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1篇: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一、选择题

1、被称为“艺术学之父”,并首先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别开来的大师是德国的()

A、狄索瓦

B、黑格尔

C、格罗赛

D、康拉德。费德勒

2、绘画的代表作品《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属于()

A、印象主义

B、达达主义

C、抽象主义

D、野兽派

3、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美学家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达。芬奇

4、我国明代艺术成就的画家之一是()

A、宗白华

B、王世贞

C、徐渭

D、黄庭坚

5、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草垛》属于法国的()

A、后印象主义

B、新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

D、印象主义

6、静物油画《向日葵》是后期印象派画家()

A、高更的作品

B、莫奈的作品

C、梵。高的作品

D、米勒的作品

7、我国的雕塑作品《人面鼎》产生于()

A、战国时期

B、东汉时期

C、西汉时期

D、殷商

参考答案

8、《木兰诗》是我国北朝时期的一首()

A、五言绝句

B、散文

C、抒情诗

D、叙事诗

9、下列属于法国小说家福楼拜创作的名著是()

A、羊脂球

B、包法利夫人

C、项莲

D、红与黑

10、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论的唐代画家是()

A、吴道子

B、张择端

C、周方

D、张噪

11、喜剧《钦差大臣》的作者是()

A、雨果

B、莫里哀

C、博马舍

D、果戈里

12、在《文心雕龙》里把文学风格划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八种类型的文艺理论家是()

A、陆机

B、钟荣

C、刘勰

D、谢赫

13、下列作品属于西方高度技术派建筑的杰作之一的是()

A、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

B、对彼得教堂

C、巴黎圣母院

D、朗香教堂

14、《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小说的作者是()

A、莫泊桑

B、高尔基

C、托尔斯泰

D、雨果

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5、科学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与艺术在本原上有许多一致之处,但两者又有本质的区别。现代()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传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和美学观念的变化。()也对科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16、艺术概论的学科任务是以()为指导,系统、全面地阐述艺术活动的基本规律,确立进步的、科学的();把握艺术活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本质联系,透过各种艺术活动的()、 辨析艺术内在的();指导人们遵循()和()进行能动的创造、接受、批评。

17、绘画艺术的种类,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

18、灵感具有()、()和()的特征。

19、想像分为再创性想像和创造性想像,艺术创造主要依靠()。

20、联想往往激发艺术家的想象,联想的种类包括()、()、()和关系联想等,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属于其中的()。

21、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与()的统一。

22、意境是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与()的有机统一。

23、()是以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为基准评价艺术的一种批评形态。

三、简答题

24、简述艺术作品的题材与主题的关系。

25、简述审美想像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26、简要说明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27、简要说明什么是艺术意蕴。

28、简述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

29、为什么说艺术的起源是多因的,但归根结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产物?

30、试述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

1、D 2、C 3、C 4、C 5、D 6、C 7、D 8、D 9、B 10、D 11、D 12、C 13、A 14、B

15、科学技术;艺术

16、艺术原理;艺术观;基本现象;规律与特点;审美规律;艺术规律

17、中国画

18、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

19、创造性想象

20、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对比联想

21、思想;情感

22、主体情感;客观想象

23、社会历史批评

24、(1)艺术作品的题材,指构成艺术作品的内容的基本材料,既艺术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具体的客观生活环境、情节、人物和情感等。(2)艺术作品的主题,也叫主旨或主题思想,是指通过艺术形象所体现出的主要思想内涵。主题的来源,一方面是题材本身所具有的意义的提炼、概括和升华;另一方面又是艺术家主体思想感情的渗入,它凝聚了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思考与评判。(3)艺术作品的题材与主题的关系是:题材是主题的基础,主题是题材的提炼、概括与升华。主题是整个艺术作品的灵魂与统帅,经过主题的凝聚,题材不再是零星的片断,而凝聚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4)主题并非每个艺术作品所必备的,如单纯的图案装饰等可以没有主题,但艺术作品不能没有题材。

25、(1)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履行,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情境的过程。审美想象是艺术家从事创造活动以及获得审美经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想象又分为再造性想象(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象。(2)想象的特征:第一,审美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第二,审美想象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第三,审美想象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3)审美联想是指审美主体由当前所感知的事物引发而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和联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联想往往能激发艺术家的想象,想象与联想可以相互交叉与融合。

26、(1)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和体的主观世界。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诸多要素的总和。(2)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亦既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其内部联系表现为内部形式,包括内容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其外部表现形态呈现为外部形式,即表现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3)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艺术创造中,内容常常起到主导的作用,形式的选择应以是否适应内容的需要为原则;但同时,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

27、(1)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2)艺术意蕴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28、(1)雕塑是一门直接利用物质材料,运用雕刻或塑的方法,在三度空间(立体)中创造出具有实体形象艺术品的艺术。(2)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是:A、物质与技艺的统一;B、造型与观念的融合。

第2篇: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中职英语新教材教学感想2011年秋开始,根据省厅统一要求,江苏省各职业学校均全面使用苏教版英语新教材,本套教材分成三个模块,即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模块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基础模块侧重于学生的基本语言文化素养,职业模块侧重于学生的职业生涯,拓展模块侧重于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生发展。苏教版新教材相对与以往的中职英语教材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新变化,新教材不仅是为了将让学生了解为基本目标,也不仅是给学生记住知识提供的存储能力,其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运用得到的资料。下面笔者就新教材的使用体会作一简述,以期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可适当地补充或删减部分教学内容

教材内所编制的内容与教学内容并不是挂钩的形式,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分别有着不相同的外延以及含义。英语教材内所编制的内容属于课堂教学的依据以及前提条件,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则是合理的延伸以及扩展的情况具体的体现出现。中职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实现掌握大量的英语知识以及单元授课内容的背景,例如,BookⅠ第八单元 LifeonLine的Real life skills训练的章节中,习题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Where can you buy these goods online?这样的习题在教师的眼中或许不存在太大的难度,但是在英语课堂的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中职学生在初中时并没有全面的掌握到英语的基本知识,因此,新教材中的习题对学生来说有着非常大的难度。倘若教师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对相关的网购知识进行合理的补充,如当当网、拉手网、淘宝网、京东商城等,那么学生在独立完成习题作业上则存在一定的难度。还有,在对第3单元进行讲解时,让学生根据对西方国家的理解合理的补充社交文化、饮食、女士优先以及对个人隐私尊重等方面,可以让学生全面的理解中国与西方文化的差别,从根本上全面掌握英语的知识。另外,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同样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水平、安全进度以及课时等方面,大胆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处理。例如第4册书中Unit5 Are IQ Tests intelligent?因为很多的英语单词在学生的认知上太过陌生,且没有很强的实用性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的删减一些教学知识。

二、可对教学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

常规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一般会被教学顺序限制,学生学习的情况以及对英语知识的具体要求会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而中职英语新教材在编排教学内容时常常有着科学的证据,但不是所有编排的教学内容符合英语课堂教学顺序,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了解知识的具体需要,合理的调整英语课堂教育的次序。通常情况下,调整教材的内容可以在单元内进行调整,例如第一单元的第三小节中,教材有着这样的要求,首先要学生对课文进行熟读,然后将图片中与景点牵扯到的名称找出,而第二小节中则要求学生首先熟读课文知识后,对景点的次序进行重新排列,遇到这种教学内容编排的方式,应该让学生先对第3章的知识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在学习第2单元的知识时才能够更容易掌握。由于学生没有熟悉外国景点的名称,在对名称没有全面了解之前,排序上有着相对大的难度。另外,第3小节的内容还能够与课文的介绍一起讲解。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时,应该先让学生观看图片,根据图片的信息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文字,然后与图片互相结合对文章进行翻译,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三、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英语学习有足够的求知欲以及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学在对教材钻研时,应该采用不同方面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促进课堂气氛得到良好创造,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中职英语新教材在实际教学时,首先,可以通过对英语内容不同单元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解,然后对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如在BookⅠ第三、四单元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资料视频,即让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内容,了解各种食品,和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如何培养一些有益的爱好度过自己的业余时间,让学生听觉器官以及视觉等方面都得到充分调动,使课堂气氛活跃。在对课本第二以及第五单位进行学习时,应该先让学生在上课之间提前预习,然后通过对关键词的了解,采用关键词构成一个简单的故事。通过实际应用关键词构成故事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

四、采取必要措施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第3篇: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和谐矿区;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3-0132-01

1 正确认识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当前来讲,就是要努力形成全体公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殷实。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同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民主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法治社会中最重要的规则是法律规则。法律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具有明确性、确定性和国家强制性的规范。依照法律规则来治理社会,人们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社会就有了和谐的基础。因此,也可以说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民主法治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建立的手段和途径。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本特征。公平不单是指经济公平,而是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在社会学意义上,公平指的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比较接近而不过分悬殊;在法学意义上,公平指的是权利与义务对称,人们的获得应该与他们所承担的责任以及所作出的贡献相一致;在伦理学意义上,公平指的是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和机会。追求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和谐。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而且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和普遍价值。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爱还可以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们彼此信任,相互帮助,平等相处,合作共事,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创造活力是社会活力的集中体现和显著标志。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因此,只有形成全体公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我们才能最终创造出一个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 煤炭企业构建和谐矿区存在的问题

(1)发展需求与结构调整之间矛盾的问题。近几年,我们煤炭企业通过采取结构调整、改革改制、资产重组等措施,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阵痛”,在寻求煤炭资源、发展第三产业等方面作出了较大牺牲,遗留问题较多。

(2)企业对高水平人才的渴求和员工整体素质偏低矛盾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人才短缺特别是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已成为煤炭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我们煤电公司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在社会高度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人才日益成为企业成功的重要砝码的今天,这个矛盾尤为突出。

(3)党群干群关系之间矛盾的问题。当前正值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和利益主体日益多样化,在矿区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碰撞磨合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一些矛盾。

3 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

(1)坚持以人为本,从人力资源开发上为构建和谐矿区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谐矿区贵在“人和”。而“以人为本”既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实现人和的基本保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企业员工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员工多方面的需求,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员工既是企业的主体、和谐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生产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如何启动员工的兴奋点,使员工的一切行为变被动为主动,是摆在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坚持以发展为根基,从物质需求保障上为构造和谐矿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矿区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企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构建和谐矿区,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发展的思想、发展的理念不断调整企业的发展思路,做到以发展促进和谐,以和谐促进发展。特别是要注重处理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围绕增盈提效,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和谐矿区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3)坚持以学习为手段,从队伍素质的提高上为构建和谐矿区注入创新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通过“建设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来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也就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成为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实现学习型企业的进程中,要积极引导职工学习成才,更好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要逐步完善岗位成才激励机制,引导职工钻研实用技术和操作技能。

(4)坚持以文化为导向,从团队精神的凝聚上为构建和谐矿区塑造精神支柱。要以文化为导向,建设独具矿区特色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精神氛围,树立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愿景,培养“心相通,情相融,力相合”的团队精神,为构建和谐矿区提供精神支撑。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品牌效应的无形资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扩张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组合,从而创造最佳效益,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真正起到育企业之“本”、铸企业之“魂”、谋企业之“道”、塑企业之“形”的作用。

第4篇: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 多维视角 影视文学评论 特点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1影视文学评论的简述

影视文学评论的发展与影视艺术的历史进程有着直接关系,由于影视艺术的历史相对较短而影视文学评论的出现也相对较短,其与我国文学评论相比在很多领域上较为稚嫩,而且我国影视文学评论的理论体系也尚处于摸索和完善中,影视文学评论学科的建设进程尚处于半自觉状态。影视文学作品的创作是影视文学评论的先决条件,其可以直接影响到影视文学评论作品的内容、规律以及体系,所以在影视文学评论中首先要探索出影视文学作品创作的规律,也只有通过这一研究才能明确出影视文学评论的基本特征。学界将影视文学评论定义为是通过对影视艺术中的文学因素,其中主要是对影视文学作品剧本的分析和评价,并且对影视文学作品的创作规律进行深入探讨,而这种探讨成果的语言表述便是影视文学评论的文体,本文根据影视文学评论这一基本性质在基于多维视角的前提下,结合现代文学评论与其他文学评论的特点对影视文学评论进行深入研究。

2基于多维视角的影视文学评论

2.1评论对象与任务的共通性

本文运用不同阶段的视角对影视文学评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运用了社会政治视角、人性人情视角以及审美视角等,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影视文学评论与小说评论、戏剧评论等其他文学体裁的评论有着很多相通之处,其中评论对象与评论任务的相通性是其主要的表现。影视文学评论在本质上与其他文学评论最大的共通之处在于,都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具体文学作品作为评论对象,小说、戏剧作品以及影视文学剧本这些不同的评论都是属于文学的范畴,但是影视文学评论与政治评论、思想评论、经济评论以及新闻评论存在很多差异性,所以影视文学评论在艺术评论系统中的归类如图1所示。

2.2评论内容的一致性

影视文学评论的思维方式在实际中要符合文学评论的特定要求,但是影视文学评论是建立在对影视文学作品的鉴赏基础之上,要求评论家要从感受、体会、理解和分析影视文学作品中人物和思想感情为着手点,并且要求评论家要对评论对象有一个有形象具体的感受,所以需要评论家要以理论、抽象、判断性的语言表达形式将其表述出来。作为影视文学评论对象的影视文学剧本也是语言的艺术作品,虽然影视文学剧本是一种新兴的独特文学体裁,但是其在本质上充分包含了语言艺术作品的各种特点,与其他文学评论都具有反映社会现实、描绘生活图景的功能,同时也意味着影视文学评论要担负起对文学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论的任务。影视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无法脱离题材、主题、语言、结构以及表现手段等要素,这也就导致影视文学评论与其他文学评论一样都将评论人物形象、思想情感作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将分析作品在人物创造中所使用的艺术手法、技巧等作为评论内容,这也就充分揭示出影视文学评论与起他文学评论的内容是一致的。

2.3与其他文学评论的差异性

影视文学评论的发展使其已成为评论体系中的独立学科,这也就意味着影视文学评论与其他文学评论相比具有很多差异性,其主要表现在影视文学评论十分注重作品的视听因素、叙述语言的直观性以及结构方式的特殊性等,这些都是受到影视文学作品的特殊性而产生的。影视文学作品中的社会生活都是由视觉画面和听觉音响实现的,这便要求评论家要通过最直观的感受去了解、发现影视作品背后的文化,虽然影视文学评论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但其在使用中要服从影视艺术的特殊要求,而直观性与避免静止语言是影视艺术对其最重要的要求。影视艺术作品都是通过画面的转换、变化和组接等方式构成完成的故事情节,这便要求影视文学评论过程中要注重影视艺术作品这一特性,而不能完全依赖现代文学评论的词语、句子对其进行过度和衔接。

3结束语

现代影视文学评论在新时期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评论体裁,但是影视文学评论在发展中必须融合影视艺术的各种特点,只有不断结合现代文学评论的手段、特点进行完善与创新,才能使影视文学评论在新时期发展成为一门完善的新学科,从而使影视文学评论可以与其他文学评论一样建立出完善的系统体系,这样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在新时期不断创作出更多的影视文学评论作品。

第5篇: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东方园林;西方园林;差异

1 东西方园林的首要区别在于主体建筑思想的差异

法国园林是西方园林的代表。法国人在16世纪曾效仿意大利园林,到了17世纪,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西方园林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和秩序,突出雄伟、端庄、几何平面。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是其代表作,凡尔赛宫园林分为三部分,南边有湖,湖边有绣花式花坛,中间部分有水池,北边有密林。园中有高大的乔木和笔直的道路,王家大道两旁有雕像,水池旁有阿波罗母亲雕像和阿波罗驾车雕像,表明这座宫廷园林的主题歌颂了太阳神,是积极进取的。这时期的园林把主要建筑放在突出的位置,前面设林荫道,后面是园,园林形成几何形格网。

中国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代表。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皇家园林、文人园林、寺院园林和自然郊野园林。这四种园林虽然相互交织和影响,但是总的来说,其中还是以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的地位最为重要,艺术造诣也最为突出。皇家园林的地位显赫、规模巨大、气度非凡;私家园林的卜筑自然、诗情画意,构筑成了中国古典园林史的活丹青。在江南其它地方和北方地区,至今也保存着一些著名的园林,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以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就是北方地区最著名的园林。

2 东西方园林的最大区别在于是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建筑形式

东方园林艺术是文人、画家、园丁、工匠们创造自然园林和自然利益的一种追求,这也是东方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东方园林大多由不规则平面的自然景观为主体景观组成,建筑装饰和设计则以创建文化品味的不同类型为主要形式,通过植物景观布局,道路的回环曲折,达到自然环境、审美情趣和美丽和谐理想境界的完美结合。

然而,西方的建筑师、雕塑家和园林设计师在创建经典的法国宫廷园林时,都遵循了几何形状的美学创建规则,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粹的、人工雕琢的艺术美。园林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有明确的线性对称关系,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的布局轴顺序等,往往是起点高容量大的建筑物严格对称。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园林,园林从属于建筑。

3 东西方园林的另一个显著区别在于造园使用的建筑材料不同

在园林建筑材料的使用方面,传统中国建筑的园林工程以土木为主;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则以石头为主。在布局上,多数中国传统建筑进行了平面组的布局,西方古典建筑则强调挺拔,突出个体建筑。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突出文化主题,即促进中西部文化融合的。西方园林建筑的主题则突显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调;西方园林建筑艺术风格则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以宗教建筑的空旷、封闭的内部空间使人产生宗教般的激情与迷狂。

东方传统的园林建筑体系主要以木结构系统为主,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抬梁式木构架。抬梁木框架不仅可以组成一间、三间、五间乃至若干间的房屋,还可以组成三角形,正方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扇形等其他特殊平面建筑,甚至可以构成多层建筑的城堡和塔楼。城墙是园林结构非承重构件,主要起到分散的作用,由于木材和结构的限制,形状和内部空间相对简单。各种用途的房间布局,始终分解成一个单一的积木数量。每一个单体建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并有一定的“地位”,以及与其兼容的“身份”的位置。建筑艺术处理的重点表现在建筑结构本身的美化、建筑的造型及少量的附加装饰上。

4 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别还可以归结为审美趣味的取向不同

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常常把布局放在追求城市与宫殿、庙宇、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的完美统一上,它不像西方非常流行的对称只是追求在园林本身上。中国园林建筑脱胎于传统园林建筑,形式灵活、位置多样,根据使用的需要,可以独立设置,也可用于走廊,墙壁等构成庭院组,建筑空间变化曲折,丰富多彩。在建筑风格的处理方面,突出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倡导儒家所提倡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中国园林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的园林建筑,大多分散,体积小,集中处理量大,中国的园林建筑非常适合园林布局和景观,通常以景观为基础进行建设,遵循根据需要适时补充的设计理念。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强调“线型美”,园林建筑所采取的木质梁、柱,恰恰能适应这种“线”的艺术要求,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均讲究具有优美的轮廓线和天际线。西方的园林建筑取法于西方古典建筑,它把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房间都集中在一幢砖石结构的建筑物内,所追求的是一种内部空间的构成美和外部形体的雕塑美。由于建筑体积庞大,因此很重视其立面实体的分划和处理,从而形成一整套立面构图的美学原则。

参考文献

1 王健.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J].安徽建筑,2002(6)

第6篇: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论文摘要】当今社会对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任务教学法强调在任务的实施中调控学习者的注意力资源,从而解决现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对外交流的进一步增加,社会对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在2007年以文件形式正式下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可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我国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始终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而任务教学法强调在任务的设计中对句式结构和交际意义的并重,在任务的实施中调控学习者的注意力资源,从而解决现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1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英语教学法的新发展成果,是交际法的新发展,它是基于前苏联心理语言学Vygotsky(1962)的语言与学习理论提出来的(鲁子问,2002)。任务教学法是指通过一系列语言学习活动,使用目标语或解决问题、或达成一致意见、或重组信息、或产生具体结果,让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通过用一系列认知和交际程序实现语言习得。它的发展和完善得益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外语教学等理论的支持,是一种动态发展的学习法,它旨在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

所谓"任务"(Task),Breen认为,有助于达到语言学习整体目标的所有课堂活动都可看成是任务,包括简单短暂的语法练习以及复杂耗时的集体课堂活动。Nunan(1989)认为任务是指由教师控制和调节,学生获得信息,并经过思维加工,最后输出语言的学习活动。Krahnke则将任务限定成为语言学习而进行的具有非教学目的的活动,即将课堂任务看成类似课堂之外(即真实生活中)的社会交际实践,具有交际目的而非教学目的的活动才能称之为任务。语言学习的"任务"归纳起来就是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学生为达到某一目标而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在实践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实践。作为语言学习活动的任务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①任务以意义为主;②任务中要有问题需要通过语言交际进行解决;③任务与真实世界的活动有类似之处;④把任务的完成作为重点;⑤根据结果评估任务。"(Skehan,1996)

2.2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特征。任务型语言教学教育学生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es)的一种新的形态,是交际法的发展,而不是交际的替代物。

(2)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习过程,并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生活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让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任务型教学法克服了以功能为基础的交际教学法不重视过程的不足。

(3)任务型教学法仍然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但强调通过交流来学习交际,并从更广的层面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任务型教学法强调以真实生活任务为教学中心活动,把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因素,修正了以功能为基础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真实性不足的问题。

(5)任务型教学法要求教学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同时还指出课内语言学习应该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说,任务型教学法并不反对语言知识教学,而是倡导以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的语言知识教学。

3.口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程序

著名学者Skehan(1996)提出任务实施可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活动、任务中活动和任务后活动,活动的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目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加以调整与控制。如果任务选择恰当并加以有效地实施,它将使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保持流利性和准确性的平衡。

3.1任务前。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教材确定符合学生口味的任务话题,与学生共同参与任务的制定。设计任务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出不同的任务,对于整体水平高的同学授课各项任务的标准可适当提高;对于某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任务的难度及评价标准就需要相应降低。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去完成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组织交流活动之前,要求学生准备好要了解的信息,并在交流中尽可能地得到这方面的信息,同时还要告知学生有关口语交流的策略,如:积极回应对方,使用补白词,迂回、回避、求助、借助形体语言,掌握常规套话等(程晓堂,郑敏.2002)。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状况适时进行调控,科学设计和实施任务,使学生的注意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3.2任务中。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明确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在任务的驱使下去学习语言知识,进行技能训练,自始至终让学生处于需要完成任务的任务情景的氛围中,这样有利于强化学习兴趣与动力,触发学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在学生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要适时设计一些略高于学生语言运用水平的任务活动,以鼓励学生不断挑战现有的语言能力。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形式上采用如小组问答(question and answer)、角色扮演(role play)、复述故事(story-telling)、小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脱口秀(talk show)、短剧表演(drama show)等等。活动应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既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也可锻炼学生驾驭不同场合的能力。通过实施任务型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活动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并感受成功,获得自主地发展。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各项任务的完成都是要以语言交流为基础,创造各种语言条件和教学环境,给学生真正交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英语,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学会运用语言,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

3.3任务后。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后阶段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Jeremy(2000)在《怎样教英语》中明确指出口语教学活动旨在传授语言运用能力,而不是学习语言的特定部分,要求学生随机运用掌握的语言来完成口语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应给予学生综合的评价。在点评中,教师首先应肯定学生任务完成情况,鼓励学生多做努力。其次,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任务后阶段,指出学生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帮助学生在分析、反省和总结中稳步提高语言能力。

4.结束语

根据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任务教学法是口语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法,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使任务型教学模式能够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上,使学生掌握了说的技能,达到了学习语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Jeremy Harmer. J. 2000. How to Teach English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Nunan, D. 1989, Design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Vygotsky, L. 1962, Thought and Language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4]程晓堂,郑敏. 2002. 英语教学策略[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第7篇: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 慕课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1何为慕课

MOOCs (“慕课”) 是“大规模网络公开课”(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是新近掀起的一种大规模在线课程开发模式。随着2012 年从美国开始发起的一种大规模的开放式的在线课程,进而不断的触动着主流教育的传统教育方式。自此,全球有近百所高等院校加入了慕课的队伍,成为了慕课的忠实的拥护者。从慕课的发展和推广速度来看,当代的新型教育方式对原有的教育方式确实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不可否认的是,新兴的教学方式却有可借鉴之处。随着全球慕课的迅速推广,我国也开始蠢蠢欲动,试图通过这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本文主要对于慕课的形成发展与基本特征进行简述,进而分析国内高校如何与慕课融合进而积极的应对来自全球的教育挑战。

2慕课的特征

2.1形成发展

慕课主要源于20 世纪90 年代的网络教育,属于一种大规模的开放式的在线课程,同时,全球任何北京的学习者都可以参与其中,只需要注册一个属于自己的账号,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慕课还会根据每个学习者的倾向性为其推荐适合自己的课程,这种量身订造的高品质服务是普通高校教师做不到的,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在网络上接受教育,进而取代了传统的教育方式。

2.2特征

慕课作为一种网络教学,主要具备几点特征,分别是规模大,独创性的专业化特征,完全意义上的公开开放性和学习时间自由性。

2.2.1规模大

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到教学场地和教师自身能力的限制,一堂课顶多上百人参加,但是慕课不一样,慕课运用了互联网的平台,它面向的学员不再是几十人几百人,而是上千人上万人。这是慕课最显著也是最难以比拟的特征。

2.2.2独创性的专业化特征

不同于以往的单个教师独立备课上课准备作业这种流程,慕课打造了全球知名教师和专业的服务团队这样的专业化队伍,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服务。从上课教学到最后的就业指导,一条龙的专业化服务,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成为其忠实的拥护者。另外,这种网络教学也减轻了专业教师的工作量,只需要准备一次课程就可以让无数学生不断学习,在这方面,不仅仅扩大的学生的受众面,主要是保证了整个课堂的质量。

2.2.3完全意义上的公开性

不同于以往的网络课程,需要在网上进行招生报名等繁琐过程,慕课面向全球各个年龄、各种职业的学习者,并且每个学习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在结束学习后,还会颁发证书。

2.2.4学习时间的自由性

慕课这种以学生为主的课程,可以任学生随便选择课程,一个人可以兼修多门课程,不需要受到传统教学方式中对选修课的限制。慕课的自由性主要体现在:

(1)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度。慕课不仅方便学习者学习任何课程,另外,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不受到任何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2)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慕课目前拥有的课程涵盖了各个方面,不仅有自然科学,还包括人文社科类的课程。

(3)学习方式的灵活性。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学,慕课将世界各地的兴趣爱好者联系起来,跟豆瓣一样,进行兴趣分组,同一兴趣的学习者可以自行在网上进行讨论。

3慕课背景下我国高校的教育创新

3.1借鉴国外先进的方面,积极发展我国慕课

首先,可以借助政府的力量推动国内大学的改革,帮助国内大学参与慕课的研发,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慕课的内容。第二,国内大学应积极应对新的潮流,组建一支研究小组专门针对慕课进行推广和研究,加快步伐和国际保持一致。第三,对于研发团队高校的领导应当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帮助更快更好的研究。第四,解放思想,放手去干。打破传统的教学教育方式,在思想上认识到差距并努力追赶。只有这样,才能在共建共享中实现网络课程的创新发展,推动信息时代大学全方位和深层次的变革。

3.2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现代的慕课相比,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比如,课堂的教学更加生动,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随时做出调整,更加具有机动性,教师在课堂上更容易获得认可度,促进教师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鉴于此,应该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在保证了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慕课的当代网络教学优势,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3.3改进评价方式

第8篇: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 高校美术教学 审美教育 审美情感 研究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esthetic Emotion in College Art Teaching

WANG Zhe

(City University of Wenzhou, Wenzhou, Zhejiang 325000)

Abstract A perfect works of art not only reflects its outside beauty, more of a performance of its intrinsic meaning. This requires a certain aesthetic emotion of it. In the actual art teaching to enhance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and aesthetic emotion is crucial. Func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art show, art teaching are inseparable carried out, so the teacher in the art of teaching, and teach not only skills, but also focuses on training students' aesthetic emotion. Only students of art and aesthetic emotional skills have been improved, in order to truly achieve the goal of teaching art.

Key words college art teaching; aesthetic education; aesthetic emotion; study; train

1 简述美术与情感的内涵

美术,作为人类文化展现的重要载体,始终坚持着从视觉到造型,给欣赏者带来美的享受,人们将自身的真情实感寄托于其上,专递人类的文化和思想。情感因素已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它在学生的培养方面具有审美、教育、认识的作用,现如今已被移入到高校美术课程的内容之中。

它能够将美术中所表现出的生动性和感染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满足学生的精神生活,另外,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耳濡目染,定能提高其道德认识,培养其审美能力。高校的美术教学不仅仅可以看作是一种教育手段,以此可以唤醒人类心灵的最深处。另外在美术学习中,情感的合理应用,显示了美术的基本品质和学生学习的基本特征,因此美术教学还可以作为能提高学生情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情操得到熏陶,也能提高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创造生活的意识。美术主要表现的是生活中美的事物,将美术素材和实际事物进行完美结合,再利用点线面及形的描绘,从而给欣赏者带来一场极大的视觉盛宴。

所以,美术是表现人类情感最直接、最重要的语言之一。①

2 情感教学的理论基础

首先,学生对事物的感知,使学生具有审美情感的基础。所谓的感知,是指人的内部神经中枢与外界信息交汇的通道,如今,高校美术教学设定了新的教学要求,即要逐步认清学生所达到的认知水平,通过特殊的教学手段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感知优秀的美术作品后,能够道出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并积极参与到美术实践之中。其次,学生在对作品有了一定感知的基础上,要尽可能提升到情感的层面之上,对作品传达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刻感悟,让实际静止不动的作品在学生脑海中变成动态,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的。只有打破了学生内心美术画面的静态,才能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其审美能力,激发出创作情趣。最后,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能自主体会到美术情调的内涵,因此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要学会适当表现自我,展现其内心的感受,到处视觉中发现的美,并说出自己心中的所想,以使内心的情感在美术课堂中得到释放和升华。②

3 高校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

高校美术课堂中,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励学生审美及创造的热情,提升其独立的审美欣赏能力。在美术教学时,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美丑的评判标准,学会用自己审美的视觉去发现美,感悟美。从而学会用自己的所见所想来创造美。在人际关系的处理过程中,情感和语言一样时时刻刻在向人们传递着信息。它不仅能将人们的内心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会触及到别人的内心所想,这种感情的相互表现和影响,就是所谓的情感交流。在普通高校的美术课堂中,老师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和审美情感,就是一种明显的情感互动,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呢?主要措施如下:

教学措施之一,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大自然的风光,以便于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创作提供素材。当学生深入到大自然,看到村庄、山川、河流时,就会感受到自然界的魅力、领略造化的神奇,进而大大增强学生的创作灵感。与此同时,美术教师也要及时引导学生体会,学会情景交融,创造意境。古代的一些名人志士都在游览完自然景色之后,创造了许多流传至今的名作。譬如大诗人李白、陶渊明、石涛等大师。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课堂中融入外景,能充分保障其教学效果,还对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方面大有帮助,同时对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感也十分有利。③

教学措施之二,引导学生形象直观地去欣赏各种作品。因为美术审美的第一步来自欣赏者直观的感受。形象直观的方法之一是借助声音、图像、幻灯、模型等设备,使认知活动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一走向多元化,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另一重要的方法也能加强学生对形象直观法的利用。即让学生多参与各种实践操作、使其创造思维得到激发,对作品的认识更加形象和生动。高校美术是一门具有创造力的学科,它是将情感寄托于美术作品当中。美术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使得美术课程显得更有生动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作灵感,并且对于学生创作也有一定的优势。

教学措施之三,将强美术实践的学习,进一步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在教学中,老师要懂得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去寻求和创作适合学生的美。首先,老师要注意自己服装的选择,尽量以色彩和谐、庄重大方的服饰为主,以这种教态和服饰去引导学生发现美;其次,在教学中,要注意语言的运用,必须保证吐字清楚,表达生动,同时尽可能表现出一定的幽默感,这样才能充分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感所在。最后,在教学工具的选择上也要充分利用美的概念,比如多利用一些美术挂图,有名作品等,尽量多使用多媒体给学生带来丰富的视觉享受,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措施之四,引导学生去寻找美、发现美。美术作为视觉和造型的艺术体现,唯有通过视觉对事物进行感受,才能发现美的存在。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经笔者总结,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使学生充分走进生活,感悟生活。作家的艺术创造来源于生活,其美的表现形式也来源于生活,因此美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只有利用艺术教育的形式去体验生活,用美术的方式去美化生活,才能发现美术情感教育的内涵所在。

4 结语

审美情感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每一个优秀的教育者都会将审美情感的培养当作重点。只有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进行加强,才会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渐提高,只有学生具备了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未来才会成为佼佼者,在社会占有一席之地。在高校美术教学中,老师是教学的引领者,学生是主体参与者,因此老师丰富的美术素材和内容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笔者相信,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面,以学生的亲身实践为线,以学生能发现美的能力为点,定能使学生的审美潜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展,成为有较强审美情感的美术人才。

注释

① 张正炳.谈高校美术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8.

第9篇: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王云龙(1971-),男,湖北黄冈人,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发达地区旅游产业与企业发展。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旅游局重点项目(11TACK008)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ZH150)的资助。

【摘要】工业休闲旅游发展遇到普通市民进入瓶颈,严重制约工厂旅游市场规模和新兴业态形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工厂旅游的运行机制和运营模式是有待商榷的;指导理论应由单边市场理论转向平台供给理论;并提出工厂旅游平台供给运行机制和工厂旅游平台转型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工业旅游;休闲;平台

一、引言

休闲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心理压力、实现身心协调、有效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途径。对于个人而言,休闲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社会而言,休闲是家庭幸福的重要条件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力量。工业旅游尤其是工厂旅游(或工业企业旅游)是城市发展必需的魂魄和精气神,工厂旅游能提供这么一种独特的休闲方式、休闲文化,可以培育成为区域特色休闲产品。

工厂旅游适合休闲特征表现在:第一,工厂旅游属于知识型休闲、文化型休闲,工厂旅游能传播知识文化,“玩”得有层次、有文化、有水平,能实现休闲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消费效果;第二,近距离,工厂旅游吸引的主要是市区休闲客源,休闲消费是闲暇时间的消费,工厂旅游短时间就能实现休闲需求;第三,工厂旅游属于群众性休闲活动,适合人群范围广,基本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休闲需求;第四,工厂旅游收费少,物廉价美,能兼顾高中低端消费市场;第五,工业门类体系健全,形成门类齐全的休闲产品体系,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和兴趣爱好,工厂旅游种类选择多样。

工厂休闲旅游面临的困难在于,对于一般的市民存在较高的进入门槛。据了解,参观需提前预约、散客必须成团以及并非全年开放这三点是制约申城工业游发展的重要原因[1]。即使上海工业旅游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仍然存在着广大市民“参与难”的问题。目前工厂旅游接市民休闲主要是单位团体,比如幼儿园、中小学等各类学校组织,居委会组织等。一般的市民要自己组团报告给专业旅行社接受和安排才有可能成行,这对一般的市民家庭来说是基本办不到的。休闲消费是民生性的消费。这个问题不解决,工厂休闲旅游就只能处于“阳春白雪”的境地,高高在上,很难“飞入寻常百姓家”,其本身规模难以做大,发展前景自然受到很大制约。因此,必须对传统的工厂休闲旅游基本运作机制进行反思。

二、文献综述

工业旅游分为工业遗产旅游和工厂观光旅游两部分。20世纪90年代后期工厂观光旅游开始兴盛,后发展成为各种工业企业参与的、产业类型多样的现代工业旅游阶段[2]。工厂观光旅游典型的国家主要是工业发达国家,有法国、美国等。在法国,电力公司为了消除人们对核电安全的担心,普及核电知识,和社会公众处理好相互关系,有针对性地开发了核电站接待游客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到核电厂来参观,此举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先后参观人数达40万,从而改变了许多人对核电的认识。随后,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组织客人们参观他们的生产流水线,引起许多厂家的效仿,一些厂家开始收取一定费用,逐步演化为工业旅游项目。迅速掀起一个工业旅游的热潮,迄今,加入工业旅游行列的法国企业已有700多家,年接待能力突破了 1000万人次[3]。

美国现代工业及其国际性企业的旅游开发也是很有代表性的,如在汽车制造、钢铁制造、集装箱运输以及石油炼化等领域,几乎所有大企业都有在规定时间内向公众开放的制度,许多著名企业成为旅游胜地。其他工业发达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比利时、瑞典、荷兰等,也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工业旅游。

吴相利[4]、张洁[5]、黄悦[6]等研究了国外工厂观光旅游的起因;Geoff McBoyle[7]工厂观光旅游影响研究,颜亚玉[8]研究英国企业开发工业旅游以及对企业的影响。我国学者对国内工业旅游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工业旅游的概念、特征、影响等方面,以及工业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如安俊梅认为我国工业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不足、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缺少富有竞争力的品牌[8]。在国内对工业旅游开发的研究中也鲜有工业旅游开发的成功案例。

国内外工业旅游研究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如直接研究成果不多,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基本处于不成熟阶段,研究发展的空间很大等(王成武等)[9]。虽然工业旅游既包括老工业城市工业遗迹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也包括现有的工业企业旅游资源的开发,但是二者的开发前提条件截然不同,很明显后者要顾及对企业运营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工厂旅游开发难度更大的基本原因。总的看来,国内外对工厂旅游的研究集中在描述性总结方面。目前还没有形成对工厂旅游中工业和旅游业产业间融合的内在机理的科学分析,也就导致实际运作中“工业”与“旅游”往往处于两中非融合状态。

三、对传统工厂休闲旅游运行机制的分析

工厂休闲旅游进入难的缘由是与工厂旅游的本质分不开的。从休闲旅游的角度出发,工厂旅游接待的对象是一般游客,服务性质是旅游生活。但工厂旅游植根于工业、工业旅游依附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工厂旅游要长久持续下去必须寻找本源,满足工业企业的本体需求,即生产。毕竟,工业企业的主业不是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工业旅游的发展不是用旅游来替代工业生产。所以,工厂旅游服务由生活和生产两部分组成,相互依赖、共同发展、不可割裂。生产服务是工业旅游本质和内因,生活服务是工业旅游的外在表现。以上限制工业旅游发展的因素都是基于工厂旅游不能妨碍工业生产的基本要求。

由此衍生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当前工厂旅游、这么多工业旅游示范点的运行机制是否合理?第二,我们能否寻找到一种两全方式或模式,将工业旅游合理地融入到工业生产当中,做到生活和生产二者兼顾。

当前工厂旅游的运行机制是有待商榷的。传统的工厂旅游运营模式是把工厂旅游等同于一般景点开展的旅游活动的“单边市场”模式,这是与工厂旅游的本质属性违背的。一般旅游景点面对的是单边市场,只解决如何提供游客旅游服务。工业旅游除了提供游客旅游服务外,还要为工业服务。工业企业兴办工厂旅游的初衷并非真的要获取旅游收入,其目的是希望借助工厂旅游提供生活服务来获取生产服务。如果不能很好地对相关工业企业进行有效、有利的传播,旅游也会因为得不到工业的支持而夭折。工厂旅游关注生产服务的本质决定了工厂旅游不同于一般景点开展的旅游活动。工业企业看重生产服务,旅游业关注生活服务,于是就导致了生活和生产的分割局面。这样,不仅影响工业旅游市场规模形成,也直接影响到工业旅游业态形成和完善,传统模式中工厂旅游活动还停留在企业后勤服务阶段,仅被看作企业一项接待业务即“副业”而不是一种新兴业态。

四、工厂休闲旅游运行机制向平台供给转型

工厂旅游就是个平台。指导工业旅游合理运行的认识和相关理论应该由“单边市场”修正为“平台供给”、“双边市场”;工厂旅游既然是产业融合的产物,就应该用工业发展规律和旅游经济规律共同来指导工业旅游项目开发而不是其中之一独自发挥作用。

如图1所示,工业旅游就相当于一个企业长久性的永不落幕的小型博览会和交易会。工厂旅游是销售产品的平台,比如生产打火机、西服、工艺品等行业;在工厂旅游展示平台上集中了“会”、“展”、“演”和其他方便游客参与活休闲动形式,相比一般的工业展览会,其展示内容的层次和范围更深更宽;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工厂旅游能否深刻表现企业文化,既体现了企业的勇气和底气,更是体现工厂旅游吸引力大小、品味高低,它是决定我们工厂旅游项目成败的关键——如果没有展示企业的文化内核而仅仅是变相的广告之旅,那将会导致旅游体验缺乏“主旋律”,让人游得兴致索然。常言道,一流企业卖文化、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通过工厂旅游平台满足了工业企业卖产品、卖品牌和卖文化的所有目的。尤其是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能从思想层次上改变人们对企业、对行业的一些传统观点和错误认识,这个是一般促销活动没法企及的,也正是开展工厂旅游的重要意义之一。此外,借助相关模式,工厂旅游也可以转换为信息、经验和知识交流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为市场双方提供商品交易(第一层次),平台有活动组织和会议介入,展示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生产环境(第二层次),传播文化乃至品牌形象(第三层次),有知识交流(第四层次)。这种平台模式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其服务生产作用现在远远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发挥。

五、工厂旅游平台供给运行机制简述

从平台内容看,顾名思义,工厂旅游平台是个旅游平台。但工厂旅游平台的产权属于工业企业,其本身并不擅长组织管理旅游活动,意味着很多工业旅游平台内容是可以外包的,如旅游活动策划、纪念品设计、教育类衍生产品开发等为工业旅游平台提供专项生产服务,实现多产业融合的格局。工业企业在平台中的定位主要是规划计划、组织和调度客源及其相关管理服务。如图2所示。这个理论改变了传统工厂旅游的运行机制,拓展了传统工厂旅游的工作内容和完善了分工机制,对现实工业企业的工作指导意义大。

六、平台供给转型的配套措施

从时间的角度,工业企业周末和节假日停业,实现“错峰旅游”。一方面,休息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工业企业周末和节假日停止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让职工享受法定的休假权,真正落实职工的休假制度;另一方面,挪开空间和时间让位于工厂旅游经营活动,实现“错峰旅游”。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中大国,“饭碗”比休假重要、“加班加点光荣”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10]。所以,要随着社会发展、收入水平提高、劳动者自我维权意识上升,逐渐普及民众休闲观念,形成保障公民休假权利的法治体制,培育享受休假、休闲的社会风气。

从空间的角度,在工业企业区位中对工厂旅游实行专门的功能区划。体现在企业厂区和办公楼的设计考虑到工业旅游的需要。这样,游客多但不影响到办公,车辆停放不会影响厂区装卸货物的卡车进出。此外,把旅游设计的理念与大工程直接对接,大型工程项目投资设计伊始预留旅游功能,在项目规划和研发阶段就组织人力专门研究旅游功能,预留旅游发展的空间、时间和方式[11]。比如上海东方明珠的投资设计方案中就不仅定位电视转播塔,而是包含观光功能在内的综合功能。现在,东方明珠变成世界高塔协会中经营效益最好的代表。央视新台址、三峡工程等延续了这种从产业链延伸的角度投资设计的思路。

从生产服务职能的角度,将工厂旅游归类于工业企业的品牌营销范畴。从工业企业办公室接待到品牌营销的定位变迁,是工厂旅游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融入、从一门“副业”到一种新兴业态的飞跃,是生活到生产的转型。与工业企业的品牌活动整合在一起,将工厂旅游视为品牌文化展示的平台,那就可以意味着工业企业的诸多品牌活动可以由企业内到企业外扩展,实现工厂旅游引进来,品牌活动走出去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 李宝花.申城工业游叫好不叫座[N].新闻晨报, 2011-04-14.

[2] 王若璇.基于工业旅游的景区综合规划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2.

[3] 刘会远,李蕾蕾.在中国开展“工业旅游”的现实意义[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

[4]吴相利.英国工业旅游发展的基本特征及经验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2 (4) :73-79.

[5]张洁.工业旅游及其开发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7.

[6]黄悦,李琳.首钢旧址工业旅游研究及建议[J].旅游经济,2010(5):163-164.

[7]Geoff McBoyle.Green tourism and Scottis distilleries [J].Tourism management, 1996(4):255-263.

[8]安俊梅.工业旅游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D).江南大学.2008.

[9]王成武,南剑飞,赵丽丽.老工业城市工业旅游研究述评[J].开放导报,2010(2):101-103.