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班级文化的含义范文

班级文化的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班级文化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班级文化的含义

第1篇:班级文化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德育;班级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项目支持:本文系防灾科技学院2012年学生工作一般项目“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一、班级文化的含义及功能

班级文化一词作为教育的微观现象,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作为教育社会学的分支――班级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之一,而被西方教育学者们重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含义: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亚文化,受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班级文化恩华是班级全体师生在一定规范下所创造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班级文化是一种具体的生活方式。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属于管理诸要素中的软要素,处于核心地位.它在班级管理中有很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向作用

导向就是引导,像导游一样,不使每一个游客迷失方向。班级文化建设是全班同学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引导着全体同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一个班级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限制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应十分鲜明,这是保证正确方向的前提.

2.凝聚作用

凝聚就是把东西聚合在一起,产生更大的力量.班级文化建设是一种理想的黏合剂,能使学生彼此合作,同心协力,和衷共济;能减少同学之间的摩擦和内耗,增强其内部的凝聚力。特别是在关键时候或遇到重大困难时,能使同学们挺身而出,为了班级的整体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和向心力,学生生活在这个集体当中就缺乏归属感和“主人翁”感。班级内部的凝聚力是由班级文化建设氛围营造的,当学生高兴时,班级为他分享快乐;当学生不开心时,班级为他分担痛苦,及时为他送上关怀和帮助,这样就会大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3.规范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的规范作用就是约束作用,它制约着学生的行为.我们知道,约束功能是通过制度和道德规范发生作用的,尽管制度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但它的约束作用是硬性的且是不全面的,而道德规范是一种无形的、理性的和全面的约束,也是能赢得学生人心的约束。

4.激励作用

激励就是激发干劲,从而更加主动、自觉、积极地去做某件事情。如果一个班级文化建设以人为中心,形成一种人人受重视,人人受尊重的文化氛围,那么这个班级就有一种“无形的精神驱动力”。这往往比金钱物质激励更有效果.这就是文化激励,一个班级文化建设形成了,同样也能起到这么大的激励作用。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

班级文化主要包括健全且行之有效制度文化、良好的班干部选拔机制、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

1.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对班级内主体实现约束的一个必由之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然有良好的秩序,而井然有序的班级秩序是靠班级制度来保障的。因此,健全班级规范,完善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我班班级制度的制定,是在参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由全班同学共同探讨,拟出草稿,班委整理润色,全班表决后成文实施的。

2.班干部选拔机制。根据工作情况,全体同学对班级领导班子进行评议,如果班级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同学对班干部投不信任票,那么就要重新改选。这种制度充分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自己的选择会影响到班级的发展,增强了他们对班级的责任感,使他们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2.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植根历史、体现现实、引领未来的集中表现,是班级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培育班级精神必须立足班级实际,继承优良传统,体现时展的要求。班级文化的核心就在于形成共同的信念、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行为目标,即一种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因此,笔者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创建班级精神文化需要确定健康的奋斗目标;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形成良好的班风。

3.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体现,所谓处处物语皆心语,它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人文环境,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因素。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和宿舍内的环境布置,笔者以教室和宿舍为主阵地,以物质氛围和人文氛围的创建为落脚点进行物质文化建设。

三、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一)加强班级制度建设。

刚性的制度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作为一个学生组织,班级必须要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是班级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制度是任何一个团体良好发展的必要保证,班级文化建设中制度也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使得班级每名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班级各项规章制度确立后,最重要的是付诸于实际。为了确保班级工作的顺利进行,对落实情况要加以跟踪了解,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尤其班干部要以身作则,督促班级成员认真落实,从而形成集体习惯,进而表现出更大的合力来,共同推动班级工作向前发展。

(二)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

班级作为一个学生团体,由许多学生个体组成,这势必会存在人际交往的问题。如果没有人文关怀,会使班级学生的人际关系发生扭曲。加强人文关怀,关键是要以人为本,关心、重视、尊重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班级氛围。在日常学习工作中,遇面时要主动亲切打招呼,生活中别人有困难时更要积极帮助,大家不光是同学,更应该是彼此信任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班级环境。

第2篇:班级文化的含义范文

一、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这些内容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起到深层次的引导。(1)要培养学生的班级精神。从班主任接到新班后开始,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我班把“扬我班威,壮我班魂,齐心合力,共创佳绩”作为班上的班训。抓住一切机会给学生讲解这些理念的含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2)要培养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在学校校运动会和文艺晚会上,尽可能地动员每一位学生参加,让他们懂得为班集体出一份力,为班上感到自豪。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起很大作用。(3)要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在学生面前宣传同学之间的关系是用金钱都不能买来的,不像社会上的酒肉朋友。这样使学生的团队意识能够加强,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比较容易。

二、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教室是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家,是学生每天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作为中学班主任,对不太成熟的中学生进行认真引导,与班主任共同来精心布置教室每一个角落,美化好教室环境,营造好这个温馨的家。在这样环境优美的教室里能消除学生学习后的疲劳,同时增添学习生活中的乐趣,促进学生奋发向上,激发学生热爱班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主要从下面做起,(1)净化好教室。卫生是教室的窗口,是班级文明的标志。要将教室环境保持干净,让学生自己制订卫生制度,并共同加强检查和监督,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绿化好教室。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摆放一些绿色的仿真植物,以及在墙壁上有序地挂上绿色的仿真叶藤等,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3)美化好教室。要使桌凳摆放整齐,课桌上面的书要有序放置。班级专栏、板报、宣传栏和学习园地等分别布置于教室的不同的地方。让学生自己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

三、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第3篇:班级文化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教育;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062-02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思想家管仲就曾提出“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意思是说霸王今天这样的成就的初始,是他将人民作为根本。有良好而正确的本,国家才能有巩固的根基,如若这个本是混乱或者错误的,国家就会陷入危乱。虽然管仲讲的是君臣关系,然而对于我们的班级管理并非无益。

现代以人为本理念的起源来自于19世纪的人本主义哲学, 而我国第一次将人本主义作为一项原则提出是在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内涵。至此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开始在各行各业被普遍应用,尤其在管理行业的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教育作为民生之本,小学教育又是其中尤为基础的一个部分,如何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与班级管理更好地契合,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的最优化,是每一位班主任需要深思的问题。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教育最本质的意义在于“立人”,也就是说教育要去激发去充实学生的生命,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完整的发展,使他们获得所需要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这个世界完好地生活下去。对于小学生而言,学校生活是他们一生成长之中的的社会初探,这一阶段受到的教育对于他们漫长的人生画卷而言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在小学的年龄段里,学生由于自身的心理特征,容易去模仿比自己年纪大的人,对于老师的言语行为等下意识地遵守甚至模仿。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不仅仅是普通的教与学,更是在许多方面互相影响。班级管理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

基于以上,班级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会是一种适宜的管理方式。

一、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的含义

时展至今,以人为本大约是最受欢迎的管理思想,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将人作为独立的主体,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满足人的需求,站在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管理的目的应该是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受益,使集体能够积极、愉悦而有效地共同进步。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认为教师是管理的权利掌握者,将学生对教师管理的程度作为评判班级管理是否有效地标准,即学生越听老师的话,班级管理就越成功。然而事实上,对教师决策亦步亦趋的学生最容易丧失自我个性,丧失成长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的社会从不缺少盲目的执行命令者,多年前的钱学森之问如今仍振聋发聩,要解答这一问题,大至国家之教育,小之班级之管理都需要反思,而这一反思正是对于教育之中学生主体性的思考。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一方面是要使学生得自由而非被束缚,是要使学生得发展而非被灌输,另一方面是要使班级管理形成良性而高效的氛围,无论教师或者学生都能从中受益。这亦是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的含义之所在了。

二、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

之所以需要单独论述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原因在于小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他们的心智、思维能力尚处于初等的发育阶段,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容易分散,同时自制力弱,行动欠缺考虑,常容易带有感彩。因此小学教育更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养成。俗话说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举止,管理方式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发展,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切实地体会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同时提高自身修养与专业能力,才能将班级管理运筹帷幄之中。

三、以人为本理念对小学班级管理的意义

1、以人为本理念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在重视个体独立性与自主性的以人为本理念下,要求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考虑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当中来,如此,他们会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和肯定,能够与教师平等地相处,从而激发出自我的主体性。

2、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可以提高学生对班级管理回应的积极性。

传统的班级管理是教师单方面的管理,忽视学生的心理和需求自然容易适得其反。而以人为本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学生是管理的主体,在他们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视之后,会有相当的自尊,因此也会对班级的管理作出积极地回应。

3、以人为本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可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并寻求适合他们的发展之道,反对无意义地填鸭式教学,而是尊重学生独特个性,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以人为本的理念尝试去发展学生的潜能,并不单单指他们的学习能力,成绩高低。事实上,学生的道德品质、身体与心灵的健康、美好的追求、良好的修养与习惯、广泛的兴趣等是更为重要的。

四、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深切认识以人为本的内涵

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光靠喊口号显然是不行的,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包含许多含义,对它了解得愈多,就愈能有深刻的体会,就愈能得到班级管理的启发。班主任需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而鲜活的个体,需要去体味和探索他们独特的内心活动,才能真正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去实践和探索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

2、实践出真知――构建以人为本的班集体

(1)确立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对班级的管理形式、内容和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而富有生气的管理目标能够带领班集体越来越好,如果目标设置不符合实际,违背人性那么班级的管理就会陷入困境。所谓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目标,应当是将学生的发展和需要放在第一位的,即这个目标最首要的任务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尊重他们的个体独立性。这一目标以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之体现。另一方面,班级管理是要帮助班集体能够良性运转,这需要管理目标具有激励的作用,惟其如此,才能对同学们形成吸引,积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来。

(2)确立以人为本的班级制度

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它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小学生往往容易沉湎于自我的感情而不分对错,因此仍然需要适度的制度来对他们的行为作出约束。我们说以人为本的班级制度,它是有别于传统班级制度的。传统的班级制度要求学生全部在同一的规范里,这样会抹杀他们个体的独特性,并使他们对班级管理感到反感。良好的制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同时保护他们的个性。

(3)确立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承载着班级成员所共有的信念和价值观。班级文化包括软文化,即非显性的文化环境、制度和理念等;硬文化包括可见的班级环境的设计和布置,譬如黑板报、班会和班级活动甚至是桌椅摆放等。班级文化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成长的班级文化环境是有人情味的,具有人文情怀的,能够让学生自由发展其兴趣才能,积极拥抱班集体的。

参考文献:

[1] 佟 瑛.“以人为本”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江苏.淮海工学院.2009

第4篇:班级文化的含义范文

一、班级文化的含义

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自下而上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班级文化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精神层面,如班级的学风、班风、班级言论、观念文化(人生观、价值观)、人际关系等;二是物质层面:如教师的墙画、标语、学生书画作品展示等;三是制度层面:班级的班规、行为规范等。

二、班级文化的建设

1.整洁的环境文化环境育人,一切的教育归根结底在于自我教育,而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更能促进自我教育。在良好的环境中,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受到教育和影响。但在当前,有些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视,而对于环境卫生工作认识不够,甚至认为其可有可无。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都说班级是我家,怎样让自己的家舒适干净,这样得让每个学生都养成打扫卫生、保持卫生的好习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往往十分重视班级的卫生工作,并把卫生工作和劳动教育密切结合,把它作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行为习惯、吃苦耐劳

精神的重要手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卫生意识、创造出一个窗明几净的优雅整洁的学习环境,就是教育的一种成功。2.丰富的板报文化及时组织学生出好黑板报,黑板报可在学期初按周来计划,也可结合各种传统的节日和活动来出黑板报;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手抄报竞赛活动,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组织,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来组织;还可以组织人人参与的班级写字绘画比赛并加以集中的板报展示,教室的一角还可以设计成“小荷才露尖尖角”之类的学生作品展示区域(作文、书法、绘画、作业等皆可),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

3.激励的墙面文化在教室的前后墙(黑板上方)可以拟写好诸如“自尊、自觉、自信、自强”等之类的激励人心的班训,如北京市光明小学的口号:“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争取明天行!”教室两边的墙上可以悬挂名人名言,也可以悬挂学生自己拟写的励志话语。班级的奖状可以集中张贴在“班级荣誉”墙上,这样就发挥出良好班级文化的激励功能。

4.规范的制度文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要想有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有比较规范的制度文化。作为班主任,在接班之初,就要有自己的班级建设计划,逐步地建立起班级制度体系。譬如:班级班规,班干部的选举和工作制度,班级卫生制度,班级活动制度,等等。这些制度可以通过班会讨论来制订,也可以通过小组承包、班会投票等方法来确定。制度一经制订就要按章办事,有奖有罚,对于表现好的给予一些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于表现不好的实施扣分,并加以惩罚,这样下来,“奖”的那一块越来越满了,而“罚”的那一块越来越少了。发挥出了良好班级文化的约束功能。

5.多彩的活动文化优秀的班级,应该是全班同学的精神家园,应该是丰富多彩、具有魅力的,应该充满关爱、友谊、热情和活力。而这些都必须通过班级活动来实现。班级活动,可以在学校的大框架下进行,比如运动会、艺术节、学科竞赛;也可以结合传统的各种节日来安排,比如端午节、国庆节、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还可以在征求全班同学意见的基础上自己来设计和规划,比如班级的组内篮球赛、春游、野炊、读书会、文艺晚会,等等。通过这些,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内生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升班级的自信心,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共同的价值观念、心理意识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学生把班级看作一个命运共同体,“班兴我荣、班衰我耻”成为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并会变成他们的实际行动。发挥着良好班级文化的凝聚功能和导向功能。

第5篇:班级文化的含义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A-

0057-01

在学校,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是通过学校最基本的活动单位――班级进行的。构建优秀的班级文化,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具有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笔者选择了“忠”文化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忠”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做好本分的事,有忠诚无私、忠于他人、忠于国家及君主等多种含义。在建设班级“忠”文化之初,笔者带领学生搜集有关“忠”文化的资料,并最终定下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然后全班同学一起携“忠”前行,努力让“忠”文化在学校生活中绽放光彩,促进每一个同学的全面发展,实现班级的可持续发展。

一、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提到“忠”文化,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精忠报国。爱国,成了我班“忠”文化建设首要落实的关键词。

例如,国庆节前夕,笔者要求学生收集爱国名言和革命烈士的爱国事迹,并在以“我们爱你,中国!”为主题的主题班会中进行交流。通过回顾历史,缅怀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贡献的革命烈士,学生的爱国之情被激发出来。随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在和平年代我们中学生又该如何爱国”的大讨论。从珍惜现在的生活、不忘历史到了解时事、关注国家发展,从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到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学生们畅所欲言,爱国热情在讨论中得到了激发。

又如,日本“非法购岛”闹剧发生后,引起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人民群众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了爱国的热情。笔者组织学生分组收集资料,展示的地理位置、问题的由来,增强了全班学生对的了解。此外,还通过排演话剧《中日谈判》、播放我国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的讲话视频、了解我国对日本“购岛”的反制措施等,增强学生保卫领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以适当的方式理性表达爱国之情。

二、善用集体活动,提高班级凝聚力

刚接手班级不久,笔者就发现,我班学生个体与个体间缺乏互爱互助、理解与宽容,不管笔者在班会课上讲多少道理,都很难改变他们对人、对事、对集体无所谓的态度。这对一个班集体来说是非常危险的。笔者认为,应该引导学生爱班级,使其有共同的为班级争荣誉的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奋斗。而教师善用集体活动开展“忠”文化建设,恰恰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增强班级凝聚力。

例如,学校举行一年一度的元旦文艺汇演,我班决定表演大合唱。在选歌的问题上,笔者引导学生突出“忠”文化的主题,体现出班级的凝聚力。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合唱《众人划桨开大船》,并把它确定为我班的班歌。在排练过程中,全班同学齐心合力,力争使表演更加完美。大合唱结束后,全班同学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大家干什么事都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班级的不断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又如,学校举办校运会,允许各班在入场式环节自由发挥。笔者先在全班进行了动员,并提供了一个初步的想法,请全班同学在此基础上发挥创意。学生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一个同学灵光一现,提出我们可以借鉴当下非常热门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的主题曲来串联表现我们爱班级的“忠”文化,全班同学举双手赞成。在正式的入场式演出中,学生们的表演带给评委教师们很大的惊喜,我班也如愿拿到了一等奖。

三、参与社区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忠”文化还体现在对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笔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身体力行,奉献青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笔者组织学生上街担任“小小交通协管员”,劝阻“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同学们在积极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交通安全知识,也提高了安全自护意识。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志愿行动,督促家长争做文明交通参与者。活动的开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学生表示自己累并快乐着。

又如,“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笔者组织学生协助社区的叔叔、阿姨上街清理小广告。他们沿街清理小广告的行动,吸引了路人的注意,有些行人还拿出手机,拍下他们志愿服务的身影。学生们觉得很高兴、很骄傲,不仅为美化生活环境做出了贡献,还进一步增强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忠”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体现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气节,光辉如日月,永恒同时空。笔者注重班级“忠”文化建设,促使学生在“忠”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立忠善行,明忠笃行,厚忠远行。

第6篇:班级文化的含义范文

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正确的人生坐标。

班级文化的含义:

所谓班级文化,应该是指表面的班级文化如班级的桌椅摆放、内务整理、教室布置和学生着装等,以及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班级管理理念、价值观念、共同思想、奋斗目标、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竞争的关键。

班级文化的基本内容:

精神层:如研讨班名、制定班级目标、确立班级道德和班级舆论规则、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等。

制度要求:如班委会、检查组织、一日常规、课堂常规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

物质要求:如张贴名人名言、悬挂国旗及班训、出黑板报、布置植物盆景等教室内环境的布置。

一、给班级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

例如:我在班级新建后,首先给班级起名为“晨翔”班。围绕“珍惜时间”为主题,要做一个勤快的人、有准备的人,于是我给学生解读“晨翔”: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

1、黄金三年在初一

青少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当你进入初中,标志着你进入了人生的转折点。你能否让你的青春年华绽放光芒,就看你的初中生活怎样选择。这里没有高低贵贱,这里没有能力缺陷,因此,初一对于初中的三年生活是至关重要的。你要及早做好准备,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进行拼争。也许你失败过,也许你辉煌过,但是,那已经成为历史,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自己的不足,挑战自我。同学们,人生能有几回搏,今日不搏何时搏!希望同学们把握好初一这关键的一年。

2、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当你清晨步入教室,拿出课本,你还舍得让大好时光悄悄溜走吗?你应该利用最短的时间,摆放好作业进入读书状态,哪怕是几分钟的时间,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你也会成为一个富裕的人。因此,一个有思想、有目标、有准备的人,是一定会珍惜这短短的清晨时光的。

3、一节之计在准备

有人赞叹说:“鲁迅是天才!”鲁迅先生不接受这种赞扬,他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牛奶的时间也用上了。” 流年似水,稍纵即逝。时间去了,就再也不能挽回。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不平等,但有一种东西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那就是时间。每天七节课,每节课四十五分钟,你意识到课前三分钟的重要性了吗?(7×3=21分钟。)你可以准备学习用具,你可以背诵复习旧知识,还可以预习新知识。总之,你要时时提醒自己,我的三分钟不能丢!

我们围绕“晨翔”制定了班级的规章制度,处处注重习惯培养,抓好学生的早到习惯、课前准备习惯等。

二、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做人标准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是好学生,尽管有些班级仍然存在“唯学习成绩是举”的现象。在学校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即“做人第一,完整做人”的教训标准的出台后,我深感班级文化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给学生提出了具体的做人标准。

男生要具有绅士风度:

博学多识奋发图强自省自律意志如钢

恭谦礼让胸怀宽广忠孝诚信一诺千金

女生要具有淑女形象:

知书达理热情善良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整洁大方朝气阳光举止优雅聪明贤惠

这样便在男女同学的言行举止中提供了标准。

三、给班级制定班训、班风

受到一句话“不放弃,不抛弃”的影响,我深信越是处于发展低谷的学生,班级的关心和帮助越是他们奢望的,他们也不想自甘堕落,因此,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学生,成为凝聚班集体合力的一句“定海神针”,让优者披荆斩棘,让弱者充满自信。我拿心语告诉学生:一份向上的信念,一种坚定的力量,一直不懈的努力;挑战自我,相信同学,共享成功与快乐;我敢做,我敢当,我能行,我辉煌。

我们通过交流和讨论形成了班训班风:

班训:自立自信自律自强

班风:博学精思尊师进取

第7篇:班级文化的含义范文

一、班级标识文化建设

班级标识牌是班级形象的重要标志。它既是展示班级形象的窗口,又是体现班级精神意志的宣言书。我校的班级标识牌,是学校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它一改以往班牌刻板单一的传统形象,巧妙地融入了班级名称、班级别称、班训、班徽、班级目标等。这些构思新颖、创意独特的班级文化元素,都是经过全班同学热烈讨论、反复酝酿形成的,它凝聚着全班同学的智慧和热情。如“梦想之屿”“阳光坐标”“Super class”“成长的足迹”“凝心阁”“三勤轩”“积微堂”等,这些富有个性魅力的班级别称充满了梦想和希望;又如,“明礼守信永争第一,勤学自律实现梦想”“勤思笃学品正德馨”“我自信,我出色,我拼搏,我成功”等这样的班训让人精神为之振奋;再如,“健康阳光,自立自强,团结奋斗,努力进取,让我们在关爱、和谐、竞争的氛围中写下最美的诗篇”“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人品第一,见识第二,学识第三”“别为借口找错误,要为成功找途径”“不是尽力而为,而是全力以赴”“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变其他人对我们班的看法,让我们班成为一个团结努力、积极向上、热情洋溢的班级”(后勇班)等这些蕴含哲理的班级目标,为学生们指明了学习和生活的方向。

二、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美化教室环境,既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中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是强调并规范教室的美化和净化。

1.每间教室都被师生们布置成了风格各异的温馨家园。有些专栏名称别致,设计新颖,如“半亩方塘”“星空物语”“青色年华”等,专栏内容或是学生自己创作的书法、美术作品,或是作文评展,或是集师生生活照于一起的班级全家福,或是“心”样寄语卡,或是心愿树,等等,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会让人振奋精神、神情愉悦,促使人自强自爱、团结守纪。这样的教室环境能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引导学生知是非、明方向。他对学生的影响是“有形”“无声”的,对于学生文明风气的形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起到了“润物无声”之功效。

2.教室环境是班级学生文明程度的晴雨表。教室整洁干净,显示出班级学生整体文明程度较高。为此,我们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如要求学生不在校内吃口香糖;淘完拖布时必须把拖布装入水桶经过走廊和楼梯,等等。另外,我们还要求各班在在教室里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

三、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主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除了各班自己制定的班级公约、卫生制度、值日安排之外,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还统一要求各班在教室内张贴了“安全温馨提示”“突发事件紧急疏散方案”等制度要求。这些制度,有的是经过全班同学讨论制定的,有的是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从新生入校之际、班级成立之初就做好对学生的规范教育。每学期开学初的第一个月为“强化教育月”,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通过主题班会、板报、手抄报、倡议书、校园广播站、多媒体视频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集中学习这些规章制度,通过学习讨论让学生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学会对己克制,对事负责,热爱学校,爱护公物,学会自救。

四、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属于意识形态层,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从“班风”中表现出来。它包括班级精神、团队意识、班级凝聚力、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反映的是价值观、人生观等深层次的文化。

1.班级精神的培养。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级精神。这种精神要在班级成立之初有意识地培养,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例如,我们在建班之初,就把“善意感恩志存高远”“珍惜同学情谊爱护班级名誉”“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在校内我代表的是班级,在校外我代表的是学校”等理念灌输给学生,抓住一切机会给学生讲解这些理念的含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另外,我们还通过每学期开学的“强化教育月”活动,组织不同形式的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的班级精神和学校精神,如“健康阳光得体”――中学生的审美观、“另一只眼看自己”――校园不文明现象大讨论、“珍爱健康,远离烟草”,学生电脑制作宣传画活动等。

2.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级凝聚力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最能培养班级凝聚力的方法莫过于班级活动;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班级活动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军训、运动会、艺术节、排球比赛、拔河比赛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起很大作用。在这些活动期间,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让他们懂得每一个人都应为班集体出一份力,这样往往是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收获非常大。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辩论会、演讲会、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班级里有两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好: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

第8篇:班级文化的含义范文

教育均衡的背后必然暗含着德育的成功。中山,这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是如何做到的?秘诀何在?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李长春局长给出了答案,“班级是学校最小的细胞。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是个性不同的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来建设班集体。不同个性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里面,必然也会形成一些有别于其他班级的特点,所以我们就想到了特色班集体的建设。”

学生是不成熟的人,是发展中的人,而班集体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基地。叶澜教授曾在“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班级建设改革方案中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命力”的目标,其实质就是要把班级建设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教育的出发点是解放个性,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建立在他们个性充分张扬的基础之上,中山的特色班集体建设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尽管班级文化各不相同,但全市近一万个班级有一个共同的教育目标:培养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心态阳光和习惯良好的学生。奔着这个目标,中山教育人自上而下集体行动,从行政推动、区域互动到校本带动,最后落脚到班主任的自觉行动。他们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因地制宜、深耕细作,为班级插上了文化的翅膀,使之呈现“百班争鸣”的文化建设新格局。

环境文化让班级

“会说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班级是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雅致、生动的班级环境文化对学生具有无形的教育感染力和影响力,日久天长,班级不再是简单的场所,而是变成被赋予了生命的“会说话”的空间。

“张老师,张老师,我们班又被扣分了。”小榄广源学校的班主任张佩娟刚从会议室出来,几个孩子就围上前向她汇报午餐的就餐情况。张老师快步走到食堂,见本班的学生饭桌一片狼藉,剩饭剩菜丢满地。张老师一边抑制心中怒火,一边回到班里询问是谁干的。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推卸责任,没有一个敢站出来承认自己的错误。

推敲现象背后的实质问题我们不难发现,身为一名现代公民,孩子们身上严重缺乏担当精神,而培养孩子们的担当精神也是班主任的一种担当。怎么办?通过查找资料、请教专家等方式,张老师摸着石头过河,开始了她的教育探索。

培养责任感,首先要从精神上引领孩子敢于担当,要做到这一点,单靠说教显然收效甚微,必须靠一种强大的精神气场――班级文化来感召孩子生命成长,打造以责任教育为主题的班级文化。从哪里入手?张老师从打造“大”字班级环境文化开始。

“我选择从‘大’字的文化入手来感染孩子。我常常对孩子们说,‘大字的一横,仿佛是一个人肩膀上的一条扁担,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学会了担当才算真正长大。’我们班级的后黑板上也旗帜鲜明地写了这样一句话,用它来时刻提醒孩子要学习如何担当。从‘大’字的担当精神继续延伸,我告诉孩子,所谓大担当有两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是‘吃自己的饭,留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同时‘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第二重含义是强化主人翁意识,解放主体精神,告诉他们,‘走进广源,你就是广源的主人’,要‘热情参与学校服务,给予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一定快乐’。这些话现在都已成为我们的班级口号,悬挂在左右墙壁上,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张老师和记者分享着自己的做法,话语间饱含着骄傲和兴奋。一个“大”字很简单,但愿意花费精力研究它背后深意的人并不多。就是这样,张老师从“大”字着手,挖掘“大”字的文化,把主题思想做成了班级的环境文化,熏陶、感染孩子,使孩子从思想源头上树立责任意识。

一迈进东升镇东方小学六(1)班的教室,后墙壁上四朵大大的向日葵就抓住了记者的眼球,走近看,发现它们是由许多孩子的灿烂笑容组合而成的。“我们的班名是‘进取’二字,希望在这个学习殿堂里,孩子们能心有阳光,勇敢地朝着目标不断进取前行。”班主任老师介绍说。左墙角处是“进取标兵”荣誉角,激励孩子不断努力进取,争当先进标兵。右墙角是“成长的足迹”,展示着最近一年班级所获的荣誉及孩子们的成长照片。此外,学生的书画作品、活动剪影俯拾即是,令小小的教室处处洋溢着生机,彰显着“进取”的寓意。

乃“花中四君子”之一,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钟爱,它清雅淡泊、傲霜斗雪。小榄中学地处中国文化艺术之乡――小榄镇,因此有充分的优势和理由挖掘精神。美术专业班高二(13)班最为典型。其班名“齐礼菊”取齐之以礼之意,班主任利用学生的美术特长让他们设计班旗、班徽以及自己的名片、印章等并张贴公布出来。全班定期举办传统文化与礼仪插画展,将学生分组并让其自己动手画图配文,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室前方设置图书“漂流角”,摆放的书籍要经过老师审核,传统名著需占30%以上。班级还设立了照片墙,张贴每个学生的个人照片并定期更换,让学生在规范中展示个性与魅力。除了专门的照片墙之外,13班把教室内外的墙壁空间全部利用起来,张贴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以及获奖的优秀画作等。

校长范卫平告诉记者,“我们希望班级环境凸显菊的特征,以菊的风韵之美熏陶学生,并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利用传统文化的力量规范学生行为,陶冶学生情操。”

制度文化让班级

“守规矩”

《孟子》当中的一句“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恰当地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我们知道,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管理工作就极易产生混乱。但是,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个人意愿行事造成无序浪费,则是更糟糕的事。因此,要想让班级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让学生心悦诚服的制度文化。

尚进,是杨仙逸小学一位班主任老师的名字,他所带的尚进班正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取“上进”的谐音。尚老师说,他希望从尚进班走出去的学生,都有一颗向上进取之心。在制度管理方面,尚老师向记者展示了他设计的“道德存折”。“道德存折”人手一本,里面有每一笔存入和支出的详细记录。

管理工作分为基本工作和特色工作,基本工作人人有,所以月底人人都有“钱”入账;特色工作要申请和竞聘,成为“行长”之后负责统筹管理。道德“收支”情况每月月底进行总结,每次入账都进行集体评议,如大家对班长的工作是否有意见等。评议是双向的,满意,照单全收,不满意,提出整改意见,适当扣除。然后,每个学生用自己当月积累的“资金”进行拍卖,一本小小的“存折”不知不觉间就实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

刚上初中的孩子独立性和自尊心较小学阶段明显增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希望独立自主,但是,他们的坚持性和独立性还不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生活、学习中对家庭和学校仍有一定依赖心理。

一天,东区初级中学一(6)班有个同学推荐了一本名叫《管好自己就能飞》的书,一时间激发了班上其他同学的热议。最后,班委商量决定全班同学人手一本,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并且针对“好学生如何进行七个方面(态度、安全、心情、欲望、语言、行为和人际关系)的自我管理”这个话题在课内课外积极探讨和实践。

两周后,大家开始在班会上分享读书心得,发表“负责宣言”,大力倡导“不要别人逼,我就能做好”的自觉精神,并在黑板“今日名言”栏上写下书中的经典名言。又过了半个月,一(6)班晒出了他们的“成果”――全体同学共同制定出的班级公约。内容包括管理好态度:改“要我学”为“我要学”;管理好安全:时刻让危险远离;管理好心情:与不良情绪说“拜拜”;管理好欲望:敢对不良诱惑说“不”;管理好语言:学会三思而后言;管理好行为:学做行动的“巨人”……一位家长在给班主任的信中说,“令我欣喜的是,这次活动前后持续了仅一个月的时间,却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孩子的变化,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他都比之前自觉了很多,自理和自律能力也有了提高。”

军事化管理是学校模仿军队的封闭式管理方式,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学生的一种方式。军事化管理能帮助学生树立军人般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养成雷厉风行的习惯。西区小学的五(1)班是班主任刘海华老师着意打造的军事化特色班,他说,“将军事化管理变成常态,打造学生刚毅、顽强的军人品质是我的目标。”

2015年暑假,五(1)班全体学生到中山市五桂山参加军训,军训的口号是: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一二三四展英姿,酸甜苦辣铸军魂。军训内容包括了军姿、蹲姿、走正步等等。教官对学生的每一个动作都严格要求,必须规范,无一例外,平时家里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们体会到了军人的辛苦。军训结束后,刘老师尝试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运用到学生就餐、就寝、出操、升旗、上课、自修、交往等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军事化特色班的打造下,五(1)班在学校每月一次的“红旗班”评比中均能获得“红旗班”称号。用该校苏校长的话讲,“刘老师的军事化特色班是我校德育的一大亮点,整个班级弥散着浓浓的军营文化,育人环境积极又健康。学生的纪律性、自信心和团队精神得到培养并逐步形成了积极的人生观。”

小说《狼图腾》的问世及其同名电影在2015年公映之后,狼,这种充满原始野性和神秘色彩的动物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并逐渐被认识和熟悉。中山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班主任郑老师就是一位“狼文化”铁杆粉丝。他在认真钻研了与狼有关的小说、电影和纪录片等资料之后,决定将“狼文化”与班级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打造别具一格的“狼文化”男生班。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方面,郑老师将大量有关狼的元素融入其中,比如制作以狼为元素的班旗、班服,在教室内外张贴有关“狼文化”的海报等。在班级管理方面,郑老师把优秀企业文化――“华为文化”作为参考蓝本,用华为公司的“狼群式”管理模式来管理班级。

狼群具有非常严密的组织机构,其群体内部分工明确、责任明晰、纪律严明,所以其拥有让敌人惊心胆战的力量。郑老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自愿原则,详细分工班级管理事务,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如哪位同学负责管理晚修纪律,哪位负责擦黑板,哪位负责关窗帘等。

团队能否正常运转,除了强调分工合作在团队中的重要性之外,还必须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学生作为团队里的一份子,无论从事何种团队分工,郑老师都要求他们像狼一样拥有铁的纪律意识、团队利益至上的意识和顾全大局的意识。现在,“狼文化”班里那些往日懒散、懈怠、无组织、无纪律的男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几十个负责任、有担当、会合作,懂大局的广东优秀“靓仔”。

精神文化让班级

“有灵魂”

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层次要求,包含着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等,是班级文化的内核、灵魂。一个班级要形成丰富而出彩的精神文化,考验的最是班主任的智慧。作为班主任,他需有大局意识,能沉下心来,不骄不躁地去观察和思考。他必须找到本班成员共同的性格、习惯、能力和觉悟等特征,然后确定主攻点,“对症下药”。

坦洲镇林东小学二(2)班班主任常老师的班上有位叫李雯慧的女生,她非常活泼好动但不爱学习,课堂上坐不了多久就开始不耐烦,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学习成绩很不稳定。不过,她跟很多孩子一样有个爱好――画画,她的最爱是美术课,上课时绝不会三心二意,总是努力把画画到最好。善于发现又心灵手巧的常老师灵机一动:何不抓住低年级孩子们爱画画的心理,从兴趣出发,创立一个蛋壳粘贴画特色班?孩子们一定会喜欢。

事情的进展果不出常老师所料,自从开了蛋壳粘贴画活动课之后,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变化最明显的还属小雯慧:她特别喜欢这门课程,几乎在每次课后作业的评比中,她的作品都是最精致的。常老师会把她的画贴在班级板报特色板块上展出,常常有同学向她请教贴画技巧,小雯慧也很乐于帮助同学。在贴画的学习和制作过程中她的自信心增强了,更收获着成功的喜悦。慢慢地,她听别的课也专心起来,作业完成的质量逐渐提高,成绩也追上来了,上学期期末,她还被评为班级三好学生。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首先要尊重人的个性发展,爱迪生更直接地说,“个性就是差别,差别就是创造。”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道路上,只有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并积极利用良好个性的正向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知识、能力等的迁移,巩固优势、弥补不足,才能促进个体生命的健康和全面成长。

无独有偶,广大汇翠学校的“巧手剪纸班”同样是结合学生的生理需要和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兴趣以及动手能力出发,将学生的内需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创设充满个性色彩的学习空间。班主任梁月善老师回忆道,“我在四年级时接手了这个班,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班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动手操作欲望。班级调查之后,我发现学生对剪纸非常感兴趣,因此,我就把我们班定为‘巧手剪纸班’。定好特色班名称后,我用‘奇妙剪纸,其乐无穷’当班级口号,制定了相应的班训、班规,利用班级每周活动课的时间介绍剪纸的历史,教孩子折、画、剪等剪纸的基本方法。他们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我再提高一些难度,循序渐进。”

如今,“巧手剪纸班”的孩子快毕业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不用看图就能自己独立创作。将剪纸这种传统艺术教给孩子,让他们不断感受到剪纸奇妙的同时收获更多的快乐,何乐而不为?

刚接手三(4)班的开发区第一小学班主任罗秋蝉发现班上孩子在语言和写作方面问题不少:文章写得枯燥无味,教条式的框架文章大同小异,孩子没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和童真语言。在正式场合他们怯懦畏惧,不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与他们平时缺乏语言训练,语言素材积累较少,语言表达能力单薄有关。于是,如何让学生能说、会说、敢说、爱说,成了罗老师经常思考的事情。

与校领导和年级其他班的班主任一起讨论之后,罗老师从最简单的课程抓起,每周给学生上一节专门的语言艺术课程。内容包括气息训练、语音纠正、绕口令、故事会、古诗朗诵、美文诵读等。在课堂上,她鼓励每一个孩子敢于发言,乐于表现,并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除此之外,还有每天不间断的“新闻五分钟”播报环节,根据学号每天进行新闻播报,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台展示与发言,提高孩子们学习语言艺术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根据孩子们的个性特点,罗老师组织各科老师贡献智慧,编排出班级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训练,包括语音训练、声母韵母的发音训练、特殊语调训练、主持演讲训练、课本剧、相声、小快板朗读等一系列语言艺术综合训练,让学生渐进式地学习。

令人欣喜的是,一本看似简易的教材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在课余时间里,常能看见学生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互相比赛读绕口令、美文、诗歌等。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是教材中的相声、剧本,在老师进行讲解之前,他们已经纷纷进行了角色的分配与扮演,“要我学”真的变成了“我要学”。

正面教育,是传播正能量的有效途径;榜样教育,是自主成长的必要营养。南头三鑫学校三(1)班的陈风老师告诉记者,“表扬课,是在一个集中的时间表扬班上的好同学、好现象。我们开设了每月一节的‘表扬课’,让身边的人和事化为自我教育的风帆,相伴为自主发展的乐趣。现在,全班同学都在学着表扬别人了。你看,这是涣瑶在小纸条上写的,‘我发现欣宇乐于助人’。孟霖写道,‘我看到嘉贤悄悄帮我们组放凳子’。在正能量满满的氛围中,孩子们不仅提高了自我评价的能力,养成了定期反思自我的习惯,而且感召到身边好人好事的力量,心态越来越积极、阳光。”

细心的家长妈妈代表发现,“孩子懂感恩了。过去过生日总向我们要礼物,点着要这要那,好像是天经地义的。现在变了,他接到礼物马上会说谢谢,不仅如此,还会给我准备一份小礼物,说‘希望妈妈能喜欢’这样的话。学校在这方面做得好,给孩子补上了宝贵的一课,让我们当家长的很感动。”

第9篇:班级文化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而璀璨的文化,这些经典文化在教书育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健康发展。以下,我仅结合自身的班级管理经验,就传统经典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展开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以传统文化打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

班级是一个大集体,需要其中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团结他人、

友爱相处、互帮互助,这是和谐、融洽班集体的最主要特征。可是,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父母亲人的长期宠爱使得他们缺乏同外界和谐、融洽相处的意识,更有甚者大有“我是老大,我怕谁,你们都要听我的”这一错误认知。此种背景下,学生之间的小矛盾、小摩擦时有发生,从而为和谐、融洽班集体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针对这一情况,我曾进行了多次的批评式、指责式教育,纵然苦口婆心,但效果却并不理想。

对此,我及时调整了教育策略,改为带领学生进行传统经典文化的诵读与学习,并特意组织了“学习传统文化,明白做人道理”这一主题班会。在班会上,我向学生详细讲解了《孟子》中的经典语录“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意义与内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习惯用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对方。所以,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大家认真回想一下,在现实生活中哪有你对他人客客气气、坚持以礼相待,对方却会无缘无故地对你恶语相向、拳打脚踢呢?可若是你之前就对他人不尊重,要么谈论其是非隐私,要么就是出言不逊,那对方必定也不会对你和颜悦色、好语相向了。所以我们在日后的集体生活中,一定要时刻牢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经典语录……

在我的详细阐述与讲解下,学生逐渐体会到了我的用意,也真正明白了尊敬他人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二、以传统文化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小学班主任应当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班级管理活动的重要教育目标之一。其中,对国学经典文化的科学与合理利用有利于上述教育目标的更好落实与实现。

1.珍惜时间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年g因素的制约,尚未建立起明确的时间观念,更谈不上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珍惜时间、善用时间了。考虑到这一现象,我特意将传统国学里有关“时间”的经典语录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论语》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使得学生明白了时间就像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

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使得学生明白了时间的宝贵性,懂得了应当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光,而不能任由其白白虚度……学生从这些国学经典里汲取了关于时间的人生智慧,也逐渐养成了惜时如金的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热爱学习

学习不仅仅是在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更应当成为每一个社会个体应当持有的正确理念。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高度密集的社会,对人才有着较高的要求。也正因为如此,小学班主任应当通过传统国学经典里蕴含的大量“学习资源”,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观念。

如,我将《三字经》中关于“学习”的经典语录讲解给学生:“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还将具体的含义讲解给他们:“人要是不好好学习,连小动物都不如。反之,若是好好学习了,才能为人民谋福利,为国家壮大做出重要贡献。”这无疑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他们以更加努力、认真的态度投入学习活动中,确保了积极向上学习态度的形成。

3.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立足现实生活的基本要

求。传统国学经典里更是包含有大量关于“诚实守信”的语录,我充分对其进行了挖掘,如下所示:

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孟子》

在讲解与诵读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诚实守信的意义与作

用,将诚实守信的美好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传统经典文化广博高深,蕴含丰富的德育教育思想资源。对此,小学班主任应当积极汲取其中的精华,并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在班级管理建设活动中,这既是传承中华传统文明的必然要

求,更是润物细无声、营造和谐班集体、推动学生健康茁壮成长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