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范文

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第1篇: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范文

尊敬的党支部:

这是我第一次上大学的党教育课,在这次的入党培训教育课中,我受益非浅。人生,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最动人心弦、引人深思的话题。每一时代的大学生,从来都没有停止对人生目标的追求。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充满挑战的时代,是社会主义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的时代,这个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以崇高的历史使命。

中国***,一个先进的、积极向上的、有光明前途的组织,她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这次党课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重担,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

翻开党的光辉史册,我们可以发现,在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和革命、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加入中国***,是中国有志青年知识分子的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无论是在中国***成立时、在大革命时期、在时期、在时期、在改革开放时期,都是有志青年知识分子引导社会主义发展。因为他们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只有中国***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和胜利地实践社会主义。有理想、有抱负、愿意为实现****而奋斗的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只有加入中国***,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力量,有所作为。这样的选择和目标是正确的,也是崇高的,她为我们平凡的生活带来了庄严与神圣,使我们年轻的生命征途有了旗帜和明灯,让我们执着于这样的选择追求,坚定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由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从思想、行动上提升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虽然我现在只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但是我要时刻谨记党的教诲,时刻以党员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自觉的加强自己,争取得到更大的提高。

第2篇: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范文

(一)文化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随着中国现代文化发展,高校已经不仅仅只是纯粹的教育机构,而且也是文化中心。高校引领区域文化的发展,不仅只是出于高校的地域性,也出于现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很多高校所处的地方文化的领域当中,会受到地方文化的影响,因为所处的环境是这样的,毫无疑问也不可避免的接受到影响,可想而知文化与教育多多少少也会烙下地域性文化的痕迹。所以,高校应该责无旁贷的将这份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历史使命肩负起来。将地方文化列入高校第二课堂是对地方文化的一种继承、引领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的专业分类的特点及其相应教学计划、内容的设置的专业性、单一性的局限,忽视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升,导致了不少理科生知识面狭窄,表达能力极低,把莆仙大戏剧的文化内容摄入教育领域,可以充分的发挥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广泛性,将会推动地域经济,文化,对发展无疑是一个富有意义的机会和挑战。

(二)时展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前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西方的现代的大学已经不再是人们所认为的独立于的社会的象牙塔,而是成就人生的引航灯和垫脚石。相对于古典大学而言,现代大学已经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历史使命,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发展地方文化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不可推卸的一种社会历史责任。“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镇,大学的文化、反世俗规的生活方式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常常成为刺激周边社区的载体,同时也是他们赖以骄傲的源泉[2]”。依照这个理论,将地方文化列入高校第二课堂将很大程度上的刺激周边环境,使地方文化一定相应的发展。同时,高校关于地方文化的第二课堂的开展也极大的丰富了高校文化,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使高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也就是说,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将地方文化与高校文化与历史使命相结合。

(三)人才培养的要求

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向着专精方向发展,十分需要高专业性的人才,但是各个地方,各个区域的地方文化不同,导致的企业文化差异,最终导致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产生了一些差异。广泛开辟第二课堂鼓励广大学生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中去锻炼自己,充实自己,陶冶自己,这不仅是适应青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改进大学教育思想的需要,而且是为了更好的带动高校人才的培养。为了逐渐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保障高校学生就业,各高校不得不采取措施将地方文化逐渐融入高校课堂之中,而第二课堂是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课堂的最好的探索方式和实验的实践基地。所以,高校不仅要从思想认识上重视第二课堂活动,而且要在实践中对此给予积极引导,热情为他们提供人力、物力、智力、财力、场所等条件支持,还可以通过建立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广泛参与,充分利用现在双休日的丰富的时间资源,使第二课堂变成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乐园和成才的摇篮,不断地完善自我,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实用性与应用型人才。

二、莆仙大剧院在实践育人模式中的应用探索

(一)丰富第二课堂活动

高校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科学而轻视技术教育,在教学方式上注重书本理论而忽视实践操作,在科研方面重视理论研究而忽视应用技术的研究,造成我国高校培养地方社会急需实践应用型人才严重不足[3]。在丰富第二课堂活动中,同学之间通过进行交流,把自己跟别人的思想汇集在一起,在讨论和深化的过程中,得出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把实质性的问题给客观化的解决,人与人相互之间的思想通过深入的交流,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和心灵的沟通,必然有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事实证明,若只有第一课堂的存在,我们永远也打不开学生的思路,只是局限于课内的文化知识的传递,但是如果有第二课堂的介入,可以摆脱第一课堂的局限性,让大学生介入社会,从实践当中寻找知识,寻找乐趣,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全面发展,而且最重要的是使学生的体魄受到锻炼,全面和谐的健康发展。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新模式

第3篇: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范文

非常高兴来到*大学,参加全市大学生的青春盛会。一走进活动现场,一股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使我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首先,我要向“联通新势力”第26届*市大学生“校园之春”活动的隆重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京津沪高校学生代表和全市大学生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

大学生“校园之春”活动是我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品牌,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示高校大学生青春风采的重要舞台。2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大学生通过参与“校园之春”活动,高扬理想主义的旗帜,打牢科学文化知识功底,接受先进文化熏陶,锻炼扎实过硬本领,提高综合素质,快乐健康成长,实现全面发展。“校园之春”活动有效地服务了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力地促进和谐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今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下半年我们党将召开党的*。今年也是*的喜庆之年,我们将迎接直辖10周年和市第三次党代会。前不久,xx发表重要讲话,对*未来发展作出了“314”总体部署,为*未来发展“定向导航”。希望全市大学生朋友们在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历史进程中,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地按照党的要求、人民的希望,成才报祖国,永远跟党走。

一是希望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地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握好人生前进的正确方向,构筑起强大的精神支柱,成长为坚定的青年者。

二是希望同学们发奋学习成才,自觉地投身实施*“314”总体部署的生动实践。要珍惜青春时光,珍惜校园生活,打牢知识功底,参与社会实践,做好知识武装和知识储备,锻炼提高综合素质,成长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栋梁之才。

三是希望同学们参与和谐创建,自觉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要从自己做起,从具体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勇于开风气之先,为构建和谐文化、和谐校园作出积极贡献,成长为推动社会和谐的建设者。

第4篇: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范文

一、坚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人的创造力,是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挥人的主体活动能力的需要,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随着我国各个领域全面系统的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迅猛的发展和人的意识的不断进步,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这就要求我们共青团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善于接受新事物,把握学生思想实际,从而创造出别具风格,便于学生接受的新的教育方法、模式和手段,给学生一个思维与活动的空间。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并重视发展个性。要对学生的正当兴趣和爱好予以必要的引导、关心、爱护和支持,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给予奖励,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同时,促其发挥特长。学校可以通过权威的影响给青年人减轻过重的精神负担,也可以通过鼓励独立思考来支持学生的自由思想。要培养学生具有前瞻的眼光,敢于接受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敢于接受不甚明确和复杂的新生事物,并在学习中超越传统的认知和思维,以现实为基础,决策今天,规划明天。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人才,除了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之外,还应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他们成长起重要影响作用的往往不是书本和课堂,而是大学自由的思想、浓厚的学术和文化氛围。长期以来,我们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只重视书本和课堂,忽视大学学术环境建设,限制、压抑了人的创造意识和才华。因此,要建设一种文化氛围,创造一个自由的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并在探索、选择新途径处理问题的时候给予引导,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在求学阶段,高校要着力培养学生求疑、实证、严谨和理性的治学精神。

共青团组织还可通过开展业余党校、业余团校、爱国主义教育和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在青年学生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促使他们初步学习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如在社会服务实践中开拓视野,在思想上为创造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作了准备,因为爱心和同情心以及对美好事物和崇高理想的追求是创造的原动力,它们将使学生增强自信,发挥创造精神,提高创造能力。

三、卓有成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大学生的创造个性

各级团组织应就学生的实际情况,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个性品质,对他们将来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必然有很大的帮助。大学生不仅在智力因素上应是高水平的,在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理想观念、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方面更应是高素质的。

1.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社会作用,明确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团队精神,协调人际关系,以较高的文明水准去影响社会,改造社会。

2.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能自由地表达情感并有效地控制自己,生活态度乐观向上,并善于理解他人,尊重他人。

3.强调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思想,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在智慧和知识增长的同时,采取开放的心态;培养相互尊重的精神,承认对方的存在,能够与人和谐相处,在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追求卓越,提高效率,提升品质,有充实的精神内涵。

四、为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提高提供必要的环境和制度保障

共青团组织应该着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素质提高的优良环境,由“见苗浇水”到“栽苗浇水”,最终形成有学校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首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将学生的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如制定有关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创新项目、大学生创新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区和建立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渠道等一系列制度,培养、挖掘、保护、扶持大学生从事创新活动,在人力、资金、后勤等各个方面形成一整套创新人才的培养制度。其次,建立起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估体系。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来考核各级团组织的工作情况及活动效果。再次,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和指导机构。成立相应的机构对全校的学生创新活动进行管理,建立一支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热心青年培养的指导教师队伍是整个创新机制有效运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绍荣,敬菊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与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创新[J].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1).

[2]孙庆民.高校共青团组织运行机制创新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7,(06).

[3]徐新华.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新教育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8,

第5篇: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范文

青年志愿者演讲稿:让岁月在年轻的血液里燃烧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青年志愿者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够站在这么一个舞台,和大家一起,围绕着“青春·奉献”这么一个主题,来进行即兴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让岁月在年轻的血液里燃烧》。

在人类伟大的事业里,各种各样的职业的崛起,使得世界不断地刷新传统事业的模式,从而以一种崭新的面貌迈向二十一世纪。然而,正是在这么一个新生的世纪里,还存在着种种潜在的危机,其中贫富差距是一个具体的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祖国的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着,在人口和城市高度集中的东部,可谓是高楼林立,万象纷腾,全面奔赴小康已经成为昔日的主题。然而,在辽阔的西部土地上,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和落后的科学文化,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还处在水深火热的状况,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这时,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和英明的中国******,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革命传统和坚毅的意志决心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勾画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西部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无数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和知识分子们,在历史使命与国家需要的驱动下,以前所未有的精神状态踏向了西部的征程。作为当代的一名大学生,我有幸乘上了这趟时代的列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这是一个怎样的群体?毫无疑问,它是先进的科学文化的形象代言人,是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动力所在。直观印象中的西部,由于人才的缺乏,一直处在贫穷落后的状态,因此,大学生志愿者的到来,刚好弥补了这个空缺,从而推动当地的发展,以便于加快全面奔赴小康的进程。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然而梦想总是离现实相隔万里。有些人梦想成为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有些人梦想成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有的人梦想成为保家卫国的人民子弟兵,有的人梦想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工程师……不管是教师也好,医生、战士还是工程师,只有对国家、对社会奉献了自己的价值,他们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人类绿色灵魂工程师”,而大学生志愿者们,就是人类绿色灵魂的践行者。走向西部,也就成就了梦想,梦想与现实再也没有距离,因为年轻的心,此刻,正在热烈地燃烧……

第6篇: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范文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人有人文,有人类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就是人类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理念、基本价值取向。对人自身来说,人文精神就是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意识,更是一种价值诉求、一种终极关怀”。人文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但总体上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包括他人)”、“人与自身”这三个层面上。在人与自然层面上,关注自然,关爱生命,具有尊重自然的伦理态度,遵循自然规律的理性态度,保护自然的实践态度。在人与社会(包括他人)层面上,懂得平等相处,尊重他人,努力做到公平、公正、诚信、友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有高尚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人与自身也就是个体层面上,懂得人的尊严,热爱生活,珍视生命,有正确的信念、信仰、理想和人生目标,能够努力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兴衰更替,浩瀚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为一体,内涵丰富,且互相渗透,相互吸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整体,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在中国人的人生智慧方面凝练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人与人关系的定位取舍,人与自我精神境界的深邃追求”。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它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形成了崇尚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倡导刚健有为,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其基本内涵至少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第一、“以人为本”的仁爱思想和人道精神;第二、“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第三、“天人合一”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情怀;第四、“任重道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五、“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和高尚人格;第六、“厚德载物”的宽广情怀和道德情操;第七、“尚中贵和”的和谐理念和处事原则。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既具时代意义,又具有普世情怀。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人文精神,它不仅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也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在当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于增加青年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打造坚实的人文根基,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出于怎样的教育理念,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必定是吸取人类精神文明即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资源并加以再生性创造的结果。正如当代中国社会的人文精神不能拒斥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也同样不能拒斥中国传统文化”。

理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不仅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厚重的文化底蕴,而且能够为当代社会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3月,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社会文化主要传承者和建设者的青年大学生,无疑应该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积淀,努力提升自身人文素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2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人文素质的养成,人文精神的培养,既有赖于学校教育,也有赖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更依靠人文教育”[3]。作为提高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主要手段的人文教育,具体表现在四个层面:人文学科教育、民族文化教育、人类意识教育和个人修养教育[3]。其中,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家园和精神追求,民族文化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中心层面和核心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合理内核和人文精华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熠熠生辉,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为当今我们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文化素材和思想资源,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并非单一的课堂教育,它包含着教书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品行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多元渠道,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殊途同归。但不可否认,在诸多渠道中,课堂教学依然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它既是教师履行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人生舞台,也是学生求知进取、明辨是非、增长才智,乃至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理想平台,处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地位。身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平台和载体,有质、有量、有效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并使受教育者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呢?笔者沉思揣摩,以为唯有“创新”二字,即教育者在拥有良好思想品德、扎实专业素质和学术修养的基础上,努力优化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多姿多彩,既在教学效果上事半功倍,又在人文教育上潜移默化,二者兼具,相得益彰。

首先,在教材建设上做到篇幅适度,注重“守正”与“出新”。目前,国内出版了不少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材,通览之下,大多体例庞大,内容偏深,份量过重,专业性过强,与时代特点、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等联系不多,可读性不强,学生无欲浏览,甚至望而却步。为此,笔者认为,作为高校学生的通识类教材编写,应在篇幅、内容上予以斟酌,避免过全、过量、过深。在编写体例上尝试采取专题编著法,全书由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中国传统宗教哲学与现代人生、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思想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与审美情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创新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专题合构而成。每一专题的内容既要“守正”,又要“出新”,“守正”层面是系统阐述和梳理专题文化基本知识,“出新”层面则是注重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贴近时代、社会及学生实际,着力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努力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启发指导意义。

其二、在教学模式上,改革教学课程“个人承包制”,实施“分片包干制”。众所周知,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教师教学课程的分配,一般根据教师所属专业方向来确定,一人主带一门或多门课程。学有专攻,这种教学课程“个人承包制”教学模式对于专业性课程的教学而言确有必要。然就中国传统文化这门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学科的通识课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则因教师较为单一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庞杂的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的“夹生饭”,有些教学内容甚至因教师相关知识的“贫瘠”显得苍白乏力。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课时少,且大多为合班大课,不少学生对这种非专业课程又怀着漠视态度。教师若勉强上阵,并按传统教学模式和程序“按部就班”授课,其教学之艰难是可想而知的,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也只能是一种奢望。笔者认为,要避免中国传统文化课教学中的这一乱象,较为奏效的办法是建立课程教学团队,实施课程教学“分片包干制”。该课程教学团队由若干位授课教师有机组成,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备课,结合教材编写体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以及教师知识储备及研究方向、学术积淀等诸多因素,将该课程分解为若干教学模块,制定若干教学专题,因人分配教学任务,实施专题模块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使课堂教学由“机械”走向“机动”,在具体课堂教学中能使知识点相对集中,分析问题深刻透彻且成系统,会起到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不一样的全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变过去通识课教学“大餐”中因学生吃“夹生饭”导致“厌食”的局面。

其三,在教学内容上少做“加法”,多做“减法”。在过去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教学中,之所以出现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加取舍,将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不分青红皂白,混为一谈,重点不清,脉络不明,使得有限的教学时空被无限的文化史堆积挤占。而且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顾社会变迁,不联系时代和学生实际,为讲文化而讲文化,带着学生徜徉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海洋里,始终不着边际。这种对教学内容不断做“加法”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最容易产生,其结果是教师灌输得越多,学生越难消化,学习“胃口”越来越差。因此,要解决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消化不良”的良方,只能是在教学内容上努力做“减法”。记得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减法”有过很好的诠释,他认为,为文化做“减法”、为文化思维“减肥”的目的,就是“让文化真正有价值的部位凸显出来,不要让它成为热闹喧嚣的文化闹剧”,我们在讲传统文化的时候,不要过多地渲染“谋术文化、民粹文化、复古文化和地域文化”,应努力增加“大道文化、理性文化、创新文化和整体文化的成分,那才是中华文化的复兴”[7]。余秋雨老师的文化“减法”思维给我们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以很好的启示,也是指导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方法论和实践论。这种全新的思维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选择传统文化中“最有生命质感的文化”进行梳理、整合和演绎,如此方能推陈出新,让学生喜闻乐见,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7篇: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范文

关键词:新时代青年;时代使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06-01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活跃的力量。目前总体来讲,我国发展势头良好,社会大局稳定。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作为一个青年应有的一份责任心。作为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力量、最富有生命力的青年学子,我们肩负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和历史重任。

一、青年必须坚定信念,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搞分裂、搞破坏都是不得人心的,都是各族人民绝对不允许的。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所以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只有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有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忠诚于党和人民。我们绝不允许任何妄想破坏我们民族团结、阻碍我们繁荣发展的阴谋得逞。也绝不会向任何企图分裂我们的祖国、摧毁我们家园的恐怖势力低头。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是青年大学生应有的政治态度。我们应当认清形势,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勇挑时代重任,用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持续的奋斗,促进我国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当代青年必须敢于担当,勇挑时代重任

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个性的青年群体,但永远不变的是青年一代的责任和担当。时代把重任交给各族青年,这既是无比的信任,更是极大的鞭策,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努力,没有任何理由不发奋图强。曾说:“一个国家的进步,刻印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作为社会上最有活力、最具创新精神、最富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群体,青年是每一个时展和进步的主力军。因此,当代青年不能仅仅把自己束缚在狭小的天地里,自私狭隘地只为个人利益着想,而是要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使命意识和发展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心系祖国、服务社会,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勇于担当,为我国的稳定和谐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作为青年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心中无不闪烁着使命感,那么现在就是我们继承使命的时刻。这就要求我们青年学生要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担当意识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当代青年要在拼搏中担当,在担当中奋进。当代青年更要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爱党爱国、热爱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要自觉树立和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将个人发展与民族团结紧密结合起来,心有国家,不畏艰难,锐意进取,为维护民族团结稳定必须要躬身力行、不辱使命,努力使自己成为有担当、有责任的人。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坚韧中成长,在坚韧中奋进。

三、当代青年必须努力学习,砥砺品格,锐意进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有了青年人就有了希望,青年是未来的脊梁,而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和积累可以使脊梁变得坚韧。青年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学习是青年学生的首要任务。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够不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自我,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骨干力量。

全球化背景下最急需、最重要的资源便是人才。青年的素质关系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提高各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治本之策,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多方面,对教育事业予以大力倾斜和支持。所以,当代青年要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必须要始终把刻苦学习作为生活的志趣、工作的需要、成长的过程、一生的追求。要以只争朝夕的态度,打牢知识基础,拓宽知识面,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用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的能力素质、知识积累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运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和所掌握的专业技能知识,力所能及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内化于心。

四、实现经济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当代青年要甘于奉献

“奉献”作为一种情操、一种美德、一种境界、一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的过程,也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陶冶自己情操的过程。它要求着人们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一个人,全心全意为同学和社会服务,履行党和人民所赋予的光荣职责,而不索取任何的回报。作为最具有力量的青年队伍,我们要有宽阔的胸怀和更加高远的志向,尤其是要敢于奉献、勇于奉献,乐也奉献。

第8篇: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范文

(吉林大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目前,在全社会上下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的过程中,高等院校也应积极地将“中国梦”的思想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运用新媒体的方式进行“中国梦”的思想文化教育,通过新媒体举办活动,培养大学生对中国道路的认知和对中国精神的认同,激发他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关键词 :“中国梦”;大学生;新媒体;宣传;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4—0029—02

收稿日期:2013—11—12

作者简介:闫佳卉(1990—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学习“中国梦”思想文化的重要性

在当下高速发展的社会,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他们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只有实现一个个小的梦想,才能够最终实现大的梦想。

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要做到对自己负责,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这是大学生对自身的要求,更是承担社会责任的第一步。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决定着祖国的命运。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青年人往往对历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作为具有优势的特殊群体,一定要时时牢记自己的使命,担起时代的重任,坚定理想,完成历史使命。因此,在全社会上下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的过程中,大学生更应该关心祖国与民族的命运,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大学生与新兴媒体的关系

(一)何为新媒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内容与形式也在不断扩展。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宽带无线、有线、卫星网络等各种现代传播手段,传播数字化文字、声音、图像信息的新兴媒体。

对于新媒体的外延,国内学者公认的主要有“数字电视、网络电视(WebTV)、网上即时通讯群组、对话链(Chatwords)、虚拟社区、博客(blog)、搜索引擎、简易聚合(RSS)、电子邮箱、门户网站、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报纸等”。[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中指出:截至2012年6月底,手机网民已经达到3.88亿,微博在手机端的用户数量由2011年底的1.37亿增至1.70亿,增速达到24.2%,手机已经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上网终端。[2]这标志着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传授者之间的交互性得到了提高,从接受者转变为信息的者与评论者。

(二)大学生接触新媒体的状况及常用新媒体的种类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接触新媒体的种类受限于校园环境以及经济条件,因此,所接触的新媒体以电脑网络和手机为主,其他类型的新媒体接触较少。

电脑是目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受访人群中有76%的大学生拥有自己的电脑,电脑上网率达到100%。其中,有74%的受访者每天上网的时间超过1小时。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购物、人际交往、了解时事、学习和查找资料等。

调查发现,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是学生最常用的网站,其次是web2.0网站,如微博、微信、QQ空间等,主流论坛网站排名第三,如人人网、天涯社区等。

调查显示,受访的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体,除拨打电话、收发短信等主要功能外,其信息传播和娱乐功能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欢迎。受访人群中,有83%的学生运用手机上网并开通微博、微信,86%的受访学生称手机会随身携带并经常查看,由此证明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较高。

新媒体深受大学生群体的欢迎,其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新媒体将文字、图片、声音和音响很好地结合起来,其包含的信息量大,生动性更强;二是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在资费方面更为低廉,并且快捷方便;三是相较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较强,大学生更能够做到不走出校园就接收到全球最新的新闻动态。

三、运用新媒体探索“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的新途径

高校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最为常见的几种方式是:宣讲活动,主题实践活动,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以上几种方式对目前大学生的宣传教育活动来说过于传统。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积极创新,通过学生的视角,采用青年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更为充分地将“中国梦”的思想文化宣传给青年学生,力争使青年学生产生最大程度的互动和共鸣,不断地将“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向深入。

(一)完善建设,以各班级团支部组织为单位,开展以“我的中国梦 我的青”为主题的微博活动

微博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因此,各级团组织应不断完善微博体系建设,推动各班级团支部组织建立各班级的官方微博。在各班团支部开展以“我的中国梦 我的青”为主题的微博活动,号召广大青年学生自行寻找“中国梦”主题的文字、图片,并结合自己的成长成才梦想,将“成长梦 青”与“中国梦”结合起来,运用微博这一新兴媒体开展宣传“中国梦”的思想引领和宣传工作。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转变观念,在新媒体主阵地上有所作为

在如今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通过学生的视角,积极探索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转变过去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观念,逐渐将宣传教育活动的重心转移到新媒体方面,提高对新媒体学习的重视,通过QQ、微信、微博、飞信、人人网等新媒体与学生建立联系。

(三)积极开创“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的创新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环境,积极开创“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创新模式。

1.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摄影展览及微电影创作比赛,并在公共新媒体平台中展示作品,将全国各地发展建设的新形象展示出来,让全校师生通过公共新媒体平台了解全国各地发展建设的具体情况。

2.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以“青春励志故事”为主题的微博展示活动,让学生自己寻找校内外优秀青年的励志故事,并以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展示在微博平台上,引导学生学习校内外优秀青年的励志事迹。

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根据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性格特点等,教育他们要对自己负责,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用自己的能力回报社会,回报国家,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邓倩文.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bd72bc2e915f 804d2b16c1b2.html,2012,07,05.

[3]陈应琴.新媒体:考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N].中国教育报,2011,03,07.

第9篇: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范文

 人的一生中,真正的学校是社会。中国电信扬州分公司举办的这次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平台,同时,帮助大学生感受社会对信息化的巨大需求,并且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加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感性认识。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十天的暑期社会实践,虽然很短,却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终生受用。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切身的体会到工作者的艰辛,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十天,对于人生而言,也许并不漫长,但对我而言,这10多天宛却如人生之路上的一串珍珠。这些天来,我学到了和市场调查有关的知识,在实践中,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团队意识也增强了。在来这里之前,我以为只是一些简单的市场调查,发发调查问卷就行了,经历了这十天,我知道了市场调查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轻松,调查问卷要自己设计,外出调查结束后,问卷还要自己做数据统计、分析,写调查报告等等,另外,还要进行外呼,这所有的工作都是我不曾做过的,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第一次进行市场调查和外呼,虽然有困难,但通过我们六个人的合作,最终完成了各项任务,感觉还是不错的,累并快乐着。在外呼的过程中,短短的几句话,让我接触到社会上不同的人,感触颇多。这次实践,自己也认识了新的朋友,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短暂的相处定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最美好的回忆。

    很感谢中国电信扬州分公司给我提供的这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丰富了我的暑期生活。在如今这个就业难的形势下,作为大学生,我们只有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发奋学习,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活动,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的需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ps:希望在下届暑期社会活动中,贵公司能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建立完善的考勤制度,为当今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市场调查组电信宽带优劣势调查小组  杨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