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区别范文

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区别

第1篇: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循证医学;实验课程

临床医学作为一个应用学科,对学生要求很高,不仅需要掌握“医学基础”、临床各科以及“医学辅助诊断”的课程,还需要掌握“预防医学”的课程,包括“医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和“职业卫生”等课程。预防医学的课程旨在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树立疾病三级预防观念,且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面的知识为学生们在大学和以后工作中从事科研设计和数据分析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与这些预防医学课程配套的实验课也非常重要,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及实验课程体系存在把重点放在具体实验操作步骤和结果的获得上,而忽视了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利用,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会导致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积极性差[1-2]。循证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通过总结他人的成果,发现问题,同时也为制订科学的预防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循证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对临床医学学生通过预防医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开展科学研究以及数据处理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3]。

1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在以往的“医学统计学实验”课中,教师都是重理论轻实践,找一些课后习题让学生计算,巩固理论知识。学生按照教师规定好的实验步骤,计算好数据,不关心自己做的结果有何意义,更没有运用循证医学的思维去总结数据、发现问题。这样的大学生缺乏总结能力,做事只看结果,对结果怎样,以后需要如何改进并不清楚。临床医学系学生最终要走向临床工作岗位,会遇到很多病人,而这些病人中有很多症状相似,重复看病,不会总结数据,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会增加医生的负担,浪费医疗资源。国内外医学上很多著名的发现,都是基于医院的医生会总结,总结后再加工。医学上前人实践累积的数据和经验很重要,因此重复记忆是必需的,但是一味强调死记硬背,照本宣科的缺陷也显而易见。要学会适时总结,及时发现不足,进行自身改进。“医学统计学实验”课就是教大家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应用循证医学可以将数据进行再加工,从中及时总结。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看问题。循证医学的统计软件REVIEWMANAGER也应该在“医学统计学实验”课程中进行介绍,让学生懂得如何进行循证医学分析,使方法学和实际运用相结合。

2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临床流行病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在临床流行病的实验课上存在着给学生讲解一个案例,让学生计算相关的指标,掌握一些指标的计算方法。至于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利用所得的实验数据怎样系统的论证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等问题,很多大学生都缺乏思考。因此,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潜在的自学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影响其学习兴趣。尤其是循证医学的思想并没有融会贯通到各种流行病学方法中,造成学生看问题单一片面,不会总结,无法通过已有的证据总结新的问题。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当某一项结果用各种流行病学方法得出很多的结果,那么就提出了新的问题,如:同一个因素与疾病的关系;采用的流行病学方法不同,为何结果不同;这些方法间有何差异;在临床工作中到底如何取舍这些结果。传统的医学模式由于缺乏总结这些结果,比较这些结果的差异性,不能科学合理地解答这些结果是否适用当前的病人,教师只能根据经验和书本来讲授,其结论往往缺乏科学性。

3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实验课程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能根据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生产、生活实践,利用掌握的知识来进行指导合理营养,预防营养相关疾病,并且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然而,在目前的实验课中存在简单教学生配餐的原理和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基本不让学生发问。这样学生只会被动接受,但是营养和食品问题是存在争议的,标准也是时刻在改变的,应该用循证医学的观点看问题,及时总结更新自己知识。循证营养被定义为:“系统收集来的现有最佳证据,在制定营养政策和营养实践中的应用”。循证营养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其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框架,在这一框架下,所有可获得的证据都被收集和评价,从而帮助制定营养政策与建议,并且有可能为那些存在争议的营养问题提供决定性的证据。在“营养和食品卫生学”的实验课上,食谱编制和各类食物卫生检测是重点实验课内容,但是既往的食谱编制是否正确,是否需要调整,有没有证据去证明确实需要改进。如:三鹿奶粉事件以及阜阳奶粉事件对于奶制品卫生问题的检测,现有的三聚氰胺检测的证据到底准确性如何?奶企业是否已经不添加三聚氰胺,而去添加目前人们忽略的二聚氰胺。由于方法的缺陷,检测不出,及时总结可以发现目前检测方法的不足,并为新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将循证医学应用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实验课上,可以让临床专业的学生树立起时刻更新知识理念,改进一成不变的思想。

4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环境卫生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现有的“环境卫生学实验”课程内容在设置过程中,很多实验都是一些在实验室内进行的模拟实验、验证分析或形成物质检测等;对实际存在的现场实验内容设置很少,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在实验检测对象现场的环境基本资料等方面的获取能力培养受限[4-5]。在以往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主要以单一性、验证性实验为主,导致学生所学的实验内容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实际工作脱节,实验操作技能训练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够,造成临床专业学生对环境卫生学实验课极不重视。循证医学在“预防医学实验”课中的运用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在环境卫生学实验课大气采样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去不同地点采样,将每个地点采样的结果作为一个证据,收集整理证据,最后总结比较不同地点空气污染状况的差别,发现问题,为具有争议的相关问题提供依据。例如在“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和“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水中余氯量和需氯量的测定”两个实验中都用到了碘量法,滴定操作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二者使用碘量法差别在哪里,作用是什么?让学生总结发问,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对复杂多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针对性、实效性。

5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职业卫生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的研究对象,非常明显地区别于其他医学专业。其主要以职业人群及其作业环境为研究对象。在以往的“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实验”教学中,重结果、重演示,轻设计、轻培养,仅仅在实验室内对传统检测项且按已有的方法开展验证性实验,得到预想的实验数据,无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这种教学方法越来越满足不了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专业的发展要求。如:开展劳动现场空气质量检测、按国际标准进行气象条件测定、大气中SO2浓度测定、空气中铅浓度测定、空气中粉尘浓度测定、粉尘分散度测定等项目,并且强调一定要走出校门,选择合适的现场,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化学性、物理性及生物性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紧张因素及工效学因素,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等,开展实验。运用循证医学的观点就可以很好让临床专业学生去发现和收集很多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实验课上的数据与其他数据的区别,分析整合这些数据发现相同厂房可能由于暴露地点不一样,不同地区职业有害因素的差别,从而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循证医学的方法在“临床专业预防医学实验”课程的各个部分都可以很好的应用。通过循证医学思想在学生中的广泛普及,学生可以掌握提出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寻找科研证据、解决问题和进行证据评价的必要技能学生不仅掌握了学习内容,又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循证医学的理念真正得到了灌输,并且能够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应用于解决临床问题,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6]。

作者:穆敏 刘国礼 佟媛 白明杰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殷朝阳,钟才高,易露芮.预防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29-230.

[2]韩知峡,甘仲霖,熊炜,等.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杂志,2009(10):1868-1872.

[3]李幼平.循证医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李万伟,李晓红,贺圣文,等.《环境卫生学》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5):120-123.

第2篇: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区别范文

1.1全科医学定义

全科医学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思想,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预防医学、行为医学以及医学伦理学的有关内容进行综合,提供社区为范畴、家庭为单位、个人为中心医学服务的一门高层次的医学专科。

1.2全科医学的原则

1.2.1医疗体系门户的责任原则:一般认为,在1000名健康人中,约750人有健康问题,其中仅一人需住大医院,5人需专科医疗,9人住一般医院,约250人可由全科医学培养的全科医生(GPs)治疗。因此,全科医学的首要原则即是守好医疗体系的门户。

1.2.2明显特征的全科服务原则:包括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格化,即新型的医患互动关系服务(希波克拉底语“了解你的病人是什么样的人,比了解他们患什么病更重要”);考虑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层面、服务范围及服务项目的综合;对个体从生前到临终关怀的持续;多方合作的协调;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可靠的可及。

1.3专科医学与全科医学、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的区别。

2我国全科医生培养的准则

2.1全科医生培养的基本原则

2.1.1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管理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策划和维护患者的健康事务,并能负责医务所的运作和管理。

2.1.2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诊疗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负责常见健康问题的诊治和提供连续性、全方位、全过程(包括疾病的早期发现、干预、康复和临终服务)的家庭卫生、医疗、保健服务,在社区内解除疾病的困扰。

2.1.3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协调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在病人需要时,负责为其提供协调,包括动用家庭、社区卫生资源以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资源,与专科医生形成有效的双向转诊关系。

2.1.4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咨询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提供健康和疾病的咨询服务,认真听取和体会病人的感受,通过有技巧的沟通与病人建立信任,对各种有关的问题提供详细的解释,并指导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的自我保健。

2.1.5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支持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通过各种方式,协助服务对象适应疾病和健康需要,全力以赴支持患者克服困难。

2.1.6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教育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通过各种方式和各种形式,对服务对象随时深入细致的健康教育,保证教育的全面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并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

2.2全科医生应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2.2.1全科医生应有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思维:一个人患病的整个过程包括:觉察到一些不连续的机体功能障碍觉察到一些连续的机体功能障碍尝试某种程度的自我保健以家庭服务为第一线的外部资源利用其他非专业的外部资源求助于职业性的非医疗资源医生诊视诊断性评估处理计划结果(治愈、慢性病、死亡)。

2.2.2全科医生应有了解各个层面的相关知识:在个人层面,全科医生应有医—患关系动力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熟悉个体正常发育及人类行为的知识,了解人类易感的健康危险因素,了解用筛检方法早期诊断疾病;在家庭层面,全科医生应有病人—家庭相互关系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掌握与病人、病人家属和其他人交谈以获得有效信息的技能;在社区层面,全科医生应有了解心理、社会、环境、职业、经济因素的知识,了解卫生资源对疾病影响的知识,了解疾病对社区和人类生态学影响的知识,了解家庭及成员对社区影响的知识。

2.2.3全科医生应有处理短期健康问题和持续性保健措施的知识:包括能迅速机敏进行急救处理,能熟练提供慢性病长期连续性照顾,能向病人解释各种合并症并及时预防和处理,有康复方案设计和康复技术的知识。

2.2.4全科医生应有对待健康问题的整体观点,并有预防保健的态度和技能:即对个人问题的预防态度,理解三级预防思想,具备疾病预防知识和设计个人保健计划;对家庭问题的预防态度,制定家庭预防时机,预测家庭健康问题;对社区问题的预防态度:了解社区流行病学和预防时机,关心支持社区干预措施。

2.2.5全科医生应具有家庭医生的责任感。

2.2.6全科医生应有认识到继续医学教育的需要。

2.3全科医生职责范围

2.3.1医疗服务:包括常见的内科、儿科、妇产科疾病,不需住院的外科疾病,慢性病和心理问题。主要内容:(1)门诊项目:建立健康档案、对病人诊疗、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健康教育和咨询、门诊登记和统计、随访观察;(2)会诊和转诊:对病人有效的会诊和转诊是社区卫服务的重要内容,既要及时的实施会诊和向上级业务部门转诊,又要有制约措施促使在上级医院的康复病人返回到社区治疗;(3)建立家庭病床。

2.3.2护理服务:主要内容:(1)门诊护理:接诊分诊和预约,建档和统计,实施门诊检验和治疗操作,慢性病人随访。(2)家庭护理:实施各项家庭治疗,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教育动员病人家属理解病情并参与病人管理;(3)社区护理:参与特定人群健康目标管理,负责社区健康教育,利用各种社区资源服务于全科医学的发展。

2.3.3预防保健服务:包括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特殊人群保健,疾病筛检,慢性病管理(内容:种类、内容、传单、教育活动、建卡、整体干预评价、计算机管理)、家庭保健合同(完善—制度化—与保险系统接轨)。

2.3.4康复服务和善终服务:(1)康复服务是针对慢性病患者、伤残老人和老年患者进行的治疗和训练,使病人最终在身体、心理、社交和职业上获得最大的潜能;主要内容包括:康复评价(理化因子疗法、中医疗法、辅助用品、心理干预)和组织工作(家庭、社会支持,自助小组)。善终服务是指对生存期在6个月以内的危垂病人进行的一种特殊服务,使其获得平静舒适尊严的死亡;主要内容包括:死亡教育(权利、反应、解释、安慰)、止痛与支持疗法、多方协作关怀(随访、护理、目标设计、价值与社交能力提高)、家属居丧期支持。

2.3.5健康教育:要适时宣传一般生活健康常识,常见病防治和合理用药知识,进行营养饮食卫生教育和帮助患者合理选择膳食,进行卫生运动教育,制定合理锻炼计划,进行心理教育和适时得到正确的心理疏导及心理咨询。

3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模式和方法

3.1全科医学培养模式

3.1.1基础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对象是全科医学管理者,包括医院院长、防保科科长、家床科科长;目的是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明确全科医学的意义,掌握全科医疗服务的特点;从而为其决策全科医学服务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3.1.2技能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对象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在职医生,包括全科医生和部分专科医生;由于这些学员都已接受过医学院校的正规培养,故全科医学的培养目的是按全科医学的要求,进行补缺和充实,并结合临床实习和社区调查研究实践教学,使其达到全科医生的要求。

3.1.3学历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对象是具有中专学历较年轻的在职医生,经过成人高考后入学,通过3年正规全科医学学习,并结合临床实习和社区调查研究实践教学,使其达到全科医生的要求,并授予一定学历。

3.1.4全科医学生培养模式:培养对象是参加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后入学,经过3年(专科)和5年(本科)的全科医学正规学习,并结合临床实习和社区调查研究实践教学,使其达到全科医生的要求。

3.2全科医学培养的内容和方法

3.2.1对基础、技术培养模式,一般采用短期(3—6个月)的培养,用半脱产的形式,集中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最后经过结业考试,合格后发给结业证书。

3.2.2学历培养要系统的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康复医学,采用全脱产的形式,最后经过学历考试,各格后发给学历证书。

3.2.3全科医学生培养模式是一新生事物,基本培养原则包括明确培养目标、明确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明确专业培养方法。

(1)明确培养目标: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的基础知识,从而可利用专业知识对社区人群进行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服务。

(2)明确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主干学科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主要课程包括:病原生物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中医学、流行病学、卫生学、医学心理学、社区医学和康复医学。

(3)明确专业培养方法:全科医学专业培养方法要借鉴哈佛大学的“新途径”教改方案,即以问题为中心,实践为手段,社区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专门学习传统医学教育课程未曾教授,但在全科医学临床实践中必然要遇到且需运用的各种技能。

4全科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4.1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全科医学是一门新型的医学专科,它既不是通常认为的“赤脚医生”,更不是“万金油”。发展全科医学一定要加强领导,提高对全科医学的认识,将思想统一到全科医学教育关系到社区卫生服务乃至卫生事业发展。同时,还应广泛宣传全科医学知识,让人们了解全科医学与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

4.2加强师资、教材和基地建设

合适的师资、适宜的教材是全科医学教育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对此,卫生行政部门和医学院校均应给予人才物的重点投入。同时采用边培养、边总结、边建设的方法,加速培养一批专、兼职教师,总结编写各种模式的全科医学教育教材,抓好全科医学服务试点和教学基地建设,逐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4.3建立健全全科医师制度,提高全科医生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地位

建立健全全科医师制度,是全科医学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涉及医学教育、劳动人事、管理体制和医疗制度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包括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专业技术职称系列体系、组织机构配套政策体系、医疗保险制度支持体系等“一揽子”政策措施体系。有关部门应组织力量,分专题研究,尽快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同时,对全科医生一定要提高其技术地位(业务学习和培训进修)、经济地位(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和持续化的良好态势。

第3篇: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预防医学》 教学效果 评价方法

引言

事实上,预防医学可以说是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人才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中职医学专业学生只有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才能够树立将健康作为核心,以防为主的卫生理念。下面具体讨论如何对中职《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作评价与分析。

为了更好地评价和分析中职预防医学客程教学效果,我特别对两个班级学生预防医学这门课程的成绩做了简单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班级的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课程涉及的影响健康的因素的基本知识、统计学基本知识、流行病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并无太大区别。此外,学生的平均分、个人得分情况均比较低,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工作者需要从自身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思考这个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更好地强化教学效果。

1.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原因

对于中职《预防医学》这门课程,学生成绩普遍偏低的现象,我在深入思考之后,总结出中职预防医学这门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1就学生而言,普遍存在不喜欢上预防医学这门课程的心理,学生大多认为,预防医学这门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补充专业知识方面没有大的帮助,进而出现轻视预防医学而注重对临床医学基本知识的学习的现象,在上课过程中总是心不在焉,甚至看其他科目的书籍。

1.2医学专业的学生比较缺乏数理能力,绝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是初中毕业,数学思维能力和基础知识有所缺失,在上课时不能全身心投入。

1.3学生没能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对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不予重视,敷衍了事,存在抄袭作业的现象。最后考试期间,希望教学工作者能够划分出重点复习内容,以应付考试。

1.4课程理论性强,教师时常会整节课讲述纯理论知识,对学生来说,这样的课程极度缺乏趣味,很难调动学习积极性。

1.5不能保证学生具备充足的实习时间,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很难牢固掌握理论知识,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2.强化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2.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数学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学工作者一味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假如只通过抽象和枯燥的教学方法,则一定不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率。教学工作者要冲破此种教学模式的束缚,巧妙地进行趣味性问题情景模式的教学,帮助学生对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和分析,真正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1]。

2.2注重营造良好的氛围。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在进行具体的预防医学教学活动时,教学工作者应该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并且新颖的教学手段增强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的活跃性,进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保学生处于全神贯注的学习状态。考虑到中职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比较强,教学工作者一定要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抓住学生的眼球,进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3丰富研讨与练习的内容。主要措施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在以预防医学这门课程为参考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需要注重引入其他课本中的研讨与练习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第二,在时间较为充足的情况下,教学工作者可以为学生提供练习和实践的机会。第三,教学工作者可以在课堂上预留时间,供学生针对本节课程涉及的问题和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讨论和学习,进而强化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2.4选取贴近教学内容的游戏。在进行预防医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选择互动游戏大多出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要求的目的,进而有效提高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因此,选择互动游戏一定要遵循贴近学生专业的原则。教学工作者在应用某个互动游戏之前,需要先对特点和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在学生结束讨论后,教学工作者对其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帮助学生进步,在此过程中,还要引入本堂课程的内容。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开展后续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

3.课堂教学要把握好度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强调教学工作者的主体地位,教学工作者一味向学生灌输各种知识,不能和学生进行有效互动,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做出合理调整,将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核心,教学工作者起引导和鼓励的作用。尤其在进行预防医学课程数学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需要选择适合学生、课堂和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把握其趣味性,太强的趣味性,会让学生忽略课堂学习,不能够跟着教学工作者的思路学习;若是没有趣味性,则会使学生对课堂活动失去兴趣[2]。因此,一定要把握好度。教学工作者要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针对实际情况适时地对课堂教学做出调整,拉回学生的注意力。

结语

教学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的把握。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爱好等相关因素进行课堂教学。此外,还要注意考虑到教学的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增强。

参考文献:

第4篇: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区别范文

面对病人,即为“临床”

要说临床类医学专业,首先要说说什么是临床。

从医学科学的角度上讲,“临床”是与“基础”相对的。如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临床部与基础部。所谓基础即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统称。解剖、生理、生化、微生物、寄生虫、免疫、病理、 药理等即为基础课程;临床医学则直接面对疾病、病人,是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属于临床医学。

从医院内部分工来说,则分为临床、医技、行政、工勤等部门。临床科室是医院的主体,它直接担负着对病人的收治、诊断、治疗等任务;临床人员包括直接参与治疗、护理病人的医生、护士;医技科室即过去所说的“非临床”科室,它也有医生和护士,但是不直接参与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只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服务;还有行政、工勤也为病人服务,但是这种服务是间接的,是从行政管理、物资供应、生活保证等方面提供的,这个专业在下文会有提及。

理科知识是难点,内、外、妇、儿是“一家”

从2007年开始,重庆医科大学开始将医学类专业向文科生开放,涉及领域有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儿科医学方向)、临床医学(老年医学方向)、临床医学(心理卫生方向),但基本上都只在临床医学五年制的形式中招取。

临床医学不同于中医的阴阳调和之理,它会涉及许多生物化学类课程,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等,这也是大家需要做好心理准备的地方。作为文科生,在高中阶段没有系统地进行理科思维训练和知识积累,所以在这部分课程中或许有些吃力。

或许你有疑问,我学了临床医学,究竟是侧重于哪一方面的呢?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其实在大学本科阶段并不细分,都要学习,还有神经病学、眼科、耳鼻喉科和口腔科学等都是大四开设的临床课程,但重中之重是内、外、妇、儿这四门,如果你想要考取研究生,则学好内科学尤其重要。

医学学五年,从大四开始学校会定期安排学生到学校的附属医院学习,而大五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实习。都说医生越老越吃香,其实就是因为经验。人体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解谜,所以从医时间越长,积累的临床经验越丰富,揭开的秘密就越多,那么医术当然也会随之提升,所以在医院,退休返聘的情况十分常见,医生这行可以说是只要你愿意干,就真正能干一辈子的职业。

靠勤奋不如有技巧,有技巧更要有医德

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让你准确地判断病情、预估风险、选择术式和处理方法,但是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医技才是根本。尤其当你是一名外科医生,你需要对切(剪)开、缝合、结扎、止血等基本操作手法操作灵活,所以技巧需要反复练习。外科医生依靠手持器械治疗,就要学会让刀代替你去感觉,要把眼睛“长”在刀尖上,才能恰到好处地切剪缝扎。

当然,作为一名医生,最重要的是医德。所谓医者父母心,我们要对病人的疾苦感同身受,才能做一个对得起这份职业荣誉的医者。

护士≠护工,护理是实用的学科!

首先要声明,护士并非保姆,在医院中,其也有自己的技术职务。护理人员职位分为初级的护士、护师,中级的主管护师,高级的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等。不同职位的职能范围不同,别以为护士是要照看病人的饮食起居,琐碎繁杂,其实那是护工的工作,护理岗位的工作内容远比照看病人要复杂。如护士要帮病人打针注射,就要掌握良好的注射技巧。有时病人在打针后留下淤血,这有可能是护士打针时不小心刺破了皮下的毛细血管,使血在皮下渗漏造成的淤青。护士还要指导病人服药,以及在手术过程中协助医生等。

护士的职能广泛而工作内容复杂,这也决定了护理专业并不好学。医学的基础课中,解剖、生理、生化、病理以及药理都是重点和难点。或许你想问为什么护士也需要学解剖?那是因为解剖课是每个医学学生的必经难关,只有观摩或亲自解剖过尸体,才能直观地了解人体结构,理解病体与健康人体的区别。当然,想要做护士的女同学不要太过紧张,医学院可供解剖的尸体并没有那么充裕,通常情况下学校会安排护理学学生在临床专业的同学解剖时进行观摩,或是只让护理系学生解剖动物尸体。

护理工作的繁杂还在于细致入微。要学会填写各式各样的表单、护理病历,为住院患者急救护理、输血与输液等,还要根据病人一些症状来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不得不说护理这门课程,非常实用,即使自己家人生病,也不会让我们手忙脚乱,真正的“欲要医人,必先医己”呢。

同时,护理工作是一项需要与人交流接触的职业,或许你很惊讶,但是护士的确要学礼仪课!从待人接物到走姿站姿,甚至仪容仪表,白衣天使真不是这么好当的。护士应该如何推药车都需要经过训练,让药车平稳而直线地行走也是我们的练习目标哦!还有如何建立良好的患护关系,让激动的患者冷静,让消沉的患者积极都有窍门。如你对他微笑,拍拍他的肩膀,握握他的手,都是一种心理和肢体上的安慰,这些细节虽简单却也让人深感护理工作的不易。

护理学如今已经不再是女生的专利。幼师界出现了男幼师,并且十分吃香、供不应求,这说明职业的性别宽容度在扩大,社会也将对男护士摘下“有色眼镜”。从2008年开始,北大医学部、武汉大学、长沙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等高校都对护理学专业实施男女兼招。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国外较先进的医疗机构都在逐渐形成这样的理念,即护理人员才是医院的管理者,安排管理各种事物以及负责整个医院的正常运转。当然国内高级护理人员还达不到直接晋升医院管理级的程度,但趋势已经在国际形成,国内护理人员的地位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有大幅度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也将提升至本科、硕士甚至博士。

医药界的“非医”专业

以上介绍了许多与从医密切相关的专业,但还有一些与医药十分密切,却不是“当医生”的专业,你了解吗?

公共事业管理(医院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基础、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学、领导科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统计学、卫生信息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卫生法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等。

就业方向:在医疗、教育、科研、卫生行政等部门从事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就业主要分布在各级医药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公共卫生部门、卫生事业单位及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也可继续攻读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小编点评:从课程上来看,其管理类课程与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等专业有重叠,本科毕业后能领到管理学学位,所以这些专业的就业方向存在一些共性,即使未能到医院或医疗机构等相关领域就业,也能够在普通的设有行政管理岗位的单位工作。特色是更了解医院的经营管理模式,普通的行政管理类课程在专业性很强的医疗机构则会感到有点难以应付。

市场营销(医药市场营销)

主要课程:药品流通概论、场营销学、临床医学概论、药理学、药剂学、药事管理学、营销策划、国际贸易实务、财务管理学等。

就业方向:大型药厂、医药公司、连锁大药房、药店、医院、卫生行政部门等。

小编点评:医药行业是生命科学的一部分,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国家对此逐渐实行行业准入制,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专业的就业竞争力。如今我国大约有35万家医疗单位,6700多家制药厂(集团),6000多家医药批发公司,还有上万家连锁药房,可见市场广阔。随着国家医药行业准入制度的规范化和不断完善,医药界对高技能医药营销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将越来越大,医药市场营销行业前景看好。

法学(医药卫生)

主要课程(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除常规法学课程外,特设卫生法学、医事法学、卫生法律实务、中医学基础概论、现代医学基础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等与医疗领域法律法规相关的课程。

第5篇: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医学期刊;栏目设置;探索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22(2012)09-0120-02

医学期刊作为医学科研成果和临床实践总结和传播的重要途径,担任着重要的社会职责[1]。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由于其涉及医学各个方面,如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医学教育等,在信息、成果推广和临床经验交流等方面更担当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学科不断细分、研究不断深入,各专业期刊大量出现,以及期刊市场细分也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在争取优秀稿件及吸引读者的能力方面大大降低。

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如何摆脱这种困境,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是目前大多数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本文结合《安徽医学》近几年在栏目建设方面的一些具体实践,来探索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一、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建设的重要性

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因其包含门类广,涉及医学的众多学科,若各学科文章不经一定规则的组织编排,任意拼凑在一起,就会给人以杂乱无章之感,不能呈现期刊的整体面貌、特色和风格,同时,也不利于读者阅读。所以栏目就是一本期刊的总纲,统领整本期刊的灵魂。当然,栏目也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划分,它是期刊内容有机的组合框架,是整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2]。

但要体现自己的风格,仅通过模仿其他刊物的栏目设置,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只有经过精心设计,结合本刊物办刊方针、宗旨和自身的优势,通过科学组合,才能在栏目设置上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刊物的内容编排。特别是在一些具有标识性的栏目设置上,更要花费大量心血。

科技期刊栏目策划的成功与否,不仅体现出刊物的整体特色和办刊人的水平,同时也决定科技期刊整体的学术地位与水平深度[3]。

二、既有栏目的建设

期刊的栏目设置和期刊的办刊宗旨及定位密不可分。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涉及医学领域的诸多分支和交叉学科,读者群分布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因此,发挥个性,办出特色才是医学期刊的根本出路[4]。

栏目的设定常用方法,一是根据学科的分支,二是根据文章的体例,或二者结合使用。早期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设置大多采用按照文章的体例进行划分,如我刊既往根据此类方法将栏目设置为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道和综述等。相对于专科性期刊,综合性学术期刊采用根据文章体例的方法进行栏目设置,显得过于笼统,条理性不强。根据此种栏目设置方法将导致文章分类不细,各类文章集中于少数的几个栏目中,必然会导致期刊文章编排系统性较差,可读性也将大大降低。这几年我刊淘汰此类栏目设置,重新根据学科分类进行栏目设置,如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医学、护理医学、医学教育和综述等。经过栏目的重新调整,期刊内容条理性、整体性更强。首先有利于编辑根据文章的学科分类编排到相关栏目,同时便于读者阅读,更可以吸引作者投稿。

《安徽医学》在设置栏目时,注重医学论文的学术性、实用性,由点到面,重点突出,从不同的侧面报道各科信息,以满足读者全方位的需求。在现有栏目设置方面,讲究重点栏目和一般栏目的设置。在重点栏目上,设有专题报道,特邀各科有较深造诣的专家们撰写,主要报道医学各分支学科或重大专题的综合性述评、某学科的近期临床研究成果与实践,对专科的临床医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另一重点栏目是“临床医学”,这一栏目的稿件较丰富,多以自投稿为主,择稿的标准是具有创新性、学术性和实用性,并能给读者以启迪和思考或帮助的论文,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康复科等。目前,该栏目已成为作者展示其在各医学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及与读者、作者交流的重要平台。根据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分支较多较细,且偏于实际应用的特点,还开设了“公共卫生服务”、“药物与临床”、“流行病学”、“病例报告”、“调查研究”等一般栏目,提供了大量的医学信息和医学知识、成果,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一个好的栏目,就像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对读者起导读作用,对作者导投指明方向[5]。办刊人在设置栏目时,要坚持统一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层次性和区别性相结合,根据学科发展做出相应调整,不可一成不变,使栏目的设置重点突出,兼顾一般,从而增加期刊的可读性。

三、专题栏目建设

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从自身特点上来讲,优势和劣势并存。优势方面,由于其是“综合性”,各类医学文章皆可刊登,内容覆盖面广。相反这也是劣势,没有自己固定的作者、读者群。作为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在综合的基础上,要表现出自己的特色,报道广大医学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提高期刊的可读性。

(一)定向专科化

第6篇: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区别范文

高等医学教育是培养高级卫生技术专门人才的教育活动,是传授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知识、理论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高等医学教育自然应符合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如必须制订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相应的教学计划,选编合适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讲课要求生动、精练并能因材施教等等。同时,高等医学教育,尤其是西藏地区的高等医学教育还有其自身的特点,这是由西特的高原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素质及西藏基础教育的特殊机制等因素决定的,了解和熟悉高等医学教育的一般规律与西藏地区的特殊性,将有利于从实际出发,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办好西藏大学医学院。

一、根据学生实际组织教学

大多数考入医学院校的藏族大学生由于其历史责任感、自尊心和家庭的期望等动力的驱使,学习普遍比较刻苦、用功,尤其是在课堂上,能认真听讲并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实验、实验报告及布置的作业等,学习成绩在藏汉混合班中多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少部分可进入优秀行列。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基础较差,另一方面在于藏族学生多习惯被动学习、死记硬背,这一点与藏族的思维方式有关。藏族偏重于直观的、感性的、形象的思维,而对非直观的、理性的、抽象的事物学习和理解能力差一些。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用直观、形象的手段与方法,少用或不用抽象的方法;多用实验、见习与实习的方法,减少理论讲授;多采用实物标本、教学录像、挂图、幻灯片、投影及现代多媒体课件等形象化教具和手段,做到扬长避短,事半功倍。

藏民族有自己完整的语言文字——藏语,在目前西藏的教育模式中,藏语教学得到强化,尤其在小学教学中基本使用藏语授课,在各级各类升学考试中,藏语文对藏族学生也常作为一门主科,加之藏语又是他们的母语,故近期考入中高等学府的藏族学生不仅能流利地说藏语口语,而且大多数有一定的书面文字使用能力。同时,西藏的大多数学校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汉语文课,而初中、尤其到高中阶段,除藏语文外,其余主要课程基本用汉语授课。所以,进入高校的藏族学生大多能熟练地应用藏汉两种语言。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对在校学习和毕业后在区内工作极为有利。但也有部分学校由于对基础教育中双语教学的理解偏差或汉语教学力量薄弱等原因,汉语教学有所削弱,造成部分藏族学生汉语水平偏低,主要是思维速度慢、接受和表达能力差。这样不仅给专业课学习带来一些困难,也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完全按全国学大纲的要求或盲目照搬区外其它高校的作法,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放慢讲授速度,适当多写板书,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可通过增设汉语文课以及在专业课教学中增加与学生交流等方式加强汉语训练,提高其表达、理解能力。

另外,藏族大学生大多继承了民族的许多优点,如能歌善舞、待人纯朴热诚、有相当的幽默感、喜欢室外活动;同时,又能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因此,学校应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健康愉快地度过大学学习生活。

二、实践性强、能力要求高

现代医学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医学就是实验医学。这一点在医学教育中得到充分地体现,没有实验教学的医学教育是不可想象的。在我院前二学年开设的所有普通基础课(如物理、化学)、专业基础课(如生理、生化、解剖、组胚)、临床基础课(如病理、药理、微生物学、寄生虫学)都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课既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更是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对“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中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主要是通过实验教学和见习、实习完成的。所以,办高等医学教育离不开设施较为完备的实验室,离不开各学科或课程实验教学所需要的基本设备、材料、标本、药品等,诸如显微镜、电教器材、各种物理仪器、电生理仪器、化学试剂、人体解剖标本、实验动物……

实验教学在第三、四学年的体现就是“临床见习”。这一阶段主要学习临床课,为了让学生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各种常见疾病症状、体征、诊断和治疗的印象与理解,教师常在上课期间到医院选择一些典型病例,让学生实地观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教学效果。

另外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医学专业的毕业实习期较长,如五年制本科的第五学年均为实习时间。另外,不同的专业其实习地点和内容也有所不同,以我院临床医学专业为例,毕业实习均在较大的综合性医院进行,实习内容以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大科为主,在一些小科或医技科室进行短期选择性实习,如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中医科、针灸科、心电图室、X光诊断室等。现在,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已挂牌正式成为我院的教学医院。

医学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健康,在与疾病斗争的各种手段与过程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一种临床的思维和行为,这实际是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医学专业教育一直在着力训练和培养学生的临床意识和能力,这并不局限于书本知识。恰恰相反,判断医学教育是否成功,不能单纯以学生的理论成绩来衡量,更重要的是他们面对活生生的病人时的表现、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能否灵活运用。临床实习可以说是对学生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好综合考查与锻炼。

医学科学的一个特征是知识更新极快,光靠书本上所学的一点基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跟上医学发展的潮流和步伐,唯一的办法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切实可行的办法全面促进其智能的提高。要做到这一点还有许多困难,这也正是今后改革教学的目标之一,但为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在未来世界飞速发展的医学领域具备竟争能力,又必须尽早做到这一点。

三、课程重、压力大

医科学生的辛苦是出名的,给人的印象总是书本又厚又大,整天急急匆匆忙着应付上课、做实验,穿着白大褂出入各实验室、医院各科病房或门诊。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甚至比别人看到的更苦更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以我院临床医学专业为例,在校学习四年期间(第五年临床实习)仅考试课就在三十门以上,还有近二十门考查课,且大部分专业课的内容多、信息量大。教师们为了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要求的内容和进度,常常超负荷讲授,教学难度很大,更由于学生主要来源于区内,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在如此重的学业压力面前多数人只能疲于应付,不是死记硬背就是勉强跟着走。因此,医科学生的淘汰率是比较高的。一般来说,学生人学后在学习中有三个难过的“关”,也就是三类容易“卡壳”的课程:第一关是普遍基础课关,主要的课程有医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其内容与中学学过的理、化、生物知识密切相关,故一部分中学没学好这几门课的学生学习吃力一些。不过,即使原先基础差一些但入校后比较用功的同学这几门课大多能勉强过关;第二关是专业基础课关,主要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和生化学。这几门课与学生的基础关系不是十分密切,学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用功程度和能否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由于一部分学生还停留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模式上,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方法,导致专业基础课成绩不佳。故这几门课不及格的同学人数往往超过第一关没有过的人数;第三关是语言关,主要课程是英语,这与西藏基础教育中外语教学薄弱甚至缺无关系殊深。众所周知,医学生对外语的掌握程度社会要求是相当高的,许多高等医学院校招生时不但对总分有要求,对其中的外语成绩也往往有明确的限制,似乎仅次于外语学院的录取要求。但由于西藏的实际情况,英语成了许多同学尤其是藏族同学学习中的“拦路虎”,不及格的比例有时高的惊人,是三关中最难过的一关。

过三关以后,随后的临床基础课、临床课虽然课程仍较重,但由于学生已基本适应学习的节奏,熟悉和掌握了大学的学习方法,各种能力包括应试能力均有提高,一般不会再出现太大的问题。

四、以人为核心

医学的对象和目的都是人,且大多是躯体或心理不太健康的人。因此,在医学教育中,人是绝对的核心。特别是在旧的医学模式中,人的心理被放在次要的位置,医学中的人往往指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关心的是人的躯体健康情况。为了这个目的就要了解人体的组成、结构,每个结构的功能,以及诸如为什么会发病?什么病?发病后有什么变化?全身还是局部?能否治疗?如何治等问题。因此,医学教育中常常把一个整体的人分解成局部的或某一方面的生物学特性介绍给学生,大到肉眼可见的解剖学中的骨骼、肌肉、神经等,小到须借助显微镜观察的组织学中的正常组织、细胞和病理学中异常的组织、细胞等;宏观如病人在患病后的症状和体征,微观如某些分子在机体内的化学变化或反应;普通象病从口入的道理,奇异象一些药物对人体的巨大作用等等无不说明人永远是医学和医学教育的核心。

当然文科教育也离不开人,一是内容也常以人为核心,但不同于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其表现以人的精神、思维为线索,常反应人们情绪上的喜、怒、哀、乐等精神形态,即使有部分躯体描述,目的也多是烘托所谓的“主题”或为了更好地表现心理活动,特别是文学作品。而在政治、法律、历史等方面常说的决策、思维、权力、贡献、责任等概念也无不是抽象的,不能精确定量的人或人的某一方面。

另外,文人笔下人的年龄、性别是有明显区别的,尤其牵扯到爱情主题时,性别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医学中虽也关心人的年龄、性别,但在医学生或医生的实际操作或思维中常常忽略这些,心中似乎只有“病人”这个概念。女护士可以在给小伙子臀部打针时继续谈笑风生,外科的男大夫在手术室能面对的女病人作到“面不改色心不跳”。因此,医生眼中的人几乎是“中性”的,所有到医院就诊的人无论男女老幼,不过是病人,是自己服务的对象而已。这决不是说学医的人都麻木不仁,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职业道德的要求和长期的职业习惯使然。

五、学制长、投入高、专业性强

高等医学教育的学制比普通高等教育中的其它专业一般长一年或更多,如一般高教的本科学制多为四年,而医学本科至少五年,少数六年,个别八年。

与其它专业尤其文科教育相比医学教育的投入较高。其主要原因有(1)庞大的实验室群。在医学领域的所有学科都有自己的实验室或实验设施,临床各学科的实验基地当然就是临床诊疗单位和部门,各基础学科的实验室还常有教学用和科研用实验室之分,尤其正规的高等医学院校大多有设备精良、造价昂贵的实验室,成为学校实力和科研水平的一种象征。(2)日常教学消耗开支较大。医学教育中的水电、动物、药品、标本、保健用品、消毒用品等日常消耗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3)学制较长,相应投人自然增加。(4)教材费用高。医学课程的教材由于内容繁多,信息量大,常用课本又厚又大,书费自然较高,如现在的内科和外科教材每本都在三十元以上。(5)见习、实习费用。一般高等医学院校都要建设自己的教学实习基地—附属医院,这是一笔很大的投资。既使没有附属医院,也需要联系相应的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每年给见习或实习医院交纳一定的费用,当然还有实习生的各种补贴。(6)高等教育还兼有科研功能,而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大多周期长、费用高。如开发一种新药投资几十万、几百万元历经数年、十数年是很普通的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医学教育投入高是由医学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投入高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由医学教育的专业性较强及课程种类繁多造成的。医学教育中的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科(课程)之间都有相当大的差异。

高等医学教育的专业设置,解放初期分为医科、牙科和药科。后来根据世界及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现已发展为临床医学、儿科学、口腔医学、卫生学、卫生检验学、放射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药物化学、中医学、藏医学、中药学、针灸学、法医学、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学等专业,而且随着医学和许多边缘学科的发展,医学教育的专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这些专业虽然有一些相同或近似的课程(主要是基础课和公共课),但差异和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让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到综合性医院干妇产科或儿科的确有些勉为其难,反之亦然。这样,医学教育中不同的专业往往根据各自的特点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以适合专业的要求,投入自然较高。

我院的实验室建设虽已初具规模,但距教学需要尚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机能实验室,应尽快下大力气解决。

六、课程间有较紧密的内在联系

专业教学同中小学教学一样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面医学教育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似乎更为严格和紧密,这是由医学科学中各学科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所决定的。医学从宏观上说是以人的整体正常或异常来做为研究对象的,而医学中的每一门学科则多是围绕人体的某一个方面建立起来的。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是描述人体正常的形态与结构的;生理学、生物化学是研究人体相应机能的,而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学则是研究人体异常形态、结构和机能的;药理学、微生物学等是研究这些药物或微生物与人体关系及作用机理的;临床各学科则是研究疾病的症状、体征、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等一系列内容的……这些学科研究的内容各有侧重,但其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是割不断的。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从形态、结构到机能,从正常到异常,从基础医学逐渐过渡到临床医学的各门课程。即有一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正由于医学教学所有的课程是围绕人体展开的,各课程之间的交叉渗透不可避免,各门课之间既有横向联系,也有纵向交叉。所以在医学教育中既要处理好课程之间在内容上的衔接,又要尽量避免出现遗漏或重复,使课程更好地联系起来,形成既有分工又能紧密联系,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性完美效果。

七、与医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医学教育只是,医疗卫生事业的一个方面,其他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医学教育,尤其是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变化。同时,医学教育自身的变化和发展也会反过来影响卫生事业的其他方面,因为医学教育培养的对象——医学生们正是将从事医学科学与医疗卫生事业的接班人。

第7篇: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区别范文

1.深圳市光明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深圳 518106;2.深圳市光明新区卫生监督所,广东深圳 518106

[摘要] 目的 了解医学类大学生与经济学院学生对抗生素相关知识、使用情况的差别,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为进一步指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开展促进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东某医学院校预医和临床专业以及经济学院学生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研究对象,进行抗生素认知和使用的情况不记名方式填写问卷。结果 大学生对抗生素认知和使用情况尚存在很多误区,不同专业对抗生素的基础知识和使用情况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加强对在校大学生抗生素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大学生对抗生素的使用的认知,减少抗生素滥用的现象。

[

关键词 ] 医学院校学生;抗生素;认知;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 R9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9(c)-0059-04

抗生素治疗范围较广,对于多种疾病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种类较多,临床不合理的应用现象也较普遍。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是导致大量耐药菌株产生的主要原因。国外关于公众抗生素知识掌握和使用行为的调查研究已经在荷兰、英国、美国、瑞典等国展开[1-4]。我国是抗生素的使用和生产大国,人均年消费量为138 g左右,而美国为13 g,每年我国使用抗生素的费用占医疗费用的30%~40%,居所有药物之首[5]。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掌握正确的抗生素知识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改善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至关重要。因此为了解广东某医学院校部分在校大学生对抗生素的认识和使用情况,采取问卷调查,对预防医学(以下简称预医)、临床医学 (以下简称临床)和经济学等专业学生进行现场调查。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班级为群,共对广东某医学院校预医、临床以及经济学专业71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了抗生素知识及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

1.2 调查方法

阅读有关资料,参考相关文献,结合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制定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抗生素的基本认识;抗生素的日常使用情况;获取抗生素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我国抗生素使用现状的看法等。根据专业课上相关知识由论文组6人组成调查组,以进班和宿舍等方式,让在校生以不记名方式填写问卷,当场回收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52份,有效回收率91.83%。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 data19.0录入数据,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数据用频数(相对数)表示,利用χ2 检验进行多类别、多组别比较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有效问卷652份,其中男生268人,女生384人,城市(城镇)户口284人,农村户口365人。医学类学生513人,非医学类学生139人,共调查四个年级的大学生,其中大一149人,大三331人,大四及以上有178人。预医专业301人,临床212人,经济学139人。

2.2 基本知识认识情况

2.2.1 部分大学生对抗生素的认识在性别与户口分类上的差别分析 结果显示:对抗生素的认识在性别和户口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表1)。

2.2.2 不同专业大学生对抗生素的认知情况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抗生素基本知识的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数据显示在“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阿莫西林是抗生素”、“阿司匹林不是抗生素”、“抗生素联用效果更好” 、“抗生素不能退热”、“机体产生耐药或存在细菌耐药”的问题上3个专业的学生选择分布不完全相同,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表2)。

通过部分大学生对抗生素基本知识的回答正确率的比较,对有统计学的意义的问题在不同专业之间进行了对比。(表3)。

对抗生素的基本知识的回答情况来看,对“抗生素对病毒无效”预医和临床专业学生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预医、临床分别与经济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阿莫西林是抗生素”、“抗生素不能退热”、“机体或细菌对抗生素耐药”问题上预医和经济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临床和预医、临床和经济学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而“阿司匹林不是抗生素”问题上3个专业之间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

2.3 使用认知情况

对不同专业学生之间在已有的抗生素知识的基础上对其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分析。(表4)。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抗生素为常备药”、“半年中有不凭处方到药店买药的经历”、“咳嗽时不使用抗生素”、“非化脓性咽炎不使用抗生素”、“症状停止后不马上停药”的问题上3个专业的学生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针对抗生素使用情况不同,现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比较。(表5)。

“抗生素为常备药”方面是临床和预医、临床和经济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预医和经济学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半年中有不凭处方到药店买药的经历”、“咳嗽时不使用抗生素”预医和临床、预医与经济学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临床与经济学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非化脓性咽炎时不使用抗生素”、“症状消失后不马上停药”问题上则是临床与预医、临床与经济学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临床和统计学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4 问卷中的多项选择题分析

针对问卷中有些多项选择题,3个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选择不同。以上数据显示,3个专业的学生在抗生素作用原理中较多人选择“抗生素可以杀灭或抑制病原体”和“有些抗生素能同时抑制和杀灭很多细菌,有些则只能对某类病菌发挥作用”(57.8%、53%、57.3%);而滥用抗生素危害内容里选择细菌耐药的人数仅为26.5%、24.8%、21.1%;在抗生素获取途径方面3个专业仅65.7%、61.8%、59.6%的学生选择凭医院处方获得抗生素;在抗生素知识获取途径中,学校教育仍占较大比例(表6)。

3 讨论

3.1 抗生素基本知识了解

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本校部分大学生对抗生素的了解程度还不够深入,对抗生素使用的随意性较大、错误认识较多。在中国近200万听力障碍的残疾人中,就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因为不合理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造成的[6-7];而且我国每年有8万多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由此造成的机体损害及病原菌耐药性更是无法估量[8]。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抗生素基本认知情况在不同户口和性别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对抗生素的认识差别主要体现着在专业的区别上。医学生更有机会接触到关于抗生素的专业知识,所以医学生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相比对抗生素的基本知识和使用认识方面有所差别。

3.2 在抗生素的使用认知方面

可见在缺乏权威性知识的教育情况下,容易导致学生在未知是否为细菌所致疾病的情况下购买抗生素,而我国各大城市的医院、药店鳞次栉比,各部门之间存在相互竞争,就有很大一部分部门仍为了不正当利益而随意销售抗生素类药物的情况[6]。并有可能因此种情况导致了许多学生家中或者宿舍中常备抗生素,而在下次有类似症状的时候都会自行服药,而这也是乱用药和产生细菌耐药性的一大隐患。由于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却也不是不同专业课上设计的内容,学生平时除了上课摄取知识以外并没有去更多地了解抗生素的知识,就课上知识的权威性而言,说明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医学知识教育存在一定的空缺,与调查发现的获取抗生素知识的途径中学校教育在3个不同专业学生之间分布是不同的可以看出。而在药店购买或是自行购买的抗生素使用时绝大部分学生也还是会先看说明书再用药。因为我国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抗生素不需要医生处方就可买到[9-11],凭着自己的一知半解到药店买到抗生素的学生也不再少数(21.6%、34.9%、24.5%),因为这种“方便快捷”的自我治疗的办法让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滥用的现象变得日益严重。从调查数据显示出,医学专业的学生比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日常疾病的自行先处理方面显得较自信,有研究发现医学院校的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相比,医学生倾向更认同自己的专业,学习态度更积极,成就感更高,这可能与医学的学科特点有关,医学课程与实践紧密联系,操作性也更强,所学知识直接与他们的将来从事的职业相联系,能直接应用到实际中[13]。

4 结语

健康教育是预防抗生素滥用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措施之一[14]。政府及相关民间组织应及时、大量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如健康教育讲座、医疗卫生服务进校园活动;学校方面应注重相关医学知识的取舍,不断改进医学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增加课外知识学习活动、抗生知识竞赛等等,尽早培养起不同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将用药知识融进教学课堂,多以群体的形式参加,产生巨大的“辐射效应”,以增强在校大学生正确使用抗生素的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另外还可以利用先进技术将抗生素的知识在网络上进行宣传教育,也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参考文献]

[1] Cals JW, Boumans D, Lardinois RJ, et al. Public beliefs on antibiotics and respiretory tract infections: an internet-based questionnaire study[J].Br J GenPract,2007,57(545):942-947.

[2] McNulty CA, Boyle P, Nichols T, et al. Don&acute;t wear me out the public&acute;s knowledge of an d attitudes to antibiotic use [J].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7,59(4):727-738.

[3] VandenEng J, Marcus R, Hadler JL, et al. Consumer attitudes and use of antibiotics [J].Emerg Infect Dis,2003(9):1128-1135.

[4] Andr$ M, Vernby A, Berg J, et al. A survey of public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related to antibiotic use and resistance in Sweden [J].JAntimicrob Chemother, 2010,65(6):1292-1296.

[5] 雷世鑫,高芸,杨亮.大一医学生对抗生素应用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校医,2012,26(9):662-664.

[6] 邱家学,李娜.浅析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危害[J].上海医药,2006,27(12):555-556.

[7] 马萍.从门诊处方看医院用药误区[J].中原医刊,2005,6(12):47-48.

[8] 胡燕,白继庚,胡先明,等.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原因及对策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30(2):128-130.

[9] Rahal K,Wang F,Schindlec L,el al.Reports on surverllence of an2timirobial resiance in individual countries[J].Clin Infect Dis,1997,24(1):169-175.

[10] Woff MF.Use and misuse of antibiotics in Lantin America[J].Clin In2fect Dis,1993,17(2):346-351.

[11] Okeke I,Lamikanra A.Quality and bioavailability of tetracycline cap2sules in a nigecian semi-urban community[J].Internal J AntimicrobialAgents,1995,(5):245-250.

[12] 陈强,张占坡,李玉梅,等.大学生对抗生素认知及使用行为调查[N].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72):90-93.

[13] 吴红顺,连榕,庄永金.医学院校学生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4):6-13.

第8篇: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2-90-02

案例是对真实事件的叙述,包含了事件的人物、情节、困境或问题,以作为分析、讨论、问题解决等的基础[1]。

卫生监督学是研究卫生监督制度和卫生监督实践、揭示卫生监督工作一般规律的综合边缘学科。它从卫生监督管理的实践需要出发,结合我国卫生监督实际,将行政学、管理学、法学、监督学等社会科学与公共卫生学、医学等自然科学的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阐明卫生监督学的基本理论、监督程序、具体监督事项等内容。卫生监督学是预防医学的必修课之一。

1案例教学的概念

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不同于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采用满堂灌输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而是采用一种让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通过学生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能动性的最大发挥,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开放式学习、探索研究型学习的能力,使其将来在实际工作中更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

2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均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过于重视对知识本身的传授,而对于学生自身学习的能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学习能力则缺乏培养;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习惯于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只知道被动学习,不能够勤于思考,不敢大胆质疑,没有创新精神,虽能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但与实践相脱节,不能很好地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出来的学生习惯于按部就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发展知识的创新性[2]。

案例教学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查找相关资料,对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自己对案例的认识,同时经过讨论、教师答疑等过程,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思维训练,通过反复的思维锻炼,既能够巩固理论知识,又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有独立见解并能听取各方面意见,形成全面的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和能力。

由于案例教学法能够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教学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3]。

3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3.1案例准备

精心准备与本节课相适应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是否顺利进行的前提。案例的准备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有相当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要收集大量的实践案例,并从中选择最能够体现本次教学所要掌握目标的案例。由于每一个案例的内容都是不同的,新奇的事物对青年学生有特殊的吸引力,从而可以激发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讨的热情。案例必须有一定的客观基础,在此前提下围绕教学目标对案件材料进行整理,对材料的推出要认真琢磨,既要保证案例基本要点必备,学生听后能够理解,不产生歧义;又要留下讨论和思维的空间。总之,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案例教学达到好的效果的重要保证。

3.2课前准备

案例教学实施前,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十分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应该在精心选择案例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提前设定相应的问题,并且提出讨论提纲,对讨论中有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要有充分的估计。为了达到较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上课的时间安排、引导学生讨论的思路等都要考虑到。而学生上课前1周就要针对案例所涉及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查阅相关资料,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大胆质疑,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学生要注意案例材料中的每一个细节,与之有关的背景知识均不能放过。认真查阅资料,积极开展社会调查,主动思考,主动获取知识,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4]。

3.3讨论阶段

讨论阶段不同同学的观点可以尽情发表,充分陈述自己的理由和依据,并且可以在讨论阶段丰富各自的内容,为下一步的发言打好基础。在发言的时候,发言学生应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以论据加以说明,其他学生有不同观点可以发言加以驳斥,有必要的时候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进行辩论。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提出的观点有的是正确的,有的则可能会显得有些幼稚或偏激,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加以引导,或者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补充意见。尽管管理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但这并不妨碍教师对案例讨论的总结[5]。

3.4评价阶段

评价学生在案例教学活动过程中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是否达到一定的高度。考核学生能否理解案例的考察点,是否具有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分析是否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案例教学法不单单能够让学生获取有关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案例教学法培养的不是能够记住多少知识,是否能够得出正确答案的学生,而是培养能够有独立处理解决问题方法的学生。正由于案例教学不追求、不重视是否能够得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而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机会并不多,案例教学的过程通常要经过小组、大组进行讨论,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促进合作,从而学会倾听他人观点,关心他人感受。

[参考文献]

[1] 张民杰. 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 北京:九洲出版社,2005:64.

[2] 苏润泽,门九章,李晓芳. 浅析病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6):59-60.

[3] 刘晓燕,郭霞珍,马淑然. 中医案例教学实现若干关键环节的探讨[J]. 中医教育ECM,2006,25(1):26-28.

[4] 钟波兰. 案例教学在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9(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