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使用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学生在整体或局部上掌握不够扎实的知识或技能――“缺陷”,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有意识地发现并积累来自学生练习中存在的缺陷,分析导致知识缺漏,思维障碍和技能匮乏的原因,从“错误”入手,把来自于学生的“错误”作为贯穿复习始终的有效资源,在“因错利导、错题剖析、以错为鉴”中提高学生的“免疫力”,最终实现总复习的“高效率”。
关键词: 错误资源;把脉问诊;剖析;以错为鉴;以学定教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129-02
小学数学总复习是每位小学数学毕业班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系统化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弥补学习过程中的缺漏,加强知识之间的融汇与链接,使六年来所学的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关键。这个过程的优化对于小学阶段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尤为重要。但不可否认,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又是复习中一个突出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笔者的经验是:充分利用错误资源,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有效复习,让错误像花儿一样美丽。
1.在复习前测中暴露错例
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学生完成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知识内容后的系统回顾与整理。教师对学生在六年来掌握知识的状况,学生的薄弱环节不能全面了解,在进行各块知识点的复习前不妨进行全面的试探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有重点的复习。
1.1 典型案例:在复习数与代数(1)之前,笔者设计如下前测式的练习: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小的合数,百万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万位上是最小的素数,千位上是自然数的单位,其他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是( ),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
根据学生的独立练习,发现个别学生最高位上最小的合数写成了2;百万位上最大的一位数都能写对,万位上最小的素数也能写对,千位上是自然数的单位部分学生有些遗忘,无从着手;一部分学生写出的数不是九位数,或没有按题目所要求的将各数字写在了相应的数位上;更多的问题集中在四舍五入到万位及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1.2 深入分析: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可以发现个别学生对数位和位数已模糊,导致不能正确写对这个数的位数或没有将对应的数字写在正确的数位上。对合数和素数都有记忆,但对最小的合数、自然数的单位等基本概念有遗忘现象。重点是数的省略与改写已成为学生不易提取、难以分辨的知识缺漏。
1.3 复习策略:在完成上述的前测和分析后,当然这样的前测也可以放在课前的练习中,课堂中的复习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呈现此练习题,引导学生读题,要求:说出包含在此题中的知识点。
第二步:根据学生所总结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复习。引导学生再次回顾整数和小数的数位名称、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要求每位学生对整张数位顺序表。以数位顺序表的详细识记为基础,快速而简单的复习数的写法和读法,并提醒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写法和读法。由题中的"自然数"复习"自然数"概念,并由此引导学生完整地梳理小学阶段数的构成与分类,建立完整、系统的数的认识。针对此题,重点要复习的是数的改写与省略。强调改写和省略的几种要求和形式,并让学生体验到改写和省略尾数都是把一个较大的数进行改写和省略,目的是为了读写方便。改写是只改变单位,不改变大小,而省略或保留、精确到哪一位是既改变数的单位,又改变数的大小。
第三步:再次重现学生前面的各种错解答案,让每位学生找错和反思。学生在进行了全面完整的,又有针对性的复习后,已豁然开朗,此时面对自己或其他同学的错误,有了深刻的反省和感悟。特别是一开始答错的学生能讲出自己先前的模糊或错误认识,道出自己的认知缺漏。
第四步:进行针对性的巩固练习和变式练习。教师在完成第三步后,紧跟着进行针对上述复习知识要点的练习,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并尽量做到练习与生活问题的结合,练习形式的多样性,变式性,让学生学以致用、灵活应用,以检测有否真正掌握。
在复习起始阶段,通过暴露学生前期的问题与错误,可以为学生提供以错误为源头的学习反应刺激;通过学生“尝试错误”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以审视、体验和反思为主的个体方式,实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
2.在过程中聚焦典型错例
伴随着复习过程中的练习,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练习反馈,根据学生的练习反馈,进行教学策略的反思与跟进,其中的典型错例分析是一条重要举措。何谓典型错例,笔者认为对于同一题,学生错误相对集中,错误率在全班达到20%以上的“集体知识缺陷”。
2.1 典型案例:
题目:
本题是六下册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中“图形与位置”的练习,这一知识点的新授是在四年级下册的“位置与方向”, 是以第二册的“用两个条件确定位置”和六册的“八个方向”为基础的,同时又结合了“角度”来确定平面上的位置,它包含着“极坐标”的思想。学生已能根据方向指示图,采用例如“东偏南30°”等描述语说出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具置,但学生对物置与方向的"相对性"理解不深,把握不实。
学生错例:
错例1--没有写出比照的参照物型:亮亮在东偏南30°,笑笑在西偏北30°。
学生错例2--找不着参照物,不知如何下手型:亮亮在西偏北30°,笑笑在南偏东30°。
另有其它错误。
2.1 深入分析:
(1)教师的因素:在整个小学阶段,凡是涉及到位置与方向,教师始终要强调并引领着学生体验物置、方向的相对性,在描述时避免简单地说成“谁在上面”、“谁在东边”等表述不精确的话语,必须强调“谁在谁的什么方向”。也就是每个物体没有“绝对的位置或方向”,都应该是有参照物的方向。如果教师在前期的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点,就会导致学生认识上的模糊,或印象不深,出现上述错例。
(2)学生的因素:学生习惯于描述“自然方向”,把得出这个方向的参照物忽视掉。此题为两个物体,以对方为参照物互相描述对应的方向,学生不习惯从对应的彼物体入手,建立坐标系,来描述此物体的方向与位置。
(3)教材的因素:教材在四下册“位置与方向”的编排及配套练习中,没有类似的题型出现,六年级的总复习中也仅安排了这一题,对学生来说相对生疏。
2.3 复习策略:在学生复习练习过程中出现了上述“集体知识缺陷”后,笔者的跟进措施是:
第一步:“将错就错”式的反语相击。如教师指着××同学,说“××同学在前面”,教师指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说“粉笔盒在上面”。让学生听出教师描述的错误之处。
第二步:“自编自导”式的纠错练习。让学生自己说说,对一物体的位置描述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合乎数学的规范?
第三步:“稳扎稳打”式的知识构建。引导学生在确定位置与方向时明确一般步骤:①找到要描述的物体是谁?②找到参照物,即谁在谁的什么方向?③以参照物为中心,建立方向坐标,确定正确的方位。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所有的方向与位置都是有条件,有参照物的。地图或实际地域中的东南西北,是以地图和实际的地域为参照。在小学一年级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开始到三年级下册的"位置与方向",到四年级教学本单元,我们都强调了物置的相对性,描述时要指明谁在谁的什么方向,并能对换参照物来描述对方的位置和方向。
第四步:“对症下药”式的巩固跟进。进行针对性的巩固练习和变式练习,重点是对换参照物让学生描述对方的位置和方向。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把“集体知识缺陷”视为自己教学的“症结点”,自己要不断反思,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反思,养成反思的习惯。错题反思是对解题活动的反思,它是对解题活动的深层次的再思考,是通过解题错误分析学生认知及思维的片面性与表面性,同时它也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再认识,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提高复习效率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3.在复习全程中建立错例登记
从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成长,错误是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自然存在的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在复习过程中企图让学生完全避免错误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相反,增强学生对错误的“免疫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在日常的复习中,不可能兼顾到全班每位学生的每处知识漏洞,怎样让每位学生形成自己的“防错绝招”,笔者的做法是在复习过程中让每位学生建立一个“错例登记本”,具体但又比较简单地记录下学生本人在哪种练习册(或练习卷)哪页的第几题错误练习,并附订正后的答案。当然,对于一些由于粗心的计算错误不必作登记。
3.1 典型案例:如一生的错例登记本中这样记录:
课堂作业本第19页第6大题:(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速度比是45,相遇时,两车所行的路程比是( )( )。
错解:(5)(4)。
正确答案:(4)(5)
错误原因:(不知道这里的两个量是成正比例)
3.2 复习策略:
(1)让错例登记本成为教师对学生个别辅导的复习资料。错例登记本是不同学生个体对复习的信息反馈,记录着属于学生自己的错误"足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时可以充分借助于每位学生的错例登记本,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梳理、指导,并进行正面强化练习,为学生巩固知识有了准确的依据。
(2)让错例登记本成为每位学生经常阅读的复习资料。学生建立了错例登记本后并不是把它束之高阁,在错题本建立以后,要充分利用,定期翻看。要求学生对新纠正的错误在第1天,第2天、第5天、第10天、第20天重新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要求学生将各种错误的类型分类归纳,从规律中明白自己的问题,学生对问题的反思能力也会逐渐得到提高。
(3)让错例登记本成为学生相互交流的复习资料。在班级体中互相交流各自的错例登记本,是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一种学习形式。学生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互相借鉴,互有启发,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练习的准确性。这样的学习形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还有利于学生认识的深化,并能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相互激励、监督的学习机制,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这样的错例登记本,犹如让每位学生带着镜子整衣冠,其最大功效是学生能随时整理自己的知识缺陷,集中自己在复习过程中的错误和问题,并自觉地不断反思这些曾经的错误,达到“以错为鉴”。另一方面,它也为教师提供了因材施教的内容和依据,成为“以学定教”的宝贵资源库。
4.在复习后进行易错题回头练
在一轮复习过后,教师根据课堂中的观察,练习中的记录,学生的错例登记本,结合对学生的分析,补充课外但又在课程目标之内的易错题,让学生进行练习,看看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程度,在学生练习过后再进行反思调整与跟进。这样的易错题练习是对前期师生共同复习效果的检测,而且是有针对性的检测,其最大功效便是提高学生对错误的“免疫力”。
放眼整个数学总复习过程中,学生在整体或局部上掌握不够扎实的知识或技能――“缺陷”,涉及到知识技能的各个方面,一般归因于遗忘、理解偏差、知识的复杂性、灵活性、隐蔽性、定势思维引起的负迁移等,致使学生在后续学习中表现出不易提取、难以分辨等弱点。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妨有意识地发现并积累来自学生练习中存在的缺陷,分析导致知识缺漏,思维障碍和技能匮乏的原因,从“错误”入手,把来自于学生的“错误”作为贯穿复习始终的有效资源,在“因错利导、错题剖析、以错为鉴”中提高学生的“免疫力”,提升教师的“反思力”和“创新力”,最终实现总复习的“高效率”。
参考文献
[1] 《科技创新导报》:小学数学错题的成因和纠正错误的策略研究(余洪庆)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2-0091-02
[作者简介]顾梅玲(1977―),女,江苏扬州人,本科,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教师,一级教师。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基于大教育学原理,针对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和日新月异的知识技术,为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提升能力而开发的一门学科。从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总体目标可以发现小学综合实践是一门知识跨度大、学习内容广、实践探究多的学科,这对小学综合实践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如何有效应对综合实践课程知识多元、应用性强的学科特点,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可以充分整合资源,从课程内容跨度大、联系广为切入点,有效整合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源,以“生动”激“趣味”,用“已知”促“未知”,借“平台”促“实践”,有效转化教学难题、提升教学效率,更好地进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基于此,笔者就资源整合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有效应用进行实践策略探究,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一、整合信息资源,增强学生兴趣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身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对于心理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学生而言,兴趣就像一块神奇磁铁,能够将学生牢牢吸引在课堂上,让学生以最佳状态参与课堂学习。小学综合实践的教学对象大致是9至13岁儿童,这阶段的儿童的兴趣特征呈现明显的求异性和贴近性,即对于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对身边发生的事物感兴趣。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和兴趣特征,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将符合学生认知期待的各类奇闻轶事、奇特现象、趣味故事等信息整合起来,融入到小学综合实践的课程教学中,作为课程“引子”,将有利于促进知识导入,增强学生兴趣。在小学综合实践课堂上整合信息资源,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两方面:一是所整合的信息必须要精挑细选,信息内容不仅要符合学生兴趣,也要健康、积极向上,不可一味追求趣味而偏离教学的基本原则;二是在进行信息整合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转化,信息来源五花八门,语言不一定适合小学生,教师要巧妙转化,使所整合信息更易令学生接受和喜爱。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自我形象设计》这一章节内容时,笔者为增强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将热播节目《爸爸去哪儿》这一时尚信息资源整合到课程中来。笔者将第一季中Kimi的形象展现到大屏幕上,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Kimi的形象好吗?”很多女生都齐声喊道:“好!”“为什么觉得好呢?”笔者问,“因为长得帅啊,穿得很时尚啊。”学生回答。笔者发现有一些学生并没有回应,便继续问:“有不同意见吗?”“有,我们都觉得Kimi的形象不太好。”一名男生回答道,笔者让他们阐述原因,该生回答:“因为Kimi在节目中老是哭,不够坚强勇敢。”两种不同意见一碰撞,教室立刻热闹起来,笔者压手示意安静,接着导入:“看来好的形象不仅仅包括穿着打扮,还包括言行举止,内心世界等。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学习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打造一个最好的自己。”通过信息资源整合之后,教学氛围更加浓郁,学生兴趣大大增加,有力促进了课堂教学。
二、整合学科资源,促进学生理解
知识的正迁移又称为“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类学习将对于另一类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知识正迁移,将有效提高学生知识理解速度和知识掌握牢固程度。小学综合实践知识牵涉范围广、多元性强,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非常优越的知识正迁移的条件。有效整合学科资源,发挥相关学科的知识正迁移作用,将有利于降低综合实践课程教学难度,促进学生知识理解速度,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如何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有效整合学科资源,发挥正迁移作用,笔者认为有三招:第一招,引入其他学科知识,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上作恰当的分析解释,促进学生理解掌握;第二招,与其他学科知识练习活动相结合,将综合实践课程知识内容融入其中,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第三招,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比较复习,分析异同,促进学生掌握提升。
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小学综合实践《奇妙的网络世界》这一章节内容时,笔者就将课程内容与小学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例如教学设计中有一部分是让学生学用新浪邮箱收发邮件,而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过如何收发邮件及浏览器的使用了,学生还不了解的是如何注册新浪账号,因此笔者直接简略教学。“同学们,我们现在要到新浪网注册一个账号,大家在信息技术课上学过,进入新浪网有几种方法呢?”“地址栏登入。”“搜索引擎搜索登入。”“导航网站登入。”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了答案。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注册账号,登录邮箱,并让学生根据之前掌握的知识进行邮箱收发。像这样通过整合学科资源,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化繁为简,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提升教学效率。
三、整合生活资源,推动学生实践
实践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重要途径。当前小学综合实践存在实践范围较窄、实践平台匮乏、实践主题干涩等问题,学生大多数实践活动都局限在课堂上,实践效果不理想,学生探究潜力挖掘不明显。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舞台,处处充满着机会和可能,整合生活资源,将综合实践课程融入生活之中,依托生活开展实践活动,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优的平台,促进学生展现自己、探究创造。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整合生活资源要重视两点:一是重视利用生活平台,将实践内容引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利用现有资源,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二是重视利用生活问题,为学生创造应用性实践环境,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生活问题,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论文摘要:本文以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文献资料法等方式,了解和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并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在技术、功能、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建设适合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库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00年全国上下掀起依托校园网建设教学资源库的热潮至今,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政府资金投入、学校领导重视程度和办学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资源库建设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中小学、本科院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蓬勃发展;而介于其中的高专层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有些高职高专院校已搭建起了教学资源库,但在资源建设原则、分类标准、系统管理平台、模块设置等方面的研究都还很肤浅。教学资源库建设滞后状况已成为高职高专院校提升发展、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瓶颈,因此通过调查分析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钊一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是很有实际意义的。为此,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课题组,于2010年2月至4月就教学资源库建设问题组织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作为课题负责人参与了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整个过程,纂写本文旨在让我们了解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为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的下一步建设提供客观依据。
1.调查目的、对象和方法
1.1调查目的。
了解教师和学生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和学的总体情况;了解师生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教学资源及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1.2调查对象。
为了使获得的调查资料更具代表性,我们进行了广泛性的问卷调查。柳州师专共有10个系,41个专业,我们分别以理科教师、文科教师、理科学生和文科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1.3调查方法。
1.3.1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的题型包括16道选择题和1道简答题,调查内容涉及教学资源的类型、内容、利用情况,教学资源库的结构、管理体系,以及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发放问卷 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04份,其中理科教师问卷75份,收回58份;文科教师问卷75份,收回62份;理科学生问卷925份,收回838份;文科学生问卷925份,收回84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高达90.2%,问卷调查成功。
1.3.2个别访谈:通过对50多位教师和学生的个别访谈,面对面地了解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客观需求状况和真实想法。
1.3.3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相关的文献资料和信息。
2.调查结果汇总与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整理、汇总和统计,现就调查结果作如下分析。
2.1教学资源的总体利用率不高。
32.14%的文科教师、20.3%的理科教师、35.6%的文科学生和27.2%的理科学生表示“经常使用教学资源" ; 53.57%的文科教师、52.4%的理科教师、52.8%的文科学生和48.3%的理科学生表示“有时使用教学资源”;14.29%的文科教师、27.3%的理科教师、11.60%的文科学生和24.5%的理科学生表示“从来不使用教学资源”。结果显示,文科老师和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比理科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要稍高一些,但资源总体利用率偏低。造成教学资源总体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教学资源的新颖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由于很多教学资源是通过对原有库存资源的数字化处理、随书光盘的复制等方式获得的,资源内容陈旧,资源类型较为单,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实际需要,难以直接应用于一线的教学活动,造成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第二,相关职能部门对教学资源库的宣传力度不大,有很多师生尚未知道在校园网上已搭建起了一个辅助于教学的教学资源库平台。第三,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分布不均匀,文科类资源较多而理科类资源较少,造成了文科老师和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比理科教师和学生高很多。第四,教师使用教学资源库的意识不够强。主要在于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2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不能充分满足师生的需要,存在“重量轻质“的现象。
对于问题:“您觉得教学资源能够满足您的教学(学习)需要吗?"3.57%的文科教师、8.5%的理科教师、33.33%的文科学生和26.96%的理科学生表示“完全满足”;64.29%的文科教师、39.2%的理科教师、50%的文科学生和48%的理科学生表示“基本满足”;32.14%的文科教师、52.3%的理科教师、16.67%的文科学生和25.22%的理科学生表示“不能满足”。此外,对于问题:“您觉得教学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何关系?”调查显示有69%的师生选择答案“重数量轻质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第一,教学资源的收集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通过录制电视教学节目,采集库存录像带和录音带,以及转换教学随书附带光盘等方式收集教学资源。第二,教学资源库的管理队伍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缺少专门的资源库建设和管理技术人员,教学资源的补充和更新率偏低。第三,为了突出教学资源库海量信息的特点,我们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资源数量的收集上,从而忽视了对资源质量的把关,这是造成教学资源质量不高和实用性不强的主要原因。
2.3教学资源素材类型较为单一且专业性针对不强。
通过个别访谈显示,教学资源库以视音频素材为主的教学资源已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85%师生需要的教学素材类型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动画类素材和试卷类素材等多种媒介资源。造成教学资源素材类型单一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对教学资源库应该包括的内容和形式缺乏全面认识,对于高职高专院校需要怎么样的教学资源缺乏必要的考虑。第二,投人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资金很少。每年验收入库的教学光盘价值不足千元。第三,现有教学资源库是在原有的简易视音频教学资源中心的基础上发展搭建起来的,所以存在视音频类素材多而其他类型媒介资源少的现象。
2.4教学资源提取不够方便、快捷。
对于问题“您认为教学资源的提取是否方便、快捷?”,35%的文科教师、38%的理科教师、42%的文科学生和34%的理科学生选择答案“是”;65%的文科教师、62%的理科教师、58%的文科学生和66%的理科学生选择答案“否”。另外,通过对师生个别访谈了解到,师生认为教学资源库的资源查询方式单一,致使他们很难查找到所需的资源,建议增加资源检索方式。造成教学资源提取不够方便、快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资源查询检索方式单一,库内资源导航系统不够完善,是造成资源提取不便的主要原因;第二,资源的分类不够准确,特别是对于边缘化资源的分类缺乏一定的分类标准。
2.5师生希望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热情很高。
对于题简答“您希望加入到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队伍中吗?”,有86%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把资源上传让全校师生共享。对于问题“您认为要建好教学资源库需要整和哪几方面的力量?”,绝大多数师生选择需整合全体教师、专职技术人员、学生和领导等力量进行建设教学资源库。由于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功能不完善,因而师生希望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愿望尚难实现。
3高职高专院校资源库建设的几点建议
3.1重视教学资源库建设。
首先,应加大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资金投人,雄厚的资金投入是建设好教学资源库的前提和基石。其次,应由相关职能部门组织成立一支专门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和管理队伍,认真对教学资源库进行总体规划。教学资源库建设涉及大量的人员和部门,且建设周期长,是一项系统工程川;同时,由于教学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便会出现大量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教学资源,不易管理和利用。为了更有效地建设好各种教学素材,使其在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更强的保证,避免重复建设,保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科设置状况,有针对性地规划建设适合实际需要的学科教学资源库是十分必要的。
3.2拓展和整合教学资源的收集渠道并及时对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
资源的收集是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是建设过程中最重要、最艰苦的环节。目前,教学资源的收集渠道还比较单一,主要通过录制电视教学节目、采集库存录像带和录音带等方式收集教学资源。今后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建设教学资源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购买、下载、自制和剪辑等多种方式收集资源,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和形式。
3.3进一步规范教学资源的入库标准和分类标准,并制定资源从收集整理到最终完成的整套工作流程。
信息时代的各种资源丰富多彩,制作和的工具千差万别,为了能够达到在校园网上运行、查阅,顺利下载的要求,最终实现校际间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我们应对各种类型的资源制定相应的人库标准,对制作、、人库的各项技术指标需符合国家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中提出的明确要求。在资源的分类原则上,根据我校专业设置情况,主要参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对人库资源按学科进行分类。资源从收集到最终完成的整套工作流程大概可分以下几步:第一步,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力量,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广泛收集教学资源;第二步,对所有要人库资源进行统一加工整理使其符合人库标准;第三步,明确采集素材属于哪一个学科或专业,并按国家专业目录规范进行统一编号、分类归档;第四步,把分类好的教学资料上传到FTP服务器上,通过在后台管理平台链接最终实现广大师生共享。
3.4进一步优化、改进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平台的服务功能。
构建良好的数字化资源库管理平台是资源有效利用和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前提条件。目前搭建的管理平台功能较简单、提供的服务单一,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下一步我们要建设的管理平台主要应提供以下几方面的服务:①用户管理服务功能;②提供方便快速的资源检索服务。所有人库资源按学科、模块、章节树状目录的形式在教学资源库页面呈现,方便用户浏览、查找资源,同时在主页面提供分类检索、关键子查询功能,为用户查找资源提供快速通道;③提供师生共享共建资源服务。为师生们提供方便的资源上传、下载、下载和评论等功能,让师生们更好地参与到资源库建设工作中来。
3.5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滚动发展、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课程内容在不断更新,资源库的技术在不断发展。
因此它不是某些人或某个部门的事,而是需要全校师生长期共同参与,。首先,电教科作为具体负责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建设教学资源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主动参与到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工作中来;其次,为了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建立建全激励机制和制定有效的实施政策,把师生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的表现作为教师考核、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参考依据,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条例,只有这样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才能长期不懈地进行下去。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商务英语;语言类专业
自2006年教育部面向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提出了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要求,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维护成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和基础, 是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于2008年成为院级示范专业,2011年成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项目,2012年成为我院示范性培育项目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作了初步的尝试。笔者作为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的参与人员,结合目前专业教学资源库研究现状及我院建设过程存在的四大问题,提出对语言类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探索一条适合于语言类专业的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之路。
1 研究现状
近几年,建立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成为各示范院校专业建设的重点,也成为学术界热议的话题。为充分了解目前国内研究高职院校中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情况,笔者以CNKI、维普两大中文期刊数据库为主要文献检索源,以“高职”和“专业教学资源库”作为检索词,进行多重检索式组合,并将时间限定在2009年1月至2015年2月,经筛选并剔除相同信息后,获取与该命题相关的文献找到CNKI期刊数据库中约224条结果,维普期刊数据库中约112条结果。经过这些文献研究发现,目前对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研究存在着以下方面的不足:一是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设计与应用探究[1-4],主要以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或自主学习中心为角度,未能围绕具体专业需求体现专业特色;二是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选择构建的教学资源库使用率实用性相对低下[5-6],高职教学特色不鲜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可持续发展性较差;三是某些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实践探索,如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医药营销专业[7]、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8]、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专业[9]以及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日语专业[10]。这些资源库能从专业教学特点和需求出发,探索相关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内容与策略,但是语言类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研究较少。
在实践研究方面,美国GEM项目、澳大利亚EdNA计划以及加拿大Edusource项目的研究表明:开放及建立学习资源库具有为学生提供更理想的学习技能的场所,为学生提供再学习的机会和渠道,突破时空等障碍,宣传教学优势、优质资源等重大意义。在国内,在2010~2014年我国共有56个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项目,其中属于文化教育大类的仅有2个项目,分别是“学前教育专业”和“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暂无商务英语专业或其他语言类专业的教学资源库立项项目。
2 建设现状
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创建于2004年,设有翻译、国际商务、国际贸易三个专业方向,现有在校生1103人。自开办12年来,紧紧围绕珠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力发展现代商务服务业的需要,依托外贸行业和企业,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机制,构建“三段推进,三能并重”人才培养模式,为珠三角地区培养了大批职业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发展潜力大的高端技能型涉外商务人才,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该专业教学成果《“商英相融、双核相长”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被评为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其专业建设示范作用颇受同行肯定。根据示范性培育项目建设要求,按照“共建共享、 边建边用”的原则,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资源库于2013年5月已基本完成平台建设任务,现已投入使用。其教学资源库框架结构如图所示:
截止2015年2月底,该专业教学资源库已有219个专业音频资源,318个校企培训资源, 40个专业课程标准,19个专业课件PPT资源,多门网络课程及专业音频和图片资源,部分资源点击率高达3200多,下载率达500多。总体来看,仍存在以下问题:
(1)较为侧重教学素材,忽视学生主体性
目前,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资源库内容大都包括素材、案例、课件、参考资料、企业培训资源等,资源形式包含有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总体看,教学资源库中的资源主要侧重理论知识 ,表现形式单一,大多以静态网页展示文本或图像;缺少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的有关资料,例如虚拟仿真课件、实况操作视频、情景视频等;缺乏同步交互性,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成长。
(2)行业就业信息滞后,企业缺乏参与动力
目前教学资源库的行业、岗位和就业信息均来自网络收集的二手资料,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实现职业教育教学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之间的匹配。该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教学资源库的企业培训资源更新速度慢,内容单一、零碎,丰富性不够,对新产品新技术无法适应。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下,要求将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要求能力点与知识点一一对应,就这一点而言,目前的教学资源库还无法予以良好支撑。究其原因,是因为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沟通协调机制,企业没有足够动力参与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来。
(3)资源库利用率不高,宣传力度不足
目前专业资源库的资源点击率较低,利用率不高,这也是当前高职各专业教学资源库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多媒体教室网络覆盖率低;网流量小导致网速慢,资源调用困难等网络硬件条件限制;资源加工深度不够,导致与教学需求脱节;资源库支撑平台存在技术缺陷,使用不便利等情况。另一重要原因是该资源库在师生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很多老师和学生甚至不知道该资源库的存在,资源库内所含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并未得到全院师生的普遍认识。
(4)缺乏统一质量控制标准,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由于国内尚未有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成熟建设经验,缺少一套可操作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系统,对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内容评价基本处于无序状态,造成信息的收集、开发与缺少标准化与规范化的监测平台,教学资源的信息价值良莠不齐。另外专业资源库的管理手段滞后于资源库内容的扩充 ,导致资源维护和更新的速度较慢,资源的权限管理也较为模糊。
3 对策与建议
为充分发挥我院商务英语专业示范性建设作用,针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对语言类教学资源库建设应采取以下对策:
(1)寻找体现主体性的资源途径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资源库的主体用户,在收集教学资源时应充分考虑他们的主体性。失去他们的参与和交互将会失去教学资源库应有的效用和价值从而失去建库的意义。因此应着重寻找能充分体现师生主体性的资源,针对性的收集研究性或互动性学习资料,提高师生参与度,调动用户积极性。
(2)探索校企合作共建机制
行企信息的更新滞后问题是困扰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主要问题之一。按照校企合作 “目标共榷、过程共管、责任共担、人才共享”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学校与企业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因此应从合作企业收集一手的行业资讯、岗位要求和就业信息,进而提高职业教育教学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之间的匹配度,增强对新产品新环境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行企信息的及时更新也会引起企业对资源库内容的关注与重视,从而吸引企业参与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来。
(3)落实教学资源库的推广与应用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最终要落实到服务和推广上。只有让用户在使用资源库时觉得方便,有问题能及时得到反馈和解决,用户才会继续频繁使用。同时,让更多的用户知道、熟悉和习惯使用专业教学资源库,它才有了继续建设的可能和需要。因此,应根据办学实际情况深入探讨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服务模式和应用推广,在做好用户体验和服务的同时,开拓多种渠道推广特色资源库。
(4)规范资源库管理制度
统一的标准规范是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建的前提,规范的规章制度是专业教学资源库共享的保障。因此,应结合专业特点广泛探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统一质量评价标准和科学的管理体系,明确相应的管理职责制度,从而确保专业教学资源库有序、及时、全面的服务于专业教学。
4 总结
在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打造教学资源平台、提供优质共享资源、规范专业教学要求、满足师生自主学习需要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实现目标。本文根据示范性培育项目重点建设专业的要求,以建设“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实践探索为参考,针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资源库现存的四个主要问题,以寻找资源途径、探索校企合作共建、落实推广与应用、规范管理制度等四大对策,总结经验,以期探索出一套适合高职院校的语言类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管理、服务和推广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家贵,曹哲新.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0,(19):139-140.
[2] 杜丽杰,宗诚,密研,敬晓慧,杨柳.高职院校图书馆构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研究--以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为例[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0:283-284.
[3] 李国军. 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究[J]. 广西教育,2014,(03):39-40.
[4] 田崇振,崔 晶. 高职高专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0):283-284.
[5] 宋丽娜.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问题反思[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04)03:34-37.
[6] 董嵩.浅析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J]. 中国科技财富,2011,16:15-16.
[7] 施能进,罗文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职院校共享型医药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实践探索[J].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2: 143-146,150.
[8] 王蕊,宋柳萍.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 时代经贸,2013,24: 158-159.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4C-0030-04
高校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教学改革始终是国计民生中的关键问题。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高校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从某种程度上说,其代表了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并且,教育部的“教育质量工程”也对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现在教高[2007]1号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1]以及教高[2007]2号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此外,2011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印发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也对其建设需求提出要求。因此,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高校课堂的主流模式,其发展态势及存在利弊需要成为高校教学改革中着重研究的关键问题。
一、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现状及问题剖析
(一)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内涵及外延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共享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3]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的语言传输知识方式的弊端,依据视觉信息媒介对知识接收过程的突出作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提供了听觉和视觉同步的信息接收模式,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开展的教学活动进程较为稳定的新型交互式教学模式。然而,依据教育教学中“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基本原则,多媒体网络教学对于教学活动的基本作用需要谨慎思考。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教学应体现其“锦上添花”的补充机制,而非“画蛇添足”的消耗机制。因此,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相结合是目前高校教学中常见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何扬长避短以求相得益彰,这成为高校教学效率提升探索中的重要问题。
(二)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及优势
当前,高校对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探讨日渐丰富,归结起来,根据网络覆盖范围以及高校教学特点,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分为基于教室局域网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基于多媒体校园网的教学模式和基于Internet 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三种。[4]各模式的基本功能及优点可概述如下:
1.基于教室局域网的多媒体教学的典型形式就是多媒体网络教室,通过视觉、听觉同步教学手段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升了知识接收效率,能够同时满足多媒体课件的示范教学、听力教学和语音教学。此外,还可进行单独对话、远程辅导、电子举手、批量传输教学文件及在线作业批改等。
2.基于多媒体校园网的教学典型形式是校园网,是前述模式的扩展和延伸,提供了校内线上学习网络课程、上传课件讲义、在线批改作业、网上辅导与答疑、搜索网络教学资源库中的学习资源以及电子书籍等多种“教”与“学”互动方式,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再现教学情境,实现协作互助,拓展教学环境,凸显了网络教学的“高开放性”。
3.基于Internet 的多媒体教学的典型形式是远程教育,是校园网教学交互平台至互联网的拓展和延伸。此外,还有虚拟教室、虚拟大学、虚拟校园等多种教育平台,在降低时空约束的基础上,还扩大了教育受众面,提升了教育资源的共享性。
(三)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丰富的动画及图片资源带来的视觉冲击较大程度弥补了以往“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不足,众多高校纷纷引入各类型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及相应的硬件设施。然而,发展过程中依然暴露诸多问题,归纳起来可有以下几点:
1.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过程相对割裂,教师教学过程“一言堂”式教学仅仅是由讲授加板书转变为单纯课件展示,教师主体地位下降,学生主动程度并未提升,并且,教学过程情感内涵不丰富,导致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体验性较差。
2.教师队伍中年纪较大的老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控能力和使用水平参差不齐,对多媒体教学仅限于形式上的应用,而对关键内容的展示方法与突出效果的表达尤为欠缺,更毋庸提及网络教学资源的完善与更新,在多数高校中此种情形较为普遍,因此带来多媒体网络教学虚有其名。
3.对多媒体网络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跟风与逐利心理,以及多数高层次高校教学资源的有限开放性导致各大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此外,由于地区间经济差异及高校层次差异也会造成区际和区内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进而导致教育教学条件的马太效应。[5]
二、提升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质量的对策
针对前述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中既有不足,在研读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领域的诸多文献,对所在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课堂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高校教学工作经验,笔者提出提升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一)鼓励注重双向交流和情感融入的综合型课堂教学模式
所谓综合型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该模式不仅集成了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化抽象为具体并能极大刺激感官体验的教学优势,同时也能兼顾传统“粉笔加黑板”教学模式的强逻辑推理性和重点突出性优势,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双向问答与讨论互动,同时教师注重情感要素的注入,以此形成视觉与听觉并举,理性与情感并重,形象性与逻辑性兼备的新型教学模式。
1.提升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以传统课堂教学辅助多媒体网络教学。原因在于,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学习主体,语言学习是在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产生的,教师是语言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因此,尽管多媒体网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并能够为学习者进行交互式的教学提供最好的条件,但仍然需要教师通过传统方式讲授和展示知识体系的逻辑架构以及单纯多媒体课件无法形象具体解释的重要知识点。例如在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单纯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局限性十分明显,高等数学的课堂更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演算、推理,最终得出正确结论,与此同时,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也在演算、推理过程中得到提升。如果高等数学课堂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师与学生也就失去了演算、推理的机会,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也难以得到提高。
2.增加师生双向互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升多媒体网络教学效率。第一,随着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日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量上明显提升,部分教师受制于时间掌控不到位,往往机械地追求内容完整而忽视学生对课堂内容质的吸收,极大压缩甚至取消了课堂交流时间。根据加涅(Gagne)的教育信息加工理论,教学信息通道是一个由传输和反馈形成的闭合回路。反馈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信息的接受情况,进而调整教学策略,纠正偏差。第二,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是师生双向交流之间搭建知识传输的桥梁,且高校教育对象是成人,成人对某一事件或现象往往有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对话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以此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学以致用。此外,师生双向互动增加还有助于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进而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教师注重情感因素的融入是提升多媒体网络教学课堂质量的有效手段。现今多媒体网络教学下的课堂尽管充满了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教师行为及语言对多媒体课件的依赖性日益严重,认为丰富的图片及多媒体动画比传统语言描述更具生动性。因此,多媒体网络教学课堂的情感投入相对较差。然而,巴普洛夫指出,积极的情感能促进学习活动的开展,学习不仅仅传递信息,而且离不开情感的交流。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也认为,教师的表情动作和语音语调会影响到93%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关注与投入,比如,通过规范自己的语言,灵活调控自己的情绪并能辅以恰当的肢体语言等,均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影响。
(二)努力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和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深究教材,夯实专业知识和教学基本功,还应积极主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将新事物新技术搬入课堂,丰富教学形式,充实教学内容。
1.学习多媒体技术,提升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部分教师对多媒体课件操作生疏,课件内容布局与知识点表达不合理等现象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并不少见。因此,建议教师在备课中应避免总菜单、次级菜单及分级菜单层次混乱,避免大篇幅电子文档式的文字课件或只有图片、视频、音频等单一内容的多媒体课件进课堂,避免多媒体和网页链接错误,按钮失效,课件、网页运行不稳定,超文本链接失败,图片使用不当等技术方面的问题。此外,建议高校教师在课件制作中注意配色方案的选取,重要知识点的凸显与表达,课件整体布局的统一性和逻辑性,这些都对学生知识接受程度具有明显的影响。
2.强化对高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建议对高校教师进行比较系统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其能够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够灵活使用学校构建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定期完善、更新课件资源,完成学生答疑,发挥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资源的综合载体功能。此外,提升多媒体课件在整体构思、具体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三)积极推动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建议地方管理者积极探索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机制,推动高校多媒体网络资源建设的体系化,探寻鼓励高水平、高层次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的公开和共享,使得各层次高校能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第一,可以缓解地域经济差异造成的教育资源利用不平衡,使得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可以分享东部高校的前沿知识和教学资源;第二,可以缓解区域内部教育水平差异造成的教育资源利用不平衡和软硬件资源重复建设,使得一般高校可以分享一流高校的名师、教授的优质课堂;第三,各高校依据自身特色建设特有型多媒体网络资源库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不仅可以凸显自身专业特色并扩大地区影响力,还能推动高校特色资源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发展带来的恶性竞争。以此呼吁地方管理者能够对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推动其体系化建设进程。
三、结语
针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提出的对网络视频课程和开放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现实需求,多媒体网络教学对课堂教学方式的充实与丰富确实起到积极影响。随之相应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包括单纯多媒体教学方式暴露的师生互动性不足与情感融入的欠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不足与多媒体表达方法的生疏,以及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鼓励以传统课堂教学辅助多媒体网络教学,并能注重运用师生双向互动和情感因素融入的综合型课堂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学习多媒体技术方法,提升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高校教师进行系统性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呼吁中央或地方探索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机制,推动体系化建设。需要指出的是,网络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改善教学效果,但不能过度使用,否则就会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高校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彭新一,陆芳,郑道林.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系统的建设及应用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2]张海彦.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现状综述及优化模式策略[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
[3]李祁,孔波,邢翠芳.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0(9).
论文摘要:随着赣州市各大高校校区的不断建设与发展,如何加强高校园区内校际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已经成为各校师生讨论的热点。笔者在对所在地区及邻近城市的多个高校园区教学信息资源共享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赣州高校园区教学资源网络共事平台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希望能抛砖引玉,为高校园区的教学资源整合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1 前言
自2002年以来,赣州驻市本科院校——赣南师范学院、赣南医学院先后都在赣州开发区高校园区启用新的校区。截至到2009年9月,进驻赣州开发区高校园区的高校及大中专院校已达7个,园区内各院校所设专业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理、工、文、医、经、教等多个学科,高校园区的建设初具规模。与园区内硬件资源建设高速发展不成正比是园区内各院校的教学资源共享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对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应用还不够充分
各校都拥有各个特色的教学成果奖、实验示范中心、品牌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材和优秀多媒体课件,但由于受到知识保护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往往评完即止,最多仅受益于其所在学校,造成优秀教育教学资源闲置现象严重。
1.2教育教学资源重置现象严重
虽同在一个高校园区,但由于各校间意识上的“围墙”仍未打破,校际间的教育教学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和低层次的重复开发。
1.3教育资源共享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重视
目前,赣州高校园区内各学校之间没有开展校际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相关探讨,缺乏合理的高校园区网络共享平台的共建共享模式,对校际间的网络共享平台全方位、可持续建设的体制和方法的研究尚为空白。
随着各高校校园网建设的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对教育资源的共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赣州高校园区网络共享平台的建设,是实现区域性高校资源有效共享的途径之一,是构建整个赣州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战略重点。
2 建设目标
如上所述,赣州市高校园区内各院校所设专业学科门类齐全、涵盖面广,在教学资源和文献信息的建设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本文所提出的赣州高校园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目标就是充分利用网络共享平台来实现教学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主要将实现以下几个建设目标:(1)探讨高教园区教学化建设新模式;(2)建设统一开放的信息标准;(3)形成特色鲜明的高校园区公共教育服务平台;(4)推动园区内各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该共享平台的建设实施将会为各院校发挥自身的优势特长、校际间互通有无提供桥梁,有利于集合园区内各院校的专业特长,形成赣州高校园区特色的教学、科研、学习、讨论的知识管理平台,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 建设思路
笔者建议以国家级和省级优秀大学城资源共享平台的运作为先导,结合江西省内各知名高校园区的网络共享平台建设经验,建立一套机制灵活、形式多样、实际操作性强、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园区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的有效管理和运作模式,并进一步阐明大学城内校际网络共享资源知识产权的限制和共享的关系、优质教学资源的协作模式和共享机制。
3.1网络中心资源建设的目标需求
首先,是开展省内大学城共建高校网络共享平台建设的现状和用户需求调查。在了解各个学校对网络共享平台建设和应用的态度、方法、投入、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共享平台建设的现状、期望、设想和建议。
其次,是规模化的定位。调查师生的需求,了解教师所希望的网络共享模式,了解教师对资源共建共享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对网络共享资源的利用现状和期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来,实现网络共享平台的规模化建设。
3.2各院校的信息整合与应用开发
首先是信息的整合。校际间的资源整合需要实行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需要协同联合建设。笔者从数字资源的共享范围、利用深度、有效期的角度出发,考虑数据加工、存档、存取、管理等标准。
3.2.1信息资源的存档
该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主要包括网络资源的共享、图书资源的共享、实验设备资源的共享、跨校区选课等。其中涉及信息资源存档级别的设置,中心资源或结点资源存档位置的选择、信息的利用方式、存档的密级和版权的保护等等。
分布式多结点用户使用的技术支持。包括解决:海量信息存储、吞吐量、网络与数据安全、海量用户数接入、信息检索、计算能力等等。需要充分考虑信息扩客与发展节点接入等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2.2公共平台的协作活动
加入该平台建设的联盟单位需要建立联合建设领导机构。负责协调园区内各院校子资源的建设发展,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如有些高校园区开展了针对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协调采购、合作编目、编制联合目录,馆际互借和共同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等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活动。
可以说存档是信息资源的建设基础,大用户数接人技术是运行的保障,协同服务是发展的根本。
其次是应用开发。要进一步推动园区内各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发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面向节点用户的应用软件设计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各校联合建设或补充建设的方式丰富园区内现有的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制作精品课程申报网站和课程网站的工具,提供网上学习和教学参考。特别是面向园区内所有师生提供网络智能辅助教学平台及学生自主学习系统、校际选课及自选课程辅导系统等等。
4 建立校际网络共享平台的资源共享评价体系
为检验和l评价基于该平台的教学资源共享的成效,以便进一步进行完善和改进平台的共建共享机制,有必要建立资源共享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的建立将综合考虑学校、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以及教学设备资源等综合因素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改进。
[关键词] 博客;教学资源;模式;建设机制;天河部落;成效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008(2009)05-0050-04
一、基于博客的教育资源建设新现象
近年来,博客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期刊网检索显示,教育博客应用研究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关注点也得到了延伸发展(见表1)。“十五”期间,我国初步形成了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体系。然而,优质资源的匮乏和效用低下已经成为资源建设的新瓶颈,这包括资源的结构性缺乏、共享困难、区域整体规划不到位等问题[1][2]。在这种背景下,由于博客所具备的易于操作管理、更新速度快、便于共享等优势,在资源建设方面展现出了新的生命力,特别是在建设反思日志、教学设计案例等“生成性资源”方面,具有推动集体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潜能,受到关注。
基于博客平台支撑的教育资源建设,能够和教师专业发展、教研活动相结合,使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建设迎来了一个新的契机[3]。目前,国内知名的教育博客群有天河部落、苏州教育博客、海盐教育博客以及淄博教育博客等。本文分别从这四大博客的定位、特征以及主要栏目进行一个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显示的四大博客群尽管在栏目设置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其宗旨均离不开区域性的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资源共建。就区域资源建设而言,天河部落取得了较明显的成绩。就此,本文选取了基于博客的区域教研和资源建设平台“天河部落”进行调研,定向抽样了天河区11所学校的104位教师、20位教研室人员,并根据调研对象角色设计了教师和教研员两个版本的问卷,结合问卷对天河区近10个课题负责人和教研室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
二、天河部落教育资源建设总体模式分析
学科内容分析与建设是“天河部落”的教研核心。与传统资源库建设相区别,它不是简单地建设各种静态资源(课件、素材等),而是侧重于建设面向学科教学实用价值的生成性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提供教师为达成学科目标而进行深层次加工,创造各种面向学科、实用性的优质资源,实现区域学科资源的共建共享,使资源建设在学科实践、区域教研中发挥价值,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教学效果[4][5]。
天河部落的教育资源建设工作集中在三个层面:技术支持、教育资源建设机制、教育资源内容建设,如图1所示。(1)技术平台支持:部落中所有的资源建设均主要有赖于Blog技术的支持,部落根据用户资源管理和使用需要不断完善博客平台的各项技术功能。(2)资源建设机制:包括建设主体、管理机制以及奖励机制等。目前,建设主体主要包括38支团队,每支团队由天河区3所学校以上、5-7位教师组成,且均以教研室为主导,以课题、项目为推动力;管理机制主要涉及到群组(共340个群组)、实名制注册、集体备课等;奖励机制主要包括物质奖励(稿费)和精神奖励(承认学术价值:部落名人、学科推荐)等。(3)资源建设内容:按目标可分为学科资源建设、教学实施、教研活动等。其中,学科资源建设可分为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资源建设。课前资源建设集中于教学设计研究,通过学校集体备课、校际备课以及区域集体备课等方式进行;课中资源建设集中于教学设计实施研究,主要是课例研究和基于知识点的教学反思。课后资源建设集中于学生学习研究,包括学习困难生研究和优秀生研究。
三、天河部落教育资源的建设机制分析
(一)部落资源建设的三大动力:教师、领导、项目
天河部落中的资源建设是“自发”而成,还是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推进呢?对此,笔者深度访谈了一线教师及教研员,发现推动部落资源建设发展的动力主要包括:(1)教师的积极参与,这是资源建设的原动力;(2)领导的重视,这是资源建设的重要动力;(3)项目、课题的推动,这是资源建设的助推器,加快了优质资源的建设。
自发和以教研室组织的课题项目是推动着其发展的动力。自发主要是教师的热情、积极性,而课题项目主要是通过教研室来组织、引导的。 ――张惠平(昌乐小学老师)
首先是领导的重视,特别是教研室主任(张伟春)以身作则,高度重视;其次是推进的方法有效,以项目、课题的方式推动;再次是教师集体的积极参与,俗话说“独朵花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人能力有限制,集体智慧战胜天。
――郑雪萍(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人员)
(二)教师参与部落教学资源建设的方式
调查显示(见图2),超过50%的教师通过网络教研、下载资源、集体备课、发表评论以及上传资源等方式来参与部落资源的建设。其中,参与网络教研和下载资源的教师比例分别占64.4%和63.3%,集体备课和发表评论均占53.3%,上传资源占50%。从上传和下载资源来看,下载比例大于上传比例。这反映出资源的需求量比供给量大,既显示了教师对资源的重视程度较高,同时也反映出加快资源建设步伐的紧迫性。
(三)实名制注册是部落资源建设管理的主要机制
部落资源建设的管理机制集主要包括实名制注册、群组、集体备课等。调查显示(见图3),75.4%的受调查者(教师和教研员)认为实名制注册能“很好”或“较好”地保证了资源的真实有效性;超过六成的受调查者认为群组、集体备课对资源建设具有“很好”或“较好”的促进作用;但被调查者对部落资源的检索方式,以及日志优选机制的满意度偏低。
上述数据表明,受调查者普遍认为“实名制注册”、“群组”和“集体备课”有助于部落的资源建设。访谈中,部落骨干教师张惠平提到:“群组发挥着知识管理的作用,把学科资源管理起来,通过群组的查找,能更快更准的找到所需要资源。”为了更好的研究影响部落资源建设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因素分析法,显示“实名制注册”(因素1,见表3)的特征值大于1;从第2个因素开始(见图4),陡线甚为平坦。这说明了实名制注册是部落资源建设管理机制的主要因素,确保了部落资源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部落教学资源的奖励机制:精神与物质并重
目前,天河部落的奖励机制主要分为精神奖励(承认学术价值)和物质奖励(稿费)。精神奖励包括:部落名人、部落之星、学科推荐以及日志推荐等,而物质奖励则主要是通过群组以稿费的形式进行奖励。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教师赞成稿费和承认学术价值的奖励机制,46%的教师也赞成教育行政部门表彰(见图5)。区科研办容梅主任在接受访谈中指出,“精神奖励是一个具有很大吸引力的机制,而且将会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有助于广大教师继续保持这种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四、天河部落教育资源建设的应用实效性分析
(一)超过九成教师关注部落中的教学资源
根据天河部落现有的资源栏目分类体系,包括教学资源、计划总结、网络教研、教研活动、教研综述、教育理论、专题研究、工作感悟、探讨争鸣、社会生活、课题研究、探究动态、课题管理和学术论文等。调查表明,教师对这14种类型资源的使用程度各有不同(见图6)。其中,受关注程度最高的是教学资源(91.1%)、其次是教研活动(61.6%)、再次是网络教研(56.6%)等。这反映了天河部落的建设成效与其定位相一致:结合区域教研,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部落教学资源对实际教学的帮助程度较大
调查显示,天河部落中的教学资源备受一线教师青睐。高达97%的教师认为这些资源对他们的教学工作有帮助,其中9%的教师认为具有“非常大的帮助”,46%的教师认为具“有较大帮助”,42%的教师认为“有帮助”(见表4)。这表明这些资源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积极效果,并且由于其所具有的区域性辐射作用,影响效益不可忽视。
(三)八成以上的教师认为反思日志对教学有提升作用
撰写反思日志是天河部落的重大特色,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调查显示(见图7),超过八成的教师认为这些反思日志对教学具有“较大作用”或“很大作用”。其中,认为“具有较大作用”的占79%。在访谈中,龙口西小学茹海珊骨干老师认为:“在天河部落中使用过程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体会就是老师们通过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日志,通过反思交流,寻找到心灵的伙伴,学习的伙伴,在教师团队中不断发展自己。”
(四)八成教师对部落的资源建设使用情况表示满意
一线教师认为部落资源对实际的教学具有积极作用(见表5),80%的教师对部落资源使用的满意度较高,其中70%的教师认为“比较满意”,“非常满意”占10%。结合访谈,教师们认为天河部落中基于知识点的教学反思对他们的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影响明显。
五、结论
(一)天河部落教学资源建设的优秀经验[6]
1.合理的建设机制有效地促进了部落教育资源的发展
调研显示,合理的建设机制有效地促进了部落资源的健康发展。这些机制主要包括:以教研室组织的项目、课题为导向,提升了教师的网络教研积极性;部落的实名制注册保证了资源建设的良性发展;群组的使用以及区域集体备课对天河部落的资源建设具有推动作用;部落教学资源的奖励机制有助于提升教师参与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2.免费性和共享性是部落资源建设成果的最大特征
资源共享性和平台使用免费性是部落资源成果的最大优势,尤其是共享性。其次是“围绕主题组织学习所需要的教案、工具、软件或辅助资源”占51.7%,再次是资源的原创性(45.8%)。这些分析结果符合博客技术的本质特征,也证明了天河部落是博客技术的典型应用,并且是在教育领域中运用得比较成功的实例。
3.贴近学科、面向应用的定位提升了资源建设的效果
八成以上的教师对部落中的教学资源表示满意,主要原因是这些资源贴近学科、面向应用。例如,课前的教学资源建设,通过集体备课,集中教育智慧,并将这些面向应用的教学资源实现区域共享,提升了这些资源对一线教师的实用价值。
4.反思性的教学资源,有效地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基于知识点的教学反思是天河部落的重大特色,包括了针对课时、单元和专题的教学反思。八成以上的教师认为基于知识点的教学反思能有效地促进总结经验,提升教学技能。通过撰写反思,教师们积累了教育智慧,分享了经验,有效地促进了专业发展。
(二)完善天河部落教学资源建设的相关建议
1.部落的资源检索方式有待改进
目前,部落的资源检索属于站内检索,包括“日志标题”、“博客名称”和关键词检索等。相对而言,检索方式仍欠灵活。超过60%的教师认为“一般”、“不好”或“很不好”。因此,建议部落在资源检索方式上能够进一步优化“标签”、“关键词”等元数据的使用,提高检索实效性。
2.部落的日志优选机制仍需下功夫
仅有四成教师认为部落的日志优选机制“很好”或“较好”,而六成教师认为“一般”、“不好”、“很不好”。日志的优选机制,关系到教师阅读的范围和质量。因此,建议部落在日志优选机制上仍需下功夫。
3.部落的运行速度急需加快,并开展相关的资源应用技能培训
近七成教师认为部落的运行速度太慢,1/4的教师认为他们缺乏部落资源应用的培训。因此,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共建共享质量,建议及时更新部落的软硬件条件和技术环境,提升运行速度,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资源应用技能的培训。
综上,广州市天河区教研室依据新课改的学科实用需求,立足学科资源建设和需求现状,有效整合了区域力量,探索和践行了一种区域学科资源建设的新途径,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基于教育博客平台的“天河部落”学科资源建设模式。研究表明,这种模式所创建的生成和动态完善的学科资源,提升了学科资源建设的有效性,促进了资源价值的实用性转化,并将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科资源建设协同发展,探索出了区域学科资源建设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傅骞,代永兴等.教育资源区域共建策略及支持平台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7,(1).
[2]欧建锋,何克抗.支持新课改的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 2006, 26(4).
[3]张仙,黎加厚.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3).
[4]张伟春,容梅等.区域教研信息化:天河部落的思考与行动[J].教育技术资讯,2007,(1).
[5]容梅,胡小勇等.数字时代区域学科资源建设新模式:“天河部落”的行动[J].中国电化教育,2007,(4).
[6]张伟春.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广州天河区的思路与行动[DB/OL].thjy.省略/zxl/UpFile/lw1011.doc.省略);张婵清,学士,汕头市澄海区澄海中学,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张伟春,硕士,广州市天河区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区域教研信息化。
Case Study On Blog-based Education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
Hu Xiaoyong1Zhang Chanqing2Zhang Weichun3
(1.College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2.Chenhai Middle School,Guangdong Shantou, Shantou Guangdong 515800;
3.Tianhe Institute of Instruction & Research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0)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research of blog-based education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 in Tianhe district, which includes constructive modle,constructive stratety and effectiveness,ect. The paper also summary these good experiences and strategies of learni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in Tianhe-Blog, in order to promoting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部分高校多媒体教学层次仍处于较低阶段,多媒体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对多媒体的教学的满意度不高,影响教学效果。PPT制作选用的背景与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图片与文字的搭配、字幕与图片的弹出方式、教案的配图选用、表格的制作形式等等,需要在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最受学生喜爱的类型。部分教学素质高的教师对多媒体使用的益处认识不足,偏向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导致师资的浪费。其次,多媒体课件共享资源平台建设存在缺陷,部分高校教学资源设置较高的壁垒,使得各个高校的教学资源不能充分实现共享,教学资源流通不便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发挥。
二、高校多媒体教学有效性提高的策略
高校多媒体教学是目前教育改革发展势不可挡的新形势,不断创新改革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笔者针对目前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滞后性的特点,对提高多媒体教学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健全高校网络信息平台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要以丰富我教学资源作为前提,在信息快速发展更新的今天,各高校的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由于信息量数据庞大,高校需要完善信息收集平台机制,筛选出有利于本校发展需要的信息资源,以供在校师生使用。信息爆炸具有双重性,需要构建完善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对教学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去粗取精。其次,多媒体教学系统要及时更新,防止因教学设备系统的老化,出现教学平台中画面与语音不同步等教学失误现象,完善时间戳和动态缓冲区技术来同步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语音信息和视频信息。多媒体教学评价机制对监督多媒体教学和提高多媒体教学有效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要结合地区教学特色,建立和完善多媒体教学评价系统,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实用价值。
(二)健全高校多媒体教学的理论系统科技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故此多媒体教学基础设置和技术指导问题并不明显。而多媒体教学中的理论体系构建往往受到忽视,完整的多媒体教学理论体系可使我们更为直观地了解多媒体教学的益处与不足,便于我们日后不断改进和创新。多媒体中的投影、视频、录音、幻灯等技术性设备从视、听、说等感官去感受学习的奥妙,多媒体理论体系的建设,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视觉、听觉和触觉等给学生感官刺激的效果的差异,以便于在制作课件中有所侧重,增强教学效果。学生由于对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的感官反应不同,是其吸收和记忆的知识存在差距,多媒体教学理论体系可更好分析供视、听、说感官教学特点,为教学的进步提供依据。
三、总结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资源库;课程教学
一、建设意义
教学资源库是各类教学资源的优化和集成,涵盖了不同深度和广度的知识点,适合教师因材施教,与学生交流互动,为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有效保障。资源库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方便的网络平台,适合学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1.建设目标
面向自动化专业,通过系统设计、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持续更新的方式把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资源库建设成为汇集教育教学改革最新成果的、开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并在全校同类专业中推广,实现资源共享。
2.建设思路
①制订资源建设标准。根据学校专家制订的应用基础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该专业的基本要求,规定好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标准,总结并创新建设该课程的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的修正、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创新总结、教学论文的发表、教材选择或修订等。
②核心资源建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资源库的核心资源是教师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直接应用的资料。核心资源包括电子课件、电子教案、教学视频、试题库、习题库、实验教学视频等。核心资源的建设应紧扣课程大纲要求,契合专业建设思路,保证资源建设的准确性和先进性。
③辅助资源建设。学生普遍反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较难学,它的基本概念多而杂,基本原理抽象不好理解,基本分析计算方法需注重“工程性”和“系统性”。为了使教师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需要建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辅助学习资源,其内容包括重点知识点的动画演示、重点电路的虚拟仿真、电子技术应用案例、元器件资料库等。
④特色资源建设。结合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子EDA技术等相关课程及其实训课程,项目组可开发虚拟电子产品生产车间、电子电路分析制作调试虚拟实训室等实验系统。可通过组织电子技术实验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电子爱好者协会等活动,让学生利用课程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三、建设内容与成果
1.建设内容
首先确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标准,然后再确定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各章节的重点知识点,最后确定各个知识点的素材应采用的媒体表现形式,包括动画、网页、录像、文字、图形图像、仿真文件等。对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各章节知识点分析如下:
①半导体分立元器件包括:半导体基础、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场效应三极管。
②基本放大电路包括: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射极输出器、负反馈、多级放大器、功率放大器。
③集成运算放大器包括: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线性应用、非线性应用。
④正弦波振荡电路包括:自激振荡、RC振荡、LC振荡、晶体振荡器。
⑤直流稳压电源包括:整流、滤波、稳压。
2.建设成果
①教学文件库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设计、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指导书、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论文、教材等。
②教学素材库包括:动态抽象的知识点做出的动画素材、重点且典型的知识点做出的微课视频素材、课程相关图像图形素材、案例素材及课程相关材料。
③试题习题库:结合历年来教学经验,参考各种教学资料,首先编写不同题目类型的习题库,按照章节将习题分开,再按题目类型(选择、填空、计算)分类输入网站数据库。学生可从网上做题并提交,老师批阅回复。
④教学课件库: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时、不同层次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开发不同深度的教学课件,组成教学课件库,供教师教学使用,学生也可参考自学。
⑤实践教学资料库:注重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原则,建设实践教学库,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应用案例、实验仪器介绍、实验电路仿真、实验教学课件等。
⑥制作网站,并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在网站上开发各种虚拟电子实验室,利于学生自主做实验。组织各种电子技术相关活动和比赛,提高资源库的利用率。
四、推广与更新
在资源库的集中建设完成后,立即开展资源库的应用推广。推广范围可从大学到社会,推广对象可从学校一线教师到广大学生,利用经验交流、成果展示等方式,逐步扩大影响,提高利用率。为保证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教师和学生开发的课程新资源可随时加入资源库。
五、规划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