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年失智的护理知识范文

老年失智的护理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失智的护理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年失智的护理知识

第1篇:老年失智的护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 老年患者;胆道结石;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75.6+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12(b)-114-02

老年患者由于器官组织的退化,而且大多数老年患者还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肺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故老年胆道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具有一定难度。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由于手术创伤小,对组织损伤小,用于老年患者取石治疗中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腹腔镜治疗深受胆结石高龄患者的欢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本文旨在探讨胆道结石老年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取石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6月本科36例胆道结石老年患者,年龄61~80岁,平均68.5岁;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寒战等;其中合并高血压9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5例、肝硬化11例;病史6个月~20年;术前经B超诊断有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证实有胆囊结石。

1.2 治疗

所有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用四孔法切除胆囊后,充分显露胆总管,成功穿刺进入胆总管,用电钩切开胆总管前壁,用取石钳取出结石,待胆总管内结石取净后,用纤维胆道镜取出肝内胆管结石。必要时放置T管引流。

1.3 护理方法

术前充分准备,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皮肤清洁等护理措施,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给予预防并发症护理、引流管护理,出院给予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

2 结果

36例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成功,住院7~20 d后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4.5 d。33例患者一次手术取石完全,3例患者术后经造影证实有胆管内残余结石,术后1个月经T管纤维胆道镜取石后治愈。本组无死亡病例,27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有轻微腹泻,经过饮食指导后缓解。

3 讨论

3.1 手术时机的选择

由于老年患者的胆道结石病史一般较长,而且胆道周围的粘连情况严重,加上患者机体功能退化、慢性疾病,导致患者的耐受能力较差,进行手术的风险和难度均增大,掌握手术时机能够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老年人常合并心、脑、肺等慢性疾病,导致患者承受手术能力降低,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急性炎症期一般不进行手术,因为炎症水肿有可能增加手术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急性炎症消退至少1个月后进行手术,能够有效避免炎症水肿所带来的危险,提高治疗成功率。

3.2 术前准备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老年胆道结石患者,择期手术先行内科治疗,将血糖控制在6.1~10.0 mmol/L的水平内,无酮症酸中毒[3]。所有患者急性炎症消退后,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血尿常规、B超等,特别对于合并有并发症的患者,如高血压应将血压控制于13.3~18.6 kPa范围内,冠心病患者术前使用强心药物、扩冠,在半年内未发生心肌梗死,心脑血管意外者可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保证肺功能最大通气量>70%,黄疸较重的患者应补充水电解质,保证肝功能为Chilol A~B级。所有患者术前留置导尿管可防止术后尿潴留,术前禁食12 h并留置胃管,禁水6 h[4]。腹腔镜手术在CO2气腹条件下进行可能导致术后高碳酸血症,而麻醉可能引起呼吸抑制,患者术前应常规检测肺功能,在护士正确指导下进行深呼吸、咳嗽、排痰练习,若患者存在肺部感染,应给予抗生素静滴控制炎症,雾化吸入治疗。

3.3 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术中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手术,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生呼吸困难应立即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出现休克应暂停插管操作,进行补液处理。手术操作前向口咽部喷丁卡因并安放牙垫,患者取左侧卧位或俯卧位有利于插管,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面色,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操作。

3.4 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有急性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胆道感染等[5]。术后患者应去枕平卧,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麻醉清醒后可取半坐卧位,并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床上活动,给予定时翻身拍背,雾化吸入、吸痰可防止肺炎。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穿刺口敷料出现渗血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避免出血严重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如果手术后当天引流出胆汁量多于50 ml,则为胆漏,有可能是肝外胆管损伤、胆囊管处理、迷走胆管未钳闭完全所致,因此术后必须保证引流管通畅,并密切观察引流液的质、量,及时处理胆漏。由于腹腔镜手术治疗是在CO2气腹下完成,术后可能出现高碳酸血症,给予持续吸氧可促进CO2排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老年手术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术后协助卧床患者进行早期床上活动,密切监测血小板变化可防止下肢静脉汇流障碍,避免血流淤滞,从而有效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必须加强慢性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对于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不仅包括常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更要高度重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加强血糖监测和血糖控制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所在[6]。腹腔镜手术的术式特点和手术麻醉对患者的可能影响包括:导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心功能改变、心率紊乱、血压升高等,故术后应加强对患者心电图的监测,遵医嘱正确给予止痛剂以防止疼痛所引起的心脏耗氧量增加、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同时输液速度不应太快,避免心脏负担多大。

3.5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应贯彻于整个治疗和随访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护理工作对胆道结石患者的重要性,以患者为中心,用负责的态度主动关心患者,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以热情、和蔼亲情的态度去关心、尊重老年人[7],是对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由于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一项较新的手术治疗方式,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对该术式的认识不足,容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不良的情绪可能导致患者失眠、血压升高等反应,不理于手术的进行。 护理人员术前应将手术的相关知识介绍给患者及其家属,以消除患者焦虑、担忧、恐惧等不良情绪,协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态度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工作。消除紧张心理可避免不良刺激,而失眠患者服用镇静剂、安眠药有利于缓解紧张情绪。

3.6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健康宣教的内容和方式必须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而定,护士可以灵活利用各种宣传小册子、彩页等材料,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老年患者身体机能退化,大部分需要营养支持,护士给予患者健康饮食指导,术后第2天可进食流质,第10天可适当进食低纤维食物,术后3个月内禁食高脂肪食物可防止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4 小结

腹腔镜胆总管切口取石术是治疗胆道结石老年患者的理想术式,具有组织损伤小、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的刺激小等优点,尤其利于缩短高龄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由于老年患者具有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胆道结石老年患者的护理应注重心理护理、围术期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重视合并疾病及其并发症的护理可减少感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手术成功率,同时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晶,袁静,谢春玲.腹腔镜治疗高龄胆结石10 020例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0):3302.

[2] 赵淑坤.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17(4):336-337.

[3] 徐皓,周军.腹部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未手术期治疗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4):32.

[4] 朱挑银,范淑君.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老年胆道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8,6(5):146-147.

[5] 王淑军.内窥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道结石的护理体会[J].江西医药,2005,40(7):425-426.

[6] 胡秀琼,万灵,李燕.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J].西部医学,2008,20(6):1322-1323.

第2篇:老年失智的护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老年;留置针;护理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173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143-01

Study on nursing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The No.2 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 city,Sichuan province Mu Ying Zhao Shu gang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elderly patients in the role of intravenous infusion.Methods:203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over 65 years ol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intravenous infusion.A group:the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adults (22G),B group:the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children (24G),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a one-time success rate of puncture,hematoma formation,phlebitis,fluid leakage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and the patient's re-acceptance,satisfaction and so on.Results:The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children group,one puncture success rate,hematoma formation,phlebitis,fluid leakage,the patient's re-acceptance,satisfaction,compared with the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adults,P

【Key words】Elderly;Indwelling needle;Nursing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住院病人中老年患者占比例越来越高,留置针的使用即减轻了病人痛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而临床上常用的成人静脉留置针(22G),因老年患者的血管特点,易造成穿刺失败,血肿形成,炎症反映较大,病人不愿再次接受等。我科2007年1月-2009年4月收治老年患者203例,采用小儿静脉留置针(24G)行静脉输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病员满意度提高。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7年1月-2009年4月我科共收治65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203例,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年龄65-92岁。平均年龄78.3岁,126例女,77例男,均为神志清楚,思维正常,能较好配合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成人静脉留置针组和(B组)小儿静脉留置针组,A组103例,B组10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上,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1.2.1203例患者均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型号为22G的成人静脉留置针、24G的小儿静脉留置针,均由一名有丰富临床经验穿刺技术过硬的护士完成。选用上肢前臂、尺、桡静脉、手臂静脉,避开关节及皮肤不完整的部位。输液完毕,封管液均用100u/ml的肝素钠溶液,留置时间为3-5天,最长不超过7天[1]。

1.2.2穿刺成功率。只统计一次穿刺成功的病人。

1.2.3静脉炎评定标准。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3-5天,随着留置时间越长,静脉炎发生率明显增多,我科要求最长不超过7天,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及炎症发生,静脉炎的评定根据美国静脉输液协会3级评定标准,即1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2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3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本研究只要达到1级静脉炎标准就进入统计。

1.2.4再次接受程度。统计第二次愿意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病员。

1.2.5满意度调查。采用本院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统一由该名穿刺护理人员发放并指导填写,共发放问卷203份,回收有效问卷203份,回收率100%。该调查以满意纳入统计。

1.3统计方法:所有资料采用SPSS包软件,率的比较用X2检验,P

2.结果(表1-2)

2.1两组病人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静脉炎,液体渗漏情况比较。

表1两组病人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静脉炎,液体渗漏情况比较

表明B组与A组相比,P

2.2两组病人使用不同型号留置针的再次接受程度和满意度比较。

表2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对老年患者再次接受程度和满意度

表明B组与A组相比,P

3.讨论

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一种重要手段,在临床上广为普及,但是留置针对血管内皮是一个异物的刺激,长期的异物刺激,使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E1和E2,使静脉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症反映[2]。老年患者皮肤松弛,血管弹性低,脆性增加,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管易滑动,容易穿破血管,从表1研究表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血肿形成,静脉炎、液体渗漏,B组与A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2.

[2]吴勤,王朋飞.静脉给药并发静脉炎的发病机理和防治进展.实用护理杂志,1994,10(2):41.

第3篇:老年失智的护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老年透析病人;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我院成为广东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单位之一。

1 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和方向

1.1我科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实行优质护理,使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愉快地完成血液透析,保证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生命。他们的年龄较大,优质服务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他们对服务的满意率,使他们感觉到护理人员对他们热忱、耐心、细致的服务,使他们内心感受到我们护理人员的一切工作都是以他们为中心,以他们的满意为目的。

1.2学习和服务都是没有止境的,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质服务示范工程”的展开,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要求,也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努力示范的平台。示范就是要做出榜样来。作出好的榜样,就是我们优质服务的方向。

2 优质服务的方法和实施

2.1在院领导的安排和组织下,让护士以更多的精力去护理患者,由于没有了患者的家属陪护,所以必须给护士更多的护理时间,而且还必须是优质护理。为此,应该简化不必要的护理文书,使用格式化护理文书,缩短护士在书写文书上所占用的时间。并限制所有的非护理岗位、非护理工作占用护士,最充分的发挥护士的护理作用,做到“人尽其用”。

2.2实行护士包干责任制,每一名护士分管5-6名老年透析病人,包干所管病人的一切治疗、护理等等。包干责任护理强调把患者全面看待。老年患者年龄大,子女工作繁忙,无时间顾及,透析期间多有焦虑不安甚至孤独感。责任护士应及时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并尽力满足,对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都应耐心细致的回答。要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透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如饮食、活动等,责任护士要熟悉分管的每位患者的全面情况。

2.3因患者每周接受血液透析2~3次,每次4~5小时,因此在透析前帮助患者清洁穿刺侧肢体,做好个人卫生,生活不能自理者由护士协助。老年患者在透析过程中需要进食,上厕所,护士应协助患者,保护好穿刺针不脱落。

2.4医院积极配合,大力改进护士的工作条件,使用移动电脑、多功能治疗车。使护士能更好落实床边工作制,时刻能在病人的身边,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医院并规范了服务用语,公开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的内容,使我们的工作得到社会及病人的理解支持与监督。

2.5在护士的培训上,也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护理培训制度,并界定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落实层级护理。护士长对护士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考核,科护士长对护士长进行考核,护理部对科护士长进行考核。

3 优质服务的效果

比较实行优质护理模式前、后的病人满意度。2010年1月~6月实行优质护理模式前,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在我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98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每月底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1],回收96份,回收率98%。2010年7月~10月,实行优质护理模式后,在我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87例,问卷调查回收84份,回收率96.5%。两组在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病情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3.1病人的满意度提高

实行优质护理模式前、后病人满意度经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

由于包干责任任务明确、清晰,便于检查和追究,护士心中任务明确,服务对象明确,工作丝毫不敢马虎。责任感是我们战胜工作中诸多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使我们有勇气排除万难,甚至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得相当出色【2】。包干责任制,由于每名护士分管5-6名病人,服务质量的好坏,通过这5-6名病人的反应就能很清晰的反应出来。不同于功能制护理时期,干好干坏一个样,因为病人及护士的护理是交叉进行的,不容易反映出护士们的工作状况。现在,这5-6位病人的所有要求面对这一名护士,由这一名护士全部负责,他们的要求是否得到妥善解决,病人是否全部满意,或者部分满意,问题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等等,都容易发现、追究和解决。这样,显著提高了每一位护士的责任心,充分地调动了每一位护士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患者的评价,清晰明确到对每一位护士的工作评价,使护士心服口服,她们更明确了自己的工作中的长处及薄弱环节,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更加勤奋学习,真正做到优质护理,护士在辛勤工作中,通过患者对自身工作的肯定,实现自我价值。

3.5护理质量的责任人由护士长一人扩展到护理小组长,避免了护士长整天忙于琐碎事务。由于小组长每天上白班,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对病人的病情掌握清楚,针对病人身心两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连贯性的护理及效果观察。两小组之间进行交叉质量检查,能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欠缺,并能及时纠正,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3】。通过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根据原因分析法,前瞻性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3.6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

我们科室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从患者和家属的需要出发,推行包餐制,无陪护制,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得到全面的周到的护理服务。取消陪护工之后,不仅减轻了病人及家属的经济负担,也没有了由于护工不懂专业技能造成的一些麻烦是非,更为患者营造了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解除了患者家属的后顾之忧。患者与家属的良好反应,必然给医院带来较好的社会影响,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 讨论

4.1明确责任与要求,增强护士的责任心。

为什么过去一个患者出现护理责任不追究,那是因为几名护士都在护理这位病人,责任不易查清,这样护士的工作干好干坏,难以评价,护士的责任心就不会很强,护士干好干坏一个样。实行包干责任制使这一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责任清楚了,干好干坏的效果也明显反映出来,护士的工作绝不敢粗心大意。充分挖掘护士的潜能,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4】。

4.2建立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尤其是老年患者,护理责任更重。使他们满意,既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更是我们工作的必须,否则医院是不能生存的。而要把医院办好,就必须让这些患者满意,只有他们满意了,通过他们的语言传递,才能真正建立起我们医院的良好的社会形象。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这才是我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工作的意义所在。

4.3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的能力和自信心

让护士参与同专业的文化活动,既是一种学习,还是一种享受。因此,在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中,首先要充分尊重护士的个体需要,其次要注意发挥护士的潜能,因为每个护士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都蕴含着巨大的潜能,培训者要用欣赏和信任的眼光发现每个护士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帮助护士树立信心,发挥个人的创造性以实现真正的自我。

参考文献:

[1] 江春香,林晓霞,病房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1,18(2A):42-44.

[2] 朱新华,感悟责任制护理做好责任制护士[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03),1.

第4篇:老年失智的护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胆管结石;肝叶切除;围手术期;护理;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281-02

肝叶切除是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最彻底有效的方法[1],老年人患肝内胆管结石颇为常见,且同时合并有肝外胆管结石,伴有其他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手术风险高,护理难度大。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围手术期的细心观察和特殊的专科护理是患者顺利渡过手术关的有力保障,是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2]。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科为42例60岁以上老年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行肝叶切除手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60-79岁,平均68岁,其中70岁以上11例,占26.2%。全组发生急性胆管炎者5例(12.0%),肝硬化2例(4.7%),合并心血管疾病16例 (38.1%),糖尿病11例(26.2%),呼吸系统疾病8例(19.2%)。

2 手术方式与治疗结果

全组病例在全麻下行肝叶切除,其中左肝叶切除31例(73.8%),右肝部分切除11例(26.2),胆囊切除39例。术中常规胆总管探查,放置T管外引流38例,胆管空肠吻合内引流8例。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3例,胆漏3例,出血2例。治愈40例(95.2%),1例(2.4%)因肝断面出血第二次探查手术后止血效果差而放弃治疗出院,另1例(2.4%)于手术后第2天发生脑干梗塞死亡。

3 护理与讨论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老年人由于全身各器官系统生理功能减退,普遍存在对治疗信心不足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担心手术能否成功,身体状况是否能耐受手术,手术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等,表现为紧张、焦虑、失眠等,心理学研究表明,负性情绪可造成生理、精神、免疫三大系统的紊乱[3],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我们深入病房与患者及家属交谈,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安慰和开导,在生活上提供适当的帮助,使他们体会到家人及医护人员的关爱,消除顾虑,配合手术。

3.1.2 术前评估及合并病症的护理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准确评估心脏、肝脏、肺、肾、脑等各脏器功能,预测手术后护理重点,准备好所需要的抢救物品。发生急性胆管炎的病人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腹痛情况,遵医嘱给予抗炎、输液、吸氧、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本组16例病人合并有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请心内科医生会诊指导治疗,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避免手术加重或诱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者禁止吸烟,保暖防止受凉,咳嗽痰多合并感染者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教会患者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糖尿病患者认真做好健康宣教,告诉患者及家属高血糖状态可以使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增加,伤口感染不易控制,指导患者低糖饮食,遵医嘱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注射治疗,有条件者使用胰岛素泵使患者尽快控制空腹血糖在8-12mmol/L之间。肝功能不全者给予护肝利胆药物如葡萄糖、支链氨基酸等以增加肝糖原储备,同时静脉或肌注维生素K,适量输注血浆或白蛋白,减轻肝脏负担,改善肝脏功能,保证手术安全。

3.1.3 营养支持护理 病人入院后详细指导病人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饮食,鼓励病人少食多餐,观察病人进食情况,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提高手术耐受力。

3.2 术后护理

3.2.1 常规护理 去枕平卧位、头偏一侧至麻醉完全清醒后,抬高床头20-30°,卧床3d,卧床期间床上抬臀、翻身活动,3d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步下床活动。禁食至胃肠功能恢复后开始给予低脂流质饮食,然后逐渐过渡到低脂半流、低脂软食。低流量氧气吸入48-96h。

3.2.2 生命体征的监测 维持循环及呼吸系统的稳定是患者手术后护理的重中之重。本组病例手术后予以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每1-2h测量血压、脉搏、呼吸,记录24h尿量。腹部手术后早期液体治疗是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环节,若液体治疗不当将会增加围手术期的死亡率[4]。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合医生给予合理的液体治疗,通过匀速适当的输液,使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维持在心率30ml/h、中心静脉压5-12cmH2O,既避免因输液过快诱发心律失常、心衰,又防止因液体不足引起肾衰等各种并发症的增加。本组2例患者术后15小时输液完毕后出现汗多、脉速,心率增快达130bpm以上,中心静脉压3-5 cmH2O,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快速输入复方氯化纳500ml、羟乙基淀粉500ml后各项指标渐趋正常。呼吸功能是通过观察患者的呼吸、面色、血氧饱和度、神志状态,判断患者是否缺氧,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

3.2.3 引流管的护理[2] ①胃管的护理:持续胃肠减压48-72h,排气后拔除。留置胃管期间口腔护理2次/d。②导尿管的护理:留置尿管2-3d,给予会清洁2次/d。拔管前间断夹管训练膀胱功能,拔管后观察排尿情况。③腹腔引流及肝断面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以判断有无出血、胆漏。④T管护理[2]: 妥善固定,勿牵拉、扭曲受压,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胆汁量、颜色,每天更换引流袋防止感染。并对病人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防止T管脱出。2wk后开始试夹管,观察3-5d若病人无腹胀腹痛等不适,带管出院,3月后行胆道造影或纤维胆道镜检查,无残余结石即予拔管。

3.2.4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⑴胆道出血:胆道出血是肝叶切除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由于肝脏表面血供丰富,术前肝功能损害而致凝血功能低下者,肝断面的血管容易渗血,甚至出现大出血。因此手术后病人出现腹胀、烦躁,脉搏加快,血压下降,或腹腔引流管内液体由暗红转为鲜红、T管内有红色液体流出,应考虑胆管出血,及时给予处理。本组出血2例,1例给予药物止血、输血治疗而好转,1例出血量大经保守治疗无效,第二次开腹手术止血后72h再发出血,放弃治疗出院。⑵胆漏:胆漏是胆道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若手术后病人出现发热、腹胀、腹痛,腹腔引流管引出黄绿色胆汁样液体,或伤口周围有黄绿色液体渗出,则提示发生了胆漏[5]。一旦发生,即报告医生配合处理,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以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本组1例漏出量大,并发伤口感染,给予中心负压持续吸引漏出液,同时给予静脉高营养支持治疗,效果好,于手术后第4周伤口愈合出院。⑶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老年人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手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幅度,监测血氧饱和度,观察患者咳嗽排痰的情况,若出现咳嗽痰多、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下降,提示呼吸功能受损。麻醉未完全清醒者关闭镇痛泵,血压平稳者即取半卧位,每2-3h翻身拍背,根据情况予氧气雾化吸入化痰药物2-4次/d,指导并督促患者有效咳嗽排痰,遵医嘱给予有效的抗菌药物消炎治疗。

肝叶切除是一项创伤大、较复杂的手术,老年人由于机体组织器官功能衰退,其麻醉和手术的风险更大。所以手术前详细评估患者全身各脏器的功能, 加强并发病症的治疗,手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管道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蔚文. 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S].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549-550.

[2] 丁淑贞. 临床护理工作规范管理流程手册[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41,153,156.

[3] 于德欣,栾立荣.浅谈手术前病人焦虑心理护理[J]中华综合医学杂志,2001,72(7):45.

第5篇:老年失智的护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直接交流教学模式;老年护理;临床教学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8-1138-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直接交流模式教学就是在临床教学中,通过老师介绍,让学生直接和病人进行沟通交流,获取病人资料,老师则在旁观察并做好笔记,必要时进行协调,以利教学顺利进行。我们在老年护理临床教学中采用了此种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我校2004级高职专科1、2、3、4、5班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10名,其中女206名,男4名,年龄18~20岁。1、2班为直接交流模式教学组即试验组,学生105名,其中男2名;3、4、5班单纯教师讲解示范组,即对照组学生105名,其中男2名。两组临床教学均由我们担任。

1.2 方法:试验组采用直接交流模式教学法,分4步进行。(1)确定示教病种,护生分组,查找资料;(2)护生分组,自我推荐充当老年病人,护生与扮演的老年病人进行沟通交流,进行健康史采集;老师再根据书本内容、沟通交流技巧和临床老人特点进行点评。(3)老师根据临床资料自己扮演选定的老年病人,护生与老师扮演的老年病人进行沟通交流,进行健康史采集,再次熟悉书本内容及其与老年病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技巧。(4)进入临床教学实践,护生直接同老年病人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在规定时间内收集完资料,老师再进行点评。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纯教师讲解示范法,由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和临床试验课的要求进行单纯的讲授和示范。学生认真听并做好笔记。课后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理论考核和问卷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对比:见表1。

2.2 两组护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两组护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100%的护生喜欢直接交流模式教学,而对照组55.2%的护生喜欢单纯教师讲授法(P

2.4 两组护生进入生产实习1周适应性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适应较快,主动性强,完成教学任务的统筹安排意识强,与病人接触时充满自信;对照组临床适应较慢,主动性较差,还没有主动的统筹安排完成教学任务的意识,病人评价主动接触性差。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3.1 直接交流模式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临床教学方法,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性,对于早日适应临床工作具有积极作用,并且提高了教学质量[1]。试验组100%的护生参与了直接交流模式教学方法,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纪律增强,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主动,理论考核优良率90%;对照组理论考核优良率为44%,问卷调查100%的护生对此教学方法持积极态度,而对照组对单纯讲授式支持率为55%。他们非常羡慕试验组的同学。

3.2 直接交流模式教学能培养护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提高整体素质:护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会应用。要让护生主动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就必须给出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学习,示教的目的就是让护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将来应用于临床。直接交流模式教学法给护生机会,自己组织教学,自己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将书本所学的知识充分展示出来,并与病人面对面接触,有利于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此种示教方式,护生能全方位调动所学知识,并且在运用中注意语言的组织,护士的仪表仪态,非语言技巧的应用等,另外也能提高综合应用各科知识的能力,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等,促使他们主动去提高自己整体素质,以增强临床适应性。这些都是现代整体护理模式下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3.3 体现了以护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对待护生有更人性化的一面。通过此种方式,把被动的以听和看为主的临床示教变成了以护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尊重了护生的主体性意识。课前调动护生查阅资料,组织语言,课内鼓励参与,积极讨论,有效调动和提高了护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提高了自学能力,挖掘了护生的创造能力。

3.4 加强了护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护生访谈和问卷调查,增强了护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5 提高了护生临床实习的适应性和自信心:通过此种方式,让护生有和病人直接接触的机会。能直接了解病人,观察病人,并能思考该为病人做些什么。增加了思考的主动性和实践经验,提高了临床实践的适应性和自信心。

3.6 加深了护生对病人角色的理解和对教师教学的支持:教学前,护生要先进行角色扮演,示教时又与病人直接接触,促使他们从病人的观点出发,理解病人心理,产生同情和共鸣。很多护生反映,护理老年病人真是不容易。因为很多病人拒绝给护生示教,护生也从中感受到了临床教学的难度,对老师组织的教学更加理解和支持。

第6篇:老年失智的护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 门诊输液室; 老年患者; 人性化护理; 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153-01

门诊输液室是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的集中场所,它为广大门诊患者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治疗通道。临床工作中我们根据老年患者特点从人性需要的角度去理解患者,关爱患者,护理患者,给患者人性化的关怀与照顾,总结了一些护理措施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更新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1.1 人性化服务是现代护理发展趋势 [1] 。人性化护理是当今护理界的热门话题,因为护士面对的是人,护理服务不是简单的一般的职业服务,而是特殊服务 [2] 。人性化护理其中心内容就是人性化服务,它包括责任心、服务意识、爱心、护理技巧等多方面的内容,最终目的达到较高的医疗护理质量,让患者在舒适中顺利地接受治疗,早日康复[3]。

1.2 巧用沟通技巧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门诊护士处在矛盾相对较多的岗位上。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化解矛盾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基础,是人性化服务的基石。89.88%的病人和家属肯定了操作前、操作时、操作后的解释能减轻心理紧张。

2 将人性化融入护理过程

2.1 创造温馨舒适的人性化输液环境 树立“让服务更加完美”的服务理念 ,营造以病人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人文环境。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服务细节入手。输液室护理在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同时,首先要注重环境的宽敞,整洁,明亮,视气候条件及时开关门窗、空调、暖气调节室内温度,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成人输液厅和儿童输液厅隔开,避免交叉感染,还有效避免了小儿的哭闹对成人的影响。

2.2 注重心理护理 在短期内建立信任是做好门诊护理的基础,而掌握患者的心理则是门诊护理工作的关键。护理人员要应该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指导患者怎样配合,详细向患者说明输液的目的、输注药物的名称、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解除患者一切顾虑,达到积极配合治疗的效果。

2.3 输液护理

2.3.1 输液前护理 ①对老年输液患者的护理评估首先应评估患者生理、心理方面及对疾病和输液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估患者预穿刺侧的皮肤和血管情况。②根据病情及用药情况对患者进行输液前的健康指导,交待注意事顼。③药物的准备: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原则进行配药,尽量缩短操作时间,药物宜现配现用。

2.3.2 输液中的护理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掌握执行三查七对、消毒隔离及无菌原则。进行操作时耐心地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做好输液前准备,取舒适;选择血管时,尽量选择充盈、弹性好、粗、直、易固定的血管,避开瘢痕,伤口关节,脆性强的血管,进针不宜过深,避免穿刺失败;分散患者注意力,常规消毒,穿刺成功后用胶布固定好,根据患者年龄、病情、病史及医嘱调节适宜的输液滴速。

2.3.3 输液后的护理:加强巡视和干预 护士在患者输液的过程中,不能离开输液室,要主动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果有不适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测量血压、脉搏,同时通知医生到治疗室进行处理,护士给予配合,尽快消除患者的不适感。输液完毕,及时拔针,以防空气进入形成栓塞。快速拔针后立即用大拇指顺血管方向按压针眼。拔针后10min内要再次巡视,以确认患者无不适及防止意外发生。

3 开展系统化、人性化、个性化健康教育

人性化是护理伦理的核心思想,强调对人信念的秉持,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健康教育要想真正服务于追求健康的人,就必须严格落实健康教育程序,首先要及时做好教育评估,针对患者的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时间,开展形式各异、方法多样的健康教育,同时,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的护理活动中。

4 体会

对老年输液患者的人性化护理目标是:使患者减轻痛苦,获得安全,舒适的治疗护理。我们通过对老年患者的特别关注和护理,明显提高了老年输液患者的身心舒适程度,改善了护患关系,极大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通过问卷调查,患者满意率达到99%。

参考文献

[1] 黄峻.人性化服务――现代护理发展趋势[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391.

第7篇:老年失智的护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连续护理模式;老年;慢性疾病;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360-02

前言:慢性疾病是大部分老年人都会出现的病症,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讲,由于身体上各项指标的下降更加容易患上一些非传染性的疾病,同时由于老年人生理上的不断衰老还伴随着焦躁以及忧虑等等精神以及心理问题,使得其在医疗上的花销越来越多,而对于老年人的护理,医院以及相关的社区都存在护理服务上的脱节,连续性护理模式的缺乏是其主要的原因?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主要是对本市的老年慢性疾病的相关护理人员以及其中的老年人共16名,其中相关管理人员为2名,护理人员为2名?本市老年公寓的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14名?

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是在查阅了相关的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访谈的设计,然后对其中符合标准的16人进行了具体的访谈?访谈提纲大致来讲:其一是对护理工作者进行的访谈,内容包括“是否了解连续性的护理模式”?“怎样理解连续护理的问题”和“对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如何实施连续护理”,其二是对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进行的访谈,包括“出院后选择什么场所进行康复治疗”以及“在老年公寓中获得的联系护理服务”?然后对访谈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果[1]?

3 研究结果

(一)相关护理工作者对连续护理模式的了解

访谈中4名护理工作者表示对连续护理模式概念不甚了解,但是对于其认识有着自己的理解,认为,“连续护理工作应该是基于整体性以及连续性的基础上进行的较为全面的护理工作,对于这样的工作不仅能够有效的对医院的医疗医院进行节省们还可以对老年人的护理更加的周到”?

(二)慢性疾病老年患者对出院场所的选择以及认识

在访谈中对患有慢性疾病的7名老年人进行的访谈中有6名老年人选择在社区进行后续的康粗治疗,认为自己已经习惯在社区生活,由此可见在社区中进行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护理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同时也是连续性护理的主要场所?同时在其相关的访谈中还体现出了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在出院后无论是选择在养老机构还是在社区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在城市中的相关的康复治疗以及护理服务都是质量非常好的,对于此,其中的4名老人还谈到,“在自己的社区中基本上都会对老年人进行免费的体检活动,并且基本上是一年要进行两次左右,同时在免费的体检中好包括了进行心电图的检查以及进行血尿的长规性检查等等,除此之外,在社区中还会进行关于健康养生以及保健的社区讲座,并且一些医生还会给老年人讲解在吃药以及日常锻炼过程中需要小心注意的问题”?同时市区中的社区基本上都是进行二十四小时的护理工作,一些老年人如果遇到什么身体上的问题可以及时的向护理工作者进行相关的咨询?对于一些患有残疾的老年人还会进行免费的上门治疗以及护理工作,并且对其进行良好的康复指导?同时还对老年人的心理以及精神给与及时的关心?

(三)对老年人连续性护理存在的相关问题

就我国目前来讲,基本上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在整个的护理过程中各个环节时处于脱节的状态,一些护理人员在访谈中谈到,“基本上医院里的老年人都是处于慢性疾病,而且都是从后期转为慢性病才进入院中,对于这些老年人具体的病症以及相关的护理以及治疗是没有办法从医院得到的,因而只能是向病人进行询问来获知病人的情况,然后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裁决措施”?从中可以看出在对老年人进行护理的整个过程中环节上脱节的问题[2]?

4 研究讨论

(一)对于老年人慢性疾病连续护理现状分析

研究对慢性疾病老年人的连续护理模式的应用首先要了解连续护理模式的内涵,具体来讲,就是患病人从一个地方或者是医院接受治疗之后转到另一个地方,或是社区或是养老机构或是家中进行后续康复治疗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需要一个团队去进行整体的服务?包括需要相关的医护人员,需要相关的社会工作者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等等,对于病人的实际患病情况以及治疗情况进行连续性的护理,促使病人最终康复?而我国现今对于老年人的连续护理服务仅仅是停留在概念了解的基础上,一些基层的护理人员对于连续护理的认识都不够充分,同时在一些二级以及三级医院中在连续护模式上基本与社区脱节?因而我国的联系护理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过程?

(二)患有慢性疾病老年人出院后选择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重以及我国社区护理的快速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都更加希望在出院以后在社区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其家人也非常支持这些患病老人在社区进行后续治疗,不仅能够对老年人的康复有很大帮助,还促进了老年人得到全面的医疗护理,因此可以说在社区进行对慢性疾病老年人的连续性治疗服务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趋势?

(三)建立连续护理模式相关服务平台

建立连续护理模式的服务平台主要是借助于网络进行,在家庭以及医院和社区之间建立起网络链接的信息沟通桥梁,作为三者之间了解病人病情以及对促进病人治疗的信息枢纽,在这个网络平台中,可以将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进行实名登记,将老年人的身份信息以及病情状况和居住地址等等建立成电子档案,并且定期对其信心做更新,医院以及社区可以根据老人的电子档更好为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进行后续康复治疗,从而促进连续护理模式的有效应用[3]?

结论:综上分析可知,我国对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进行连续护理服务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连续护理模式的应用必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患病老年人的康复,还能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连续?

参考文献

[1] 程淑玲. 应对老龄化社会的中国连续护理模式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

第8篇:老年失智的护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心力衰竭;利尿;体重监测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0-3029-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Nursing experience on monitoring avoirdupois fluctuation of elder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during diuresis therapy

YAO Qian,WANG Mian,PEN Shun-rong,et al.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gdu,Sichuan 610017,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guide elder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for proper medication monitoring and improve self-nursing ability by monitoring the variation of avoirdupois,urine specific gravity,24-hour emiction amount and heart function variation after diuresis therapy and making relevant analysis. Methods:Besides taking few-salt foods,the 60 elde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lso accepted diuresis therapy.The avoirdupois was measured everyday morning,and 24-hour emiction amount was collected to measure natrium and specific gravity. Results:The comparison before and after diuresis therapy showed that the avoirdupois and urinary natrium decreased evidently,while the 24-hour emiction amount and urine specific gravity rose to some extent. Conclusion:Monitoring emiction amount in elder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can dynamicly reflect the fluctuation parameter of heart function 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use of hydragogue,so strengthening emiction amount monitoring may help to enhance the self-nursing ability of elder chronic heart fialure patients.

【Key words】Heart failure;Diuresis;Avoirdupois monitoring

1 研究对象

2006年3~10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的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男36例,女24例,平均(70±2.5)岁。综合病因、症状和体循环淤血证据参照心衰诊断标准确诊,其中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18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扩张型心肌病9例,高心病27例;根据NYHA心功能评级为Ⅱ级12例,Ⅲ级25例,Ⅳ级23例;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严重肝肾疾病。

2 研究方法

2.1 利尿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满足入选条件并经患者同意后纳为研究对象;研究全程均进低盐饮食(NaCl 6 g/d)。入选患者均口服或静脉给予利尿剂,速尿20~40 mg/d+安体舒通20 mg/d。

2.2 观察方法

2.2.1 体重的观察:每日清晨排空大小便后,床旁磅称测空腹体重,若心衰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且体重连续3天稳定(增减

2.2.2 尿比重、尿钠和24小时尿量:给予利尿剂治疗前3天至确定干体重期间,晨7时至次日7时留取24小时尿标本,每天测量尿量,用比重法测定尿比重,每3天测定24小时尿钠水平。

2.2.3 临床疗效观察:显效: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无效:心功能无改善或恶化。

2.2.4 统计分析:所有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

3 结果

3.1 利尿治疗前后体重、24小时尿量、尿比重、24小时尿钠水平的变化见表1。

4 讨论

慢性心功能不全是由于各种慢性心肌病变和长期心室负荷过重,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不能充分排除,引起静脉系统淤血和动脉系统灌注不足而发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本文旨在在通过体重、尿比重、尿量、尿钠与心功能关系分析,找出一种简便易行方法,使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能够自我监测,及时就医,避免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显示,经治疗达到干体重后,患者的尿比重、尿量、尿钠差异均有显著性。而干体重的确定,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是反映水钠潴留的一个指标,也是减量或暂时停用利尿剂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体重的监测能准确地观察到干体重,有较大的临床意义。体重的变化与尿钠排泄的多少有关[1],其公式为:体重变化=(78 mmol/d-尿钠排出量mmol/d)÷130 mmol/kg。因此,24小时尿钠排出增加,则体重就下降;反之,则体重不变甚至增加,需要增加利尿治疗。本结果还显示经利尿及对症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心功能可得到改善,总有效率达93.33%。而水钠潴留的正确判断对决定是否需要利尿治疗以及利尿药用量的大小十分重要,然而,24小时出入水量监测虽简单易行,但往往因饮食、大便、出汗和不显性失水不能准确计量而难以被临床医师作为用药和调整利尿剂量的依据。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测定中心静脉压是最佳指标,但老年患者难以接受[2]。故在住院期间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体重、尿量和尿比重的监测,经济简便,切实可行。易于床旁检查及重复检查,并且患者本人或家属对于监测方法也较易掌握。

4.1 护理人员在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指导时,要说明体重、尿量和尿比重等多个指标监测的重要性,使患者知道这些指标可以为治疗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而且还能够自我监测心力衰竭的发展程度,提高自护能力,使患者和家属能够自觉接受。

4.2 测体重时每日应固定时间,如每日晨起时,排空大小便后为佳。测量的称要相对固定,对于测量称要定期检测,尽量减少误差。测量时穿着衣服的重量应事先测定,以保证体重测量的准确性,但应注意避免着凉。

4.3 测量尿量时,一定要使用正规的测量容器,因为尿壶上的刻度往往因厂家的不同而存在误差,容易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4 建立一个记录本,把每次测量的结果和相应的症状如实记录下来,也可以用曲线图表示,以利于分析,并可作为调整利尿剂的依据之一。患者出院后,应把体重、尿量和尿比重检测延续到家庭,如发生变化,可带上记录本及时就医,为医生提供治疗依据,以免贻误病情。

4.5 利尿是抗心衰治疗的长期基本措施,利尿剂的使用可以使体重下降,但通过体重、尿量和尿比重等多个指标每日的动态监测可以排除干扰,能较准确反映心功能改变的情况,为临床利尿剂和其他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并且可以提高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检测的能力,为及时就医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朱瑶花.肝硬化腹水24小时尿钠与体重变化的护理观察[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3,6(69):136.

第9篇:老年失智的护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护理措施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临床上的老年腹股沟疝疾病病发率正在逐年上升,同时随着修补术的不断进步,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多采用无张力修补术,但若护理不当,在术后极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因此,护理是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1]。笔者选取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00例,其中50例实施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64-78岁,平均年龄69.2岁,5例直疝、45例腹股沟斜疝。11例复发疝、39例原发疝。对照组组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63-77岁,平均年龄69.1岁,6例直疝、44例腹股沟斜疝。10例复发疝、40例原发疝。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术前2周,全部病例给予戒烟、酒,指导患者在床上练小便。术前实施辅助检查,主要包含尿常规、心电图检查、血常规、胸部X线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在完成手术后,选择合适卧位,以供患者休息,是完成手术6h时,选择半卧位,在1d后,可下床进行适量活动。仔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并给予及时处理。

研究组:患者实施精心护理,主要包含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围术期护理、术后随访、并发症预防[2]。

1.3观察指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随访复发率、住院并发症与住院天数。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X2检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