻人都成为了他们的支持者。
1993年3月,Suede乐队了他们的第一张同名录音室专辑。正是这张唱片的问世,开启了上世纪90年代Brit-pop的帷幕,也同时向全世界吹响了英伦摇滚运动最初的号角。记者John Harris给予Suede极高的评价“如果英伦摇滚有一个开始,那么它便始自Suede最初的几首录音室作品受到猛烈欢迎之时―它们如此大胆创新,如此成功,如此英国。”
此后十多年间,Suede像大多数摇滚组合那样,不可避免地经历了成员离队,乐队解散,重组,又复出的“常规”过程。今年3月,距离上一张专辑整整十一年后,Suede推出了他们的第六张录音室大碟《Bloodsports》,并再度开启全球巡演。
这次上海站演出的前三首曲目虽然都是《Bloodsports》里的新歌,但也有不少乐迷能不断跟唱。绝望中带着凄美,极具《Dog Man Star》遗风的的开场曲“Faultlines”终了,新专辑主打歌“Barriers”强烈的前奏紧跟而至。在音乐响起的时候Brett Anderson秀出了他的招牌动作:右腿踩在音响上,并开始不断扭动腰肢,膝盖微微弯曲,半闭双眼。台下的人群也随着节奏与Brett的扭动而欢呼跳跃。
节奏明快的“Trash”引发了全场观众的第一次大合唱,Brett Anderson开始张扬不羁地在舞台上肆意扭动身体。这位年近天命的歌手嗓音保持的出乎意料,明亮高亢的音色在演绎这首名曲时散发着与众不同的异人魅力。深受乐迷喜爱的《Suede》专辑中的老歌“Animal Nitrate”和“Metal Mickey”也被他演绎得活力十足,引发了人们对鼎盛Suede的无限追忆。
耳边响起激昂的鼓点,一连串动感十足的旋律接踵而至。“Can't Get Enough”那强劲的节奏锤打内心,着所有人的灵魂。“Lazy”中狂放不羁的歌词,彰示着Suede和每一个人昔日青春气息的汹涌弥漫。在唱到天马行空的“Filmstar”时,情绪至极的Brett把手中的矿泉水瓶踢向了观众群,似乎在用依旧狂妄自傲的方式,证明自己永远不会像歌里写的那些表面光鲜的电影明星一样,本质其实不过是一个现实世界残酷游戏中的被洗脑者。挥洒自如的“New Generation”,交织着叛逆和理想,不知是多少年轻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伴着直击人心的重重鼓点,Brett Anderson开始标志性地甩起了话筒线,并把话筒当做流星锤一样用力挥舞,一圈又一圈,一气呵成。
“By The Sea”和新专辑中的“What Are You Not Telling Me”,是当晚为数不多安静凄美的歌曲,都带给观众十足的感动。在演绎这两首歌时,Brett跪地歌唱,如泣如诉,就像从发丝到骨髓,全都深深浸在无尽的绝望里。聚光灯集中在Brett Anderson一人身上,任由他孤独地享受着一个人的绚烂与灭亡。
“Everything Will Flow”标志性的前奏响起,熟悉的音符点燃了观众沸腾的血液,这是Suede最为著名的一首歌之一,当然也是无可超越的神作。大热经典纷至沓来,随着Brett清彻嘹亮的一声嘶喊,所有人都知道那是“So Young”的序曲,“Because we’re young,because we’re gone”,二十年前Suede豪迈的气势丝毫不减,歌声中却又增添了一份成熟的魅力。Suede一直是狂放与极致美学的共存体,他们不会像Brett的偶像Sex Pistols那样叫喊,而只会在属于自己的角落里,自赏式地发出声响。
全场的最来自“Beautiful Ones”,这首两年前中国巡演被禁的名曲瞬间点燃了整个场馆,也宣告了Suede此次上海演唱会的结束。短暂谢幕后,乐队在如潮掌声中返场,演出最后一曲“Saturday Night”,毫不意外的全场大合唱。虽然当晚不是周六之夜,但对每个在场的乐迷来说,都好似一个纵情欢乐的周末良宵。
18日晚,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在天津工业大学落幕。34个代表团中有24个代表团获得了金牌,共计46人,66次改写了大运会纪录。很多人说大运会与大学生无关,而是那些拿着大学学籍耗着国家上百万上千万训练拨款的运动员为不同的单位机构贴金的拜金大会,且不说这说法是否恰当,至少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大学生,他们参与并享受着大运会,他们因为大运会而快乐着。他们就是天津大运会的志愿者。在烈日下,场馆中,他们年轻的面庞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尽管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裳,脚底磨起了水泡。
王冲是一个亲切可人的天津女孩,她是广东武术代表队的随队志愿者。她的工作包括接站、安排食宿、场地踩点、随队训练等等,不论运动员遇到任何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随队志愿者。王冲负责的广东武术代表队运动员和教练员加起来一共有30多人。9号晚上10点,广东队一位教练临时来到天津观赛,组委会没来得及安排这位教练入住。王冲一边积极的和组委会后勤部沟通,一边耐心的向教练员解释情况,安抚情绪,最终安排好该教练入住已是凌晨1点了。转天教师节一早,贴心的王冲又给教练送去了康乃馨。“在家里我是独身女,有些任性,还经常发小姐脾气,但这次的志愿服务让我懂得了付出和感恩。”王冲如是说。
梁骁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天津人,幽默风趣。在大运会上,他的职责是场外控制和场内引导,梁骁笑自豪的说,他每天都是第一个见到运动员的人。当被问及到能否观看现场比赛时,他说,由于工作没有机会进入内场,顶多能听点儿声音,“虽然有些遗憾,但这些都是值得的。我们都在为大运服务,每个岗位都有它的价值。不能以运动员的身份参与大运会,那么就换种身份感受大运,服务大运。”
郭峰是后勤志愿者,他每天的工作是负责运动员接送,他说,“如果大运会是一座金字塔,那么比赛的运动员就是塔尖,而我们后勤部的志愿者就是最下面的地基。虽然辛苦,但我们深知自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来自天津理工大学的陶童童也成为了服务天津师大赛区的一名安保部的志愿者。在工作期间,陶童童经常要从早上6点半站到晚上11点半,工作十分辛苦。陶童童说,参与大运会,丰富了他的阅历,也让他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现在,参与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我的习惯。”
1、把你换成我,只换一天,你就能懂!
2、林静,你爸爸和我妈妈比我们牛!他们爱得起!如果我牺牲掉我的感情,能成全他们,我毫不吝惜!林静,你认识我十七年了,我一直把你当做我最亲近的人。我们做不了情人,难道做不了情人就必须恩断义绝吗?这几年,如果你有一点胸怀给我一个问候,我们都不会成为今天的样子!林静你欠我的!
3、我吃了什么亏?谁拿枪逼着我了?别跟我唧唧歪歪地说吃亏,没谁逼良为,这事就图个你情我愿!我愿意傻,他愿意走,谁也不欠谁的……即使他走了,在一起的快乐也不可能喂了狗!
4、阮莞,你是全世界最蠢的傻瓜!我不会为你哭的!你为一个小男人死得太不值了!你一辈子只有那么点儿为爱情牺牲的出息!你目标达到了,你满意了吧?你会让所有爱你的人恨你的!你对不起大家!这世上除了爱情还有别的呢!你太自私了!我看不起你!
5、不管前面是刀山火海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6、是不是你发现我过得没有你想象中的幸福,所以你准备回头来拯救我?你是不是想说,就当这七年不存在,我们还像以前那样?林静!我不再是那个小飞龙了,我爱过别人!如果你给过我爱情梦想的话,那陈孝正才是真正给了我爱的启蒙的那个人,我是因为他才学会怎么去对一个人好,怎么千方百计地去爱!
7、阿正,从我们好了的第一天起,我心里就一直很害怕,我总是怕你忽然就不见了。你答应我,你不要突然失踪,我怕没有足够的勇气一直等你,更怕我们走着走着,就再也找不到对方。
8、真可笑啊,你也抽起烟来了!人生真是讽刺,一个人竟然会变成自己曾经最反感的样子!
9、我曾经以为我没有你的爱会死,其实爱情死不了人。()它只会在最疼的地方扎上一针,然后我们久病成医,我们百炼成钢。陈孝正,我很庆幸我终于可以不爱你了!现在我们彼此都是无用之物!你可以走了!
10、我想知道,要是我每天都想着一个人,白天想,晚上做梦也老梦见,明明很讨厌他,但是偏偏很想见到他,一见他整个人的神经都绷了起来,跟他作对也觉得很开心,但是看见听见他跟别的女孩子在一起,就说不出的难受,就连我的好朋友劝也不行。我讨厌他,却不喜欢他讨厌我,他说我很烦的时候我很想哭,我想问一下,我究竟是怎么了?
11、从今往后,你再说“我不喜欢你”,意思就是说“我喜欢你喜欢得不得了”,你要是说“烦不烦”,就是说“你很漂亮”,你要是说“你到底想怎么样”,就是说“我想你了”,你要是说“无聊”,就是说“看见你真好”。
形成过程
宫颈纳囊就是“宫颈纳氏囊肿”的简称,又称为“宫颈潴留性囊肿”或“宫颈腺囊肿”。德国解剖学家马丁早在1707年就在文章中描述了这种特殊的囊肿,纳氏囊肿也正是用他的名字来命名的。
宫颈表面存在着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周边为光滑的鳞状上皮,而中央为柱状上皮,肉眼看上去就像宫颈糜烂。糜烂面的大小会受体内雌激素的影响。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也存在着动态变化,柱状上皮可脱落而被鳞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尚未脱落时,仍可分泌黏液,但其周围已被鳞状上皮包绕,于是就形成了一个腺开口,这就类似于我们脸上的毛孔。然而鳞状上皮生长迅速,新生的鳞状上皮可将腺管开口覆盖或伸入腺管内,闭合了腺管开口,使内部分泌的黏液不能排出,就类似于脸上的毛孔被堵塞。黏液逐渐积聚,同时腺管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压迫腺管口,于是就形成了一个突起的灰白色或黄色的潴留性囊肿,也就成了宫颈上的一粒“青春痘”。
可自行消退,常不用治
高考后我曾不止一次地对别人说:我人生中,截至目前,经历的最大转变即发生在我以学习竞赛为核心内容的高中三年生活中。这个转变发生在学习态度上。我从以往的“学着玩着”,变为现在的确立以学习为终生事业的人生价值。这个转变发生在个人层次上。高一时,我是个典型的“山大王”,每次考年级第一就兴奋得不得了,每在大学课本上看到一句话,就要四处炫耀(河南话,诡谲),而对实验中学以外的世界几乎没有了解,因而对外界就充满了困惑,恐惧乃至排斥;如今,我已经在全国的尖子生中发现了自己的位置,看出了自己的优势与差距,并比较清楚在大学里的努力方向,逐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这个转变发生在个性上。初中三年、整个高一和高二刚开学时,我都张扬得找不到自己,做事不冷静,总认为自己了不起,知道的东西很多,而往往是掉板话说了一堆;我到现在,终于知道什么叫做有张有弛,什么叫做理智。我能有这个转变,根本在于我的心理发生了转变。我以前的心理,我称之为“山大王心理”,是很多在同龄人中表现出色的尖子生都会不经意流露出的一种心理。现在想来,我以前没少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干沽名钓誉而得不偿失的事。但现在,我想我再也不会干了,因为经历过竞赛中各种压力下的挣扎,在冯老师、杜老师等很多老师以及周国平先生着作的引导下,我的心灵已经从平凡、狭隘,走向了高贵和博大。我的心态,兼有孩童的阳光,青年的蓬勃朝气和成人的细致审慎(当然,我习惯于自我感觉良好)。尽管,在真正迈进化学竞赛这个领域之前,我也表现出许多不同于其他学生的特点,比如看大学教材,不按部就班地学习、不是特别扎实地做题、却在许昌市直考了第一,个性十分张扬……但引发、促使我完成这个转变的,我想,只有化学竞赛。
我上初二就开始学化学、做实验了,从初三下学期起,我就接触了竞赛,把《无机化学》当小说看,竞赛拿了全市第一,考上了郑州一中化学班。我没有去上,因为当时的认识是,竞赛仅仅是一张充满难题的卷子,和高考根本不搭边,是比高考更窄的独木桥。如果竞赛一失利,那就悲催完了。这种把高考与竞赛看成是完全对立两方面的观点,是局外人把竞赛妖魔化的认识,这却又是普遍存在的。于是我选择了留在许昌,安心地走高考的道路。但是我这么一个闲不住的人怎又忍心放弃这个挑战自己、激发兴趣、满足求知欲的机会。我从高一上学期期末开始看大学化学教材,看了半年,磕磕绊绊,化学没学到多少,实验却做得疯狂,求知欲也爆炸式地膨胀。这是竞赛给我的第一份馈赠。我的疯狂“事迹”很快传到了一高,传到了冯老师那里。父亲给我说,一高的冯老师想要无偿地给我辅导!
那时向来对一高持敌对态度的我,受宠若惊地迈进了一高的大门。当时我太不懂事,没有独立地生活过,没有直面过世间人情,没能体察到冯老师的良苦用心,只是感觉到冯老师给予了我比他给予所有同学都多的关注、比所有老师给予我的都多的关注。同样是因为不懂事,没经历过大风大浪,在头次竞赛失利后我便一蹶不振,不思进取,险些走向堕落。我把化学竞赛遗忘了,也就迷失了自己。而这段时间,也是我高中三年退步最快、生活最空虚的一段时间。(补:所说的迷茫,就是满怀信心地参加竞赛后心里突然落空,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于是聪明就不再用到正地方。)xx年11月1日,我去了趟郑州,见到了杜老师,我的人生轨迹从此走向了另一条充满了挑战、也更伟大的道路。
我在郑州学化学的学习生活可以清晰地分为四个时期。从xx年11月8日到11月29日,我称之为迷途知返、幡然悔悟期。郑州之行刚刚开始,我身上还有不少山大王习气,甚至,那时去郑州的目的就是为了每周坐两次动车组。这种性格特征使得我在火车上,乃至杜老师家中没少说掉板话。11月29号,杜老师无意问到的几句话,我在回答中把我来郑州上课是为了坐动车的出发点暴露无遗。当时我就发现了自己流露出的这种情绪,我为这几句话后悔了整整一星期。至此,我突然意识到,我的性格中有诸多的缺点有待我去克服,我一直天真地以为我比同龄人更成熟,我已经在迷途上走了两个月。除此之外,还有一事值得一提。11月13日,在杜老师看完我上一周做过的试卷后,说我做的“还可以”。此前,我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有组织的学习、训练,几乎完全靠自学,为何我还没入门就得到了杜老师的肯定?我直到今年的寒假才明白,我通过看书自学、做实验,尽管没有经历过系统的训练,但获得了无形而且十分宝贵的化学方法、思想和化学素养,它让我在一个陌生的问题前,比较清楚地知道应该用什么理论去解答这个问题。比如有机反应中,我会自觉地用碳原子电性判断反应如何进行,用空间、能量、成键、机理判断产物类型;无机机化学中,我会用能量最低、结构最稳原理判断生成物的结构;分析化学中有的题很怪,这种滴定实验以往从未听说过,我就会想题上每一个步骤在滴定操作中都起到了什么作用。这种化学的方法、思想、素养,是通过长期的学习积淀形成的化学能力,而做题只是能带来零碎的经验。
经过那一周痛苦的反思,接下来的一次课,即12月6日,我不仅带去了自己总结的酸碱滴定笔记,更是问了一个难倒了杜老师的问题。(我相当兴奋,回家就给爸爸说,我的问题杜老师没办法解答!)12月6日到xx年的3月初,是我的励志阶段。这一阶段,我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我的日记中主要写我对学习状况、效率的反思,提高学习效率的创新思维、时间安排,对高二竞赛后迷失经历的反思,在郑州一中的竞赛班中对自己进行定位,在许昌高中对自己进行中学课程学习的定位,思考当时的处境及下一阶段学习的战略规划;其中也有站在人生角度上的思考,比如人生价值、生活理念。这一阶段,在逐渐进入最佳状态后,我感受到了学习任务太多带来的压力,开始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这一阶段,我也做出了人生中的许多第一次:xx年元旦,我头次列出了我的新年目标;牛年腊月二十八晚,离除夕两天,我第一次一个人在外地,也就是郑州过夜,因为前后两天杜老师安排的都有课;虎年正月初八,我第一次一个人出省,来到北京,在学长的伴随下参观了北师大、清华、人大、北大……那时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兴奋、激情、紧张、辛酸,至今还被我回味。
高二下学期开学到期末,是第三阶段。我对它的评价就是:在压力中挣扎。这半年里,我吃的苦要比以前任何一段时间都要多。(补:具体有多少,我也说不清楚,因为纠结得不堪回首,而且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我想从容地控制发生在我身上的每一件事,想深刻地改变自己,想无时无刻地挂念着学习,想让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为学习服务。但是,从现在看,我的这些想法是信奉工作至上的工作狂们的疯狂信条,违背了规律与常理。我这么做的结果出乎我当时的预料,却在理智、眼光放得远的人的预料之中。我没有哪一刻不念叨着学习,却也没有哪一刻真正地快乐过,就连我向来推崇的学习的乐趣也离我而去。我陷入了我给自己设下的僵局中。在我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着“我每次满怀信心地做完培训题后,看着一成不变甚至下降的成绩,我很自责,怪罪自己为什么没有做对,甚至感觉那张试卷上滴着我的血……”我到最后,陷入了唯分是从的泥淖,而不断下滑的各科成绩,也在增加着我的压力。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我在那封信中也写道“当我们遇到挫折时,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强忍着伤痛,理智而冷静地审视这个伤口,想想怎么疗伤,否则,它将成为永久的伤痕……如果我们做到了,我们得到的,就是生活最珍贵的礼物。”遇到困境时,往往就是我们需要突破的瓶颈,突破了它,海阔天空。区分强者和弱者的,不是命运,而是困境和苦难,当每个人都奋力反抗而没有成效之时,弱者选择屈从,强者决定在困境中换个方法继续努力,超越困难,站到更高的高度。于是,困境面前,弱者仍为弱者,强者更强!
去年七月期末考试,我比你们学校年级第一胥森哲成绩低了60分,向来很阳光、忍住了高二下学期那么多折磨的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崩溃。此时xx年高考已经结束,我已经是高三学生,而两个月后,化学竞赛就要举行。我开始悲观地考虑我高中三年上完后,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就在这个关头,我看到了周国平先生着的《灵魂只能独行》。我很想知道为什么偏偏是我深陷困惑与困境、不知所措之时,我看到了一位超然尘世之外、俯察人世百态、探究人生真谛的哲人在宁静而深刻地思考着人生、社会、苦难,使得我能借他的文字,跳出了困境的桎梏,站在一个超越了当下的视角,来审视我所遇到的这一切,让我几乎在瞬间就走出了困境,占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到现在也不敢想,如果我没有买那本书,我现在会怎样。我不解为什么那本书会出现的那么及时、那么巧。为此,从不信神的我曾暗自感谢上苍,因为我偶然看到的这本书塑造了我高贵的心灵,助我完成了一个人生境界上最伟大的超越。
这之后到高三参加化学竞赛,是我竞赛生活的第四个阶段。这一段时间,我开始从人生的角度去审视竞赛生活,把平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当做精神食粮,再内化为自己的气质。改变一个人的,可以是一本好书,也可以是一位好老师。我很幸运,因为在参加竞赛这个事之前,我有了一本好书,和两个好老师。杜老师把我领进了化学的殿堂,而冯老师一直在默默地支持着我。8月8号晚上,冯老师来到我家,我们一开始讨论冯老师在北京听吴国庆讲课时的录音,随后冯老师就和我们全家讨论如何学习有机化学,因为在竞赛开始前一个月,我还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有机。等到讨论结束时,已经是十一点了,我和父亲下楼送冯老师。冯老师走后,父亲说:“如果我还会回到讲台上,那么冯老师就是我的榜样。他之所以那么关心你,就是因为他爱惜才子,也总想着如何才能为教育事业奉献更多。这样的老师太少了,他就是一个学者。”冯老师,谢谢您,请接受学生最为诚挚的感谢!
那个暑假,尽管压力很大,时间也很紧张,但就是在老师们的关心下,在精神食粮的滋养下,我度过了一个充实、快乐的假期。我的目光也超越了竞赛本身,超越了结果,从而能在竞赛前夕比较从容地应对遇到的各种问题。
到了高三后,我就比较轻松了,但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竞赛得了一等奖,一模全市16名,保送考试狼狈落榜,自主招生考上北大,二模全市138名(全市第一670多,贵校第一严曾豪660多,我630多),三模25名。如果没有竞赛中那么多经历作支撑,我很难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中幸存下来。我的高三上学期都在准备保送生考试,没想到到头扑了个空,直到高三下学期我才着手复习,而此时,按部就班地学已经是不可能了,但是我也及时的找到了自己的问题,制定了学习计划与策略,在80天里顶住压力,按计划去高效地学习,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在高考之前一点儿也没有浮躁,在考前七天决定:用9天的时间把高考题从xx年做到xx年。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不参加竞赛的人难以拥有的。
——徐静蕾在《开讲啦》第31期的励志演讲稿
其实我坐在这里十几分钟,大家都看出来,我是一个非常紧张的人,一上台就会觉得脑子一片空白,看到你们,我会想到我读大学的那段时间,就是那种很茫然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上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校,但实际上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困惑,就是说我到底想要什么?我到底想要在未来的日子里从事怎么样的工作?过什么样的生活?然后交什么样的男朋友?自己的未来发展会是什么样?所以看到你们,我会很强烈地想到那段时间。
我今天回头想,如果说我希望还可以做什么的话,我会希望我自己实践更多,学更多的东西,因为工作了很多年之后会有一种感觉:如果你从一张白纸开始学一些东西,一些道理一些知识,其实它是作为一些概念留在我们心里。反而你做了一些事情之后,再回头去想一些东西,才会发现它的道理在什么地方,所以我会对你们,如果有一些建议的话,我会希望大家多去做一些社会的实践,包括自己喜欢的那个,比如工作。因为那个东西,今天可能觉得你很喜欢,当你真的去做那件事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很多很多的东西不一样,那种想象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地方。
所以人生在这个阶段,更多的是去实践,多去看东西,最终会找到相对来说更适合自己的未来。事业也好,生活也好,各方面的东西也好,其实困惑永远都会有的,我到今天,我还是会为很多很多的事情感到困惑。因为每过一个人生阶段,你都会有不同的希望,或者说,对自己的生活有不同的要求。那时候会很纠结很纠结,后来我就说,其实不要想太多,困惑反而是人生的一种常态,因为每到一个阶段,都会有新的困惑出来,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去做事情。因为我们的人生就是在一个不停地做细小的事情中成长,这些事情,你可能不觉得自己在做事情中成长,可是过几年后回头看,会觉得不管怎样,人生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一段经历和财富。
我其实会觉得,你要认清楚:人不是什么都可以!今天我有我非常擅长的事情,那我就可以有我并不擅长的事情,那又怎么样呢?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一定都有自己的长项,有自己的弱点的。有时候我们不是碰到自己的弱点,就不去努力了,那我也努力过了,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每个人不是那么平均。反而真的平均也就太普通了。
我小时候在北京少年宫学的是书法,学那个颜真卿,颜体,然后后来学那个王羲之和米芾,但是非常不情愿地学的,因为我爸爸是非常强势的家长,我每天要写 150个字,如果写不完的话,我爸爸回来就会非常生气,暴怒的那种感觉。到现在他看我写字,我手还会抖,因为他是非常严厉的一个人,他可能不希望一个女儿满脑子都是谈恋爱,家长理短之类的。他是把我当成一个男孩来培养,不想我变成一个婆婆妈妈无所事事的女孩。我十几岁的时候,有段时间我非常喜欢看宋词,爸爸就不让看,他觉得唐诗是那种比较气势磅礴的那种,他说看宋词让人感情脆弱。这么多年下来,我觉得他得逞了,我真的不是一个脆弱的人。
我的中学是在北京市八十中念,是朝阳区最好的一个学校,我当时是因为书法保送的,因为我的成绩是上不去那个学校的,所以我是在一个所有人都比我强的环境里长大的。都是高材生,学习都特别厉害,还有很多很漂亮的女孩。自己不能说是最差,但都是中等偏下的那种。所以今天很多人说你想不想回到20几岁,30几岁,我说我一点也不想回去,这是我发自内心的真心话,因为我觉得我自己是越长大越好的那种,比小时候好多了。
2014年10月7日21时49分,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发生6.6级地震,地震发生后,景谷团县委及时了解受灾情况,并召开紧急会议,成立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组织36名志愿者深入灾区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同时,在城区及震中永平镇设立抗震救灾志愿服务站,广泛招募抗震救灾志愿者,并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针对各地受灾情况适时调度各基层团组织招募的由志愿者组成的青年突击队,发挥好团员青年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10月8日第一批200名志愿者陆续到达震中永平镇开展志愿服务;在永平镇指挥部青年志愿服务点,连日来就有镇上以及来自四川、湖北、贵州、深圳等地的志愿者310名,震中志愿者共计达到500余人次。截至10月10日志愿者们为受灾群众以及进入灾区的救援服务队伍提供道路指引、新闻播放等服务800余人/次;参与发放、搬运救灾物资25批/次,136吨;开展志愿消防知识宣传350户/次,在永平镇老广场、新广场、镇二中、镇小学进行入户调查近2000余人,划定防火隔离带1条,粘贴消防宣传标语40条、安放消防灭火器90罐、搭建救灾帐篷50顶,参与“抗震希望小学”板房搭建24间。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共青团普洱市委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根据灾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抗震救灾志愿者”,对志愿者进行登记、分类、编组,有序管理、分配志愿者服务内容,更好精准服务灾区实际需求,为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聚集“青春正能量”。
景谷县共青团志愿者携手消防部队共筑永平镇消防安全防线
在志愿者队伍中,有退伍老兵、有企业老总、有家政公司员工、有个体老板、有人民教师、大学生、中学生,大家都心怀最诚挚的爱心为景谷抗震救灾的胜利而奋战。
在抗震救灾志愿服务中,根据志愿服务需求有20名志愿者被调配到消防志愿服务小队,并分为两个小队,由来自四川的志愿者卢天林和来自湖北的志愿者肖飞任临时队长,平均每个小分队有10人,在景谷消防大队的带领和指导下,从10月8日到10月16日这8天中分别在永平镇老广场、新广场、镇二中、镇一小等地进行灾区消防安全相关工作。8天来,志愿者入户调查近3000余人、划定防火隔离带54条、粘贴消防宣传标语460条、安放消防灭火器800罐、搭建救灾帐篷200顶、发放消防安全宣传册20000多份,因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他们并没有太多的空余时间,工作时长平均每天都在15个小时以上,而且还在短暂的休息空余时间,陪灾区的小朋友做游戏,并通过播放电视短片为灾区群众宣传消防安全防火知识;其中有两位来自外省的志愿者的志愿精神让许多群众为之感动。
来自四川盐源的志愿者卢天林是一个农民,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在还清贷款,在自身生活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几经辗转、千里迢迢,一路携带常用药品及急救物品急赴灾区。他说,十分有幸参与抗震救灾志愿服务,他的任务是挨家挨户到受灾村民家中传播防火安全知识,当自己的行动受到欢迎并日渐融入志愿者大家庭中时,自己倍感欣慰。
来自湖北孝感的志愿者肖飞,刚筹集资金准备做餐饮生意,得知景谷“10・7”地震后,放下手上所有的事,立即奔赴景谷抗震救灾;本想坐火车,但是担心23个小时的车程,怕耽误了最佳救援的时期。于是改樽飞机,一路上没有片刻耽搁,赶了24个小时的路程来到了灾区景谷永平镇。看到共青团志愿者服务站后,立即报名参加到志愿者的队伍中,被分配到消防宣传志愿服务队,并担任队长。他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充分调动志愿服务小分队成员积极性,投入消防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们有力协助消防部门使消防安全宣传工作转入常态。
他是年轻的90后,是无忧无虑成长的一代人,没遭遇过人生的波澜起伏,没经历过太多的挫折失败,在亲人眼中还未长大的他,却在景谷“10.07”地震中表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沉稳、冷静。他,是永平镇本地人,他的家在地震中同样受到损坏,然而,当看到团县委在招募抗震救灾志愿者时,他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他就是李云峰,家住永平镇费o村。由于他是本地人,熟悉环境,在抗震救灾志愿服务中,既参与其他志愿者的劳动又负责协调安排志愿者,每天服务结束后还穿梭在永平镇各个五金店和建材店,为第二天的工作准备工具和材料。地震发生后,团县委分别在县城和永平镇设立5个抗震救灾志愿者招募服务站,李云峰是第一批招募的志愿者,在未安排其他服务的时候,他积极帮助镇团委做好志愿者招募工作,发挥本地人的优势,到人流集中的车站、农贸市场、街道发放志愿者招募倡议书,仅一天时间,永平镇就招募到本地志愿者100余名,为后期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李云峰善于学习和创新,经过一天的服务,他摸索出一套管理志愿者的好办法。参照军队的管理模式,把志愿者分成班、排、连,并逐级安排班长、排长、连长管理好各自队伍,各个队伍的负责人又分别联系上一级负责人。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得抗震救灾期间,整个志愿者队伍的管理井井有条,每一个工作任务都能顺利完成。
青春要有汗水才能闪光,青春要有付出才能收获。对于志愿者来说,奉献是与锻炼同行的,不畏艰辛和付出,用汗水将爱播撒就是他们对志愿精神的最好诠释。
景谷县环保志愿者开展灾区街道卫生清洁志愿活动
2014年10月11日,景谷团县委组织68名环保志愿者到永平镇灾区开展清理卫生活动。在清理活动中,志愿者们不怕苦不怕脏,充分发扬志愿者精神,耐心细致地对搬运物资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及市民乱扔的果皮、纸屑等垃圾进行清扫。永平镇灾区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志愿者们认真清洁卫生的身影,经过一天的努力,永平镇每条大街小巷的垃圾收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为灾民营造了一个干净整洁、文明祥和的环境。
震区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如期竣工
2014年10月12日,震后第五天,经过官兵和志愿者三天艰苦奋战, 震区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如期竣工。
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建于永平镇一小足球场,共24间教室,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援建。自10月10日第一批板房材料运抵灾区后,官兵和志愿者加班加点、任劳任怨,用三天时间搭建起灾区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省市县领导分别到现场查看板房建设情况,看望慰问官兵和志愿者,对他们为抗震希望小学的付出给予高度赞扬。抗震希望小学的落成为灾区学生早日复课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灾区恢复重建,提振灾区人民信心起到积极作用。
普洱市委书记卫星到灾区看望官兵和志愿者
2014年10月12日下午,市委书记卫星到永平一小――震区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援建现场看望慰问了官兵和志愿者。永平一小抗震希望小学援建工作得到了普洱团市委和县委县政府的支持。
卫星书记首先逐一查看了活动板房建设情况,对板房建设质量给予肯定,然后和全程参与建设的志愿者亲切交谈,感谢他们为灾区建设付出的努力,同时鼓励他们继续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灾区恢复重建贡献更多的力量。
景谷县青年志愿者深入村组参与抗震救灾志愿服务
2014年10月13日,灾区天空阴有小雨,青年志愿者深入距离永平镇10公里的芒费村糯矿村民小组开展抗震救灾志愿服务。糯矿村民小组有28户共98人,在“10.7”地震中28户人家房屋均有不同程度损毁,所幸无人员伤亡。志愿者编为6个小组逐户开展志愿服务,和受灾群众面对面谈心,了解他们的受灾情况、接受物资情况以及现在的生活状况。志愿者为20户群众清扫受损房屋垃圾,覆盖房顶油布。服务结束后,灾区群众对志愿者们表示感谢,并对恢复重建美好家园充满信心。
及时调整志愿服务方向,积极参与灾区重建工作
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由抢险转移到灾后重建,志愿者们紧跟当地抗震指挥中心工作步伐,及时转移工作方向,把工作重心调整为服务当地灾民重建工作。根据永平镇团委的需求,志愿者们来到迁营村迁营小学为学校整理操场,清扫学校周边垃圾,迁改电路,与小学生们一起做游戏。在结束学校服务后,大家兵分两路分别赶往迁营村向东组和迁东村为灾民搭建帐篷,登记户主信息等志愿服务工作。
青年志愿者深入灾区宣传消防知识
青年志愿者继续志愿服务活动。为切实做好地震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灾区不发生火灾事故,志愿者们到迁营乡回索村、迁美二组、向东村、芒谷村、罕那组就灾区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知识做宣传。
真诚志愿服务、情牵灾区少年
2014年10月17日,来自四川的志愿者卢天林将不能到灾区参与抗震救灾的弟弟的助学捐款亲手交到受助学生手中。
卢天林是“10.7”地震抗震救灾志愿者中到达灾区较早的志愿者之一,8日早晨,他通过新闻了解到景谷发生了6.6级地震,对灾区群众非常牵挂的他于10月9日携带急救药物到达灾区并第一时间参与到团县委组织的抗震救灾工作中。他的弟弟因家中有事不能到一线参加抗震救灾,便委托哥哥联系一名灾区学生进行捐助,经过团县委的联系,最终确定在迁营村小学就读的李润苗为捐助对象。17日一早,团县委工作人员与卢天林一起到李润苗家中,由卢天林亲手将500元助学金交到了受助学生手中,并转达了弟弟对受助学生的关爱,同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并嘱咐李润苗,今后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和问题都可以和他联系,他将尽自己所能帮助她。
最后,志愿者们帮助受助学生家清理震后建筑废物,尘土飞扬中,志愿精神又一次在灾区得到传递。
青年志愿者⒂朐智公共卫生防疫志愿服务
为进一步确保地震灾害后无大疫,确保灾区人民的生活健康;景谷县共青团组织志愿者参与公共卫生防疫志愿服务工作。在景谷疾病防疫中心的专业人员带领下,卫生防御志愿服务小分队的12名志愿者分为了4个小组,每个小组3人,分别调配到老广场、永平第一小学、永平二中、新广场等四个群众安置点进行卫生防疫工作。主要对指定地点的厕所、垃圾站、废弃物、帐篷、花台等地点喷洒消毒液和杀虫液,并向群众宣传卫生防御安全知识。
团省委领导亲赴灾区,慰问关怀暖人心
2014年11月4日,团省委副书记罗永斌到景谷县永平镇看望慰问基层团干部和志愿者,通过实地走访了解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和志愿者服务工作站工作情况,对团县委“10.07”地震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罗永斌副书记一行到永平镇芒费村七七组走访了解群众灾后生产生活情况。当看到群众没有因为地震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灾后生产逐渐恢复的场景时,罗永斌副书记对七七组群众的良好心态和不等不靠思想大加赞赏。
在永平镇第一小学,罗永斌副书记一行走进由中国青基会和云南省青基会共同援建的震区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与同学们亲切交谈,询问他们地震后的学习生活,家里有没有受到影响以及现在在新的板房教室里上课的感受等情况,并鼓励同学们,各级各部门都十分关心灾区的同学,希望同学们尽快走出地震阴影,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2015年2月7日,共青团云南省委副书记任远征一行,赴景谷永平镇看望慰问贫困学子。任远征副书记深入到贫困学子的家中,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并与他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生产生活、心理需求等情况,嘱咐他们在灾难面前要树立信心、自强不息、战胜困难。到景谷二中和永平一小了解学校受损情况和师生安置情况、教学开展情况。
任远征副书记对普洱团市委及景谷团县委开展的各项工作表示肯定,并强调各级团组织还将进一步从人力和财力上加大对灾区的帮助,使灾区群众感受党、团的关爱。
2012年“7.31”泥石流洪涝灾害志愿服务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共同抗击云南景谷“7.31”泥石流洪涝灾害
2012年7月31日,云南省景谷县境内突降单点暴雨强降雨引起泥石流洪涝灾害,威远、正兴两个乡镇受灾严重,给人民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在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抗洪救灾,开展生产自救的大背景下,团县委迅速研究部署组织青年志愿者赶赴灾区,参与抗洪救灾工作。8月2日,在团县委的组织动员下,来自全县各部门单位、学校、企业的30名青年志愿者开赴灾区。志愿者们深入多个受灾地点协助武警官兵、工程人员和灾区干部群众清理废墟、铲除道路淤泥、搭建救灾帐篷、慰问受灾群众,帮助他们开展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青年志愿者工作得到了灾区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广泛好评,也让参与者深感自豪。一名志愿者说,当看到灾区的报道时就希望能够投身到一线的救灾工作中来,今天能实实在在的为灾区人民做些事,感到非常的欣慰,以后他会尽自己的力为灾区的群众多做一些事,希望通过他和志愿者们的努力,能够为灾区同胞早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尽一点绵薄之力。
景谷青年志愿者再赴一线共同抗击“7.31”泥石流洪涝灾害
继2012年8月2日组织全县青年志愿者到一线协助抗洪救灾工作之后,景谷团县委再次组织来自全县各部门单位、学校、企业的30名青年志愿者开赴灾区。志愿者们一早到达灾区后立即兵分两路,一路赶赴暖里村各村寨,协助威远镇政府工作人员开展灾情统计工作。志愿者们翻山越岭,详细核录受灾情况,这能为灾情判断和灾后重建的总体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另一路志愿者来到正兴村安置点,铺设帐篷外的防水路面,开挖防水沟。稍事休息后,志愿者们又赶到正兴村受灾群众家中,为其清理室内的淤泥。面对约100平米15厘米厚的淤泥,志愿者们充分开动脑筋,利用现成材料,自制各种工具,或铲或挖,或推或拉,终于在4个小时内完成了这项任务。面对着清理干净的地面,志愿者和屋主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青年志愿者们的工作再次得到灾区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受灾群众反复对志愿者们表达谢意,并邀请志愿者就餐。志愿者们婉言谢绝群众的善意邀请后踏上了归程。
景谷青年志愿者三赴灾区协助转移救灾物资
2014年8月4日,景谷团县委第三次组织青年志愿者赶赴灾区,来到受灾严重的正兴镇,帮助转移民政局下拨的救灾物资和各界人士捐献的爱心物资。
这批物资有救灾帐篷、衣物、棉被,以及大米、食用油、饮用水等。由于物资较多,部分物品较重,志愿者勤干巧干,用不同的办法应对不同的物品,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省了体力。虽然是重体力活,但几名女生也不甘示弱,她们能吃苦肯干的精神令在场的男生们翘起了大拇指。一上午的功夫,大家终于齐心协力把整个仓库的物资全部转运到新的安置点。
青年志愿者们的工作得到了正兴镇救灾人员和灾区群众的广泛好评,志愿者们也感到充实而快乐。志愿者小白说,虽然工作劳动强度很大,自己也很疲劳,但一想到这是为灾区人民做实事,面对新仓库里整齐的物资,心里感到非常满足。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景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青春和智慧积极开展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行动
景谷团县委结合“学雷锋月”活动、纪念系列活动的开展,每年都会开展“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活动。威远江生态走廊两岸,团旗飘扬,一顶顶小红帽在绿地上攒动。这是景谷团县委为纪念“五四”运动,继承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增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而组织的“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活动。40名志愿者以自己的环保行活动保护威远江,在生态走廊的上段和下段,处处都有青年志愿者的身影,有的拿起扫帚清扫走廊,有的捡起游客丢下的垃圾,并把它集中后放入垃圾箱,有的清理河边市民钓鱼留下的鱼网、酒瓶等垃圾。
活动现场,团员青年和志愿者在“景谷团县委保护母亲河行动”横幅上庄严签名承诺,立志做“保护母亲河行动”的推动者、参与者和建设者。
积O参与青年林建设,保护家乡生态环境
景谷团县委近几年来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植绿护绿活动10余次,参与志愿者达上千人。
在示范林场“青年林”建设中,以“保护母亲河,美丽中国梦”为主题,不但提高了青年志愿者植树造林的意识,同时也让广大青年志愿者体会到劳动光荣,强化了保护家园生态的使命感,有效推进了“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建设。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以“建设生态景谷,共创美丽家园”为主题,通过活动的开展,在青年中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引导青年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
希望工程助力贫困学子圆梦
多年来,在中国青基会、云南省青基会的关心帮助下,景谷贫困学子在求学道路上少了阻力多了动力,尤其是2014年“10.07”6.6级地震后,景谷学子更是感受到了青基会的温暖。
2015年9月23日,“10.07”景谷地震景谷县希望工程暨香港乐施会昆明办捐款发放仪式在景谷一中举行。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李燕飞,香港乐施会昆明办公室官员张东军及团县委、县教育局的领导参加了助学金发放仪式。
本次助学金的募集凝聚了香港乐施会及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对灾区学子深深的关爱,香港乐施会在得知景谷发生“10.07”6.6级地震后,迅速募集了10万元助学金,经过学校上报,团县委初审,最后由省青基会和香港乐施会严格审核,确定了景谷受资助的40名在校学生,其中高中生30人,每人资助3000元,初中生10人,每人资助1000元。
助学金发放仪式结束后,省青基会和香港乐施会昆明办的领导还对5位受捐学生进行了家访,与学生家长亲切谈心,详细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当了解到受捐学生大多因自然灾害、家人生病、意外事故致贫而面临辍学时,他们鼓励学生自强自立,发奋图强,通过努力学习改变命运。
经统计,景谷“10.07”6.6级地震发生后,通过团县委牵线搭桥,共为灾区270名学生发放助学金43.9万元。
广泛动员,整合资源,扶贫济困见成效
景谷团县委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到捐资助学行动中,创新募捐形式,形成学生受益、商家共赢的良好社会效应。
爱心是一泓清泉,荡涤着世间的尘埃!爱心是一缕阳光,扫除了心底的阴霾!爱心是一股暖流,温遍了人们的心怀!2015年4月,景谷团县委携手景谷民联汽车城开展“关爱学生”爱心义卖活动。民联汽车城及各分店每售出一台车,将捐赠1000元用于贫困学子的资助。义卖共募集到资金57000元,全部用于资助碧安乡昔本小,为学校和学生购买了高低床、课桌椅、电视、电脑等学习用具和体育用品等物资。
2016年11月,景谷团县委携手县内外爱心商家,募捐10000元对威远镇联齐小学开展爱心捐赠,帮助同学们温暖过冬。
在学校开展希望水窖“1+X”公益活动以“节约抗旱 奉献爱心”为主题,以团员、少先队员养成教育为重点,重点通过对“1”的募集,既实现对广大团员、少先队员的组织覆盖,同时又对团员、少先队员养成节约、环保、奉献、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起到积极推进作用。弘扬“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的理念,充分利用团员活动日、少先队活动日、主题班会等载体,通过开展节约、劳动、垃圾回收、参与环保等有益的活动,倡导学生、少先队员每学期节约1元钱、收集变卖可回收垃圾等形式进行捐款,以丰富的活动载体开展募捐活动。2013年至2015年,通过深入持续的多形式的组织动员,共募集资金77378.3元,援建共青团希望水窖50口。
深入_展“三关爱”活动,用爱温暖人心
景谷县共青团关爱残疾人,开展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每年都定期不定期到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助残活动。
2014年12月5日是第24个国际志愿者日,团县委以“心手相牵 共享阳光”为主题到县特殊教育学习开展助残志愿服务活动。12月正值景谷全年最冷的时节,团县委特地为特殊教育学校的47名学生准备了过冬的帽子和手套,由20名志愿者以一对二或一对三的结对方式将帽子和手套交给学生,同时,向老师了解结对同学的基本情况,或用简单的语言、手语和同学们交流,希望这一顶冬帽和一对小手套能给同学们带去冬日的温暖。了解到学校的菜园由于人手不足,很多蔬菜还未移栽,志愿者们立刻扛起锄头走进菜园。锄地挖坑、分拣菜苗、移栽、浇水,一个个步骤分工有序,虽然动作稍显笨拙,但通过一个下午的劳作,菜苗全部移栽完成,部分同学也参与到志愿者的劳动中,通过共同劳动,志愿者和同学们的心拉得更近、贴的更紧。
2015年12月4日下午,景谷团县委志愿服务队在“国际志愿者日”到来前夕,走进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团县委给四位家庭困难的学生发放了每人1000元的助学金,并走进课堂,陪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讲故事,和特殊孩子共度了一段愉快的下午时光。本次活动,让社会各个行业了解特殊儿童的生活、学习的同时,培养了特殊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很好地践行了“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三关爱”志愿服务精神。
2016年5月15日,是第26个全国助残日活动,为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形成全社会都来关注、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氛围,团县委组织了2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到景谷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全国第26个助残日“关爱孤残儿童、让爱洒满人间”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为培养学生自信自立的良好品德,特殊教育学校组织学生制作了手工艺品在活动上进行义卖,志愿者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为孤残儿童献出一份爱心。义卖结束后,志愿者以及爱心人士与学生们一起开展“爱心树”种植活动,在挖坑、种树、浇水的过程中,让学生们体验劳动的快乐,也希望通过种植树苗,把志愿者关爱孤残儿童的心种植在校园里,种植在小朋友们的心里。除此以外,志愿者还参加了16日晚在孔雀广场举办的“关爱孤残儿童、让爱洒满人间”主题文艺晚会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让孤残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增强孤残儿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
积极服务大型赛会,展现志愿者风采
倩倩有了“梦中情人”
一次,我去女儿倩倩读书的中学办点事。在操场边碰到了上完体育课正要回教室的倩倩,她以为我是因她而来,急急地说:“妈妈,你来干什么?让同学看见了多不好。”倩倩和她的同学都认为老是颠儿颠儿往学校跑的家长是最傻冒的。我告诉她我是来办公事的,与她无关,倩倩这才松一口气。这时一个高高个头、穿橘黄色T恤的男生从我们面前走过,倩倩的眼光不由自主地跟了过去,一团红晕慢慢爬上脸颊。半晌,倩倩收回目光悄声说:“妈妈,那是我们班的数学课代表,叫李新宇。”我说:“噢,你不说,我还以为是学校的水电工呢。”倩倩在唇边竖起一根指头:“嘘,妈妈,小声点儿,让我们班的女生听见,起码有一半的人想把你杀死。”我故作惊讶状:“有这么恐怖!”我放心了,有如此多的竞争者,女儿至少是安全的。
然而事态的发展完全在我的意料之外。那个叫李新宇的男生渐渐走近了我的女儿。在一堂自习课上倩倩与他讨论一道很复杂的数学题,最后倩倩赢了。李新宇说他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优秀的女孩,思维敏锐,知识丰富,大有相见恨晚的意思。
我略感不安:“他是这么说你的吗?”“是的,是的,”倩倩兴奋得连连点头,“其实他才是最优秀的,他的优秀是很不一般的,他说他将来的理想不是当科学家、企业家,更不是出国、挣钱,他的理想是当教育部长、科技部长,改革中国的教育制度和科技制度。妈妈,我觉得他是一个要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人。”
实话说,我听了这话还真的有点吃惊:一个十七八岁的高二学生居然有这么明确的政治抱负,虽说有点狂,但透出一股忧国忧民的思想,的确少见。这样的男生在女生中没有吸引力才怪呢。然而,倩倩对他的赞赏有加让我心里不踏实。
首次约会,失败而归
后来倩倩就很少跟我说过李新宇了,但我发现她开始走神,有时是在吃饭时,脸突然就红了;有时是在做作业时,笔突然就不动了。这些哪里逃得过做母亲的眼睛?
倩倩就读的中学是全市最好的重点高中,进入高二后每周只周日休息。一个周六的晚上,倩倩睡觉前对我说明天她要去新华书店买书。我说:“我陪你去吧。”“不,妈妈,”倩倩揉着被角吞吞吐吐,“李新宇约我一起去,我们在书店门口碰头。”
我的女儿有约会了!我好不容易才控制住紧张和手足无措,故做平静地说:“好吧。”
那晚我失眠了。
第二天一早,倩倩兴冲冲地出门了。我在家里无法专心看书,就连看电视都集中不起注意力。我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不必如此,不必如此。”大约10点半,倩倩回来了,一脸失落,一句话也不说,走进自己的房间还关了门。
原来李新宇失约了。原因很简单,他在半路遇到了班里的一伙男生拉上他去干另一件事,李新宇,只好跟着他们走了。当然这是后来才知道的。
尽管当时并不清楚李新宇失约的原因,但我非常清楚地意识到倩倩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第一次约会就被男孩子甩了,叫她如何承受得起?我必须帮助失意的女儿,给她一个合理的解释。
晚饭后,我拉着倩倩在阳台看夕阳西下,倩倩从上午回来到此时除了说“他没来”就再没有跟我说过别的,她难过、委屈,甚至忧伤,却不知该怎么办。我说:“倩倩,我并不清楚李新宇为什么会失约,但凭经验和观察,我敢说他肯定不是故意的,一定事出有因。因为他是尊重你的,他并不是一个随意的、轻浮的男同学,当然,还因为你是一个优秀、值得尊重的女孩子。”
倩倩没有说话,但我感觉得到这番分析让她轻松多了。接着我又说:“少男少女之间的友情是世界上最纯洁、最美丽的东西,因为它不带任何世俗的泥污。但是,孩子,对于现在的你来说,它又太费心思、太花精力了,你扛不动。今天发生的事不是证明这一点了吗?”
泪花浮上了倩倩的眼睛。
倩倩成绩下滑
我告诉倩倩:“我看过一份资料:中学生谈恋爱的,有10%不影响学习,90%不同程度地影响学习。我不知道你是在10%里呢,还是在90%里?如果你属于10%,那就太好不过了……”我心里又痛又难过,因为我不能生硬地下命令:不准影响学习,必须与他一刀两断,否则……我要做的只能是陈述利弊、引导,然后让倩倩自己选择。
期末考试成绩下来,倩倩跌至年级第73名,而中考时她是以年级第19名的成绩考进这所学校的,之后一直保持在前20名内。我内心的焦虑可想而知,对于李新宇,我甚至生出了一丝怨恨。但这一切都只能压在心里。
拿到成绩单,倩倩大吃一惊,她惊慌地对我说:“妈妈,我不属于10%,我在90%里面!”我问:“那么,你愿意为了这份并不确定的感情使学习受到影响、离自己向往的大学和理想的生活越来越远吗?”说着说着,我都哽咽了。
倩倩咬咬嘴唇,清楚地回答:“不。”我缓缓地、坚定地说:“那就放弃吧!”倩倩的眼睛浮上一层亮晶晶的泪水。少女的心啊,那么柔嫩、脆弱、敏感。我无比爱怜地扳过她的肩:“我知道这很难,很不容易,但是我会帮你,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倩倩点了点头。
李新宇的公开宣言
在教室,倩倩坐第五排,李新宇就在她后面。李新宇要找倩倩说话太方便了,我决定改变这种局面。于是我找到班主任,以倩倩眼睛近视为名要求往前调换座位,班主任立即同意了。
李新宇还为这件事和班主任顶撞了几句。
班主任一走,李新宇焦急地跑到倩倩面前:“倩倩,你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换座位?”倩倩完全没有料到他的反应如此强烈,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此时,李新宇当着全班同学大声宣布:“倩倩,我决不会放弃你,一生一世!”满教室响起一片响亮的“哇噻”。
倩倩回家来跟我讲起这件事,我吃惊得不知如何评价,一个中学生怎么这么大胆,竟然当着全班同学说那样的话!难道就不怕老师知道?倩倩说:“这事全班都知道,只是班主任不知道。”我更加吃惊:“全班都知道?那他们怎么看?”“当然是最好的应该跟最好的啦,这叫门当户对。”“哦!”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得了,他们之间相互包容的程度完全超出我们这辈人的想象,这就是代沟。
让女儿为父亲式的男人自豪
不过,调换座位一事让倩倩开始意识到李新宇的缺点――太冲动,甚至有些霸道。而这恰好是倩倩不喜欢的。因为我和丈夫都是性格平和的人,我们家里洋溢着温和的民主气氛,倩倩深受我们的影响。
我感觉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必须牢牢抓住。我建议丈夫尽可能抽出时间来陪陪倩倩,因为女儿应该从父亲身上感受一个男人的责任感和可靠的气质,那就得踏踏实实地工作,而不是夸夸其谈。我丈夫是药物学专家,一个责任心稳如大山的人。丈夫配合我的计划,为此,他推掉了一个很大的项目。
星期天,我让丈夫带着倩倩去他的实验室。在那里,倩倩看到了许多科技工作者对父亲的尊敬,她很为有这样的父亲自豪。自然而然地,倩倩开始以父亲这样的男人作为尺度去衡量生活中的其他异性,觉得李新宇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完美。她说李新宇的次数逐渐减少,感彩也逐渐变淡,并趋于正常,这说明她的注意力从他身上慢慢转移了,她快要摆脱那份情感的重负,走出青春陷阱了。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倩倩的成绩上升到了年级31名,这使她信心大增。李新宇排名第9,我不得不暗暗佩服这个小伙子的优秀。我对倩倩的进步大加鼓励,当倩倩说到李新宇的成绩时,我是极有分寸地表示了赞赏,在这个问题上我真是如履薄冰啊。
进入高三,高考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学习更加紧张。从倩倩嘴里偶尔还能听到李新宇的消息,但倩倩确实平静下来了,她的成绩一步步提升。当时是每月有月考,在高三下的月考中,倩倩已稳稳地进到年级前15名之列。至此,我悬着的那颗心才算放了下来。
一、从多产到多元的创作实践
陆培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迄今,主要管弦乐作品有五部交响曲、两部协奏曲、“中国十二生肖年”管弦乐系列五部及三部舞剧音乐;近百部的室内乐及声乐(含重唱、合唱等)作品、电影及电视音乐②。多年来,他的作品分别上演在美国、欧洲、北美洲、亚洲及非洲等许多国家与地区。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多次获得世界级的重大音乐奖项③。美国《华盛顿邮报》评价陆培的音乐“灵动而满有睿智,色彩斑斓?熏异常甘美而又动感十足……”翻开陆培的创作年表,几乎每一年都有各类体裁的作品问世,甚至一年内有多部不同体裁和风格的作品同时完成。如在2001年里除创作一部大型管弦乐作品《第一中国狂想曲:龙舞》之外,还推出了七部室内乐作品:《风格——为琵琶与大提琴》、《月儿高》(为琵琶、二胡、小提琴及大提琴)、《相和歌》(为琵琶、二胡、小提琴、大提琴及钢琴)、《汉宫秋月》(为琵琶、二胡、大提琴及钢琴)、《灵旗之四》(为大管风琴而作)、《新奇》(为电脑而作的音乐)、《叙奏曲》(为琵琶与二胡的二重奏),如此众多作品在一年内完成,不能不说是惊人的。像这样近乎疯狂的创作于2005年达到极致:三部大型乐队作品《色彩风情云之南》(为民乐队)、《观世·音》(三乐章琵琶协奏曲)、《雅乐》(为琵琶与乐队),三部室内乐《长城叙事曲》(钢琴三重奏)、《新疆舞曲》(长笛与钢琴)、《百鸟朝凤》(为二胡、琵琶、单簧管与低音单簧管的四重奏)。这不能不令人钦佩作曲家的勤奋和旺盛的创造力。
陆培的作品是多元的,体现在题材内容和体裁形式以及创作技法等诸多方面。有“山之梦”系列那样原始主义的天人合一,也有《第四交响乐》充满哲理和人性光辉的交响华章;有《第二交响曲——风·雅·颂》那样旷古的寂寥、悠远和宏大,也有《小提琴幻想曲四首》那样的灵秀和抒情;有《相和歌》那样典雅别致的远古风情,也有“中国十二生肖年”狂想曲系列那样潇洒飘逸的时代之音;有《新奇》那样的冰冷艰涩的电子和音;也有《观世·音》那样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在技法方面,他不拘泥于任何一种风格,而是将各种传统与现代的技法融化到自己的语境中,在叙事和造型的过程中信手拈来毫无拘泥造作之感。对作品的结构有着超强的控制能力。在陆培的理解中,所谓“音乐结构”,就是一部音乐作品如何进行下去,要靠作曲家按照听众的心理期待去调动、控制、引导音乐的进行。他的音乐会使你不知不觉地被音乐自身不断向前滚动的力量而牵引着一直到乐曲的终点。这种本能的自然感受无需从技术理论上加以说明,其音乐是鲜活的、生动的,而人的直观的感受,往往就是鉴别音乐艺术价值之高低的合理评判。而对长大结构的娴熟把握与对叙事、情景的音乐造型能力,促使作曲家对系列性宏篇巨作的创作产生强烈的挑战欲望。在迄今约十余年里成功创作了叙奏曲系列、灵旗系列、小提琴系列和“中国十二生肖年”系列等大型作品。
二、系列性作品的宏大构思
(一)小提琴系列作品之《四首幻想曲》
或许是出自作曲家对小提琴的偏爱(他从小学习小提琴),1999年以来不断问世的小提琴作品构成了一场音乐会的专场——《陆培小提琴作品音乐会:幻想的小提琴》④的盛宴。除了旧作《为小提琴与钢琴的奏鸣曲:满江红》、《为独奏小提琴而作的四首幻想曲》,还有他新创作的《托卡塔——十面埋伏,为独奏小提琴》(2007)、《两首中国探戈——为小提琴与钢琴》(2007),及《“剧院魅影”主题幻想曲:为小提琴与乐队》(2007)。其中代表性作品是《四首中国主题幻想曲——为独奏小提琴》(1999)。
《四首幻想曲》分别由《夕阳箫鼓》、《茉莉花》、《戏剧·忆》、《二泉映月》构成独立的四个部分。
第一首,《夕阳箫鼓》(Sun Set·Flute·Drum)是建立在同名古曲的音调素材上,既有小提琴各种演奏技巧的发挥,又保持了古曲原本的典雅、空灵、华贵的特质。在具体写作上,作曲家尽量保持其原有的结构特点,没有过多地改变音高组织之间的关系,只是尽量使其在小提琴化的基础上去丰富其已有的内涵。
第二首,《茉莉花》(Jasmine)使用了双音、泛音等各种技巧来诠释这首著名的中国民歌。原民歌具有江南音乐婉约、柔美的风格。但这首同名幻想曲却一反其原先柔美的风格,而赋予了新的性格。这首幻想曲充满了浑厚有力、大开大阖的乐句,使人听来有种回肠荡气之感。
第三首,《戏剧·忆》(Drama·Recall)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用京剧的音调材料写成的;第二部分是有点忧伤的,如同对过去的回忆。小提琴在高音部分如泣如诉的诉说,不规则的节奏,自由的速度,带有蒙古族长调意味的旋律,有种欲说还休的感觉。抑或这是在对人生的回忆?还是对过去时光的无奈回味?
第四首,《二泉映月》(Moon over the Second Spring)使用了同名著名民间乐曲素材,与第一首《夕阳箫鼓》不同,这首幻想曲对原曲的素材变动很大,其原来的《二泉映月》的旋律基本听不出来,而在音乐的性格上作了极大的改变,即“变奏”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