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范文

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

第1篇: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范文

人类的建筑活动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紧密相联的,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必然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地域的差异导致了历史文化的不同,人们对美的感受,对建筑的理解也大相径庭。古往今来,不同地域的建筑为我们带来了缤纷的视觉享受。西方历史上,建筑的发展受到强烈的理性因素的左右,从古罗马时代以严谨比例而著称的柱式,到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论》,然后一脉相承地发展到了现代西方建筑,这是一个非常理性的建筑文化体系。影响西方建筑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神学,主要体现在教堂上,人们认为上帝是万物的主宰,人们对神充满着敬畏,从帕提农神庙到万神庙,从巴西利卡到希腊十字,西方的建筑师对于教堂平面、立面和空间感受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相应的情况是,数千年来的中国建筑,虽然也有儒家的实用理性的思想蕴含其中,但建筑的基本思考却被束缚在传统框架中,如依靠风水这种超自然力来决定建筑的选址。

1单体建筑的差异

1.1建筑材料

在我国的古代文献中,《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可见中国传统建筑一直以砖木为主要材料,而西方主要以石材为主。二者对于材料的选择除了地理位置之外,还受到了文化理念的影响。一方面,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一和人”的理念,这个理念阐述了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认为人应该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物我一体,选择木材这个材料,正是看到了木材的亲和性。另一方面,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重视的建筑不是寺庙,而是皇帝居住的宫殿,木质建筑便于横向发展而有利于采光的特点刚好满足居住建筑宽敞明亮的需求,而且建筑速度快,可以快速建造大规模的宫殿。而西方重神性,一方面,石质建筑容易向高度发展,直指天空,有利于塑造高耸且不采光的空间,刚好满足宗教需要的神秘性;另一方面,从历史上看,金字塔、希腊神庙、罗马斗兽场、万神庙等西方的大型建筑建造时间长,石材又便于保存,满足建筑建造时间长、追求永恒的特点。

1.2建筑形式

另一方面,从建筑形式上来看,东西方的建筑也有很大的差异。首先,东方人祭祀先祖,希望先祖可以庇佑自己和后人。所以东方的祭祀建筑——祠堂,其建筑形式更接近于普通的居所。而西方人则是崇拜神,追求不朽,这点在教堂建筑上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1]。其次,由于建筑材料的差异,东方建筑的木构架建筑更易于横向发展,而西方的石材容易向高处发展。所以东方的建筑等级越高,开间就越多,以此体现建筑的地位。如北京太和殿,它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庞大的建筑。西方的建筑越是重要,就越高大。古罗马的万神庙,它面阔33m,正面8根柱子,高14.18m,穹顶直径达43.3m,顶端高度也是43.3m,整体高大雄壮,色彩艳丽。再如之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外表的向上动态很强,轻盈的垂直线条统领着全身,越往上划分越细,装饰越多,越轻盈。西方人企图通过高耸入云的建筑与神进行对话。

1.3建筑装饰

西方建筑的起源是古希腊,古希腊的建筑风格主要依靠柱式和山墙体现。柱子上细下粗、上轻下重,下面质朴而上面华丽,这使它们表现出向上生长的姿态。柱式体现了西方的严谨性和逻辑,每一种构件的形式完整,垂直构件作垂直线角或凹槽,而水平构件作水平线脚,柱头是垂直构件和水平构件的交接点。柱式上的装饰很有节制,精美而不冗杂,并且随着环境的不同,建筑物的大小性质不同,柱式都要作相应的调整。建筑的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特定的手法[2]。古希腊建筑中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装饰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装饰艺术。东方建筑的装饰包括彩绘和雕饰。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至贵之色。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构图与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明清的梁枋彩画最为瞩目。清代彩画可分为三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雕饰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雕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动植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面及历史传说故事等。北京故宫保和殿台基上的一块陛石,雕刻着精美的龙凤花纹,重达200吨。在古建筑的室内外还有许多雕刻艺术品,包括寺庙内的佛像、陵墓前的石人、兽等。

2群体布局的差异

2.1建筑群布局

东西方建筑的空间布局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社会观念的影响。在东方,大约六千年前,广大地区都已经进入了氏族社会,仰韶文化的母系氏族已经过着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血缘关系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纽带,居于首要地位,礼制宗法制度也都来源于血缘关系,并且维护着它[4]。而礼制宗法制度又影响着建筑布局,所以东方的建筑多以家庭血缘为纽带,形成一个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建筑空间,也就是四合院。具有代表性的是西周时期的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又如北京故宫,由重重院落组成的庞大的建筑群,各个院落、各个建筑又都表现出了等级制度,体现了东方建筑所包含的礼制思想。与东方建筑的建筑群不同,西方建筑往往重于表现单体建筑的高大辉煌,表达建筑的个性,这与西方自古以来的英雄崇拜主义有着很大的关系,希望可以突出个体的表现。虽然西方也有建筑群,如图拉真广场,广场的形式参照了东方建筑的特点,不仅中轴对称,而且作了几进布局,空间纵横、大小、开合、明暗交替,雕刻和建筑交替。但与故宫不同的是,这一系列的交替只是为了酝酿艺术的到来。建筑群的最后是一个围廊式的庙宇,这是崇奉图拉真本人的庙宇,规模很大,非常豪华,是整个广场的艺术所在。所以图拉真广场的本质还是个人崇拜,与东方的礼制思想有很大的不同。

2.2园林布局

在影响东方建筑发展的诸多理念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最基本的。“天”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对无法预测的宇宙的敬畏,夏商以后,“天”被认为是世界的主宰。春秋以后,对这种主宰的敬畏构架起以天人关系为基础的宇宙观,并出现了“天命”“天意”等一系列的观念。西周以后,人们强调人与天的关系不可分割,于是出现了“天人合一”的观点。其次,是“物我一体”的自然观,在东方的文明中,受到道教的影响,自然包含了人类本身与周围环境,在这种观念中,人与自然中的其他东西的地位是相同的,没有高低之分,这为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奠定了思维基础。所以,东方园林追求“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意境,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通过巧妙的布景、独具匠心的空间安排[5],并借助于文学、雕塑、绘画等艺术手段,把自然景物和人文艺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园林超越了单纯的使用居住功能,具有深厚的抒情性。苏州拙政园就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自然山水融入园林建筑设计中。而西方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虽然将人与自然都看成被上帝创造之物,但是却认为自己被赋予了上帝的形象,因而享有管理、控制自然的特权。所以在西方文明中,自然是作为人类的对立面而出现在矛盾关系中。同为人工创造,西方园林不同程度地展现了人工管理的痕迹。如凡尔赛宫,充分体现了“秩序是美的”的观念,所有的植物都被修建成规整的几何形式,园林中的道路都是整齐笔直的,并且整个花园有着明确的中轴线,就园中的建筑而言,并没有像东方的园林建筑那样,企图融入到自然环境之中,而是脱离建筑存在,表达自身的雄伟壮丽。

3结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东方注重血缘关系,西方重视个体价值。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东方讲究“天人合一”“物我一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西方则认为人是世界的主宰,要改变自然。在信仰则分为祖先祭祀和崇拜神两种模式。这些差异反映在建筑上,就出现了东方以庞大建筑群落为主,和西方以高大的单体建筑为主两种建筑形式。表现在建筑材料上,东方的土木结构在废弃后便于回归自然,西方的石材则体现出他们崇拜天神、追求永恒的观念。

参考文献:

[1]于东,吴娜.从建筑材料角度看东西方传统建筑之差异[J].四川建筑,2008,(6):22-23+25.

[2]郭仕群.浅析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建筑的影响[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12):3-4.

[3]刘国忠.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建筑影响之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1):167.

[4]任伟,张贺君.从东西方历史建筑的差异看东西方文明[J].中原文物,2012,(4):88-93.

第2篇: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字:中西方建筑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总述

纵观历史,中外古代建筑普遍存在有明显的差异,不论是形体风格还是和谐审美上都表现出了各自独特的魅力。从目前的视野往前回顾,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建筑皆倾向于地面式的横向发展,表现为重重院落相套形成的巨大建筑群,给人一种宽广无限的感觉。而西方古建筑却都倾向于高度式的竖向发展,表现为体量叠加垂直向上的雄伟单体,给人一种挺拔向上的感觉。面对如此迥异的中西方古建筑形制表现,让我们对于建筑历史文化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概括来讲,历来一个社会或者说一个时期的思想文化都与当时统治者的统治思想密不可分,不论是饮食、医疗、服饰、教育还是我们本论文讲的建筑都为统治者们服务。中国古代帝王所居为皇宫,皇宫形制为院落式组合结构,各地民居也是“家国同构”,所建的住宅形制按故宫比例缩小;而在古西方,统治人民思想的是主流基督教文化,统治者非帝王而是教皇,故我们可以从高耸云天的教堂建筑窥见各式各类向上挺拔的西方其他建筑。

二、细述

中国向心式与西方外向式

中国古代建筑以群体组合为优势,其别擅长运用院落组合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其建筑灵魂是庭院式中国古建群体布局。中国庭院建筑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它能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的生活环境。受正统儒家观念的影响,中国人习于培养不骄不躁的谦虚品质,体现在建筑上,也可以深深的表现出来,不张扬、向心性的庭院或许还有接地气的平铺布局,表现出中国人的内敛性格。可以说,庭院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低位,也就是俗语所说“无庭不成居”。

与中国古建不同,西方古代建筑是呈现开放向高空发展的单体空间格局,采用体量向上和垂直叠加的创作手法,由巨大而富有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的整体布局。由于基督教义中倡导人人平等与西方传统观念中家庭观念的淡薄,所以西方建筑住宅其形制与中国传统庭院式建筑大大不同,没有围墙的实物压迫,没有家长等级的精神威慑,子孙非长辈的附庸,故其形制相比于中国平面布局也较平淡,只是更多的向天空中发展,形成傲然屹立与自然对立的鲜明特征。这与中国古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围合特性截然不同,不仅体现出西方人外向开朗的性格,也通常给居住其中的人一种明亮、通敞的感觉。

中国礼乐文化与西方酒神文化

(1)礼乐文化

中国《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中就点明了中国古建筑城市规划中的整体规划定制,即,表现出礼乐文化中上下尊卑的伦理秩序、讲人治、讲究皇权至上、尊卑等级、人伦道德、主从关系、层次分明的社会秩序等字眼背后的独特文化意义。

北京故宫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代表性建筑之一,在利用建筑群来烘托皇帝崇高与神圣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主要是在1.6km的轴线上,利用长的、横的、方的不同形状的院落,与不同体型的建筑物相配合,构成连续的、对称的不同气氛的封闭空间。如图1及图2,自午门至神武门南北轴线严谨对称,层次脉络分明,体现封建统治阶级威慑森严的意图,强调了礼制文化的深刻含义。

图1 图2

老北京四合院,其形制如同皇宫,有“家国同构”的意味,也是以其院落组合形式体现封建礼制文化的代表。主要表现为以各个庭院为中心,进行大小、深浅的空间组合变化以形成整个建筑平面。通常一个老北京四合院是三进院落,而当一个院不够就在后面增加一个,要是大家族聚在一起,就主轴线上再旁边分出支轴线,以成为多组院落的并列组合。例如明清时浙江东阳县卢宅即有15公顷占地面积。如图3为正统老北京四合院建筑形制。

图3

整个四合院以垂花门为节点,由北至南,倒座房为仆役住房、贮藏等,北房为全院中心是家长所居处(据说未出嫁的女子也在此与父母同住),耳房也做储藏所用,东西厢房分为儿子所住,东厢为长子,西厢为次子,倒座属外院,通常为男仆等居住,为便于守门护院只用。整个四合院中轴对称,等级分明,秩序井然,宛如京城规制的缩影。

不管是皇宫还是民居,其建筑格局都是适应着国家政治、社会关系的秩序,都反应出中国古典建筑的等级观念、等级差别,是中国历史上君权胜神权的社会制度造成的独特产物,由此,更深刻的显现出其区别于西方国家文化的独特礼制文化。

(2)酒神文化

如果要谈论西方的酒神文化就要追溯到古希腊文明时代,古希腊文明时代有两大精神文化,一个是阿波罗为形象的日神文化,一个是狄奥尼索斯为代表的酒神文化。这两大精神文化被认为是互补构成为西方文化,是从同一现实分裂出来的两种对立的宗教精神,前者被认为是精神的沉醉,后者则是梦的沉醉。而著名哲学大师尼采认为,在艺术创作中,酒神精神是本质创作的基本动力,而日神只不过是为酒神提供具体象形。早在公元前7世纪,希腊就有了“大酒神节”,每年三月为表示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敬意,都要在雅典举行这项活动。在此活动中,人们打破一切禁忌,狂饮烂醉,追求一种解除个体化束缚、获得与世界本体的融合欢乐。作为艺术创作之一的建筑创作,其文化意义深深地反映出酒神文化的精神特质。

图4图5

图4为西方园林具象之绿化,不规则的几何图案,随意混乱排列,有序井然形成。图5我西方园林具象之水体,其气韵恢宏、灵动感较强,表现为奔放、热烈之势。这两幅图皆是重在表现所筑物在所处大环境中的奢华绮丽、夺目外露之感。

3、“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

中国古建筑构建最重要的理念之一便是“天人合一”的建构思想,在民间主要表现为风水思想的合理运用。下面将以民居中,“门”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受风水学影响,老北京四合院的外门一般不开在中轴线上,而开在八卦方位的“巽”位上,即东南角的位置。据风水,巽为风,门开在此有助于藏风聚气,按老百姓的说法即可以开门讨平安、顺顺利利,即风水里的“坎宅巽位”。而对于门的设置,也就是说人们在进入大门后走入主人正房的行走路线的设置。通常进大门为一小天井,正对门楼设一影壁(按现在通俗的说法就是大门开进设一遮挡视线的墙以保证主人隐私不让一览无余),穿过隔墙上的门洞,才到轴线上的第一进院落。中国院门之所以如此设置是由于北方风水学的影响,此学说认为鬼(即煞气)走路不会拐弯,所以住宅进门通常为“之”字形路线。不管是怎样的趋吉避凶、祁穰求福,都是表现“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机人文观。

而西方却完全不是如此,西方基督教中的自由观念深入人心,教父通常都会教导教徒们勇于突破自我向上发展,表现在建筑上就形成了不同于我国倾向于地面形制变化的高体量形制。典型的我们可以看他们的哥特式教堂建筑,以德国的乌尔姆市教堂为例,它高达161米,建筑形制表现为强烈的向上动势。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同时也是城市的文化标志(表明在最黑暗的中世纪获得一点有限的自由)。巨大的空间尺度形成与不近人情的高耸入云建筑高度,都反映除了西方古建中非人性化,人与自然机械相处的环境生存观。

三、结论

在不断发展的现代化今天,建筑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由此,作为业界有识之士务必做到“以史为鉴,方可知得失”。继承建筑传统,需从深层文化思想内涵入手,合理分析其表象诠释,再结合中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最终将能够得出今后设计的指导内涵。

四、参考文献

1、黄浩.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2011

2、黄国红.中西方城市空间特色比较.新建筑,1997

3、朱小雷.形式实验的追问――从中西文化比较视角看当代关注形式的建筑文化现象. 华中建筑,2000

4、俘裕哲.从东西方人聚环境理论的演进中谈建筑师创作思维的变化.建筑学报,1995

5、徐岩,王少飞.混沌思维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1999

第3篇: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范文

1.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文化是现象背后一只看不见的手。当代东西方建筑碰撞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从双方的文化差异进行解析是很有必要的。建筑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文化又是生成建筑的背景必要条件。建筑反映了一个时代文化,文化又决定了一个时代的建筑。建筑倾注了全人类的智慧结晶,它必然反映了当时最高的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如果我们要了解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的建筑,我们需要研究它的文化背景。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又是人类文化的高度集中。

2.内在和外在的行为规则英国学者巴格比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成员内在和外在的行为规则。”内在行为规则是指人内在的思想方式,外在行为规则是指人外在的行为方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在于彼此看待内在和外在行为规则的关系上持有不同的态度。内在和外在行为规则的关系在建筑中主要体现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是内容决定形式还是形式决定内容,是中西方建筑师在思考问题时所秉持的不同态度。

3.东西方内外在行为规则的差异性中国的传统思想主要建立在“内容决定形式”的基本观念之上,辩证的分析得出结论“形式为内容服务”,中国注重“神”和“情”而不在于“象”和“形”。通过对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研究发现,中国在内容和形式关系的辩证论述中隐含着这样一条总纲:“内容是首要的,形式是次要的,中国建筑是内容的建筑”。然而,西方美学中的“形式”的概念常区别于中国美学中“形”的意义,具有更加宽泛和宏大的含义,它被提升至宇宙的运行和美的本质起源层面。在柏拉图的世界中,形式是万物生长的规律;在亚里士多德的世界中,形式是万物起源的内在动力和发展方向;在康德的世界中,形式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形式”在西方美学中的含义丰富且极其复杂,玄妙而深不可测,是中国美学中“形”的意义所望尘莫及的。整个西方的美学就是以“形式”为核心的美学,即“形式美学”。双方不同的文化起源,引出了不同的建筑文化理念,产生了不同的审美形式。从东西方古代建筑所产生的影响来看,其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生活模式,产生了异样的心理体验和审美享受。

二、东西方文化观下建筑方式的差异性

1.东西方建造方式的差异性中国建筑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老子的“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观念有一定的思想联系;西方则强调神灵的权威性,崇尚神权凌驾于一切之上。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的建筑史就是一部神庙和教堂的史书,宗教建筑已然成为西方人的精神寄托,这点也是东西方建筑发展区别的首要原因。东西方对待建筑的意识形态同样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东方一贯注重的是“人本位”,西方始终秉持的是“神本位”,一个是短暂的,一个是永恒的。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必然会产生不用的建构体系。中国古代选择建造和使用木构建筑,一座木构建筑。在中国量体裁衣的建构体系下,可能只需要几个月,几年的时间,但是一座石筑教堂或神庙,在西方神权至上的思想体系下,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如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这是一种难以想象的构筑行为,用几代人的心血去完成一件建筑艺术品,恐怕只有神灵的力量才能促使人们乐此不疲的与石头经年累月的打交道。

2.东西方建造方式发展的差异性经历了风格迥异的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建筑在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征都十分显著,快速发展的社会和人们日益膨胀的欲望促使西方人也摒弃了原先的建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梁板柱和钢筋混凝土。中国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变迁痕迹则微乎其微,只有专业人士才能从斗拱的层数、多寡等细微之处判断出一座中国古代建筑的年代和基本风格。建筑的差异性体现出西方有比中国更强的革命性传统。中国儒学几千年基本是一脉相承的,也基本上无人敢于创新和挑战,西方则截然相反。文艺复兴运动为了反对中世纪神权的通知和约束,以人性为终极理想,向实现古希腊文明的自由和浪漫而不懈努力。启蒙运动为了顺应新兴资产阶级的心声而向中世纪的黑暗挑战。随着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逐渐消退,古典主义再一次重登传统的历史舞台。西方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中,一次次向现代文明社会迈进。中国的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宫殿的基座和普通房屋的墙则用夯土;欧洲建筑的材质则主要是石头。从东西方民族的性格差异与文化差异中是否可以找到答案呢?石头真率、质朴、刚硬、雄壮;木材细致、深秀、坚韧、柔美。物犹如此,人岂相同?

三、东西方文化观差异下建筑的实践行为

对于CCTV大楼所引起的功能与形式的争论与批评,库哈斯解释说:“对CCTV大楼的批评可能是两个方向,老一辈建筑师从功能角度看待,新一代建筑师主要从社会意义出发,我们被置于中间并且在媒体中不断披露,同时中国式的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他认为:“这是一个理性的建筑;它是有创造性的建筑;它是连续的、整合的创造;它要揭示惊人的美”。沙利文的名言:“形式追随功能(FormFollowsFunction)”。这一口号成了国际性的建筑贫瘠和单调的通行证,其契合了中国社会的心理需求和建筑市场的发展需要,不断愈演愈烈,但在西方国家中并不完全依赖功能与形式的关系问题。赖特认为这是一个被国际建筑界的形式主义为了标榜和炫耀贴标签式大量滥用的口号,实际毫无意义。当人的意识、社会的文化、建筑的功能在共同发展、形式不断被超越并加强功能的情况下,“形式追随功能”才是一句有意义的口号。

实际上,建筑的实践行为可分为两个部分:程式化的批量生产,以商业为目的;号称独立自主的创造性,以个人艺术修养和人文情怀为前提。似乎后者冠以修饰性的说辞后显得格外高尚且富有意义。说辞的背后还要贴上一系列的标签,如解构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等。中国古代有关建筑的方面的记载其实并不是关于建筑本身的,大多数是关于人文哲学方面的,但是人们在寻求一切主张和行为的根据时反复引用经典,久而久之似乎也就成了中国建筑的一套理论依据。其实不然,“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其实老子在告诉我们虚和实的关系,做人的原则和虚化若谷的哲学道理。西方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以坚固、适用、美观作为建筑学三大原则,其根本性目的在于指导建筑的实践运用,是为了成就那些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维尼奥拉简化归纳的古典柱式,是便于人们模式化运用和简单的操作;列夫托尔斯泰的写作一定不是为了那些“伟大的思想家”,而是带着一种普世的观点来恩泽那些普通人。

四、结语

第4篇: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培养策略

1.引言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英语教学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国内人才市场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从单纯语言型人才转向语言和文化的复合型人才。跨文化沟通能力成为衡量英语人才的重要指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成为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从英语教学策略的角度来说,重视对语言中文化知识的传授已经成为我国当下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解释,其中一条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按照《文化语言学》一书中对文化的分类,文化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邢福义,2008:8)。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指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等。制度文化(institutional culture)指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如社会制度、宗教制度、生产制度、教育制度、劳动管理分配制度、家庭制度、亲属关系、礼仪习俗等。心理文化(mental culture)指人类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

语言作为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是文化的一部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语言,并且总结出语言的使用规律,在社会交际中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共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存在的人文生态环境。语言对文化起着传播和继承的作用,而文化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的发展。这样的认识对学习语言文化和培养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意义。

3.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教师引导和学生实践并举的方式,使学生沉浸在语言与文化的世界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下面拟从三方面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具体措施。

3.1语言与文化的转化

在语言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因文化背景知识缺乏所致的错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汉英两种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让学生透过语言了解文化,同时,熟悉文化,又更加准确地使用语言。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导入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度。

(1)启发——对比并施,即教师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引出学生熟悉的相关中国文化进行讨论,

然后导入西方文化加以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往往有不同的内涵,体现了不同的价值。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词法、句法、篇章等方面对英汉语言和文化进行对比。比如,“望子成龙”在《汉英成语词典》中的英译为long to see one’s son succeed in life;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i.e.win success in the world)。在讲解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答“龙”在中国的象征意义(帝王、神圣的象征),然后对比介绍“龙”在西方人眼中则是罪恶的象征,并指出西方人爱狗的传统。学生在认识了解了中西文化差异之后,教师要提醒学生在使用语言时应注意得体。再如,在汉文化中,松、梅、竹被称为“岁寒三友”,人们赞美其不畏严寒,傲然风雪的品德,但是在英语中pine trees,plum blossoms 和bamboo却没有汉文化中的蕴含意义。

(2)归纳——演绎并举,即教师引导学生从各种语言文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也可直接呈现一般规律,让学生加以证明。例如,在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时,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播放一系列能体现典型中西文化的图片或短片,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反之,在了解了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化信息证明。在英语文化教学中,教师对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灵活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并理解英美文化,从而对语言文化信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跨文化意识。

(3)观察——思考并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英美生活情景短剧,让学生观察剧情中人物的表情和语言行为等,找出剧中隐含的文化信息,做好详细记录,然后整理、分析并总结。教师也可选择播放带有文化色彩的图片、图表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其中的语言文化现象。由于我国大多数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汉语文化环境中,与英美人的接触很少,为英语学习带来了很大障碍。幸运的是,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他们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工具,学习积累中西方的语言和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好这方面的引导,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勤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

以上教学策略是以教师引导为主,使学生从感性上对中西语言文化有一定了解,逐步形成跨文化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加有效地打好语言基础。

3.2活动与文化的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把整个文化作为教学背景,为学生搭建平台,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文化,理解文化,最终激发学生探索文化,认识世界。以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活动为例,说明定期组织课堂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针对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教学目标,笔者安排了两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文化活动,即“文化联播”和“下一站”。“文化联播”是每次课前由两名学生进行oral presentation,主要介绍中西方的文化现象。“下一站”是笔者安排的“学期旅行计划”,即以教室为场景,教师和学生一起“走遍”10个国家。这个活动两周举行一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后时间收集相关国家的文化背景资料,如地理、历史、风土人情、自然风貌、文学艺术、文化传统、等。每到一个国家都由一个小组负责导游解说,其他“游客”则需要制作出文化海报作为“纪念”,并组织学生开展“文化交流会”,分享对“所见所闻”的感受等。这两种活动贯穿了整个学期,使学生对西方文化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想要了解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仅依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文化活动还可以多种形式在课外展开,如文化专题讲座、英语角、文化周、经典电影周、节日Party等。总之,教师要在课内课外充分营造语言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形成跨文化意识。

3.3交际与文化的碰撞

跨文化交际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文化的交流。文化的共性使交际成为可能,文化的个性形成文化差异的鸿沟。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中,除了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之外,还要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景中不断地锻炼强化跨文化意识。学生因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正做到了自如、得体地跨文化交际。教师可以组织文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话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体验、感受跨文意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成功顺利的跨文化交际给学生带来成就感,使他们更加注重发展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

4.结语

教师要引领学生辩证地对待文化差异。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和沟通能力是构成一个人的交际能力的三个重要因素。懂得了交际对象的语言,只可能为双方开展交流创造可能的条件。只有懂得了交际对象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所在的文化环境,才可能为更深层次的交流和更进一步的合作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这样意义上来说,大学英语教学要走出费时多、效果差的困境,还得在英美文化教学方面多下工夫。

参考文献:

[1]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词典组.汉英成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第5篇: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哈尔滨江畔公园饭店;木构;中东铁路;满洲建筑杂志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08-52(7)

1898 年沙俄在东北修建中东铁路,哈尔滨迎来转机,它是中国最先步入国际化的城市之一,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本文分析的是一幢坐落于原中东铁路松花江站场旧址,现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斯大林公园内,历经76年风雨依然原址、原功能使用的木结构建筑――江畔公园饭店,现改名为公园餐厅(以下简称公园饭店,图1)。之所以关注这一小型建筑是有起因的:1992年中日联合出版《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哈尔滨篇》,原哈建工侯幼彬教授和日本学者西泽泰彦先生均注意到俄式木构建筑在哈尔滨的典型意义,分别点名将公园饭店定义为“俄罗斯式”和“西伯利亚系”,对该幢建筑的学术关注当时就浮现了。但基于研究条件所限,表格索引中日本学者提供的原始档案记载有误。本文挖掘出1938年第18卷10号《满洲建筑杂志》中对公园饭店的原始档案记载,文献梳理与辨析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它诉说着与选址、建筑师、营造等相关的历史信息,此类研究大多滞后。其次公园饭店结构形式独特,它是1992年213幢哈尔滨近代建筑普查中仅存3幢全木构建筑之一,乃哈尔滨重要的文化遗产。公园饭店与江畔公园的建筑景观形成具有紧密的文脉关系,相关的既有研究也并非空缺:2004年《哈尔滨江畔餐厅文化探源》一文发表,它通过测绘详细记录了公园饭店的功能布局与细部处理,并对风格和装饰纹样来源进行了初步地探索。遗憾地是,虽为“文化探源”,但成果仅是建筑实录。本研究的视角是“跨文化木结构遗产”,所谓跨文化是指在流动性比较高的环境中,两种及其以上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交互作用,认同对方的某些习惯,建立新的归属感,具有动态、交流、传播的特性。跨文化木结构遗产首先聚焦于木结构,它在俄罗斯、日本、中国均极为悠久,体现出人们建造智慧的共性,又各具中西方木建筑文化特点。跨文化木结构跨越地域,呈现出中西合璧的多元化,特别是全木结构与其他结构形式相比更易损毁,现存遗产不仅稀缺,而且具备了积极正面的木结构建造系统的技术价值。在中东铁路营建和日本对东北的长期占领过程中,哈尔滨的建筑遗产承载着城市发展中复杂的情感与集体记忆,公园饭店是一幢颇具场所感的木结构地标。对遗产保护而言,真实性、完整性地传承需要客观的评判基础,故而基于“跨文化木结构遗产”的视角识别公园饭店的特征,包括环境、形体、色彩、构造、装饰等十分必要,所积累的经验对中东铁路沿线散落的百余幢俄罗斯木结构房屋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1 江畔公园饭店的建造背景

1.1 江畔公园饭店建造时代背景

哈尔滨自建市以来外籍侨民数量就比较大,根据哈尔滨地方志网站记载,1922年外国侨民即占哈尔滨总人口的51.7%,前苏联十月革命之后,白俄侨民更是大量涌入。1931年九・一八后,东北全境沦陷,1935年洲国建立,其他各国移民逐渐减少,日本于1935年制定了《关于满洲移民基本方策》,计划从1936年起,五年内向我国东北移民10万户。据1936年户口调查,全市共467368人,其中中国人387751人,日本人28403人,苏籍7804人,白俄30589人,朝鲜人6282人…计24国侨民。他们约占城市总人口的20%,俄国人、日本人占侨民的大多数,约占城市总人口的14%。侨民是这座城市的消费主体、是城市上流社会的生活风向标,最早开始殖民统治的沙俄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浓郁的俄罗斯文化,纷至沓来的日本侨民同样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和式的生活方式与建筑特征。

1.2 江畔公园饭店的区位

公园饭店位于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园东侧、著名的中央大街北端,临近1901年竣工的松花江铁路大桥(滨州铁路桥),与太阳岛隔江相望,是观赏松花江风景的绝佳之地。从1938年俄文的哈尔滨市地图中能够清楚地分析出当时选择在滨江地段修建该饭店的原因,以及了解现如今斯大林公园(旧名江畔公园)区域的交通情况和景观环境(图2)。公园饭店的建设背景要追溯到1989年中东铁路东部线滨绥线的建设,铁路和城市建设都需要大量的物资,松花江站、码头是哈埠最重要的物资集散口岸,铁路专用站场和航运码头即是目前江畔餐厅与公园饭店所在的区域。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哈尔滨站正式运营,原依靠水路运输的物资绝大多数都改为铁路运输,松花江站运量锐减。1912年前后,凭借着松花江优越的地理位置,埠头区变成商业区,到松花江畔游览、避暑的中外游人越来越多,由于部分闲置在岸边的铁路阻碍游人,中东铁路局拆除部分铁轨,修缮堤面,绿化江岸。1912-1915年俄国商人在今九站街临江的位置建起水上餐厅(现铁路江上俱乐部),后改为游艇俱乐部。1917年十月革命后中国政府曾经回收中东铁路附属地的,但1932年2月哈尔滨沦陷,中东铁路局被日本人接管,原松花江站站舍被改建为冷饮厅。1936年3月21日民政部12号部令批准实施《哈尔滨特别市都市建设计划》,从此日本开始在哈尔滨实行成规模的城市建设,主要有军事、工业、教育、医疗等公共建筑建设。1933、1934年哈尔滨连续发生大水灾,继而1935-1937年进行了防汛加固、美化环境的“江畔公园”建设,1938年公园饭店竣工。

中东铁路是我国第一条与国际接轨的铁路,目前公园饭店与江畔餐厅(原松花江站站舍)、哈尔滨铁路江上俱乐部(原中东铁路局游艇俱乐部)一起被列为哈尔滨市I类历史保护建筑。这三座建筑从东向西带状分布,共同折射了中东铁路所属水旱码头、松花江站站场向风光旖旎的江畔公园转变的哈尔滨近展历史(图3、4)。

2 江畔公园饭店的建筑特色

2.1 “和洋混合”的屋顶

公园饭店建于1938年6月,同年8月竣工,由当时哈尔滨市公署工务处建筑科的日本建筑师大谷周造设计,纪子雍工务店施工。公园饭店一层,屋顶为十字形,沿江形体呈凸字形布置,建筑面积近180平方米,采用平面紧凑、体形系数较低的十字形。

在设计说明中有这样一句:“(公园饭店)样式是将俄罗斯自古以来的风格近代化”。它强调了设计中俄罗斯式风格的演变和发展,而不是简单的移植,公园饭店展现了一种跨文化的木结构建造方式。粗略看去公园饭店的确是一座俄罗斯风情的小建筑,沿江主立面通过高耸的屋顶呈现“塔”的造型,是俄罗斯童话式(Russian Fairy Tale style、дом-сказка)对民族性、可识别性予以强化的典型手法(图5)。“童话式”根植于自然气候和审美习惯,著名的西伯利亚森林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林木,而且滋生了适合严寒多雪气候的高耸木结构特性。有趣的是,主次立面呈现了不同的风貌,公园饭店十字屋顶的独特性在于南北向短轴为高耸的两坡尖顶,与已经建造完成的中东铁路局游艇俱乐部和江畔餐厅屋顶协调一致,保证了江畔公园内三幢建筑小品的完整性。公园饭店东西向长轴的屋顶同样是坡顶,坡度却十分平缓,采用了日式传统木结构建筑中最为常用的歇山顶,与入口外廊共同营造出常见的灰空间(图6、7)。半个多世纪前的日文明信片将江畔公园饭店称为“观光亭”(图8),《满洲建筑杂志》记载“它是远眺松花江风景绝佳之地”。亭者,停也,就有了驻足逗留,看与被看相映成趣的关系。公园饭店三面空廊,内含“亭”的空间设计策略,并引入了江景和公园内成列的树木景观,整个建筑虚实对比,闹中取静,灰空间展现了日式茶亭的轻盈悬浮之感(图9)。

公园饭店“和洋混合”的屋顶风格与哈尔滨当时日俄移民量大集中的背景有关,建筑考虑了使用者的审美观念,日本建筑师大谷周造的妻子本身就是白俄。基于长期殖民扩展的计划,无论是俄罗斯还是日本,对中东铁路沿线的建筑均极为用心,公园饭店设计中对环境的尊重至今值得当代建筑师研究。不可否认,时代造就的场所感起到决定性作用,建筑师在哈尔滨长期形成的“显性”的俄罗斯风格之下,为公园饭店注入了微弱的日本色彩,在当时扭曲的政治背景中,点染了折中与混合的哈尔滨重要地段之特色风貌。

2.2 特殊时期的木结构及构造通用性

抗战时期日本全面进行物资统购,各种重要物资实行统制的时间不一,木材统配时间为1936年,早于钢材和水泥,依靠 “满洲林业株式会社”一类机构进行统制,由于哈尔滨木材缺乏,多为从美国和加拿大输入。1938年4月1日《钢铁统制法》颁布,钢材是战时紧缺军需物资实行全面严苛管制,作为建筑材料基本不可能了。竣工于1938年8月的公园饭店全木结构、镀锌铁板屋面,主要选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颇为奢华,单方造价贵、一次性投入不低,这是建筑优质质量的保证因素之一,日本人为打造江畔公园所进行的投入可窥一斑。

公园饭店修建的第一步是要打地基,地基是石头,根据设计说明地面施以水泥。第二步就是形成木构体系,构造节点通过木楔完成。建筑的室外墙体全部采用红松条形板材,构造做法是墙内每隔窗门开洞的距离设木柱承托屋架,将板条夹住木柱两侧,中间空隙部分填充木屑,外抹灰、涂油漆或抹石膏。整个结构体系由木柱、墙体、屋架构成,在框架外包上木板材形成墙面,隐藏在内的木框架不仅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保温隔热空间,而且决定了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俄罗斯是个森林大国,具有长期的木构营造经验,这种构造做法在俄罗斯北部寒冷地区由于取材方便、保温效果好、施工容易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同时这种墙体的做法和日本的壁板外墙做法很类似(图10),即在木框架中间填充保温材料,说明构造上的某些做法具有跨地域的通用性,在寒冷的哈尔滨也同样简便适用。

2.3 俄罗斯装饰意向与跨文化认同感

公园饭店重视材料的本色与着色处理,木材的多色彩装饰性正是其区别于其他建材的特征之一。简短的设计说明,翻译如下:……外部、腰部、石堆、壁、柱、栏杆是淡黄色的红松木材,窗户以及出入口的装饰门框是白色的红松木材,屋顶是镀锌板涂上俄式风格的油漆,内部、天井是涂抹的石膏,一部分材料涂上了染色剂,墙壁涂的是油漆,中间腰部也是油染色剂,接缝处涂的是金粉,地板铺的是水泥。屋顶的俄式色彩无法具体确定,从哈尔滨的镀锌板历史建筑屋顶色彩来推测,偏深苹果绿色可能性较大。红松木板壁墙面淡黄色与白色装饰线条相间,色彩明快轻盈是可以肯定的。

在俄罗斯的传统文化中,多神教时期古罗斯人喜欢在房屋门窗、屋脊、檐口等部分的“薄弱部分”装饰保护性符号,避免家人遭受邪恶力量侵害,同时吸引正义力量保护他们(图11、12)。所以传统民居的门窗和屋脊、檐口等处会雕刻代表力量与希望的象征性符号,如太阳,马、天鹅等动物以及花纹图案。 在公园饭店的装饰细节上建筑师充分运用了俄罗斯传统装饰手法,精湛的雕刻技术、成熟的色彩搭配、象征性符号都源自俄罗斯文化,这也是多数文献定义该建筑为俄罗斯风格的原因之一吧。公园饭店除不宜雕刻的墙身外,整个建筑从底部的栏板,中间的立柱、门窗及门窗套,到顶部的檐口、屋脊、室内装饰都采用了俄罗斯的符号语言。建筑的山墙挡雨板和屋脊雕刻有象征日出、日落的太阳符号和马头雕饰(现状已不存);栏板采用俄罗斯民族常用的镂空雕纹样;门窗采用了稍简化的曲线图案;檐口刻有方形、菱形的锯齿花纹,且内部带有点状图案象征播种的田野。在跨文化研究中有“文化折扣”的概念,指在跨文化的传播中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理解难度,致使传播会打上折扣,在这一点上公园饭店设计了精妙的装饰。屋身三面设外廊,仅南面是实体,外廊柱与栏板、屋檐在色彩、雕刻上相互呼应、浑然一体。三面外廊立柱是立面的重中之重,柱头饰四片弧形雕刻板是点睛之笔,它的图案取材于斯拉夫传统文化中喜闻乐见的火鸟,是地方性极强的鸟的图腾崇拜,在童话式风格的绘画、插图和建筑中均大量应用。俄罗斯处于亚洲向欧洲迁徙的过渡地带,火鸟的形象近于中国的凤凰、日本的孔雀,不同国度的使用者会存在迥异的联想,但“不死鸟”的吉祥符号拥有认同感和可识别性,具有普遍性的跨文化交流特征(图13)。

3 江畔公园饭店的保护与修缮

公园饭店经历1957、1998年两次特大洪水,关于洪水后的修复文献记载一直无法查阅。仅1998年和2012年黑龙江晨报记载了公园饭店进行过外墙和立柱的更换,以及南面围墙的拆除。以下就现状和文献记载对比,识别出历史建筑的真实信息,并为以后的保护修缮提供参考。

3.1 公园饭店的新旧对比

根据公园饭店建造初的实景照片以及建筑图纸,与《哈尔滨江畔餐厅文化探源》中的现场测绘图纸对比,发现该建筑在80年的使用过程中主要改动有如下:

①加建改动的部分

南侧的加建(图14)。南侧的服务用房在原来的基础上有加建三间房间。其中南侧的东西两侧对称式各加建了一间并对原来的厨房开门,东南角又另外加建一个小隔间并对外廊开门。东南角小隔间的外墙仅为100毫米厚的薄墙而另外加建的两间与主体墙厚均为200毫米。因此推测加建可能不是一次完成,是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几次完成。后期加建部分虽然在屋顶的材料、颜色以及檐口细部处理上与原来的主体建筑谐调一致,但是破坏了原始屋顶完整的十字形。

增加的现代设施。该建筑虽一直维持餐厅的原功能,但也增加了现代化的设施。这些新设施增加如果位置选择不合适、没有经合理设计都会对建筑的立面造型、结构等造成破坏。例如:空调外机、水电管道、网络通讯接线等直接外挂在历史建筑外表面或者直接在外墙打洞穿孔,这些行为极大地破坏历史建筑,在该建筑中也发现有类似现象。

②拆除改动的部分

原始图纸以及测绘图纸都记载餐厅的基座部分是毛石砌筑,再加120毫米的条形石。根据现场的调研,现在餐厅的毛石基座部分因为公园散步道、广场的建设被整平填埋,仅有120毫米条形石基座可以看见,减少了建筑立面材质对比的变化,也使整个建筑的构图削弱了原有的轻盈悬浮感。

屋顶和室内装饰构件的拆除。现在的公园饭店虽然还保留有诸多俄罗斯民族风格的独特符号,但通过新旧照片对比发现餐厅的屋顶部分和室内的壁炉还是有一些构件已经丢失(图15)。由于壁炉停用,公园饭店现在寒冬暂停营业。屋脊上的马头雕饰和沿屋顶外边缘的太阳装饰符号都已经全部丢失。这些装饰构件虽不影响建筑的整体结构,但是建筑的文化意义不完整了,屋脊的马头和太阳符号一起代表“太阳马”有其特有的象征意义。因此,餐厅在以后的保护过程中对于破损的构件是寻找原始档案给予修复,而不是简单的拆除。

外墙的改造。现状的外墙虽然保持原始的白色,门窗洞口也没有变化,但对比原始图纸发现原横向的壁板外墙的纹理均不存在了(图16)。推测替换的外墙并非横向条状板材,木材油漆色彩也过于浓烈、材料也非原始的红松木材。

4 小结

江畔公园饭店的原始档案刊登在《满洲建筑杂志》上,该杂志原名《满洲建筑协会杂志》,1924-1944年由当时大连的满洲建筑协会发行,合计182期。它是一本详细记载满洲建筑活动及国内外最近建筑技术、工艺、法规、案例的专业月刊杂志,诸如新京(长春)、抚顺煤矿、大连、旅顺等各类大型工程项目成为介绍重点。每一期都会在前面介绍三、四座最新满洲地区落成的建筑,江畔公园饭店不足180平方米,这样微型小建筑属于个案,足见在当时对它的设计质量也是肯定的。大量当年刊登在杂志上的历史建筑随着城市改造已经泯灭或面目全非,经过近80年的原功能持续使用,公园饭店却成为一座冰城的历史地标,与江畔餐厅、哈尔滨铁路江上俱乐部共同彰显了文化遗产1+1>2的群体价值,历久弥坚。它们同样是中东铁路遗产的组成部分,因斯大林公园的著名区位,已经成为造访民众日常与历史对话的纽带,具有高度的跨文化遗产代表性。

1999年10月在墨西哥第12次ICOMOS理事会上发表了《历史性木结构保存原则》(the principle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 timber structures)。《历史性木结构保存原则》包括“调查,记录与文献管理”、“监测与维护”、“干涉”、“整修与替换”、“历史森林保护区”、“当代材料与技术”、“教育与培训”7部分,合计15条,里面涉及了很多保护细节。2007年5月《北京文件――关于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与修复》是对东亚地区文物保护理念与实践问题的回应。在回顾了文化多样性和保护过程的基础上,分9个层面多角度论述,其中“保养和维修”、“木结构油饰彩画的表面处理”2节针对木构建筑的修复制定,强化了木构建筑遗产完整性、真实性的讨论,应在具体实践中加以落实乃至深化。

原始档案信息的挖掘辨析与历次修缮的详细记录是多学科交叉、技术性很强的龙头,是原型、原色彩、原材料、原尺度等的基础。就公园饭店的修缮效果来看,由于缺乏基础信息资料,它的材料、装饰、色彩、布局等均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历史性木结构保存原则》第9条说明了木结构材料的替换原则,需遵守同种、同级、甚至更高级的木材,且采用的技术、工艺甚至机械加工设备最好都和以前一样。公园饭店已经替换过外墙、立柱等材料,对于替换的材料要强调材料应用的准确性、新旧的可区别性。它的原始的布局经过考证已经基本清晰,原功能地持续使用是最为关键的,添加部分加以记录,但并无拆除的必要。诸如“太阳马”等装饰构件的缺失意味着文化意义表达上的不完整,真实性也打上折扣,它们是不宜拆除,而应尽可能恢复的。色彩考古是一门专项科技,涉及木材腐朽替换、色彩剥离、历史断代等内容,公园饭店犹如一件彩色立体雕塑作品,未来色彩修复技术较为关键。当然,在传统技艺、木作工具、工匠培训等方面,中东铁路沿线的木构遗产可能还存在空白。我们总在强调工艺的难度,往往一上来就将气氛弄得很沉重很神秘,公园饭店所涵盖的示范内容不可小觑。它的特征是有趣,正如中东铁路的大型研究也是有趣的课题一样,很多与之相关的内容都会变得有趣,我们应该目标明确,心态放松,才会有所发现。

参考文献:

[1] 李鸽,黄岩.哈尔滨江畔餐厅文化探源.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候幼彬,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哈尔滨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 沙永杰.“西化”的历程:中日建筑近代化过程比较研究[M].台湾:田园城市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