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

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第1篇: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生态化 社会责任

1 科技创新及其价值取向

科技创新的主体主要是指科技创新的企业(特别是领导层成员)及科技工作者两大类,其生态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我国科技创新生态化实践的进程。科技创新会给企业带来很高的附加价值,因而任何有抱负的企业家都不会轻易放弃它。我国现有企业大多经济实力不足,缺乏必要的资源(资金、人力)投入研究开发,从而抑制了科技创新生态化方向发展的步伐。

科技创新生态化就是运用生态学或系统科学的整体论原则来看待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运用生态学思想于科技创新全过程之中,对科技创新的构思、设计、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扩散等一系列环节提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即在保证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开发科学技术的生态效益,坚持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相衔接,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技术支撑。

显然,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唯一价值取向的传统的科技创新观已经与社会发展日益格格不入,让自然生态价值观介入科技创新活动并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愿望,而且也是一个实际的历史进程。对于科技创新而言,走生态化转向之路正适应了当前的历史发展要求。因此,科技创新的生态化转向既是对社会发展战略转向的积极回应,也是价值观嬗变反映到实践中的必然结果。

今天的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中坚力量,他们是未来的决策者、建设者,同时又是人类环境的保护者、创造者,因此他们是否能掌握环境知识,具有生态环境意识,是否懂得如何保护环境和解决环境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关系到“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实现。本文限于篇幅,仅将科技创新主体放在大学生层面。

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目标逐步从环境保护转向关照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考虑生态问题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因素。由此,国外许多著名高校在教学研究中,把维系生态道德观列入教学的过程中,我国目前高校的相关教育,目光大多停留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层面和外部层面,即只是关照人类与其环境之间在物质能量方面的交流和转换。因而,总是把生态问题的解决寄托在与此相关的技术手段上,忽视在各学科的教学中灌输生态道德观。这种缺乏人文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的方式是不妥当的。我国科技创新生态化的不断发展,有赖于当代青年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觉醒,而这种生态意识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它必须通过教育才会进入青年大学生的心灵之中。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人之所以成为人,其所必须的人类固有因素——一种种的知识、技能、能力等等,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客观化、对象化而积累和继承下来的。这些因素绝对不是通过遗传能传递的 。

2 生态伦理与社会责任

作为地球上唯一具有理性的自然存在物,人类有权利利用自然,满足自身的生存发展,但也有义务尊重自然,保持生态的稳定性。为此,越来越多的国家以行政、法律手段限制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然而,尽管环境科学日益发达,环境立法日趋完善,现实生活中却仍旧存在着有法不依、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法律和道德是维系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规范。事实上,道德在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伦理道德的产生与人类的历史发展、生活状况密切相联。生态伦理是人类生存危机感的反映。道德作为调节人类行为规范的总和,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变化,到了20世纪特别是二战以后,人类借助科技的力量向自然索取的各种资源超过了生态环境的再生和更新能力,人类生产、生活扔给自然的垃圾超过了生态环境的消解和自净能力,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0世纪60年代后人类开始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加强了整体的生态意识,提出了社会发展模式从单纯追求GDP向可持续发展转换;生态伦理在这样的形势下提出。正义作为人的最高尺度和理想准则存在于人的全部活动以及一切关系中,忽视人对自然界的正义关系及人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是生态危机的原因之一。

北京动物园曾经发生过5只熊惨遭一名大学生的伤害的事件,原因只是该大学生“想验证一下黑熊是否如书上说的那样嗅觉灵敏。”这虽然是个别人的一种极端行为,但受过十几年教育的大学生竟有如此行为令人深思。

我国当代的道德教育实践也证明,仅有社会道德规范的创设、社会秩序的整合,而无人的道德素质的提高也是无济于事的。社会规范乃至具有最高国家权力意志的法律的约束、调控,充其量只能帮助人们处理特殊境遇道德选择的行为方式问题,它对人的行为约束也只能是短暂的、外在的,它可以强制人在某一道德情境下做出一次或几次善的选择,却不能保证一个人能经常地、自觉地做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选择。

一个人的道德自律意识的形成也是源于其强烈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种可贵的道德品质,它不是先天就有的,是靠后天教育培养而逐步形成的。一个缺乏责任感,对自己行为不负责任的人,其道德自律也就无从谈起。相反,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必能形成良好的道德自律意识。唯有形成道德自律意识,才能保证人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一致性。转贴于

3 社会责任教育

决定大学生生态道德的核心因素是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它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要求社会中的个体对每一种行为表现都应当首先考虑到自身之外的影响,以积极的态度评价这种影响,选择对社会有利的、舍弃对社会有害的,并始终为有利于社会的事而不懈努力。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表现,是社会得以存续的基石。

社会责任感培养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升华、不断强化的过程,需要在内容、目标上体现以认识为先导,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对己负责,到对他人、社会、国家民族负责的层次性特点。其中,增强责任认知能力是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首要切入点。如何使学生懂得在大学乃至人生的道路上,根据社会需要,对自己的生活、工作方式进行选择,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以及应负的各种责任,成为增强责任认知能力的第一要务。

道德是社会实践、社会需求的产物。生态道德是人类对其自身与自然关系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我们的生态道德教育就要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与生态的关系,让他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过去把环境看成是“死的”东西,把人与环境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要改变过去的人类中心思想,真正把人看作是环境中普通一员,树立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真正建立起一个相互依赖、和谐相处的融洽关系。

道德责任是道德主体在道义上对其选择的行为的善恶及价值所应承担的责任。“我”的责任必须建立在两方面的前提之上:一方面,我必须是某一行为的主人;另一方面,该行为必须是我的行为。两方面相辅相成。前者是我与行为的同一关系,后者是我的意志与行为的同一关系。换言之,具有道德责任这一属性的行为不仅是属于我的,而且是建立在我的意志自律的基础之上的。它的实质在于:行为必须出乎我的意志自由。这意味着,只有当人享有运用自身的意志自由去行动的权利时,人才应对选择的行为负责,而培养责任者正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所在。

由于我国目前在校大学生是在以灌输原则为主导的传统道德教育模式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缺乏独立做出责任选择的能力和习惯。加之,当今时代是价值选择多样化的时代,学校如果只鼓励自由选择而不加以正面灌输和积极引导,无疑等同于放任自流。这样的结果只会造成大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界限的模糊,从而陷入责任虚无的困境。对此,学校、教师都应当积极引导,让学生学会自己走路。应该看到我们的德育工作在这方面却做得很不够,所谓学生的选择其实只是师长替学生做出的,从而取消了学生的道德责任。这种教育表面上看来是“成功”的,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服从于规则。但是,这种缺乏主体自由意志的“服从”根本不具有真正的道德意义。青年学生的道德发展、道德学习是一个主动自为的积极过程,是一个与学生主体的活动息息相关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任由外力压制和被动接受的过程。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并培养其选择的能力,德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富有责任感的学生。

我们的生态道德意识的提高和生态道德品质的培养都有赖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因此,在我国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责任教育应成为重要内容,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以实施。生态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素质的教育。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的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本身的危机。由于人类在自身的发展中缺乏对人与自然整体性关系的了解,尚未具备进一步发展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形成并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生态道德责任教育的目标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在于提高人的素养,这两个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中提高人的素质是最根本的,是实现生态保护必不可少的主体条件。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最终达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人们只有突破过去只着眼于个别利益的狭隘视角,为人类的共同生存和发展采取共同行动,将保护生态环境、寻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成为自身内在约束力的要求并上升到伦理自觉。

参考文献

1 王啸,鲁洁.德育理论: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J].中国教育学刊,1999(3)

2 杜时忠.制度变革与学校德育[J].高等教育研究, 2000(6)

3 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第2篇: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科技投入;瑞士;生态文明建设;贵州

[中图分类号] F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4-15-3

Abstract:With the comprehensive conduct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irst demonstration area in Guizhou, the problems of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ac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Guizhou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Switzerland has a relatively successful approach and rich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he area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inves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witzerland has been carried out, providing some meaningful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latecomer catch-up strategy of Guizhou.

Key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Switzerland;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uizhou

2014年6月5日《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获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批准,在贵州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贵州目前从各项统计数据看属于欠发达地区,但是,贵州生态环境较好,资源丰富。贵州目前进行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实施后发赶超战略,并提出把贵州打造成“东方瑞士”。以上的后发赶超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等是适合贵州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如何将以上的建设目标落实将是贵州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关键。随着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铺开,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凸显出来,特别是在进入知识经济的今天,科技创新扩大人类知识的外延、延展人类探索的领域、更高效的创造财富、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做好科技创新有一个前提――即有充足、高效的科技投入。科技投入被认为是一种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投资,其回报率远远超出经济学意义上投资的回报率。科技投入是贵州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紧迫、重要的任务,且没有理论与实践来指导,只好自己趟出一条科技投入之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瑞士科技投入的成功做法,可以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投入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1 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目前没有一个精确、能被所有人接受的界定。学者多认为科技投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科技投入包括所有用于科技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总和;狭义的科技投入指的是资金投入[1]。本文中的科技投入是指狭义的科技投入。

2 科技投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技创新,特别是生态化的科技创新。现代经济学研究成果显示,“科学技术开始只是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外生因素,在新增长理论中,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终极因素”。其次,在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需要更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能源,而这些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再次,贵州在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污染方面需要生态科技创新。

2.1 瑞士的科技投入

瑞士位于欧洲内陆,有约700万人口,陆地面积41 293平方公里,矿产资源匮乏。但是,瑞士科技研究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居世界前列,多次被评为世界上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一。深入研究不难发现,瑞士成功的科技投入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2.1.1 瑞士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很早就认识到科技创新将是决定瑞士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支撑科技创新的科技投入是必要保障。瑞士科技创新的思想渊源向上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中对于“世界的本源”问题的关注和探讨。特别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高扬理性的大旗,从精神枷锁中解放自我。而理性是和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和科学思想、科学思维方式等联系在一起的。近代科学作为理性的象征在启蒙运动中是反对宗教迫害的重要武器。当时生活在现瑞士版图内的人们和后来迁入瑞士的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等深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对于理性、科学和科学创新等已经渗透到其文化基因中,成为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2]。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的能量人们不再怀疑,人们把科学素养作为一种必备的个人修养,科学当成一种信仰,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起关键作用的能力,特别是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人类现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财富的增加,知识边界的扩展无不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可持续的发展能力。瑞士人亲身经历了以上的变化,对科学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认识已经成为人们文化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和重要基础,有些甚至成为很多人的信仰。通过对瑞士科技创新能力的思想渊源和文化底蕴追溯,不难发现瑞士人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较为深远的思想渊源和厚重文化底蕴。这也是瑞士能较好推动科技创新,从而实现较快的可持续发展并保持较好生态环境的软实力。也就理解为什么瑞士会吸引大量优秀的一流学者在瑞士从事科技创新,并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2.1.2 瑞士的科技投入强度、科技投入的人均量居位于世界前列。而反映一个国家科技投入或地区科技投入的指标是其中的R&D投入。瑞士的R&D投入绝对量一直逐年增加。“1996年瑞士R&D经费为100亿瑞士法郎,2000年瑞士的R&D经费为107亿瑞士法郎,2004年瑞士的R&D经费为131亿瑞士法郎,2008年瑞士的R&D经费为163亿瑞士法郎。”瑞士人均R&D经费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瑞士的科技投入强度在世界上一直位于前列。“1996年,瑞士R&D/GDP为2.65%,2000年,瑞士R&D/GDP为2.53%,2004年,瑞士R&D/GDP为2.9%,2008年,瑞士R&D/GDP为2.99%。”

2.1.3 瑞士的R&D经费来源多样,企业资金是R&D经费的来源的主体,政府资金是R&D经费重要来源。2008年,瑞士的R&D经费来源于企业的占总资金68.2%,R&D经费来源于政府的占总资金22.8%,R&D经费来源于其他资金的占总资金9%。瑞士拥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大企业,企业资金是R&D经费主体很正常,瑞士政府对一些公共科技产品资助、基础研究的资助是R&D经费另一重要来源,瑞士的民间科技投入和非营利组织科技投入是瑞士R&D经费的补充[3]。

2.1.4 瑞士科技投入的执行主体多样化,但是以企业和高校为主。2008年瑞士企业执行的科学研究占R&D经费的73.5%,政府部门执行的科学研究占R&D经费的0.5%,教育部门执行的科学研究占R&D经费的24.2%,非营利部门执行的科学研究占R&D经费的1.6%。从瑞士科技投入执行主体来看,企业是最重要的科技投入执行主体,企业知道市场最需要什么样的科技创新,所以,企业执行的科技投入最符合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效率也最高。瑞士教育部门的科研在追求学术性、真理性的同时,也将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使科学研究在求真的同时,也为人类更好的生活服务。

2.1.5 瑞士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中所投入的资金不同。2004年瑞士的基础研究费用占R&D经费的28.7%,应用研究费用占R&D经费的33.32%,试验发展费用占R&D经费的37.98%;2008年瑞士的基础研究费用占R&D经费的26.8%,应用研究费用占R&D经费的31.9%,试验发展费用占R&D经费的41.3%。从瑞士的基础研究投入,可以看出其所占的份额较大,这是瑞士具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的基石。

2.1.6 瑞士积极营造最佳的科技创新环境,吸引世界一流的学者到瑞士来从事科技创新,很好地解决了科技创新主体、科技执行主体不足的问题。瑞士拥有世界上按人口比率最高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很多是旅居瑞士的科学家在瑞士从事科技创新、科学研究时获得的。

3 瑞士科技投入对于贵州科技投入的启示

从瑞士的科技投入看,不管是在思想上、文化底蕴上,还是具体的科技投入来源、科技投入的结构、科技投入执行主体吸引与发挥作用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使瑞士的科技投入促进了瑞士的科技创新,进而为瑞士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支撑。瑞士在科技投入方面有着很多成功的做法,对贵州的科技投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不能说发达国家瑞士的科技投入跟贵州科技投入没有关联,这其中的关联还需要详细研究。贵州适当的借鉴瑞士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可以避免少走弯路,尽快地实现欠发达地区在科技投入上的跨越式发展,促进贵州的科技创新,为贵州最终的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1 在思想上真正地认识到科技投入的重要性和持久性,特别是对贵州现在和将来发展有决策权的精英们,更应该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持久性

做好科技投入不仅仅是贵州当前发展所需,还是贵州长远生态发展所必需。对科技投入应该持之以恒,长久发展下去就会真正体会到科技投入对贵州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威力,展示出科技创新能力是贵州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持久、强劲动力。贵州现在是欠发达地区,既要赶超发展,又要加快转型,是高难度的跨越性发展,要实现以上的目标,目前只能从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上下功夫。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可以较为轻松地实现以上的目标,但是,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做好科技投入将是促进科技创新的唯一路径。

3.2 贵州当前要加大科技投入的量,拓宽贵州科技投入的资金来源,使资金来源多样化

科技投入的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贵州R&D经费占GDP的比例在2009年为0.57%、2011年只有0.64%,2012年只有0.61%。这样的科技投入强度不要说支持赶超型发展了,就是维持正常的经济发展也不充足。从长远看科技投入的强度R&D经费占GDP的比例至少达到2.5%左右才能满足科技创新的经费需求,支撑赶超型的发展。首先,要强化政府的科技投入。贵州是在欠发达地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科技基础薄弱,政府在此时负有重要的责任。其次,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理性的进行科技投入。从瑞士看企业R&D的投入一般都占全社会R&D投入的70%左右。贵州省企业的科技投入绝对量在增加,但投入的强度是不足的,离70%左右的投入强度差很远。为此,只有积极地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企业在所有的科技研发执行主体中更具有敏锐的市场感知力和洞察力,因此,企业的科技研发和科技投入最符合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投入回报见效快,效率高。鉴于贵州的企业现状,企业的总体实力不强,研发能力较弱,在现阶段应先将科技投入用于该地区最需要的高科技项目的技术引进,边引进边吸收边改进,有一定的实力和基础以后,再独立地进行高科技的研发。同时根据科技投入的风险性,鼓励企业进行科技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做好科技投入的前期评估,规避风险,最后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军资本市场。

3.3 贵州省要培养自己的科技创新主体,引进优秀人才来贵州创业

依据瑞士的经验,不仅要培养自己的科技创新执行主体,还要营造宽松的环境吸引优秀人才来贵州创业,不仅可以缓解科技投入的不足,也可以缓解科技投入执行主体不足的问题。

3.4 贵州的科技投入要保持合理的配置结构

依据瑞士的经验,基础研究多是政府资金,应用研究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资金为主体,实验发展阶段以企业资金为主。贵州目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政府资金为主,试验发展阶段以企业的资金为主。随着贵州的发展,政府资金要慢慢让位于企业资金,专注基础研究领域和公共科技需求领域。

3.5 树立艰苦奋斗作风,踏实做好贵州科技投入

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事业,要把贵州建设好,贵州自身的力量是内因,要依靠自身力量去实现,将科技投入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 黄昊.上海浦东新区科技投入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科技投入的启示[J].未来与发展,2011(7):103.

第3篇: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工会;工会工作;工作思路

工会组织的产生源自于西方的工业革命,当时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赖以生存的农业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工厂雇主打工,但工资低廉且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在这种环境下,单个被雇佣者无能为力对付强有力的雇主,从而诱发工潮的产生,导致工会组织的诞生。

工会工作是一项促进企业稳步、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道德水准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为企业的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做好工会工作,更好地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处理好工会工作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工会应与时俱进,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

作为企业的一分子,作为工会组织的一名工会会员,本人仅站在工作的角度浅析工会工作的作用和工作思路。

一、 工会工作的作用

落实好工会民主管理,提升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工会,或称劳工总会、工人联合会。工会原意是指基于共同利益而自发组织的社会团体。这个共同利益团体诸如为同一雇主工作的员工,在某一产业领域的个人。工会组织成立的主要意图,可以与雇主谈判工资薪水、工作时限和工作条件等等。工会应站在工人合法利益的基础上,为企业做更大更卓越的贡献。

曾经在我本人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对于工会这个组织不是很了解,后来通过工会组织的一些劳保福利和组织的一些工会活动中,明显感觉到了两点,一是工会完全是站在工人合法利益的基础上开展和组织活动的,增加了归属感。二是通过工会活动促进了员工之间的认识和凝聚力。

1.增强了归属感

比如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劳保用品,就能够体现出来工会对于员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关爱,如果说企业是个大家庭,那么真正能体现的第一步,就是工会。通过一些慰问和活动让员工之间增加了友谊,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更加有了一种大家庭的感觉。凝聚力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工会组织的一些活动体现的,一些思想理论教育,通过各种思想理论教育,提高了员工对于企业和个人之见的关系和认识,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等等,都从侧面的促使员工努力的去工作,促进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随着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道德水准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为企业的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经过观察和分析,这些问题都能够在日常的一些工会学习中找到答案。

2.提高了凝聚力

由工会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更能够增加凝聚力。比如说一些拓展训练活动、知识技能大赛,通过活动员工之间互相协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各抒己见,献计献策最终在辛劳与汗水的交织中完成一项又一项的任务,同时员工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只有通过团队互相协作才能完成或者是更快完成一些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在增强凝聚力的同时,更能够发现一些有能力干事的人,能够在发现一些人特长的同时用好人,通过工会的活动更加增强了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就增强了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

二、 工会工作的工作思路

工会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员工(即工会会员),我们要站在工人合法权利和合理需求的角度上,为企业的发展发挥出工会的作用。

企业工会为发挥职工作用,就要不断改变工作方式方法,拓宽发展领域,打造具备特色的工会工作平台。

1.是打造“帮难扶困”平台,靠以人为本抓发展。工会工作要建立起领导干部定期走访制度和联络员制度,以谈心的方式与困难职工进行沟通,随时随地掌握、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振奋精神,渡过难关。必须站在广大工人的合法角度上,为广大职工解决好子女上学、个人和家庭医疗、福利待遇,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尽量解决一些困难家庭的就业问题,要切身站在广大职工的利益上接触后顾之忧。

2.是打造“建言献策”,举行一些技能比武和知识竞赛,开展有问题大家谈,人人都是宣传员人人都是管理员的座谈活动。企业工会要建立以职代会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真正让职工当家作主。通过开设厂务公开栏和职工园地,单位重大决策、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都经职代会讨论。同时,要积极谋求更多的平台,诸如企业网站、报纸等,设立网上论坛和领导信箱,职工通过网络、报纸可以将意见、建议随时反馈到上级相关部门。目前我们每年第一度的职代会,就能够深切的把职工提交的议案进行合理的讨论,有问题大家谈,有问题大家解决。

3.根据自身情况打造“科技创新”、科学发展培训管理机制,靠先进技术促发展。企业工会要联合相关部门建立了“科技发明奖”、“科技进步奖”“节能减排奖”、“管理创新奖”、“岗位能手”、“标兵”等奖励制度,一方面是对肯干能干的人的认可,二是树立典型和先进促进员工积极向上的一种积极态度。同时组织职工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优秀讲师”、争当“工人先锋号”、“节能减排标兵”等活动,在企业形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在有力地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提高职工的职业技能及水平。可以在这些活动中不断的发现和吸取单位需要的人才,能够让广大职工在日常的工作中总结、团结,能够让我们平凡的岗位走出不平凡的人才,能够让我们的员工在互相协作的工作中你追我赶,真正的把比学赶帮超罗到实处。

最后我们还要结合实际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工会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思想思路,最终能够达到“双好”的目标,对个人好,对企业好,更好的发挥工会的作用。以上为本人对工会工作的一些认识和分析。

参考文献

[1] 刘祥发.对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思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J].2006.05.46-47

[2] 戴兴志.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煤炭经济研究.2008.09.18-19

第4篇: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

随着人类向21世纪的迈进,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一一知识经济已经初露端倪。经济学家们预言,以知识为基础,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分配)及应用(消费)的知识经济将在21世纪占据主导地位。

知识经济社会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已渐成共识。为了掌握知识经济的主动权,各国纷纷行动起来,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正抓紧制定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其中最重要的发展战略就是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一国国际竞争力最关键的因素。而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又直接取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程度。90年代以来,美、日国际竞争力的逆转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曾以技术立国取得辉煌经济成就的日本,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增长减缓,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多数科技领域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注重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重的欧美发达国家,相对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特别是美国,据其国家竞争委员会称,美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中取得了24个领先地位;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国际竞争力报告也显示,美国国际竞争力已明显领先于日本。这正是美国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强劲经济增长势头的根本原因。面对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日本已经认识到其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的局限性,调整国策,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的口号。其他许多国家也都制定了相应的科技发展战略,大幅度增加了科技投入。

知识经济浪潮汹涌而至,对于尚未实现工业化的中国来说,既是一个实现跳跃式发展,赶超发达国家的难得机遇,又是一个比任何时期都更加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不对知识化予以充分的重视,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我国政府已着手研究和制定一系列战略措施,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目前,中国的创新能力与国家发展的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而且近年来还有拉大的迹象。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开发管理学院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报告,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近年间有所提高,但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却明显落后。1996年,中国gdp排在世界第7位,而科技国际竞争力排在世界第28位,是中国国际竞争力8项指标中唯一连续滑坡的指标。中国的研究与开发投入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1995年中国研究与开发总投入(r&d)占gdp的比重仅为0.5%,而这其中用于基础研究的比例又仅为6.1%。中国企业科技投入所占比例不高,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整个国家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效率不高。此外,与教育有关的各项因素,如教育结构、劳动力特征、劳动态度、合格工程师的可获得性等均排在倒数5位以内。可见,要发展中国的知识经济,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也努力实现知识化,必须建立和逐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唯其如此,中国的“九五”计划、2010年远景目标、下世纪中叶赶超中等发达国家的宏伟蓝图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二、税收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申的作用

根据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骨干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技术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国立科研机构(包括国家科研机构和部门科研机构)以知识创新为主,同时进行知识的传播和转移;企业以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为主,同时进行知识传播;高等院校以知识传播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主,同时进行知识创新和知识转移。政府的职能将从目前的直接组织创新活动为主转向以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促进各部门间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主。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和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和完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是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税收作用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着力点主要在创新资源(人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等)、配置和创新制度的建立上。

(一〉运用税收工具筹集财政资金,为国家直接支持国家创新体系提供财力基础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税收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要而筹集的,并且应该用于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支出。作为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生产要素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的性质,且愈接近于基础科学和理论研究,其公共产品的特性就愈明显。这正是政府介入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体系,并在其中承担主导作用的最主要的理由。由于接近于纯公共产品的基础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及知识和信息基础设施、知识和信息传播网络等的提供属于市场失效的范畴,所以应该由政府来提供。运用税收手段筹措资金,通过预算拨款的方式对国立科研机构、科研型高校的基础性研究和战略性研究及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给予直接的财政资助。我国目前科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财政支持乏力,主要原因是国家财政基础薄弱,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均寻求财政支持,给财政支出造成很大压力的情况下,要大幅度提高政府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除了应该坚决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科教的支出比例外,另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进一步完善现行税制,加强税收征管,严格税收执法,减少税收流失,增加税收收入,为国家支持科教提供尽可能充裕的财力基础。此外,还可以考虑改现行的教育费附加为科教发展特别税,专款专用,为国家科技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财政资金。国外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不少先例,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如匈牙利的“科技基金税”、韩国的“教育税”、法国的“学徒和培训税”等。

(二)运用税收政策,激励企业逐渐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力军

在国家创新系统中,企业创新系统是国家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系统的核心。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企业担当着国家创新体系主力军的角色。美国全国用于研究开发(r&d)的经费和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中,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71.10%和79.40%(1993年);法国分别为66.10%和66.80%(1995年);日本分别为66.10%和61.60%(1994年);韩国分别为72.80%和50.40%(1994年)。而中国1995年两项指标仅分别为3l.90%和39.09%。另据统计,1994年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科技投入占当年产品销售收入的1.3%,而发达国家的科技技人一般占其销售额的3%,高技术企业则为5%以上,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则达到10%,有的甚至在20%以上。我国企业创新系统不健全,科技投入不足,科研机构和人员短缺,创新能力薄弱,严重影响了我国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现过程。因此,重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最主要任务,就是重塑国家的创新主体,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建设企业创新系统,使企业真正成为国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税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措施主要有:

1.确定适当的总体税负,为企业投资技术创新、谋求长远发展留有余力。

若总体税负过高,会使研究与开发机构或企业失去科研的动力和能力,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创新活动。应该说,美国90年代以来的经济持续增长与其80年代的两次以减税为基调的税制改革是密不可分的。当然,过低的企业税负也会使国家职能不能正常发挥,从而破坏社会再生产的外部条件:并且,过低的总体税负还会使企业轻易地获得大量利润,感受不到发展科技的压力,这同样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2.制定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措施,合理分担企业科技投人的成本和风险,增加科技投入收益率,形成良好的税收激励创新机制。

高投入和高风险是科技创新的两个主要特征,而且这种投入和风险还有不断提升的趋势。如何重建政府科技创新成本勾风险的分担机制,是知识经济在源头环节面临的严峻问题。笔者认为,虽然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比科学的、理论的知识具有更多的专有性质,创造者对之拥有某些专有权益,但技术进步的外部效益还是相当明显的。因此,政府对企业r&d投入的税收优惠,与其说是对企业的一种份外恩惠,不如说是对企业创新成本和风险的一种实际分摊。政府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知识应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1)对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准予当年税前列支,或允许对当年新增的研究开发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税额扣除,甚至还可以采用类似澳大利亚的做法,允许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按实际支出的150%在税前列支,加大激励力度。(2)建立科技发展准备金制度。对有发展科技愿望,但经济实力不足的企业,允许按销售(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发展准备金。该项资金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用于研究开发、技术革新和技术培训等方面,逾期不用,应补税并加收利息。(3)推行快速折旧政策。对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设备以及科研用房等固定资产允许加速折旧。(4)完善亏损结转办法。对科技投入亏损可以允许一定期限的前转,即退还一部分以前年度已纳所得税款。高风险的科技投入,由于其科技投入失败的可能性很大,而失败就谈不上今后产生收益,因此,仅允许“亏损后转”对其意义不大。因此有人认为所得税加剧了科技投入的风险。为了减缓这种风险,笔者认为,允许亏损前转,对非新办企业来讲,可能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5)对“中试”产品免税。一项技术创新通常要经过课题立项和实验室研究、开发研究(即中间试验阶段)、产业化或商品化3个阶段。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中试”阶段,由于投入多、风险大,常常是企业界和科技界都不愿涉足的“无人区域”,需要政府进行协调,如直接资助建立“中试”基地等。在税收政策上,对“中试”产品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和所得税也能起到一定的鼓励和支持作用。(6)对科技成果转让免征或减征营业税和所得税。此项优惠,对研究单位来说,可以增加科研收入;而对科技成果的使用单位来说,则可以降低科技成果的使用成本,因此,对技术市场的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着重要的意义。(7)对科技成果使用实行税收优惠。企业不但是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同时也是知识应用系统的核心,因此鼓励企业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也是使其成为创新体系主力军的重要一环。税收优惠政策可采用如对新产品免征增值税;对购买无形资产的特许权使用费支出允许当年税前列支,对科研单位和企业购进先进生产设备,允许其进项税额从其销项税额中抵扣等。需要说明的是,按增值税原理和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国家的做法,这原本谈不上税收优惠,但在我国尚没有条件全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暂采用税收优惠的形式,先对科技行业中用于科研的研究设备和技术先进的生产设备的进项税额予以抵扣。总之,政府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措施,应该根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形成多税种、多层面、多手段协调作用机制,当然对这一系列税收优惠措施,还应该进行成本一一效益的分析,并使之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运用税收政策,鼓励社会对人力资源(本)的培育和开发

知识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知识的创新和科技的进步,而一切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又最终取决于人,取决于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如果说,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那么,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本)包括具有熟练技能的人员、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员、创造型科研和教学人员、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等则是创新的灵魂,是构筑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根本。建立以教育和培训系统为核心的国家知识传播系统的宗旨,就是要为国家培养具有较高技能、最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在内涵、外延和时间上都将被拓新。除了强调正规的学校教育包括中小学教育和作为知识传播系统核心的高等教育外,还要大力加强职业培训,逐步健全继续教育(终生教育)制度,促进各类专业人员的知识更新与技能提高,以适应不断创新的需要。政府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同时也要利用市场机制,充分调动企业、个人及社会各界对培养和开发人力资源(本)的积极性。

税收方面的激励措施主要有:

1.鼓励民间办学的税收政策。

鼓励民间办学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一条重要途经,在我国现阶段财政困难、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投资兴办的各种学校和培训机构,可对其营业收入和所得予以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的优惠。

2.鼓励社会捐资办学的税收政策。

对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向教育培训机构和科研机构的捐赠,准予其按实际捐赠额在企业或个人所得税前列支,而不必设置允许税前列支的最高捐赠限额。

3.鼓励企业对在职职工培训的税收政策。

为适应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企业培训职工的任务日重。适当提高允许税前列支的职工教育费用的计提标准,已显得十分必要

4.鼓励个人对人力资本自我投资的税收政策。

第5篇: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非专业素质 品德 创新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一直遭受社会各界人士非议,大学生就业难也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究其原因,我认为,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一直未引起学校的重视,导致学生步入社会后无所适从。

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基地”,一般比较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发现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不仅注重与应聘职位相对应的专业知识,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环境适应能力、性格、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等综合素质。也就是说,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软实力”,即“非专业素质”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因素。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不仅仅影响到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甚至对于就业结构、就业适应力、就业二次流动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重视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学生非专业素质方面存在问题

(一)“德”与“心”的缺乏

“德”当然指的是大学生的品德方面,目前大学生择业时考虑更多的不是对企业的奉献、长远的规划、自身的素养提升,而是自身获得的收益及如何去通过非正常途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例如,我们在就业市场经常听到的一个班能出好几个班长的现象。而有幸找到工作的一些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考虑的也不是自身价值的实现,而是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心”当然是指心理素质。这也是非专业素质里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双向选择的社会,打破了以往的定向分配模式,这种既为广大的大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又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毕业生心理准备不足,出现焦虑、恐惧、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幻想依靠学校或者家人等其他社会关系帮助自己进行选择,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就业心理障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个人发展目标,不懂如何实现个人价值,有的甚至走向极端。这些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角色转变能力差,社会适应性弱

一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社会认知能力、客观的社会角色定位、实现社会角色的基本技能、社会交往的能力、自我完善与适应环境及其变化的能力等。对于刚出校门的学生,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往往不能尽快融入到社会的角色中去,容易出现盲目失落的心理状态,甚至自怨自艾,抱怨社会,走向难以适应社会的困境。对于出现的这种状况,我认为主要是学生自身自我定位不准确,团队意识薄弱,不能客观认识社会发展现状,自身缺乏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导致眼高手低,从而在困境中难以自拔。

(三)因循守旧,创新能力差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而在现行的严进宽出的大学体制下,大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比较容易放松,甚至放纵自身,无所事事,消遣度日,无心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毕业后除了学到了书本的一些专业知识外,身无一技之长,又不能很好地变通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能量,以致成为“庸才”。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

( 一)引起重视,加强引导

我们要从上而下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高校在立足专业素质培养的同时, 要高度重视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尤其在德育及心智的培养方面,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承受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团队意识等。学校更要从组织机构、资金支持上保障相关非专业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把大学生道德教育、心理健康辅导、素质拓展训练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科学的非专业素质教育平台。

(二)构建科学教育体系,提升学生适应社会能力

学校要注重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制度, 形成从入学到毕业贯穿整个学校教育的完整教育培养体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除了注重一般性的就业指导课程之外,学校还应多为学生寻找实习基地,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与实习实训双重身份的育人基地,使学校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从感性上把握社会的整体就业形势,尽快融入社会角色。

(三)广泛开展各类创新活动,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学校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创造一种良好的学生科研氛围,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高校结合专业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校内科技创新比赛、知识竞赛等创新活动,并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的思想形态由“让我创新”变为“我要创新”,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创新氛围。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拿出适当资金用于奖励获得一定成就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总之,非专业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大计,高校必须转变观念,重视对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将非专业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非专业素质教育也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一环,强化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提升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同时,学校应在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组织、资金、指导教师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积极探索非专业素质的更深层次内涵,研究非专业素质教育模式,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非专业素质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杨一平.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2(9).

[2]陈然,高红欣.高职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职教通讯,2010(10).

[3]徐畅.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模式的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

[4]云景乾,吴家礼,许芳奎.依托行业的高职教育办学机制析探[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第6篇: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

近年来,尽管物价上涨较快,但学生食堂的饭菜价格始终保持相对稳定。学校坚持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性管理,变堵为疏。学校成立了学生社团(饮食研究会),让学生参与管理,开展调研,增进与食堂员工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学校每个食堂都设有意见箱、意见簿,每个售饭窗口都张贴有监督电话,并经常召开由食堂管理人员和学生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认真听取就餐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学校还规定,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部门负责人要在24h内给予答复,确保师生投诉处理得到及时解决。各食堂从提高炊管人员整体素质和专业技术入手,通过采取定期开展烹饪技术大赛等措施,大练内功,千方百计提高饭菜质量,增加花色品种。在夏天,还免费提供绿豆汤、鸡蛋汤等。此外,学校还投入数百万元为食堂安装了大型空调机、大型消毒柜、自动洗碗机、大型冷库等设备。以上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学校食堂的就餐环境,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赞扬。

2广开言路,及时化解矛盾

2.1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

网络文化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是科技进步在新时代的突出成果。它不仅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模式,改变了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求知渠道,而且强烈冲击着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交流的开放性、平等性、隐蔽性、互动性和虚拟性往往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文化的制造与传播。当前,互联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校充分利用这一有效的宣传阵地,激励和引导学生养成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习惯。学校辅导员、班主任经常利用QQ、校园网等网络途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他们注意观察细节,善于换位思考,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成为学生们无时不在、无话不说的朋友。很多学生表示:“通过QQ、人人网这些网络工具与老师联系,感觉师生间的关系更平等了,交流起来也更方便了”。此外,学校还公开了职能部门及部分校领导的联系方式,为与学生交流广开方便之门。校领导和其他处级干部也时常到学生食堂与学生共餐,听取学生的心声,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多年来,学校校级领导都坚持给学生上课,并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沟通交流。某校领导在人人网联系学生多达1000余人。他表示,人人网能够使他在第一时间发现情况,走进学生内心,只要加入好友,就能通过日志和状态等观察学生们的心理变化。例如,有一次,他在人人网上注意到了一个学生小华(化名)的举动。小华最初以“愤青”的形象出现,对学校的硬件条件和管理方式相当不满,发帖的言辞之中充满了对立情绪。通过网上留言与其进行真诚的交流沟通,最终使小华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他在网上这样留言:“是我把话说得太死了,没有回旋的余地,让人不太容易接受,也包括您在内,对此我表示歉意。如果本着商量的态度,没有事情是不可以谈的,这是我的一点浅见。我自己从来都知道这一缺点,但这并不太好改,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多加注意的。谢谢。”

2.2充分发挥校长信箱的“连心桥”功能

校长信箱的开通为每个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发言的机会。天津农学院的校长信箱是一个公开的网络信箱,也是一个沟通学校管理服务的平台。校办有专人对来信进行汇总分类,然后转给校长。学校各部门也有专门负责同志,按照职责分工范围主动对号入座,对来信涉及到的问题及时进行回复。这对于沟通交流信息、集中群众智慧、全面促进改善管理部门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前,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有了什么问题,经常要直接找书记、找校长,这使得书记和校长处于一种两难境地:不管,会使得师生极为不满;而如果要管,则会越俎代庖,形成恶性循环,促使更多的师生绕过职能部门,直接找学校主要领导。这样一种校长信箱的建立,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学会了利用有效的途径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只会在贴吧等网络平台上消极抱怨;通过实名反映制度的实施,改进了学生的表达方式,使得信件中的语句越来越清晰和理性,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通过看校长信箱中的一些回复,也使大家认识到现实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并不像表面看来的那样简单。

3丰富业余活动,全面提升师生综合素质

3.1深入开展师生科技创新活动

一方面,学校大力组织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另一方面,也在学生中开展科技立项,搭建创新平台,由教师指导带领学生一同开展科技创新。培养大量优秀的创新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的迫切任务和普遍话题。学校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搭建创新舞台,力求让那些有设想、有创意、有热情的学生都能找到尝试创新的机会。学校从2007年开始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每年组织学生申报科研课题并予以评审立项,安排相应专业教师作为课题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课题第一负责人必须由学生担任,经费由指导教师把握使用。所发的论文,学生为第一作者,单位为天津农学院。对于未被学校立项的良好申报课题,可由学生所在系立为系级课题进行研究,如研究结果在正式刊物上发表,学校可以追加为校级课题。此项活动已取得明显成效,深受广大师生认可。2007-2011年,学校大学生科研立项336项,结题157项(所有立项课题两年内须结题,否则视为自动放弃),143篇。近年来,学校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基本素质明显提高。2007年以来,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共获国家级一等奖20余项。例如,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参加了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以推广文明礼仪和环境美化为主题的“与志愿者同行•向世界说你好”志愿者服务项目活动,并以标准的策划书和详实的方案获得了专家的肯定,最终获得团中央的资助,成为天津市高校中获得团中央项目资助的4所高校之一。在由学校师生组成的天农代表队参加的“达盛杯”全国电子毕业设计暨创新设计竞赛中,多个作品获得大学组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学校多次获得国家一等奖以及天津市一等奖的好成绩。

3.2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学校历来重视大学生社团和实践活动的开展,根据农学院的特色,学校策划了“百团百村心连心,共建和谐新农村”大型社会实践活动。以学生、社团为主体,以12个院、系为单位,以奉献为目标,了解农村、服务农村,建立起长效机制,引导天津农学院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农村、深入实际,开展科技帮扶、义务支教、党的理论宣传、社会热点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活动从2006年开始,由各系牵头,根据自己的学科特色,选择服务区域,与天津周边郊区县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这一实践活动,既搭建了一道桥梁,把学生获得的科学知识传播到农村,为地方建设尽了一份当代大学生的心力,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把打游击、拼噱头的社会实践引入正轨,真正增强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历经多年寒来暑往,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但社团与农村的关系却更加紧密。到目前为止,学校12个院系已经与近百个共建村及涉农单位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实现了社会实践的项目化、基地化和制度化。在学校的倡导下,其他形式的社团活动也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由贫困生组成的自强社、关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爱莲社,以及饮食研究会、主持人大赛、大学生讲课比赛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风采与能力的平台,也丰富了校园文化,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自信心,实现了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

3.3大力开展趣味文体活动,增强师生精神活力

第7篇: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 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 专业课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3-0011-02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1]。这就向我们指出,作为大学教师,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计划的制订

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是导师接触学生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环节。首先,作为导师要熟悉自己的学生,要了解他本科(或硕士)阶段所学的课程,所作的论文情况,有哪些爱好,在哪些方面有潜力,哪些地方有可能创新和突破,再根据这些和学生协商制订培养计划。计划中要明确对学生的学习课程、各个环节的要求,特别在创新方面的要求。这样学生就能明白自己在研究生期间的任务和方向,有了学习的动力。

二、搞好专业课教学

研究生的专业课教学,是研究生(博士和硕士)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步骤,主要通过导师的教学传授本学科(本专业)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并结合导师本身的科学研究进行。研究生专业课的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好教材又不唯教材

研究生专业课教材的选取非常重要,一定要选用本学科最前沿的教科书。若没有这方面的教材,也可结合本校、本专业的特色进行自编,以讲座的形式进行讲解。由于教材上的知识有滞后性,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唯教材,一定要结合本学科最前沿的技术进行讲解。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把自己的科研作为附件或实例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可了解导师所做的课题,激发其兴趣和创新精神。

(二)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非常重要。科技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如何进行创新呢?一定要教育学生在学科的边缘找突破口,在学科的交叉处找切入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首先,要引导使他们树立学习和博览群书意识。因为创新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需要深入思考,需要站在前人和巨人的肩膀上面对科技和社会的新发展、新需求,提出解决问题、推动科技发展的新原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工艺。例如,笔者的研究生在《颗粒学》和《现代复合材料》的学习中,利用薄壳理论、颗粒改性和材料复合等理论,完成了“新型注浆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河南省科技攻关课题,获得了河南省政府的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要树立问题意识,即要带着问题学。笔者在讲课中教育学生学习专业课首先要把书读厚,即多问几个为什么,带着问题学,然后再读薄,即抽出精髓。所谓“学问”,既包含“学”也包含“问”。第三,要树立批判和大胆怀疑意识。知识是在不断进步的,以前的知识不一定符合发展的形势,只有树立批判意识才能有所发现,创新思维的幅度才大。第四,要树立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常常会创造思维上的奇迹,实际它本身就是创新思维的特殊表现形式。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做实验、解决问题可能受到一些思想的禁锢而很难从中出来,但若反向思维,可能问题容易解决。第五,要树立打破常规的勇气,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奇思妙想。有好奇心会产生创新动力,就会穷追不舍究其结果,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成功。奇思妙想就是克服思维定式,在别人认为不能成功的情况下坚持进行。第六,要善于多视角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有不怕失败敢于冒险的拼搏精神,在旧理论及新观点的矛盾点上寻找新的学术突破口。第七,不能急功近利。创新是厚积薄发的结果,要耐得住寂寞,勇于坐冷板凳。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Dan Shechtman教授对准晶的发现,一直不被人理解,但他一直坚持,终成正果。第八,树立创新永无止境意识,只有脑子中时刻装着创新。才有可能创新。

(三)广泛开展讨论和争论

按照TRIZ理论,人的创新能力在12岁到14岁达到顶峰,因受应试教育的摧残,后天被逐渐埋没。我国的研究生和国外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在课堂上不敢大胆发言。为改变这种状况,在专业课的教学中,笔者在课堂上广泛开展讨论活动,每次课后都留有一定的思考题,第二次讲课前让每个研究生自由发言,老师也参与其中,互相的碰撞产生火花,产生创新,使问题明了。

(四)课外训练

对于专业课的教学,课外训练也是创新培养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布置一些作业、指定一些参考书让学生阅读,并在课堂上进行心得交流。学生通过博览群书可以发现问题,从而产生新的见解,使创新性得到提高。

(五)考试

考试是检查研究生对专业课程学习掌握的情况,最好废除靠死记硬背的试题,而采用课程论文的形式进行。即主要考查学生做试验和创新的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进行科研和写高质量的论文奠定基础。

论文的评分标准主要根据论文和课程的结合程度、是否亲自做了专业课这方面的试验、有无创新性、格式是否符合的要求、对资料的掌握是否是学科的前沿、文字语句是否通顺、理论性是否强等综合考虑。这样,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变成活的和可应用的,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的要求。

三、研究生的日常管理

(一)制订规划和计划

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对培养创新型人才非常重要。首先,导师应在研究生一入学就要求学生制订规划。制订规划要按照“坚持你能够做到最好的事情,坚持你最感兴趣的事情,坚持长远来看能够给你带来高效回报的事情”的原则。规划中要包括拟发表多少论文、创造多少专利、毕业论文如何做等,即要求研究生尽快地给自己一个准确合理的定位。

规划制订好以后,为实现自己的规划要制订年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对规划和计划,导师要定期检查,要让学生明白,落实规划比制订更重要。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规划是空的,实干才能落实。

(二)发扬团队精神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外可行的创新几乎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团队的力量去完成,通过组织跨部门的项目小组开展工作。研究生的创新离不开团队,因此,培养团队精神非常重要,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交流,实现知识共享,随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社会适应能力,构建创新型的同学和谐关系,才能有作为。

(三)定期开展学术活动

定期开展学术活动,是研究生创新日常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笔者一个月举行一次学术交流会。每次交流会有一个主题,先从高年级研究生开始,轮流作学术报告。学术交流会上,先让每个研究生汇报一个月的学习和收获情况,然后进行学术报告。在报告中报告人除了汇报自己的学术成果,还要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然后,大家广泛开展讨论,每个人对学术报告作出评价,并提出自己对存在问题和困惑的解决办法。相互碰撞中产生火花,启迪思维,学生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明了了。

(四)教育学生以乐观态度待人处事

一个人的心态非常重要,只有乐观向上我们才能生活幸福,才能实现创新。有一句格言,值得玩味:“你把周围的人看作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你把周围的人看作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所以,我们要以乐观态度处人处事,要教育研究生珍惜缘分,珍惜岗位,凝心聚力,共聚辉煌。

四、试验和毕业论文撰写

试验和论文撰写,是检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最后一个环节,所以导师一定要把好这关。科学要求真,来不得半点虚假,研究生提出的实验方案一定要邀请其他教师进行论证,对学生提出的创新点一定要论证看是否真的是创新点,因为很多情况下学生把填补空白、小打小闹的技术改造当成创新。

在实验中若出现异常和偶发的情况,一定不要放过,要让学生做重复试验,分析原因,因为很多创新都是由偶然发现得到的。实验一定要以基础理论为指导,对采用的手段、方法、实验步骤一定要有理有据,对数据要进行理论分析和微观分析。

对研究生的培养,只有从入学到完成学业各个环节都注重创新培养,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完成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

第8篇: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

关建词: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专利 专利申请

0 引言

知识产权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现也是各种媒体上频繁出现的字眼,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企业参于国际市场竞争后,知识产权的保护更显得重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入世这些年来我国因知识产权保护而出现的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可以说我国在这方面由于经济体制的原因,以前对知识产权工作的保护并不是很重视,导致现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一些领域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局面,致使我国在国际贸易及政治交往中吃了不少的亏,很多方面如电子产品、汽车、纺织等行业由于专利权的问题往往受制于人限制了自身的发展。更有甚者原为企业自身或首先研发出的技术成果,由于缺乏产权保护意识未进行专利申请及采取其他的保护措施,被国外或别的竞争对手抢注而成为别人的知识产权的事件在我国是屡见不鲜的,在市场经济洪流的冲击下知识产权的保护已刻不容缓,特别是在中小企业中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已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点。

中小企业多是一些以生产各种各样产生活用品、备品备件、中小型机电设备、中小型构件等的生产单元,往往在这些产品的生产中凝聚着企业老板、技术人员以及员工的工作智慧,而这些智慧的结晶却又是企业里有形或无形的财产,在这些中小企业里这样的有形或无形的财产又是企业中最宝贵的,一但它们受到侵犯企业就有面临倒闭的危险,其实这就是企业的知识产权,中小企业怎样对自己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呢?首先我们要认识一下什么叫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对自己创造性活动产生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知识产权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双重属性,即权利人在享有对自己的智力成果的署名权、获得荣誉权等的同时,还可以因使用或转让智力成果而获得经济利益。因为知识产权是脑力劳动的成果,创造出来非常困难,而使用起来又比较容易,所以法律对知识产权给予特殊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对知识产权享有独占或垄断的权利,其他任何人不得干涉、侵犯和随意使用。

1 知识产权有以下几个特征

1.1 无形财产权。

1.2 确认或授予必须经国家专门立法直接规定。

1.3 双重性:既有某种人身权(如签名权)的性质,又包含财产权的内容。但商标权是一个例外,它只保护财产权,不保护人身权。

1.4 专有性:知识产权为权利主体所专有。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未经权利人同意或者法律的特别规定,都不能享有或者使用这种权利。

1.5 地域性:某一国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只在该国领域内发生法律效力。

1.6 时间性: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定一定保护期限,知识产权只在法定期限内才是有效的知识产权。

企业的知识产权是指在生产劳动中对生产技术、工艺发明、改造及科研的一种肯定并以法律形式确认的具有不可侵犯、盗用的一种属于企业、个人或企业与个人共同拥有的类似财产性质的权利。在我们的中小企业中几乎汇集了机械工业中所有的技术工种,生产方式是在一定人为技术指导下的操作行为,他们在进行产品的生产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技术,也开拓创新了不少的实用技术成果,由于我们的很多中小企业在建厂初期也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候我们国内还没有完全走上市场化经济,大多数的经营活动中并没有融入市场经济的潮流,也基本没有面临一种你死我活的残酷的市场竞争状态,是以一种计划性质的生产经营方式来满足分国内各种产品的需求。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基本是一项几乎没必要的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市场竞争的残酷性慢慢突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也才开始呈现出来,在知识产权保护这一点上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广东、江浙一带的一些效益好企业就做得很不错,他们对自己的核心技术进行了严格保密的同时还通过各种渠道对其进行法律上的保护,如通过专利申请及商标注册的手段等,他们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是相当强的。但就目前来讲很多中小企业其实有很多技术成果,却没有申请过一项专利,也没有对在生产中比较重要的核心技术进行有效的保护。因此我们大多数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上是非常薄弱的。从战略的高度上来看这样一种状态对我们中小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也将渗透至企业的每一个角落,到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面对越来越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如果不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的准备工作,增强保护意识,在未来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将会处于一个不利的境地,甚至会出现由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当的而使企业面临崩溃的局面。这种情况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是时有发生的。因此中小企业必须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即将到来的我国完全的市场经济做好充足的准备。

2 专利申请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手段

作为中小企业来说怎样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开展专利申请的工作呢?以下提出几点看法。

2.1 在企业范围内大力宣传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要覆盖到班组,要通过各种手段让每一位员工都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如对现场作业中的发明创造给予充分肯定,让职工同志们充分认识这样的发明创造就是知识成果,是可以通过申请专利来获得企业和国家的肯定的,从而提高职工同志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2 加大专利申请力度。对在企业范围内的合理化建议、技改、科研及其他技术成果和发明创造,对具备专利申请条件的要积极申请。

2.3 建立和完善对发明创造的奖励机制。在作业过程中对工艺、设备、技术进行改造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员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等的发明创造视其效果的大小给予不同程度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2.4 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请的制度和体系。设专积或兼职的专利申请联络员。由联络员对本单位不同时期的各种技术成果进行收集、整理。对具备专利申请条件的技术成果上报有关部门进行专利申请。对于工作出色专利申请优秀联络员,要给予一定的精神及物质上的鼓励以促进这方面工作的开展。

2.5 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请的培训和组织开展相关的活动。让广大企业员工充分的掌握更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请的知识进一步的了解和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请的实质及目的。

在企业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专利申请的力度的同时时还可以加快科技创新的脚步,刺激企业员工创新的动力和激情。在现阶段我国科教兴国的浓烈氛围中,中小企业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而让员工们更加重视工作中的技改、科研、技术创新及合理化建议的申报,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技术成果。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对员工这种发明创造的精神坚决的给予鼓励及宏扬对其产生的价值予充分的奖励,进一步促进员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及全球化市场经济进一步的深入的背景下,在我国大力宣扬科技创新及自主创新的新型社会里,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及专利申请已成为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第9篇: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文艺复兴科技

文艺复兴,促进了西欧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导致了社会各个领域、各项事业的大发展。就科技领域而言,这一历史时期被公认为“科学革命时代”。科技何以能成为文艺复兴的一大主流?除了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的大环境外(如科技与宗教的分离、人本的回归、社会政策的支持等),科技发展自身的特点也是使科技能发生革命性进步的重要原因。

一、基础科学与应用技术双赢

文艺复兴时期,不管是基础科学研究,还是技术的发明与应用,都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从文艺复兴开始到16世纪,基础科学研究相对更加突出。也正因为基础科学的优先发展,才能给应用技术提供新的视野和方法论。到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也即科学革命的时期,科学与技术的融汇更加紧密。

哥白尼发动的天文学革命,给文艺复兴时期的科技带来了一种新的科学方法论。哥白尼以三角学为数学基础,对太阳、地球、月亮等太阳系的各个天体进行了重新安排,建立了“日心―地动说”。这一学说,不仅在数学上重新构造了比“地球中心说”更简单的太阳系,更重要的革命意义还在于,它使科学成了一种完全理性的构造,第一次打破了“人类中心论”的藩篱。它告诉人们,人类有能力超越感性的任何局限性,构造一种基于纯理性的知识体系。就是说,理性思维有能力使人类在科学的理论建设中超越自我,站在地球之外去构造一个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宇宙体系。

在新宇宙观的指导下,在人本主义的感召下,在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精神的激励下,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当基础科学在16世纪蓬勃兴旺时,基础科学也开始成为技术进步的指导思想。同样,技术的进步,无疑也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前进。比如,机械钟的发明和使用,需要解决机械上和计算上的问题,因而对数学和力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远洋航行还需要天文知识和地理知识,从而推动了天文学和地理学的研究等等。同时,这一时期,技术愈向前发展,它对社会的贡献率愈大,这种贡献也愈为当时社会所注目。技术成就的社会认可度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技术发明创造活动中,结果在有些城市,几乎每天都有新发明出现。“技术”这个词语也于1615年正式成为英语词汇。

二、模仿与创新并存

在科技发展中,模仿与创新并不是截然分离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吸收、互相指引、互相累加、互相进化。跟进模仿、率先模仿、持续的改良、集合模仿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文艺复兴时期,西欧科技发展也具有这一特点。不过,在文艺复兴初期,西欧科技发展以吸收、模仿为主,中、后期则从模仿过度到以创新为主。

文艺复兴初期,西欧科技发展水平相对于一些古老文明(如中国、阿拉伯、拜占庭),并不占优势。因此,这一时期,西欧科技发展主要是一种吸收性的模仿,继承传统和借鉴国外。在继承传统方面,主要是重新翻译、编写、编印古代科学文献,包括亚里斯多德、柏拉图、欧几里得等人的科学著作。在借鉴国外方面,西欧人接受了阿拉伯人的大三角帆技术,并使其成为大航海时代西欧航船的主要推进装置。西欧人还接受了阿拉伯人传播的中国的先进技术,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等。这些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欧在技术上落后的状态。同时,欧洲人对这些发明并不只是简单地接受和模仿,而是在接受的基础上再思考、再创造,并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使这些技术文明跃升至最先进的水准,扩展到最广泛的范围,其历史作用也大大超越了这些文明的发源地。

到文艺复兴中、后期,随着新的科学方法论和实验方法的确立,以及社会对技术创新活动的鼓励,西欧科技活动的模式也从吸收模仿转变为以创造为主。发明家们创造了一些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发明。例如:齿轮的发明和使用,被认为是16、17世纪里极为引人注目的技术进步。它的作用在于用机械传输动能取代了依靠器械重力或人畜体力产生和传输动能;曲柄连杆的出现,给定了以后机械发展的方向,使作用力的方向得以随人的意志而改变;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大便利了人类扩大自然视界,使人类认识自然、驾驭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提高等等。

三、科技创新与社会需求互动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社会的需求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科学前进。文艺复兴时期,西欧社会面临着经济、社会的大转型,当时社会大众对新的生产手段和生活方式的追求,成为了科学技术创造的需求前提。这种追求也使科学技术进步不再偏离社会需要的轨道,减少那些仅凭个人兴趣所致的无谓劳动造成的物力和智力资源浪费,从而集中于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事业。社会参与程度的提高,激发了大众的创造力和能动性,也使科学技术成果更加丰富化、多样化。例如:

1、机械钟的问世与应用。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活动的进行,人们的劳动和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活动增多,白昼和夜晚的界限以及一年中不同季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人们需要对时间有更精确的利用和把握。因此需要有精确的计时工具来为人类服务,机械钟便应运而生。

2、流行病刺激了医学的发展。14世纪,以黑死病为代表的流行性疾病曾经肆虐整个欧洲。在黑死病大爆发的1348年至1352年的五年间,欧洲因此而丧生的病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有的地方甚至达到了二分之一。流行病的爆发和惨烈的局面,使得欧洲的世俗权力和教会权力走到了一起,共同支持医学科学家开展对卫生、疾病、生理、药物、人体解剖的精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