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餐饮业保持了快速增长,行业规模不断壮大,营业收入不断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1978年全国餐饮业零售总额64.8亿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仅为4.16%。到2012年,全国餐饮业实现营业收入23448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361倍;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也提高到12.55%。2001至2012年间,全国餐饮业收入总额年均增长17.48%,比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快3.19个百分点,呈现又好又快的稳步发展态势。但是受传统消费观念、饮食习惯和餐饮风俗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餐饮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一系列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一是资源浪费现象非常普遍,包括水、电和剩余饭菜等,尤其以剩余饭菜浪费最为严重。按照业界对餐桌浪费10%的保守估算比例计算,2012年我国餐饮业浪费的社会财富达到2345亿元,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二是资源消耗量大。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每年使用一次性筷子450亿双,耗费木材2200万立方米,需要砍伐树木2500万棵,相当于减少森林面积200万平方米。三是带来的环境污染不容忽视。餐饮业排放的废水、废气会对城市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废弃油脂容易被不法分子回收提炼成“地沟油”返回餐桌,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餐厨废弃物由于可能含有肝炎、肺结核、口蹄疫等恶性传染病菌,管理不善更会造成严重的食物链污染。餐饮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固体废弃物对环境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潜在危害。餐饮业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餐饮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对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推动“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餐饮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驱动机制
(一)利益驱动机制
对经济利益的无限追求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始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一切经营活动都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会根据经济活动产生的效益情况进行行为选择。只有当某项经济活动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时,如可以开发新产品、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利润、增强市场竞争力等,企业才会投入一定人力、物力和财力,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企业的这种逐利本性,既可能驱使企业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地追求眼前的、局部的利益;也可驱使企业在生产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关键要看社会是否存在促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
(二)需求拉动机制
对循环经济的社会需求可以大致分为社会成员的个体需求和政府代表社会的总体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自发和自觉的行动。一方面,他们要求产品更优质、更安全,对环境污染更少,这就对企业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他们自身也会逐渐改变消费习惯,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从社会层面上讲,政府作为代表公众利益的组织,有责任、有义务,也有动力去倡导和实施节约资源、污染少而有益于环境的经济行为,因为这样可以为政府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增加政府的执政收益。显然,社会成员和政府组织的巨大社会需求能够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这种需求拉动机制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并因这种条件的不同而表现出作用效果的明显差异。比如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文化素质的差异往往导致对循环经济需求的不同。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们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社会绿色需求培育越来越成熟,并将逐渐成为拉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动力源。
(三)技术推动机制
技术进步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强大动力源,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依靠技术进步。有了先进的技术,才可能改进工艺,再造流程,才可能按照物质和能量流动的规律合理布局企业和产业,才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及其对环境的污染,从而达到循环经济的基本目标。循环经济所遵循的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其特征是“对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污染物的低排放”;显然,这些都是现有常规技术所无法或难以独力支撑的。必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保障,加快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的替代技术,再生资源的回收处理技术,以及绿色再制造技术等等,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障碍。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早已经被经济学家所证明;而循环经济涉及的因素更多、工艺更复杂,技术进步对循环经济的推动作用更加难以估量。
(四)政府促进机制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政府既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导致经济衰退的根源,这就是著名的“诺斯悖论”。由于循环经济涉及面广,公益性强,影响巨大而深远,从观念到习惯和行为,从生产到流通和消费,从个人到企业和社会,都将与循环经济发生各种各样、或疏或密的关系,因此交易成本很高。通过政府介入可以显著降低这种交易费用,从而促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这就是政府支持的促进机制。政府对循环经济的支持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直接投资兴建重大循环经济项目、对资源和要素进行价格管制、对符合循环经济思想原则的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给予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等。这些政策支持只要以适当的方式实施并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就能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但是,政府对循环经济的促进作用始终是有限的,而且是有边界的,一旦超出边界,不仅不能发挥积极作用,反而有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三、餐饮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思路
(一)完善法律规制
法律规制是指导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基本手段,具有强制性、权威性、规范性、共同性和持续性等特征。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必须以一定的法律法规为依托,通过法律明确政府、企业、公众在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形成以法律为基础的强制性约束机制。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形成一套体系完整的自然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制度,包括强制管理制度、协商谈判制度、经济刺激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标志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押金制度等。这些法律制度囊括了环境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而使得西方国家的环境管理与资源利用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应以现有法律法规为基础加快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建立完整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为餐饮业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创造一个优良的法律约束环境。
(二)加强政策激励
政策手段是政府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自觉保护环境的行政法规。从宏观层面上说,有生态补偿政策、财政投入政策、绿色税收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等。生态补偿就是对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支付相应的开发者补偿及收益者补偿,补偿费用用于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恢复和更新。财政投入政策包括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直接投资和财政补贴,是行之有效的生态管理推进政策。财政投入政策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采取直接投资、资金补助、贴息贷款、回收奖励等形式。绿色税收政策可以是征收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环境税,也可以是实行差别税收,即根据不同纳税对象的行为、产品、生产方式、环境保护活动等来决定其纳税水平。政府采购政策,就是通过干预科技政府的购买行为,促进环保节能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优先地位。应根据酒店餐饮行业生产经营与消费的特点,完善相应的财政、税收与金融激励政策,以此推动餐饮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强化市场调节
市场经济是餐饮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循环经济虽然可以有效解决市场经济难以解决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但循环经济不能脱离市场经济而存在,只有以市场经济为基础,才能真正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因为“经济性”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否实现持续的“经济性”是循环经济能否得以持久发展的关键问题。只有真正“经济”了,才能调动起企业和全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不能做到“经济”,循环经济就不会有生命力。对于企业而言,只有在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条件下,才会自觉的发展循环经济。虽然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需要依赖政府给予政策资金支持的推动,但最终只有通过市场获得稳定的经济收益,循环经济才能得以持久发展。这就要求餐饮业循环经济发展要以市场运作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通过市场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有效互补,实现餐饮经济与资源及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共同发展。
(四)推动技术创新
关键词:循环经济 制度设计 资源整合 竞争优势
循环经济的发展背景和趋势
循环经济是20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新概念,是按照商品供应链角度出发描述的新经济模式。从上游的资源,然后加工、生产成产品,进行消费后再回收利用,重新进入使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重新创造了新价值,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较之于传统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体现在:第一,“再利用”,提高产品的利用效率和次数,减少污染和浪费资源;第二,“再循环”,强调整个过程和模式的可持续性。
根据产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先进发达国家的经验,经济发展逐步从低级到高级过渡,第三产业占比逐步增大。但是由于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发达国家已经率先完成以高污染、高能耗为特征的重化工业过程,逐步进入技术和创新驱动的服务业时代,而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中国就是典型代表。改革开放后,我国处于保持高速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后,工业与资源、环境和生态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也无法继续支撑高污染、高能耗的发展模式,生态环境变得日益脆弱,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实现节约型社会,是贯彻我国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和必然要求,这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潮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的战略选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致力于经济结构转型,并连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措施进行引导,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单位,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因此企业如何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来适应新的发展环境,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一)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
1.政策法律环境。政策法律环境是企业外部环境中最大的变动因素,从2003年以来,国家在循环经济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具体如表1所示。
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可以看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强的“循环经济指标”约束,既要控制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污染物的排放,也要注重生产过程中资源和能源的节约。随着循环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致力于资源节约、能源节约、低排放、低污染的生态环境友好型企业才能具备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2.经济环境。整个社会的经济环境有所变化,很多政府考核提出发展绿色经济、绿色GDP,特别是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的扶持支持力度会下降,甚至很多东南沿海停止新建这些项目,而且从用电、用水等方面提高成本。
3.社会文化环境。这种变化体现的尤为明显,现阶段我国社会对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有明显的抵制心理,这种影响会使人才、资金和品牌对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比如,社会群众对化工企业的敏感、食品安全等,可以说,环保绿色的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主流。
4.技术环境。“十一五”期间,节能环保行业是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大量节能产品、绿色产品和技术涌现,深刻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新的发展模式。
(二)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
1.原材料和动力。原料和能源等生产要素是体现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生产要素现有价格体系下,企业购买一定量的生产要素组织生产所思考的关键问题是在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时,哪种生产要素价格低,企业就会购买哪种生产要素作为其生产原材料。如果清洁资源、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价格低于传统资源、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那么企业就会选择清洁资源、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料组织生产。现阶段中国的传统能源价格低于可再生能源价格,造成企业没有使用的动力,政策补贴不是持久策略,技术进步是根本的因素。
2.生产过程。技术与工艺创新是体现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投入,产学研脱节较严重;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是以低成本策略参与全球竞争,这种策略使得企业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落后的设备,增加使用年限,聘用相对低成本的普通劳动力等,与循环经济下产品的再生产、再利用相差较远。
3.产品销售。绿色产品是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产物,由于生产绿色产品造成的生产成本高于普通产品,因此市场的空间受到限制,除非强制性的政策和规定,因此必须培育内需市场,提高广大消费者绿色消费的理念和习惯。
4.企业辅助因素。除了循环经济对供应链直接环节的影响外,辅助因素也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正面的影响是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负面影响是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比如可能要求人力的素质更高,企业会支付更多的成本、更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更多的市场推广费用等。
企业竞争模式路径设计
根据著名管理学大师波特的理论,企业的竞争优势可能有两种:差异化优势和成本优势。通过对传统的五力模型和PEST分析模型的整合,对企业的经营环境进行重新梳理。根据其对企业经营影响的重要程度,主要有四类:依此为政府政策、市场(消费者认同)、技术推动和行业监管。与以往的观点不同,考虑到目前国内的政治经济体制,政府政策是企业经营的准入前提和基础,因此排在第一位。
企业内部竞争要素按照差异化和低成本两大方面,两者合力产生企业的技术转型、产品转型以及生产模式的转型,三个转型是递进关系。从短期看,我国企业必须依靠生产和技术,未来可能成长为依靠生产模式作为核心竞争优势的阶段。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竞争模式路径设计如图1所示。
其中,针对企业内部竞争要素,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门槛,这种门槛一方面来源于政策,另一方面来自于企业自身的产品创新,这就需要企业结合自身实力,结合产品特点,在研发环节多做投资;二是比较熟悉的技术创新,对处于循环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国内企业而言,依靠单个企业的力量进行技术或产品创新往往难度较大,由于自有研发成果的成本普遍高昂,产品的市场推广便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企业可通过持续投入或引入新技术形成卖方市场;三是产品推广,主要指的是服务,所谓顾客就是上帝,在消费品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企业产品推广过程中高质量的差异化服务显得至关重要,差异化服务多依靠品牌效应或者渠道差异化,竞争对手一般很难模仿。
低成本战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政策补贴,由于新能源价格高于传统能源和动力要素的管制,造成企业本身没有动力去转型,如果政策补贴使得要素价格实际上等于或低于原有价格,企业就会自发积极主动地进行转型,从而获取低成本竞争优势;二是要素价格本身的降低,这种情况需依靠企业自身的积累,比如高效的内部管理、运营系统,打造环保品牌吸引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等。
循环经济背景下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路径选择
(一)政府方面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核心是反映了人类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与环境和资源和谐相处的关系,与市场经济体盈利为第一要务的法则虽然不是矛盾的关系,但强加了外界环境因素,会造成企业运营成本的增加,因此这个过程必须有政府的介入,通过政府设计游戏法则,来达到和谐共赢。机制设计路径如图2所示。
政府作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者和推动者,必须要认清目前市场中存在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所赖以维系的基础,考察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阻碍因素。首先,要让现有的企业从以前的粗放式生产方式转为循环生产,虽然社会和环境得益了,但企业的利益必然受到损害,就需要一种强制的力量促使企业转变,法律就具备这种功能,因此政府需要在考察市场的基础上设立尽可能完善的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企业在循环生产的初始阶段,成本必然上升,可借鉴欧洲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发展经验,扶持和促进国内排污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使得企业可以将其低于排污标准的排放量节约拿到市场上交易,获取经济利益。其次,可通过建立循环经济产品的税收激励机制,引导企业生产环保节能产品,对落后的高耗能产品实施强制的淘汰制度。明确目前混乱的循环经济领域的企业准入机制,严格新建项目的循环经济审批制度,打造循环经济概论产品。
(二)行业方面
实现企业的转型,必须涌现一批优秀的循环经济产业。国家应进一步研究和制定出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性、阶段性战略目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在金融危机背景和经济下行风险背景下,为了拉动经济,一些高耗能、高耗水、高资源浪费和高污染的行业又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不少开发区盲目发展,要实现产业结构的真正转型,就应严格限制非绿色产业的扩张和发展,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产业转型,对一些老工业基地进行改造,指导区域经济的发展。当然,这一切都得依靠行业引导和规范,行业管理的效果要强于政府直接管制,行业应该明确竞争规则,将不按规则进行恶性竞争的企业淘汰出去,树立行业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
现阶段我国行业管理体制还未形成,行业协会处在比较尴尬的地位,一方面现有行业协会很多由原来计划体制下的政府部门来承担,另一方面企业的经营大都各自为战,这是我国企业竞争力不高的深层次原因,行业内的价格战几乎在各个行业时有发生,最终削弱了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三)消费者方面
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结构的转型有决定性的作用。广大消费者能否从本质上接受绿色循环经济产品是企业转型的根本动力。引导公众对绿色产品的消费有三个决定因素:
一是产品的质量,这个应该是前提条件。绿色产品要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选择,其质量必须至少同等于其他非绿色产品,但由于绿色产品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都面临着更高的成本,在政府对绿色产品生产的补贴制度还未全面完善的背景下,很多企业为了追求盈利目标,生产了不少伪绿色产品,长久来看,将难以获取消费者的信任度,就更不用说绿色市场的繁荣了。因此,要保证绿色产品的质量,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在日常的产品研发环节,研发人员就应对绿色的考虑做到尽可能全面,使得绿色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物料的选用、器件的配备都不会产生其他污染,建立起完善的有害物质控制体系,充分保障绿色产品的高质量,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针对各行业各产品制定严格且完善的绿色产品质量评判标准,杜绝生产商以次充好的情形出现,确保所谓的绿色产品完全绿色。
二是产品的价格,这是决定性因素。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最重要因素,这就需要企业在绿色产品研发和生产的全过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大多数企业都是只顾经济,不考虑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式,对于某一家企业实现绿色生产而言,其成本自然是高的,但如果众多的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的绿色生产就提高了效率,因此,各企业为了降低绿色产品成本和销售价格,就应与生产链条、供应链条上的企业积极就绿色生产展开合作关系,形成一个绿色的生产管理系统。
三是产品的宣传,大多数消费者对于“绿色”的概念并不完全熟悉,搞不清楚哪些是绿色产品,哪些是非绿色产品,绿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与非绿色产品的区别是什么,这些都需要销售人员在销售绿色产品时,做全面的讲解和知识普及;也需要企业向市场通过广告等方式进行宣传和产品推广。另外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也有赖于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应该从孩子起就灌输绿色环保理念,绿色公益广告是一个有效的方式之一。
(四)企业方面
循环经济模式增加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外界因素,也改变了企业各个生产要素及其整合方式。在企业的应对机制上从生产要素出发,确定不可控变量因素,针对企业能够调整的变量因素设计针对性的应对机制。
从企业层面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竞争策略应该是在外部政策环境的基础之上,企业是整个经济体的微观单位,就应细化在形成最终消费品的各自不同的生产要素上。循环经济在企业层面体现为清洁生产和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再利用。清洁生产的核心:一是使用的能源是循环的,清洁不产生污染的,并不同于传统的石化能源;二是排放的三废下降,但企业减少排放必须配套相应的补偿机制。
该机制的假设前提是:H1:外部政策环境能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要素;H2:外部政策环境有合适的落地政策支撑。
机制设计路径为:企业在进行循环生产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能源价格、资金以及土地、人力资本等多方面的约束,要形成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就要充分利用企业外部的有利机会,围绕各种市场和政策机会,获取企业竞争优势。针对能源价格上涨的压力,尽可能地获取能源价格补贴,进入碳排放交易市场和污水交易市场将企业所降低的碳排放和污水排放量进行交易,拓展企业的收益渠道,同时降低企业使用新能源的成本。针对发展循环经济所面临的资金约束,充分利用绿色信贷、证券融资工具,降低资金成本,并逐步树立企业的环保品牌。当然,企业更要想方设法致力于降低土地、人力要素等主要成本,现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充分运用循环经济背景下的循环经济工业园环保基金、补贴以及其他的资源税补贴等。按照这一思路,从企业层面上制定竞争策略的机制设计路径就如图3所示。
结论
本文研究企业应该如何顺应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来积极主动地调整发展方式和竞争策略以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结合波特的竞争模型,分析多种外界环境变化对企业资源所带来的影响,探索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的最佳方式。研究认为,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成本越低、效率越大,企业内部资源整合更有效果;企业在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竞争策略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要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强化外界环境对企业的引导作用,通过外界环境影响企业的盈利要素来形成带动作用。
本文通过吸取现有企业竞争模式的不同长处,在理论创新上做了一些探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研究不足。一方面,文章仅探讨了一般意义上的制造业企业如何面对循环经济的转型来获取竞争优势,没有针对具体企业进行案例分析和不同行业的统计分析,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研究的结果。另一方面,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在诸多因素的控制作用下,循环经济对于这些影响因素是根本上还是形式上,以及这些因素之间产生的间接影响如何,也没有进一步的探讨,但循环经济理念的冲击更多的是企业产品结构上的转型。
参考文献:
1.霍现学,马智胜.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动力机制探析[J].现代交际,2009(12)
2.王良忠,史美芳.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机制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11)
3.李东升.发展循环经济应解决动力机制问题[J].理论视野,2008(10)
4.邓沈健.环境资源产权制度评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vol.5(9)
5.宝艳园,王积超.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研究[J].兰州学刊,2006(7)
一、湖北省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制约因素
湖北省自然资源占有量极低,环境容量不容乐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省份有较大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部崛起的目标与实现这一目标的资源储备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1.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对较低
湖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产业体系比较完善,但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湖北省的经济结构还不尽合理,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财政收入较少。2006年,湖北GDP总量为7497亿元,排名全国第12,只有广东的28.9%、山东的34.3%,且差距日益拉大;人均GDP仅为12431元,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北省的工业化程度较低,经济增长方式仍然较为粗放,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产业间关联度低,没有形成相应的产业链,企业和产品缺乏竞争力。
2.资源占有率和利用效率低
湖北省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人均土地面积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耕地面积仅排名全国第21位,人均水资源居全国第17位,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金属矿产资源除铜以外,其他矿种以中、贫矿为主,共生、伴生矿多,产量不能满足需要。经济发展最为需要的能源矿产稀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很小,人均能源资源不多,能源消耗增长速度较高并呈加速发展态势,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主要能耗水平大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而且资源重复利用率很低,生产系统呈“开环状”,不能将产品深加工过程中和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废弃物重新投入生产和消费。
3.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湖北省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刻,有关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科技创新体系还不够完善,以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为特征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还处于研究、试点阶段,没有得到普遍的推广。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法律框架及政策保障机制没有建立,市场化运作模式尚未成熟,绩效考核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4.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整体发展处于萌芽阶段
目前湖北在企业层面的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没有达到战略的高度和系统的角度。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方面才刚起步,对于如何加强园内企业间的产业链节、进行生态工业链、网的设计、通过副产品、能源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生态系统以达到园区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还缺乏理论指导和规划设计。至于社会层面的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垃圾处理、资源回收利用、绿色消费还处于萌芽阶段,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信息平台尚未建立。
二、湖北省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具体政策
湖北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限制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推动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现。因此,需要加快建立健全地方规划、法规、评价指标等政策体系,建立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方面的考核制度和支撑体系,促进湖北省节约型、循环型社会的建设。
1.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要依据国家的宏观政策,立足于湖北省经济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明确湖北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制定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总体战略,制定推动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具体规划,把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工作列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2.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方面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鼓励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如《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依法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的研究,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发展循环经济省市的成功经验,抓紧制定湖北省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方面的专项法规。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各种节能降耗的行业标准,实行严格的强制淘汰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坚决制止破坏和浪费资源的行为。
3.健全生态税收和经济激励政策体系
政府要逐步完善末端费税、源头费税、排污许可证、贴息或免息贷款和生态补偿措施,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对于生态补偿的力度。要运用各种经济激励政策如减税、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保证从事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价格优势、利润优势、政府购买优先权等。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水、土地、矿产、森林、环境等各种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及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引导社会各方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4.建立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要建立面向企业、生态园区和社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和监督制度,建立覆盖各部门各行业的、比较完善的指标考核体系,并切实做好有关经济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工作,以便比较全面准确地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做出定量描述,有效地进行监测、检查和督促。
5.探索绿色经济核算和考核监督制度
要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考核方式,尽快将“绿色GDP”的内容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加强对于经济效率以及单位GDP的资源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污染排放量等指标的考核,将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指标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考核体系,探索建立一套适合地方发展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从决策层面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与些同时,要紧紧围绕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重大问题,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监督制度、强化监督效果,支持和督促各企业的管理部门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办事。
6.推动不同层面的试点示范工作
要开展不同层次和模式的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试点示范,在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试点工作,要在经济活动的三个层面都有所突破,并取得一定成效。如表所示:
7.构建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技术支撑体系
要根据湖北省的产业特点和实际需要,重点发展清洁生产技术、生态工业链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循环型社会技术及物质流分析技术等五大技术支撑体系,确定以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为主的六种技术为研发重点,加大企业的技术开发投入力度,加强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加快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运用。
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涉及的是全体公民的利益,公众参与是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根本动力。因此,湖北省还要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大力开展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宣传活动,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增强公众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动员和引导公众参与资源综合利用。
关键词: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经济;发展路径;霍山县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模式也日趋多样化,在寻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全球环境恶化的壁垒,这一直是我们不可回避的发展问题。随着我国社会收入水平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为实施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实力。在政策方面,生态经济也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一、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经济总量和人均GDP迅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14亿人口的衣食住行问题得以解决,但传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许多显而易见的弊端。因此中国经济要向更高层次发展就必须要发展生态经济。所谓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把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之互相促进的一种新型的经济活动形式。(一)发展生态经济是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和经济转型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三十多年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道路,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都阻碍了我国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步伐,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前经济的发展以能源的耗竭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又负反馈制约经济的发展,恶性的循环最终也导致了经济的衰退,生态的恶化,因此我国必须全面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使之与生态系统密切匹配,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走向富裕,逐渐走出生态环境发展的瓶颈,逐步消除改善我国社会主义生态资源短缺的问题。(二)发展生态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发展生态经济不仅是国内资源和经济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全球化大背景下时代趋势。生态经济的缺失不仅会直接危及到国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还会影响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经常发生的由绿色壁垒引起的贸易摩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并且已经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发展生态经济,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既是全面和谐发展国内经济社会事务的要求,也是我国融入国际市场,应对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二、县域生态经济建设面临的问题
县域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着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而县域生态经济又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由于生态经济的发展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同区域人们对生态经济本身认识的不同、观念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历史自然条件的差异,在建设生态经济中将会面对不同的问题。以地处大别山区的霍山县为例。霍山县地处大别山腹地,位于安徽省西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既无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也缺乏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霍山县选择了发展生态经济的模式,在生态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经济结构的不合理阻碍生态经济建设的发挥。霍山县植被优良,空气清新,水源洁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无污染的农林产品都是其他很多地方稀缺的宝贵财富。但利用环境优势带来的农业产业加工增值、优质农产品外销产值、生态旅游收入仍然较低。经济增长方式仍属粗放型,积累不足。山区经济总量偏小、底子薄;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资源型经济比重过大;产业关联度低,规模效应不明显,产业链条短,产业附加值不高,生态经济效益不明显,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发展的软环境跟不上。(二)人力资源短缺,技术基础弱,支撑生态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尽管山区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近年也围绕“文化先进县”的打造加大了教育投入,但由于区位劣势、自然条件的不足以及经济落后,山区培养了人才,但留不住人才,成为发达地区人才培养基地和输送地。本地的发展缺乏足够的人才,特别是专业性人力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稀缺。由于人才、资金的严重不足,更加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支撑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技术引进、开发和运用都严重不足。(三)生态经济发展理念有待强化。发展生态经济必须从思想上重视,目前一些急于发展、甚至饥不择食的短视发展,以物质交换换取短期快速发展,一味地追求GDP的增长,不断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认为环境破坏后可以再修补,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的传统发展思维仍在部分干部群众中大有市场,并成为今后山区推动绿色崛起的思想障碍。
三、生态功能区霍山县的县域生态经济发展路径
在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根基,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重视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是中国整体生态经济模式构建的必然要求。以霍山县为例,霍山县位于大别山区,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功能定位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发展方向是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宜产业。”因此霍山县因地制宜不断摸索推进生态经济建设的发展路径。(一)树立生态经济的理念,引领生态经济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生态经济必须先树立生态经济意识,绿色发展引导下的生态经济发展是中国走向动力内生、源头治理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重大创新。五中全会公报提出的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新能源产业等绿色经济,在目前的中国已经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已经进入市场机制、开始成为创造绿色财富的新经济。霍山县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立县”战略,首先从政府层面上,督促政府官员转变观念,树立绿色GDP的意识;其次,从企业层面上,要求企业经营者树立绿色经营理念,转变经营思想;再次,从个人层面上,要求人人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崇尚自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消费,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生态经济发展条件。城乡一体化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霍山县把加快城镇化,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推进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全力推动生态经济的发展;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支持融入中心城市产业链布局和创新体系,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城乡生态经济联动发展;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坚持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有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协调发展一体化推进的新格局,全面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生态经济发展条件。(三)以创新推进经济转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是社会活力的两个基本动力源,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霍山县把制度创新作为根本保障,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性发展。在推动工业、农业、旅游业经济转型时,霍山县明确产业导向和经济发展布局,通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把创新摆在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核心位置,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安徽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生态环保产业,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培育生态经济新业态”。基于此,霍山全面落实国家、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确定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的比例结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管制原则,科学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引导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空间开发新格局。1、实施生态工业工程,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经济的主要方式便是建立循环经济。霍山县依托资源优势和现有工业基础,以推广清洁生产为前提,以建立循环系统为载体,以无污染、高产出为目标,努力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生态环境得到保护、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且符合霍山实际、体现霍山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常年来,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霍山工业升级版,挺进安徽工业十强县,让工业成为霍山最鲜明的旗帜。2、实施生态农业工程,切实增加农民收入。霍山县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核心,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优化农业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同时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坚持“前促生产、后促流通、主攻加工”的方针,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实现资源多级利用,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强化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安全监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霍山最特色的标签。3、实施生态旅游工程,努力提升服务业水平。当前,休闲娱乐成为人们的重要消费需求,旅游业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霍山县牢牢把握发展的契机,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全面建设全景霍山、全域旅游:按照乡村旅游“一镇一品”、“一村一特”、“一户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出乡村游系列品牌,积极发展休闲农场、养生保健园、自驾车营地、乡村客栈、民俗文化村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在加快建设乡村旅游大文章,构筑全域旅游核心格局的同时,深刻挖掘旅游文化,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基础建设,完善配套服务,深化机制改革,着力提升旅游业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引领第三产业突破发展。(四)以制度规范运行机制,促进生态与经济共进互赢。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推动绿色发展,不能“单打独斗”,而要增强系统思维,统筹协调、整体发力,所以健全完备的生态制度,既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也是生态经济的屏障。在发展生态经济的过程中,霍山县紧紧围绕主体功能区定位,完善生态制度保障:建立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筑牢大别山绿色屏障;用生态文明理念规范政府决策、指挥、组织、协调发展行为,强化生态为政的决策准则;建立生态理念宣传运行机制使生态文明理念在全县逐渐深入人心;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和多渠道畅通的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制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的目标及行为准则;构建生态立县推进机制,开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建设生态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今后霍山县将继续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战略位置,积极探索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新模式,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走出一条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文化繁荣,生态家园舒适的文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浙江县域生态经济:现状与对策——基于宁海、瑞安、常山的调查[J],浙江社会科学,2010,2010(7):30-35
[2]徐水华等.生态经济思想探析[J],决策与信息,2016.(9):24-31
[3]陈志琴.关于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2):122-123
[4]丁宗华.发展生态经济之我见[J],老区建设,2010(20):34-36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本文研究相关文献评述
工业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及其所处阶段的重要标志。李廉水等(2003)通过分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指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具有时代烙印的中国特色的T业化道路,并认为新型工业化的过程是城镇化发展的进程:新型工业化要实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好的目标,必须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郭俊华等(2004)通过运用钱纳里多国模型、霍夫曼定理等其他指标体系。对西部工业化水平进行了判定,即西部地区工业化处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时期,分析了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西部的特殊性,进而剖析了其制约因素,并据此提出了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的实现途径等对策建议。关于区域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牛建英(2006)认为。西部对资源产业的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等问题存在认识和实践经验的双重不足,导致西部的发展产生了自然及生存环境恶化、投资环境不良、交通运输“瓶颈”等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障碍。并在我国产业梯度布局的大格局下,提出西部资源产业发展新模式,健全西部资源产业体系,使资源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张立胜(2005)以贵州省为例,分析了其长期过分依赖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型-丁业的发展,造成工业产业结构失衡和工业产业结构低水平化,指出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已成为贵州省经济工作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大多围绕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等方面探索新型工业化与区域产业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对策措施。本文研究基于区域产业组织理论、区域产业集群理论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探讨在新型工业化的视角下区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以重庆市铝业为个案研究,通过分析其现阶段存在的优劣势。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
二、新型工业化与重庆铝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区域产业组织理论
区域产业组织理论是研究特定区域产业结构状况的产业组织学科。由于区域内经济活动的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燃料等)和非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别,这种地域特点是区域产业结构形成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它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要素分工影响地域分工,地域分工影响地域产业特点,地域产业特点决定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
劳动的地域分工和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归根到底是人类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长期分化的结果,从市场的区域分化中获得经济引力是区域产业结构形成与发展的根源,它包括区域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利益。
(二)区域产业集群理论
企业集群是指以大企业为中心。众多中小企业为,根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而建立起来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组织群体。企业集群的形成是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某一区域逐渐形成某一产业的企业集群,这种聚集给企业带来积极的外部经济性效果。1,企业彼此在空间上接近。拥有共同的外界环境。2,具有专业化的特征,企业从事相同、相似和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生产商、供应商、经销商联系紧密,构成互相联系的企业网络。3,集群内部的自主创新是区域发展的最根本动力。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来提高区域产业的地位。4,制定引导和鼓励产业集聚的政策。5,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机制。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加强合作,促进科研开发和研究成果的应用、转移、扩散。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最早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可追溯到西方“新经济学研究会”,它提出只要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增长还会持续,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协调中思考发展战略,不能只讲资源配置的优化,还应注意制度的创新和公平分配,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人类政治行为的一个重要目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产业近期的利润增加和市场扩大,又要考虑产业的持续盈利增长,避免由于决策失误、制定不适宜的产业政策而导致产业不能持续。
三、重庆铝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一)重庆铝业可持续发展具备的优势
1,国内铝材消费旺盛。我国建筑、电力、交通、包装、机械等行业铝消费量分别约占40%、20%、16%、8%和8%。在产能不断提升、消费需求旺盛以及优惠政策促进下,全国铝板带箔快速增长,铝加工产品特别是高中档产品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2,国际大型铝业集团加快开拓市场的步伐。世界铝材生产能力主要控制在大型跨国铝业集团手中。新近一轮全球铝工业结构调整已基本结束,形成美国铝业公司、加拿大铝业公司、俄罗斯铝业公司、中国铝业公司、海德鲁铝业公司五大企业主宰世界铝工业的格局,开始加快技术改造、企业改扩建、产品和新技术开发、市场开拓、新应用领域开辟步伐。
3,国内铝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我国铝产业呈现加快资源整合、大力发展高精度铝板带材、节能型材与安全型工艺技术、逐步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和低质产品等五大趋势。产品结构调整方面,近年来。针对我国高精度铝板带材需大量进口的现状,国内外投资者纷纷扩建和新建现代铝板带加工项目,起点高、投人大、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
(二)重庆铝业可持续发展的劣势分析
1,本地资源加工保障能力不足。重庆已探明可供开采利用的铝矿资源总量有限,原储量仅为2400万吨,经追加投资勘探,总储量约5700万吨;矿石品位不高,铝硅比为5-9。铝土矿找矿探矿投入不足,矿业开发滞后。深部坑采成本较高。
2,重庆铝材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如轧制材与挤压材,热轧坯和铸轧坯,一般铸件与压铸件,原铝与再生铝,铝材与深加工材,铝材品种与应用领域等的结构与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差距大。除中铝西南铝外,重庆铝加工企业大多数是中小民营企业,存在布局分散、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配套差、规模偏小,高新技术产品不多、产业集中度不高等问题。
3,统筹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铝加工行业属资金密集型产业。支持行业快速发展的融资政策和能源政策力度不够,影响企业产能扩张和行业效益的发挥。跨省区间矿产资源和能源的统筹发展机制尚未形成,跨行业间多层次的、互惠长效的利益政策机制不健全。科技人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缺失,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应用研究的原创能力弱,市场体系建设滞后。
四、新型工业化视角下重庆铝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
(一)完善管理体制,提升服务质量
重庆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服务,拓宽服务领域,在工商、税务、金融、建设、技术培训、招商引资、人才服
务、管理咨询、产权交易、专利、对外宣传等方面为本市规模以上的铝企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
(二)改善政策环境,加快形成产业集聚
强化政策支撑。充分用好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对口支援、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开发、循环经济等政策资源,支持符合规划的铝产业项目进入本市铝工业园区,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下,有选择地扶持具有相当规模且在产品和技术上拥有一定实力的骨干铝镁合金零部件企业,通过兼并、参股及控股等方式,联合其它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形成铝镁合金零部件大企业集团,加快形成产业集聚。
(三)强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按照规模经济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避免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加强铝土矿的资源保护和市场监管,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打击私采乱挖、一证多坑、采富弃贫行为。鼓励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共赢机制,从贵州、广西等周边省市取得资源,鼓励走出国门,开发境外资源。积极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完善国家资源战略储备。尽早建立跨国和跨省区互利互惠的铝资源开发和能源合作的长效营运投资机制。
(四)拓宽引资渠道,加强合作
根据商务部与重庆市签署《共同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合作备忘录》的指导精神,转变传统的招商引资思路,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从内陆实际出发,吸引和聚集国内外生产要素,培育先进生产力和体制机制,更加注重进口外部先进技术、资金、管理和智力。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园。
(五)注重产品、技术研发创新
培养一批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学科带头人与研发人才、熟练技工。依托重庆大学、重庆工学院、重庆科技学院等一批高等院校,结合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开发,面向全市铝合金研究单位或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理论与技术培训服务,建成铝合金材料领域理论与高级技术人才的培训基地,发展高等、中等职业培训。
关键词:产业链延伸;产业结构调整;曲靖
产业结构转换与产业链动态演进是相互动态影响的过程,相应的产业链动态演进模式与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调整产业结构迫切要求改变传统产业链动态演进轨迹[1]。然而,目前多数区域内企业围绕产品抓生产,地方政府围绕行政区域抓产业,产业政策的制定过多围绕市场进行。这些状况导致产业链断裂,低水平重复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各自为战。应该认清产业结构与产业链演进之间的动态关系,产业链各链条的供给弹性决定产业结构具有市场竞争力,产业链各环节的盈利能力决定着区域产业的盈利能力,产业链面对市场的状况决定着产业结构是否具有良好的发展主动性,从产业链延伸视角探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途径。
一、产业链延伸的概念
产业链延伸是指一条原有产业链在一定条件下向上下游拓展,而根据延伸的方向还把进一步分为纵向延伸和横向延伸。
产业链纵向延伸指的是产业链的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其上游产业或下游产业的扩张,包括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两种形式。产业链的横向延伸指的是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或节点企业在横向实行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或组建产业链的若干子链,当这些子链扩展到一定程度时,便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链网,产业链也就发展成为了产业集群,从而产生更大规模的集群效应。因此,产业链的延伸也可以被看作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指标,产业链的延伸整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体现在主导产业选择、主导产业兴衰等方面。基于产业链延伸的视角,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式表现为产业价值链的整合。
二、曲靖市主要产业链的分类情况
曲靖市作为云南省第二大城市,与滇、桂、黔、川四省交界,是中国第二大流域――珠江流域的发源地,并且位于中国主要产业二级发展轴线――南昆发展轴线上等等这些因素,使其经济发展具有了相对区位优势。基于此,本文从特定的空间、产品类型以及企业间的分工划分曲靖市产业链:
1.以区域特色农产品为核心的农产品产业链。曲靖拥有如马铃薯、魔芋、烟草、油菜籽、桑蚕以及多种经济林等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现已培育马铃薯与魔芋、烟草、种子、茧丝绸、油菜籽、蔬菜、生姜等种植加工产业链群。同时,曲靖还是云南省最大的畜产品生产基地,此类产业群布局在特色资源较好的会泽、宣威、罗平、富源、师宗、麒麟区等地,并带动了周边地区种植业、外向型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
2.以烟草种植、加工、配套产业为核心的烟草产业链。云南省是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却是中国最大的烟草产业集聚区,与烟草生产相联系的产业活动范围大约18万平方公里,占云南省土地面积的45.7%,烟草产业链具有绝对的优势。曲靖是云南省七个烟草主要产生地之一,烟草加工业在曲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烟草产业以烟叶种植、烟叶复烤、卷烟制造为主,曲靖卷烟厂、会泽卷烟厂(现与昆明卷烟厂合并组建红云集团)拥有知名的卷烟品牌;区内种植了大面积优质烟叶,为烟草加工提供优质的原料。
3.以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链。曲靖有丰富多样的各种农产品,为农产品深加工业提供了大量的食品加工优质原料,如肉类食品:宣威火腿、肉干制品和乳制品等。其中,宣威火腿驰名中外近三个世纪,“宣威火腿”成为中国著名商标,现有宣威火腿加工生产企业80家,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再如保健类食品:富源县2004年被评为全国八个魔芋种植重点基地之一,现魔芋种植面积达3.6万亩,保健魔芋类食品加工产业链已初具规模,其中魔芋精粉、魔芋胶、魔芋纯化粉在2004年5月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4.以电力工业、煤化工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产业链。曲靖是“云电外送”“西电东送”的主通道,发电量占全省的1/3,现有发电、供电企业60余家,企业分布于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的区域,主要位于麒麟区(云南省滇东电业局)、宣威(火电)、会泽(以礼河)和罗平(鲁布革)等地区。曲靖作为云南省两大煤化工基地之一,煤化工产业链将成为区域发展的主要经济支柱。曲靖现有化工工业企业70多家,产品主要包括有机化肥、基本化学原料、有机化学制品、合成纤维、塑料制品等,虽然多数企业生产仅为初级产品生产,但为形成化学工业集群奠定了基础。此外,曲靖冶金工业主要分布于麒麟区、马龙县和会泽县,主要产品有生铁、铅锌、铁合金等,随着曲靖冶金基地的建成,曲靖冶金工业链的群聚性将会更为突出。
5.以旅游业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链。曲靖具有良好的旅游资源,主要表现为:第一,旅游资源类型齐全。拥有全国旅游资源六大类中的全部、74种基本类型中的57种;第二,旅游资源空间组合性较好,并与其他旅游区具有较高的互补性;第三,旅游特色明显。其中以罗平油菜花海、陆良彩色沙林、珠江源马雄山等为代表;第四,曲靖市旅游业己纳入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构架之中。目前,昆明一陆良彩色沙林―罗平、昆明―马龙―麒麟区―沾益珠江源、昆明―陆良彩色沙林―师宗―罗平―沾益珠江源3条旅游线已成为云南旅游精品线路。
三、基于产业链延伸的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措施
产业链延伸的概念无论对经济增长,企业、政府和其他机构的角色定位,乃至构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其他机构的关系方面,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法。通过对曲靖主要产业链进行梳理分类,进一步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以下三方面措施建议。
1.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集群中的某些特点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特征非常相似,都是相对脆弱的个体以集群的形式获取整体的生存优势,都具备自组织能力和在受外界环境影响时产生的应变能力,即在体系内部,个体间都存在共生、互生等生存方式。因此,循环经济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主要通过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按照产业链发展阶段和产业类别的不同特点,现有产业链集群可分为四类,即同构型、异生型、共生型和产业链主导型。
其中,曲靖煤化工基地、冶金基地,均属于典型的同构型产业链,这类企业对配套设施和技术资源需求相同,所以在集聚地建设中,政府将原来分散的生产企业集中起来,配套建设废气处理设施,解决废气污染问题,并对生产中的废物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集中回收其中的可再深加工废物,以这种方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曲靖农产品加工和绿色食品加工是共生型产业,对于这一类产业则需要完善已有的产业共生链,加强链与链之间相互联系,使之形成更加稳定的产业共生网络;同时还需要加强副产品交易的市场建设,推动产业共生网络向集成化方向发展;并且还要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建立产业群整体的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加强配套设施的生态化建设和共享。
曲靖轻型汽车生产区形成以一汽红塔公司为核心,上游汽车零配件企业为配套的产业链主导型产业群,对于此类型的产业则需在开发区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围绕轻型汽车的生产横向拓展废弃物利用链,有效促进轻型汽车零配件产业群中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2.对现有产业加以引导,延伸整合产业链,形成地方优势产业群。曲靖拥有自身的资源优势,并在历史上形成了煤化工、化工、电力、烟草加工、汽车制造等一批初具规模的工业企业,企业拥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和品牌优势,现已成为曲靖工业集群的核心。此外,以当地生物资源、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为基础的农产品加工、绿色食品加工、旅游等产业集群已形成雏形。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合理的产业规划和产业布局,尤其对曲靖市三大工业园区(南海子综合工业园区、花山煤化工工业园区、汽车及零部件配套产业园)的合理规划,优先发展已粗具规模,具有一定市场优势的产业群,如烟草、轻型汽车、煤化工和电力等。与此同时,政府还应主动进行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配套,缩短经销路径,降低经营成本,形成良好的集群效应,进而通过政府整合各种资源,进行分类搬迁集聚,打造品牌产业集群,如“曲靖珠江源品牌”,最终形成“品牌产业群的聚集效应”。
3.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助力产业链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是产业链延伸的基本动力之一,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链是提业素质,优化产业链的基本路径之一。而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是发挥“后发优势”,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重要手段。因此,曲靖应该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硬件改造与软件改造并重,支持工业共性、关键、前瞻性技术的联合开发。与此同时,还应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对具有广阔市场需求的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优化产品和技术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提高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企业快速反应能力。概言之,要建立健全区域性技术创新体系,就应始终把技术进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朱英明.产业集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7.
[2] 张宏.产业集群培育的路径与政府作用[J].理论导刊,2005,(6):21-23.
[3] 唐浩,蒋永穆.基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链动态演进[J].中国工业经济,2008,(5):10.
[4] 赵丽敏.产业链延伸视角下的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1,(10):53.
关键词 农民增收;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090-04
都市农业(Urban Agriculture)是位于城镇、城市、或大都市边缘,对城市或城市周边的自 然资源加以循环利用、同时充分利用城市内或城市周边的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为城市生 产、加工或销售各种食物、非食物产品或服务的产业[1]。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 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基础;以良好的环境为保障;充裕的 资源为支撑;以生产的持续性、经济的持续性和生态的持续性来凸现其积极性的[2] 。农村经济综合发展与生态平衡彼此协调,农业经济功能与农业的生态、文化、社会等功 能的协调,是现代都市可持续农业的基本内涵[3]。可见,都市农业的社会、环境 功能与经济功能有着密切联系,但社会、环境功能有赖于都市农业经济功能的充分发挥 [4]。发展都市农业是从发挥其经济功能开始的,尤其是要将农业生产主体的利益给 予充分的考虑,因为农民收入不增加,就不可能注重农业社会与生态功能的开发,不会形成 对发展都市农业尤其是对都市农业的社会与生态功能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为过程。如果从系统 论的观点出发,机制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范畴,互动就是二者在互动机制的作用 下按一定方式有规律运行着的动态过程。我们将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系统用语言 描述为: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将都市农业资源、农村社会、农业经济、农业技术在内 的诸多子系统看成一个整体,以都市农业资源为约束条件、以人为本的主体以实现都市农业 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的复合系统。
1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互动机制的要素分析
1.1 农业资源因素
从广义角度来看,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都市农业资源与传统农业资源相比 较有其自身的特点。自然资源中,土地资源是都市农业最为主要而又极为稀缺的资源。社会 资源中,劳动力素质上,都市农业必须拥有大批文化和技术素质高的劳动者,技术人员在劳 动者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生产技术上,现代都市农业应能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和设备武装都 市农业的各个生产部门和生产环节,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半自 动化、自动化和信息化,以便显著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 业,尤其是要通过以良种、生物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绿色革命”来实现现代都市农业的良种 化以及与之配套的科学化。此外,都市农业还包含对人们参与农业或农业旅游具有强烈吸引 力的人文或社会文化资源,包括城市特性、历史特点和乡土特色等诸多方面。
1.2 制度因素
实现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良性互动必须受制于制度因素的作用。一是国家宏观调 控下市场机制,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机制对都市农业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是适应市场 竞争机制、价格机制等调节资源供求变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产权因素,合理有效 的产权制度是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都市农业资源产权可以定义为附着在都市农业 资源上的一切权利;都市农业资源产权制度即社会对都市农业资源内含的种种权利的设置以 及关于这些权利的分配,收益和转让的规则。三是法律因素,建立与都市农业发展相适应的 都市法规体系,以法律形式来保障都市农业的顺利发展和农民增收。对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 而言,法制保障关键要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和微观制度创新,以法律法规形式,建立与都市农 业发展相适应的微观基础与宏观管理体制,包括培育多元化微观经营主体、多元社会化服务 组织、都市农业的宏观管理机构及相关的经济政策体系,为都市农业产业化提供体制依托。
刘?颖等: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互动机制的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4期1.3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农业服务体系要素、农业经济组织与农业产业化因素。社会化服务(主要 包括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与信息等服务)是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农业 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可以降低农民的生产和交易成本,有利于突破单个农民在技 术、资金与信息搜寻方面的能力限制,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农业科研成果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传 播和实践中的应用,有利于农业的技术进步。都市农业“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状况决定了 农户经营组织是我国农业的微观基础,这一点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大部分地区也仍然是基本的 抉择,而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的主导形式必定是建立在农户经营的微观 基础上。因此,契约一体化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的出现恰好可以认为是对分散独户的农户经 营组织走向专业化、社会化以及一体化的强烈内在需求冲动的一种有效的反应和适应性的调 整。 农业产业化既是一个要素、生产、加工、销售、服务、风险及其利润的整合过程,也是一个 相关经济组织的整合过程。农业产业化不仅可以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增强农民经济 预期的稳定性,从而促进农户经济行为的优化,而且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 农民的收入,从而增加农民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和经济实力。同时,农业产业化还有利于工 商企业直接投资农业,是实现农民增收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4 技术因素
都市农业发展的基础是资源的投入,然而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却不完全取决于当地的资 源条件,这主要是技术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某些稀缺资源。使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 业转变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新的有利的技术供给,以协调资源禀赋条件的失衡。可见,在都 市 农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因素可以达成要素之间的合理配置利用,促进要素生产率提高。
2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互动机制的理论分析
2.1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互动的静态机制
2.1.1 农民增收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农业持续发展最强大的动力。调动农民积极性,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农民 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都市农业的建设是一个资本积累的过程,而资本积累和投入的主体归根 到底也是农民。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农业资金的积累和投入才有可靠的保证;反之停滞或下 降,不仅挫伤农民的积极性,而且也使积累与投入的资金失去来源。
2.1.2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协同与竞争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在追求经济持续性上的协同;都市农业的基本功能是经济功 能。都市农业是农业产业活动的一种类型,只有具备生产性、经济性(或盈利性)才能存在和 发展。因此,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农业和农村可持续性经济增长。农业和农村可持 续性经济增长是被抽象化而宽泛化了的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由此可见,农业持续发 展的主导就是要追求经济的持续性,这一目标与农民增收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是统一的。
农民短期收益最大化与都市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竞争:都市农业生态持续性目标要求农户 将一部分资源用于对生态持续性的维持,这符合农民的长远利益,但在农民所拥有资源一定 情况下,必然会减少农民投入到追求短期经济收益最大化目标的经济活动中的资源总量,在 技术、生产效率等条件不变前提下,农民所能获得的短期收益必然会引起下降,这不符合追 求短期收益最大化的农户的目标。农民作为利益主体,其主要是通过对拥有资源的配置与 利 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这样农民的微观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及农业资源持续利用之 间可能不一致,尤其当农户追求短期内的经济目标时,这种矛盾性会更突出。
2.2 农民增收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机制
本文研究假定 在保持都市农业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 服务的前提下,农业资源如何组合以实现都市农业产业产出效益最大化和都市农民收入最大 化这一经济学命题。
2.2.1 都市农业资源与农民增收
经济利益是农户利用与配置资源的最根本原因,实现效益最大化是农民 改变资源利用方式的基本动力。根据经济理性化原则选取经济核算的方法,资源利用时当 边 际成本与边际收入相等时,边际利润为零,也就是资源利用所能产生的总效益达到最大 [5]。在现实的情况下,农民一般进行多种经营,要权衡、考虑食物保障、收入、休闲 和 长远资源体系的再生等等相互矛盾的目标,因此需要根据农民自身的各种条件进行优化配置 。假设农民的经营成果是农民多重性经营目标的函数,用公式表述即为:
U=U(G1G2…Gn)
其中U表示最大化效用,G为农民经营目标。组成上列函数的因素G(农户的目标)很多,大致 可分为收入导向型和资源再生导向型[6]。
农民在都市农业资源利用与配置的过程中,要想实现新的突破,大致有三种途径实现:微调 、转产或转业。按照微调这种方式农民对资源的利用与配置方式并不准备进行大的调整,是 一种渐进式的方式。采用微调方式的农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该农民在资源利用与配置过程 中已经实现了相当优化的方式,进一步调整的潜力不大,但又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希望取得 更好效果的探索。另一类是该类农民经济基础较差,抗风险能力弱,受资源、资金、技术和 经验的约束和保守思想的考虑而不愿意对资源的利用与配置方式做出大的变动。微调方式考 虑的是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转产是农民对资源的利用与配置方式的重大调整,使农 民户采取转产方式的因素主要有价格、技术和政策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的生产决 策受价格的诱导,当某一农产品出现有利价格时,农民会改变原先农业资源在各农产品上的 分配,大规模应用到该农产品上去;当农户掌握了某项新技术,该技术能够带来农户效益的 提高,必然会促使农民减少其他项目的生产,转向多使用该技术扩大生产;政策环境的改变 也会促使农户进行转产,如“退耕还林”和“退田还湖”政策的实施,就是这种方式的体现 。农民转业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主动转业,农民因农业比较效益低下,有从事非农产业的 资本,从而放弃农业生产,将自己的土地转包给其他农户或者彻底放弃;二是被动转业 ,主 要原因是国家基本建设征用或非农业建设占地,一部分农民丧失了原来承包的土地,在获得 一定的补偿后成为无地农民[5]。
2.2.2 都市农业资源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
都市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是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基础,既要达到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又 要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就必须采取资源消耗少而使用效率高的方式,也就是都市农业资源的 优化配置,只有走优化配置都市农业资源的道路,才能达到都市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也才 能实现都市农业的持续发展。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以农村城市化为依托,以高科技农业为基础,以知识经济为支柱,以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设施,以及先进管理科学技术为手段,以规模化的集约农业, 设施化的高科技农业,产加销一体化的市场农业和高度开放的外向型农业实现都市生态、经 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农业资源的集约化利用[2 ]。
3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互动的实践模式
3.1 都市农业资源循环型家庭模式
目前我国都市农业仍以小规模分散化的家庭经营为主体,家庭型循环都市农业模式把生态学 ,生态经济学等基本原理应用在村镇庭院的种植、养殖、加工、住宅建筑、园林化等多种产 业,有机结合成不同循环类型的都市农业生态系统,因此倡导家庭型循环都市农业,对提高 家庭经济的运行效率不失为一种长效机制。
3.2 都市农业资源循环型企业模式
根据农业生态产业链建立农业资源循环型企业,以产业经营带动企业经营。农业生态产业链 (体系)是在生态种植业、生态林业、生态渔业、生态牧业及其延伸的生态型农产品生产加工 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农产品消费领域之间,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要素耦合和 产业生态链等方式形成网状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生态产业体系(链网)。各产 业部门之间,在质上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量上是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有机体,相 互间构成横向耦合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网状结构。
3.3 都市生态农业园区模式
生态农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农业生态学原理设计的一种新型农业组织形态。其目标 应是尽量减少废弃物,将园区内某种农业或企业产生的副产品用作另一种农业或企业的投入 或硬指标料,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清洁无污染。 建设生态农业园区,必须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和农业生态的原理探索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深 层次矛盾,因地制宜,强化区域内农业之间的内在联系,补充和完善现有区域生态功能。
3.4 特色生态农业经营模式
所谓特色生态农业,即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借助科技创新和资源异质化,在推动 主导产业标新立异和品牌产品系列化的过程中实现高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运作模式。这种模 式可以说是农业市场化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以科技进步和强化管理为手段,以综合开发、 基地建设为措施,以集约化、基地化和规模经营为方向,以发展“特色”为突破口,面向 工业、面向外贸、面向城乡市场,结合发挥城市生态农业双层经营的机制优势,发展高产、 优 质、特色、高效农业。
3.5 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模式
这种模式是较为常用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实践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北方,已经形成 了以地膜覆盖为重要内容的“旱作农业和塑料大棚+养猪+厕所+沼气”四位一体的生态农 业模式,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一块土地上实现了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 建 立起了生物种群多、食物链结构较长、物质能量循环较快的生态系统,达到了农业清洁 生 产、农产品无害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可观。南方“猪―沼―果”模式,以养殖业 为 龙头,以沼气建设为中心,带动粮食、甘蔗、烟叶、果业、渔业等产业,广泛开展农业生物 综合利用,利用人畜粪便入池产生的沼气做燃料和照明用能源,利用沼渣和沼液种果、养鱼 、喂猪、种菜,多层次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 民收入[8]。(编辑:温武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Luc J A Mougeot. Urban Agriculture: Concept And Definition[J].
Urban Agriculture Magazine, 2000, (1):5~7.
[2] 顾海英,周小伟.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内涵[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 1,(1), 23. [Gu Haiyong, Zhou Xiaowei. Significance and Implication of Sustain 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ty
Agriculture[J].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01, (1):23.]
[3] 蔡意中.上海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20~2 7.[Cai Yizhong.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Countrysi de[D].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1, 20~30]
[4]杨振山,蔡建明.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 06,(5):31. [Yang Zhenshan, Cai Jianming. Positioning Role and Function of Urban
Agriculture[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6,(5) :31.]
[5]邹礼红.经济安全保障下的农户资源利用与配置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 06 ,29~31. [Zhou Lihong. Study on Farmer Households’ Utilization
and
All oca tion
of Resources under the Guarantee of Economic Security:[D], Huazhong Agri cultural University, 2006, 29~31 .]
[6]赵登辉,丁振国.农户经济行为的分析与土地可持续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 境,1998,(4) : 51. [Zhao Denghui, Ding Zhenguo.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 ures in the Peasant Household’s
Economic
Behavior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 n
of Land[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998,(4) : 51.]
[7]Jac Smit, Annu Ratta and Joe Nasr. Urban Agriculture: Food, Jobs, and Susta inable Cities[R].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New York,NY,1 996,3~10.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煤炭;转型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研究
国外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Innis、Bradury、Hayter、Barnes等学者都对资源型城市进行了研究。Innis作为该领域的创始者,主要以单一城市(镇)或特定式区域中的若干城市为对象进行研究,其意图是寻找社区不稳定性的原因。1988年,Bradbury从个体研究转向群体研究,指出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资源型城镇需要建立早期预警系统,并提出要制订财政援助、转岗培训等策略,以及要建立社区赔偿基金和专项保险机制的对策。此后,Hayter&Barnes(2001)指出加拿大的资源型业已经历了两个劳动力市场分割阶段,前一阶段与福特主义生产相适应,后一阶段与灵活的工业化生产相适应。一个二元劳动力市场正在加拿大很多偏远地区形成,即中心工作区和边缘工业区。
国内学者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90年代。宋晓梧(2006)认为资源枯竭城市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在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陷入困境的体制、机制成因,将发达国家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举措进行规纳分析之后,提出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姜春海(2006)指出产业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该建立资源开发补偿、衰退产业援助和替代产业扶持三个机制,以供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对资源开采、初加工以及配套产业具体实施援助。徐君(2007)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风险评估进行了研究,指出正确评估产业转型风险的高低对有效进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至关重要,并提出以模糊评价模型对产业转型风险进行定量评估,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提供更为科学、可观的依据。古丽鲜等人(2009)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2007年75个地级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规模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揭示出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效率在空间分布、资源类别上的差异,分析了影响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效率的原因,并就如何提高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效益提出了相应建议。此外,侯振明(2005)、佘崇林(2007)、宋娜(2011)等人还分别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
国内外的相关理论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然而,国外的资源型城市理论虽然丰富,但大部分都是建立在西方国家国情的基础上,有些理论并不适合中国。国内的很多学者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了研究,但相关的政策建议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状况及案例分析
(1)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状况。2010年,我国共有煤炭、森工、石油等各类资源型城市118个,其中煤炭城市就有63座之多。[1]这些资源型城市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大批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业相继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于2008年、2009年、2011年分三批确定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其中煤炭枯竭型城市占比很大。煤炭资源型城市“一煤独大”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承载城市发展对资源配置的需求,出现了经济增长缓慢、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态环境恶化、失业人员增多、社会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给当地城市发展、社会和谐带来了巨大压力。
(2)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分析。在前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几个国内外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失败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1)从20世纪50年代起至今,政府一直给予煤炭和钢铁行业必要的补贴。(2)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规模地整合煤炭和钢铁工业,政府资助煤矿集中改造,关闭不盈利、技术落后的小煤矿,同时对能耗高、污染大的煤化工厂和炼钢厂实行兼并、重组,将生产集中到大公司。(3)出台为期三年的特殊政策。一是通过德国联邦协调银行提供9亿马克的低息贷款。二是企业每创造一个就业岗位,政府就支助其5万马克。三是工人的转岗培训费用100%由政府资助。对50岁以上者,让他们在原有的工作岗位继续工作,发挥其技术和经验;对30岁以下的年轻人进行培训,发挥其在经济结构转变中的潜力。(4)设立“鲁尔地产基金”,用于收购关停并转企业闲置下来的土地,并建立专门机构,对土地进行评估处理,使其得到利用。(5)根据资源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对区域内的产业进行重新合理布局,形成“南方保护区”、“重新规划区”和“发展地区”三个地带。(6)吸引新兴工业迁入本地,促进经济结构向多样化发展。(7)煤炭、钢铁等传统支柱产业进行了技术更新。(8)成立环境保护机构,统一规划治理环境污染。(9)制定了一个为期10年的国际建筑博览会计划,对17个城市进行全面的城市改造,发展新经济。(10)大力发展高科技。(11)兴建区内快车线、高速公路,搞好水陆联运,解决煤产品的运输问题
(1)紧抓被列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的历史机遇,出台多项加快转型的政策与措施。(2)延伸产业链,由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3)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及稀土新材料、矿产业和资源再生利用、能源和新能、机械和专用设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黄河文化产业等支柱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4)注重高科技的应用,促进产学研的结合。
通过上表的对比分析可知,煤炭资源型城市在走过单纯依靠资源的开发与初级加工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后,随着资源的耗竭,都选择了加速城市转型的道路。但每个城市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不同的转型模式,德国鲁尔区以及我国的白银市、枣庄市都转型成功,日本夕张市转型失败。通过对这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分析,有利于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寻找出推进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对策。
三、促进煤炭资源型城市顺利转型的建议
(1)转型定位准确,转型目标设置合理,及时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增强经济实力,是推进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前提。转型定位要准确,转型方向要明确,要结合城市自身的情况,充分利用优势资源,避免盲目转型,走错路、走弯路。同时要考虑城市的承受能力,切勿急于求成,为了短期的政绩,定下过高的目标,过度发展。例如,甘肃省白银市着眼于建立循环经济体系,运用高新技术,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的定位;德国鲁尔区则是发展成为全德国最大的工业区的定位。在明确发展目标后,要注意及时发展接续产业有效承接产业转型,在资源产业发展处于上升阶段的时候,就应及时做好接续产业的调查研究工作。明确承接产业后,就应加快培育壮大接续产业。否则,一旦作为城市经济支柱的资源产业开始下滑,经济社会矛盾便会凸显出来,这时不仅转型的成本高昂,而且转型之路也更加坎坷。因此,要及时发展接续产业,为日后实行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前做好铺垫,避免再次出现像夕张市因发展接续产业时间过晚而转型失败的现象。此外,要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实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支撑,雄厚的经济实力是推进城市成功转型的根本动力。转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资源企业倒闭、以往的重点资源产业产值严重缩水等问题,如果在转型时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支撑,城市的发展将受到阻碍。城市经济体系出现大的问题,不仅转型难以成功,还会给该城市带来更大的经济社会问题。
(2)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各项政策支持力度,在财税、金融、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是推进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条件。上级政府在财税、金融、产业发展、矿产开发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与支持,转型城市本级政府按照上级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是确保煤炭资源型城市能取得成功转型的必要条件。例如,德国鲁尔区在转型初期,出台为期三年的特殊政策,包括通过德国联邦协调银行提供9亿马克的低息贷款;企业每创造一个就业岗位,政府资助5万马克;工人的转岗培训费用100%由政府资助等,为促进该区成功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通过在这些方面努力,才能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提供必要的条件。又如甘肃省白银市,于2008年由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支持该市做好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的意见》,其中就财税金融、矿产开发与土地利用、社会发展与产业发展扶持等方面给予了21条优惠政策,为加快白银市的成功转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解决好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推进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有力保障。资源型城市实行转型,归根结底是为了使人们有更好的生活。如果城市的转型带来了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和更多的民怨,这不仅不利于转型工作的开展,也与转型的最终目标背道而驰。因此,要维持社会稳定,需要进一步妥善处理失业问题,做好促进就业、再就业的相关工作,减少和避免由于资源企业及相关产业的关闭破产而带来大量下岗失业人员。解决好转型城市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居住等方面的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补偿机制,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提高矿区人民的幸福指数,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DB/OL]http:///roll/20100426/2108830.shtml.
[2] 余际从,李凤.国外矿产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可供借鉴的做法经验和教训[J].中国矿业,2004(2).
[3] 刘通,韩丽亚.日本夕张市政府破产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启示[J].宏观经济研究,2007(1).
[4] 赵慧.论西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政府职能――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J].甘肃科技,2010(8).
[5] 徐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风险评估[J].统计与决策,2007(2):112-114.
[6] 冯春萍.德国鲁尔工业区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3(2).
[关键词]轻工业发展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轻工业承担着服务“三农”的任务,发挥着以增加就业量,提高进口和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使命。债务危机爆发后,全球需求萎缩,轻工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随着中国的沿海制造业产业已被称为其“世界工厂”,许多轻工业产品制造企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成本继续向上升,劳动力短缺,贷款困难,利润率下降以及海外订单锐减。我国的轻工业面临严峻挑战,其融资难、结构,技术,质量的矛盾仍然存在,轻工业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等,因此发展我国轻工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我国轻工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轻工业加大了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取得了技术进步步伐加快、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等重要成就,实现了全行业平稳较快发展。2010 年,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占我国工业总体相应指标的17.9%,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多数行业整体研发能力较为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一些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亟待突破;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产品结构不适应消费升级需要,在国际产业分工中长期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食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多数行业品牌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为数不多,建设水平与生产制造能力存在较大差距等。由此可见,我国轻工业既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重大挑战。
三、轻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 、科学技术的滞后制约着轻工业发展,导致我国轻工业不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研发环节较为薄弱。中小型企业偏多且多为民营企业是我国目前的轻工业发展的现状,这样的行业门槛相对偏低布局凌乱,而且分散,没有开发和发展较大的创新能力的土壤,重复建设的现象非常严重,缺乏规模经济效益,以原料型或加工型为主大多数生产,他们的产品技术附加值低、结构水平不高。
第二、增长方式存在结构性矛盾且过于粗放仍然。从目前轻工业的产业结构来看,企业过小且相对分散,而大型企业缺乏必要的核心技术和国际化的资源配置能力,初加工的产品较多,科技含量偏低,有严重的同质化的现象,各个品种的结构布局也不合理,单从企业的结构方面来看,其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
第三、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不到位,对于我国轻工业来说相当一部分的工业消耗过大、产品质量偏低、污染严重,相当一部分企业依然采用粗放的增长方式,没有采取综合利用的方式。
第四、轻工业贸易摩擦增多。欧盟于2011年5月,欧盟对我国铜版纸实施“双反”措施,开启欧盟首次对中国产品动用反补贴措施;12月,美国商务部正式公告,对从中国进口的木制卧室家具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四、发展轻工业的对策建议
1.调整经营战略,实施“特色轻工”的大开放
我国的轻工产业最需要的是技术含量的改进。提升轻工业竞争力,要实施“特色轻工”的大开放战略,实行“请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在层次上我们的制造业过于偏向于原材料的处理生产,技术含量较低,从中获取的利润有限。轻工行业需要产品层次的更新与多样化。一是“请进来”,就是结合本土资源特色实际,主动接受发达国家经济辐射,吸引区域外产业的相关资源来达到促进本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竞争力的提高。二是“走出去”, 主动将本区域特色产业分工链条的一部分放在区外更合适、更有优势的地区,从而更能发挥产业整体的优化。
2.建立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我国轻工企业的数量众多,行业分布相当广泛。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主题轻工业园区,将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或有一定关联度的企业集中在园区内,真正做大、做强,形成规模优势。同时,以点代面,通过产业的关联带动,延长产业链条,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关键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采取多方面的政策支持灵活而有效地满足不同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3.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发展“新轻工”
积极扶持和推动重点骨干企业加速建立技术中心,重点抓好企业技术中心或技术开发机构建设,大力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加快利用并转化科技成果。技术创新体系是高科技发展的基础,也是“特色轻工”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支撑保障。增加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地投入,建立起以企业投入为主体,财政、金融、外资互动的技术创新机制。完善风险投资体系和机制建设,提高政府对风险投资公司的支持力度,提高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和经营管理能力,使之在发展轻工业高新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会勇,探讨轻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2 月
[2]陈涵、丁敬雯、孙克强,江苏纺织工业发展态势分析,江苏纺织,2011年7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