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课程模式范文

体育课程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课程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课程模式

第1篇:体育课程模式范文

论文关键词:公共体育课程模式;思考

伴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近年来,在高校体育工作者的不断艰辛努力下,公共体育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上都取得较大的进步.但面对扩大招生的背景,对1990年以后出生的学生更需要从其生理、心理特征出发,设立与之相适应体育课程模式.本文从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和目标人手,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及体育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构建适合国情、校情及较为科学的便于操作的课程模式,以适应21世纪高校培养优养的需要,更好地为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服务.

1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高校体育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更新体育教育观念,树立健康、全面、主体、适度的体育教育观;要转变体育教育行为,做到由重教向重学、由被动练向主动练、由重视共性向重视个性转变;要深化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等方面教学改革的深化.1992年,原国家教委在总结了40多年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和10多年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它在世纪之交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2002年,教育部在总结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这标志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又将向前跨越一大步,是一部继往开来指导性纲领文件.…

2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

2.1课程设置逐渐完善

2000年以前,高校公共体育为一年级的基础课以跑、跳、投为主,以及二年级的专项课,只设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包括散打和拳械)、健美操、综合班;后来专项学习改为两年,虽课时增加了,但学生的体质却下降了;因此又尝试“1+3”的教学模式,即第一学期基础课,第二学期设置学生自由选项学习,个别项目由于受场地影响而限制了自由报名的人数,但每个项目都适当增加身体素质练习、理论课时数及专门为病、残等学生设置的体育保健课,这样的选课模式基本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据调查有部分高校在师资队伍较完善,场地器材等都较充足的情况下采用模块教学即每学期进行一次选课,学生可以在每学期选择不同的项目,也可以选择相同的项目.可这样的选课模式大幅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同时对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2.2课程内容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

大学阶段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方法手段及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展均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注重课程的健身性与人文性,以科学性、选择性、实效性、可接受性、休闲性与娱乐性为原则来确定体育课的内容.2002年以来,我校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资源和自然条件,逐步增设了如田径、体育舞蹈、乒乓球、跆拳道、羽毛球、网球、游泳、水上运动(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水上运动项目)、定向运动(以校园定向、公园定向和山地定向为主)等,新增项目占60%以上,特别是水上运动和定向运动增添了体育课的生机和活力,体现了与时俱进和地方特色.这样的课程模式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青睐.

2.3成绩评价更加理性化科学化

一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不单是结果评价,也对学习过程跟踪评价,并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成绩的管理和处理;成绩评价更加注重身体素质和学习态度,不为考试而学习,体现了刚柔相济的评价原则.近几年来学生的体育成绩合格率和优秀率也比原来有所提高,补考人数明显下降.

3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3.1对无法实行。三自主”选项课存在的问题

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管理,学校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个人特点选择体育项目,选择教师,选择时间,这种“三自主”选项学习对学生是非常有益的.但目前有些高校还无法满足学生进行“三自主”选项或是俱乐部的形式学习的需求,而且打破自然班,学生随意选择时间等对教师队伍及业务水平、教学能力等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3.2学生重视了兴趣,忽视了学习效果

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虽然课程内容多样性,但还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课程的改革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但却带来了学生体质下降的负面影响,因此,今后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更应加强对学生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的训练,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追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学生在体育课选项时,避难就易,不以自身健康需要,而以个人好恶取舍,一些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具有特殊作用的项目,如田径,选择的人很少,甚至无人问津,即使选了,上课也是出工不出力,教学效果不明显.这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3.3体育场馆的管理和开放

近两年学校加大力度对体育场馆的建设和改造,学生的活动场所增加了不少,而且也无偿地对全校学生开放,但学校不断扩招,场地器材仍难以满足运动的需求.高校体育教育要适应体育的发展趋势,仅每周两学时的体育课无法全面涉及到体育的各个方面,因此课外活动便成为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学校应在逐步加大经费投人的同时,合理提高体育场地器材的使用率,延长所有体育场馆开放的时间.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去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4对体育课程模式的设想与建议

4.1注重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据报道2004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检测,结论是:最近20年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学生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学生肥胖率,近视率快速增长.因此大学阶段体育课不管选择什么样的形式学习,都要加强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的练习,并按一定的比例纳入每学期总成绩中,规定身体素质不及格,体育成绩就不能及格,促使学生自觉主动能经常陛地参与体育锻炼.

4.2增加体育课学分,扩大学生锻炼身体领域

高校体育教学要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所以必须有充裕的教学时间保证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仅靠一年或两年的体育课时,是难以实现的.“三自主”的学习模式对学校的软硬件要求都较高,如果在大学三、四年级也设体育课,甚至要求研究生也参与选修课,学时可以比原来的相对减少,或者规定每生每学期都要参与体育课的选修,这样也许会改变目前大学生一到三、四年级身体素质就呈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女生如果有上体育课会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持和提高,另外在增加体育课开课年限的同时,特别要切实抓好课外体育活动,做到班班有活动,人人有项目.把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体育锻炼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各种体育协会和体育教师的积极参与能经常性的举行各项目的比赛,多渠道地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4.3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校体育教学无论是实行“三自主”教学,还是俱乐部的形式,或是模块教学等教学形式,首先都要保证充足的体育场地器材,第二要有一批敬业精神的师资队伍,第三学生要积极参与的体育活动意识.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年龄、职称结构、业务素质和科研水平等是决定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因素.所以,学校及体育领导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体育教师队伍健设.请进来,派出去,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进行校际之间的信息交流,进行教学专题研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同时教师们也必须深刻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认真钻研教材、教学方法,多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4.4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创新、有特色、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第2篇:体育课程模式范文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模式;创新研究

引言: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新《纲要》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七个方面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无论从指导思想、还是课程目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这就需要有一个全新的课程模式来适应现有的变化,其多元化发展的创新势在必行,这也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当务之急。

1、体育课程模式的界定

体育课程模式是按照一定体育教学思想设计的、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体育课程框架或系统。从结构理论的原则看,完整的体育课程模式应包含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学习评价等几个要素,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与课程目标是构建和支撑体育课程模式必不可少的要素,前者是依据体育的本质、功能及社会对培养人的整体要求形成的,是构建体育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课程目标是课程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课程编制的起点和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体育课程内容是体现课程指导思想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生学的实践对象,体育课程通过课程内容形成其整体框架。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主要指师生按照一定方式和程序实施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教学效果。课程学习评价是促进教学活动、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评价的反馈功能是体育新课程模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

纵观高校现有的公共体育课程模式,已从 80―90年代的三基型、并列型、三段型等发展到多种模式并存的局面。比较有特色的是:天津师大和上海交大的“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把早操、课外活动和体育课有机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完全学分制模式”,把课内外全部纳入学分制管理,分层次教学;深圳大学的“俱乐部制模式”,一年级专项选修、二年级实施俱乐部教学;北京大学的“完全开放式模式”,实施“三自主”选择课程;福建师大的“主、副项制模式”,一二年级均以一项专项为主,每学期兼修一项。以上这些课程模式代表了国内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和潮流。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都是省外比较发达的城市,而省内的体育课程模式大多数还以“阶段式教学模式”为主,即一年级上基础课,二年级上选修课;或者一、二年级均为选修课,只是科目不同。有数据显示:省内高校采用“阶段式课程模式”的占34.3%;尝试“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仅占11.6%。

在对“课程目标”的探讨中,赖天德教授、朱浩、舒盛芳等学者一致认为以“健康第一”为高校体育课程的目标:“课程设置”是焦点问题,研究结果颇多,大都根据学校的特点,设置相关课程,但是突破性进展不多。“教学方法及手段”上层出不穷;在评价体系中也有突破,关注了“平时表现”等因素,但是不够规范,没形成完整的体系。总体来看,课程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3、课程模式的创新

3.1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使学生明确体育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终身体育”。

3.2 课程目标建设。确立与中学衔接且适应新时展的课程目标体系,将“健康”新涵义与体育功效结合。将参与意识、技能掌握、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结合在一起,全面协调发展。

3.3课程结构建设。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除基础课外增加保健课及专业课程。设立“四自主”选课制度,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课程内容、上课时间、上课班型。开设多门课程,包括跨学科双语教学、运动处方学、体育保健学等应用型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

3.4教学内容及方法建设。改变固有的、陈旧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感兴趣的体育知识。教学内容应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打破固有的老师教、学生学的传授式教学方法,运用探索式、运动处方干预教学法、自主教学法等符合学生实际要求的教法,灵活应用。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到创新提高,使之具有一定的体育能力。进行校本课程建设,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本学校的特色课程。

3.5评价体系建设。将“平时表现”加入课程评价中,摒弃技术考核定成绩的评价方法。把学生自评 、互评和教师评定结合起来,采用多元综合评价方法。

3.6 校内、外一体化课程建设。新形式下,体育课程不仅仅指的是体育课教学,除了课内还包括课外、校内、校外、社会、社区、家庭等诸多因素。延伸了体育课堂教学,遏制了学生体质下

降问题,使课内教学与校园体育、群众体育、社会体育结合,视野更加广阔,最终形成全民体育。

4、结语

总之,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应是一个长期探索、持续发展并不断创新的过程。抓好细节,整体规划是关键;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模式的地基作用,要看到现代教学模式与其的依存关系;建立学习型现代化团队是重中之重,团队成员的不断学习进步是影响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的关键;从思想上改变学生的体育观念是难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是重点,让体育观念深入人心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却是今后不变的行动准则。

[参考文献]

[1]范启国等,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现状分析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2),123-125.

[2]但爱兰,论学生终身体育需要下的大学体育课程模式创新[J].咸宁学院学报,2011(12),127-128,148.

[3]郭孝平等,高校特色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9(5),49-50.

第3篇:体育课程模式范文

关键词:艺术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健美操

一、艺术院校健美操课程教学的发展现状

现如今,在不同院校当中,都开展了有关健美操这一课程教学内容,但是在整个教学的内容表现上都有着相同的特点,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了:教育教学辅助内容、理论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内容等等。其中,理论课程则是整个课程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后期的调查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学校都已经构建了以理论为基础这一课程教学内容,其中包括健美操的概念、锻炼方式等等。整体来说,在整个课程教学当中,对知识的传授都是相对较为浅显的,学生很难真正了解健美操的状态,而且更难以将理论运用到后期的实践当中。从健美操的实践课程进行分析,健美操这一实践课程对后期健美操课程的教学质量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教育教学内容上主要融合了拉丁健美操、器械健美操等等,虽然在许多内容上都将竞技健美操融入教育教学的内容当中,但是从整个课程的教育教学当中我们可以看出,都能够针对相应的竞技等级予以规定,虽然在整个课程教学当中也会将一些实践教学融入健美操的运行当中,但是,这不仅仅是其中所表现的重要部分,大部分普通高校在整个教学内容上都难以满足国家的要求,而且整个教学也相对较为单一,并且缺乏一定的多元化表现特征。

二、影响艺术院校健美操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教学中学生这一因素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受到很长时间的教育影响,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大多非常重视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对自己身体进行训练,学生针对自己专业课程学习的态度很积极也很端正,但是在整个健美操的课程教学当中,学生大多认为健美操在自身后期的发展过程当中并不会有太大的帮助,因而在整个健美操的学习过程当中都很少投入太多的经历,这也是影响整个课程教学质量最为关键的因素所在。在从学生后期的学习情趣上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针对健美操早期进行学习的时候,学生虽然对健美操学习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但是伴随着后期的学习进一步开展,学生大多会不断厌烦健美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慢慢丧失兴趣,难以自主的对健美操课程进行学习。除此之外,对健美操整体教学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还有许多,例如:课程教学的评价方式、授课方式、环境特点等等。在整个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当中,受到我国传统课程教学所带来的影响,学生往往会非常注重整个考试的结果,进而导致学生在后期对健美操的学习失去兴趣。

(二)教学当中教师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人物,也是课程教学当中的核心所在,特别是在整个课程教学内容的考核以及后期的设计等方面,往往忽视了学生作为整个课程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尊重学生后期的现实需要以及作用。由此,健美操的课程教学者,需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而不是一位领导者,在课程教学当中要用事实说话,要以理服人,努力地去参与整个课程教学当中,真正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并在整个课程教学当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三)对教学质量影响的管理性因素

在整个课程教学当中,管理因素同样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最为关键的内容。健美操教育教学质量就是运用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不断对健美操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进行调和,有效地对不同的锻炼内容进行控制,完成教育教学未来的发展目标,管理制度在这当中虽然是一种特殊的硬性需要,但是也需要与其他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不然更加难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由此,在健美操的课程教学当中,需要建立良好的工作标准,规范整个教育教学的具体开展措施。

三、针对艺术院校健美操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对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在健美操的课程教学当中,需要不断优化整个健美操的教育教学内容。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需要充分依据学生以及学校当中的基本条件,在充分对健美操当中的基础知识以及技术能力进行掌握的同时,保证学生能够真正成为一位技术性强的专业人才,在现有的教育教学纲要表现上,整体角纹单一,需要在这一发展基础之上去丰富整个教学内容,并且安排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努力去拓展相应的知识,丰富整个课程教学内容,展现健美操课程教学的真正价值。健美操课程理论知识主要是针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理论的教学,针对学生健美操专业基础知识需要进行重点对待,进而保证这些基础知识能够在未来的实践过程当中进行融入,深化理论知识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教学内容,进而保证学生后期的学习效果。在健美操这一课程教学的设计过程当中,不仅仅需要对学生的健美操基础技能进行训练,而且还需要依据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需求,设计出更加具有趣味性的一种教育教学内容,保证在整个教育教学内容上去调动学生独有的积极性和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整个课程教学当中,还需要结合目前的流行元素,增加时尚因素,进而发挥学生独有的创造能力,保证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二)对课程教学的方法进行改革

在艺术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当中,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一致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在针对健美操课程教育教学方法当中,需要依据学生以及学校在现实发展当中的情况。合理安排教育教学流程以及教育教学人物,在整个课程教学当中,对健美操课程教学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有许多,由此不能够运用相对单一的教育教学方式开展教学,针对发展过程当中的不同教学任务、教育教学对象,需要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而提升整个课程教学的效果。在提升课程教学的综合能力方面,需要充分对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了解,编创更加符合学生自身优点的健美操,在健美操课程改革后期的教育教学当中,需要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模式,并且从理论的发展之上进行分析,单一的教育教学模式就会转变成一种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模式,更有效的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效果。

(三)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方式

第4篇:体育课程模式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 职业体能 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215所,招生313万人,在校生965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①。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或操作性的高技能人才,不是研究、设计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训练学生的技能,技能目标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1.职业体能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推行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在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的教育,体育教育在整个高职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体育一方面具有普通高校体育的共性,即要完成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品质与健康的心理行为、习惯的任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又不同于普通高校,其教育教学具有定向性、实用操作性及专业性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具有其个性,即要为职业的特点服务。充分认识体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关系,使高职院校在完成一般普通教育任务的基础上,开展适当的职业体能训练,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体能的提高,更好地体现高职院校体育的特色,因此构建良好的高职职业体能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职业体能的重要途径。

2.核心概念界定

2.1职业体能

体能又称体适能,是指身体各部位或各系统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涵盖范围较广,如速度、反应、耐力、肌力、平衡性、柔软性、协调性和敏捷性等。

职业体能是与职业(劳动)有关的身体素质及在不良劳动环境条件下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是经特定的工作能力分析后需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包括重复性操作能力、背肌承载静态力的能力、其他肌肉群能达到维持工作姿势要求的能力及人体对工作环境的忍耐程度等能力。

2.2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具体化的教学系统与过程,是综合性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其为教学思想及理论指导提供基本框架和结构,这样确定的体育教学任务是相对稳定和平衡的。不同种类的教学活动是桥梁与媒介,使教学系统、过程、方法互通的途径与方式,是教育理论向教学实践的转化。教学模式具有五个特点,包括理论性、直观性、对应性、稳定性、整体优化性。而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反馈与评价、教学方法手段和程序是教学模式的主要要素。

3.构建职业体能的教学模式

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职业分类目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结合各职业岗位劳动(工作)时的主要身体姿态进行相对地分类,我们以以下五类为例:静态坐姿类主要是会计、文秘、行政办事员、IT行业等岗位;静态站姿类主要是营业员、酒店前厅接待、空中乘务员等岗位;流动变姿类主要是营销(推销)员、导游等岗位;工场操作姿态类主要是机械、生产线操作工等岗位;特殊岗位姿态类主要是警察、野外作业人员等②。我们根据五大类的姿势要求和特点构建职业体能的教学模式。

3.1职业体能的教学模式理论依据

促进高职五类学生更好地发展是职业体能教学应达到的目标。五类学生的职业特点是职业体能教学工作的核心,为了使学生成为社会需求的专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体育应树立终身体育观和职业体能发展观。教师是促进者,指导学生探索生活与学习,因此教师应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将体育教学与职业体育进行整合,促进学生的职业性发展,达到职业体能的教学要求。教师还应对以往的教法、教材、结构及陈旧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特点和职业特点,教师应对学生的身心和职业进行充分的了解,因人施教,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况而特殊对待。在锻炼学生职业体能的同时,开展关于职业体能发展的各项体育活动及业课外俱乐部活动,以突出职业体能教学的实用性、专业性等特点,为终身职业体能的发展奠定基础。

3.2职业体能的教学目标

职业体能的教学目标是充分利用体育资源而促进学生健康和职业发展,目的是通过锻炼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本行职业的专业技术,提高对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以满足未来职业工作的需要。青年大学生在选择体育锻炼项目时,应把着眼点放在发展未来职业工种需要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合作性和现代化性。

3.3职业体能的教学程序

职业体能教学有它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教学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例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对所教授的班级学生进行专业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专业特性和工作环境进行阶段性职业体能教学设计和评价。根据阶段性的职业体能教学设计进行课时计划的编写,最后才可以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生学习和锻炼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学生均衡发展。

3.4职业体能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

影响职业体能教学模式发挥效力有各种条件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首先教师不仅要有体育的专业技能(如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学、运动保健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等),还要具备职业体能技能(如海上运输专业学生应学会游泳和平衡能力、铁道供电专业应学会爬杆和悬垂能力等)。

4.结语

职业体能课程的构建,不仅要考虑体育运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还要考虑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职业身体素质训练、职业技能运动训练、职业保健体育是高职学生健康、高效地从事未来职业的重要手段,开展职业体能教育教学是实现高职学生优质就业的重要途径。职业的特点与学生的优质就业是高职职业体能课程教学的宗旨,加深职业体能的培养是促进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与途径。发挥体育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将行业、企业、职业的人才需求要素融入高等职业体育教育体系中,使学生在校就能感受职业氛围,培养职业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促进职业体能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中体育教育的改革,建立科学的职业体能教学模式,利用体育课程的特点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发挥学科自身独特作用,开展不同职业特色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学,是今后高职体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注释:

①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

②武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体能培养初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13.3.

参考文献:

[1]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

[2]武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体能培养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

[3]曲宗湖.域外学校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0.317.

[4]刘雪冰,黄金鹏,吕少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材体系的新构想[J],体育与科学,VOL21(125期)2000(4):48-51.

第5篇:体育课程模式范文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课程;心理学;课程模式

1 前言

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蕴涵着素质教育理念。《纲要》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的栋梁,他们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精神,影响着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不少大学生因心理障碍的困扰,影响了身体健康、学习与生活、人际关系,甚至意欲轻生。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程一直注重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研究,以期对高校体育教学适应新的要求提供参考,以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更好地开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 心理学理论简述——体育课程新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6世纪,来源于希腊文,属于哲学范畴。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就这样,心理学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客观规律的科学。科学的心理学是在描述心理现象的基础上,对心理现象进一步说明,并揭示其规律。人的心理现象就是指通常所说的人的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如感觉、知觉、想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等。恩格斯曾把这些心理现象誉之为“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 感觉和知觉是人对所注意观察到的事物产生的心理活动,人们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着,从而获得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知活动,被称之为思维。在人脑中浮现人们对感知过事物的形象,心理学称为表象。对人脑中的表象再加工的过程,产生了人类特有的形象思维和创新事物一种心理现象,即想象。由此可见,感觉、知觉、思维、表象和想象这些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记忆是对构成这个连续过程起重要作用的一种心理条件。记忆是人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一定方式回想起来,以某种痕迹铭记在头脑中的各种事物的心理活动。以上所描述的各种心理现象,就是人们经常表现出来的对客观事物与对象在认识方面的心理活动。同时,人们在认识活动中也会产生满意或不满意、热情或冷淡、喜爱或厌恶、高兴或烦恼等感受和体验,心理学上把这些态度体验,称之为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心理活动。可是,人们并不总是满足于对事物与对象的认识、感受和体验上,常常根据自己的对事物与对象的认识与态度体验上,进一步改造客观事物和对象,进而产生一定的需要和动机,这就产生了人的动机、意向、决心、坚持性等意志方面的心理活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这三方面的心理活动,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三种心理过程又以其彼此制约、相互联系而构成人的整个心理过程。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包括心理学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研究领域涉及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

体育作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在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他们对体育的认知、情感、意志这三种心理活动是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之中的。如果学生不能从体育课程的学习与锻炼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就不可能对体育产生积极的兴趣,学生如果产生“身顺而心违”、“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心理问题,体育课程目标就无法实现,体育课程内容的实施、评价都无从谈起。因此,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既要快乐,又要能吃苦。

3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社会生活环境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其本身固有的个性,他们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是动态发展的,心理上表现出下述几个方面的特点。

3.1 智力发展水平达到高峰

大学生较中学阶段,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观察力显著提高,并且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所以他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显著变化,对事物的认识开始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善于从广泛的范围内观察问题,全面地思考问题,能够抓住问题的基本轮廓,不会忽视重要细节和主要因素,辩证逻辑思维占优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喜欢独立地提出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2 情感情绪丰富而强烈

大学生的生理特征发育逐渐成熟,接近于成人水平,处于体力充沛和精力旺盛的时期,有活力,热爱生活,富有激情。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范围日益扩大,注重与同学间的交往,社会性逐渐增强。随着他们生活空间的扩大、思维空间的扩展延伸、知识的积累与文化层次的提高,导致大学生情感越来越丰富和深刻。另外,大学生心理成熟又落后于生理成熟,价值观念尚不稳定,学习、生活、同学之间与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等变化,都会引起学生情绪的波动,容易偏激、冲动,心境变化快,因而大学生的情感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是不稳定的,情绪变化起伏大。

3.3 自我意识增强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及对周边事物的认识与体验。它是人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是认识、情感、意志的综合体。大学生生理发育已经成熟,心理也在不断地成长,文化素质越高,其自我意识就越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自尊心、好胜心增强,处处显示自己的独立,有自己的主见,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同。更加关注自我的发展,力图在认识自己、理解自己、评价自己的基础上,根据时展的要求,塑造自己的形象,设计自我的模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使他们渴望获得别人的尊重、认可、关心支持,反对教师把他们看成孩子,所以,处处显示自己的能力特别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要注重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3.4 社会需求迫切

大学生在校时期的学习与生活是一个关键的时期,是大学生与社会接轨时期。接受大学系统严格的专业学习与训练后,大学生思维独立性不断提高,喜欢发表自己独立思考后提出的观点,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增强自信。正因为如此,他们关注着国内外社会的发展,评判着各种社会现象,希望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自己独立思考后的想法,去改变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现象,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与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大学生这种迫切加入的社会需求,支配、指导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对他们大学时代的生活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的重要心理依据。

4 心理学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构建的设想

基于以上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本文着眼于教育学语境中的课程建构,采用了“泰勒原理”所阐述建构课程所必需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的基本课程理念。因此,心理学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设想,整体上应包括四个部分:

4.1 体育课程目标的构建——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倡,教师应该通过挖掘学生理智与情感诸方面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确立学生的价值。兴趣、情感、动机、意志、性格等因素是非智力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有着引发动力、定型化、补偿化作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教育目的是完美人性的形成、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及人的自我实现。教育目标和目的体现出思维、情感和行动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体育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当然,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也要关注学生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应该突出非智力因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把体育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占教学主导地位的理念转向教学引导者与组织者的理念,以学生情感体验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题,充分发掘体育学科内外的非智力因素教学资源,让大脑左右半球协调发展,真正有效地促进个别化教学的发展。

4.2 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关注学科知识结构

结构主义心理学认为,知识是人们对经验总结出来的规律,并以意义和结构而构造起来的模式。布鲁纳认为:“每种学科都有其结构。”因为各科“知识有其内在的联接关系,即内在的意义”,结构恰好似联接各种中心观念的结子。从客观上讲,“一些事物被欣赏、理解和记忆,这些事物必须是恰当地安装在具有内在意义的结构之中的”。奥苏贝尔也认为,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因此,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归为一系列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结构。现行高校体育教材文本是多样化、丰富多彩的,具有显性特征的学科,每篇内容都具有相对独立的非线性复杂知识系统。体育教师若能有效利用学生已有的体育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对文本进行解构和重构,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认知图式的丰富和“扩容”,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问题的表征和解答,进而最大限度上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体育课程有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在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上,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融合,促进新旧知识的同化、顺应或联合,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影响学生接受性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从学生方面讲,如能认识和理解体育这一学科的构造,他也就懂得了体育课程的意义。

4.3 体育课程实施——关注思维发展,提高学生智力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这一认知过程需要学生通过主动思维,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来建构对周围环境事物的理解与解释。大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思维的独立性增强,使他们不满足于简单的低级知识的掌握,他们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综合加工各种知识与信息,创造出新的技能、知识和方法。因此,体育课堂内容的实施,要重视学生的思维方式的训练,体育课堂教学不能机械灌输。另外,他们也反对教师把他们看作孩子,反对“填鸭式”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反对教师在教学中的绝对的支配方式。当然,这些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也违背了注重学生心理的教学理念,在体育课程实施上,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解读理论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大学生严密的理性思维意识。

4.4 体育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

能力发展是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我们体育课程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心理学理论认为,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是一组对立统一的概念关系,一定量知识的积累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只有通过实践和训练的介质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反过来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知识的高效掌握。在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显性的体育能力,如掌握动作情况、成绩标准等,更应重视对学生隐性的体育态度、体育习惯、情感意志以及交往和合作能力等心理标准,在体育课程新模式下的体育学习中,学生的心理感受应是:对体育运动的期盼;健康向上的自信心的树立;团队合作意识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增强。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重视心理健康,是体育课程新模式与传统体育课程模式的重要区别。

5 小结

本文对心理学视野下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进行了论述,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应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设想:课程目标的构建应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课程内容的构建应关注学科知识结构;课程实施应关注思维发展,提高学生智力;课程评价应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以期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谭炳坤,萧子健.现代西方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249-252.

〔2〕滕大春.今日美国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5-59.

〔3〕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4):17-20.

〔4〕钱杰,姜同仁.新世纪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5,(2):100-102.

第6篇:体育课程模式范文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0 前言

当前,我国教育界面临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变,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如何发挥学校体育教育多元化功能,是目前从事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一个研究方向和实践课题,也是笔者一直研究的课题。

1 高校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单调

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实施的教学模式,虽然比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还是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部分高校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思想陈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较少更新,在实践教学中,部分体育教师缺乏敬业精神、缺失进取之心,平常的教学多是以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工作任务,较少地进行自我的主动业务学习、专项技能的学习与提高。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一般采用的“强制命令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以教师示范为中心,注重教师的自我感受;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过多的注重学生运动成绩的提高,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和意识的培养,阻碍了当今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传统体育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较为单调,教师的讲解、示范往往缺乏新意,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一成不变,致使学生兴趣不高,难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运动技能、技术的掌握,因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2 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考试评价体系不科学

传统的体育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只注重眼前的课堂教学,忽视终生体育的培养效应,教学效果的评价更多的是停留在学生课堂的组织纪律上,学生的到课率、出勤率等表象上。

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大多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考评更多的是以教师评价为主,教师单方面的对学生运动技术、运动技能的测试,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印象的评判,带有典型的个人色彩的评价。这种终结性考评机制,所带来的问题较为突出,不能真实反映学生技能、技术掌握的水平,也不能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况;不能确切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进展,不利于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2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传统式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灌输”、“填鸭”为主,只注重学生的体育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学生主动学习动机的培养,抑制了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正是体现了这种体育教育改革的思想。

2.1 更新体育教育观,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

学校体育开展成功与否,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更新体育教育观,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2.2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重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现代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运动知识,运动技能,更要积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知识的传授,技能的传授,发展学生的智力,磨练学生的心里,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素质教育的本质,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多的让学生掌握更好的科学的健身方法。作为高校的体育教师,不能只局限于传授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而应该有意识,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在众多的信息和方法中,挖掘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2.3 课程设置应切合学校教学实际,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课程的设置应该全面考虑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加强个性培养,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与中学阶段体育课程的设置相衔接,让学生的体育观念从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有个转变与适应过程,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现行的开课模式是一年级上学期开设的是体育基础课,教学内容以田径、传统武术、三大球、基本素质练习等,强化体育基础教育,结合贯彻《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基本技术、技能和基本知识。大一下学期,大二上下学期开设开设了篮、排、足三大球,定向运动、拓展训练、网球、乒乓球、健美操、跆拳道、健身与防卫、轮滑、瑜珈等公共选项课,使学生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对某一专项运动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专项技能能力。

2.4 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适应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现代体育教学要重视体育教师的知识更新,要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开展,同时也要重视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的锻炼与提高,通过科研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理论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有利于促进对技能技术的改进和提高。随着教师教学年限的增长,教师的教学惰性容易滋生,如果不更新教学知识,不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很难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高校体育教学中,只有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只有这样,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才能有所创新,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才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卫.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J].体育科学,2004(3).

[2]张立新.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0(1).

[3]胡凯.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与趋势[J].中国学校体育学报,2002(6).

[4]陈宁.全民健身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5]郭立亚,赵轩.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4).

[6]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7]王蒸仙,温元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考试周刊,2009(14).

第7篇:体育课程模式范文

关键词:探究;教学模式;体育课程;创新;发展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三自主”教学模式正是在这种高校体育“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应运而生。《纲要》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实施要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充分自主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探究式教学在体育课程中的实施有重要意义。

1、探究式的“学”与“教”

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思考怎么去做,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探究式教学指向教师则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探究的方法去展示知识,传授技能,让学生发挥内在的潜力去主动学习。教师要做一个积极地引导者,抛弃以往灌输式的教学,从根本上转变思想,改变思路。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教师应该像苏格拉底一样把自己当成一个助产士,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而不是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有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疑问,老师的作用是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启发,最重要的是学生自身要努力探究,最终获得新知。古语有云:授人以鱼可解一日之饥,授人以渔可助一生保暖。

2、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2.1弄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课堂的主角、主人。而现实中,教师讲课,学生学习接受,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无论有无兴趣,无论能否接受,学生都被教师牵着走,学生没有任何的主动性,这远远偏离了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的概念。

2.2弄清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主人,而是主导,是为课堂主体学生服务的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应该是这些:选择传授知识的最佳方案,组织合理的课堂授课模式,引导学生领悟知识的内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作为教师应该记住:教师作为导演,永远藏于幕后。

3、探究式教学在体育课程中的构建

3.1 教学目标的改变

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体育课程首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不是简单的完成教学任务,功利化、技术化,忽略学生的兴趣,心理健康,而是关注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快乐体育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而然的产生。高校体育课的教学对象为正处于求知欲,精力达到高峰的大学生,他们有着不可思议的充沛精力,对自我有较高的超越需求,渴望未知的世界。探究式教学目标正是要从他们目前的身心特点出发,激发学生兴趣,使其能够自觉地参与练习,学习体育知识和技术,以达到体育课堂本质的要求。

3.2教学主体的改变

“三自主”教学模式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在这种前提下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体育教学要真正的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并且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人,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相对于学生仅仅起一个引导,辅助的作用,就好像一场好的比赛能够成功的进行,关键在于场上队员的魅力,他们是比赛的主角,而裁判永远都是这场演出的辅助工具。

3.3学习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多为接受性学习,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教师教授体育技术时会先给学生做示范动作,结合动作的一板一眼的讲解动作的重点难点,学生被动的模仿,照葫芦画瓢,既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动作为何这样,也不知道动作这样有什么科学依据。探究式教学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构建式学习,学生在不断地尝试和失败中体会动作的合理性,从原有的知识和动作体验中不断地改进,“生产”出新的知识。

3.4评价标准的改变

学习评价是学习结构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往旧的评价往往把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分数的高低来考核学生学习的优劣,既不能体现《纲要》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也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探究式教学的考核标准不是唯一的成绩,而把课堂参与情况,学生的课堂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记录下来,在课堂学习中结合学习情况开展教学对象的自评,教学对象间互相评价,教师和学生一起评价的综合性评价方法,将结果性评价,中间性评价和多元性评价相结合,这样才能体现评价的公平性,才能更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潜能,完成探究式教学的教学目标。

4、“三自主”教学模式下高校体育课程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4.1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一代创新型人才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探究式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激发刺激学生去获得新知识,并且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尝试总结经验,去发现去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鼓励同学之间的合作和发展,并且靠自己去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无形中对学生的团队精神,冒险精神以及想象力等都得到锻炼,使学生具有了可贵的创新品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坚持不懈培养学生的毅力,在这种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中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而这些都是创新型人才所必备的特征。

4.2 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探究式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地体育技能还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淘汰过时的、旧的思想,接受前沿的、新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中要起到一个引导作用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采用探究式的方法,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有一定的亲和力,是师生之间有一种情感交流,从而更好的促进探究式教学的进行。教师在这种教学背景下会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相比传统的教学要求,教师的整体素质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4.3 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探究式教学主张教学过程的构建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促进了学生和谐的人格发展。通过这种主动性的体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提高了大学生的品德修养[1]。在忘我的拼搏中,锻炼了意志品格,陶冶了情操,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升华。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曹丽.试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

[2]邱利川.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网络财富,2010(3).

[3]单小东.论体育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51-152.

[4]王林.高校体育课程探究式教学刍议[J].体育与科学,2003(2),77-78.

第8篇:体育课程模式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运动教育模式;普通高校体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1.018

1. 问题的提出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教育部把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评价高等学校办学效果的重要指标,表明高校在提高大学生就业力中的重要职责。大学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大学生就业力的重任。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应采用有效的方式方法以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力。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在研究大学生就业力和运动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随机抽取华南农业大学2009级健美操选项班中的2个班,共80名女生为实验对象,运用运动教育模式进行教学,研究其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的作用。

3 结果与分析

3.1 运动教育模式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提供可操作性

运动教育模式是以游戏理论的运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教师直接指导、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为学习方法,以固定分组,角色扮演为组织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比赛为主线,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真实的,丰富的运动体验[5]。该运动教育模式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为大学生提供了团队学习的条件,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就业力中包括的专业外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条件。

3.1.1角色扮演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有力保障

角色扮演是运动教育模式的一个突出特点。教师发掘学生的优缺点,根据个性和特长合理安排角色,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鼓励成员彰显个性,坚定不移地行动,通过讨论和合理决策解决问题和不同意见。该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协调、信息处理、团队合作和管理决策等能力,有利于提高个人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3.1.2教学比赛为提高大学生就业力提供实践平台

教学比赛是运动教育模式的实施主线。教学过程以比赛为主要情节,各小组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比赛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战中去,达到提高技战术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教学比赛为学生提供了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的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及对问题把握的敏感性,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

3.1.3分组合作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先决条件

团队合作是运动教育模式的另一个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分组形成团队,且以团队为单位参加各种教学比赛,团队成员以捍卫自己团队的荣誉为共同目标,通过分担不同的责任,发挥各自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学会交流与合作,自如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和弱点、心平气和地接受失败和求助,乐于认可别人的长处,有利于建立彼此的信任,提高人际交往及合作能力。

3.1.4三种教学方法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强劲途径

在“运动教育”模式中,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师直接指导、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三种形式。教师直接指导,是以教师为主体,直接进行面对面的讲授教学内容和辅导学生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组成团队后, 一起进行团队的管理且民主决定相关事务,团队成员相互合作,共同学习。伙伴学习,是指技术水平高的团队成员帮助技术水平低的团队成员,从而有利于提高团队和个人的技能水平。合作学习和同伴教授的教学方法可以照顾到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达到激活课堂气氛的目的,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人际交往和组织能力等多种能力的途径。

3.2 运动教育模式运用于健美操选项课的实验分析

3.2.1运动教育模式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建立信任是建设一个具有凝聚力并且高效的团队的第一步,互相欣赏是团队成员配合默契的基础,有利于团队效率的提高。实验班学生中只有8.3%的人认为对小组成员的信任没有提高,而27.8%的人认为对小组成员的信任有提高,更有100%的学生认为对小组成员的欣赏有提高。

团队合作需要良性的冲突来解决容易被掩盖的问题,但冲突可能会对团队造成伤害,若要避免伤害就需要团队成员间的尊重与宽容。彼此尊重和宽容能为团队营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使团队成员互敬互惠、彼此包容,从而安心工作,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实验班只有2.8%的学生认为小组成员间的尊重和宽容没有得到提高。

3.2.2 运动教育模式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与人相处的第一步便是平等,平等地对待别人时不会产生距离感,容易形成默契紧密的关系。交流是协调的开始,善于与人交流往往会取得思想上的沟通,感情上的融洽。实验班91.7%的学生认为与小组同学的平等关系和交流均有提高。

真诚的赞扬能激发人们积极的心理情绪,而善意的批评有利于人们从批评中寻找积极成分,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赞扬和批评能使人产生一种交往的冲动。实验班97.3%的学生认为与小组同学间的赞誉和批评有提高,其中16.7%的学生认为有很大提高。

3.2.3 运动教育模式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

具有责任心的学生会认识到自己的运动技能水平在团队整体水平中的重要性,把争取团队荣誉当成自己的目标。基于此目标,这些同学自然会保持高度热情和额外的付出,必然会增加练习的次数。实验班每周练习1次的学生仅占总人数的2.8%,而每周练习2-3次和4-7次的学生却均占总人数的36.1%。

学生的角色扮演是否成功关系到团队的成败,具有责任心的学生对角色扮演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定有清晰的认识。为此,学生会在学习相关教学内容时持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实验班只有5.6%的学生在学习角色扮演的相关教学内容时抱有无所谓的态度,而75%的学生确持有很认真的学习态度。

4 结论

第9篇:体育课程模式范文

1.1学生缺乏兴趣,心理问题重视程度不足

高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对学生今后发展方向的定位具有重要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将重心放在理论知识上,认为体育教学可有可无,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体育课堂参与度比较低,对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不够重视,体育锻炼难以发挥实际作用,学生体育锻炼、强健身体的意识难以提高,体育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无法发挥出来。体育教学的另一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现阶段部分高中体育教学工作中没有很好地贯穿体育精神,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导致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压力比较多,容易产生很多不稳定因素,心理素质教育没有针对学生这些问题进行工作,会造成很多问题,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1.2理论知识教育和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矛盾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在学习任务日益繁重的同时,学生的智力水平、意志水平以及身体都在不断提高和发育。但是,学生并没有意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对体育锻炼的投入力度比较小,缺乏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家长也认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比体育锻炼重要,没有有意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另一方面,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也比较低,进一步加剧了体育教学模式的被动。

1.3教学设施落后

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工作难以落到实处,这主要是由于缺乏体育设施和器材,能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的设施比较少,体育教学项目难以顺利进行。部分体育教师没有科学布置体育训练项目,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体育课堂教学枯燥、乏味,难以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无法充分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另一方面,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这也对优化教学模式形成了制约。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措施

2.1培养学生的兴趣,重视心理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优化高中体育教学模式,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身体状况设置教学任务,使学生也参与到教学任务设置中,如让学生自行决定教学任务,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提高体育课堂参与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优化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将心理素质教育和体育教育进行有效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教学项目设置要以学生的身体接受能力为目的,使学生最大程度地放松身体,缓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压力,为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模式。

2.2优化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学内容有限,无法调动学习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要优化教学模式必须从优化教学内容出发,注重发掘学生的运动潜力,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内进行体育锻炼。全面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在新课程的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教导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还要使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形成正确的认识,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实现高中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完成优化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重要任务。除此之外,高中体育教学中还应该提高学生、家长和学校的重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学校重视体育教学,注重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体育教师进行定期考核和培训,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将优秀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从而促进教学模式的优化。

2.3优化教学设施,转换师生角色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优化高中教学模式,应该配置相应的教学设施,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设施,根据教学设施设置相应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可以利用教学设施进行体育锻炼,在设施中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使体育锻炼达到最佳效果。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主导者变成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和谐、融洽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