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网络课件;FLASH技术;教学质量
目前,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的推进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计算机连接因特网进行课程的讲解越来越普遍,学生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终端连接网络,进行作业的上传与下载也越来越常见,如果能够将传统的课件进行网络化的转化,供学生通过网络访问,进行网络下载或实时观看,能够为学生提前预习课程或者随时复习课程的教学要点,就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的效果。根据目前我国高校网络的基本条件以当下大学生的兴趣特点,基于FLASH环境来进行网络课件的开发将会是最合适的一种方式。然而同时,基于FLASH环境开发网络课件能力对于教师利用计算机设备和相应软件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将其网络化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所提及的所谓基于FLASH环境开发的网络课件是指在Internet网络中,用户可以实时下载并通过计算机环境进行播放的多媒体课件。在当前网络带宽有限速的前提下,怎样才能既保证多媒体课件的多媒体性和交互性的特征,又能保证用户在Internet网络中实时、稳定地下载播放,这正是影响现代化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在开发课件的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网速的要求,要减小网络课件的体积,因此开发工具和开发方法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最理想的网络课件开发工具非FLASH技术莫属,它有其它开发工具无法比拟的功效,基于FLASH环境开发出合适的多媒体网络课件会对我国数字化校园进程中的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影响。
1 数字化校园进程中开发网络课件的必要性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中,我国高校都在不断加强网络课程以及传统课程的网络化的建设工作,很多高校的网络课程体系已经逐渐发展壮大,并成为传统教学方式的有力补充。有些网络课程甚至凭借着网络的远程教学优势和网络资源丰富性的优势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网络课程和传统课程网络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今天,网络课件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元素,其开发与制作的方法与质量对网络教学的效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网络课件是网络课程以及传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课件中除了包括了教学目的,教学要点和教学方法等重要内容外,还能够包括一些通过多媒体媒介(视频、音频和动画)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演示内容,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消化。当然网络课件的这一重要功能也是要借助于符合要求的计算机环境来进行实现的。其次,当代的大学生习惯于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环境来进行学习和生活,网络课件可以较为容易地被他们所接受并使用。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访问网络课件,进行相应的课前预习或者课后复习,他们还可以通过网络将课件下载到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上,不受时间可地域的限制随时进行学习。最后,网络课件的制作虽然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但是现在的教师对于多媒体和计算机环境的熟悉程度已经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只要选到合适的网络课件开发软件,相信教师们很快就能够掌握相应的开发技术。
网络课件的开发和应用对于未来教学的效果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网络课件开发工具来看,FLASH技术是最适合的理想工具,基于FLASH技术开发出合适的网络课件将会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基于FLASH技术开发网络课件的优势
Flash软件是Macromedia公司开发的基于矢量图形格式的网络动画软件,具有体积小,矢量放大,形象生动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作网络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传播,逐渐代替传统的POWERPOINT、AUTHORWARE等软件,应用于网络多媒体课件教学中。
另外,使用FLASH技术开发课件还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将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加自然、逼真的表现出来。同时可以对抽象、无形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模拟表现。使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充满了魅力。
基于FLASH技术开发的多媒体教学网络课件就是充分利用视听媒体动画的优势,把教学思路通过动画的方式体现出来,而二维动画软件FLASH提供了强大的交互功能,能够方便进行交流,动画功能为网络课件的使用创建了互动的矢量图形和动画,界面美观,视觉冲击效果强,改变了课堂教学形式的单一的缺点,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力助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课件的网络化应用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对多媒体课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LASH动画适用于以“流媒体”理念的传播技术。流媒体可以边下载变观看,而FLASH具备了这样的特点,可以方便的在客户端使用这种技术,不会受网络的影响,造成不连贯的播放方式,从而增加等待时间,影响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形象网络课件学习的心情。并且无级放大的矢量图质量不会因为修改属性而降低,避免产生类似位图文件的锯齿斑效果。
基于FLASH技术开发的网络多媒体课件是存放在服务器上的,学习者通过络网进行学习的多媒体课件,它具备以下一些特点:(1)体积小,传输速度快,功能强大。在当前网络带宽的限制下,要求文件小,传输快,这是与单机课件最大不同之处。(2)在客户端无需安装和维护,运行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强。(3)交互性强,学习效率高。网络多媒体课件通过运用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手段多维刺激学生,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内容真实化;让学生快速准确掌握知识点。(4)学习自由度强。学习者不受时间和空间及地理位置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自由进行学习。
然而,FLASH技术能够被广为使用,其丰富的交互性能是亮点之一。基于FLASH技术开发的多媒体网络课件不仅可以在内容的学习使用上提供良好的交互控制,而且可以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学习、更好地体现出“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从另一种角度而言,多媒体课件就是通过硬件、软件、设计者和用户的参与这四项来共同实现的高技术性艺术作品。
基于FLASH技术产生的交互性动画是一种新兴的数字化的动画表现形式,它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交互技术、网络技术结合而逐渐形成发展而成。它是计算机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产物,通过在计算机上形成虚拟现实自然技术,使人们从视觉上满足想象的幻觉视觉世界。作为新时期数字媒体艺术的本质性特征是当今数字媒体艺术的重要领域。
交互是计算机技术的术语,是指人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换,人机对话是通过计算机的程序处理过程实现的,交互性是交互动画的基本特征,是计算机人性化的智能设计。交互动画是人与计算机虚拟动画通过交互程序设计的互动动画。它的情境是由人主观控制的,实现第一人称的角色控制,参与者不同的选择性,使交互性产生了不同的结果。不是传统动画片的线性循环的叙述方式,参与性是交互动画的显著特点。交互艺术和数字媒体是密不可分,用户可以自由的选择信息源对人类生活状态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互性动画技术利用动画技术生成的动画作品,使得动画的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选择,在场景再现、模拟浏览、动态演示、文物展示等方面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基于FLASH动画的交互性应用在网络课件当中能够引起学生的更多使用兴趣,并且能够产生实时信息反馈数据流通率高实现更高效的信息互动,增强学习效果。
总之,目前的FLASH技术可以实现网络课件所需要的几乎所有效果,FLASH只是制作网络课件的一种技术,但是教师如何能够对网络课件的内容进行有效合理地组织,使之适应于学生的需求,真正提高教学效果,才是更为重要的问题。我国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提高了高校的硬件基础设施,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如何能够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中真正利用合理的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学工作者所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秀荣,冯旭鹏. 高校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现状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10期.
[2] 王强.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提升教学质量中的积极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1月.
[3] 周静谦.基于Flash的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实现[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5期.
[4] 曹译文. 基于FLASH的多媒体技术在网络课件中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传媒科技,2013年9期.
[5] 张帅. 论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运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03期.
关键词: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重要性定位课程建设网站建设
2005年到2008年我参与并主讲了四门省级精品课程,下面我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建设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
一、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重要性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树立和宣传优势院校、优势专业、优势学科的强势地位和成功经验,带动和促进院校的自身发展,同时利用当今发达的信息技术形成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成果共享,从而带动全国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教学改革。
精品课程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必须有反映教育特色的精品课程,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对于学校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质量保证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定位
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不同于本科院校,主要体现在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把握、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实践教学条件、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等方面。精品课程的定位应体现为“职业性、技术的应用性和示范性”。
三、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课程建设
1.精品课程的特色:理念和模式。
该课程应该是有自己特色与理念的课程,应该是基于工作过程开发出来的课程模式。
2.课程本身在课程体系中要占据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该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
3.课程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案。
常用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有四步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等。
4.课程师资要突出双师素质,体现团队意识。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教师团队与本科院校不同,应突出“双师型素质”、“企业工作经历”等特点。对于精品课程建设,师资是关键,所以精品课程的开发团队专兼结构达到1∶1以上,且企业教师在专业团队中实质性兼职。专职教师是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
5.实践条件是课程改革的基础。
高职学院的课程应突出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因此,精品课程的实践条件非常重要。
6.多元化的立体教材和教学资源是精品课程的支撑。
加强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积累长期使用的教学资源(课件、授课计划、大纲等)。
四、精品课程的网站建设
课程最终效果要表现在网站上,下面是我在网站设计方面的一些感想。
1.从要求和指标体系中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
高职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从指标体系中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的项目。我们从2008年的指标体系中就可以设计出以下层次分明的导航。
2.网站内容必须齐备。
仅有一般教案和授课电子教案,没有实在丰富的网络资源,就谈不上精品课程建设。网络资源大概可分为: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专题型CAI课件、资源库及相关专业网站链接等几种类型。
3.网站运行速度快,网页设计简洁大方。
网页设计方便专家浏览,网站设计应简洁明朗,不宜太过花哨,必须保持畅通,速度要快,尤其是视频内容,最好能够拖动播放,因为专家未必有耐心从头到尾地看完一段录像,很可能是跳着看。
4.网站首页最好能看出课程的特色之处。
网站的设计应该本着方便评审专家和学生浏览的原则。
5.精品课程的网站建设应有专人长期负责。
专业教师不擅长网站的设计,而负责网站建设的人员也未必能很好地理解专业教师的设计意图。因此,双方必须相互配合,将网站的建设更新与维护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做。
6.一些小技巧和注意问题。
(1)在申报表填写时,必须认真填写,凸显课程特色。
(2)说课、教学录像精心设计,精心摄制。
(3)网站要有师生互动和自主学习作用。
(4)可以把电子文档转换为SWF文件,最大限度防止无限制下载。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应是建设一流的课程,一流的内容,一流的网站,一流的管理,这样就可以得到有特色的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颜洽茂,金娟琴,谢桂红.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04,(8):6-7.
[2]王洪成,张佑林,王琳.《工程图学》精品课程网站的开发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VOL 26,(5).
Abstract High school physics learning requires students not only master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extbooks, but also need to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experimental operation capability.This requires teachers fully excavate all the valuable experimental resources to develop students' physical experimental ability during the usual teaching process.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hysics experiment resources in high school, and puts forward a specific optimization path.
Keywords high school physics;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optimization path
0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教学资源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对于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而言,实验是重要组成部分,故实验资源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除了要紧抓理论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充分开发利用一切有价值的物理实验资源,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成效。就目前高中物理实验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来看,现有的教学资源难以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实验资源对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从多种渠道进行合理开发,并对已有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与管理。
1 高中物理实验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
1.1 现有实验资源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中,实验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对物理课程目标的贯彻落实、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而实验资源则是物理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就目前学校现有的实验资源来看,实验室的仪器种类数量有限、器材老化,很难满足最新的教学需求。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在实验资源匮乏的情况下,选择直接将实验内容和结果告诉学生,让学生在没有进行实际操作的情况下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阻碍了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形成。
1.2 对现有物理实验室资源利用不充分
目前,还有许多学校没有意识到物理实验室维护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思维模式还停留在过去的传统应用观念。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仅限于将模型、仪器等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放在相应的储存柜中,这些资源大多只用于教材上有限的一些演示性实验。学生在做实验时,只能被动地根据已有的资源来选择进行相应的实验验证,并且由于实验室开放时间有限,使得一些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来进行验证的探究性实验难以开展,影响了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高校物理实验室这种仓库式储存以及粗放式实验的运行模式,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实验资源的浪费,许多有价值的资源被闲置,得不到充分利用,不利于高中物理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
1.3 社会生活中的物理实验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自新课程改革标准实施以来,教育部门以及学校管理者对物理实验室资源的建设都予以了高度重视,但不少?W校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通常都存在着这样的思维误区,认为加强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是大量购进实验仪器或药品。然而,实际上除了实验室资源之外,还有很多类型值得我们关注并进行开发利用,例如社会资源、生活资源、自然资源等,这些都可以成为物理实验资源,并且与实验室资源相比,生活资源具有简易性、体验性、生活性等优势,在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探究性实验中往往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优势。例如,简单的一个塑料瓶,教师可以以此为道具来演示浮力、液体压强、失重、超重等教材中涉及到的多个重要的物理现象。学校在对物理实验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如果能够将社会资源、生活资源与实验室资源相互整合,促进各类资源的优势互补,必然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物理实验资源的整体功能。
1.4 忽视信息化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物理实验资源内涵丰富,不仅仅包括药品、仪器、设备等硬件资源,还涉及到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软件资源,如光盘、录像带、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料等都是物理实验课程中经常需要用到的一些课程资源。通过先进的教学技术,这些信息化实验资源能够为学生创造出特定的物理情境,将事物的本质特征完整地呈现给学生。然而,目前很多学校在对物理实验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恰恰忽视了信息化实验资源的重要性,如果能够将其与物理课程相结合,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技能的吸收,还能培养他们对于物理课程信息的收集、处理以及传递的能力,对于提高高中生物理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加强高中物理实验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途径
2.1 提高物理教师实验资源整合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正确认识到物理实验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与必然性,强化自身资源整合意识,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不少教师将物理实验资源简单地理解为器材、药品、设备等,并且由于平时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实验室许多完好的器材使用频率较低,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正确解读新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认识到实验资源对物理教学的重要影响作用,思想上高度重视物理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使将这种观念贯穿于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当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成效。需要注意的是,物理教师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资源整合意识,还应从思想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很多学生认为物理这门课程比较枯燥、乏味,所以一旦有机会进行实践操作,常常会错误地将物理实验课当做是休闲、放松的机会,并没有真正发挥出物理实验资源应用的教学价值,不仅不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还阻碍了学生严谨的物理学习态度的形成。
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应先清楚地了解课本及辅导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实验提前做好准备;其次,在准备实验器材时,教师应从整体上对实验教学进行构思。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更多的实验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以达到增强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目的。
2.2 构建多样化的物理实验室
(1)充实优化现有实验室。物理教师应根据教材上实验内容对现有的实验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合理分配,适当增加实验教学项目,使每件器材的功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另外,教师还可以对长时间闲置或过时淘汰的仪器进行改造,设计新的实验项目,深入挖掘实验室已有资源的价值。除此之外,学校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教学需求来购置新仪器,将物理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纳入统筹规划当中。
(2)管理现有仪器,建立开放式物理实验室。新课改要求高中物理应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要目标,将实验活动中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接触并熟悉各种实验器材,学校应对实验室进行开放式运营,既要满足教师的课堂教学需求,也应为课外实验提供服务。此外,学校管理者还应明确规定实验室的开放时间,配备专业的实验辅导教师指导学生更好更快地完成实验。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不仅能够拓宽高中生的物理知识储备,还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3)开发利用闲置仪器,建立探究式物理实验室。在高中物理实验中总会有一些闲置过时或报废的仪器,尽管表面上看来这些实验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需求,但如果能将这些仪器收集整理起来,尝试着建立探究式实验室,便可以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例如,教师可以将这些仪器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近距离地观察了解到其内部结构,使学生产生感性的认知;或者组织学生动手拆卸一些报废的仪器,在拆装的过程中,学生对其工作原理也会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通过对闲置实验资源的整合与开发资利用,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物理实验室的运行效益,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物理实验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提高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2.3 整合学生的生活资源
物理与生活两者息息相关,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中物理教师应充分把握这一点,尽可能地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深入发掘一切可以利用有价值的实验资源。根据教材中的实验要求与安排,教师可以在学生的生活中寻找与实验内容相关的素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改造,使其成为可利用的实验资源。例如,在对摩擦力进行探究的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身边常见的自行车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运动原理,最后总结得出自行车两个车轮上的摩擦力方向是相反的这一结论。然后再结合机动车的发动起步、人行走时所产生的摩擦力,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并不是每一种摩擦力都是有害摩擦力。又或者,在讲解光实验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交通信号灯,让学生使用相关工具分别测出红、绿两种颜色的光的波长,与其他颜色光的波长进行比较,从而深刻地认识到为什么现实生活中会使用红灯和绿灯来作为交通信号灯,而不是别的颜色的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加强学生对物理这门课程的感性认识,使其意识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还能够有效调动他们对于物理实验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大幅度地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文化生活》;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一、前言
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文化生活》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可以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持。基于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了解,以及《文化生活》的自身特点,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应注重情境环境的构建,并做好活动过程的课程资源开发,同时,还要将有效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资源开发重点,保证校本资源课程开发取得积极效果。因此,加强对《文化生活》的了解,并做好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对课堂教学的开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我们应有正确认识。
二、在《文化生活》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应注重情境环境的构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境的设计,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不要一味地让学生去掌握知识点,而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引导。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不仅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要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既要使学生能驾驭这些问题,同时也要富有一定的挑战性。结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际,情境环境的构建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对《文化生活》课程资源的了解
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文化生活》作为重要的校本课程资源,对校本课程开发有着重要意义,加强对《文化生活》课程资源的了解,不但可以提高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质量,同时也可以满足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实际,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提供有力支持。
2、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做好情境环境构建
根据校本课程资源构建的实际需要,以及《文化生活》课程资源内容的重要性,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做好情境环境构建,应重点突出情境环境的重要性,使课堂教学与情境环境构建能够取得积极效果,提高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效。
3、将《文化生活》与情境环境相结合
《文化生活》作为一种重要的校本课程资源,只有与情境环境相结合,并提高情境环境构建质量,才能提高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效果,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因此,应将《文化生活》与情境环境相结合,提高《文化生活》与情境环境的结合质量,满足课堂教学需要。
三、在《文化生活》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应做好活动过程的课程资源开发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要拘泥于一种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的方式,力求让学生能够学习到知识,营造出热烈的氛围。如教师可以采用辩论、小品、表演、参观、模拟等方法,让学生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一员。结合《文化生活》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际,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重视活动过程课程资源的开发
基于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际,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根据《文化生活》课程资源的自身特点,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重视活动过程的课程资源开发,使课程资源开发能够重视活动过程的开发,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整体效果,突出对活动过程的关注,提高课程资源开发效果。
2、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针对性
根据《文化生活》的内容实际,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只有加强对活动过程的了解,并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针对性,才能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整体效果,更好的满足课程资源开l需要。为此,应根据课程资源开发的实际需要,做好课程资源开发,更好的为课程资源开发服务。
3、做好活动过程的课程资源开发
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活动过程的课程资源开发应成为重要内容。基于对课程资源开发的了解,以及《文化生活》课程资源的实际,做好活动过程的课程资源开发,是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对课程资源开发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分析课程资源开发的特点,做好活动过程的课程资源开发。
四、在《文化生活》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应将有效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资源开发重点
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文化生活》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有着重要影响。按照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际需要,在具体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应重视学习方式的了解,将有效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资源开发重点,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重视学习方式的选择
基于对课程资源开发的了解,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除了要正确分析《文化生活》的特点,还要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将学习方式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着力点。
2、将学习方式选择与课程资源开发结合在一起
通过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工作的了解,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只有重视学习方式的选择,并将学习方式选择与课程资源开发结合在一起,提高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性。
3、提高学习方式的针对性和方向性
为了更好的满足校本课程资源开发需要,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对学习方式的选择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提高学习方式的针对性和方向性,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工作服务,市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能够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文化生活》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可以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持。基于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了解,以及《文化生活》的自身特点,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应注重情境环境的构建,并做好活动过程的课程资源开发,同时,还要将有效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资源开发重点,保证校本资源课程开发取得积极效果。因此,加强对《文化生活》的了解,并做好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对课堂教学的开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08期
[2] 张晓华;;西部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误区即思考[J];才智;2015年31期
[3] 丁增光;秦俊;;我国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文献综述[J];成功(教育);2014年02期
[4] 张岩;;运用现代技术促进校本课程优化[J];硅谷;2015年22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人类发展具有重大贡献。随着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和现代化教学的普及,对学生分析化学现象,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高端化学人才的需求成为了化学教学的宗旨和目标。然而现阶段,我国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层出不穷,主要变现在: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薄弱,缺乏专业的课程开发人才,课程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等。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浅谈了对高中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其利用探讨。
一、高中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缺乏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教学课程资源主要是国家统一规定,直接发放。并且课程资源对教学考核没有直接影响,加上传统的课堂教学、教材教学理念的误导,教师不能全面理解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开发积极性不高。第二,课程资源开发能力不足,开发手段单一。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信息、教学模式。我国缺少课程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课程资源开发中受制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学校文化,社会风气等诸多因素,导致了我国在课程资源能力不足。第三、在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低下。课程资源的形式多种多样,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教师往往只局限于教材、学校、实验室等校内资源,忽视了更为丰富的隐形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
二、高中课程资源的特征
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丰富化学教学内容的源头。全面掌握对化学课程资源的认识,了解其基本特征,是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和前提。化学课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性科学。不仅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教学知识点、思维逻辑和其他学科也相互渗透、紧密联系。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实验不仅生动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同时,培养了学生实操能力,活跃了思维空间。综上所诉,化学课程资源具有多性、关联性、生动性等多种特征。因此,在课程资源中,要结合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采取多种手段,多条途径进行开发。
三、高中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1)课程资源开发手段的多样性
课程资源的多样性要求在课程资源开发中要采用多种手段。第一,对教材课程资源的开发。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材、化学课堂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但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往往出现“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的错误现象。对教材资源进行开发,应当灵活掌握教材关键部分,有效的将教材中典型的例题、案例、实验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第二、对校内资源进行开发。校内课程资源丰富集中,合理开发校内课程资源,不仅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氛围活跃。对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等优势,其次,要关注于潜在校园文化,学习气氛,学校历史等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第三,对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随着科学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身边网络资源。将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结合起来。另外,教师可以结合自我的生活经历,生活现象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
(2)学会与其他化学教师进行课程资源共享
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程资源运用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程资源开发者的积极性和开发态度。因此,合理有效的利用课程资源也是课程开发的重要问题。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在资源利用中,要注重培养教师对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意识,提高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办公室一般都是按照学科,年级进行分配。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应当注重这一有利的地理优势。其次,学校可以组建课程资源总库,将优秀的,有效的课程资源收集起来,形成资源共享。有利于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参考引荐,提高了课程资源的使用率。另外,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中,可以形成专业教师进行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由于教师的兴趣爱好,专业重点,生活经历等等的不同,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就会形成侧重点。比如说,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每位教师都会有擅长的开发部分。开展专业老师进行教学,有利于增强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对教师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素养的培训
现阶段,在我国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情景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对课程开发认识不够,开发能力欠缺。因此,改变我国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就必须对教师开展课程资源开发和使用的素质培训。随着新课改实施的不断推广和深入,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正确认识到自我是课程资源开发主体。比如说,可以开展“课程资源重要性、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等等讲座,培养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其次,开发能力欠缺是我国课程资源开发的普遍现状。在素质培训中,应当加强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探讨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方法。这需要学校不仅加大对教师课程开发培训的投入,不断更新先进的课程资源设备,修建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基地。同时,定期有请在课程开发方面能力突出,具有现代化开发理念的知名人士对教师开展课程培训。积极与其他高校的课程资源开发者进行交流讨论,引进先进的开发理念,吸取开发中经验教训。
总之,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课程开发中,应当注意不断完善课程资源的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语文课程资源;建设;开发;创新教学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1.语文课程资源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引起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
1.1 语文课程资源的分类。课程资源是一个内涵十分宽泛的范畴,由于课程资源在我国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阶段,所以理论界对此做出的定义并不多.
1.1.1 语文课程资源内涵。《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另外,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由此可见语文课程资源的范畴是较为广泛的。
1.1.2 语文课程资源分类。对课程资源的类型,我国学者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简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
(2)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学生学习和收获的对象从哪里来,包括各种知识、技能、经验、智慧、感受等因素;条件性课程资源是指那些并不是学生学习和收获的直接对象,但却是学生学习和有所收获的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
(3)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显性语文课程资源是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语文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隐性课程资源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1.2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可是,长期以来,教师对语文课程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基本上局限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往往只是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教授“教科书”。
1.2.1 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资源的认知和开发利用的现状。总体而言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资源意识淡薄;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初于无序状态;
(1)校内语文课程资源。广大教师对校内各种形式的传统课程资源还是比较重视的,能够有意识地予以利用。但对除此以外的其他教学参考资料的利用则因人而异,相差就比较大了.
(2)校外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对校外语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一定的基础,但还很不充分,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挖掘。
(3)潜在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在思想上对隐性课程资源普遍不够重视。绝大多数教师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他们对成绩好、品行好的学生往往格外喜欢,对成绩差、习惯差学生总在心理上怀有歧视。
1.2.2 学生对语文课程资源的认知与开发利用的现状。总的来说学生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积极性和具体的方法需要教师给予相应的调动与指导。
(1)校内资源。在校内诸多语文课程资源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也很大,但教师对于自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不够重视,挖掘还很浅显。同时,学生对教科书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兴趣也不太浓厚,忽视了对文本的反复咀嚼。
(2)校外资源。校外语文课程资源非常丰富,能明显能够感到学生对校外语文资源能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但在具体行动上却不够重视,忽视了对它的开发与利用。
(3)语文隐性课程资源。学生的语文学习受外界的隐性影响比较大,但由于这些语文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处于无意识状态,因此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影响力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及课程资源观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能任意而行,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范。这些原则是根据课程资源基本特点和类型及开发条件提出的,对实际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操作有很大借鉴作用。
2.1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2.1.1 针对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这种针对性体现在不同课程目标应该开发与利用相应的课程资源。
2.1.2 开放性原则。课程资源是丰富的,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开发与利用。山川河流、城市乡村、奇花异草、书籍图片等,都是我们身边的资源,必须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
2.1.3 经济性原则。所有行为都离不开社会劳动与经济支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3
前言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在原精品课基础上进行转型、升级的一种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网络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并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式的更新与改革,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当前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在各高校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阻碍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策略进行一个全面的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一种共享型、服务型的课程,根据这些特点,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建设过程中对于课程内容、共享资源以及技术等都有更高的要求。
(一)课程内容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一种共享型的课程,它以高效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并且面向社会学习者,因此,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要包括课程相应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技能,还涵盖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同时,为了满足网上公开使用,实现有效共享,课程内容要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
(二)课程资源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应该从服务课程教与学为出发点,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选择系统完整、开放性及共享性强、适用性广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两方面,像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案、演示文稿等这些体现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必不可少的资源都属于基本资源,而拓展资源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或教学后所用到的辅资源。
(三)技术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共享依赖于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运用这些技术创建起精品资源课程共享平台,这些共享平台要求具备教、学、多方互动等功能。只有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才能确保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课程结构及数据的标准性,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便捷的教育资源网络共享服务。
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探究
(一)加强宣传,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重视度
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建设的教师,在进行该课程建设的同时,往往都还肩负着其他课程的授课和科研任务,如果教师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重视度不够,就有可能在各种压力下放弃对精品共享资源课建设精力的投入。因此,为了推进精品资源课建设,学校首先要加强宣传,提高课程建设的重视度。比如,各高校可以通过召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动员课,在会上通过学习相关的文件来认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重要性,领会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真正内涵,明确该课程建设的要领,从而在课程建设推进工作中不断转变教师的观念,引导教师逐渐地把录播、录像等推进课程建设的工作常态化,确保精品资源共享课能够按照工作计划进行,使课程建设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精心组织培训,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能力
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重视度只是推进课程建设的第一步,因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有别于其他的课程建设,对课程建设团队也有更高的技术和技能要求,因此,加强组织对该课程建设的相关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精心组织相关培训,共同学习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背景、建设意义和建设技术要求等,不仅能够进一步突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重要性,而且可以让课程建设团队通过共同讨论和分析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现状及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制定相关的建设计划,更好地推进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三)做好统筹规划,逐步完善各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充分做好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工作是精品资源共享课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因此,高校应该根据本校已有的精品课程,通过对各门课程进行详细的检查挑选出那些资源相对完整的课程进行优先和重点建设,对于那些课程资源较完整,但课程录像不完全的课程,就可以通过和课程负责人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安排课程录像,对课程资源进行补充和完善。而对于课程资源相对欠缺的精品课程,学校应做出全年规划,分层次地进行建设。总之,对于学校的精品课程,学校应该做好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分重点、分批次地对课程进行申报工作,以确保学校课程建设工作有效序的开展。
(四)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确保精品资源共享课按建设要求进行
根据前面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内容的分析,我们知道在课程内容上,精品资源共享课有较高的要求。它不仅包含基本的概念及原理,涵盖一些社会的热点问题、典型的案例分析,还特别强调实践方面的内容,总之,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内容上既要做到简单易学,通用性强,同时还要保证内容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以充分的体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系统性、科学性。因此,在实际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如果发现课程建设内容没有符合要求的情况而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就非常不利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进一步建设。这就要求在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充分重视对课程内容完整性、整治导向的正确性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把关,发现问题进行及时的更改和调整,使课程内容符合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要求,才能确保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按要求进行。
(五)建立激励制度,充分调动教师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教师进行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对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充分调动教师课程建设的积极性,才能激励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团队的教师们在该课程建设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推进该项工作。课程的录像在原精品课程转型和升级中是一个必备的条件,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及网络中心的技术人员在课程建设中工作量就比较多,不仅要给各精品课程进行录像,还要对教学录像进行编辑、制作网页等工作,对于这些部门学校应该在课程建设获得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后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或其他适当的奖励。而对于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表现和成绩比较突出的建设团队、个人,学校也应该给予充分的加分,通过这些激励机制来以充分调动和保持教师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胡来林.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6).
关键词:民俗文化;幼儿园;开发;融入;园本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民俗文化是一种生活化的教育资源,与幼儿的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为了了解目前民俗文化有无走进幼儿园,有无纳入幼儿园课程资源范畴,在幼儿园中的运用方式与程度以及对幼儿的教育价值是否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实现的情况,我们策划了此次调研活动。
二、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方法为文献法和调查问卷法。
在查阅大量文献后,用自己设计编写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从幼儿园民俗文化资源运用方面入手,设计了有关民俗文化的价值、民俗文化的活动、民俗文化与园本课程的开发与融合等问题,较为全面地去了解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运用的现状,经由指导老师审核后确认发放。问卷分为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
其中,在研究对象样本选择上,电子问卷主要发放给网络上嘉兴地区幼儿园的教师进行填写,纸质问卷主要发放给随机发放附近一些幼儿园的教师,并询问一些关于民俗文化资源运用的一些看法。
本小组共发放纸质问卷80份,回收74份,回收率为92.5%,同时共收到了68份电子问卷,总数为142份。所有问卷经核实均真实有效,且数量达到一定要求,可作为数据进行参考。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我们调研小组将调研结果分为基本信息、运用现状和内在原因三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与分析。
(一)基本信息
我们总共收到了142份调查问卷。其中就职于公办幼儿园的被调查者为95.1%,就职于民办幼儿园的被调查者只有4.9%,说明我们这次调查的数据针对公办幼儿园是较为科学的,但是对民办幼儿园的了解并不全面。在之后的调研活动中,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不平衡的情况出现。
我们同样调查了就职幼儿园的性质和等级,被调查者就职的幼儿园以城镇幼儿园、一级幼儿园为主,但总体来讲,我们在调查中显示出的幼儿园结构较合理,有一定代表性。
另外,由表 2可知在教龄方面,被调查者为0~5年,5~10年,10~15年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43%:26%:31%,专科与本科的被调查者的比例约为4:3,任教班级小班、中班、大班的比例约为1:1:1,年龄结构分布合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调查中我们的发现,超过90%的被调查者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但只有6%的被调查者非常熟悉当地的民俗文化。同时也有5%被调查者表示对当地的民俗文化基本上不太了解甚至一点也不熟悉。这表明大部分教师缺乏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了解。因此,在各地民俗文化的普及上,还需要更加深入和广泛。
(二)运用现状
由表 3可知,在认为开发利用民俗文化有哪些价值方面,增强儿童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最高的因素,其中促进家园社区交流、培养儿童的个性品质等选项也有较高的选择率。而且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认为孩子会喜欢民俗文化相关活动,说明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中的运用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有一定的应用基础及可行性。
由此可见,教师们对民俗文化有着较高的认可度,认为开发利用民俗文化有一定对社会和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但是从中也可发现,并非所有教师都能够准确认识到民俗文化的对幼儿的教育价值。
根据表 4我们可以看到,有77%的教师常在课程开展中渗透民俗文化,其中只有28.5%的被调查者会依据儿童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对民俗文化进行调整,其他被调查者表示对民俗的变动性不大。也有23%的被调查者表示很少在课程中渗透民俗文化的内容。
由表 5可见,有90%被调查者表示会去探究如何将当地民俗文化更科学地融入到园本课程中,但是大部分教师都只是偶尔进行探究,常或总是会的只占16%,不会的占10%。这数据表明大部分教师对运用民俗文化资源的方式方法还不够正确,缺乏对当地民俗文化融入课程资源开展教学的研究,开发意识较为淡薄,能力有所欠缺。
根据表 6可知,民间文学、民间游戏、民间综合艺术被应用地较多,而民间美术和民间音乐被应用地较少。说明教师在开展课程中,有意识地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了选择,使之更符合教学实际。但是总体来说,民俗文化在幼儿园中的运用并不广泛,就目前情况来说,教师们在开展课程时,对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还没有很深的把握,开发的积极性并不是很强,利用民俗文化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和内容上较为单一。
四、探讨
窥一斑而知全貌,据我们调查发现,目前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受到了教师们的重视,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大部分教师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且在园本课程中有一定运用。说明教师对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部分教师在课程上也对嘉兴民俗文化资源多种不同形式加以实践运用,已经初步有了一些效果。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大部分教师在园本课程中渗透民俗文化时只是照搬原有的形式与内容,课程开发意识和创新意识较薄弱;部分教师对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的价值理解不透彻,不能很好的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改编,可能会导致在教学活动的效果上并不尽如人意。另外,在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频率较低,种类较为单一。
对于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本小组成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在开发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上虽有一定重视,但更倾向于与中小学课程的融合。由于对民俗文化与幼儿园课程开发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够,在两者融合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并未对幼儿园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因此,民俗文化在园本课程中并没有发挥其独到的教育价值。
其次,教师对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性了解不足,而且只会按照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不会主动去学习尝试,对于一些较难融入课程的民俗文化资源没有进行探索分析,且缺乏园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另外有一些教师的创新意识欠缺,没有很好的民俗文化资源运用方式,导致有些时候资源堆砌,没有有效的运用。
那么对于嘉兴市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如何才能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更好的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去呢?
(一)增强教育主管部门的对民俗文化资源进幼儿园的重视
教育主管部门应增强对民俗文化资源在现代教育价值方面的认识,增加对于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的重视,推动幼儿园开发与利用嘉兴市民俗文化。重视幼儿园园本课程中民俗文化运用情况,进行鼓励与扶持。同时,建议部门加大对民俗文化的宣传,促进社会形成重视民俗文化的氛围。
(二)促进民俗文化在幼儿园特色建设中的运用
幼儿园特色建设是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幼儿园要办出特色,必须从整体着眼,从重点着手,选准“突破口”。幼儿园可以以“民俗文化”为突破口,充分开发与利用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对课程设置、教育形式等进行探讨和改革,推动民俗文化特色教育的开展。
(三)推动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加强幼儿教师对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的了解,更准确深刻地明白民俗文化的精髓,以便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地运用。
将提高教师的科学与文化素质的、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视为发展的动力之源:教师要加强研究民俗文化资源在园本课程中运用的途径,不断尝试、运用和开发,特别是对比较薄弱的民间音乐和美术方面,克服畏难心理,不断产生新想法,使民俗文化资源能够更好融入课程。教师要提高园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组建团队进行开发。
教们可以对民俗文化资源的运用进行交流改进,定期分享自己的想法与做法,一起探讨,研究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更好的途径。幼儿园可组织教师们互相观摩学习,吸收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春燕.浙江民间文化与幼儿园课程 浙江民间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2011.
[2]张卫民等.基于民俗文化传承的幼儿园环境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 2011(6): 57-61.
关键词:乡土地理;重要性;运用案例;问题;策略
乡土地理素材作为地理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直以来,
对丰富地理教材和教学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针对地理新课改,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发挥乡土地理资源的优势呢?就这一点,结合实际情况,谈谈我的一点建议和体会。
一、乡土地理对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1.乡土地理使抽象的地理知识更直观、感性,便于理解
高中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这部分内容,给刚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来了一个当头一棒,因为这部分内容确实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而乡土地理能使这部分知识更直观、形象,便于理解。
2.乡土地理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
地理教材中的某些知识对于高中生来说的确枯燥乏味,没有兴趣。在讲述“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地域形成”这一部分时,城市的孩子对前者了解甚少,农村的孩子对后者更是比较陌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求知欲,但同时他们又存在一种好奇心想去了解。这时就可利用乡土地理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3.乡土地理可以增强学生了解家乡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
对于90后的孩子们来说,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非常明显。对自身以外的事物漠不关心,更不用说对家乡有多少了解,有多少热爱了,这种情感需要在不同的学科中逐渐渗透培养,地理教学尤其是其中的乡土地理知识恰恰可以担当起这个角色。
二、乡土地理资源的应用案例
乡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利用是很重要的,其利用空间也是很广阔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当地的乡土地理资源,使其在新一轮的地理新课改中发挥优势特色,充实和丰富地理教材与地理教学呢?
1.济源乡土地理资源及应用
济源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秀美山川的美丽城市,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比如科技馆、王屋山地质博物馆,在讲述抽象的天体系统和地壳物质组成时便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
2.济源特色乡土地理资源应用
其实济源还有很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济源是一个特色农业非常著名的地方:古职生态园、坡头薄皮核桃栽培、裴村樱桃种植等,并形成其多年的文化积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冬凌茶种植文化,在省内外已有一定的影响。
三、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中学习的任务繁重、课程紧,而面对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对这些乡土地理资源一一实地参观,对于学校来说也是不切实际的。这正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最大的难题,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有效地利用这丰富、宝贵的资源呢?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有重点地选择典型的资源作为案例,一学期组织1~2次有成效的参观。
2.组织对地理有兴趣的学生组成一个地理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