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早期经济史中的节约消费理论与实践
现代资本主义萌芽之前也就是传统社会时期,主要的社会经济特征表现为农业生产方式原始化与消费形式保守化。作为区别现代人的重要指标,这个阶段的实践层面上的极端表现为维持最低限度的食品消费,与之对应的是把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以外的花销都看作浪费或奢侈。
这个时期代表性的学者首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他最早把经济理论的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到生产过程,试图阐明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他的观点是主张节制不必要的消费,以保证积累,并把税赋看成改变消费和积累之间比例关系的重要手段。他认为最不利于生产的,是用于大吃大喝的消费,其次是购买衣料的消费。此外,他还从另一个角度论述了节制消费的理由,根据当时社会存在的情况,认为消费品丰裕会使人们消费过多,而消费过多,则会使人们变得懒惰。
西方古典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主张把资本积累放在首位,对消费采取节制的态度。他身处短缺经济时代,生产者所有的产出都会被社会吸纳、消费,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尚未进入学者们的预测和假设,亚当·斯密首次将收入切割为生产性消费和非生产性消费,他认为“若只有勤劳,无节俭,有所得而无所贮,资本决不能加大。节俭增加维持生产性劳动者的基金,从而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人数”。类似的,他指出“用以维持非生产性的部分愈大,用以维持生产性的部分必愈小,从而次年生产物亦必愈少”。在此基础上,若想要增加社会财富,就要多多提倡生产性消费,尽量减少非生产性消费。他解释说,“人们有两种欲望,一是现在享乐的欲望,这种欲望的热烈,有时简直难以抑制,另一种是改良自身状况的愿望,这种愿望,虽然是冷静的、沉着的,但我们从胎里出来一直到死,从没一刻放弃过这愿望”。两种欲望往往是冲突的,前一种欲望占上风,就有奢侈性的消费,后一种欲望上升,就会节制消费。这种比例的升降变化决定着国家与国民的财富积累。
近现代经济史中的扩张消费理论与实践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与现代商业贸易体系的建立,“重商主义”渐渐成为主导社会经济的重要思潮,中世纪以来倡导的“禁欲主义”开始显得不合时宜,奢侈消费得到推崇,这种思想观点也被政府应用在对外贸易扩张中,从而影响到普通人的消费生活。
发表了巨著《政治经济学原理》的马尔萨斯,提出了生产与消费平衡的思想,即“有效消费”概念。他认为,所谓“有效消费”,是指人们能够而且愿意支付一种价格来购买产品的消费,这种价格会引起产品的继续供给而利润不至于降低。
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马歇尔用效用递减规律来说明人的欲望的满足情况,指出当消费者收入既定不变,商品价格的变动将同时表现为商品销售数量的变动。他还提出了需求弹性理论和消费者剩余概念,说明如果市场价格低于消费者为满足自己欲望所愿意支付的价格,那么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不仅可以得到满足,而且还可以得到一种满足的剩余,这些理论对后来的微观经济学发展起到了开拓作用。
凡勃伦是美国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他的消费思想主要反映在《有闲阶级论》一书,该书认为社会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有闲阶级,有闲阶级和劳动阶级的分离,使消费在性质上也相应地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闲阶级为了过有闲生活而从事的消费,一类是劳动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和便于继续进行劳动所从事的消费。有闲阶级的摆阔气消费对社会较低阶层会产生影响,发挥消费示范的淘汰作用。他的学说反映了消费理论发展新的社会化转向。
与之呼应着,1913年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维尔纳·桑巴特出版了《奢侈与资本主义》,试图完全颠覆陈旧的论证,大胆提出不是节欲而是才催生出资本主义。他的另一本著作《资本主义的精华》中指出,“清教一直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观的对立物”。当然这种大胆的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为什么他的学术生涯、思想发展脉络存在着明显的转折。
在实践层面,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西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技术推动力,现代化的生产体系把愈来愈多样、愈来愈大量的消费品推向社会,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50年代,西方进入了生产快速发展的时期。
以美国为代表,大型现代生产企业崛起,使得消费观念的现代性特征逐步张扬,400美元的福特T型汽车使得普通工薪阶层受益。城市规模化发展,引发了消费的集中,人们的消费比例越来越高,商品购买行为更多的从基本的衣食指向了精神层面,传统的节俭消费观念在大众消费模式的影响下被人们逐渐搁置。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成为整个经济体系中最快的增长点,由技术进步带动产业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科技的进步带来了生产领域、消费领域的巨大变化,大规模的消费逐渐被个性消费与概念化消费所取代,“后福特主义”的出现,意味着商品的生产更富有弹性,消费开始反过来主导生产,买方市场得到主动权,西方从“生产社会”过渡到“消费社会”。随着奢侈消费的与道德的解体,单一的主流消费观念已经不能概括出整个社会的消费取向,于是表现为多元化消费和个性化消费的相安、理性消费与非理性消费的观念并存。
【关键词】服务业;发展;莱山
近几年,随着莱山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区委、区政府关于“北部都市化、南部城市化,全域城市化、全域生态化”的战略实施,为服务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因此,以大力发展服务业带动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大跨越,是今后的主要战略任务。
一、服务业发展状况分析
从2006年莱山区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重点,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引导,加快城市载体建设,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发展领域逐步扩展,总量规模加快膨胀,质量效益明显提升。2012年全区服务业法人单位达到2829家,实现增加值101.6亿元,年均增长21.9%;占GDP比重由2006年的38.7%提高到50.8%(以2006年为基数对比,下同)。
1.服务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商贸业龙头带动作用凸显。2012年商贸餐饮法人企业达到1262家,增加值年均增长25.4%;占服务业比重由19.7%提高到33.6%。34家限额以上批发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6%,占全区批发业57.9%,其中绿叶贸易、中航油、日日顺电器、佳盈经贸、莱山烟草等15家企业规模膨胀较快;46家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1%,占全区零售业75.3%,其中佳世客、银座商城、万光诚润、晟福源等大型零售企业年均增长25.8%; 40家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4%,其中五星级4个、四星级6个,东方海天、皇冠假日、华美达、丽景海湾、东上海赋等10家企业起到较强拉动作用。
房地产业实现“质”的提升。实现一般住宅开发向花园式、高档次转变,单纯房地产开发向城市综合体、产业地产转变,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6年累计施工面积1146万,销售774万(其中住宅515万),建成商业网点65.8万、办公楼宇153万、高档住宅区31个。房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2%;占服务业比重由2006年的20%提高到24.6%。
金融业发展不断壮大。在金融扶持政策和城市载体功能的推动下,各种金融机构加快入驻,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现有各类金融机构42家,比2006年增加24家,其中银行13家、保险公司21家、证券公司3家、拍卖行3家,担保和小额贷款公司各1家。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7%。
信息软件业快速兴起。区域产业分工的加快和软件园服务平台的建立,促进了软件企业聚集发展。现有企业40家,增加值年均增长20.5%。2012年华东电子、东方威思顿、鑫联通信3家企业营业收入过亿元,杰瑞网络、持久钟表、东方玉麟、威尔数据、惠通网络等5家企业收入过千万元。
交通物流业发展逐步突破。现有企业50家,增加值年均增长11.1%。东方海洋、万隆华宇、润弘、御海国际、顺丰等物流骨干企业发展较快,年营业收入在5亿元以上。
旅游会展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渔人码头、黄海游乐城、国际博览中心、体育公园等旅游会展载体的逐步形成,以及锦园春、植物园、葡萄酒博览园等大型项目的规划建设,进一步丰富了旅游资源,集聚了发展后劲。旅游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9.8%,高于服务业8.1个百分点。
商务服务业领域不断拓展。中介服务机构达到150家,比2006年增加109家。其中,会计、税务师事务所8家,财务咨询、资产评估事务所8家,律师、法律服务机构8家,企业策划、管理咨询公司76家,广告设计公司34家,职业中介公司16家。
按照传统和现代、生产性和生活业标准分类看,传统服务业年均增长23.2%,占服务业比重由73.4%提高到77.4%;现代服务业年均增长21.5%,占服务业比重由26.6%下降到22.6%。生产业年均增长20.7%,占服务业比重由36.8%下降到34.6%;生活业年均增长23%,占服务业比重由46%提高到50.3%。
2.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
投资主体地位逐步提高。2012年服务业投资200亿元,年均增长32.2%,高于全区投资年均增长6.2个百分点;占全区投资比重由2006年的58.9%提高86.7%;6年累计投资950亿元,占全区投资80.3%。
项目档次不断提升。2012年全区实施3000万元以上服务业重点项目83个,比2006年增加45个;项目平均单体规模2.3亿元,是2006年的1.6倍,6年实施项目累计280个,占全区项目总数84%。
载体功能明显增强。持续加大服务业投资形成三类产业载体。一是商业集聚区。雨岱山、万象城、迎春大街中段营业面积达到48.6万,商业氛围日益浓厚,消费拉动不断增强。二是居住消费区。已建成世纪华府、天合城、府前花园、上海滩、四季花城等31个居民住宅区,商业网点面积达到65.8万,形成多样化的消费业态,大大丰富了居民物质文化生活。三是办公楼宇。已建成创业中心、金贸中心、天合大厦、飞龙大厦、金帝科、第三国际、南山世纪大厦等16个楼宇,营业面积135.4万,以及在建的明达科技、新天地广场、润华大厦等6个楼宇,对商务办公企业集聚产生较强的吸纳力,促进了生产业加快发展,现已入驻企业近700家。
3.服务业贡献日益突出
经济拉动力持续增强。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6.9%,拉动GDP增长9个百分点,经济贡献率由2006年的39.5%提高到63.6%。
财税贡献率不断提升。2012年实现服务业税收17.6亿元,年均增长33%,其中批零、金融、商务服务、信息软件等7个行业增幅在40%以上;服务业税收占总税收比重由2006年的39.9%提高到63.5%;财税贡献率由34.1%提高到69.6%。其中房地产、商贸、商务服务、居民服务、金融5个行业税收占全部服务业税收的比重达到80.9%。
吸纳就业能力明显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由2006年的5.2万人增加到7.3万人,占全区从业人员51.7%;2012年城镇新增就业1.45万人,其中服务业新增0.9万人,占62.1%。
二、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莱山区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从发展和比较的角度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1.总体水平仍然偏低
从全市比较看,服务业总量在14个县市区中居第7位,占全市比重仅为5.3%;占GDP比重比芝罘区低18.6个百分点,比国内先进地区差距更大。
2.内部结构不够合理
传统产业占绝大比重,占77.4%,产业层次较低,业态领域不广,经营手段、模式滞后,缺大集团和知名品牌。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22.6%,比芝罘区低12个百分点,发展相对缓慢,知识技术型企业数量和规模小,服务领域窄。具体讲,商贸业,缺乏大型批发市场(如建材、家具、五金、化工等),特色街、专业市场培育不够,购买力仍然呈外流格局;旅游业,资源挖掘不充分,无大的景观和内涵(如海上旅游、农村观光、山海湖泉开发、滨海度假等),人流聚集功能较弱;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缺乏骨干企业引领带动,与实体经济融合度不高;公共服务业,城区服务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提高,农村服务项目、内容、领域等资源比较短缺,均等化程度需大力提高。
3.区域发展很不平衡
北部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比重94.5%(其中,黄海23.3%、初家12.2%、滨海9.3%、开发区7.6%),年均增速22%(黄海21.5%、初家22.1%、滨海28.1%、开发区18.8%);南部区域占比重仅为5.5%(莱山3%、解甲庄1.9%、院格庄0.6%),年均增速12.2%(莱山11.8%、解甲庄5.9%、院格庄16.2%),比北部区域低9.8个百分点。
三、推动莱山区服务业发展的建议措施
近年来,莱山区服务业发展主要靠投资打造载体拉动,商贸等消费业占主体,属于粗放外延式发展。今后莱山区服务业的发展要根据区位、产业、环境基础,进一步明确定位、完善政策、加强引导、整合资源,加快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走质量效益型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在坚持消费性、生产性、公共业全面发展的同时,紧跟国内外服务业发展趋势,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将生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推动服务业向多样化、高端化、规模化发展。
现代服务业是依靠高新技术、现代管理方法、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形成的产业,是从企业价值链中分离出来,成为增值最大、最具战略性的高级环节,附加值超过物质生产,贯穿于生产过程的上中下三个环节(上游包括可行性和市场研究、风险资本、产品设计等,中游包括质量控制、检验检测、会计、人事、保险、法律等,下游包括销售、物流、广告、售后和金融服务等),主要靠知识、技术、信息为生产者提供服务,多以人力、知识、技术等资本投入为主,经营载体具有空间上的高度聚集性,其服务是超地域的辐射。莱山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应在空间和载体、硬件和软件上进行统筹、系统的有序推进。
1.将北部城区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阵地
北部城区已具备发展现代服务业较好的产业、载体基础,并且围绕旧村改造与产业地产深度融合,下一步要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着力在培育、拓展现代服务业上加大力度。
(1)在空间载体上,迎春大街中央商务区要继续以金融、商务服务为主体,以此衍生购物、餐饮、娱乐为支持的产业集群。总部经济基地按照既有功能定位,实行政府投资和企业主体投资相结合,政府投资,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应首先实施“种子工程”,加快打造企业“孵化器”,吸引高端人才和成长潜力大的小微企业进驻创业,培育产业“后备军”;企业投资,在不断引进单体项目的同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联合投资建设研发、信息、节能、环保等多个专业楼宇“壳体”,通过统一运作整体或部分出租、或产权分割出售方式,加快企业聚集。凤凰工业园要以生产业为功能定位加快转型,尽快出台引导政策,鼓励企业加快搬迁,探讨政府整体回收或逐次回收方式,实行整体规划和设施改造,通过典型引路,将原有企业转型和引入新企业,促进中央商务区的产业向其延伸扩展。在形成成功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推动莱山经济开发区绕城高速以北区域向生产业转移。
(2)在楼宇载体上,通过商业、房地产等综合体开发,形成多样化的服务设施,尤其专业楼宇建设,现已建成20多幢专业楼宇,吸引了近700家企业落户,还有许多楼宇正在开发,楼宇经济已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应通过政府加大政策支持、企业让利和规范运作,吸引更多企业入驻,扩大楼宇经济规模效益。
(3)在产业培育上,推动条件成熟的工业企业实行主辅分离,将制造环节上端和下端的业务剥离,扩大服务范围,提高附加值。引导市场潜力大的服务企业建立网络化组织结构,实行业务范围更广的网络化服务(如惠通网络公司为提高服务平台,扩大业务覆盖范围,在北京设立控股研发机构;华东电子在大城市设立多个办事处)。鼓励一些研发设计型企业,将依靠知识、技术的软件服务,扩大到将核心技术转化成硬件产品,拉长产业链。以五彩文化广场为龙头,结合大庄、宋家庄等旧村改造,引进高端、高质的文化产业项目,将该区域打造成辐射胶东的文化长廊。
2.将南部区域打造成全市服务业新型业态和新兴产业的新高地
按照“一轴三镇五园”的总体框架,根据现实基础和自然禀赋,分区域有侧重的发展消费性、生产性、公共业,在路网等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上,优先打造整体环境优势,增强环境吸引力,做好各功能区项目概念性载体设计、引导性载体建设,以“先筑巢、后引凤”的思路,吸引企业主体落地,有序推动各产业培育、衍生、递延,形成相互配套、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格局。
(1)三个特色小镇。结合旧村改造,将周边村适当集中,着力整合生活要素,发展商贸餐饮、休闲娱乐等消费服务业态和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业态,打造全新化特色城镇。
(2)植物园、新兴产业园区域。充分发挥植物园的引导,积极引入培训、咨询、文化创意、技术服务等项目,与新兴产业园共同聚积产业要素,形成南部区域新兴产业先期隆起带。
(3)朱雀山、围子山区域。根据自然条件和特点,以生态开发为主攻方向,聘请高层次专家设计具有前瞻性、多功能的概念性大项目载体,展现远景蓝图,有的放矢地对外招商,促成数家大企业联合投资,以统一设计、统一运作、统一经营的模式共同开发,走实力联合、规模经营的路子。朱雀山区域,依据山、水、泉和农业资源,加入花卉、鸟类、山地运动、旅游营地、农业采摘、特色酒庄及通过演绎和借来文化等元素,与葡萄酒博览园一起打造集中连片、内涵丰富的旅游休闲圣地。围子山区域,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利用山势优美、森林丰富的资源,重点打造养老、保健、山地运动、历史文化等生态旅游度假区。
3.进一步改善发展服务业的软环境
(1)进一步浓化全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浓厚氛围。提高认识,更新观念,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引领、融合、改造作用,认真学习上级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规划、政策、措施,紧密把握国内外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动态、举措,深入研究现代管理方法、经营方式、组织形式和行业标准体系,提高指导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2)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在实行已出台的有关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增加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兴业态的优惠政策;强化在项目开发模式创新上给予“一事一议”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对土地整理、土地出让、政府与企业结合开发、企业强强联合开发等方式上,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给予具体的政策倾斜。
服务在古典经济学理论中被看作是非生产的。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通过一个仆役的工作没有能提供可以交换的东西,从事服务业的工人就不能从事食品和其他物质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不能制造进行国际贸易的商品。本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经济学家费布尔在研究经济成长问题时提出了三次产业的概念,此后克拉克更为完整地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这第三产业,一般指服务业。三次产业的概念及分类,表明现代经济分析已完全抛弃了服务的非生产性的观念,强调了商品与服务两者同样提供效用、增加福利的共同性,甚至有时统称其为“商品”。
由于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而服务的生产与流通(贸易)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服务是―种由劳动活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是无形商品,服务的贸易便不表现为物和货币的交换,而是劳动活动与货币的交换。第二,服务是一个过程,它的生产与消费一般是同时发生的,服务一般不能离开劳动过程而独立存在,生产一结束,产品也就不复存在,服务是不可储存的。第三,服务产品的非实物性。一般来讲,服务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要高于货物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因此当收入增加时,资源将流向服务行业。
就其实际效用而言,可以划分为追加服务与核心服务两大类。追加服务(complementary service)通常是指伴随商品生产和交易所提供的补充服务。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种追加服务业已成为商品在国际市场上进行非价格竞争的重要因素。核心服务(individuality service)通常是指与商品的生产和交易无关的,作为消费者单独所购买的,能为消费者提供核心效用的服务,而服务消费的不断扩大则是由于人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收入和自由支配的时间的结果。服务业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WTO对全球服务部门进行分类,包括12个大类,除传统的运输业和旅游业以外,绝大多数新型服务业,都是在战后兴起,进而获得空前发展与繁荣的。
世界经济史表明,经济发展过程也是经济结构变革的过程,发达的经济都有很高的服务业就业人口。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现象,是劳动人口从农业到制造业,再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转移。服务业相对地位的提升只能放在与经济增长同时发生的结构变化中去考察才能理解。截止2000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62%,其中34个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43.5%,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52%,22个高收国家为65%;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的比重,发达国家为60%-78%,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为45%-62%,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为30%-45%(见表)。
在先进经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结果,最终出现“服务业革命”;那些按人口实际收入最高的经济地区,今天正经历着可与工业革命相比较的服务业革命。这个发展的新阶段是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的长期过程的顶点,由此出现有50%或以上的就业人口从事于无形商品生产的经济。可见,服务业取代农业和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服务业革命:与制造业的关系
以服务业与服务贸易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经济的迅速崛起,成为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其重要表现为,各经济体服务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逐渐上升,在发达经济体,这两项指标均已超过60%,有的甚至高达80%,在发展中国家也有较大的提高。在西方国家,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鸿沟正在填平。世界经济越来越体现出服务经济的特征。
1、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中间投入服务)服务业,正在成为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货物商品竞争能力的关键投入,更是企业构成产品差异和决定产品增殖的基本要素。
中间投入服务的增加,使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正在变得愈来愈密切,界线越来越不明显。与工业产品一样,服务也可以被划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现代工业生产已经融入了愈来愈多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中间需求的扩大是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有数据表明,在1980年一1990年间,多数OECD国冢产品生产中的投入发生了变化:服务投入增长速度快于实物投入增长速度。
同时,服务业和某些经济活动特别是制造业的界线越来越模糊,经济活动由以制造为中心已经转向以服务为中心,最为明显的是通讯产品。同时,某些信息产品却可以像制造业一样进行批量生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服务业在北美行业分类中就被归为制造业。另一方面,以服务为中心也体现在制造业部门的服务化上,表现为:(1)该制造业部门的产品是为了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的,例如,通讯和家电产品;(2)随产品一同售出的有知识和技术服务;(3)服务引导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
中国服务业进口的增长,是现代经济增长对服务业需求的最好佐证。今天的工业生产力与获取的、价格合理的金融、计算机及信息服务紧密相连。在国外寻找市场的企业在市场研究与开发、广告和售后服务支持方面的花费比以往多得多。
2、制造业企业活动外置带动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企业活动外置指的是企业从专业化的角度出发将一些原来属于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转移出去成为独立经营单位的行为,或者是取消使用原来由企业内部所提供的资源或服务,转向使用由企业外部更加专业化的企业单位所提供的资源或服务的行为。现代企业内部服务业呈现外部化的原因:第一,现代经济的发展加深了职业的分化,分工深化的趋势不断增强。第二,企业内部的服务性经济活动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强,其服务有“标准化”的趋势。第三,服务业本身的专有化资产要求不高,同时随服务业的“标准化”程度的加深,其资产的专有化程度不断下降,降低了这些服务外部化的成本。
企业活动外置所带来的好处主要有:一是外置化使组织集中力量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为现在社会的信息和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快,处理越来越复杂,使得组织维持竞争力是一件越来越困难的事,所以只有关注于自身的核心能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发展;二是外置化可以使组织减少成本,由于可以将一些自身本不擅长的事交给专业机构完成,而专业机构因为经验丰富和存在外在竞争,收费较低,企业也节省了费用;三是组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由于核心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高,生产的效率也就越来越高,企业自身的盈利性和发展潜力也就越来越好。正因为企业活动的外置有以上的好处,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在自身的重构和变革中考虑到了这点,而使得企业活动的外置越来越多。
随着企业活动外置所发展起来的服务行业多是新兴服务业,因为企业活动外置使得企业增加使用服务中间投入,而中间投入的服务主要是新兴服务业。由于企业活动在近10年中开始大量的外置化,新兴服务业在这些年中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新兴服务业成为服务业增长中的“主导”行业。所以说企业活动外置是服务业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服务业革命:给工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服务业革命给工业带来的影响包括从提高效率到国内市场更激烈的竞争。同时开放服务业外国服务提供者进入我国国内的服务业,将迫使以前受到高度保护的国内相关产业通过采取效率更高的服务提供方式来提高其竞争力。从总体上讲,服务业效率的提高有助于改进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竞争力,因为制造业企业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能得到的电信、银行和保险服务水平。
1、贸易和分销体制的改革将大大加深我国市场开放的程度,促进工业企业之间的竞争。
入世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了其在中国生产的产品的分销权,外国服务提供者可以设立合资企业,从事进口和国内产品的佣金、批发和零售。在入世法律文件中,中国承诺逐步开放外商投资企业贸易权的范围和可获性,加入后3年内取消贸易权的审批制,允许所有在中国的企业及外国企业和个人,在中国全部关税领土内进口所有货物(议定书附件2A所列保留由国营贸易企业进口和出口的产品份额除外)。但是,进口商分销货物须依照中国在GATS项下的具体承诺减让表进行。因此,分销权和贸易权的开放,一方面,会直接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为扩大外国商品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制造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重要机会;另一方面,在国内市场上,跨国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也会大大提高,中资企业在拥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同时还要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服务提供者进行竞争,过去由国有企业垄断或控制的行业将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由于我国工业品的分销体系不够完善,工业品利润的一半来自流通领域,分销权的开放对中国工业造成的压力很大。
长期以来,我国只将贸易权授予国有贸易公司和数量有限的企业,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权(进出口权)和分销权(包括佣金、批发、零售及特许经营)进行比较严格的限制,贸易权和分销权的限制被视为保护国内市场的重要措施。实际上,我国加入WTO之前的贸易和分销体制不仅严重地限制着外商投资企业,而且制约着我国企业的发展。在原来的体制中,这两类企业的贸易权和分销权的配置刚好错位,外商投资企业拥有贸易权,但仅限于根据企业的经营范围供生产目的的进口和出口,其在国内市场销售在中国制造的产品收到严格限制。我国企业,虽然拥有完全的分销权,却不具有自营进出口权,其进出口只能通过国有贸易公司这个中介进行。这种错位既限制了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市场的直接销售,也限制了我国生产企业直接接触世界市场,并与之相融合的程度,限制了生产企业了解、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
2、企业产品销售可能更加依赖外国服务提供者的营销网络。
一个产业的成长必须克服固有的“市场屏障”和“学习效应”,解决后进入企业在质量、成本、品牌和营销渠道方面的问题。因为,即使拥有领先的技术和加工能力,甚至控股权,但没有自己的营销渠道和品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仍将为外方所把持;入世以后,外国服务提供者将在5年以内逐渐取得除盐和烟草以外的所有产品的分销权,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所蕴藏的商业机会必然为众多的跨国公司所觊觎。
例如,自加入时起外国服务提供者可以设立合资企业从事汽车的进出口(有配额限制)和分销权(有股比限制),包括售后服务等附属服务。自加入时起允许外国银行从事消费信贷(有地域和客户限制),对国外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事汽车消费信贷没有限制。在这一背景下,如果仍然像以往那样,仅仅注意合资企业中中方的股权比例而忽视合资企业是否拥有自己的营销渠道和品牌,企业将很难形成自己的营销渠道,产品销售渠道、客户资料和品牌可能长期为包销产品的外方所控制。结果,在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经营网络中,我国将主要作为它们的亚太生产基地和全球重要的产品销售基地而融入其中,相应地,我国工业企业的成长也将更加依赖外国服务提供者和跨国公司的营销网络。不过,外国服务提供者和跨国公司的营销网络对于我国来讲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得好不仅不会拖累企业发展,而且可以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具效率的营销渠道,促进企业与市场的联系。
3、服务业国际化程度提高,从而改善工业发展环境。
为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是中国经济面临的紧迫课题。入世后,中国将按着承诺,有步骤地开放服务业,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根据中国有关规定设立中外合资、合作或外商独资企业,扩大对外开放地域、数量和经营范围,服务业向中国转移的壁垒大为降低。在这种背景下,服务业将随着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而转移,尤其是诸如设计、工程、技术测试和分析、会计、审计、簿记、法律、广告、管理咨询、分销、金融保险等直接作为制造业投入的服务业,从而改善工业发展环境。
4、服务业的开放促进工业生产组织结构变革和分工的深化。
【论文摘要】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建立在劳动价值基础之上的。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是由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的,经历了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多位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发展,最终由马克思创造了劳动价值论科学的体系。新时期,对于劳动价值论的深化认识在于坚持价值来源于活劳动的一元论,确立生产精神性产品的的劳动和第三产业的服务性劳动也是生产性劳动的观念,并且做好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避免因为各个产业发展的不协调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它是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基础,也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有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所有理论都是构建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的。对于劳动价值论,在新时期有必要对其进行更深人的认识。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由来与演进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是由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所奠定的。
(一)英国学者威廉·配第最先提出劳动价值论
1,配第在价值理论方面的成绩
配第在价值理论方面的成绩主要表现为在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第一个考察了商品价值问题,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因为劳动,从而确立了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时间成反比;认识到劳动分工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认识到商品价值量取决于劳动,也意识到货币的价值量也是由劳动决定的。
2,配第在价值理论方面的缺陷
配第在价值理论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混同了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两个不同的范畴;其价值和价格概念也含混不清;没有把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和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区分开来;把使用价值及价值混为一谈。
(二)亚当·斯密对劳动价值理论有所发展
斯密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斯密明确提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他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且还对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做了一定的分析。但是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也有不彻底性,他认为:(1)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2)商品的价值是由交换时所购买到的物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决定的;(3)商品的价值是由“多种收人”,即工资、利润和地租决定的。斯密的第三种价值决定论被后人称为“斯密教条”。
(三)大卫·李嘉图提出了在资产阶级限度内最彻底的劳动价值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完成者
大卫·李嘉图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有了更正确的认识,实际上他是把使用价值看作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并且他始终坚持商品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观点,对斯密劳动价值论中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他同意斯密的商品价值分解为“三种收人”,但不同意“三种收人”决定价值。但李嘉图无法从价值规律的范畴内说明价值规律同利润规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无法解决价值规律同平均利润之间的矛盾。所以说,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不能完整的解释价值规律。
(四)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创立过程
马克思在巴黎期间的笔记中否定了李嘉图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同时在方法论上反对李嘉图在价值理论中所用的抽象方法。在《哲学的贫困》和《雇佣劳动与资本》这两个著作又开始承认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学说。随后在《1857一一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最终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最终在《资本论》中完成了科学劳动价值理论体系建设工作。马克思创建的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包括包括:商品二因素理论,劳动二重性理论,价值量决定理论,价值形成理论,商品拜物教理论,价值转型理论,国际价值理论,生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理论等。其中的核心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人的活劳动是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其他劳动与生产要素都不创造价值,不能成为价值的源泉。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相同的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倍增,等等。
二、当今现时代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
(一)生产精神产品的科教文卫劳动,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服务性劳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创造问题
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商品生产大大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的时代,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理论仍然能够对现有的经济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而且尽管处于信息时代,但必须承认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中耗费的活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是创造新价值的唯一源泉。北京大学胡代光教授就对否定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进行了批驳。他这样说道:“有人提出了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论。认为进入新世纪和新技术发达时代,还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一元论,那肯定被认为脑子出了问题,而且聪明的马克思、恩格斯也会在坟墓里发笑”。这种理论“将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化为乌有了。”从劳动价值论角度来分析,胡代光认为,生产要素在现今,不但包括资金、厂房、机器、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等要素,这些新要素都具有资本化特点,都不具体创造价值,只有和具体的生产性劳动相结合,才能够创造出来新的价值。而生产性劳动则是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既包括生产物质资料,又包括生产精神产品的科教文卫劳动,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服务性劳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已愈益对其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劳动者整体既包括工人,又包括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乃至被雇佣的指挥劳动或监督劳动的人员,他们都以各种不同方式参与商品价值的创造。”仔细揣摩其涵义,笔者认为,做这样的论述的原因是:这些生产精神产品的科教文卫劳动,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服务性劳动,既创造了使用价值,又创造了价值,在作为商品出售时,也同时包含了剩余价值。“我国轻视知识和排斥知识分子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思想根源,主要是来自小生产方式的局限性和由此产生的民粹派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劳动的分工体系来说,知识生产、智力创造也越来越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脑力劳动作为一种复杂劳动就越来越成为价值的主体。但是劳动价值论不仅适用于工业经济时代,而且同样适用于知识经济时代。”只不过这种商品或服务在购买时与物质性的商品的不同点在于:这种劳动就是劳动者的具体劳动本身,而不是凝结在商品中的转化为物化劳动的活劳动。
所以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转化为物化劳动的活劳动与其他的生产性劳动,特别是服务业的生产性劳动的最大不同在于,转化为物化劳动的活劳动是最终凝结在物质资料当中的,而其他的生产性劳动,特别是服务性劳动,其劳动并不是凝结在物质资料当中的,在购买时就意味着对这种劳动的即时消费。比如:擦鞋工为顾客擦鞋,理发师傅为人理发,在其劳动力的购买中就直接实现了消费;而不是像金银等物质财富的提炼一样,在消费的同时有人的劳动凝结在待加工的原材料上,最终使其转化为金银,并能在其物质的存在期内一直具有相应的价值。服务性劳动等其他未凝结在物质资料中的生产性劳动在消费的同时就已经消耗的尤影无踪。但由十这两种劳动都具有相应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所以,除了由于两种生产性劳动的作用对象存在差别而使其最终存在方式不同外,其本质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活劳动,具有相同的性质,应当同样予以重视。其本质上都创造了社会财富。
(二)第一部类与第二部类和第三部类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
如前所述,凝结在物质资料中的活劳动与不凝结在物质资料中的生产性劳动是有区别的。正是由于这两种生产性劳动是不同的,在经济运行中就应该认清这两种生产性劳动的具体特性。如果不能弄清这两种生产性劳动之间的不同特性,在经济建设中极易造成经济发展的失衡。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已经根据性质将生产物质资料的部门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生活资料的第二部类,而且第一部类与第二部类之间的扩大再生产要按照比例协调发展。我们如果将不凝结在物质资料中的生产性劳动所属的生产部门称之为第三部类,那么第三部类与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等三个部类也要协调发展。
假设在三大部类不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所生产的所有产品和劳动都进行交换和消费,那就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第一部类能够为第二部类提供全部固定资本投资和向第三部类提供部分固定资本投资,而巨第二部类能够为所有部类提供物质生活资料和向第三部类提供部分固定资本投资;同时第三部类应该能为前两个部类及自身所必需的不凝结在物质资料中的生产性劳动。而这种情况在现实生产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在现实生产中存在的是扩大再生产。只有扩大再生产才能够提供人们的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和新增加人口的消费需要。那么在扩大再生产中就应该也是第一、第二、第三部类协调性的出现增长,不能出现不协调而使经济出现不健康的增长进而引发经济危机。这样产生的不健康增长应该有如下几种:
第一,当第一部类所占有的资源过多时,有可能会由于没有相应的消费品与劳务(此处指没有凝结在物质资料中的生产劳动,下同)与其交换,从而导致消费资料和劳务的缺乏,大量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因为找不到买主而破产,进而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第二,当第二部类生产消费品过多,而第一类没有相应的物质补偿,第三部类没有相应的劳务提供,根据价值规律,生产资料和劳务就会价格急剧上涨。这样可能会维持一段时间的经济虚假增长,但最终经济会因发展过于不平衡而陷人经济危机。
第三,当第三部类占用资源过多,相对于可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来讲,那么就出现劳动力的大量过剩,同时由于第一、第二部类资源量占有不足,所以就出现物质资料的相对不足。物质资料的相对不足,那就是物质资料的价格出现上张,同时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停滞,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国际化动因;创新系统
Abstract:Withtheintegrationoftheglobaleconomy,componentsofanationalinnovationsystem(NIS)haveintensifiedtheinteraction,exchange,andcooperationwiththeircounterpartsinothercountries,andthisfurthermakestheNISasawholetowardinternationalization.Because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s(KIBS)areplayingamoreimportantroleinanyNIS,thereshouldbeaninternalrelationshipbetween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thesetwo.Basedonacriticalreviewofexistingtheories,thispaperexploresthefunctionsofKIBSintheNISandanalyzestheinternationalizationdriversofKIBSfromaNISperspective.
Keywords: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s;internationalizationdrives;innovationsystem
一、KIBS国际化动因现有理论研究及评价
由于服务的不可储存性、异质性及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与制造业明显不同,服务业进入国际市场不能采取线性的方式逐步推进,而需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行。[1]早期关于服务业国际化动因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上。如Dunning(1989)将基于制造业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应用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认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也需要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及区位优势,并且只有同时拥有上述三大优势时,才能进行有利的对外直接投资。[2](5-39)之后,很多学者从更多角度对国际化动因进行了分析。Lovelock和Yip(1996)从市场驱动、竞争驱动、技术驱动、成本驱动、政府驱动五个方面分析了服务业国际化的动因。[3](64-86)李慧中(2004)认为,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对服务业的适用性是不突出的,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产品差异条件下追逐规模报酬的产业内贸易导致的结果。[4]郑吉昌(2004)则将服务业国际化动因概括为生产性和消费的拉动、供给的推动(专长、劳动力)、服务业的竞争、进入壁垒降低(标准成本化、全球范围优势)和服务贸易自由化、赢得信赖以及全球学习。[5]魏江等(2004)认为,KIBS国际化是需求拉动及供给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需求方面是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及竞争的需要,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它更擅长的企业,实现价值链的分工,使KIBS企业有了进一步生存的空间;供给方面是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而主动向国外扩张。[6]
以上学者尽管从不同角度对服务业及KIBS国际化动因做出了解释,也注意到服务业与KIBS、与制造业的差别,但是,这些学者更多地是从产业角度来进行分析,注重的是服务的特征。KIBS不仅仅在于具有服务性的特征,还具有创新性特征,这也是KIBS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现有的研究忽视了KIBS具有创新功能的特征,忽视了KIBS在创新系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根据KIBS的特点,在借鉴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另外一个角度——创新系统的视角对KIBS国际化动因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更为圆满的解释。
二、KIBS创新特性及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及功能
在知识经济下,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并逐渐取代了土地、资本、劳动力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及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创新过程的关键所在。KIBS具有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功能,在创新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非一般的生产和消费部门。
(一)KIBS创新特征
KIBS创新是指发生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的创新行为及活动,是KIBS与客户利用各自的知识及技能,为完成一项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任务而做出的一系列合作行为。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具有显著的高客户相关性,即KIBS与客户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创新服务质量的高低依赖于KIBS与客户的交互作用。在创新中,客户与KIBS之间的知识流动是双向的:KIBS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在交互中传播现有的知识,同时通过客户反馈也加强了KIBS本身的知识基础,扩大了KIBS的知识存量,并可能引起新的交互作用。Strambach(2001)建立一个模型(见上图),将KIBS知识过程分为明晰知识和缄默知识的获取、知识的重新整合、知识向客户企业的转移与扩散三个阶段,说明了KIBS与客户间的这种知识流动及交互作用。[7](53-68)
(二)KIBS在创新系统中的角色
KIBS创新具有高客户相关性,这不仅仅促使其本身必须具备高的创新性,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也使其有可能将创新性知识传递、扩散给客户,即KIBS不仅仅具有知识生产的功能,也具有知识扩散的功能。具体而言,KIBS在创新过程中主要有三个角色:创新推动者(Facilitator)、创新转移者(Carrier)及创新来源(Source)。[8]
1.创新来源(提供者)。KIBS在进行创新时是创新主角,KIBS为制造业或其他服务行业提供服务或知识,提供创新概念及思想,并与客户企业紧密联系共同完成创新。Hertog(2000)认为,KIBS作为知识及创新的合作生产者,是一种私人知识库,即所谓的“第二知识库(theSecondKnowledgeInfrastructure)”或“新知识库”①。[9](491-528)如广告商为客户开发并组织实施一个新的广告策略。
2.创新推动者(合作者)。KIBS企业为客户的创新提供支持服务,但创新本身不是来自KIBS,也不是由它从别的企业扩散到客户企业。如管理咨询公司协助客户开发一种新的服务分销渠道或引入一种新的会计制度,在这里,KIBS为客户传递它们需要的知识或服务来支持创新。
3.创新转移者(购买者)。KIBS企业将现有的创新从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传播到另外一个行业或客户企业,创新本身不是从KIBS产生的,KIBS只是一种中介。此时,KIBS也扮演着购买者角色,即KIBS从制造业或者其他服务行业购买知识、设备及资本品,但KIBS在购买后还承担一个重任,即将该产品客户化,适应客户的需求。如KIBS企业为客户引进及实施一个先进的、创新性的ERP软件,并将该软件客户化。
可见,KIBS在创新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它的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功能,是创新系统的节点及桥梁,是创新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KIBS在创新过程中扮演多种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KIBS本身作为一个创新主体,在不断进行内部创新的同时,也为创新系统中的其它主体提供了创新的平台,对创新起到催化作用。
三、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扩展——KIBS国际化的动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国际化的系统,国家创新绩效取决于该国利用全球创新网络及全球创新资源进行创新的能力,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已成为促进创新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Toivonen,2005)。[10]另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自身创新系统的不完善及创新资源的缺乏,通过国际化获取创新资源,提高本国创新系统竞争力就成为一个必然选择及必要的途径。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发展,增强了作为创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KIBS国际化发展的动力及压力,主要体现为实现如下四个效应的需要:(一)国家创新系统边界的国际扩张效应
Coase(1937)认为,企业的扩张与收缩在于交易成本的节约。[11](386-405)创新系统也存在由于交易成本节约而导致的边界扩张与收缩。创新系统边界的扩张表现为创新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创新行为的融合与协调两个方面,前者是单一组织形式下的规模扩张,后者是对创新系统的改造。[12]创新系统革新的动力来源于知识在系统内流动的机制。信息通讯科技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创新活动之间的互动与依赖日益加深,为了获取更多、质量更高的创新资源,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创新主体主动向外扩张,实现国际化发展。KIBS国际化一方面是实现本身规模经济的需要,另外一方面降低了知识在创新网络接点传播的交易成本,使报酬递增得以实现,并促进其他创新主体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同时,KIBS作为知识扩散的桥梁及中介,它的国际化有利于改造跨国创新组织结构,建立灵活的组织创新网络,有效降低创新主体在国际化进程中由于规模扩大而带来网络接点之间连结不稳定的风险(规模扩大与风险加大之间存在“两难”问题),实现创新系统质的扩张。(二)知识的放大效应及国际扩散效应
知识系统要么是网络结构,要么是层级结构,而无论哪种结构,KIBS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网络结构中,KIBS加强了不同网络接点之间的知识流动。在层级结构中,KIBS有利于知识沿着层级进行流动,如典型的专业会计服务就属于这类。而创新系统竞争力的差异在于知识创造和扩散通过不同的中介和组织交互作用来进行。[13]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各国国内市场日益与国际大市场融为一体,产业全球化以及企业生产、研究活动的国际化,使国际间的知识流动愈加强烈。由于KIBS具有知识生产性和扩散性并重的特征,KIBS在国际化发展中不断吸取国外知识,并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加工,不断进行知识创新,放大知识存量,提高了知识流动的质量,促进知识在创新主体之间的国际流动,在不同类别的知识网络中传递,加强了国家创新系统知识生产子系统及知识扩散子系统功能,通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有效联结来提高学习和创造能力,使国家创新系统立足于国际创新前沿,利用国际创新系统的优势,迅速提高创新能力。
(三)制造业、服务业创新子系统的国际互动效应
KIBS所具有知识生产及知识扩散功能,使传统的创新系统发生了变化,服务业创新子系统与制造业创新子系统出现融合的现象,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创新活动互相表现对方的特征。它们之间存在信息、知识及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并通过这些流动使两者产生极强的互动作用,互相为对方的发展提供支持。制造业生产的国际化产生了对金融、会计和法律等服务的需求,为了满足国内制造业国际化的需要,KIBS企业跟随进入东道国提供服务。随着服务水平的提高及在国外提供服务经验的不断丰富,KIBS企业有能力主动在国外寻找发展的机会,实现从跟随战略到主动寻求新市场的国际化战略转变。跨国制造业规模经济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服务的能力而不是制造产品的能力,[14](45-56)在制造业国际化程度较高情况下,KIBS国际化是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四)国家创新网络的国际综合协同效应
创新系统创新效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各创新主体本身的高效运转,更取决于各创新主体间相互联系和合作形成的网络协同。在强调知识流动的创新系统架构中,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关系愈趋复杂。创新主体之间存在正、负向反馈及增强、抑制作用,有着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要提高创新系统效率,不仅要提高内部效率,即各子系统(如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内部管理过程的效率;更要提高外部效率,即各子系统之间(包括区域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与国际创新系统的联系)合作与交流的效率。KIBS作为连接国际、国内及区域三个不同层次的知识系统的重要桥梁,只有与国际接轨,保证知识在各个层次的创新系统、各个创新主体及创新主体各要素之间的横向与纵向流动,产生互动和作用,形成创新网络的国际协同,使国家创新系统在国际环境下有效地运行,降低创新风险,减少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关键词:广告产业 竞争力 内涵 研究范畴
在中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的特定背景下,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构成的广告产业是否能在际竞争中打造自身的竞争力,实现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广告产业裨益良多,更具有重大的家战略意义。在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视角下,分析中广告产业与发达家广告产业竞争力的差距,探究中广告产业的竞争力提升的可行路径,可谓正当其时。而研究广告产业竞争力首先要明确广告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及研究范畴。
一、产业竞争力的界定
(一)产业的概念
在民经济中,“产业”是介于宏观的民经济运行和微观的企业经济活动之间的中观部分。西方经济学对产业的定义是“产业是指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我经济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修正,提出“产业是由民经济中具有同一性质的经济社会活动单元构成的组织结构体系。”或“产业是指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一切领域,而每一个具体产业又是由同类型企业集合而成”。也有学者认为以民经济部门来定义产业会造成“产业”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矛盾,提出将产业定义为“以满足人类合理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自然物质产品、社会关系产品和人文精神产品的生产为内涵的社会组织的集合。”这个概念从产业的内在本质出发,较为科学地界定了产业范畴和产业归类。
(二)产业竞争力的界定
关于产业际竞争力的概念至今仍处于不断争论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说法。
1、际比较生产力说
在际上影响最大的波特教授和内认同度较高的金碚研究员对产业竞争力的定义都属于此类。
波特指出,产业竞争力是在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在排除了贸易壁垒因素的假设条件下),一特定产业以其相对于其他更高的生产力向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或购买者需要的更多的产品,并持续获得盈利的能力。
中社科院金碚研究员把产业竞争力归结为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一特定产业以其相对于他的更高生产力,向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或购买者需求的更多产品,并持续获得盈利的能力。
2、区域竞争力说
浙江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组提出,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在区域之间的竞争中,在合理、公正的市场条件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浙江师范大学商学院陈红儿、陈刚也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在一内部各区域之间的竞争中,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在内市场上的表现和地位。这种表现和地位,通常是由该区域产业所具有的提供有效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具体显示出来。
3、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说
中社科院裴长洪博士从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来源出发,提出产业竞争力是区域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它在一般市场绝对竞争优势的总和。
4、比较能力和综合能力说
张超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属于家的同类产业之间效率、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较以及在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同类产业最终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盛世豪指出,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在区域之间的竞争中,在合理、公正的市场条件下,能够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产业的供给能力、价格能力、投资盈利能力的综合。
5、要素资源配置说
郭京福教授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或整体产业通过对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高效配置及转换,稳定持续的生产出比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体现的是在市场竞争中的比较关系,表现在市场上如产品价格、成本、质量、服务、品牌和差异化等方面比竞争对手所具有的差异化能力。
由于基本假设和分析角度不同,上述概念并没有对“产业竞争力”达成统一的界定,但形成了如下共识:
其一,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多层次、综合性的概念;
其二,产业竞争力是以企业竞争力为微观基础,家竞争力为宏观目标的,同时受到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层面的影响;
其三,产业竞争力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双重含义,是产业综合能力的体现。
基于前文对“产业”概念的界定和“产业竞争力”的中观取向,可将“产业竞争力”概括为:一的某一产业比他的同一产业更有效的向市场提业和服务的综合能力。这个概念将产业竞争力的“属”归纳为“更有效的提品和服务的综合能力”,说明了产业竞争力的本质是产业的综合能力。将产业竞争力的“种差”表示为“一的某一产业比他的同一产业”,也显示了产业竞争力中观层面的内涵,明确了其与“家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区隔。
二、广告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与研究范畴
(一)广告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根据前文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界定,可将广告产业竞争力定义为:一的广告产业比他的广告产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业和服务的综合能力。其中,广告产业的内涵随着时代变迁和技术发展,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广告产业的定义最初见于张金海、程明所提出的“广告产业就是按照有关法律政策规定,以提供广告服务为专门职业,接受客户委托,利用一定的技术和设备,专业从事广告调查、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制作、广告等各种服务并从中获取利润的专门化行业”。这个概念是对以广告业务为核心的传统广告产业的高度概括,但是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广告产业的产业形态已经发生了并正在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为此,张金海、程明提出了“大广告产业”的概念,即包括整合营销传播业务在内的整体产业形态。虽然他们并没有提出一个具体的“大广告产业”的概念,但其提出的广告产业应该涵盖包括战略咨询、市场调查、公共关系、终端促销、媒体购买、网络营销和事件营销等服务在内的行业,其实是廓清了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产业的范畴。也就是说,广告产业的内涵可表述为:按照有关法律政策规定,以提供整合营销传播业务为专门职业,接受客户委托,利用一定的技术和设备,专业从事战略咨询、市场调查、公共关系、终端促销、媒体购买、网络营销和事件营销等服务并从中获取利润的专门化行业。
(二)广告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范畴
广告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范畴的确定,首先要明确广告产业的产业定位。长期以来,中的广告产业被定位于服务行业。在家统计目录中,广告业作为特种服务业与娱乐、洗浴等行业并列;在《中华人民共和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广告业也属于“服务业”的子目,与业、旅店业、饮食业、旅游业、仓储业、租赁业税率同为5%;在《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中,广告业被定义为用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幻灯、路牌、招贴、橱窗、霓虹灯、灯箱等形式为介绍商品、经营服务项目、文体节目或通告、声明等事项进行宣传和提供相关服务的业务。
而在美,广告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在20世纪60年代配合家产业结构调整,是作为家战略产业来重点发展的。当时美将高能耗、高污染的制造业迅速向后发达家和地区转移,将包括广告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到家战略高度,美的广告业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确立了世界广告中心的地位。
20世纪90年代的英则将广告产业定位于创意产业。在1998年出台的《英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力与技能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根据该定义,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电影、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与广播出版等行业为创意产业。广告产业作为智力型产业,属于创意产业的主导产业之一。
2009年9月,我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指出广告产业与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并列为家重点文化产业,广告被列入了第一梯队的重点文化产业。至此,广告产业属于典型的高级结构的产业主体的地位得以确认,广告产业以其有高附加值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特性,被纳入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智能经济的范畴。
关键词:中小企业;营业税;增值税;税制改革
一、引言:
“营改增”税收模式在2012年1月1日上海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试运行。2012年7月3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引发了《关于在北京等8省市开展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明确将除铁路外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湖北省、广东省等8个省(直辖市)。2014年1月1日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至此交通运输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范围。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流转税制度。其动态一直受到我国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二、“营改增”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营改增”概念。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
“营改增”是指将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仅对服务或者产品增值的一部分进行缴税,以减少重复缴税的情况。该政策首先在服务业和交通运输进行试行,然后再推广到其他行业。
(2)、“营改增”的重要意义。它的主要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动服务业企业发展。对服务行业企业来说,进行全额的营业税征税,税负过重,还有重复征税的情况,通过税制改革,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也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空间;二是为结构性减税做贡献。营改增之后,企业总体税负减少。根据财政部税务司3月13日的数据,2013年“营改增”总体为我国企业减轻税负超过1400亿元人民币。三是降低出口企业成本,提高我国劳务和货物的国际竞争力。
三、“营改增”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1)、“营改增”对中小企业总体结构的影响
据地区财税部门有关人士介绍,企业实行“营改增”后实现了从全额征收向环环抵扣、增值征税方向转变,有效的解决了重复征税的问题,并促进了产业转型,有利的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营改增”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概括有以下三点:一是推动服务外包,形成了主辅分离。其中如销售等都将生产性的服务业务外包,加快了服务业从制造业的分离;二是推动了产业资源重构,提升总部经济。经过试点实行向全国推行实践,各类投资与生产要素聚集得更加的突出,有不少的律师事务所立足于本部向全国各省的客户开具增值税发票,把“营改增”影响扩大到了全国各地;三是推动了设备的更新换代,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因为增值税中的抵扣项,使得企业对设备的更新换代更加的重视,不仅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内部的工作效率,也直接的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
(2)、 “营改增”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结构的影响
财务审核影响。营业税制度改为增值税制度,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财务审核,由于营业税中并没有销项核算,所以营业税核算相对比较简单;对于增值税,其计算相对比营业税要复杂的多,收入入账的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企业收入要按一定税率进行扣除销项税额,成本也要抵扣进项税额,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以一种全新的应交税金方式审核,应交的税金是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之间的差额,所以一旦企业实行“营改增”,那么必须要对企业的会计审核做出调整。针对目前服务业的混业经营的状况,为降低税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需要根据不同税种业务来进行不同的核算。
(3)、“营改增”对中小企业内部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后,企业的管理也在提升。为了实现企业减负,企业加强了管理,在上游和下游都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企业在管理中效果越好,则抵扣的税额也就越多,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给下游的企业增加了抵扣额,各个企业在转型升级上动力得到了有效的加强。总体上讲,随着税收制度的改革发展,为了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税收制度,企业需在经营模式、市场营销、对外服务、对内管理和生产组织方式等多方面的进行改革。如很多企业从商业链的构建开始,对财务管理、合同管理、合作伙伴的选择上等等都有明确的标准和企业机制,使得企业管理水平大幅度上升。
结论与建议:
按照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要求,现行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制度,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改革之后,随着纳入改革范围的服务业、交通运输业进入增值税抵扣链条,今后他们的下游客户将会因为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增多而减轻税负。这将有利于中小企业开拓市场,扩大销售。同时,他们的竞争实力和议价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1)中小企业提高自身“营改增”适应能力。每个企业都从自身做起,能对行业规范起到促进作用。交通运输业等进入增值税管理的大体系,对企业财务核算的要求更加规范和严密;同时,由于客户对合法、合规的增值税抵扣凭证的要求增强,将迫使一些小型企业要么退出市场,要么扩大规模,加强管理,做大做强。
(2)我国的中小企业应该抓住机遇,调整经营策略。比如将劳务服务外包,生产设备的策略性采购,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获得相关的进项抵扣。
(3)对政府部门,简并税率。目前我国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7%、13%、11%、6%、0%等。改革试点将我国增值税税率档次由目前的两档调整为多档,是为了保证试点企业的总体税负不增加,是一种必要的过渡性安排。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会计审计系统和税收工作的复杂程度。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推广至全国,适时简并税率是一种不二选择。
(4)“营改增”扩大范围。现在,全部交通运输业已经全部纳入增值税体系范围。而电信行业和金融等其他的部分行业并没有纳入增值税的大体系中,一方面是因为电信金融等行业复杂,要准确的界定电信业务的增值额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需要研究电信业金融等行业的相关税率还有补贴机制等问题。(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此文系河北经贸大学科研助困基金项目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2011.7.4
[2]王炳荣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的影响及筹划建设 . 会计之友 2013(8)
关键词:概念;意义;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一、服务贸易的概念
根据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将服务贸易划分成广义的服务贸易和狭义的服务贸易,狭义的服务贸易就是出口国以出口现实的服务过程来达到进口国的某种要求来换取经济回报的交易方式。广义的服务贸易就既包括了实际存在的交易过程,于此同时还包括服务出口方和服务进口方没有直接交易的无形交易的过程。一般人们提到的服务贸易就是指广义上的服务贸易。就是指一方出口其服务,另一方进口服务的贸易方式。服务贸易涉及的领域有160余种,其中金融、咨询、旅游、交通运输、IT技术和教育等行业是服务贸易的主要领域。
全球范围内上所发生的服务贸易可以一般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过境交付。是说一个国家的服务者在国内像国外的服务消费者提供其需要的服务,比如利用通信、网络或者邮电等方法提供的影音咨询等方式。第二,境外消费。一个国家的消费者到另一个国家接受这个国家的服务者所提供的服务并支付给服务者报酬的形式,比如出境旅游和留学等。第三,商业存在。指一个国家接受其他国家的个人或公司来到本国进行投资、合作或者设立独资企业和分部机构。第四,自然人的流动。指一个国家的自然人到另一个国家去提供服务,比如本国公司雇佣外国职员和来本国创业的自然人。以上四种交易方式,提供服务和交易服务的主要内容,消费服务所在的国别就是服务贸易的进口国,提供服务的国别就是服务贸易的出口国。
二、服务贸易对各国经济的意义
如今全球经济都在向服务性质的经济转变,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同时成为新的国际形势下各个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他可以把一个国家所具备的服务生产力转换成可以和另一个国家进行贸易的价值形态,使本国的无形商品和无形资产国际化货币化,实现了增值价值的贸易方式,可以占用比较少的资源来实现更多价值的交易途径。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是各国实现本国经济增长,加快贸易发展,提高本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在新时代对各个国家都有重大战略意义。
如今服务贸易已经变成国际贸易举足轻重的一个领域,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国家把服务贸易作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战略替换的重要手段。发展服务贸易可以提高国家外汇水平,加强对外经济能力。有利于促进国内生产,提高人民就业率。扩大本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资本扩张。同时也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而且可以转移国内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伴随着当代经济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已然成为评判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现状和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经济水平的重要表现之一,加速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是作为各国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增强服务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应对新形势的战略选择。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世界国际服务贸易进出总额为72037亿美元,到2014年增加到93494亿美元,年均增长4.6%。其中旅游、交通运输和金融所占比例最大,在2010年这三个领域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8.1%,到2014年三项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5.2%,四年之间下降了2.9个百分点。其中金融行业增长最快,由2010年的9643亿美元增长到2114年的13119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7.3%。
三、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1.服务在各国加速转移转移,加快了服务贸易的发展发展
新兴的服务贸易在各个不同的国家之间的不断转移是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化的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服务贸易的跨境移动,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同时也带动了世界服务贸易的一体化。大型跨国公司在世界全球大市场中组织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同时也必须有金融、运输、通信等服务的支撑,引起了生产性的服务业在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移动的态势。其次,由于IT技术的不断进步,是交流更加方便快捷,更加促进了服务贸易在国与国之间的飞速发展。
2.世界服务贸易加速结构优化,新兴服务产业发展迅速
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的服务贸易结构出现了特别大的改变,服务贸易的发展方向趋近于向资金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改变。同时,伴随着世界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这些因素大大加强了服务贸易活动的可行性,加快了例如像IT技术、信息咨询、财务管理和通讯等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全球的服务贸易将会慢慢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贸易方式,逐渐向资金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的服务贸易发展。
3.服务贸易的外包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国际服务外包行业增长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发包方仍然是老牌经济强国如美国、日美和西欧各国。但是,接包方除了像印度、巴西、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之外,像中国、俄罗斯、以及东南亚等地区都在积极的承接服务贸易的转移和外包,正在成为新兴的竞争者。服务外包的变化和服务贸易的全球化,已经变成了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台强劲的发动机,并且也将会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林.中国与日韩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的测度[D].辽宁大学,2013(7):11-14.
[2]孙莉莉,霄.中韩双边服务贸易结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3]李雪威,吴昊.新贸易环境下中韩FTA促进战略评析[J].东北亚坛,2013(11):33-34.
[4]张维.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9):57-61.
【关键词】税务机关;项目管理;意义方法
一、重点投资项目的概念、分类
重点建设项目是指经省、市和区(县)级政府有关部门审批、备案、核准、立项的固定资产建设项目以及税务机关认为有必要纳入重点项目管理的其他项目。
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重点建设项目可被划分为不同类别。根据项目建设的不同内容,重点建设项目可以分为生产性建设项目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生产性建设项目包括:1工业建设类(包括工业、国防和能源建设);2农业建设类(包括农、林、牧、渔和水利建设);3基础设施类(包括交通、邮电、通信、电力、地质普查、勘探、建筑业等建设);4商业建设类(包括营销、仓储、金融、保险、综合技术服务业等建设);5技术改造类更新、调整产业结构、产品更新换代,而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包括:1办公用房建设类(包括各级国家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管理机关的办公用房);2居住建筑建设类(包括住宅、公寓、别墅等);3公共建筑建设类(包括科学、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公用事业、咨询服务、宗教等建设);4其他不属于上述各类的其他非生产性建设。
以上划分的意义在于, 生产型项目在投入使用后能继续产生流转税税收,也是重点税源管理的重要对象,在税收监管上有承续性。非生产性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一般不会直接产生流转税税收,只会依据其财产性质产生财产性税收或享受减免税待遇,不会当然地成为重点税源管理对象,但仍是纳税服务的重点对象。
根据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重点建设项目可以分为储备项目、在建项目和已完工项目。储备项目是指已经达成较为成熟的投资意向,得到相关部门部分或全部审批、备案、核准、立项手续,尚未进入实质建设施工阶段的建设项目。在建项目是指已进入建设施工阶段的建设项目,可以细分为当年新建项目和往年续建项目。已完工项目是指工程建设施工阶段已结束,竣工验收已合格,尚在经营筹备期,尚未投入使用的建设项目。以上划分的意义在于,不同建设阶段的建设项目,税务机关监管的重点不近相同,如储备项目重点监控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在建项目重点监控营业税、已完工项目重点监控企业所得税。
二、开展重点建设项目管理的意义
(一)开展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是保证税收收入的必然要求。
税收收入不仅来自于开门营业的企业、商户,也来自于土地使用权变更、建筑施工、技术改造等环节。一项重点建设项目从取得土地使用权开始,就几乎涉及了地税机关征管的全部主要税种。投资方成立项目公司要开始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转让土地要缴纳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受让土地要缴纳契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进入施工阶段支付各种款项,施工方要缴纳建筑业营业税、部分企业所得税,设计方、监理方要缴纳服务业营业税。可以说, 一个重点项目拉动的税收是巨大的,组织收入是开展重点建设项目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开展重点项目管理是实现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更高要求。
税源精细化管理是税收精细化管理的发展方向。税源管理已经向分类管理、分行业管理、分级次管理方向化细分。重点建设项目虽未投入使用,但绝大多数都会成为重点税源大户。在项目建设之初就将其纳入重点项目管理行列进行规范管理,是向地税机关税源精细化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
(三)开展重点项目管理是提升纳税服务盾量的迫切要求。
重点建设项目参与方多为重点税源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较高,依法纳税意识和维权意识较强,他们的涉税服务要求也有别于其他企业。为重点税源企业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已成为纳税服务工作的新方向。目前,各地税务机关均在探索在发票管理、纳税申报、涉税审批、税务检查等方面,为重点建设项目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在项目筹备阶段,提前介入,按需服务;项目建设阶段全程跟踪,主动服务;项目投产后密切关注,帮扶服务。对特别重大的建设项目,可考虑派驻专门机构。
三、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监管的方法
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已成为税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各地陆续出台了开展重点项目管理的办法、方案。开展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应遵循如下方法:
(一)责任体系确定
税务机关应建立起三级监管责任体系。内部税源管理部门作为开展重点建设项目管理的组织管理部门负责信息采集、检考核,主管税务所负责征收管理、评估检,主管税收管理员是具体责任人,负责实地巡、具体管理。明晰的责任体系有助于监管工作的有序运转。除此之外,也应要求项目投资方指定专人联系,用双向的责任体系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制度的有效开展。
(二)信息来源法定
重点建设项目的信息来源应有法定的渠道。税源管理部门应同各级发改、经贸、国土资源、建设、规划、招商、交通、水利、工商、统计部门建立固定的工作联系,定期取得辖区内重点建设项目的审批、备案、核准、立项信息,作为开展重点建设项目管理的信息来源。当然,从法定渠道获取信息的同时,也要注意发挥其他渠道的重要作用。税源管理工作要坚持眼界开阔,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媒体广告、网络传媒等媒介,均可能是重点项目落户开工的第一报道者。在二者的地位上,法定渠道是基础,其他渠道是补充。交叉核对数据时,只有法定渠道获得的数据才能作为依据,其他渠道获得的数据只能作为参照。
(三)管理制度规范
重大建设项目税收管理应当实现以项目管理软件为依托,以项目为管理对象,税务机关通过对采集录入和纳税人自行申报的数据进行审核、分析比对和预警监督,达到对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时动态监控。
1.全面监控制度。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应以投资方为抓手,由投资方汇总上报参与项目建设全部单位的涉税情况。在监控范围上,对与项目有关的投资方、土地使用权或不动产转让方、设计方、建筑施工方、设备安装方、装饰装修方、建筑监理方、销售方等全部纳入监控范围;在监控税种上,对转让土地或不动产的营业税、土地增值税,投资方受让土地的契税、土地使用税,施工方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设计监理方的营业税,房产陆续投入使用的房产税,投资方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各环节印花税全面监控;在监控时间上,要对项目从立项、征地、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装饰装修、竣工验收直至试营业全程开展监控。
2.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必须依托功能强大,设计合理的专业软件进行,实现自动批量统计、分析、比对、预警功能。另外,根据现行营业税政策,建筑业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与合同约定内容直接挂钩,税务机关可根据已掌握的合同情况,推断出代开发票和税款入库时间,提前设置预警指标,科学预测入库税收。
3.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监管应以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为主。通过严格的税务登记管理,将参与项目的所有单位集中于项目建设当地。同时,也要注意与省、市一级税源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和与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的协作配合,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监管不遗漏,不重复。
4.加强发票管理。发票管理,特别是建筑业代开发票管理是税务机关监管重点建设项目施工方的重要手段。主管地税机关应当在发票的取得、使用、代开、缴销等环节加以控制、把关,实现以票管税。代开发票部门对涉及重大建设项目代开的发票,”申请开具项目内容”应明细到项目名称,同时设计专门台账,逐笔登记代开发票有关信息,录入项目管理软件,作为统计分析的基本数据。
5.坚持实地巡查。主管重点建设项目的责任人,根据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要求和重点项目监管的实际需要,应坚持并展定期巡工作。每月至少到项目现场实地进行巡一次,及时掌握重大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施工进度、税款缴纳和发票使用情况,找税收管理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实现动态监控。
6.开展专项评估。税务机关应积极开展重大建设项目纳税评估。以纳税评估发现的疑点为约谈要点,与重大建设项目相关纳税人进行约谈沟通、纳税提醒或纳税辅导,督促其及时履行纳税义务,提高纳税遵从度。在项目进行的不同阶段,要科学确定不同的评估侧重点,提高评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