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学科导论范文

计算机学科导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学科导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学科导论

第1篇:计算机学科导论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导论 计算思维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1.067

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已经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化社会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不同程度地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使得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由此带来的计算机知识在各个专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如何体现本专业的普及性及特殊性,需要我们深入探究。

1 计算思维概念回顾

1.1 计算思维的定义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周以真(Jeannette Wing)教授是最早提出“计算思维”概念的学者,她提出计算思维的定义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1.2 计算思维的特征

计算思维的特征表现为:(1)概念化,不是程序化。计算机科学不是计算编程,可进一步说,计算机科学不仅关注计算机,还要求能够在抽象的多个层面上思维。(2)根本的,不是刻板的技能。根本的技能是每一个人为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职能所必须掌握的;刻板的技能意味着继续的重复。(3)是人的,不是计算机的思维方式。计算思维是人类求解问题的一条途径,但绝非要使人类像计算机那样去思考。(4)数学和工程思维的互补与融合。计算机科学在本质上源自数学思维,又本质上源自工程思维,两者的互补与融合很好地体现在抽象、理论和设计三个学科形态上。(5)是思想的,不是人造物。不只是生产出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等人造物将以物理形式呈现并时刻触及人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计算的概念。(6)面向所有人的,所有地方。当计算思维真正融入人类生活的整体以至于不再体现为一种显示哲学时,就将成为现实。

1.3 计算思维的本质及其与计算机的关系

计算思维的本质是抽象(Abstract)和自动化(Automation)。反映了计算机的根本问题,计算是抽象的自动执行,自动化需要某种计算机去解释抽象。

计算思维虽然具有计算机的许多特征,但计算机思维本身并不是计算机的专属。即使没有计算机,计算思维也会逐步发挥,甚至有些内容与计算机没有关联。但正是计算机的出现,给计算思维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了改变。

2 计算思维在计算机导论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对上述计算思维的概念、特征、本质及与计算机的关系的回顾,我们可以试探性地把计算思维思想引入计算机导论教学中。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计算机导论课程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入门,是把学生引入计算机技术殿堂。如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激发起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浓厚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更主动地学习,才会把后续课程学好,那么该课程的内容选择与教学算是成功了。如何激发学习兴趣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必由之路。而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内容的特殊性又需要我们针对不同的章节提出不同的兴趣出发点。例如,在计算机的发展史部分,我们介绍计算机最早出现的历史,提到一个典故:小说作家谢尔顿在《假如明天来临》里的一个故事说,商人杰夫向经销商兜售一种袖珍计算机,说它“价格低廉、绝无故障、节约能源、十年中无需任何保养”,当经销商打开包装盒一看,原来是来自中国的“算盘”。由这个典故一方面激发学生对早期世界文明的敬仰,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真正的初衷是作为计算机工具而存在。计算机典故之后再逐步介绍机械计算机时代的开荒者、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从ABC(Atanasoff-Berry Computer)到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Calculator)到晶体管计算机再到集成电路及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2.2 重视直观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往往感性的认知是人们获取知识最直接也是最容易的途径。但计算机导论课程中的许多概念是抽象的,对于那些不易被理解的概念,教师可换种方式,不直接给出定义,而从学生了解的实际示例或已有的经验知识出发,通过模拟演示、直观操作等方式教学,进而帮助学生认识概念的本质,从而达到归纳出概念基础的途径。譬如在讲信息技术这一抽象概念时,可先向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技术(如即时聊天工具QQ、信息采集技术中指纹识别器等),然后引入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这一抽象概念。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将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但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运用直观的教学不是最终目的,只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方式方法或者说是手段,为此不能够仅停留在感性,需要在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知后,对所观察的事物概括归纳,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使认识产生质的飞跃。

2.3 适当引入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方式

任何一个高质量的工程,都不是一个人的行为,是多方面、多领域、多部门团队合作的结晶。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强调人际互动对认识的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并且大学生未来就业中依然会需要强调合作的重要性。为此我们也可以试探性地把合作式学习模式引入到对计算机导论这样基础但又复杂的课程中。即通过小组教学使得学生之间构建诸如沟通、讨论、帮助、支持、鼓励、评价等一系列的合作互动过程,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实现学习目标,共享探索成就,体验合作带来快乐的学习模式。而合作式学习模式可在学校资源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大班教学,小组讨论,分队竞赛等的思路。在具体实施合作式教学时需说明几点:首先,分组的单位设置。建议每组4~6人为宜,不宜过多,否则在人数过多时不排除会有滥竽充数的少部分学生存在。也不宜1~2人为组,因为人数过少就限定了对分组的任务规模设置不宜过大,否则会使大多数学生因完不成而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合作式学习的初衷。其次,分组时最好由基础、性别、性格、爱好等不同的同学构建组单位,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性、增强各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再就是,每组都有多个子题目可选择,而每2~3个组也可以选择同一个子题目,这样既便于组与组之间讨论,也可以保证解决问题的全面性。

2.4 加大实验教学力度

目前,大多数学校认为实验主要是对理论的验证性模拟,进而忽略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往往把实验教学环节的课时安排得甚少。另一方面,在实验教学时,有的仅强调基础性实验,造成了实验内容的简单、陈旧,使得学生失去了实验的兴趣。为此,我们强调需要加大实验教学力度,防止学生出现眼高手低,看懂了却不会做的情况。

为达到实验教学的目标,需要老师精心安排课堂及课后实验作业,要有计划地选择能够涵盖课堂教学中知识点的综合性习题作为实验内容,能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到计算机的技能。对于那些对计算机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就更应该让他们参与到相关的教学活动中来,进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科研能力。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还应强调作业的重要性,使每个学生都有作业可做,又要防止少部分学生因为听懂了,而应付作业的行径,为此,作业布置要大类似而细不同。

3 结束语

通过引入计算思维概念及相关属性,使我们构建出了,在计算机导论这一计算机专业入门课程教学方式的探讨。引入计算机导论教学中可从激发学生兴趣开始,到直观教学为基点,再到合作学习和重视实验及作业为蓝本的教学方式方法中。探讨我们计算机教学教学工作者目标是要培养出懂理论、能动手、善协作的全方面发展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洪明等.大学计算机基础[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

第2篇:计算机学科导论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导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228-02

计算机导论课通常被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入学后的第一门专业课。大一新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如何组织教学内容,并创新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既能全面了解计算机本科专业的知识点结构,又能激发对本专业基础理论技能与学科前沿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入手,对能够显著提高计算机导论课程授课效果的措施进行一些探讨。

一、教学内容取舍

首先开展计算机操作与应用基本技能实践教学。以课堂实践训练的方式,指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计算机拆装机实验,获取对CPU、内存、晶振、主板等直观认知。要求学生上机实际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常用字处理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等)及网络配置(IP配置、Internet选项配置等)、收发Email等,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初步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积极性。然后开展计算机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1,2]。教学内容围绕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分为“软”、“硬”两个方面展开。“软”方向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硬”方向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电路分析、模拟与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等。最后开展计算机学科专业兴趣培养教学。开展自主移动机器人、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等计算机学科前沿理论与热点技术的教学,同时引入飞思卡尔智能车、电脑鼠走迷宫以及Robocup机器人足球等学科竞赛赛事的介绍[3]。目的是拓展学生对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自动化、通信工程、微电子等)理论前沿、技术与应用热点的认知,丰富知识结构,开拓学科视野,培养学习兴趣。

“计算机导论”课程共计36个课堂内教学学时。三方面教学内容各有侧重,分别分配8、20与8个课堂内学时。除课堂教学外,针对三方面教学内容,布置足够的课外实践与科技文献综述等课外作业,达到补充课堂教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资料搜集归纳整理与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设计

1.基本操作技能教学。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教学主要是为了照顾对计算机缺少直接接触的学生。部分学生来自偏远地区,进入大学之前很少甚至从来没有直接使用过计算机。开展基本操作技能与拆装机实践教学,使他们尽快熟悉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组成,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此部分教学实践内容在计算机中心机房开展。拆装机实验课堂内教学安排4个学时,教师拆装机为学生作演示讲解;之后安排课外拆装机实践练习,要求每个学生完成拆装机实践报告,具体到包括CPU、晶振等核心芯片在内的硬件详细列表。另安排课堂内4个学时,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常见字处理以及Internet设置等基本方法与工作过程。

2.核心课程知识点教学。第二部分核心课程的教学是核心,也是教学开展的难点。之所以是“核心”,各课程知识点构成计算机专业整个知识系统,均为主干课程。之所以是“难点”,难在核心课程内容繁多分散,而课时有限,难在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将这些内容“串”起来,一方面使得各门核心课程重要知识点无遗漏,并且不失系统,另一方面又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启发调动学生学习本专业各核心课程的积极性。教学实践活动中,围绕“存储程序”主线,课程知识点抓大放小,重点阐述各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与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注重培养激励学习积极性。实践中此部分教学内容围绕“存储程序原理”这一主线展开。存储程序原理又称“冯·诺依曼原理”,至今仍然是计算机内在的基本工作原理。从“计算机是计算的机器”出发,引出“算什么”“怎么算”这一直观问题。进而引出数据的表示即编码问题,以及数据的存储、数据的组织,以及数据的传输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存什么”、“存在哪里”、“如何存”、“如何取”以及“如何传输”等一系列问题。例如,“存储程序原理”决定了写程序与运行程序是人们使用计算机的主要方式,“软”方向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这一课程就是要解决如何写程序的问题。讲述该课程时,重点讲述任意程序设计语言共性的必需的词法、语法等基本要素,以及必需的编译过程。而算法与数据结构这一课程中之所以出现众多的表、树、图等概念以及搜索排序算法,就是要解决对数据如何高效组织这一问题。在数据高效组织与管理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设计并研制高效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因为操作系统正是建立在多个任务管理块、资源管理块构成的链表基础上,操作系统任务生成消亡调入调出效率受搜索排序算法效率制约。

而对于“硬”方向课程核心内容的组织讲述,同样围绕“存储程序原理”这一主线开展。对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这一课程,围绕程序存储与程序运行需求,阐述存储器、集成运算器与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输出设备以及时钟(晶振)等作为计算机基本构成的必要性与工作原理。进而针对“存储位”“存取控制”与输入/输出,阐述数字电路中“锁存器与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等,以及模拟电路中“运算放大器”“RC振荡电路”等的必要性与基本概念。

3.兴趣培养教学。“软”与“硬”两方向核心课程知识点教学最后统一到兴趣培养教学内容上。结合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工具,课堂教学引入了自主移动机器人、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内容。以Robocup足球机器人与日本本田公司的阿西莫(ASIMO)机器人为例,通过图片与视频演示,启发学生思考基于核心课程中要求的基本原理,以及程序设计、电路设计以及人工智能等基本方法,如何使得机器人能自主行走甚至奔跑、上下楼梯,能听会说,能相互间竞争与合作等。进一步,结合任课教师部分科研成果,演示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基于自动语音识别与图像跟踪的移动小车系统,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本专业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的重要性,达到培养学习兴趣的目的。

4.学习能力培养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由生动的图片视频演示回归到核心课程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讨论中。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提出问题,了解为什么必须学习各核心课程以及各课程的要点内容,理解并掌握学习各核心课程要点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对能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回答的学生,给予期末成绩加分奖励。注重学生思维能力与主动学习能力培养,要求学生通过Google学术搜索、中国知网、IEEE/IET、Springer以及ACM等中英文学术期刊数据库,对课堂布置的计算机理论热点与前沿技术关键词进行检索、归纳总结,提交文献综述报告,并作为期末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考核。

三、教学效果

持续跟踪接受该计算机导论课程授课的近两届学生,发现学生对该课程及后续核心课程的课堂出勤率、期终考试成绩及格率与优秀良好率、以及报名参与各学科竞赛的学生比例均有明显提高,表明该课程授课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积极影响。

四、结语

作为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入门课程,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地位与内容具有特殊要求。兼顾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教学,突出核心课程关键知识点讲授,并注重通过引入学科理论热点与前沿技术的演示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学习能力,跟踪效果表明该教学内容组织与教学方法对学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同学们在后续每门核心课程的学习中,不仅具有较强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而且能够迅速把握该课程的要点。

参考文献:

[1]张铭,李文新,陈徐宗,等.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本科课程改革进展[J].计算机教育,2009,(5):7-11.

[2]杨俊.关于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11-112.

[3]刘淼,张汛涞,汤茂斌.开展计算机专业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2,(4):23-25.

第3篇:计算机学科导论范文

关键字:计算机导论;课程设计;课程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0

引言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导论”。课程内容设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大杂烩,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组成原理”,“程序设计”,“数据库基础”的专业课程内容各取一节。另一种是对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的介绍,基本上与非计算机专业讲授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内容没有区别。

近年来,通过我们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专业教学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计算科学本质缺乏比较全面的认识。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比较差。

1.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先导基础课程。该课程肩负着“开启专业之门、引领学习生涯”之重任。主要讲述计算机科学的特点,历史渊源,发展变化,知识组织结构和分类体系。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方法,为将后学习《操作系统》、《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课程打下基础。其目的就是使学生能以一种统一的思想来认知计算机科学的本质,教育和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方法论。

我们从课程的定位与意义出发,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为:(1)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学科的兴趣;(2)充分展示计算机领域能做什么,但不深究怎么做;(3)让学生了解计算机领域的历史及其发展状况(4)培养学生学科全局观及随着学科不断更新知识的意识(5)能让学生了解该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在该领域工作应有的职业道德和应遵守的法律准则。

2.课程内容的设计与课时安排

“计算机导论”主要是为计算机专业新生开设,使他们对计算机学科整体有一个了解。我们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时,特别要区别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培养目标和方向上的不同,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进行“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我们要注意科学性、适用性、实用性,要有全局意识。“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内容可分为下列几大部分:

(1) 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学科的背景、发展历程、信息化社会的特征以及信息化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并初步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范畴和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并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

(2)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包括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冯・诺依曼机构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等。

(3) 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程序设计语言翻译系统的功能和基本概念,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软件的分类、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算法与算法分析,数据结构的基本知识。

(4) 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SQL概述,几种新型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5) 对通信与网络知识的描述:主要介绍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包括网络的体系结构、数据通信的基本方法和网络协议以及网络系统的安全和管理知识。

(6) 人与计算机:包括人机交互、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领域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人脑与电脑的关系。

(7) 学科展望:计算机学科的前沿知识,发展前景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内容。

具体的章节安排与课时设置可参照下表1.1:

表1.1课程设计表

章次 内容 总学时 课堂学时数 实践学时数

1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4 4 0

2 计算机硬件系统 4 2 2

3 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工具软件 10 6 4

4 计算机应用软件 20 8 12

5 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 2 2 0

6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2 2 0

7 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 4 2 2

8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1 1 0

9 计算机技术新发展 1 1 0

总计 48 28 20

3.课程特色

3.1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一方面在学习计算机基本理论的同事注意实践操作的训练,做到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投过技术抓理论。

3.2把当前最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术融入教学。积极跟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教材,更新实验平台,更新教学方法。

3.3注重实践教学的考核。期末理论和实践考试都采用计算机考试系统进行,促进了学生实际操作的学习。

3.4基础性强。“计算机导论”是其他后续课程的先行课程,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计算机导论”的课程内容既要防止过于简单,也要防止过于复杂。如果课程内容简单化,使之等同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就会背离该课程的教学意义与任务。反之,如果课程内容太复杂,就会把计算机导引课提升到计算机原理课的水平。第一门课就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容易造成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望而却步,给后续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造成障碍。

通过以上对“计算机导论”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安排,可以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已进入大学就能对自己今后学习的主要知识、专业方向有一个基本了解,为后续课程构建一个基本知识框架。

参考文献:

[1]刘莉,陶强.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课程整合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14)

第4篇:计算机学科导论范文

关键词:OBE教育模式;学习结果;计算机科学导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75-02

一、OBE教学模式概述

基于学习结果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简称OBE)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在OBE教育模式下,教学过程需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结果产出”为导向。学习成果是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达到的最大能力,关注的不是学生了解和知道多少知识,而是学生能做什么,获得了哪些能力。在这种教育模式下,首先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定义明确的毕业要求(即能力培养指标),为了支撑能力培养指标的达成,需要设计科学的课程体系,所有的能力培养指标被分配到具体的课程中,因此教师需要事先明确和认识学生完成课程时应该达成的指标点,也就是能力培养指标,以此目标为导向,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评价模式等,以保证课程达成预先制定的指标点。因此,在OBE教育模式下,教育模式以“学生学习结果”作为教学驱动,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学内容”驱动的教学活动,该模式是对教育模式的一种变革。本文将OBE的教育理念引入到计算机科学导论的课程建设中,优化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完善学习成果评价方式,探讨提高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教学质量的新的有效途径。

二、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特点及现状分析

计算机科学导论是计算机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传统的计算机科学导论教学模式中,知识的传授是教学过程的主要驱动,讲授的内容涉及计算机学科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学过程是知识的传授过程,同时缺乏有效的学习结果评价方法,造成教学极大地偏离教学目标,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达成。具体来说,传统的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传统的计算机科学导论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学内容”为导向,学生按照教师安排好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被动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能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缺乏,而且往往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教学目标的严重偏差。

2.传统的计算机科学导论教学中,教师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教学内容”,往往忽略了对学习结果的有效评价。目前,传统的计算机科学导论学习结果评价方法主要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往往忽略对学生能力达成的评定。同时,采用的评价机制不完善,评价的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针对以上问题,为适应我国工程教育的需要,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本文在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教学中引入OBE教育理念,以学生学习结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基于学习结果的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新型教学模式探索。

三、OBE教育模式下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本节以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为例,按照OBE的教学理念,探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结果产出”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

1.基于OBE教学理念,改进课程理论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这门课程的讲授内容涉及计算机学科的各个方面,目的是让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核心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该课程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按照OBE的教育理念,教学过程是为了学生能力的达成,因此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结合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解案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认识新事物,主动思考遇到的问题,让学生主动的接受新知识。

下面以讲解软件工程一章为例,介绍基于学习结果产出的教学方式,目的是初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面对复杂工程问题时,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考虑到工程设计对社会、经济、安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软件开发过程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复杂工程以及如何分析解决复杂工程,列举软件开发的典型例子,通过对案例分析和师生讨论,让学生对软件开发过程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下选择不同的软件开发方法,了解如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并提出设计方案。同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考虑到开发的软件对经济、社会、环保、法律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课下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总之,通过软件工程案例教学,不断促使学生能力的达成,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结果产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知识,初步锻炼了自己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基于OBE教学理念,改进课程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设置中,实验依附于理论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够深化对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概念的认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根据OBE教育理念,实验安排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渐进性”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做到基于学习结果产出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方式。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的实验教学分为实验预习、验证性实验和实验报告撰写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可以根据OBE的观念,反向设计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做到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

下面以MySql数据库系统操作实验为例,介绍实验教学的三个阶段:(1)实验预习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让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引导学生对该实验涉及的数据库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预习,做好实验准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利用信息工具收集相关资料的能力。(2)验证性实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让学生对MySql数据库的安装、查询、修改、添加、删除等基本操作进行验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与教师良好交流的能力。(3)实验报告撰写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让学生对验证性实验阶段取得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验总结,让学生认识如何将学习的数据库知识应用于实践开发中。

3.基于OBE教学理念,建立多元的课程考核方式,持续改进。OBE教育模式下的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获得的能力上,仅凭一张试卷和一个分数是难以体现学生学习结果的。在OBE的理念下,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需要多元的考核方法,考核需要围绕学生是否真正达成了某些能力。在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中,可以采用课堂讨论、作业、实验和考试等多种类型的考核方法,课堂讨论主要考核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作业主要考核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实验主要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表达能力。每种考核方式分为不同的级别,然后加权得出学生最终的综合能力评定,以此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结果。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同样是OBE理念中的重要环节。根据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的反馈意见、校督导组听课反馈意见、社会需求的变化等,持续地调整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案例,确保该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达成。

四、结论

OBE的教育理念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需要教师不断地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完善评价体系。本文以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OBE教学理念,以学生能力的达成为目标,对该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和探索,发挥了OBE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波.OBE: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3):35-37.

第5篇:计算机学科导论范文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工学交替;教学改革与实践;双师型教师;校企合作;计算机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8-0110-03

1.概述

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该文第二条针对普通高等学校提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指导性意见,并明确表明应“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等高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2015年国家更是加快了普通高等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的步伐,本次改革面向的主要是一些地方院校,包括高考后扩招后升格为本科的高校、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等,据统计目前有600余所高校将会将培养重点转向应用技术型人才。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充分表明国家将实施学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分类培养的重大转变。

长久以来,大多数三本院校深陷究竟应该向社会输送何种人才的窘境。众所周知,教育领域对本科生培养有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尤其对本科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有很明确的规定。作为本科人才的培养基地,三本院校只能参照重点大学或名牌高校的培养方案来制定自身的培养目标和方案。然而,三本院校的生源和师资力量又不足以与重点大学相抗衡,这导致三本院校的毕业生理论素养比不过重点高校毕业生,而动手实践能力又不如将培养重点放在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职业院校和专科生。近年来,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三本高校的生存问题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而如今,国家出台的“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宏观导向很可能成为这一类院校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的指路明灯。

与目前高校毕业生大多面临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艰难环境不同,这两年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形势一片大好,这主要归因于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移动电子商务的极大发展。作为世界电子商务的核心地和阿里巴巴总部所在地――杭州,目前杭州市场上对手机app开发、网站制作、软件测试和现场实施等技术岗位存在着大量的人才需求。然而,调查数据显示,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IT企业后仍然需要很长的过渡期、通过参与企业培训才能达到岗位需求,这使得反思目前的培养方式和教学方法成为迫切需求。

“工学交替”(亦称“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它指学生在校期间、尤其是高年级采取半工半读的方式,学生课堂之外的工作也作为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有严格的过程管理、阶段考核和学分认定。这种方式通过让学生学习的同时走向社会、参与实际社会生产活动,帮助学生更快融入社会、成为有用人才。

“工学交替”教育理念在高职高专教育体制改革中并不鲜见,然而将其原理应用于本科院校(主要指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却是首创。“工学交替”在保证本科生理论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通过施加“学中做、做中学”的情境不断强化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就业能力。而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具有极强实践性、知识更新迅速的计算机专业。然而本科教育与专科有着很大的不同,包括知识体系、课程设置、学科门类等,需要对现有的“工学交替”教育模式按照应用技术型本科的要求进行修正,使其扬长避短,发挥最大效益。在传统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中,“学”主要指课堂理论教学,而“工”则指真正的企业生产实践。在此,我们拓展了“工”的范畴,认为带有明确项目目标的校企合作课程、跨专业综合实训环节、“类沙盘”项目实施过程,以及传统意义上实际进入企业实习均视为“工”的组成部分。通过“工”的延伸,进一步模糊了“学”与“工”的界限,增加了本科生获得学分的方式、延长了建构完整学科知识体系的过程。

2.面向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先行探索

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课题组在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先行探索,以下简要介绍本项目的实施过程。

2.1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多层次产学合作平台

2.1.1校企合作课程建设

针对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部分课程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专职教师缺乏足够的企业实战经验无法很好地进行能力引导等弊端,我们选择了部分课程进行校企合作、企业导师进课堂的试点。

1)学科导论

学科导论是本科计算机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承担起既要完成专业认识的普及教育,又要完成向学生勾勒未来四年学科知识体系的任务。然而传统的计算机学科导论往往无法顺利完成上述两种使命,其或者退化成为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课,或者演变成后续专业课程的精简版大杂烩,根本无法引导学生正确深入认识本专业,很难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也没有很好地起到职业规划的作用。引入校企共建学科导论课程之后,我们将原本枯燥乏味的纯理论课程变成了由企业导师引导的多个专题的宣讲,将企业工作经验、社会需求和最新技术以鲜活的形式展现给大一学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2)语言类课程

语言类课程既是计算机专业的特色课程,也是操作性和实践性最强的课程。目前我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语言类课程主要包括:C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等。传统的语言类课程教学偏重于单个知识点的呈现,存在实验课与工程实践脱节的缺点。为此,我们在保留传统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包括c和Java)的基础上,引人校企共建机制,引进企业导师开设企业级框架、Object C、windows高级开发等高级课程,通过学校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等形式分类分级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同时,我们还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走进软件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参与简单外包软件开发等,让学生更多感受和参与企业实战,提高就业能力。

3)项目开发类课程

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软件产品的开发、测试和维护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相关技能,我们同样引进了一系列的企业课程,主要包括:项目原型设计、网站设计与制作、Oracle等。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学生在大型软件设计大赛、服务外包大赛和多媒体大赛上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也充分证明校企共建课程的有效性。

2.1.2校企合作校内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

根据目前就业市场对手机app开发人才的巨大需求,我校与北京千峰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共建了手机app开发的校内实训基地,包括ios和android两个方向。去年参与培训的学生被IT企业一抢而空,薪资大大高于同期就业的其他同学。目前大三学生中又有70名左右参加了新一期的校内实训,同时我们也有几个专职教师跟进学习,有望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加强自有专任教师的能力。

2.1.2知名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我校早在几年前就提出1.5+1.5+1的本科四年培养规划,其中前两个1.5年分别表示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过程,而最后的“1”就是主要以学生校外实践为主。计算机专业更是率先进行了更加大胆的尝试,打通了原有的实训和实习环节,学生可以通过企业实习来获得综合实训的10个学分。近几年来,我们跟杭州市的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包括:华信设计研究院、亚信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慧优科技有限公司、浙大网新科技有限股份公司、信雅达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学生在校修满在校课程学分后,在企业直接参与多个项目的开发、测试、实施和运维工作。不少学生甚至将企业课题转化为毕业设计的课题,取得了优异的毕设成绩。

2.2培养方案和现有课程跟进式改革

2.2.1面向“工学交替”模式的培养方案和实施过程改革

为了迎合新的“工学交替”教育模式,计算机专业教研组多次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人才培养必须以“需求为导向”的方向。通过邀请企业与我们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去掉了不在学科必修课程内同时与实践脱钩的课程,同时加入了能够反映当前市场需求或最新技术方向的课程,比如新增的项目原型设计、移动互联网开发和云计算技术等课程。这种校企共建培养方案的方式,便于我们及时掌握企业最新人才需求资讯、真正做到了从纯粹“学校教育模式”到“校企教育模式”的转变。

在教学设计中,进一步加大实验教学的比重,强调任课教师应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加强与企业对接,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挖掘理论教学、实验和校内实训与企业实战项目的联系,培养学生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2.2.2“类沙盘”和跨专业综合实训改革模式

在探索和实践“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们还同步进行了多项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涉及的课程包括:数据库课程群、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和软件工程等,取得了不少有益经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提出了“类沙盘”的创新概念,实现了多层次项目驱动、虚拟软件公司运营等改革措施,以及跨专业综合实训项目,获得了师生的一致肯定。

3.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3.1加强“工”的过程管理

在第一年实施“工学交替”模式、打通实训实习环节时,经过跟踪调查、我们发现存在少数只想应付了事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的是自己找了某个公司,而该公司并非IT企业,或者找的是IT公司,然而学生自身并没有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甚至个别学生并没有真正进入企业实习,完成“工”的过程,而只是找熟悉的公司签字盖章完成阶段考核以骗取学分。为此,在后续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加大了对实训基地的考察和考核,只有与专业培养目标吻合、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公司才能成为我们的合作企业。同时,我们加大了对学生在“工”环节的过程管理,通过带队老师频繁下企业、与企业定期沟通,学生回访等方式,杜绝了之前存在的纰漏。

3.2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持续顺利发展,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合作企业和企业导师,而是需要我们自己拥有一支了解行业规范、熟悉企业实际工作过程、岗位职责,熟练掌握企业相关技能的专业教师队伍。为此,学校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要求或鼓励教师进入企业挂职。希望自有教师在企业实战环境中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在校企共建课程、校内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培训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求有相关专业教师全程跟进学习,以便在未来更好地胜任对应课程的教学任务。

4.结论

第6篇:计算机学科导论范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原则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技术性,其理论抽象,技术复杂,难以理解,不便掌握,成为课程教学的难点。因此通过科学的实验项目与内容设计,让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不二之选,而实验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则是首先要考虑的。

1课程性质

地理信息系统学科是融地理科学、计算机、遥感和地图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是“用于回答地理学问题的艺术、科学、工程和技术”的统称[1]。它首先是一个信息系统,只是数据管理的难度高于一般系统;它既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学科,还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虽外观表现为计算机软硬件,内涵却是数据的流动;兼具工具、资源和学科三大属性,它有以空间操作和分析专业提供空间问题答案的工具属性,以整合多源数据与资源体现资源性,而学科属性则是指其相对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技术体系,并正在逐步地发展为关于地理空间信息处理的专门技术、服务和科学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是地理信息科学、测绘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学生的第一门专业主干核心课程,担负学科导论的作用。故课程具有理论性、技术性、实践性、综合性、先导性,它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前提。

2实验教学要求

2.1总体教学目标

作为入门基础课程,旨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空间认知观,了解数据采集规范,掌握数据输入、处理技术,熟悉基本空间分析和建模分析方法,明确GIS技术与专业应用的结合手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平台软件的使用。具体教学内容可划分为基本理论、系统技术和应用方法三大模块。基本理论包括基本概念、信息传播理论、空间定位基础、空间分析理论及学科发展等,技术系统涵盖系统配置、数据结构、输入输出系统、空间数据管理、用户界面和支撑软件操作等,应用方法涉及专题分析模型、系统设计、各类技术手段及实际问题与技术的结合方法等,它们以知识的逻辑结构,形成相对固定的教学顺序。而伴随着地理信息科学的推广,将有更多创新的理论、思路、技术和实用模型被充实进来。课程教学目标可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而课程学习中需深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较多。概念多而严密,须加以深刻理解,并区分与日常生活和相关学科概念的内涵异同;其理论是学科的支撑,是地理信息科学的基石,恰恰是陌生的;技术系统———功能实现,杂乱、抽象、技术性强;应用方法,缺少思路,难以捉摸,难与具体决策结合;即使于了解层面,也需了然于胸,否则影响后续教学。既要求宏观体系的把握,又要细节的理会。综上所述,本课程教学具有任务重、类型多样、涉猎面广、知识点丰富、知识体系庞杂等特点,构成大一统的内容体系。教学过程表现出内容“虚”,理解难,基础内容多,要求学生基础全面、学习能力强,成为了教学的难点。化解以上问题,常辅以阅读材料、使用相关教学法和实验等手段。

2.2实验设置问题

有学者通过社会需求、教与学三个方面的分析,对理工科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提出引导高校理工科学生“应用创新”的授课方法和手段,从而将教学落实到“实处”,成为有影响的教改思想。也有学者提出立体化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等,皆为多手段并用,让学生充分参与,亲自动手。而随着地理信息科学的出现,有研究者提出针对地理信息科学方法论的教学机制,建立了地理信息本体论、科学方法、技术方法及创新机制与策略的教学体系,同样强调创新。前述方法中最突出的要求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设立课程实验,这已是通行的方法。实验所用软件有MapInfo、ArcView、ArcGIS等等,它们虽有所差异,但都是成熟的支撑平台,均能满足课程需要。但现有实验存在针对软件功能而设置的问题[2-3],如设立初识软件、数字化、数据库管理、数据操作、空间分析、制图等实验,重心是软件操作和功能实现,其实是一种验证实验,虽然对理解教学内容似乎起到一定作用,但往往目的并不突出,与理论教学和知识体系结合不紧密,并非针对课程,无法达到以实验巩固、化解知识的目标,突显教学目标和实验设计的矛盾。因此实验设置的目标就必须针对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实验存在的问题展开,以此探讨设计原则。

3实验设计的原则

3.1一般原则

这是所有实验设置必须遵守的共同原则。首先是科学可行性原则。原理、方法、材料和结果要满足科学性,符合客观规律,不违背基本知识、基本原理,逻辑正确。做到实验目的明确、原理正确、手段恰当。其次是对照性原则。通过对照实验的设计消除无关变量影响,必须严格控制,要平衡和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再次是可重复性原则。实验都必须能够重复,这是可靠性的标志,也就是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必须做多次独立重复实验,避免偶然性,提高试验可靠程度,要求控制实验条件、实验变量下重复实验,消除无关条件的干扰。还有就是最经济原则。不论什么实验,都有它的最优选择方案,这包括在资源的使用及时间的损耗上,可用产出和投入的比值来衡量,不可超越所拥有的实验条件。此外还有随机性原则。即研究样本可以从总体中任意抽取[4]。而平衡原则、弹性原则也是需要遵循的。

3.2专有原则

除通用原则外,结合课程特点还应该有需要遵守的专门原则。理论性原则。这是针对课程全新晦涩的理论和易混的概念,要求实验服务于理论,实验结论落实于理论、原理,而非别处,以实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操作性原则。服务于技术操作功能,突出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功能,便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把握。应用性原则。服务于应用,与方法结合,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融合性原则。基于边缘交叉的学科性质,适当扩充,顾及其他,让学生扩大知识面。总之要服务于教学目标。实验内容设置应包含训练、综合、分析和验证多类别。具体的实验设计涉及实验目的、实验内容、方案设计等,宜展开后续研究。

4总结

第7篇:计算机学科导论范文

特约记者:朱少强、任全娥、张敏、郑重,均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

访谈专家简介(以汉语拼音为序):

范并思,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主任;高波,男,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

柯平,男,教授,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卢小宾,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助理;

沈固朝,男,教授,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肖希明,男,教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系主任;

叶鹰,男,教授,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

1 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

主持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施行者。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教师开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我想这话对大学教师也是适用的。换句话说,未来图书情报事业的命运就掌握在包括在座各位在内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师的手里。要铸造出合乎时代和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教师自身的素质非常重要,而其中教师的职业素养尤为关键。在座的都是这个领域的学问家和教育家,在您看来,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是什么?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柯平:教师的职业素养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五点:一是对新知识的敏感程度。要始终站在学科前沿,跟上形势变化。老师知识结构的转变是一种很自然的过程,其中很重要的是对新知识的敏锐鉴别力、跟上新形势的能力。二是方法论。相对来说,传授知识是次要的,因为具体的知识很快会过时,科学的方法论对教师才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调查法和案例法,案例分析非常难,不是“举例法”,还有比较方法等。要从单纯强调外语、计算机工具转向强调方法论。三是职业精神。很多图书馆学老师自己不爱图书馆,没有职业精神,怎么指导学生?四是职业指导。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分析其优势和不足。过去我们对学生职业指导强调不够。老师应引导,指导学生怎么做,将来在图书馆怎么发展,对研究生培养来说尤其如此。第五是老师的经验。教师应加强实践经验,是广义的经验,不仅仅指图书馆专业经验。

叶鹰:与学生的培养要求相适应,教师也自然面临知识内容的更新与知识结构的调整问题。我们的做法:一是通过现有教师的自我学习与提高,二是通过人才引进来整体提高教师的专业与教学素质。引进人才的标准是:首先要有博士学位,进人标准是30岁左右的博士,35岁左右的副教授,40岁左右的教授。而且本科教育最好不是在本校毕业,最高学历的专业要求应该是图书情报专业,要有教学经验。考虑到学科建设的需要,我们强调科研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至于信息技术经验方面目前不作为主要考虑因素。

肖希明: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教师既懂技术、理论,又懂历史。教师应是一个知识结构合理的群体。对个体来说,要尽量在精通一两个方向的基础上对其他方面有一定了解。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倾向,搞技术的人轻视理论,搞理论的看不起技术,这都不好。我们强调要突出学科交叉优势,技术和人文要融合,传统技术和新型技术也要融合,教师的知识背景要宽泛一点。教学和研究要并重,偏废哪一个都不好。学生花那么多钱来求学,如果我们拿不出优质的教育产品,心里该感到愧疚。教师要有这种心态来对待教学。科研也很重要,不搞研究的教师肯定搞不好教学。另外,国外很多大学教师和图书馆员的角色是经常交换的,我们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我觉得应该在政策、制度上建立这样一种交换机制,把图书馆的从业经历作为图书馆学专业从教的一个基本要求。

范并思: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趋向于技术化和实用化。这带给我们很大挑战。首先我们招不到计算机的老师、博士。现有的师资力量很多是从传统图书馆学过来的,要让他们一下子改变知识结构很困难。从目前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转型的趋势来看,我们的确很需要既具备理论功底,又有长期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来补充师资。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努力这样做,但是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我们曾经打算引进某知名企业从事竞争情报工作十几年的中层骨干,结果消息传出去,所在单位立即将他升为高管。在这方面我们还要进一步探索和努力。

沈固朝:教师的知识结构的转变,说得多做得少,人才引进的确比较难。有些计算机专业的博士,一些搞IT开发非常棒的人,不愿意到我们这里来。我们目前主要通过留校等方式来解决。本系教师的学科背景比较丰富,图书馆学知识背景的不多,很多有双学位,有的第一学位是数学、化学、外语、物理等学科的。计算机专业背景的比较多一些。我们曾经从计算机系整建制地搬过来一个教研室。我们系在聘请教师方面,偏重实用,最好有搞IT、搞管理、搞实践的经验,单纯搞理论不行。

2 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主持人: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曾说过:“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这就是说,知识传授已经不是现代教育中最重要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这就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专业教育提出了一个问题。与其他学科专业相比,我们专业培养的学生,他们的优势是什么?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就业状况如何?

肖希明:我们最近做了一个关于近五年来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得出一个结论: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图书馆职业,其核心竞争力仍然是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图书馆员核心竞争力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职业价值观。如果一个人对职业没有自信,则很难参与社会竞争。教育不能完全解决职业价值观的问题,但可以部分地解决。我在图书馆工作有一个感受,图书馆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不仅仅是技术与方法问题,还有它的一些理念,如善待读者,人文关怀,获取信息的权利意识等。图书馆从本质上来讲,还是一个人文社会问题。图书馆专业很大优势表现在这方面。有一种观点值得注意,有人认为职业培训可以替代图书馆专业教育,这是一种短视的观点,当前活跃在图书馆领域很多知名专家,如国内许多著名高校的图书馆馆长,有图书馆学知识背景的最多,这就说明了问题。他也许在具体的技术领域不如别人,但他懂图书馆,可以组织别人去做,这就是他的优势。

高波:我们要坚守自己的教育阵地,有意识地向学生输入专业思想与专业意识,而不是无限制地扩大,否则就“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无异于“自掘坟墓”。如前几年有些学校实行一种通才与专才结合的教育模式:前两年学习其他专业的课程,后两年再学习图书情报专业的课程,结果许多学生选了其他专业不再回到图书情报专业。我们的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要有自己的“核心”的东西,包括核心培养目标、核心竞争力、核心培养方案、核心课程设置等。可以说,目前我国高校图书情报专业核心培养目标不明确是造成人才核心竞争力缺乏的主要原因,我国高校图书情报专业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目标。

范并思:图书情报档案教育培养的是通用信息管理人才。信息化发展的铺路阶段,主要需要的是信息技术人才,搭建硬件平台。而这之后,信息管理人才的核心能力是提升信息在管理中的价值,进行信息的深度开发,使信息支持决策,支持管理。目前图书情报教育的现状是,懂专业的不懂管理,懂管理的又不懂专业,存在专业和管理两张皮的现象。所以图书情报学的学科发展,我们要做的是整合技术和管理,使两者在信息能力的基础上融合起来,使我们的学生既懂技术又懂管理,形成专业的核心能力。

卢小宾:我们人民大学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使其具有核心竞争力,让学生具有专业自信心。我刚从OCLC交流访问归国,美国图书情报教育特别重视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很多美国信息机构或信息服务机构都会和高校联手培养信息人才。我们不应该和别的专业比拼技术能力,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应用技术,培养学生的情报能力,包括情报知识、信息的应用技术等,这些构成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沈固朝:这也是我在会上想提出来问同行的问题。目前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是面向市场培养人才,而我们行业自身没有一个标准,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开什么课程,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核心竞争力又可叫做学科保卫战、学科竞争。依我看,图书情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做文秘搞不了而计算机专家又不愿做的一块,这其中还有很大空间。因此我们在专业之间打通,实行宽口径培养。专业要面向两个市场:一个是文化市场,主要指传统的图书情报档案这一块;一个是信息产业市场,我们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就是面向企业。

叶鹰: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就是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目前的培养模式是,前两年先对学生进行概论性的学科教育,同时选修一些其他专业的课程,让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相当于“预科”;后两年再进行信息组织、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存贮、信息传播服务等方面的信息技能教育,第四年提供一些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方面的教育。学校主要向学生提供宏观上的专业指引,具体的个人就业与学术发展由学生根据自身与社会需要选择所学的知识内容与选修课程。目前学校的院系设置专业界限在淡化,这更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我国的图书情报学专业大都设在重点综合性大学,能考入该专业的本科生一般对自己未来发展有较高的预期。为了使学生具有专业认同感与归属感,尽量满足这种预期,浙大对新生有一个专业教育阶段,包括请本专业的教授与学生见面交流,通过开设一些“学科导论课”,使学生树立专业意识、职业意识,使其具备初步的专业素养。我认为我们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图书情报意识与信息处理能力,如信息组织、分类编目、信息加工处理、信息服务等,无论何时都是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也是他们的强项与优势。

柯平:图书馆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主要是信息能力的掌握??不是计算机能力,而是Content的能力,包括信息组织,信息检索和分析等。搞参考咨询以及其他高层次的工作,都离不开信息能力,这才是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得以维系的命根子。比如搜索引擎、学科导航,包括元数据、分类研究,图书馆、IT行业都在探究,都离不开我们专业真正的核心能力。以前图书馆待遇不高,没有人想去。现在深圳等地也有一些比较大型的图书馆,提供一些非常好的职位,要求也非常高,说明图书馆员的价值正在提升,我们为什么不去争呢?所以要树立专业自信心和培养专业核心竞争力。在国外“图书馆员”是很少的,地位也很高,只占全部图书馆人员的三分之一。就算你是学计算机的,你也不一定做得了“馆员”,而正式馆员的薪水是非馆员的一倍以上。

3 图书馆学情报学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主持人:现在学生中普遍有这样一种迷茫:以前本科毕业大都能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可现在不同,大学扩招了,研究生教育也在快速发展,这使得本来就很紧张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有人本科毕业后不得已选择读研究生。而从用人单位来讲,很多岗位往往一般本科生就可以胜任。这是不是一种教育成本的浪费?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您如何看待图书情报专业的学生去其他行业就业?

肖希明:图书馆工作是有层次之分的,因而我们的教育体系也应该是分层次的,以满足学生对自己事业发展的不同预期。我觉得,一般院校应以发展本科教育为主,而一些重点大学应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但前提是要在我国建立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这是保证条件。因为只有建立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才可以排除很多人靠不正当的关系进入图书馆工作,这自然就减轻了本科生的就业压力。在目前的情况下,不能过分削弱本科教育。图书馆学还是要以图书馆为它的主要就业领域。我不反对图书馆专业的毕业生去其他行业就业,但我反对把到其他行业就业的人数作为评价我们教育质量的标准。我倒是认为,到图书馆就业的人数越多,我们的专业教育就越成功。图书馆专业能适应其他行业,说明我们适应能力很强,这当然不是坏事,但不值得夸耀。我相信,若干年之后,当高等教育真正成为大众教育之后,图书馆这个职业应该更有吸引力。

叶鹰:我同意肖老师的观点。我们的学生社会适应性非常强,可以与一个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去竞争一个电视台的岗位,也可以与一个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去竞争一个企业岗位,但学生的主要就业去向还是以图书馆为主,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图书情报学的毕业生去图书馆工作是自然的事情,这体现了一种专业学科的驱动。而有的毕业生去企业工作,那很大一部分是经济利益的驱动,而非学科驱动。浙大是目前浙江省唯一一所建有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高校,而且本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外部环境较好,可以说在区域范围内具有绝对的职业竞争力。

高波:广州经济发展比较快,对信息人才需求量也很大,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形势比较好。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主要分布在企业与图书馆,而企业的不稳定性又促使一些毕业生选择了图书馆岗位。事实表明,我们培养的学生是符合社会需求,是具有职业竞争力的。

卢小宾:学生经常会困惑学校开设的课程和社会需要的知识脱节,缺乏职业自信心。我们应该从整个体系来看待该问题,满足社会对学生的需要。以信息技术为例,我们要学的应侧重于信息技术在情报服务中的运用,要学习如何操作信息系统而不是如何编程,如果连最流行的情报系统毕业生都不知道,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我们系特别重视应用系统、应用数据库和海量信息的处理运用,同时还要了解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知识,原因在于情报学研究的对象在很多时候都存在着一种经济关系。

柯平:现在图书馆招聘中对学历的要求有抬升的势头,本科生在图书馆找工作可能会遇到一些门槛,有的馆甚至已经开始进博士生。我个人不认为这是件坏事。相反,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两者衔接,适应了行业发展的需要。专业教育要有层次,这一来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二来教育本来是有层次的,没有层次,教育是不完整的。别的学科都有博士,图书馆为什么不能有?关于目前的图书情报学教育,我认为教育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够。说图书馆专业数量太大,是基于图书馆就业的一元目标认识,培养目标有误解。图书馆学专业就业要多元化,对信息能力有需求的行业都可以去,但图书馆是我们的首选。因此本科生数量不够,研究生总量也不够。本科教育需要加强,研究生也要发展。图书馆也需要大量高层次人才去做研究工作。我认为博士培养规模可以了,应控制质量,不能盲目发展。本科、硕士要加强。但随着事业的发展,博士也可能要加强。在培养质量问题上,本科比较好,比较成熟;研究生培养则处在一个模式转型阶段,从科学学位到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有些模糊。因此我呼吁对硕士研究生应加强专业学位的培养,从全部授予科学学位到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

4 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教学理念

主持人:武昌文华图专在上个世纪20年代提出了“智慧与服务”的校训,多少年来一直成为武汉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办学的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在座的各位都是各个院系的负责人,在从教方面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和心得,能否介绍一下你们的教学理念?如何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体现它?

沈固朝:我们主要的教学理念是“重实用”。教学方法结合实践,进行研究性学习。现在教学太重理论,是个大问题。我们现在把一些课题交给学生去做,包括研究生和本科生。这样到毕业,他们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找工作就有优势。例如让学生参与企业横向项目,检索课中针对企业需求,进行研究性学习。关于专业培养中推行学生职业规划的问题,我们还没有完全做到,也在探索。以前我在美国读书,上研究生的第一门课就是“怎么找工作?”就是去翻报纸、找广告,关注市场需要什么,以后选课的时候就往这方面倾斜,综合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范并思:面对专业需求和专业教育越来越技术化、实用化的趋势,我们一方面从师资结构调整入手,大力引进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有实际从业经验的人才,今后也会坚持这个方向。另一方面,我们尽量创造条件,使学生进企业,进行企业信息化实践,加大实践的环节。国外专业设置灵活,企业需求导向明确,我们在“教”与“学”两个方面都要更加突出市场需求导向。

肖希明:我认为教学理念不能盲从市场,不能什么时髦就开什么课。什么广告学、营销学,甚至什么房产、证券,只知道点皮毛,知道几个术语。要守住自己核心的内容。课程改革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还是核心课程建设。近年来,不少学校的图书馆学专业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这是应该肯定的。但这种改革却呈现出非理性状态。有些教学点课程设置非常随意,如财政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广告学、会计学、营销学等都进入了图书馆学专业课程,而图书馆学真正的专业核心课程却完全被边缘化了。这样做的初衷或许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但事实上却恰恰是削弱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因为,学生失去了本专业独特的优势,学到的只是其他学科知识的一点皮毛。很难想象一个广告公司会仅仅因为你选修了一门“广告学原理”的课程就聘用你。我们不开广告学的课程,但我们的学生照样可以去广告公司就业,这是因为社会上各个行业都离不开信息组织和信息管理者,别人看重的是我们的信息能力。因此我认为,图书馆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应该始终坚持以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为核心。

高波:我们以基础传统课程为主,结合最新进展和社会需求开设课程,包括专业信息管理与公共信息管理(现在改为图书馆学)两大块。现在其他专业的学生许多都选修了我们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我不提倡一半时间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一半时间学习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做法,那样的话就会使图书情报专业的教育与专业特色受到削弱。

卢小宾:现在的学科定位有两种倾向,图书情报档案和信息资源管理。相比起来后者似乎更有发展空间,但也会面临更多的威胁。究竟是迎接挑战还是回避风险?我们的宗旨是培养满足信息社会需求的合格的信息高级专业人才,一切都以此为出发点。

柯平:优秀的教师必须要有很好的经历,不能只在书斋里做学问。对图书情报教育而言,当前特别需要做的,首先是两个主导的发挥:一是教师主导,二是学生主导。“教”方面,教师引导非常重要,包括职业精神引导、专业学习、个人发展、就业方面的指导。“学”方面,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发展,每堂课所有教学环节都必须要体现以学生为主导。这两个方面要良性形成互动。

5 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传统的传承与创新

主持人:在这次会议上,人们听得最多的一个词也许就是“融合”了,如学科与学科的融合,理论与技术的融合,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按我个人的理解,实际上它们的落脚点最终都要回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这个大主题上来。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在中国都有不短的历史,也都面临在新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变革、求发展的问题。那么传统图书馆学和情报学最值得我们继承的东西是什么?未来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最有可能在哪些方面寻求突破?

范并思:我对传统图书馆学的继承不持乐观态度。从精神层面上说,1949年以来的传统图书馆学情报学没有“精神”。图书馆与信息管理本应倡导平等、博爱,维护信息公平,促进社会进步,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公平的信息保障。但现在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对信息的人为限制、封锁、割据。从软技术层面来讲,传统的情报处理等软技术,在数字时生了很大变化,以至于我们很难从中找到多少可供继承的、具体的东西。像Web2.0技术以用户为中心,完全改变了传统技术。像分类法,现在图书馆读者网上查找图书,没几个用分类去查的。有人曾经拿Amazon. com网上书店和图书馆OPAC系统作比较,得出的结论是OPAC全面落后。还有美国一个博客网站上有个笑话,“假如Google像OPAC”,意思是假如Google有OPAC那么复杂,早就没有人用它了。图书馆学研究了那么多年,不如一个商业系统,我们传统引以为自豪的东西全面落后。如果说还有什么值得继承的东西的话,我认为应该是对信息的发掘、加工、深层次的利用,要充分发掘信息在管理中的价值。我在上海参观过中国银行的一个数据挖掘系统,是纯粹搞技术的人做的,挖出来的结果就是一些图表。他们认为把数据变成图表就算是挖掘成功了,而这在我们看来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对信息的发掘、加工、再利用,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去做的。以前常讲信息检索是我们的核心,现在这个概念已经落后了,表现形式已经改变了。我建议用“信息获取”来取代信息检索,包括网上、网下、用户信息浏览、查找、搜索、咨询、服务等全部作为一个整体,把对“信息微内容”的获取整合进去。综观近十年来数字时代背景下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我感到得以继承的是:学科没有变,宽口径的专业培养道路没有变。但让我失望的是,无论大院小系,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探索的步伐始终赶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所以高分考入各大名校的优秀本科生,很难被这个专业所吸引,这是我认为应该担心和努力改变的事。

沈固朝:我认为传统图书馆学可以继续对信息组织、信息检索等作出贡献。传统的东西不能丢,比如分类,采分编,标引等,但有必要进行拓展。比如职业准入,多学科的融合,对技术的关注等。以前讲“信息检索”,我们改为讲“信息采集”,不仅是在网上搜索,还包括一些网上找不到的东西,这就是拓展。在信息搜集等能力方面,图书情报专业比其他专业还是有优势的,应该有自信心。

高波:对传统的继承是纵向的,我倒觉得我们更应该横向地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放开视野,多吸收欧美的一些教学理念和方法,多与国际接轨。在立足传统图书情报学专业的核心培养目标与核心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以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机遇,改造并拓展传统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研究领域,做到在坚守的基础上实现学科与专业的拓展。

肖希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坚守,说来说去还是把里面核心的东西用现在的技术和手段去实现它。但这些核心的东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要把现代的东西融合进去,这就是创新。以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办这个专业的全国不少于500家吧,但搞的东西很多根本不是一回事,有的是在计算机学院下面,有的是在管理学院下面,有的是在经济学院下面,有的甚至是在法学院下面,这还怎么融合?总得有自己核心的东西吧。我们的学科融合也好,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也好,一定要坚守自己的核心内容,一定要围绕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来融合最新的技术。再就是,研究生教育必须和本科专业相对应,不能各搞各的一套,都应该回到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第8篇:计算机学科导论范文

关键词:差异化;分类培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同一专业架构内并行培养好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人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实施分类教学是解决该问题有效途径。分类教学是相对于整齐划一的传统教学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根据受教育者的目标需求、岗位取向、个体特性与差异、发展潜能等,分类制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分类实施教学[1]。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差异性和学生发展差异化的新要求,按照“按需设计,搭建平台,分类培养,分向发展”的新思路培养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重新进行教学设计,针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形成了具有行业院校特色的人才分类培养体系。

一、基于学生个性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理念

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中牢固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这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本质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也明确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我校在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和构建过程中首先明确了“以学生为本”为核心理念。

“以学生为本”,从教学管理的视角来看,就是要为所有学生的成人成才创造机会,要为所有学生的选择提供有效的专门指导,要为所有学生的公平选择提供制度保障。实施差异化的分类培养,就是对“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最好应答和诠释。明确“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并将其贯彻于我校人才培养体系设计的始终,其根本目的是尊重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需要,制订符合不同类型学生发展要求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在“以学生为本”这个理念前提下,才可能实现人才的分类培养,即尊重学生的理念是统一的、明确的,满足学生的方法是差异的、分类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确保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尊重每一个学生,为不同的学生成长创造不同的机会,并努力为学生的不同选择提供教学设计和制度保障。

二、满足分类培养需要,打造分类培养路径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和个性发展的前提下,我校明晰人才分类培养的基本路径,即“基础-专业-拓展”。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本着知识、素质和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形成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拓展教育三大部分构成的知识体系与教学模块,实现差异化分类培养。

从具体的人才培养阶段来说,大学生一年级使用统一公共课教学平台,二、三年级进入学科大类与专业培养教学平台,三、四年级进入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教育教学平台。从大的培养方向的分类来说,一部分学生进入学术研究类学习平台,立足于成为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大部分学生进入复合应用类学习平台,培养目标为应用型创新人才与行业发展骨干。

围绕如何培养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教学设计(见下表)。针对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充分利用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与三级重点学科(校、省与国家)实力雄厚的优势,通过设计与开设系列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以及学科专题课等,强化实验、科研训练与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并与科研院所成立教学科研联合体创新培养方式,使学生在科学思维与科研能力训练上获得更多的锻炼。针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则充分发挥各个专业的特色,通过开放选修课、就业创业训练、实习实践与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锻炼、跨学校跨专业选修与双学位培养等,拓展学生的成长空间;并与企业和技术推广单位成立联盟,使大部分学生在职业技能与社会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多方位的锻炼。

三、尊重学生差异选择,设计多元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计是人才培养体系设计的核心。为实现人才培养过程和知识体系的多元化,为差异化的分类培养打下基础,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我们将本科教育划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拓展教育三个阶段,并依据各阶段不同培养要求构建各有侧重的“三阶段”教学平台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平台重“拓宽”,专业教育平台重“夯实”,拓展教育平台重“选择”。

1.通识教育——拓宽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素质

学生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价值分析、探究方式与能力的训练,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和准确的观察判断能力以及清晰的沟通表达能力,并明确自己以后几年的修读目标和主攻方向。通识教育课程除了包括全校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类、英语类、计算机类、军事类、体育类5类课程外,还包括选修课程和必读选读课程,充分体现了通识教育课程的多元性。

其中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旨在扩展学生知识结构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对各主要知识领域的认识。根据课程特性,并结合人才培养工作实际需要,将通识教育选修课划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与体育和应用技术5类,丰富的选修课程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为了保障学生知识体系“通”而不“偏”,规定学生必须在每一类选修课程中至少选择一门。必读选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其课程内容突出了农业大学的教育特色,也强调了加强美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新时期高等院校对于文化传承功能的凸显。

2.专业教育——夯实专业基础,开展研究学习

专业教育课程使学生在修读过程中获得本专业学术研究或技术应用的初步知识与经验,并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专业教育课程由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4个部分组成。

学科基础课按照基础性、公共性和学术性原则设置,具有完整规范的知识体系,能够使学生获得严格的学科基础训练。全校各专业按学科大类设植物生产类、动物生产类、生物科学类、资源环境类、经济管理类、食品工程类、机电工程类、数学及计算机科学类、文学法学类9组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学科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工具,充分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专业基础课按照专业学习需求设置,包含了学科导论以及拓宽专业基础概论课程等,引导和帮助学生尽早了解学科前沿和行业发展,学习专业知识,增强对本学科专业的理解和把握。专业核心课设置体现专业发展要立足于学科,发展于特色,满足在培养“通才”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一技之长的需要。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重在发挥实践教学的探究功能,拓宽学生对科学的认识视野与创新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科学与创新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拓展教育——选择发展方向,满足差异需求

拓展教育课程是为满足学生不同需求而开设的课程,其中设置本专业推荐选修课、其他专业开设的专业教育类课程或国内外联合培养如“2+2、3+1”的课程。本专业推荐选修课侧重本专业知识的交叉跨度、强调专业前沿信息,部分专业课程强调前瞻性,适合本科生和研究生共享,学生通过选修该类课程,进一步巩固本专业知识。其他专业开设的专业教育类课程或国内外联合培养如“2+2、3+1”的课程是为培养跨学科专业人才提供的,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自行选修。

四、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强化实践教学过程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构建与多元化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遵循“基础-专业-拓展”的培养路径,设计了相对独立的“3+1”多元化实验训练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

“3+1”的多元化实验训练体系中“3”是指依托第一课堂的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以及综合实验,“1”指主要以第二课堂为补充的创新训练实践[2]。(1)基础实验。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基本功训练,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验证实验为多,部分实验可采用网络技术与电子平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认真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2)专业实验。通过专业课实验,重在训练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改进实验的能力,为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在该类实验中,可以将科研和专业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将科研工作的内容、手段和目的融入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专业实践,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综合实验。通过开设综合性、设计性与研究性实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培养学生实际观察和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探究功能,拓宽学生对科学的认识视野与创新思维的空间。对选择学术研究类发展方向的学生,开设围绕研究型学习的综合实验;对选择复合应用类发展方向的学生,开设围绕专业与行业的问题性实验。(4)创新训练实践。主要是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与创新素养,锻炼自立、合作、创造性地学习和实验的能力。该类实践项目主要依托学校的各级、各类科研基地和教师科研实验室。可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社会调查研究、学生专题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挑战杯”等社会竞赛性实践活动融入创新训练实践体系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成长与发展服务。

五、促进学生自主提高,增强人才培养弹性

为了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在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中,始终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增强培养的弹性,促进学生自主提高。具体实践中,可采取控制总学分、课程优化、分层教学、辅修专业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发展意向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因材施教。

一是严格控制总学分,保证学生有较多的机会自主选择课程,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个人兴趣及特长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二是优化课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就业需要,精选和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三是分层教学,鼓励同一门课程开出不同层次和难度的课程,以满足不同科类、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和选择。四是构建辅修专业课程体系,供跨学科专业大类的学生选修,学生选修课程学分数达到规定要求,即可申请相应的辅修专业证书,学生遵循“跨专业大类、自主选课学习”基本原则,即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自主选择辅修专业,完成学习。

除了以上主要措施外,我校还结合转专业、奖励学分等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并利用教学管理网络化技术,进一步延伸了人才培养的柔性和弹性。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更加宽松自由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蒋晓玲. 我国法学本科分类教学的设计与实现[J]. 现代教育科学,2010(1):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