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范文

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保护工程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保护工程设计

第1篇: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范文

1.1工程项目选址应该兼顾当地的建筑物、天然林木、地形和地貌等,尽量避免高填深挖状况的出现,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采用新技术,尽量避免对周边建筑物等的影响。

1.2工程项目选址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

破坏,因此应该重视对当地环境的保护,以及应该考虑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再生等问题,通过勘察设计人员对工程现场的实地勘察,然后通过全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慎重地选择和使用便于环境恢复与再生的最优化的项目选址。

2强化工程勘察设计,增强环境保护

2.1工程勘察设计对工程项目的优化设计

工程项目是一项复杂、综合性的工程,其设计应该充分协调与各个方面的关系,根据工程建设的规模与相应的技术指标,然后制定相应的工程设计。通过工程勘察设计,能够从纵面、横面、平面三个方面形成立体线形设计,勘察设计好取、弃土场等的地理位置,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治理防护措施,促使工程项目依赖于自然,符合自然,保证工程项目与周边的军事、文物、规划、不良地质、地形、地物以及周边的自然环境等和谐存在,并且实现尽量少占耕地、减少拆迁等,充分发挥其在水土保持以及保护环境敏感点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2.2保护环境的技术在工程勘察设计中的应用

在进行工程勘察设计时,不断地采用相应的保护环境的措施,并对工艺以及技术进行改革,对保护环境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工程勘察设计中保护环境的技术主要包括:(1)工程勘察设计中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应用。工程勘察设计在考虑工程造价的基础上,相关的设计人员应该在积极的采用现代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是一项融合了环境保护学、自然科学、生物学等众多学科理论的生态理念,通过其在工程勘察设计中的推广和应用,能够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周边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2)工程勘察设计中水处理措施的应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雨雪等天气的影响,很容易在工程现场产生积水的问题,并且这些积水很容易形成径流,给周边的土壤以及水源等造成污染,因此,在进行工程勘察设计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水处理措施。工程勘察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工程周边的农业排水灌溉系统,可以在工程现场设计集水池,并将工程的排水系统与农业灌溉系统分开,将积水导入集水池中,进行净化处理,当达到国家或当地的相关标准后,排入污水受纳系统。(3)工程勘察设计中防噪音技术的应用。工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过程,其施工过程中的噪音不可避免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以及周边的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工程勘察设计时,应该采用合理的防噪音技术,避免造成对环境的影响。工程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一种绿色的声音屏蔽系统,其具体的做法为:在工程现场栽种钢立柱,然后在钢立柱之间安装一层金属网格,然后将土工布蒙在金属网格上,然后再在土工布间填土,然后在墙壁周边种植一些攀援类植物,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填土的水分,经过一段时间,在施工现场就能形成一道绿色屏障。(4)工程勘察设计中绿化设计理念的应用。对工程项目进行绿化设计,能够有效地改善工程在建设期以及应用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以及周边自然景观的影响,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工程施工产生的废气、噪音等带来的各种影响,能够有效地保护工程周边的用地以及周边原有的植被,还能美化与稳定周边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进行工程绿化设计理念,能够充分地体现工程建设的绿化功能和特点,实现对生态与环境的保护。

2.3环境保护措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周边环境:其一,做好工程勘察设计,方便以后施工方案的设计;其二,根据施工方案进行取土方式的选择,严禁乱挖乱掘状况的发生,并且当现场取土完毕后,尽量采取植树或者植草的方式保护环境,便于植被的恢复,还能防止水土流失;其三,相应的施工防护措施,限定施工机械设备的作业时间,以及其噪声的高度,如果采用爆破作业,应该在保证周边环境稳定的基础上进行。

3结束语

第2篇: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范文

P键词:低碳经济;背景;建设;环境保护;工程;价值;分析

低碳经济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运用新技术、新手段,通过制度改革和工艺创新减小生产生活中的污染排放,减少石油、煤炭的使用,符合科学发展可持续理念。针对低碳经济发展要求,需要积极建立环境保护工程,促进污染治理和保护。[1]

1 低碳经济背景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的原因

社会经济发展中,生活生产尤其是工业生产中会耗费大量的石油、煤炭等原料,继而产生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污染等。现代经济发展要求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要求,因而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关于这一要求的提出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进步性和时代文明性。低碳经济是一种生产双赢的表现,旨在通过技术研究核算和设备更新提高社会生产力、降低污染排放。石油、煤炭等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但是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造成温室效应等。从人类长远发展考虑,要做到节能生产和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主要是从生产制造、流通运输和利用回收等环节减少谈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发展低碳经济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生产生活是人们主要的活动方式,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日益增长的人口带来巨大的物质文化需要,因而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加剧,碳污染物排放也不断增加。建设环境保护工程是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基本目标,重点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核污染等。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是有组织、有计划等对特定区域内的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并利用专业理论和科学手段集中改善区域环境。随着人们低碳意识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新时期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对于出现地区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方面需要采取必要措施予以整改,另一方面需要积极改进生产工艺,促进清洁生产。[2]

2 低碳经济背景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的方法和价值

2.1 能源循环利用,节约成本

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工业生产中,人们对煤炭等资源的使用量较大,煤的使用范围广,但是煤炭综合利用和煤污染处理技术尚且有待提高。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以循环经济的形式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生活生产污染。低碳经济理念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需要研究碳利用技术,节约煤炭资源的使用,明确高效生产和清洁生产的目的。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中通过提高煤炭利用技术,以循环再生的形式实现生产过程的能源再分配。例如在焦化厂需要不进行煤干馏处理,一般是对煤原料进行高温加热,产生获得焦煤等,在这个过程中生成的煤粉、碳粉等可搜集后再次用于原料加热中,作为二次燃料使用;对于产生的有机化合物如甲苯、苯和二甲苯等,可以用于农药、染料、溶剂和洗涤剂等其他合成此材料中。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煤炭原材料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等的排放,另一方面则是综合利用煤原料和煤生成物,以废物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形式促进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中通过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的改进,促进能源的有效利用,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向提高,这也是现代社会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3]

2.2 发展新能源经济,提高生产效率

工业经济促进工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工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能源消耗和污染。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是为了通过技术革新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在建立循环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可以积极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传统的经济生产中,人们习惯利用化石能源进行时生活生产,化石能源属于自然衍生物,化学性质属于碳氢化合物,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这种类型的能源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人体和大气健康,是有利有弊的燃料。现代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提升,运用先进的科技技术能够开发和利用其它新型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这些能源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制取方便,且绿色环保无污染,使用效益高。低碳经济下,要求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因而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代替煤炭发电,也可以生产制造新能源汽车,如电动汽车等,减少石油、汽油的使用。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不仅需要利用新技术、新工艺促进工业技能和减排,同时要积极开发和应用新能源,全面构建低污染、低能耗和零排放的工业经济体系。[4]

2.3 建设公共设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现代社会发展中,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国家大力提倡低碳经济,不仅是指在生产领域要做到节能环保,同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提出低碳环保的要求。我国是人口大国,且人口数量正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人们的出行、饮食等均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资源。以出行来说,私家车的数量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同时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大气污染严重,容易形成城市“热岛效应”,汽车鸣笛产生的噪声污染也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而在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中,政府相关部分需要做好积极引导,鼓励人们低碳出行,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同时倡导文明消费和绿色消费。政府应该加大公共设施投入,如修建地铁,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鼓励人们搭乘公共交通共军,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此外对于私家车的购买和出行,政府需要出台政策予以限制和控制。对于园林绿化、防燥隔音实施的建立,政府也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促进人们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低碳经济的理念贯穿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养成节约环保的习惯,践行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维护环境保护工程假设成果。环保工程建设不仅包括环境污染治理,还要在政府部分的协作下,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出行方式,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经济的生活服务,引导人们环境保护从身边小事做起。[5]

3 结束语

现代社会发展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增长,同时需要关注环境保护问题。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要求一致,强调在经济发展中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工业污染和社会污染,尤其是要减少、碳污染物的排放。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则是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增加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从源头控制污染排放;对于已经形成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则需要才有高效、科学的手段跟俊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针对性解决,保护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低碳经济背景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文明进步。[6]

参考文献

[1]王雷.基于低碳经济视域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的价值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8):125.

[2]周明军.建设工程的绿色施工现状与推进建议[J].中华建设,2013(11):136-137.

[3]杨洪镅.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市政工程施工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7):425-429.

[4]马晓翼.低碳经济与当代中国消费伦理观念的变革[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第3篇: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冶金工程 环境保护 设计 实施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7-130-02

冶金工程不仅是全球的经济产业支柱,更是我国重工业产业中的中流砥柱,也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然而,同世界大部分国家一样,冶金过程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相当严重。自1960年以来的五十多年中,全球共发生了几十起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而其中最具代表性、最骇人听闻的公害事件中,其中就有一半是由冶金工程所带来的恶果。尽管,全球包括我国都对冶金企业所造成的污染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治理,但是冶金工程具有相当特殊的特点,现在它所面临的环境保护形势还是非常严峻。

1 冶金工程建设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概述

“冶金”顾名思义就是“冶炼金属”。造成环境污染的元凶就是在“冶炼金属”的过程中所流失的、所弃用的、化学反应之后的金属元素。

我国大宝山矿石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冶金化工攻速电解铜产品是采用湿法炼金工艺。这一工艺始用于1974年,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但是依旧有废渣、废水、特别是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1956年,日本水俣湾爆发了一种奇怪的病,轻者口齿不清,步履不稳,四肢麻痹重者神经失常直至死亡。开始病因不明,经过重重调查发现罪魁祸首是在此地建厂有30多年历史的氮肥公司。该公司建于1925年,开始合成醋酸,后改为生产氯乙烯,在这期间,他们毫无公德心、毫无警觉的把未经任何处理的废水排入了清澈的水俣湾海域,直至1956年终于爆发了后称“水俣病”的大面积“灾难”,这是重金属“汞”产生的污染。

除上述环境灾难,还有同样发生在日本富士的哮喘病是由于镉金属的污染:发生在博帕尔农药泄露事件是由于异氰酸钾泄露;1934年洛杉矶大多数居民患病,其原因竟是由于城市内400万辆汽车日耗油量达到2400万升,释放烃类100多吨,致使400多位65岁以上老人患病死亡。

2 冶金工程建设中对于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和实施

在我国,主要有12种会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排放物,其中有6种是重金属,如上述所说的电镀过程中产生的产物铜、镉、锌、铁、汞等重金属危险排放物。这些重金属污染处理起来非常困难,至今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研究出彻底清理的方法。大部分发达国家都以消纳性处理,即将重金属排放物污染用水泥固定凝结后再填入海洋,尽管目前看来是最有效的办法,但是近年来已经证明存在着二次污染隐患。另一类难以清理的污染排放物就是含重金属废液,例如不锈钢酸液,大多数企业只是简单稀释一下就直接排放,基本上谈不到处理,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流失了有价金属,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我国《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在确定钢铁、有色、建材、轻工等重点行业准八条件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新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准入条件和排放标准,已无环境容量的区域,禁止再建立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项目”。

2.1 绿色冶金

这里所谓的“绿色冶金”主要是指植物在冶金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很多植物对某些特定金属有着专一的“挚爱”。

1995年,俄罗斯生物学家在研究植物时发现一种叫“蓼”的草本植物,它是一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从土壤中吸收锌、铅、镉等重金属。科学家将蓼草种植在大约1公顷的土地上,成熟收获后放入800度的炉子里焚烧,结果从灰烬总得到了1.3千克镉、23千克铅和322千克锌。

近些年,美国也有新的研究发现,野生荠菜喜欢吸收土壤中镍金属。他们和俄罗斯科学家一样,也采用同样的方法,在半公顷的土地上种植野生荠菜,晒干后烧成灰烬,在每100克灰烬成功中得到了15-20克镍金属。

自然界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植物,海洋中的海带可以吸收海水中的碘元素;紫甘信可以吸收钽金属,40公顷的土地上可以得到200克钽;生活中常见的玉米性喜金元素,如果将玉米种植于富含金元素的区域,每1000公斤玉米种可以获得10克黄金:向日葵能吸收钾、车前草能吸收锌、黄腾草能吸收锡等等,我们未发现的具有这样能力的植物还有很多,这一“绿色冶金”技术虽然效果缓慢,但是毫无污染,值得全球各个国家大力发展。

2.2 细菌冶金

细菌冶金,是继“绿色冶金”的理念后又一新的处理污染的新方法。人们利用细菌“吃”金属,从矿石中提取金属。

人们发现这样的细菌是在上个世纪初的德国,科学家在下水道的铁末中发现按了一种微小的细菌,它能够分解铁化合物,专吃“铁”元素。接着,人们在毛里塔尼亚发现了另外一种吃铁的细菌和一种能吃硫的新型细菌。

细菌冶金又被人们叫做“微生物浸矿”,主要是利用细菌来治理废矿、贫矿等,回收某些贵重金属,减少了矿产资源的流失,最大限度的利用矿脉。

2.3 全干法收尘

这种方法是1989年研究发明的,是在二级旋风干法收尘和泡沫塔湿法除尘的基础上总结研发的。二级旋风干法收尘和泡沫塔湿法除尘除尘效率较低,并且铜元素有流失,最重要的是处理后会产生二次扬尘、能源消耗以及含尘的酸性废水等污染。使用全干法收尘后,处理后的烟气几乎对大气不产生污染,并且没有酸性废水排放,从环境保护和经济利益方面取得了双赢。

2.4 脱铜电解法

这种方法是针对废水处理的,1立方米的净化电解液可以清理一吨电解铜,净化后得到的废酸还可以二次使用,仅排放含少量含酸废水,在经过中处理后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是一种比较有效地治理废水的方法。

2.5 绝热蒸发冷却稀酸,半封闭循环洗涤净化,两转两顺接触法

这种方法主要处理冶炼尾气,它可以接近百分百的利用硫,净化后的废气排放符合国家《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减少了冶炼尾气对空气的环境污染。

上述只是现在的比较有效的几种方法,还有许多方法人们正在进行着研究,例如对含硫烘焙炉烟气的治理和冶炼废渣的处理。

总结:冶金工程不仅是全球的经济产业支柱,更是我国重工业产业中的中流砥柱。但是冶金工程建设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是一样严重。为此,各国生物、环境研究学者们都在积极的寻找各种预防污染、减少污染和清理污染的方法,现在也有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某些重金属方面,还依旧达不到国际标准。我们的目的是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保持冶金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敏,冶金与环保[J],江西化工,2003.2

[2]段玮,冶金行业中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J],宏观管理,2007

[3]马红周,冶金企业环境保护[M],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第4篇: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范文

一、关于时间界限,考虑到《城市规划条例》是国务院1987年新颁发的,各地制定审批城市规划也有先有后,各市、县可根据实际情况合情合理地确定处理违章建筑的时间界限,各地在处理违章建筑时,对时限以前的可适当放宽,时限以后的应从严处理。

二、关于地域界限。凡影响近期规划建设或城市发展的重要地段,违章建筑应从严处理,其它规划发展地区可适当放宽。

三、凡直接影响交通、消防、市政设施、房屋修缮施工、绿地、环保、防灾和邻里居住条件的违章建筑应从严处理,反之可适当放宽。

四、参照以上原则确定从宽处理的范围,只要房屋建筑正规,结构合理,经过一定的申报审批程序,给予批评教育或适当罚款之后,可以补办手续,确认其所有权,发给产权证件。罚款额度由各地制定标准,市人民政府批准执行,所得罚款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5篇: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划设计

1 水利工程与环境

1.1 水利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工程是以防治水害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要目标的基础建设项目。其本身具有改善环境的功能。如防洪、除涝工程能够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灌溉、城市供水工程能够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水资源保障;水电工程可提供大量清洁能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调节性能的水库,通过调节在枯水期增加下泄流量,可提高下游水体的自净能力,有利于改善水质;在血吸虫疫区,水利工程结合灭螺,血防效益显著;水土保持工程本身就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开发目标等。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提高,如何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对环境的改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1.2 水利工程环境问题的特点

水利工程将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配,使之满足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而水也是维持自然生态环境最重要的环境要素,如果在水资源重新分配中,忽视生态环境对水的需求,超过环境承受能力,环境问题就必然发生。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在水资源方面,由水资源条件的改变对局部地区可能带来诸如河道断流、湖泊萎缩、下游绿洲消失、土地退化等生态破坏环境问题,以及水库下游环境恶化问题,或由于水土资源开发不当而产生的生态退化问题。还有工程施工、移民活动对当地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等。这些环境问题若不加以解决,反过来又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

1.3水利开发与环境保护

正因为人们注意到水利既有改善环境的功能,又会对环境产生负效应的双重作用,因此在开发建设中,在尽量发挥水利工程改善水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同时,要尽可能避免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的产生,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的整体效益,已成为当今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把环境需求贯彻到工程规划设计中,体现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规则。因此环境影响评价是工程规划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水利工程环评中的环境角度或环境需求

环评专业就是从环境角度来评价工程建设项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不同于传统的工程经济角度。环境需求也就是环境保护的需求,是环评的依据,只有明确需求才能进行评价其合理性,而环境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常常是矛盾的,环评就是在两种需求中寻求统一,即寻找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

2.1防洪工程的环境需求

兴建防洪工程提高防洪标准,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是水利工程最主要的功能。但从环境角度,洪水这一自然现象同样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一个环节。洪水对湿地以及某些水生动物是必需的。因此,在这些地区兴建防洪工程就必须考虑其对生态的影响。

2.2水资源开发的环境需求

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而水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也是维持自然界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元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超过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必然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在水资源开发中强调合理开发利用,而不是充分利用。在考虑经济及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时,还必须为生态环境以及水环境留一定的用水份额,提出合理的环境需水和生态用水量已成为共识。但具体到每个工程,目前还不能像经济发展需求那样给出较为具体和合理的生态需水和环境用水,以此作为工程的环境约束条件,这是水利工程环评中最重要、也是最难以准确定量的问题。

2.3土地资源开发的环境需求

水利工程为灌区建设提供了条件。水利工程往往要淹没、占用大量土地,其中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宝贵的资源,需要通过开发土地、提高土地承载能力等多种方式安置移民。对涉及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环评专业有着与移民专业、规划专业不同的要求和提法。移民专业主要从土地承载能力、环境容量、解决利益重新分配带来的社会问题。规划专业重点从开发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考虑。而荒地、林地、湿地等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分等多种维持生态平衡功能,对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的工程方案,环评专业应从资源和物种多样性角度评价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和灌区土地开发方案的环境可行性,从环境角度对开发提出要求。

3 工程规划设计各阶段环评工作侧重点

3.1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与工程规划设计中环评工作的关系

目前环境管理已纳入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管理程序,需要环保部门单独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工程设计各阶段中的环境影响评价,都是工程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是互为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首先,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环评是贯穿工程设计全过程,直接参舆工程设计。

其次,报批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环境执法的依据,其在评价的基础上,侧重环境管理,明确建设者的环境责任,重点为建设项目环境“三同时”管理服务。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环评侧重为工程优化设计服务,把环境保护要求落实到工程设计各阶段方案中。

3.2规划设计各阶段环评工作侧重点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开发建设者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为工程优化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要任务概括起来有:明确环境问题,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拟定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估算环境保护投资,制定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计划等。

工程规划设计各阶段的环评更强调与各阶段设计工作深度紧密结合,和其它专业一样,不同阶段环评工作深度和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项目建议书是为立项的设计文件,环评应着重分析工程影响区域现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工程建设是否涉及诸如自然保护区、文物、珍稀动植物、供水水源地、城市取水口等环境敏感点,从宏观上作出是否存在制约工程开发的环境因素,对现状环境问题的影响趋势,并对重要环境因子作出初步的预测评价,为项目立项提供环境依据。所谓环境制约因素,是指那些工程建设对可能涉及的重要环境因子的影响是不可逆的、长远的、和不可接受的。

可行性研究阶段,则进人环境管理程序,大型工程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型工程可以填报环境影响表,并进行专项审查。在明确没有制约工程建设的环境因素后,报告书(表)将要从环境保护角度全面论证工程的环境可行性。可研报告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应在《报告书》评价基础上,更注重对不利影响采取的环保措施与工程设计紧密结合,强调环保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为保证环保措施得以落实,并按工程概估算办法估算环保投资,列入工程总概算。

初步设计阶段,一般不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具体落实环保措施,包括措施的方案比较,工程量计算和投资估算,这部分应视为工程的组成部分,设计深度与工程相同。这个阶段是环评各阶段中工程特性最强的。管理措施应与工程管理深度一致,具体明确环境管理责任人、执行人和管理内容,以及与工程管理的关系,分清与环境行政管理的界线,为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提供验收依据。

4环评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找准评价工作的落脚点

明确环境保护责任,弄清环境需求,是环评工作的落脚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不同于环境质量评价,首先应分清哪些环境问题是由工程开发建设引起的,哪些是环境本身就存在的。因为环境保护贯彻“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保护”的原则,环评的关注点是开发建设可能产生的次生环境问题,或加重原生环境问题,影响可持续发展。明确开发建设者应负的责任,集中解决开发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忌泛泛谈环境问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环境需求是环评最重要的工作。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目前环境需求的定量化尚处在摸索中。

4.2树立为工程优化设计服务的思想

作为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环评,更强调为工程设计优化服务,即把环境保护要求落实到各阶段工程设计方案中。只有牢牢树立环评为设计服务的思想,使环境需求与工程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起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作为工程规划设计一部分的环评专业的发展才有生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首先应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工程设计方案从规划指导思想、方案选择、施工方式、移民安置等进行评价,不仅分析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更要对现行方案进行评价,不能离开工程谈环境。只有对推荐设计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进行评价,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为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和工程优化设计的环境约束条件,以及需采取的环境保护专项措施。

分清环评专业与其它专业的关系也是环评工作中应该注意的。因为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各专业都有各自的角度和工作范围,界定与其它专业的关系,才能成为工程有机的一部分。环评与其它专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与移民专业、水土保持专业、规划设计专业既有分工又有交叉。不充分了解工程建设特性,评价就成为无的放矢,最终导致环保措施失效。

目前环评工作和工程设计的结合不够紧密,尚不能起到优化工程设计的作用。另外存在重评价轻措施的倾向,常常在作出大量评价之后,却没有相应分量的措施支撑,环保投资更给人以不可靠的感觉,环保措施和投资的工作深度落后于同阶段工程设计深度。而项目前期工作中环评的最终目的除有重大环境制约因素外,绝大部分都应是在工程开发的同时落实环保措施和环保经费。因此,要求环评人员要与规划设计人员加强联系,把环境需求真正落实到工程设计中。

第6篇: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水利水电;环境保护;保证机制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关键的组成,应该从工程的各个阶段来进行综合的考虑,并且必须要将环保和其他的专业进行联系,并且由传统的水利工程正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这样能够使得工程的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努力做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结合。

1.水利水电工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但许多工程的环境保护投资在评估中被较大幅度核减,致使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无法完全落实。

1.1、土地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一般情况下会对很大一部分的土地进行淹没,以及为了进一步扩大水利水电工程的范围而进行的毁林开荒作业,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同时在水利水电的建设过程中出现水库岸堤崩塌的情况是比较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地层的震动,诱发比较严重的土地地层构造问题,同时当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完成以后,进行蓄水作业的过程中,随着地势的增高,会引起水库周边土体的盐碱化问题,这对于土地的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

1.2、陆生生态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会影响当地土壤环境,在水库拦蓄的作用下,下游洪泛平原的淤泥肥源将会不断减少,土壤肥力不断下降,以至于土壤长期处于地下水位过高的过饱和水分状态下,最终会引发土壤次生沼泽化、盐渍化、潜育化等不良现前,即土壤环境的改变,严重影响陆生植物的正常生长。比如:库区蓄水会淹没土地资源,清除植被会损失生物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施工建设会破坏植被,污染居住环境,引入异源性疾病等等。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一旦引入外来物种,则会出现竞争捕食、改变生境、传播疾病等现象,直接威胁本地生物,不利于原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破坏区域生物多样性。比如:在水利水电施工的干扰下,会恶化施工区鸟类和兽类的生活取食环境,迫使这些生物远离栖息地;水库蓄水淹没森林,工程建设破坏地表植被;新建城镇、新道路系统分割并侵占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这一切都会改原始生态系统,威胁生物生存,加剧物种灭绝。

1.3、区域虫害问题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其周围的空气的湿度往往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这往往会诱发一些潮湿性昆虫的滋生,随着这些昆虫的不断增多,给周围的植物以及相关的农业作物带来的影响往往是比较巨大的。同时随着昆虫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引起相关传染病的发生,这对于人和动物的影响是比较巨大的。

1.4、周边生态平衡

工程实施产生的有形污染对于水文结构,水体土壤环境,地理结构的影响在上文已经分析,工程产生的无形污染,例如噪音和过于频繁的人类活动,将影响到周边生态平衡。噪音污染会影响到周边动物的栖息环境,可能改变周边生态环境食物链和生物组成,从而打破生态平衡。类似的,生活活动也将影响到生物的栖息环境。另外,工程实施过程的废料,化学污染等也将影响周边环境中植被的生存环境,生态结构在生产者,消费者等多个层面受到破坏,严重可导致工程周边生态平衡的彻底崩溃。

2.加强对水利水电环境保护的措施

2.1、从根源上进行预防

首先,在工程设计环节,仔细研究每一个执行步骤,全方位考察是否会产生影响,产生何种影响,如果产生了影响是否可以通过相应手段消除。从整体分析,从根源上避免问题的发生,对于工程进度,工程预算和工程善后来说是最优解。在工程设计环节应当做好各个环节的考察工作,设立专门的生态环境监督小组,负责实地环境考察,结合工程设计,找出工程与生态环境不相协调的部分,及时作出修改;对于工程技术达不到,无法避免的问题,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执行办法,未雨绸缪,提前设计好消除影响的方法,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从工程的设计环节就尽量避免问题的发生,对于工程来说是高效的。

2.2、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环境保护

建立实施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坚持%谁开发、谁补偿。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重要原则。通常情况下,水电企业可以在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基础上,设置一些过鱼设施,或者设置基本的增殖放流和生境补偿措施,这样有利于协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水生生物保护之间的关系。比如:由于开发河流会对水生生物造成负面影响,这时就要积极采取过鱼设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渔政等相关措施,同时还需要人工增殖放流等补偿措施,主要用来防止生物资源的衰退。在水电工程施工中,需要加强环境管理,主要从大气、噪音、水体等方面来展开监测工作,并且要实时掌握施工期间的当地环境状态。与此同时,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工作人员应当立即处理,决不允许任何潜在的污染源蔓延滋生;对于施工产生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一定要处理干净,而且要在完工后做好景观恢复和绿化工作。不管怎么说,杜绝破坏生态环境.需要加强施工环境保护工作。

2.3、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是非常低的,甚至有些水利水电工程单位,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当中完全忽视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引起非常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的水利水电建设单位在进行水利水电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使生态环境保护全面的贯彻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中,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嵌入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这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水利水电工程是非常有帮助的。

3.环保措施落实的保障机制

水利部于2007年2月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概估算编制规程》(SL359),2011年1月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L492),《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经修订后也即将。但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概算定额,尽快完善概估算编制体系,将SL359规程纳入概预算范畴,首先让各部门都认同该规定。三阶段编制规程是规范各阶段设计深度的标准,建议尽快实施。同时要加强环保投资编制人员的培训,使得专业人员了解和掌握这些标准和规范。通过培训让工程设计人员提高环保意识,了解项目建议书阶段环境影响篇章的重要性,说明环境保护目标和开展环境现状调查的必要性。对于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和环保设计人员,还应宣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程规范主要内容和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概估算编制,重点培训环保投资项目划分、费用组成、基础单价和工程单价及独立费用编制方法等。

结束语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可以得出:(1)在提倡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对水资源进行分层的环保措施,现在已经成为了大坝等水利水电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2)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水利相关管理部门除了必须要执行本部门的职责之外,还必须要建立沟通的机制,共同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春华,蒋成杰.浅谈巴中水利工程环境影响与控制措施[J].陕西水利,2014,02:45-46.

[2]闫俊平.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的保障机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4,01:71-75.

第7篇: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水利设计;生态理念;策略;问题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工业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还有生态方面的问题。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期,采用的也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只重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保护。水资源被污染,废气和垃圾恶化了生态环境,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了全球气候的变暖,这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水利工程对于水资源的调节和防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水利工程的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对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将生态理念应用到水利工程中,不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调节,还有利于水资源的利用以及可持续的开发,实现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

一、在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的意义所在

我们平时所说的生态平衡主要是指生态环境的协调,人和自然和谐共处。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人们渐渐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后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重视起来,将生态理念带入水利工程建设已经成为了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主要是说在水利工程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和环境生态保护二者之间的和谐减少冲突,不仅仅是要将水利工程对于环境的破坏和影响降到最低,还应该在水利工程实际应用的时候,起到恢复生态保护环境的作用。

我国在实际进行水资源开发的时候,面临的问题比较多,比如说:水资源的短缺以及污染的问题。在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融入生态理念符合水利工程发展的需要,不但可以增加利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减少对于生态的破坏和水资源对于经济的制约,还能够促进环境的发展和恢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以必须重视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生态理念的实际应用。

二、在实际的水利设计中对生态理念进行应用时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水利工程中比较明显的生态理念应用主要问题是生态水利工程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不够规范,主要原因则是设计人员生态意识淡薄和对于将要建设水利工程的河流的水文特点不够了解,这种情况直接加大了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生态理念的难度。

(一)在水利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水文资料严重缺乏。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想要符合生态理念,就必须对于水利工程要建设的环境十分了解,这样才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设计出科学的符合水利工程生态发展的设计方案,全面认识水利工程周围的生态环境,并对其加以解析,将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并在水利工程建成后实际使用的时候能对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恢复作用,这便要求必须了解周围的水文环境。

(二)水利工程的设计人员自身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生态理念的淡薄,没有真正的认识到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恶果。目前,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是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设计人员更多的是考虑怎么对水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而不是怎样保护生态环境,所以设计人员对于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对于水利工程在生态保护这方面的作用不甚重视。其次则是,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加入生态理念,涉及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对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要求比较高,而我国大多数的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所以很难在设计的时候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应用到实际中去。

三、怎样在水利设计中进行生态理念的推广

我国目前很多的流域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在进行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将生态理念加入进去,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想要在实际中运用生态理念,必须加大对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视:

(一)在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中,必须了解河道的水文特征,将水文工作重视起来。水文特征对于水利工程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水利工程设计中的生态理念运用,有利于对水资源进行保护。重视水文资料的采集和整理是水利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的重要先决条件。在水文工作的进行中,水利部门要起到该起的作用,将水文工作的单位和水利工程设计的单位工作协调起来,实现二者之间的合作,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但应该重视硬件设施,还应该引进先进的技术,保证水文的采集整理是有效和科学的,进而更好地在水利工程的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

(二)想要更好地在水利工程设计建设中运用生态理念,就必须重视这方面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运用生态理念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水利工程进行设计的原理原则都十分重要。水利工程的设计人员必须对这些方面都必须了解,这就要求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知识储备量非常大,所以必须对人才加以重视,在对水利工程设计人员进行培养和培训的时候,必须加大投入,可以聘请专门的人才对水利工程设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设计水平。也可以通过引进人才来提高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对生态保护进行高度的重视,将其作为水利工程设计建设的基本要求。

(三)在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将生态需要和经济需要结合起来,实现水利工程应有的作用。在水利工程的设计工程中注重生态理念保护生态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也不能因为生态环境就忽视水利工程本身应该起到的作用,在设计的时候必须将二者进行结合,选择最佳的方案,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还有使用效益三者的利益最大化。

结语:

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建设中的应用,对现代社会来说意义重大,值得我们进行重视,实现生态效益也是水利工程实现其效益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更好的对生态河流进行利用和保护,我们必须不断地从设计理念出发,改变以往的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的理念,将二者结合起来,认识到生态的重要性,才能够真正的实现生态环境和水利工程的有机结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明亮.浅谈河道整治规划设计的生态理念[J].河务专论,2010(2)

[2]王春喜.生态化设计在怀化市舞水河治理中得运用[J].湖南水利水电,2009(6)

第8篇: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环境保护;山区;公路建设;措施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把环境保护的概念引入到山区公路建设,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的体现。山区公路的建设,不可避免的要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和不良影响,如何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破坏,使危害程度降到最低,是摆在公路建设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山区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

(1)选线不当破坏沿线生态环境。

(2)防护不当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

(3)山区公路带状延伸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

(4)山区公路尤其是旅游区道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

(5)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2. 山区公路的环境保护

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因此,针对山区公路,尤其是旅游区道路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公路设计标准规范的技术指标,选择恰当有效的防护措施,选用先进的环境保护手段,是山区公路建设环境保护问题的关键。

3. 山区公路环境保护措施

山区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应当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有规划、有步骤地从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保护的不同时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杜绝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疲于应付各种由于施工造成的自然环境灾害的被动局面。

3.1勘察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

3.1.1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就要求工程设计和环保设计人员密切配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充分认识本区生态脆弱性的特点,将生态保护贯彻在每一项工程设计中,在经济技术条件许可的前提出下,最大限度地保护路边的一草一木不遭破坏,尤其是旅游区道路设计。

(1) 精心设计,反复优化方案,使环境获得最佳保护。

(2) 精确计算,力争挖填平衡,尽量减少弃方。

(3)合理规划取、弃土场,防止水土流失。

(4) 施工图设计应重点做好边坡整治,搞好绿化工程。

3.1.2公路防护工程设计应紧紧抓住设计对象的地质、水文、气候等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防护型式。在山区公路设计及旅游区道路设计中,还要考虑其生态恢复技术。

3.2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大气、噪声和水土流失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时应积极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沿线敏感点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1)保施工图设计中环境保护方案、措施等设计的实施落实。

(2)路基修筑应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对于高填深挖路段要提前介入边坡防护治理,边施工边防护治理,或者先防护治理再进行路基施工。

(3)施工取、弃土应采取平行作业。取土时边挖方,边修整,确保取土后的边坡稳定和地面平整;弃方时要在制定的范围内逐层堆填,并且做好堆填区的坡脚和坡面防护工作,避免水土流失和堆填物的坍塌。

(4)在雨水施工季节,要做好路基已成型坡面的防冲刷措施,及早进行绿化,及时设置排水沟和截水沟,避免水土流失、边坡坍塌和滑坡的产生。

(5)桥梁、涵洞的施工放线应结合实际地形进行,以有利于排水泄洪为准则,及时调整桥、涵的位置和交角,防止排水不畅和冲刷构造物的基础和边坡。在施工时注意不要过度占用、堵塞河道,影响施工期的泄洪要求。

(6)地质不良地段的处理,要动态掌握治理的效果。对于治理效果不明显的方案要及时调整,采取补救措施,确保治理的最佳效果。

(7)在施工阶段还要注意施工噪声、筑路原材料对环境的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噪声污染等,尤其要注意对附近有学校上课、民居生活、市集、村落的影响。拌和场地应离开上述敏感区域500米以上,原材料的堆放应离开300米以上,并做好覆盖、除尘、防水等措施。

3.3公路营运期的环保措施。公路营运期间的环境保护措施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包括交通噪声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潜在风险及农作物污染防治等四种环保措施。

4. 结语

山区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造成的环境损害是持续和深远的。因此,必须积极主动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或者杜绝山区公路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山区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密不可分,二者有着特殊的关系。山区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互惠互利的,公路建设中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措施去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了公路本身,对环境保护的付出必定会得到大自然丰厚的回报。

参考文献

第9篇: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范文

通过对毕节市七星关区草海二道道路工程设计过程的分析,预计本项目在施工和运行期可能出现的各种污染特征,提出各种应对措施,确定本工程采用的各种环境保护方法,提出并探讨了本项目的建设对周边环境影响,得到设计中提出的各种措施能够保证项目的建设和运行能够达到环境保护基本要求的结论。

关键词:

污染特征;措施;环境影响;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道路建设中应给于足够的重视。道路工程的环境问题,一般是指道路建成后产生的大气污染、噪声、震动等所谓公害问题和道路的存在对自然环境和景观的影响,以及道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水等污染。

1项目概况

草海二道道路工程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七星关区地处乌蒙山腹地,位于川、滇、黔三省交通要冲,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本项目起于毕节市南环西路,途经浙江商城、茶亭安置房、毕节市商品综合批发大市场,是组成七星关区城区建设规划路网的重要通道,项目全长2.588km。

2本工程对周边环境影响的预估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加快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是解决城市区域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城市的道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大范围的城市路网建设工程,由于其所处地点部分在城市建成区,因此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城市道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1)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2)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3)道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4)道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城区造成污染。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在疏解交通拥挤的同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案、工艺、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设计过程中,对本工程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特征的预估见表1。

3保护措施

针对现状及本工程施工和运行期间的污染特征,工程设计中采取了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措施。

3.1施工期的主要环保措施本项目在建设期对沿线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会产生较大影响,在设计、施工中应采取必要的对策和措施,使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由于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工商业活动频繁,道路车辆较多,因此噪声背景值比较高。此外,道路施工时,混凝土、搅拌机、卷扬机、推土机、压路机及打桩机及人工凿石等也会引起噪声污染,但这些都是暂时性的。施工期的主要环保措施是应做好施工的组织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1)防止水污染:①施工前做好施工的临时排水工作,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城市排水管网,防止积水四溢。②施工单位选择驻地时应考虑到污水处理问题,生活污水要集中排放到城市污水管网中。③现场设置专用油料库,储存、使用、保管专人负责。库房地、墙面做好防渗漏处理,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土壤、水体。④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道路散失物造成水体污染。(2)震动及噪音控制。噪声污染是一种物理污染,具有两种特性:噪声源一旦停止工作,噪声污染立即消失。人们感受噪声的强弱与噪声源阻力的平方成反比。因此采取下述措施,解决噪声污染问题:①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使用震动较大的施工机械,以减少对周围建筑及居民的影响。②备用发电机和锯木机应设隔音棚,尽量降低发电机和锯木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③因施工点距居民区不足200m,要对生产工作的机械,限制施工时间,晚上休息时间,即22∶00~8∶00的夜间不安排施工。④对道路附近的居住设施和其他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修建高围墙、设置声屏障、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建筑物设置双层窗或封闭外走廊等。⑤加强交通管理,在道路主要出入口设置噪声监控站,禁止噪声过大的车辆上路。(3)大气污染防治:①所有施工机械应做好检修工作,废气的排放必须符合废气排放检测有关标准。②工地内禁止焚烧垃圾及其它有害物质。③对易产生粉尘、扬尘的作业面和装卸、运输过程,采取洒水降尘措施。④合理组织施工,扬尘的作业、运输避开敏感点和敏感时段。(4)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①施工完毕,将用剩的填料进行回收。②严禁抛弃泡沫材料如饭盒及泡沫板,防止白色污染。③施工现场设置集体食堂,食堂外统一设垃圾桶,剩饭与垃圾集中装袋,并设排污处理系统。④淤泥运至指定地点堆放。(5)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的施工措施主要是:稳定边坡兴建挡墙,防止坍塌阻止水流侵蚀、建立截排系统,削弱漫坡径流。

3.2运行期的主要环保措施运营期间,利用项目附属设施,加强绿化及噪音防护。具体措施包括采用路面结构、绿化隔音墙、防眩高杆灯、雨污水分流等措施。根据运行期污染特征,本工程采取了如下措施:(1)防止水污染。本工程设计雨、污分流系统,路面雨水就近排入路面雨水口;(2)震动及噪音控制。设计路面采用柔性路面,其等级达到有关标准要求,减轻震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必要时设置隔声的绿化带、隔音墙减轻噪声污染;(3)防止空气污染。运行期的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而交通堵塞使污染明显加重。因此采取的有以下措施:①本工程对交叉口进行空间拓宽;②路边植树绿化;③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检验制度,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4)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通过制定有关法规,管理泥头车等其它装有以散落物车辆的行驶,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5)安全事故。道路安全事故应尽量避免。除优化技术设计、明确完善交通标志、标线等道路指示、指令系统,以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6)景观影响。绿化有利于防止污染。绿化能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减弱噪声、美化环境、提高环境的自净能力,因此是保护环境的根本措施之一。本设计根据工程具体条件与景观要求,综合本地区气候条件,选择适宜树种,并考虑绿化植物与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网的安全防护要求,根据美学观点,详细进行绿化,这样道路的修建会形成一道优美流畅的风景线,产生新的景观价值将大于引起的损失价值。

4结论

本工程设计在施工期、运行期将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可使气、水、噪等污染降至尽可能低的程度,对大气、水体等的环境影响较小,能够达到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2]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毕节市七星关区西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3]浙江商城修建性详细规划.

[4]茶亭安置房修建性详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