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优秀的记叙文范文

优秀的记叙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优秀的记叙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优秀的记叙文

第1篇:优秀的记叙文范文

近几年,省、地中考语文试题中都有对记叙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可见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从选材看,所选的记叙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贴近生活,易于理解。材料更多的是选择反映人间真情、人生哲理、无私奉献的内容。从试题设置看,一般主观题占主导地位,但开放性试题越来越多,着眼于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二、考查要点

1.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清记叙文的要素、人称、顺序等。如:

2012年的16题: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填写下表。

2.概括文章内容。如2008年的24题: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2011年的第19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3.找出重点段落、关键语句、中心句,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一些语句的深层含义;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如 2009年的21题:指出最后一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4.区别认识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理解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如2011年20题: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理解题目的含义。如 2009年的20题:文题《最后的阳光》有什么深刻含义?2012年的20题:理解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的含义。

6.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如2009年的19题:做人应讲求诚信,卡夫卡为什么要欺骗小女孩?2011年的21题:陈乐平是一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他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列举出两点。

7.修辞手法的运用。如2010年的23题:读完全文后,模仿下面的句子,概括这位母亲的优秀品质,构成排比句式。母亲刚强、坚韧,令我感动; , ; , 。

8.主观开放试题。如2008年的28题:在生活中,你一定会有被理解、关爱或理解、关爱他人的经历,请就其中一方面举例,谈谈你的感受。

三、考点解读

这里说一下几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记叙和描写无疑是记叙文中最重要的两种表达方式,但在各地中考试题中考查最多的是描写、抒情和议论。

1.描写:是记叙文中写人状物常用的一种手法。好的描写常常可以使形象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2.抒情:即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常用的抒情方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在记叙文中,抒情性的文字可以使文章的情感更加丰富、强烈,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议论:即作者对某个对象或问题发表见解,表明观点和态度。它是议论文中的主要表达方法,但用在记叙文体中可以起到点染主题、评价事物、折射作者思想的作用。

四、方法指导

近几年中考试题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记叙文阅读考题的设置多是课外的美文,多读、善思会有利于学习和应试。

1.要能根据文章的内容分辨文章的类型。阅读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有的是以写人为主的散文,有的是人物通讯。要会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描写的分析,了解人物的思想品德及文章的主题思想。而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要能通过分析事情的经过,揭示事情的意义。以借物抒情为主的记叙文多属于抒情散文,有的是以一定的具体事物为对象,有的是以物喻人,作者往往把自己的情思融于事物或景物描写之中。

2.结合记叙文的文体知识对文章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要会分析记叙的要素、人称、顺序,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能根据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理清文章的思路,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理解文章的详略与表达主题的关系。能从文章中找出重点段落和语句,理解它们的作用,并体会关键性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3.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叙述和描写常常结合起来使用,阅读时要注意叙述和描写对深刻理解文章所起关键性的作用。

第2篇:优秀的记叙文范文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长期以来还是“三无”产品:无写作教学的理论体系、无写作教学的课程体系、无写作教学的成熟的实践探索。这源于不少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把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把写作教学当作软任务。二是教课文有一定的计划性、系统性,教写作却无计划性、系统性。这些误区导致了写作教学的随意性和无序性。

再从学生的写作来看,学生的积极性差,常是完成任务了事;目的不明确,就文写文,就文改文,没有解决问题;写作知识贫乏,写出的作文字迹潦草,错别字多,语句不通,文体不符,优秀率不高。

针对上述的现状, 语文教师如何建立一个作文训练的科学体系,改进作文教学内容,达到作文教学的整体化系统化,增加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切切实实、扎扎实实在日常有目的的积累和基本技能训练中有所得,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写出“象样”的文章,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中“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面对文体不限的作文要求,多数学生都会选择他们最熟悉记叙文来写。因此,记叙文写作的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对语文课程的教和学都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总结十几年的作文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有效地记叙文写作教学模式。

我认为,记叙文写作的有效教学模式,是把教师的“教”系统化,以便学生更好的“学”,以此实现其“有效” 性。因此,我根据中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设计出一条“快乐作文——规范作文——创新作文”的记叙文系统的教学模式,有梯度,可操作性强。具体方法如下:

(一)把记叙文文体教学、记叙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

学生要想写出优秀的记叙文,记叙文知识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没有文体知识的支撑,写作就如空中楼阁。所以,写作教学是建立在记叙文文体教学的基础上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二)做好“四读一悟”的贯彻工作,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四读”即“读自己”、“读名人”、“读生活”、“读自然”;“一悟”即“读中悟”。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教科书记叙文的安排规律,七年级时,把重点放在“读自己”、“读名人”、“读生活”上,以便学生认识自我,效仿名人,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在八年级时,重点放在“读名人”、“读生活”、“读自然”上,实现阅读名著积累文学知识,发现、观察生活中的细节,认真观察自然,在认识自然中陶冶情操。在九年级时,随着积累的增加,生活阅历的丰富,逐渐学会从中悟出人生的哲理,提高自己认知、分析、探究事物的能力。

(三)鼓励并指导学生坚持写随笔。

随笔作文,又称随笔化作文,随笔作文包括课堂随笔和课后随笔。平日以写日记随笔为主,所做、所观、所闻、所感、所想,尽收笔下。在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初中生应达到的写作要求,给予适当的方法指导。

(四)按照学生思维发展规律,不同时期,重点各异,由浅入深的把“教”与“学”系统化。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高低和知识储备的多少,我把7——9年级分成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突出重点,由浅入深的把“教”与“学”系统化”。

1、第一阶段(七年级),采用多种形式增加学生的积累。

在这个阶段,除了多种形式的积累外,学生思维的回想能力的训练也不能忽视,教师进行适当的语言表达训练之外,主要是培养学生“我手写我心”,说心里话,写放胆文,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只要敢想敢写就行,有没有写作意识、表达的恰当不恰当并不是评分的标准,唯一的标准就是自由表达、说真话、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让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快乐的“学”,快乐的“写”。

这个阶段我称之为:“快乐作文”阶段。

2、第二阶段(八年级),分专题对记叙文写作技巧进行探究,并做成专题讲座的教学设计或示范课,使这些专题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

在这个阶段,我把“作文的拟题、开头、结尾、照应的技巧;作文的一题多意(立意)、一题多形(结构)方法;素材转化方法;布局的技巧”等方面的写作技巧“教”给学生,用学生的实践,验证这些技巧是否有效。经过反复推敲之后,把这些记叙文专题写作的技巧,按照顺序形成一套完整的记叙文教学方案。学生通过使用技巧前后的比较,会切实感受到作文得到“规范”后的好处。

这个阶段我称之为:“规范作文”阶段。

3、第三阶段(九年级)加强学生作文的立意创新的指导。

九年级的学生面临的是中考这一最实际的压力,如何让自己的作文立意深刻,语言流畅生动,在应试中得高分便成了许多学生追求的目标,这个时候无论是课堂阅读教学还是具体的写作专题课堂教学都要指向考试作文。在此阶段“规范作文”要想达到深刻、精美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所以此阶段就把作文的审题立意作为训练重要。

这个阶段我称之为:“创新作文”阶段。

(五)、建立多元化的修改与评价机制。

第3篇:优秀的记叙文范文

经典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常读常新,是因为作者在创作时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审美空间,为读者第二次创作提供了宽松的环境,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特质使经典作品的生命得到无限的延展。在各类文学体裁中,诗歌的语言表现力最强,这就是因为诗人创作时给读者预留的审美空间较大。当下中学生记叙文写作状况堪忧,虽然其中原因众多,但我认为关键所在是学生所写作文缺少一种独特的“韵味”。那么,这种“韵味”如何而来呢?我们可以借鉴诗歌的写法为记叙文写作留足审美空间,并以此来提升记叙文的“韵味”。

一、闻声识人――犹抱琵琶半遮面

记叙文写作,塑造人物形象尤为重要。高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塑造人物的基本技法,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在记叙文写作时,多学生都能对人物进行精细的典型的刻画,能够形象地把人物展现在我们面前。然而,很多时候读者阅读之后看见了这个人,也能感受到了这个人,但仔细品读就会觉得少一点什么,也就是这“一点”让作文未能达到上层佳作的境界。到底少了什么呢?下面我阅读几首诗歌,看看诗歌中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例如,韦庄《菩萨蛮》(其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首诗中刻画了两个人物,其一就是作者自己,其二是酒家之女。诗人对酒家女的塑造如若用“惟妙惟肖”来形容就是对诗人的亵渎,神来之笔不能言喻。江南的一切都好,美女也好,但是怎样才能写出江南美女的共同特征,诗人可以说是一番精致雕琢。江南水乡,水润肤色,诗人便抓住了江南女子肤色“白皙”的特点,以点带面地写出江南女人之美。然而作者并没有对酒家之女做全面细致的描摹,全面细致的描摹也许只能做到“惟妙惟肖”,却难以写出江南女人的神韵。诗人先写酒家之女似月般美好的总体印象,再腕白皙到“霜雪”的程度这个典型细节,十个字便传神的从一面一点两个角度将此美人的神韵现出。然则除了“皓腕”便再无可写之处了吗?不,正相反,正因为“皓腕”这一细节,引发了读者无尽的联想,酒家之女美不在笔下,而在每个读者的心中。我们阅读之后,似乎没有看见这个酒家之女,又似乎看见了酒家之女,这便是诗人高明之处,留足了想象的空间,让后来读者能够根据审美特质去无限地填充补全酒家之女的形象。再如,宋代词人晏几道《鹧鸪天》中的“彩袖殷勤捧玉钟”、宋代词人贺铸《青玉案》中的“凌波不过横塘路”都是运用这种方式来描绘美女。这样的例子在古代诗词中比比皆是,这绝不是偶然的出现,而是一种必然的写法,这种手法却长期的被我们所忽视。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人的审美情趣可能发生了变化,但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美”的追求,然而“美”又如何界定呢,不同时代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界定。古代诗人们就是抓这个特征,才在诗歌创作时留下足够的审美空间,让后世之人根据自己的审美特征尽情的想象、补充,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二、景中藏情――此时无声胜有声

记叙文写作抒情是必不可少的。而当下中学生记叙文中的抒情很是让人生厌,其原因多是无病,高喊口号。学生在记叙文写作时不懂得如何“隐藏自己的思想脉络”,而是全方位的把“思想脉络”暴露给读者。这势必会让读者感觉这种情感好像是作者硬塞给读者的,而读者却不一定认同。那么,如何“隐藏自己的思想脉络”就成为记叙文抒情的关键所在。下面我阅读一首诗歌,来感受一下诗歌中是如何“隐藏思想脉络”的。例如,宋代诗人梅尧臣《东溪》“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本诗起句便写了诗人乘船到东溪去看水,到了东溪,登上孤屿,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不由地留恋忘返。中间两联用“野凫”“老树”“蒲耳”“沙石”四个意象写出东溪景色的“美”与“闲”,推己及物,物我两忘。尾联两句之中“情虽不厌住不得”是直接抒情,而“薄暮归来车马疲”便是以景结情。薄暮催人归去,车和马也劳顿了一天。既体现了诗人公务缠身不能久留的无奈,又体现了诗人东溪赏景的闲情逸致。我们虽没有直接读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但“薄暮”和“疲”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与穿透力,让每位读者能与诗人达到精神上的共鸣,或喜,或泣。又如,唐代诗人王昌龄《从军行》中的“高高秋月照长城”、明朝诗人杜庠《赤壁》中的“荒矾鸥鸟满烟芜”,都是在Y句中“隐藏自己的思想脉络”,并以此来拓展诗歌的情感意蕴,把有限变成了无限。这种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直抒之情更富感染力与穿透力,别具一种不言而喻的情韵。记叙文写作也应如此,有时候不直接言说也许比直接言说表现出来的意蕴更加广阔、深厚,真正高明的写作要做到“一枝一叶总关情”。

三、跳跃叙事――拨弦转轴三两声

第4篇:优秀的记叙文范文

“记叙文”这个名字是一个时代的概念,它源自于20世纪前期中国“”后语文学科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后。当时一些优秀的语文教师希望教给中小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样式,从而根据丰富的社会文章写作样式,综合提取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几种最基本的通用写作体式。

其实,传统的记叙文大多可以归入“散文”名下,而“小说”也可纳入高考“记叙文”写作复习之中。因此,我们的“记叙文”暂且可以分为四种体式:一般记叙文、写人记事散文、小小说、故事新编。“剧本”“寓言故事”因其特殊,故暂不提供专门体式。

“一般记叙文”其实是“写人记事散文”之一种,但是,为了应合一些读者的认知,我们将其从“写人记事散文”中抽取出来与之并列。现厘定“一般记叙文”基本标准为:叙一件事,写一个人,表达一个中心,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

“三一式”一般记叙文的基本构思可以根据事件发展逻辑分为三个操作环节:事前――事中――事后。

(1)“事前”:铺垫伏笔。“事前”有两种情况,一是事件发生之前的背景、准备,二是事件发展前期的基本状况。无论是“之前”还是“前期”,都属于开头部分,主要作用都是为主体部分作铺垫,为主题表达、人物形象刻画作伏笔。

(2)“事中”:饱满叙描。这是文章的主体,通常占全文五分之三的容量。主体部分主要通过叙事来刻画人物、表达主题。由于重心不在“叙事”上,因此事件流程处理上要运用精选、截取、放大等技法。“放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描写”,写出细节,融入情感。

(3)“事后”:画龙点睛。这是事件的结尾部分。考场写作对“主题”要求比较高,最后是画龙点睛的重要时机。结尾部分的画龙点睛有两种情况:一是“暗点”,即通过最后的叙述描写含蓄表达出主题;二是“明点”,即直接用简洁的抒情议论语句表达主题。

本策略成功运用的关键在三处:

(1)事件具有“主题价值”。世上千千万万种事件,大致可分三种:有内涵的事件,有趣味的事件,没有什么内涵、趣味的事件。这样的区分主要看其侧重点。对于高考写作而言,更多的是需要选择“有内涵”的事件。当然,“内涵”也分层次,同样是父母之爱,精神的帮助可能要高于物质的关心、身体的关心;身体的关心也分情况,高考前的体检事件可能要强于一次感冒的吃药。

(2)人物具有“情思价值”。一般而言,人物的价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理性价值,一是感性价值。一个陌生人的举止可能引发我们思考,亲人的一个动作可能触发我们感情的河流。一般记叙文更多的要关注人物的“抒情价值”,就是关注熟悉的人,尤其是亲人;关注一个能表达主题的细节,而不是全面写一个人的方方面面。

(3)描写具有“渲染价值”。优秀的“一般记叙文”最大的亮点在于描写。这里的描写主要体现在两类:一是人物描写,一类是环境描写(景物、场景)。人物描写一定要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性格特点服务,环境描写一定要为人物、主题服务。二者都要精当,有渲染力。

我们怎样过母亲节的

①我们决定为“母亲节”举行一次特别庆祝。它能让我们意识到母亲为我们成年累月地操劳,她吃足苦头和付出牺牲,全是为了我们的缘故。

②为庆祝这一节日,父亲决定休假一天,不去办公室;姐姐安娜和我也请了假,不去大学上课;妹妹玛丽和弟弟威尔也待在家里,不去中学上学。两个姑娘觉得穿上我们最好的衣服庆祝这个盛大节日真是太好了。因此她们俩都买了新帽子。母亲亲手把两顶帽子都好好装饰了一番,它们看起来漂亮极了。父亲为我们兄弟俩和他自己买了几条活结丝领带作节日纪念,好让我们时常想到母亲。我们本想给母亲买一顶新帽子,可后来发现她好像更喜欢她那顶旧的灰色无檐帽,不想买一顶新的,因此只好作罢。

③按原来的计划,我们决定在吃完早饭之后给母亲一个意外的惊喜,那就是租一辆车带她去乡间美美地畅游一番――这种享受她在平时几乎是无福消受的。可父亲突然想到一件比带母亲去乡间游玩更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去钓鱼。我们也都觉得有一个确定的目标对母亲来说更棒一些,再说,父亲恰好在头一天买了一根新钓竿,而且他还说要是母亲乐意的话,她可以用它钓钓鱼玩。

④可是,当车开到家门口的时候,我们意外地发现车子好像根本没那么宽,因为我们事先没有考虑到父亲的钓鱼篓、钓竿,我们没法一人不漏地坐进车里。父亲叫我们不要管他,他叫我们不要为他三年来没真正休过一天假而过意不去。安妮和玛丽两位姑娘表示乐意留在家里准备午饭,威尔和我本来是该留下来的,可遗憾的是我们对做饭一窍不通,留下来啥用都没有。就这样争来争去,最后的决定是让母亲留下,让她在家里好好地休息一天,同时也做一做饭。好在母亲对钓鱼没什么兴趣。再说,尽管天气晴朗,但户外还是有点凉意的,父亲很担心母亲同去的话弄不好会着凉。于是,我们为母亲欢呼三声,然后就开着车上路了。母亲站在走廊上目送我们离去,一直到再也看不见我们为止。

⑤我们在山间玩得实在是太痛快了,这你完全可以想见。父亲钓到各种各样大大的鱼,威尔和我也过了一把钓鱼的瘾,姑娘们在溪边遇到很多小伙子,他们是她们的朋友,和她们神侃了好久。我们回到家时已经很晚,差不多是傍晚七点了。母亲把晚餐温在火上等候着,以便我们回来时刚好可以热乎乎地端出来。只是她先得替父亲拿毛巾、肥皂以及他的换洗衣服,因为他每次钓鱼回来都是一身脏兮兮的。另外,母亲还得帮两个女儿收拾一下,这些事儿够她忙一阵子的。

⑥最后总算一切准备就绪了,我们在餐桌边坐了下来。晚餐实在是太丰富了――有烤火鸡和圣诞节的各种美味。席间母亲不得不时不时地起身,前前后后取这取那地忙个不停。

⑦吃完之后,我们都想为清理餐桌和洗碗助一臂之力,可母亲说她确实很乐意由她干这事儿,于是我们只好让她去干,因为为了使她高兴,我们怎么说都得顺从她这一次。

⑧在我们上床睡觉前和母亲吻别的时候,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乐的一天。我感到她这样说时眼里含着泪水。

雨过天会晴

①妈妈,雨过之后天会晴,请让我做你的太阳。

②天尚是靛蓝色,路灯在水塘中映出摇曳的、昏黄的光。柏油马路像是一面铜镜,镜中那个世界光怪陆离,泛着涟漪。风就这样毫无阻挡地横冲直撞,逼得路上撑着伞的行人匆忙躲闪。聒噪的鸣笛声扰得我愤愤地用手指敲打着伞柄,一些水珠应声蹦落。眼前的车灯刺得让人眯起了眼,它们猖狂地想要照亮整个世界。一辆又一辆,晃过眼,没有一辆愿意减速――妈妈的电瓶车就这样被卡在了路中央。时间像是凝在半空的焦糖布丁,执拗着丝毫也不愿流动。

③“别急啊,等那边红灯了就能走了,不会迟到,放心。”妈妈在雨中明显地打了个冷战,但唯一的一把伞,在我手上。灯光从远处投来,妈妈的背影像被镶上了一道金边,发丝在灯光中舞动,像是镁光灯下穿着薄纱旋转的舞者。依附着发梢的水珠闪耀着梦幻的光芒,比钻石要柔软,比星星要温暖,似乎能映出一个光明斑斓的童话世界,就像妈妈曾在我梦里种下的那样。我发誓,那是我见过的这世上最美的丝线,串起那珍珠般的雨滴,也串起妈妈骑车载我上下学的每一个日日夜夜。

④我看得痴了,回过神的一刹那,那颗水珠在妈妈的一个冷战中翩然坠落,发梢像是受惊的小鸟,也惊慌地上下晃动着,晃动了周围的空气。接踵而至的是那刺耳的鸣笛声和冷酷的车轮碾压着水塘的哂笑声――依旧没有车愿意让一让我焦急却又胆怯的母亲。突然很想冲着那些铁皮玩意儿吼一句,然后像女侠一样带着妈妈乘着青云从这条“大江”上飞越过去,留下一个个亮晃晃的“大眼睛”愣在原地。可惜我不是什么女侠,不会什么轻功。我只是默默地把伞撑过妈妈的头顶。那一刹风和雨冷冷地打来,眼前水汽迷蒙,已然看不清那个镶着金边的背影。

⑤“干什么呀?你撑吧,你待会儿上学呢!别淋雨,会感冒的!”妈妈试图推开伞,脚在踏板上直跺。

⑥“没事儿,这伞大,我淋不着。”我边说边用袖管抹去脸上的雨水,却似乎仍看不清那道光。

⑦终于有车在妈妈面前停下来,我感激地望着那片温柔的光晕。妈妈费力地蹬了几下,那团光晕一点点向后倒退着。

⑧妈妈,雨过之后天会晴,我想做你的太阳,蒸干那些年冰冷的雨水,照亮那天你的背影和你眼里的光。

本文通过母亲在雨中为“我”送考的事件,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与爱。文章从“我”的视角出发,饱含感情地写了雨中妈妈与“我”一起在路上等红灯的一件小事。文章淡化了情节,抓住了雨中的种种辛酸与感动,完成了妈妈给“我”撑伞、给“我”爱护到“我”为妈妈撑伞的转变,思路清晰自然。

(1)“事前”:铺垫伏笔。开头第①段用一句简洁的比喻句点题,为下文埋下伏笔。

第5篇:优秀的记叙文范文

语文试卷由常州一中和__中学共同命题,总体难度较大,成绩弱的学生不会,成绩好的学生也不会,这样的试卷区分度不高。这样的试卷对优秀学生来说并无优势,以至于他们学校高分人数很少,在语言运用题、文言文翻译、诗歌欣赏以及名句默写几大题上十分严重。学生答题不规范,十分严重。周主任认为,试卷难有难的好处,教学上既要关注难题又不能忽视基础,让学生有做难题的心理准备。

__中学用的资料主要是《核按钮》,这一点跟我们一样,除了《核按钮》外,他们每周有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的选用和把关都是由钱校长一人负责,__中学比较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学生的写作将无话可说,阅读资料涉及的内容广泛,体裁不一,阅读同时也给予指导。

__中学高三从今年9月1日起(他们暑假为补课),开始复习,他们的语文并没有依照常规的按考点复习,而是从文言文阅读开始,一直到上次联考才复习结束,历时近4个月,其间顺带着将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有计划的复习一遍,至于他们是如何将教材顺带复习,周主任讲的并不清楚。联考结束后,他们开始复习诗歌欣赏,计划今年寒假前结束,一个多月时间,明年3月底4月初结束现代文阅读,同时结束第一轮复习,考点中的基础知识运用,他们打算在第二轮中再复习。

高三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势必要求课堂高效,__中学对高效课堂的要求也很高,每节课抓重点环节,以学生为本,有比较具体的考评机制(如何考评,他们语焉不详),课前、课后都有要求(具体如何做,周主任闪烁其词)。

关于作文教学,周主任说,__中学比较侧重于记叙文的写作,作为优秀的学生,要想在高考中突显出来,写记叙文不失为得高分的捷径,现在高考中大多数的学生都写议论文,这类文章特别容易成为 “大路货”,中等学生,语文素养又不高的,可以做议论文训练,而优秀学生,或者是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一定让他们写记叙文,写自己的生活,这样的文章有个性,容易得高分。

从与周主任交流来看,__中学语文的高分不是凭空得来的,他们抓重点,什么是重点?是课堂的高效,是课前课后的精细,是对高考的细致研究。

1.在今后的复习中,我们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今年考试说明语文有5点变化,要把它研究透,多于外校、教研室联系,了解考试信息,确保在信息上不闭塞。

2.以后我们的复习要更加的精细,细化到每一天,每一节课,认真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衔接工作,每周周练确保网上统一阅卷,研究数据,很好的使用数据,指导我们下一步复习。

3.不折不扣继续推进高效课堂,将高效课堂作为提高学生成绩的最主要阵地,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在单位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

第6篇:优秀的记叙文范文

高考作文历来备受重视,因为作文分值占语文总分的43.75%,然而平时做的种种努力,到了考试,效果还是不佳。学生对作文出现了明显地信心不足,畏怯的心理。本文对如何提高记叙文的写作水平进行了探讨。

1 无绪的素材积累

学生在作文上普遍存在的问题:语句不通,表意不明;选材空泛,缺少典型性;立意单一,缺少深刻的思想与观点等等。

众所周知,学生写作水平要想提高,必须进行素材积累。而目前,学生的素材储备多源自两方面:

1.1大量的美文摘抄

这样的积累往往目的性不强,全班就几本作文书或一两本作文素材大全,积累就像被罚抄书一般。这种积累方式纯粹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积累任务,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有效的针对性,费时耗力。

1.2教师提供的素材

教师提供的素材,往往是从网上搜索整理甚至照搬照印。学生缺少独特的通用素材。然而网上可供下载的资源,大多可共享,全省几十万考生,如果都用这样的素材,不管多新多全,试想想,撞车的几率有多高?

因为议论文的模式化写作,专家建议写记叙文,这样符合中学生的情感需求,能表现出真情实感,结果很多学生忙于编造催人泪下的故事情节,结果真正动人之处无法动人。所谓真情实感,不仅仅是悲伤、感动,大的方面有喜怒哀乐。我们的写作是要将这些生活中真实的情感在笔尖下写得生动形象,触发人的真实情感。

这样的素材准备,写出的作文自是空洞、“无情”,那么作文分自然是高不了的。

知道问题所在后,就要有针对性的积累作文素材,形成素材的独特性。

1.3素材积累方向

只有积累丰富、扎实的学生,才能在各类作文题中游刃有余,获得理想的分数。因为只有“经验丰富的人,即使‘无中生有’,也可以写成很好的文章,他的一些意思是平时积聚在那里的,只是临时加以组织加以配合罢了。”所以,平时的积累非常重要,如果平时没有对生活的观察、认识与体悟,没有丰富资料积累来源,“无中”决“生”不出“有”来。

就此,通过近年的钻研与实践,笔者觉得可从下几方面探究素材积累的方向,来达到有效贮备,这样才能落笔成文,中心明确,表情达意丰富、自然。

2.1基本思路积累

2.1.1记叙文基本思路

记叙文重在表情达意,写出真情实感,运用多种叙述方式,表达丰富而有启发意义的主题思想。我们可从许多优秀的文章和作文中得到启示:

运用“五笔叙述“的基本框架。①概述一笔;②交代一笔;③穿插一笔;④叙述一笔;⑤巧转一笔;⑥深化一笔;⑦再现情景,让人回味。

当然,实际写作中,我们要灵活运用“五笔叙事法”,不可机械呆板。“首先,所选的材料要适宜运用‘五笔叙事’法来写记叙文。其次,基本模式可以有变式,如‘概述一笔’可以是富有抒情味的概括描述,也可以将下文的‘穿插一笔’提上来与事件结合,形成具有浓厚氛围的‘概述’;‘交代一笔’后增加‘穿插一笔’,也可以将两笔结合起来写;‘深化一笔’可以写得含蓄一些,再现一个令人回味的情景。”

2.1.2结尾写景法

古人往往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如今我们的写作更要巧妙地用简洁而典型的景物、景象的描写表情达意,让我们的情感丰富而有韵味。

2011年高考题《这是你的战争》结尾“子蔚默默地看着他下楼,又到窗前,看他出了楼门,沿小路往腊梅林中去了。”这一句写景将人与梅相映,隐喻坚贞人格。

景的描写不在于大段描述,在于一言富含深意。学生在此指导下也多有佳句出现。如《乡野中的风》中,一同学描述的“晨风吹过,墙角的豆荚长得更欢了,饱满的豆粒昭示着对奶奶辛勤的感激。”一句写出了奶奶的勤快,同时也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2.2语言分类积累

语言积累的范围很广,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要有所为的。

2.2.1扩大素材积累的范围

首先,引导学生建立阅读意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因为学生的认知里,读书是耽误时间的,读书对提高学习成绩是没有助益的。因为阅读的影响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笔者整整花了一学期的时间帮助学生建立阅读意识,到了期末时,学生的阅读的悟性和作文水平都有了较为明显地提高。学生由“任务型”阅读向“兴趣型”转变。

其次,推荐读物,引导积累。其实我们手边有很好的阅读资料。一是必修一到五的语文书及其读本;二是相关选修课本及其读本;三是近期高考试卷和每周一次的综合试卷中的文学类篇章。

此外,还要关注生活,每次月假,笔者都会布置个小题目,要求学生回家用心观察亲人的生活与体会他们为家人地付出,并且要用具体的事例描述出来。

就读本和试卷上素材的积累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写作材料。此外,加上学生有目的地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渐渐地写出了父母、亲人不一样的地方,学生的事例丰富了,情感也深刻了。有了深刻体会,学生也渐渐地能够明白父母老师背后的艰辛,自然的懂事了,这不也是一种人文教育吗?

2.2.2紧扣文体方向积累

叶老说:“写文章如同说话……要写通顺的文章,最要紧的是锻炼语言习惯,因为文章就是语言的记录。”因此,我们要关注语言积累。有了积累的方向,我们操作起来便较为容易了。

记叙文语言的积累主要是叙述和描写两方面。需要关注的是写景、写人、写物的语言积累。因此我们在阅读时,特别要留意作者怎样用词,怎样表情达意,怎样语意清晰地描述一长段的内容,如何扣住中心选材等信息。

此外,娴熟地表达技巧。在技巧方面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细节,因为最动人的文字往往都是细节的交代;二是语言,最朴实的文字最能打动人的心灵;三是行文风格,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第7篇:优秀的记叙文范文

关键词:记叙文 阅读教学 模仿 插叙

中学阶段的作文大目标是:①就表达方式说,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的综合运用;②就文体说,会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及一些应用文体;③就效果说,塑造形象,抒发感情,反映生活。在初中阶段,写作以记叙文为主,加入简易说明文、议论文。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进行作文的分级教学,把作文的大目标分解成许多小目标,由易到难,明确目标,逐步有序提高,一级级上台阶,最终能使学生形成综合写作能力。阅读教学也一样,每篇课文确立一个重点学习目标,两三个次重点学习目标;不同的单元确立不同的侧重点,每个单元的五篇课文确立各自不同的侧重点,着眼于写作模仿。这样,先读懂了课文,训练了阅读理解能力,后练写作,有样可依,有章可循。选入课本的阅读教材都是优秀篇章,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很多。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不论阅读还是写作,教师设计目标和要求都不可以过高,不可以过大,可选一些易掌握的进行模仿训练。

怎样借助阅读教材呢?下面,笔者以七年级下册《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例进行简要说明。

第一步,阅读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

1.引入:好母亲是一所学校,教育你成人。好父亲是什么?一艘船,载着你远航;一座山,巍峨沉稳。如果说母亲的面庞写满的是柔情,那么父亲的脸上刻下的又是什么?严肃、沧桑。今天我们走进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体会童年的小英子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时那一路走来的爱与悲。

2.理出全文叙事的顺序:参加毕业典礼前后的全过程,我是小学优秀的毕业生。

(1)全文叙事的时间段是?半天。地点是?学校的大礼堂、家里。

(2)发生了那些事情?①毕业典礼前,我坐在新建的大礼堂最前一排的中间位子上。②当当当,钟声响了,毕业典礼就要开始。③韩主任上台讲话,同学们唱骊歌。我哭了,毕业生都哭了。④我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进了家门,看见弟妹在玩沙土,夹竹桃枝垂花落,责问妹妹;听见老高让我去医院,我知道爸爸去世了,面对不幸,我镇定、安静,因为我在爸爸的教育下长大了,意识到了身上的责任,爸爸的花虽然落了,却结出了我这个丰硕的果实。

(3)按时间顺序,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这叫顺叙。这种方法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使故事集中,脉络清楚。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3.文中顺叙的这一部分,爸爸并未出现,那么叙述者小英子和主人公爸爸的故事是怎么展示出来的?是回忆。这在记叙的方式上叫插叙。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1)怎样引出回忆?①由“襟上一朵红色的夹竹桃”:a.引出回忆:临来时,妈妈摘下,给我别上,说是爸爸种的。b.再引出回忆:爸爸病倒了,在医院里。c.再向前回忆:昨天看爸爸,说我可不能迟到(详)。d.再向前回忆:六年前一年级时,赖床挨打(最详),使得六年来从未迟到。e.思绪回到大礼堂的现场。②由“看外面的天,有点阴”:a.联想:爸爸送花夹袄、爸爸病几时好、妈妈眼红肿、爸爸的夹竹桃、石榴花、。b.引出回忆:爸爸喜欢花(较详)。③由“喜欢长高变大人,常有人要我们做大人”:a.引出回忆:宋妈、兰姨、那个人、爸爸。b.再引出回忆:爸爸要我寄钱闯练(较详)。

(2)文中顺叙和插叙的关系:顺叙部分只是一条明线,显示了结果(学业的优秀和成熟);插叙部分是一条暗线,表明了原因(爸爸的教育使我长大)。

(3)插叙的作用:用现实引出回忆。很多回忆与爸爸的话有关系,内容充实而不拖沓,事件交错而不凌乱,使人物形象丰满,情感深厚,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过渡、照应和衔接恰当。

4.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1)爸爸看指甲、爸爸逼穿夹袄、一个字命令、爸爸左看右看、我坐洋车盖伤痕、老师示意出去、怕长大、寄钱、弟妹玩沙土、放毕业证……

(2)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刻画,符合人物身份,推动情节发展,饱含深情,逼真。第二步,作文训练:学会插叙

1.作文话题:亲情、师生情、同学情,家里那些事、学校那些事、班里那些事。

2.描写对象:爸爸。主人公必须是“爸爸”,绝不能是“我”,“我”只是第一人称的叙事者、观察者。肯定会出现“我”以及其他一些人物,因为人总是在交往中、处理事情当中展示形象,表露性格的,但从不同的方面展示出来的,应是“爸爸”的鲜明形象。

3.训练重点:

(1)插叙的写法:①用插叙充实内容,丰富人物形象。②回忆往事要有触发点,要围绕主要人物,要有过渡、衔接和照应。

(2)细节描写:抓住特点,用细节描写把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生动表现出来,让人物自己说话、做事,“我”不要“代言”,切忌通篇转述、概述,切忌评价、下结论、戴高帽。出现在作文中人物应该是活的人,而不应该是死的、模糊的,应做到“把活人写活”。

(3)详略处理:叙事有详有略,重在表现父爱。

4.提示:

(1)以家庭活动为描写的主要内容,当涉及学校、社会的内容时,用回忆进入插叙。

(2)怎样表现父爱?沉默、严厉、打骂、锻炼……亲情,不仅是关心、照料、依靠、教育的温馨和谐,还表现在矛盾、冲突、争吵、打骂的伤心不和谐中,平平淡淡都是爱。

第8篇:优秀的记叙文范文

1.选“接地气”的材料。材料是构成作文的基本要素,也是决定作文“颜值”的最重要的因素。写文章选材如同拍电影找演员,只找长得漂亮的演员就能保证观众爱看吗?显然不是。相反,现在很多偶像明星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卸下偶像包袱,通过真人秀、糗事大起底、自黑等方式走到群众中去。我们且不论这种炒作的方式是否值得肯定,但效果却是毋庸置疑的――观众很买他们的账,会因为他们的亲切随和、他们的平民化而更加喜欢他们。这或许也给我们的写作带来某些启示:那些贴近读者的、为读者熟悉的事物才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以在选材上,我们要选择那些生活化的、大众化的、新颖性的材料来表达情感、分享感悟。即使是以旧材料为素材,我们也要尽力挖掘出它鲜活的东西,与当下的生活结合起来,使旧材料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艺术效果……总之,选择熟的、小的、新的材料打扮我们的文章,文章就会神采照人,焕发出夺目的光辉。

2.选典型的材料。写文章讲究“文以载道”,要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为彰显文章的主题,就要使用一些精当的材料。如果把主题比作文章的一顶“帽子”,那所用的材料就是文章的“头”,头和帽子是否相称就要看材料是否典型,如果采用不典型的材料表情_意就会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小题大做或无病。就像看一些蹩脚的电视剧或电影,看到演员在哭,观众不但无动于衷,有时反而还会哈哈大笑,这就是头与帽子不相称而引发的一种荒诞。而只有选择典型的材料,才能恰当自然地表达情感,从而被读者理解和同情。

二、情节方面

1.情节要保持基本的完整,要有起因、经过和结果。有些同学在写作时,比较重视写经过和结果,却忽视了对原因的说明,这往往让人感觉事情的发展不合情理,人物的变化不可理喻,觉得作者是在刻意造“波折”,这会让读者产生极不舒服的感觉。

2.情节要真实合理,情节与人物、环境要和谐一致。情节的发展是人物与环境共同推动的结果,人物和环境任何一方面如果与情节不相吻合,都会严重影响情节的真实性,也会对阅读效果产生极坏的影响。

三、表达方面

第9篇:优秀的记叙文范文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生活化概述

文言文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教授文言文时,教师要融入与文言文内容相关的生活内容和时代内容,把文言文的学习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理解和感悟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古代和现代的社会环境不同,学生没有体验过文言文中的语言环境,所以给学习文言文带来了一定困难。教师可以创造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如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时,笔者先写出“病入膏肓”“讳疾忌医”“防微杜渐”这三个成语,然后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成语的含义。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笔者又提出问题:“‘病入膏肓’的人是谁?为什么他会‘病入膏肓’?怎样才能防止‘病入膏肓’? ”其实,这三个成语已经概括了整篇课文的内容和故事情节,笔者正是从学生熟悉的成语入手,降低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回归生活,加深理解

虽然文言文的内容与现代社会生活相距甚远,但也有很多方面与现代社会相通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它们。如在教学《三峡》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三峡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知三峡的壮美景色,为文言文的教学找到切入点。此外,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教师还可以适当地穿插一些故事,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的思路,为文言文的教学增添几分乐趣,又能加深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和字词的理解,降低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3.联系生活,品读课文

文言文是文质兼美、蕴含丰富情感的文章。在学生掌握了文言文的大意之后,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及其现实意义,感悟文言文蕴含的内在精神,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如在《口技》这篇文言文中,让学生领略了口技人的精湛技艺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口技人为什么能拥有如此精湛的技艺?”然后教师再举出古今中外学子勤学苦练的事例,如京剧大师梅兰芳、钢琴大师朗朗等。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深刻体会到文言文的精神所在,而且能养成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精神。

4.注重拓展,丰富想象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