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范文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

第1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1前言

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部分,是国家科技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基地。相比于普通实验室,具有平台高、开放性强、仪器设备精密昂贵、地位相对独立、管理模式独特等特征。新时期下,城市化、信息化、多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往往面临着科研负荷重、人员流动快、废弃物处理难度大、风险系数高等诸多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更新理念、改变思路,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对于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特点以及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2.1安全意识淡薄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面向的是硕、博士等高端技术人才,人员流动频繁,导致实验室安全管理和教育断层严重,工作人员通常只关注科研和教学成果,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暴露出当前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还处于“亡羊补牢”的补救阶段,离“未雨绸缪”的预防阶段还有一定的距离,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2.2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安全意识淡薄,使得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发展落后,面对着众多学科领域和大量的先进的实验设备,使得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更加复杂,尤其是近年来科研任务加重、信息化进程加快,使得信息(如商业机密、科技成果等)安全管理成为实验室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然而,大部分现存的管理制度不能很好的适应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信息安全管理松散、安全管理制度落后、安全操作流程混乱、安全监督机制缺失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

2.3安全责任不明确

大部分高校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明确第一安全责任人和专职安全责任人的安全职责,也鲜有对安全责任人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安全责任人的责、权、义等问题。此外,很多高校实验室存在多个部门交叉管理的问题,没有统一的负责单位,导致安全管理制度不能落实,也不利于监管和考核。

2.4安全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主观认识不到位以及客观资金的限制等多方面原因,目前高校实验室在安全设施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大部分安全设施存在着老化以及配备不足等问题,例如:烟雾报警、消防喷淋、辐射防护等设施,实验室使用的各种化学药品以及高温高压设备等,使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风险程度较普通实验室高很多。

3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

3.1营造安全意识氛围

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安全意识氛围淡薄,安全管理制度松散等原因,使得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坚持科学发展、长足发展、绿色发展,真正意识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全面提升实验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强化到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切实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树立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

3.2完善精简组织机构

3.2.1实验室专属安全管理机构

建议高校设立专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同时设立技术安全部门,对实验室的安全进行系统性的管理。避免管理部门过多、体质松散、互相推诿的现象出现。很多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是由学校多个单位和部门进行交叉管理的,因共同管理的部门过多,使得管理的效率大大降低。

3.2.2实验室专属信息管理中心

信息安全(如商业机密、科技成果等)已经继人、物、环境之后,成为实验室一个极为重要的要素,然而以往对于实验室信息安全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建立实验室专门的信息管理中心,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加强实验室的信息安全管理。该中心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筛查并签订相应保密协议,才能从事相关工作。

3.2.3实验室配备专业人员

高校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如大学环境卫生与安全办公室,主要工作人员由经过专业训练、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的生物学家、化学家、卫生专家、工业卫生学者以及安全工程师组成,以便各院系有需要时,可以进行审查把关或者定期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以及演习等,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3建立健全安全制度

3.3.1落实管理人员责任制度

完善安全管理体制,落实管理人员责任制度。由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对实验室的安全进行全面管理,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到岗。由各学院配合管理,共同承担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明确第一安全责任人的安全职责,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部门、岗位的安全工作内容和标准。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工作指导方针,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将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实验室和每一台仪器,强化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3.3.2推行操作人员准入制度

实行操作人员准入制度,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管理,推行身份识别系统。实验室安装门禁系统,对实验室进行权限管理。实验操作人员需在网上平台进行预约,办理专门的智能卡,通过刷卡进入实验室,预约前需完成预约实验室相应的安全培训课程。实验室准入制度将根据实验操作人员的职能进行类型的划分,并将人员信息录入数据库,从技术上保证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同时也协助管理人员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3.3.3仪器、设备和管理制度

建立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制度,规范仪器的使用和操作规程,防止因为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仪器的管理使用规章制度包括:仪器购买、仪器维护、仪器使用、操作规程等制度。保障仪器正常运转、合理分配和合理使用,避免资源浪费、防止安全隐患。

3.3.4药品、危险品的管理制度

规范药品和危险品的管理,由专人负责并建立保管品的名录清单。对药品和危险品的使用进行登记,使用过后的进行会收,统一保管统一处理。例如,在装有废液的容器上粘贴明显的标识,并注明废液的名称、类型、组成以及使用日期和使用人,使用完成后将废液倾倒在指定回收地点并清理容器。对于高压钢瓶,要注意管路检漏和钢瓶的使用规范,及时将使用完成和有问题的钢瓶返厂检查和维修。

3.3.5数据、资料的归档和保密管理制度

完善资料和数据的保管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数据的安全和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资料的管理主要是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相关的文件,以及实验室每年的消耗品采购、设备维护、仪器说明、图片报道等资料进行收集和归档,便于实验室的管理和评估。此外,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大型仪器都开始配套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操作控制和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涉及知识产权和数据的稳定和安全问题,使用正版软件可以保证仪器和数据处理运行稳定,同时可以防止他人非法盗用或删除数据。

3.3.6安全考评和奖惩制度

由管理部门、学生导师、行业专家共同对实验室的安全做出风险评估,并制定安全管理考评和奖惩制度。确保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大检查,根据考评和奖惩制度对检查结果进行奖惩、通报,并以书面形式报送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3.4加大安全投入力度

3.4.1保证充足的安全资金

高校应重视起实验室安全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实验室管理的投入,包括力、物力和财力等。未雨绸缪地建立一套完整的实验室设计、建造、使用、维护体系,保证实验室配套设施的齐全,减少资金浪费。同时,高校应给予实验室一笔专项安全经费,专门用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包括安全设施的购买、更新,安全培训、演习等。

3.4.2精细化配备安全设施

高校实验室涉及众多的学科领域,不同学科对实验室的仪器的要求也不同,相应的基础设施也会有不同规格的需求。因此,实验室在建设前的设计和规划尤为重要,可以避免在使用后期不断进行改造和调整。对于专业特殊的实验室,如化学、生物、医药等学科,要树立“生命第一”的安全理念,配备必要的防护和急救设施。

4结语

新时期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高校开展科研和教学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必要需求,是创建和谐平安校园的重要组成,是实现我国绿色科技发展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环保工作的重要性,转变管理理念,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帮助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建立长效机制,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当下做起,改变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说起来确实重要,忙起来可以不要,干起来往后靠靠,出事才知真重要”的被动局面,切实推进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管理,为高校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庄越,叶一军.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美国国家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4(12):21~24.

[2]莫寅斌.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09(6):175~176.

[3]魏钟波,沈萱,裴大平.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3):246~248.

[4]束羽,丁寅,徐铮.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强化与提升[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4):215~217.

[5]李阳春,阙斐.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4):236~238.

[6]钟少颖,梁尚鹏,聂晓伟.美国国防部资助的国家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1):1261~1270.

[7]龚竞,徐水,侯勇,等.高校研究型学院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0):137~140.

[8]周岱,刘红玉,赵加强,等.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分析与建构[J].科研管理,2008,29(2):154~165.

[9]冯芝媛.高校实验室管理之我见[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s2):103~104.

[10]曹蓓.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3(3):30~31.

[11]任雪艳,孔庆军,陈芳.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08(3):174~176.

[12]朱娟蓉.强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442~445.

第2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范文

高校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建设及管理是体现民办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出。如何加强实验室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实验室制度管理、仪器设备管理、药品管理、实验员队伍建设以及安全管理五个方面对民办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工作进行了阐述,以期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绿色化实验室。

关键词:

民办高校;化学实验室;科学化管理

高等学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建设在高校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民办高校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种种原因,导致其发展与公办高校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如何缩小与公办学校的差距,首要任务是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此外,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以及高等学校转型改革的提出,民办高校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注重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验室建设、深化实验室管理是民办高校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1当前高校化学实验室面临的问题

在高校各类实验室中,化学实验室与其他实验室相比有着很大的特殊性[1],主要表现在:化学实验室存放着部分有毒、易爆、易燃的化学药品,如果在药品存放、使用以及仪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当,可能会引发一些实验事故;此外,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废液、废渣,甚至一些新的化学物质也需要回收处理,否则会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以及周围环境[2-4]。因此,如何对高校化学实验室进行科学化管理是值得当前实验室管理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化学实验室为例,结合实验室自身条件对于如何实行实验室科学化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2民办高校化学实验室实施科学化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2.1建立健全科学化、规范化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建立规范化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实验室科学化管理的前提,也是确保高校实践教学正常开展的基础[5]。实验室管理制度的核心在于实验室安全保障。目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化学实验室包括学生实验室三间、精密仪器室两间、天平室两间、药品库一间、玻璃仪器室一间以及实验准备室一间。为了确保实验室人身和财产安全,实验室制定了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化学仪器管理和使用规则、精密仪器室管理条例、药品库管理制度、仪器赔偿制度、仪器设备操作规范、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危险化学品管理方法等。化学实验室实验教学任务繁重,实验室人员流动较大,为了有效保障实验室安全,在实验室使用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实验室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首先,每个实验室都配备相应的规章制度,学生在首堂课中,任课教师就向其介绍相应的规章制度,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仪器操作、药品处理及回收;此外,为了方便实验室仪器管理,要求学生实行“对号入座”,每位学生都有其固定的实验台和仪器柜,实验仪器实行“专人专管”,要求学生在实验操作前以及实验结束后填写“实验记录本”、“精密仪器使用记录本”,登记仪器使用情况,对于仪器损坏者将按照仪器赔偿制度规定进行赔偿。在不断的实践教学中,实验室各种规章制度不断建立及完善,有力保障了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2.2加强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

高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是进行实践教学与科研的基础[6-7],也是民办高校展示学校实力的有力窗口。化学实验室作为基础学科实验室,其仪器设备的使用率相对较高[8]。(1)为了保证仪器使用以及教学效果,必须有专门的实验管理人员对精密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在未征得管理人员同意的情况下其他人员不得进入精密仪器室;(2)对于新到的精密仪器将进行分类整理入柜,实验柜都对应贴有标签。在仪器使用过程中要求学生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对于仪器损坏的学生要求及时进行赔偿。实验结束后教师清点仪器数量并检查是否破损,清点无误后入柜、锁柜;(3)保持精密仪器室的卫生,每周对其进行一到两次的卫生清理,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精密仪器,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日常维护及保养;(4)建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建有仪器设备账目,每件仪器设备均贴有对应的仪器卡片,做到固定资产账、卡、物一致;(5)在实验课开课前,实验室管理人员落实仪器到位情况,保证仪器的数量,确保所有仪器能够正常运行,实验课开设期间,实验员根据仪器实际使用情况补充必需仪器,实验课结束后根据本学期仪器剩余库存以及下学期学生仪器使用情况做出实验室仪器耗材预算。

2.3加强实验药品的管理与使用

化学实验室药品种类较多,并且有些药品具有易腐蚀性、易燃、易爆等特点,所以化学药品在存放时必须依据各种药品的特点合理规划、科学分类。如何贯彻绿色环保理念,使药品利用率达到最高,应做到以下几点:(1)药品库要由具有较高化学药品管理素养的实验老师进行专门管理,没有管理人员批准不得擅自进入药品库。此外,要根据各种药品各自的属性特点确定其保存方式,分类放置。药品柜要粘贴相应标签,大宗及危险药品要有取用记录;(2)始终保持药品库环境整洁,药品摆放有序。为了保证药品库处于阴凉、避光的环境,要定期对药品库进行通风,并做好卫生打扫、通风等相关工作的工作记录;(3)结合实验教学情况制定药品用量,对于易变质、易挥发的药品在保证实验用量的情况下尽量少买;(4)实验中产生的部分可再利用的化学药品,要及时回收利用。对于实验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的物质,要严格按照相应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2.4建立一支管理技术过硬的实验员队伍

一直以来,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就是一项比较繁琐、复杂的工作。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9]。实验室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以及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进展[10]。因此,实验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实验室管理工作对于整个高校发展的重要性,并且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安全责任意识。(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员必须具有化学相关专业的专业素养,科学定岗,责任至人;(2)实验室管理人员在保证实验室安全以及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同时,还应注重自我素质的提高,对于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简单故障可以进行诊断及排除,并不断学习新的现代化实验室管理技术,为建立科学化实验室奠定基础;(3)注重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对实验技术人员不定期地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并鼓励实验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参加实验室管理相关工作的进修和学习,积极去其他院校先进实验室参观学习,学习当前高校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理念。

2.5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安全是化学实验室科学化管理的前提。化学实验室作为多数高校的基础学科实验室,承担着繁重的实验教学任务,并且实验室人员流动性较大,如何保障实验室人员和财产安全是一个严峻的问题。(1)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关键[11]。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围绕“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这一中心思想,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管理法规及政策,结合高校自身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自查、自检制度,从而使实验室安全管理有章可依、有据可循,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12-14];(2)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以及任课教师的安全意识教育。学校要不定期地举办实验室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实验课授课教师要将安全教育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掌握预防事故发生的基本常识以及处理事故的方法和相关技能[15];(3)组织师生参加消防安全演习等安全培训活动,增强事故应急实战能力,强化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此外,在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中应注意加强火源、电源管理,清除火灾安全隐患。

3结语

当前,面对生源的不断扩大以及有限的实验室条件与经费,如何使民办高校化学实验室得以高效利用,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不断地探索以及完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仪器设备以及药品的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建立科学化、绿色化、规范化的化学实验室。

作者:苏红 冯俊娜 蒙淑翠 杜忠文 徐燕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参考文献

[1]许红霞.美国实验室化学品安全管理模式及借鉴意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13):1420-1421.

[2]刘桂艳,谢乃新,赵竞全.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9):1-3.

[3]陈六平.关于当前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中若干问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52-156.

[4]王蓓,刘永红,张宜欣,等.化学实验室EHS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75-176.

[5]李丽清,王丽霞,李小燕,等.高校化学实验室科学管理之探讨[J].泰山学院学报,2010,32(6):138-140.

[6]贲毅,张勇,叶李艺,等.更新管理手段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5):176-178.

[7]傅强.浅谈独立学院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科教导刊(中旬版),2013(2):236-247.

[8]黄高峰,孙胜春,詹国强.高校实验室安全性管理的研究与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9):389-392.

[9]张家政.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素质培养和队伍建设初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13):29-33.

[10]罗斌.科学化管理高校化学实验室[J].江西化工,2012(3):126-127.

[11]黄坤,李彦启,孟少英.发达国家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9):145-148.

[12]束羽,丁寅,徐铮.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强化与提升[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4):215-223.

[13]张百珍.高校实验室环保与安全的现状及对策[J].科协论坛,2009(2下):122.

第3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范文

近几年,我国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医学院校通过专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启动了实验室安全操作的培训教育工作,通过制定了相应的实验室管理规则,来确保安全技能的掌握、安全意识及安全文明习惯的养成以及实验室的使用者对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学习,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尚存在责任人的追溯不力,实验室管理评价体系宏观的管理平台建设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还需高度重视。主要问题如下。1)目前没有适合于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风险评价方法。目前,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为国外关于解决实验环境中风险的资料均集中于风险管理方面。而国内与医学院校实验室风险评估方面有关的资料尚很少。2)在评价体系的建设上,用于安全管理评估的具体安全管理方法不完善。目前,国内关于实验室管理的文献,其研究重点主要在安全管理方法方面。但其管理措施内容常宽泛,操作性很差。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因为管理内容太宏观而难以落实。3)许多医学院校目前实验室安全检查表检查项目不齐全,定量分析不足。大多数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目前没有专门的安全检查表。而现有的年度实验室工作检查表中所覆盖范围严重不足,评估标准也是以定性为主,存在很大的主观性。

2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

2.1安全检查表法在安全评估中的应用

安全检查表法简便、易于掌握,是常用的分析风险的方法之一,目前也有打分的检查表法。可实现半定量评价。该检查方法的计分方法是根据实际检查结果对安全检查表所有的评价项目分别赋予“优秀”“良好”“中等”“较差”等不同的定性等级,同时对相关等级赋予相应的权重,对权重进行累计求和,得到实际评价值。然查询预先设定好的安全级别表,确定评价值在安全级别表中的位置,得到安全等级。检查表的内容在符合相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还应该简明扼要,切合实际,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依据以下三点制定安全检查表[5]:1)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以及行业、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标准等。2)要根据以往国内、外相关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经验来编撰安全检查表。在编撰安全表时要对国内、外的实验室的相关安全检查经验进行总结,详细分析已经发生过的安全事故,总结和罗列出发生原因,力求将尽可能多的因素均列入到安全检查表中。3)在编撰安全检查表时尚需结合各自单位和实验室的实际情况,采纳安全管理相关专家和本单位和实验室从业人员的建议,分析各种内、外部相关条件,在总结实际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编制出内容完善且切实可行的安全检查表。

2.2安全检查表指标的纳入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原则是指标体系可信度和可操作性的基础。实验室安全检查表管理指标的选取、安全权重的设置都必须以安全评价理论为根据,分析国内相关安全检查经验为前提,总结本实验室的安全特征为根本,这样构建的指标体系才客观、可靠而具有评价效果。2)全面性原则: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应该是力求囊括尽可能多的多指标的评价体系,在制定安全检查表时,为了确保评价指标没有遗漏,一方面,应该全面查阅国内、外相关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手册,同时,还要参考我国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实验室具体情况来编撰安全检查表。3)针对性原则:目前的安全检查表多用于工业安全评价方面,在编撰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表时,而应该结合医学院校实验室的自身特点编撰,使得评价指标更具有针对性。4)可操作性原则:在编撰安全检查表时,要使其纳入指标具有代表性,且概念清晰便于理解,同时也要考虑到指标的实际可操作性。才能这样,才能确保后续应用中评价过程能顺利进行。5)可比性原则:在编撰安全检查表时要考虑到不同类型的医学院校实验室之间安全风险的差异而使得纳入指标有普遍使用性。

2.3多因素分析方法的选择

由于医学院校实验室的特殊性,安全评价检查表的制定中必须力求尽可能多地囊括那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考虑。这就涉及多因素指标的分析及其方法的遴选,因此,与安全检查表方法结合,选择一种合适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来计算安全检查表各指标权重系数,定性定量地研究实验室安全管理,对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就非常重要。目前主要的多因素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是一种能够保持原指标大多数信息的同时将多个评价指标简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统计方法[6]。该方法强调了评价的客观性,具备实用性强和全面性、可比性的特点。其缺点为,当对多个主成分指标进行加权综合分析时,其评价函数的有效度将会降低,同时该方法还容易受到指标间的信息重叠的影响。2)人工神经网络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是一种应用类似于大脑神经突触联接的结构进行信息处理的数学模型。通过确定网络的局部空间结构以及被评价系统的指标的节点和权重,而建立以权重描述各纳入安全指标之间关系的非线性模型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自适应、自组织和实时学习的特点。但该方法的难点在于学习样本的选择和收集。3)层次分析加权法:所谓层次加权分析法,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该方法能够理清具有多条件、多指标的复杂系统的层次关系,同时能够把定量和定性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高效地解决指标之间互相干扰和影响的复杂问题。层次加权分析法缺点有,评价的主观臆断性及其过程的随机性,从而使得结果的可信度降低。此外,当判断因素较多时,常常会因为层次分解和赋值的不一致而出现判断矩阵不一致的现象。4)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该方法可分为单层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7]。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法主要是利用诸如人工神经网络法、层次分析加权法等其它方法来获取各指标权重或是模糊评判矩阵。然后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基于模糊数学法具有适应性广的特点。通过对以上几种多指标评价方法的介绍及其优、缺点的分析和对比,在实际选择时,我们根据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多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来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评价。模糊逻辑理论对重点分析医学院校实验室危险物质或风险非常有用。医学院校实验室引发危险的因素有以下特点,如危险的不确定性,从事实验人员培训的不全面系统性,实验室化学药品等危险物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因素造成的危险程度往往很难量化,不能简单的用一个分数来描述,而需层次加权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分析等语言来表达模糊的概念,进而描述和分析这些因素的危险性。

3统计分析工具的应用

上述遴选的模糊算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计算过程,出于工作量和计算准确度的考虑,不可能采用手工计算。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常常借助Matlab和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对繁琐的运算,对于相对简单的计算要求,也可以运用办公软件MicrosoftExcel进行,此软件使用起来相对便捷。综上所述,通过分析目前全国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硬、软件飞速发展与实验室管理体系落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建议运用安全检查表法建立科学、全面、具有针对的可操作性的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通过对主成分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层次分析加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优劣点的比较,提出建立结合应用层次加权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的探索。希望为我国医学院校的实验安全评价体系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志强.日本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考察及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7):164-167.

[2]赵庆双,李明,闻星火.加强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关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8-11.

[3]王森,汪进前,叶秉良,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2):190-192.

[4]鲍敏秦.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188-190,193.

[5]刘明礼,李明,周大为.安全评价中安全检查表的编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3,32(5):323-326.

第4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环境工程;实验室;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227-02

高校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也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必备场所。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是维护高校人身、财产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的根本保障[1]。近几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实验室规模和设备数量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开设实验的课程和实验项目数也在不断地增加。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实验的实际情况,对环境工程实验室的安全问题进行一些总结和探讨。

一、我校环境工程实验室现状

我校环境工程实验室成立于2003年,当时实验室数量4间,价值8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不足30台件,总价值不超过20万元。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我校环境工程实验室数量已达到14间,已建成的实验室包括环境土壤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生物技术、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等七个分实验室,开出的实验项目数达80余个。实验室规模、条件、设备还在进一步的扩大和建设中,实验室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室基础设施老化。我校环境工程实验室位于2号和4号实验楼,这两栋实验楼使用年代比较长,自学校成立之初就存在,到现在已有20余年。个别实验室存在漏水漏电,电线老化,未安装通风设备,2楼及以上实验室未安装防盗门和防盗网,实验室内和走廊灭火器过期失效、通风橱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2.化学试剂管理不到位。环境工程实验室是化学和生物实验室的综合体,所用的化学试剂种类繁多、性格各异,多属于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强腐蚀性、有毒等特点[2]。目前环境工程实验室化学试剂管理较为混乱,如药品试剂无统一的放置地点,剧毒、易制毒试剂没有专人专柜管理,药品使用情况无人登记等,尤其是做毕业论文的实验室,实验室内试剂随意放置、学生不按规定在通风橱内移取有刺激性挥发性强的试剂,废弃物随意丢弃等。

3.三废直接排放污染周边环境。环境类专业实验如在氨氮、六价铬、空气中甲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水体中汞含量测定等实验的测定过程中都会产生废弃物,且含有大量苯环类、铬、汞等重金属离子,具有高毒性致癌性、难生物降解等特点,而之前环境工程实验室并未配备废弃物回收桶或相应的处理处置设施,实验员安全管理意识也较为淡薄,为图省事方便,直接将实验废液倒入下水道,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二、整改措施

1.对实验室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整修和定期维修。我实验室管理人员发现问题后及时向学校打报告,要求对环境工程实验室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整修。2013年暑假学校后勤集团对本实验室的水电管线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有效防止了因电线老化或水管老化破裂造成火灾或跑水事故的发生。另外在实验装备处有效监督和宣传作用下,我们实验管理人员对消防器材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对放有贵重仪器的实验室都加装了防盗设施。环境工程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

2.加强化学试剂的管理。2012年环境工程实验室向学校实验装备处申请购买了药品柜。对在环境专业实验中用到的氰化物、氟化物和汞盐等剧,我们配备了专门的药品柜,而且对于这类药品我们按规定严格执行“五双制度”,即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用、双本帐、双锁管理。其他试剂按有毒、无毒、有机、无机的原则分类管理,分柜分层摆放,对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情况登记备案,责任明确,确保各类试剂的安全使用[3]。对做本科毕业论文的实验室,首先对实验指导教师进行安全教育,责令其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传达,如有违反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将进行相应的处罚。这些措施都有效地减少了危险品带来的安全隐患。

3.加强对废弃物的回收和治理工作。本实验室产生的废液的处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的处理原则[4],首先实验室在使用时实行取多少用多少的原则,尽量减少试剂的浪费,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废液的产生量;其次实验室配备了回收装置,对实验室产生的废液进行分类收集;最后是实行无害化处理,减少有毒物质的污染。如废酸废碱,可采用中和法处理;对含Cr6+的废水,可在废液中加入亚铁盐等还原剂,将Cr6+还原为Cr3+后,再加入碱转化为低毒的Cr(OH)3,放置一夜,将沉淀滤出并妥善保存。

4.在实验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在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安全意识、环保意识,使学生自觉地保护环境。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还要经常提醒学生规范操作,不乱丢乱倒试剂。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则,不允许在实验室内吸烟、饮食,绝不能用口去尝任何一种化学药品,严禁用嘴通过移液管吸取具有强腐蚀性、毒性的化学药品。实验完毕后,提醒学生要洗手,严禁将实验室的化学药品带出实验室,这样可以形成人人知安全重安全的良好氛围,共同维护实验室的安全[5]。

5.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是防范各种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可做到防患于未然[6]。对于存放贵重仪器的实验室、库房等重要场所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实验室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学校教学和科研正常运作的保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极为严重[6]。由于我校环境工程实验室间数、仪器设备台件数、化学试剂种类众多,实验室在安全管理方面还有很多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还将面对更多的挑战,作为实验室管理人员,我们要积极探索,力求使我校环境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家祥.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8):5-7.

[2]朱美英,卢志红,李琳.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20(5):131-133.

[3]李旭凯.环境学科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建议[J].广东化工,2012,39(8):153-154.

[4]魏芳,张维刚.高校环境工程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8):276-278.

[5]万田英,涂书新.环境工程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6):137-138.

[6]武杰.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与探索[J].安防科技,2006,(04):41-42.

第5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范文

在约克大学,针对首次进实验室人员包括学生、新进职工、访问人员均签署安全注意事项,并要求遵循其管理规定。特别是化学类实验室,新进入员必须先进行安全培训方可进入实验室区域,同时每人配备全套防护装备(包含护目镜、实验室衣服及鞋子),进实验室必须穿戴,否则不予入内。培养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警惕性对于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国内实验室对于安全管理也有相关规定,然而从导师到学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流于表面。只要导师同意就可以进入实验室,跟着师兄师姐做实验,没有经过正规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埋下隐患。另外,约克大学在安全培训的时候反复强调:如果你感觉事故局势超出你的控制能力或不知道如何处理,应迅速撤离危险区域,电话报警或求助,同时要及时通知附近的同事撤离。这样的安全教育告诉我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保护自己及同事。而笔者曾在国内遇到学生为了掩盖自己打翻致癌液体在地面,用大量酒精清洗的,导致液体挥发更严重的事情。由此可见,安全意识的培养在面对如何处理临时突发安全事件时的重要性。

二、健全的安全制度

建立和健全有效的安全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保障。在组织架构方面,约克大学设有校级和系级健康安全咨询委员会,由学校各专业代表组成,完善健康与安全的相关政策;安全管理的总负责人是约克大学的1位副校长,负责制定大学健康安全管理的方针和政策;同时健康与安全咨询委员会聘用3位专家,分别负责为放射性防护、生物安全和职业健康提出建议。大学设立安全办公室,负责所有与安全相关的具体事宜。各学院领导全权负责学院及各系的工作环境及实验室的安全。各院系均聘有一位专职安全员及多位兼职安全员,协助大学安全办公室在各学院系落实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这种层层负责的制度,对于学校及实验室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在大学的整体安全框架下,结合各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安全管理条例及办法,基本上涵盖了实验室的相关安全领域:

1.消防安全,包括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消防疏散演习规定、个人紧急疏散规定,消防安全处罚条例、火灾事故条例、火灾自动报警报告等。

2.化学品安全,包括化学品实验安全评估规定,废弃物处理办法,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办法,危化品管理条例,通风橱的管理规定,威胁健康危险物的控制等。

3.工作场所及设备安全,包括电气安全测试,建筑物石棉安全规定,工作状态下设备使用及防护规定,仪器设备及教学设备操作规定,设备例行检查及维护规定等。

4.电离辐射安全,包括镭射安全管理,辐射防护管理,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等。

5.生物安全,包括生物安全管理规定,生态管理办法,生物/医药废弃物的处理等。

6.一般安全规定,包括健康安全手册,职业健康与安全规定,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健康和安全标识管理规定,无烟规定等。

7.意外,包括事故与意外报告流程,事故调查规定,急救处理流程等。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更深入

1.实验室危险评估系统。建立实验室安全危险评估系统,检查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可能对人身产生伤害的可能性,从而决定规避伤害的方法。具体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由各学院指派的学生导师,行政管理者以及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做出相关评估。同时,每年年底要设计下一年的实验计划以及预计使用化学品的种类、数量等,进行安全评估。若未经过安全评估的实验是不能进行的,未申报的化学品也无法购买。国内高校及研究所对于实验计划的管理深度相对较浅,缺乏深入管理实验室的安全机制。

2.重视安全培训。安全培训向来是国外高校重视的环节。在约克大学,安全培训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广义的安全培训,由院系的安全负责人负责,主要培训内容为用电、用气、安全逃生、疏散演练等广义的培训,每个学期培训2-3次;第二阶段为实验室安全培训,由实验室安全员负责,主要针对各个实验室的安全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具体按照人数每周进行。培训结束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重视和强化安全培训,是实验室安全的第一步。

3.严格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对于已经造成不良后果或者有相关安全隐患的实验室,必须彻底整改通过后方可使用,几乎不考虑实验的进程等其他因素,安全位一票否决制。笔者曾接触到一个做碳材料的实验室,因墙壁上有黑色未知不明材料沾污导致关闭一个月,采样检查结果黑色不明物质为非碳材料,然后整个实验室彻底打扫检查后开放。虽然这感觉有点吹毛求疵,但是确实是以安全为第一考量。实际上,如何提高实验室安全制度的执行力和监督力是国内高校及研究院所共同的课题,单单制定制度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执行和落实,并且当出现与制度相悖时,则严格进行监督和追责。

四、结语

第6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大型仪器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文化

大型仪器是高校开展科研创造、技术革新的基本条件,是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创新型人才的物质基础[1],在加快“双一流”建设、强国兴邦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教育资金的投入逐年增加,大型仪器在高校固定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2],大型仪器实验室的安全运行是大型仪器发挥作用、提高科技效益的基本保障。我校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大型仪器实验室拥有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数十台大型仪器,总价值超过2000万元,本文结合本单位大型仪器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实践经验,从大型仪器实验室自身的独特性出发,研究了针对大型仪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

1大型仪器实验室的独特性

教育部针对2018年12月26日北京某大学的实验室爆炸事故下发了《关于立即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的紧急通知》,实验室安全问题在全国教育系统内获得了广泛的重视。大型仪器实验室作为一类特殊的实验室,是实验室安全工作整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相较于常规实验室,大型仪器实验室又具有独特性,安全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1)开放程度高。大型仪器的服务属性和社会属性要求其具有较高的开放程度,造成进出仪器室的人员复杂、流动性大、仪器设备使用频繁、昼夜运转,安全管理负担较大。(2)高度专业化。大型仪器技术含量高、构造精密、危险源复杂(包括电路、辐射、磁场、泵油、气体等),仪器本身就存在危险性[3-4]。同时,大型仪器对运行环境要求较高,室温、湿度、震动、灰尘等都可能影响大型仪器的寿命、精准性和安全性。(3)贵重仪器多。大型仪器大多属于进口设备,价格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维修成本高昂,与常规实验室相比,大型仪器实验室的安全事故在物质层面上要付出更大的代价。(4)数据储备量大。大型仪器实验室储备了大量的数据,包括设备档案、技术资料以及客户的原始数据等,除了像常规实验室一样需确保人员及财产安全外,还要防止数据被窃,确保信息安全。这些独特性增加了大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内容和难度,普通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经验难以直接套用在大型仪器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上,需要思考和探索一种针对大型仪器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系统性方法。安全事故的海因里希多米诺骨牌理论(见图1)阐述了各种安全隐患与事故伤亡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移去事故链中的某一块骨牌,即可破坏连锁反应、终止事故过程。若想避免大型仪器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是根本,提高人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加强环境安全建设是关键,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制度完善、人员有序、队伍专业、宣传到位、环境安全的大型仪器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见图2),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地确保大型仪器实验室安全、有序、高效地运行。

2构建大型仪器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2.1完善大型仪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2.1.1培训准入制度和预约制度。实验室培训准入制度是实验室安全开放的重要保障[5],能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仪器损坏、人身伤害等安全事故。培训准入制度要求建立标准化培训流程,包括实验室安全常识培训、仪器理论和上机操作图2大型仪器实验室的独特性及其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培训等,考核通过者才能被授予大型仪器实验室使用资格和自主上机操作资格。与此同时,用户需要借助大型仪器网络管理系统提前预约,同一时段一台仪器仅对一位用户开放使用。大型仪器实验室内设置样品预处理区和测试等待区,对仪器使用人员进行分流管理,避免因人员复杂、混乱而引发安全问题,确保人员有序。2.1.2研究生协管制度。大型仪器实验技术人员人数有限和大型仪器数量逐年攀升之间的矛盾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同时大型仪器实验室高度开放和昼夜使用的特点也增加了实验技术人员管理大型仪器的困难。在此背景下,设置研究生协管制度,即安排具有准入资格的研究生协助管理大型仪器实验室安全,通过建立值班制度和划分安全责任区,将水、电、气、油等安全问题权责分明地落实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生是科研活动的主体力量,是大型仪器的主要使用者[6],研究生参与大型仪器实验室安全管理,不但契合研究生的培养方向[7-8],增强了责任意识,而且有效降低了非工作时段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协助实验技术人员确保大型仪器的安全运行。2.1.3多层次安全巡查制度。大型仪器实验室安全工作专业性强、细节繁多,单一层面的安全巡查工作难免存在漏洞和盲区,设置院系安全巡查小组、校安全主管部门、公安机关都深度参与的多层次安全巡查制度,能有效防范安全风险失控引发安全事故。安全管理法则里的“瑞士奶酪模型”(见图3)指出,一个环环相扣的安全系统好比一摞瑞士奶酪,每一片奶酪代表一道防线(防御层次),而奶酪上的孔洞就是潜在的安全漏洞。只有一摞奶酪的孔洞碰巧连成了一条线时,即所有巡查人员碰巧出现同一安全巡查漏洞时,才会酿成安全事故。可见,防御层次越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越低。多层次安全巡查制度能把“看不到、想不到、不知道”的安全问题纳入视线,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9]的大型仪器实验室安全督查体系。与此同时,院系安全巡查小组也由包括安全主管、专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研究生在内的多层次人员组成:安全主管贯彻落实安全政策,对重点问题进行排查整治;专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侧重于从实验和仪器管理的层面查找安全漏洞;研究生日常使用仪器的经验丰富,能从最贴近操作和实践的角度洞察安全隐患。多层次人员巡查小组提高了对危险的辨识能力,符合“把风险防控挺在隐患前边、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和“全员、全程、全面”的安全防范要求。2.1.4仪器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管理制度对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和精准性、提高仪器运行的稳定性大有裨益。仪器标准化管理主要分为测试过程标准化和档案管理标准化[10]。测试过程标准化主要内容有:仪器操作人员须身着实验服,与实验无关物品严禁带入实验室,实验室物品亦不得带出,如有特殊需要,需填写《物品使用借还记录》;测试进行时,不能随便离开岗位,以免因仪器突发异常状况导致仪器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仪器的预约和使用均需要遵守《大型仪器预约规则和注意事项》,仪器的收费要按照《大型仪器收费标准》执行;操控设备和储存数据的计算机需加密,只允许授权的仪器操作人员使用,操控设备的计算机不连接外网,统一使用光盘拷贝数据,防止病毒攻击,确保原始数据的信息安全[11];每台仪器桌面上必须摆放《仪器标准化操作规程》,墙上悬挂《大型仪器实验室安全守则》,践行“重要规章制度上台或上墙”的实验室基本要求。档案管理标准化是指仪器技术资料和测试运行资料的标准化管理,一方面,仪器从申购、招标到安装验收的一系列资料需要建档留存,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台账》;另一方面,在日常仪器管理过程中要详尽记录大型仪器使用、维护、维修等细节,做好“测试运行记录本”“日常保养、维护记录本”“仪器故障维修记录本”等测试运行资料的细节化管理,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保证大型仪器拥有较高的使用率和开放程度的前提下,也能确保大型仪器实验室的安全和秩序。2.2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专业技术人员是仪器的主要负责人,肩负着仪器运行、维护、培训和安全管理的主要责任,优秀的专业技术队伍是大型仪器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基本保障。面对高度专业化的大型仪器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不但要熟悉仪器的基本原理、功能、构造和操作规范,扎实地掌握安全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12],还需要勤于观察,增强对危险的辨识能力以及一定的仪器自修能力[13],对小型异常情况能快速维修和调试,规避等待工程师上门维修存在的耗时长、维修费用贵等弊端。同时,专业技术人员需了解各类大型仪器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测试技术在表征功能上的互通性和差异性,在测试服务过程中给用户提供测试方面专业的建议和帮助,最大限度地实现仪器的功能开发和安全使用。2.3加强大型仪器实验室安全文化宣传。大型仪器实验室作为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窗口,其安全事故易引发社会舆论,负面影响大,因此,加强大型仪器实验室安全文化宣传,通过观念、意识、习惯等无形的力量产生有形的影响,由被动管理上升为主动遵守[14],不但能确保大型仪器实验室的安全运行,还有助于维护校园稳定和社会和谐。开展安全文化宣传的主要方式有:在大型仪器实验室门口张贴相关危险警示标志,每间仪器室门口张贴“您已进入实验区域”的地贴,以调动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利用微信工作群等媒介分享安全工作相关的“慕课”视频和案例教学,仪器室门口摆放安全事故展板,强化安全红线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定期开展消防应急疏散演习,提高火灾警惕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15];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周,大力倡导“安全无小事”“安全关系你我他”等理念,让大型仪器室安全文化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心系安全、人人参与管理的安全氛围。2.4加强大型仪器实验室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基础设施是确保大型仪器实验室环境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建设资金有限是很多大型仪器实验室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合理运用到大型仪器实验室安全环境建设中,要结合大型仪器实验室的特点来实现合理配置。2.4.1消防设施建设。大型仪器实验室与常规实验室相比,在消防器材配置方面有自己的要求。由于大型仪器实验室的重要资料和精密仪器较多,利用窒息作用灭火的消防装置(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毯等)破坏性较小,更能满足大型仪器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大部分大型仪器需要油泵和循环水提供良好的真空系统,为防止液体泄漏甚至燃烧,需在油泵和循环水装置旁配备吸油棉条;仪器室需配置烟感报警器和紧急喷淋装置,标注安全通道和安全出口位置,为突发安全事故做好应急措施。2.4.2仪器维护设施建设。大型仪器的运行需要多方面的维护和保养,基础设施建设还要考虑到大型仪器的工作特点和危险源情况,例如:(1)大型仪器实验室由于仪器多、负载重,易存在电容不足、电路老化等安全隐患。供电系统应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在电路扩容、线路换新等方面加强落实,确保用电安全。为了避免突发断电对仪器造成的损坏,需要为仪器加装UPS电源。(2)大型仪器实验室对整洁度、温度、湿度和通风有较高的要求,需要采取一定的防尘措施,如设置独立仪器隔间、少开窗、进出更换鞋套等,并配置具有新风系统的空调来实现封闭空间内的控温、控湿和通风换气,定期对仪器做、防锈保养。(3)大型仪器实验室设备贵重、保密资料多,易发生财产盗窃和知识盗窃等安全事故,应配置良好的安防设施,如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16]。(4)大型仪器危险源复杂,操作人员面临高电压、高磁场、高辐射等潜在的人身伤害,需要对仪器加装屏蔽设施,并张贴醒目的安全标志和警语,相关人员需佩戴辐射计量检测仪。(5)多数大型仪器的运行需要气体保护,用气安全是大型仪器实验室常见的安全问题,建议将气体钢瓶用钢瓶柜固定在室外,气体通过气路进入室内为仪器供气,定期检查气路和阀门的气密性。

第7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对策

作者简介:刘星何(1975-),女,汉族,陕西乾县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讲师,管理学学士,从事实验室管理研究

1概述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日益重视,职业类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青睐,尤其是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类专业,而这类专业是需要加强实际演练和操作实验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重视实验室投入和管理的[1]。实验室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在社会的办学声誉和可持续发展。

2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现状及问题

2.1实验室管理体制落后,实验室综合利用率低。大部分高职院校实验室实验管理人员、实验教学均由系部管理,系部各自为政,导致实验室建设缺乏整体性和全局意识,管理上松散。实验室设备重复购置,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在实验室设备的协调利用上,实验室的各管理部门相互推诿,最终导致实验室运行效率低下。实验室主要是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演练的场所[2],但有的教师占用实验室的资源给学生上理论课,导致学生不能按计划进行实验。实验室也只有在学生上实验课时使用,造成实验室的利用率低下。

2.2实验室管理人员师资队伍建设落后。大部分职业院校重理论而轻实验,在人才引进上,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忽略实验室的人才建设。实验室的技术力量很薄弱,实验室管理人员学历学位普遍偏低,研究生学历占有的比重较少。二级教学单位重视教师的再培训,忽略实验员培训,实验管理人员实验技术不能及时得到更新,管理水平很难再提高[3]。

2.3实验经费投入不足。部分高职院校对实验室的经费投入不足,致使实验室无法购置先进的设备、仪器,无法建立科学化、现代化的实验室;无法购置正常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及易损耗品[4]。

2.4实验室安全管理有漏洞,存在安全隐患。每个高职院校实验室基本都张贴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安全规定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一些计算机实验室电源线乱拉、插座严重负载;尤其是一些化学实验室危险药品的使用问题更为突出。还有部分高危易挥发药品,使用也太不规范[2]。

3加强实验室管理的对策研究

3.1科学规划,合理划分实验室功能。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学科发展,统筹考虑长期建设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实际,将实验室分为以实验教学为主的公共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专业基础实验室;以科学实验研究为主的科研实验室;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创新平台、实训基地;按照不同的功能划分将实训中心进行调整、优化和整合,改变设置小而全、分而散的状况,避免重复建设的弊端[2]。推进实验室中心化管理模式,在学校层面上设立实验中心,实验人员和实施经费相对独立,统一管理系部实验中心。涉及2个以上专业使用的实验室均成立中心,由学校或系部统一管理。

3.2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做好实验设备的管理工作。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建设科学化、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的关键因素。只有建立和完善制度,才有可能使实验室有效的运行。高职院校应根据国家的实验室管理条例,联系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易毒物品的登记和使用制度等,并公布具体实施细则,要求全院师生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实验,使实验室管理工作制度化。仪器设备的管理是实验室重中之重的任务,应成立资产管理部门,建立资产管理卡片,做到有物有帐[3]。实验耗材要按照着“用多少,领多少”的原则,在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下,严格控制耗材的浪费。化工实验所需化学药品和试剂种类相对较多,若各个实验员单独管理,则工作较为繁琐,建议学院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和采购部门。

3.3加强实验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高职院校的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在大学建设中的地位,充分重视实验室人员在教书育人、设备维修、管理协调、资源配置、科技攻关和对外开放服务等方面起着理论教师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引进实验系列的高学历人才或相关专家做实验带头人;给优秀实验员提供进修学习机会,邀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教授和仪器厂商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辅导和各种培训,以开阔其知识视野,扩大其知识面;加强实验室队伍考核、考评及进出机制,对实验技术人员实行竞争上岗,优化实验技术队伍和实验管理队伍。

3.4增加实验室运行经费。要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学校需要持续投入实验所需的材料经费、仪器设备的维修维护费用、实验项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出费用和实验管理经费等。为确保实验室有序、高效运行,高职学校应制定规范的实验室运行经费投入制度及绩效评估制度,按需提供足量的运行经费。在每学期末,各实验室要做好本学期实验室运行经费的审核与汇总,做好下学期实验课开课计划、预期实验室开放情况计划以及大学生创新实验等运行经费的预算,报学校相关部门批准,并在下学期实报实销。

3.5进一步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对有毒有害的药品要重点强调,并给予安全警示标识,随时培养学生和实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实行实验指导教师与实验室管理人员共同责任制。危险废弃物应统一安排、妥善处理,严防污染。实验室的仪器要制定标准的操作规程,教师要首先按照规程操作,对于违规操作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人或事要进行相关处理。在每天下班之前实验员要再一次检查实验室的水、电、气是否漏关,确保实验室一定安全[1]。结束语实验室建设和发展受到建设资金、运行经费、管理者和生源质量等诸方面的影响,各个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建设只有密切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创新和探索;同时借鉴国内外一些高校实验室成功的管理案例,才能跟上时代更新的步伐。高职院校还要加大加强实验室改革力度,切实加强其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设,构建创新性与开放性实验平台,保证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保证高职院校向综合型大学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陈曦.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5,2:67-68+94.

[2]张彦.提高高校实验教育管理水平研究———以安徽财经大学实验室管理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6:143-144.

[3]李以明.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8:223-225.

第8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实验室开放;管理;安全问题;创新能力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opening biology laboratory

Yu Sufang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 China

Abstract: Biology as the public basic course in agriculture college, witch opening laboratory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university students’ overall qualities. Modes of opening laboratory and problems were introduced. These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solved one by one. Some innovatory suggestions in lab safety, management of equipments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lab assistants and funds for management of opening laboratory were introduced. That provided new ideas for management of opening laboratory.

Key words: opening laboratory; management; problem of safety; innovation ability

近年来,高校不断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策略,全面开放实验室已成为一项重要措施[1,2]。所谓全面开放实验室是指在不影响实验教学的前提下,将实验室全面开放,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不同的实验项目。实验室的全面开放使现有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3]。

1 生物开放实验室的建设

1.1 开放生物实验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设生物学实验是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实践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生物学实验在高等农业院校中作为基础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校农业生物学实验中心开设的基础生物化学实验、基础微生物学实验、植物学实验以及植物生理学实验,均是面向全校涉农专业的基础实验。为了使实验室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近年来中心面向全校学生逐步开放实验室,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复杂的综合性的生物学实验技术,撰写毕业论文,从事生物学和相关学科研究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同领域中的竞争能力。

1.2 生物实验室开放的方式

目前我校生物实验室开放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实验室空间开放:中心设有学生专用开放实验室若干,实验室钥匙由各组长保管。开放实验室配备的仪器设备可以完成基本实验操作;如果需要精密或大型仪器,需向有关人员申请借用。

(2)时间开放:主要面向对生物学实验具有浓厚兴趣且能够自己设计实验的学生开放,其中包括若干个SRT(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小组。实验室从早上8点至晚上10点开放,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实验项目,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实验。

(3)实验项目开放:实验中心开设的所有实验项目都是开放的,每个实验项目对应一个实验室。如果学生不能在课程表安排的时间里上实验课,可以在之前或以后的任何一个上课时间到该实验项目所对应的实验室做实验[4]。

1.3 实验室开放存在的问题

随着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实验室管理难度加大,安全隐患也更为凸出[5]。

1.3.1 实验项目多,设备维修耗资大

开放实验室开展的大部分实验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因此实验项目比较分散,涉及的实验药品、实验器材及设备类别较多,实验耗材及仪器设备使用多、消耗大,仪器维修成本高,如果没有专项资金支持有可能影响正常的实验教学质量。

1.3.2 实验学生多且时间不一致

由于实验室的全面开放,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多而且时间不统一。他们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实验,很大一部分实验安排在中午、晚上或者周末,而且这些学生的实验技能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对实验室药品及仪器操作安全意识也相差很大,因此管理起来较为困难。

1.3.3 指导教师及实验管理人员不足

实验室的全面开放要求指导教师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深厚的专业底蕴,能够指导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6],而专职教师都有较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实验管理人员也承担了较多的实验教学和准备工作,因此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2 生物开放实验室的管理

2.1 开放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实验室开放在为学生实验提供了方便环境的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隐患[7]。为消除这些隐患,应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及时有效地排除各种不安全因素[8]。只有加强和规范实验室开放模式下的安全管理,才能保证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秩序,使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根据实验中心的具体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培养安全意识。首先,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加强安全意识,掌握生物实验室日常工作中的各种安全常识、技术操作规程,并了解各种规章制度,及时检查和维修实验室的各种仪器,排除安全隐患。其次,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要求任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的同时,及时进行安全教育,讲授安全知识,药品及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及可能存在的危险及其处理办法。实验教师在上课之前让学生预习实验,让其了解本次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让学生产生防范意识,知悉防范措施,同时还要掌握应对事故的方法。只有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才能保证他们独立实验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建立安全责任机制。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带领教务处处长及学院分管教学院长重点抓好实验室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等管理工作[9]。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实验室安全员负责实验室安全及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其管理实验室水、电以及各种仪器的安全排查工作。每月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前后都要做好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上述各层领导可做不定期检查以监督实验室安全员的工作。

(3)建立有毒有害药品专柜,实行专人负责制和生物安全专门处理制度。生物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易燃易爆药品、重金属及剧毒药品等都要专柜专人保存,购买及使用时都要做好登记,实验剩余的重金属药品要上交有关部门统一处理。微生物实验中有关的致病菌或可能致病菌均要高温高压处理后才可倒掉。

2.2 开放实验室设备管理

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实验教学和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必不可少的工具[10]。科学有效地管理开放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才能保障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目前实验中心农业生物学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方式为人工管理,大型精密仪器,如蛋白纯化系统、凝胶成像系统等均有专人负责,学生使用和外借均须进行详细登记。对于易造成人身伤害的仪器(如高压灭菌锅、高速离心机等),必须经过严格培训才能让学生使用。大部分仪器的损坏是由于误操作或使用不规范造成的,而随着进入开放实验室学生的增多,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重要。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先要进行仪器培训。实验管理者也要认真负责,根据说明书编写每类仪器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地使用任何一台仪器。学生使用仪器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未经同意私自乱拆或改动仪器设备,以避免造成人身伤害或仪器损坏。

2.3 开放实验室中学生的管理

学生是实验室的主体,实验室开放以后学生越来越多,做实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对于进入开放实验室的学生的管理有两点建议:

(1)对进入开放实验室的学生进行筛选,限制进入实验室的学生数量。优先考虑具有一定实验基础的高年级学生,同时兼顾对生物学实验具有浓厚兴趣的低年级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以后,要对学生分组,每个组进行一个实验项目。对于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项目,需通过专职教师审批,尽量利用开放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和药品,避免浪费。

(2)要让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室,不得在实验室大声喧哗。实验时应穿实验隔离服,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实验完毕后要及时清理自己的工作区。安排值日生负责实验室的卫生工作。在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可以采取学生自主或协助管理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实行组长负责制。这样不仅减轻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2.4 开放实验室管理人员

实验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是实验教学的执行者,其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11]。开放实验室对实验管理人员的要求较高,因此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在专业实验室建设中尤为重要。建议加强实验室团队建设,增强与各院校生物开放实验室之间的联系,交流实验室管理经验。有计划地进行实验人员的在职培训,鼓励实验人员攻读高一级学位,以提高业务水平。

以我中心为例,介绍引进专人管理开放实验室的必要性。中心面向全校涉农专业开设基础生物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植物学实验以及植物生理实验4门课程,每学年有200多个班的学生上课。实验中心现有专职实验管理人员8人,其中2人有一学期负责校本部研究生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上述4门生物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均由实验管理人员负责,每门课2~3人。实验课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实验药品的配制、实验材料的培养、仪器器皿准备以及耗材购置等。由于班级众多,实验准备工作烦琐而耗时,占满了实验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再加上开放实验室学生众多,开放时间长(每天12小时以上),更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因此,需要适时引进一批实验教学骨干和实验管理人才,充实和加强实验室管理队伍。

2.5 经费的管理

开放实验室应设有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开放实验室仪器维修、耗材补充及为实验专职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发放津贴。开放实验室的仪器使用频率极高,除了课余时间自主实验学生使用之外,更多的是用于实验教学。高频率的使用,势必造成仪器维修费用的增多。现在,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项目所用的药品及耗材所需的费用都是从实验教学经费中支出,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实验教学质量,只有设立专项基金才能保障开放实验室的持续运行。开放实验室的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都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休息时间指导和管理学生的自主实验,对于他们的这部分工作应合理地计算其工作量,给予物质奖励,调动他们对实验室开放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鼓励其他教职员工参与到开放实验室管理工作中来[12]。

3 问题与展望

生物实验室的开放培养了相关专业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但是随着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实验室安全隐患更加突出,在人力、财力、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对问题逐一分析,提出有效建议,调动实验室管理人员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开放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去,积极有效地准备教学实验,配合指导教师认真负责地完成各项实验。学生设计操作实验的同时还可以参与实验室管理工作,既锻炼他们的管理能力,又保障开放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许巧情,杨小林,杨玉莹.开放实验室 构建和谐、高效的科研平台[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57-60.

[2] 洪霞,陈秀云,张炜.开放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3):283-287.

[3] 齐龙,王文强,孙志宏.高校实验室开放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农业学报,2012(4):204-206.

[4] 吴宁,雷霆雯,曾佳.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开放实验室[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2):209-210.

[5] 谭斯品,张顺科,曾庆仁.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2):87-89.

[6] 张莉,陈乃富,陈存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开放实验室建设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自然科学版,2012(21):11143-11144.

[7] 刘红星,陈福北,何英姿.改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J].高教论坛,2012(8):32-34.

[8] 陈敏,詹福建,许可.农业院校公共基础化学开放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1(5):194-196.

[9] 何炎明,戚康标,王宏斌.实验室全开放模式下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13-216.

[10] 张天亮,王霞.实验室设备管理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5):16-17.

第9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化学品;安全管理;规范管理;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16-02

由于实践教学的需要,高职院校生物类、化学类专业需广泛地使用各类化学品。但因多种原因,许多学校在化学品的管理使用方面采用传统的手工统计等方式,因此存在管理分散、保障条件不足、监管缺乏、管理人员工作量大等问题,导致库存积压、药品变质经常发生,甚至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在当前高职教育要求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历史条件下,实训(验)室的管理要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为避免因化学品管理不善引起的安全事故,更有必要对化学品进行规范的科学管理。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在化学品管理方面的经验结合其他高职院校化学品的管理对高职院校化学品的管理方面有一些看法。

一、合法

各高职院校化学品的管理使用首先必须符合国家的《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1995)、《关于加强化学危险品管理的通知》(1999)、《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199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2005)等有关规定。

二、安全

安全是一切活动的根本保障,化学品的安全也是学校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学校相关部门都应重视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

1.宣传培训,统一认识。我校和其他多个学校在提高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方面的经验是:对化学品管理人员通过岗前安全知识培训、在岗操作技能学习及对各种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培训等形式能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1]。另外学校还应建立定期与不定期地对实践教学场所的安全系数的评估与检查的机制,防患于未然。

2.健全制度,落实职责。管理制度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践教学中的化学品的管理必须健全采购、保管、使用、废弃物处理等各方面的制度,科学、严密、规范地制定系统的管理制度,如:“危险化学品采购申报制度”、“化学品保管制度”、“化学品领用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使化学品安全管理有章可循。

3.落实职责,措施到位。我校和其他多个学校对化学品的管理经验是:存放化学品的位置应通风、干燥,远离火源、电源、热源、生活区、办公区,且应到公安部门备案;库房应按国家标准配制,其门窗须为金属结构,试剂柜也应符合相关的规定;管理人员应当政治可靠、工作认真、具有一定专门知识、身体健康;对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必须做到“四个专用”(即专用场地、专用库房、专用存放室柜、专用管理人员)和“五双”制度(即双人保管、双本账、双把锁、双人领、双人使用)等[1,2,3]。

三、规范

对化学品的规范化管理可有效地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将化学品的危险降至最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统一入库。由于高职院校科研任务相对较轻,原则上同一学校内的所有化学药品都应在同一地点统一存放管理,这样有利于管理人员熟悉了解本学校化学药品的现状,避免重复购置,使有限的经费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而且也可减少一些药品因存放时间过长导致失效引起浪费。实践教学场所可允许长期存放一些最常规使用的药品。

2.存放规范。我校药品在库房中首先要分成无机类和有机类。无机类通常按照卤素及其盐类、硝酸盐、硫及硫酸盐、碳酸盐、磷酸盐(含单质磷)、硫氰化物及氰化物、金属及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其他几个大类,无机酸宜分开单独成一类。存放时还应考虑化学品的禁忌关系、危险程度。有机物通常按照烷烃、烯烃、醇、醛、酮、酸、酯、醚及相应的盐分类存放,指示剂一般按其指示类别存放,染色剂通常按其名称中颜色顺序分类存放,生物试剂如糖类、氨基酸一般按其功能团或繁简顺序分类存放[4]。

3.规范使用。有研究人员将绿色化学的理念引入到化学品的管理中。绿色化学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即利用化学技术和方法,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产生,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也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5]。研究者指出要对化学品从存放、分装、配制、使用、处理等方面进行绿色管理[6]。

四、创新

研究人员探索了对化学品采用超市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等管理方式,究其核心就是借助网络手段采用化学品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目前有一些学校进行了这些方面的探索,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7,8]。由于软件开发的成本不高,笔者建议各校可根据本校的情况开发出适应本校校情的软件,该软件至少应包含以下功能:

1.该软件应包含管理模块、教师应用模块,使用人员须认证通过后使用。

2.采购申请。任课教师在学期开学初即通过该软件填写本学期药品购置计划,该计划在管理人员处自动合并汇总,并自动与库存比较,由此生成本学期的购置计划。管理人员也可通过该软件对未及时填报计划的教师进行提示。

3.入库登记。管理人员将新购置的药品按编号、品名(别名)、型号、规格、批号、数量、单价、生产日期、购进日期、保质期、存放位置、生产单位、供货商、使用状况等登记入系统(原实践教学场所的以上物品均可如此登记)。

4.教师使用。任课教师如需使用药品,应在系统中填报申请表,打印出来由实训(验)室管理人员经主管领导签字到库房领取,系统应能对历次领用情况进行记载和自动比较。

该软件也应适用于仪器、器材、材料。

总之,对高职院校实训(验)室化学品的管理应当合法、安全、规范,而且应当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1]杨妙贤.农业院校实验室化学药品的安全管理[J].农业与技术,2004,24(5):175-177.

[2]周舟.高校教学物资仓库(化学药品)管理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29):189.

[3]蓝建京.高校化学与生物双专业实验室的药品管理[J].科教文汇,2012,(2):185-186.

[4]卢晓翠,罗海吉.科学管理实验室药品试剂[J].基础医学教育,2001,3(2):139.

[5]闵恩泽,傅军.绿色化学的进展[J].岩矿测试,1999,18(2):81-86.

[6]何邦平,陈杰,钟如意,刘小宇,朱梅,杨峰,徐建明.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3):113-114.

[7]薛叙明,张启蒙,汤戌龙,李军.高职院校实验室化学药品的科学管理探索[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85-88.

[8]曾建强,陆海南,黄海儒,黄晓红.高校化学药品超市化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